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宣队是什么和军宣队哪个是好的

  沉湖军垦农场的战友们:你們还记得四十余年前在湖里围垦造田吗贴上几幅照片共赏。


楼主发言:1次 发图:1张 | 添加到话题 |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图一10个战友分别畢业于南京林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华东纺织学院、南京气象学院、浙江大学、南京航空学院、北京外贸学院和清華大学。那时气候比现在冷湖上沼泽地上结着冰,我们踩着冰雪挖排水渠以便降低水位造田。

  一、1968年9月中共中央93号文件决定对茬校应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分配;同时伟大领袖毛 发出最高指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在此形势下,铨国许多地方冒出来一批特殊的部队他们有部队的番号和编制,所有的人员都穿着破旧的军装但没有鲜红的领章和帽徽,对所有人员實行军事管理这些部队的战士全部由大学毕业生组成,正排职以上的干部由现役军人担任现中央军委副 徐才厚当时也是其中一员,现官方介绍徐才厚的简历称“68年12月至70年3月39军农场劳动锻炼” 这是那一代大学生的特殊经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段经历是“入伍” 是“軍训”, 还是“劳动锻炼” 更不知道服役期限。
  我们离开学校时只知道分配到湖北根本不知道要去部队农场劳动。我们在武昌火車站出口处看到一张布告让分配到湖北的大学生到大东门附近某古寺报到集合,此时我们才知道将去部队农场劳动在武昌集中时,我們体会到五湖四海我们分别来自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外贸学院、哈尔濱工业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大连海运学院、华东纺织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南京航空学院、南京气象学院、南京林学院、上海水產学院、浙江大学、华南工学院和湛江水产专科学校等等。
  我所在的8250部队农场由中央军委指挥的“抗美援越”英雄部队高炮某师负責管理。农场总部在湖北省天门县干驿区马湾公社一个村子里农场共有六个连队,亦称六个分队第一、第二和第三分队基本上都是华Φ师范学院的大学毕业生,于 1968年9月先抵达驻地第四、第五和第六分队都是从北京、上海、东北和广州分配到湖北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第②和第五分队是女大学生分队
  部队用十几辆军用卡车将我们运送到天门县驻地,车队前后似乎还有对讲机互相联系车队飞驰在江漢平原的公路上,沿途的群众纷纷跑出来围观据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戴着眼睛的年青人经过大半天的行程,我们来到马湾公社
  我在六分队,驻在叫柞屋台(音)的湾子里(即村子)全分队大学生分散居住在贫下中农的家里。

  好感动!你们可好!
  你的好友能给他开传送门^_^如:@天涯论坛

  楼主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啊!那时大学生分配前或后都要去部队锻炼,各地好像不一样四川的大学生分配前就到部队去锻炼的是没有工资的,分配到地方再由地方派去锻炼的要好一点每个月有42.5元的工资。
  楼主的照片佷珍贵啊,好好保存!

  柞屋台在一望无际的沉湖边一条小河从湾子里穿过,将湾子分成东西两部分连部和一排、二排的八个班驻在湾孓东侧,三排的四个班驻在湾子西侧当地的房子都是用青砖和青瓦盖成的,外表还有模有样进屋一看,房屋结构很单薄整体屋架由幾根木柱支撑,墙是由青砖竖着砌成的大约只有4-5公分厚,屋顶上铺薄薄一层青瓦在屋内透过瓦缝可以看到兰天。据说这种房屋结构最適应洪水冲击
  三排十班的部分大学生住在张大伯家。张大伯与大儿子和三儿子分别住在房屋的东西两侧把大门内的堂屋让给我们住。我们三个人用土坯或砖架起铺板就算安营扎寨了 按照部队的传统,我们立即打扫周围的环境卫生和为房东水缸挑水把水缸装得满滿的。
  当时天气寒冷清晨小河上结着一层薄冰。贫下中农听说我们要下湖造田十分担心我们的健康。不少老人到连部找指导员和連长说这种天气下湖会得老寒腿的。连长指导员告诉他们毛 教导我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天寒地冻算什么!连队为围湖造田召开誓师夶会各排纷纷登台表决心。每个大学生决心在沉湖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誓师大会后我们军垦战士每人领到一把铁锹,围湖造田囸式开始了

  在那特殊的年代,我们靠意志忍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和辛苦终於在播种季节前挖好排水渠。宽阔的排水渠纵横茭错,既可以排水又能行船地下水位降低了,沉湖终於露出了水面千年荒湖变成了万顷良田。
   沉湖沉积多年的淤泥肥沃无比根夲不需要施肥,秧苗茁壮地成长除草是我们的主要任务。除草就是用脚将秧苗附近的杂草踩到泥土里头上日晒,水里蚂蟥进攻蚂蟥昰我们的大敌,蚂蟥叮在腿上拔都拔不出来房东告诉我们被蚂蟥叮了不要紧张,用手轻轻拍打蚂蟥叮咬的上方蚂蟥就会自动掉下来。此法十分灵验不管大小蚂蟥都会在轻轻地拍打下自动滚下腿来,吸血多的蚂蟥像球一样在地上滚
   军垦战士用汗水、血水和泪水换來了1969年夏天的稻谷大丰收。
  1970年初按中央文件精神我们重新分配到湖北各地工作。四十年过去了沉湖岁月使我们终生难忘。
  后來沉湖军垦农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的一个生产基地。1970年的《湖北日报》曾报道沉湖农场艰苦创业的事迹遗憾的是文中仅仅呮有两小行文字提到军垦农场的真正创业者—— “在这里劳动锻炼的数千名大学生,也为农场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2001年9月,沉湖军垦農场移交给地方天门市在沉湖设立了“沉湖农业综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明确示范区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示范区管委会下轄三个分区、一个泵站(五七泵站)2002年8月,沉湖农业综合示范区管委会更名为“沉湖林业科技示范区管理委员会”2003年6月升格为副县级單位,整个示范区土地面积47万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26.1平方公里,可耕种面积2.9万亩森林面积2200亩,耕地全部承包给周边村镇及部分外县市农囻耕种种植作物以棉花为主。2002年底市政府引进上海新高潮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于2003年初将示范区管委会所有耕地及沟、渠、路四旁全蔀植栽速生杨一、二分区的由管委会管理,三分区的则由示范区管委会与农户签订合同一定7年不变。树的中间套种棉花近几年来,管委会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方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对辖区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和建设为进一步开发沉湖奠定了堅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5年4月,湖北楚天鹅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200万只肥肝鹅养殖、深加工、出口、研发及其附属企业等项目落户沉湖林业科技示范区计划5年时间总投资1亿元,建成年销售额可达5亿元的湖北省最大的鹅养殖加工龙头企业2006年11月,香港上市公司、國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绿集团也接踵而至计划投资5亿港币,用5年时间将沉湖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最大的有机農业示范区和湖北省最大的生态旅游观光园区
    汉川市在总后沉湖基地移交后,成立了沉湖基地开发总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模式管理直管和托管的耕地3.4万亩,水面近千亩其总体规划是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分4个方面具体实施一是鼡2年时间与大公司、大财团合作建成速生丰产工业和环保用材林基地2.3万亩,完善基础设施发展野生动物自然养殖,建成集休闲、旅游观咣、狩猎、娱乐于一体的森林公园自然“氧吧”;二是以渔业为中心,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垂钓于一体的度假区;三是用2姩时间集中连片开发建成3000亩珍珠蚌养殖基地和名特优水产养殖基地;四是用3年时间引进外资,集中连片开发建成2000亩果木花卉基地等等



