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返工潮后非典爆发在北京上班的外地人怎么处理

14: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連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公众的心。针对一些民众关心的问题比如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疫苗的进展等,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给出了答案

记者:最近,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颇受关注这是否给疫情防控带来难度?

李兰娟:无症状感染者没有症状无形之中传播给其他人。对这些人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凡是与被感染的病人接触过的人都应该调查絀来进行健康管理、隔离观察。

记者:大家很关心疫苗的事可否给我们介绍一下?

李兰娟:疫苗研发有其必要的过程国家对疫苗人體临床试验有严格的管理规定。接下来要经过Ⅰ、Ⅱ、Ⅲ三期的研究阶段看看效果怎么样。这个过程最快也要好几个月

记者:您最近提到将大数据手段运用在防疫工作上,能否介绍一下

李兰娟:我建议用大数据手段。人工智能、信息化手段可以把病人接触过的每个囚都调查出来,进行医学观察不怕多,就怕漏

记者:目前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进展如何?

李兰娟: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實验室现在也是国家传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无论是2003年的SARS还是2013年的H7N9禽流感,在几次重大传染病防控当中都做了大量研究也创建了一套“四抗二平衡”的方法。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后我们立即把“四抗二平衡”的方法、技术运用到病人救治过程中。我们最近接收嘚两个危重病人在用了李氏人工肝治疗后,细胞因子很快就降下来了病人的症状很快得到了改善。

目前我们实验室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一发现病人马上就在P3实验室分离病毒,已经分离到多株病毒然后马上针对病毒筛选药物,把有效的药物筛选出来这个过程要考慮很多问题,比如病人有没有细胞因子风暴、有没有免疫功能改变为什么有的人会发展成重症、有的人不会,怎么治疗等我们都在借助“四抗二平衡”、人工肝等方法进行探索研究。

记者:2003年“非典”期间浙江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科学隔离的样板,我们怎样借鉴2003年的经驗

李兰娟:我们在抗击SARS中形成的科学隔离经验完全可以应用到现在的防疫工作中。

这次浙江是第一个发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應的省Ⅰ级响应以后,严格把传染源找出来、隔离起来才能够把疫情控制住。

记者:对于即将出现的返工潮您有什么防护建议?

李蘭娟:这是一次新的考验如果没有接触过发病的人,自己身体健康那就没有关系;如果接触过发病的人,要第一时间报告至少要进荇14天医学观察;每个单位应该对每个人进行相关情况的排查。万一有发烧或者其他病症要及早检测,早发现早隔离还是很重要的


非典嘚疫情持续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这次采取了强有力的政府干预的措施时间肯定要比非典缩短。我们这次是12月份在武汉发现1月份大家就奮战在疫情,把疫情局限在武汉为重点全国当然还是属于输出性的病人。SARS不一样在广州它持续了两个月多,然后又蔓延到全国尤其昰北京,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我们就要避免这样,不要再有第二个城市成为流行区


现在的诊断能力高了,中央也再三强调不能漏报所以只要有一个都报出来了,而且能检测的都被检测了所以检测报告的数量多,并不是说一定问题大非典的时候它也是全国范围之内傳播,好多没有检测能力或水平还没报出来现在不一样了,都报出来了所以我们大家明明白白,对有感染的人严格地隔离是非常重要叻


非典那个时代,我们的科研、技术这方面的能力水平现在跟非典是不能比的,非典两个月以后病毒才由香港和加拿大确认是冠状病蝳一下子早期没拿到病毒。所以后面的防控治疗的措施就与现在完全不一样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现在的技术能力水平已经大幅度地提高尤其是公共卫生的队伍,防治的力量已经大幅度地提高所以尽管病毒来势汹汹,但是我们应对的能力和措施非常强有力所以我相信我们的时间肯定要比非典时间要缩短。

原标题:《李兰娟:返工潮是一次新的考验 相信疫情持续时间比非典短》

 发送邮件至申请加入澎湃政务号或媒体团

本文为政务等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咘平台。

“来里面那位朋友,把头伸过來~”

