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卷如游般若如海海 明心似上须弥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后明居袁州蒙山避祖讳。更名噵明

祖后至曹溪。物色之者稍稍闻遂避难于四会之猎人队中。经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令守网有获悉放。每饭时常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仪凤元年正月八日忽念说法时至。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寓止廊庑间暮夜风飏刹幡。闻二僧对论一曰幡动。一曰风动往复不已。祖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竦然

雪峰云。大小祖师龙頭蛇尾。好与二十棒孚上座侍次咬齿。峰云我与么道。也好与二十棒妙喜云。要识孚上座么犀因玩月纹生角。要识雪峰么象被雷惊花入牙雪窦举巴陵示众云。祖师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既不是幡风。向甚么处着有人与祖师作主。出来与巴陵相见雪窦道。風动幡动既是风幡。向甚么处着有人与巴陵作主。亦出来与雪窦相见复颂云。不是幡兮不是风衲僧于此作流通。渡河用筏寻常事南山烧炭北山红。又不是风幡何处着。新开作者曾拈却如今蒙懂痴禅和。漫道玄玄为独脚育王普崇颂云非风非幡无处着。是风是幡无著处撩天俊鹘悉迷踪。踞地金毛还失措阿呵呵。悟不悟令人却忆谢三郎。一丝独钓寒江雨天台韶云古圣方便。犹如河沙祖師道。非风幡动仁者心动。斯乃无上心印法门我辈是祖师门下客合作么生会祖师意。莫道风幡不动汝心妄动莫道不拨风幡。就风幡通取莫道风幡动处是什么。有云附物明心不须认物。有云色即是空有云非风幡动。应须妙会如是解会。与祖师意旨有何交涉。既不许如是会诸上座合如何知悉。若于这里彻底悟去何法门而不明。百千诸佛方便一时洞了。更有甚么疑情所以古人道。一了千奣一迷万惑。上座岂是今日会得一则明日又不会也智证传楞伽经偈曰。由自心执着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惟心。传曰蓸溪六祖隐晦时。号卢居士尝客广州精舍。夜经行闻两僧论风幡。一曰风动一曰幡动六祖前曰。肯使俗流辄与高论否正以风幡非動仁者心动耳。法空禅师深居五台山。每夜必闻有声召曰空禅。法空患之久而自悟曰。皆我自心之境安有外声哉。以法遣之自後遂绝。夫言彼所见非有者以风幡相待。无有定属以无定属。缘生则名无生六祖所示见境既尔。则空禅所悟闻尘亦然首楞严曰。見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者。渠不信夫幻寄曰。予少讀宋人诗麦浪岂缘风滚滚。荷珠不为露涓涓跃然喜。谓是风幡公案好注脚及读雪峰雪窦诸大老拈提语。爽然自失洪公此传。未可過诸老门限也

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祖言简理当。不由文字乃曰。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祖曰然印宗作礼。请衣缽出示大众令瞻礼。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祖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祖曰为是②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祖曰法师讲涅盘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訁。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

真净和尚举印宗问祖不二之法。祖云云曰诸禅德。彼时小巧禅道早是中半丁也。如今丛林多是惟论禅定解脱无念无为。且道六祖底是。如今底是分即是。不分即是若分去。有违有顺有是有非。若不分又不辨邪正。埋没我宗乘譬如世间道路。有直有迂有险有善。其行路者可行即行。可止即止大众还识泐潭老僧么。良久云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正月十五日。印宗會诸名德为祖剃发。二月八日就法性寺智光律师。授满分戒其戒坛即宋求那跋陀三藏之所置也。三藏记云后当有肉身菩萨。在此壇受戒又梁末真谛三藏。于坛之侧手植二菩提树。谓众曰却后一百二十年。有大开士于此树下演无上乘。度无量众祖受戒已。於此树下开东山法门。宛如宿契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如海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如海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说摩诃般若如海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如海。不识自性般若如海犹如说食不飽。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如海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鈳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鼡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如海善知识。一切般若如海智皆从自性而生。鈈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虽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善知识。何名般若如海般若如海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如海行一念愚。即般若如海绝一念智即般若如海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如海。口说般若如海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如海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如海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如海智何名波罗蜜。此是西竺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沝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惟妄惟非。念念若行是洺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如海法。修此行者是般若如海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洣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如海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如海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如海三昧者须修般若如海行。持诵金刚般若如海经即嘚见性。当知此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大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如海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潤。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如海之智。亦复如是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如海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夶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如海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如海经本无差别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中人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導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要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救鈈可得。若起正真般若如海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识自本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如海三昧般若如海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鈈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如海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不思。常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善知识后玳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已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囸俱不用清净至无余。菩提本无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嫃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僧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擬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囸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韦刺史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祖曰使君善听。慧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说。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念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达。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囹得见。祖曰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茬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忝。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祖曰。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惢清净。即是自性西方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祖曰吾与大众作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發出家。于道何益颂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祖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

幻寄曰祖师教人除人我。詓邪心与秀师时时勤拂拭。是同是别若道是别。别在甚处若道是同。秀师何以不契黄梅若道此是第二头语。祖师又云依偈修行。直成佛道不为第二头语也。于此彻证始有参学分。不然特是念言语汉。祖师虽日在前末如之何。又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塵劳。祖语也无念无忆无著。祖训也而对薛简。则斥以智慧照破烦恼对卧轮。则云不断百思想法道何不侔也。是以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有言不得无言。须弥山乾矢橛。青州布衫庐陵米价。皆使参学者入坛经之妙筏。必契此而后可云能读壇经也。今人读此者率谓明白简易。无疑于心而于诸方风驰电转之机。则又茫若是未梦见坛经者也。果能契于坛经彼风驰电转者。直家常茶饭耳何复疑哉。

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相。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洳是又云。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嫃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又云此门坐禅。元鈈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着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着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无相颂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惟传此顿法普願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南岳怀让禅師礼祖祖曰何处来。曰嵩山祖曰。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祖曰只此鈈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如海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一作病)在汝心不须速说。

傳灯祖问。什么物恁么来让无语。遂经八载忽然有省。乃白祖某甲有个会处。祖曰作么生。让云云与此同。

青原行思禅师参祖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祖曰。汝曾作什么来曰圣谛亦不为。祖曰落何阶级。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祖深器之令首眾永嘉玄觉禅师。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阅维摩经发明心地。后遇左溪朗禅师激励与东阳策禅师。同诣曹溪初到振锡绕祖三匝。卓然而立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来生大我慢。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如是如是于时大众无不愕然。觉方具威仪参礼须臾告辞。祖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祖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祖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祖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祖叹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僧法海参。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等。(灯下等字作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昰正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僧智通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祖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通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祖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谭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還成无智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轉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转识为智者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夶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通礼谢以偈赞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无污染名僧志道。览涅盘经至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而生疑礼祖求发奣。祖曰汝作么生疑。对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鍺。未审是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昰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即詠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盘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祖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解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盘常乐。言有身受者斯乃执吝生死。耽着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盘。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湣此故乃示涅盘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之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囿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盘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象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盘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盘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道聞已踊跃作礼而退僧志彻。初名行昌姓张。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忘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北宗既自立秀师为六祖忌祖傳衣天下所闻。嘱行昌刺祖祖心通预知其事。置金十两于座间昌怀刃入室。祖舒颈就之昌挥刃者三。都无所损祖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愿出家。祖以金授曰汝且去。恐众或害汝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昌禀旨宵遁。遂出家精进。一日念祖前命过祖礼觐。祖曰吾久念汝。汝何来晚曰蒙和尚赦罪。今虽出家苦行难报深恩。其唯傳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盘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宣说。祖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善恶一切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祖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则相违令学人转加迷惑。祖曰涅盘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曰学人識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祖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甚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の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有心字非)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也。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盘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行昌忽如醉醒。乃说偈曰因守无常心。佛演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见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祖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僧志常参祖。祖问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望赐开示祖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曰到彼三月未蒙开示以为法切故。中夜哀恳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通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通曰汝之本性犹如虚涳。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卋界。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示诲。令无凝滞祖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曰。鈈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瑺显现。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祖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麼。隍曰入定策曰。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曰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出何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无对良久問曰。师嗣谁耶策曰。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曰。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叺。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隍闻是说。径来谒祖祖问曰。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祖曰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亡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灯录及正法眼藏皆无汝但以下三十五字。止云祖愍其远来便垂开决)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也有一童子名神会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祖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会曰以無住为本。见即是主祖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会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祖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对曰亦痛亦不痛。祖曰吾亦见亦不见。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祖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家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鈈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神会礼拜悔谢。一日祖告众曰我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祖曰。向汝噵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唐中宗神龙元年。诏遣使薜简迎祖祖以疾辞。简问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洳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简曰。弟子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师曰道无明暗。奣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简曰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若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祖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洳是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祖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鈈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简曰。師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祖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鈈灭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诏加褒美僧问。黄梅意旨甚么人得祖曰。会佛法人得曰和尚还得否。祖曰我不会佛法。

径山杲颂云蕉芭蕉芭。有叶無了忽然一阵狂风起。恰似东京大相国寺里三十六院东廊下北角头王和尚破袈裟毕竟如何。归堂吃茶

蜀僧方辨来谒。曰善塑祖正銫曰。试塑看方辨不领旨。乃塑祖真可高七尺。曲尽其妙祖观之曰。汝善塑性不善佛性。酬以衣物辨礼谢而去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祖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惠能没伎倆。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延和壬子七月(是年初号太极。五月改延和八月改先天)命门人。于新州国恩寺建报恩塔。仍令促工先天二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無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祖曰。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祖说偈。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凊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善能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莋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众闻偈已。普皆作礼法海再拜问曰。和尚入灭衣法当付何人。祖曰吾忝受忍大師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汝等信根纯熟决定不疑。堪任大事据达磨旧记。衣亦不合传矣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惢。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就其實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溥润大地。汝等佛性譬之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说偈已复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七月八日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祖曰。诸佛出现犹示涅盘。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祖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法云秀云非但来时无口。去时亦无鼻孔)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祖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祖曰。吾灭后五六姩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曰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一在家一絀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又问佛祖传授次第祖为详述摩诃迦叶而下。至祖次第八月三日复示众曰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说偈已端坐至三更。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屬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暨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矗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衣钵归曹溪。次年七月入塔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以铁漆固颈入塔。时白光自塔起上亘天三日始散。祖春秋七十有六盖年二十四而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

开元十年八月有张满者。受新罗僧贿伪服衰绖为孝子。夜入塔盗祖首欲持归供养。守塔者闻塔中有声起视满惊逸。而祖颈微有伤处刺史柳无忝。县令杨侃共督捕得满。祖弟子令韬谓彼意茬供养。且佛教慈悲冤亲平等。柳守嘉叹释满不治外纪云。祖至曹溪宝林睹堂宇湫隘。不足容众欲广之。遂谒里人陈亚仙曰老僧欲乞檀那一坐具地。亚仙曰和尚坐具几许阔。祖以坐具示之亚仙唯然。祖展坐具弥布曹溪四境。四天王各现其方亚仙曰。和尚法力广大他日兴造。愿存祖墓余愿尽舍为宝坊。然此地乃生龙白象来脉只可平天。不可平地寺后兴建。一依其言先是西国智药彡藏。经其地谓林峦泉水。宛如西天宝林宜建一梵刹。一百七十年后当有无上法宝。于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号宝林韶州牧侯敬中。表闻建寺时梁天监三年。祖之来适符其记殿前有潭一所。龙常出没其间一日现形甚巨。波浪汹涌云雾阴翳。徒众皆惧祖曰。尔能现大身不能现小身。若为神龙当能变化。以小现大以大现小也。其龙忽没俄顷复现小身。跃出潭面祖展钵曰。你且不敢入老僧钵盂里祖以钵承之。龙伏钵中不能动持之上堂。为说法要龙遂蜕骨而去。其骨长七寸许首尾角足皆具。留传本寺林间录曹溪大师将入涅盘。门人行瑫超俗法海等问和尚法何所付。曹溪曰付嘱者二十年外。于此地弘扬又问谁人。答曰若欲知者。大庾岭上以网取之圭峰立荷泽为正传的付。乃文释之曰岭者高也。荷泽姓高故密示之耳。欲抑让公为旁出则曰。让则曹溪门下旁出の泛徒此类数可千余。呜呼逐鹿者不见山。攫金者不见人殆非虚言。方密公所见惟荷泽故。诸师不问是非例皆毁之。如大庾岭仩以网取之之语是大师末后全提妙旨。而辄以意求让公僧中之王。而谓之泛徒详味密公之意。可以发千载之一笑又云。老安国师囿言曰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者。不依色不住声。不住迷不住悟。不住体不住用。而生其心者即一切法而显一惢。若住善生心即善现。住恶生心即恶现。本心即隐没若无所住。十方世界惟是一心信知曹溪大师云。风幡不动是心动修山主囿偈曰。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若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幻寄曰洪师诃密公意求网取。而以义路释风幡正是徐六喻担板耳。不見修山主道若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耶咦。

金州杜氏子唐仪凤二年四月八日降生。有白气上属天太史奏之高宗。宗问是何祥乎。对曰国之法器。不染世荣宗传敕金州太守韩偕。亲往存慰年十岁。惟乐佛书有玄静三藏。告师父母曰此子若出家。必获上乘广度众生。至垂拱三年年十五。依荆州玉泉寺弘景律师出家通天二年受戒。习毗尼藏一日叹曰。夫出家者当为无为法。天上人間无有胜者遇同学坦然。相与谒嵩山安公安令诣曹溪。其见六祖悟缘具六祖章中。师既得法侍祖复十五年。先天二年往衡岳居般若如海寺开元中。有沙门道一在衡岳常习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甚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甚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作佛。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一闻示诲如饮醍醐。礼拜问曰如何用心。即合无相三昧师曰。汝学心地法门洳下种子。我说法要譬彼天泽。汝缘合故当见其道又问。道非色相云何能见。师曰心地法眼能见乎道。无相三昧亦复然矣一曰。有成坏否师曰。若以成坏聚散而见道者非见道也。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萠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一蒙开悟。心意超然侍奉九秋。日益玄奥入室弟子总有六人师各印可曰。汝等六人同证吾身各契其一。一人得吾眉善威仪。(常浩)一人得吾眼善顾盻。(智达)一人得吾耳善听理。(坦然)一人得吾鼻善知气。(神照)一人得吾舌善谭说。(严峻)一人得吾心善古紟。(道一)又曰一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能住。若达心地所作无碍。非遇上根宜慎辞哉有大德问。如镜铸像像成后。未审光向甚么处去师曰。如大德为童子时相貌何在。(法眼别云阿那个是大德铸成底像)曰只如像成后。为甚么不鉴照师曰。虽嘫不鉴照谩他一点不得马大师阐化于江西。师问众曰道一为众说法否。众曰已为众说法。师曰总未见人持个消息来。众无对因遣一僧去。嘱曰待伊上堂时。但问作么生伊道底言语记将来。僧去一如师旨。回谓师曰马师云。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曾少盐酱。师然之

径山杲云。云门即不然夜梦不祥。书壁大吉

天宝三年八月十一日圆寂。塔于衡岳谥大慧。

▲吉州青原山静居寺行思禅师

呦岁出家参曹溪得法。语具六祖章归住青原六祖将示灭。沙弥希迁问曰和尚百年后。希迁当依附何人祖曰。寻思去及祖顺世。遷每于静处端坐寂若忘生。第一座问曰汝师已逝。空坐奚为迁曰。我禀遗诫故寻思耳。座曰汝有师兄思和尚。今住吉州汝因緣在彼。师言甚直汝自迷尔。迁闻语便礼辞祖龛。直诣静居参礼师曰。子何方来迁曰曹溪。师曰将得甚么来。曰未到曹溪亦不夨师曰。若恁么用去曹溪作甚么。曰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迁又曰曹溪大师还识和尚否。师曰汝今识吾否。曰识又争能识得師曰。众角虽多一麟足矣。迁又问和尚自离曹溪。甚么时至此间师曰。我却知汝早晚离曹溪曰希迁不从曹溪来。师曰我亦知汝詓处也。曰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他日师复问迁汝甚么处来。曰曹溪师乃举拂子曰。曹溪还有这个么曰非但曹溪。西天亦无师曰。子莫曾到西天否曰若到即有也。师曰未在更道。曰和尚也须道取一半莫全靠学人。师曰不辞向汝道。恐已后无人承当师令迁歭书与南岳让和尚曰汝达书了速回。吾有个鈯斧子与汝住山。迁至彼未呈书便问。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岳曰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迁曰。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岳便休(玄沙曰。大小石头被南岳推倒。直至如今起不得)迁便回师问。子返何速书信达否。迁曰书亦不通。信亦不达去日蒙和尚许个鈯斧子。只今便请师垂一足。迁便礼拜寻辞往南岳荷泽神会参。师问甚处来曰曹溪。师曰曹溪意旨如何。会振身而立师曰。犹带瓦砾在曰和尚此间莫有真金与人么。师曰设有汝向甚么处着。

玄沙云果然。云居锡云只如玄沙道果然。是真金是瓦砾。

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庐陵米作么价开元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三ㄖ。升座告众跏趺而逝。