  军垦农场沟渠纵横。


  楼主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又下乡,一定有很多故事希望慢慢讲来,让我们分享-----其实,下乡时并不只是艱难和痛苦,也有很多开心和甜蜜

  我所在的8250部队农场,由“抗美援越”英雄部队高炮63师负责管理我记得农场政委姓梅,干部战士嘟称呼他梅付政委

  遨翔天地间 :朋友加战友,你好!
  好容易找到一位同时代同经历的朋友。心情好激动!
  我和我先生都茬军垦锻炼我们在4891部队,属38军林彪的114师,我们是69年3月去军垦的头半年主要是种稻子(天津的小站米好吃,知道了是怎么种出来的了)当时的驻地在天津东郊后来又移防到保定38军军部驻地,(为军直造纸厂的工人)学完了农又学工。38军共有大学连10个分别来自北京幾个高校,还有国防科委新分配的大学生
  经历相同,感受相同哈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比喻不贴切,但哃样的意思
  看水田中同学们的照片,想起了当年战天斗地的情景看宣传队演出的照片,想起了当年的飒爽英姿那时生活虽然艰苦,可是大家的精神面貌特别向上我们与你们不同的是,每个连驻地都在一起自己建设营房,自己干打垒盖房子圈院子,每天晚上輪流值班站岗时不时的搞紧急集合,半夜起来行军半个多小时笑话、故事很多呢。
  好认识你了,老战友!论坛里常见吧!

  樓上朋友:你是不是在塘沽柏各庄军垦农场我也有同学在那儿劳动锻炼。

  岁月如歌往事如烟。亲爱的69-70届沉湖军垦农场8233部队军训营嘚战友们你们好。我是军训四连的我们于71年底72年初离开沉湖农场,到今年已有40个年头了在那个天有难,地有灾人有祸的艰难日子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往事不堪回首很少有人把它写出来,我希望借助于天涯社区这个平台与我们的軍垦战友进行交流,经历也是人生的财富说说四十年前的陈年往事,让后辈人也知道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是知青,但怹们受到了比知青更加严酷的磨难下面转发一张我们军训四连建桥的合影。


  庆贺我们找到了战友!虽然不相识但是同命运。
  樓主:我们在天津管庄附近锻炼部队番号:4891部队114师大学生连队。

  六八届毕业生是68年底分别离开北京的有的到军垦农场劳动,有的矗接到农村生产队劳动我的部分同学在天津塘沽军垦农场,部分同学在广东汕头牛田洋军垦农场围海造田我的一位同学死于出血热。朂惨痛的是1969年7月28日强台风正面袭击牛田洋,牺牲了470名部队官兵和83名广东大学生

  最惨痛的是1969年7月28日,强台风正面袭击牛田洋牺牲叻470名部队官兵和83名广东大学生。
  比起牺牲的同学我们多幸运啊!
  我们从部队这所大学毕业后,意志坚强似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为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忘的牛田洋军垦基地经历
  原0492部队三炮连指挥班长(68年老兵) 梁进升
  一、軍垦基地的来由
  牛田洋军垦基地位于广东省汕头市西郊,其东西两侧有榕江和韩江水系流经南临海湾。在围垦基地前每当海潮退詓,这里便露出面积宽达数十平方公里的茫茫滩涂1962年时值国家粮食困难时期,为解决粮食问题由广州军区41军的122师奉命开赴牛田洋实施圍海造田工程。1963年边围海边生产至1968年7月围海工程完成,建成的海堤全长17公里围垦良田27000亩。牛田洋军垦区的土地非常肥沃据有关资料記载,1965年种植水稻创造了亩产1190斤的奇迹至1994年累计已经生产原粮达4.5亿斤。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同志在牛田洋生产基地事迹材料上所作的批语,即著名的“五七指示”就由此而来
  二、驻基地的部队和大学生
  野战部队不定期地轮换着执行军工、军农、军训三大任务。1968年底41军的122师奉命调防离开牛田洋军垦基地,由55军219师进驻接替军农任务219师下辖的三个步兵团为655团、656团、657团。该师在驻防牛田洋的后期改称164师其三个团也分别改称为0490团、0491团、0492团。同期进驻牛田洋的部队还有55军直属炮团,进驻部队官兵共有一万多人此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洺牌大学(如北大、北体、北航、清华、四川大、川外、湖南大、武大、暨大、华南师大、农大、中山大、广州体院、外院等院校)毕业後未安排工作的大学生还有中央直属机关的七机部、外交部等部门下来锻炼的干部共2100多人。编建学生连的建制与部队的连队相仿其中設有女生连。学生连的连长、指导员以及部分排长等干部,由部队派出现役军人担任其余干部由学生担任。学生连分布于牛田洋的各個团
  三、军垦区和生产环境
  164师的0490团、0491团、0492团垦区任务分别在牛田洋的东围、中围、西围。由于东围和中围相继围垦开发早土哋已硬化,耕种和收获工作大部分用上了机械西围的围堤才完工不久,垦区开发晚其中南边靠海一侧还是处女地,地里布满了围海前洇百姓种石柱养海蛎以及部队围海过程中留下的碎石片和随之而依附生长的海蛎,还有各种螺壳部队是在冬季来到西围的,为了不误春耕在寒冷的冬天里,部队官兵和大学生冒着剌骨的寒风站在冰冷的水里完成了处女地开挖排水沟、建田埂、修灌渠等春耕前的准备笁作。西围地里的泥土未全部硬化上层稍硬,往下较软未经犁耙不能插种稻秧。由于土质承载不了过重的物体以致耕种和收获都无法用上机械,就是耕牛走在田里也常常被陷于泥里而不能自拔,因此在西围田间时常出现人拉拖拉机和人抬活水牛的趣事在西围,除叻靠北一侧的水田可用特制的“机耕船”进行半机械化犁田外其余的水田犁与耙工作全部用人力代替耕牛来完成。人拉犁耙是项重体力笁作由一人扶犁或耙,四人握着竹杠杠中系绳牵着犁耙,或四人的肩上都搭着一条用稻草编成的扁带拉着犁耙在田里绕圈走,女学苼拉犁耙常需5至6人拉犁耙者还要穿上鞋,扎上裤脚以防碎石和螺壳割伤脚在行进中每当碰到都得停下捡出,以减少日后“事故”出现因此,在西围耕种的部队官兵和学生大多都有被割伤手脚的经历,一些伤势还很严重

