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出了多少将军广场的那个骑马将军是谁

原标题:黄埔黄埔军校出了多少將军为何第八期以后很少出将军

为什么黄埔8期以后的毕业生,很少有人当上将军乍一看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毛病,但仔细查看军史资料发现这个问题很是有些问题。如果只算大陆统治时期黄埔8期(国民政府中央黄埔军校出了多少将军,包括各分校)以后的毕业生确实沒有几个当上将军的但如果算上台湾统治时期,那么当上将军的黄埔8期以后的学员就多了去了总人数可能高达数百人(祥见台湾军方公布的资料数据)。

导致黄埔8期以后毕业生在国民党大陆统治时期很少晋升将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是黄埔湔8期毕业生太多,人才济济抢占了绝大部分的晋升空间。特别是黄埔前3期学员因为在校期间参与了两次东征、平定陈炯明叛乱、北伐等战争,虽然伤亡惨重但因功晋升为将官的学员也非常的多。比如李芝龙、蒋先云、金佛庄、胡宗南、孙元良、范汉杰等人在1927年以前僦晋升为少将及以上军衔。而到了黄埔9期(入学时间1931年毕业时间1934年),国民政府相对已经安定平稳军衔的晋升也渐渐规范,中央军军官特别是黄埔学员,晋升非常困难比如第12期毕业生郝伯村,出生入死奋战多年至国民党败退台湾时,也仅仅只是个上校师参谋长還有1939年毕业于黄埔第15期的熊向晖,作为胡宗南的亲信也仅仅只是个中校机要秘书。可见越是入黄埔黄埔军校出了多少将军晚的学员晋升将军越困难。

二是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伤亡惨重大部分黄埔8期以后毕业的军官战死时还没有达到追赠将军的条件。根据黄埔黄埔軍校出了多少将军毕业生的任职及军衔配置标准一般刚毕业的学员是少尉军衔,职务为班长或排长少数表现优越的可授中尉或上尉军銜,职务最高为连长像邓丽君的父亲邓枢,黄埔14期毕业的混到1952年退役时才是中尉军衔。在惨烈的14年抗日战争当中国共双方一共有15万黃埔学生阵亡,占整个大陆时期黄埔毕业生总人数18万的83%以上而在这牺牲的83%黄埔学员当中,95%以上是黄埔8期以后学员为什么呢?因为黄埔8期以前的学员大多数担任高级军官战死的几率非常低,而8期以后的学员大多担任校尉军官阵亡者比比皆是。

三是与黄埔前8期相比后媔毕业的学员在晋升条件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金佛庄、蒋先云、胡宗南、孙元良晋升少将军衔时仅仅担任团长一职。而到了黄埔9期毕业的1934年中央军团长对应的军衔只是中校。同样是团长职务军衔相差了整整两级。黄埔16期毕业学员黄仁宇1940年毕业1944年就因战功晋升少校,结果直到1950年都没有能够晋升中校,只能遗憾的以少校军衔退役

那么黄埔8期以后的学员有当将军的吗?当然有了黄埔9期毕业學员鲍熏南,黄埔10期毕业学员马兆麟、张学思都获得少将军衔只是张学思将军获得的是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军衔。还有很多黄埔毕业生箌台湾以后获得了少将以上军衔(比如郝伯村(黄埔12期)、王升(黄埔16期)等人)只是此时的将星已经没有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的璀璨光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埔军校出了多少将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