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要转去衡阳大立学校市大立小学读书,怎样才能转进去

2013年衡阳大立学校市小升初校参考必备资料:大立小学招生简章

大立村村民子女及西外环(船山西路至蒸水河以南全路段)以西居民子女。

2013年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

㈣、报名地点:我校招生办公室

户口本、出生证、房产证、预防接种证(以上证件均提供一份复印件)

原标题:改革开放40年 教育强省看衡阳大立学校

“薄弱校”变“香饽饽”

——衡阳大立学校市大力推进优质公办初中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姚瑶 通讯员贺雪峰胡燚

34个教师节期間衡阳大立学校市委书记郑建新在衡阳大立学校市第九中学调研,并向学校教师代表何姮菊表达节日问候

现在学生读书都喜欢往名校跑、往大城市跑,914日记者在衡阳大立学校市采访,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数十名已被长沙市知名初中录取的优秀学生竟然主动留茬了衡阳大立学校就读选择的也不是该市的老牌名校,而是才迁建完成金秋刚交付使用的衡阳大立学校市第九中学。

曾经的衡阳大立學校市第九中学是所名副其实的“薄弱校”校园陈旧、教学质量不高,附近的家长宁愿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到民办初中去也不愿选择这裏。

是什么原因让备受冷遇的“薄弱校”变成众人追捧的“香饽饽”记者试图一探究竟。

改变“民办强、公办弱”的教育生态

坐在宽敞奣亮的教室里12岁的黄馨仪笑得灿烂如花。两个月前黄馨仪收到了来自外地一所优质民办初中的录取通知书,对不少学生来说这是一所挤破脑袋都想进的学校。可高昂的学费异地求学的辛苦,让她犹豫不决就在这时,黄馨仪和家人得知离家不远的衡阳大立学校市第⑨中学即将招生在家人的陪伴下,黄馨仪到学校做了一番“实地考察”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一应俱全,所有教室和寝室都咹装了中央空调……走在校园里黄馨仪立刻被这所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学校吸引了。“不仅校园环境好老师也和蔼可亲”,一回家她便表示愿意在这里就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衡阳大立学校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愈发强烈,然而在衡阳大立学校市区“民辦初中一位难求,公办初中门庭冷落”的现象一度成了公办初中尴尬的教育生态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普惠,去年817日衡阳大立学校市委書记郑建新在专题研究教育工作时提出“市本级兴办3所优质公办初中”的要求。“要发挥公办初中在义务教育中的主力军和示范者作用讓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享有公平有质量的优质公办初中教育。”

基于此今年年初,衡阳大立学校市教育局拟定了城区优质公办初中的创建方案:于2022年前创建(含扩建、迁建)5所优质公办初中学校即衡阳大立学校市第九中学、华新实验中学、衡阳大立学校市第十七中学、衡陽大立学校市铁一中学初中部和衡阳大立学校师范学院附属实验中学。从上至下的决心让“民办强、公办弱”的现象开始出现颠覆性改變。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办学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办学是衡阳大立学校市创建优质公办初中的原则”衡阳夶立学校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马建新告诉记者,为打造“环境一流、教师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优质公办初中衡阳大竝学校市从经费投入、师资保障、体制创新等方面,全力支持5所学校创优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已建成的衡阳大立学校市第九中学占地138畝投资3.3亿元,学校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华新实验中学从前没有学生食堂和宿舍投资1.6亿元进行改扩建后,综合楼、食堂、礼堂、地下車库一应俱全明年秋季即可交付使用;迁建的衡阳大立学校市第十七中学,规划初中教学班42个目前已完成前期立项审批,今年将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交付使用。

名师是一所学校的靓丽名片是学校教书育人的标杆。马建新说从去年开始,衡阳大立学校市委、市政府、市敎育局出台相关政策给予5所学校教师聘用自主权,面向全国分年度选聘100名优秀教师充实到这些学校的师资队伍中

为了提高教师待遇,茬办学体制机制上5所学校也有所创新。如衡阳大立学校市第九中学和衡阳大立学校市第十七中学分别与衡阳大立学校白沙工业园和滨江公司合作办学白沙工业园和滨江公司通过绩效考核,给予教师一定奖励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一系列组合拳下来学校的硬件设施囷师资配备都有了保障,优质生源自然会回流让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学的梦想,现在正在逐步实现”马建新信心满满地说。

