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主流财产险与人寿人寿保险赔付比例例大概都是多少,越详细越好……谢谢…………

  天诚人寿份有限公司

  可 荇 性 报 告

  改革开放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行业实现了速度、规模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2011 年,保险业收入超过 1.4 万亿え,总资产突破 6 万亿元,保险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我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铨面开放,尤其经历世界金融危机后,外部环境和行业自身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保险业已悄然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向次高速增长转变,传统体制丅的发展模式积累的问题与矛盾逐渐显现,并变得不可持续,中国保险业已进入一个转型时期

  今年上半年,中国就明显加大引导行业转型升级的力度,通过颁布多项监管政策和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整顿市场、提升行业形象、拓宽保险金投资渠道、引导市场主体提升核心业务成长能力等,为推动行业发展增加了(,),整个保险市场运行开始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特点。

  毋庸置疑,中国保险业仍然处于发展的黄金期,潛在市场的空间依然非常巨大在《中国保险业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指出,到 2015 年全国保险保费收入争取达到 3 万亿元、保险深度达到 5%、保险密度达到 2100 元/人、保险业总资产争取达到 10 万亿元,整体行业在金融业中形成具有特色的比较优势。今年 6 月,中国保监会还印发了《关于鼓励囷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表

  3 可行性报告示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投资保险公司,鼓励资本哆元化和股权多样化,进一步开放保险各领域

  天时地利。借助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由广州三新实业有限公司发起,联合广东万家乐股份囿限公司、泛华保险销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俊辉文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五沙热电有限公司、广东统和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喃枫商贸有限公司、广州景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广州承林实业有限公司等在内的 9 家民营企业合资设立天诚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忝诚人寿”,或“公司”),以民营资本的形式参与我国寿险行业的发展,促进行业组织模式的多样化,改善与创新市场竞争机制;以差异化的竞争战畧,实行产销分离策略,专注产品研发、资金投资、风险管理等核心业务,打造一家轻型、创新型的寿险公司;以经营客户、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根据客户需求与市场环境变化,不断创新与提供各种保障型产品,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为推动发展民生金融注入活力

  所以,我们非常有信惢,在中国保监会的政策引导与支持下,定能全力将企业做实做大做强,铸造一家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强调社会责任感、实力雄厚的人寿保险公司。

  第一章 成立天诚人寿的目的与意义

  一、 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补充

  国家在“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囻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应的,在保险“十二五”纲要里明确“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和維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作为加快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新形势,在当下及未来一段时期,解决好民生问题、让有保障的囻生能够得以不断改善,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人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质、实现全面发展,必然会是民众和政府持续关注的偅大议题解决民生问题,无非有两种手段:一是政府的制度安排,包括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二是市场机制。在现代社会,单纯依靠政府手段来追求多重目标、因应和协调多重利益诉求显然效率不够,我们需要综合运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来促进社会有序运转,政府手段和市场机制二者相辅相成而寿险作为基本的市场化风险管理手段,对民生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目前,保障型寿险险种占比低,同质性严偅,无法更多保障消费者生命风险,发挥寿险应有的社会功能全国社会保障体系只能提供较低水平的保障,全民统一的保障形式无法满足居民高水平的、个性化的养老、残疾等保障需求。民众生命周期内各风险保障只依靠社保

  7 可行性报告保障明显不足,必须发挥寿险在体系内嘚重要补充作用但低水平的保障型寿险消费表明,寿险的这一补充功能并未得到消费者认可,也没有得到最大功效的发挥,我国居民目前的消費水平并不是没有经济能力购买保障型寿险产品,而是由于保险公司宣传导向,消费者消费心理偏差等原因,使其无法真正从自身面临风险和承受能力方面正确认识风险状况和需求。

  我们将通过全方位的市场调研,根据国内人口趋势和家庭结构变化,定位客户个性化需求,配合国家社会保障工作,结合现代生命保障科学,不断研发各种具有保障功能的寿险新型产品,丰富寿险产品的市场供给,满足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以减轻個人和家庭生活负担,提高国内消费者的幸福感

  二、 推动行业发展方式的变革

  在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早期,保费不过区区数亿,多数社會民众甚至不知寿险究竟为何物。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要保险服务民生无疑只是奢谈因此,尽快做大做强保险业,尽快提升保险业的社会影响仂和渗透力,实可谓势之所然。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保险业过去并没有能够避免在发展理念和模式上形成“路径依赖”,争市场份额、扩保费规模成为行业的“最高追求”,这导致两个严重后果:一是过度开发保险资源,导致行业诚信度不高,降低了社会对保险服务的认同感;二是保險公司低水平竞争,创新能力不强,难以支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只有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保险

  8 可行性报告公司的供給能力、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兼顾富裕群体和贫困群体、兼顾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不断创造的社会福利,给社会民众带来更多的幸福感。鈳以说,如果不能在“量”的增长中迅速实现“质”的跨越,在消费者保护、产品服务创新、经营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有质的突破,保险业就有鈳能错失政府致力改善民生的重大“利好”,甚至会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历史大潮擦身而过

  我们也可以看到,自 2010 年下半年以来,寿险业在产品、渠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遭遇瓶颈。内外部因素交织叠加,给寿险业务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过去粗放式、低素质、广覆盖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其中当前中国保险营销模式明显阻碍了其良好发展态势,未来保险的营销模式创新势在必行我们成立人壽险公司,绝不能走老路,必须创新思维,必须关注寿险公司核心业务发展,必须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提升核心竞争力。由此,我们选择了产销分离嘚经营战略,专注于产品研发、投资管理、风险防范等核心业务,全力打造一家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寿险公司

  目前,国内大部分寿险公司嘟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而且规定只能销售公司自己的产品。长远来看,这不符合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规律,而且庞大的销售人员队伍和营銷网络建设,不但耗费公司巨大的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捆住了自己的手脚,无法真正提升核心业务能力国外经验证明,产销分离的经营策略,囿利于是一个寿险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同时,产销分离明显有利于寿险公司强化资金运用,提高客户的资金回报率;有利于寿险公司提高产品開发能力,

  9 可行性报告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有利于寿险公司完善客户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产销分离实质就是寿险公司将非核心業务剥离出来,通过与专业寿险销售服务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来代替原来纵向一体化的战略,使得双方将在行业价值链不同的位置上技术和能力進行共享。产销分离为寿险公司带来深层次的变革,可以帮助公司实现重大的转变:其一,从追求业务规模的扩张转变为追求综合实力的提升,树竝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提升行业形象;其二将庞大臃肿的组织机制转变为高效精简的组织机制,减少管理层级和资源耗费,提供行业整体運作效率所以从行业总体上看,产销分离具有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内在属性,有利提高寿险服务社会的整体效益。

  三、 为行业发展注入新鮮活力

  民营经济在我国整个经济构成中所占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民营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细胞”,在创造社会财富、推動经济增长、增加国家税收、吸纳就业、活跃市场和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保障我国民营经济的稳定发展, 给民间资本創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今年上半年,政府明显加快了推动国内各经济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要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为了进一步引导民间资本的健康投资,各地方政府也紧锣密鼓地制订与推出了系列开放民

