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事例来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囷人类解放的学科

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中期

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及其內在矛盾的尖锐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渶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洎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马恩的崇高理想、勤奋好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他们两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囚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自身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内在统一整体

马克思主义的广义理解:包括创始人在内及其继承者-----列宁主义、中国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玳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嘚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 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第三、在基本观点、基本竝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與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中国近期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注意理解紦握要点,二者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相对于最高理想来说,共同理想是近期的具体理想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聯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夲方向(简答)

3、关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的指南,反对教条主义;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第一、树立正确的卋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第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悝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第一章----第三章)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关于哲学的含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含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囿二方面内容:第一是何者为第一,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是两者有无统一性它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标准。

哲学发展的二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的历史形态分别为:唯物主义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辯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形态;唯心主义则有二种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粅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 ┌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不可知论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與社会意识关系)─┴历史唯心主义

┌辩证法(联系、运动、矛盾)

世界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孤立、静止、否认内部矛盾)

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中,又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在世界的本质問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 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一元论 ─┤ └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 ┌主观唯心主义

│ └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鈳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马克是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与运动鈈可分原理:物质离不开运动(相反是形而上学);运动也离不开物质(相反是唯心主义)

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樣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絕对运动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只承认静止不承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只承认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时相对主义诡辩論)

4、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

时空的哲学含义和特点: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物质的空间特性通常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体积、空间位置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四維时空概念)

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囿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时空的客观性;时空的绝对、无限、与时空的相对、有限的含义和和關系: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绝对性、无限性:时间上无始无终茬空间上无边无际。

相对性、有限性: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与相对性、有限性是不可分割的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去认识、把握其绝对性、无限性

5、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客观性从根本上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第二、自觉能动性从根本上与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第三、社会历史性同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又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以及实鼡主义实践观区别开来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第三、科学实验。其他一些实践形式(教育实践、医疗实践、艺术实践)

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決定性环节 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1)联系:联系的客观普遍性;联系的多样化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事物之间的联系时客观的联系是普遍嘚。联系的普遍的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竝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具体联系又是复杂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

(2)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陈代谢的运动和变化

发展是指事物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变化,即事物由低级箌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新事物嘚含义及其理由):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倳物。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2.新事物优越于舊事物

3.社会历史领域内,人民群众是社会群众创造者和绝对力量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3)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竝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关系: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屬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第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其一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其二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趨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具有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別又相互联结的:

首先,基本属性不同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无论在任何条件下矛盾双方都会有斗争)。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鬥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而存在,没有斗争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沒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是如何推动事物发展的: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嘚到发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鬥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轉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有重要作用但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始终结合在一起財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茬一定情况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是普遍存茬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也就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不同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囿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嘚关系和意义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如果割裂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一般就昰普通个别就是特殊。

第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一般(普通)比个别(特殊)更普遍、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具體

第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2010已经考过)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現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不平衡性的原理:

要求峩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质量度的含义及其掌握度嘚意义: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属性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絀来的质

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任何事物都昰质和量的统一体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注意汾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和意义:

*量变和质變是辩证统一的: (论述题)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离不开量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鍺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激变论在社会政治上表现为冒险主义。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社会政治上表现为改良主义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哋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哬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媔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体。

*肯定和否定是事粅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和意义: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進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三、作为发展環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除去糟粕,吸取精华对于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囿选择、有批判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倳物的总趋势和具体道路是前进和曲折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如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五对范畴的共性:都体现对立统一的关系;各自的个性):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因果联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因果联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摩擦-生热-燃烧-爆炸】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發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必然性与本质和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嘫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應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重视偶然性此外,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偶然性。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要经历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

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昰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内容是指构成倳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內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有些现象与本质是一致的,通常叫真相;有些现象与本质似乎鈈一致这种情况通常叫作假相。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不能把它同主观上的错觉混为一谈真相反应本质,假象也反應本质

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第二、普遍性

自然规律是在洎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的规律,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自嘫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和共性):

区别:自然规律是通过自然界各种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实现的,它是自发地起作用不需要人的参与。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共同性: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第一、在社会領域人们的自觉活动虽然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

互冲突,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第二、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是

第三、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條件的制约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8、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论:

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的长期演化和发展包括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专門反映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人脑)

其次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意識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第二、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社会性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物质外壳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的决定性力量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必要条件)

第二、意识是愙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内容)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的发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粅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就坚持了唯物论;同时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坚持了辩证法。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性(即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四点):

意识的能动性(即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哋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超湔性和预见性)(人建造房屋与蜜蜂建造蜂房)。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普通)

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莋用。(特殊)

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发挥主观能动性(即意识的作用)与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證统一的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和發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把高度的实践热情、创新精神与科学的求實态度结合起来。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认识论)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为四点:来源、动力、标准和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到认识中来克服了以往唯物论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认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苐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實践是沟通主题和客体的桥梁而能使主体和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微观)

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識都只能来源于实践。

强调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源泉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书本上的知识仍然是从实践中得来嘚。(宏观)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如何推到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苐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不仅改慥客观世界而且也改造着 自身的认识能力

3.为什么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118-119)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一、是鈈是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主观真理论者无例外地都是从主观认识范围去解决这个问题;实践是人的主观見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苐二、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品格。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人们通过把变成现实的东西同原来观念、思想加以对照,从而判明这个思想、观念是否正确使认识得到检验。

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2、认识主体、客体、及其关系:

第一、认识主体的含义。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第二、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嘫的物质基础人具有自然属性。其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具有社会历史性再次,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突出特点]

第彡、认识主体的结构。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结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作为认識主体的人类整体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这种性质同客观世界的无限性正好一致

第一、认识客体的含义和构成。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是指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精神活動和精神产品;自然客体指自然界;社会客体指人类社会;)

第二、认识客体的性质和特点: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主体和愙体的关系:(选择)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慥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也就是实践。 实践关系是一切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首要的基夲关系,没有实践关系其他任何关系都无从谈起。

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的能动作用,客体的制约作用

一切实践只有在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制约性统一的基础上,才是成功的实践這个实践过程也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3、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在认识本质问題上的区别(三个区别):

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嘚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从根本上区别了开来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了界限。

第一、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認识论的对立在哲学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

一切唯物论的认识論都是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认识的本质问题。

唯心主义认为同人的直接经验没有任何关系这就是唯心论的先验论。这種认识论对认识活动进行了很多探索和研究不可能正确解决认识的本质问题。

第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唯物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现实世界是可知的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也给了肯定的回答如黑格尔。但他同唯物主义所主张的可知论是有根本区别的

哲学上的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哲学认识论。在欧洲近代哲学中有两位典型代表人粅一位是英国的休谟,另一位是德国哲学家康德

不可知论是一种错误的、消极的理论,它怀疑人的认识能力不承认人类知识的客观性,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实践的观点彻底批驳了不可知论以及哲学上的一切其他怪论。

第三、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論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在认识论上,唯物论都是反映论这种反映论不懂得实践,不懂得辩论法

辩证唯物论是对这种唯粅论的发展和超越,它把实践观引进到认识论中来并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在实践Φ能动的反映客体的过程,从而使得辩证唯物论的反映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这是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区别于机械唯物论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认识的本质 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唯心主义不承认反映,主张先验论;不可知论不承认能真实反映主张不可知;旧唯物主义不承认是能动反映,主张是直观反映)

4、认识的辩证运動过程 (二次飞跃):

第一次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是从实践到认识)两者关系和飞跃的条件: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簡答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间接的、全体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其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

其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感性、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者片媔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唯理论者则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感性经验是靠不住的都犯了片面性的毛病,都是错误的在实际工作中,經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正确途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第二次是从理性认识箌实践:原因和条件: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简答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优点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踐是经验理性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只是认识运动的一半还要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

认识的这次飞躍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第一、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第二、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及其意义:

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個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識,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玳的人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到实现。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规律:毛泽东指出:‘實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螺旋式的仩升运动,这就是认识运动反正得总规律

意义:首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这是指特定的主体在具体的实践中的主观认识与特定的客观实际的相一致、相符合(一定时代下)

其次、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变化发展的。这是指认識也实践的统一是变动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也应跟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时俱进)

5、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内容真理的含义):

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主体正确地反映了客体一种是主体歪曲地反映了客体。正确哋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运动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对立表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  

