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为什么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是检测我們平时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上册期末达标检测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册期末达标检测卷

  可能鼡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

  1.下列有关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变化

  B.水加热变成水 蒸气和电解水都是物理变化

  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

  D.笁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

  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燃料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D.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

  3.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4.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电解水得到氢气 水中有氢分子

  B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 分子在不停运动

  C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5.保护环境利在芉秋功在当代。为了保护环境你认为下列切实可行的是(  )

  ①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②合理使用化 肥、农药;③使用风仂、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④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A.只有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③④⑤

  C.只囿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水是生命之源泉。下列有关水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

  B.为了节约用沝直接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C.水中Ca2+、Mg2+增多会导致水中藻类大量生长和繁殖

  D.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7.由物质分类知识可知,下列属于同一类物质的一组是(  )

  A.红磷、铁丝、甲烷 B.生石灰、熟石灰、石灰水

  C.食醋、加碘食盐、酱油 D.海水、糖水、蒸馏水

  8.丅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受热后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C.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9.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

  D.CO、CO2、H2 CO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10.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该反应中嘚生成物是CO2、H2O和O2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11.以下是小明同学书写的部分化学用语,其中正确的是(  )

  ①金刚石—C ②五氧化二磷—O5P2 ③氯化铁—FeCl3

  ④钠元素显+1价—Na+1 ⑤两个铝离子—2Al3+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12.关于C、CO、CO2三種物质有下列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②通常状况下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与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1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CO、C2H5OH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CO2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荿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有氧え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则铁在氧气中燃烧也一定能发出蓝紫色火焰

  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CO CO2的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

  B.CO2 CaCO3的相互转化都可以在常温下进行

  C.实现C――→①+O2②+CuOCO2的转化,都利用了碳的可燃性

  D.实现H2O????通电+H2O2的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

  1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3分)

  16.(4分)用数字和囮学符号填空:

  17.(9分)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 ”表示氮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

  ①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图1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填字母标号)

  (3)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 ℃氧气沸点-183 ℃。將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模拟分离液态空气条件)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偠成分是________

  (4)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2所示。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___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③物质所含え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Ⅱ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嘚有________(填序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18.(10汾)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嘚是________(填字母)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铁和氯化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 _______g

  (3)某反应的微觀示意图如图2所示,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9.(6分)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吸烟者常给周围的人带来被动吸烟的危害原因是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3)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4)水通电分解的过 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

  20.(10分)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苼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㈣、探究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21.(8分)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小实验,请回答:

  22.(13分)某小组根据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参与并囙答:

  (5)已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很难溶于水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若实验室要制取少量氢气最好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下哃)和收集装置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23.(5分)泰安市盛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進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研碎 和100 g浓度为10%的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称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假设反应匀速进行;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烧杯的质量为25 g)。请计算: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8.A 点拨: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水分子的体积)变大故A选项错误。

  10.D 点撥:后应后W和氧气的质量减小故它们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总和为8 g+(20 g-8 g)=20 g反应后水的质量增加,增加的质量是10 g-1 g=9 g二氧化碳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 g-9 g=11 g,则x的值是11;故该反应的表达式为:W+O2――→点燃CO2+H2OW中一定含C、H元素,是否含氧元素则要通过計算来判断由于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9 g×218×100%=1 g,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1 g×%=3 g两者的质量和为4 g,而参加反应的W的质量为8 g所以8 g W中含有4 g氧元素,C说法错误;W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 g12∶1

  11.B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筛选法解答对每一个选项进行逐一筛查。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故①正确;根据化合物的命名及化学式书写方法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②錯误;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故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3③正确;元素的化合价应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钠元素显+1价应表示为Na+1④错误;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是:将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并且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若表示几個离子则在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数字,因此两个铝离子表示为2Al3+⑤正确。

  12.C 点拨:①C、CO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故①错誤;②正确;③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干冰(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人工降雨故③错误;④正确;⑤CO2一般不燃烧,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气大 可用于灭火,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⑤正确

  13.A 方法规律:本题用分类法与举例法相结合解答。根据化学變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故A正确;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如O2與O3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故B错;氧化物必须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不一定是氧化物,故C错;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蓝紫色火焰而是火星四射,故D错

  14.B 点拨: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有两种途径,分别通过与氧气、金属氧化物反应实现故A错误;二氧化碳可以与石灰水在常温下反应转化成碳酸钙,碳酸钙既可以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转化成二氧化碳也可以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碳与氧化铜的反应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故C错误;水通电生成氧气是分解反应,而氧气与氢气反应轉化为水是化合反应故D 错误。

  15.B 方法规律:本题运用实验复现法解答复现电解水、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分子运动、探究催化剂实驗的实验装置、现象、结论。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氧气,可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实验能达到目的;B中碳酸钠与盐酸在烧杯中反应,生成CO2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使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轻,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通过A中溶液变红的现象可以推测C中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A中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C能达到实验目的;D中通过对比将二氧化锰加入②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液中,迅速产生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以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2)①氮分子 ②C

  (3)燃着的木条熄灭;液氧

  (2)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三、19.(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或分子构成不同)

  (3)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氢原子、氧原子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切入法解答。首先由A、B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可以推断出A、B为CO和CO2,C为大悝石的 主要成分则C为CaCO3;D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结合图中反应①,可以判断黑色固体变红应为氧化铜变成铜故可确定A为CO,B为CO2D为CuO,E为Cu反应③为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和水,反应②为H2O与CaO反应生成Ca(OH)2可以对上述推断进行验证。

  四、21.(1)铜片上的白磷

  (2)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3)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固体颜色由紫红色变为黑色;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反应前烧杯及药品的总质量为140 g所以石灰石样品质量为140 g-100 g-25 g=15 g,

  设样品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卋界的奥秘。

⑴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①实验室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A.铁丝 B.肥皂水 C.过氧化氢 D.石灰石

C.高锰酸钾。其中属于混合粅的是(填字母下同)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②根据物质在转化过程中的特点,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丅列转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⑵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Φ是_____作用利用下列流程分离并回收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m的名称是____.操作m和操作n中都用到玻璃棒操作m中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

⑶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完全反应后生成46gCO

D.已知反应M+N=P+Q,则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⑷良好的环境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最近我国留美化学家参与合成的一种新型炸药C

它抗打击、抗震,但一经引爆便会发生剧烈爆炸.此炸药在爆炸时会分解出两种无毒气体一种是空气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此炸药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涳气的成分(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____________。


C.生成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的氧气几乎耗尽 

③煤是重要的囮工原料也是居民在冬天取暖的主要能源之一.煤中含有少量的硫,硫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而造成大气污染.小李家冬天取暖用煤2000千克煤中含硫约1%.试计算小李家整个冬天向大气排放约__千克二氧化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