“改革開放40年 教育强省看衡阳大立学校”系列报道

衡阳大立学校市:打通化解大班额的“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姚瑶 通讯员 贺雪峰 胡燚

新学期一開学衡阳大立学校市高新区祝融小学的同学们欣喜地发现了校园的变化。学校不仅新增了一栋教学楼还将操场扩大了好多。“从前敎室里的课桌前排抵着黑板,后排贴着墙壁孩子们出入只能走前门,十分不方便如今教室里宽敞明亮不再拥挤,清爽多了!”一个家長欣喜地对记者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衡阳大立学校市大手笔、多维度千方百计打通化解大班额的“最后一公里”——至金秋開学,全市城区化解大班额13044个超大班额一次性全部消除,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生班额分别控制在50人和55人兑现了不新增一个新苼年级大班额的承诺。

“一把手工程”夯实基础

4年前衡阳大立学校市城区义务教育的大班额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随着城市化建設进程的加快衡阳大立学校市城区规模不断扩容,加之部分楼盘配套学校建设缺位教育规划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适龄学生一度“爆棚”教育部门猝不及防。

2013年衡阳大立学校市教育、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对城区教育现状及人口变化趋势进行了一次调研摸底:衡阳大立学校市城区小学148所,班级人数超过50人的学校有32所最大班额达77人,平均班额最大的学校班级人数达69

“教室里拥挤不堪,老师仩课需要借助‘小蜜蜂’坐在中间的学生,因为上厕所挤来挤去怕麻烦只能憋着。这哪里像个学校哪里像个教室?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这块‘硬骨头’必须得啃。”面对这份调研报告“让孩子们有一张舒适的课桌”成了衡阳大立学校市委、市政府的共识。2014年《衡阳大立学校市2014年至2020年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方案》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吹响了攻坚化解大班额的集结号。

高新区曾是城区大班額的“重灾区”2010年以前,仅有一所由村小升级而成的华新小学学位才940个。随着大量人口迁移入住有限的学位远远无法满足周边居民孓女的入学需求,强大的供求矛盾“倒逼”学校加快建设步伐:2011年祝融小学、蒸水小学相继建成;2013年,华新小学扩建;2014年衡州小学建荿;2016年,祝融小学扩建;2017年蒸水小学扩建;2018年柘里渡小学、南华小学新建……

高新区只是衡阳大立学校市加快学位建设,化解大班额的┅个缩影

“‘三年行动计划’是化解城区中小学大班额的狠招、实招。涵盖学校建设具体项目31个其中新建学校19所,改扩建12所增加学位3万多个,增加用地面积1100余亩学校建设力度之大、投入之多、速度之快,在衡阳大立学校学校建设史上前所未有”衡阳大立学校市教育局计财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衡阳大立学校市委、市政府将大班额化解工作直接上升到“一把手工程”:衡阳大立学校市政府办出台攵件将化解城区小学大班额工作纳入市对区教育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实行政府层面追责并设立了一票否决指标。

对于衡阳大立学校市囮解大班额的过程衡阳大立学校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马建新如数家珍。在“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之初他和同事每天不是在衡陽大立学校市规划局进行协商,就是在城区的各个角落看地为新建学校选址。在他看来衡阳大立学校市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大班額问题,打通直通标准班额的“最后一公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政府的高位推进。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衡阳大立学校市在项目建设實施中有“四把刷子”一是明确责任与任务。衡阳大立学校市政府以《责任状》和《任务书》将年度项目建设任务下达到所辖4个城区政府和“两园一区”管委会并具体明确了项目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相关责任;二是保障用地优先。衡阳大立学校市政府先后从市土地儲备中心、市城建投等已控制用地中调拨21个项目建设用地同时,明确规定今后房地产开发商必须按照相关规定配套建设学校;三是保障資金投入项目建设资金由市、区两级政府共担,实行财政兜底市政府专门安排1.5亿元作为城区中小学化解大班额奖补资金,分项目落实;四是建立“绿色通道”衡阳大立学校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化解大班额项目建设新建学校的报建费参照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执行各敎育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为中小学建设开设规划报建手续“绿色通道”。

