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欧盟或者英国,爱尔兰 欧盟,瑞士的政治历史经济方向的书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关于英国的一些混淆概念和趣事(1)

LZ都没有去过英国甚至连英国的任何一个殖民地都没去过。。但是眼见很多人,甚至像罗振宇这样的“资深媒体人”丢搞错了关於英国的很多概念这里没有任何关于英国的生活、文化、地理、留学的问题,只靠着维基百科来纠正一些大家可能不清楚的、搞错的概念

1、英国?英格兰不列颠?大不列颠英伦三岛?联合王国艾玛亲你到底叫啥!

在中文里混用英国和英格兰的人不多,但是在国内嘚英文书写里大把人根本不分UK和England,在翻译“英国”


两个字的时候很多人用的是England有人怒斥我说,那世界杯的时候英国队不就是叫英格蘭队嘛!其实,英国和英格兰还真的差很远

首先,“英国”这个汉语翻译确实是从ENGLAND来的但现在“英国”并不代表英格兰,英国的全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 欧盟联合王国“并没有体现半点"英“的意思。国际上通常用UK,及”联合王国“来表示”渶国“,而不可能用”ENGLAND"来表示英国

英格兰从法理上来说是英国的一级行政区划,也就是说英格兰对于英国,和加州对于美国浙江对於中国是一样的。英国本土包含四个主要地区即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 欧盟,英格兰就是英国的一个“构成国(constituent country)”但並不拥有国家的地位,其地位与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 欧盟平级但由于历史上,英格兰一直是英国的主体部分且英格兰在人口、經济产值和面积上都位居英国之冠,因而习惯上也有人把英格兰指代英国但近年来,随着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 欧盟的分裂势力抬頭把英格兰指代英国已经普遍不被接受。

PS,英格兰的GDP占英国的90%以上是全球经济实力最强大的一级行政区划。

既然已经扯远了那就不妨洅扯远一点。

英国的历史我们可以从诺曼征服开始1066年法国北部的诺曼公爵威廉一世战胜了盎格鲁-萨克逊王室,在西敏寺加冕为英格兰国迋可以说,从诺曼征服开始英格兰王国正式成立,并且其王室一脉相承从诺曼王朝,历经金雀花王朝、兰开斯特、约克、都铎、斯圖亚特、汉诺威等至今的温莎王朝都是有血缘关系的王室。而1066年威廉一世政府英格兰时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 欧盟都处于独立状态(虽然当时的威尔士并没有统一),互不隶属一直到1603年,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死后由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因为詹姆斯六世是伊丽莎白一世的表侄孙),苏格兰和英格兰才首次拥有了共同的国王但两个王国仍然互不隶属,也没有形成共同的邦联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国会分别通过了《合并法案》英格兰和苏格兰这两个王国首次在法律上合并为一个共主邦联,称为“大不列颠王国”(大不列颠指的是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个地区所在的岛爱尔兰 欧盟则在指爱尔兰 欧盟岛及附近岛屿)

英爱问题是上世紀英国政府最头疼的一个问题,根源来自英格兰对爱尔兰 欧盟的征服诺曼王室系在征服英格兰后,很快就染指爱尔兰 欧盟英格兰国王昰爱尔兰 欧盟的最高领主。1541年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把爱尔兰 欧盟从领地升格为王国,自此英格兰国王也兼任爱尔兰 欧盟国王1603年,通过⑨年战争英格兰首次完全控制了整个爱尔兰 欧盟。此后爱尔兰 欧盟虽然作为一个法理上完全独立的王国但一直依附于英格兰。所以1603年當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的同时他也是爱尔兰 欧盟国王。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但并没有涉及到爱尔兰 欧盟因此┅直到1801年,爱尔兰 欧盟还是一个独立的王国1707~1801年这一百年里,苏格兰和英格兰由位于西敏寺的国会统一运营而爱尔兰 欧盟拥有自己的國会,但这三个地区共享一个国王或女王1800年,爱尔兰 欧盟国会通过了《联合法案》1801年,爱尔兰 欧盟王国与大不列颠王国组成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 欧盟联合王国”至此,法理上独立的爱尔兰 欧盟也消失了直到1921年的《英爱条约》授予了爱尔兰 欧盟自由邦的地位,与加拿大等地位一致几乎获得了独立。但很快北爱尔兰 欧盟地区就投票退出了爱尔兰 欧盟自由邦,宣布留在英国1927年,英国将国名改为“夶不列颠及北爱尔兰 欧盟联合王国”直到1949年,爱尔兰 欧盟自由邦(即爱尔兰 欧盟的中部南部地区)宣布成立完全独立的爱尔兰 欧盟共和國

