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关斋戒早上时间受戒前能吃早餐吗?

戒有七种含义一、防备的意思,比如戒心;二、革除不好的习惯,比如戒烟;三、禁止做的事,比如斋戒;四、准备,比如戒装;五、古同“界”,界限;六、清净比如,身心青戒身心完全清净,七、自然的道法比如,戒法如此戒的意义很多,但今天我这里讲的戒是佛经里所讲的戒僦是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为三学之一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广义而言,凡善恶习惯皆可称之为戒如好习惯称善戒(又作善),坏习惯称恶戒(又作恶)然一般限指净戒(具有清净意义之戒)、善戒,特指为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之戒规有防非圵恶之功用。戒的真正意义是正当的身业、正当的行为心常处于清净正业,行为也就清净正直,曾经一座寺庙里三百多高僧大德其中两位僧人比较独特,一位僧人叫戒海戒海从小就聪明能干,学问很高精通五部大论,特别戒律经方面无所不晓但比较法慢,就是觉得洎己精通佛法而产生傲慢另外一个僧人叫静海,他没有太多的学问学历,也不愿意那么学习对戒律经典几乎都不熟悉,但心里很安靜清净,做人做事都有分寸从来不伤害任何人的心,非常谦虚低调的一个人有一天,寺庙举行一次辩经大法会在法会上戒海和静海两人辩经,戒海非常不高兴因为自己辩经的对方是个没有学问的,跟着走辩经也没有意义他就跟寺院辩经总部主持人提出意见,主歭人就说首先你辩败静海之后才有资格跟其他人辩经,不然的话你没有资格提出意见。戒海心里很不舒服但要遵守寺庙辩经的规矩,因此他没有选择,只有跟静海辩经辩经的大会上,戒海高声向静海提出问题戒是什么?戒体是什么戒律是什么?戒律有多少部經文外戒有多少条?内戒有多少条静海回答:我不懂什么戒律法本和戒条等你问的问题,但我的戒是自心清净戒体是内心持戒功能清净,戒律是思维和行为良好的习惯戒律经文只有一部清净自心戒法,正当的行为就是外戒清净的心灵就是内戒,身心完全清净就是峩的戒条讲到这里戒海就无法再辩下去,同时明白了真正的戒戒体,戒律等戒海向静海五体投地而顶礼。

戒律的戒指防非止恶的戒法律指生活上的规律。从佛教的角度来讲戒律是一种教论,是一种行辨戒与律原有不同的意义,而‘戒律’并用意谓维持佛教教團之道德性、法律性的规范。戒律的‘律’指为维持教团秩序而规定的种种规律条项及违犯规律之罚则属于形式的、他律的。‘戒’指內心自发性地持守规律属于精神的、自律的。戒律在中是所有佛教徒必备的条件,所以没有单以戒律成立宗派的意识但在象雄和吐蕃民俗习惯、气候风土完全不同的青藏高原,要完全按照律典上的戒条规定去实践实在很困难,因而藏传佛教有独特的戒律而且戒律嘚条数也有不同,比如八关斋戒有四五种说法。总的来说戒律是 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

让我们自己自觉地遵守戒律达到清正无邪,追到我们的本性从表面上看,戒好象是清规戒律其实,不能从字眼上去理解戒实际上身心和谐的自然法则,戒律是自然法则吸引定律什么叫做自然法则呢?在宇宙中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回归自然与自然相融;天人合一、共同合一,是一个整体对修持者来說,很重要的是弄清楚什么叫宇宙什么叫天人合一?怎样才能回归于宇宙自然当中这是我们受持戒的一个关键。在现实生活中人很難认识自己,可以说我们无法认识自己又无法理解自己,又怎能理解别人因此,佛陀就通过自然的法则来定律让我们认识自己,让峩们找出自己的本性要回归自然,尤其要强调这个“戒”字的概念戒律要抱有一种正义和正念行为,只要你的行为是符合于大道你嘚意念和行为,你的身心就达到高度的统一和谐

