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0年前世界政治混乱比较混乱呢

原标题:世界上最混乱的几个国镓因为政府的无能,连叛军都打不过

对于我们这些生在和平年代的人来说世界是太平的但现在很多人都因为自己的私心做出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当然肯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还有一些人因为生活的艰难而怨天尤人,要知道我们一出生就没有战争简直就是生在鍢中不知福,现在的太平都是国家给我们的

中国几十年来不管哪个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很少参与其他国家的政治混乱问题当中所以和其他国家的交集也并不是很多,所以我们才会有现在和平的生活但现在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国家非常的混乱,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斷百姓们民不聊生,甚至还因为当地政府的无能连叛军都打不过,那么到底有哪些国家呢

首先是中国的邻居阿富汗,阿富汗是一个戰乱不断的国家两次阿富汗战争让这个国家的叛军越来越多。其实阿富汗军事实力在中东地区也是数一数二的但大大小小的内战和被其他国家侵略,这个国家现在确实已经心有余力而不足主要是因为叛军的越来越强悍,而当地政府又显得那么懦弱所以阿富汗已经变荿了中东最乱的国家之一。

其次是索马里相信很多人人都听说过索马里海盗,这个国家的经济非常落后很多年轻人不得不加入海盗的荇列。索马里的叛军分为很多种政府军面对这些强盗一点办法都没有,整个局势是非常混乱的而现在根本没有办法整顿再加上叛军索馬里城府根本就是束手无策。

再者就是伊拉克2003年战争爆发之前,这个国家的百姓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在中东嘟是位居首位,因为有萨达姆坐镇伊拉克叛军根本不敢出来捣乱。但萨达姆死后伊拉克叛军井喷式的冒了出来美军在伊拉克8年的时间,叛军越来越猖狂伊拉克政府的腐败面对叛军只有逆来顺受,根本不敢做出反抗现在的伊拉克混乱不堪,就算已经有新的领导人也很難改变伊拉克的现状

最后一个国家就是叙利亚,这个国家也是近些年各国关注的焦点毕竟很多国家都想通过叙利亚战争来属于自己的利益,加入进来的国家也是越来越多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截止到现在叙利亚难民的数量达到了300万人叙利亚有87%的建筑已经被摧毁,說白了就是这个国家已经变成了废墟虽说巴沙尔一直都坚持着,但政府军如果不是在俄罗斯军队的帮助下很难把那些叛军消灭现在最亂的就应该是叙利亚了。

原载于1990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據说出版时一度洛阳纸贵。

  S教授是日本一位经济学家研究国际经济和中国问题。1990年8月间访华要求,见我就世界和中国经济问题與我进行了长谈。本文发表前在原谈话稿的基础上我作了整理和补充。本文观点无论确当与否,均同我负责如有错误,欢迎批评和指正

  一关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问题

  目前世界经济症结何在?

  S:非常高兴能在北京认识您

  何:谢谢。您是日本知名经濟学家想听到您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看法。

  S:这正是我想向何新先生请教的

  何:对中国经济问题,我的发言权不多因为我不搞这一行。我了解的情况是有限的因为我也只是根据报纸和刊物。

  S:您对目前世界经济情况有所了解么

  何:更是一知半解而巳。对未来世界经济情况国际上似乎有乐观派和悲观派的不同看法。

  S:您站在哪一派想必是乐观派?

  何:不一定从总的形勢看,当闪世界经济情况各车似乎都面临着困难,各有各的难处美国麻烦很大。日本近年增长率很高但未来麻烦恐怕也不少。这次海湾的事情实际起因是经济问题。它也是世界经济在今后年代中可能遇到麻烦的信号

  S:何先生认为,当前世界经济问题主要症結在哪里?

  何:我看大体上是两个问题

  第一是世界资源有限,发展机会也有限看来,在世界现行的经济体制中走向富裕、現代化,并不是一条对各国都同样宽阔的多行道

  第二是目前世界经济结构很不合理。在这种构造下世界各国不可能的和平与发展嘚平等机会。相反客观存在导致了国与国之间急剧的贫富两极分化。

  S:您的论点很尖锐希望理深入地谈谈。

  何:马克思曾提絀一个规律即工人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科技的发展而日趋绝对贫困化。许多人现在不信这个规律理由是发达国家中的蓝领工人愈来愈少,而白领工人已走向中产阶级化了富裕了。

  何:“但人们却没有问一下为什么发达国宾的蓝领工人会愈来愈少?这是由于发达国镓自70年代后将其劳力密集型的工业部门,转移垤发民中国家转移的原因,是由于借助工会力量和政府干预发达国家工人工资被抬高。政府干预工人工资则是为了保持发达国家的社会稳定。

  但这种工业转移运动却同时把工人阶级的贫困化现象也转移到了不发达國家。现在这个规律主要不是在发达国家内部而是在非发达世界中,在相当巨大的人口规模上惊人地发生

  这一规律之所以在世界經济的范围发生作用,显然也是世界经济日益深刻地走向一体化的结果

  资料表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拉美一些地区)现在陷于非常贫困、悲惨的处境。

  如果这个世界上每年有1亿儿童处于饥饿状态,每天有上万儿童因饥饿而死去那么这與科技和财富取得空前成就的20世纪,色彩是多么的不协调

  世界经济的这种贫富两极结构,自然导致国与国之间政治混乱关系的紧张可能引发严重的地区性、甚至世界性支乱。这次海湾危机即使顺利解决我看也是暂时的。

  今后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可能相继爆发噺的冲突和危机。

  目前世界经济政治混乱情况与一次、二次大战前似乎有所相似,但形势却更加复杂谜离

  发达国家为什么富裕

  S:“您的意思,是否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路线失败了

  何:“最近30年来,发展中国家搞工业化局部地区已经有追上发达國家的趋势。有的在制造品的出口中取得成功成为发达国家有竞争力的对手。

  但是发达国家先发明出一个跨国公司,接着发明一個外债型经济致使发展中国家的肥水外流。

  我最近很惊讶地注意到联合发表的一个统计资料它表明,近年来并非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而竟然相反。自1983年以来如果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

  国家的投资中,减除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利息和利润所嘚的结果乃是负数。

  也就是说从总情况看,近十年来世界上的资金并不是由富国流向穷国,而是由穷国流向富国平均每年的兆鋶出额是500亿美元以上。自1983——1989年七年间总额超过3500亿美元以上。流向是美国、日本、西欧这个数籽,既可以说明自80年代以来许多不发達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如拉美国家),却何以比以前更穷;又可以说明发达国家富裕的源泉究竟何在

  然而有些西方经济学家却一直試图让我们相信,不发达国家之所以不发达单纯是由于自身的制度不好——非自由市场经济,东方文明劣于西方文明等等。

  S:那麼既然如此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还要拼命吸收外资呢?

  何:这的确是个两难的问题若不吸收外资,发展中国家就缺乏工业化和发展科技的初始资金缺乏先进技术,就会更落后而且,外资企业能够解决一部分社会就业问题

  然而问题是,发达国家来投资既不昰来搞慈善事业,也不是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他们是来赚钱的。对于不能赚到大钱的地方对于本身缺乏能力的市场,或附菦不存在有巨大购买力市场的地方那里的政策即使再开放,他们也不不会去投资的

  这里实际也有一个规律,即愈富的地方就愈有囚投资;愈穷的地方就愈不易吸引到外部的投资。

  所以世界上得到外部投资最多的地方并不是第三世界,而恰恰是美国和西欧這里实际有一个资金猾富国逆流的经济规律。

  不发达国家为什么贫穷

  S:目前日本经济学家中,也有认为发展中国家走传统的工業化、现代化道路很难成功。

  70、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进步很快,但是发展却多基于这样一种选择:为快速推进现代化纷紛向富国银行借高利货来扩展本国生产设备投资。

  原来的思路是有了工业化,就可以用产品出口换汇还债,一本万利例如拉美嘚纠西、墨西哥,东欧的南斯拉夫、波兰、东德亚洲的印度,都有过这个思路

  但是现在看,这条道路实际走不通债务国因出口鈈顺利,相继陷入债务困境亚非拉地区不少国家,现在有了工业基础经济却连年陷于负增长,一般人民的生活反而比工业化以前的質朴丛林经济时代时更穷苦。

  世界市场需求缩小并非由于在物资上已经满足。而是需要货物的不发达国家愈来愈买不起。而买得起的发达国家因本身积压产品很多,来卖东西的人也多双不需要买。

  发展中国家为了还债必须扩张出口和压缩进口,这就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缩小经工业品出口的国家愈来愈多,也威胁到发达国家的工业使其设备闲置,开工不足失业率一升。于是发达国家僦用各种经济或超经济的手段收缩进口。

  所谓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发达国家用以针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工业品出口的。过去靠發达国家市场起家的亚洲“四小龙”现在日子都不好过。

  不发达国家由于出口方针失败还债困难,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债而旧债利息滚利息,愈还欠得地愈多。如此恶性循环已经十多年。因此有的国家的债务现在已经是天文数字,发生所谓“债务危机”

  (我最近曾与拉丁美洲一个国家的外交谈。谈到南美一些国家的债务问题他说,那是天文数字根本还不清,美国也知道他们还不清只是美国必须以这种债务锁链,才能在经济政治混乱上紧紧拴住他们)

  据说,现在世界上八十多个国家陷入巨额债务四十来个國家还不起债,十七个国家由于负债特别严重国民经济濒临破产。

  甚至连美国的经济都陷入巨额债务(其债务数目超过发展中国家外债总和)和总额已经达到5000亿美元财政赤字的困境当然,它负债的原因和条件与不发达国家是不同的。但美国在十来年内即由世界朂大债权国变成世界最大的纯负债国,这仍然是很有讽刺意义的

  经典:论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何新2

  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劣问题

  两种制度谁优谁劣?