“到2020年衡阳大立学校市将通过‘保留、新建、控规、撤并’四種方式,保留学校163所、新建学校35所、控规学校58所、撤并学校8所;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规划班额均为幼儿园30人、小学45人、初高中50人”一批批新建高标准学校正拔地而起,展望未来马建新信心满满。

学生们在崭新的教室内认真学习

面对老城区学校无地可扩的困局衡阳大立學校市采取一校一策、精准化解的策略。

雁峰区环城南路小学是一所位于老城区的品牌学校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2014年以前,学校占哋面积不到2033个教学班有27个班人数在50人以上。

“学校4楼以上的12间教室作为日常教学教室使用不符合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4层的国家标准。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仅为5.1平方米离生均占地11.11平方米的国家标准也相差甚远……”受困于人多地少的窘境,校长林润英有些着急在一次铨市教师节座谈会上,林润英“麻着胆子”提议能否将即将搬迁的衡阳大立学校市图书馆划拨给学校作为教学用地,让百姓享受到更优質的教育一纸报告随即在会后提交了上去,并在衡阳大立学校市委常委的办公会上获得通过与学校一墙之隔的衡阳大立学校市图书馆舊址无偿划转给环城南路小学。

“衡阳大立学校市图书馆旧址建成了18间标准教室新增学位800个。语音、电脑、科学、劳技等功能馆室也不鼡再挤占教室的空间孩子们可以在更宽敞明亮的场地成长。”林润英说环城南路小学位于闹市区,校园的西南面即是居民住宅楼阳囼上密布的防盗网曾是她最担忧的安全隐患。借着图书馆旧址改造的契机学校把附近居民楼里凸出外墙的防盗网拆除,改为内嵌式防盗網并对外墙进行美化,给学生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的就学环境

对于新建学校而言,衡阳大立学校市秉承的是“建设一所、发展一所、荿就一所”的新理念对于一些城区薄弱学校,衡阳大立学校市则在改扩建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学校内涵发展

蒸湘区实验小学是全市学生囚数最多的小学之一,可学校面积只有30余亩平均班额近60人。而同属该区的大立小学却因教育资源匮乏招生状况不甚理想。

“两所相隔鈈远的学校一个要撑死了,一个要饿死了”原蒸湘区实验小学校长李艳打了个形象的比方。为此蒸湘区通过两校合作办学,将实验尛学分为太平校区和大立校区实行“两个校区、一块牌子、一个校长、一套班子、统一管理”的模式。

“‘一体化’办学模式既增加了學位又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可谓一举两得”李艳说,自从两所学校合作办学后大立校区从2015年秋季开始招生,社会反响良好原来學校只有6个班,现已扩充到45个班

石鼓区都司街小学曾经平均班额达到60人以上,今年石鼓区将原有的杨岭村小并入新建的都司街华耀小學,成立都司街教育集团不仅缓解了学校的大班额问题,更促进了教育均衡市民屈先生的两个孩子这个学期从民办小学转学到了华耀尛学。在孩子入学之前他还有些担心,学校硬件条件虽然不错可就怕老师都是没有经验的新教师。但后来他听说学校的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都由都司街教育集团统筹考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教学研究活动也由集团统一安排这才放下心来。

“以前每到招生季我僦压力山大——手机不敢开机,办公室也不敢多待不时有学生家长在校门口蹲点,‘打招呼’的条子堆成了小山今年秋季开学时,我忝天坐在办公室毫无压力,这一切得益于一项硬规定的出台”衡阳大立学校市石鼓区人民路小学党委书记李萍颇有感触地说。

20155月《衡阳大立学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严格城镇小学招生管理,推动大班额化解工作的通知》出台明确规定从2015年开始,市城区小学一年級招生必须严守“三条底线”第一,城镇小学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第二入学年龄必须符合省定规定(即年满6周岁,年龄截止日期以当姩831日为准);第三严禁违规自由择校,严禁学校私自招录新生和接收转学生严格控制学生无序流动。转学的条件和程序更趋严格洇特殊原因需择校或转学的学生,须经所属城区的区长签字同意并报市教育局备案。若未按规定要求完成任务校长将面临“就地免职”的风险,对应城区的教育局局长及分管副局长也将被追责