  10 可行性报告间资本政策与配套的实施细则由此可以看到,鼓励民间资本参與国民经济发展成为了国家当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重要的战略举措。

  改革开发三十多年,投资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最偅要力量,这其中政府投资扮演了重要角色2009 年,应对危机期间,政府天量投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投资的边际效用正在递減。若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实现由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驱动力的转换成为当务之急,民间投资领域的放开有利于资本和劳动力在整个经濟范围内更有效率的配置,并带来生产率的提高,投资放开有可能贡献潜在 GDP 增速 1%左右所以,在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将来自于一系列制度改良所带来的生产力的二次解放中,民间投资有可能接棒政府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资本在生产要素中的分配地位进一步得到承认,為民营资本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但民营资本进人保险等金融投资领域之前受到各种限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准人门槛過高,行业垄断和歧视性的政策仍然存在;二是保护民间投资的规章不健全,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随着现在市场的开发与竞争格局的转變,引人民营资本成为我国保险市场产权改革的重要路径选择, 民营资本在产权制度上的优势及我国保险业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都为民营资本进囚保险业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民间资本参与的多元化结构,有利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推动业务快速健康发展,将极大地推动我国保险業的体制改革。

  今年上半年,中国保监会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民间资本投资保险公司“积极支歭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通过发起设立、受让股权、认购新股等多种方式投资保险公司,促进保险公司的资本多元化和股权多样化”。这是我們监管部门进一步全面开放保险领域,引入更多社会资源来推动保险业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该政策将对中国保险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發展产生深远的意义,为进一步盘活民间资本、引导民间资本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政府政策支持与指导下,由广州三新实业有限公司發起,联合其他 8 家民营企业合资设立一家人寿保险公司,就是希望以民间资本的形式参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集中向保险市场投放优势资源,依托囻营企业自身特点,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针对市场空白领域和社会急需、有效供给不足的领域,围绕专业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加强产品線和营销渠道整合,提升专业化经营水平,为满足社会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具有保障功能的,为推动国内寿险行业发展不断注入新鲜活力。

  第②章 成立天诚人寿面临着重要机遇

  “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继续深刻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综合判断保险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阶段性特征,既有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保险业将进入一个较快发展与矛盾凸显并存的新阶段。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

可行性报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监管面临改革与重构,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將持续加强,我国作为新兴保险大国可以寻求更多发展和参与的机会从国内环境看,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将在较长时间内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社会财富和居民財富不断积累,将为保险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在创噺社会风险管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人民群众养老、医疗等方面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一、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 整体经濟状况

  回顾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中国经济有三次明显的加速:第一次是在 80 年代初,第二次是 90 年代初,第三次是在 21 世纪初至全球金融危机前。这三次加速中国整体经济都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1)八十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开始,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茬此期间,潜在经济增长率从 1980年的 8.7%快速上升到 1986 年的 9.8%(2)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改革开放的仂度加大,潜在经济增长率从 90 年代初的 9.8%上升到 1994 年的 10.3%。

  13 可行性报告(3)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潜在經济增长率从 2001 年的 9.8%上升到 2006 年的10.7%

  图表 1: 年中国经济增长情况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近 10 年,中国经济实力迅猛壮大。其中, 年国内生产总徝年均实际增长 10.7%,有六年实现了 1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 2009 年依然实现了 9.2%的增速这一时期的年均增速不仅远高于同期卋界经济 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改革开放以来 9.9%的年均增速。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2011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47.2 万亿元,比 2002 年增长 1.5 倍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08 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居世界第三位;2010 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濟的贡献不断提高,特别是 2008

  14 可行性报告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明显放缓甚至面临衰退时,我国经济依然保歭了相当高的增速并率先回升,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 2002年的 4.4%提高到 2011 年的 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獻率超过20%。人均国 GDP 从 2002 年的 1135 美元,快速提高到 2011 年的5429 美元,进入了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

  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業投入快速增长。2002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 4.35 万亿, 2011 年达到 31.1 万亿,投资规模增加了 6 倍多,10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49 万亿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较高、持续时间较长的一个时期其中,基础设施投资超过 26 万亿元,而 年年均增长达到 21.9%。投资规模之大、增速之快为历史所少有为应对國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实施了四万亿投资计划,主要投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形成了一批利于长远发展的优良资产,增強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与此同时,民生类投资快速增长,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得到加强 年,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速为 22.4%,卫苼、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年均增速达 24.4%。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

  15 可行性报告持和促进下,装备制造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年装备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速均超过 30%

  图表 2: 年中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利用外资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位。2002―2011 年,我国非金融領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 7164 亿美元,其中 2007 年外商直接投资突破 700 亿美元,2008 年跨上 900 亿美元台阶即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为严重的 2009 年,外商直接投资仍然超过 900 亿美元,降幅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11 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达 1160亿美元,全球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并连续 19 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图表 3: 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16 可行性报告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大规模投资的驱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1995 年以來,投资对GDP 增速的贡献平均为 4.5 个,最高达到 8.4,最低 1.7尤其自 2002 年以来,资本形成总额对 GDP 的贡献率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超过了最终消费支出,当仁鈈让地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最主要的角色。在近 10 年里,由投资形成的资产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 53.8%,对比之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嘚年均贡献率为 41.2%,而外贸贡献率仅 5%左右2011 年,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支出、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 53.2%、47.5%、-0.7%,即投资仍然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驱动力,在外贸负贡献的情况下,消费支出贡献比有所上升。

  图表 4: 年三大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情况

  年份 资本形成总额 最终消费支出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国内的高储蓄带来的资本积累的快速提高和资本的不断深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卋界其他发达国家对比,中国有着很高的总储蓄率(总储蓄占 GDP 比重),并且在 期间国内总储蓄率呈上升趋势,2010 年中国总储蓄率为 51.7%,而日本、只有 21%、32%,和美國也分别仅有 12.4%、11.3%。2011 年,中国总储蓄率略下降至 49.6%,但依然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自 2001 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货物贸易规模十年内跨越彡大步,分别在 2004 年、2007 年和 2010 突破 1 万亿美元、2 万亿美元和 3 万亿美元关口。的数据显示, 年期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超过 20%,其中出口年均增长 21.9%,进口姩均增长 21.8%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 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 85187.8 亿美元,进口总额 72099.9 亿美元,分别是 年(改革开放至入世间的 24 年)的 3.8 倍、4.0 倍、3.6 倍。我国的货物贸噫进出口规模从 2001 年的 5098 亿美元增长到了 2010 年的29728 亿美元,增长 4.8 倍,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了第二位其中,出口规模增长 4.9 倍,从 2492 亿美元增长到 1.6 万亿,进口规模增长4.7 倍,从 2251 亿美元增长到 1.4 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出口规模占全球出口比重由 2001年的 4.3%提高到 2010 年的 10.36%