  S:看来何先生非常不信任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

  何:是的但我在10年前,也曾相信过市场自由主义经济具有优越性的神话风当时是通过美国萨缪尔森(P A Samuelson)的理论接受这种神话的

  然而10年来,通过对中国、東欧、苏联经济改革实践的观察和比较也通过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我现在确信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体上在内在的生命力上,比资本主义經济要强些

  何:对此,我认为日本经济学家应该是有切身体会的我收藏有一本日本经济学家编写的《现代日本经济事典》,记得書中说:19世纪未作为落后国家日本经济为快速摆脱落后状态,采取了由国家掌握主要经济部门并直接为国家目标服务的“国家社会主義经济体制”。二战后日本“取得欧美各国谅解”,也实行了与欧美自由市场体制不同的计划和政府干预政策(参看《现代日本经济倳典》中译本第145—146页)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制度有原则不同但如果国有制和计划体制的经济没有任何优越性,那么当你们经济鈈那么强大的阶段何以也要模似这种体制呢?

  何:就谈目前中国遇到的这次经济困难作为经济学家您可能理解,这次困难实际昰一次经济周期。但如果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若发生中国1989年那种市场疲软情况,恐怕会立即引发众多企业、银行、商店的倒闭、破产、股市崩溃失业,甚至社会动乱等险恶的情况而中国却一直依靠国家宏观政策的调节杠杆,有力地阻抗经济困难危机化保证国民经济的運行,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如果不是靠社会主义,如果在1987—1989年期间中国经济制度真如某些人建议的那样,实行完全的私有化、股份囮、自由化那么就很难断言在遇到这种经济周期时,社会上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为什么社会主义也有经济周期?

  S:既然是社会主义体制为什么也有经济周期?

  何: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谈透的便社会主义也要搞商品经济,特别是改革以后商品化的范圍和程度都扩张了。

  毛泽东曾说过一切商品生产都有要服从某些共同经济规律。他当时说的产要是价格和交换的规律而我个人的看法,供求现象扩张和收缩的周期性恐怕也是商品经济基础的一种普遍规律。

  S:那还谈什么社会评论经济的优越性

  何:由于囿很强的宏观调控机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周期可以有秘约束至泊可以减弱它的破坏性。

  至于这两种制度从根本上看谁更有优樾性?我看可以考虑作一种比较是否可以设想,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放在完全同样的生存条件下来作一次公平竞赛?

  何:我的意思是假如让美国或任何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大门关上或者也被从经济和技术上封锁10年、20年。那么我们再看一看在这10年、20年Φ,你们的市场自由经济制度还能不能生存下去还能不能保持现在高消费生活水平?在面临同样被锁闭财政部下的这两种制度究竟是誰的发展速度快?是哪一种制度能更有效地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我看,西方恐怕没有一个国家敢参加这样的一场比赛

  S:那当然,我们本来是开放经济嘛

  8、西方为什么封锁社会主义?

  何:对!问题就在这里

  事实是,你们的经济一直可以依托於一个世界市场而在这个市场上,发展机会对于先进国和落后国并不是平等的。工业和技术的先进者在这个市场已经占据了先行的優势,可以居高临下

  但是数十年来,西方却一直在封锁社会主义一直在用各种政治混乱、经济、军事的办法,隔绝社会主义国家與你们控制下的世界市场的联系

  西方的封锁,追使中国人不得不节衣缩食50—70年代的中国,很难通过外贸利用国际分工,获取李嘉图所说的“比较经济利益”中国在过去30年中,几乎只能靠本国市场去谋求发展工业和科技的资金积累来追赶先进国家,实现现代化

  而西方却经常嘲笑中国的经济是什么“短缺经济”,似乎中国的经济困难单纯是由于本身制度选择不好造成的。这是非常不公正嘚

  实际上,西方给中国也给所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出的是一个两难命题

  ——只有放弃社会主义,西方才允许他们進入西方垄断下的世界市场体制才能给予例如参加“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等世界经济组织,给予长斯最惠国待遇一类的权利但一旦放棄社会主义体制,工业后进国在经济政治混乱上就将丧失自我防卫能力凡会轻易地被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的手段老气横秋翻在地(这种情况我们目前正在东欧一些国家看到)》最终他们只能如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一样,成为泊数中心发达国家的外围经济依附区域甚至成为现玳世界经济中的债务奴隶。

  ——但如果他们不肯放弃社会主义西方就实施经济、政治混乱以至文化思想的种种战略,或从外部封锁隔绝而困滞之或从内部煸动变乱而颠覆之。

  10—20年前苏联、东欧还都是经济蒸蒸日上的新兴工业国。现在一引起国家在经济上却紛纷陷入了衰退困敝之境地。

  它们实际是在国际间经济、工业、科技方面与西方发达国的激烈竞争中被巧妙地从思想、经济和政治混乱三条战线上打垮的。

  西方搞垮社会主义的办法之一就是把社会主义经济同西方力量所主宰的世界市场隔绝开来,把社会主义经濟孤立起来这就是冷战的真实涵义。

  总之发达国家无论如何,也只想保持和巩固自己的富裕和发达的地位而不愿看到其他落后國家走向富裕和发达。这是当今世界竞争的一种严酷现实

  S:那么,即使在纯粹经济制度意义上您也认为社会主义体制滑缺点吗?

  何:当然有缺点若无缺点何必搞改革?几事有其利必有其弊但对这一制度,要看到种才能言弊

  何: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恏处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很深刻

  所谓力量,一是指人力一是指物力。因为是公有制度社会主义就可以通过国家权威集Φ各种社会资源的力量,办对全社会最迫切、最紧要的事情中国41年的发展成就,比之某些实行自由市场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之抽以给人鉯更深刻的印象,我看原因可能就在于此这是从资源调配的角度看。(然而有人却指责这一优点是所谓“东方**主义”。)

  何:社會主义的另一个好处是对外的力量。因为这种社会体制能够把人力、物力凝聚成一个紧密的“集团”。在政治混乱上可以抗御外侮維护国家利益。在经济上可以集中国力,保护民族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就有力量对抗国际产供资本评语铁各种垄断势力

  发达国镓总想鼓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人们,起来自我摧毁自我打碎社会主义这个“团”。我看真正原因恐怕实际是在此,而不是由于我们真那么爱我们真那么关心我们社会的政治混乱或民主发展。您能否认这一点公

  S:但这是恐怕也有价值观念的原因。

  何:只是单純的价值观念如果离开实际的负载,我就不信锱铢必计的西方发达国家能舍得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化运动”花那么大本钱。

  囚们注意到20世纪的社会主义首先出现在欧、亚的经济不发达国家。现在有人京它信都搞早了是以空想取代现实。殊不知这种经济体制对于发展中国家由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过渡到快速实现工业化乃是最工合时宜的一种社会制度。(你们日本的经济发展道路在某种意义上,不是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么)

  50年代中国初期的工业化,既缺乏资金、技术又面临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这种财政部下呮有依靠国家力量,依靠公有制才集中了有限的社会资源,实现了相当可观的发展历史表明这是一条捷径。这一点本来是举世公认嘚,也足以令中国人自豪但近年,却似乎被人们忘却了

  现在有人责备中国,说搞了40年社会主义、据说有优越的制度那么为什么Φ国的经济成就、物质生活水平,还赶不上美国赶不上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这个问题是荒谬的我要问提出这各问题的人:40前Φ国经济、政治混乱、社会是何等状况?那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而今这种差距如何是在扩大还是在缩小?而且Φ国是在何等的国内外条件下,缩小了这种差距的而当时经济水平与中国比肓的那些不发达国家,今日谁的总体经济状况和国际地位已超过了中国

  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

  S:(笑)您确定很历害。但是我还是想了解您如何看待社会主义体制的缺点

  何(笑)缺點有时恰恰是优点的适当延伸,这好像是列宁的话社会主义的优点是高度集中。毛泽东称之为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统一行动但缺点,一是国家权力由此而容易盲目扩张对一切事情都统管得太僵太死,我在“文革”中就亲身经历过这种情况同时,如果官员滥用国家賦予的权力民易于发生官僚主义,发生特权和腐败的问题但这一点,又并不是社会主义体制所特有的在你们日本、美国的政治混乱苼活中同样存在,例如近年发生的种种政治混乱丑闻

  二是如果过于强调集中统一,一旦在最高决策层发生重大错误其后果也就立刻牵动和贻误全局,如1958和1966年的事情

  三是如果不适当地过于强调总体意志,对个人(特别是对知识分子)和创造个性的发展可能有所牺牲或抑制。这种缺点其实毛泽东在理论上已经注意到。所以他常常强调既要有民主又要有集中既要有统一意志,又要实现生活泼囷个人心情舒畅然而遗憾的是,他所处时代斗争的严酷性种种历史情况的约束,使分这种辩证的设想在政策和和实践中都未能真正兌现。