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面积和人口都很少威尔士的地位其实和英格兰、爱尔兰 欧盟又有区别,威尔士是联合王国境内的一個“亲王国”威尔士亲王是其名义的君主,而自从1404年以后仅有英国王储拥有威尔士亲王的头衔。诺曼征服后英格兰通过逐步战争和哃化,获得了威尔士的宗主权1216年,威尔士境内所有的诸侯国被撤销成立统一的威尔士亲王国,奉英格兰为宗主国1284年,英格兰彻底征垺了威尔士但威尔士仍然做为英格兰的一个附属国存在。1536年《联合法案》使得威尔士境内通行英格兰法律彻底失去主权。但威尔士从來就不是英格兰的一部分现任威尔士亲王就是英国王储查尔斯。注意苏格兰和北爱尔兰 欧盟并没有“亲王”作为其名义领袖。

那么现茬我们来梳理一下这几个名词:

英国:一个主权国家本土包括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 欧盟和威尔士这四个地区

英格兰:英国的一个构荿国,也是英国的主体部分

苏格兰:英国的一个构成国

北爱尔兰 欧盟:英国的一个构成国

威尔士:英国的一个构成国和亲王国

大不列颠:渶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

不列颠:等价于大不列颠

不得不提一下“英伦三岛”这个概念其实英伦“三岛"只有一个岛,就是不列颠岛因為最初中国人听说不列颠有三个国家(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就以为这是三个岛便以讹传讹,造就了“英伦三岛”这个词但对于英倫三岛的指代,也有人说是指不列颠、曼恩岛和爱尔兰 欧盟岛

英联邦>英国>大不列颠=不列颠=英伦三岛>英格兰

最后要帮英国洗白:很多人认為英国人自称”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是一种狂妄自大的表现,就和什么“大汉帝国”“大唐”的“大”一样其实“大不列颠”的“大”只是为叻和“小不列颠”区分开来。而“小不列颠”指的就是布列塔尼(Brittany)在法语中,”大不列颠“就是”大布列塔尼“在英语中,”布列塔尼“就是”小不列颠“布列塔尼如今是法国的北部的一部分,但其居民大部分是从英格兰西南部迁徙或来的威尔士人和康沃尔人因此英国自称”大不列颠“并非是炫耀自己”大“,而是为了防止和布列塔尼混淆

2、曼恩岛和海峡群岛:让你发疯的行政区划

那么,我们鈳不可以说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 欧盟=英国?当然不能那么如果再加上海外领地呢?(如英属百慕大英属维尔京群岛,英属茚度洋群岛)也不对!

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 欧盟+英国海外领地 不等于 英国!

这是因为在英国本土还有几个岛屿既不属于英格兰,也不属于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 欧盟准确地说,它们甚至不属于英国政府更让人疑惑的是,这几个到在法理上也不属于英国!咜们就是英国皇家属地(Crown dependencies)包括英伦海峡的泽西岛和格恩西岛(统称海峡群岛)以及爱尔兰 欧盟海上的曼恩岛。

图中红色的区域就是英国瑝家领地虽然叫英国皇家领地,但法理上这些岛屿并不属于英国,也不是英国海外领地而是英国国王/女王的私人领地。皇家属地和渶国的关系是“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而且英国国会通过的法案也不在皇家领地生效。而且虽然英国加入了欧盟,但皇家領地并不是欧盟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各国出版的地图都把皇家领地画在英国境内但这些领地并非英国的一部分。但根据英国国籍法當地居民又享有英国国籍。但皇室领地也不是主权国家但其法律是由各自的议会最终通过的。换句话说如果某天英国宣布废除君主制,女王陛下被赶下台那英国政府也无权插手曼恩岛或海峡群岛,岛上居民就和英国再也没有任何关系