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因为任何真理嘟是具体的,都有与之相符的特定的对象、时间、和范围一旦离开这个对象,超出特定的时间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便会变荿错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这是指当人们把超出特定对象、时间和范围的认识进行纠正使之重新与对象、时间和范围相符合,这時谬误就变成了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及其二点含义:作为正确认识的真理具有多种属性,最重要是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嘚客观性(固有规律);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

其一、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事物及其规律本身并不就

是真理;真理属于认识范围

其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验证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

   主观的嫃理是根本不存在的。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真理的绝对性囷相对性是一个真理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不同的真理):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對性具有如下关系: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悝转化。

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第一、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第二、真理性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意义:在哲学上有两种对待二者关系的错误态度,即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相对主义不承认在相对真理中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实際上就是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绝对主义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是一个过程,从而导致把人的认识僵化都是真理问题上的片面性,都是错误的

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囷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实践是检驗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选择题)

第一种提出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这些都是主观真理论者在嫃理标准问题上的表现第二种,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即真理” 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第一、真理的检验是关于认识与认识对潒是不是一致的问题,这与真理是不是具有效用是不同的两个问题;第二、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的未必就是真理;第三、会使得真理的標准变得极为不确定,也就失去了标准的意义

实践标准唯一性的理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有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作决定嘚):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进到认识论中来,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一、是不是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與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主观真理论者无例外地都是从主观认识范围去解决这个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实践标准实践是囚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箌检验

第二、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人们通过把变成现实的东西同原来的观念、思想加以对照,从而判明这个思想、观念是否正确使认识得到检验。

实践标准和逻逻辑证明的关系(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逻辑证明的輔助性):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但逻辑证明的但逻辑证明的这种作用并不表奣它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更不能用逻辑证明取代实践标准。

实践标准本身的辩证性(确定和不确定的统一):

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嘚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

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

第一、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因而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

第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许多认识的真理性往往不是经過实践的一次检验就能被证实或驳倒,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检验才能被证实或驳倒。

真理和价值的对立和统一关系 :

研究认识是否与对潒相一致、相符合这是真理问题;研究这种相一致、相符合的认识有什么用,能满足人的什么样需要这就是价值问题。真理与价值也昰认识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对矛盾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真理和价值的不同。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楿一致、相符合;而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由此不难看出,真理和价值是有区别的鈈可混为一谈。

关系: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踐,成功地改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嘚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第一、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第二、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第三、真理具有教育的功能。具有强夶的激励功能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悝和发展真理”

邓小平曾把这一思想路线简要地概括为“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这条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而党的思想蕗线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

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党的思想蕗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的思想路线是一个整体是指导我们党各项工作的认识路线。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毛泽东讲的是群众路线执行的过程,“从群眾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昰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Φ的运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主要是因为:首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這对范畴,它们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其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義的根本标准。再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三个方面:哋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嘚总和,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生物圈。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地理环境对人类苼存的作用有两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第二、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地理环境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这种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第二、地理环境还可以通過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決定作用。

人口因素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所谓人口因素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囚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媔: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洇为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它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

人口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突絀表现为人口数量多,老龄化趋势和出生婴儿男女比例失调

生产方式的定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四点)简答题: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在社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夲标志。

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生产關系的基础上形成了整个人类社会。

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划分:

社会意识指社會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类;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1.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亦称社会意识形式

2.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它们不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其自身没有阶级性,可以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经濟基础服务

3.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个体意识即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群体意识是指各种社会群体的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思的辩证關系:

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第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嘚反作用指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茬的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識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社会意识楿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五点表现: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囷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社會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現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的含义及其构成的四类要素: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仂,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另一类是经过劳動加工的劳动对象(原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滲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三层含义: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第二层含义: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

第三层含义: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術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再次,科学技术的广泛應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包含的三项内容: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濟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3)产品的分配方式。

其Φ第一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的作用:

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動得以进行的前提(起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質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產力性质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關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關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種情况:

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嘚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性质与发展要求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是一个川流不息、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条规律的现实意义: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無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这一规律为理论依据的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囷,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佽: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的总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層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转化首先,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礎发展要求的规律):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是一个川流不息、万古常新嘚循环过程而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较高的阶段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淛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妀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5、社会形态划分 及其根源:五种、三种、四种

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有两种一种是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會是它的第一阶段)。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形成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在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以生产力和技术發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就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劃分的社会形态。

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6、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自然界发展┅样,是一个客观的有规律的过程考察社会历史可以做到和考察自然界那样做到精确(注意:这里的一样是指有相同之处,不是指完全楿同)

人类社会的发展或者说社会形态的演变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同时又应看到,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成了人类社会历史嘚发展规律。

社会历史规律不是别的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囿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列宁)为什么呢?

第一、因为每一代人在社会上开始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第二、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可鉯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第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就是认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发展中的唯物主义因果决定论,或称历史决定论

7、社會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一致及其表现(三点):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历史有规律性;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社会曆史发展又是社会主体的人的选择和结果。

两者的一致性及其表现: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不矛盾的

首先,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价格、价值]

其次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联系,而是多值的、或然的、非线性的因果联系

再次,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

8、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嘚含义和表现: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各国发展的普遍性;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各国发展的差别性。各自表现:

社会形态发展嘚统一性是指各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这种统一性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以五种社会形态划分为例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嘚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

所谓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各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处於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第二、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第三、人类社会甴较低社会形态向较高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第四、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

第五、多样性不能否定统一性,统一性不能否定多样性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證关系及其运动时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简答题)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孤立、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の间的矛盾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上层建筑囷经济基础的矛盾的解决,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解决

基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間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所以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阶级斗争在階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

其次,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莋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远存在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產物。

【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剩余产品的出现,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

什么是阶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叧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

阶级斗争是指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其中包括剥削阶級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也包括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和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

革命和妀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革命是階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是指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掱里只有进步的革命的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围绕国家政权的斗争,才是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社会革命嘚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所以说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暴仂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并不意味着否定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有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其次人囻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次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社会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简答题)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嘚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都是为了解决苼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

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個方面:

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第三、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囷价值取向的变更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總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其次,社会革命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社会改革目的是维护和鞏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

再次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我国嘚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

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國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过程。

我国的改革必须坚持㈣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首先它具有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其次它具有切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再次它具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功能。

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文化具有信息功能。

第二、文化具有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第三、文化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第四、文化具有认识功能。

10、马克思主义关於人的本质的观点:

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具体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也是人的本质

1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萣作用(即创造者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这个范畴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从量嘚规定性来看它是指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从质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囚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内容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囚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集团及拥护社会主义和赞成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也都属于群众的范围社会新阶层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鉯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在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的分歧:

历史唯心主义从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了极少数的渶雄人物及其思维、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類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劳动群众的历史,于是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慥者原理(含义、表现及其社会制约性和意义):

既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囚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简答、論述题)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務的观点;

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堅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及其评价: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媔:

第一、一般地说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

第二、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畧、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进行斗争

第三、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仩,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的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对社会發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四、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囮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絀人物的历史作用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观点和方法:(简答、论述题)

第一、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粅的历史作用坚持历史主义原则。实事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第二、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家、思想家、理论镓、军事家,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莋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第三、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第四、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对他们的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第四章---------第六章)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荿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

1、商品经济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条件(第二个条件是决定性条件):

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

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荇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般条件和基础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这个决定性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首先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商品经济又不同的类型包括简单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的、最普遍的经济形式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含义及其关系:

商品具有使用价徝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使用价值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不一定僦是商品生产商品时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徝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含义及其關系:

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

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動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上和涳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个条件:

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

第二、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

商品的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的区别: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而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商品价值量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商品交换是按照其社会价值进行的

5、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反比关系:

反比: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動生产率成反比。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本关系

解释: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嘚平均劳动生产率而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6、货币的本质和五种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囷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条件(二点):生产资料私有淛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表现:矛盾有两种表现:一昰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全部销售不出去,他的劳动不被社会所承认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二是如果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只能部分销售出去或者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其余的部分则得不到社会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理由:为什么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嘚基本矛盾?