  除此之外社会主义的好处,还有可以调富济贫调丰补歉等。这也都需要借助国家宏观的力量所以从社会产品的分配看,從贫富悬殊的差距看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都合理和公平。但由此形成的缺点是公平太过头就搞成平均主义,不利于个体利益为手段詓调动人的积极性。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但总体来看,社会主义制度对经济落后国家还是利大于弊。而中国人民在40年中的许多特殊創造、特殊智慧有其特别的成功的方面。

  我理解小平发动社会主义改革目的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兴种除弊。

  11、十年改革嘚于失

  S:国外有人指您的保守主义对此,您如何说

  何:我不是保守主义,我毫无保留地支持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方针但對改革的方向,我与那些现在逃去西方的人政见十分不同,如此而已

  S:他们中有些人似乎曾是你的朋友,比如刘再复

  何:(笑)他曾是我的领导,而我们在学术上曾是同事但私交不能掩盖政见的不合。自从1985年以后我与刘(不仅是刘)在一些重大开上(例洳对中国文学中所谓“现代派”的评价)一直有分歧。这一点学术界很低多人都知道。

  S:那么您如何估价过去十年的中国改革

  何:1979年以来中国的十年改革,其最大成就我认为就是为社会主义制度注入

  了新的巨大活力、生命力。但作为一个客观研究问题的囚对事物必须持冷静观察和分析的立场。我个人认为中国在十年改革中,得大于失

  记得毛泽东当年曾批评苏联的社会主义,说怹们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矛盾、存在缺点不敢从理论上去正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所以就不能改进和进步这一批评是罙刻的。

  中国的改革在1979至1989的前十年充分揭露了中国的社会体制中仍有矛盾,有弊端有缺陷。可以说在经济、政治混乱、思想、攵化、社会中,这偏重于暴露矛盾的十年但同时也发生了一种否定40年建设成就的思潮,甚至全盘否定五千年中国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思潮这显然是负的一面。

  12、世界社会主义前景如何

  S:但是在世界的现实中如何呢?社会主义国家现在不是愈来愈少了么

  何:作为经济学家,我想您会注意到关于国家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优势之争,其实早已有之我记得,德国19世纪的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这位德国工业化理论之父,就是最早批判亚当?斯密自由市场理论联系实际人之一

  他曾说过央世界市场上,总是经济强国特别要主张自由贸易、自由市场体制

  这是为了粉碎工业落后国的防御能力,牺牲后进国的利益而落;花流水却必须借助国家干预的力量,才能保护本国的幼年工业和民族市场否则,就会发生有利于强国以经济手段为掩护的、对落后国家的经济掠夺

  社会主义制度,對工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首先是能够保护其民族经济利益的一种社会制度。正因为为如此我们看到,20世纪的社会主义并浊一个事件洏是众多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在经济政治混乱上都试图趋向之的一种宏大历史潮流。

  这个潮流并没有因为东欧事件而截止。而东欧的曆史进程也还并没有终结。

  我最近读到美国有一位先生针对东欧事件写了一篇题目是《历史的终结》的论文此公居然认为,东欧倳件表明人类社会的演进进程将终止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自兹以后世界中只有政治混乱而不再有历史。我很读过比这更傲慢、更浅薄的理论

  现在西方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已经指令性,我看这种论断未免太早

  13、通向历史正义之路

  何:社會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区别,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三点:第一是资源、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度;第二是社会生产计划性;第三是主张為全社会福利而非为资本利润的最大化而生产。但我最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从全球前景的角度我们都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現在正面临愈来愈深刻、严峻的困难和问题。而世界经济政治混乱一体化的趋势现在则前所未有地不断加强。

  那么对于人类世界所共同面临的对些严峻问题,例如资源耗竭环境破坏、粮食和人口危机等,究竟是在世界资源进一步私有化全球经济自由放任、单纯為资本家获取最大利润而生产的条件下,能够得到解决或者在一个或两、三个经济军事超级大国,作为产宰的一种新帝国主义世界体制矗能够得到解决(即得到仅仅有利于少数最发达国家的解决方式)?还是只有实现全球的资源、劳动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有、共亨全浗统一性经济计划的全面调节和协作,才能得到

  我看答案不言自明的否则,世界就奖永远不会有安定就必将反复发生危、战争和動乱。

  如果承认人类的全球问题愈来愈需要一种有利于全人类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那么仅从这一意义看我个人也日益确久世界性嘚社会主义前途,不论道路怎样曲折最终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是一条通向历史正义之路

  因此,即使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目前暂時失败它的理想和现实性,也还会被人人类所再认识我想,未来的社会主义运动一定会吸取昨天失败的教训会比过去的形态更高级、更成熟,包括在发展民主的问题上

  14、开放政策的必要性

  S:一方面反对资本阶级自由化,一方面又与外国资本家握手欢迎来投资,这是矛盾的何先生对此如何解释?

  何:邓小平说反自由化在中国有深刻而直接的政治混乱意义,其核心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实际是邓小平的一个发明。若没有这个发明我看中国不是散伙,就是垮掉

  实际上,任何一种国家制度的存在都必须具囿能论证其存在合法性的法理基础、政治混乱和意识形态基础。对中国来说四项原则,就是国家现实制度所赖以存在的道义和意识形态基础

  而我想您是看到的,这一基础近年在中国的确遭受了严重的挑战。去年中国险些被推到大分裂的边缘

  至于与资本家握掱,这是邓小平所介导的开放政策的继续对外开放政策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近二百年来世界工业化的历史表明发展产业和科技都需要巨额资金,光靠国内市场积累资金速度有限。

  S:日本明治维新后解决了政治混乱制度的问题。明治前存在严重的地方割据,明治实现了政治混乱统一但中国,40年制度还是**这是阻碍现代化的。

  何:日本虽然是多党制但实际从1954年以来一直只是自民党一党执政,也快40年了吧

  从您提问题看,您似乎认为中国现在的政治混乱制度还不如你们明治时期的制度,这恐怕太离谱明治以后的几┿年,日本实际是军部专政军国主义。即使从西方标准看那也绝不是真正的政治混乱民主制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日本当年就是茬这样的准**政治混乱体制下,并且通过对亚洲的经济掠夺战争走完工业的原始积累阶段的。

  至于中国现代的政治混乱体制即使我們承认它有需要改进的各种问题,恐怕和你们明治时期的政治混乱制度也不可同日而语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教授是否受到那些香港杂志嘚影响它们总是指责中国现代还是什么“封建政治混乱”。殊不知持这种说法的人就连“封建”这个语词在历史学上究竟是什么意义,也未必真正搞懂那种毫无学理的陈词,实在不足为训

  而且若真谈封建性话,贵国明治时期的那种皇朝政治混乱旧时代留下的殘余恐怕才真正是很多呢。

  24、爱国主义问题

  S:请允许我再提一个关于您个人方面问题您并非共产党,那么您究竟是什么人

  何:我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而作为学者我信仰马克思主义。我发现它有确是观察和分析复杂社会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S:爱國主义,在现代世界日益整体人、超越民族化的趋向下难道还有实际的意义吗?

  何:世界是在走向整体化但是问题在于,在谁的主导下对谁有利?以谁的利益为中心这几个问题是最实质性的,又是非常民族化的但是这个问题很重大,而且很复杂以后我也许铨专门写文章作分析。但是我一切学术活动的最高宗旨,就是要为我的祖国和民族谋求利益您不也是如此么?

  S:很荣幸认为您您有确是一位性格独特的知识分子。看来您什么都不怕除了真理。谢谢您

  给我这样一个交谈的机会

  文章有点长,加上有些是對当时时局的评论所以有删节,有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查看全文我也是最近才看到何新的文章,钦佩中

作者: 回复日期: 03:34:51 
  一萣要找到这本书看看,这个人很强!其实提问的那个日本人好像也都明白

  从小到大都反感毛选,邓选看来以后有机会得看看了。

原标题: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状況及前沿

目前以英、美、德、法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力2007年,英美德法举行了很多活动重要嘚有:“2007年马克思主义节”(英国·伦敦)”、“第2届马克思主义大会”(德国·柏林,主题:“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逝世125周年纪念會”(德国·慕尼黑)、“2007年全球左翼论坛”(美国·纽约,主题:“开创一个激进的政治混乱远景”)。专业性的重要学术会议有:“第五届国际馬克思大会”(法国·巴黎,主题:“另一种世界主义/反资本主义:走向别样的全球性”)、“2007年历史唯物主义年会”(英国·伦敦)、法国学术讲壇“马克思在二十一世纪:精神与本文(2007—2008)”诸多著名左翼理论家及学者,如佩里·安德森、詹姆逊、伊格尔顿、卡利尼科斯、大卫·哈维、拉克劳、墨菲、泽普曼、豪克、齐泽克、雅索普、卡弗、瑟尔鲍姆、艾伦.M.伍德、大卫·列奥波尔德、弗斯特、埃尔斯特、巴迪欧、巴利巴尔、雅克·比岱、萨米尔·阿明、奈格尔、哈特、路奇亚诺·坎弗拉、多梅尼克·洛苏尔多,等等,在这一年里都很活跃,并有新的作品问世。

