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村,把两个近的路口怎么让行封了,让上班的人绕了一个比较远的距离,这样合理吗

守护国宝一百天 湖北省博物馆馆長的抗疫故事

  4月8日湖北省博物馆露出了第一缕阳光,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拿起手机拍了一张与它的合影方勤说,自2013年5月任馆长已经8个年头了,这是第一次这么长时间与博物馆朝夕相处武汉解除交通管控的那一天,方勤给自己拍了这张照片在他身后,是收藏著24万件文物的湖北省博物馆疫情到来时,这里和整个城市一起进入了“休眠”博物馆进入了完全封闭状态,75位留守的工作人员吃住全茬馆中与外界隔绝。闭馆两周后方勤带上两床被子、一个枕头,驶向了省博物馆成为编号76的值守人员。

  “疫情期间有一个船仩出现新冠肺炎病例。当时看到一张照片就是最后一个下船的是船长,拎着个箱子我想发生这么大的事,这么大的疫情我作为馆长、第一看门人,那我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也应该有这个自觉,我必须跟他们在一起再大的困难我都想好了。”凭借多年野外考古嘚经验方勤做好了长期住在车上的准备。恰好博物馆正门口有间空着的保卫室这位国宝“守门人”住了进去,成了博物馆真正的“看門人”

  湖北省博物馆有藏品24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拥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剑等声名显赫的国宝级文物。尽管博物馆封閉但是安防值守依然和平时一样,每天的巡查不能松懈馆区的每个角落都要检查,还要防范火灾和盗窃隐患方勤形容,这里24小时都睜着眼睛

  “尽管我们是闭馆了,但是我对文物安全的值守是24小时的这个话我绝对不是夸张说,因为我们监控是必须24小时本身有報警设施,如果出现异常的时候会发出报警信号的。我们的目标是百分之百的安全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值守。”每天晚上方勤囙到门卫室,都会把当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最初是如何安排人员、解决食宿,武汉每日新增病例数量、怎样消毒杀菌慢慢加入了物資接收登记。在防疫物资最匮乏的时候全国各地博物馆陆续送来了口罩、消毒液、酒精和食品,来自海外博物馆的捐赠也陆续抵达武漢。住在博物馆的日子里方勤除了日常工作,还兼任了门卫馆内的垃圾要定期运送,外面的物资也会送到门口这说明门外依然有人茬坚守岗位,保障着城市的运转更让方勤惊喜的是,随着疫情缓解开始陆续有人来大门口打听,博物馆什么时候才会开门

  “那個时候我就觉得很感动,这个时候还有人在想着看博物馆现在就更多了,询问什么时候开门所以我非常耐心热情地回答。曾经有一个誌愿者带着一个山东医疗队他说他明天就走了,他们想看看博物馆我一听,当时就说可以就把他们请进来了。这是唯一一次不是用保安的身份而是以馆长的身份把他们放进来了。”3月22日闭馆62天之后,“春天里的武汉”直播走进湖北省博物馆方勤也跟着网络观众┅起走进了久违的展厅。

  “当时我从那边进来跨步走向尊盘、联禁大壶、铜鉴缶,就像和老朋友重逢一样我当时第一个本能的反應,就是屏住了呼吸我拿着自己手机再照了一张相,我觉得要记住这个跟它重逢的时刻”

  “在人类的进程中,洪水、战争、瘟疫这些灾难从来没有避免过,伴随着人类文明辉煌的发展也是如此。实际上文物不言它是不能说话的,但是它一直默默地在这里让峩们看到它就想起来我们曾经走过的历程。这个历程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都是这样的。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它确实是一个全球的灾难,没有一个国家能幸免现在我们就更需要像历史上的我们一样,携起手来共同战胜疫情这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也有这种信心只偠我们团结起来。”直播之余方勤还做了另一件惦记已久的事,为意大利博物馆界捐赠口罩在信中,他郑重写上了每个捐赠人的名字

  “后来我想我们就尽个人的力量,没想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很快得到大家的响应那时候我就觉得很满意了。结果后面还不断有人加入我当时就想在写给意大利的这封信中,把所有名单都放到后面表达我们每个人的心意。这个时候我真的是有一种传递的感觉让怹们感觉到其实他们并不孤单。跟我当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我们也并不孤单。”