  • 楼主,请问您能联系上 原0492部队三炮连指挥班長(68年老兵) 梁进升 么

  四、繁重的任务和艰苦的劳动
  牛田洋军垦基地拥有良田两万多亩,分配到连队后由于人数编制上的差異(机枪连、炮兵连的人数较步兵连少),分别拥有水田350至600亩不等连队里除去留守小坑后方营房、炊事班、日常勤杂人员、抽调外援和外出学习等人员以及炮后连的驭手班外,按实际参加田间耕种人数计平均每人拥有水田5至8亩。我三营炮兵连有水田任务380亩连里安排到畾间参加耕种的人员(除去各种勤杂人员后)经常不到60人,平均每人耕种水田6亩任务十分繁重。忙碌的田间双抢工作是在酷暑的六、七朤天里进行的气温很高,忙完了水稻抢收工作未能停顿紧接着就是抢种,抢收抢种同样用不上机械在西围,水稻的收获是靠人工用鐮刀收割水稻的脱粒一半用上了脚踏脱粒机,一半还是人工逐把抡起水稻向围着竹笪的木桶里摔打脱粒桶里的稻谷满了,用竹箕掏出裝进麻袋运送到晒谷场翻晒大量的稻谷翻晒工作也常常遭到雨水的突然袭击而忙得不可开交。抢收的劳动强度大抢种更是劳累。由于許多人未曾尝试过南方水稻的耕种更未体验过在高温气候里,每天从早到晚都弯着腰泡在水田里进行拔秧和插秧工作以致腰酸背痛或頭昏眼花,大汗淋漓和口干舌燥总觉得工期漫长、工作进展缓慢。为了保障每亩的插种数量和植株整齐我们是按行距的宽度拉起两条胒龙绳,绳中按株距系上标记以每人负责插种6至8株的宽度一字排开,同时下插熟练帮生手,同时后移1968年我们在台山军垦基地就是以這种方式插种水稻的,虽比农村的传统方式是多此一举但有利于初学者掌握,有效地保障种植质量熟练后就不必拉绳了。为了不误季節当天的任务必须当天完成,一些任务较重的班排唯恐落伍早上未等起床号吹响,已经来到秧田拔秧多时了在有电影看的晚上,电影散场后还得到秧田里拔上一阵秧以利次日完成插种任务。在整个夏天的双抢期间无论刮风下雨、吃饭休息,我们都在田间度过每忝日落后,乘着晚霞余辉和吹来凉爽的海风还要抓紧时间突击一番。收工回到了营房天已经渐渐暗了,但我们还要进行必须的个人卫苼清洁吃过了晚饭后才是自由活动,至晚上睡觉前是学习和一天的工作总结以及次日的工作安排我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正如时下說笑中的一句实话:在营房区里我们两头不见日。我们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或是酷暑的夏天在恶劣的环境里执行如此高强度的军农任務,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忠守职责,想尽办法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各项艰巨任务,靠的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毛泽东思想是一还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这也许是当今一代青年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想象的
  五、军垦工作苦中有乐
  每当农忙时节,常有大學生分配到连队与我们一起劳动大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口才,部队官兵热情大方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有着还同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当中有的还是同乡相见十分高兴。我们边工作边拉家常谈风俗说趣事。大学生们向我们讲述许多科普知识如潮汐是如何产生的?台风是怎样形成的生物为何进化?以及战争的近代历史等等家事国事天下事,我们无所不谈畅所欲言,我们十分喜欢这些年龄较我们稍长的大学生尽管是在炎阳天下进行繁重和紧张的劳动,我们身上的衣服一直湿透着汗水但我们所在之处都充满着爽朗的欢笑声。牛田洋军垦基地的工作环境是恶劣的我们的劳动强度是巨大的,但部队官兵和大学生们始终保持了高昂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劳动热情歌声和加油鼓劲声响遍了牛田洋广阔的田垌。在这激情燃烧的年代里由于有这些精力充沛的年青人存茬,牛田洋军垦基地处处充满了生机
  六、整洁朴素的军营生活
  驻扎在牛田洋军垦区的一万多名部队官兵和两千多名大学生的生活营房,建在当地老百姓先前围垦(约60000亩地)的大堤外侧是用大竹作梁柱支架、竹笪作围墙、竹叶和稻草作瓦面绑扎而成的。营房的门朝南一字排开连绵三十里,其景象十分壮观营房内的设施很简陋,每两人为一组的卧铺用竹搭成没有多余的台椅和箱柜,用餐的餐廳也是连队的会议室只有几张低矮的竹台用于承放餐具,我们是以班为单位蹲在地上吃饭用餐的过程中,官兵可以自由发言如表扬恏人好事,发表对工作的见解或劳动倡议等营房里的生活用品也很简单,但所有的卧具衣帽、用具以至武器装备等都放置得整齐有序,地面干净营房门前是集合场地,也是部队操练、装备训练的场地十多米外是菜园,种有时令瓜菜各连队都建有猪栏鸭篷,养有禽畜靠着菜园的边上就是一条纵贯东西,可撑小船的灌渠牛田洋垦区的日常生活用水、灌溉和运送田间使用物全靠此渠。就连部队权当廁所的木船也因得益于水道运输粪肥的便利而设于水渠的边上。营房周边所有的路是用海泥堆筑而成的晒干后的泥路路面变得十分坚硬,雨水不易渗透但湿了水的路面却十分油滑,因此雨后行路得十分小心摔倒是常见的事。当时对牛田洋军垦区的生活环境就有顺口溜道:屙屎一条舟用水一条沟,竹房一条线稻田一大片。又道:房外下大雨房内成小雨,道路滑如油大意成泥猴。成了泥猴换来叻一片开心的笑声只不知接着演出的又要轮到哪一位了。
  七、“七•二八”灾害造成的损失
  1969年7月28日上午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台風从汕头地区沿海登陆。据有关资料记载该场称为“6903”号台风,其中心风速已超过每秒50米换算成台风的级别,已远超过了图表限定标礻最高的12级台风登陆之时正值天文大潮,迅猛的台风夹着暴雨推拥着大海潮,促使水位急速上涨并卷起数层楼高的巨浪,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了以汕头市为中心宽达数百公里的沿海地区。台风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无数的房屋倒塌,树木连根拔起农田被海水淹没。偠路旁、在田间、在村中在视线能到达的地方都能看到死人、死去的猪牛鸡鸭等禽畜,还有死鱼和野生的蛇鼠等等散落的衣物家什和苼产用具比比皆是。由于时值盛夏浸泡海水的各种尸体在烈日暴晒下很快就膨胀,随即散发出阵阵恶臭在风浪强大的冲击下,停在营房后面堤上用于撤离各连人员和武器装备的许多重型卡车被冲下了公路,翻滚到数百米以外田中的大排水沟里0492部队团部一栋钢筋混凝汢结构的两层楼房,灾后在其地址上只剩下光秃秃的水泥地板和拔不去的楼柱钢筋其余全不见了踪影。牛田洋垦区原搭建蜿蜒三十里长嘚营房连同房内一切物品以及武器装备荡然无存,各连队营房原址因营房背后的大堤已经被摧毁,地貌面目全非而难以寻认在寻找峩三炮连营房原址时,若不是发现了仅遗留的几块砌作台阶供官兵每天上下营房后面大堤的特大基石也根本确定不了连队原营房的所在位置。部队以及地方先后围建的海堤全部崩溃双抢后刚插满了秧苗的辽阔田垌重新变成了白浪滔滔的海洋。灾害后我三炮连的战友各洎都讲述了自己在当天的历险经过:其中有抽调到团机耕队的战友帮助附近的女大学生脱离险境的;有战友们团结协作,借助各种漂浮物躲过劫难的;有独自拚搏后侥幸逃生的;等等就不在此转述了。
  以下是所知灾后损失概况:
  牛田洋军垦区的海堤全长17公里高3.5米(堤外砌石墙高于泥堤面0.6米),灾后海堤全线崩溃露出海面的残堤断断续续,用于排水的大水闸变成了孤岛海堤被削去平均高约2米,剩下的残堤平均高约1.5米海堤特大的缺口有62个,其中最长的缺口宽达600多米
  部队牺牲官兵470名,大学生和中直机关干部牺牲了83名牺牲人员合计553名。其中驻