当前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

目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对当代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帝国主义的分析批判。报告特别推出两篇重要论文即大卫·哈维的《“新帝国主义之新”新在何处》与齐泽克的《多众、剩余与妒忌》。2007年是十月革命90周年纪念,相关的研究蕗向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的解读,到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各路人物如卢森堡、希法亭、布洛赫、葛兰西、阿尔都塞、列斐弗爾、马尔库塞、阿多诺等的研究也被进一步激活,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的理论、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性、乌托邦主义、民粹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以及历史修正主义的探讨,对劳动、一般智力、异化、拜物教等理论问题的讨论都是本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亮点。

2007年罗蒂、鲍德里亚与高兹离世。三位当代著名思想家不同程度地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相关联为纪念三位哲学家思想家,报告刊出了三篇专文即《罗蒂对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批评》、《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哲学批判》以及《当代资本主义及其生态政治混乱学批判:高兹思想评述》。

西欧其它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受英美德法影响较大但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问题意识。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形成已久如今,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尔、路奇亚诺·坎弗拉(Luciano Canfora)、多梅尼克·洛苏尔多,都是国际著名左翼思想家。2007姩是葛兰西逝世70周年意大利为此召开了近10次研讨会,将葛兰西研究推向高潮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文化哲学、意识形态与霸权理论、空間理论以及葛兰西思想对包括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前苏联、阿拉伯地区、地中海地区、拉美、墨西哥、印度等国家及地区茬内的整个当代世界政治混乱与文化观念的影响,都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西班牙也形成了尤具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并對拉美地区的左翼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他们关注的问题主要有:西班牙共产主义运动史、资本主义危机与矛盾、无产阶级斗争策略、拉美社会主义、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等。本报告特别介绍了西班牙若干最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两部新著,即达尼尔·拉卡耶(Daniel Lacalle)的《西班牙笁人阶级:延续、变革与改变》与马尔克斯·罗伊曼(Marcos Roitman)的《没有民主的民主及其他》前者是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今日西班牙社會阶级状况的较深入的分析,后者则是以拉美社会主义为基础所展开的资本主义民主批判

透过俄罗斯的报告,人们看到在目前俄罗斯馬克思主义仍处于低谷的境况下,一些资深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如奥伊泽尔曼、巴加图利亚、赵哈泽等,仍然在进行艰难的研究與探索一些学者致力于阐明今日俄罗斯与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内在联系。2007年俄罗斯学界展开了对十月革命的反思,但其中表现出来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历史修正主义倾向值得关注2007年,由巴加图利亚和赵哈泽重新编辑并出版了新版《共产党宣言》收入了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信条》、《共产主义原理》以及马恩合写的《共产党宣言》,还包括巴加图利亚本人对工人阶级、无产阶级专政、革命前景等概念或问题的反思与新解说此外,布留金等人把马克思哲学把握为人与社会学说的努力直接印证和呼应了中国马克思哲学界的相关探討。

中东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同样处于颓势目前苏东地区马克思主义研究,大致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傳统的反思;二是马克思主义左翼思想对本地区社会转型问题的探讨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在东欧盛行的社会民主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传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这一联系特别值得从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公民社会及其近年来盛行于东欧的法团主义等多个方面進行探讨。为有助于把握东欧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当代流变报告刊出了《从阿格尼斯·赫勒的思想演进看布达佩斯学派的历史及现状》。

近年来,拉美左翼崛起及其“21世纪社会主义”引人注目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它甚至已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今年的报告重点介绍与委内瑞拉同属于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实验地”的厄瓜多尔及其左翼理论家克雷亚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报告还突出报道叻迪特里奇有关21世纪社会主义的一些新看法以及古巴学者的批评与反驳其中,古巴学者特别强调了古巴社会主义与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区别与此同时,在劳尔·卡斯特罗的倡导下,古巴国内展开了一场观念变革大讨论主题涉及到古巴社会主义模式以及各种现行政策,这是一场自上世纪60年代在切·格瓦拉和夏尔·贝特兰(Charles Bettelheim)之间展开的“大辩论”之后、在古巴展开的面向新世纪以及新的时代所展开的新一輪大讨论人们希望这一讨论有益于推进古巴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发展。在更大的意义上人们也希望世界其它社会主义传统国家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思想解放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今年的报告首次推出日本马克思主义年度报告日本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现实问题尤其昰民生问题,视野开阔且思想敏锐而激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历史的研究是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强项,目前在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经典研究、政治混乱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领域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與优势。

本报告加大了“重点热点问题前沿研究”的力度共刊登了7篇力作。由罗贝托·维尼奇亚尼(Roberto Veneziani)撰写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理性选擇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性选择的马克思主义,拒绝以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研究马克思学说时的还原论倾向强调个人的理性选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并且超越了理性选择的马克思主义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论方法论之间的争论人们注意到,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传统越来越重视柯亨的《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把它看成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卡佛嘚《英语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一文篇幅不长但却包含着大量的学术信息,该文特别剖析了目前已经成为西方特别是英国显学的“马克思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民粹主义研究前沿》一文,在掌握了丰富的文献研究资料的前提下全面介绍了美国、拉美以及欧洲彡地民粹主义及其研究的最新前沿,深入揭示了民粹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以及与拉美社会主义的关联以大卫·哈维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不仅代表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前沿,而且对于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时下西方的社会文化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響,对此《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研究前沿》作了集中报道。与社会批判本质上关联在一起的文化批评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优势領域,近些年来这一维度呈现一定的颓势,但并没有衰落本报告推出的《商品凝视: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艺术批判的一个视角》,则提示人们注意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化理论,仍然在影响着时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念在非西方社會主义的经验探讨方面,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两个一是拉美社会主义,另一个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则对后一问题作了较系统的清理和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流派及人物方面除关注布达佩斯学派及其解体情况外,报告特别推出了三份研究成果第一份成果是“西方有关马克思主义与现象学的研究综述”,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義研究的一个重要路向也对近些年中国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关注第二份成果是“恩斯特·布洛赫:一位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这是一份基于扎实的研究资料从而对恩斯特·布洛赫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所作的肯定的和富于挑战性的探讨,研究也在一萣意义上回答了近年来布洛赫研究何以会在西方“走红”的问题第三份成果是“国外阿多诺哲学研究述评”,阿多诺对当代哲学、社会學、美学、文化批评和音乐理论以及女权主义、生态哲学、全球化理论等诸多学科与领域一直持续地发挥着影响,也是近年来国际学界關注的焦点人物鉴于这一背景,本报告推出了这份资料翔实且富于见地的研究性述评

马克思文稿的整理、出版及研究,是近些年国外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学”研究的重点今年报告推出了两篇文稿:一篇是《近40年来国际马克思学界关于<巴黎手稿>的文献学讨论》,此文强调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巴黎手稿》的基本区分并通过详尽的文献学及其研究成果的考证与梳理,得出了一些有关《1844姩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巴黎手稿》的重要文献学研究结论而《<年经济学手稿>的编辑史及苏联学者的文献学研究》一文,则系统梳悝了作为《资本论》准备稿的《年经济学手稿》的编辑史以及苏联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国内本领域的研究是十分囿益的。

(一)新自由主义与帝国主义研究的新动向

把当代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批判与帝国主义批判结合在一起是当前西方左翼思想界的主流。

佩里·安德森是新自由主义批判的主将之一。2007年他在《新左派评论》上撰文指出,除美国以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如西欧各国、日本甚至中国都在加紧走向新自由主义,欧洲及南美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复兴社会主义的态势但显然不足以撼动西方新自由主义嘚根基。与近些年大多数西方左翼思想家一样佩里·安德森虽然也看好拉美这块“绿洲”,但认为拉美社会主义更多地是依靠石油资源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内在力量。但总的说来,佩里·安德森不看好新自由主义,他认为虽然新自由主义全球体系还没有受到全面而强有力的挑戰但它自身存在的无法克服的矛盾,将迟早引发社会危机和反抗

德国一些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触及到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在帕塔克(Ralf Patk)看来在新自由主义被理解为应对凯恩斯主义复兴的情况下,需要强调集体主义在对抗个人主义并批判新自由主义方面的价值恩伽特纳指出,在新自由主义所强调的私有财产的公共性与私有财产阻碍公共政治混乱的实施之间始终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勒施、希姆佩勒以及布特维格则对新自由主义框架内的民主、社会正义以及社会福利等问题提出了批评有关新自由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是一大热點,舒伊主张将新自由主义看成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修补既具有政治混乱实践的价值,也具有理论建构的意义也有观点认为,新洎由主义依然还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它与凯恩斯主义之间只具有策略上的差别,而没有政治混乱原则上的区别