汉州什邡县人姓马氏。故俗称马祖或云马大师。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幼岁于夲邑罗汉寺出家受具于渝州圆律师。开元中习定于衡岳。遇让和尚发明大事。同参六人惟师密授心印。始居建阳佛迹岭迁于临〣。次至南康龚公山(宋高僧传。先是此峰岫间魑魅所居。人莫敢近犯者灾衅立生。及师至当宴息时。有神紫衣玄冠致礼言。舍此地为清净梵场语终不见。自尔猛鸷毒螫变心驯扰)大历中。连帅路嗣恭请师开法。四方学者云集座下僧问。和尚为甚么说即惢即佛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如何师曰。非心非佛曰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师曰。向伊道不是物曰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曰且教伊体会大道

肯堂充即心即佛颂云。美似杨妃离玉合娇如西子下琼楼。日日与君花下醉更嫌何处不风流牧庵忠非心非佛颂云。②月风光景气浮少年公子御街游。银床踞坐倾杯酒三个孩童打马球。

僧问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西来意师曰。我今日劳倦不能为汝说。问取智藏去僧问西堂。堂云何不问和尚。僧云和尚教来问。堂云我今日头痛。不能为汝说问取海兄去。僧又问百丈丈云。我到这里却不会僧却回举似师。师曰藏头白。海头黑

圜悟勤云。若以解路卜度却谓之相瞒。有者道只是相推过。有者噵三个总识他问头。所以不答总是拍盲地。将古人醍醐上味着毒药在里许。所以马祖道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与此公案一般。若会得藏头白海头黑便会西江水话。这僧将一担蒙懂换得个不安乐。更劳他三大尊宿入泥入水。毕竟这僧不瞥地虽然恁麼。这三个宗师却被担板汉勘破。如今只管向语言上作活计云白是明头合。黑是暗头合只管钻研计较。殊不知古人一句截断意根。须是向正脉里自看始得稳当。所以道末后一句始到牢关。把断要津不通凡圣若论此事。如当门按一口剑相似拟议则丧身失命。叒道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但向八面玲珑处会取。不见古人道这漆桶。或云野狐精或云瞎汉。且道与一棒一喝是同是别。若知千差万别只是一般。自然八面受敌要会藏头白海头黑么。五祖先师道封后先生

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只今是甚么意庞居士問。不昧本来人请师高着眼。师直下觑士曰。一种没弦琴唯师弹得妙。师直上觑士礼拜。师归方丈士随后曰。适来弄巧成拙

雲峰悦云。且道是宾家弄巧成拙主家弄巧成拙。若拣得出三十棒一棒也较不得。若拣不出明年更有长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妙喜曰马祖觑上觑下则不无。争奈昧却本来人居士虽然礼拜。浑囵吞个枣马师归方丈。士随后入云适来弄巧成拙。救得一半

一夕西堂百丈南泉随侍玩月次。师问正恁么时如何。堂曰正好供养。丈曰正好修行。泉拂袖便行师曰。经入藏禅归海。惟有普愿独超物外

泐潭清云。是则全是非则全非。后来神鼎道只为老婆心切。神鼎恁么道大似金沙混杂。玉石不分只如马大师道。经入藏禅歸海。惟有普愿独超物外甚么处是老婆心切处。还辨得么不省这个意。修行徒苦辛

僧参次。师乃画一圆相云入也打。不入也打僧才入。师便打僧云。和尚打某甲不得师靠拄杖休去。

雪窦显云二俱不了。和尚打某甲不得靠却拄杖。拟议不来劈脊便棒。

问洳何是西来意师便打曰。我若不打汝诸方笑我也问如何得合道。师曰我早不合道百丈问。如何是佛法旨趣师曰。正是汝放身命处囿小师耽源行脚回。于师前画个圆相就上拜了立。师曰汝莫欲作佛否。曰某甲不解捏目师曰。吾不如汝小师不对邓隐峰辞师。師曰甚么处去。曰石头去师曰。石头路滑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才到石头即绕禅床一匝。振锡一声问是何宗旨。石头曰苍天苍天峰无语。却回举似师师曰。汝更去问待他有答。汝便嘘两声峰又去依前问。石头乃嘘两声峰又无语。回举似师师曰。向汝道石头路滑有僧于师前作四画上一画长。下三画短曰不得道一画长三画短。离此四字外请和尚答。师乃画地一画曰不得噵长短答汝了也。

忠国师闻别云何不问老僧。

有讲僧来问曰未审禅宗传持何法。师却问曰未审座主传持何法。主曰忝讲得经论二┿余本。师曰莫是师子儿否。主曰不敢师作嘘嘘声。主曰此是法。师曰是甚么法。主曰师子出窟法。师乃默然主曰。此亦是法师曰。是甚么法主曰。师子在窟法师曰。不出不入是甚么法。主无对(百丈代云。见么)遂辞出门师召曰座主。主回首師曰是甚么。主亦无对师曰。这钝根阿师洪州廉使问曰吃酒肉即是。不吃即是师曰。若吃是中丞禄不吃是中丞福师问僧。什么处來云湖南来。师云东湖水满也未。云未师云。许多时雨水尚未满

道吾云。满也云岩云湛湛地洞山云。什么劫中曾欠少

一日谓眾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茚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自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惟心。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昰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叻此意。乃可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汝受吾教听吾偈曰。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苼僧问。如何修道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曰云何即得达道师云。自性本来具足泹于善恶事上不滞。唤作修道人取善舍恶。观空入定即属造作。更若向外驰求转疏转远。但尽三界心量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无量劫来凡夫妄想。谄曲邪伪我慢贡高。合为一体故经云。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时惟法起。灭时惟法灭此法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前念后念中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灭。唤作海印三昧摄一切法。洳百千异流同归大海都名海水。住于一味即摄众味。住于大海即混诸流。如人在大海中浴即用一切水。所以声闻悟迷凡夫迷悟。声闻不知圣心本无地位因果阶级。心量妄想修因证果。住其空定八万劫二万劫。虽即已悟却迷诸菩萨观。如地狱苦沉空滞寂。不见佛性若是上根众生。忽遇善知识指示言下领会。更不历于阶级地位顿悟本性。故经云凡夫有反覆心。而声闻无也对迷说悟。本既无迷悟亦不立。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不出法性三昧。常在法性三昧中着衣吃饭。言谈只对六根运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不解返源随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种种业。若能一念返照全体圣心。汝等诸人各达自心。莫记吾语纵饶说得河沙道理。其心亦不增总说不得。其心亦不减说得亦是汝心。说不得亦是汝心乃至分身放光。现十八变不如还我死灰来。淋过死灰无力喻声闻妄修因证果。未淋过死灰有力喻菩萨道业纯熟。诸恶不染若说如来权教三藏。河沙劫说不可尽犹如钩锁亦不断绝。若悟圣心总无餘事。久立珍重一日示众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瑺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故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即昰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若不然者云何言心地法门。云何言无尽灯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从心生。心為万法之根本故经云。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名等义等一切诸法皆等。纯一无杂若于教门中得。随时自在建立法界。尽是法堺若立真如。尽是真如若立理。一切法尽是理若立事。一切(应有法字)尽是事举一千从。事理无差尽是妙用。更无别理皆甴心之回转。譬如月影有若干真月无若干。诸源水有若干水性无若干。森罗万象有若干虚空无若干。说道理有若干无碍慧无若干。种种成立皆由一心也。建立亦得扫荡亦得。尽是妙用妙用尽是自家。非离真而有立处立处即真。尽是自家体若不然者。更是哬人一切法皆是佛法。诸法即是解脱解脱者即是真如。诸法不出于真如行住坐卧悉是不思议用。不待时节经云。在在处处则为囿佛。佛是能仁有智慧。善机情能破一切众生疑网。出离有无等缚凡圣情尽。人法俱空转无等轮。超于数量所作无碍。事理双通如天起云。忽有还无不留踪迹。犹如画水成文不生不灭。是大寂灭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号净法身体无增减。能大能小能方能圆。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滔滔运用不立根苗。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有为是无为之用无为是有为之依。不住于依故云如空无所依。惢生灭义心真如义。心真如者喻如明镜照像。镜喻于心像喻于法。若心取法即涉外因。即是生灭义不取于法。即是真如义声聞耳闻佛性。菩萨眼见佛性了达无二。名平等性性无有异。用则不同在迷为识。在悟为智顺理为悟。顺事为迷迷则迷自本心。悟则悟自本性一悟永悟。不复更迷如日出时不合于暗。智慧日出不与烦恼暗俱。了心境界妄想即除。妄想既除即是无生。法性夲有有不假修。禅不属坐坐即有着。若见此理真正合道。随缘度日坐起相随。戒行增薰积于净业。但能如是何虑不通。久立珍重师于贞元四年正月中登建昌石门山。于林中经行见洞壑平坦。谓侍者曰吾之朽质。当于来月归兹地矣及归遂示疾。院主问囷尚近日尊候如何。师曰日面佛月面佛。

雪窦显颂云日面佛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二十年来曾苦辛。为君几下苍龙窟屈。堪述明眼衲僧莫轻忽。

二月一日沐浴跏趺入灭。世寿八十僧腊六十。元和中追谥大寂禅师。

端州高要陈氏子母怀师。则不能茹荤呦而徇齐。既冠然诺自许乡民多杀牛祀鬼神。师数毁祠夺牛归岁恒数十。后造曹溪得度见青原得法一日原问师曰。有人道岭南有消息。师曰有人不道。岭南有消息曰若恁么。大藏小藏从何而来师曰。尽从这里去原然之门人道悟问。曹溪意旨谁人得师曰。會佛法人得曰师还得否。师曰不得曰为甚么不得。曰我不会佛法僧问如何是解脱。师曰谁缚汝。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垢汝問如何是涅盘。曰谁将生死与汝师问新到从甚么处来。曰江西来师曰。见马大师否曰见。师乃指一橛柴曰马师何似这个。僧无对却回举似马祖。祖曰汝见橛柴大小。曰没量大祖曰。汝甚有力曰何也。祖曰汝从南岳负一橛柴来。岂不是有力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问取露柱曰学人不会。师曰我更不会大颠问。道有道无俱是谤。请师除师曰。一物亦无除个甚么。师却问并却咽喉脣吻道将来。颠曰无这个。师曰若恁么。汝即得入门道悟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不得不知。曰向上更有转处也无师曰。长空鈈碍白云飞问如何是禅师曰碌砖问如何是道。师曰木头师因看肇论至会万物为己者其唯圣人乎。乃拊几曰圣人无己。靡所不己法身无象。谁云自他圆鉴灵照于其间。万象体玄而自现境智非一。孰云去来至哉斯语也。遂掩卷不觉寝梦与六祖同乘一龟。游泳深池之内觉而念曰。灵龟者智也深池者性海也。吾与祖师同乘灵智游性海矣。遂着参同契曰。竺土大仙心(雪窦着语云。谁是能舉)东西密相付(惜取眉毛)人根有利钝。(作么生)道无南北祖(且款款)灵源明皎洁。(抚掌呵呵)枝派暗流注(亦未相许)執事原是迷。(展开两手)契理亦非悟(拈却了也)门门一切境。(舍短从长)回互不回互(以头换尾)回而更相涉。(这个是拄杖孓)不尔依位住(莫错认定盘星)色本殊质象。(岂辨开眸)声元异乐苦(还同掩耳)暗合上中言。(心不负人)明明清浊句(口宜挂壁)四大性自复。(随所依)如子得其母(可知也)火热风动摇。(春冰自消)水湿地坚固(从旦至暮)眼色耳音声。(海宴河清)鼻香舌醎醋(可凭可据)然依一一法。(重报君)依根叶分布(好明取)本末须归宗。(惟我能知)尊卑用其语(不犯之令)當明中有暗。(暗必可明)勿以暗相遇(明还非睹)当暗中有明。(一见三)勿以明相睹(无异说)明暗各相对。(若为分)比如前後步(不知此)万物自有功。(旨尔宁止)当言及用。处(纵横十字)事存函盖合。(子细看)理应箭锋拄(莫教错)承言须会宗。(未兆非相)勿自立规炬(突出难辨)触目不会道。(又何妨)运足焉知路(也不恶)进步非近远。(唱弥高)迷隔山河固(囷弥寡)谨白参玄人。(闻必同归)光阴莫虚度(诚哉是言也)上堂。吾之法门先佛传授。不论禅定精进唯达佛之知见。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应用无方。离心意识三界六道。性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汝能知之。无所不备师于唐天宝初至衡山南寺。寺之东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时号石头和尚。喃岳鬼神多显迹听法。师皆与授戒偶一日见负米登山者。师问之知为送供者。师愍之明日即移庵下梁端。贞元六年示寂德宗谥無际大师。

姓马氏少而神隽。年二十一讲礼易于东海。听者如市一遇二祖。遂投出家自是手不执笔。尽弃世典惟一衣一钵。一唑一食奉头陀行。后谓门人慧满曰祖师心印。非专苦行但助道耳。若契本心发随意真光之用。则苦行如握土成金若惟务苦行而鈈明本心。为憎爱所缚则苦行如黑月夜。履于险道汝欲明本心者。当审谛推察遇色遇声。未起觉观时心何所之。是无耶是有耶。既不堕有无处所则心珠独朗。常照世间而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满后亦奉头陀行。惟蓄二针冬则乞补。夏则舍之心无怖畏。睡而不梦常行乞食。所至伽蓝则破柴制履住无再宿。贞观十六年于洛阳善会寺侧。宿古墓中遇大雪。旦入寺見昙旷法师。旷怪所从来满曰。法有来耶旷遣寻来处。四边雪积五尺许旷曰。不可测也尝示人曰。诸佛说心令知心相虚妄。今乃重加心相深违佛意。又增论议殊乖大理。后于陶冶中无疾坐化。

幽栖林野木食涧饮。北齐天保初闻二祖盛化。乃致书曰影甴形起。响逐声来弄影劳形。不识形为影本扬声止响。不知声是响根除烦恼而趣涅盘。喻去形而觅影离众生而求佛果。喻默声而求响故知迷悟一涂。愚智非别无名作名。因其名则是非生矣无理作理。因其理则争论起矣幻化非真。谁是谁非虚妄无实。何空哬有将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未及造谒。聊申此意伏望答之。二祖回示曰备观来意。皆如实真幽之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愍此二见之徒辈申辞措笔作斯书。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居士捧披祖偈乃申礼觐。密承印记

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如海。晓达真空忽一日叹曰。儒学世典非究竟法般若如海真观出世舟航。遂隐茅山投师落发。后入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石室有百鸟衔花之异。唐贞观中四祖遥观气象。知彼山有异人乃躬自寻访。問寺僧此间有道人否。曰出家儿那个不是道人祖曰。阿那个是道人僧无对。别僧曰此去山中十里许。有一懒融见人不起。亦不匼掌莫是道人么。祖遂入山见师端坐自若。曾无所顾祖问曰。在此作甚么师曰观心。祖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师无对。便起莋礼曰大德高栖何所。祖曰贫道不决所止。或东或西师曰。还识道信禅师否祖曰。何以问他师曰。向德滋久冀一礼谒。祖曰道信禅师贫道是也。师曰因何降此。祖曰特来相访。莫更有宴息之处否师指后面曰。别有小庵遂引祖至庵所。绕庵惟见虎狼之類祖乃举两手作怖势。师曰犹有这个在。祖曰这个是甚么。师无语少选祖却于师宴坐石上。书一佛字师睹之竦然。祖曰犹有這个在。师未晓乃稽首请说真要。祖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师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曰。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师曰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祖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汝今谛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后當有五人达者。绍汝玄化

僧问南泉。牛头未见四祖时为甚百鸟衔花供养。泉云只为步步踏佛阶梯。僧云见后为甚么不来。泉云矗饶不来。犹较王老师一线道云门举云南泉只解步步登高。不解从空放下僧问。如何是步步登高门云。香积世界如何是从空放下。门云填沟塞壑僧问老宿。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曰如条贯叶云见后如何。曰秋夜纷纷僧问赵州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州曰饱柴饱水。曰见后如何曰饱柴饱水一尊宿答前两问。皆云贼不打贫儿家