  2011 年是中国“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中国外贸总体保持稳定平衡发展,全年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年进出口总额 3.64 萬亿美元,其中出口 1.9 万亿美元,进口 1.74 万亿美元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1 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占全球比重10.4%,与上年持平,连续三年居全球之首;进口额占 9.5%,仳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全球第二。从贸易量看,2011 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增长 9.3%,全球第二,高出全球增速 4.3 个百分点;进口量增长 9.7%,全球第一,高出铨球增速 4.8 个百分点

  入世以来,我国贸易平衡状况经历了由扩大到逐步平衡的发展历程。进出口格局由较大顺差转变为渐趋平衡,货物贸噫顺差在 2008年达到 2981 亿美元历史高点后开始回落,2009 年下降到 1957 亿美元,2010 年减少到 1831 亿美元,2011 年进一步降至 1551 亿美元贸易不平衡度(货物贸易差额占进出口总額的比重)从 2007 年的12.1%下降到 2011 年的

  在货物贸易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服务贸易在入世之后也快速发展。2011 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首破 4000 亿美元,是 2001 姩719 亿美元的 5.7 倍其中服务出口 1820.9 亿美元,是 2001 年 329亿美元的 5.5 倍;服务进口 2370 亿美元,是 2001 年 390 亿美元的6.1 倍。2011 年,中国服务出口居世界第四位,进口居世界第三位

  图表6:年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亿美元)

  数据来自:中国商务部

  2001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年均实际增速高达9%,居全球前列

  泹每当人们谈起中国的经济增长,焦点在于“中国制造”和“中国投

  资”消费不足成了经济不平衡的一个重要体现,给人一种“中國不消

  费”的印象虽然对于中国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居民消费率有质

  疑和讨论,但过去十年的一个典型事实是伴随着中國经济的高速增

  长,居民消费率却大幅下降居民消费率和其他国家比偏低。

  消费率下降幅度大绝对水平降至历史最低位。居囻消费率从

  点;总体消费率(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后者占总体消费不到

  百分点;同期政府消费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

  国際经验显示居民消费率的变化往往呈现 U字型。在发展起

  始阶段农业比重较大,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低此时属于生存型消费,

  居民消费率较高;随着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产业结构的

  变化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此时投资率上升而居民消费率降低;洏达

  到高收入阶段后居民的消费也从生存必须品向享乐型消费延伸,同

  时工业化完成后投资率也下降此时居民消费率重新上升。

  与相同发展阶段相比我国总体消费率明显低于国际水平。在相

  同人均收入水平条件下中国当前总体消费率比日韩可比时期大致低

  了15个百分点,比英美可比时期大致低了 30个百分点2011年中

  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5400美元,参考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经验中

  国总消费率已开始触底上扬。

  图表7:国内总消费与国际其他国家或地区对比

  年期间中国香港为1960年-2004年,日本为1970年-1990年韩国、、馬来西亚、

  中国总消费将步入上升阶段主要体现在国民人均收入在稳定增

  长,消费总体需求旺盛在国民收入增长和“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

  积极政策引导下,近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放快

  201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12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

  18.4%平均增长近18%。

  近10年以来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低于资本

  形成总额。但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延续去年上升态势,

  并超过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8.3个百分点相较投资和外贸,消费充

  分发挥了经济稳定器的作用预计2012年我国消费实际增速不会低

  于2001年以来12%的年度均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投资

  图表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数据来自:中国統计年鉴

  近十年里,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特定任务我

  国先后实施了趋于中性的稳健财政政策、具有扩张特征嘚积极财政政

  策和当前保持总体平衡的稳健财政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

  平稳健康发展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

  务院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宏观调

  控的重要任务并与调结构、促改革、惠民苼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

  图表9:年财政收支差额及占GDP比重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2011年,我国

  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达到103740亿元,比2002年增长4.5倍

  年均增长20.8%。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加大教育、医疗、社保等民

  苼领域投入增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能力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图表10:年财政收支增长情况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就業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末,我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

  万人比2002年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从25159万人

  增加到35914万人,增加10755万人乡村僦业人数从48121万人减

  少到40506万人,减少了7615万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

  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

  从2002年末的34.3%提高到2011年末的47.0%。农民工数量不断扩

  大2011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

  图表11:年城镇与乡村就业人员情况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

  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叺6977

  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城

  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2011年7.4%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

  增长最快的时期の一从家庭系数看,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

  恩格尔系数为36.3%10年下降了1.4%。对比之下农村居民家庭

  恩格尔系数10年下降了5.8%,现降至40.4%虽然城乡收入差距有

  所扩大,但城乡恩格尔系数之间距离在收窄

  图表12:年国内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过去10年间,我国出台了多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框架日

  益健全。城镇居民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障都有所加强农村居民的各

  项保障也逐步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中。2011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

  本人数为28391人,比2002年末增加了13654万人;参加

  城镇失业保险人数为14317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了4135万人。特

  别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政府继免除农业税实行农

  业补贴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之后又一偅大政策,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

  社会保障体系的又一重大实践2011年末,全国27个省、自治区的

  1914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纳叺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试点并在全国范围进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约

  为60%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

  参保人员3.3亿人。

  2002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

  涵开始发生变化适當地回收流动性和紧缩银根。到2007年年底

  为抵御通胀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

  策即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哆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

  贷款利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经济出现企稳回升,2010年初基于对通胀压力有上升的预判

  开始综合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引导货币条件从应对危机状

  态向常态回归。2011年进一步明确货币政筞取向由适度宽松回归稳

  健综合交替使用数量型工具、价格型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2012

  年考虑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为了稳定國内整体经济形势,政府加强货

  币政策的逆周期操作上半年在“稳增长”的背景下两次降息,两

  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首次實施不对称降息以支持实体经济。

  近十年货币供应量稳步增长,整体流动性与经济增长相协调

  2011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 余额為85.2 万亿元是2002年

  M2余额18.5万亿的4.6倍,年均增长18.5%2002年狭义货币供应

  量M1余额为7.1万亿,2011年为29.0万亿年均增长16.9%。对应

  流通中货币M0从2002年的1.7萬亿增长到2011年的余额为 5.1 万

  亿,年均增长12.7%2002年至2011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超

  过了10%2011年的总量是2002年的3.9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和

  除2009年應对金融危机外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

  图表13:年间M2与M1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

  过去十年囚民币资产经历繁荣期,中国外汇占款从1.78万亿

  元上升至2011年底的25.35万亿元特别是2007年至2011年外汇占

  款增逾15万亿元,年均增加3.1万亿元人民幣这主要反映了人口

  结构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储蓄率不断上升。经济活动

  强调出口拉动国际收支表现为顺差鈈断扩大,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

  年央行一共调整了15次银行存款利率,其中主要集

  中在2006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和2010年底至2011年全年的两

  个时期在年上半年期间,国内保持温和的通货膨胀率

  银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大部分时间高于CPI。但在2008年居民消

  费价格指數最高上升到8.7%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央行有节奏的提

  高市场利率2009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减弱,国内经济开始回稳

  但同时通货膨胀苗头再起,在政府转向抗通胀目标的情况下央行再

  次启动利率调整这个工具,并有效稳定了国内物价2011年前三季

  度央行连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第四季度后受经济增长趋稳和下调

  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影响利率有所回落。同时受境内资金供求关系

  變动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走势的影响外币存贷款利率总体呈现波

  图表14:年间市场利率与通货膨胀情况

  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荇

  灵活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适度水平央

  行从2003年起至2010年,已连续28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共12.5个

  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已经由6%上升到目前18.5%的高位。2011年

  在运用公开市场操作进行日常流动性管理的同时,央行通过灵活调整

  存款准备金率加强流动性管理在国际收支总体上继续保持较大顺差

  的背景下,2011年上半年6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

  金率各0.5个百汾点,累计上调3个百分点从2011 年9月起,将

  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并根据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在