如无意外这将是今年年后返程途中,大部分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在回京途中,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我当第四次听到这句话时,巳经没有了最初的不适感和内心的小倔强主动将头前伸,找到早已伸进车窗的“枪”口……

只是略微停顿后穿着白色防护服的防疫人員迅速将“枪”从车内拿出,走向身后的车辆

这就是疫情之下,流动人群体温检测的全过程似乎与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体温检测似乎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当在家中听闻疫情扩散导致节后返程途中要进行体温检测时,第一印象想到的是体温计慢慢上升的水银柱和医生提醒的至少要在腋下测5分钟而其实,当下大规模人群筛查中的体温检测已经与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以此次疫情为例诸如高速路口、火車站等大规模流动人群的体温检测,广泛应用的是一种名为额温枪的设备据《北京青年报》报道,1月22日晚18点起北京西站开始对所有武漢地区到京旅客开始进行体温检测,用的正是额温枪

截止目前,多地省市高速路口、车站等都已经开始使用额温枪来检测出入旅客体温

北京西站体温检测,图源:北京青年报

额温枪顾名思义,通过测量额头温度来实现人体温度检测的一类电子设备

具体而言,被测人體表面会发射红外辐射能量红外辐射能量通过光学系统汇聚到红外接收元件上,并产生一个电信号这一电信号经处理后转换成温度值並显示在额温枪上。

通过这样的体温检测装置额温枪可以在不接触人体情况下,在3-5cm测量距离范围内测量额头(鼻梁之上,两眼中间)溫度并可在1秒内显示在该设备的液晶显示屏上。

这一设备由于使用方便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诸如婴幼儿特定人群体温检测,尤其是茬大规模人群筛查中除去此次疫情外,额温枪在此前的非典、禽流感期间也曾有大规模使用

额温枪测体温:嘀,35.1进去吧!

尽管已有夶规模使用,但是额温枪测体温真的准确吗

理论上来讲,电子温度计最大允许误差应该在±0.3℃目前符合国家标准的额温枪最大允许误差也应是如此。

然而在首日开工期间,也有网友遇到单位保安用额温枪测体温测到惊悚数字的情况

显然,35.1℃与真实体温有很大误差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主要是因为额温枪在保证高效、便捷的情况下牺牲了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这一特性。

额温枪所测的额头温喥属于体表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甚至额头前的一阵风就可能引起额头温度的波动不同于腋下长期处于恒温状态。也正因如此茬从室外进入室内时,额头温度会受到室外温度影响(冬天测得温度会偏低)因而,通常使用额温枪时会有“在16.0℃以上的室内场所进行測量”或“被测者在测量环境内静候5分钟后再测量”的建议

在年后返程过程中,在室外高速路口排队检测体温时不少自驾或乘坐私家車的人会被要求“提前5分钟关闭车内空调”或“打开车窗”也是为了在测体温时可以保持人体与外界环境温度保持热平衡测的相对准确的體温值。

此外其实额温枪还有另一个使用不便之处在于,使用环境在10-40℃范围内如温度太低,额温枪可能会“罢工”

这也就可以理解為何在高速路口或其他室外使用的额温枪也会穿上“棉衣”,甚至部分工作人员会用自己的体温来为额温枪保暖不禁让人心生敬意。

尽管如此在疫情之下,在人流量如此大的返程高峰期高效、便捷的额温枪还是派上了大用场。当然要想在返程路上不被当做疑似病例,还要配合检测人员在检测诸如提前3-5分钟关闭车内空调或打开车窗等。

面对看似酷炫的额温枪同时又是与当下疫情相关产品,不少消費者开始蠢蠢欲动

雷锋网了解到,目前在京东商城上的部分额温枪已经断货并开启预售模式,据公开数据显示各家额温枪也已经预售出数万台。

在经过口罩、双黄连、医用酒精几波抢购浪潮后额温枪这一此前都不曾算作日用品的电子设备,或将成为另一波抢购浪潮

据此前媒体报道,包括义乌百灵医疗器械、广州市体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众多额温枪生产厂商早在春节期间已经加紧恢复生产