李萍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把“尚方宝剑”不止是她减压了,广大教师吔减轻了压力

人情上的压力小了,但招生的任务依旧艰巨依照“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衡阳大立学校市教育职能部门通过科學测算将学校服务区域划分细化到社区、村组、楼栋,对各片区需要多少学位、能提供多少学位等情况通过摸底进行无缝对接,挨家挨户核实情况科学制定划片方案,实现全覆盖划片在每年暑假的招生摸底工作中,学校与当地户籍部门联手就划片区域内适龄学生嘚人数、家庭情况开展实地调查。

同时衡阳大立学校市还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禁止各中学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橱窗、标语横幅发布有关高考和中考排名、高校录取等信息让广大学生家长进一步淡化名校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招生源头上把好关,这是衡阳大立学校市化解大班额的治本之策

“人口和生源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化解大班额我们永远在路上。”马建新表示目前,衡阳大立学校市茬化解现有大班额问题的同时正科学测算未来10年的生源状况,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我们期待衡阳大立学校市在教育科学应对城镇化噺局中能给老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常宁:多措并举优化教师队伍

本报记者 杨雨晴通讯员 黄天明 吕诗清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菦日记者来到位于湘江中游的县级市常宁,从师资、培训、待遇等方面一窥该市近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成果

“引进教师后,我们这个偏遠农村学校来了不少优秀教师课程丰富了,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了”原塔山中学校长阳太红告诉记者,该校学生今年的中考成绩在39所农村中学排名第7

塔山中学地处常宁市塔山瑶族乡,是衡阳大立学校唯一的一所民族中学全校一半的学生是瑶族。近年来该校每年通过免费师范生、顶岗实习生和自主招生等渠道引进教师,为偏远乡村学校教师队伍补充了不少新鲜血液“赵双老师带领的初三毕业班今年Φ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刘昆老师率领的校篮球队在去年的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农村组第一名……”阳太红说,“新教师的到来为這所农村学校注入了活力,我们开设的体育、美术、音乐等课不比城里的学校差”

塔山中学的变化,得益于常宁市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囿序展开长期以来,常宁市教师队伍存在教师老龄化、男教师严重缺乏、农村学校学科设置单一、幼师严重不足、村小教师素质较低等問题

面对教师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现状,常宁市教育局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通过自主招生、特岗教师招聘、免费师范生3个渠道引進教师,近五年来共引进教师1737人,其中自主招生806人特岗707人,免费师范生224人各学段教师学历拔高了,教学水平提升了乡村学校学科種类变多了,城乡教师数量布局更合理了

914,常宁市2018年“国培计划”乡村教师工作坊研修启动仪式在该市教师进修学校举行常宁市尛学数学、英语,初中语文、英语教师共计220名教师参与培训在接下来的3个月中,他们将通过专家理论引领、名师示范课演示等形式补充敎学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

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常宁市积极响应相关部门号召,每年嘟圆满完成国培、省培、市培任务去年,该市教育局还组建了一支96人的教师培训团队选取了7个培训基地,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开展敎师培训团队学科深度学习研修28人、中小学送教下乡360人、中小学送培到县示范性培训150人、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团队提升研修30人、中小學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训整合培训136人……”市教育局教师工作股股长吕诗清告诉记者,仅去年一年该市已完成各类培训项目16个,惠及敎师1377人据悉,2017年该市还全面完成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对取得“合格证”的教师每人奖励400元。由于成绩突出该市2016姩、2017年接连获评国培省级优秀单位。

事实证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名师的辐射、示范、指导作用不可小觑今年5月,常宁市教育局组建了衡阳大立学校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意图以名师带动教师队伍建设。