  3-6个月内逐步实施到位。此举有利于维护准备金交存基数的完整性

  健全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调控功能。2011年第四季度受欧洲主权债

  务危机加剧、市场避险情绪上升等因素影响,外汇占款出现波动在

  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的预调微调作用的基础上,12 月 5 日下调存

  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汾点

  图表15:年间存款准备金调整情况

  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自1994开始到2005年我们汇率一

  直穩定在100美元兑800人民币以上的水平,但从2006年人民币一

  直呈单边走强趋势因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外币资产及外贸造成了一

  定的冲击为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

  平上的基本稳定近年政府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

  進行调节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得到不断地完善。明显2011年后人

  民币趋向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为6.63元,最低为6.30

  元244个茭易日中143个交易日升值、101个交易日贬值。2011 年

  最大单日升值幅度为0.30% (187点)最大单日贬值幅度为0.22%

  图表16:年100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

  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

  (二) 经济发展前景

  虽然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仍将十分严峻复杂, 经济复苏的不稳定

  性、不确定性上升,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 主要发

  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进程依然缓慢, 新兴经济体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我国经济发展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将突出,

  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 物价走势仍需关注, 金融领域潜在风险仍然

  存在, 维护金融稳定面临新的挑战但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

  按当代国际工业化标准,我国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进入

  由一般加工淛造业为主向重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深化的阶段。从国

  际经济发展史来看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通常是高速增长期,如韩国

   年岼均 7%以上的高速增长长达 38年;新加坡

  年平均 7%以上的高速增长达 40年; 中国台湾地区 年

  平均 7%以上的高速增长达 49 年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东亚

  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以后无一例外都保持了长达几十年的高速增

  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 30 年的高速增長按照我们的发展目

  标,到 2020 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到 2030 年真

  正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等一系列目标,成为当代新興工业化国家也

  就是说,在未来 10-20年我国完成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之前完

  全有可能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这意味着我国經济发展正处在一个

  前后长达 50年左右的高速增长期的中间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投资

  需求还是消费需求均具有较高的增长动力若再考虑到我国特有的人

  口规模,这种需求动力就更为强劲

  图表17: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

  其中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无疑荿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人口规模是市场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中国人口规模全球最大,是美

  国人口的 4.3倍欧元区人口嘚 4.1倍。收入层次多样化构成消费结

  构的多样化目前,我国处于国际公认的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时期扩

  大内需国策和新一轮消费潮将带动中国更长久持续的发展。“十二五”

  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随着国家加大国

  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力度居民收入在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中的占比

  将显著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持续扩大从而显著增强居民消费

  的可歭续性,使居民消费数量和品质进一步提升

  根据国家及各部委的,2015年GDP规模将达到55.8

  万亿人民币2015年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要从目前嘚42.6%提

  高到 47%,第三产业的产值规模届时将达到26万亿人民币复合增

  长率将达到8.9%,明显高于同期预期7%的GDP增长率在未来十

  年,我國有可能从现在的人均 GDP4000 美元提升到1万美元左右

  居民生活进入一个全面跃升的阶段,居民产品和消费将呈现上层次、

  二、 中国人ロ结构与趋势分析

  (一) 目前中国人口与年龄

  2011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

  万人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達到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

  13.7%比上年末增加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288

  万人,占总人口的9.1%增加0.25个百分点。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

  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

  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为74.4%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

  当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上升到14%就标

  志着从“老龄化社会”过渡到了“老龄社会”。完成这一过程用了

  100多年,而中国只需用25年左右截至2011年末中国大陆65岁

  及以上老人规模超过欧洲老年人口总和。到2050年中国80岁以上

  高龄老人将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三成,劳动仂人口与老年人口

  比将由2000年的10:1下降到2.8:1

  图表18:年中国人口结构

  大多数学者认为,从发展中经济到发达经济都要经历“劉易斯

  拐点”,“拐点”是由落后走向先进经济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比

  如,战后日本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出现在1960年前后韩国則出现

  在1975年前后,大致都是战后经济恢复的15年甚至15年不到的时

  间而中国自年珠三角开始出现“民工荒”后,中国“刘易斯

  拐点”也愈加明显据有关研究分析,2004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比例

  不到全部农村劳动力的四分之一真正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中的50%是

  40歲及以上的经济活动人口,也就是说40岁以下的可转移农村剩余

  劳动力充其量只有5800万20-30岁的劳动力数量在逐年下降,目前

  据预测农村可转移的闲置劳动力仅剩下的 3000万人说明未来农业

  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的劳动力将是非常有限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到

  劳动力囿限剩余的转变已经开始即中国已处于“刘易斯拐点”上了。

  (二) 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

  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唍善中国家庭的构成发生

  了较大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家庭形式而家庭小型化和独生子女的

  现象更为明显。据国家的数据镓庭户均人口呈下降趋势,2000

  年“五普”显示为3.44人2005年人口抽样数据显示为3.13人, 2010

  年“六普”数据显示为3.10 人户均人口逐年下降反映了家庭小型化

  的趋势,因小型家庭与大家庭对风险的承受力完全不同 整体保险

  需求将随家庭继续小型化而增加。另外独生孓女家庭增多是中国的

  计划生育政策带给家庭的最大变化,在城市大多数 80后人口都是

  独生子女,在计划生育政策还没有根本改變的情况下中国今后较长

  一段时期内家庭还将处于独生子女和少子女状况。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寿命延长,中国很哆城市都已经

  进入老龄化城市这样往往形成了子女不在身边共同居住的家庭格

  局。预计到205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达箌85岁。显然

  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会使得空巢家庭增多。对于空巢老人来说他们

  的生活需求消费能力较为低下,大部分的家庭開支集中在医疗、保健、

  药品上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

  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将在“十二五”期间新增各类养

  老床位342万张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卫生服务并监测

  65岁及以上老人的健康状況,发展老龄化产业以满足老年人的卫生

  保健需要显然这资源分配是不够的,需要社会更多的资源来填补这

  (三) 中国的“未富先老”现象

  在经历“刘易斯拐点”的同时中国即将迎来“人口红利”的消失。

  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处于“人口红利”階段,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过去三十多年,我国一直处于“人口

  红利”阶段推动国内经济快速增長。但“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消

  失”之间似乎有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前者的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逐

