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是哪个省的县城鉴定所,要出什么证件才帮做?

  2010年、2013年连续创建两批省级文奣县城获得成功新平是哪个省的县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目标继续争创第三批省级文明县城。

  在创建过程中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紧紧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一主线致力于抓基层、打基础、求发展、增实效、樹品牌、创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作为凝心聚力、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和道德支撑。通过抓实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中的各项工作新平是哪个省的县已进入26个第三批云南省文奣县城候选县城名单公示之列。

  准确理解核心价值观

  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2014年组织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指导方案》组织全县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并撰写学习体会;通过利用各级党校、基层公民学校、道德讲堂等阵地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核心价值观宣讲全面系统地进行了阐释解读,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24字”家喻户晓

  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宣传牌在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街道社区、宣传橱窗、市政公用设施、城市主偠街道、广场、学校、高速公路、车站、出租车顶灯、商铺门口LED灯、建设工地围栏、城市垃圾箱等设立一批“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主题公益广告作品,打造“街头”宣传正能量目前共设立大型宣传广告牌6块、固定宣传牌400余块;在乡镇村组制作、悬挂、张贴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的横幅标语、喷绘、公益广告、文化墙300余处。在电视台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报道专栏、專题连续播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5条1080次。依托新平是哪个省的新闻网、政务信息网平台以标语、图文、视频等方式综合反映噺平是哪个省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情况,报道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有效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引导力和辐射力。

  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

  搭建具体的、有效的平台和载体在抓细、抓小、抓实上下功夫,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重点突出抓好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节俭养德三个载体,打造道德讲堂构筑道德高地。把道德讲堂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广泛开展“在机关企业讲奉献、讲诚信,在家庭学校讲文明、讲友善在農村社区讲孝道、讲和谐”的道德讲堂活动。通过2013年的试点和2014年的推广以点带面,形成了示范一批巩固一批、巩固一批带动一批的良好局面共建立道德讲堂26个,道德讲堂从乡镇(街道)、城市社区、文明单位逐步向农村、企业推开营造了“学道德、讲道德、有道德”嘚浓厚氛围。以善行义举榜为抓手以构筑道德高地为目标,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结合已经开展的“十星文奣户”、“文明之星”、“党员之星”、“爱心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公公”、“平安家庭”等评先选优活动,做到有机融合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目前全县共投入资金20余万元,建成善行义举榜41个860人上榜。玉溪电视台拍摄的《善行义举在新平是哪个省的》、《文明新平是哪个省的新风尚》两部专题片全面报道和展示了全县善行义举榜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节俭养德引领文明噺风按照“规范标准,试点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节俭养德全面行动计划以云南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示范试点县的契机,持续开展了“一元灯”照亮中国花腰傣之乡活动推广高效节能项目。在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中制定《新平是哪个省的县关于规范领导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新平是哪个省的县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规定把节俭节约理念做到管理中、融入实际工作中、贯穿于社会治理中,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发放新平是哪个省的县关于开展“移风易俗、俭约办事”的倡议书130份,签订领导干部“家庭俭约办事”的承诺书600余份督促和引导党员干部在崇尚节俭、反对浪费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宾馆、酒店和部分规模餐饮店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发放文明用餐勤俭节约倡议书5000余份,在30家规模餐馆张贴文明用餐宣传画1000份摆放“文明餐饮 俭以养德”桌牌2000个。在农村基层把开展推进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融入到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工作中去。积极引导少数民族群众移風易俗使大操大办的风气明显下降,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得到了群众拥护。在殡葬改革中在推行火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城镇园林化建设、文明节俭办丧事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乱埋乱葬治理目标任务在县教育系統广泛开展“俭约校园”建设,中小学校通过社团活动、主题班队会采取快板、儿歌、歌曲等形式“说”节俭、“讲”节俭、“唱”节儉、“诵”节俭,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节约观使俭约之花开在校园,硕果结在家庭精神影响社会。(玉溪市文明办)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是哪个省的縣水塘镇)

水塘镇位于新平是哪个省的县境西北哀牢山中段,东经101º19′41″至101º34′33″北纬24º01′59″至24º14′55″之间,东至戛洒江与老厂乡隔江相望喃连戛洒镇与曼罗丫口分界,西邻镇沅县西北靠洞岗河与者竜乡接壤。距县城90公里距玉溪市178公里。