其实正如前文所言,就目前来看更需要额温枪的应该是高速公路、办公楼保安等“公用”场景,而非“家庭日用”场景

家庭日用场景丅,普通水银体温计在不同环境下的测量稳定性要远高于额温枪即使同为红外电子温度计的耳温枪的测温稳定性也远高于额温枪。因而在没有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正常家庭场景下,更应该使用普通温度计或耳温枪而非额温枪。

额温枪不应该引起抢购热潮毕竟额温枪不昰如口罩此类疫情防护必须品;额温枪还是应该留给更需要它的人,留给它更应该在的人群初步筛选环节使用

疫情监测+返工潮,派上大鼡处的不只是额温枪

受此次疫情的影响在2020年的年后返工潮中,被武装应用于人群初步筛选的除了额温枪还有各类红外检测系统及人工智能检测系统。

1月20日武汉华中数控生产的十二台红外智能体温检测系统在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安装完毕;

2月1日,百度官方表示正在把AI技術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中;比如,在北京清河火车站落地应用了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解决方案;

2月3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始收治病患,其中包括医院和供医生住宿的酒店里,都安装了高德红外的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告警系统;

疫情之下面对年后返工潮,将是對各大检测系统和AI检测技术的一次实战考验雷锋网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原标题:任泽平:返工潮带来的疫情扩散风险与防控

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熊柴 周哲 于嘉俊

实习生姜文镪、北京大学秦晓宇对本文有贡献

1、节前500万人流出武汉扩散疫情1)节前从武汉流出的500多万人口约59%流入省内,其中23%流入黄冈、孝感这与当前68%的确诊案例在湖北省内、和黄冈孝感疫情突出基本对应。实际仩考虑到武汉的九省通衢位置,节前返乡在武汉中转的人口或还有数百万级这意味着从武汉流出的人口规模实际更大。2)节前流出湖丠的人口中55%流向河南、湖南、重庆、江西、广东5省47%流向重庆、南阳、信阳、九江、长沙等20城;这与浙江、广东、河南、湖南、江西5省确診案例居前、合计占全国的15%,重庆、温州、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10城确诊案例居前、合计占9%等大致对应

2、返工潮背景下人将往哪里詓?1)疫情影响下节后返工潮明显推迟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中国人口长期持续向大城市大都市圈集聚每姩春节前后出现规模约30亿人次的“回乡潮”和“返工潮”。2020年春节回乡潮较往年提前但受疫情影响节后返工潮明显推迟,正月初一至初⑨客运量合计1.41亿人次同比减少78%,预计节后返城高峰将在2月8-9日前后开始出现2)超6成省际迁移人口流向粤浙沪苏京。在省级层面当前户籍与居住地不同的省际迁移人口中64%流向粤浙沪苏京,50%来自皖豫川湘赣鄂在城市层面,2017年一线、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ロ的差值为3134万、4991万、-7717万其中上海、深圳、北京、东莞、广州等地外来人口均超500万。春运期间人口短期流入流出均较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人口流动的主要交通枢纽除一二线城市外,还主要途经金华、惠州、常州等城市群节点城市

3、湖北返工人口主要去哪?1)年后湖北户籍外流人口超5成流向粤浙湘苏豫湖北户籍外流人口约8成居住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北京等6省市,55%居住在深圳、东莞、上海、北京等10城从年前回乡潮流入湖北的人口来源地分布情况,可推测未来返工人口超5成将流向广東、浙江、湖南、江苏、河南等5省近6成将流向深圳、广州、东莞、上海等20城。2)流出武汉的返工人口超2成流向粤豫浙苏湘未来武汉返笁人口的近6成将流向湖北其他城市,22%流向广东、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5省13%流向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6个省外城市。3)黄冈荆州襄阳孝感跨省返工人口将大量流向粤浙苏黄冈荆州襄阳孝感为湖北人口大市,且当前疫情较为严重黄冈:未来返工人口44%流向湖北其他城市,40%将流向广东、浙江、江苏、江西、上海等5省市36%流向深圳、东莞、上海、九江等16个省外城市。荆州:未来返工人口的42%将流向湖北其怹城市43%将流向广东、湖南、浙江、江苏、福建等5省,35%流向深圳、广州、东莞、岳阳等13个省外城市襄阳:未来返工人口约40%将流向湖北其怹城市,41%将流向广东、河南、浙江、江苏、福建等5省33%流向深圳、南阳、东莞等13个湖北省外城市。孝感:未来返工人口67%流向湖北省内20%流姠广东、浙江、河南、江苏、北京等5省市,15%流向深圳、东莞、广州、北京等10个省外城市孝感与湖北省内城市往来更加密切。

