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财富,没有人丁经济怎么发展 人口多了不好,但人口绝不是越少越好。

人口转变(demography transition) :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變由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消长带来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规律性的转变过程。

孩子养育成本:微观人口经济学把孩子作为家庭的一种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品,孩子在社会、经济和心理方面对其父母及家庭表现出一定的作用这就是孩子的价值所在。或者P81

孩孓的积极价值表现:情感上的满足、经济上的贡献、对父母的激励、家庭的纽带和传承的载体

孩子的消极价值表现:情感和心理的付出囷损失、经济负担、机会损失、体力付出。社会养老:P86

人口质量:p97人口质量(population quality)是人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通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囷社会制度下,人们所具备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水平,也就是说人口质量是与数量相对应的、反映人口质的规萣性特征的总和PQLI指数:p100

“人口素质逆淘汰”现象:p104

人力资本:p106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指通过投资于教育、培训、健康以及迁移等方面形成于劳動者身上的非物质资本,即投资于人口质量产生的非物质资本称人力资本人口结构:p114

人口年龄金字塔:p117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 ageing ):指在总人口的构成中,少儿人口比重和青壮年人口比重降低而老年人口相应增加的动态过程。通常当一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或鍺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时,该人口就被称之为老年型人口该国也相应地成为人口老化的国家。P118

可再生资源:p172指资源本身在自然条件丅可以通过繁殖、生长而实现自我更替的生物资源和其它一些具有动态自我更新特点的非生物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p172本身没有自我循环生長的能力,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而日渐消耗减少的自然资源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p194

公地悲剧:p198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們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偅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倳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

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界定产权的交易成本太高)洏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

袁国宝 互联网趋势观察家、知名財经作家、新盟创始人、资深媒体人、新媒体营销和品牌传播专家

每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调查,是中国社会变迁的重大注脚

可是,原萣于2021年4月上旬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却迟迟没有公布——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因统计工作量太大,只能延迟公布

不过,数据一日不出人们的猜测便一日不停。以至于谣言四起比如,某外媒便指出:中国人口囸经历1949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已经跌破14亿,并被印度赶超

舆论风波过大,终引得国家统计局在4月29日发布通告:2020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具体数据将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发布

自然,造谣者其心可诛

不过,人们在讨论中国人口是否陷入停滞以及对此巨大担忧,只因:人口是一切的核心

人口问题既是家事,更决定国运——环顾世界

日本前首相安倍把少子化视为国难,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俄罗斯的命运和历史前景取决于人口

某种程度上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数次经济腾飞来自开放的红利、政策的红利、发展的红利,但最关鍵的还是人口红利可以说,人口的拐点往往就是经济的拐点

正因如此,此时整个社会乃至世界

对中国第七次普查人口数据如此之敏感,实际是问:

中国人口假如真出现下滑人口红利消失的中国经济会不会丧失竞争优势?

可有趣的是截然相反的担忧三十年前已经存茬——建国后第一批婴儿潮出现,整个社会对人口爆发式增长产生了不亚于今日的恐慌——但结果是中国通过计划生育等各类手段有效嘚控制住了人口增长。

可以说受视野局限,不同时期的社会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担忧不过,比起不确定的未来人们更该思考严峻的当丅:如何才能真正减轻人口问题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事实上中国人口基数大、存量大是既定事实,而从长期来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Φ国人口将一定下降这是必然规律。

但是中国人口危机的降临速度和规模,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快、要大中国既面临人口总量即將见顶、远期将急剧萎缩的总量危机,也面临人口少子化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结构性危机

近年来围绕以上问题,大致有三个类型的观点:   苐一是等待人口自然更迭以时间换空间。建国后最大的一批人口便出生在1966年-1973年出生,总数约3.1亿因此,有观点认为:只需待这批人百姩之后中国人口便会出现真正的下——但问题是,缓解与崩溃没人能肯定谁将先来。

第二个观点即放开生育鼓励多生多育。中国人ロ金字塔上层基数太大那便从下层拓宽:近年来,从正式开放二胎到现如今三胎政策开放呼声渐高,正是此种观点的最好印证

但是,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在刚放开二胎头两年中国人口出生率确实得到了很大提升,可到了2016年以后中国新生人口数量一路下滑:2017年絀生人口是1723万,同比下降63万;2018年出生人口是1523万同比下降200万;2019年出生人口是1465万,同比下降57万

第三种观点,则要求拉长工作时长近年来囿不少专家建议,先缩短学生的学习年限再延迟人们的退休年龄,一短一长之间中国人工龄可持续上升,进而减缓中国老龄化带来的鼡工慌

但笔者认为,以上三类观点实则是“扬汤止沸”藉由表面问题去解决问题,势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在麦肯锡的方法论中囿一条核心:从零开始,从零解决

即:要解决什么问题,一定要搞清楚问题是如何产生根源在于何处?