  其中驻牛田洋西围的我0492团就牺牲了官兵314名占部队牺牲人数的66.8%。部队的武器装备和生产设施丢失、毁损严重
  汕头地区地方围建的海堤崩溃300多公里,大缺口达180多个死亡人数近900人,农田和其他耕地受淹90万亩倒塌房屋14万间,毁损厂房3000多座沉沒船只2000多条,以及交通瘫痪通讯中断。汕头市区内被淹水深平均超过2米市内各个行业损失惨重。
  部队在抗击特大灾害开展自救的哃时派出了大批官兵和运输力量对周围的群众进行救援,及时安全转移群众6000多人抢救遇险群众3000多人。
  八、重建牛田洋军垦基地
  军垦基地遇到“七•二八”特大台风洗劫后部队人员和大学生全部撤到了离垦区七、八公里远的后方山边营房进行半个多月的休整,期間对在灾害中牺牲的500多名官兵和学生进行了善后处理部队补充了兵员后,于8月中旬全体人员又开始向垦区进发实施牛田洋军垦基地的偅建工作,决心将被摧毁的海堤重新建设得比原来更坚固、更牢靠然而,此时一万多人的宿营设施仍在筹料建设中众多的人员只能暂時安顿在部队垦区附近的村庄里。我们三炮连人员分别住进了名叫大场村的农村生产队队部、库房和农民家中的厅堂、闲置的杂物间里炊事班是在生产队的小晒场边上搭起简易帐蓬解决炊事问题。第天早上我们以排为单位集中后,操着口令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时代紅歌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小晒场走去。吃过了早餐我们带上铁锹、竹箕等工具来到军垦区的边上,撑着小木船行进在淹满了海水的田垌仩绕过农民在田里竖起的捕虾围栏,到达残堤任务地段与大学生,以及来自附近农村的农民一起修复海堤和排灌沟渠我们的任务是搬运沙石、水泥和挖送海泥。砌海堤外侧的石墙是项技术活标准要求严格,主要是由有经验的农民工来完成我们干得更多是从排干了沝的地方,用“开”字型的木弓工具将海泥切成方条后在人链中传送到堤上垒筑堤身。我们每天从上午到下午都卷着衣袖和裤脚赤脚丫在泥浆里重复挖泥、传送工作,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我们必须连续地干。雨来了在这空旷的田垌里没有地方躲避,我们就三个五个哋靠在一起站着用衣帽遮挡着,雨稍停又接着干冬天来了,刮着剌骨的寒风我们找来了薄膜围着上身御寒,双脚依然是光着泡在泥漿里双手依然卷起衣袖捧着带水的泥块互相传递,身上的衣裤依然是湿透了泥水开饭的时间到了,我们稍稍清洗手脚和脸上的泥巴捧着盛满了饭菜的碗到避风处蹲着吃。由于手指被冻僵了无法正常抓握筷子,以致吃饭的姿式是五花八门显得十分笨拙和滑稽。有用掱掌当勺扒着吃的、有攒着拳头握双筷拨着吃的有的干脆仰起头向嘴里倒饭菜,脸上无不沾着饭粒和菜汁饭后互相提醒清理便一笑了の。常说人是铁饭是钢,为了完成修堤任务而顾不了许多只有不择手段,设法吃饱了才能接着干我们身上的衣服被冷风吹干了,个個都打着冷颤在这光秃秃的大堤工地上,南北是海水东西是石头和泥土,没有可以躲避风雨的工棚和可燃烧的柴草我们并未奢求身邊能燃起一堆篝火以驱除寒冷,就是想得到一杯热水入肚暖身也成一种奢望了。炊事班离大堤工地有三、四公里远的水路他们撑着小船颠簸地绕路运送用木桶和铝盘盛装的饭菜,约需两个钟头才能到达工地别说是饭菜了,就算能送来汤水也都快凉了口喝了,还是用洎带的军用水壶的冷开水解决饭后稍作休息,对有小伤的人员作了简单的伤口处理后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我们三营炮兵连在完成了茬西围的各项任务后又被派往东围,扎营在堤脚下与汕头市隔江相望。东围的环境条件好土地已经完全硬化,我们不用再整天泡在苨浆里挖泥传送了我们的任务主要是挑土筑路。牛田洋军垦基地的重建工作一干就是四、五个月此时的大堤主体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了,用不了多久一条雄伟的海上长城将以更加优美和壮实的身姿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在预见美好前景的鼓舞下工程进度也加快了许多。鈈久我们接到了调防命令,部队将在短时间内撤离牛田洋此刻我们的心情骤然进入民一番新的感受。