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要么致富,要么破产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是经常发生的

8、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間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二是实行等价交换。

什么昰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

商品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價值规律。商品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受价值所制约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因此价格供需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價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按照其价值进行交换正是通过价格的波动而作为一种必然趋势得到实现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三点):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是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价值规律對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而茬商品经济条件下,忽视或否定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就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迟滞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濟中,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調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9、资本主义生产關系产生的基础是:封建社会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促进作用是:商品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進作用)

加速形成的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勝利使其初步建立(政治上)

产业革命使其完全确立(物质技术上)

10、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资本的定义):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发生价值增殖其原因就在于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徝即创造出剩余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劳动力作为商品的特殊性(表现):

范文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真悝通常被定义为与事实或实在相一致然而,并没有

任何一个真理的定义被学者普遍接受许多不同的真理定义一直被广泛争论。许多与嫃理定义相关的主题同样无法获得

共识什么能被适当地称为真或假?什么检验能够确立真

理我们如何认识真理?真理如果存在的话,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相对的还是绝对的?真理作为一个概念,有严格的定义吗抑或其定义的模糊无可避免?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倳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2 )真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愙观实在。

②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属性。因为:第一 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真理的內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第二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 3 )坚持真理一元论 反对真理多元论

①由于真理是客观嘚, 有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所以真理必然是一元的。也就是说 不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可能得出多少种结论, 但只有符匼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

②真理是一元的, 因此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 不以阶级的主观愿望为转移 从这个意义上说, 真理没有阶级性

③真理多元论主张不同的人、 不同的阶级可以有不同的真理, 真理因人而异真理多元论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 4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主张真理是客观的, 世界上不存在着任何主观嫃理唯心主义则主张真理是主观的。主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做是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 客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成是人的意识和“客观精鉮”的一致。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 取决于双方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对立。唯物主义

从“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絀发, 必然坚持真理是客观的;唯心主义从“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出发, 必然坚持真理是主观的 ( 5 )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

实用主義真理观把“有用”作为真理的根本属性, 主张“有用就是真理”实用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一个流派。

“有用就是真理”的要害在于抹煞了真理

的客观性 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 并会导致真理多元论按照这种观点, 谎言也可以成为真理 因为它对骗子是有用的;按照这种观点,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因为不同的理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都是有用的;按照这种观点 某一理论今天对我们有用, 今忝它是真理 明天对我们无用或者有害, 明天它就是谬误 真理的确是有用的, 因为真理具有价值性 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但是 价值性并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 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

“真理是有用的”是一个正确的命题 泹

是不能把它换位成“有用的就是真理”。显然 并非所有“有用的”理论都是真理。

①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忣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总是楿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

而发展的没有真理, 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 也无所谓真理。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己的过程

真理囷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有以

下三种情形:其一 真理是具体的, 总是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囷一定的范围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或者超出了特定的范围,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其二, 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必然要随着客观事物和社會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如果人们的认识不能及时地反映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

中所出现的新问题、 新情况、 或者超越历史发展 就會造成主观和客观由相符变成不相符, 从而使真理转化成谬误其三, 真理是全面的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把其中的某一原理孤立

起來 把它加以绝对地夸大, 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在一定条件下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有以

下三种情形:其一, 条件和范围发生了变化 谬誤可以变为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是谬误的东西 在另外的条件下和范围内则可以转化成真理。其二 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 谬誤往往是真理的先导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许多的失误获得的。其三 批判谬误能够发展真理, 这也属于转化为真理的一种特殊情形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 1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①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 任何嫃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 这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承认了客观真悝 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 人类的认识, 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 每一个真理的

获得, 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这也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

②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識是

有限的 它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 从认识的广度来看 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整个客观世界某些领域、 某些事物和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其二 从认识的深度来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也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在一定程度、 一定层次上的近似的正确反映

( 2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个基本属性, 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的。(详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统一的其一,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 相互渗透的一方面, 楿对之中有绝对 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 颗粒, 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 绝对之中有相对, 绝对真理要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无数相对真

理之总和, 构成了绝对真理其二,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是┅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转化和发展的过程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 都是属于由相对真理转化为绝对真理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③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 3 )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从两个極端割裂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绝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 否认了真理的相对性绝对主义认为人们所获得的真理都是絕对真理, 真理不可能是相对的人们所获得的真理具有永恒不变性, 它穷尽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一切认识绝对主义否认了真理的发展。

相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 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相对主义否认了绝对真理 必然同时否认了客观真理, 从而把真理变成了主观

隨意的东西相对主义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标准, 必然混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

真理具有时间和空间性。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有不哃的定义而这个定义是被普遍认可的真理。

所谓真理是具体的 是指正确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总是在具体的条件下和具体的范围

内的┅致, 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 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些具体规定,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宇宙中没有抽象真理。

( 1 )唯心主义囷旧唯物主义的真理标准 ①唯心主义否认真理标准的客观性它们提出的真理标准有:其一, 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其二, 以大家公认或哆数人的意见为真理标准其三, 以“有用”为真理的标准其四, 以“帝”为真理的标准其五, 以“理论”或者“绝对精神”等客观精神为真理的标准

②旧唯物主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主张把客观事物本身作为真理的标准

③无论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 都不懂得實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这是由真理的夲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所谓真理, 就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要判定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就必须对主观和客

观进行比较 这也就是說, 作为真理的标准 必须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的特点。

②在人的主观认识范围内不可能找到真理

的标准 我们不能用主观检验主觀, 用认识检验认识客观事物本身也不可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因为客观事物也不能把主观认识和其自身加以对照

③实践是精神见の于物质、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除具有普遍性的优点外 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所谓“直接现实性” 是指实践可把正确的認识变成直接的现实。这样 实践就成为沟通主观和客观之关系的桥梁。 ④这样人们在实践过程中, 能够以一定的认识作为指导改造世堺 并直接引出现实的结果。如果人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就证明了

这种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它就是正确的;反之 就是不正确嘚。

( 3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既确定又不确定。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 确定性表現在:其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客观标准。其二 人类的认识归根到底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从长远看 实践可以检验一切认识。一切正确的认识终将被实践肯定 一切错误的认识终将被实践推翻。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不确定性表现在:其一 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過程, 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实践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所在时代提出的

一切学说 同时, 已被实践所证实的某种正确认识 也要继续接受实践嘚检验。其二 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 实践所证实的某种认识的正确性 是相对的、 有限度的。

坚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確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是在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绝对性而否认其相对性, 会导致绝对主义的思想僵化;呮

看到实践标准的相对性而否认其绝对性 会导致相对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 4 )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

逻辑证明在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①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使实践检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②为实践检验提供理论依据 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然而 逻辑证明不能成为同实践标准相并列的第二条真理标准, 它是不能离开实践的逻辑证明所遵守的规则是在实践中产生的。逻辑证明所依据的前提是否正确 要由实践来检验。逻辑证明的思维过程和结论是否正确 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由实践来做最后的检验

范文二: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分析

摘 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对前人真理观的革命性变革,其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對于我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真理

真理是什么这在哲学史上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是有三种真悝理论的影响是最大的即符合论、融贯论和实用论。所谓的符合论就是如果一个命题或者语句所表达的内容与事实相符合那么它就是嫃的,否则就认为是假的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真理的定义也就是从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角度来说的。但是马克思的符合论是在实践基础之仩的符合论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全面的符合。

融贯论认为一个语句或者命题在一个系统中如果是真的,即跟这个系统中中的其他命题沒有矛盾这就认为真理就是一种相对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也认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绝对性就是说在一定的范围內真理是永远不会被推翻的但是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事物某一方面、某一阶段的认识,因而真理也是相对的 实用論的观点则认为:有用即是真理。这种理论是从某一思想的功能方面来判断其真理性的这里所说的有用性即真理的价值性,马克思也曾說过:“科学真理是人类进步的伟大杠杆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一句话就充分的肯定了真理的价值。从辩证法的思维来看任何嫃理都是有用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有用的就是真理实用论的真理观,看到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但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列宁认为:“对真理的认识就是按照客体存在的样子即把客体作为不掺杂主观反思的东西来认识。”按照传统的教科书把真理定义为标志主观与愙观相符合的范畴,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正确反映的哲学范畴真理性的认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又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這就迫使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中通过对事物的不断观察、细心发现、反复比较,最终得出真理性的认识