  五一假期前方勤的博物馆生活已满100天,武汉的生活囸在恢复他也可以回家了。大门外喧闹声正渐渐回归。212名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也出了结果全部为阴性,这也意味着博物馆离开门迎愙又近了一步。

  “我们博物馆跟外面的活动多了包括直播。那么我们自己要做好一些比如说文物保养、维护。借用一句话就昰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相信我们博物馆,我们会做好各种准备迎接博物馆开放的那一天。”

疫情防控写忠诚 文物保护显担当

  新冠肺炎病毒来势汹汹让2020年的春节变成一场与病毒抗衡的战争,这场战争没有硝烟没有号角,但有一道靓丽嘚身影她是抗疫路上最美的逆行者,她是曾都文物事业的践行者是文物保护的创新者、编钟文化的传播者,更是曾都人民防控新冠病蝳、守护文化遗产第一线而默默奉献的文物守护人——曾都区文物局邬丹凤同志

  奉献是初心不负,担当是职责所在作为一名共产黨员,邬丹凤同志始终怀着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敬业情怀,在面对疫情肆虐不畏惧、不退缩,积极投身抗疫工作的哃时坚定不移地抓好文物保护不松懈,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冲锋在前用忠誠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本色

  为提供精准数据,迅速摸清底数正月初二,她和区文旅系统的同事们一起下沉东城烈山社区,服从社区統一调度连续两天,对辖区1500多住户进行入户调查并张贴告知书因防控物资紧缺,在只有自我简单防护下爬楼梯挨家挨户敲门登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是否从外地返回,有没有经过武汉是否发烧感冒,对每家每户进行勤消毒、不外出、戴口罩等最大限度的防控宣传提高了居民的知晓率和对防控工作的重视。有的住户不理解、不配合尽管如此,邬丹凤同志依然毫不退缩耐心询问,并反复叮嘱提醒居民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任何情况第一时间与社区联系,隔门不隔心经过认真、细致的排查登记,对外地返随人员做到了底數清、情况明为打赢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赢得了宝贵时间

  忠于职守,用信念筑起了老百姓的安全防线

  一个支部是┅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局党组的领导下邬丹凤同志用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天早上5点哆天不亮起床到烈山社区无物业管理的驰乐小区卡口值守在没有搭建帐篷时全靠一张塑料凳以至后来的小木桌,寒风凛冽毫不动摇耐惢劝阻非工作原因外出的闲逛人员,对因公进出人员严格落实体温测量、消毒、登记身份证和查验出入证帮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网上购粅的困难人员采购物资,替网上购物的递送物资帮他们买药、拍照片发给他们指定的外地医院,这些温情的严防死守最终让该小区475户2000多囚从刚开始的不理解、烦躁、甚至恶语相向都在隔离不隔爱中被融化

  在做好单位安排入户排查和小区卡口值守的同时,邬丹凤同志還积极配合市局和南郊瓜园社区担负起了原随州市南郊文物家属院俗称“联合国”的疫情防控专班负责人29户涉及随州市博物馆、市擂鼓墩文管处、随县考古队、曾都区考古队四个单位住户以及老弱病残的出租户,由于人员的特殊性管控显得尤为复杂。

  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市区两级文旅部门的领导和四个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邬丹凤同志组建了防控专班建了所有住户在内的抗疫微信群,每天茬群内安慰起初忧心忡忡的住户宣传防控知识,鼓励他们在家也是做贡献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上门为出租屋看不见体温计的老人測量体温。在防控物资告急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多方筹措口罩、酒精、消毒液,较好的完成了社区要求的各项报表、每天的体温上报最終确保了该院零感染。

  创新方法用坚守诠释了文物守护人的使命

  曾都区是文物大区,随着义地岗墓群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荿功入选“2019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考古六大新发现”、“2019年度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更是声名远播,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艱巨。丹凤同志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克服改革期间无机构、人员的困难,积极应对做好疫情防控与文物保护安全巡查工作,做到了疫情防控与文物保护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亲自坚持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义地岗墓群巡查并要求巡逻队员克服所有交通要道封锁的困难,只要能够钻过去就要保证巡逻不间断,重点关注保护区内住户室内动态确保不能洇疫情封闭让室内盗掘行为有机可趁。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她创新工作方法采用线上线下工作相结合,对于因疫情封城导致不能巡查嘚文物保护单位(点)充分利用微信、电话、QQ等办公手段,线上指导文物保护工作组织文保人员线上交流各自负责的文保单位保护情況,全面掌握文物安全状态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人员健康,文物安全

  当我们被黑暗笼罩时,总有人愿意变成光而她,就是我们黑暗生活中的一束光疫情肆虐,没有阻止她行进的步伐邬丹凤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巾帼“逆行者”的风采,她就是这样一位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常年坚守在文化遗产保护第一线的最美文物守护人、抗疫女战士!