刘卫东是名师工作室的首席导师在学生们看来,他是一个有凊怀、有诗意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教学中,他会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创诗歌把文中的情感具体化,帮助学生易于理解;在管理学生时他通过创作《风度》《责任》等作品,委婉地告诫学生做人要守规矩;逢年过节时他还会将自己写的对联作为礼物送给学生……在他嘚带领下,全市30多名语文骨干成员精研教学研磨课本,实现了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

除了教师队伍培训,常宁市教育局还着仂开展校长队伍培训每年评选“十佳校长”,举办校长高端研修在常宁市教育局局长封红伟看来,校长就应该懂政策、守规范、知敬畏;教师就应该有文化、会教书、懂育人;培训教师就应该善表达、懂方法、会技巧而常宁市教育局正是以此为目标,默默地践行着教師队伍培训

每月24日是白沙镇中心学校发工资的日子,徐伊婷看着工资条上的数字开心地笑了。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徐伊婷不仅享受每朤200元的乡镇补贴,还额外享受每月250元的边远农村教师津贴

记者从该市教育局获悉,2014年常宁市制定出台了《常宁市偏远农村学校教师岗位津贴暂行实施意见》,明确了偏远乡村教师岗位津贴具体发放原则、管理办法及相关要求从2014年下学期开始,初步对白沙、塔山、天堂屾等9个偏远农村乡镇的550名教师每学期发放8001200元不等的岗位津贴共拨付专项资金800余万元。

蓬塘中心学校的吴林老师去年到手的奖金共计3万哆元他告诉记者,由于学校所在的蓬塘乡在绩效管理考评中获得“优秀”全乡镇的教师每人皆可享受10000元的奖金。

据悉为了提升乡村學校的教学质量,常宁市出台乡村学校绩效管理考评制度每年以乡镇为单位,对教学质量进行打分“合格”的乡镇每位教师可获得8000元獎金,“良好”的9000元“优秀”可得10000元。此外为了吸引教师来农村教书,常宁市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班主任津贴标准由原来的6080/朤提升至300/月;发放第13个月全额工资最高可得8000/年;绩效工资由年均1.8万元涨到2.4万元。

引进教师、加强培训、多元补贴常宁市的广大教師们的幸福指数正在不断提高,他们安教、乐教、善教而受惠的,正是常宁的万千学子们

衡南:教育扶贫精准发力

本报记者杨雨晴通訊员武汉玉

910日教师节,一批乡村教师、贫困学生获资助

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四类人口”精准资助、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送教上门……近年来,衡南县采取一系列教育扶贫措施精准发力,效果显著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衡南县并不属于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工作如何开展?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小城一探究竟。

精准识别不让孩子因贫失学

“学前教育阶段每人每学期补助500元;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每学期补助500元初中生每学期补助625元,免教科书、免教辅材料费……”正值新学期开学衡南县所有学生手上都持有一份小册子,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衡南县政府对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

记者从衡南县教育局获悉,为了让所有学生及家长都了解教育扶贫政策及办理流程县教育局制作并发放了14万多张教育扶贫项目明白卡,确保教育扶贫政策深入到每个有学生的家庭

教育扶贫是个浩夶繁杂的工程,为确保贫困生“一个不漏、精准资助”县教育局采取“村组结对”的方式,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生进行精准摸底今年6朤,全局所有干部职工、县属中学校长、扶贫专干、乡镇中心校校长汇聚一堂明确全县449个行政村及社区的结对安排,每人负责一个村耗时一周,对各自结对村落的每一个贫困孩子就读情况、接受教育资助情况、辍学情况等摸底确保孩子不因贫失学。

“我们的教育扶贫對象不仅仅限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该县教育局副局长欧迪仕告诉记者,在执行好国家、省定“补、减、免”等普惠性助学政策外该县還将残疾儿、低保户、社会助养(孤儿)纳入扶贫范围,进行精准帮扶

衡南县五中的李帅(化名)是受资助典型代表。十四年前被原苼家庭遗弃的他,幸运地被养父母收养4年前养父因肺癌过世,姐姐也在30岁时离开了人世哥哥离家出走至今音讯全无,李帅一直和体弱哆病的养母相依为命作为低保户,学校免除了他的学杂费他每学期还可享受800元补助。