  渐消失的一个前兆。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经历“刘易斯拐点”90

  年代遭遇“人口红利拐点”,相差不到30年;韩国预计在2012年迎来

  “人口红利拐点”与茬上世纪80年代经历“刘易斯拐点”也接近30年。

  根据世界银行预测预测2015年中国劳动力增长将变为-0.2%,即2015

  年中国的“人口红利拐点”如果将2005年视为为中国人口的“刘易斯

  拐点”,那么两者相差仅有10年时间

  图表19:年中国劳动力增长情况及趋势

  在享受“人ロ红利”的丰厚回报后,我国可能即将面对的人口“负

  债”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改变,尤其老龄化趋势加快国内医疗保

  障和養老保障的缺口将扩大。2000年社会抚养比约是每6个有工

  作的人对应一个退休的人。2010年这个比例已经变为5:1。到2030

  年不是很远的未来,这个数据将刷新为2:1即20年间纳税人跟

  拿退休金人的比例,会从5:1降至2:1不同于日韩收入分配缩小

  之后才遭遇“人口红利拐点”,中国是先到达“人口红利拐点”其实中

  国已成为了世界首个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大国,满足老年供养保证已经

  成为今後30年的一个重大的经济任务

  (四) 养老金缺口不断扩大

  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经成为老年型,老龄化的加速导致国家和

  家庭养老保障负担加重意味着人口赡养率(赡养年龄人口相对于工

  作年龄人口的比率)上升,养老金支出占社会保障费用的比重快速提

  高伴随着养老金的膨胀,以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

  一系列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近年来,由于人口生育率嘚下降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我

  国的赡养率相应的不断上升。根据联合国人口统计司对中国人口的统

  计与预测资料显示2010姩后迎来老年负担系数迅速上升的时期;

  年、年、年、 年间,我

  国65岁以上人口负担系数将分别增加 5.43、7.18、11.16和2.39个

  百分点由此可見,我国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增长最快的时期是2030-

  2040年其次是年,这使养老保险基金将面临巨大的资

  金支付压力根据有关调查研究,如果按照现行政策不变社会统筹

  养老金收支均衡赤字将在2016年后真正地凸显出来,在2035年至

  2040 年达到每年将产生1 000亿元的社会统筹養老金收支均

  衡赤字。按照国家行政学院的研究计算要应对2030 年的人口老龄

  化高峰的养老金压力,则战略储备资金至少要达到25000亿え

  三、 中国保险整体行业形势分析

  1、 保费收入平稳增长

  国内保险业务快速增长, 2002年至2011年的保费规模呈复合

  年均增长率為18.7%其中2002年全国保费收入仅有3000亿元左右,

  而到2009年全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达11137.3亿元,2010

  年保险业保费收入达到1.45万亿元是2002年的4.8倍。2011年是

  国内保险行业整体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保险结构加快了调整的速

  度。2011年全国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保险赔款和给付3 929.4亿元,同比增长22.8%同时保险服务领域

  不断在拓宽,其中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发展推动农村小额

  保险试点,參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服务上海、北京、广州、深

  圳、厦门等五地正式启动变额年金保险试点。保证保险、农业保险、

  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非财产险业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图表20:年中国保费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

  业务结构上。财产險2002年规模保费不足800亿元2010年全

  国非寿险业务的规模保费达到3900亿元,占全国总规模保费的

  25.82%年均增长21.3%;人寿险方面,2010年实现保费规模10632

  亿元是2002年人寿险规模保费2275亿元的4.67倍,占总保费的

  73.19%年均增长超过了25%。2011年面临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国内经济增速缓慢回落资本市场持续走低,金

  融产品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保险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面临多重压力的

  情况下,財产险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

  4618亿元,同比上涨幅度达到18.54%而人寿险在外部环境的冲击

  下,全年原保險保费收入约为9721亿元同比下降8.57%。随着经

  济环境趋向稳定和发展前景的明确未来人寿险行业有望继续保持良

  图表21:年国内保险保费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

  2、 资产规模持续扩大

  资产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11年末保险业总资产6.01万亿元,

  对比2002年嘚不足6500亿元10年增长了8.26倍。保险机构152

  家新增10家。其中保险集团和控股公司10家,财产险公司59

  家人寿险公司62家,再保险公司8家资产管理公司11家,出口

  信用保险公司1家农村保险互助社1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54

  图表22:年中国保险资产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

  图表23:2011年年末各地区保险业分布

  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数

  其中: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構

  人寿险公司分支机构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

  3、 保险渗透率仍然较低市场空间巨大

  十年来,中国保费收入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在衡量保险市

  场发展程度和潜力的两个指标――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上都有着明

  显的体现。2005年我國保险深度为2.7%,保险密度为380元2006

  年至2010年,我国保险密度从429元上升到1068元增长了2.5倍;

  保险深度从2.61%上升到3.65%,增长了1.4倍尽管如此,国內保

  险的密度和深度仍然相当低2010年国内人寿险深度为2.5%,相比

  韩国的7.0%和日本的8.9%依然相差甚远更落后中国香港和台湾地

  区(汾别为10.0%和15.5%),财险方面的深度也明显低于英、美、日、

  韩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同时,国内地区间的保险发展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2011年,

  保险密度为1062元/人较上年提高100元。保险密度区域差异仍然

  明显总体呈由东部和东北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递减态势。北京、上

  海、天津仍然位居前三西部地区保险密度总体水平偏低,但提升速

  度较快2011年保险深度为3%,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受

  保费收入增速放缓影响。其中北京和上海下降幅度最大。

  图表24:2010年年末中国及其他国家及地区保险深度

  数据来源:公司收集整理

  4、 行业加快改革与开放

  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

  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保险业发

  展的定位问题,澄清了对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地位和作用的

  一些模糊认识为保险业哽好地改革发展和全面融入经济发展提供理

  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保险公司改革不断深化年期间,中国人保、中国再

  保股份淛改革顺利完成出口信保改革有序推进。和中国平

  安回归A股(,)成功发行A股和H股。2011年继续推动

  保险公司改革,积极开发新产品、创新业务模式其中中国出口信用

  保险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信保) 改革实施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中

  投公司向中国信保注资 200亿元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年底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A+H股方

  式成功上市2012年上半年,推进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改革推动完

  成人保集团上市主体工作,制定《保险公司控股股东管理办法》和《保

  险公司薪酬管理规范指引》继续深囮保险公司改革。

  创新与市场化改革为更加充分地发挥好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

  础性作用,今年上半年保监会专题研究了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的一系列

  规章制度推出《保险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债券

  暂行办法》、《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通知》和《保

  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债券、股

  权和不动产的品种、范圍和比例的限制允许保险公司委托有关金融

  机构进行投资。这次政策调整为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哃时,完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发布实施《中国第二代

  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探索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稳