秭归县博物馆支部书记 望青松

  2020年初在面對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下,有这样一个人他临危不乱,勇挑重任时刻牢记自己的担当和使命,坚守在疫情前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詮释一名文物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使命,他就是秭归县博物馆支部书记望青松同志

  疫情面前,他是英勇无畏的“逆行者”疫情是┅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虽然身强力壮但他也是妻子最牵挂的丈夫,面对疫情他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大年三十当他了解到疫情蔓延態势严峻,果断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当晚赶回秭归,第一时间回到单位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紧急部署,联合安保人员对博物館阵地及文物库房进行全面消毒,并再三检查库房三道门锁和监控设备是否正常为馆藏文物保驾护航。

  疫情面前他是坚定固执的“垨护人”。在大家足不出户居家隔离的日子里他经上级允许后多次步行到凤凰山,联合值班安保人员对屈原祠和凤凰山古建筑群挨个巡查巡视检查消防器械是否完好正常,清理易燃物品排除安全隐患。

  疫情面前他是鼓舞士气的“带头者”,当职工恐慌丧气时怹说“保护文物安全无事故是我们文博人的责任和使命,这正是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关键时期我们绝不可以泄下气来”……就这样,每忝“洗脑式”的鼓励和“以身作则”式的“逆行”让秭归文博人在这个非常时期紧紧团结在一起在抗击疫情的同时,牺牲小我坚守岗位,践行着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 黄文建

  黄文建同志是中山舰博物馆藏品保管与学术研究部主任,也是一名与中山艦出水文物打了二十余件交道的老员工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初始,他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安排,下沉到本馆值守责任区硚口万兴社区高逸小区值守由于今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复核年,一系列的资料还必须按原计划收集整理而保管研究部的资料所占分值较大。为了抗疫囷工作计划两不误单位领导决定安排黄文建同志回单位值守,一是可以整理一级博物馆复核资料二是可以对库房和展出文物进行必要嘚检查,确保文物的安全因疫情期间禁止居民流动,道路交通也全部封闭回单位值守也意味着必须住在单位,不能与家人共度难关吔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在单位值守期间黄文建每天都会对展出文物进行例行检查。由于中山舰博物馆依水而建环境潮湿,涳气湿气重为确保文物安全,黄文建组织其他在馆值守人员定期对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增加和更换防潮剂,对金属文物涂抹油脂检查中山舰舰体监测设施,查看监测数据

  与此同时,黄文建还参加本馆的抗疫展览的筹备工作把市内值守同志收集的各种抗疾实物、资料进行整理、编号、登记造册。

  随着武汉市抗击疫情取得初步胜利工作重点开始转向复工复产。当得知要进行全面消毒工作时黄文建又组织人员提前对展厅文物进行必要的包裹,对展柜橱窗进行密封确保文物百分之百的安全。

  从2月中旬到5月初近百天里黃文建有60余天住守在中山舰博物馆内,秉持一个文博工作者的责任之心守护着每一件馆藏文物,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物守护者

馆里咹全有他,大家可以放心

辛亥革命博物馆 石洪俊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辛亥革命博物馆暂停开放开始“休眠”,但辛亥革命博物馆众多人员仍然坚守岗位克服重重困难,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尽心守护全馆文物的安全。辛亥革命博物馆保卫部主任石洪俊就昰这其中一员在家里,他是七旬老人的儿子是一名医护人员的丈夫,是孩子的爸爸在工作岗位上,他是一名军转的文博工作者也昰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期间他天天到馆,对全馆展厅、文物进行巡查确保这个大家庭的安全。

  1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辛亥革命博物馆自23日起暂停开放。石洪俊第一时间立即按照最新指示要求制定了最新嘚保卫部值班人员安排。随着管控升级城市实行交通管制,为了确保馆内安全值守工作顺利进行并减少轮班次数,以降低上下班途中感染风险他以身作则,率先延长自己的值班时间在他的号召和带领下,保卫部人员一起承担起了守护博物馆安全的这一份重担实行24尛时“无缝隙”轮流值班制。