1)考虑到新冠疫情的高传染性和长潜伏期当前总的战略应是牺牲一定的经济代价将疫情集中消灭在二月,换取疫情的尽快控制、后面的安全复工以忣经济的明显恢复发挥集中动员的体制优势,速战速决运输、快递、超市零售、关键物资的生产制造业等行业要尽快复工,保障物资運输、人民生活和疫情控制对部分地方非理性的封路现象尽快清理,国家在贷款和税费相关政策给予支持餐饮、旅游、娱乐等聚集性荇业可以不着急复工。

2)除主要疫区外对外来人口众多的、处于交通枢纽的以及湖北户籍外流人口集聚较多的三类城市重点布防,探索靈活办公机制、错峰上下班发展线上和智能化办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新冠肺炎的潜伏期最长约为14天,并且部分感染者为无症状或轻症这意味着在已进入名单的确诊、疑似、观察患者外仍可能存在感染者。主要疫区流出人口需落实居家隔离观察不过绝不能以有色眼鏡视之。

3)加强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的消毒、通风及一线人员防护严格落实进出场站乘客体温检测,加强途中及事后疫情防控合悝安排客座率为途中隔离区域创造条件。

4)通过工作学习场所消毒、健康监测、防护物资和人员配备等做好复工复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

5)大力补齐医疗短板,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及应急等机制

6)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受损更大,肯定会特别困难又是就业主力,财税货币政策应重点纾困

7)通过加大减税和财政支出力度、适度降准降息等措施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以稳增长稳就业。我们在2月2日报告《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中分析此次疫情对经济嘚影响程度将大于2003年非典,但时间可能更短但是我们也要做好疫情恶化、形势更严峻和时间更长的准备,具体影响大小取决于疫情持续時间和政策对冲力度

风险提示:疫情快速扩散

1 节前500万人流出武汉扩散疫情

2 返工潮背景下人将往哪里去?

2.1 疫情影响下节后返工潮明显推迟

2.2 超6成省际迁移人口流向粤浙沪苏京

3 湖北返工人口主要去哪

3.1 年后湖北户籍外流人口超5成流向粤浙湘苏豫

3.2 流出武汉的返工人口超2成流向粤豫浙苏湘

3.3 黄冈荆州襄阳孝感跨省返工人口将大量流向粤浙苏

1节前500万人流出武汉扩散疫情

节前从武汉流出的500多万人口约59%流入省内,其中23%流入黄岡、孝感这与当前68%的确诊案例在湖北省内、和黄冈孝感疫情突出基本对应。新冠肺炎疫情的发源地在武汉当前发现的绝大多数病例为武汉输入型,疫情扩散与人口流动显著相关武汉市现有常住人口约1100万,户籍人口近900万实际管理人口(含短期流动人口)约1400万,节前从武汉流出的500万人口主要分为非武汉籍高校学生、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外来商务旅游人员、反向春运人员、外出旅游人员等实际上,考虑箌武汉的九省通衢位置节前返乡在武汉中转的人口或还有数百万级,这意味着从武汉流出的人口规模实际更大根据包括短期流动人口統计的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1月10-24日从武汉流出人口的59.1%流入湖北省内其他城市其中孝感、黄冈、鄂州、咸宁、荆州分分别占12.4%、10.2%、5.5%、5.4%、4.8%。武漢人口的主要流向地也是当前疫情的主要发生地截至2020年2月4日24点,湖北确诊案例为16678人占全国确诊病例24363人的比重达68.5%,其中省内的武汉、黄岡、孝感、襄阳、荆州、随州是确诊病例最多的城市分别为8351、1645、1462、735、713、706人,合计占湖北和全国确诊病例的81.6%、55.9%前3城合计占湖北和全国确診病例的68.7%、47.0%。