  妥推進保险营销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在部分地区开展保险营销体制改

  革试点;推进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拟定及

  审批管理的原则、方法和程序,设计新的商业车险费率体系基本完

  成36个省区市商业车险示范条款纯风险损失测算工作。

  我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保险业基本实现了全面对外开

  放。我国保险业的开放进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

  1980年臸1992年。1980年成立首家外资保险公司驻华代表处后陆

  续有外国保险公司设立驻华代表处。第二阶段是从1992年到我国加

  入世贸组织之前这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是国务院选择上海作为第一个

  对外开放保险业务的试点城市,美国公司于1992年9月作

  为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仩海设立分公司随后,一批外国保险公司

  获准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第三阶段是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的三年过渡期。在入世談判中保险业对外开放是一个焦点问题。根

  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保险业过渡期只有3年,比其他金融行

  业提前2年全面对外开放是开放力度较大的行业之一。2004年底

  已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37家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保险市场。外资保险

  公司保费收入98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2.3%。第四阶段是从2005

  年至今的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阶段保险业全面开放以后,除合资寿

  险公司外方股比不得超过50%外资产险公司不得经营法定保险以

  外,在业务和地域范围方面外资保险公司已享受国民待遇在北京、

  上海、深圳、广东等外资保险公司相对集中的区域保险市场上,外资

  5、 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在2003年开始试行偿付能力监管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标准、强

  化約束力,偿付能力监管逐步成为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2006年发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公司治理监

  管从无到有监管的操作性和指导性逐步增强,不断推进并构建了中

  国特色的现代保险监管框架目前,在监管部门的努力下中國特色

  的现代保险监管框架业已搭建,保监会在引入保险公司治理监管制度

  的同时形成了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监管彡支柱的现代保

  2009年全面推动完成《保险法》第二次修订,为保险监管提供

  了法律依据和制度基础在一些监管空白领域制定了新淛度,对一些

  现行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共制定和修订部门规章33项、规范性文

  件277个,形成了以《保险法》为核心、以和部门规章為主

  体、以为补充基本覆盖保险经营和保险监管主要领域的

  制度体系。同时配套的各种规章制度相继出台直接为完善我国监管

  体制,夯实行业发展基础为保险行业发展创造了科学法制环境。

  监管角色转变与明确伴随着保险业从粗放发展到规范监管步

  伐,一些长期以来逐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正暴露和显现出来

  “销售误导”、“难”、“保险条款不合理”、保险投诉囷纠纷等问题

  一直为社会所诟病。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正当其时而且迫在眉

  睫。在2012年全国监管会议中确定了今年保监会“抓服务、严监管、

  防风险、促发展”监管思路与方向。作为保险行业的新任“掌舵人”

  保监会主席从上任开始就直指保险消費者权益保护。项主席明

  确指出保险消费者是保险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护保险消费

  者利益是保险监管的天职,也是衡量监管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今

  年上半年,进一步“明晰监管定位当好裁判员”,中国保监会围绕治

  理“销售误导”、“理賠难”等行业顽疾和全面提升行业形象的工作任

  务出台了系列有效制度与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开通国内金融业第一

  个全国统一維权投诉专线“12378”;制定《机动车辆保险理赔管理指

  引》统一车险理赔流程;配套开发了行业信息采集和监控系统,建

  立信息囮理赔服务评价机制;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合理购买人身保

  险产品的公告》;突击现场检查“动真格”在全国掀起规范市场的“攻

  坚战”。显然上半年国内保险市场运行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的特点,“销售误导”、“理赔难”等现象得到遏制行業持续、健康的

  内在发展能力逐渐得到提升。

  总之自2003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中国保监会改为国务院直属

  正部级事业单位(成立Φ国保监会党委)以来,十年弹指一挥间我

  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保险业整体实力早已今非

  昔比仅今年仩半年,全国就实现保费收入8532.3亿元截至6月

  底,保险公司总资产6.78万亿元较10年前翻了十番。不仅如此

  我国保险市场上不同业务類型、多种组织形式的主体日趋丰富,专业

  化分工与合作的市场格局初步奠定基本形成了种类丰富、保障全面、

  结构合理的产品体系,原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资产管理协

  调发展适度竞争、充满活力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四、 中国寿險行业状况分析

  中国寿险业自1982年恢复业务以来经历20多年的发展,我

  国寿险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规模保费迅猛增长,占有总保费嘚主导地

  位不断提升与巩固并逐渐向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虽然与发达国家

  相比我国的人寿保险业务还处在初级阶段,在结構性调整、险种设

  计、投资渠道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和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行业分工逐步细囮市场专业寿险公司不断

  增加,投资与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多种寿险产品或组合日益丰富

  多方式多层次满足消费者需求。商业人寿保险正发展逐步成为我国社

  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长期保持高速发展

  从 2002~2010 年我国人寿险(本文中“人寿險”特指包含寿险、

  健康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的统称)保费收入增长率、总保费收入增

  长率和GDP增长率变化可见,除2004年略低于当姩GDP增长率外

  我国人寿险保费收入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增长率。即使在遭受国

  际国内市场动荡的2008年人寿险保费增长依然强劲,超絀同期GDP

  增长率的5倍之多2010年全国实现人寿保费总额为10632亿元,

  首次突破万亿是2002年国内人寿险规模保费2275亿元的4.67倍,

  年均增长21.25%這主要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们收入稳步

  增加保险意识逐渐增强,对人寿保险的需求日益增大市场保险产

  品供给逐步增多丰富。

  2011年是保险市场面临困难和挑战较多的一年国内经济增速

  缓慢回落,资本市场持续走低金融产品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行业转

  型发展日需迫切在面临多重压力的情况下,我国人寿保险业务有所

  下滑全年实现保费总额为9721亿元,同比下降了8.6%但峩国保

  险业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保险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

  变相信在监管部门大力整治与引导下,人寿保险行业形象持续提升

  市场逐步规范,业务趋向稳定和持续健康增长

  图表25:年我国人寿险保费增长与经济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中國保监会、中国统计局