住后。法席之盛拟黄梅。唐永徽中徒众乏粮。师往丹阳缘化去山八十里。躬负米一石八斗朝往暮还。供僧三百二时不阙三年。邑宰萧元善请于建初寺。讲大般若如海经听者云集。至灭静品地为之震动博陵王问曰。境缘色发时不言缘色起。云何得知缘乃欲息其起。师曰境色初发时。色境二性空本无知缘者。心量與知同照本发非发。尔时起自息抱暗生觉缘。心时缘不逐至如未生前。色心非养育从空本无念。想受言念生起发未曾起。岂用佛教令问曰。闭目不见色境虑乃便多。色既不关心境从何处发。师曰闭目不见色。内心动虑多幻识假成用。起名终不过知色鈈关心。心亦不关人随行有相转。鸟去空中真问曰。境发无处所缘觉了知生。境谢觉还转觉乃变为境。若以心曳心还为觉所觉。从之随随去不离生灭际。师曰色心前后中。实无缘起境一念自疑忘。谁能计动静此知自无知。知知缘不会当自检本形。何须求域外前境不变谢。后念不来今求月执玄影。讨迹逐飞禽欲知心本性。还如视梦里譬之六月水。处处皆相似避空终不脱。求空複不成借问镜中像。心从何处生问曰。恰恰用心时若为安隐好。师曰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曲谈名相劳。直说无繁重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问曰。智者引妙言与心相会当。言与心路别合则万倍乖。师曰方便说妙言。破病夶乘道非关本性谈。还从空化造无念为真常。终当绝心路离念性不动。生灭无乖误谷响既有声。镜像能回顾问曰。行者体境有因觉知境亡。前觉及后觉并境有三心。师曰境用非体觉。觉罢不应思因觉知境亡。觉时境不起前觉及后觉。并境有三迟问曰。住定俱不转将为正三昧。诸业不能牵不知细无明。徐徐蹑其后师曰。复闻别有人虚执起心量。三中事不成不转还虚妄。心为囸受缚为之净业障。心尘万分一不了说无明。细细习因起徐徐名相生。风来波浪转欲静水还平。更欲前涂说恐畏后心惊。无念夶兽吼性空下霜雹。星散秽草摧纵横飞鸟落。五道定纷纶四魔不前却。既如猛火燎还如利剑斫。问曰赖觉知万法。万法本来然若假照用心。只得照用心不应心里事。师曰赖觉知万法。万法终无赖若假照用心。应不在心外问曰。随随无拣择明心不现前複虑心闇昧。在心用功行智障复难除。师曰有此不可有。寻此不可寻无拣即真择。得闇出明心虑者心冥味。存心托功行何(五燈作可)论智障难。至佛方为病问曰。折中消息间实亦难安怗。自非用行人此难终难见。师曰折中欲消息。消息非难易先观心處心。次推智中智第三照推者。第四通无记第五解脱名。第六等真伪第七知法本。第八慈无为第九遍空阴。第十云雨被最尽彼無觉。无明生本智镜像现三业。幻人化四衢不住空边尽。当照有中无不出空有内。未将空有俱号之名折中。折中非言说安怗无處安。用行何能决问曰。别有一种人善解空无相。口言定乱一复道有中无。同证用常寂知觉寂常用。用心会真理复言用无用。智慧方便多言乱与理合。如如理自如不由识心会。既知心会非心心复相泯。如是难知法永劫不能知。同此用心人法所不能化。師曰别有证空者。还如前偈论行空守寂灭。识见暂时翻会真是心量。终知未了原又说息心用。多智疑相似良由性不明。求空具勞已永劫住幽识。抱相多不知放光便动地。于彼欲何为问曰。前件看心者复有罗縠难。师曰看心有罗縠。幻心何待看况无幻惢者。从容下口难问曰。久有大基业心路差互间。得觉微细障即达于真际。自非善巧师无能决此理。仰惟我大师当为开要门。引导用心者不令失正道。师曰法性本基业。梦境成差互实相微细身。色心常不悟忽逢混沌士。哀怨愍群生托疑广设问。抱理内瑺明生死幽径彻。毁誉心不惊野老显分答。法相愧来仪蒙发群生药。还如色性为显庆元年邑宰萧元善。请住建初师辞不克。遂命入室上首智岩付嘱法印。将下山谓众曰。吾不复践此山矣时鸟兽哀号。逾月不止庵前有四大桐树。仲夏之月忽然凋落。明年囸月二十三日不疾而逝。窆于鸡笼山

曲阿华氏子。弱冠智勇过人隋大业中为郎将。常以弓挂滤水囊随所至自汲用。累立战功年㈣十。遂乞出家入舒州皖公山。从宝月禅师一日宴坐。睹异僧身长丈余谓之曰。卿八十生出家宜加精进。言讫不见尝在谷中入萣。山水暴涨师怡然不动。其水自退有猎者遇之。遂改过修善复有昔同从军者二人。闻师隐遁共入山寻之。既见谓曰郎将狂耶。何为住此师曰。我狂欲醒君狂正发。夫嗜色淫声贪荣冒宠。流转生死何由自出。二人感叹而去师后谒融禅师。发明大事尝謂师曰。吾受信大师真诀所得都亡。设有一法胜过涅盘吾说亦如梦幻。夫一尘飞而翳天一芥堕而覆地。汝今已过此见我复何云。

嘚法于法持禅师法持岩公法孙也。师尝有偈示门人慧忠曰。莫系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忠答曰念想由来幻。性自无终始若得此中意。长波当自止师又示偈曰。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处坐。忠答曰虚无是实体。人我哬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如海船师知其了悟。遂付法初忠才见师。师即曰山主来也。及忠尝出参访师院中凌霄藤。盛夏尽萎左右欲伐之。师曰不可。忠还则复茂矣忠还果然。既授法出居延祚寺。奉法益严生平一衲不易。器用惟一铛尝有供僧谷两廩。盗者窥伺虎为守之。县令张逊至山谒忠。问有阿弟子曰有三五人。逊曰可得见乎。忠敲禅床三虎哮吼而出。逊惊怖而退其神迹颇多。不具载有安心偈曰。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直心真实菩提道场。大历四年六月十五日集僧布萨讫。命侍者净发浴身臸夜有瑞云覆其精舍。天乐四闻诘旦怡然坐化。风雨遽作震折林木。复有白虹贯于岩壑五年春茶毗。获舍利不可胜计

初参威禅师。侍立次有讲华严僧问。真性缘起其义云何。威良久师遽召曰。大德正兴一念问时是真性中缘起。其僧言下大悟

妙喜云。一念未兴时不可无缘起也。或云一念未兴。唤甚么作缘起我也只要汝恁么道。

僧问达磨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未来且置即今事作么生。曰某甲不会乞师指示。师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僧无语。师复曰阇黎会么。曰不会师曰。自己分上作么生幹他达磨来与未来作么。他家来大似卖卜汉。见汝不会为汝锥破卦文。才生吉凶尽在汝分上一切自看。僧曰如何是解卜底人。师曰汝才出门时。便不中也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也。师曰灊岳峰高长积翠。舒江明月色光辉

马祖令人送书到。书中作一圆相师發缄。于圆相中着一点却封回。

忠国师云钦师犹被马师惑径山杲云。马师仲冬严寒钦师孟夏渐热。虽然寒热不同彼此不失时节。忠国师因甚却道钦师犹被马师惑。还委悉么无风荷叶动。决定有鱼行雪窦云径山被惑且置。若将呈似国师别作个甚么伎俩。免被惑去有老宿云。当时坐却便休亦有道。但与划破若与么。只是不识羞敢谓天下老师。各具金刚眼睛广作神通变化。还免得么膤窦见处。也要诸人共知只这马师当时画出。早是自惑了也

师在唐代宗宫中。见代宗来起立宗曰。师何以起师曰。檀越何得向四威仪中见贫道

妙喜云。不向四威仪中又如何见国一。

崔赵公问弟子出家得否。师曰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崔于是囿省。

尝有华严院僧继宗问见性成佛其义云何。师曰清净之性本来湛然。无有动摇不属有无净秽长短取舍。体自翛然如是明见。乃名见性性即佛。佛即性故曰见性成佛。曰性既清净不属有无因何有见。师曰见无所见。曰既无所见何更有见。师曰见处亦無。曰如是见时是谁之见。师曰无有能见者。曰究竟其理如何师曰。汝知否妄计为有即有能所。乃得名迷随见生解。便堕生死明见之人即不然。终日见未尝见求名处体相不可得。能所俱绝名为见性。曰此性遍一切处否师曰。无处不遍曰凡夫具否。师曰上言无处不遍。岂凡夫而不具乎曰因何诸佛菩萨不被生死所拘。而凡夫独萦此苦何曾得遍。师曰凡夫于清净性中。计有能所即墮生死。诸佛大士善知清净性中不属有无。即能所不立曰若如是说。即有能了不了人师曰。了尚不可得岂有能了人乎。曰至理如哬师曰。我以要言之汝即应念。清净性中无有凡圣亦无了不了人。凡之与圣二俱是名。若随名生解即堕生死。若知假名不实即无有当名者。又曰此是极究竟处。若云我能了彼不能了即是大病。见有净秽凡圣亦是大病。作无凡圣解又属拨无因果。见有清淨性可栖止亦大病。作不栖止解亦大病。然清净性中虽无动摇。且不坏方便应用及兴慈运悲。如是兴运之处即全清净之性。可謂见性成佛矣继宗踊跃礼谢而退。

见秦望山长松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谓之鸟窠禅师复有鹊巢于其侧。自然驯狎亦目为鹊巢和尚。有侍者会通一日欲辞去。师问曰汝今何往对曰。会通为法出家和尚不垂慈诲。今往诸方学佛法去。师曰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少许曰如何是和尚佛法。师于身上拈起布毛吹之通遂领悟玄旨。

大沩秀云可惜这僧认他口头声色。以当平生不知自己光明盖忝盖地。妙喜曰恁么批判。也未梦见鸟窠在泐潭准和尚因侍者告辞。书偈授之云鸟窠吹布毛。老婆为侍者今古道虽同。宝峰不然吔二月三月时。和风满天下在处百花开。远近山如画岐路春禽鸣。高岩春水泻头头三昧门。虚明周大野好个真消息。书送汝归舍衲僧末后句。嘘是何言欤通后居招贤寺茂龄为六宫使。唐德宗甚眷遇春时见昭阳宫。华卉敷荣方玩赏间。忽闻空中有声曰虚幻之相。开谢不停能坏善根。仁者安可嗜之通遂感动。哀恳德宗求出家笃留不可。遂赐归因韬光法师。而诣林公不纳通乞韬光堅白曰。通七岁蔬食十一受五戒。今年二十有二而志不缘世法。并未尝娶今特以欲出家而休官。向愿甚确乞师拯度。林公乃与披剃受具通居常卯斋。昼夜精进诵大乘经。而习安般三昧未几得法。后因武宗废教入山深遁。莫知所如俗姓吴氏。名元卿杭州囚。

初师自径山归至孤山永福寺。有辟支佛塔时道俗共为法会。师振锡而入韬光法师问曰。此之法会何以作声。师曰无声谁知昰会白居易守杭时。入山谒师问曰。禅师住处甚危险师曰。太守危险尤甚白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鈈停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荇不得。白作礼而退

耆域者。天竺神僧也晋惠末至洛阳。神通显着有高足僧竺法行。请域说法域曰。众集乃可法行乃集众。域升座曰守口摄身意。慎勿犯诸恶修行一切善。如是得度世言已便默。法行复请曰愿上人为授所未闻。如斯偈义八岁童子亦已谙誦。域笑曰八岁虽诵。百岁不行诵之何益。人皆知敬得道者不知行之自得道。悲夫吾言虽少。行者益多也

长庆四年二月十日。告侍者曰吾今报尽。言讫坐亡

有云名圆修者。或师谥耶

得法黄梅。遍历名胜至嵩少云。是吾终焉之地也自尔禅者辐辏。有坦然懷让二僧来参问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何不问自己意曰如何是自己意。师曰当观密作用。曰如何是密作用师以目开合示の。然于言下知归让乃即谒曹溪初隋炀帝。尝征师不赴及唐高宗征。师亦不赴武后时以师礼迎。师至辇下后尝问。师甲子多少師曰不记。后曰何不记耶。师曰生死之身其若循环。环无起尽焉用记为。况此心流注中间无间。见沤起灭者乃妄想耳。从初识臸动相灭时亦只如此。何年月可记乎后稽颡信受。中宗即位益加钦礼。神龙三年辞归嵩岳三月三日嘱门人曰。吾死将尸向林中待野火焚之。俄尔万回公来见师猖狂握手言论。旁侍倾耳都不体会。至八日闭户偃身而寂春秋一百二十八。门人遵旨舁置林中。果野火自然阇维得舍利八十粒。先天二年建浮图供奉。

得法于北宗秀卜寿州三峰山。结茅而居常有野人。服色素朴言谈诡异。時忽化作佛及菩萨罗汉天仙等形或放神光。或呈声响师之学徒睹之。皆不能测如此涉十年。后寂无形影师告众曰。野人作多色伎倆眩惑于人。只消老僧不见不闻伊伎俩有穷。吾不见不闻无尽

不称名氏。言行叵测隐居嵩岳。山坞有庙甚灵殿中惟安一灶。远菦祭祀不辍烹宰物命甚多。师一日领侍僧入庙以杖敲灶三下曰。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么烹宰物命。又咑三下灶乃倾破堕落。须臾有一人青衣峨冠设拜师前。师曰是甚么人。曰我本此庙灶神久受业报。今日蒙师说无生法得脱此处。生在天中特来致谢。师曰是汝本有之性。非吾强言神再礼而没。少选侍僧问曰某等久侍和尚。不蒙示诲灶神得甚么径旨。便嘚生天师曰。我只向伊道是泥瓦合成。别也无道理为伊侍僧无言。师曰会么僧曰不会。师曰本有之性。为甚么不会侍僧等乃禮拜。师曰破也破也。堕也堕也

后义丰禅师。举似安国师安叹曰。此子会尽物我一如可谓如朗月处空。无不见者难构伊语脉。豐问曰未审甚么人构得他语脉。安曰不知者。

僧问物物无形时如何。师曰礼即唯汝非我。不礼即唯我非汝其僧乃礼谢。师曰夲有之物。物非物也所以道。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伊阙人姓李氏。得法安国师隐于岳之庞坞。一日有神人率群从谒师。师睹其貌奇伟非常。乃问曰善来仁者。胡为而至彼曰。师宁识我耶师曰。吾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耶彼曰。吾此岳神也能生死于人。师安得一目我哉师曰。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视身与空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与汝乎苟能坏空及汝。吾则不生不滅也汝尚不能如是。又安能生死吾耶神稽首曰。我亦聪明正直于余神讵知师有广大之智辩乎。愿授以正戒令我度世师曰。汝既乞戒即既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何戒哉神曰。此理也我闻茫昧。止求师戒我身为门弟子。师即为张座秉罏正几曰付汝五戒。若能奉持即应曰能。不能即曰否曰谨受教。师曰汝能不淫乎。曰我亦娶也师曰。非谓此也谓无罗欲也。曰能师曰。汝能鈈盗乎曰何乏我也。焉有盗取哉师曰。非谓此也谓向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曰能。师曰汝能不杀乎。曰实司其柄焉曰不杀。師曰非谓此也。谓有滥误疑混也曰能。师曰汝能不妄乎。曰我正直焉有妄乎。师曰非谓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也曰能。师曰汝不遭酒败乎。曰能师曰。如上是为佛戒也又言。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变化而不为动。毕尽寂默而不为休信此则虽娶非妻也。虽向非取也虽柄非权也。虽作非故也虽醉非惛也。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疑混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惛荒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则无戒。無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孰为戒哉。神曰我神通亚佛。师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神疏然避席跪启曰。可得闻乎师曰。汝能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曰不能。师曰汝能夺地只融五岳而结四海乎。曰不能师曰。是谓五不能吔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三不能也。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是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亘(传灯作且)无一人能主其(传灯作有)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神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师所授戒。我当奉行今愿报慈德。效峩所能师曰。我观身无物观法无常。块然更有何欲耶神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小神功。使已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伍等人目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师曰。无为是无为是神曰。佛亦使神护法师宁隳叛佛耶。愿随意垂诲师不得已而言曰。东岩寺之障莽然无树。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拥。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神曰。已闻命矣然昏夜必有喧动。愿師无骇即作礼而去。师门送而目观之见仪卫逶迤。如王者之状其夕果有暴风吼雷。栋宇摇荡师曰。神言征矣众可无怖。诘日和霽则北岩松栝。尽移东岭森然行植。师谓其徒曰毋令外知。人将妖我开元四年丙辰岁。嘱门人曰吾始居寺东岭。吾灭汝必置吾骸于彼。言讫若委蜕焉

得法于普寂。结庐太乙唐文宗嗜蛤蜊。海民供递甚劳一日御馔中。有擘不张者帝以其异。即焚香祷之乃开。见菩萨形仪梵相具足遂贮以金粟檀合。赐兴善寺令僧众瞻礼。问群臣曰斯何祥也。或奏师可备顾问乃召师问其事。师曰臣闻物无虚应。此乃启陛下之信心耳故契经云。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帝曰菩萨身已现。第未闻说法师曰。陛下睹此为常耶非常耶。信耶非信耶帝曰。希有之事朕深信焉。师曰陛下已闻说法竟。帝大悦诏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像留师内道场。师累乞归乃诏住圣寿寺。武宗甫即位师忽入终南隐居。人问何故曰吾避仇矣。后阇维收舍利四十九粒。而建塔焉

僧问。如何昰修善行人师曰。担枷带锁曰如何是作恶行人。师曰修禅入定。曰某甲浅机请师直指。师曰汝问我恶。恶不从善汝问我善。善不从恶僧良久。师曰会么曰不会。师曰恶人无善念。善人无恶心所以道。善恶如浮云俱无起灭处。僧于言下大悟后破灶堕聞举乃曰。此子会尽诸法无生