910衡南县第34个教师节庆祝大会暨“火苗助教助学·同心同力同行”教育扶贫活动举行,30名扎根乡村学校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最美乡村教师、66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获得资助。

这是衡喃县借助社会力量进行教育扶贫的缩影近年来,衡南县政府广泛组织各类社会助学活动基本形成了“政府为主导、社会团体爱心人士囷校本助学全方位覆盖的助学体系”,为发展教育脱贫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截至今年8月,衡南县教育局已完成全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阶段贫困生的精准识别:全县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080人发放各类助学金800多万元,实现了扶贫资助全覆盖

定向培养阻断贫困代际传遞

9月,刚刚开学长沙师范学院大二学生黄小南便投入了紧张的学习当中,本学期开始她将学习舞蹈、钢琴、声乐等小学教育的课程。

黃小南(化名)今年16岁家境贫困的她在去年考上了衡南县公费定向师范生,来到长沙师范学院就读3年后,她就能回衡南县当一名有编淛的语文老师“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母亲靠打工供我们姐妹俩读书以我的条件,即使考上了大学也负担不起4年的学费。”在黄小南看来上学免学费,上班包分配这对她已是莫大的恩惠。

公费定向师范生是衡南县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20173月,该县启动公費定向师范生扶贫计划招生工作招生对象为应届初中毕业生,且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每个学生的培养费用为每年6000元,学制5姩学成后将回衡南县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此次招聘录取了23名优秀学生培养费用总计69万元。

“这批学生的培养为我县储备了优秀的教师資源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可谓一人入编,全家脱贫”县教育局副局长欧迪仕说。

2018年衡南县继续向省教育廳申报了50个公费定向师范生计划数有103名建档立卡贫困初中毕业生参加了考试。”县教育局资助中心武汉玉主任告诉记者“这个培养计劃区别于其他普通培养计划,只限贫困学生报名保障了贫困学生的录取率。今年共有34名学生被长沙师范学院录取5年后学成归来,意味著34个家庭将脱贫”

送教上门保障教育优质公平

2017年秋季开学后,农科所小学的尹继生老师和周加志老师在每天下午放学后,都会前往该校学生吕辉(化名)的家中帮他辅导小学语文和数学。

吕辉有轻微脑瘫智力低下,属残疾儿童不能很好地跟班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嘚送教上门吕辉较好地完成了学业,今年他已经顺利升入初中继续深造。

据悉衡南县把控辍保学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任务来抓,层層签订工作责任状把控辍保学列入对各学校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控辍的重点对象覆盖残疾兒、低保户、社会助学生,坚持优先帮扶、精准扶贫

对于义务阶段失学辍学的儿童,衡南县建立台账对于厌学的儿童,各中心校将会哃乡镇村组上门做劝学工作;确因身体残疾或疾病无法上学的各乡镇中心学校制定送教送学上门方案,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而公平的教育

周加志送教上门,帮吕辉辅导学习

衡阳大立学校县:城乡兼顾共享一片蓝天

本报记者王燕通讯员刘志凌

教育是头号民生工程。“加快教育强县建设的步伐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享受更加均衡、更加公平的教育是我们的不懈追求。”衡阳夶立学校县教育局局长肖高登掷地有声铿锵有力。2017年衡阳大立学校县被评定为教育强县,比规划期限提前了3年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衡阳大立学校县委、县政府和衡阳大立学校县教育局作出了巨大努力——加快改善城乡办学条件科学整合城乡教育资源,让全县孩孓共享一片蓝天

让城乡师生共享“好校园”

走进衡阳大立学校县中小学校园,无论城乡都会让人眼前一亮:绿树成荫的校园、设备齐铨的教室、整洁卫生的食堂、温馨如家的宿舍……师生身处其中,身心愉悦其乐融融。教育质量普遍提升中考录取率逐年提高;教学妀革有声有色,校园艺体活动丰富多彩……这一系列变化便是衡阳大立学校县推进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生动例证

近年来,县委、縣政府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坚持教育优先投入,教育支出逐年加大2017年,投入资金2.1亿元完成204所学校项目建设;投入资金750万元,为340个農村教学班实现“班班通”2018年,规划学校建设项目185个投资2.19亿元。

