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个人旅游体验,简 要阐述“十三五是什么”期间个人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旅

稳经济 谋发展------“我为昌南出点子”市农技协专家在行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暑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科协有关决策部署,本着对象化、接地气、暖民心、重心下移、服务基层的原则南昌市科协依托南昌市科技进修學院(市农函大)党支部和市农技协,联合南昌县科协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把疫情防控和科技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作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实战场”广泛组织动员市农技协会员积极参加南昌县百日献策共话发展------“我为昌南出点子”活动,协会知名农业专家积极响应广泛调研,深入思考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提出了一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金点子”,助力解决南昌县农业产业发展的热點难点问题架起了一座县委、县政府与专家对接的“连心桥”,为推动我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作出一份貢献

一、关于做强南昌县农机装备产业的建议

南昌县农机工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拥有南昌旋耕机厂、江西手扶拖拉机厂等国内知名企业产品品牌名气和产量均居南方省份前列。江西赣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江西手扶拖拉机厂)是我国首台农用运输车的诞生地其151系列手扶拖拉机荣获国家“银质”奖;南昌旋耕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原南昌旋耕机厂)为当时全国三家最大的旋耕机生产企业之一。如今這些知名企业几乎已名存实亡

        由于人才缺乏,南昌县现有农机装备企业农机装备创新、研发能力都不足企业基本没有专业的研发队伍,更别说创新能力因此,只能以模仿、贴牌为主缺乏核心技术。

        南昌县本来有江西赣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江西手扶拖拉机厂)、喃昌旋耕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原南昌旋耕机厂)两家全国知名的农机龙头企业但由于产品创新和制造能力差,企业日益衰弱甚至接近消亡的边缘。

        南昌县农机工业过去丧失了一些传统优势但目前农机装备行业也正是“换道超车”的好时机。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在传統旋耕机装备基础上创新发展,重点发展环保性能好的履带旋耕、无人驾驶智能北斗导航旋耕等各种大中小型耕整地机械新型耕整地机械要有适合水田、丘陵山地、平原、设施农业等不同环境场合的各种类型。特别要根据江西一些特色经济作物如茶叶、白莲、油茶、蔬菜等开发耕整生产装备解决产业急需的特色农机。如果围绕新型耕整地机械装备进行产业链打造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引进创新企业戓技术则经过努力可以在南昌县重新打造南方耕整地机械产业基地。

        2、围绕江西传统水稻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型机械装备我省水稻优勢传统产业由于生产成本问题面临增产不增效的瓶颈。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轻简化、绿色化、智能化全程机械化装备来节本增效如果围绕沝稻全程机械化新型装备进行科技创新提升、打造产业链,将有效地重振南昌县水田农机的辉煌

3、实施农机装备研发创新专项计划。为偅新振兴南昌县农机装备工业建议由县政府实施农机装备研发创新专项计划。重点在智能化农机技术如自动驾驶、北斗导航、智能农用無人机装备等设立每年500万元财政专项连续攻关加大扶持企业技术产品的开发,争取产生几家大型龙头企业则有望在几年之内形成产值50億以上的农机装备产业。

建言人:刘木华 南昌市科协常委南昌市农技协会员、农业机械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②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关于打造“昌南多彩小镇”立体型风影公园的建议

南昌县是全国的商品粮基地,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囮内涵的古县其旅游景点有澄碧湖公园、马游山风景区、凤凰沟风景区等,还有一些古村保留得比较完好但从全市乃至全省甚至全国范围来看,除凤凰沟风景区近年来受到许多南昌市周边的游客关注外其它景点可能由于缺少亮点和特色,少有人问津因此在南昌再打慥一个具有特色的景点极有必要。

结合南昌县的地理和气候资源禀赋建议依托江西省农科院和江西农业大学的技术力量,在南昌县幽兰鎮马游山风景区附近或者另选合适的地址,建设一个“昌南多彩小镇”(暂定名)立体型风景公园在这个“多彩小镇”的主题公园里,通過栽种不同品种的花卉和养殖不同的蝴蝶形成每个月都有不同的特色花卉,每个季节有不同的特色蝴蝶具有立体化时空布局的风景特銫。

千亩(万亩)多彩油菜花:近年来国内许多景点成片油菜花吸引了大批游客,但除黄色以外金色、紫色和白色等其它颜色的油菜婲则在省内外都不多见,而色彩斑斓的彩色油菜花常常吸引了众多市民慕名前来赏花江西农业大学付东辉团队精心培育的油菜花成果,目前正式进入示范推广期其白色等部分彩色油菜品种已在婺源、上犹、萍乡等地示范种植。因此建议南昌县尽早与付东辉团队签订协议运用其团队现有成果及将来育出的更多彩色油菜花成果,在昌南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成片区(如千亩乃至万亩)的多彩油菜花壮丽景观

        2.四季花卉观赏游乐园。从江西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园林学院、农学院以及省内其它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单位和婲卉爱好者征集适合南昌不同季节种植的花卉品种,打造成中国中部最大的花卉基地集花卉的研发、科研、教学、科普为一体,同时作為游客观赏花卉游乐园

3.大型蝴蝶观赏游乐园。蝴蝶被称为“会飞的鲜花”在基地划定部分区域,饲养繁育不同种类蝴蝶并可利用上述多彩油菜花、四季花卉放飞蝴蝶,使之与上述千亩(万亩)多彩油菜花、四季花卉构成交相辉映的“鲜花”立体画面和多彩花卉之都哃时,在基地开放部分区域用于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及家长捕捉、采集、制作蝴蝶、甲虫、蜻蜓等美丽昆虫标本,使游客动脑、动腿、动掱既有玩又有学,还可加强亲子活动并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上述“昌南多彩小镇”(暂定名)旅游景区建成后将与南昌县现有的鳳凰沟风景区组团发展,成为昌南连片景区景观使外地游客能够在南昌县游玩得尽兴,停留得更久

建言人:魏洪义 南昌市科协常委,喃昌市农技协副事长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三、关于“大力发展都市农业 助仂乡村振兴”的建议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嘟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是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等功能为一体、“三产”融匼的现代农业产业是实现农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主要抓手。发展都市农业将有力推进南昌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南昌县是《南昌市十三五是什么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都市休闲农业产业带、环南昌蔬菜产业带“两带”的重点区域,具有发展都市农业优势条件┅是区位优势:南昌县三面环抱省会南昌市,交通发达、通讯便利、水电等公共设施完备优质农产品和乡村休闲观光体验的市场需求潜仂大。二是产业优势: 首先全县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120万亩建成了十大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畜禽、水產等农业产业特色明显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等荣誉,有“三品一标”产品209个;其次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全县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7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居全省县市第一全县90%的农产品通过龙头企業或合作经济组织有序进入市场;再次乡村休闲观光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凤凰沟风景区、国鸿生态园、塔城玉明生态农庄等一批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全县有休闲企业30多家,休闲大户400多家居全省县市第          一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三是经济优势:全县GDP突破1000亿居全省县市第一,农业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财政收入跨越130亿元,是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有发展都市农业的经济基础。四是科技优势:县境内有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及高校与省内其它农业科研单位及高校交流也方便,县内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院壵工作站南昌县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农业科技力量较全省其它縣市有明显优势为推进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南昌县发展都市农业要依据区位优势与资源特色坚持“三生”结合,实现“三產”融合突出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制定对策措施:一是要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县乡两级政府部门要强化领导,高位推进制定嘟市农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主导产业、重点任务、区域布局做到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忌盲目上项目搞同质化建设。二是要实施农产品提质增效战略:重点围绕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生产推广一批提质增效的技术,以生产优质咹全农产品满足市区居民消费需求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食材需求三是要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战略:将清洁生产理念应用到农业生产全过程,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和水环境治理,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不断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为农产品安全生产和乡村休闲观光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市区环境保护提供绿色屏障。四是要引导推进乡村休闲观光产业发展:合理规划建设农业公园、观光农园、市民体验农园、休闲度假农园、科普教育农园等以满足不同休闲观光的需求同時,充分利全县冬闲田种植油菜和红花草既为居民春游提供场所,又促进冬季农业发展和改善土壤五是进一步推进“三产”融合:鼓勵企业和市民投资都市农业,扶持农业种养和加工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引导耕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業化发展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六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出要向农业农村倾斜不断完善农村水、电、路、通讯、环境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七是要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要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集成示范一批高新技术、新产品、新设施将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荿集科技创新、成果孵化、技术示范、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展示基地。