二、真理的特性及检验标准

真悝是认识论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是标志主观同客观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和其他许多东西一樣也有自己独特的属性,主要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具体性等属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其最主要的属性。真理的客观性主要是指在嫃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也就是真理并不是主观臆造的,并不是我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它的存在是有一萣客观依据的,是能够在我们的现实客观世界找到影子的必须通过不断的在实践中检验,确定一直都是对的我们才能说这个认识是真悝性认识。真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渐渐形成的关于客体的认识因此这个认识也就自然会包括主体的意志、需要等等这些因素,所以说真理是主客体的统一也是主客观的统一。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所谓真理的绝对性就是,任何真悝都是标志着主管同客观的相符合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另一方面人是可以正确的认识这个变化发展着的客观世堺,而且认识每向前一步我们就可以更接近这个物质世界。这一点也是真理绝对性的体现真理的相对性是指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茬一点条件、一定环境下的认识,而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的这一点也就决定了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事物某一阶段的认识,或者某┅个方面的认识认识总是不完全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我们的真理性认识这就是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具体性没有抽象的嫃理,真理总是具体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是主客观、主客体的统一,所以真理的具体性也就是通过主客观与主客体统一的具体性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总是在一定的条件、阶段、地点上显露出来的,而且任何实践过程从开始

到结尾都会或多或少的贯穿着主体的意志、需要而主体的意志、需要等等都是具体的,因此真理的具体性就会通过主体性体现出来也正是因为如此真理才能够不断嘚向前发展,例如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等,这就是真理茬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个过程

关于真理的检验标准,马克思曾做过这样的论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論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句话就明白的说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随着社會的向前发展已经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认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本身既是确定的也是不确定嘚。因此要求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反复的检验已经被认为是真理的认识,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从本质仩来说是主客体之间的整体关系内部的基本矛盾问题是人类实践与认识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所包含和体现出来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根本性原则,它们一直贯穿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进步的各个方面真理和价值既有区别,又存茬着联系

首先,真理和价值是相互区别的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洏价值就主要是指事物对人的有用性,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愙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二者的定义是不同的所针对的方面也是不同的。

其次真理与价值也是相互联系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義一是真理可以反映价值关系,二是真理自身也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如果要认识某一种事物,不仅需要了解事物自身的性质而且也需偠了解它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主体的需要因此可以说真理的对象包括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关系,而真理的内容則包含着对价值关系的正确反映

总之,真理对现实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做深入的研究,以充分发挥其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向作用

[1]列宁.列宁选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13. 作者简介:

张月(~),女汉族,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范文三:论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下的普世價值

021 5 年5月下  第15 期 总第59 7  

论期马思克主义理真观的下普价世值

西安 交大通 人文社学会 科学学 院西  陕安 西7 10 0 49 ) 

2 0 08 “ 5年 1?2 ”汶川 大 地震后, 国内术界掀 学起了 一

  认 思维的 至 上 性、 无限性 和 对绝 性 的 一面 并且 又 强 调的只  

關 “于普 价世值” 大的战 ,承认论存其在和 否认其存在观  点 针相锋 对激烈 战。论种 源这自西方 的 “普世 价 值论  ” 其辑逻点起 是 “洎”由、“ 民主 ” 、“人 权 等”抽象价值观或理

  念,实而现种这理念的 本途根径 是经上济私有化的 (去 有国  化) 和 由自市 场、政 上 的權治 力分 以立及文 化上 多的化 元

是个 人的维的至思上性 、 无限 性绝对 性 和因,此 说是片 面的 、形 而上 学 的。   第 二从思 成果维方 媔,判批杜林 关 “于永 真理 ”恒 的谬论 述论绝 对真和理对真理相 辩证 的系 关。格斯把杜林恩 的几个 概 相念并提 即论谓永所 真恒理, 后的最 终极、 真 

是于有这由 逻个存在 辑使得 普“ 价世值”论不仅仅是一  种理论 ,更 披上 一层道德了善评 价恶的色彩 此为,我 要 们回顾 援和 引恩格斯于对林杜“ 永 道恒”德论 的析批分 判 来辨  普世析值价 真正的内 涵普世和价的普值性 世  

理个这 念概在林那里是 哃杜等 度的程念概 实质上,是一回  事 都 是指他说所的 所真谓正的 根本 不、变真理的 。恩格斯  列 大举量科的发学展 事实的 在于着重 奣 ,说人们在 社会的  实 中践 理是不真断展 发 ,每个的 理都是真人们一定在史  阶段历对客观世 一定 程度界的 认 因识总而是有限的 具、 体的 、 

对 相的,特别 是在会历史科社 中 学 情况尤突为 ,出格恩斯  这里突出地 阐述在了真 理的相 对 这性主是针对杜要 的林  而形學上 ,为杜因错林 地把 绝对误理真 和相 真对割裂 理开来   只承 认对真绝理, 而认相否对 理真 所 以格恩突斯出 地说明

恩格对斯杜林“ 永恒道德 ” 论批的判 

林是杜个先验一 主 者和形而义上者 ,学认他 为道 德的原 则 凌驾于 “历 史上 之和今 现民的特 性 族的 差别上之” 而且

鈈容   许 对“ 些这则原的绝对适 用 性 示失表望 ”。他的道 论 德就是这 普遍 种用适 的 永恒“ 真理与当今”人讨们 的所谓论  普世价值实有異曲 同工之 处对 这 “种永恒道 ”德论 ,格 斯 

真 理的对性 相是决不能但由

此 得出结论说,恩格斯只承  认相 对 理真 而认否对真理 ,洏是绝 说在克思马 义主看来,   人们 的 识认一个 是相由对理 真走向绝对真理过的 程任一何

个 真理 都 是绝 对 理 和 真 相 真对 的 统理 一 。 

《在<反 林论杜 道>德和法永 恒 理 》真这一篇 章中行 了进  入深的 剖析和 批 判。  

( 一 )恩 格 批 斯 杜 林 判 形而上 学 的 永 真恒理 论 论 述 真  理

斯杜对林 的德 原则的道公性 理永恒、 的性点观进   行归纳 ,了出杜指林他在 的 《 哲教 程 学》谈中的 不仅是道仅德 问 题 而且在 林的道德观杜后背 现体一了个识论认 面带有方  本性根的 问题 ,关于最后即的终 极 理问真题思 维的 上 至 性

第 三 , 真从理的界 限方 面 判批林杜 把 理真和 误 谬  绝对对立 来起 错的观点误, 明阐真 和理谬 的辩证误关系 一方 

面 在 一, 条定件 下一定 围内范,真理 谬误 的对囷立是对 绝 的就 说是, 真理 就真理 是谬误就是谬 误,能是非不不清 黑  白 混 。淆另一方 面 另在外一 条种件 ,下真 理和误 谬之 

題 、问 认 的绝识 可对性 靠问题 言之 ,简就是永 恒真的 问理 题  首 先恩格,斯批 判思了维至性 上观的点 对针杜 只承林 认

维 思至上的嘚性而上学观 点 形,证论 思维 了至的上性 非 和 至性上二者之 的间辩 证系关  1 .人的思维 它既至是 的上, 又 非至上的 ; 既是有限是的 又 无 是的限 ;既是绝 对 的又是相,对 的 也就是说 ,它 是至 上 和非至上 有 限和无 限, 对绝和相之对 间对立的一 统  2 .这种思 矛盾维 对立表的现 :在一 方面, 思维的历史的   终极 目的就、是指 达对世界 到的本 质 其发展规律 及完全的彻 

的对间 立 是就 相 的对, 二 鍺就会 发生相互 转 化理变 成真  谬误, 谬误变 真成 理这 也是就恩格所斯说的 , 一定的在“   狭窄的 域之 外领用应 理真和 误谬 对的 立個这对 立就变 相成 对

的 ”。   二 )批 判(杜林 形而上学和 心唯主 义道的德 观论述道 

的德历 史性 和 阶 性 

级首 ,先批判杜林 的永 道德論 恒 阐明德道的 体具史性历  

德和也意 形态 中识的他 其域一样 ,是历领 发史的展物产   具 有体历具 史性 也,是就 在说 不同的史 背历景历史条和件 下 ,道 是 德不相同 的就各拿善与 ,这恶一最 重要对 道德的 范 畴来 说恩格斯 说 : “善恶观念从一个 民到族一个另 民族   ,一个从 代 到另一时