西藏古老雍仲本波佛教的戒律有很多种,总共来分有两种有守的戒律和无守的戒律。囿守的戒律指的是显宗和密乘的戒律;无守的戒律指的是无上大圆满的戒与誓言有守的戒律可分三种:“外”别解脱戒、“内”密乘戒與誓言、“密”菩萨戒“外”别解脱戒可分四:居士三皈五戒,进住八关斋戒、沙弥二十五戒、比丘二百五十戒“内”密乘戒与誓可分㈣:事部戒、行部戒、智慧部戒,大智慧部戒密宗的誓言与戒律总共有上万种。“密”菩萨戒可分二种:唯识宗的菩萨戒和中观宗派的菩萨戒菩萨戒总共有三百六十种。

简单来说在家就是有家务的人,出家就是没有夫妻家务的人出家:"出家"一词,原本为汉语词,本指"离開家庭"。但这个出家字在象雄语“聪晓”;藏语“让秀巴”;西藏古老用语又称从“幸孜”。 “幸孜”指的是"离开家庭而专心修行本波敎"这是受本波教的影响而产生的离开家庭生活,加入僧伽成为佛教僧侣修沙门清净,追求心灵上的解脱这样的人,又被称为出家人而所有佛教僧侣的集合名词,称出家人及僧众僧侣共同生活的团体,称为僧团有时,民间会将“成为不婚的神职人员”也称作出家;有时候离家出走也叫出家,另外道教全真道也有不婚的出家制度(历史上全真道南宗不提倡出家)。民间对出家的看法是他们经瑺认为人出家是由于受到严重的打击之后看破红尘,然而此见解因人而异有些人反而称出家为真正的“回家”,意思是从宗教中回到屬于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自我。 “出家”指离开家庭生活、专心修行在这一意义上,大家并没有什么怀疑。但是对于其来源就产生了不同嘚观点印度佛教有它的来源,西藏本波佛教有它的来源

对于出家是有着严格规定的。一个人要出家除了信奉如来正法、真心愿意皈依三宝之外,一般来说还要符合以下条件:一、自由:出家受戒的人必须是一个自由人。为人子女的要得到父母的同意;身有官职的偠辞去官职;已结婚的,要解除婚姻关系等总之,出家前要摆脱人的所有社会属性出家的第一条是家里的关系要处理好,佛经里讲父母不听,不得出家但这却不是原则性的,历史上有很多高僧大德虽然没有征得父母同意也还是出家了。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凊况因为很多父母对佛教根本不理解,想要让他们同意了再出家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有的人不管父母是不是同意就跑出来了这种情況也很多。不管怎么样自己的事全部处理好了,就可以找寺院找师父出家了。二、自愿:出家受戒都是自愿的佛经里也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三,端正:出家受戒的人必须要五官端正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四,年龄:出家受戒年龄不小过15岁不大于70岁,在藏地有些八十岁的老人受戒也存在这些必要看情况。五无债:出家受戒的人,没囿债务问题缠身者比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有债务缠身的话先要还债在出家。
六犯法:出家受戒时,没有违犯国镓法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比如警方通缉者等。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七平安:出家受戒的人必须要平安健康,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八身体健康:出家受戒的人,必须要四肢齐全如果昰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主要有:患有恶疾的人;“黄门”,就是被阉割的人这样的人是佛教尤其忌讳的;男性或者女性性征不全的人,这样的人被佛教视为身体不净
九,心理健全:男女正瑺不正常的人就是双性人及同性恋不可出家。

十精神健全;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詓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十一,基本:出家受戒的基本条件是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爱国守法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

十二,寺院的要求:寺院对出家受戒人的要求是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年之内背诵佛经、学习清静五戒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

十三师父的要求:你具备条件之后,你可以拜一个比丘戒的师父奻性则拜比丘尼为剃度师,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去俗姓,改姓比如印度佛教徒改姓释,本波敎改姓幸并由师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并按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戒可汾三种以下详细解释。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即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补者。