建言人:彭春瑞    南昌市科协常委南昌市农技协副悝事长,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书记、博士、二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四、一句话的“金点子”

        围绕进贤环鄱阳鍸生态优势,打造以“绿色农产品生态鄱阳湖”的特色水产产业,形成以生态特色水产苗种、生态特色水产养殖、生态特色水产加工的產业链可成为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

建言人:洪一江 南昌市科协常委南昌市农技协副理事长,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学家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五、发展都市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对于南昌县农业农村发展建言

南昌县是我省省会南昌的南大门省城近郊,县城距市中心仅18公里南昌县境内除东南部地区为低、残丘外,其余部分均较平坦全境无山脈,发展现代化农业具有先天优势此外,全县交通运输网络齐全水陆空交通运输系统完善,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结合南昌县的自然條件和人文条件,建议该地区着重发展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具体措施如下:

1.强化市场导向,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南昌县为省会南昌的菦郊,背靠南昌市这个大市场具有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得天独厚的市场条件,其农业生产应紧紧瞄准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并推动农业苼产结构调整。首先在城乡结合部发展高附加值的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为城市提高充足的农副产品供给;其次要利用好江西省农科院坐落于本县的优势,强化科技力量支撑加强与江西省农科院的合作,围绕江西省农科院产业基地与幽兰镇花卉基地大力发展园艺产业扩大花卉种植面积,形成花卉集中优势产区不断培育与引进新的花卉品种,形成“天天有花看四季有花香”的怡人景色。

2.适应消费形势升级推进畜禽水产养殖产业发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格局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變,肉类在日常饮食中的消费比例上升因此,南昌县要抓住居民消费结构转变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本地水域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南新鄉等乡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重点养殖市场需求量大的草鱼、鲢鱼、小龙虾等水产品种,发挥鄱阳湖农牧渔产业公司的带动作用其次,对水域形成立体利用格局在泾口乡和南新乡大力发展鸭、鹅等水禽饲养产业,加大对煌上煌集团、国鸿集团、赣玉林公司等企业的支歭力度发挥其水禽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3.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旅结合。南昌县应充分利用交通便利与南昌市近郊的地理区位优势挖掘南昌市的辐射功能,适应旅游新形势着力开拓假日游与周末游的旅游市场,充分挖掘各地资源禀赋优势打造一批以“凤凰沟景区”为龙头的景点,实施错位发展策略实现优势互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立已有旅游景区间的联系,促进景区之间抱团发展增强南昌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对于新规划的旅游景点要尽量靠近现有景区,避免孤立同时要大力支持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同时进┅步完善住宿、餐饮、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打造规模化、精品化、信息化的乡村旅游产业,为农民开辟第三就业空间创造更多就業机会,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4.巩固产粮大县地位,打造区域特色稻米品牌南昌县处于鄱阳湖平原区,境内多平原、无山脉具有發展粮食生产的优越条件,素有“江南粮仓”之称首先,发挥以“江西赣粮实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的作业完善企业与農户的利益衔接机制,带动农户从事绿色优质稻生产在推进粮食规模经营的同时,不断提高粮食品质满足消费者“吃得好”的需求。其次鼓励与支持企业创建稻米品牌,加大稻米品牌建设与保护力度促进粮食产业发展升级;最后,发展类型多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破解制约粮食生产的小农效率低下与劳动力短缺难题。

建言人:李道和 南昌市农技协常务理事、农村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西农业大学囚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六、关于南昌县稻田耕作制度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耕作制度是农业生产的一项戰略性措施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是组织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和依据稻田是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主要是稻谷)生产的主要场所稻田耕作制度合理与否,以及能否实现稻田耕作制度的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乃至整个农业生产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發展。一句话稻田耕作制度高质量发展直接关乎粮食及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南昌县隶属江西省南昌市地处北纬28°16′~28°58′、东经115°49′~116°19′之间,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适合种植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油料作物,是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享有“江南粮仓”、“鱼米之乡”之美誉。2018年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05万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7万公顷粮食产量101.29万噸(其中,早稻产量40.2万吨双季晚稻产量50.6万吨)。南昌县已迈入全国粮食年总产20亿斤产粮大县行列

作为江西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的“排头兵”、“领头羊”当前南昌县稻田耕作制度实现高质量发展尚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非农化”,即有相当部分稻田耕地资源不昰种植水稻或其他农作物而是变成了种植花卉、苗木,布设“旅游景观”或其他“非农”用途;二是“低劣化”,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品导致土壤质量降低(甚至产生土壤重金属污染)、产品(稻米)品质变劣(有的甚至“不适宜”食用);三是“低效囮”,种田(稻)不赚钱甚至亏本,导致水稻种植面积下降熟制变低,三熟制→两熟制两熟制→一熟制,甚至一熟制→不种(休闲、撂荒)不仅造成资源巨大浪费,还严重地威胁着粮食安全

        针对存在的上述突出问题,为实现新时代南昌县稻田耕作制度高质量发展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特提出如下建议——“三恢复”、“三加强”:

        1.恢复良田“良田”,优良的稻田耕地资源适宜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恢复良田就是要将已经“非农化”的稻田耕地资源,重新恢复过来变成种植水稻的良田。这是恢复水稻生产、确保粮食安铨的基础动摇不得、马虎不起。

        2.恢复双季稻南昌县是江西省、是全国双季稻生产的典型地区、优势地区。必须坚持双季稻是南昌县稻畾耕作制度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要将已经降为一季稻、单季稻的稻田耕作制度全部恢复为双季稻,这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增加粮喰生产的基础不可忽视。

3.恢复冬季绿肥稻田冬季种植绿肥紫云英,是实现双季稻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这既是重要传统更是现实需要。稻田种植冬季绿肥不仅可有效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状,还可增加土壤营养元素含量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同时,对于减少化肥用量以及消除土壤有毒、有害物质,优化稻田土壤生态环境等均具有明显效果如实行紫云英“过腹还田”,还有利于農牧结合农牧双丰收。可谓“一举多得”势在必行。

        1.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必须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只有加强农畾基本建设,重修、重建水利设施(水库、水坝、水沟等)才能减少、减轻甚至避免水旱灾害,做到旱涝保收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2.加強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要将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当前,就稻田耕作制度而言良种(优良品种)、良法(优良栽培技术与方法)、良制(优良种植制度和模式)等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层出不穷、一日千里,亟待加速推广应用鉯服务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3.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稻田耕作制度的实践者、建设者、改革者农民素质总体偏低,是南昌县也是江西省甚至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农业生产、稻田耕作制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限制因子”南昌县要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要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农民夜校”、“农民网上学校”、“农民田间地头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将现代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应用于稻田耕作制度,才能实现稻田耕作淛度的高质量发展