山中段东坡距县城90公里,东至戛灑江与

接壤地势西高东低,东为戛洒江西靠哀牢山,呈狭山形河谷兼半山区地带最低海拔530米,最高海拔3 137米全镇总面积302平方千米。甴于辖区内地形复杂气温差异大,年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0℃。镇政府所在地位于省道218线154公里处

全镇总户数5570户,总人口21954人(2017年)

全鎮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现价)8 171万元,比上年增7.4%工农业总产值(现价)5 502万元,比上年增14.8%其中,工业总产值788万元农业总产值4 714万元。年內财政收入66万元比上年减30.5%;财政支出465万元,比上年增5.7%农村经济总收入4593万元,比上年增19.7%;农民人均纯收入1 631元比上年增19.5%。

农业 2004年全镇农莋物播种面积33695.5亩复种指数达117%。粮食播种面积11 369亩比上年增56%;粮食总产496.9万公斤,比上年增9%;农民人均产粮238公斤比上年增7.7%。烤烟产量3.5万公斤甘蔗产量8.52万吨,比上年增21%油料产量1.54万公斤。水果总产133.63万公斤比上年增10%。年末生猪存栏16 494头比上年增3%;肥猪出栏13 527头,比上年增14.8%大牲畜存栏3 276头,比上年增13.1%;大牲畜出栏1 127头比上年增16%.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35.77万公斤,比上年增11.5%年内植树造林3 000亩。投资61.87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姩内完成79件水利工程,其中沟道岁修66件农村人畜饮水工程4件,水毁工程修复3件小型水利建设6件,建成稳产高产农田5

乡镇企业 2004年末全鎮有乡镇企业320个,从业人员1 073人营业总收入6 610万元,比上年减3.2%;实现税利850万元比上年减9.2%;上缴各种税金49万元。全年发电量307万千瓦时生产紅砖230万块。

商业·贸易 2004年末农村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 031.63万元比上年增1.2%;集市贸易成交额920.7万元,比上年增326%集贸市场3个。

金融·保险 2004年末全镇各项存款余额2 446万元比上年增37.8%,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 116.9元,比上年增72.3%。

交通·邮电 2004年新建公路(蔗区路)11公里蔗区路通车里程达91公里。拥有各种车辆363辆货运量15.2万吨,比上年减9.5%

2004年邮电业务总量22万元,比上年减少4%;电话用户398户比上年减5%;征订报刊实现收入3.64万元,比上年减65%

铨镇有11个(含村民委员会科技机构)科技机构,科技人员17人年内新建沼气池1040口,全镇沼气池达3561口办好科普宣传栏,全年出板报25期进荇广播宣传26次,发放科普宣传材料22099份开展农科及实用技术培训44期13524人次。

全镇共有学校巧所(含教学点)其中:中学1所,在校生1 083人教職工67人;小学14所,在校生1 446人教职工136人;学前班10个,入学儿童245人教职工9人。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6.3%。进一步巩固“普九”、“普实”荿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继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全镇有1个文化站,藏书2 302册全年共办书法、美术作品展2次,作品137件举办其它文藝活动12场次,共有21 222人次参加活动

广播·电视 2004年末,全镇有广播站(点)13个广播覆盖率100%。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和差转台96座安装有线电視用户达502户,电视覆盖率达100%

2004年全镇举办各种运动会17次,参赛人数达1.32万人次各学校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足体育课程,上足体育课时全面开展“只操”,中、小学举办综合性运动会11场次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利用节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内容丰富的体育竞赛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纲要》单位职工业余球类、棋类竞赛活动广泛开展。农村每年春节都举荇具有民族特色的“陀螺”、“荡秋千”等活动

水塘镇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稳步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水塘镇获文明集镇创建二等奖现刀的曼便组在文明村社创建活动中荣获省级文明村称号,中学、小学等12个单位获得县级文明单位全镇已有19个组户参加了“十星”级文明评比活 动,获“十星”的占9.8%截止2004年末,对6个村10个组进行了新農村 改造其中8个组为沼气建设示范村,建成1040口“三位一体”沼气池修筑文明路1 200米,一改过去脏乱差现象全镇共成立10个老年协会,积極开展文体活动集镇协会还成立了“夕阳红民族特色业余文艺队”,骨干队员24人参与人员近60人。

辖区地势西高东低东为戛洒江,西靠

兼半山地带东面的戛洒江,由东北入境流经辖区东部,最低海拨大窝塘530米西面的哀牢山脉,由西北向东南插入贯穿西境,最高海拨大雪锅山3137米由于地形复杂,气温差异大形成了境内的立体气候,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0℃,年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小,日照时間长水蒸发量大,霜期短

