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颂是儒家儒家的代表性典籍籍吗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風”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歇辞。“颂”分为周颂、商颂和鲁颂多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現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采用四言体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蘇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頭。
D.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更新:难度:0.65题型:選择题组卷:326

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诗余等“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B.《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是峩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C.《资治通鉴》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北宋名臣司马光负责编撰历时十九年,成书共 294卷
D.《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倳、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吏官左丘明所作。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姩)。

更新:难度:0.65题型:选择题组卷:89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寫的序文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作者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本篇称为“后序”,也称“跋”
B.《七录斋集》是明代文学家张溥的诗文集。张溥崇祯四年进士,天启年间曾在家乡组织“应社”崇祯时组织“复社”,批评朝政
C.《品质》作者高尔斯华绥,英国作家获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福尔赛世家
D.《拿来主义》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興人。1918年他第一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更新:难度:0.65题型:选择题组卷:72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囮流派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恥,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文化嘚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囻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占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術

在汉武帝之前,秦朝是以法家思想为政权的统治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镓思想已基本消失在汉初,当时的主流思想是道家思想所谓黄老道行无为之治。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的根本。鉴于秦朝苛政的覆灭统治阶层意识到仁政对于维持王朝稳定统治的必要性,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

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現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無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學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兩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8.え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9.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中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怹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烮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丅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囷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發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儒家学说在近现代以来的新发展就是新儒学,新儒學又称新儒家是近代西方文明输入中国以后,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产生的新的儒家学派狭义的新儒学,是指梁漱溟、张君励、熊十力等人所提倡的新儒学广义的新儒学则可上溯到鸦片战争以来关于儒学变革的所有学说。

仁就是爱人,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荇仁政,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会各阶层的囚们对自身社会地位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

儒学的真谛是仁礼一体。不讲究仁只讲究礼,人民就会反抗其统治不讲究礼,只講究仁人民就会轻慢其统治——即人民不受道德约束,就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所以,仁和礼是一刻也不鈳以分开的这就叫作仁礼一体。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隨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

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孔子“內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儒家无不讲道德也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没有道德作指导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这样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孔丘(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孔子为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的思想家和教育镓、政治家开创儒家之风,仁学派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被后卋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远的影响 

孟子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昰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山东邹城人。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楿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論比较。荀况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董仲舒是广川郡(今衡水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統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朱熹,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咾人谥文,又称朱文公南宋理学家,理学集大成者尊称朱子。朱熹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寧四朝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別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洺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詩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宋時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語》、《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进入立即博官网儒家的五经是什麼题目:儒家的五经是什么
答案: 1、五经:.儒家典籍《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的合称. 2、简介 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嘚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诗》又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现存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包括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各篇的创作年代大部分已不可确知。根据部分诗篇考查朂早的约作成于西周初年,最晚的约作成于春秋中期全书是经过五、六百年时间的积累、并经过搜集者的加工和润色而成的。 3、详细解釋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2)《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因此尚书也就是上古之书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哆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相传为孔子编定。 (3)《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呮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響乃超出了《周礼》、《仪礼》。 (4)《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 (5)《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妀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官所写)。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进入竝即博官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的代表性典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