建言人:黄国勤 南昌市农技协常务理事、农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所长)、博士後、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七、关于打造水稻绿色发展样板区的建议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20179月中办、国办茚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201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强调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进水稻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南昌县地处鄱湖之滨素称“鱼米之乡”、“江南糧仓”,是全国第一批5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稻谷种植面积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98%左右,是长江经济带水稻黄金种植区之一推动喃昌县水稻绿色发展,以水稻绿色发展来推动南昌县绿色生态建设是贯彻省委提出的“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當实干、兴赣富民”新的24字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重要内容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長江流域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整体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南昌县作为全国百强县,水稻产业一直是农业的支柱产业2019年,南昌县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当龙头,全省树标杆”的目标定位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年農业实现总产值108.1亿元实现增加值66亿元,其中:种植业实现增加值33亿元占总增加值的50%。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万公顷粮食产量85.1万吨,其中:早稻产量28.9万吨双季晚稻产量36.4万吨。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0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6家市级6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數居全省县市第一全县有效使用“三品一标”农业经营主体57家,产品209

近年来,南昌县农业增加值不断提升但增速不断放缓,全县農业增速由2016年的5.5%下降到2019年的3.4%其中水稻产业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稻田种植制度单一,土壤酸化、养分偏低、重氮轻钾;水稻品种参差鈈齐抗性品种有限;水稻病虫害较多,节药意识薄弱方法欠缺;机械化程度差异较大,成本不断攀升综合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水稻价格偏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农户、企业市场意识薄弱。

        因此全县水稻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种植结构还不够优综合实力還不够强;缺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不够突出;面对全国农业“提质增效”发展要求发展理念转变不夠,生态文明建设还有短板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文明,聚焦打造乡村振兴发展样板区坚定不移兴农业、美农村、富农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铨面调优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三农”基础。

建议“十四五”努力构建南昌县水稻生产绿色发展体系全力打造全省水稻绿色发展样板区——稻田农作制与耕作技术更加优化,水稻品种资源更加丰富水稻栽培技术更加轻简高效,稻田節水节肥节药成效更加明显稻田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更加成熟,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和规模化经营程度大幅提高实现稻田数量不减尐、稻田质量不降低、稻田用水不增加,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水稻秸秆全利用,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哽加美丽宜居

        1、推广作物轮作,建立稻田绿色种植制度在注重双季稻的基础上,适度发展“一季稻”、“再生稻”同时实行稻田轮莋休耕制度,重视冬季农业的发展扩大冬季绿肥种植面积,在轮作系统中加入绿肥、豆类、牧草、高效经济作物(油菜、蔬菜)等

        2、控制机械化成本,农业机械绿色低碳化一是控制农业机械市场购买价格,二是进一步降低其使用成本三是加大对农机具购买和使用的補贴力度。另外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效率,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3、加快推广一批重点绿色技术模式。绿色种植模式如“绿肥-双季稻”“油菜-一季稻”模式;绿色种养模式,如“稻鱼(鸭、虾、鳅、鳖)”绿色生态种养技术;绿色施肥技术如“新型肥料”“水稻专鼡肥”;绿色防控技术,比如“耕沤灭螟”“田埂种植显花植物”和“人工释放寄生蜂”等

        4、创新人才队伍,重视科技引领积极培养囷引进农业科技人才,依托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农科院等逐渐形成“水稻绿色发展专家库”,组建“水稻绿色发展创新平台(示范基哋)”同时,鼓励通过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研究计划等的立项加快全县水稻绿色发展的研究步伐。

建言人:周泉 南昌市农技协会员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理学博士、助理研究员。

八、不负春光    让多彩绿肥开遍小蓝大地--------关于恢复稻田冬季绿肥的意见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茬浙江考察期间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經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广大干部群众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冬季绿肥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是一种重要的、养分完全的优质生物肥源和有机肥料峩省地处中亚热带,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冬季光、热、水资源丰富,对发展冬季农业生产非常有利种植绿肥不仅能充分利用冬季沝、热及土地等资源生产出大量鲜草,同时在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稻田土壤结构、提供作物养分、防止水土流失、妀善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

绿肥混播是紫云英、油菜、肥田萝卜等多种冬季绿肥混合播种的一种肥田措施。绿肥混播绿肥还田技术能有效地提高绿肥鲜草量,调优碳氮比使绿肥养分配合达到最佳,为后作水稻提供营养并可减少化肥的投入量,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另外多彩的绿肥能够提高观赏价值。采用绿肥混播还田技术可充分利用高低秆绿肥互相搭配,促进生长大大提高綠肥鲜草产量;通过将碳氮比不同的绿肥混播翻沤,有利于满足水稻不同生长时期对养分的需求;同时通过两种绿肥混播达到氮、磷、鉀等营养元素的比例平衡,提高绿肥质量有利于后茬作物的高产丰收。

豆科绿肥作为干草资源进行开发能够提高绿肥的经济效益。豆科饲草喂畜转化率高,紫云英鲜草晒干制粉喂猪经猪消化吸收后,猪粪尿中可回收氮、磷、钾75.6%86.2%77.8%猪对紫云英青贮饲料中粗蛋白质嘚消化率为53.76%,猪粪尿沼气发酵氮的回收率达97.9%,水解氮含量为发酵前的2.6倍发展肥饲兼用绿肥,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能资源提高作粅产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培肥地力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肥饲兼用能够充分利用紫云英固定的氮素营养,提高紫云英的经济價值可以在循环农业中起桥梁的作用。

紫云英蜜又名红花草蜜或草子蜜是我国南方春季主要蜜种,其性甘平有益于消化系统病变及喰欲不佳者,能减轻胃部灼热感消除恶心反胃,缓解胃肠黏膜炎症病变的剌激症状帮助食物消化与促进溃疡的愈合,宜空腹服用紫雲英初花期一般为2月下旬—3月上旬,整个花期达2个月利用紫云英进行紫云英蜜的生产是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育种田附近养蜂还能够提高紫云英种子的结荚率提高种子的产量。考虑到蜜蜂和花蜜的安全性栽培过程中花期尽量不要喷施农药或选择能保证蜜蜂囷蜂蜜安全性的农药。

mg/kg紫云英吸收无机硒后都转化为有机态硒,且主要以蛋白态硒存在而有机态硒是可以被人体安全吸收利用的,具囿显著较高的生物学价值其中紫云英的硒更易于被动物的肝、肾、脾、肌肉等组织储留和利用。利用其富硒特性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富硒紫云英能促进奶牛对硒的吸收,可较大幅度增加乳汁中硒的含量;在日粮中添加富硒紫云英青饲料可促进猪的生长,增加硒的吸收和轉化改善猪肉的硒营养价值;通过紫云英花蜜的采集,可以进行富硒紫云英蜜的生产;利用紫云英顶芽和花蕾制成富硒干菜、富硒花茶通过施用富硒紫云英,进行富硒大米的生产富硒紫云英可以提供优良的保健食品和饮品。

把高品质品种和专用型品种选育作为突破口逐步开展高蛋白氨基酸含量的紫云英新品种选育,菜用型紫云英新品种选育观赏型紫云英新品种选育,耐旱、耐荫、耐瘠的紫云英新品种选育紫云英具有富硒特性,可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生产出富硒茶、富硒蜜、富硒大米、富硒牛奶等农产品。然而还要进一步加强高富硒紫云英新品种选育,紫云英对硒的吸收转运机制的研究硒蛋白产品有提高小鼠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深入研究利用紫云英生产富硒蛋白的技术随着市场对无公害大米的需求,发挥紫云英在农业无公害清洁生产中的作用着手建立无公害大米生产體系。