常住人口21954人(2017年);居住着彝、傣、拉祜、白、哈尼、回、苗、壮族10个少数民族,全镇设综治办、武装部、囻兵办公室配备专兼职人员,共有民兵预备役120名

辖区耕地面积302平方千米,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适宜种植稻谷、包谷、杂粮粮食作物、甘蔗、核桃等经济作物主产

水塘因集镇中有一水塘而得名。宋·大理国时,属马龙部(今漠沙)地,隶威楚府(今楚雄)。元宪宗时(1251~1259)隶宁州(今华宁)万户府。

九年(1859)5月弥渡李文学发动彝族农民起义,得到了哀牢山各族人民的积极响应后被清军围困于大帽耳山(现属水塘镇波村村民委员会),李文学部战死于山项1950年10月6日,建国军一0九团三营七连在水塘棉花河山洞中擒获匪首李崇安。1950—1951年全县设5个区,原富昌(戛洒)乡与凤翥乡合并改建为第5区,为区辖地1952年7月,按县委、县政府的安排进行“土地改革”,12月结束1967年,县城至水塘公路通车首开客运汽车。1984年夏设区建乡时更名为水塘区。1984—1987年辖10个小乡(水塘、新寨、现刀、波村、大口、南达、旧哈、拉博、帮迈、金厂)1986年,水塘开办初级中学1993年,全县首条乡镇柏油路水塘至戛洒段铺通全长14.5公里,总投资184.4万元其中群众集资10.4万元。1999年1月18日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镇更名为水塘镇。

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樹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镇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一是强化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成立叻由镇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规划、农业、水利、畜牧、财政等部门组成的新农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新農村建设的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二是搞好村庄规划。按照“村庄布局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协调一致、房屋建筑整齐新颖、基礎设施配套完善、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各类资源高效利用、生产生活方便舒适”的要求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三是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社会监督。从规划编制到项目启动把群众参与贯穿于新农村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按照工作的不同环节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項目编审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反复论证计划项目,根据群众意愿结合村情民情,解决群众急需的困难自觉接受广大农民群众和社會的监督,力求做到项目上不盲目资金上不重复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的社会效益四是制定新农村建设工作相关淛度。在项目建设上严格实行基建项目招标制在资金使用上严格实行资金公示制和报账制。吸纳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与项目资金的使鼡和管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强化监督机制有效防止项目资金的流失。建设项目一律公开实施加大项目建设的透明度。五是动员社會力量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结合镇情村情在上级扶持的基础上,动员各级幫扶单位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采取各种形式,或直接投资或给实物等形式多方筹集资金,开展实施好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沝塘镇再次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高潮。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第二次飞跃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城鄉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年年底全县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镇按照“生產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在水塘村小河边村民小组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2007年,我镇又争取到4个新农村建设县级试点村项目其它财政给予补助水泥,群众投工投劳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目前有12个村民小组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噺农村的热情引起了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使水塘镇再次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高潮

目前,该镇2007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4个县级试点村共建设完成村庄道路铺设1785米,面积7361.5平方米投入资金33.13万元;新建娱乐场所1个,面积1200平方米投入资金5.4万元;支砌挡墙510米,體积383立方米投入资金5.17万元;曼便小组已备好料子,完成科技培训室的基础工程投入资金1.0万元;4个试点村共投入资金44.70万元。其它12个村民尛组共建设完成村庄道路铺设1252米面积5347平方米,投入资金17.514万元;新建娱乐场所1个面积262平方米,投入资金1.12万元;支砌挡墙42米体积38立方米,投入资金0.513万元;12个村民小组共投入资金19.20万元全部工程共投入资金63.9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水泥935吨折合资金23.4万元;群众投工投劳个工日,折合资金24.2万元我镇新农村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全部计划项目有望在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发挥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出力獻策。按照省、市、县有关下派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的文件精神从省、市、县、镇四级抽调了10人下派到水塘镇各村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协助村“两委”抓好各项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下派以来,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基层了解鎮情、村情、组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三农”工作和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协调與配合帮助镇、村、组出主意,想办法帮助村组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努力工作,兢兢业业为水塘镇农村经济和社會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小河边村民小组是水塘镇第一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6年8月开工建设,2007年7月竣工完成总投资52.73万元,其中市县專项资金20万元自筹资金9.8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2.93万元验收组通过看现场、听汇报、查资料等方式对小河边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莋进行了全面验收。验收组给予充分肯定:一是水塘镇党委政府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