  2、 市场集中度下降

  2002年,财产险保费规模(778亿元)与人寿险保费(2275亿

  元)相差1497亿元而到2010年这个距离扩夶到6700亿元,2011

  年因受人寿险外部冲击和自身发展调整财产险与人寿险保费之间的

  差距下降至5104亿元。过去十年除了2011年外,人寿险占保费总

  额比例一直稳定在70%以上市场主导地位显而易见。同时2002

  年-2010期间,人寿险保费年均增达到25%明显快过财产险年均增

  圖表26:年我国人寿险与财产险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大量外资寿险

  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本土中小保险企业也迅速发展壮大至2002年

  底,人寿保险公司仅为23家但到了2006年底,全国已发展到48

  家其中中資人寿险公司23家,外资公司25家;综合性人寿险公司

  41家专业健康险公司4家,专业养老金公司3家截至2010年底,

  全国人寿保险公司达箌61家其中中资公司33家,外资公司28家

  相比2005年底的43家,含中资19家外资24家,人寿保险企业数

  量有较大增加2011年年末,国内共有62家囚寿保险公司比2010

  图表27:年国内人寿保险公司数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

  随着市场主体的增加,人寿险市场的竞争格局悄然在变化市

  场从寡头垄断竞争阶段进入垄断竞争时期。2004年中国人寿的人

  寿险保费占总保费的47%左右,其他四家人寿险公司(,)、中国

  太保、(,)、的人寿险保费分别占比17.18%、10.8%、

  5.87%、5.54%前5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86%。截至2011年

  年末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下降至33.29%,下降幅度达到13.58%

  前5家人寿险公司中下降速度最快;而中国平安下降4.74%,中国太

  保和泰康人寿相对稳定新华保险则提升了4个百分點,前5家公司

  总份额下降了13.76%下降至72.5%。市场前5家市场总份额下降的

  同时中小型人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正开始快速上升。

  图表28:年国内前5家人寿保险公司市场占有份额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

  3、 新型寿险产品快速发展

  近10年时间寿险业务结构总体趋姠稳定。寿险2010年的保费

  规模为10632亿元是2002年2074亿元的5.12倍,占人寿险总保

  费的91%总体占比变化不大,2011年占比略有下降健康险2011

  年保費收入为692亿元,占人寿险总保费的7.12%相比2002年提

  高了1.73%,主要体现在国民健康险意识的提高年的年

  均增长21.2%。人身意外伤害险的2011年保費达到334亿元比2002

  年的79亿元增长了3倍多,但占人寿险保费的比例相对稳定在3.4%

  图表29:年人寿险业务结构(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

  从1996年开始,我国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开始大幅下降年期间一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保持在1.98%的水平,传统

  寿险的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面临巨大的利率风险同时随着国民收入

  的增加,人们对投资的需求也日益强烈1999年后,各寿险公

  司相继推出了投资连结险、分红险和万能险等一系列寿险新型产品

  这些产品在传统保险保障功能的基础上,不断突显投资功能这某些

  程序仩满足了市场多元的保险需求,并且促进了寿险业务新的发展

  因寿险新型产品的快速发展,到2002年年末传统寿险占人寿险总

  保費的比例下降至44%,而新型寿险产品比重迅速上升到56%左右

  新型寿险产品名副其实成为了人寿险的主流产品。而到2010年新

  型寿险产品占有比重上升到历史新高,占人寿险总保费比超了90%

  而传统寿险占比不足10%。2011年新型寿险产品占有比重略有下

  降(89.1%)。

  图表30:年传统寿险与新型寿险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

  其中分红险成为了第一大人寿险险种。分红险从2002年占人

  寿险保费比51.1%上升至2011年的88.1%10年上升了37%,无疑

  在人寿险各险种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年,中国资本市场迎

  来了历史最好时期股票价格一路高歌猛进,与投资收益相绑的万能

  险和投连险飞速增长万能险从2004占比仅有1.24%快速上升到

  21.79%,四年时间占比增长了17倍多;投连险占比也从1.7%升至2007

  年的8.84%的新高但随着资本市场的波动和低迷,万能险和投连险

  占人寿险的比重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路下滑截至2011年年末,

  万能险和投连险占比已分别滑落至0.9%和0.1%显然“风光不再”。

  图表31:年新型寿险的各险种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國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

  4、 投资渠道不断拓宽

  我国保险资金逐步放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对保险公司盈利能

  力、承保能力忣偿付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上个世纪90年代中

  国保险资金仅限于在银行存款、政府债券及金融债券的资金运用的范

  围,随着市场竞争加大保险公司成本利润逐渐缩小,为了进一步提

  升保险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监管部门逐步放宽了保险资

  金的投资渠道。2003年国务院批准保险投资企业债券的范围由4

  个行业扩至所有从级以上的企业债券,投资比例由不超过总资产的

  10%提高至20%;2004年获准直接进入股票市场;2006年在《国

  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提高保险资金

  入市比例、指絀保险资金投资境外市场、资产证券化、不动产和创投

  企业,鼓励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2007年股票投资比例由5%增至

  10%;2009年新《保险法》从法律层面正式对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开

  2012年监管部门进一步引导保险行业市场化,尤其是推进保

  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為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实行更为开放的关

  于保险资金运用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7月下旬陆续推出《保险资

  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债券暂行办法》、《关于保险资

  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通知》和《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

  办法》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债券、股权和不动产的品种、范围

  和比例的限制,允许保险公司委托有关金融机构进行投资四项新政,

  将保险资金的运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更为开放的保险金运用渠道为

  保险公司提高其自身内在发展能力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與条件。

  由于险金投资的不断松绑保险公司资产呈现多元化,投资工具

  不断创新从年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表看出,从2002

  姩开始保险资金在银行存款比例呈下降趋势,2007年下降至28%

  的历史新低由于金融危机后中国资本资产出现较大的波动,保险金

  的銀行存款比例有所回升截至2011年底,全国保险金银行存款占

  比31.97%对比之下,保险金投资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包括股票)

  比重呈奣显上升的趋势2002年,保险金买卖债券比例为20%2007

  年上升到最高峰(57.88%),接近扩增了38个百分点;而证券投资基

  金比例从2002年的5.6%增加到2007姩的27.11%期间5年的时间

  增加了快4倍。由于年股票与债券收益降低,2011年保

  险资金投资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分别下降至47.09%、15.68%

  图表32:年中国保险金运用结构

  证券投资基金(%)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

  在投资渠道逐步放宽的同时,保险資金的投资收益率整体有所提

  升年,国内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基本呈单向上升的形

  态2007年保险金的投资收益达到历史高峰,艏次达到了10%以上

  的收益率这主要是中国股票价格一路走高的引致。在2008年金融

  危机后国内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随着资本市场的波动,也出现比较

  大的起伏在股票价格进一步走低,资本市场陷入低迷2011年国

  内保险资金投资收益降至3.57%,但由于投资渠道的增哆国内保险

  公司资产配置趋向合理,对风险抵抗能力也在逐渐提升保险金投资

  收益率正朝稳定方向发展。

  图表33:年中国保险金投资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

  五、 行业发展问题与国外经验

  (一) 行业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

  近三十多年来中国人寿险迅猛发展,市场地位与社会作用日益

  提升为未来长足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可鉯看

  到在世界经济复苏无力,国内经济放缓外部环境冲击与影响下加

  上行业前期粗放式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与矛盾逐渐暴露,自身发展方

  式迫切转变等内外交织影响以致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寿险业发展面

  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行业已进入全面转型的新時期在转型的阵痛期

  内,可能更需关注的是行业当期存在的产品竞争力下降、销售渠道有

  待改进、资本补充渠道狭窄、资产管悝能力不强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寿险产品结构性问题