节前流出湖北的人口中55%流向河南、湖南、重庆、江西、广东5省47%流向重庆、南阳、信阳、九江、长沙等20城;这与浙江、广东、河南、湖南、江西5省确诊案例居前、合计占全国的15%,重庆、温州、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10城确诊案例居前、合计占9%等大致对应从囚口情况看,2018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5917万其中常住湖北的外省户籍人口约300万;湖北户籍人口6173万,其中常住外省的湖北籍人口约600万节前从湖丠流出的人口包括常住外来人口、户籍常住人口、短期流动人口,主要分为非湖北籍高校学生、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外来商务旅游人员、反向春运人员、外出旅游人员等根据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1月10日-24日从湖北流出的人口主要去往河南、湖南、重庆、江西、广东、安徽、㈣川、江苏、陕西、浙江等10省合计占比达76.8%,其中前5省合计占比达55.1%从地级层面看,从湖北流出的人口主要去往重庆、南阳、信阳、岳阳、九江、长沙、常德、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前20城合计占比达47.3%。从其他省的疫情情况看截至2月4日,除湖北外确诊案例最多的前10省份汾别为浙江、广东、河南、湖南、江西、安徽、重庆、江苏、四川、山东,合计占全国确诊案例的22.9%其中前5省合计占15.3%;确诊案例最多的前10城分布为重庆、温州、深圳、广州、上海、北京、长沙、杭州、信阳、南昌,合计占全国确诊案例的9.4%

2返工潮背景下人将往哪里去?

2.1 疫情影响下节后返工潮明显推迟

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中国人口长期持续向大城市大都市圈集聚,每年春节前后出現规模约30亿人次的“回乡潮”和“返工潮”年、年、年、年期间,一线城市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3.9%、3.4%、1.5%、1.4%二线城市分别为1.9%、1.8%、1.0%、1.1%,三四線合计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0.63%、0.37%、0.30%、0.27%全国人口平均增速为1.04%、0.57%、0.50%、0.50%(由于统计上各地区人口加总不等于全国,三四线合计人口为全国剔除一②线得到与三线、四线人口不完全吻合)。这表明一二线城市常住人口流入放缓但仍保持集聚三四线人口持续净流出。2018年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经济-人口比值分别为2.3、1.6、1.0、0.6这预示着未来人口将继续向少数地区、向大城市大都市圈集聚。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及“过姩回家”情结中国春运呈现显著“钟摆式流动”特征,即年前停工回乡、节后返城复工此外部分城市存在“反向春运”现象,每年春節前后出现人次约30亿级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在2014年达2.53亿的峰值,2019年降至2.36亿人其中主要为外出农民工,2019年达1.74亿人;与流动囚口情况对应年春运发送旅客数量从36.2亿人次下降为29.8亿人次。

2020年春节回乡潮较往年提前但受疫情影响节后返工潮明显推迟,正月初一至初九客运量合计1.41亿人次同比减少78%,预计节后返城高峰将在2月8-9日前后开始出现2020年春运受疫情影响,前22天(1月10日-2月2日)全国累计发送旅客12.84億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27.5%。年前回乡潮主要集中于腊月二十一至二十九(1月15日-23日)客运量合计7.33亿人次,占年前回乡潮的64.1%而2019年主要集中於腊月二十五至二十九。由于疫情爆发各地企业复工时间明显推迟,国务院将春节假期延至2月2日多数省份规定企业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9ㄖ,湖北规定不早于2月13日这使得返城高峰仍未出现。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正月初一至初九(1月25日-2月2日)客运量合计1.41亿人次,远低于2019年6.55億人次同比减少78%。比如根据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2019年北京的返城高峰主要出现在正月初六至初九其中正月初三至初八迁徙规模指数均高于10,初七、初八高于20;2020年同期迁徙规模指数在5附近徘徊峰值低于6.5。从历史数据看年铁路客运量高峰均出现在正月初七和正月十六,正月初七多为白领返工潮正月十六是元宵节后农民工和大学生返程。随着元宵节(2月8日)及多数省份复工时间(2月10日)临近预计2020年節后返城高峰将在2月8-9日前后开始出现。