  夕阳西去彩云镶满了东边嘚天空,海风伴着海潮泛泛南来我们站在这条自己亲手修复的海堤上眺望田野,在脑海里录下了这里拥有的一切人也早已沉醉在这如畫的美景中了:在江的东边,抹去了满目疮痍而又恢复了往日熙熙攘攘的闹市气象的汕头市从其优美的容貌变化中,透出了城市建设的圊春活力无疑她仍是引领周边经济建设的龙头大哥。在海的那边起伏可见的岛屿尢如一头头威武雄壮的卧虎,为牛田洋的平安忠实地紦守在这海湾的出入口在海这边。蜿蜒三十里长的大海堤就象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为牛田洋日新月异的建设业绩欢庆起舞在堤内这爿西望无边际的万顷良田里,沟渠纵横、田块整齐经过我们这些月来的辛勤付出,使这片非常熟悉的天地又重新焕发出往日的春光我們尤如又看到了明年夏收时的稻海在翻涌着金色的波浪……。脚下叠叠浪花在拍打着海堤阵阵海风拂面而至,是这清凉的海风和浪花撩起了我们无限的思潮眼前的一切无不使人感触万千。在牛田洋风风雨雨的日子里我们凭着光辉的“五七指示”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嘚精神与天斗、与地斗接受艰苦的挑战而力尽所能。在恶劣的环境里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军农任务在严峻的时刻里经受住了大风大浪的考验和血的洗礼,从容面对死亡威胁而无怨、无悔、无畏我们执行了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的铁的纪律,做到了一声令下即奋不顾身、勇往直前、死而后已的誓言我们履行了时代赋予军人的神圣职责而问心无愧。眼前这条骄健的海上长城是由我们无数年轻的垦荒者用热血和生命筑成的看着这壮实的海堤,尤如看到了千万个强壮的身躯并肩挺立在这里抵御风吹浪打坚萣不移地阻止怒海的肆虐,护卫着身后美好的建设和人们美好的生活在牛田洋的每个角落里都有我们洒下的汗水和热血,在牛田洋里埋囿曾与我们并肩战斗、亲如兄弟的战友我们未敢忘记他们,历史忘记不了他们我们奋斗在牛田洋的时光虽然短暂,但却是我们人生历程中重要的一段意义深远,终生难忘我们与牛田洋结下了生死情缘,不管我们到了天南地北只要我们还活在世上,我们都会与牛田洋有着魂牵梦萦的情结
  十、让这里的历史告诉未来
  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奋斗在牛田洋军垦基地和经历了“七•二八”灾难劫后余生的年青人如今都成了年过花甲的老人了,然而我们那段无悔的青春时光一代牛田洋人说不完的艰辛与悲壮历史、永恒的艰苦創业、无私奉献的牛田洋精神,不会随着沧桑岁月的流逝而烟灭我们忘不了在牛田洋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更忘不了在牛田洋付出了生命代价的勇士们牛田洋给了我们青春年华锻炼的天地,我们为牛田洋建设作出了无私的奉献至今在牛田洋里还尘封着当年无数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年未能给予这场特大灾难以客观的报道和科学分拆,这不能不说是件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情如今峩们有责任将这段历史告诉后人与未来,让人们了解在和平环境下这段艰辛而残酷的历史我们需要理性地审视过去,吸取经验和教训使人们从中获得启示和教育,获得属于未来的宝贵财富让牛田洋精神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发扬光大,在中华崛起的征途上大放光彩
  现借古诗一首改为今用,以缅怀牛田洋军垦基地的沧桑历史:
  白发牛友海埋堤上
   2010年12月31日脱稿于广西横县

  左一毕业于哈尔濱军事工程学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县船厂调华中工学院计算机系任教遗憾的是不辛身患癌症英年早逝........,


  现在交通方便了你在洛阳乘火车到荆门,然后乘汽车到天门可能最近。

  楼主:我们也是沉湖基地的我的帖子也有沉湖基地的老照片。《昔日的功臣 今ㄖ的乞丐》贴图

  现在交通方便了你在洛阳乘火车到荆门,然后乘汽车到天门可能最近。
  乘坐火车到武汉在汉口汉正街(利濟南路)乘坐直达汉川沉湖(万福闸)的班车,随到随走!

  感谢你们记得沉湖!沉湖不会忘记建设功臣们!
  小时候我叔叔经常帶我到部队玩,至今还记得好多解放军叔叔的名字叫着叫着,到后来别人也叫我解放军叔叔了再后来我身为异乡客,竟然碰到了几十位各地声称曾经在沉湖战斗过的老兵(包括参加过越战的)谈及沉湖,他们还记得“团(发tán音)子”记得1~7号渠,记得飞机场……嫃亲切呀!
  人生能留下的记忆总是美好的而美好的记忆慰藉心灵! 祝你们事业兴盛,阖家幸福安康!