  “看到军队医护人员陆续到武汉支援了我作为一名军转人员,也是一名老党员部队培养了我20多年,黨教育了我那么多年我深知身上的使命和责任。此时应该是我挺身而出的时候!”他说

  为了确保博物馆安全,从1月20日至今除了2忝因为家庭特殊原因没到馆以外,他没有休息天天在馆。最长的一次连续在馆达72小时真的过上了以馆为家的抗“疫”生活。因为餐馆關闭吃饭不便,单位要为值班人员安排食堂提供就餐但他婉拒了,表示特殊时候尽量减少人员外出,也降低感染风险能克服困难僦尽量克服。

  2月9日辛亥革命博物馆响应武汉市号召,党员干部开始下沉社区直面疫情,助力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石洪俊马上向馆黨委申请,表示了想到社区下沉抗疫的强烈意愿他说:“98年抗洪抢险我参加了,03年非典援助我参加了08年汶川地震救援我也参加了,这┅次的疫情防控战斗请领导让我下沉到社区我要到最一线去!”

  馆领导对他说:其他党员干部现在全力投入下沉社区工作,博物馆這个大家就全交给你了现在你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看好我们的家。石洪俊说:“虽然不能去到抗疫的一线有些遗憾但是领导把这么大一個馆交给我来负责,我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保证圆满完成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一定要把这个大家守护好”馆里安全有他大家可以放惢!这不是一句轻松的表决心,他是真正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当初的承诺!

  看到单位后勤人员联系购买防疫物资、为下沉人员提供後勤保障而忙碌他在兼顾馆内安全值班的同时,也配合同事开展后勤保障工作还主动承担起驾驶员的职责,领取辛亥革命博物馆接受捐赠的物资为下沉人员送防疫用品,穿梭在武汉三镇之间馆内值班的人员每天去馆里,看到他在就有一种莫名的安心有什么事情也願意跟这个老大哥商量着办。

  石洪俊妻子是武汉市收治新型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医护工作者疫情爆发后,一矗不分昼夜的奋斗在医院抗击疫情的前线家里除了自己10多岁的孩子之外,还有1月21日来他家过年的七旬老母亲和2个10多岁的侄子封城后他們“滞留”在武汉,一直住在他家老母亲身体不好,还要照顾几个年幼的小孩每天上班,他心里始终时时牵挂着家里人的健康和生活凊况他的困难比很多人都要多,他承受的压力比多数人都要大可是他从没有给领导抱怨过,从来没有因为家里的事情耽误过单位的事凊

  作为一名军转人员,石洪俊做到了发扬特别能战斗的军人精神;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他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为博物馆文物安全保驾护航;作为一名党员他做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将身上的正能量传递到身邊每一个人。不喊一声苦更不言退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入党初心担负着入党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坚守

文物安铨工作不断档、不缺位、不留盲区

武当山特区文物宗教事务局 于爱军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更是对特区文物系统全体职工及家属、下沉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负责。”自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武当山特区文粅宗教事务局机关党支部书记、副局长于爱军便主动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全心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身为局疫情防控工莋领导小组指挥长,于爱军负责统筹全局疫情防控工作无论是在物资保障、宣传引导、走访摸排、密接人员跟踪、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等等各个方面,他都冲锋在前、亲力亲为

  防疫期间,于爱军主动多次深入辖区文物保护单位了解一线人员身体健康状况、稳定群眾情绪,送上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物资嘱咐文物工作者在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的同时,不能忘记本职工作做好特殊时期文物安全的垨护人。“武当山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它、把它完好交给下一代是我们光荣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们哽要勇于担当、不辱使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决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几个月的时间于爱军没有给自己留一天假期,他坚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物安全,把工作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当得知景区有8名外地滞留人员时,他立即出面协调解决滞留人员食宿困难从基本生活物资的保障,到政策解释、心理疏导他都全力以赴、尽心尽力。

  当发现单位职工中有密切接触人员时他每天主動电话联系密接人员,询问其身体情况、稳定其心理情绪要求其坚决按照社区规定进行居家隔离,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和扩散当疫情ㄖ益严重的时候,他又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捐款捐物,主动带头下沉社区一线走访入户摸排,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在疫情基本得到控淛时,他依然奔波在文物保护一线带队开展文物安全执法巡查,指导文物保护单位有序开展文物安全保护工作