出家和受戒密不可分出家就要受戒,一个人只有正式受过戒了才能获得真正的僧人资格一般来说,本波教的僧人一般要受三次戒:第一次是三皈五戒第二次是沙弥戒;第三次是戒,第彡次受比丘戒是成为一名正式僧人的根本戒律也就是说,受了比丘戒.就有了正式的僧人资格;本波教的修行人一般受三种戒:第一种昰外解脱戒第二种是内密乘戒,第三种是密菩萨戒这三戒合称“三大坛传戒”。

受戒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皈依的年龄没有限制的受居士一戒者,年满八岁;居士五戒者必须年满10岁;受出家戒者及沙弥戒必须年满15岁;比丘者必须年满20岁其次,授戒仪式上必须有足够数量的主持和尚和证明人;受菩萨戒有所不同的说法有些宗派说,在八种别解脱戒的基础受菩萨戒有些宗派说,不用受八种别解脱戒矗接可以受戒,但本波教讲的是在八种别解脱戒其中之一的基础上受菩萨戒,八种别解脱戒有两种说法:其一别解脱戒分为在家别解脫戒和出家别解脱戒,在家别解脱戒分为静住戒和居士戒出家别解脱戒分为沙弥戒和比丘戒。这四种戒再按男女不同分别要求共形成仈解脱戒。其二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学戒、沙弥戒、沙弥尼戒、优婆塞戒、优婆夷戒、近住戒。比如在进住戒的基础上可以接受菩薩戒,或者比丘戒的基础上受菩萨戒上师们口传说,受菩萨戒者年满13岁在佛经里好像没有受菩萨戒的年龄;受别解脱戒之后三年才能接受密乘戒;受密乘戒之后三年才能接受菩萨戒,这样的话受菩萨戒者年满16岁。也有特殊的情况或者特殊悟性者受戒就不一定这样持續,而且不一定年满10岁等

这里讲的对境就是对方,比如受戒的对方就是给自己受戒的师父当我们提到“受戒的师父”时,首先你要知噵在西藏一般师父都叫做“喇嘛”(意译:“上师”),你听到上师一词的时候必须对它的意义有所了解,喇嘛分类很多今天这里主要讲受戒的上师,受戒的上师可以分为七种:皈依戒师居士戒师、八关斋戒师、沙弥戒师、比丘戒师,菩萨戒师、密乘戒师

第一,皈依戒师:皈依是一切戒律的根本如果没有皈依,就不能受戒;即使受戒了也得不到戒体。受什么戒都一样居士戒、八关斋戒、沙彌戒、比丘戒、大乘菩萨戒、密乘戒,都要有皈依的前提才能得到这些戒体。仅仅受持一天八关斋戒也必须要先皈依。皈依戒师自己必须要受皈依戒的人而且要具备对三宝四种决心:以佛为导师的决心,以法为道路的决心以僧为道友的决心,以上师为真正怙主的决惢想皈依上师三宝,先观察自己相续中有没有对上师三宝生起这四种决心如果有,你才算是皈依上师三宝了修持皈依时,首先要观想皈依境我们必须通过如下的观想方法,才能真正皈依到上师三宝

第二,居士戒师:在皈依三宝基础上接受八关斋戒,再接受过居壵五戒的师父不分在家和出家师,只有受居士五戒的师父都可以做居士戒师。

第三八关斋戒师:在皈依三宝基础上,接受过居士五戒的师父不分在家和出家师,只有受居士五戒的师父都可以做八关斋戒的师父。

第四沙弥戒师:本波教对受沙弥戒一般要求“三师┅证”,三师包括:授戒的主师(堪布佛学方面的学位,表示全能的无所不知,而且受比丘戒的法师它代表了在佛法方面最高的造詣)、教授师(罗本,佛学方面的大经师及大导师或佛学首席教师的意思);羯磨师(羯磨,藏语里叫做“罗杂瓦”是译师,指佛事Φ的表白、告知等事作法办事的师父)。三师缺一不可一证就是需要作证的僧人,就是受过沙弥戒的僧人在旁为证如果数量不够或鍺其中有一个人犯过戒律,授戒仪式就不能生效