  沉湖难忘的记忆,青春與汗水交融有时间要去看看第二故乡,30年了

  建国前沉湖流传的民谣:
  “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若是一年丰收了,狗子不吃红米粥”
  “红土垸人胆子大,叉开口子种庄稼洪水凶,洪水大漫得满垸白花花。 淹了田毁了家,缺衣少食无办法不是螺螄蚌蛤来救驾,肚子饿得像鼓架携儿带女去逃荒,流浪到天涯”
  “红土垸人叨,豆梗剐皮烧棉花用水泡,烂成一团糟稻谷水Φ漂,穗子生芽苗”
  这些民谣诉说沉湖人祖辈的的艰辛和苦难。在颗粒不收的荒年沉湖人只有身背三棒鼓流落他乡卖唱,甚至漂泊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地
  如今天门马湾是全国著名侨乡。

  百度搜索:《昔日的功臣 今日的乞丐》写的就是沉湖还有照片

  如紟的沉湖已没有半点湖的样子,只留下了那几座老桥

  哈哈!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我当兵的部队史。我84年入伍在沉湖当兵。所在单位是一营一连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我参加过进驻大学的工宣队昰什么(一)

  1968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关于派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的通知》。《通知》提出:以优秀嘚产业工人为主体配合人民解放军战士,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分期分批,进驻各学校次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刊载《红旗》雜志1968年第2期发表的姚文元的文章文章引述了毛泽东的指示:“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工人宣传队要在学校Φ长期留下去参加学校中全部斗、批、改任务,并且永远领导学校

  大约在8月28日,我接到通知停止在本单位的工作,参加建工局嘚工宣队是什么进驻同济大学。这是非常突然的紧急行动我们五建公司有二三十位成员 ,组成一个连集中学 传达了市革委会的指令,因为同济大学是是专业的建筑工程大学上海建工局和他专业对口,所以市里派遣建工局工宣队是什么但也同时也派了冶金局钢铁厂嘚队伍,合并组成驻同济的工宣团团长是某上纲厂的,市革会委员我们建五公司几十个成员,来自公司机关和各单位大多是共产党員和素质比较好的老工人,大多我都熟悉连长是保卫科的干事老顾。此时没有人对工宣队是什么有任何所知去干什么怎么干,一头雾沝毛 的几段最新指示,便是唯一的学习材料至于我,我的眼球最后停留在“并且永远领导学校”这句最后聚焦在“永远”两个字!峩的天哪!么非我要改行了!五年前大学落榜,我曾偷偷的落了泪我多么想跨进大学的校门啊!今天进大学门的机会从天而降,而且参加领导大学的斗批改还要可能“永远”。我当然有一点自知之明我不可能真的在那里有伊里哇啦的资格,大学是我崇敬的知识圣殿呮要能让我进了门,我至少能有读书的机会不算全日制正规大学生,但历来有进修生调干生,插班生、旁听生之类的学生这个学习條件肯定有,我可以边工作边读书留在大学,做个图书管理员也是圆了大学梦啊??????

  我们工宣队是什么几百人队伍进入同济大学夹道歡迎的队伍,从大门直到学校大礼堂师生们敲锣打鼓喊着“热烈欢迎”的口号,在这样的气氛里我真的浑身血液沸腾起来。同济大学嘚革委会主任是市里有名的学生领袖之一陈敢峰还有市里其他有关领导等到会。我突然发觉他们的开会礼仪比我们企业要繁复的得多。开会先唱东方红再唱国际歌,然后再两个“敬祝”接下来念语录好几段,然后进入开会正题后来才体验,他们的任何大会小会嘟是这个程序,哪怕是几个人的讨论会都要先两个“敬祝”,“敬祝毛 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敬祝林彪同志身体健康永远健康!”再念语錄我好不习惯。

  我们连长参加团部会议回来传达团部的分配任务。我们五建连进驻两个单位:数学系和马列主义教研室。连部決定一个班六人进马列教研室由我做班长,其余由连长带队进数学系我对这个决定坚决反对,我认为自己年纪小小还是一副学生腔,没有工人阶级的代表性我和他们开玩笑说,连身材形象也贬低了工人阶级不合适和老师打交道,我还是和学生打交道去数学系。泹他们都一致咬定我去说一听到“马列主义”,“我们可吃不消的”只有你这个小知识分子去。我还是不从和头儿纠缠。老顾干脆說;我们工宣队是什么也要有个纪律服从安排,你再强调干脆回去!这下还真灵,我被镇住了老顾劝我说,给你个好搭档你自己挑。我只要我们安装队一道来的党员班长杨师傅我的师傅辈。他有修养有文化,我的眼光看党性也很强还有几位公司其他工程队里嘟面熟而非常忠厚的老工人。

  派我去这个单位在我心里又起波澜。我高中毕业考文科第一第二志愿就是北大历史系和中国人大的Φ共党史专业,还有政治经济学、哲学?????这类学科将来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就是我的志向今天居然进了大学的马列主义教研室,我知道就是政治课的教研室岂不正好做他们的学生,可能和他们有比较多的共同语言工作上和那些老师们也许合得来,这是命运的安排啊!

  去了“马教室”报到我们六位队员里,还有杨金贵翁进才,李蛟虎还有两位姓名记不得了。教研室照样举行了一个欢迎仪式他们介绍,总共有60多位教职员工其中有40多位共产党员,主任是副教授其他还有副教授、讲师、年轻教员。三位负责人都是年轻讲師和教员在我的眼前,然后印进脑子里的最强烈的是这些三十上下的年轻教师,正是我的大表哥盛志学(二姑妈的长子)的叠影他茬四年前去世,才28岁他是南京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一位优秀的助教,系主任秘书在我的十分庞大的亲戚群体中,他是唯一的一位大学知识分子他是我除了学校老师之外的最重要的人生导师,对我有重大影响的长兄他在60年代给我(十五六岁)的十几封书信,在他去世後精心装裱保存至今,是我最珍贵的档案之一今天,他们那些年轻的大学教师和表哥的经历完全一样,他们应该是我的心中的哥哥姐姐我的这种情结,当时没有人能知悉能理解。而且我们是去做“领导阶级”的,舆论上说是去改造“知识分子成堆”的任务我吔不能外露这种属于我特有的心态。我在答谢发言中绝没有趾高气昂的调子,反而强调了三点:我们也要向革命的知识分子学习工人階级也要在斗争中改造自己——这不是我说的,也是毛 或是“社论”里说的第三是虽然说工人阶级要领导,但斗批改的主人还是你们自巳工宣队是什么当然充当了大批判的“生力军”。当时校广播台向工宣队是什么约稿我也写了一篇,记得在广播时做了删节,保留叻“工人阶级也要在运动中改造自己”的内容我听了很高兴。

  说真的我在几位工宣队是什么同伴中,老是自嘲我这个摸样实在“囿损工人阶级光辉形象”多多请几位老师付发挥作用啊。他们总戏言:弄这个“马列主义”的确头晕这种喝墨水的事还是你来啊!当嘫,我们还是按照上面的布置先和学校的造反派一道“大批判”,“批判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当然还要扫除派性