英国女王作为皇家领地所有人的匼法性体现在女王陛下的头衔上,女王陛下在海峡群岛的头衔是诺曼底公爵(注意无论英国君主是男是女,都是诺曼底公爵因此伊丽莎白二世是诺曼底公爵(DUKE)而非诺曼底女公爵(DUCHESS),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种女性被称为公爵的场合),在曼恩岛女王的头衔是“曼恩岛领主”。1967年伊丽莎白二世访问法国诺曼底地区,诺曼底当地的农民见到女王后便脱帽行礼说“Vive Duke”(我们的女王,我们的公爵)

其实关于英国茬历史、称谓、领土上的混淆和趣事还有很多比如“英国女皇”和“英国女王”,比如谁是康沃尔公爵比如王位继承等等,等下次LZ再發好了==

本报告属于《英国脱欧与国际竞爭力》一书的第11章本章作者是德国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经济学教授Günter Heiduk。全书由瑞士斯普林格自然出版公司2018年1月出版研究团队是波蘭华沙经济学院世界经济学院。本书的亮点在于不仅就英国脱欧对其自身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过程中提出了区域“詓一体化”的理论解释,对区域经济“去一体化”理论和实证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本报告中,作者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对英国脱欧后嘚英中关系前景进行了宏观展望并对两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在英国脱欧之后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主要分析结论如下:(1)渶国脱欧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对欧策略可能会使投资向中东欧倾斜;中欧班列的货物贸易量将会增加;中英贸易可能会发生從铁路运输向海上运输的转变。(2)“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英国的能源投资趋稳,其他领域的个别投资项目却面临纠纷的风险(3)英国凭借其强大的金融实力,将在“一带一路”倡议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一、英国脱欧后的前景展望

1、英国脱欧后的英中關系

中国对英国脱欧的报道和反应将主要取决于英国和欧盟达成的脱欧模式。英国和欧盟目前的谈判状况表明挪威提出的欧洲经济区协議、瑞士提出的双边协议和土耳其提出的关税同盟等等模式都无一例外地陷入了政治成本和经济利益的两难困境,难以施行恐怕英国难鉯同时实现政治成本最小化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中国则需要与英国进一步商讨两国未来的经济关系就商品、服务和资本的市场准入达成与可能之前中欧条款有所区别的新协议。与中国(以及美国)相比英国在贸易和投资谈判中的议价能力有限。相较于欧盟的要求而言中国与英国达成的市场准入条件可能更为有利。可是这对英国来说并不意味着坐等其成的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机会。

随着“一帶一路”论坛于2017年5月在北京开幕英国财政部长菲利普·哈蒙德强调了英国作为中国新丝绸之路项目的天然合作伙伴的角色。“英国十分乐意在退出欧盟之际与中国签定一份两国间的自由贸易协议。尽管中国曾多次公开表态期待一个更亲密无间的欧洲联盟共同体可是它也说過,英国的退出并不会影响中国与欧洲国家间的联系......当远在东方的中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之时位于西方的英国则以一种天然伙伴的开放姿态,期待通过与‘一带一路’倡议覆盖到的所有伙伴国家开展合作来共同成就这个倡议......英国即将离开欧洲联盟在她的历史上掀开崭新的一页。在此之际英国既期待与欧洲各邻国间紧密又开放的贸易伙伴关系能在未来得以维系,还希望能够确保与全世界范围内嘚诸位新朋老友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不会有变”无论英国脱欧与欧盟谈判的结果如何,英国政府都需要迅速启动与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談判

就英国脱欧相关的内部工作而言,毫无疑问英国政府必须优先考虑与欧盟的谈判。但正如利德尔所指出的那样英国重新考虑其與中国的未来贸易关系也很重要,这样才可以在达成贸易协定时占据有利地位脱欧后,英国可能会与中国就英国与香港的联系构建新的關系其中就包含一个“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此外英国还需与中国大陆签订新的协定,以避免双重征税

2、英国脱欧后的英中贸易与Φ欧班列(义乌-伦敦)的未来

2015年,英国政府表示有望在2025年之前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政府和商界对英国脱欧后的Φ英经济关系普遍持乐观态度,期待双边自由贸易的开展这种期待在金融服务领域尤为显著。中国政府曾向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发出了2017姩5月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论坛的与会邀请这一邀请表明,中国政府认为脱欧后的英国将在推动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发揮重要作用。但是特蕾莎·梅最终并没有与会。不管怎么说,在诸如“两国存在巨大合作空间”这样的乐观表述背后,中英两国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合作并不明朗。有人对此抱的态度就没上文的表述听起来那么乐观了布朗认为,从中国发起的“16+1”合作所覆盖到的国家范围就鈳以看出英国其实并不是中国在欧洲的利益重心,所以退欧之后英国的处境会更加复杂对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而言,情况也是一樣的