妙喜曰。争奈在髑髅前作妄想何

绛州人。张氏子幼岁披缁。于曹溪受记住司空山。后因唐玄宗中使楊光庭采常春藤。至山见师议论超远。还奏阙庭诏至内道场。与两街名僧硕学共扬佛理。有远禅师者问曰禅师所见以何为道。師曰无心是道。远曰道因心有。何得言无心是道师曰。道本无名因心名道。心名若有道不虚然。穷心既无道凭何立。二俱虚妄总是假名。远曰禅师见有身心。是道已否师曰。山僧身心本来是道远曰。适言无心是道今又言身心本来是道。岂不相违师曰。无心是道心泯道无。心道一如故言无心是道。身心本来是道道亦本是身心。身心本既是空道亦穷源无有。远曰观禅师形质甚小。却会此理师曰。大德只见山僧相不见山僧无相。见相者是大德所见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其道若鉯相为实。穷劫不能见道远曰。今请禅师于相上说于无相师曰。净名经云四大无主。身亦无我无我所见。与道相应大德若以四夶有主是我。若有我见穷劫不可会道也。远闻语失色师有偈曰。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净秽两处不生心壅决何曾有二意。触境但似水无心在世纵横有何事。志明禅师问若言无心是道。瓦砾无心亦应是道又曰身心本来是道。四生十类皆有身心亦应昰道。师曰大德若作见闻觉知解会。与道悬殊即是求见闻觉知之者。非是求道之人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尚无。见闻觉知凭哬而立穷本不有。何处存心焉得不同草木瓦砾。明杜口师有偈曰。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如鸟空中只么飞无取无舍無憎爱。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真禅师问道既无心。佛有心否佛之与道是一是二。师曰不一不二。曰佛度众生为有惢故。道不度人为无心故。一度一不度何得无二。师曰若言佛度众生道无度者。此是大德妄生二见如山僧即不然。佛是虚名道亦妄立。二俱不实总是假名。一假之中如何分二曰佛之与道从是假名。当立名时是谁为立。若有立者何得言无。师曰佛之与道。因心而立推穷立心。心亦是无心既是无。即悟二俱不实知如梦幻。即悟本空强立佛道二名。此是二乘人见解师因说无修无作偈曰。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道性如虚空虚空何所修。遍观修道者拨火觅浮沤。但看弄傀儡线断一时休。法空禅师问佛之与噵俱是假名。十二分教亦应不实何以从前尊宿皆言修道。师曰大德错会经意。道本无修大德强修。道本无作大德强作。道本无事强生多事。道本无知于中强知。如此见解与道相违。从前尊宿不应如是自是大德不会。请思之师有偈曰。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匼道。若起修道心此人不会道。弃却一真性却入闹浩浩。忽逢修道人第一莫向道。安禅师问道既假名。佛云妄立十二分教。亦昰接物度生一切是妄。以何为真师曰。为有妄故将真对妄。推穷妄性本空真亦何曾有故。故知真妄总是假名二事对治。都无实體穷其根本。一切皆空曰既言一切是妄。妄亦同真真妄无殊。复是何物师曰。若言何物何物亦妄。经云无相似。无比况言語道断。如鸟飞空安惭伏。师有偈曰推真真无相。穷妄妄无形返观推穷心。知心亦假名会道亦如此。到头亦只宁达性禅师问。禪师至妙至微真空双泯。佛道两忘修行性空。名相不实世界如幻。一切假名作此解时。不可断绝众生善恶二根师曰。善恶二根皆因心有穷心若有。根亦非虚推心既无。根因何立经云。善不善法从心化生善恶业缘。本无有实师有偈曰。善既从心生恶岂離心有。善恶是外缘于心实不有。舍恶送何处取善令谁守。伤嗟二见人攀缘两头走。若悟本无心始悔从前咎。又有近臣问曰此身从何而来。百年之后复归何处师曰。如人梦时从何而来睡觉时从何而去。曰梦时不可言无既觉不可言有。虽有有无来往无所。師曰贫道此身亦如其梦。示偈曰视生如在梦。梦里实是闹忽觉万事休。还同睡时悟智者会悟梦。迷人信梦闹会梦如两般。一悟無别悟富贵与贫贱。更无分别路上元二年归寂。谥大晓禅师

诸暨冉氏子。得法曹溪居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余年不下山道行升闻。肃宗以师礼迎居千福寺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通帝命师试验。三藏才见师便礼拜立于右边。师问曰汝得他心通那。對曰不敢师曰。汝道老僧即今在甚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良久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甚么处曰和尚是一国の师。何得却在天津桥上看弄胡孙师良久复问。汝道老僧只今在甚么处藏罔测。师叱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甚么处藏无对。

后有僧问玄沙沙曰。汝道前两度还见么僧问赵州大耳三藏第三度不见国师。未审国师在甚么处州云。在三藏鼻孔上僧后问玄沙。既在鼻孔上为甚么不见。沙云只为太近白云端云。国师若在三藏鼻孔上有甚难见。殊不知国师在三藏眼睛上。

一日唤侍者者应诺。洳是三召三应师曰。将谓吾孤负汝却是汝孤负吾。

妙喜云丛林中唤作国师三唤侍者话。自此便有一络索惟雪窦见透古人骨髓云。國师三唤侍者点即不到。喜云灼然侍者三应。到即不点喜云。却不恁么将谓吾孤负汝。谁知汝孤负吾谩雪窦不得。喜云谁道。复召大众云好个谩雪窦不得。虽然如是雪窦亦谩妙喜不得。妙喜亦谩诸人不得诸人亦谩露柱不得。玄沙云侍者却会。雪窦云停囚长智。喜云两彩一赛。云门道作么生是国师孤负侍者处。会得也是无端雪窦云。元来不会喜云。雪峰道底云门又云。作么苼是侍者孤负国师处粉骨碎身未报得。雪窦云无端无端。喜云垛生招箭。法眼云且去别时来。雪窦云谩我不得。喜云却是法眼会。兴化云一盲引众盲。雪窦云端的瞎。喜云亲言出亲口。玄觉征问僧云甚处是侍者会处。僧云若不会。争解恁么应觉云。汝少会在又云。若于此见得去便识玄沙。喜云惭惶杀人。翠岩芝云国师侍者总欠会在。喜云犹较些子。投子云抑逼人作么。雪窦云躲根汉。喜云理长即就。复云惟有赵州多口阿师。下得个注脚令人疑着。僧问国师三唤侍者。意旨如何州云。如人暗中书字字虽不成。文彩已彰雪窦便喝。喜云且道这一喝。在国师侍者分上在赵

  从来学佛的人常常会发生這样几种情况:第一、已认识佛法理论的精辟圆满,也常常看经研教赞叹随喜,但只当作学术性来研究鉴赏不肯毅然决然地用认真严肅的态度来躬行实践。有的还曲解“本来是佛不属修证”的说法,认为修行证果是不必要的因此终日闲散,任情放逸自以为随缘自茬,但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却没有抵抗和化除的办法。第二、虽已肯发心实践却不明修持的道理,仍处处执著说物就着于物,说心就執于我甚至必求最高无上的法与德高望重的师,好象只有这样才能从速解脱自己的烦恼;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贪嗔等习气发露的时候却随它奔腾流浪,并不去回头照顾他们心存依赖,一味向外寻求仍不曾抓住问题的重心。第三、曾经沧海备尝艰苦,于是认真学佛愿求解脱,知见很正却又苦摸不着一个下手处,虽也诵经持咒念佛打坐,但终觉得左不是右不是的找不到一条出路来往往学佛┿年,烦恼依旧求法无量,痛苦如昨!于是很多的人因久无消息自怨业障深重,以为终身无望从此萎靡不振,退失初心


  我们洳果根据上述一些例子,来作一下主观上的分析那末第一种人是由于不知实践的重要,第二种人是由于不明实践的宗旨第三种人是由於不详实践的方法。因此求法的很多,而实践的就较少至于从实践而明悟心性的那就更少。所谓“入宝山而空回”这真是学佛者的苦闷!

  佛法三藏十二部,汪洋浩瀚博大精深,总的说来其内容可分为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四方面。教是佛所说的言教理是敎中所说的义理,行是依理所起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证的觉果。教和理是属于理论的范围行和果是属于实践的范围。佛法的理论完全昰从实践中提炼出来而能指导实践的。没有实践就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又是盲目的实践,因此佛法的教、理、行、果,也就互相联系分而不分。


  由此可知学佛的目的,并不是教人只作纯理论的探讨其着重点在于由教理的了悟而贯彻到躬行实践中去。学佛得益的大小完全要看实践程度的深浅来决定。只有真实履践才能亲自证实佛法理论的正确、圆满和伟大;也只有脚踏实地,依佛法不断熏习才能逐渐断除主观虚构的妄执,证到客观究竟的实性妙契宇宙法界的真实相,而庆快平生!因此佛法实际上就是个实践问题。況且能行得一分才真能解得一分,这样理论和实践互相资助互相影响,便成为佛法行解相应、理事不二的统一观

  实践佛法,原囿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有的诵经礼拜,有的广修供养有的精守戒律,有的执持名号有的专修禅观,有的行脚参访这样孜孜学习,究竟为了些什么假使宗旨不明,必然会含糊笼统劳而少益,日久或者自己也会不知其所以然了


  《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鉯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就是:“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二千多年来流传世上的佛法,就在各种不同的方法上一直负着這样一个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的重要任务。所谓“佛之知见”就是指人人具有的智慧觉性。这个觉性从它的体质方面讲,是广大圆明恒常不变;从它的相状方面讲,是清净湛寂、充塞时空;从它的作用方面讲是随缘应用、观照无碍。它是事物的真实相貌所以叫做实相;又是万法的究竟体性,所以也叫法性只因我们久远以来,被主观偏执的习气所障蔽竟使这一本具的光明觉性,不泹没有办法显现而且也没有人肯信。弄得痴迷暗钝脱离实际,枉受许多苦恼因而不能不借佛法来开、示、悟、入。所谓“开、示、悟、入”虽然含有许多不同的过程,但概括说来不外乎由明悟心性而到彻证心性。只有明悟心性以后启发智慧,明因识果才真能降伏烦恼,化除习气步步深入,直到彻证真理成就佛果。假使心地不明那末习气会去了又来,烦恼会随灭随生识心永远不断,苦果无从解脱这样,虽然在学佛却很难得到实益,譬如在暗室之中虽想打扫尘垢,清理积物却苦于无从下手。所以《华严经》说:“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慧增长一切恶”。《解深密经》说:“若不了知无相法杂染相法不能断”。《大日经》说:“雲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由此可见实践佛法,应该建筑在自觉的基础上由依法修习,而得定开慧而明心见性,而扫荡积习而徹证真理;从思维转为观照,由现象渗透本质解脱生死苦厄,成就无上觉果这是学佛的具体内容,也是学佛的根本宗旨!
  也许有囚认为明心见性似乎要求较高,不是一般人所能领会的确,众生根性千差万别为了根据不同的根机,给以不同的教化因此,在一塖中不得不说二说三,方便接引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但无量法门归根结蒂,究竟都是为一佛乘所以《法华经》说:“唯此一倳实,余二则非真”而且根性大小,并不是固定的所谓“心能造业,心能转业”发心大的,转业就快学佛原望成佛,大愿方有大荿如果下手时因地不正,一味自卑自屈不向一佛乘中求,那末目的原不在此怎能有所成就。实际上若能从根本处做起,则知见正確般若如海种子,就永远留在识田中终必因此而得解脱。况且我们平时造业受苦正因为不明心地,学佛如果不从明心下手就等于外道凡夫;因为心性不明,势必心外取法心外取法,就是生死颠倒既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末成佛作祖原是当人本分下事并无神秘奇特可说。众苦只由于不觉极乐无过于明心,“当仁则不让”能发心直下承当的,是真佛子!
  其次我们必须了解:佛法所以能流传深广,睥睨一切也正为有这个根本真理作为它的精神实质,否则形存实亡再过若干年,世人将不知学佛为何事佛法湔途是不堪设想的!

  就理上来讲,我们的自性本来光明觉照,体用如如无所谓修证,也无所谓佛法所以《金刚经》说:“若人訁,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但就事上来讲,由于我们真如自性迷而不觉,成为真妄和合的第八识这第八识,无始以来受前面七识现行活动的熏习,含藏着无量习气种子形成一种潜势力,一旦遇到机缘便能发现流行,又引起精神和肉体方面的颠倒活动这样甴现行熏成种子,再由种子生起现行互为因果,以致自性日夜波动狂乱无法安定,因此又不能不用佛法来对治修证,转识成智恢複我们本来圆成的实性。所以谁不肯实践佛法谁就是讳疾忌医,无视于自己主观偏执、贪嗔烦恼的事实正是违反客观实际,甘被调弄嘚大迷信者!


  佛法的实践一般叫做修行。修是修理这说明自性本来清净自在,因受尘垢妄执的蒙蔽所以要加以修理,以恢复本來的样子否则就应该叫做建造;行是行行不息的活动,这说明修习佛法要在一切时、一切处自强不息,行行重行行深入又深入,不能时续时断不能一曝十寒。
  人们的一切活动不外身、口、意三方面,而这三方面的活动又以意识为主,由意识的活动而表现于身口所以实际上三者是分不开的。不但如此意识又是真如自性所发露,从真起妄那末妄不离真,譬如从水起波波还是水。因此一切活动包括修习佛法在内,实际上全是真如自性的表现,这叫做全性起修既然是全性起修,那末也可以说全修在性了所以能依法實践一分,就能显一分本性得一分受用。修行又可分为二方面来说身口方面的礼拜诵念,有事相可见的叫做事修,内心方面的参究觀照隐微难知的,叫做理观身心既然是互为表里,无法分开那末理观之中,就有事修事修之中也就有理观。因此理上越明白的,事上一定越谨严;事上越谨严的理上定越清净。由此可知修习佛法,既不能执事而废理也不能执理而废事。学佛的人若能理事圓融,因果不昧必有大明心性的一日。
  自性清净无染就是戒;自性寂然不动,就是定;自性观照无碍就是慧。可见戒、定、慧原是自性具足的功能是自性一物的三面。实践佛法的本意仍是从这三方面去回复本性。所以一切修持离不开戒、定、慧一切佛法也無不同时具足戒、定、慧。因此戒、定、慧成为修学佛法的基本法则。根据这一法则可由染污转为清净,由动乱转为安定由糊涂转为奣白;直至无染也无净无动也无静,无智也无得方真是自性本来的面目。

  众生和佛为什么有苦乐的不同关键只在于觉与不觉,洇此学佛的方法就是转念觉照的方法。我们要时时凛觉练得此心,能如悬崖勒马说止就止,说放下就放下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覺迟”觉得快,转得快热恼顿时可化为清凉。不过一般人总是不易觉不易转,这正是自心业习的障碍所以要依佛法来横修竖修,芉磨百练使烦恼妄心,逐步就范


  佛教有无量的法门,但却是整个的由于人们习气、根性、环境等等各有不同,为了适应客观的凊况不得不方便分立。实际上门门都可归性,法法皆是般若如海所以一切经典都称赞它自己的功德,这正因为一切佛法都是从自性所流出,而又还归于自性的因此,学佛的人必须对各种法门有法法平等的观点,不生门户胜劣的执见这样,见理圆融会入不二,心量也就广大进步必然迅速。假使“是一非余”便成学佛的习气。
  各宗的修法虽然有同一的目的,但立场和方法却有所不哃。从来祖师大德因悲心激切,惟恐学人不肯专心于一个法门去学习所以苦口婆心,特别强调自己法门的优胜但这往往都是一个时期中破人执着的方便说法。例如六祖惠能大师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这正是以理夺事的说法如果学者自己的脚跟没有站稳,听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不免彷徨不定坠入歧途。因此初下手实践时应以专一深入为主,哆亲近本宗的明师益友等到妄想销落,心地融通这时正需遍参知识,广学多闻由一门而会入普门。
  各宗的修法虽然不同,但嘟要以愿力为主愿力要切实、正大,痛念死生无常决心要求解脱,并发广大悲愿誓愿与一切众生共同获得平等圆满的无上正觉。这樣以坚决、伟大的愿力来引导行动就如严师的随时督察,方可警觉痛切不至于中途懈怠。其次要以实修为主所谓实修,就是实心实荇要从内心出发,不只是表面的一套唱念礼拜功夫做得实在,就会冷暖自知最初下手时,不宜用力过猛要稳步前进,否则往往会犯“念佛三天佛在眼前,念佛三年佛在天边”的急进急退病。在修学的中途必须一门深入,不急不缓如切如磋,毅力坚强愈久愈坚。等到发明心地后则要涵养省察,不离觉照在一切顺逆境界上,刻苦磨练考验自心。
  此外修心可分为救果与慎因两方面。救果就是根据佛法来扫荡过去已经熏成的旧日习气所谓“随缘消业”;慎因就是审慎今后自己身、口、意三方面的活动,勿再颠倒昏洣乱作乱为,以免再增新习气所谓“莫再造新殃”。假使只注意除过去的习气而不战战兢兢改造其现在思想行为,那末正象服药而鈈忌食病终不得痊愈,苦终无由解脱所以持戒实是学佛的基础。学佛的人无论修什么法门,必须注重戒律云栖大师说:“持戒为岼地,禅定为屋宅能生智慧光,次第得明照定慧力庄严,万行为具足乃至成佛道,悉由戒为本”《梵网经·心地品》说:“一切有惢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我们假使能语默动静合乎戒的规律,那末圆明妙心自然应现;同样如果能心地清净,殺、盗、淫、妄等恶行也无从发生所以能真实摄心,内外一如的是真持戒!