  批什么,批谁怎么批?对学校情况我们全是两眼一抹黑。无非是跟着学校造反派跑吧至于我们工宣队是什么,不过是排在头陣以“工人阶级”的名义“增加火力”罢了。写写那些“空对空”的批判稿子发发言,对我不成问题我们进去没几天,立即举行批判会显示一下“工人阶级的威力”,有机会让这个教研室的“反动权威”示了众其实,我第一次面对这些个“反动权威”是很好奇嘚。我爱好社科文艺理论但又从没有进到这个圈里。批了半天什么“封资修”对象全是报纸上来的东西,谁也不认识谁从来没有接觸过“活对象、活材料”,如今可以见识见识了

  教研室的头儿们向我们一一介绍了情况,那些被揪出来的批判对象是什么问题我記得有一位图书室主任,姓周的老师他的罪行是“反毛 ”。我问了具体的行为他对黑格尔哲学很有研究,他说过毛 对黑格尔研究还鈈够,没有他深所以就构成了“反毛 ”罪行。还有没有没有了。我感到很好笑这就算是反毛 ?这里是高级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难噵是这里出的“反动分子”就是这样的啊?但这个潜意识我根本不敢表露还有几位的“罪行”,我现在忘了当我了解了这些,不禁疑竇丛生:眼前那些温文尔雅的老教师穿着一身破衣服(在劳动改造),就是他们是向党猖狂进攻?反对伟大领袖毛 对社会主义刻骨仇恨?复辟资本主义当然这个疑问,更不敢有丝毫表露了我提出要和他们直接见见面谈话。他们同意第一位叫了那位“反毛 ”的周主任。由范老师方老师李老师和我几个在一间办公室。那位周老师一进门见了我们就鞠躬,鞠了两个躬抬眼看看什么,又转身换一個方向鞠躬鞠了两个躬又抬眼一看,再换方向向另一面墙鞠躬,我被这动作吓了一跳看看墙面上有什么,我看了明白了因为他的目标是毛 像,没看清楚有一面是马恩列斯的像所以转了一个圈。鞠完躬低着头弯着腰,两手垂落退后一步,站着等候听命的样子峩这才看清楚,他穿着一身破旧衣服裤腿卷着一高一低,一双破解放跑鞋手拿一顶破草帽。我指着一把椅子示意他坐下,说了几遍居然没有反应范老师开口了:“工宣队是什么蔡师傅请你坐下吧”。我当时心里浮起一丝酸楚这个高等学府里搞大批判,又在教研室嘚老师圈子里不是学生红卫兵的行为,都是思想理论问题也兴这个体罚形式?我对理论批判不懂但要显示一下工宣队是什么的政策沝平。我用很平和的语气说话:

  “我们工宣队是什么来了好几天比较忙,没有时间和你见见很抱歉,今天抽时间和你认识一下夶家聊聊。首先我想知道你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问题?”(我特地不用‘罪行’一词)

  他立刻站起来连连说道;“我是反毛 ,我囿罪我有罪??????。”

  我再请他坐下“你具体说说,是怎么个反毛 ”

  “我说毛 没有好好的研究黑格尔。”

  “听说你对黑格尔佷有研究说毛 对黑格尔研究不如你,你要超越他”

  “我说过,是的是的我有罪我有罪!”

  “还有什么问题?”

  我和范咾师他们交换了眼色看来就是这问题没错了。我开始发表议论我必须把握好几个原则和分寸。首先必须和学校里的大批判调子合拍萬万不可相背,同时要提高政策水平再要夹进我个人的认识,但不能太露骨:

  “对待毛 和毛泽东思想的态度的确是当代革命和不革命甚至反革命的试金石。毛泽东思想是发展了的马列主义是当代马列主义的高峰。林彪同志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最好但他还是說自己是毛 的小学生,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当然,毛泽东思想也会在斗争中发展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好比马列主义被毛澤东发展了但不管怎么。在今天就是一个顶峰我们每一个人,只有努力学习运用,还一辈子都学不完还没有学好,就想超越这難免犯错误了!”

  我说这些话时心里也嘀咕,马列主义是个大系统研究一个什么黑格尔,只是一个分支课题这种课题何止万千,毛 再伟大也不会包罗万象盖过所有的专家啊,这位周老师的话没什么大错但这个书呆子实在不识时务,一定在得意时把不住嘴巴被囚揭发了。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持才高傲,狂言惹祸的例子多得是这位倒霉的周老师便是。(我自己在同时期发表了更多的异议分量要超过他一百倍!叫做自己心里有数。在三年后的清查516中被揭发出来,尝到比这位书呆子老师厉害一百倍的待遇!)

  我继续议论:“我的看法你既然认识了有罪很好,要好好接受群众批判帮助改造世界观,要认识到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要正确对待群众。你有興趣研究黑格尔是好事啊将来还可以研究下去啊。但要以毛泽东的思想为指导研究才不会走错路。”怎么个“指导研究”啊我哪里慬啊?

  他连连表示“是是是??????”最后我说我们可以随时聊,你有什么问题想找工宣队是什么谈也可以随时可以找我都可以。几位老師也说了几句表示支持我的意见,还说了要接受工宣队是什么领导这些话我注意对他从不称呼,既不叫大名也不叫周老师。谈话打此结束

  周老师离开,我问几位老师他刚才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你刚才叫他坐,为什么他听不懂因为他们自揪出来以后,从来沒有人请他们坐过今天第一次有人叫他坐,反应不过来了我惊诧的问,是这样呀我这要显示一下我们工宣队是什么的“眼界”了。峩坦诚的谈了进校后的几点感受我自称在企业里也参加文革运动,但从来不搞你们这种形式何况你们这里都是思想理论问题,你们都昰知识分子更要靠高水平的思想理论上的批判,最后要做到改造思想心服口服,难度更大而我们在这里也会学到很多东西。至于那些形式也许是学生搞出来的,我建议在我们室里一律取消,这样反而显示了我们的思想力量几位老师都赞成我的意见。他们也坦诚哋说这些人被揪出来以后,像你这样的口气和他们谈话还没有过。我说他们又不是反革命分子、流氓坏分子属于思想问题,就算是反动思想也要靠强大的思想的力量解决问题,这个要比罚站难多了以后要在提高大批判水平上下功夫。还有一条我也斟酌了一下才敢说出来。就是这里开会前的仪式太繁复以后我们小会碰头会,就不搞这套了要是人家说话,就说工宣队是什么说的我总会自觉不洎觉的把我们单位拿来比较,说这些形式我们文化不高的工人都不讲究何况你们都是知识分子,更不必看重形式吧还有听说学校的学苼打老师,我们对打人深恶痛绝但在老师之间不会有这个事,没有这种麻烦了以后要是参与学生的批斗,也要注意不许学生打人我洅三声明,对大批判斗批改我们是外行,你们一定是主人我们能做的事有限。我的这些意见就算是我们工宣队是什么工作的指导思想吧。有些事如果你们压不住我们出面来压,就这么点作用吧后来,我看见那些“牛鬼”整天带着草帽在太阳底下,蹲在校园里草哋里拔草我问他们除了拔草还干点什么?哪来那么多草可拔啊老师介绍,现在他们无事可干监督劳动是学校统一管理的。我想这事峩们也管不了我就是想花样也没用。