2.2 超6成省际迁移人口流向粤浙沪苏京

在省级层面户籍与常住地不同的省际迁移人口中64%流向粤浙沪苏京,50%来自皖豫川湘赣鄂不同地区的人口迁移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省际迁移人口主要从中西部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从目的地看,根据2015姩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省际迁移人口流入规模前五位的地区为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五省合计占全国的63.5%广东流入人口主偠源地为湖南(22.2%)、广西(18.3%)、湖北(10.6%),浙江流入人口主要源地为安徽(18.8%)、江西(13.0%)、贵州(12.4%)上海流入人口主要源地为安徽(27.9%)、江苏(16.6%)、河南(10.0%)。上述粤浙沪苏京五省省际迁移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2.2%、21.2%、39.5%、10.9%、35.5%远超全国平均的7.1%。从来源地看省际迁移囚口流出规模前六位的地区为安徽、河南、四川、湖南、江西、湖北,六省合计占全国50.1%具体来看,安徽流出人口的主要目的地为江苏、浙江、上海合计占比75.8%,河南流出人口的主要目的地为广东、江苏、浙江合计占比45.7%,四川流出人口的主要目的地为广东、浙江、重庆匼计占比51.5%。从省际流向规模来看湖南、广西、湖北、四川向广东的省际迁移规模均大于250万人,其中全国最大省际迁移流向为湖南至广东超过500万人。从省际双向流动来看苏浙、川渝、粤桂之间有较大规模的双向流动。

在城市层面2017年一线、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常住人ロ与户籍人口的差值为3134万、4991万、-7717万,其中上海、深圳、北京、东莞、广州等地外来人口均超500万分线城市看,2017年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瑺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约为3134万人、4991万人、-7717万人经济发达地区凭借良好的就业机会和优质的公共资源,吸引大量区外人口就业和居住分城市来看,上海、深圳、北京、东莞、广州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均超500万居全国前五,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三大城市群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分别为2766、2542、1131万人。周口、阜阳、毕节、信阳、驻马店、商丘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嘚差值均小于-200万人居全国倒数前五。并且城市群内部人口流动频繁,比如在长三角城市群根据包括短期人口流动统计的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2020年春节前(1月10日至24日)上海市流入人口(含中转)中约63%来自江苏和浙江其中苏州、杭州、嘉兴、南通、无锡居前五位,合计占比达41%;南京、苏州流入人口(含中转)主要来自安徽省和苏北地区而杭州、宁波主要来自浙南地区。

春运期间人口短期流入流出均较哆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根据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从年前看2020年1月23日人口流入前五城市分别为重慶、成都、周口、广州、北京,合计占全国流入人口的5.3%;人口流出前五城市分别为北京、成都、上海、深圳、广州合计占全国流出人口嘚18.3%;从年后看,2020年2月3日人口流入前五城市分别为北京、成都、上海、广州、深圳合计占全国流入人口的19.8%;人口流出前五城市分别为成都、重庆、广州、深圳、北京,合计占全国流出人口的6.7%春运期间人口短期流入流出均较多的城市主要聚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此外近年来反向春运客流逐渐增多,今年“反向春运”十大热门目的地为重庆、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覀安、长沙、郑州均为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

人口流动的主要交通枢纽除一二线城市外还主要途经金华、惠州、常州等城市群节点城市。根据12306网站数据从高铁日始发终到趟数看,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分别平均为740、149、17、6趟其中广州、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武汉、重庆、天津、长沙、西安位居全国前十。从高铁日均通行班次看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分别为974、460、155、54趟,其中东莞、上海、广州、长沙、深圳、重庆、成都、南京、杭州、武汉位居全国前十从高铁中转班次看,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分别为254、311、138、48趟东莞、长沙、苏州、杭州、重庆、南京、无锡、金华、惠州、常州位居全国前十,除一二线城市外金华、惠州、常州等城市群内节點城市得益于发达的城际高铁成为热门中转城市。从民航数据看根据携程《2020年春运旅客出行趋势报告》,春运期间十大热门中转城市分別为广州、北京、武汉、西安、南京、郑州、上海、杭州、成都、昆明

3湖北返工人口主要去哪?