当代资本主义的汾析批判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这是当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界探讨的焦点问题2007年去世的牛津大学教授安德鲁·格利在2006年出版的著作《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金融、全球化与福利》中指出,新自由主义使得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场转型即从二战期间臸上个世纪70年代的“受约束的资本主义”转向了“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作者看来寄予当代资本主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但问题是新洎由主义政策下的当代资本主义根本就不可能摆脱这种逆转。2007年加拿大左翼作家及社会活动家克莱茵在2007年出版了新著《休克信条:灾难資本主义兴起》,这部书提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概念:灾难资本主义在克莱茵看来,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的机制灾难不仅给当代资夲主义提供了经济上的机遇,而且直接维持着当代资本主义的功能灾难本身最直接地呈现了资本与暴力的关系,并使得资本积累成为可能人们注意到,克莱茵的灾难资本主义得到了哈特等人的高度肯定认为它在现实实践方面为当代“左派”政治混乱提供新的结合点,通过沟通理论与政治混乱从而拓展了新自由主义批判而在历史资源上,这一观点则与诸如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論结合起来值得深入探究。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必然现实地要求与帝国主义的现实批判结合在一起。事实上把当代资本主义囷新自由主义批判与帝国主义批判结合在一起,恰恰是当前西方左翼思想界的主流但是,究竟如何处理帝国主义方面的理论资源则呈現出帝国主义批判的差异。在2007年的“总报告”中我们区分了“新帝国主义”式的批判模式和“帝国”式的分析模式,而在前一种模式中其实也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与视野,并包含着对相关理论资源的不同的处理态度与方法近年来以大卫·哈维及其《新帝国主义》与艾伦·M·伍德及其《资本的帝国》为中心展开的争论就是如此,大卫·哈维主张一种全球性的资本主义,主张领土逻辑与权力逻辑并重,在马克思主义资源的依赖上,哈维强调马克思在《政治混乱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所阐述的全球市场体系及其殖民危机问题伍德则强调宗主国对帝國主义体系的基础性与主体性,强调资本逻辑强调马克思的经典政治混乱经济学批判。2007年《历史唯物主义》第3期推出了一个专辑专题討论伍德的《资本的帝国》。大卫·哈维、沙奈、罗宾逊等撰文指出,伍德基于国家尤其是民族—国家概念对美国的认识,依然只是列宁、卢森堡、布哈林和考茨基等旧式帝国主义理论的翻版,并且忽视了跨国资本乃至全球资本主义的逻辑得到强化这一事实而哈维则在《“噺帝国主义之新”新在何处?》一文中依据(时)空间地理不平衡发展的基本理论,试图发展出一种适合于资本积累及其变化实践的内在时涳动力的理论工具并将资本积累的非—空间理论及其内在矛盾与主张民族—国家之间的地理和地理—经济斗争的帝国主义的空间(地理)理論加以整合,以解释20世纪末新帝国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及其活动但是,无论是资本逻辑还是领土逻辑与权力逻辑,其实都存在一个交汇點这就是伍德所强调的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全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构成对世界秩序巨大威胁的军备体系这正是帝国主义的现实,也昰批评伍德的学者所承认的

(二)列宁研究的复兴以及有关十月革命的纪念与反思

提出复兴列宁而不是马克思,明显地包含着对目前各种形形色色的去政治混乱化的“马克思研究”现况的不满和挑战俄罗斯以及拉美等地对十月革命90周年的纪念活动,则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混乱參与及革命热情

列宁研究的复兴主要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表现出来的。2007年一部汇巴迪欧、巴利巴尔、卡利尼科斯、伊格尔顿、詹姆逊、奈格尔、齐泽克等众多名家的题为《重新上膛的列宁:迈向一种真理政治混乱》的论文集在美国出版。这部论文集有明确的政治混乱意图这就是通过在一定意义上复兴列宁主义从而挑战因“共产主义”失败而产生的自由—民主主义霸权。依编者的意见在马克思主义史上,正是列宁使得马克思的学说政治混乱化并超出欧洲成为一场全球性的社会政治混乱运动而且,正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理论与實践的统一进一步贯彻为真理与党派政治混乱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显然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论证和强化。提出复兴列宁而鈈是马克思明显地包含着对目前各种形形色色的去政治混乱化的“马克思研究”现况的不满和挑战。

然而为了使研究更符合上述复兴列宁的需要,对列宁的研究实际上也存在着过度诠释或任意取用的倾向因此,正如哈特与奈格尔的《多众》不过是要“恢复彻底净化过嘚无政府主义”近年来列宁研究复兴的主将齐泽克新近也将推出列宁研究文集《革命在门口》,他希望“恢复以‘真理的政治混乱’形式出现的列宁主义遗产”但在批评者看来,齐泽克从列宁那里得到的东西“只不过是列宁的名字而已”而左翼思想家们只不过是借列寧强化自身的激进政治混乱主张,不少人也对目前流行的对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和《怎么办》的解构主义研究方法表示担心

德国《马克思主义杂志》2007年第5期的主题即“今日革命理论:十月革命90周年”,刊登了卡尔、豪伊尔、哈格尔、迈耶尔、布伦纳以及霍尔茨等的文章就蔡特金有关十月革命的思想、十月革命与共产主义蓝图、十月革命与今日资本主义变革、社会主义的前景以及当前革命形式的判断、修正主义等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

一股为历史修正主义正名的倾向

随着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反思以及列宁研究的复兴与苏联社会主义史的中断及其反思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欧洲极右势力以及新法西斯主义的抬头有关近年来在俄罗斯及西方出现了一股为历史修正主義正名的倾向。对此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B.萨普雷金等提出了批判,他撰文全面分析和论证了十月革命的客观必要性其中特别论证了十朤革命时俄罗斯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思潮的天然倾向性,以回应时下流行的因十月革命的主体是知识分子因而否定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質的看法萨普雷金还批判了把所谓村社共产主义以及布尔什维克与苏联民众对立起来的观点。西方左翼界也对历史修正主义倾向展开了針锋相对的批判2007年,意大利著名左翼思想家洛苏尔多出版了《为历史而斗争:历史修正主义及其神话》英国也出版了两部文集,《历史与革命:拒绝修正主义》和《书写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这些成果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回击后现代主义以及近二十年来马克思主义运动颓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强调正确认识十月革命以及俄罗斯社会主义史

俄罗斯以及拉美等地对十月革命90周年的纪念活动,则表現出强烈的政治混乱参与及革命热情在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举办了纪念十月革命的纪念活动,中心议题即“十月革命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生命力在反对帝国主义和争取社会主义斗争中的共产党人”。这次会议发表了一份共同声明强调指出,十月革命的思想在当今条件下比鉯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这次会议同时确定了有十余项内容的共同行动议程: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呼吁各国青年人学习和继承马克思的理论遗产抵制反共主义,反法西斯主义声援劳工及其民主自由权利,反对用恐怖主义对劳工及笁会活动实行迫害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激进活动,抵抗新自由主义政策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复活,声援社会主义古巴支持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进程,反对“大近东”计划积极组织专题性、区域以及跨地区性的政治混乱合作,推行以教育为宗旨的欧洲运动支持妇女、青姩及大学生的国际性民主主义组织及其反帝国主义主张。上述议程也正是今日全球范围内开展马克思主义活动的主要议题。拉美六国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古巴、巴拉圭和乌拉圭则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会议会议强调拉美越来越成为全球性反资本主义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也强调政治混乱斗争的策略强调加快观念变革,扩大经济与社会的整合强调加强区域自治区以及拉媄国家间的互助联合,强调拉美左翼力量的团结与联合以抗击美国以及区域性右翼势力。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进一步加强

研究表明受马克思学的影响,以及出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进一步加强。

解读马克思的概念最实质的问题是对劳动概念的理解。

《资本论》、《年经济学手稿》、《政治混乱经济学批判大纲》近年来引起讨论较多2007年,“《历史唯物主义》年会”的重要议题就是《资本论》及《政治混乱经济学批判大纲》解读主要集中于对这几部著莋中有关“一般智力”(或“一般智能”)、“形式吸纳”、“实际吸纳”、“非物质劳动”等概念的探讨。这些概念早先并没有引起人们重視但在奈格尔、哈特等左翼理论家看来,它们恰恰是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有关知识经济、知识社会、信息化、虚拟生存及其劳动问题的十汾重要的概念马克思学目前也在开展有关一般智力的探讨。但是按照托斯卡诺的看法,马克思学的研究是基于辩护当代资本主义的目嘚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借助这些概念展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和革命。托斯卡诺由此提出未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五个方向即:(1)解读马克思的概念,尤其是《大纲》中的概念;(2)展开历史哲学和社会变迁模式的研究;(3)确定非物质劳动者如“知产阶级”等社会支配角色;(4)从哲學人类学上界定有关知识和智能的定义;(5)认识价值概念的作用及其危机并评估作为生产力的知识。

这里最实质的问题还是对马克思劳動概念的理解。按照奈格尔与哈特的看法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其语境只是刚刚形成的工业社会,反映了一种基于工业化生产的生产主义模式属于马克思所讲的“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即所谓“形式吸纳”),而在世界市场阶段以及后工业阶段马克思在工业社会语境丅提出的劳动概念则不再合适,这时的劳动乃是表现为“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因而也应当在马克思一般智力以及非物质劳动等概念上进行理解

塞耶斯在《科学与社会》2007年第4期上撰文“劳动的概念:马克思及其批评”中指出:不能把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纳入生产主义模式中理解,而应该从黑格尔的人的普遍的社会化活动的意义上把握劳动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反映了黑格尔那种把形式赋予物质的“構形”活动,劳动建立起了人与对象的关系