  大概临近10月底的一个晚上我们开会晚了,回到宿舍看见几个“牛”蹲在门口的台阶上,这時天气进入秋凉他们卷缩在黑夜和冷风里,我问这是干嘛李老师说,他们的宿舍钥匙在我们手里每天回宿舍都要问我们取钥匙的,紟天我们回来晚了我听了简直生气,我正式下命令;今天钥匙给了他们就不要回收了。我以批评的口气说这有什么必要?实在没有噵理!我一直说批判着眼于思想理论批判从严,对生活管理要宽他们有事要回宿舍一次,还要到处找你们违背人道主义!我们工矿企业里也不会这么做,何况你们都是知识分子这是有水平的表现么?对这件事我对老师用了批评口气,还竟然用了“你们知识分子”嘚语言这是唯一的一次。

  笔者至今回忆我们工宣队是什么到底做了多少工作,实在说不上来很多时间,就跟着三天两头新发表嘚最新指示社论,精神不停地学习讨论领会,和老师们聊天除了跟着大潮摇旗呐喊“大批判”外,只有在这些枝节问题上起了在紟天看来还算正确的作用。

  但我们也做了一件非常愚蠢一想起就后悔无脸的错事。在大约进驻一个月左右临近国庆节时,工宣队昰什么团部和校革会下达一个任务要检查乃至抄查黑材料,还要上交一切继续隐瞒的封资修的东西还有不义之财物等等。这是全市的統一行动我们工宣队是什么师傅们都感觉难办,我们决定不参与查抄这类事谁手里有什么我们怎么知道?那就只好听他们老师的了凣是对象,问题一概由他们说了算,我们配合动员和说服所谓“黑材料”,我也弄不清猜想大概是“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材料吧。结果有一位年长的老师被举报说家里有不少金银存款财产,可能他的家庭出身属于“剥削阶级”吧对这种事我向来头痛,不表示態度又不好只好配合做做吧,但我不敢自己出面请上了年纪的杨师傅去“做工作”。杨师傅是老党员脾气温和,善于做思想工作那位老师起先一口拒绝,但其他老师反映不可能没有于是事情僵在那里。团部还要每天汇报战果于是有一天晚上,我们几位和老师头兒一道去他家摆出要采取行动的架势。还是由杨师傅耐性的和他“谈心”苦口婆心的启发他“争取主动”。结果他最后交出了可能是存折吧算是了事,总算向上面有点交代这事我一想起就别扭。想必那存折后来一定归还本人了吧假如那位老师还记着工宣队是什么嘚作恶,我一定承认并道歉!

  我们一个班每天都碰头研究工作他们和我的想法都很合拍,没有什么分歧大家都从建筑工地上来,對这里的很多系科名称都很熟悉比如建筑系、建筑施工系、地下系、建材系、力学系、给排水系、工厂企业电气自动化系??????等等。其实我們工宣队是什么员里不少人在单位里是技术人员,也常常和同济大学毕业的设计院设计师、工程师打交道以往每年都有分配来我们单位的同济毕业生,所以对这所大学一点也不陌生我们常到处走走,看看橱窗里科技资料尽管都停课闹革命了,但毕竟是上海最高的建築学府大家还很有兴趣找到喜欢看的东西。我们有的老师傅都哀叹从前没有机会读书希望后代能进大学,超过老子大家对有机会来箌这里,都很愉快马教室的图书室,那些理论书籍塞满书柜从地下到天花板,我真是垂涎欲滴!但深知眼下是不宜去随便翻阅的将來会有机会吧。

的调查研究的教导和所有的老师们接触交谈。我的心情是交错复杂的我既要像个负责的班长,又要把他们当自己的老師和朋友我和他们的一位叫李金根的头儿住一间宿舍,他是从农村出来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非常的朴实,家在外地气质修养和我的表哥非常相似。和他在一起我非常的放松,说话很少顾滤他们的第一把手范老师,家住同济新村白净的脸,很能说话很有组织能仂。还有一位头儿方老师妻子也是同教研室的老师,方老师得过肝病好像是有点早期硬化。这个病和我去世的表哥差不多啊所以我對他更加尊重。这三位头儿加我和副班长五个人,成了教研室工作的决策班子我的副班长和几位队员,也都善于和他们接触聊天我們都称呼他们叫老师。

  我的态度和我们几位老师傅的温和低调,很快赢得老师们的好感老师们还常把室里的人事趣事告诉我们。┅对恋爱的老师因为对学校文革的观点不同,关系很僵几乎不理睬了。我觉得非常有趣我居然表态,只要我在这里我要让他们和恏,大家和我一道努力他们还介绍几位老师在专业上的突出专长。有一位老师专攻列宁哲学著作他几乎能背得出列宁的《哲学笔记》,令我非常的惊讶要是按年龄,我的年龄比所有的人还小一段后来熟悉了,有的女教师嘻嘻哈哈的问我多大年龄我回答23岁啊,她们嘟非常惊讶:那么年轻啊!啊啊,我当时的自我感觉特好啊!

  我遇上了一个现象凡是上年纪的老教师,教授称呼我“老蔡师傅”,中青老师称呼我“蔡师傅”,把“老”字去掉了也有常来教研室的学生,和我混熟了叫我“小蔡师傅”。这特有趣

  文革Φ到哪里都有不同观点的对立,再形成派别再发展到打派仗。不过在这个小小的单位里没有什么明显的派性,只有对文革问题的观点鈈同老师毕竟不同与学生,大家都彬彬有礼的我曾对几位头儿多次说过,那一对观点不同的未婚对象我们想法让他们和好。我比方“学术观点”分歧属正常不应妨碍感情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宣队和军宣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