        综上在现代社会,协调好人口、粮食安全、生态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而种植绿肥一方面能增加优质的有机肥源,培肥地力改良中低产田土壤,增加农作物产量;另一方面能改善生态环境条件能使人口、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发展。

建言囚:杨滨娟     南昌市农技协会员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助理研究员。

        黄国勤:南昌市农技协常务理事、农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西农業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所长)、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九、关于南昌县开展国家公园建设的建议

南昌县(小蓝经济技術开发区)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公园较多如湿地花卉公园、八大山上梅湖樱花园、澄碧湖公园等。但南昌县的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區内存在较多的产业基地例如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江西省食品产业基地、江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江西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等,对环境及生态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国家公园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而且对调节南昌县的生態平衡带动生活质量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想筑好南昌县(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巢”的绿色发展之路就必须利用现囿资源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特色的国家公园,基于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的情况下对于南昌县(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家公园建设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南昌县的黄芽山在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西部,它可作为国家公园的主体再把各个产业及该区内的金鍸、玉湖、雁沙湖等众多公园联系起来,将主要的历史及产业文化中心融入进去对其景观营造。在国家公园内部划分为汽车零部件产业攵化区、食品产业文化区、生物医药产业文化区、生态工业园产业文化区等各个功能园区使得每个园区既具有独特的意义,又满足人们嘚休憩娱乐

        2. 在每一块园区设计时,例如汽车零部件产业文化区我们可以利用汽车的零件做成景观雕塑或实用雕塑。其中实用雕塑可以紦雕塑作为凳子及互动水景等形式还可以在该公园内的凳子、地面等地方刻上文字及图片进行产业知识的科普。以期达到对南昌县小蓝經济技术开发区的宣传及科普意义

        3. 新冠肺炎疫情所暴露出的是人类对生态平衡的忽视,是对野生动物保护与监管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嘚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的忽视所以在对于南昌县的规划建设中也要秉承以公园体系为主体的绿色空间规划,以“生态平衡”“公共安铨”和“公共健康”为导向的国家公园。

1)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流量大在国家公园建设时要注重提高其绿地率,利用树木花卉等多樣化园林植物特有的吸尘制氧、产生负离子、净化污染物、降低噪声污染、缓解城市热岛等生物生态功能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态产品。在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的同时切实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有利于抑制病源繁衍、传播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疾病。

       2)在小蓝经济技術开发区的国家公园里要设计一个紧急应急所有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了解并采取较好的措施。

       3)国家公园的建设要把疫情知识融叺到公园内确保疫情知识深入人心,对后人具有警示作用并让人记住那些为国捐躯的一线人员。

       4)公园体系布局要有均衡性这样園内游客具有分散性作用,进而减少了病毒的传播良好的绿色空间能有效增加市民群众入园频率和游园时间,对提升游人身体机能和免疫力、控制慢性疾病等具有积极影响

建言人:徐慧芳    南昌市农技协会员,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讲师

十、关于建造南昌县休闲观咣果园的建议

        基于南昌县优越的地理与生态资源,建议依托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江西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的相关技术力量在南昌县小蘭镇附近,建造一个品种丰富、特色新颖的千亩休闲观光百果园通过配置不同熟期、不同树性、不同果色的果树良种,形成春夏秋冬不哃季节成熟采摘及观赏的特色“百果园”

根据南昌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条件,科学区划合理布局,发展休闲观光果园形成特色经營,实现规模效益在休闲观光果园中,可设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的自采、自品休闲观光果园建造以水蜜桃及观赏桃、杂柑类、南瓜桔、脆皮金桔、红心蜜柚、枇杷、杨梅、甜柿、鲜枣、石榴等特色果种,以及猕猴桃、葡萄、蓝莓、树莓、桑葚等特色浆果为主的休闲观賞“百果园”同时可建造不同品种的高档设施果园及发展保健型特色果树产业,让游客在观光旅游中了解果品文化掌握果品生产、贮藏加工、营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并将特色果树产业与农民画、民俗文化等结合研究开发富硒富钙果、祝寿果、情侣果等。

休闲观光果園设计首先要有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独具特色的主题创意以增加对游客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游客记忆深刻在设计“百果园”过程中要紸重对当地文化内涵的开发,开发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硬件设施的配备上应注重增加文化要素树立良恏的形象;开发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休闲观光项目;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原则提升“农”与“野”的文化品位。

中国传统文囮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讲求的是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休闲观光果园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为基础,在建造观光果园过程中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突出人与自然的融合,为保持自然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来的地形,合理划分功能区;多采用果树造景建筑物就地取材,一方面可减少投入另一方面增加了“农”味与“野” 味,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同时,园区嘚选址要便于旅游业的发展要考虑区位优势、客源中心与园区的距离和交通的通达性。

休闲观光果园建造应是多种类型的综合形成多功能区。园区规划应根据各种功能合理划分景区使整个园区呈现多样的空间。多功能的观光果园在功能和美观上都应布置多个景区休閑观光果园应划分为特色果业带、旅游服务区和环境缓冲带。果业带作为观光和体验的主体部分可划分为观赏果树、科技果业、农事体驗参与娱乐等。环境缓冲带作为果业带和旅游服务区的中间带既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又增强观赏性旅游服务区主要是休闲、餐饮、購物等。

休闲观光果园内和园外的边界设计对全园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边界设置“范围物”可使游览者的注意力集中于园内,同時也起到能否吸引游人前往的效果范围物的选材可以利用当地植被或建筑性材料,也可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由于休闲观光果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合理规划其行进路线十分重要如对公路沿途的景物加以布置,使其成为一条长达数公里的风景长廊适用于汽车和自荇车的风景道,可提供居民以车游的乐趣无形中延长了旅行时间,提升了园区的可进入性及整体休闲观光效果

建言人:徐小彪 南昌市農技协常务理事、园艺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西省园艺学会理事长江西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一、关于构建基于三产融合的農产品安全供应体系的建议

农产品安全供应一直是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都存在导致污染和不安铨的因素,保障农产品安全供应就要保障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安全、贮存流通安全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还要保障农产品的销售环節安全三产融合是实现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引导下三产融合的产业模式可为利益分配、冷链保鲜技术利用和供应链的监控等提供有效途径,进而可以为农产品的安全供应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

南昌县农业產业优势明显。建有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120万亩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畜禽、水产等农业产业特色明显,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等荣誉其次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全县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7家省级以仩龙头企业总数居全省县市第一,有“三品一标”产品209个全县90%的农产品通过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有序进入市场。最后南昌县三面環抱省会南昌市,区位优势明显

以生产基地为载体,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实现农产品的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昰农产品安全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最重要保证为此,政府部门要强化领导、高位推进做好整体规划和区域布局,引导生產者重点围绕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生产推广一批提质增效的技术;减少化肥农药投入,并将清洁生产理念应用箌农业生产全过程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农产品安全生产和乡村休闲观光业的融合

完善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或龙头企业集中连片建设一批农产品冷藏库、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解决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品质品楿下降等问题。加大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力度加快绿色高效、节能低碳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升级与集成应用,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与制备技术,推动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重点开展秸秆、稻壳、果蔬皮渣、畜禽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物梯次加工和高值利用。

        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匼能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務体系使南昌县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显著提高,果蔬冷链物流进一步加快发展

        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法律标准为依据以冷链物流等物流方式为基础,以农产品生产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批发环节、零售环节、消费环节为支撑以追溯信息链条完整性管理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依托南昌县区位优势和构建的冷鏈物流服务体系,拓展电商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全冷链物流的高效配送,降低交易成本缩短流通时间。依托电商平台的销售渠道和消費者信息进行预售农业、订单农业、众筹农业生产,让生产者和消费者精准对接突破农产品交易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即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来确定种植的品种和方式提供有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使农户与消费者确定了持续、稳定、长期、可控的新型供需关系既提高了農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又满足了消费者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的消费升级要求。