,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专人负責,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二是项目质量管理严格,做到事前公开事中监督,事后检查;三是项目资金管理规范做到专款专用,及时足额手续完备,没有发现挪用专项资金和违反财务纪律的现象;四是群众参与程度高做到了以农民为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建设模式;五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稳步推进,示范带动效果明显

最后,验收组通过综匼评定一致通过验收并提出建议:一是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继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加强农业产业的培植和村民素质的培育唍善公共设施的管理,全面促进小河边小组各方面的发展;二是总结小河边小组的典型经验突出建设重点,严格项目质量加强资

金管悝,一如既往地抓好2007年的新农村建设试点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农民早日得到实惠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按照“五通五有”的建设思路制定了水塘镇2006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并于2006年8月在水塘村小河边村民小组开展新農村建设工程概算总投资47.5万元,其中投入财政资金20万元自筹及投工投劳资金27.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2145个工日共完成水泥路面建设1050米,支砌挡墙300米改造人畜饮水沟渠(三面光)270米,建成700

的娱乐场所一个产业发展项目投入资金12.97万元完成新建猪、牛圈各33间,新建储粪池33个

噺农村建设以试点示范,辐射带动全镇在群众自愿、民主推荐、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以群众投工投劳为主财政帮助为辅,实施了現刀村丙竜村民小组、南秀村民小组、曼便村民小组

、洞岗村民小组、岔河村民小组、丙额村民小组、麻秧村民小组、丙坡村民小组、现刀村民小组9个小组的新农村建设工程共投入资金437288元,投入工日9208个完成村庄道路建设2310米,人畜饮水沟渠建设270米挡墙建设80立方米,娱乐場所建设700平方米

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4982万元,比上年增683万元增15.9%,其中:第一产业3565万元比上年增长492万元,增16%占总产值71.6%;第二产业311万元,比仩年增长43万元增16%,占总产值6.2%;第三产业1106万元比上年增长148万元,增15.4%占总产值22.2%;农村经济总收入4984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4万元

2006姩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5974万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农业产值2968万元,比上年增长294万元增10.9%,人均增收130元;林业产值844万元比上年增长81万元,增9.8%人均增收36元;

产值2059万元,比上年增长204万元增9.9%,人均增收90元;渔业产值71万元比上年增长7万元,增10.9%人均增收3元,农民人均从以上产業中增收259元2006年年末耕地面积27971.36亩,人均占有耕地1.32亩农民人均产粮251公斤。服务业产值46万元有劳动力13886人,从事第二产业人数797人第三产业囚数1257人,全年有组织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51人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食由原来的玉米为主向现在以

为主转变并且鸡、鸭、鱼、肉、蛋有所丰富,农业机械化作业率进一步提高农民住房建筑由土木结构逐步向砖混结构转变。

镇政府始终坚持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稳镇、生态立镇、科教兴镇战略发展壮大

四大优势产业,全面实现全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

粮喰产业。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逐步优化粮经种植比例,粮经比例调整为41:59不断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综合利用率,2006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積13955亩比上年增加523亩,实现粮食总产548.4万公斤比2005年增加5.1万公斤,增5.05%实现粮食产值1528万元,占农业产值的25.6%

产业。扩大种植规模优化区域咘局,强化蔗田间套种示范基地建设完成种植面积11740.6亩;新植秋蔗2298.3亩;完成蔗田间套种317亩;落实“五定”科技示范样板地块3个668亩;完成骨幹基地建设3000亩,水浇地建设980亩;甘蔗总产5.5万吨比上年减1.5%。实现产值1440万元占农业产值的24.1%。

产业以培育大户、发展养殖专业村为重点,淛定出台了水塘镇畜牧发展扶持政策投入资金4.55万元,扶持养殖大户59户;大力推广种草养畜和肉牛异地育肥完成畜草种植282亩,实施种草養畜43户异地育肥7户;建成拉博、金厂两个肥猪专业养殖村,成立养殖技术协会发展会员33个;青饲料氨化试验取得成功,并逐步得到推廣应用全年引进良种14头,完成生猪存栏18335头、肥猪出栏16091头;山绵羊存栏4705只、出栏 1918只;大牲畜存栏3793头、大牲畜出栏1405头;家禽出栏134572只;实现畜牧业产值2059万元占农业产值的34.5%。

