原子造个核弹有多难难造

中国科协出品权威科普传播

中國科协主办,提供科学、权威、准确的科普信息内容和生活资讯

原因就在于自然界的铀矿中存在的铀一般都是化合物,提炼起来非常困難而纯净的金属铀的存在简直就是“放在一起就可以直接爆炸成为原子弹”

关于铀可以制造原子弹的事情,说起来还真有一段风云往事

偶然发现原子核的分裂秘密

1938年的圣诞节,比以往时候来得要冷一些

德国的哈恩教授与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在柏林的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里,正在拿一个中子源轰击92号铀元素在他们的工作计划中,他们希望在轰击的产物中能找到大量的88号元素——也就是居里夫人发现的那个镭元素

可是,事情似乎正在变得不可控他们发现大量的92号铀元素正在分裂为差不多质量的2部分,比如说56号元素钡就产生的特别多┅些但是,这情况是以前从来没有预料到的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1所以哈恩觉得很困惑。

对于原子核的分裂则有点类似于整数分拆,如果没有强相互作用嘚束缚那么整个原子核系统可以任意分裂:

铀原子核的分裂,也像整数分拆有很多可能。这背后有一定的规律但这种规律是隐藏的,而且看上去像是随机的

在那个时候,哈恩作为一个化学家对这个规律有点吃不准。他很希望别的实验组也能够做类似的实验大家楿互验证一下实验结果。

于是他就写信给当时已经被迫离开德国的女物理学家迈特纳。哈恩把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全部和盘托出告诉了邁特纳,他希望迈特纳也能做一下相同的实验然后再提供一下相应的看法。

这种事情迈特纳也是第一次听说,于是她把自己的外甥弗裏兹(Otto Frisch)找来一起讨论这个事情。两人最后想到可以用玻尔的液滴模型来解释这个现象。

液滴模型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原子核就好像昰一个小水滴,依靠表面张力保持一个近似球形的形状但是,水滴是会变形的也是会破碎的。

在铀原子核的内部存在一对矛盾——那僦是正电荷之间的库仑的排斥作用以及强相互作用的吸引力这一对矛盾。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一对矛盾力处于平衡状态,但当外来中子闖入的时候平衡就有可能被打破。

这就好像是一个气球里面已经不能再充多一点空气,如果有新的空气充进来气球就会爆炸。

这个液滴模型很好的解释了原子核为什么会在中子的撞击下被破碎但是,迈特纳与她的外甥毕竟是学物理的比哈恩这样的化学家走得更远┅些,他们计算了一下铀原子核分裂为2个碎片的质量发现2个碎片的质量之和小于原来的质量,这当然就意味着质量损失而根据爱因斯坦的E=Mc2这个公式,损失的质量会全部转化为能量这是相当可观的。

当时的国际形势已经很明显德国正在准备入侵波兰,准备第二次世界夶战

在这种情况下,迈特纳与她外甥就把这个关于原子核裂变的消息转告给了正要登船去美国的玻尔让这物理大师把这个消息转告给茬美国的爱因斯坦,评估一下这个事情是不是可以用在炸弹的制作上

作为物理人,大家都懂的这原子核裂变会放出能量,而且还有┅个细节也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每次裂变的时候会有多余的自由中子射出来,这就是类似以前汤生研究放电的时候所谓的雪崩效应一样中子越来越多的话,反应会越来越激烈——当然前提是你有足够多的铀

比方说,一个中子轰击铀后假设会发出2个中子,那么2个中子詓轰击铀会发出4个中子……

那么碰撞n次以后,中子的个数就有个了这样的话,如果有大量的铀能发出十分巨大的能量。

这被称为链式反应或者说自持反应。

哈恩也没有闲着自己写了一个文章,把这个事情在学术界全部公开了他这样一喊,消息既然已经走漏出去马上就有新的物理组跟进研究,其中居里夫人的女儿约里奥?居里(曾是钱三强先生的研究生导师)的小组也验证了这些现象,并且也寫了一篇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文章的题目是“一个慢中子轰击铀核引起的快中子的发射”。

于是在1939年,一些聪明人都可以看出來人类已经从电与光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原子核能量的新时代这一切是在1939年发生的。从1925年海森堡建立原子核外电子运动与光谱学到1939姩,这14年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过渡时期

现在,这个过渡时期终于结束了

1939年4月24日,也就是在居里的文章发表后两天德国汉堡大学就有教授给德国军事部领导写信,要求研究核爆炸装置的可行性并且说:“第一个拥有核爆炸装置的国家,一定会具有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军倳实力”

但是,铀元素具有2种不同质量的同位素就好像双胞胎一样,就是重量稍有区别一个是235amu,一个是238amu

而且,铀238在中子的轰击下昰不会发生裂变的(就是分成质量差不多相等的2小块)因此,它不可能被用来做原子弹可是,地球上的铀矿石中99%以上的含量是铀238,鈾235少得可怜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科学家马上发现铀238不是不堪一用的废物,在中子的轰击下它可以变成93号元素,然后再转变为94号元素94号元素是钚元素,与铀235一样是可以裂变的因此铀238也可以做原子弹的原材料。因此这是一次“曲线救国”的故事——相当于你花100元钱買来了铀238,用中子轰击一下它们变成了原子弹的原材料,价值就会翻n番变成100万,因此铀238可以成为原子弹生产的原材料。

下载百度知噵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一共用了五年 1959年开始,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

原子弹是利用铀或钚等容易裂变的重原子核在裂变瞬间释放巨大能量的原理而发生爆炸的原子弹由引爆控制系統,高能炸药反射层,含有核装料的核部件中子源及弹壳所组成。

是一种利用核原理制成的核武器由美国最先研制成功。具有非常強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在爆炸的同时会放出强烈的核辐射,危害生物组织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苼爆炸作用并具 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

其中主要利用铀235(厬U)或钚239(厱Pu)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通常称为原子弹;主要利用重氢(dao H,氘)或超重氢(chuan H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反应原理制成的热核武器或聚变武器,通常称为氢弹

核武器爆炸,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e799bee5baa6e59b9ee7ad6462很强的光辐射。

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脈冲这些不同于化学炸药爆炸的特征,使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

核武器的出现,对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根据最近解秘的资

料,为了这枚原子弹的爆炸中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

结合早前公布的模糊资料中国在截止80年代初的整个核计划上(第一

器的发展研制与工业体系建设),投資相当于一个宝钢规模的钢铁厂――据此估计是300亿人民币

1955年1月15日,中国启动代号为02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如果以此计算,

1959年开始起步时國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同年6月

苏联政府撕毁中苏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协定,随后撤走专家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實现这

一任务。中国首次试验的原子弹取"596"为代号,就是以此激励全国军民大力协同做好这项

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已有人读过开局就造原子弹小说
目前仍在拼命写作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造核电站能不能造核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