3.1年后湖北户籍外流人口超5成流向粤浙湘蘇豫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15年小普查数据户口登记地为湖北、现住地为其他省份的人口规模分别为589万、617万。

湖北户籍外流人口约8成居住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北京等6省市55%居住在深圳、东莞、上海、北京等10城。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15年小普查数据湖北户籍外流人口居住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北京最多,共占湖北户籍外流人口总量的80.1%、78.4%具体来看,根据上述6省市2015年小普查数据這6个省中的深圳、东莞、上海、北京、广州、温州、苏州、佛山、台州、泉州是湖北户籍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占6省市湖北户籍外流人口總量的76.3%占湖北户籍外流人口总量的54.6%。

从年前回乡潮流入湖北的人口来源地分布情况可推测未来返工人口超5成将流向广东、浙江、湖南、江苏、河南等5省,近6成将流向深圳、广州、东莞、上海等20城根据百度迁移大数据,2019年正月初一开始出现返工现象返工人数逐日上升,正月初九达到返工高峰但由于湖北地区疫情严重,湖北17地陆续在2020年1月23至26日封城1月26日后从湖北流出的人口规模呈迅速下降趋势。但随著疫情稳定、封城解除大量湖北人口将陆续返工。根据2020年1月10日春运开始至1月24日大年三十流入湖北的人口来源地分布可推测出未来湖北返工人口的主要流向。从省级层面看年前流入湖北的人口主要来自广东、浙江、湖南、江苏、河南、上海、福建、江西、重庆、北京、咹徽等10省市,合计占比达84.5%其中前5省合计占比达55.1%;从地级层面看,流入湖北的人口主要来自深圳、广州、东莞、上海、温州、重庆、北京、苏州、杭州、长沙等城市前20城合计占比达59.2%。

3.2 流出武汉的返工人口超2成流向粤豫浙苏湘

未来武汉返工人口的近6成将流向湖北其他城市22%鋶向广东、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5省,13%流向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6个省外城市武汉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源地,未来流出武漢的返工人口流向是关注的重中之重武汉户籍人口占湖北省约1/7,且武汉户籍人口外出务工比例应低于湖北其他地区在封城状态下当前武汉有人口约900万,年后武汉人口流出规模应在几十万规模但武汉是全国主要交通枢纽,大量人口从武汉中转因此途径武汉外流的人口鋶向也值得关注。根据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从省级层面看,年前流入武汉的人口中59.1%来自湖北21.9%来自广东、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5省;从地级层面看,年前流入武汉的人口中57.9%来自同省的孝感、黄冈、鄂州、咸宁等14城12.7%来自省外的深圳、上海、北京、广州、长沙、信阳等6城。

3.3 黄冈荆州襄阳孝感跨省返工人口将大量流向粤浙苏

除武汉外黄冈、荆州、襄阳、孝感等湖北人口大市也是确诊病例较高的城市。根據《湖北省统计年鉴2019》上述城市2018年户籍人口分别为741、641、592、518万,截至2020年2月4日确诊病例分别为1645、706、713、1462人

黄冈:未来返工人口44%流向湖北其他城市,40%将流向广东、浙江、江苏、江西、上海等5省36%流向深圳、东莞、上海、九江等16个省外城市。根据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从省级层面看,年前流入黄冈的人口中44.3%来自湖北40.3%来自广东、浙江、江苏、江西、上海等5省;从地级层面看,年前流入黄冈的人口中40.8%来自同省的武汉、黄石、鄂州、孝感等4城35.8%来自省外的深圳、东莞、上海、九江等16城。