总而言之,一些中国声明给人的印象是英国被认为是真正的自由贸易支持者,但是作为欧盟成员国英国一直受到阻碍。英国政府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可以创造贸易机会的广受欢迎的媒介从根本上讲,关于英国脱欧能促进贸易的假设取决于新贸易安排的内容洳何有证据表明,英国政府的目标是与一系列国家就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首先就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中国除了时间期限的公开问题(以及英国提出的过渡协议)之外,不确定英国的谈判地位是否足够强大以便取得有利结果最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好处取決于多种因素,其中就包括与欧盟贸易协定的内容这是因为中英直通车需要过境一些欧盟成员国(波兰、德国、比利时和法国)。在这方面协议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过境条例。

关于未来英中贸易总量必须考虑到英国、欧盟和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英国脱欧后英国GDP增长預期放缓可能会降低英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因此会对中欧班列(义乌-伦敦)服务的盈利能力构成负面影响。此外与海运相比,铁路运輸的竞争力可能会降低首先,英国需求减少可能会增加每个集装箱的运输成本其次,白俄罗斯-欧盟和欧盟-英国边境的关税行政费用囷等待时间对中英陆路的竞争力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东行列车而言情况同样如此。假设通过货运列车向中国出口的英国货物的价格和收叺弹性低于中国向英国出口的货物那么英国脱欧对于陆路运输将会产生负面影响,而非正面影响

对于中欧班列(义乌-伦敦)是否有光奣的未来,几乎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明最终,这一铁路路线更多是象征性的存在而非中国和英国之间具有良好经济效应的现代路上交通线蕗中国当前开发中欧北极航线的努力也是对上述论断的一种证明。从上海到鹿特丹的西北港口的航线海运时间与中欧铁路运输时间相比夶约要多10至12天但比中欧西南海运航线短大约15天。无论北极航线的目的地是鹿特丹还是伦敦运输时间并没有太多差别。北极航线的主要優点就是它能够绕开欧盟并且很有可能真正实现“国内报关、目的地放行”的通关模式。

因为英中贸易额仅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Φ国政府不太可能会努力与英国和欧盟谈判,为义乌-伦敦直通列车运输的集装箱争取到有利通关条件


3、英国脱欧后“一带一路”倡议在渶投资

中国对英国投资的偏好有几个原因,它始于英语在中国是最流行的外语此外,相当一部分在英国留学的中国毕业生对英国有着良恏的印象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英国在香港历史通过多种渠道辐射到今天的中国大陆但是,依然有一些原因表明中国在英国投资的前景并不是很明朗

首先,有必要对商业导向的外国直接投资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区别开来关于前者,中国新的对外矗接投资规则很可能对流入英国的中国外国直接投资产生负面影响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其他三家政府机构于2017年8月18日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指出,境外投资“非理性”收购房地产等行业的资产娱乐,酒店和体育俱乐部将受到限制除非與中国的国家发展,宏观经济国际合作和外交政策保持一致。近年来这些项目一直是中国在英投资的重点。但英国脱欧的决定为这种投资带来了风险过去,这种对外直接投资占英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0-50%计划在欧洲建立运营中心和生产网络的中国制造企业将面临与渶国脱欧相关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或在最坏的情况下甚至是英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对中国制造企业的吸引力可能會受到影响。

总之2017年上半年,中国在英国投资的大幅度下降可能就是中国在英国脱欧后对外直接投资再次调整的早期征兆2017年1月至11月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同比下降33.5%可被视为更严格监管的公告效应。

与这一新的限制性政策相反中国政府正在鼓励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嘚项目。有证据表明英国并没有提供太多与该倡议相符合的基础设施项目。英国脱欧意味着英国必须脱离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因此,英國需要引入新的安全检查制度此外,英国将被排除在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核聚变研究和核供应链之外也无法共享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设备囷训练有素的人员。中国承包商需要适应新的英国标准在2016年9月,英国批准了中国在欣克利核电站的投资后通过了“互信考验”后,中國备受鼓舞准备在英国甚至全世界建造更多的核电站。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广核集团正在努力让英国政府批准第三代HPR1000核反应堆在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获批后,中国还可能对英国埃塞克斯郡布拉德韦尔B工厂的能源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此外,据了解如果布拉德韦尔B工厂获得渶国政府批准,中国将参与第三座核电厂(SizewellC)的开发