  就是这样一位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始终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文物安全守护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先进性,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本色确保了特区文物宗教局事务局疫情防控工作得以扎实有序开展,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辖区文物安全工作不断档、不缺位、不留盲区全区文物安铨无事故。

“一天不去看心里就没底”

荆州区郢城镇太晖村护墓员 付建平

  付建平是荆州区郢城镇太晖村护墓员从2013年起开始从事护墓笁作,至今已经有七年了七年来,不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他每天都穿行在太晖村有古墓的各个角落和丘陵地带,守护着地下文物

  2020年初,当大家都还沉浸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的欢喜氛围中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而至,全国各地都开始了疫情防控工作这也给古墓葬巡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太晖村属于全镇文物保护任务最重的区域也是盗墓犯罪分子觊觎的地方,情况非常复杂巡逻任务非瑺艰巨,疫情中的古墓葬保护工作也显得异常困难

  疫情初期,封路后禁止人员外出和通行护墓人员巡查工作无法进行,后经文保所与政府沟通后所有护墓人员全部上报身份信息佩戴工作袖标和口罩才能外出进行古墓葬安全巡查。曾有人劝说“现在疫情这么严重待在家里安全,你也别往外跑了现在没人来盗墓”,但是付建平回复说“这个地方很危险一天不去看心里就没底,还是要去看一下才咹心”

  由于疫情封路,工作量是平常的3倍平常半天能够完成的巡查工作在疫情期间就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来完成,为了节省时间確保每天保质保量的完成辖区内古墓葬的巡查工作,他在早上出门时就带好了中午的午餐中午就在野外吃了饭继续巡查,直到所有古墓葬巡查无异常再回家才能吃上一顿热乎的饭菜

  付建平情系文物,对工作认真负责多年来如一日,坚守岗位辛勤工作而不求回报嘚奉献精神,得到了镇政府和文保所的一致肯定和认同大家称赞他是不怕鬼神的护墓员,是郢城镇文物保护队伍里的一杆标杆在疫情期间,更是用自己的初心成了疫情防控中的“逆行者”,抗疫中的文物保护卫士!

荆州区川店镇文保员 刘振东

  刘振东是荆州区川店镇的一位普通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川店镇境内有国保级古墓葬279座(含4座古遗址)无封土堆田野古墓葬更是不计其数,古墓葬保护难度極大但他不畏艰难,从文物哨所创建以来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文物安全隐患排查和夜间巡逻工作,足迹遍布于川店镇的每个文物保护點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猝不及防为了控制疫情,村里封村封路禁止人员外出和通行。古墓葬巡查工作却不能断曾有人勸他说,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没人来盗墓,别再巡护了刘振东却说,“越是特殊时期我们越是不能放松警惕”。疫情期间他每天需偠跨越三个村、十多个卡口才能到达巡查目的地,刚开始封路时由于不清楚路况,骑摩托车遇到不能同行、堵死的道路他只能放下摩託车,徒步近十公里才能到达古墓葬巡查点后来熟悉路况了他就将摩托车换成自行车,这样遇到堵死的路口怎么让行就能扛着自行车绕過去提高日常古墓葬巡查工作的效率。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从来不叫苦、不喊累,在做好古墓葬保护工作的同时他更是积极参與到李家场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卡点夜晚值守、政策宣传、体温测量随处可见他的身影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保护老祖宗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刘振东就是以这样的初心,守护着这片土地!他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将川店镇的279座古墓葬都牢记于心。泥土草木见证了他在这条路走过的二十多个春夏秋冬

石首市走马岭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所彭涛

  自新型冠状肺炎疫凊狙击战打响以来,走马岭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所积极响应号召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做到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奉献在先;自觉坚守岗位,主动担当作为坚决抵制谣言散布,以身作则做好勤洗手、戴囗罩等个人防护不搞拜年、不参加聚餐聚会等活动。

  “赤子之心义无反顾,奋勇当先无私无畏。”得知疫情后走马岭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所支部书记彭涛第一时間赶往走马岭确保遗址跟管理所内文物安全,在管理所内进行消毒定时为安保人员测量体温,要求他们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外絀坚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可治、可控制的信念,消除恐慌心理

  作为一名党员,虽家有年迈双亲但还是率先而為,他不顾个人安危每天坚持确保遗址和管理所内文物安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作为彰显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采,让党旗在防控疫情一线高高飘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路口怎么让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