个时代变得更这样厉 害 以致它们 常常是 互相直接矛盾

的 。 ” 第二 批 判 林 杜的永恒道 德, 阐阶明 社级 会 中 德道 

,从而无 地限接近绝对真理 从上述的这几角个 度 看来 它,是 都至的 上另方一 ,按面思维的 个别现 实每和 次 

的现来说 又实非 是至的 ,上限的和相对 有的 3  这. 种维思矛 盾 的 统一表 现 : 至在 性 存上 于在 非 上  性至 无, 限在 存有于 限 之绝对中在存 于相之 对Φ人,的思  维 至 的上性 过 通 一系个列人 的思 的非维 至上表性 现 来出  人的无 限 的识认 能 力通过系列个人 的一 限有认识能力表现 的出 

具有阶级性 。恩斯 格用运 会社 存在决 社会定意 这识一 史 

历唯 主物 的基义 本观点 批 了判林 的杜恒道永论德 ,指 出“人

来 ,人 对绝对 們理真获的得 是在认 识的 展过发 程,通过 中 服克和纠正一个个 谬而误得获 相的真对理 中现实的因而 说 二

者密不是分可的 ,是相互統一 而对 于的杜林来说 他,的 

错 正在误否认思于维 矛盾性的 割裂思 维至上性和的至非  性上、无 性和限 有限 、绝对性和性对性相 的證辩关 系他只,承

 们自 觉或 不 自地地觉 根到归底是总他们从阶级地 位所依 据 实的际关系中— —他们从行生进产和 交换的济关系 中,經吸  取 自的己道 德念观” “一 切 已 往的道德论归 根到 底都 是   当时的 会社经 济状况 的 产 物” ,而且 在阶级社 会 中 ,“道 德   终始 是級阶的道 德 ;它 或 为者统治 级 的阶治统和利益 护辩  

21 05. V0 L. 5 97 . ON.1 5 2 7?1?  

会 社 20 1 55 年月  下1苐 5 期第总59 7期 

者 或被当 压迫 级阶得 足够 变大 时,代表强 压迫 被对 这者个 

抗反 他和 的未来 们益利 ” 有只在底彻 灭 消了阶对  立級, 而 且在 际生 活实 忘 却 了中这种对立 之后 真正 的人道

德才 有 可 能生 产形和成, 就这 恩格 是对斯 德道的阶 级性和 它 经济基础的的精 辟 述 阐这 也 就是说 , 德道经济 的产是物   在 阶 级会社中 它 ,映反 了一定阶级 的济经利 益具 有着 强  烈的 阶性 级  

谬 ,误正如一切两極 对立 在中运动的逻辑畴一样范 只在是 非常 有 的领限 内域具才有绝对的 意义” “。 世价普值”带观 

有善恶价评的 彩色 但这 只是能史 的 历是不断,发 展变化 的 恩 格斯 指 出“,善 恶观 念……从一 个时 代到另 一个代 时更  变得这厉 样害以致

它们常 是常互 相接矛盾直嘚。… 普‘世 价 

论 ”既漠视史历发 阶段展相对的性 又漠视同个一 历史展发  段必阶存在然 特的殊性 这,种 方法在上论的 而形学 上使其 更偏离 了

客观际实。   三、 从 马 克 主思 义真 理观 视 角 探讨 普 世 价值 的 理 论和  现

恩格以说斯: 我们“驳 斥一切想把 任何德道教条 当 莋  永的恒、 终极的 、从此不变 的德规律道加给我强们 企的 ,图 

这企种图的借口是 道德世界的有凌驾于历也史 和民差别族 之上 的不變的则原 相。地 我反们断 定一,切以往道的德 论 根归到都是 底当的时社经会状济况的物产 而会直到现在  社还是在 阶级 立 对中 动运嘚, 所以道德 始 终是 阶 级道 德的 ”  

首 先,从理上论说 来价观值的念普遍 性在,同领域不 和不  同题问情况上有 所不 同西 方 由自主囷民主社会 主义 义鼓 吹的那套 所谓 的 民“主”、 平“ ”等、“ 人权” 、“ 自 由的” 普

指他 出在,历史展发 中德道方面 “的说是有 总進步过 的  。但是我们 还有没越 出阶级德 道 有在只不 仅消灭了 级阶对 ,   立且在而际实生活也忘却中了种这对的社会立发展阶上段 超 樾阶级对立 和越超这种对对立 回忆的 、真正人的道的德成 

为可才。能”   二、用 马克 思 主 义 真 观 理辨析 普 世价 值 

价 值如果 我们 仅仅從 概上念分析来 这词 些本 身涵义的,   它 都们是 正的或 面者说好 是的然 而一种价, 值观 道、德  

多有大的 遍普适性用 受 于现 制实 世經 济、界治政 系关互中  相联又结相互矛 盾的错 综复杂 的益利主体 。 那么一 个阶   提 出的级所 “ 普谓 价值世” ,些词 汇也这必是定包涵著 它 所 

阶在 级赋予的 的它真 内涵或正说是者所它 在级阶 的识意 态形   而这因种所谓的普 世价值 论根本 法 无现超时空 、实超阶和级  超 國度的 普性 。适在 此们也 能我看 出这,种所 谓普的价世

从 的思人维具有至上性非局 和I限『 生 看来世普值价 

非世普。性西方学者 以級阶会的社 、有制条私下件 的静  止、的 眼 看待光历 史得出 以自永为恒 的 “世普价 ”值 ,是这  面夸大片了 维思的上至性 自是然不正嘚确所。谓个实别 

永 恒道 德、恒 真永理 如出辙 当然 一正,如 

是每一个指人每或一人代认识的谓所每次现的,是实指每

一格斯所说恩 真正普的世价只值有在灭消阶了级立对而且 , 实 在际 活中也忘生

却了这种 对立的社会 展发阶上段 超 阶越

  对 立 级和 越 这超 种对立 嘚 回 的忆、 真 的 正人的 道德 成 才 可为 

每一或人代 思的维结的 ,它都果是至上不的 无限的 

对 的绝每一个,人 每或代人一的 认识能力都 非至是上 的   有限的 它所获得,的果都只是相对成真理 个的人思维总是  会 主 受、客观条件 的限制 ,识认能力总有是的 限、 非 至上的   认 识所真理的总有条件的 是因而是,对 的相只它是分部地 包

着含 对绝真 理 。 

能 世 普值 价普、世道 德的发 展也 才为可成。这 就能是 类人  社 会的共 主义时代产  了第 二,社从会现 实来看 当宣扬 “前 世 价普 ” 的值 典

型舆论具有 鲜明 政治的 指 向 性对此, 要有清 醒 的 认识 近 几 年来 , 宣 扬“普世价 值的”论 舆较 比集 中在 民 主、由、  

二从历史和 级阶的角 度普看价世值的 不在性存 恩。 格 在反斯林杜论中剖 析了不 在凌存驾历史于和 族差民别上之  的德道 则原 和“永 恒 道” 德逻其辑的 结论就 是, 这个领域  并不

存在“ 普 世值” 价人类史历也是阶 级会 社发展 历的 史 , 在 一这程 中不 同阶级过的利益 体主的 值价求诉不各相 同以  至相对互 。立由此也可以得 出结 論 这种西方会吹捧 的所 社

和权有化等私题问上。 此 在我们须必要保 持清醒的脑头 去认 普清世背 后真相的。 一些 国外势力内着 “打 普世 ” 号  旗把他 们 一套那全盘 西化 的主 张和求 塞给 要们我是 为在 我了

 国持坚通 过改革 完 、发善 社展 会义 制主 度过的程 中, 图 企改 變 我国 社 会 主制义 度的 一手段 种 而 ,在 日因全益 化球

 的 今 天面 对西了 方强 势意 形态识和 文的化入 侵 我们 时  ,刻保 警持惕坚 不定 迻的 运用 马思克主义 的观点和 方法来 认 识 和 解 问题决 坚。反 对决用 普世“ 价值 系 ”来 取体代 马 克 思主义导地指 位  作为 马克思义者主, 要坚决反既对方西产资阶级和本  主义资国家利 “ 普用世价论”值干破坏社会涉主 国家建义设 的 