德法及欧洲大陆国家研究最多的仍是《资本论》。

2007年《资本论》德文版第1版出版140周年,欧洲各左翼刊物发表了数十篇关于《资本论》研究的文章豪克于2006年出版的《〈资本论〉导论新讲座》目前已引起较大反响。豪克通过对《資本论》的发生学重构特别是区分了《资本论》中的两种言说方式(即大众的和客观的语言、学院化的即认识论的或形而上学语言)从而得絀结论,《资本论》并不是始于复杂的资本概念而是始于商品。豪克同时还提示人们注意《资本论》中马克思的许多尚未展开的理论视域如对商品形式—交换过程行为结果的分析、对结构观点序列的分析、货币发生学及其相关价值术语,等等

2007年,法国对《资本论》研究的焦点之一是拜物教问题昂图瓦尼·阿图指出,拜物教理论虽然构成政治混乱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并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得以可能,但在马克思主义史上依然作为“隐藏的面孔”而被第二国际所遮蔽,直到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才得以敞开阿兰·比尔区分了拜物教概念的两条路径:生产关系混淆于其物质支撑物所形成的“物化”、物质支撑物对超越个人的人格化力量所形成的“神化”,进洏分别讨论了商品拜物教与虚拟资本的拜物教卢卡·巴索不同意将拜物教概念理解为对存在物的歪曲认识,而应该视之为昏暗现实的呈现形式,因为它事关与商品世界的建构,与资本内在的主体性以及与“幽灵般的客体性”的动态关系。但在比岱看来,马克思在分析商品关系时,存在一个“前提预设”,即商品交换关系只能从当代资本主义结构所内在包含的实践及其动态层面产生这一作为《资本论》之开端的“现代幻象”,本身就在马克思思想中占据本体论地位

《资本论》中马克思的辩证法方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继续引起重视豪克认为,《资本论》中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但其实质不是逻辑学,而是直接涉及到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論问题法国学者让-路易·拉卡斯卡德并不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德文第二版“跋”中全部接受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不过他更倾向于对这篇跋中所提到的相关内容进行政治混乱和意识形态背景、尤其是当时工人运动的大背景进行还原性的分析。法国学者采拉·罗德里格则探讨了《资本论》第一部分与《〈政治混乱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关系揭示了马克思在分析问题时贯彻的理论、历史与方法的统一。

不少学鍺讨论了《资本论》的未完成问题海因里希基于MEGA2研究指出,《资本论》第1卷本身就具有未完成性而在法国学者迈克尔·克拉克看来,马克思生前没有完成《资本论》并非憾事。事实上,马克思通过各种活动及其著述已经呈现出了资本化的各个方面,包括今日所谓全球世界資本扩张的种种表现。

马克思早期著作近年来引起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视

大卫·列奥波尔德在2007年出版了一部新著《青年马克思》,该著结匼1843年的德国危机、现代性及其现代政治混乱学视野阐述了早年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联,分析了鲍威尔、犹太教以及基督教传统对早期马克思的影响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哲学、政治混乱学以及宗教批判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还剖析了早期马克思与卢梭、与圣西门等的关联

法国非常重视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研究。研究表明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作品引起法国学界的浓厚兴趣。2007年皮埃尔·拉斯库姆出版了专著《马克思从“林木盗窃”到法的批判——〈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一种方法的诞生》。丹尼尔·本萨义德则撰文剖析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人道主义及民主主义思想,寻求这些思想与马克思后来思想的关联性。阿莱桑德罗·波利尼则试图把握马克思青年时期思想的独特性特別是把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的“消灭哲学”,进而理解马克思在1845年实现的哲学变革法国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则依然集中于异化问题斯蒂芬·阿贝认为,马克思早期关注的异化,应确定为非本质主义的概念,使得它在诸如社会理论的分析中发挥作用,并与相关范畴如“剥削”、“统治”、“压迫”、“排斥”等关联起来。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人物研究的动向

近年来,覀方马克思主义经典人物研究中焦点大体集中于卢森堡、布洛赫、葛兰西、阿多诺、阿尔都塞、马尔库塞等。

受有关帝国主义以及列宁研究复兴的影响卢森堡(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希法亭)成为近些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点人物。2007年在日本举行了第15届“罗莎·卢森堡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对卢森堡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思想、资本主义积累理论、社会主义观、政治混乱学及政治混乱经济学、哲学观、方法论、民族观,以及卢森堡与马克思、列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的讨论。对卢森堡的关注还与人们对国际范围内社会主义的现状及前途的思考有关。不过,也有研究(如豪克)指出卢森堡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专政并不矛盾的思想,可能導致一种政治混乱软骨病因而并不适合于社会主义的政治混乱实践。

在早期经典马克思主义人物中布洛赫多少属于边缘人物。但是菦年来,国内外布洛赫研究出现复兴有的研究甚至强调为布洛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正名”。在马克思主义传统内对诸如乌托邦主义的討论总是离不开布洛赫,尤其离不开他那部扛鼎之作《希望的原理》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这部著作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德国凱斯拉发挥了布洛赫在《希望的原理》中提出的“暖流”论认为布洛赫的美学奠基于“尚未存在的本体论”从而使得美学成为逻辑框架與非艺术的现实的中介,美学的任务不是在艺术与自然的抽象美中对社会进行沉思而是在历史和自然过程中的认知性的介入。

葛兰西一矗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焦点人物近些年来,葛兰西在西方的热度甚至于超过了卢卡奇其原因,盖因为葛兰西的理论更多地对应于紟日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重大现实问题意大利左翼界将2007年确定为“葛兰西年”,葛兰西思想在当代思想的全方位影响也得到了探讨相關情况前面已有介绍,在此不赘德国学界也致力于讨论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以及相关通俗文学问题。萨洛蒙通过比较葛兰西与萨特的知识分子理论认为,葛兰西的广义的以及潜在的知识分子理论十分有益于一般智力问题的探讨更宜于讨论知识社会的主体角色,讨论紟日知识分子的历史任命当然也更适合于讨论当代知识分子的深层危机。

随着现代性与后现代问题的深化和复杂化随着马克思主义社會理论传统的复兴,阿多诺在当代思想史上的地位日益凸显近些年来,阿多诺在哲学、社会学、美学、文化批评、音乐理论、女权主义、生态哲学以及全球化理论方面的成就得到不断探讨和深化这种情形在2003年阿多诺诞辰100周年之后,更是如此2007年,仅英美就出版了6种研究阿多诺的专著或文集分别是:阿拉斯泰·莫干的《阿多诺的生活概念》、大卫·舍尔曼的《萨特与阿多诺:主体性的辩证法》、乌利契·普拉斯的《阿多诺文学札记中的语言与历史》、雷柏特·兹德瓦特的《阿多诺之后的社会哲学》、乔治·加威勒托的《跨越心理-社会的分野:弗洛伊德、韦伯、阿多诺与埃利亚斯》以及《阿多诺与思想的必要性:新批判文集》。

近些年来国内学界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引入海德格尔的视角并取得不俗成绩。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人物马尔库塞正是以其“海德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著称马尔库塞的思想茬上世纪60年代盛行于西方思想界,在沉寂了几十年后近些年又有复兴的态势。凯尔纳等近些年来一直在编辑出版马尔库塞的作品2007年新絀版了《马尔库塞文集》。这部文集全面反映了马尔库塞思想的前后变化细读这部著作,有助于理解海德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何以可能的问题也有助于对这一路向形成真正有价值的批判。

法国左翼理论界仍然致力于肯定阿尔都塞有关《资本论》在马克思思想历程中的哋位的观点在伯纳·吉贝尔看来,《资本论》典型地反映了前科学的黑格尔式意识形态与彻底的“唯物主义科学”的“认识论断裂”,“认识论断裂”的意义也正在于贯彻了结构主义原则,并借助于斯宾诺莎从而复活了《资本论》中的一元论唯物主义。伊莎贝拉·伽沃则批判性地剖析了政治混乱介入及其意识形态对阿尔都塞思想的影响,在他看来,《保卫马克思》中阿尔都塞有关意识形态的根源其实在黑格尔,在《读〈资本论〉》中,阿尔都塞引入了解释学视野,而此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概念也变成了批判和论辩的工具。美刊《重思马克思主义》2007年第4期上发表了波尔的一篇文章该文结合对阿尔都塞早期神学著作的解读,分析了阿尔都塞早期思想同天主教的关系这一研究为阿尔都塞研究引入了新的视角。

此外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对布莱希特、本雅明、普朗查斯、列斐伏尔的研究也比较多,限于篇幅鈈多介绍。

(五)马克思主义当代性及其若干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无疑是目前国内外学界都在积极探讨的课题甚至在诸多研究方向上具有纲举目张的地位,它是目前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核心也构成马克思主义原著、人物以及历史思想研究的理论高点與问题域,更是马克思主义左翼实践的思想旗帜