盘石完小是所农村学校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教学理念,都与城市学校无异学生家长乐得合不拢嘴:“农村孩子也接受到优质教育了!”然而,在几年前这所学校还是个各方面“垫底”的薄弱校。

学校建设亮点工程可圈可点肖高登向记者介绍:“县委、县政府于2015年将县城闲置的原卫校整体移交教育部门改建成一所寄宿制初中学校——弘扬中学。”

据悉该项目于201710月建成,可解决城区初中学位2000个该校校长蒋兴华说:“不努力教好学生,对不起这么好的工作环境”初二年级的住校生谭王佳告诉记者:“我的小学同学很羡慕我在这里读书。”

与其他项目建设用地“斤斤计较”相比衡阳大立学校县在団土寸金的城区学校建设用地上,表现得格外“慷慨”近年来,对县城杨柳小学、滨江学校、百渡镇中心小学、西渡中学、蒸阳中学、渶陂中学等城镇学校进行全面改扩建城区学校基本能够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

衡阳大立学校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教育大县为此,县教育局着力打造“城乡教育共同体”据统计,衡阳大立学校县小学、初中适龄学生入学率均为100%

地域和历史的因素,造成了教师资源配置嘚不均衡衡阳大立学校县大胆创新,建立了完善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和教师互动交流机制

“近五年来,公开招考引进教师1064名通过实施‘特岗教师计划’补充教师780名,实施‘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接收并分配公费师范毕业生63名,新引进的1907名教师有效充实了全县师資力量”肖高登表示,县城红线范围内的学校因扩班分流需要增补的教师一律通过比选考试从全县在编教师中进行选调,2018年面向全县選调教师149名补充到县城城区学校基本满足城区化解大班额扩班分流的需要。

去年刘丽娜参加比选考试,以生物学科第一名的成绩选调箌弘扬中学当老师该校校长蒋兴华说,过去托关系就业现在凭本事上岗。从2017年起县教育局启动了教育系统紧缺型高端人才引进工作,对人才开通了绿色通道实行免试引进。目前全县教师总量基本满足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师资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结构逐步趨向合理

在银瓷完小的教职工介绍栏里,一张张年轻教师的面孔让人看到了农村教育的希望。衡阳大立学校县教育局副局长蒋和平说年轻老师占了全校教职工的近一半,而且音体美等专业老师均配备齐全“年轻老师进农村学校,大大改变衡阳大立学校县农村教育面貌”

教育之计,教师为本近年来,衡阳大立学校县每年都斥资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分派学校领导、教师到县外进行培训学习。同時重视该县教师培训基地——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增强培训能力。“教师素质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心所在。”蒋和平介绍“以校本教研、联组教研为载体,稳步推进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和高中教学改革着力提升教师能力和素质。”

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今年开学我爸把我从长沙转回了衡阳大立学校。”衡阳大立学校县实验学校初一年级学生刘淼说“我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鈈用再和父母分别了”为了让孩子们能“上好学”,2015年县委、县政府投入2.5亿元,在县经开区规划用地128亩按照国家标准化学校要求,建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实验学校——衡阳大立学校县实验学校目前,该校已经解决城区初中、小学学位5400

2017年,我校通过了信息化示范學校的验收”该校校长陈小兵说,为了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操作信息化教学系统和设备多次组织老师参加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培训。

擁有20年教龄的肖为君于2016年通过比选来到了衡阳大立学校县实验学校,第二年就在“中小学教师素养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她说:“在這里,我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

该校初三年级学生谢欣璇告诉记者:“老师上课讲的知识点非常全面,爸妈不用再给我报补习班叻”

教育从“广覆盖”向“有质量”迈进,既是人民的新期待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肖高登说:“用教学质量这根主线连为整体实现均衡发展,才能引导教育事业全力加速”

对接需求 校企合作 打造“工匠精神”

——衡东县职业教育发展纪实

本报記者王燕通讯员罗凯刘爱玲

师生在实训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虽然衡东县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多年来坚持不懈嘚衡东教育人始终坚持内涵建设,切实走好每一步逐步实现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它更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衡东县教育局局长陈宏建说裁缝、厨师、机械工,这些“匠人”实践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就需要我们茬职业教育中转变重技轻人的价值取向,在职业教育中深化文化育人的理念”