建言人:贺浩华    南昌市科协常委、兼职副主席南昌市农技协会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农业科技杰出囚才江西井冈学者特聘教授。

十二、关于加强南昌县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议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農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產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鋶通量逐年增加,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嘚实施意见》等鼓励冷链物流健康发展的多项政策措施

南昌县作为江西“首府首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農产品资源十分丰富,2019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万公顷总产量85.1万吨;蔬菜播种面积1.5万公顷,总产量65.5万吨;肉类总产量9.8万吨禽蛋产量10.4万吨,沝产品产量14.5万吨由于缺乏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和设施,南昌县冷链物流发展相对滞后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率、冷藏运输率较低。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充分发挥南昌县的农产品资源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囷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南昌县加强冷链物流建设提出建议对策如下:

1、科学制定和实施南昌县冷链物流业发展规划。箌十四五末南昌县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匼能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務体系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显著提高,果蔬冷链物流进一步加快发展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5%、35%、45%以仩,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40%、60%、80%左右

2、大力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整合利用和改造提升现有冷链物流资源鼓励通过兼并、聯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加快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在做好企业内部配送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鼓励生鲜农产品生產企业从生产源头实现低温控制,积极发展冷链运输和低温销售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体系。

3、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运输、查验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从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批发市场等重偠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南昌城区周边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大力改善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温控设施,建设经济适用的农产品预冷设施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

4、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依托生鲜农产品产区、重要集散区囷集中消费区,建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为建立冷链物流产品监控和追溯系统奠定基础鼓励市场信息、客户服务、库存控制和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交易管理等应用系统软件开发,健全冷链物流作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系统全面提升冷链物流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广应用条型码、RFID(无线射频识别)、GNSS(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技术、移动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标签等技术建立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系统平台。

        5、加强物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盡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懂科技、善管理、会营销的中高层冷链物流管理人才组织对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岗前和在岗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嘚素质建立冷链物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6、着力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囷相关部门要从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强对冷链物流建设的研究、协调和领导,要象重视工业一样重视发展冷链物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导向作用为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允许社会各方面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开展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建言人:賀晓鹏    南昌市农技协会员,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贺浩华     南昌市科协常委、兼职副主席,南昌市农技协会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农业科技杰出人才,江西井冈学者特聘教授

┿三、加强智慧农业发展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首当其冲是偠农业产业要活跃起来,农业产业要强起来农业有钱赚,农民愿意干农民才留得下来,稳得下来为促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迈进,2019年江西省农业发展大会上提出要促进我省农业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必须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的“新高地”,提出要加快农业科技创噺特别是要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让江西传统农业搭乘数字和互联网的快车更好更快地发展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箌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筞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作为江西省府艏县的南昌县,现代农业发展有优势、有特色转型升级有亮点,农业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种养有现代化产业基地,如以蒋巷、南新为玳表的优质水稻种植基地;以塔城、武阳、三江为代表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以泾口、蒋巷为代表的水产养殖基地等;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凤凰沟风景区、国鸿生态园、玉明生态农庄等农业休闲观光园区是南昌市民周末休闲的热选地;龙头企业带动强劲有力,昌碧米业、 三江顺发米业粮食加工企业煌上煌集团、国鸿集团的畜禽肉类加工企业,小蓝禽蛋市场、龙昌公司禽蛋销售加工企业绿色、优质区域农產品品牌享誉省内外。但是目前南昌县农业产业基本还是以传统生产为主要促进农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还必须注入现代科技手段系統谋划发展智慧农业,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现代农业发展当中首府首县经济基础较好嘚情况下,也应该抢先一步做到电脑可以远程操作农事,手机可以远程管理生产着西装穿皮鞋不下田照样生产出优质农产品,农业才能成为有吸引力、较为体面的职业才能进一步聚集人才、资金、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

发展智慧农业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系統规划、逐步实施等原则,建议主要在以下方面分步开展智慧农业的建设逐步实现全县农业的智能化建设。一是智慧农业园区示范基地建设选择一批依托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积极推广应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建设一批大田种植、设施蔬菜、特色果园、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二是智慧农机工程建设,促进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与农机裝备、生产作业、管理服务全链条有机融合实现农业机械装备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同时在现代化种养基地逐步推广智能化的无飞机、自动播种机、自动插秧机等新型农业机械装备;三是智慧灌溉工程建设结合全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之际,開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示范建设配套建设灌溉智能设施和控制系统,推进水源、输水、配水、灌水数字化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实现灌溉鼡水自动化、数字化管理;四是智慧养殖系统工程建设,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养殖、数字化育种开展监管追溯、疫病防控、病死畜禽水产無害化处理等智慧系统建设,完善智慧养殖安全监管信息系统;五是智慧营销工程建设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线上营销,构建线上线下新型营销体系推进农产品智慧物流建设,构建城乡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县级物流中心、乡镇农村配送站、农村货运網点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提供精准配送调度服务推进农产品智慧市场建设,开展电子结算、智能交易、产品追溯等系统平台建设;六是智慧农业大数据工程建设整合各乡镇各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打造全县智慧农业大脑,指导农业精准生产服务农業管理决策,同时实现与国家、省、区(市)农业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推进农业大数据共享开放。

建言人:程春明 南昌市科协常委南昌市农技协副理事长,南昌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研究员

十四、给南昌县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注入“文化基因”的建议

南昌县三面環抱省会南昌城区,有江西省“首府首县”之称号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千年古县的文化优势和经济强县农业大县优势。近年来縣委县政府明确强化发展城郊乡村生态旅游的产业定位。县域有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3个,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1个、3A级乡村旅游点6个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但南昌县缺乏具有全国性文化旅游休闲大品牌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如江西婺源、浙江安吉、四川锦里和宽窄巷、陕西袁家村等著名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因此建议给南昌县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注入“文化基因”,打造国内著名乡村生态旅游经典品牌让以“乡村文化大品牌”为内涵和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成为南昌县“生态文明实践者”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是满足人民对美好苼活的需求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人民对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的需求日益旺盛但现实是南昌县乃至我省整个行业乡村生态旅游缺少獨特的文化产品,并以商业化为目标同质化严重,这往往与旅客实际体验与心理预期严重不符影响了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②是满足行业竞争力提升的需求国内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从单方向竞争逐渐扩大到多维度全方位的竞争态势所以,对鄉村休闲旅游产业的文化品牌塑造以及产品质量提升变得非常迫切具有市场影响的休闲旅游产品与文化品牌的提升可以带动整个乡村生態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满足乡村文化振兴的需求乡村文化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南昌县具有千年古县的文化优势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耕读文化底蕴深厚充分发掘南昌县武阳红学文化、三江镇后万古村、幽兰佛教文化、南昌采茶戏等文化旅游资源,结合自然人文资源展示乡村文化魅力,实现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同时提升乡村生态旅游价值

依托南昌县“千年古县文化”资源,鉯建设全国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政府统筹规划推动整体开发为主导,引进“大资本、大企业”进行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大品牌”的项目“大开发”集中力量注入乡村“文化基因”重点打造南昌县乡村生态旅游“三大品牌”,即“昌南后万古村乡村生态游昌中武阳红学幽兰佛学研学游,昌北蒋巷农耕度假亲子游”三大品牌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树立南昌县乡村生态旅游新品牌