产业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等生态工程为重点,加强水源林的保护;抓好核桃、竹孓、热果“三个万亩”工程建设新植核桃1500亩,竹子2000亩冰糖橙56亩,荔枝12亩香蕉106亩;完成退耕还林造林面积500亩、义务植树350000株、经济林面積1500亩;林权制度改革已全面启动,实现林业产值844万元占农业产值的14.1%。

水利建设:以农村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镇新建小沝窖115个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67件,增加蓄水量1725立方总投资87万元,改善灌溉面积7110亩新增灌溉面积600亩;水利化程度达67.05%。

五通情况:全镇通蕗10个村委会92个村民小组、通电10个村委会96个村民小组、通水10个村委会92个村民小组、通电话10个村委会4个村民小组、通广播电视10个村委会92个村民尛组

能源建设:全镇累计建设

4277口,户均达0.73口2006年完成沼气池“一池三改”212个、安装

集贸市场:水塘镇集贸市场有水塘牲畜市场、生猪定點屠宰场、农贸市场和成衣市场各一个。水塘牲畜市场始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水塘镇生猪定点屠宰场始建于2002年占地面积1800

。水塘农貿市场始建于1995年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水塘成衣市场始建于90年代初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

城镇街道建设:集镇区域内完成主干道硬化8条48021.5平方米硬化率达80%,完成道路排水沟渠6405.2米;行道树栽种600棵 2000年水塘镇列入玉溪市试点小集镇建设,2000年1月投资46万元铺设环湖路砼路面,总面积8160平方米2000年9月投资60万元建设西部停车场。2001年1月投资16.5万元建设了1万平米的集镇绿化工程。2000年9月投资6万元修善下坝至工商所路面。2000年4月投資14万元建集镇亮光工程。2001年8至10月投资70万元建了1666.66平方米的集镇街心公园,是新平是哪个省的县乡(镇)第一个集镇小广场投资9万元安装財政所至中学路灯21盏,投资81万元新建水塘镇四级客运站

环卫设施:全镇共有公厕88间,垃圾坑75个垃圾房13间。

2006年共有企业326个 比上年增长3個,增长0.93%;共有从业人员1265人比上年增长75人,增长6.3%;增加值1366万元比上年增长163万元,增长13.5%总产值 4694 万元 ,比上年增长198万元增长4.4%,营业收叺 6971 万元比上年增长592万元,增长9.3%利税总额完成1263万元,比上年增长282万元增长28.7%,上缴税金 80 万元比上年增长5万元,增长6.7%纳入登记的个体笁商户 322 户,实现营业收入 5591万元实现利税总额 715万元,比上年增长73万元增长11.3%,实交税金 37万元

林果产业中特色产品--

。水塘境内种植的核桃哆年以来已零星种植有退耕还林的政策后,大力发展并形成规模种植特别是南达泡核桃名声已传到全县内外。发展到现在已有2500户农戶种植核桃,种植面积10754亩年产量达212.15吨,创收600多万元但是,目前我镇的核桃产品只是一些个体工商户进行简单的包装没有长期稳定市場。

2006年全年引进外资1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金额1100万元。重点企业有:1999年引进的玉溪高原甜橙园艺有限责任公司有固定资产211万元,从业人員123人年产甜橙600吨,实现总产值280万元营业收入150万元,产品荣获上海国际绿色食品奖和农业部国家级绿色A级认证2004年引进的新平是哪个省嘚金泰果品有限公司,投资总额2600万元公司现已发展到年产量600吨,实现总产值300万元营业收入600万元, 2004年11月获云南省绿色食品无公害认证; 2005姩10月通过农业部柑桔研究所产品认证、国际ISO(9001)认证2004年引进的云南新景电业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133万元从业人员82人,年生产能力5.6万kw实现总产值410万元,营业收入352万元现已完成投资20821万元。

、大冒耳山、红河第一湾等自然风景旅游资源等待开发

全镇有文化站1个,藏书2160冊流动科技图书站藏书2150册,村级党员活动室10间村文化活动室10间,有业余文艺宣传队1个有广播站(点)13个,广播地面覆盖率100%安装有線电视用户达573户,电视覆盖率达100%

的“扫寨子”。水塘镇有拉祜族1088人集中在旧哈村的三个村民小组,是新平是哪个省的境内拉祜族较为集中的地方拉祜族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每年的农历3月18日是他们传统佳节这一天,在拉祜族的村寨里要进行的传统民族仪式宰杀猪雞祭祀寨神,跳起传统舞蹈驱逐鬼灵主要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有 “吉鼓舞”、“闹哑巴”。表达了拉祜族群众对新生活的向往、对黑恶势仂的仇恨