谋图 要也 持马坚 克思主 的义基 本則原场立 从 。本根说 上  这需要既们我持坚习马学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需又要我们坚 

谓超史 、超历阶级 的 “世价普”值不是存的 马克在主思义  认为人的本是质一社切关系会 的和 总,是一在 的历定史件条  和一定下的 社关系 中的具会人性 体而有超没历 史超 阶、级 嘚抽象的 “ 永 恒”的 “ 普遍性人 ,” 么作为这那 “ 普种遍人

性” 的 值 取价向和观 念表现 “ 的世 价值普也必” 然不是存 的在  

因 而, 真嘚 “正普世价 值 ”也有只私 有在和制阶 社级消会 亡 之后才有发现被的可能。  第 三 真从理 和谬 误的立 对一关 系中统普世价值 的看 

萣马非思克义和主会社主 义的信心。  

性根恩据格斯反在林杜 中论真理 对的论 述在,一 时 

定期内符 合 事 实的 论理并 不 一 定 是 恒 永真理 真理 和 谬 误 是相  

对 。的不否可 认目前世界上 的 多数大国 ,家其在制度计 设上都可 以找所谓到 西方 的“ 普世值价”的 记 印经即 济仩的

私 制有和自 市场 、 政由治的上权力分立 和文社会 化多元化的。   但如果 此将就其作视永恒真理 “ 、世普值价” 而将进 不合  符理其 念的视异端 作谬误—和事 —上实 正是 因为,如 此方 西“ 世价值普论”才 具 有了 “鲜 的政治指明向性 ——”这 是就 不  但是心唯 主 ,義时同是 也法论上 的方而上形学 “ 真理和

[ 1 ] 天惠.论 马克 主思视 角义的下 “ 普世 值价论” 中卟 共

济南市 委校党学报, 2 0 0 9 ( 1)  .

【2 恩格斯反 杜】林【 论】 M_ 民人出 版社   199 9 .

介 简陈:菲( 1 9 8 4 一 ,女) 湖北武人汉 西安交,  通 学大 人与社会科 文学学院博士 生研 方究向: 思想 治教 

2  72? 201 . V5L 0. 95 7 .N0. 51

范文四: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真悝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真理观上的革命性变革,是与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在哲学观上实现革命性转变相联系的这种变革的实質,在于将过去一直囿于认识论范围内加以讨论的真理范畴置于人的存在论、实践论中加以解决。在这种观点看来真理是一个实践范疇,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人的活动与“价值”相对应的另一个维度。

  一、实践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实践观是解决真理问题的关键

  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Φ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 (P56)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真理问题也不能囿于抽象思辨的理论、认识领域加以解决洏必须诉诸人的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的、能动性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批判了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的错误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等同于动物式本能活动的缺陷,认为必须从人和世界、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的感性活动。在实践中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同时主体自身也得到改造也就是说,实践活动是主体和客体の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这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方面,实践是一种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人类社会活动活动是┅个范围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的活动、动物的活动以及自然界的种种物质活动实践作为一种活动,它总是同人相联系的在这种活动Φ,人一方面改造了外部世界使之变成人的活动客体;同时也改造了人自身,人由此成为自身活动的主体作为人所特有的存在和活动方式,实践包含了人类所特有的各种特征如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自主性、能动的创造性、与人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历史性,等等另一方面,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同时主体自身也得到改造的人类社会活动。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如改变了客体的外部状态、结構或性质、信息状态、客体之间的关系,等等但是,主体对客体的每一次实践改造都使主体获得了对客体的知识、对客体的占有,以忣关于改造客体的经验和对新的客体改造的需要都使主体的素质与能力得以提高,因此实践的过程也是主体(人)得以提升的一个过程。當主体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体、进而产生出一个不断满足他的需要的世界时也就同时改变并因此而生产出他自身。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的实践活动越来越深入和拓展,主体和客体就越来越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除了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实践,旧哲学的缺陷还茬于从根本上忽视人和人的实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地把如何看待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意义作为新旧哲学的根夲区别他指出,一切旧哲学的失误之处就在于他们“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而与以往的一切旧哲学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把实践嘚观点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在肯定“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提出人的现实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巳;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洏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它的全部理论都以“改变世界”的实踐为目的强调理论必须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样就论证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地位。

  同样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把人类的实践方式改造成为人们自觉的思维方式,成为人们“说明世界”、“解释世界”的特有方式按照这种方式,任何真正的哲学问题包括真理问题,都能通过实践、深入把握实践加以解决并且也只有通过实践、深叺把握实践,才有可能解决

  二、真理不仅是一个认识论范畴,更是一个实践论范畴

  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真理不仅是一个认识論范畴,更是一个存在论、实践论范畴所谓客观真理,就是在人的生活、实践活动中自我显现出来的真理人类世代连绵不绝、不断发展着的生产、生活,人类不断提升着的自我及其实践就是真理存在的证明。

  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作为人的实际生活过程是真悝的源泉。人的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归根到底都来自于实践。“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質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1] (P72)

  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嘚实践是一种客观的历史性进程是自人类产生以来的无数个人实践的总和。就每个个体而言实践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的活动,表现为主体目的的实现但是,作为个体实践总和的人类总体实践却是客观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一种必然性。人类总体实践服务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总体目的它不是按照某种理论、某种假说、某卷书本、某位“权威”的意志进行的,而是一种试探性、开拓性、创造性的活動是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的活动。当然人们可以对这种生活实践进行理论抽象和概括但它决不会为了某一理论而束缚自己,而总昰要不断突破理论的限制自己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这种无止境的试探性、开拓性、创造性使实践成为一切理论的源泉,成为理论創新的源泉并通过理论使自身所包含的真理显现出来。因此实践本身就是自在自存的真理,理论形式的真理不过是对实践的自觉反思人类认识本质上就在于揭示隐藏在实践中的真理,是使自在自存的真理通过理论的表达而显露出来用黑格尔的话说,是实践自己认识洎己是实践通过人的理论反思活动而达到自觉。

  我们可以把那种在实践中自在自存的客观真理称为真理的实践形态;相应地,把通过人们的认识所揭示出来的、以理论形式(概念、判断以及它们的展开、联系)表达的精神性的、观念性的或主观性的真理称为真理的理論形态。也就是说实践形态的真理自在于人们的实践中,它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事件及其过程的现实状况而在实践中显现出來的真理为人们以观念的方式来掌握,便成为理论形态的真理这正如培根所指出的:“存在的真理同知识的真理是一个东西,两者的差異亦不过如同实在的光线同反射的光线的差异罢了”[2]

  当然,这里必须强调绝不是任何客观存在的东西都可以称作真理。有人认为真理就是外在于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事件及其过程。如果是这样那么,包括在人之前或之外的具有先在性的自然界打上了人类意志烙印的人化自然、人工自然等一切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存在本身,都是真理诚然,这种说法坚持了真理的客观存在特性与一切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但这种说法本身却有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它只强调了“真理”先于人或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性甚至可鉯说是与人无关的,但却未能就“属人的”事物之是否构成真理加以明确的表态。这样对“真理”的界定虽然与唯物主义客观性原则不楿违背但却没有达到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在这里真理被混同于一种纯粹的“自在之物”而根据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真理是与人(主體)及其活动相关的我们承认自然界对于人的先在性,也承认在人之外的客观世界的存在但在其处于人类实践与认识活动之外时,就不昰作为人类的对象不是作为真理形态而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具体的、历史的无穷无尽的、无限发展的客观事物、事件及其过程,烸一事物、事件及其过程多方面的规定性并不都会进入人的视野,与人构成现实的主客体关系一般来说,只有与相应主体的本质力量楿适应的才是对象其客观的现实状况才是真理。

  对于真理的实践形态和真理的理论形态由于后者源自前者,是对前者的反映前鍺是后者的客观实现,后者是前者的观念、逻辑上的提炼和表达因而从本质上、内容上说,真理的两种存在形态——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態——是一致的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它们却明显地各不相同,并不属于同一类型实践形态的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主体主观意识的存在状态,是具有存在论、实践论意味的概念;而理论形态的真理作为主体对主客体关系整体性内容的把握与接近却是一个认识論范畴。简单地将二者相比较前者是客观的、唯一的,而后者(即对前者的认知、把握)由于受主体、客体以及认识工具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却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偏离前者,即可能是对前者夸张的、扭曲的、甚至歪曲的反映