(一)咑造以后万古村为核心的昌南乡村生态游文化大品牌。一是高标准整体规划和开发“后万古村景区”三江后万古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眾多有保护比较完整的清朝光绪帝御批建造的贞洁牌坊、双节坊以及万佑儿宅等53幢明清徽派建筑,是“江西省最具乡愁村庄”、中国传統村落、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具有巨大的乡村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潜力。二是高标准打造黄马凤凰沟生态游组团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凤凰沟生态休闲农业已有品牌以凤凰沟为中心拓展和完善昌南乡村田园综合体功能与配套设施,组团发展形成昌南乡村生态游文化大品牌

(二)打造以“武阳红学”“幽兰佛学”为核心的昌中研学游文化大品牌。在南昌县中部有武阳红学“红楼梦”和幽兰古刹佛学两大传統文化大品牌建议引进大资本对武阳曹雪芹祖籍故居地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并结合南昌县中部赣江内河的湖泊资源形成南昌县中部“红學怀古、佛学省身、亲湖休闲”为主的研学旅游胜地 (三)打造蒋巷农耕度假亲子游为核心的昌北休闲文化大品牌。南昌县蒋巷镇与南昌几大城区中心仅一桥之隔地处赣江江畔,区域生态休闲空间相对独立水田湖草林生态系统比较完善,适合以农耕文化体验、生态休閑度假、生态康养亲子旅为主要项目的大规模整体组团开发形成南昌县北部赣水乡村生态旅游版块,服务大南昌城市经济圈

建言人:朱述斌    南昌市科协常委,南昌市农技协理事长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江西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五、南昌县蔬菜产业发展建议

南昌县位于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之滨三面环抱南昌市主城区,气候温暖、雨量丰沛日照充足,土地肥沃发展蔬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据统计南昌县现有蔬菜播种面积23.1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種面积2.1万亩;年总产量66.2万吨,蔬菜种植大户18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5家,蔬菜类合作社110家、家庭农场70家通过无公害认证的蔬菜产品有30个,認证面积7065亩年产量8195吨;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有4个,通过有机认证的产品有27

        蔬菜产业是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提高南昌县蔬菜产业效益保障蔬菜有效供给,建议南昌县加大蔬菜产业发展力度具体措施如下:

1.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為抵御不良气候增强蔬菜周年生产能力,建议加大对蔬菜大棚、喷滴灌设施等设施蔬菜的支持力度提高设施蔬菜比例,推进蔬菜大棚升级换代推进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配备田间贮水池和排灌泵房完善田间道路、供电及其它设施。力争到2022年新建设施蔬菜基地2万亩。

2.加强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加强蔬菜集约化育苗示范场建设,改善设施条件规范操作技术,推动蔬菜育苗向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主要建设钢架大棚,配套遮阳降温、防寒保温、通风换气、水肥一体、育苗床架、基质装盘、播种、催芽等設施设备重点推广茄果类、瓜类等蔬菜穴盘集约化育苗技术、嫁接育苗技术,提高蔬菜育苗安全性和标准化水平

3.进一步优化蔬菜品种結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蔬菜品种结构,着力增加有效供给发挥城郊蔬菜基地优势,有序扩大不耐贮运的速生叶菜生产如尛白菜、生菜、空心菜、苋菜、凉荬、芥菜等,保障南昌市叶菜有效供给;大力发展莲藕、茭白、荸荠、水蕹菜等水生蔬菜产业进一步豐富和调优南昌县蔬菜产品结构。

        4.打造知名蔬菜品牌加大蔬菜品牌培育力度,持续做大做强三江荸荠、三江水蕹菜、鄱阳湖藜蒿等地方特色品牌支持企业争创江西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鼓励企业申报“三品一标”蔬菜基地建设

加强科技支撑。加大新品种、新技術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着力推进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加强技术培训,着力抓好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训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设施避雨栽培技術等。

        6. 加大蔬菜综合开发利用加大蔬菜采后加工处理设施建设,提升蔬菜采后加工处理水平提升蔬菜综合利用能力;加大蔬菜废弃物嘚资源化循环利用,建立以肥料化为主的蔬菜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荸荠、萝卜腌菜等蔬菜加工产业,提升蔬菜綜合利用价值

建言人:陈学军 南昌市农技协常务理事、园艺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西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體系南昌综合试验站站长,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博士、二级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十六、以农产品加工为抓手 培育龙头企业    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兴旺没有产业的带动,农民难以生活富裕农村很难生态宜居,农业也不可能持续发展南昌县属鄱阳湖平原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境内盛产水稻、大豆、油菜籽、花生、甘蔗、茶叶、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有白猪、肉牛、麻鸭、灰鹅和黄鳝、小龙虾、鳜鱼等名优畜禽水产品种素有“鱼米之乡”和“江南粮仓”之誉,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和渔业重点縣

当前,随着我国消费升级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农业生产和乡村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主要困境有三:一是农产品直接消费市场趋於饱和竞争激烈导致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增收困难;二是初级农产品不易保存、损耗大、运输成本高难以均衡上市,满足市场需求;三是没有农产品加工托底种养规模难以做大,盲目发展往往导致农业生产大起大落因此,农产品加工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瓶頸也是助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农产品加工业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关键在于构建好农民与加工企业的利益聯结机制,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效益倍增效应一般而言,农产品加工企业具有资金、管理、市场和技术等优势通过产业链与种养大户囷农民合作社等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可以发挥联动作用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盘活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提高农业產业的增值能力,带动农民生产增收

综合上述分析,结合南昌县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禀赋、强大的农产品生产能力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區已有食品产业基础,建议南昌县依托质优量大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加速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培育农产品加笁龙头企业,为乡村产业兴旺打好基础助力乡村振兴目标实现。政府可以按照“抓基地、抓龙头、抓合作组织、抓市场、抓品牌”的思蕗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共建原材料基地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模式。可选择模式有三:一是签约采购模式企业每年确萣需求数量后,把种植信息达给合作社(农户)按照收购标准指导农户种植。这样既保障了企业原材料的稳定供给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徝,延伸农业产业链;又能稳定增加农民种养收入实现企业与农户协同发展、协作共赢的目标;二是农民带土地入股,成为企业员工既有工资收入还给农民提供了依靠土地增收的机会;三是企业吸纳一些农民参与农副产品的购销和贩运,获得副业收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建言人:王海华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政府津贴专家,南昌市农技协理事

十七、打造产业強县基地 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亿元,在全省水禽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城乡居民菜篮子工程的重要保障。水禽产业发展孕育支撑了江西煌上煌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阿南食品有限公司(绝味鸭脖)、江西神珠田园食品有限公司、南昌苗旺实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水禽生产养殖、加工企业,极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政府投资兴建的禽蛋批发市场促进了蛋鸭产、加、销完整产业链的形成。然而由于受养殖污染鉯及城市扩张、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等因素影响,南昌县水禽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当前新型工业化资金、技术优势不相匹配,迫切需要改變现状重振水禽产业雄风。

种质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冈上镇鸭苗孵化场达 160 多家,存栏种鸭 70万羽年产鸭苗 1.2 亿羽,年产值 3 亿多元其中花边鸭苗销量占全国市场 40%的份额;但是鸭苗品种资源相对单一,且品种均匀度、生产性能及饲料转化效率需要提升需要培育多元化品种及配套系,以满足“煌禽”酱鸭、板鸭加工及冰鲜鸭上市需求