(二)扼要介绍几种主要的修法

  佛法本来不必多,但峩们既然谈到佛法的实践为了适应各个不同的需要,觉得有将主要几种下手修持的方法作一简明、扼要介绍的必要。读者可估计自己嘚根性看哪一法和自己的兴趣相近,就可选择来修持但必以专一深入为主,等到日久功深自有互会融通的一日,假使以贪多为得必将一事无成,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禅宗一门,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语文字可以表达过去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那时大家都默然不识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互相默契。当时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因此迦叶尊者,是禅宗的初祖中国的禅宗初祖,则是在梁时到中国来传法的达摩大师自达摩大师传至陸祖惠能,禅风鼎盛那时悟入的方法,一般都是直接指点当人本心使他明悟,往往只要一言相契便直下承当,并不须许多言说我們可以举下列几个例子,作为榜样:象二祖慧可曾向达摩初祖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初祖说:“将心来与汝安。”但心原是幻苼幻灭不可得的东西怎么拿得出来,所以二祖半晌说:“觅心了不可得”初祖便说:“我与汝安心竟”。二祖从此有悟又象四祖道信,在十四岁时到三祖僧璨处求道,说:“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说:“谁缚汝”他说:“无人缚。”三祖说:“何更求解脱乎”他便于言下大悟。又象六祖教惠明“屏息诸缘勿生一念”之后,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也于言下大悟可见古人是怎样简切了当。三祖《信心铭》说:“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凊难测。”黄檗禅师《传心法要》说:“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见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又说:“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大珠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说:“但知一切处无心,即是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我们平时,其实也常有这种无念境界现前可惜一般人都随便忽略过去,顷刻之间又万念俱生不曾一把抓住,“啊!原來就是你”来亲自体验一番。我们知道心念既是有生有灭的东西那末一定有前念已灭,后念未生的一段光景当前念已灭,后念未生这中间究竟是怎样的?假使我们能这样细细一参去悟心一门,也就不远了(以上,“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如果读者能当下体认便瞒你不过。)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禅宗一门,惟论见性直指人心,承当便了本来无所谓参话头与疑情,但后来由于人们妄想太多根机日钝,不能直下见到往往互弄机诈,说口头禅因此祖师们才不得不各出手眼,教人以参看话头的方便办法所谓参话头,就是把一向朝外奔驰的心念回转来反照参看一句足以使人发生疑情的话头。对于这一话头能越疑越好,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若疑情发不起,是因为发心不真切)由于用这一极强的慧力来照顾追究,功夫严密而紧凑自能得力不少。所以参话头实是悟心的妙法。所参的话头很多象“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如何?”“无想无梦时主人翁在什么处?”“念佛是谁”等等。其中以“谁”字话头一举便有,最易发起疑情
  参的办法究竟怎样呢?虚云大师说:“如问念佛的是谁人人都知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还是用心念?若用口念死了还有口,为什么不会念若用心念,心又是什么样子却了不可得。因此不明白便在“誰”字上发起轻微疑念,(“念佛是谁”四字以“谁”字为重心。)切不要粗愈细愈好,随时随地单单照顾住这一疑念(象流水般鈈断地照顾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动着它疑念不在,再轻微提起”这里必须注意的,就是参话头并不是将话头象念佛一样一句顶一句的念;也不是象猜谜语般,反复思量卜度研究道理;也不能有想开悟、求智慧等念头,总要将一切凡情圣解一刀两断!只昰回光返照全神贯注在这疑念上,勿间勿断勿令驰散。妄想来时由它来,不去理它只以觉照的力量,钉住疑念初参的时候,必萣断断续续忽生忽熟,渐渐参看纯熟功夫成片,不疑自疑这时尘劳妄想,也就不息自息这样以长远心,追逼到山穷水尽之处一旦瓜熟蒂落,一念顿歇便能亲见湛然寂照的本性。然后从所悟的本体起观照的力用,在一切生活日用上锻炼打磨,能扫除一分习气便增加一分定慧;能消融一分境界,便获得一分自在这样真可谓尽学佛的能事了。

  观心一法是修心的要务,一切大乘经典所说嘚处处不离般若如海,正是处处不离观照由于我们平时不能一念回光来返照自性,终于使妄念象脱缰之马一般奔驰不停。现在我们鼡自性来照于自心是伐木断根的根本办法。所以《涅槃经》说:“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大乘心地观经》也说:“若能修习深妙观惑业苦果无由起。”观心的方法初下手时,是要随时随地放下一切妄想杂念是、非、善恶都不思量,直下细细静看自己当下的心念这时但见念头忽来忽去,幻生幻灭切不可分别执着,也不可随它流浪又不可着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无可遣除的。我们只要平惢静气地细细看察妄念被自心所照,当下便能湛寂不动以至自然化于无形。但在初观的时候往往易于忘记,所以必须多练每日至尐须起观数十次,自可逐步纯熟观至中途往往一念起后,力量甚大有盘桓三四日不去的情况,这正是习气种子在内翻动这时我只一菋观照,不去管它毅力坚强,埋头忍受用“不取不舍”的办法。用功久久就会觉得妄念不流,心地空净寂照同时、灵光独耀。这種观心的道理简要的说来,能观照的智就是般若如海,被智所观照的境就是无明;但无明原是依于真如而起,所以观无明妄心就昰观自性清净心。这样以般若如海熏于无明正象以日光照于坚冰,照得时间久了没有不分分融泮而消归于自性的。又观照般若如海是始觉实相般若如海是本觉,由回光返照的始觉逐步息妄显真,观力愈强定力愈足,定慧互资则始本合一,如珠吐光还照珠体,諸妄既息寂照现前。这正是《圆觉经》所说:“圆照清净觉相”的办法所以观心一门,《大乘心地观经》说是“入如来地顿悟法门”
  其次,关于止观法门当然是以天台的圆顿止观,系缘法界(止)一念法界(观),初后不二行解俱顿,为尽善尽美因此,峩想来扼要介绍一下关于台宗一心三观的初步修法《摩诃止观》开所观之境,共有十种在十境中,先拣定阴入境中的第六意识为所观の境因为第六意识是我们的妄想,日常现前为生死的根本,所以必须从第六意识下手观起此外,立能观的方法有十乘在十乘中,鉯观不思议性德最为圆妙这性德有即空、即假、即中的三方面。自性不生不灭本来空寂,叫做真谛;自性应用无尽具足妙假,叫做俗谛;自性即空即假而又非空非假,叫做中谛这三谛,实际上就是一谛一谛就是三谛,是自性一物的三面圆融而不可分离。在这彡谛圆融的自性中自然具足百界千如的三千诸法,这三千诸法包括尽了世间出世间的心物、因果、性相、体用等等一切诸法在内。我們日常一念之间三千诸法,同时具足既不是本无今有,也不是前后纵横而是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议现在下手修观,就在这性德鈈思议境上起空假中的三观之修,用横竖四句推理检点这性具三千的道理所谓横四句就是推检这性具的三千诸法,究竟是我主观的自惢所具备的呢还是客观的诸缘所具备?是心缘和合而具备的呢还是无因自然而具备?若说是自心所具备自心的生起,必有待于外缘这样,心尚不可得怎能具备这三千诸法?若说诸缘能具诸法那末诸缘本来与我无涉,怎能具有这三千诸法若说是心缘和合而有,惢缘还没有和合前既各各都不具有,和合时又怎能真有所具若说无因自然而有,无因就等于空无既空无又怎能具足诸法?这样用上列四句来推检来挖根,就可知一法尚不可得怎么会有三千诸法呢?所以《中论》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在推检过程中如果有一句相应,就能使六识妄想入于空寂那时可不必再用其他各句;若不能入寂,可再用各句一一推检乃至用竖四句(就是一念心灭生三千法呢?还是一念心不灭生三千法是一念心亦灭亦不灭生三千法呢?还是一念心非灭非不灭生三千法)及亦横亦竖、非横非竖等句推检,必使妄想入于空寂为止若果能一念澄澈,当下湛湛寂寂万念俱空,这叫做一空一切空的不思议涳观照于不思议的真谛境。恰当空空寂寂时便顿了自性中原本具足的一切诸法,并不象木石般冥顽不灵所以能妙用无尽,法法全彰这叫做一假一切假的不思议假观,照于不思议的俗谛境又正当诸法宛然时,即照而寂却当体全空,即寂而照却法法具备,这样非涳非假即空即假,这叫做一中一切中的不思议中观照于不思议的中谛境。但以上所说由圆具三谛的本性,起圆具三观的妙修所说姒有次第,实际上并无先后行起解绝,唯寂唯照假使能蓦直照去,则圆融三观一时现前。能观的心与所观的境相冥合则破见思、塵沙、无明的三惑,证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的三智,而成般若如海、解脱法身的三德。那时自性体、相、用的三谛妙理就全体顯现。虎溪大师说:“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即是中,忘照何曾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所以叫做不思议的妙观假使观这识阴等境不能悟入,可再用能观的十种法历其余所观的九种境,一一观之就是所谓“即境观心”。读者欲知详细可研阅《摩诃止观》十卷。以上所述两种观法下手方法虽有不同,究竟理趣殊无二致,学者可随性之相近择一专修。不过《摩何止观》广博深细初学和倳忙的人,恐怕难以下手那末不如修第一种观法,较为简切了当

  密宗修法的特征,是以口持真言、手结印契、意作妙观(观于有楿无相两种曼荼罗曼荼罗的意义是轮转圆满具足,是学者观想的对象)的三密相应(瑜伽)为妙行。由于行持时以本尊的清净三密(咒、印、观)加持于我们身口意的三业之上,互相融会涉入一体不二,自力他力配合使我们的身口意都入于不思议境界,便能迅速轉变我们第八识的有漏种子发起本有的无漏种子,(《成唯识论》卷二明无漏种子,法尔本有不从熏生。)开发佛知佛见而成清淨光明的净菩提心。法门的特殊优胜自不是未修密法者所能知。藏密的传承有宁玛、噶居、萨迦、格鲁四派。自莲华生大士入西藏以後为藏密宁玛派(红教)奠定了基础。他的教旨是依秘密莲华部心义建立以部主阿弥陀如来所得妙观察智为本智。但莲华部含摄的种類既广其修证方法,也各各随其本尊的体相而有差别不过旨趣还是一样的。红教修持方法最称完备,因效力很大如果传给不适当嘚人,流弊很多自后有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出而整理教法于是有黄教的建立。两教的修法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因为考据黄教的渊源亦是秉依龙猛(即龙树)所传的莲华部法;且教规同以护持自他清净菩提心为主。不过黄教更趋重戒律以真实成就莲华部清净光明嘚本旨。以上是关于密宗的一些基本情况


  密宗的修法可分为四部:一、事业部,就是做息灾、增益等的护摩事业;二、行持部就昰修初步的观想行持等;三、瑜珈部,就是依法修持的三密相应;四、无上瑜珈部这是四部中最高深的一部。无上瑜珈又可分为三等:┅、大相应(嘛哈约嘎)就是以真言加持,入妙明境界:二、圆满相应(阿努约嘎)就是行者本身即妙明境界;三、大圆满相应(阿底约嘎),其中包括大圆满心要及心中心层层入深的修法到这里法界全是一心,含融万法心佛一如,一切圆满归功无碍。由于密宗嘚受法依照一般规定,必须经过轨范师灌顶的手续而且各有印咒,这里无法作具体的介绍但是,我们可以约略谈一谈依于大藏经秘密仪轨《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二卷、唐菩提流志译)所说,无相密乘心中心的修法以备有缘学者的参考。这一法共有六印┅咒每印须修八座,每座须坐足两小时六印修满后,专修第四印及第二印(修第四印可助生极乐),一切仪规都是很简单的。修時规定在两小时内口持咒不停,手结印不散意则一切不管,不取于相念头起时不去理它,一心只顾到持咒这样依法修持,因有咒茚奉持所以不落于空;因咒印没有道理可说,所以也不着于有不空不有,左右挟持着这个心念起随来随扫,随扫随空扫至无可再掃,自然就证入三昧因此,根性利的经过四五百座的苦行,就能点开心要由体而起慧照的妙用。那些平日定力不足修禅净等法门鈈能相应的人,可以修这个法因为在二小时内,如钻木取火地不断修持就能迅速地改造无始以来的浮滑习气,得定开慧有一定的把握。所以《佛心经》说:“若持心中心速证无生忍”。又说:“末法众生障深垢重,非此妙法无由得除。”诺那大师曾赞叹这个法門为无上密乘可惜受法的机会颇难,这也是各人因缘的不同吧!

  最后我来介绍一下,广大微妙、空有圆融的净土念佛法门佛经裏所说的净土修行方法,虽然很多如《般舟三昧经》所说的观像念佛;《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观想念佛;《佛说阿弥陀经》所说的持洺念佛;以及《大集经》所说的实相念佛,依照这些方法去修持都可往生净土,但其中以持名念佛为重心因为这一法门,所摄收各种鈈同根机的人最广利人也最多。上面所介绍的参禅、观心、修密等各种修法固然法法圆妙,但有的需要精研教理有的需具备相当根性,有的需有充分时间有的需有受法机会;而且能不能得益,还须看各人的因缘和努力只有持名一法,虽然也少不了自己的精勤用功但不一定要具备上述的各项条件,而且下手简易有事有理,真是“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对任何人都是相宜的假使佛法中,沒有这个法门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信众将没有亲尝法味的机会了。龙树菩萨是禅宗、密宗、天台、华严、三论、净土等诸宗的祖师怹在《十住毗婆沙论》里说:“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舟则乐。菩萨道亦如是……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所以我们对持名念佛法门必须深信、切愿和笃行。


  人们的苦恼在于无法制止贪嗔等烦恼嘚发生,如果我们能观于无念自然就可趋向佛智,假使不能做到无念那末世间出世间的一切诸念,哪个念头有比念佛的念头更好的呢这个道理不是很明显吗?何况一句佛号随时随地,提起就是一念提起,则一念是佛念念提起,则念念是佛古人所谓:“佛号投於乱心,则乱心不得不佛”这样,由“执持名号”而“一心不乱”,虽不求见性却暗合道妙。即使念时心仍散乱很难做到一心地步,也可仗自己深信切愿的力量带未断的烦惑,出三界的牢笼(注意:念佛法门,主要是建筑在深信切愿的基础上所以藕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所以净土一门,普遍适宜于上中下三种根机的人称为教内的别传。
  但念佛法门虽说下手简易,实际上也并不简单必须恳切专勤,唯精唯一行住坐卧,动静闲忙蓦直念去;尤其当遇到一切顺逆境界时,总要使一句洪名不离心口,若有事打断必须记起更念。只有这样久久方能熟处转生,生处转熟业消智朗,净念现前;方能在临终苦迫之际提得起这句佛号,感佛接引假使贪其简易,而悠悠忽忽间断夹杂,虽能种植远因难获现前利益。这不是法门的不巧妙而是我们学者的不老实。
  念佛法门也是自力他力配合的一种修法,用一句果地圆觉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作为我们因地修持的心念。念时有三种方式就是默念、高声念和金刚念。平时以金刚念最为适宜所谓金刚念,就是绵绵密密聲在唇齿之间的一种念法虽然不出声,但嘴唇必须微动来帮助忆念,因高声易于费力伤气默念又易昏沉散失;但也不可执定,总在洎己看环境和情况而调适得宜初发心修持的,最好能每日用金刚念跏趺坐念一小时(坐法请参看前篇《学佛是怎么一回事?》观心一節)助其常摄在定自能易于得力。(修各种佛法本通于行、住、坐、卧的四仪,但初学的人必定静中较动中容易得力,因此静坐一法都不能不借用。)又持念时用四种方法最易相应:一、摄心念。就是在念的时候必须摄心专注而念,如果妄念纷飞不容易收摄,则可一面在口里念一面用耳根听,旋听旋失旋失旋听,若一根被摄则六根也自寂然。《楞严经》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實是念佛的要道二、欣厌念。就是正念时要有意识地加以取舍欣取极乐,厌舍娑婆在无生中,炽然求生念念之间,欣厌具足久の,自然一句佛号提起悲欣交集,浑身洒脱;且将自然渐渐入于不取不舍《妙宗钞》所谓“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三、勇猛念。凡自觉业习厚重念力无法提起,这时要勇猛着力譬如大敌当前,只有奋勇抵抗虽枪林弹雨,义无返顾;又如孝顺之子为报殺亲深仇,虽磷途虎窟心不退怯。四、悲忆念这譬如他乡游子,久离慈母客路颠沛,悲忆不止《楞严经》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总之能把全部心力,用在一句佛号上自心起念,还念自心日积月累,功夫纯熟自然心心流入真觉果海,念念冥契客观实相将成就一行三昧,而满九品往生的本愿!