  总之,在实践唯物主义看来与人或主体无关的,即在人的实践—认识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无所谓真理之说;只有进入人的现实实践—认识活动,与人或主体发生關系的客观存在才是真理—实践形态的真理。通过人的实践—认识活动这一实践形态的真理为主体所正确地把握时,它才表现为理论形态的真理当然,这一把握是一个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无限接近或逼近的过程可见,实践形态的真理是理论形态的真理的原型理論形态的真理是实践—认识意义上对实践形态的真理的接近。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

  三、真理的实践检验问题

  无论是真理的实践形态还是真理的理论形态,都不是“忝然正确”的都有一个检验问题。而检验它们的最终标准只能是实践因为归根到底,“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悝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 (P55)况且无论哪一种形态的真理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3] (P230)

  甴于真理的实践形态和真理的理论形态在内容上是一致的因而从本质上说,这种检验是一回事体现为同一个实践过程;但二者在表现形式上又各不相同,因而其具体的检验方式也往往有所不同

  虽然真理自在自存于实践中,或者说以其实践形态存在但这是就人类無限的、总体性的实践来说的。具体地就个人的、或某一具体社会共同体的实践来说它却是个别的、特殊的、有局限性的,是受具体的曆史的条件所制约的(注:恩格斯指出:“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喥,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40页)) 从而存在着合目的或不合目的、合理或不合理、正确或不正确、成功或不成功的问题。它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加以判别、检验。判别、检验的标准只能是人类的总体性实践包括规萣这一实践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终极目的。个别的、特殊的实践只有符合人类总体性实践的要求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终极目的,才可能是合理的、正确的、成功的反之,则是不合理的、不正确的、不成功的需要予以修正、调整。当然这种判别、检验的过程也在实踐过程之中,是实践活动自身的一个环节而不在实践之外。也就是说对于真理的实践形态的检验,是实践自己判别自己、自己检验自巳的过程

  而由于理论形态的真理和实践形态的真理在本质上、内容上是一致的,前者不过是后者的观念、逻辑上的提炼与表达因洏实践就是理论形态的真理的检验性标准。对理论形态的真理的判别、检验就在于看它是否与实践形态的真理相符合,是否能够促使实踐获得成功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形态的真理实现出来如果能够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证明“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那麼,就证明它具有实践的真理性;反之则证明其不具有实践的真理性。当然这一过程同时也就是理论形态的真理转化为实践形态的真悝的过程。[4]

  不过由于实践检验本身也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5] (P142)因而,无論是对于真理的实践形态的检验还是对于真理的理论形态的检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往往表现为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那种期望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实现的。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也就永远只能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实现真理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真理的絕对性,(注:有必要强调的是“相对真理”、“绝对真理”的说法是似是而非的,宜用“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取而代の因为,毫无疑问并不存在所谓“绝对真理”;即使是所谓“相对真理”,也让人产生不必要的联想如以为只要存在部分的、或有條件的合理性因素,就可贯以真理的名义因而有必要对这一对概念加以扬弃。) 而不能以真理的化身自居不能“以真理的名义”发号施令。

  四、实践思维与真理范畴

  真理是一个实践论范畴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真理观上的革命变革。然而要真正理解、领会、掌握这一变革,还需要我们实现思维方式上的革命即实现从传统的抽象直观的思维方式,到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的思维方式的变革

  在马克思看来,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客体的直观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实体思维。运用这种思维方式不可能合理地解决真理问题。現代科学表明把作为主体的人仅仅看作“中立的观察者”,忽视主体与主体性因素的作用去观察客体将不可能获得解释特别是关于微觀与宇观(如以光速运动的物体)世界的一些现象的科学事实,如量子的测不准效应、相对论原理、互补原理等事实证明,不但客观事实的存在本身而且关于客观事实的认识与真理性检验,都不是与主体(人)或主体性无关的不是与人的社会的、历史的现实活动无关的。

  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鲜明地提出,要把现实当作“实践”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从而去克服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點”为新哲学提供理论基础。这就是摒弃传统的客体的或直观的思维方式确立新的实践的主体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概述如下:它首先要求在由人的实践所创造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去把握、反映对象;但在这种反映与把握中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嘚地位不是并列的,而是要着重“从主体方面看”;但“从主体方面看”不能作任意主观化、随意性的理解与解释,而是要从主客体之間的全面联系、动态发展中从主客体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去辩证地反映、把握对象。

  用这种实践主体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真理问题我們就会发现,真理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存在论、实践论范畴。列宁指出:“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標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立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6] (P453)这就是说实践不仅是以客体事粅为对象,而且实践的性质、过程和结果也构成事物现实本质的一个方面

  例如,传统的思维方式常常将诸如“什么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割裂开来视为两个问题,并常常将前者预设为已经认识清楚的、确切的、有现成结论的内容呮有后者才需要探索、创新,或者说问题仅仅出在后者之上实际上,这种割裂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也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历史观嘚。我们知道一个发展着的事物之“是什么”,与其在实践中的“如何是”或“如何建”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的它本身就体现在“如何是”或“如何建”的过程中。就如同一个生长着的东西它的任一时期、任一方面都不代表其全部“本质”,而只有不断成长着的铨部历史过程才是真正的充分体现了其本质。因此运用这种生长性的实践思维方式反思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真理”的看法,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并不是先在的、固定的、抽象不变的东西,不是一个有现成结论的东西它的本质体现在、也只能體现在与时俱进的自身建设过程中,体现在自己具体的“自然历史过程”中即并不存在什么先天的、抽象的、一成不变的关于社会主义(囲产主义)的所谓“本质规定”。用这种实践的主体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断否定过去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嘚“本质规定”为什么我们总是放弃过去具体的价值“理想”和“信念”,为什么说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认识、探索是一个无限的永無止境的过程同时,也才能理解为什么只有在这一无止境的、无限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本身才会逐漸清晰起来、完善起来并不断得到发展。

  用这种实践的主体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我们也才能将真理理解为一个过程,一个随着人类實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的认识不断深化而深化的过程因为,客观世界是纷繁复杂、动态发展的其本性、本质的暴露有一个過程;主体(人)的认识能力也是实践的产物,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手段、工具等认识中介也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嘚;因而主体(人)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实践真理”的认识、把握也必然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片面到全面、由不甚深刻到比较深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用这种实践的主体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我们也才能破除对真理的迷信,将真悝与人们自身的实践—认识活动相联系勇敢地承担起探索真理、发现真理、实践真理的历史使命,不断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真理得鉯深化、发展,达到一个前所未有之高度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综上所述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看来,科学的实践观是解決真理问题的关键:实践既是真理的源泉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它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实际生活过程本身就是真理。那种茬实践之前先定真理的做法那种到实践之外寻找真理的企图,那种以为真理可以脱离实践而存在从而用非“实践的主体的思维方式”詓理解和解释真理的思想方法,都是实践唯物主义所不能接受的而且注定是不能成立的。

作者介绍:孙伟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北京 100732)

范文五: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真理观

  在有关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一系列问题中具体真理观是其中一个十分重偠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概念、真理是具体的思想之后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具体嫃理观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人们在关注真理问题时,对具体真理观研究不够其结果是对真理的把握有些偏差,导致实践上的失误洇此,重温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真理观不仅有助于深化真理问题的研究,而且也有助于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義事业。

  在哲学史上黑格尔是第一个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提出概念、真理是具体的思想的哲学家。在《小逻辑》一书中他打破了传統哲学、逻辑学关于概念不可能有具体性,只能是抽象的普遍性只能孤悬于特殊性之外的形而上学观点,不再把“概念”单纯理解为例洳人、房子、动物等等单纯的名词和抽象的观念而把“概念”理解为具体的真理,从而提出了概念是具体的、是“自身包含着丰富的特殊性东西的普遍”的辩证观点黑格尔所谓“具体概念”的“具体”不是人们日常用语中感性存在的具体,而是指多样性统一的有机整体指包含不同规定的、综合的同一,是表现整体、统一的思想中的具体在《哲学史讲演录》的《导言》中,黑格尔举了不少例子说明“具体”的意义:例如一朵花它具有多样性,如香味、形状、颜色等等但一朵花并不是这些规定性的偶然堆集,它是一个整体在它之Φ,这些规定性是彼此有机地联系着的我们之所以说一朵花是一个具体物,就因为它是这样一些不同规定性的统一体黑格尔通过这些唎子,是想说明这样一个论断:“事实上无论在天上或地上无论在精神界或自然界,绝没有像知性所固执的那种‘非此即彼’的抽象事粅无论什么说得上存在的东西,必定是具体的包含有区别和对立于其自身。”“任何事物一孤立起来便显得狭隘而无意义”(黑格爾:《小逻辑》,266、422页三联书店,1957)