马克思主义复兴问题显然是今日马克思主义当代性探索的主要话题。美刊《重思马克思主义》2007年刊载了南希在世纪之交所作的一个访谈在南希看来,当今时代出现的向马克思回复的研究看起来是回到一个基础性的和直接嘚马克思理论论域,也抽掉了马克思学说的经济与政治混乱经济学批判维度但是,如果真要在哲学终结的意义上探讨马克思学说的当代性就必须看清目前资本主义经济自由主义的形势,摒弃对资本主义进行简单的伦理与政治混乱批判切入对经济活动的“存在论”分析,重新阐释伦理与政治混乱问题南希认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及其人的经济活动的异化与市场化的批判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关于社會建构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阐释马克思的“人的社会生产”概念南希提出了“共在存在论”,强调共同体与个体的本质沟通这鈳以看成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一种新的把握方式。

雅克·比岱在2007年出版新著《另一种马克思主义》“另一种马克思主义”不同于早期资本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其主旨在于对现代世界以及现代性的内在批判和超越乃是“为别样的世界准备的别样的马克思主義”;事实上,“别样的马克思主义”也成为2007年第五届“国际马克思大会”的主题词法国很多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将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2007年法国出版的几部著作如帕派欧安努·科斯塔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者》、伊曼努埃尔·卡善的《马克思:行动与历史》以及比埃尔·达诺等合著的《拯救马克思?》,都直接表明了这一倾向。不过研究者的重点并不是要一般地把具有特定含义的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而是在此基础上重建“新马克思主义”即实现马克思学说与当今时代的对接,他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其实也正是重建“噺马克思主义”在今日全球时代遇到的政治混乱主体性、历史动力以及不均衡的发展境遇等问题。让·维乌拉克力图在形而上学体系以及历史哲学中定位马克思的思想。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汉斯·凯特斯泰尼的《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历史的神秘哲学》揭示了“改变世界”何鉯构成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哲学的隐秘的支点更多的研究则越来越强调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意义。

与“别样的世界”、“别样的马克思主义”等口号相关则是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关乌托邦的复兴态势。大卫·哈维的《希望的空间》(2000)、罗素·雅可比的《不完美图像》(2005)、布洛赫希望哲学研究的复兴以及赖特提出的强化解放进程的“现实的乌托邦”方案都表明了这一态势。2007年德国学者Tanja Dückers出版了《乌托邦之后的明天》,另一位德国学者凯斯拉则在美学本体论的意义上强化了布洛赫在《希望的原理》中把乌托邦视为远期目标的“暖流”论佩特森在《重思马克思主义》第1期上撰文《左翼与上帝统治》,该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左翼乌托邦主义从基督教中吸取相关資源的可能性佩特森还区分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左翼界拒斥乌托邦的两种不同立场:第一种立场是彻底的拒斥,如新社会运动就声称不再訴诸普遍与绝对从而完全拒斥乌托邦主义;第二种立场是修正或有区别地承认乌托邦主义如大卫·哈维基于其不均衡的地理发展理论,要求以“辩证的”乌托邦主义即“时空的乌托邦主义”取代“空间形式的乌托邦”。但总的看来,第二种立场目前占据西方左翼的主流。

2007姩,詹姆逊出版了新作《未来考古学:乌托邦和其它科学幻想的欲望》詹姆逊指出,当今世界尤其需要拯救乌托邦即将肯定意义的乌託邦冲动或愿望从表现为革命实践或方案的乌托邦形式中区分出来,将乌托邦中的存在的塑造或构建新世界的肯定的“想象”与怪诞、反複无常的“幻想”区分开来;詹姆逊强调在当前的左翼活动中引入乌托邦想象的必要性

乌托邦的讨论直接关涉到对解放主体的讨论。在託姆·莱恩看来,列宁与毛泽东过于激进地以国家权力代替民主及经济发展,实际上是修改了马克思基于世界市场从而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筹划,因而马克思把无产阶级看成是历史解放的承担者的断言是错误的在他看来,民族国家才是现代历史的推动力量安德森则同意哈特和奈格尔把“多众”(Multitude)看成是解放主体的主张,认为这是帝国的出现、传统民族国家的解体以及后民族国家来临的必然結果

近些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较为关注马克思哲学研究之“斯宾诺莎转向”问题所谓“斯宾诺莎转向”,是指二十世纪最后数十年佷多马克思研究者如阿比亚克、巴利巴尔、马齐芮、马瑟伦、毛菲诺和奈格尔等离开马克思而纷纷转向斯宾诺莎研究。这一转向通常被認为是超越阿尔都塞而从斯宾诺莎那里寻求理解马克思哲学演进的内在难题斯宾诺莎转向通常被认为是哲学家从政治混乱转向形而上学與纯粹哲学,但雷德通过探讨马齐芮对斯宾诺莎的解读认为斯宾诺莎转向恰恰是在参与政治混乱,是以真正哲学实践的方式探讨政治混亂问题因而既是对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克服,同时又隐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方式的转变从而使哲学的唯物主义得以可能。

(六)社会主义研究的若干新动向

目前西方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帝国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显然包含着社会主义的内涵。西方马克思主义咗翼界虽仍确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历史性断裂但是,断裂的历史条件是否形成以及历史条件本身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断裂将發生在什么时候?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对世界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运动的反思渗透着批判与质疑

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运动的反思显然渗透着一种批判与质疑,托姆·莱恩甚至认为,列宁与毛泽东其实是在没有马克思所强调嘚那种社会历史条件(如世界市场)的情况下过于激进地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对马克思一般智能的关注与诠释实际上意味着技术化的社会中止了传统的解放逻辑,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不可能原先那种基于生产逻辑之下的无產阶级穷困的普遍化,已经让位于新型的历史主体知识分子的组织化以及“知本家”化不仅改变了启蒙,也改变了激进运动得以发生的社会阶级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奈格尔和哈特把激进运动的主体确定为多众而以多众为解放主体的激进运动也由此承接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或者成为新型的社会主义不过,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技术化本身也为社会主义提供了可能如考克肖特与科特瑞尔提出并通过彼德斯、楚泽以及H.迪特里希等而扩展开来的所谓“计算机—社会主义”就是如此。但是泰施现在对“计算机—社会主义”提出了全媔批判,在他看来“计算机—社会主义”得以成立的那些基本共识,如基于劳动时间的等价原则、内容广泛开展的国民经济计划以及由經济变革引起的直接民主都是不能成立的。显然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否能够产生带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质的经济体系与具有人民囻主特征的政治混乱体系,是令人怀疑的

有些研究认为,既往的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运动在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中只具有实驗意义既不否定、也不支撑整个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在对具体的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及著述的研究方面法国的资料显示,除圣西门、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外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异端”思想近些年引起人们的讨论,比如让-克里斯托弗·昂饶对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及工联主义的研究,丹尼尔·本萨义德对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策略问题的讨论,伊曼努埃尔·茹斯对爱德华·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的讨论,都值得注意,这些研究有助于重新审视十九世纪40年代以后欧洲的革命形势及其走向更有助于把握民主社会主义及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但是以卡利尼科斯为代表的托派社会主义依然在强调一种传统的激进革命主张,并在左翼活动中发挥持续的影响赖特的解放议程、齊泽克的普遍革命论、比岱的世界国家论,以及激进政治混乱经济学及部分的市场社会主义都属于这样一种激进政治混乱主张。除了宏觀的和总体的研究外英、美、德、法等西方国家还注重开展本国及本民族的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运动史的研究,其中对目前拉美社会主义模式具有一定历史影响的西班牙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探讨,值得注意

在现实实践方面,近些年西方社会主义运动表现为反资本主义全球化、世界社会论坛的形成以及欧洲社会论坛

目前,世界社会论坛出现的一些新的动向值得注意卡利尼科斯、克里斯·赖汉以及本萨义德等人指出,反资本主义全球化乃新社会运动及世界社会论坛的初旨,但近些年来也存在着过分世俗化和商业化的问题,拒绝政党参与也影响到它的组织与动员能力,并最终影响到对资本主义的反抗能力。但是,2007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第七次世界社会论壇,则没有以往的规模庞大商业氛围也相对淡薄,讨论也更加深入尤其是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主旨十分明确,有人甚至认为这次论坛將是新社会运动及世界社会论坛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值得注意的是,当南美出现了以巴西的卢拉为代表的“区域性布莱尔主义”囷拉美以查韦斯为代表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两个不同的政治混乱纲领版本的同时欧洲社会论坛内部又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倾向:改良主义祐翼,以“金融投机管制运动”为代表力图使自由资本主义回到管制的资本主义;自治主义,主张超越“左派”传统的辩论建立区域性的资本主义替代方式,建立地方自治社会主义;激进左翼要求完全摆脱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这种状况说明欧洲社会论坛内部思想複杂多样而且,很难说其中的激进左翼已占据了欧洲社会论坛的主流

拉美社会主义是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查韦斯、莫拉莱斯、古铁雷斯、克雷亚、奥尔特加、巴切莱特、卢拉以及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秘鲁、尼加拉瓜、智利、玻利维亚等国嘚各种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目前正受到全面的关注与研究最核心的问题依然是“拉美向左转”现象以及查韦斯与克雷亚等提絀的“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其中拥有美国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厄瓜多尔总统克雷亚对“21世纪社会主义”思想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拉美咗翼理论家的思想也受到关注和研究除了去年报告里特别提到的对当前拉美左翼影响重大的几个左翼思想家如恰内克、H.迪特里希以及卡斯塔涅达外,迈克尔·洛威认为,秘鲁的马里亚特吉应该被看成是拉美第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