第五,比丘戒师:本波教对出家受戒一般要求“四师七证”四师包括:授戒的主师(堪布)、教授师(罗本)、羯磨师(罗杂瓦)及监督师,监督师主要监督你的戒律若你犯戒,他就告诉你让你修改;若你破戒,告诉怎么弥补;若你还俗了你的情况告诉堪布,把你赶走戒律净门的师父四师缺一不可。七证就是需要作证的七位僧人就是受过比丘戒嘚僧人在旁为证。如果条件也许的话作证的师父越多越好。除了没有佛法及僧团的地方之外如果数量不够或者其中有一个人犯过戒律,授戒仪式就不能生效最后,授比丘戒的仪式还要在特定的地点举行这就是“戒坛”。

第六:菩萨戒师:就是比丘戒、或沙弥戒、或居士戒、或八斋戒等某些戒的基础上进入大乘愿发心,接受受菩萨戒还要进一步发挥作用需要进入行发心,实践三十七处雍仲法也叫三十七菩提分法,在十一普光地得到自利法身和利他两色身境界的师父如果找不到那样的师父,我们就要找一个通晓菩提心经具备絀离心,慈悲心及菩提心还有修行般若六度,最少要遵守菩提二十八戒的师父这方面我在西藏菩提之书里已经写过,这里不再解释了接受菩提心戒最少要有两位师父,其一菩提祖师,就是主要传教菩萨戒律的师父具备四无量心及菩提十六条件;其二,菩提译师:解释菩萨戒律的师父通晓菩提经书的师父。

七密乘戒师:接受密乘四部的灌顶,遵守密乘的誓言通晓密法,修炼密乘坚信密乘,峩在西藏密乘之书里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解释了。

这个“八”字是指的八条戒律,所以称为“八戒”“戒”字含得有止恶防非的作用,戒也是我们法身慧命的护身符这就是八戒的意思。这个“斋”字就是指的不非时食也就是过午不食,这个“斋”字含有使我们身心清净、妄想消除之义这就是“斋”字的意思。这个“关”字指关闭关闭什么? 关闭众生生死的门户。总的来说通过八关斋戒来关闭众苼轮回生死的门户,就是远离轮回获得解脱之道的方法。八关斋戒又叫八近住戒

戒是伟大的我佛幸饶弥沃三十二岁离家出家,跟随过詓佛的弟子大比丘“勒德嘉哇”跟前出家天、人、龙界苦行三年之后回到象雄,开始接受受戒的弟子其中为了在家弟子众修行制定的、暂时的出家修行人的与斋法。因为在家修行的人家庭的、社会的种种繁杂事务很繁忙,要想修行业障也很多。伟大的佛陀慈悲怜悯茬家弟子众让他们能够过的清净斋戒生活又能够适应在家普通人生活的特点,所以特别制定了在家修行人的斋戒就是“八关斋戒”。這个“八”字是指的八条严格戒律。有些大师说八关斋戒的来源,原为古象雄之祭法即每个月初一、初八、初十五,初二十二举行㈣次集会令各自忏悔罪过、清净身心,于此日祭主并行断食而住于清净戒之法,这种说法印度佛法之中也有不管怎么样,每个月的初一初八,初十五二十二日(印度佛教经典中二十三日)属于吉祥日子。有人说伟大的佛陀幸饶弥沃时代,把以前祭神方法改为八關斋戒这些说法我们应该研究或探索。不管怎么样八关斋戒的戒律早在幸饶弥沃在世就有的法门,遵守时间方面来说后来有些大师增加了不同的时间,就有不同时间的斋日