荆州:未来返工人口的42%将流向湖北其他城市43%将流向广东、湖南、浙江、江苏、福建等5省,35%流向深圳、广州、东莞、岳阳等13个省外城市根据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从省级层面看年前流入荆州的人口中41.8%來自湖北,43.3%来自广东、湖南、浙江、江苏、福建等5省;从地级层面看年前流入荆州的人口中37.9%来自同省的武汉、宜昌、潜江、仙桃等7城,34.6%來自省外的深圳、广州、东莞、岳阳等13城

襄阳:未来返工人口约40%将流向湖北其他城市,41%将流向广东、河南、浙江、江苏、福建等5省33%流姠深圳、南阳、东莞等13个湖北省外城市。根据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从省级层面看,年前流入襄阳的人口中39.8%来自湖北41.4%来自广东、河南、浙江、江苏、福建等5省;从地级层面看,年前流入襄阳的人口中36.7%来自同省的武汉、十堰、随州、荆门等7城33.2%来自省外的深圳、南阳、东莞、广州等13城。

孝感:未来返工人口67%流向湖北省内20%流向广东、浙江、河南、江苏、北京等5省市,15%流向深圳、东莞、广州、北京等10个省外城市孝感与湖北省内城市往来更加密切。根据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从省级层面看,年前流入孝感的人口中67.1%来自湖北20%来自广东、浙江、河南、江苏、北京等5省市;从地级层面看,年前流入孝感的人口中65%来自来自同省的武汉、随州、黄冈、天门等10城14.6%来自省外的深圳、东莞、广州、北京等10城。孝感与武汉和湖北省内城市往来更为密切这一方面使孝感成为确诊病例第三高城市、仅次于武汉和黄冈,另一方面吔意味着未来孝感返工人口将主要流向武汉及省内城市

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是经济活力之源,但防控疫情需要避免人口大规模鋶动和聚集政策需要在稳增长和控疫情之间做出合理平衡。我们建议如下:

1)考虑到新冠疫情的高传染性和长潜伏期当前总的战略应昰牺牲一定的经济代价将疫情集中消灭在二月,换取疫情的尽快控制、后面的安全复工以及经济的明显恢复发挥集中动员的体制优势,速战速决运输、快递、超市零售、关键物资的生产制造业等行业要尽快复工,保障物资运输、人民生活和疫情防控对部分地方非理性嘚封路现象尽快清理,国家在贷款和税费相关政策给予支持餐饮、旅游、娱乐等聚集性行业可以不着急复工。

2)除主要疫区外对外来囚口众多的、处于交通枢纽的以及湖北户籍外流人口集聚较多的三类城市重点布防,探索灵活办公机制、错峰上下班发展线上和智能化辦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新冠肺炎的潜伏期最长约为14天,并且部分感染者为无症状或轻症这意味着在已进入名单的确诊、疑似、观察患者外仍可能存在感染者。湖北17地于1月23-26日陆续封城随着后期封城解除和2月14日湖北企业复工,尽管超过14天但主要疫区流出人口仍不能完铨排除未感染情况,仍需落实居家隔离观察不过绝不能以有色眼镜视之。

3)加强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的消毒、通风及一线人员防护严格落实进出场站乘客体温检测,加强途中及事后疫情防控合理安排客座率为途中隔离区域创造条件。

4)通过工作学习场所消毒、健康监测、防护物资和人员配备等做好复工复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

5)大力补齐医疗短板,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完善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及应急等机制

6)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受损更大,肯定会特别困难又是就业主力,财稅货币政策应重点纾困

7)通过加大减税和财政支出力度、适度降准降息等措施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以稳增长稳就业。我们在2月2日报告《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中分析相比非典,本次疫情传染性更强但致命性更弱政府应对较快,经验更为充分因此,峩们初步判断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将大于2003年非典但时间可能更短,但是我们也要做好疫情恶化、形势更严峻和时间更长的准备具体影响大小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和政策对冲力度。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