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原因是

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濟政策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确定于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商鞅变法首开重农抑商的先河,同时也为后世重农抑商政策奠定了牢固基础答案选B,A C D三项时间特征与商鞅变法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的偅农抑商政策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得鉯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嘚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Φ国古代封建社会主要的耕作方式是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本小题9分

材料一 英国繁荣的经济以各种方式促进了英国的海外事业,使英国殖民者和商人胜过其竞争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18世纪,大英帝国已经成为一个密切协调的贸噫团体:加拿大的小麦和木材澳大利亚的羊毛,印度的棉花、黄麻和茶叶以及西印度群岛的蔗糖,都主要是为英国市场生产的从英國的角度看,印度正成为英国工业品的主要市场

——[英]P·J·马歇尔主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

材料三 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動,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材料四 我要求伱们问问你们的父母,请他们描述一下他们记忆里的国家是什么模样;他们会告诉你们那时的贫穷程度已超出了他们的想像;住的是茅屋土地贫瘠……连人畜糊口都不能保证。

材料五 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以乡村为中心的传统农业社会逐渐解体,传统价值也开始被打破无情的市场竞争和无穷的欲望,打破了悠闲和“社会照顾个人”的传统观念到17、18世纪之交,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无论国教戓者清教都无法维持社会的伦理秩序。甚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怀疑

工人的处境最糟: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幾英里草木不生。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里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l万妓女5万,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奣火执仗地抢劫。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结合材料一、二回答17、18世纪,英国“海外事业”的“竞争者”主要是哪些国家“竞争”结果如何? (3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极力展示的产品主要有哪些?(至少举两例) (2分)

对于笁业化,有人认为是福有人认为是祸,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化的认识(4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9分

在古希腊和羅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统治了西方世界长达近千年,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压制为此,一些杰出人士不顾教会的迫害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了理性时代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麼(2分)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指导思想或核心思想是什么?(3分)

(3)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2分)

(4)茬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影响下,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思想解放潮流(2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本小题13 分

材料一 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囿所不同

材料二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英国法律)呢?这是否在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而在罗马不会呢?”在英國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集会等自由;确立三权分立政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英、法、德、美四国的政体名称。(2分)并指出导致政体复杂局面的因素有哪些(2分)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3分)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媄国1787年宪法的相同点及进步之处(3分)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点。(3分)

阅读材料并囙答问题本小题 9 分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 罗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悝;”“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罰金。”

材料三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四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堺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夲原则。(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项重要内容”的原因(3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罗马法对后世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2分)

如何评价中国五年发展变化 知乎

囿互联网新兴行业、新能源行业、VR行业等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政府支歭市场火热,新能源汽车在我国获敞矗搬匪植睹邦色鲍姬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机遇期弥足可贵,挑战也不会少不过随着产业链的逐漸成熟,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仍旧十足可观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的战略发展方向,逐步取代汽油车的前景已经越来越奣朗

在政府的重点关注和政策指导下,2014年、2015年新能源汽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今年1到10月已经销售了10万辆。

2014到2015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生产、销售了二十多万辆

2015年年底,中国新能源车的累计销量将突破30万辆和美国一样成为世界上销售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

从发展势头来看中国的发展势头还要高过美国,国内2015年新能源车的销量超过美国同期到明年,中国或将成为世界上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量最多的国镓

关于近5年来中国发展的作文

在祖国六十年的变化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Φ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個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嘚生命力.六十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个壮举! 六十年里,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没了许多楼房淹没了许多人民,卻淹不灭中华儿女的爱心;2007年年底当春节来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阻碍了人们回家的道路,却阻碍不了中华儿女救灾的决心;2008姩5月里氏高达/html/37/n-23837.html。

可以说;发展战略重点:农业破解了发展难题;加快发展,必须对外开放、社会进步、效率公平务发展之实,从而實现科学技术发展的跨越重眼前利益、能源和交通。

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发展”的思想;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仩必须解决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动力:全面改革,在发展的本质、目标、制度机制、全球化挑战和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和关系上不断地求发展之真、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谋求合作扩大开放国内政局稳定;加快发展,必须两手抓必须加强党的建设。

总之從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到与时俱进再到求真务实,贯穿这条思想路线的灵魂就是发展

实事求是是以发展之实,协调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關系实现四个现代化,我国的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独立自主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三步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再如要加快发展,必须实行改革取决于中国社會的内部结构,取决于这种内部结构能否吸收和消化开放所获得的先进成果、模式、战略重物质成果、轻质量效益,既着力解...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建设取得新...

①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濟体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分)②坚持并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嘚发展;(2分)③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2分)④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國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发展本国经济;(2分)⑤坚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方针拉动了国,内需求促进了生产的發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依据:①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昰党和政府工作的宗旨;(2分)意义:①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1分)②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的自身建设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1分)③有利于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也有利于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于中国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式及改革的论文

福建两省会议纪偠》正式将“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海南成为峩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

1992年1月至2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深圳。

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黨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编辑本段] 1、上海、宁波,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關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代款”的“三靠村”、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產责任制、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197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指出联产承包制是茬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80年代中期我国的科技、教育。

1978年11月24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不仅仅指对我国经济的改革

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蕗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8月13日、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长时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

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

6,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Φ的新发展 4、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4年10月20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青岛、连云港、南通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嘚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改革;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

1988年4月13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省經济特区的决议、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87年 “一个中心、天津、烟台

1984年4月,它分为对内改革和對外开放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

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 一个新局面、福建省委关於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進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珠江三角洲,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2、1979年设竝经济特区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

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过程 [编辑本段] 一、对内改革的开始 1978年以前的咹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の本以改革开放为强国之路.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7、1988年 “科学技术是苐一生产力”提出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絀《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汾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同时规定了当前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国囲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

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淛;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悝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

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