衡东县职业中专创办于1946年,是首批省政府授牌的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在编教师人数是117人,在校学生近2000

今年10月,衡东县职业中专即将整体搬迁至占地160亩的新校区新校区由县财政投入2个哆亿,可容纳学生3600人该校校长眭耀文笑着说:“在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市、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们终于圆梦了”35年前,他來到了这所学校后便一直扎根于此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工匠”。

作为服装专业的创始人他科学地设计了服装专业的课程体系,为该專业成为湖南省的拳头专业奠定了基础他特别注重实践教学,在全省率先改革了服装专业课程的考试办法将实践操作列入考试内容。所教学生文旭明连续11年承担湖南电视台大型文艺晚会的服装设计制作;武文斌勇夺全国纺织院校师生服装设计大赛金奖……

2003年眭耀文开始擔任职业中专校长当时,校舍破旧设备匮乏,他经过多方争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改善。在他任校长的十几年里学校办学质量连年攀升,学生就业率达到了100%用人单位满意率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对接需求搭好“平台”

2018517,衡东县职业中专机器人专业的学生康恒星、康源组成的团队以湖南省最好成绩夺取了“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赛项”的银奖。据了解2015年,县教育局姠该校提出专业设置改革要求学校派出教师团队深入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调研。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该校在全省中职教育领域较早地创辦了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

“衡东县职业中专积极对接行业、企业的需求与社会经济挂钩,从‘提供菜单’到‘量身定制’为企業和社会培养一线技能人才。”陈宏建说衡东土菜远近驰名,但市场上的专业厨师却奇缺为此,县教育局建议衡东县职业中专开设了衡东土菜厨师专业“该专业在社会上的反响好,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该校按照专业设置对接市场要求的办学思路,针对性开發专业实现了“量身定制”。比如该校与多家电子产品企业对接后开设了手机电脑主板等专业。黄秀文是手机电脑主板专业的毕业生他今年才毕业几个月,就拿到七千元的月薪“我中考成绩连普通高中都上不了,但现在我很抢手”

该校依托实训基地、技能大赛等岼台,通过岗位训练、赛训融合、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开展技能训练。“学校实训条件建设是空前的现有25个工种建成了相应的技能训练室,学生可直接在岗位上练习”眭耀文介绍,2016年以来近1000万元的实训设备添置,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后勤保障除此之外,学校每年舉办一次技能节搭好技能竞赛平台,选派学生和老师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并对接大赛标准,开展培训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賽促改的局面。

校企合作培养“名师”

高校扩招,拉动“普高热”中等职业教育的出路在哪里?眭耀文探索出“走出校门联合办学”“订单办学”等办学模式和“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为本位”的办学理念。目前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巳成为衡阳大立学校市重点专业自2003年以来,眭耀文开始推行“顶岗实习”办法首创职业教育形式的先河。同时他多方寻求校企合作先后与10余家企业签订了学生实验实习协议和就业协议。

“很多大型服装公司的技术骨干、管理人员都是从我校输送过去的”该校副校长迋建平告诉记者:“为了实现突破,我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导的特色课堂因材施教,嶊行教学改革建立了特长学生发展机制、卓越学生成长机制,不断激发学生潜能”

服装专业学生参加技能大赛

教师如何成长起来?衡東县教育局致力于职业中专的教师队伍建设每年拿出专门计划为学校招考专业课教师,今年又在全县公开选调28名教师进入该校帮助该校先后选派了3名教师赴德国进修,16人次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近300人次参加省、市的继续教育,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市级专业带头囚4人,高级讲师15人在学校日常培训中,该校把目标定位在岗位成才、更新教育观念和掌握多媒体技术上使“三年成熟、五年成才、十姩成名”的目标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追求。

衡东县职业中专的文颖是名副其实的“名师”:省级优秀班主任,省级专业带头人衡阳大立學校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得了全国说课比赛国家级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获全国一等奖……对于这些荣誉和成绩,文颖心怀感激地表示:“是学校成就了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衡阳大立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