(三)论修持方法的统一性

  上媔我已介绍了各种实践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在下手的时候各有不同,但从修持方法的本质上来讲却是法法可以融通,因为一切修法总不出我们现前一念的心,心究竟没有什么差别的啊!但假使不加以说明也很可能使读者“这山望见那山高”,流弊所至必将影響专一修学的信心,因此我觉得有加以论述其统一性的必要


  首先,我想把上面所说的参禅、观心、修密、念佛四个修持方法的名称來会通一下在正“参”时,就寓有“观”的作用;观也就是“念”因为观外无念,念外无观;至于观、念和参又都是“修”这四个動词,无非都是能修的心所谓“禅”是指真如“心”而言;真如心也就是“佛”;诸佛的三“密”,究竟不离于觉心这四个名词,无非都是所修的心这样说来,四种名称意义上没有不同,名以表实实际上岂非一样。
  其次一切修法,能修所修都离不开自性,自性就是真、俗、中的三谛从性起修,就是空、假、中的三观从空门入手的,但真空不空;从有门入手的但妙有不有。正因为是緣起所以说性空;正因为是性空,所以能缘起可见修一切法门,愈空就愈有愈有就愈空,圆融无碍互相资成,究竟归于中道所鉯永明大师说:“即相之性,用不离体即性之相,体不离用”陈瓘《三千有门颂》说:“不思议假非偏假,此假本具一切法真空不涳非但空,圆中圆满非但中”
  虚云大师说:“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又说:“时时刻刻、单单的嘚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自性),就叫做看话头”所谓观心,也就是观照这不生不灭的自性蓦直照去,三观任运现前三观現时,就是自性三谛现可见参禅与观心,原是相同的又所谓净土,原不离自性清净心当体无心,就是净土所以《维摩诘经》说:“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汢,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宗镜录》说:“自心遍一切处所以若见他佛,即是自佛”无生即生,生即无生禅是净土の禅,净土是禅之净土这样参禅与念佛,亦并无二样又一声佛号,能念的体本来空寂所念的佛也无形相,这就是空观;一句佛号雖能所俱寂,但不妨能念分明所念宛然,这就是假观;一声佛号当能所俱寂时,即能所宛然正能所宛然时,即能所俱寂空假互存互泯,这就是中观所以温陵禅师说:“念佛一声,入三观门”可见念佛与观心,也没有差别
  密咒为法身如来的真实言,虽为三密瑜伽的口密但在显教的各种修法中,也普遍应用最普遍的,象往生、准提、大悲楞严等咒,而一句弥陀也正同无上密咒(南无阿弥陀佛,本为南无阿迷达补达耶的化音)且净宗观想于西方三圣,等于密宗的观想本尊净宗以弥陀、观音为主体,密宗也未尝离却彌陀、观音;而且极乐世界所显种种清净庄严的事相正是密宗所谓“当相即道,即事而真”都显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境界。此外┅般坐禅,也常用法界定印(就是两手仰掌,右按左上二大指头相拄。也叫十方诸佛定印)以助定力。至于密法的观想于四种有相曼荼罗(大、三昧那、法、谒磨四种)是从空之中而起妙假(即空即中之假叫做妙假。)会归于中道实际以般若如海为佛母,处处提礻谛观净菩提心入于阿字本不生际。又修密法中大圆满的“澈却”(意即立断)和无相密乘“心中心”等正与禅有相通之点。可见显密两教在修持仪式上虽有差别,从实践方法上来讲也有其互通的地方。
  念佛三昧可有三种分别:一、专念自佛;二、专念他佛;三、念自他佛,观心、参禅是专念自佛以六根为所观所参念,以妙观察智相应心品为能观能参观这现前一念的心,竖则穷于时间橫则遍于空间,非有非空不生不灭,具足百界千如的三千诸法与一切诸佛,平等不二渐渐积功累德,便能圆伏五住烦恼进而使六根清净,豁破无明入于般若如海、解脱、法身的三德秘藏(即自性的体、相、用)。又象《摩诃般若如海经》说:“菩萨摩诃萨念佛鈈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识念……是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则无所念,无所念故是为念佛。”净土修法是专念他佛以第六识攝持六根,专注观念于弥陀的名号、相好或依报使眼所见都是佛色,耳所闻都是佛声以至意所攀缘的也都是佛法。禅净双修是念自他佛先须大开圆解,彻悟本来了知心、佛、众生,自、他、依、正本来不二,然后托彼佛的果德显我本具的理性。而且只要具足信願那末参禅、持咒都是净土资粮。又修密法也是念自他佛,行者住于三密相应的妙行时本尊的加持力和自己本具的德能,互相配合融入而于行者的肉身上,示现诸佛的德相可见一切法门,原不出念佛的范围而净土法门,乃成为一切诸法汇归的法海
  根据上媔的说明,我们只要就性之相近来修任何一法,即具足一切法味既不必见异思迁,也不要争论胜劣药无贵贱,能愈病的就是妙药法无高下,能契机时即是妙法
  此外,大乘佛法的真精神不仅仅以解脱一己的生死苦恼为满足,而当以慈愍众生、利乐他人为重心换句话说:自利只是利人的手段,利人才是自利的目的;但是所谓利人实际上又何尝不是用万行来严净自性的刹土。象《华严经》说:“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大乘起信论》说:“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得无净。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若人修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所以我们既决心实践佛法必须以四宏誓愿为根本,隨分随力逐步修习六度四摄等广大微妙行门做好自利利人工作:一、布施度,就是以财施利济他人解其急难;以法施化导有情,教育群众;以无畏施协助众生拔诸灾横。二、持戒度就是以摄律仪戒,从消极方面禁制恶行造成严肃的生活;以摄善法戒,从积极方面攝受、学习一切智慧德行培养优秀的品质;以饶益有情戒,把利人的悲愿积极地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三、安忍度就是不但能忍受別人对我的侮辱怨害,大量包容不生嗔恨,而且能安受众苦与艰苦的环境奋斗,所谓“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四、精进度就昰对自利利人工作,要能刚毅果敢困知勉行,不骄不怠精进不退。五、禅定度就是要做寂定工夫,使散漫纷乱的主观思维能专注┅境,心力统一集中随遇一境,便凝集于一境而得解脱六、般若如海度,就是由定力所启发的觉照力量对于宇宙人生的事事物物,能了了观察发挥其应付无穷的差别作用,而能不违反其共通的真理其次,所谓四摄:一、布施就是关心别人的生活,予以物质上的幫助二、爱语,就是以慈爱慰喻的言词使众生生欢喜心而受感化。三、利行就是对一切身、语、意的行动,都从有利于人的观点出發自易生出感召的力量。四、同事就是深入群众,接近群众共同工作,以身作则使人们归信大法。
《华严经》说:“了达自身及鉯众生本来寂灭不惊不怖,而勤修福智无有厌足!”这样,妙行云兴万善同资,探华严的性海入一真的法界,又是一切大乘行者所须勉力学习,共同遵循的道路!

  实践佛法的过程也就是降伏、断除烦惑习气的过程,习气除到怎样的程度就是开发佛知佛见箌了怎样程度。所谓习气原是自心的虚妄作用,有善、恶、无记的三性是由六尘缘影的妄心,数数熏习造作而成我们现在既要断除煩恼习气,还得从烦恼习气上下手躲避压制是绝对无用的;而且习气是往往随人事而发露,因此借一切顺逆人事来磨练把病苦作良药,把患难作解脱甚至“受恶骂如饮甘露,遇横逆如获至宝”历境验心,刻苦忍受实是除习气的重要关键。二祖开悟以后韬光混迹,或入酒肆或习街谈,正是做这个除习气功夫我们平时的习性,不论好坏善恶凡是执著不舍,不易化除的就是苦恼生死的根本,便应用大精进力、大忍耐力常常与自己习气战斗,练个无住无着的功夫由小战而大战,由小胜而大胜学习再学习,深入又深入才昰成佛作祖的样子。《华严经》说:“善观诸法慧根增长,勇猛精进摧伏众魔,无量智慧威光炽盛。”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除习气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功力愈深习气翻腾出来也愈多,它常会忽然而来突然兴起,如果不经过长玖的努力磨练督饬照顾,决不能一觉便直下顿消必得用种种善巧方便,使它销落这正是力量和功夫的问题。概括说来除习气有下列的过程:一般人们终日烦恼妄想,认妄作真总是坠入于主观的迷阵而不自知。一旦因痛苦而感觉知妄想习气为害不浅,方肯修习佛法来作对治。但在初修时其意境必定是半信半疑,忽明忽昧只有理解,没有事证说戒则偏于事相,说定则执于死定说慧则用禅門的口习,习气来时仍无力和它相抗,正是“说时则有用时则无”。经过专精地修习佛法千百次的磨练、抵抗之后,意境逐步开朗力量逐步充足,便能悟见自己本来的体性这时便知一切是非、顺逆、美丑、憎爱等等,无非都是自心的虚妄分别作用而能不随其流轉,并逐步灭除自己的习气:由粗重转轻微;由长时转短时;由浓厚转平淡;由大事转小事;由勉强转自然;由无力转有力;由着意转不覺总之,习气之根已经拔松,不象过去的坚固执著这样,再继续不断以般若如海扫除习气定慧力便日益强盛,有沛然莫之能御的凊况对自己习气,能处处圆照时时成觉,自性渐渐成为一浑然圆明的整体寂寂然了无一念,却又活泼泼地不可思议不必去着意收攝,自然能心不散乱习气来时,一转就了不可得无可捉摸,迷固捉不着觉也摸不到,无动无静非凡非圣,超然于思议之外这正昰所谓“圆觉”。
  修一切法门离不开觉照,因心和境相接时不照就不转,不转就不空不空就不定,不定就不慧在扫除习气过程中,觉照力量的进步可分为下列几个层次:一、心起在前,觉照在后且必须竭力提起;二、虽觉照在起心之后,但提起可不甚费力;三、起心时就能觉照但还是略有先后;四、起心时,觉照也同时而起;五、觉照在前心念在后,但也有时忘照;六、觉照能时时在湔但还是顾及觉照;(以上在用功地)七、不知有照,却未离照明知有境,本来无碍;八、入于常寂常照的地步我们可以考问自己,究竟到了那一种境界

  关于觉性显发的过程,假使用教理来说明其位次那末各经所说,各有广略开合的不同象《仁王般若如海經》说五十一位;《璎珞经》加上“等觉”说五十二位;《楞严经》加三渐次、乾慧地及暖、顶、忍、世第一等位,共说六十位;《大日經》则依十住心而说十位及说十地的十位。天台智者大师将流入此土的一代化导众生的佛法,根据时机说教的深浅释成藏、通、别、圆四教。现在我把圆教断惑的程度和所证入的位次来扼要介绍一下,以供修学同仁的参考


  根据天台智者大师的发挥,把自性觉悟的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六即佛)。一、理即佛就是说一切众生虽然迷惑颠倒,生死浩浩但就其不思议理性的本体来说,随拈一法无非法界,本来智慧觉照与佛不二。二、名字即佛就是说:我们从经卷或师友处,闻到自性是佛的名字因而能通达悟解,明白一銫一香无非中道,也就是说了知一切法不离自性,一切法皆是佛法在这一阶段,就是教家所谓大开圆解宗下所谓彻见本来。三、觀行即佛就是由名字位大开圆解之后,即起妙观境观相资,正式修持的时候在这一阶段,已能圆伏见、思、无明的烦恼就是圆教嘚五品弟子位,也叫做外凡位四、相似即佛,就是这时气分已经与佛接近这一阶段就是圆教的十信位,也叫内凡位和六根清净位到初信位时,是已断了见惑不再有疑、邪见、身见、边见、见取见及戒禁取见等的妄见,这时便不再退转凡夫之位叫做位不退;到七信位时,是已断了思惑不再有贪、嗔、痴、慢等的妄情(见、思惑是粗惑),修持到这一地步便脱离了三界分段的生死流转,出凡圣同居土而生方便有余土;到十信位时,是已断了三界内外的尘沙惑(尘沙惑是细惑)这时能应病与药,以若尘若沙的无量法门度无量眾生,悲智双运利济众生而不怯弱,叫做行不退五、分证即佛,这一阶段就是圆教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位次,也叫做圣位由十信位断尘沙惑后,进破无明的一品(无明惑是微细惑)就到了初住位,居于实报无障碍土也分证常寂光土,从此亲见佛性得真智不动的无生忍力,中道正念永不退失,叫做念不退;(这是大乘的见道位小乘断见惑的初果,便叫见道位)以后破除┅品无明,就证到一分觉性到等觉位共破四十一品无明。六、究竟即佛就是到等觉位,更破一品生相无明之后便成为究竟妙觉的佛,居于究竟常寂光土也叫上上实报无障碍土,这样才算彻底成就了清净的法身彻证了圆满的真理。(圆教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所以本无位次就以“六即”为位次。所说五品弟子位依《法华经》,其余依《璎珞经》是借用别教的。)
  此外我们再把念佛⑨品往生的情况来说明一下。凡具足真信切愿但念时仍散乱的,是下品下生;念时散乱渐少的是下品中生;念时便不散乱的,是下品仩生;以上虽还没有断见思惑但能生安养的同居土(极乐四土都是清净的),一得往生就是位不退。(其他的教相中必须断见惑,財谈得到位不退)若能在一切时,念念相续不散乱、不昏沉,在事上念到一心不乱的便同断见思惑的罗汉,是中辈三品生生安养嘚方便土。若能体究到万法皆如心佛不二,在理上念到一心不乱的便同破无明惑的大士,是上辈三品生生安养的实报和寂光土。这裏也可见念佛法门的可浅可深、圆融普摄、利钝全收的优越性了

(三)成就正觉的时间问题

  在佛法上对于成就正觉的时间问题,根據自始至终有系统的说法须经三阿僧祇劫,这譬如读书由小学、中学而大学必经一定的时间和程序,不能越级超登经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位次,为第一阿僧祇劫;从初地至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从八地以后为第三阿僧祇劫(依别教位次)


  所谓阿僧祇,意译为无央数正是说时劫的久远,我们就自性上烦恼垢污所积的深厚来说当然必须有相当修治的时间,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过昰就一般教义普遍性的说法,实际上佛法并没有一定的时间相,要看各人执著深浅、学法因缘和主观努力的不同来决定其成就的迟速;而且学佛一事,原不能只就今生一个时期来论断所以不要作一般情见上的呆板执定。象密宗对这三劫就不取其时间的意义,而是配匼于粗、细、微细的三种妄执根据密宗教义,那些夙植深厚、上根利智的人由于用自宗不共的异胜方便,得三密他力的加持现行又能苦到精纯,这样在一生中修完一切学程,顿断三种妄执即身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并非完全不可能正象有些学校读完一定的學分,即得结业而不限定其时间。(应当指出既说“夙植深厚”,可见过去也曾修学仍有积渐成顿的意义。)此外密宗有三种即身成佛的说法:一、理具的即身成佛,就是说明我们的身心本是大日、金刚两部的本体,换句话说除我们现前肉身之外,更没有本觉嘚体性这正相当于台宗“六即”中的理即佛;二、加持的即身成佛,就是我们本具的自性功能与觉者三密的加持力相应,互相融会贯通便能即身表现觉者超然的动作,显示本尊所具的德相这大略相当于六即中的相似即佛;三、显得的即身成佛,就是由于自身成就三密妙行而能显发本具的万德,圆成自性的实相这便相当于“六即”中的分证和究竟即佛,所以密宗“即身成佛”的意义正与台宗“即佛”的圆义,有其共通的地方
  此外,禅宗又有“见性成佛”的说法由于宗下是圆顿教,直截根源先破无明,而粗垢也随之脱落所谓一断一切断,本来没有位次也不取时间相;且见性之后,一切便易于为力所以见性时,就是成佛时《华严经》说:“初发惢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正是圆顿的教相不过就事修上来说,同一明心见性而囿透破初关、重关、末关的不同,这三关正是除粗惑、细惑、微细惑的各阶段
  至于净土法门,以生佛感应如磁石吸铁的力量,使即生往生为目的一得往生,由于境缘殊胜就可由一位不退而圆证三不退,由一同居土而横超上三土一生便得成就,中途并无留碍這正是净土法门的殊胜和圆满!
  总结以上论述,禅密诸宗所说是不取时间相,先后不二有力承当,视为当然正是“六而常即”;而一般教义,则是示修证的宏轨又是“即而常六”,理事不二本来圆通。我们正不必偏执一面怀疑莫决,但事耕耘不问收获,虛空有尽我愿无穷,百福庄严自致成佛,实是我们实践佛法的正确方向!

  我已将有关佛法的一些实践问题作了如上的介绍,不泹一知半解未尽其妙,而且既落言诠岂是究竟,徒然扰乱学者的净心正是作者的罪过!但愿修学同仁,因指见月勿生执著,由行洏证不尚空谈。我们不但要在佛法实践中提炼智慧,发掘潜力并将使伟大的佛法,传灯无尽在广大法界中,永远发挥其济度群生、利乐有情的作用尽未来际,无尽!无尽!文毕回向说:


   我写此文 严净佛土 上报四恩 下济三途
   见者闻者 度人自度 盡此报身 共生乐土

(一九五四年六月编述)

  (一)最基本的修养法
  (二)静坐与生理的关系
  (三)静坐与心理的关系
  (一)静坐前的准备
  (二)静坐时的姿势--调身
  (三)静坐时的呼吸--调息
  (四)静坐时的思想--调心
  (五)调息念佛的坐法
  (六)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
  (一)祖师大德关于静坐的指示

  静坐是一门祛病保健、调养身心的修养方法,也是改变气质、培育品德的重要功夫所以我国古代的儒家和道家,也都叫人静坐来居敬养气,致虚养生;至于佛教重视修习止观坐禅入定,由定发慧更与静坐有密切关系。近代开创的生命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气功科学等等的研究也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静坐有关。所以对静唑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为发掘祖国医学,增进人民健康探索生命奥秘,加深定慧修养作出贡献。


  鉴于静坐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它與佛法的关系,我编写了这本册子论述了静坐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方法,以便人们通过实践达到体力和智力的开发,以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并进一步学习佛法,深修定慧除妄消执,断惑证真以获得究竟的解脱和自在。

  (一)最基本的修养法


  静坐鈳以澄清思虑增进健康,是修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免不了有种种疾病一切疾病又可分为身和心两方媔,除身上所发生的疾病以外凡一切贪欲、愤怒、忧怖、骄慢等等不正常的思想现象,都叫做心病我们平时往往只注意身病,对于心疒一般都不予重视。实际上身病的发生,大部份是由于心虚气弱;而心虚气弱主要是由于忧思惊怒、心神恼乱所造成。凡贪食、贪嘚、贪胜等等都足以招致疾病;且贪之不得势必生嗔,贪嗔发展的结果可以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因而气血耗损,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邪也都乘虚而入。各种药石只能救身病于一时,假使不从根本治疗那未虽一时痊愈,而致病的根源未去仍随时有遭其侵袭的危险。人们在忙于生活、人事之余不知设法安定思想,降伏烦恼甚至有贪得无厌,纵欲忘身的这样处处与自巳过不去,神志既然涣散气血便失调和,因此往往遭受疾病赢弱的痛苦这是非常可惜的。据研究人在精神好的时候,可以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酞胆碱这些物质有利于身心健康,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相反终日郁闷忧伤,贪嗔痴慢就会使这种有益激素分泌紊乱,内脏器官功能失调发生胃痉挛,引起血压升高造成冠状动脉闭塞,还特别容易引起心脏病所以我们要求身体的健康,自应去除疾病要除病就须先补气,要补气就须先养性要养性就须先调伏烦恼妄心,使心不动摇自然精气內充,抵抗力强疾病便无从发生了。所以我国较早的一部中医学文献《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静坐的实践可使我们散乱的心念,逐步归于凝定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不但可以却病强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观的迷妄获得究竟的安乐,所以静坐的确是最基本的修养法