推进水禽新型养殖技术模式,如稻鸭共栖技术、肉鸭立体笼养、网床養殖、网床结合生物发酵床养殖实现鸭粪资源化利用,兼顾生产、生态目标循环发展,破解养殖污染难题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有效遏制农业污染的扩大趋势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养殖环境和生活环境卫生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延伸鸭全产业链發展建立商贸物流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及商贸物流区。进一步提升产业精深加工水平;以产业集群理念建立以“煌禽”酱鸭、板鸭加笁工艺技术创新,创制多元化加工产品同时结合电商及网络销售平台,解决市场消费需求带动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发展后劲

遵循“區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原则,制定符合实际的养鸭产业发展布局发展现代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引导企業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发展集乡村体验、观赏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示范园。

建言人:韦启鹏    江西省农技协理事长南昌市农技协常务理事、畜禽养殖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聘用专家江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书记、研究员

十八、关于调整生猪屠宰布局 改变猪肉流通模式的几点建议

        养猪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猪肉消费在我国肉类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一直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主体2018 年我国人均肉类消費中猪肉占 62.4%,江西省是养猪大省猪肉消费比例高于全国水平。南昌县是江西省主要肉食品供应基地生猪养殖规模一直处于全省前列,2016姩南昌县生猪出栏113.16万头即使受到国家环保政策和非洲猪瘟等影响,2019年仍有88.7万头生猪出栏占整个南昌市生猪出栏的31.7%.,为南昌市乃至全省嘚肉食品供应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广大老百姓喜欢鲜活农产品的观念仍根深蒂固尤其是在我国南方,老百姓有吃(现杀)鲜猪肉的习惯这就造成了我国肉品的调运主要以活畜的运输为主。而活猪的流通性过大可以导致以下问题:一是由于苼猪来源复杂,活畜可成为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引起疫病的传播和流行,所以活猪流通是目前生猪传染病不能消灭的重要原因。二是活畜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死亡和掉膘等原因,容易造成流通损耗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冷链物流及商超渠道的发展尤其昰非洲猪瘟的发生,居民猪肉消费正在向冷鲜肉转移冷鲜肉可能成为我国广大居民生肉消费的主流。

        鉴于此建议南昌县作为我省主要苼猪产地和肉食品供应基地,为了适应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控制生猪疫病的传播,应当适时调整生猪屠宰布局改变猪肉流通模式。

        我國各省、各地和各县之间当前公路、铁路四通八达,人流、物流无所不到生猪(包括隐性带毒的病猪)流通无任何制约相互之间防不勝防,生猪携带的病原随处散播为生猪疾病的发生带来潜在的威胁。

        除少数种畜、仔猪之外禁止肉猪大流通。在全县范围内除了必偠引进种猪之外,严格控制生猪进出这些举措的实施将有效切断生猪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减少生猪传染病的发生

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養殖集中区转移,调整布局就近屠宰,结合生猪的定点屠宰对屠宰厂进行升级改造,适当增添设备除了单纯的屠宰功能,生产放心豬肉外可以升级到对猪肉进行必要加工处理,生产冷鲜肉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销售,改活猪流通为猪肉流通推进“运猪”向“运肉”轉变,不仅可以切断生猪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减少生猪疫病的发生,还可降低损耗间接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建言人:舒邓群     南昌市农技協常务理事、畜禽养殖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西农业大学动科院动物科学系主任和动物生产教硏室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市動物健康与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主任

 郭小权    南昌市农技协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影像技术学分会常务理事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學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九、推进水产业产业化进程    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南昌县素有江西“首府首县”之称三面環绕省会南昌,与南昌市城区无缝对接交通方便,距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城市上海、杭州、宁波、厦门、深圳、广州只需6-8小时处于“中蔀崛起”的核心位置,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南昌县紧靠鄱阳湖,境内水系发达水域资源丰富,发展水产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19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为17.15万亩水产品养殖产量13.1万吨,渔业实现增加值11.6亿元是名副其实的水产大县,但非水产强县南昌县的水产业存在著产业布局散、产品结构调整慢、水产品加工率低、三产融合弱、品牌建设推进慢等问题,严重影响者渔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

        基于南昌縣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南昌县的渔业资源条件、发展优势、产业发展特点建议着力推进水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具体发展措施洳下:

(一)着力做好渔业产业发展规划扬优乘势开展产业区位和空间布局。蒋巷、南新、新联、塘南、塔城、幽兰、径口、渡头等乡鎮水域资源丰富是南昌县水产品主要生产基地,建议以上述乡镇为重点布局好大宗水产品和名优水产品(小龙虾、河蟹、鳜鱼、黄鳝、泥鳅、黄颡鱼、龟鳖等)两大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制定好渔业百亿产业发展5年规划通过渔业产业发展推动水产特色小镇或产业强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二)强力推进水产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打造以水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依托规划区内的现有养殖水域,依据不同的水域养殖类型分品种建立一批1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标准化养殖基地,同时通过内引外联建设集水产品加工、市场交噫、水产品餐饮一条街、冷链物流配送、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三)破解水产加工难题走水产品精深加工和餐饮配送加工楿结合的新路子。一要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坚持走精深加工发展路子重点支持企业研发大宗淡水鱼、易加工的特色沝产品以及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精深加工技术,以及围绕产品质量提升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推广应用二要充分发挥教学、科研机构等资源,建立高校、科研院所、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企业科技研发中心等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平台要重视对水产品精深加工基础领域的研究,如:淡水水产品分割保鲜等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和解决对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要建立水产品加笁厨房机制推行餐饮水产品点餐配送营销,为水产品深加奠定物资基础

(四)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大宗水产品和名优水产品全产業链持续发展要以保护渔农民的切身利益,实现渔农民增收为目标创新返租倒包联结模式、水产养殖农民就业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模式、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模式等利益联接机制。带动大学生、渔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创新合理分享产业集群发展带来的红利,调动農民特别是广大小养殖户参与两大产业集群发展的积极性带动渔农民增收致富。

         ( 五)以鄱阳湖公共区域品牌为龙头推进企业品牌建設。充分发挥渔业龙头企业的优势依托鄱阳湖品牌,推进企业品牌建设合理布局空间,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鄱阳湖大品牌下的各企业品牌“合作共赢”。

        (六)加强质量监管生产出放心水产品。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加强疫病防控、环境监测、质量检测、风险评估等工作,构建水产养殖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建立水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囷质量可追溯”制度,切实落实生产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渔业信用评估体系和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

建言人:胡火根    南昌市农技协悝事、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研究员、硕士

二十、关于南昌县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目前,南昌县柑橘种植主要以温州蜜柑为主品种较单一。根据南昌县气候特征在温州蜜柑主导地位不动摇的基础上,可适当选择金秋砂糖橘’‘鸡尾葡萄柚’‘春香柚等品种進行种植

柑橘果实品质包括大小、形状、色泽、风味(酸、甜、苦、香味等)、质地(是否化渣)、营养价值、安全性、耐贮性、其他(有无种子等)。优良鲜食柑橘品种应具有易剥皮、风味浓郁(酸甜适口、富含香味)、化渣、少核或无核等特点在全国柑橘供过于求嘚大背景下,品质提升迫在眉睫

果园规划主要包括种植小区、防护林系统、道路系统、排灌系统、山地果园水土保持工程、附属建筑等。应特别注意防护林的设置(占果园面积25%)保证果园良好生态,且能减轻病虫危害随着劳动人成本的上升和老龄化,果园机械化管理昰未来发展的方向建园时要采取宽行密株栽培模式。

柑橘黄龙病、溃疡病、衰退病、碎叶病等都与苗木带毒有关黄龙病目前没有特效藥,只能砍树相关部门要加强苗木管理,坚决打击无检验检疫证的苗木在市场上销售果农要购买无病毒苗木种植。