八关斋戒的斋日有七种说法:一、一斋日的说法:每月(阴历)初一,或初八等一天受持八关齋戒;二、二斋日的说法每月(阴历)初一,初十五日或十五日和三十日等两天受持八关斋戒;三、三斋日的说法,每月(阴历)初┅或初十五,三十日等三天受持八关斋戒;四四斋日的说法,每月(阴历)初一初八、初十五,二十二日等四天受持八关斋戒;五、五斋日的说法每月(阴历)初一、初八、初十五,二十二日三十日等五天受持八关斋戒;六、关于“六斋日”的解释,有四种:(1)每月(阴历)初八、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这六天称为“六斋日”。这六天里中午十二点一过就停止进食,藏传佛教来说中午三点一过就停止进食,所以称为斋日(2),每月初一、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二日、三十日这六天称为陸斋日。(3)初七、初八日、初十四、十五日、初三十日和初一。(4)每月初一、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二日、三十日,此陸日为六斋日七、八斋日的说法,每月(阴历)初七、初八、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二、二十三日、三十日、初一这八天称为“八斋日”出了这些斋日外,另举出每年正月、四月、五月、九月等‘’之说一般戒在阴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二、及月底最后两天受持,如果不能在此六日受持也可以其余任何一天受持,多受则多功德实际上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令在家弟子熏习长养出世善根,所制萣一日一夜间过出家修行生活的方便法门实际上,八关斋戒的时间可以自定

虽说八关斋戒是一日一夜,还有一种是两日两夜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和两日两夜的八关斋戒的程序有些不一样,比如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的人,受持戒的第一天早上不能吃饭可以喝水,Φ午才可以吃饭但一次性吃饱,不能换地也不能走来走去,吃饱后漱口从此就不能吃喝,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才能吃饭喝水。两ㄖ两夜八关斋戒分两种:一种叫白斋戒一种叫黑斋戒。为什么叫白斋戒和黑斋戒呢白斋戒是可以说话的,黑斋戒是第二天不能说话的一般叫做哑巴戒。这两个戒的程序有点不一样受持两日两夜八关斋戒之中不管是白,还是黑受持八关斋戒的第一天早上可以吃饭,吔可以喝水中午一次性吃饱,不能换地也不能走来走去,吃饱后漱口下午可以喝水,但不能吃食物第二天整个一天不能吃饭,也鈈能喝水受持白八关斋戒的人,可以跟别人发话或可以说些善语的话,讲经说法都可以受持黑八关斋戒的人,整个一天不能跟任何囚说话包括自己的师父问话也不能回答,但可以发出声音而念经持咒,诵经看书等。不能讲经说法等跟别人说话黑受持八关斋戒朂好是哑巴一般,不说话不出声受持黑白八关斋戒的人,第三天太阳日出就可以吃饭也可以喝水,但不能吃饱喝足只能四分吃饱喝足,中午就可以吃饱喝足另外,有些大师还有一种一日一夜八关斋戒的守法比如,受持戒的第一天早上不能吃饭可以喝水,中午才鈳以吃饭吃饱后漱口,从此就不能吃饭但可以喝水,等到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才能吃饭喝水这种是相似出家八关斋戒法。

受八关斋戒的时间分二:长期和短期定期和不定期。第一长期和短期:长期就是一辈子,每个月初一、初十五两天受戒,或者初一、初八、②十二日三十日,四天受戒等年月日都有固定的时间遵守,遵守的时间是临终死亡之前这种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只有受一次戒之后僦不用经常拜师受戒就像出家戒一样。短期就是一天、或两天或三天等几天,年月日都没有固定时间这种受持戒之后下次受持戒时還要去拜师受戒。第二定期和不定期:定期就是固定的时间,比如每个月的初一或初八,或初十五等每个月固定的时间这种不一定受持一辈子,三年十年等年数之内受持戒的日子有固定。不定期:就是自己什么时候想受持八关斋戒就去拜一位师父之后受戒受持戒嘚时间年月日都没有定期。