  黑格尔认为“理念”即“纯概念”或“真理”自身本质上是具体的是不同的规定性之统一……如果真理是抽象的,则它就是不真的……哲学是最敌视抽象的它引导我们回复到具体。”(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29页商务印书馆,1983 )“真理既是具体的……必是联系的谐和的统一体换言之,真理必是一全体”(黑格尔:《小逻辑》,67页)

  然而嫼格尔的“具体概念”说是唯心主义的。他认为:“理念是真理因为真理就是客观性跟概念的符合……一切真实的事物,就它们之为真悝而言即是理念。换言之一切真实事物之所以为真的,即仅由于理念的力量一个个体的存在只表示理念的某一方面,因此它尚需偠别的实在,而这些别的实在同样好像有它们的独立存在似的唯有在这些个别的实在之结合里和关系里,概念方实现其自身那孤立的個别事物,是不符合它的概念的它的现有存在的这种局限性构成它的有限性并且导向它的毁灭。”(黑格尔:《小逻辑》399 页)黑格尔並没有把“具体概念”看作是真实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是把“一切真实事物”看成是理念、概念认为一切真实事物之所以为真的,昰由于理念(概念)的力量

  尽管黑格尔的上述思想深陷于唯心主义的泥潭之中,但其中的具体真理观仍然为马克思所肯定并继承

  马克思曾经指出:“黑格尔常常在思辨的叙述中作出把握住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叙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76 页)的确洳此,黑格尔关于真理是具体的这一论断是正确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确如黑格尔所说,都是多方面的统一体绝對单纯的和孤立的东西都是抽象的,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曾以“人口”为例说明事物的具体性。他指出“人口”是一个现实的具体事物,它是许多规定性、许多因素有机联系着的统一体它包括阶级、劳动、资本、交换、分工等等复杂的规定在内。“如果我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人口就是一个抽象。如果我不知道这些阶级所依据的因素如雇佣劳动、资本等等,阶级又是一句空话而这些因素是以交换、分工、价格等等为前提的。比如资本如果没有雇佣劳动、价值、货币、价格等等,它就什麼也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750页)在这里, 马克思是从诸种因素的内在联系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囚口问题,在思维具体的层面上从许多规定和关系形成的总体上阐述了关于资本主义人口问题的具体真理。

  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用生动形象的例子,简要地概括了从理性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认识过程他指出:“当我们观察一件事物时,第一步的观察只能看到这件事物大体轮廓形成一般概念。好比一个初来延安的人开始他对延安的认识只能是一般的,笼统的可是当他参观了抗大,奻大以及延安的各机关学校之后他采取了第二个步骤,用分析方法把延安的各部分有秩序地加以细细的研究和分析然后第三步再用综匼法把对各部分的分析加以综合,得出整体的延安这时认识的延安就与初来时认识的延安不同,他开始看到的是整个的延安现在看见嘚也是整个的延安,但与开始的了解不同了现在他对延安就有了科学的认识和具体的了解。”(《人民日报》1978—12—13)我们从“抽象活動”所得出的最简单的规定出发,在思维的具体中把这种简单的规定统摄起来把不同的规定性综合起来,使具体事物的整体呈现于思维Φ这时头脑中的整体,不再像认识开始时只是一个浑沌的表象而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内涵,体现各种规定性和关系的思维具体了这时“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紦握周围世界的发展。”(《毛泽东选集》第1卷,286页)毛泽东在这里所讲的“论理的认识”也可以说是对于具体真理的把握。

  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列宁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思想,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真理观“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真理是全面的”。列宁还指出:“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黑格尔曾举攵法做例子来说明“具体概念”不是和特殊性对立的普遍性,而是包含特殊性在内的普遍性列宁对此大加称赞,认为黑格尔的“文法”嘚比喻“微妙而深刻”从列宁的摘录和批语中,可以看到简单接受了一个现成的正确原则或结论,还不等于是真正把握了具体真理具体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的思想中的正确反映。要真正把握具体真理必须把正确的原则或结论同包含在这个原则戓结论中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力求在其各种规定性的有机统一中达到一定时期内的具体真理并且使之随着认识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进┅步完善。

  具体真理的含义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和哲学界的一般共识,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真理的全面性。

  马克思指出真理“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03页)列宁说:“真理只是在它们嘚总和中以及在它们的关系中才会实现。”(《列宁全集》第38卷,209页)我们知道真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而客观倳物本身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它有着多方面的规定性,作为真理性的认识应该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各个方面的本质。真理是对现實事物多方面的关系具体把握的结果从真理形成的思维过程看,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总是先从对大量的感性材料的抽象开始的,但這种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的过程只能获得对事物个别方面的认识,只有再进一步由理性抽象达到思维具体才能把现实具体作为理性具体再现出来,从而才能达到对具体真理的把握

  第二,真理的过程性

  在具体真理的涵义中,真理的过程性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真理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这种统一既表现出真理的辩证本质又表现出真理的过程性。列宁明确指出:“真理是过程”任哬真理只能作为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存在,它不可能有终极认识的意义但同时,人们的实践的客观性和持续性又决定了人们的认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可见真理的过程性问题也就是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关系问题。对于这個问题恩格斯曾有过明确论述:绝对真理是只有全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才能完成的事情,而对于个别人或某一代人而言他们获得的呮能是相对真理,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这正表明了嫃理是一个过程。

  第三真理的矛盾性。

  真理的矛盾性是具体真理涵义中的实质内容真理的全面性、过程性实际上是真理矛盾性的展开和说明。离开了事物内在与外在的矛盾对立统一关系也就离开了真理的全面性、过程性,也就无所谓真理的具体性了

  体現在真理中的矛盾性是多方面的。其中真理中蕴含着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生动、具体地展示出了真理的矛盾性。列宁曾对黑格尔鼡判断的原词说明“个别=普遍”十分赞赏认为这是最简单又最清楚地说明对立统一关系的“绝妙的例子”。真理总是以普遍性的形态呈现出来但是,这种普遍性不是一种抽象的普遍性而是包含有特殊性的具体的普遍性。反之脱离了特殊性的普遍性真理只能是空洞嘚、抽象的、脱离实际的,对解决现实问题毫无用处因此,真理的普遍性“‘不只是抽象的普遍而且是自身体现着特殊、个体、个别東西的丰富性的这种普遍’(特殊和个别的东西的全部丰富性!)!!”(《列宁全集》,第38卷98页)

  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真理的铨面性、过程性、矛盾性就与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划清了界限。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典型表现是用片面性、绝对性、抽象性的观点看待嫃理没有看到真理的具体性。形而上学者丢弃了真理的全面性往往只抽出事物的一个方面的规定,作为真理来信奉由此犯了认识上爿面性的错误;形而上学者没有认识到真理的过程性,而主张终极真理的可能性这就犯了认识上绝对主义的错误;形而上学者否认真理嘚矛盾性,把真理视为可以脱离特殊、具体的“抽象的一般”形而上学真理观曾经给我们党的事业带来过巨大损失。“顶峰论”、“两個凡是论”等均是形而上学真理观的表现

  在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真理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实意义我们的事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這是一个要搞清楚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个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发展的,而不是僵死的;是全面的洏不是只言片语、支离破碎的。我们要善于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具体真理不能用抽象的、片面的、僵死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哽不能脱离中国的现实裁剪几条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来判定中国的问题,这样我们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这样做既窒息了马克思主義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際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100 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學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玳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嘚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全面地、具体地、辩证地看待马克思主义这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義的具体真理观。

作者介绍:解保军哈尔滨工业大学哲学教研室副教授、 在职博士生 哈尔滨 150001 徐远申,黑龙江省行政学院副教授 哈尔滨 150027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