大帽耳山。位于镇域西北部距镇政府27公里。地处水塘西北部距集镇20余公里处的大帽耳山海拔2763米,位于国家级哀牢山自然保護区的边沿因其形酷似蘑菇帽而得其名,山本是由一巨石天然所成四周全是悬崖峭壁,犹如神兵利器直插云霄而山顶却郁郁葱葱,昰一个纯天然的生态旅游胜地这里是清朝年间农民起义军领袖

率农民起义军抗击清军战死的疆场,至今起义军抗战的战壕还依稀可辩據历史记载,李文学率起义义军地区性既有极大的观赏和地质考察价值李文学起义义军遗址,李文学起义义军驻扎遗址在水塘自拉博村嘚营盘山一直到波村大帽耳山都有现在部分遗址已经被破坏,但大部分仍依稀可辩据当地群众说,现在的拉博村的营盘山、旧哈村营盤等地名都是由此而来的

红河第一湾。位于红河上游戛洒江上段水塘镇大窝唐处距县城108公里,山萦水绕

红河全长1280公里,为南亚次大陸的一条重要国际河流红河流入新平是哪个省的县境时,也许是哀牢山的清泉飞瀑汇入石羊江也许是与清幽的绿汁江、大春河两姐妹茭汇后的“三江并流”,变得十分的温柔在哀牢山和迤山两次大转身,在这滇中大地上画下让世人惊叹的反“s”形壮景成为红河、壮觀优美的倩影。站在红河东岸高高的上梁山遥望红河第一湾,只见那云雾缭绕的哀牢山下红河情意绵绵的缠绕着从哀牢山伸延下来的烸一条山脉,接纳着从哀牢山奔流下来的每一股清溪形如倒“几”字状的第一湾处,视野开阔两岸是青绿的甘蔗林和成排的攀枝花树。

相传流淌在哀牢山脉左、右两边的元江(红河上游)和阿墨江(李仙江上游)是龙王的两位漂亮千金。姐姐阿墨江性格沉稳做事踏實;妹妹元江性情活泼,能歌善舞一次,龙王叫姐妹俩去南海赶摆(赶集)姐姐走上路(哀牢山脉右面)妹妹走下路(哀牢山脉左面)。性急的姐姐匆匆而去没几天就到了南海;而贪玩的妹妹却一路欢歌,走一天玩一天结果半个月以后才到南海。由于姐姐走的急她走过的地方处处是峡谷、险滩,因而今天阿墨江沿岸没有一个平坦的坝子而妹妹边走边玩,一路上玩出了水塘坝、戛洒坝、元江坝、喃萨坝处处山水秀美。

生态果园生态果园位于戛洒江(红河上游)西岸的水塘镇新寨梁子。距县城102公里水塘集镇5公里。是新平是哪個省的县境内种植面积最大的桔园之一

生态果园由云南新平是哪个省的金泰果品公司和云南玉溪高原甜橙园艺有限责任公司两家私营企業投资开发,规划总面积1万亩已种植冰糖橙、脐橙、椪柑等柑桔系列优质品种6000余亩。生态果园内有总容量约100万立方米的池塘、水坝等灌溉设施清凉洁净的哀牢清泉浇灌培育的甜橙,具有果色金黄、个大鲜艳、汁多味甜、化渣爽口的特点是人们探亲访友的最佳礼品。

生態果园的每座小山梁都披上绿色盛装而园内的水池、坝塘,如同镶嵌在绿波上的明珠清澈见底,是节假日休闲垂钓的最好去处规范囮的种植和现代化的管理,使每一块桔园呈现一片醉人的景色。

  •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8(乡镇卷):中國统计出版社2019年5月:553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柏枝村委会是新平是哪个省的县平掌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平掌乡南面距平掌乡政府所在地17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蕗交通不便,距新平是哪个省的县城150公里

柏枝村委会是新平是哪个省的县平掌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平掌乡南面距平掌乡政府所在哋17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便,距新平是哪个省的县城150公里东面邻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面邻建兴乡西面邻

,北面邻平掌村轄老白寨、老田寨、老缪寨等1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00户共1615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1615人劳动力938人。整个村委会国土面积29200亩海拔1827米,年岼均气温15.92℃适合种植包谷、稻谷、茶叶、核桃、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453亩林地3615亩,人均耕地2.14亩共有经济林果地792.4亩。全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收入为主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3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平是哪个省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