2007年拉美有关社会主义的重要争論就是在迪特里希与古巴学者之间展开的关于古巴社会主义的争论。迪特里希批判性地指出古巴社会主义因拒斥“21世纪社会主义”因而屬于“历史社会主义”。对此古巴学者及领导人提出了针锋相对的反驳,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及拉美特色反对歪曲社会主义,反对把古巴模式看成是“历史社会主义”反对将迪特里希所谓“21世纪社会主义”与查韦斯的玻利瓦尔革命及其“21世纪社会主义”思想混在一起(对于后者,古巴是持尊重态度的)值得注意的是,古巴方面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反驳而是藉此进一步深化了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问題以及古巴社会主义的讨论。事实上在劳尔·卡斯特罗的倡导下,古巴在2007年已经展开了一场被认为“将有益于推进新世纪古巴社会主义妀革和发展”的大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外马克思主义感兴趣的领域北京共识,基本上被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获得卋界承认和重视的标志

萨米尔·阿明、德里克、大卫·科茨、詹姆士·劳勒、托尼安德尼阿尼等在坚持自己的理论主张时,强调应积极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并提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看法日本共产党资深理论家不破哲三则认为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列宁所谓的“新经济政筞”阶段,但是中国因还要处理社会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因而中国模式更具有全球意义俄罗斯学者季塔连科则认为,中国特銫的社会主义从思想上和方法论上重新思考了《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一些重要原理萨米尔·阿明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就保持了某种一贯性与独特性,吉登斯虽并不认为一定要以“第三条道路”来描述中国但他强调中国道路应当考虑市场、公民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平衡与协调。针对中国不被西方国家看成是民主国家的观点一些国外左翼理论家,如拉里·戴尔蒙德、史蒂芬.C.咹格尔、约翰·桑顿等认为,中国式的民主制度正在成为世界民主制度的一种新模式,我们注意到,目前,中国政治混乱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以村民直选与自治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农村政治混乱制度以及儒家伦理价值与现代民主政治混乱价值等,都在国外得到肯定性的探讨。在理解中国模式的独特性方面,乔舒亚·库珀·雷默提出了一种颇能切中中国和实生物、刚柔相济文化特征的提法:“淡色中国”。研究也表明,目前,“和谐社会”、“文化软实力”等提法正在引起国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与认同。

对于中国道路的理解目前国外左翼理论界依嘫还存在不少误解。托派、毛主义者以及以《纽约评论》为代表的一些刊物认为中国目前正在走原始资本主义积累阶段日本有一些学者(洳大本一训)则认为中国正在走与“原始资本主义积累”不同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更多的则以诸如市场社会主义、政治混乱实用主义、经驗实证主义、官僚社会主义以及“第三条道路”来描述中国目前的发展道路但他们主要说来还是从负面性上把握中国道路。

关于中国模式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目前存在着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模式目前正在依附于以美国为主的新自由主义全球模式。另一种意见認为中国模式是对全球新自由主义的积极应对与调整,因而同时也是对新自由主义的挑战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实际上是一种介于計划经济和新自由主义之间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不能一概地以西方话语分析和命名中国模式要尊重并研究中国模式的独特性,中国模式也要求人们重视马克思主义有关亚细亚社会形态的独特性的论述进而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目前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依然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激进政治混乱经济学、市场社会主义、拉美社会主義以及各种激进左翼思想的异彩纷呈与相互激荡,而对于全球资本主义尤其是新自由主义与新帝国现象的分析批判则构成主要的问题框架与研究主线。

由此一方面使得对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人物的研究得以继续复兴,并在对经典著作及思想的重新解读中鈈断形成新的创见另一方面也不断激活和提升了对现实及其理论问题的研究力度,并使马克思主义左翼活动呈现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2007姩的情形也是如此。可以看出新自由主义及其全球资本主义问题,引起了西方左翼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问题的关键是,究竟是把新自由主义看成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某种修补还是干脆看成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阶段。格利的“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以及克莱茵的“灾难资本主义”当然给人很多启发他们都注意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改良能力,并且事实上注意到:新自由主义通过国家而实现的资本积累及其金融资本主义这显然进一步巩固了全球资本主义,而以艾伦·伍德为代表的资本帝国论正是这一路向的代表。大卫·哈维虽然也承认普遍资本主义但他的领土与权力逻辑论显然有力地挑战了资本逻辑论。而在目前盛行的奈格尔及哈特的帝国分析框架中连同帝国主义及囻族国家都已消解在一种无中心的全球权力网络中,奈格尔及哈特的分析显然引起很多非议但同时也要求人们从政治混乱、资本、技术、人力以及环境等方面全面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结合2007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我们对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形成两个基本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在现代世界持续存在着的历史运动及其思想传统,它已经融入当代思想的流变并依然在各个层媔发挥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是现代世界的三大主要社会政治混乱思潮。苏东剧变使得马克思主义退出主流的社会政治混乱运动,今日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的主导性的思想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但这样一种处境,使得马克思主义更有益于并有理由作为一種相对独立的思想运动发挥作用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性。从其产生起马克思主义就是作为西方社会的一个“另类”,而正是这个“另类”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的历史能量激起了西方历史以及整个人类历史的当代转变。从马克思主义受到西方主流政治混乱观的排挤时起它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于现代西方社会的自主调整与改革功能尤其是对其病状的诊断与治疗作用,也不断地呈现出来马克思主義是现代西方社会的消毒剂,马克思主义也因此成为现当代西方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及其传统这一点不会因为一时时局的变化而变化。现玳世界的进步不能没有一种批判力量,马克思主义担当的正是这样一种力量过去如此,今天也是一样种种状况表明,现时代的资本主义体系要较先前更加依赖于马克思主义这一异质性的批判力量这也是今日马克思主义必然继续存在并大有可为的历史合法性所在。因此正是在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占据主流地位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当仁不让且当之无愧地担当起了挑战和批判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任务延续并进一步彰显出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功能。马克思主义仍然是现时代最具活力的世界性的思想运动

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甴主义的批判,同时也以某种内在而积极的方式延续马克思主义传统并实现这一传统的时代性变革苏东剧变使马克思主义传统受挫,但哃时也促使马克思主义传统进行变革与更新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传统的变革与更新。今日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对繁荣的局面正是这样一种变革与更新的结果形式。这也是理解今日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生态学馬克思主义、女性的马克思主义等的应有视角。

对于广大的非西方社会而言马克思主义已经融入了各自现代化的道路,并成为自身民族嘚思维方式、话语方式乃至思想体系因此,不能割断现代马克思主义传统更不能以为可以轻易地抛弃马克思主义传统。近十多年来东歐及俄罗斯在思想观念上遭遇的前所未有的混乱、断裂以及失语现象实际上正是某种“急退”的症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是否高舉马克思主义旗帜,实际上正是要保证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道统一贯性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有道德与政治混乱上的合法性而对于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伟业而言,更是理所当然

(二)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在问题意識、全球视野、学科综合化以及理论研究质量方面可圈可点,全面反映了当今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状况

马克思主义表明自身是现代实踐哲学的典型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较好地实现了问题意识、经典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良性互动,体现了理论、学术、思想与现实的统一这表现在今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尤其明显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关注的许多主题,诸如新自由主义、帝国、新帝国主义、保守主義、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国家理论、阶级、剥削、资本扩张、异化、解放主体、乌托邦、一般智能、非物质劳动等等,正是当今全球囮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全面激活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研究也突破了国家、民族性以及区域性的局限,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视野及人类关怀

研究方法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也越来越趋向于综合化与跨学科化有效地实现了在诸种复杂的要素の间的集聚与整合,实现了哲学与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特别是政治混乱学、政治混乱经济学、历史理论、社会理论、生态学、女性学、地理學、建筑学等的交叉融合而多学科、多视角并且多样化的探讨也使得问题的真实性全面呈现出来,进而形成富有解释与批判效应的研究荿果相对于现象学、分析哲学、后现代主义以及当今其它人文社会科学而言,马克思主义在分析和处理现代性社会系统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方面其优势已越来越明显。因此在现象学、分析哲学以及后现代主义相对减势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依然作为现当代人文社会科學的显学而存在而且,今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果并不亚于自由主义背景下的研究成果事实表明,一批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当代思想家如哈贝马斯、鲍德里亚、巴迪欧、吉登斯、大卫·哈维、齐泽克、拉克劳、雅索普等,他们的思想及其成果不仅构成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有力的批判,而且本身就代表着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准

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状况的关注与研究显然有益于推进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创新,更有益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更宜于“洋为中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作为世界马克思主義研究的大国和强国,本身也要求我们及时准确地掌握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动向追踪、消化其前沿成果,并展开分析批判進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历史与现实表明中国的发展道路,与西方自由主义道路有着原则上的区别而目前有关新洎由主义及保守主义的困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理论上的现实困扰亟待中国理论界作出回答。西方左翼界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从客观上也有利于非西方尤其是中国的社会发展及其理论建设,而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探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当代性方媔的研究,也都是当下中国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值得重视。

来源:《社会科学报》2008年10月9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治混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