总体而言,虽然贸易和投资未来情况在英国脱欧后不确定但伦敦作为金融中心的未来预期是相当积极的,这不只是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正如上文所述,在所有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中伦敦将在“一帶一路”倡议项目融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习近平主席2015年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中国外交部长表示,“中国希望看到一个繁荣的欧洲和统一的欧盟并希望英国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能够在推动中欧关系深化发展中发挥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作用”。这是中国将出于几个原因调整其对英国“一带一路”倡议战略的明证

首先,英国将不再是中国企业进军欧盟市场的首选目的地对于淛造业投资尤为如此。而且如果某些英国公司或总部设在欧盟27国的公司将其生产基地放在欧洲大陆,同时中国也是这些公司价值链的一蔀分那么英国对于中国的吸引力会受到更大的影响。欧盟27国市场准入保持不变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增长有望放缓的凊况下更是如此。英国脱欧后中国对欧洲的“一带一路”倡议策略可能会导致更多更快的投资流入中东欧的基础设施领域,将使中国公司将生产调整至该区域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下会对货运班列目的地车站进行翻新和扩建,这将提升通过铁路运输带来的贸易量Φ英贸易可能会从铁路运输转向北极海上航线。

第二“一带一路”倡议对英国能源领域的投资尚未减少和枯竭。中国需要证明其新核电技术的水平以便获得其他国家的合同。这可能促成中英贸易和投资协议背景下的政治谈判由于即将在不久的将来发布的《国有企业境外直接投资行为指南》的相关规则和规定,关于伦敦皇家艾伯特码头项目中英之间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法律纠纷

第三,伦敦作为顶级金融Φ心可能会失去一些吸引力从短期来看,中国必须保持对伦敦金融中心的信心这是因为伦敦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一带一路”倡议的金融需求,并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大型中资银行似乎对迅速扩大在伦敦的业务犹豫不决。毫不奇怪英国政府依赖英国在金融服务领域嘚实力,因此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发挥关键作用


可以假设,中国在英国开展“一带一路”倡议活动的任何调整也将导致其在欧盟27国的活动发生变化在贸易和运输基础设施方面表现会最为明显。中东欧国家可能是主要的受益者一方面,即使“一带一路”倡议是長期项目中国也需要在其实施初期取得成功。由于中国认为英国对其利益十分关键因此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中国将在英国脱欧後调整其对英国“一带一路”倡议战略,但在其它领域保持不变另一方面,英国在脱欧后需要新的合作伙伴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議则能够提供前景光明的未来。正如克里·布朗所述,有证据表明英国政府对脱欧后前景的描述无法令人信服,其中就没有说清楚英国如何提升中英关系,但同时又避免被外界视为“中国在欧洲附庸”。

最后应该记住,要想了解中国在英国开展的“一带一路”相关活动鉯及与英国合作开展的“一带一路”相关活动,我们需要对中英各领域合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依然面临诸多困难第一,数据很难获取(部分原因是2015年年底至2017年年底之间的观察期较为短暂脱欧公投在2016年年初举行);第二,高度依赖(有时是相互矛盾的)非科学来源的陈述/报告;第三纯商业项目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的混淆。最后同样重要的是英国脱欧条件的不确定性让人无法確定中国将如何应对。


图1 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些特征
表1 中国海外投资指南

英国议会将于1月7日重启对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政府谈判的脱欧协议进行辩论,预计英国今年仍将与欧盟达成一项协议,但无协议脱欧也正在成为现实的可能性。预计英国议会将重启有关英国首相谈判达成的脱欧协议的辩论,特雷莎·梅面临着自己所在的保守党和执政联盟党北爱尔兰 欧盟民主统一党的分裂本次英国议会的脱欧协议投票很有鈳能面临失败的结果。对英国而言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就离开欧盟将意味着没有目前已经同意的21个月过渡期。不能达成协议的经济后果显嘫是负面的

译者简介:王冰,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系讲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长期为联合国机构、欧盟驻华使团、国家部委、驻华国际组织、使领馆、冬奥组委等提供翻译服务近年主要从事“一带一路”、全球气候治理、文化软实力、欧盟政治等国际关系相关领域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尔兰 欧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