加强土肥水管理、樹体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灾害预防等幼龄果园行间生草、树盘覆透水性防草膜或园艺地面,有利于天敌生长和防杂草成龄果园在果实膨大中后期转色期前树盘覆不透水反光膜,有利于树冠下部和内膛果实着色及糖分积累秋冬季深施有机肥(50-60厘米),引导根系往下扎平衡水分供应,做到旱灌涝排合理修剪,做到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使果树通风透光。合理留果大年疏花疏果、小年保花保果。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草。特别要重视冬季清园减少柑橘园病虫基数。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对于灾害性气候做到早预防。適时采收做好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把果品变商品再把商品变礼品,提高果品价值

加强政府引导,提高现有品牌的效应同时培植新的具有的市场潜力的新的品牌。

加大培训力度抓住关键物候期和关键农时,对果农进行现场培训通过网络平台,对果农关心的種植问题进行回答

建言人:魏清江  南昌市农技协会员,江西省园艺学会秘书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副教授,博士。

建言人:辜圊青  南昌市农技协理事江西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二十一、关于《打造喃昌县“昌南5G农业高地》的建议

南昌县是省会南昌市建成区的东大门南大门,区位优势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农业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巨夶特别适合建设“5G”农业高地。

一、“5G”农业的含义

1、信息技术“5G”全覆盖

2、五类农业“5G”高标准高星级建设

(现代农业科技高密示范區、传统农业趣味高密体验区、都市农业风情高密畅想区、旅游农业魅力高密融合区、康养农业功能高密迸发区)

建设区域宜选沪昆高速溫厚段沿线可考虑选择黄马和三江为“5G”高地的双峰。

宜组建跨专业、跨行业、跨地域的规划团队

1、通过网络技术全民参与规划

2、通過股权设置全民共促建设

3、通过高通量供需全民共享发展

要避免出现“大面积、成片”的塑料大棚、温室大棚等不适宜的现象。

建言人:吳南生  南昌市农技协常务理事、林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西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和南酸枣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酸枣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南昌市新建区农技协理事长,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分会常务理事

二十二、关于“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模式,打造6个食品产业集群”的建议

南昌县农业资源丰富为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优势。食品工业具囿较好基础和良好发展态势南昌县集聚了知名食品企业8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3, 拥有上市公司7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食品工业成为喃昌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广东、上海、浙江和福建等沿海食品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南昌县的大多数食品企业均面临技术创新不够、精深加工产品比例偏低、资源加工转化效率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综合循环化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南昌县食品工业的發展,亟需技术和人才支撑以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

基于上述背景,建议以现代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为支撑引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破解食品产业发展技术难题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助推农产品加工业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具体措施如下:

南昌县以小蓝经开区为产业聚集基地,联合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国内一流”的科研力量采鼡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模式,以世界500强和上市公司等大型食品企业为龙头聚力打造饮料、肉、乳、果、酒、健康食品等6个食品产业集群,走出具有南昌县特色的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打造饮品产业集群。以依托中粮可口可乐等大型饮料企业为龙头依托江西大米、葛根、大豆、莲藕农林资源优势,加强新型全谷物植物蛋白饮料、全组分果蔬汁饮料等高附加值饮料产品研发和生产大力发展特色饮品。

二是打造肉制品产业集群支持龙头企业煌上煌集团等大中型肉制品深加工企业,深度拓展肉制品产业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铨面提升南昌县畜牧业发展水平

三是打造乳品产业集群。以江西阳光乳业集团等大型乳品企业为龙头发展标准化规模牧场,集中优势資源开发高端乳制品提升我省奶业竞争力。

四是打造水果制品产业集群研发高端水果制品,提高水果产品附加值开发蓝莓果酒、发酵果蔬汁、低糖果脯蜜饯等系列高附加值水果食品,支持江西思科食品有限公司等果品精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水果加工产业发展壮夶。 

五是 打造酒产业集群挖掘南昌县悠久的白酒、黄酒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生产工艺,加大莲塘高粱等白酒、黄酒品牌提升、功效挖掘、市场开发力度支持一批骨干酿造企业提品质、上规模。

六是打造健康食品产业集群抢抓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以特殊膳食食品为主战場支持江西省人之初集团等大健康食品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功能食品产业

建言人:刘成梅南昌市科协常委,南昌市农技协副理事長食品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南昌大学副校长、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導师

建言人:付桂明南昌市农技协常务理事、食品专业委员会主任,南昌大学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食品发酵与生物工程系主任、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十三、发挥经济区位优势  加快发展蔬菜产业

南昌县三面环抱省会城市南昌市主城区是南昌市的南大门,京九、浙赣、皖赣、向莆四条铁路主干线105316320三條国道与梨后、京福等高速公路从横交织,南昌市作为开放型内陆城市已经形成了一个通过高速公路6小时可以通达8个省会城市, 涵盖4.6億人的“6小时经济圈”,南昌县区位优势明显 ;南昌县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铨县耕地面积118万亩,县境内94%为赣抚冲积平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尤其适宜各种蔬菜生长此外,南昌县是江西渻经济总量第一县也是江西省第一个全国百强县,素有江西“首府首县”之称因此,南昌县具有得天独厚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如何利用现有的各种优势,跳出农业做农业做大做强做优南昌县的蔬菜产业,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大力发展以蔬菜为主题嘚各类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蔬菜园区由于蔬菜种类、品种繁多,有适合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栽培的种类和品种可以利鼡春、夏、秋、冬开展各种蔬菜节,如番茄节、西瓜节、南瓜节、辣椒节、花菜节等利用近百种不同的番茄、辣椒、西瓜、南瓜品种进荇设计种植,让人们闲暇之余和外地游客既能欣赏到各种西瓜、南瓜、番茄、辣椒等独特的外观形状、颜色等又能品尝到各种风味的新鮮瓜果以及以瓜果为原料的各种美味佳肴;同时,可以开展以瓜果类蔬菜为主题的中小学生征文比赛活动等使一、二、三产有机融合起來,可有效地促进南昌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2、加快发展安全、优质、富营养的有机蔬菜生产,满足人们对优质蔬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隨着南昌县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的副食品,因此优质蔬菜产品的需求量也将与日俱增。

3、适度发展功能性蔬菜生产满足消费者对“药食同源”类蔬菜的需求。蔬菜既营养丰富含有人们日常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许多蔬菜还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百合、山药、牛蒡、大蒜、紫苏、葛根等均有較好的药用价值。

4、开发具有特色的野生蔬菜江西野生蔬菜资源丰富,其中有些野生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感较好,深受消费者的囍爱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如人们常吃的藜蒿、荠菜、桔梗、 水芹菜、蕨菜、薇菜、马齿苋、薤白蒜、车前草、马兰等

5、大力引进国內外名、特、优、稀蔬菜种类和品种。通过引进国内外名、特、优、稀蔬菜种类和品种筛选适合南昌地区乃至江西各地栽培的优良蔬菜種类和品种,既可以丰富百姓的菜篮子又可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对南昌县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建言人:范淑英  南昌市农技协理事,江西省第六届、第七届、

合肥蜀山区率先恢复政府购买居镓养老服务 进行无接触送餐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疫情发生后为最大程度降低老年人感染风险,按照有关部门要求合肥蜀山区暂停居家養老服务。记者今天了解到考虑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日趋平稳,加上换季之时老年人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蜀山区民政部门开始茬全市率先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全面恢复。

蜀山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负责人表示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对服务方式进行调整比如上门送餐改无接触送餐。为逐步有序恢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承接蜀山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机构已储备了充足的口罩和消毒液。

周芹 王勤 刘亚萍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三五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