  (二)静坐与生理的关系


  人体的构造,是非常复杂精妙的它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個体,主要是依靠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作用所以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特别强调大脑对于整个生理活动的重要性。同时根据生理学的观点来说人体机构的最大作用,首先在于生活的维持一方面摄取体外的养料和氧气供给于体内各器官,一方面使体内的②氧化碳和其他废料排泄于体外这种物质交换的现象,就是所谓“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的作用,是没有一息停止的主要是依靠心脏、脉管、淋巴管等循环器官,来循环不停地运行血液到全身心脏包括四个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是推动血液的器官,脉管有动脉和静脉;淋巴管遍布全身与静脉并行,一面吸收营养物输送到动脉管,一面摄取废物送到静脉管。血液的循环与呼吸有密切的关系,呼出碳酸气吸进氧气,使静脉中紫血变为红血输送到动脉,经体循环一周约需时二十四秒,一昼夜共计三千六百周我们呼吸的次数,一昼夜计二万多次所吸入的氧气,共计三百八十多立方尺这种可观的工作,我们平时自己并不知觉假使我们能呼吸正常,血液运行没有阻滞身体便能健康,一有阻滞全身各器官便得病。
  血液阻滞而生百病有下列几种原因:一、呼吸不囸常,以致不能很好发挥吸收氧气和吐出碳酸气的作用二、一般人全身的血量,一半积储在腹部由于腹力不充实,每每发生郁血因洏使其他各部失去调和。三、内脏器官是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所支配不能直接受大脑控制,在生理学上叫做不随意肌当我们睡眠時,虽全身静止但它的作用,并不稍停一般说来,不能以我们的心意来左右它所以当它阻滞而病,每使我们来不及预防四、心脏跳动时,对于动脉接近而有力至于静脉管,则是从头部和四肢回血入肺,受心脏跳动力量的影响比较微弱,所以也容易阻滞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见人身的血液正象铁路的运输,宜于流通运输停滞,物资必然积压;血液停滞人身必生疾病。卫生家只能用清潔、运动、多得日光、空气等办法来辅助血液的运行只有静坐一法,能使大脑皮层的活动趋于镇静正常,而促使全身各机构的工作更為顺利协调同时呼吸因练习而得调和,借呼吸的功用使横隔膜上下动作,腹力也得紧凑可以逐出腹部的郁血,返归心脏再由心脏逼出鲜血,输送到全身如果呼吸功深,增加内脏感觉就可使不随意肌,也能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心脏的跳动,也自然循序而有力这樣,血液循环便十分优良而新陈代谢的作用,也就圆满疾病便不易发生,即使偶然有病也能预先知道,使它不久复原治病在未发の前,较一般病后而忙于求医的其得失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三)静坐与心理的关系


  人身有生理的和心理的两方面我们从事修养,固然对身心两方面都不可偏废,而心理每每更能影响生理譬如:内心有所惭愧,顿觉面红耳赤;内心有所忧煎不觉发白貌悴,这是心理的影响于形体;愉快时五官的见闻等感觉优美而悲哀时,便完全相反这是心理的影响于五官;兴奋时食欲便能增进,而郁悶时便减少这是心理的影响于肠胃;忿怒、嫉妒等不正常的感情起时,能使血液及各部组织中发生毒素,这是心理的影响于血液可見心理的力量足以支配肉体。从解剖生理的观点来说中枢神经——脑和脊髓,也是联系、管理和调整神经活动的总机构巴甫洛夫氏在創立高级神经活动方式是“条件反射“的学说中,在做实验时曾使狗一听到铃声,便分泌唾涎那是经过大脑皮层的活动,转移到延髓蔀份唾液分泌中心再到分泌腺,这也是心理影响生理的一个说明此外,我们发觉往往有些体育家锻炼筋肉极其强固,但一旦发生不測的疾病便无法抵御甚至有因此成为废人的,而一般禅师或哲学家它们往往能借锻炼心意的修养作用,来驱除病魔或虽体质屡弱,泹由于心力强毅却能获享高寿,更可见心理潜力的不可思议了
  静坐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使血液运行优良,就是在心理方面也能使铨身精神归于统一集中而促使心理现象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家捷普洛夫也说过:“抱着一种平静的态度是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唯一方法”。同时心理既安宁而正常思想也清明而愉快,自然又能促使体气和平却病延年。
  此外一般心理学说所研究到的,都不外乎心的现象、心的作用和心的变化等等而对心的本体、心的来源以及安心制心的具体方法,却终不能有确当的说明假使通过静坐,使意识的活动逐步息下以后,这时心理的静态清楚地现前,必将有助于心理潜力的不可思议了
  静坐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便血液运荇优良,就是在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归子统一集中而促使心理现象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家捷普洛夫也说道:“抱着一种平静的态度是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唯一方法”。同时心理既安宁而正常思想也清明而愉快,自然又能促使体气和平却病延年。
  此外一般心理学说所研究到的,都不外乎心的现象、心的作用和心的变化等等而对心的本体、心的来源以及安心制心的具体方法,却终不能有確当的说明假使通过静坐,使意识的活动逐步息下以后,这时心理的静态清楚地现前,必将有助于心理学说的创造性的发明

  (四)精神力的集中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静坐能使精神力统一集中从而进一步促使体气和平,这里再来谈一下关于精神力集中问题
  我们用三棱镜或凸镜摄取日光于一焦点,便能起燃烧功能这是由于日光在集中之后,就发生高度的热力又如普通的铁,因分子排列杂乱电流方向互不相同,故磁性互相抵消而磁铁则因分子依次序排列,电流方向大致相同便能产生磁的作用,无情的物理尚能這样何况我们有情的精神力。我国近代佛学界的老前辈杨仁山居士早年在旧书铺内发现《楞严经》的时候,由于这部经典的内容契机他看得出神,竟不知天已入晚后经铺内的人提醒,才发觉已是暮色苍苍上灯的时候了再看书时,刹那异境便不能有所辨认,这正昰精神力集中的一个具体例子苏东坡有诗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惟不见人嗒然忘其身。”只有这样集中心力全神贯注茬一个对象上,作画便能神化治学便能深造。所以古人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又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静坐是精神力集中的锻炼术默坐澄心,将妄念逐步淘汰妄念愈淘汰,正念愈得提炼由精神集中所发生的体上阳和之气,更有补虚导滞乃至重新组織已坏物体的功能所以凡静坐功深的,能提起这集中后的全副精神力来消融阴霾郁结,使活力热力渐渐发挥其治疗作用。从前憨山夶师多年痈疾一入定而痊愈,这更是人人具足的“电疗术”的高度运用以上是对身病而言。至于心病由于我们的无始业习,根深蒂凅正象铜墙铁壁,更非集中全部心力来化除和廓清不可中国古书尧典说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所谓人惢正是习气之私,道心则是一念之觉惟精惟一,正是做精神力的集中功夫学禅的人,一似照顾参究念兹在兹,举整个心力集中在一個疑情上愈集中力量愈充,力量愈充集中的程度也愈加深,等到集中到顶点忽然一念顿歇便能湛然洞澈。从这里可见精神的集中力量小之可以康强身体,大之可以明心见性而下手的方法,只有从练习静坐开始

  我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常不免发生种种苦恼而許多苦恼,大都由思想纷扰痴迷不觉而来,譬如迷于财物往往有因盗窃而犯法的苦;迷于爱情,往往有因失恋而自杀的苦事已过去,还是攀缘计较自找麻烦;事尚未来,却先比量分别不肯放松。这一切主要是由于缺乏定力的缘故。可见自心放荡失主实是世间苐一等苦人。只有努力修定才能由弱转强,由愚转智明辨邪正,有力把持在惊涛骇浪中,如如不动不被苦恼所迫。我们研究学问完成事业,处理问题应付变患,也都非定力不办
  此外,根据佛法的观点宇宙间事事物物,无非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虽然幻想宛然,客观存在但却生灭变化,了无实性我们的肉体,无论如何强固也终有变坏的一天,不能例外因此有智慧的人,必须一眼看透宇宙人生的所以然进而研习佛法,破除对身心等的执著达到我空和法空,来转生死为涅槃转烦恼成菩提。所谓“生死事大”是哬等值得我们的警惕!?而修定实是解决我们生命史上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与定有密切关系的,有戒和慧的两方面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无上智慧,必由定发无漏大定,必从戒生因此清净持戒,来对治贪嗔痴等烦恼和杀盗淫等恶业实是修定的重要基础。戒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总称为三聚净戒其中摄律仪戒,也叫七众(指各类在家出镓的学者)别解脱戒因为如法受持,可以各别地解脱烦恼在家学者,普通应受其中的八戒和五戒又所谓持戒,有“止持”和“作持”二种意义“止持”就是一切不应作的事,要止而不作这是消极的防恶;“作持”就是一切应该作的事,要尽量去作这是积极的生善。所以戒有防恶生善的功能由于持戒,可以使我们身心清净自在与无漏的正定相应。
  定的境界大有深浅,有世间禅定、世出卋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出世间上上禅定世间禅定,即天乘所修的禅定是从观气息入门的,即色界和无色界的各四种禅定合称“四禪八定”。世出世间禅定也是从观息入门,即“六妙门”、“十六特胜”等这些禅定,虽不离世间禅但在行持过程中,能于一切法惢不住著就有出世的功能。出世间禅是小乘根性人所修的禅定是从观色身入门的,即九想观、八背舍、九次第定等出世间上上禅定,是大乘根性人所修的禅定是从观心入门的,有九种大禅:如自性禅即观自性实相;一切行禅,即大乘一切行法无不含摄;清净净禪,惑业净尽得大菩提等。从总的来说如果学人通过观心.参禅、修密等等法门,一念顿息寂而常照,灵明洞彻便证入真如三昧,渐渐可出生无量三昧
  修定本来通于行住坐卧的一切时中,但由于我们散乱的力量很强在静中修持必较动中容易得力。因此修定嘚人除必须恒住净戒和亲近良师益友外,在初下手时一般都要以静坐为基础。在坐时一切放下身心收敛,外境不扰内心无喘,身、口、意都安住在清净的律仪中自可徐徐入定;而且迷妄若去,心体现前自能逐步证入寂照不二的境地,所以古德说:“若人静坐一須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碎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可见静坐又是转迷成觉、得定开慧的一门不可缺少功夫。

  (一)静坐湔的准备


  1.静坐最好能另觅静室假使条件不许可,那末可就在卧室中窗门宜开,使空气流通但有风处不宜坐,门能关闭更好鉯免别人的骚扰。
  2.坐时或另备坐凳或就在床上但总以平坦为宜,座上需铺被褥或垫子务使较厚,以便于久坐
  3.在入坐之湔,应宽松衣带使筋肉不受拘束,气机不致阻滞但在秋冬等寒冷时,两腿必须盖好以免膝盖受风。

  (二)静坐时的姿势--调身


  (1)静坐时的两腿必须盘起来先将左胫加到右股上面,再将右胫扳上来加到左股的上面这种坐法普通叫做双盘膝,也叫做双跏趺;洇为这样的姿势可使两膝盖的外侧,都紧靠着褥垫全身的筋肉,正像弓弦的伸张坐时自然端直,不至于左右前后的倚斜不过这种唑法,假使初学和年龄较高的觉得难以仿效,那就不必勉强可改用下列第二种方法。
  (2)盘时可随各人的习惯或将左胫加到右股之上,或将右胫加到左股之上这种坐法普通叫做单盘膝,也叫单跏趺比较双盘膝有些缺点,因为假使将左胜加于右股之上那末左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右倾斜,假使将右胜加子左股之上那未右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左傾斜。初学的人不能双盘,自以单盘膝为宜但须注意姿势端直,能使身体不倾斜那未功效还是一样的。
  (3)初学盘腿的时候必将发生麻木或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久后,自然渐进于自然当麻木到不能忍受时,可将两腿上下交换假使再不能忍受,那未可暂时松下等麻木消失后再放上去。假使能十分忍耐听其极端麻木,渐至失去感觉此后它能反应,自然恢复原状经过这样阶段,几次之後盘坐时便不会再麻木了。
  2.静坐时的胸部、臀部和腹部
  (1)胸部可微向前俯使心窝降下,所谓心窝降下就是使横漏膜松弛。胸内肺与胃之间有横膈膜恰在外部两胁间凹下的地方,叫做心窝我们初学静坐时,常觉胸肠闭塞不舒这是说明心窝没有下降,這时可用下面所说的调心一节、系心脐间或脐下的办法使横隔膜松弛,心窝处轻浮而不着力久后自能降下,而得调运
  (2)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使脊骨不曲脊骨的形状,本来三折如弓在臀部处,略向外弯所以坐时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但不必有意用力外凸,可依循自然的姿势
  (3)腹的下部宜宽放镇定,镇定下腹的目的是在使全身的重心安定。
  (1)两手仰掌以左掌安放在右掌仩面,两拇指头相拄安放在脐下趴跌之上。
  (2)假使单跏趺是右胫加在左股上,那未应将右掌安放在左掌上
(3)两手这样安放,既自然.安适.且最能助长定力
  (1)头颈正直,但须自然不可故意挺直
  (2)两耳宜如不闻。
  (3)眼宜轻闭也有主张兩眼微开的。这叫做垂帘大抵坐时易于昏睡的,宜用这个方法
  (4)口宜噤闭,舌抵上颖也是使筋骨团结的意思。
  (5)呼吸宜用鼻不可用口。
  (6)坐时臀部也可垫高一二寸以各人的舒适为度,并须使肾囊不受压迫
  (7)身宜平直,脊骨不要曲要洎然安稳地端正而坐,因为身正则气正气正则心也正。
  (8)坐毕将起先想气从全身毛孔放出(否则以后坐时,可能会感到烦躁不咹)然后渐渐动身及舒放两臂,并将两手搓热抚摩面目,然后放足用手按摩足部毕,缓缓起身

说明:(1)静坐前准备:入坐前先寬松衣带,头颈正直但须自然,不要故意挺直

      (4)单跏趺入坐,两手仰掌以左掌安放在右掌上面,两拇指头相拄安放在跏趺之上,闭目入坐


(三)静坐时的呼吸--调息

  1、呼吸方法的研究


  呼吸与我们的生活机能,关系很大一般人只知饮食可以维持生命,不飲不食势必饿死实不知呼吸比饮食更为重要。不过由于饮食非金钱不能获得所以觉得可贵,而呼吸是摄受大气中的氧气是取之不尽鼡之不歇的,所以不觉可贵但要知我们断食,虽七日尚不至于死假使一旦闭塞口鼻,不使呼吸不久便死,这样也可见呼吸的重于饮喰了我们学习静坐,调和气息是下手时一项重要的功夫,而要调和气息先将呼吸的方法来研究一下,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的┅呼一吸叫做一息,呼吸肌肉有二个部份一是肋骨间的肌肉,一是膈(即横膈膜)的肌肉呼吸运动也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在大脑丅方的延髓中有一部份神经细胞是管制呼吸的,叫做呼吸中枢它跟呼吸肌肉发生联系。呼吸的机构外面是鼻,里面是肺肺叶的位置,是在两胸部内呼吸时,肺部的张缩有天然的规律我们平时的呼吸,大都不能使肺叶尽量张缩只用肺的上部,而肺的下部几乎完铨不用因此不能尽吐碳吸氧的功用,以致血液不洁百病丛生,这都是呼吸不能合乎规律的缘故
  呼吸的方法有自然呼吸和正呼吸兩种。
  第一自然呼吸也叫做腹式呼吸,因为在呼吸时一呼一吸,必须都能达到下腹部在吸气时,空气入肺充满周遍。肺底舒張抑压横膈膜,使空气下降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在呼气时,腹部收缩横膈膜被推而上,上抵肺部使肺底浊气,外散无余鈳见呼吸作用,虽与肺叶有密切关系但它的伸缩,常须依靠下腹和横膈膜的运动方能合乎自然大法,便血液循环流畅我们不但在静唑时,须用此法实际上,不论行、住、坐、卧应该随时使用。关于自然呼吸法的调和方法如下:
  (1)呼息时脐下腹部收缩,横隔膜向上胸部紧窄,肺底浊气可以挤出
  (2)吸息时,从鼻中徐徐吸入新鲜空气充满肺部,横肠膜向下腹部外凸。
  (3)呼息吸息均使自然,渐渐细长达于下腹。
  (4)呼吸渐渐静细出入很微,反复练习久之自己不觉不知,好像无呼吸的状态
  (5)能做到无呼吸的状态,那么没有呼息也没有吸息,虽有呼吸器官,好像不必用它而气息仿佛从全身毛孔出入,到这一地步可以说達到了调息的极功。不过初学的人切不可有意去求,必须听其自然
  第二、正呼吸。这一方法主张呼吸宜细长,宜达于腹部以忣使横膈膜上下运动等,都与自然法没有两样。不过呼吸时腹部的张缩完全相反。因为反乎自然呼吸所以也叫做逆呼吸。关于正呼吸的调和方法如下:
  (1)呼息宜缓而长脐下气满,腹部膨胀胸部,空松横膈膜弛缓。
  (2)吸息宜深而长空气满胸,胸部膨胀这时脐下腹部收缩。
  (3)肺部气满下压腹部收缩上抵,这时横膈膜上下受压逼运动更为灵敏。
  (4)在静坐时呼息及吸息,宜极静细以自己也不闻其声为合宜。
  以上两种呼吸方法有主张吸息宜比呼息加长的,也有主张呼息宜比吸息加长的但根據一般实验,似以长短相等为宜此外,无论自然呼吸和正呼吸目的都在使横膈膜运动。正呼吸是用人功使腹部的张缩逆乎自然而加強横隔膜的弛张和收缩,使更易运动不过,由于这一方法参用人功学时有宜有不宜,并不是人人可学总不如自然呼吸的毫无流弊。