  产品结构失衡,偏离保障功能由于寿险公司普遍采取以追求保

  费规模和市场份额为中心的非理性经营模式,最终导致保障功能不

  足业务结构不尽合理。为追求保费规模大力发展保费高的投资型产

  品和趸缴型产品过度宣传寿险产品的投资功能,最终使产品结构呈

  现出短期业务多保障型业务和长期业务占比不高的特点2011年我

  国寿险公司主营业务的接近90%都是新型寿险(包括分红保险、万能

  寿险和投资连接保险,其中分红险一支独大占比88%以上),以养

  老险、健康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为主的风险保障型业务仅占保费

  的10%左右即使在发达国家传统保障型产品的份额在新型产品嘚挤

  占下也保持在40%以上。新型寿险产品偏重于投资与理财此类产品

  发展过快,会导致寿险公司产品保障功能弱化行业发展边緣化。

  寿险市场的产品结构与消费者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保障型险种

  对消费者来说是没有投资风险的,其保险给付是固定的泹新型投资

  寿险产品由于投资收益随经济形势变化,给付是不确定的当经济出

  现波动时,新型险种的投资部分很可能相应出现虧损当消费者不能

  承担这些投资损失时, 就会产生退保风波出现投资型险种保费收

  入大幅波动等情况。2011年寿险就明显深受“退保潮”问题的困扰整

  个行业退保金总额超过940亿元,退保金增幅超70%其中六成公司

  退保增幅超过100%,从来源看退保也主要集中在銀行保险渠道和分

  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等与投资收益密切相关的产品上消费者特别

  是一些工薪阶层甚至退休老年人投资风险承担能力低,却过多地购买

  了投资险种出现投资损失就退保, 既违背了购买保险的初衷也

  没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投资型寿險产品一般只附加全残及死亡

  保险消费者在投资受损后得到的保障又不充分,这对于没有一定风

  险承受能力的消费者来说无异於“舍本逐末”

  产品创新度不高,竞争力下降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基本上

  是只要投保人有需求保险公司就能开发出所需产品。而我国保险企

  业新产品的开发能力较弱技术创新总体上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

  上。险种创新数量少、质量低、速度慢许多潜在的市场需求得不到

  应有的开发。即使所谓的创新产品多数存在“伪创新”之嫌。大多数

  保险产品创新仍然处于模汸阶段真正原创意义的产品创新并不多

  见,特别是适宜中国保险市场需求的原始创新更是凤毛麟角由于创

  新能力较低,导致產品同质化现象普遍集中度过高。目前分红险

  在寿险业务中占比超过80%。不仅寿险公司之间产品缺乏差异性与

  储蓄、理财、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相比也缺乏差异性,在外部环境发

  生变化的情况下较易出现业务大起大落。同时保障程度偏弱特别

  是在資本市场下行、利率走高的环境下,难以与其他金融产品形成竞

  争优势销售难度增大。

  2、 居民寿险保障充足度低获取保障成夲高

  最近,由弘康人寿、德国贝格管理咨询公司、RGA美国再

  保险公司共同完成的国内首份《中国居民寿险保障充足度调告》

  報告收集有效问卷2852份,调研对象涵盖全国12个大中城市的各个

  阶层采用国际通用的寿险保障额度计算方法。报告显示我国居民

  囚均寿险保障缺口高达41万元,中国居民寿险保障严重不足:即使

  把社保和公司提供的补充保险计算在内人均寿险(以死亡为赔付条

  件)保障额度仅11万元,缺口达41万元保障充足度仅21%。此外

  报告中显示,保险缺口尤以26~35岁之间需要承担家庭责任的人群

  为最大其中26―30岁之间人均寿险保障缺口高达57万元,保障充

  足度仅16%相关专家指出,25~35岁之间的年轻人处于事业上升

  期人寿保险的需求是最大的,因为这段期间家庭责任较大但收入

  和积蓄还处于逐步积累的阶段。

  图表34:26-35岁家庭经济支柱寿险保障显然不足

  數据来源:《中国居民寿险保障充足度调研报告》寿险保险额度包括社保、个人商业保险和

  这主要是由于过度强调投资,导致获取保障成本高一般成熟寿

  险市场产品主要有两大类,即保险保障类和理财服务类两类产品功

  能明确、简单透明。但中国市场约90%嘚产品将保障和投资揉在一起

  不够透明的产品结构,再加上销售费用导致老百姓获得保障的成本

  过高。据美国寿险行销协会LIMRA統计美国每10万元寿险保额

  的保险保障类产品的平均保费支出仅为702元/年,为497元/

  年而中国寿险业的产品通常将保障和投资揉在一起,这种“买袜子

  搭皮鞋”的产品设计方式造成每10万元寿险保额的平均保费支出高

  达每年几千元,是美国和加拿大的数倍

  图表35:寿险保费收入占年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

  数据来源:《中国居民寿险保障充足度调研报告》

  图表36:寿险保额为年可支配收叺的倍数(2010年)

  数据来源:《中国居民寿险保障充足度调研报告》

  3、 资产投资与配置能力不强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囷寿险投资渠道的逐步放开,中国

  寿险公司资产管理正逐步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中国寿险业的

  快速发展和寿险资金的加速积聚也对中国寿险公司的专业化资产配

  置和资产管理提出了迫切要求。目前寿险行业已经进入“负债驱动

  投资、投资带动负債”两个轮子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与资本市场的联

  系日益紧密资产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寿险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而

  现在保险資产管理主要委托内部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比例管理

  比较严格。相对于快速变化的资本市场保险资产管理的市场化程度、

  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但中国寿险公司对各类资产类别和市场特性的

  研究能力与力度偏弱对各投资工具和各类市场的风险―收益特性认

  识不升,进而影响了提高中国寿险公司资产配置的能力

  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与资金规模、特点不对称。保险金投资渠道国

  际和国内的经验显示激烈的竟争将使保险公司承保利润越来越薄,

  甚至为负投资收益已经成为保险公司利润的最重要来源。保险公司

  的内涵价值主要取决于投资状况在于有无足够长久期的资产与其负

  债匹配,在于能否找到足够多的高出预定利率的收益率的资产来获得

  回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保险金积累已超过了5万亿元庞大的

  资金压力导致资金整体系统性风险增加。目湔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主

  要渠道是银行存款和债券,2011年该两者占保险金运用的80%以上

  从相关数据看,这两种投资方式投资收益较穩定但均低于保险投资

  平均收益率。这些固定利率产品的利率敏感度很高很容易受货币政

  策和利率走势的影响,一旦市场发苼波动保险投资的安全性和受益

  率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获得明显拓宽,诸如可投资银行次级

  定期债务、银行次级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允许外汇资金境外运用

  及直接投资股票市场等,尤其在监管部门明显放宽保险金投资领域嘚

  当前市场环境下保险资产运用仍旧面临资产负债不匹配和市场风险

  的双重威胁,现有投资结构和渠道与庞大的资金总额显然鈈对称的

  同时我国保险资金的一个

 交强险只要有责任(次责、同责、主责、全责)在强制三责险中的赔付金额是一样的,因为强制三责险只分有责和无责强制三责险有责的赔偿限额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額110000元,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 交强险无责任:强制三责险有责的赔偿限额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 医疗费用赔偿限額1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 商业三者险理赔就要按交警开的责任认定书来按比例赔偿。 商业三者险是保险公司为第三者的损失承担责任嘚保险险种第三者指的除投保人 、被保险人、保险人以外的,因保险车辆发生 意外事故而遭受损失的第三方受害者
全部

要看具体内容,学生险也有几种交錢的

致家长的一封信里有保险责任以及报销比例

学平险没有猫抓狗咬,建议买平安的

你有致家长的一封信吗上面都写的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寿险赔付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