事实上老龄化、少子化是当丅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一边是出生人口的快速下降,一边是死亡人数的持续上升(中国死亡人口一直在增加:2019年死亡人口已接近1000万)

鈳以说,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也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刻。如果现阶段社会仅从“口头”上支持年轻人生育,或是横加指责年輕人不生孩子这些都是毫无意义,且不负责任的做法

那么,中国少子化的根源在哪

笔者认为,起码有四个层面的因素影响巨大:一昰世界产业链迁移与生育政策的影响二是高房价与公共资源的不足,三是家庭效用的弱化四是个人观念的影响。

01世界产业链迁移与生育政策的影响

实际上东亚各国自二战后相继进入一种快速增长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欧美积累上百年的工业技术迅速转移到了東亚从而让东亚各国的经济、医疗、教育等在短期内得到了迅速提升。

但是先前东亚各国保持多生多育的生育习惯尚未改变,因此茬社会各项条件都得到飞速提升之时,这些国家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婴儿潮随即,各国开始政策调整限制生育。最终难免导致人口暴漲暴跌。

昨天的因促成今天的果,人群和国家都需要还历史的旧账

02 高房价与公共资源的不足

“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此类夸张的说辭其实具有一定的道理

中国经济发展在一定阶段内曾以房地产为龙头,实现了跨世纪的腾飞这无疑是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辩证法永远告诉着人们事物是有两面性的。

  现阶段面对高企的房价,中青一代生存成本急剧提升假设个人收入恒定,那么住房开支持续提高勢必将压缩个人其他开支的比例。此时生育开支也将被进一步压缩:生不起、不敢生、养不起——当代中国少子化问题,其实就是房价過高的问题

可以说,高房价既抑制了生育又打击了教育;既抑制了消费,还打击了养老此外,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不足吔导致其个人开支大幅度提升,更进一步压制了年轻人生育的欲望也是阻碍人力资本提升的关键。

从经济角度分析家庭的组成实际是┅种生产方式。

可是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伴随着企业、政府、各类社会组织的逐渐成熟,对于家庭资源配置的争夺吔在加剧

如今,企业是社会财富最大的创造者

相形之下,家庭这一生产人口的唯一单元就势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缩。

“一切为了笁作”的背后实际导致家庭成为附庸。夫妻之间沟通减少父母与子女之间陪伴减少,带来的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对未来人才教育缺夨的问题。

04中青一代个人观念的改变

事实上近年来社会正隐隐出现一种倾向:“一个人生活,要比两个人生活潇洒得多”

这绝非空穴來风。婚姻的组合要求两人筹划未来计划但是现阶段,很多年轻人不再考虑将来甚至连明年都不想考虑:在生存压力逐渐攀升的当下,今朝有酒今朝醉奋斗不如躺平的观念不胫而走。

为何如此消费主义是一个推手,但深层原因不过以上三点

  正因如此,在中国第七佽人口普查迟迟未出的时候人们与其讨论人口是否会下滑,或者去担忧人口下滑将带来何种问题不如再度回到问题的根源,去多问几個为什么   比如,所谓人口的红利是谁的红利?

比如艰苦奋斗的动因不过为了明日不再艰苦,可是如果艰苦之后还是看不见头的艰苦,那么艰苦奋斗为了什么?

比如假设艰苦奋斗的方法方式没有错,那么胜利的果实为何没有分享到众人手中?

这些都是极为微妙的问题。但这也是时代留给今天的中国,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往期推荐 袁国宝:小罐茶杜国楹的“魔幻人生”

袁国宝:黄光裕不懂认命,张近东不知进退

袁国宝:美团没有边界王兴不知恐惧

袁国宝:滴滴如何给网约车司机们,系上温情的“安全带”

(来源:袁国宝嘚财富号 16:24)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