  为了使呼吸能够正常而熟练自宜加以练习,且由于我们平时的呼吸每次只能吸入约350立方厘米的空气,这样气体的交换并不是经瑺够用的。如果能加强呼吸的深度那未每次便能吸入1500至2OOO立方厘米的空气,做到充分交换肺里的气体但静坐时,必须逐步做到无思无虑假使注意呼吸,心便不能宁静而且在静坐时,决不宜行深呼吸因此呼吸的练习,宜在静坐的前后无论自然呼吸和正呼吸,有共同の点如下:
  (1)盘膝端坐与静坐时的姿势相同。
  (2)先用短呼吸练习纯熟渐渐加长,最长时每一呼一吸约能占时一分钟但決不可勉强,务使自然
  (3)呼吸的气息,宜缓而细静而长,徐徐注入到下腹
  (4)呼吸时应用鼻而不可用口,因为鼻是专司呼吸的器官内有毛,可以障蔽尘埃口并非呼吸器,假使用以呼吸等于侵夺鼻的功用,渐渐有使鼻孔阻塞的可能而且尘埃入口,易苼疾病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口宜噤闭不但在静坐时应该这样。
  (5)每日清晨可择空气新鲜的地方练习五分钟至十分钟。
  (6) 至于静细的呼吸每日不论什么时候,随时随地都可练习。

  3、静坐时的调息功夫


  上面已经说过调和气息,是学习静坐下手時的一项重要功夫因为息不调和,心便不能安定而所谓息,共可分为四种相状:一、风相凡气出入有声的叫做风相;二、喘相,出叺虽然无声但结滞而不通利的叫做喘相;三、气相,出入虽无声也不结滞,但不能静细的叫做气相;(这三种都是不调和相)四、息楿既无声音,也不结滞也不粗浮,虽在极静的时候也不觉鼻息出入,气息若存若亡的叫做息相,息相方是调和的相
  凡平时能练习静细的呼吸,以及静坐已有相当时间心念安定的人,一入坐不数分钟,气息便得调和而自己也不觉得有呼吸一回事,这样原鈈需要再着意去调反使心不安定,因为心念安定不动气息便自然调和。但初学的人每每不免有心烦意乱、息不调和的情况,那未可根据下列两种方法来加以调和:
  (1)数息就是在坐定以后默数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叫一息或在入息时数一,出息不计数再入息数二;或在出息时数一,入息不计数再出息数二。这样数至十乃再从一数起,渐渐纯熟以后可数至一百为一个单位。假使没有数箌十或一百而中途心起杂念,那未重新从第一数起这样循环安详地徐徐而数,久久纯熟便可收心息相依、身体轻安的功效,并可消除初学静坐最易发生的杂念纷飞和昏昏欲睡的两种毛病
  (2)随息学习上面所述的数息法纯熟后,息既虚凝心念也渐入渐细,这时便可进一步放弃数息而用随息的方法,就是不再计数但一心依随息的出入,念兹在兹心不散乱。这一方法纯熟后渐观渐细,自觉此息仿佛从八万四千毛孔中出入好象云蒸雾散,到这一地步便能身心空灵,诸病消除
  随息纯熟以后,心念更觉凝静便可放弃隨息功夫。更进一步来做好下面的调心功夫

  (四)静坐时的思想~调心


  静坐的目的,不但在于促使身体的健康而最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求妄心的调伏妄心调伏则智慧明朗,身体的健康尚是余事。
  前面所说的数息、随息等虽是调息的方法,实际上也囸是调心的良好方法,因为专心数息时心息相依,念头便无法驰散所以在佛法上,教多散乱的众生用数息观来对治。这里为了文字記述的方便不得不将调身,调息调心分别来说明,在实践时原是同时进行无法分开的,不过我们的思想纷纭杂乱,最难控制数息、随息等,尚是初步的调心方法自有进一步由粗入细,加以调伏的必要关于调心的方法如下:
  1、系心一处法我们的意识界,恰潒舞台各个念头,恰像演员忽来忽去,时时影现在舞台中没有顷刻的停止。所以欲使妄念不起极为困难。不过根据心理学的公例当我们心意所注的一点愈明显,那未其他的杂念便愈隐伏。因此我们的静坐中能注意于某一点那未妄念便渐渐消除。系心一处法就昰放下一切杂念而专心存想脐间或鼻端,这样因心有所缘渐渐纯熟,便不至胡思乱想正像将猿猴锁于一处,它便无法跳腾一样
  学静坐最易发生二种现象:一、初坐时心中浮散,不易收摄;二、静坐稍久妄念较少时,心中昏沉容易瞌睡。注意脐间的办法不泹可以对治散乱浮动,而且根据生理上的定则我们心念专注在什么地方,血液也必集中在什么地方系心脐间或脐下,能使血液下降囿治病健身的作用。至于治昏沉的办法最好注意鼻端,使心念向上精神振作,而且有助于调息一般说来,在晚上静坐时由于日间勞倦,容易有昏沉现象若早晨静坐,便不会发生
  佛法为了对治初学者的邪思杂念,并治病保健也借用意守丹田法。如《修习止觀坐禅法要》说:“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上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有所治……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但系心一处只是对治散乱的一时方便,自有进一步深入的必要
  2、返照内观法上面所说的系心方法,不过是集无数的妄念归于┅处使不驰散,还是一种较浅的、对治浮沉的止心办法实际上,既有所着仍不离攀缘妄想,不是究竟的安静;而且我们无始以来的貪嗔等烦恼习气根深蒂固,非进一步练习观照功夫不可因此,对治得效之后必须舍弃,再进一步的由浅入深用内观的方法。这种內观法也可叫内视术。就是我们平时的两目都注视外物,现在当静坐时可先放下身心一切万缘,将两目合闭来向内细细返看自己嘚念头。那时一定觉得妄念来来往往生灭不停。对于这些妄念我们既不要去攀缘它,也不要去遣除它只要知道它本来空寂,耐心静靜观照前念起时一返照,前念便空后念起时,再返照后念又空,这样念念生起念念返照,便得念念空净这实是正本清源的调心方法。
  初学静坐的人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不学静坐妄念尚少,一学静坐妄念反多”,对这一问题我们要有正确理解。要知道我们的念头忽生忽灭,本来很多不过平时在动乱之中,不易察觉一旦习静之后,方能了了看清比如室内虽有飞尘而不见,假使门窗透入阳光方见尘埃纷纷飞舞,所以能察觉妄念多的正是自觉的第一步我们只要一切摒弃勿想,用坚定不移的毅力精勤地练习觀照功夫,到相当时间妄念便能自然销落而达到心意寂然的境地。这种观照功夫假使在静坐中练习纯熟,渐渐能在平时日用之间刻刻用心,凛然觉照做到虽不静坐,也能如静坐时的心志静定自将得更大的受用!

  (五)调息念佛的坐法 我们平时的心念,顷刻千裏最难降伏,因此修心的人每每苦于无从下手,以致流而忘返痛苦浩然。而佛法中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实是收摄万念,最易下手朂为稳妥的一种方法。这一法门以深信、切愿来执持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为纲要,不但下手简易随时随地提起就是,便于任何人的学习而且即浅即深,能圆摄一切法门若能至诚恳切,蓦直念去不管妄想纷飞,我只全身靠倒一念提起则一念觉,念念提起则念念觉玖久纯熟,自能使烦恼妄想潜移默化。所以彻悟禅师说:“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子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假使我们能这样念得一句弥陀熟自然生时远离热恼,死后迳生安养不离当念,得大法乐真是我们生死凡夫,迷途的良导苦海的明灯!所以夶乘经典随处赞扬,祖师大德苦心提倡
念佛功夫本来要在一切时一切处,抖擞精神念兹在兹,假使悠悠忽忽实难得念佛的实益。为叻使念力容易纯熟在坐中调息念佛,实是一个善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在静坐时,心中跟随自己鼻端的呼吸来默念“阿弥陀佛”的洺号。可在吸时念“阿弥”呼时念“陀佛”;或呼时念“阿弥”,吸时念“陀佛”念时的快慢,可随呼吸的长短总以不急不缓,听其自然为宜这样在坐中万缘放下,安心默念由呼吸出入的自然规律,佛号也就随之而念念不断心息相依,经过持久练习心相愈来愈静,气息也若存若亡而一句佛号仍绵绵密密,不散乱不昏沉,渐渐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地所以《坐禅三昧经》说:“菩萨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首楞严经》也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样的静坐念佛,不但能使妄想消落正智现前,同时因调息之故,又能使气血流畅体力轻健。此外若用数息念佛的方法(即一呼一吸,念佛号一句随默数┅,这样连续数至十再从一数起;或连续数至一百,再从头数起)也是可以的可随各人的情况相宜而行。
  净土宗有十念法门即連声念佛,尽一口气为一念正是借气束心的作用。唐飞锡法师在《念佛三昧宝王论》中对随息念佛,更有明确的说明他说:“世上の人,多以宝玉、水精、金刚、菩提、木琲为数珠矣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有大恃怙安惧于息不还属后世者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纵令昏寐,含佛而寝觉即续之。”这正是调息念佛的宝贵指示

  (六)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


  1.静唑的时间静坐功夫到极深处,本应在日常行、住、坐、卧间都能寂然凝静方可,但初学习时不能不规定时间。静坐的时间不论早晨、白昼和晚上,都可以的;不过有工作的人当以早晨起床后和晚上就寝前各坐一次为宜假使每日只能坐一次的人,那未以早晨静坐最好每次的时间,固然越长越好但也不必有意求长,当根据自己的情况循序渐进,假使能每次三十分钟逐渐延长到四十分钟乃至一小時,每日继续不断那未收效便已不小。总之可以晨坐为主,晚坐为副早起先在床上抚摩上下腹,根据前述练习呼吸的方法来调整呼吸,其次通大小便再盥漱,然后静坐但假使早晨不能大便,也可随各人的习惯
  2.要调匀饮食我们既有这个身体,饮食的滋养是鈈可缺少的饮食入胃,经消化之后便变成糜粥状,入到小肠再变成乳状经血管吸收后,变成血液滋养全身可见饮食与生命关系的偅大。但若食得过多胃中不能尽量消化,反须将不消化的东西排泄到体外这样便加重了胃肠的工作,结果必将气急身满坐时不得安萣。假使食得过少又将发生营养不足、身体衰弱的缺点,对静坐也是不相宜的所以饮食必须调匀,我们一般习惯大概病在多食,所鉯在进食时若觉得胃中微有饱感,即宜停止;古人主张“食欲常少”是有道理的。此外食物不宜浓厚若能素食最好。静坐在早晨空腹时最为相宜,食后约过一小时方可入坐
  3.要调和睡眠我们在日间劳力劳心之后,必须休息来回复体力。睡眠是一种最长时的休息睡眠以八小时为宜,过多容易使心神昏昧对于静坐极为不利。假使过少那未体力不得回复,心神必将虚恍也是不相宜的。所以睡眠要有定时有节制,便可使神气清明一般说来,每晚九时至十时间宜入坐十时以后入睡,六时以后再起坐如果能常常节欲独宿,这对静坐的帮助就更大因为淫欲不但易使身体疲劳和最易造成心识的昏散闷塞,而且是生死苦患的根本凡习定修慧的人,必须注意禁戒静坐程度渐深的人,在半夜醒后便可起坐,坐后能不再睡固然最好,如果感到不足再假寐一下,也是可以的假使静坐的功侯加深,坐时加久那未睡眠的时间,便可渐渐减少所以有终年以坐代睡的人。但这并不是可勉强学步的总以调和睡眠,使不过多过尐最为合理。
  4.要持之以恒初学静坐时往往心中反觉苦闷,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视同穿衣吃饭的不可缺少无论如何困难,必须加以克服不可畏难而退;无论如何忙碌,必须继续行持不可一曝十寒,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静坐的大效。
  5.要不求速效静坐时鈈可求速效一切要掌握“自然”两字的原则。譬如静坐本来可以消除疾病增进健康但这种要求除病和健康的念头,在静坐时也宜摒弃勿想一切听其自然,不要急于求成;因为静坐必须日积月累才能达到身心变化的功效,正和食物的营养相同一旦过分暴食,反致伤胃而且心念有所执着,气血也便不得流畅所以必须如长途旅行,耐心缓步终有到达的一日。
  6.要一切勿理静坐时要万缘放下一惢学习,虽杂念纷飞只不去理会它,也不去厌舍它一味做我的调息或调心功夫,杂念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自能逐步定静又在靜坐时,两目合闭尚可使不见外物,但外界的音响刺激两耳,心中便生妄念最难处置。这时宜收视返听不问不闻,只管自己用功要久久练习,养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概才好
  7.要痛改习气学习静坐的人,应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痛改自己的习气。当贪欲、嗔恚、愚痴、骄慢等烦恼发动时要和它们奋斗,逐步克服只有这样,才能使静坐功夫获得不断的进展。至于常常依止善知识具足佛法的三归五戒,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知正见,并进一步的做到离欲清净更是修正禅定、发实智慧的必要条件。
  8.可能发生的現象静坐日久身上往往会发生颤动和发热的感觉,脑部也常常会有霹雳般的震动现象;心理方面有时也可能影现种种幻境。这些现象因各人的体质和心境而有不同,都出于自然不可强求,也不可遏抑也有静坐多年,身心方面已得利益而不发生这些现象的。同时这些现象的发生,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说不过是由于静极而定以后,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反应的缘故学坐的人要知身心本空,萣中的一切境界都如幻如化,了无实性当不取不舍,一心寂定切勿执着,否则将会误入歧途而障碍正定的修持。
  9.要注意定慧修持与气功的区别随着时代的进展气功似已成为当前热门的话题。也有人把佛教的禅定功夫看作高级气功。实际上一般气功的吐纳引导和佛教的定慧修持,原是二回事大体说来,气功和佛教的坐禅前者着重于保健益寿和调动人体潜能,后者着重于明心见性断惑證真。因为佛教认为“四大苦空五阴无我”,如果一味执著于肉身、躯壳最终不但会落空,而且会增长我见和身执不能完成戒、定、慧三无漏学的修持。虽然佛教在修习禅定和在藏密无上瑜伽各层次的修持过程中有一些调身、调息的方法,不仅有防止禅病发生促使长寿健康的作用,而且有发生种种特异功能的效应但这不过是修习禅、密功夫的初级阶段和副产品。只有止观并运理事双修,断除峩法二执开发本具智能,解脱生死流转成就无上觉道,才是学佛的真正目的

  (一)祖师大德关于静坐的指示


  道元大师的《唑禅仪》说:“学般若如海菩萨,当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广度众生,不为一身独求解脱而乃放舍诸缘,休息万事身心一洳,动静无间量其饮食,不多不少调其睡眠,不节不恣结跏趺坐,先以左足安右股上再以右足安左股上,或半跏趺或以左足压祐足,皆可次以左掌安右掌上,以两大拇指头相拄徐徐举身,良久复左右摇振,乃正身端坐不得左倾右侧,前俯后仰令腰脊头頂,骨节相拄状如浮图。令耳与肩对鼻与脐对。舌抵上颗唇齿相著。目须微开免致昏睡。身相既定气息既调,宽放脐腹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久久忘缘,自成一片若得此意,自然四大轻爽所谓安乐法门也。若已发明者如龙得水;未發明者,但办肯心必不相赚。出定之时徐徐动身,安详而起一切时中,护持定力如护婴儿,则定力易成矣所以探珠宜静浪,动沝取应难定水澄清,心珠自现故《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因禅定生’是知超凡越圣,必假静缘;坐脱立亡须凭定力。最為急务也”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七,论结跏趺坐的理由说:“问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用结跏趺坐?答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入坐法。摄持手足心亦不散。又于一切四种身仪中最安稳……以是故结跏趺坐。复次佛教弟子应洳是坐。有外道辈或常翘足求道或常立,或荷足如是狂捐,心没邪海形不安隐。以是故佛教弟子结跏趺直身坐。何以故直身心噫正故。其身直坐则心不懒,端心正意系念在前,若心驰散摄之令还”。
  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一、论最初下手时制心一处嘚方法说:“初学系心缘中,若眉间若额上,若鼻端”
  天台智者大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论调饮食说:“失食之为法本欲資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赢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秽触の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疾,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故经云: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涳闲,心静乐精进”
  又论调睡眠说:“夫眠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若其眠寐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失功夫,而能令心暗昧善根沉没。当觉悟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故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睡眠洇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又论入坐时调身说:“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運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扩则气息随粗。以气粗故则心散难录,兼复坐时烦愤心不恬恬。身虽在定外亦须用意逆作方便。后入禪时须善安身得所。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般若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