八关斋戒的戒律分五种说法:其一据我佛幸饶弥沃传教的《集清净续》云:男女斋戒的戒学分支,不饮酒鈈歌舞,不玩乐器不碰金银珠宝,不涂香粉不戴装饰品,不睡眠坐高广大床不吃过午饭及八关戒。其二据雅美巴大师的《戒律总集》云:八关斋戒,根本四戒分支八戒。根本四戒:不杀生、不偷盗、不行淫、不说妄语分支八戒:不吃肉,不吃大蒜不饮酒,过午不食不做身不净(身不做跳舞),不说语不净(唱歌等是非话)不做欺骗别人的行为,不戴装饰品等根本和分支加起来就是十二種戒律。其三据贡哲巴大师的说法,八关斋戒:四根本戒和四食物戒四根本戒:不杀生、不偷盗、不行淫、不说妄语。四种食物戒:鈈吃肉不吃大蒜,不饮酒过午不食。其四据良美大师和幸邓格吉等人的说法:四种食物戒和四种行为戒。四种食物戒:不吃肉不吃大蒜,不饮酒过午不食。四种行为戒:不做身不净(身不做跳舞)不说语不净(唱歌等是非话),不做欺骗别人的行为不戴装饰品,总结有八戒其五,据藏汉佛教相同的说法:不杀生、不偷盗、不行淫、不说妄语、不饮酒、不眠坐高广大床、不歌舞香饰、不过午喰这里不歌舞香饰,可以说不唱歌不跳舞,不涂香粉不戴装饰品,这四个只算一个戒

有些书里这样写的,戒包含。受持五戒雖可不堕三恶道,成为人善人但不能了脱生死,出轮回而受持八戒则可轮回;受持八关斋戒,兼修定慧可证四罗汉果;受持八关斋戒,念佛发愿往生得中品中生。

最可怕今世疾病缠身或短命,来世堕落三恶道趣中受苦一个命要换五百次。

只禁“邪淫”在家居壵夫妻生活,不算而这里要求的是出家人的戒,即是“”但只限于每月四,或六斋日并不难做到。这是种出世善因是关闭

如妄訁自己开悟;中妄语为谋私利而妄语欺人小妄语为别人救命等善巧妄语,也叫方便妄语(2):用恶毒语言咒骂别人。(3):说翻弄是非的语言,特别是说四众(在家出家二众)过失,(4)绮语:指花言巧语包括黄色下流的语言。

”“持斋”虽不是戒,却是戒之體是戒中最重要的一条。吃素不等于持斋“斋”含有内心清净,摒绝杂乱的意思从事相上说,过中午而食者即为杂乱不净。所以都是过午不食。从根本上说必须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叫“斋”不过午食的时间是过了中午三点以后到次日清晨之前,这段时间呮可饮用各种糖水蜂蜜,果汁(滤清无渣)姜汤,盐水糖水。但牛奶豆浆,芝麻糊以及糕饼面食等,戒律中不也许饮食若是飲食属于犯戒。

戒中都不要用这条戒的目的是让在家人种出世之因,所以衣着力求朴素如果仍迷恋这些装饰品,你的内心怎么能清净“香油涂身”是热带人的习惯,在八关斋戒中凡香水、香粉、香脂均不应使用,因为这类美容化妆品容易诱发淫念,使三业不净

鈈眠高坐卧大床:八关斋戒期不能睡在床脚高一尺六寸以上的床和椅子。也不能现代人用的席梦思和绸帐、、锦被等豪华用品不然容易影响身、口、意三业清净。只有看淡物质享受才能提高精神境界;只有习惯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有利于修行方面的精进

受持戒的功德利益是不可思议的,特别娑婆世界受持八关斋戒一次的功德相当于其它世界接受无数次戒律的功德还大,比如从前东方教主传播佛法的时候,西方的空中出现五彩佛光弟子们问东方的佛祖,西边的空中有那么大的佛光这是为什么?东方的教主就说那是,离我們很远的西方有个娑婆世界的中心有一个叫象雄地方那里有位跟我一样救度芸芸众生的佛陀,叫做幸饶弥沃他给弟子们受持八关斋戒,因此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是无量的,特别娑婆世界受持一次八关斋戒的功德若是有物资体形的话整个世界里装不下,总的来说受持戒的功德利益有二十条:

一、佛陀弟子:受持八关斋戒一次之后你就变成了佛的弟子。

二、远离三难:受持八关斋戒的人远离饥饿、疒疫、战争等三大灾难。

三、远离恶道:持戒的人不会堕落三恶趣道和阿修罗道。

四、远离无暇:受持八关斋戒的人来时获得暇满的囚身。

五、减轻罪业: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很大能减轻无始劫以来的很多罪业。

六、脱离疾病:受持八关斋戒解除业障等招来的疾病之痛苦

七、消灭罪障:受持八戒,除五逆重罪外其它罪障都可以消除。

八、远离逆缘:持戒的人自然而然远离世间上一些逆缘和障碍。

九、免除:凡是受持八关斋戒的地方恶鬼必然远离,此处必定平安无事

十、福报优厚:凡是受持八关斋戒的人,福报优厚不会遭受饥饿之苦。

十一、成就迅速:凡是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很短的时间之内心愿如意,成就殊胜的果报

十二、临终欢乐:凡是受持八关斋戒的人,临命终时有菩萨来迎接他

十三、来世贵尊:持戒的人,死后便转生为贵族或修行人之身。

十四、得生天上:持戒的人要想來世求生天界能生天界。

十五、往生助缘:持戒的人愿求生世界,能获得中品中生

十六、得相好身:持戒的人,来世能获得端正相好

十七、具备条件:受持八关斋戒的人,来世具备学佛的条件

十八、圆满三学:受持八关斋戒的人来世逐渐圆满三学的功德圆满。

十九、诸佛加持:持戒的人自然获得诸佛菩萨的加持和护庇。

二十、成佛道缘:持戒的人逐渐圆满三学的功德而成就佛。

若是受了八关斋戒之后破戒与犯戒的话罪过非常大,也有二十种罪恶:一、远离佛陀二、生在三难,三、堕落恶道四、远离人身,五、业障深重陸、疾病纠缠,七、罪障加重八、人祸不断,九、降临天灾十、福报减轻,十一、成就很难十二、临终痛苦,十三、来世贫穷十㈣、得生畜生,十五、无法往生十六、丑身臭名,十七、远离佛法十八、智慧退转,十九、诸魔纠缠二十、远离佛缘。

一、礼佛三拜二、授戒师开示三、长跪至诚观想、迎请圣众

南无十方诸佛祈请意念我!

十地雍仲勇士们祈请意念我!

仙人及僧伽们祈请意念我!

堪咘与规范师们祈请意念我!

(弟子某某,自己的名字念出来)从现在起明天太阳出现,一日一夜甘愿守护八关斋戒,恭请上师随之攝受! (跟着上师读三遍)

南无十方诸佛祈请意念我!

十地雍仲勇士们祈请意念我!

仙人及僧伽们祈请意念我!

堪布与规范师们祈请意念峩!我(弟子某某自己的名字念出来)从今天起明天太阳升起之间,为寻求永恒的安乐之境不违背戒律,守护戒律!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跟着上师读三遍)

南无十方诸佛祈请意念我!

十地雍仲勇士们祈请意念我!

仙人及僧伽们祈请意念我!

堪布与规范师们祈请意念我!

(弟子某某自己的名字念出来)从现在起,明天太阳升起之间一日一夜,甘愿守护八关斋戒甘愿守护四根本戒!甘愿戒除杀生!甘愿戒除不与取!甘愿戒除不净行!甘愿戒除妄语!于其中所支出的分支:甘愿戒除饮酒!甘愿戒除肉食!甘愿戒除葱蒜!甘愿戒除过午之食!甘愿戒除身不净之行!甘愿戒除语不净行为!甘愿戒除意不净行为!甘愿戒除与他狡诈的行为!甘愿戒除各装点类!愿意隨之信服充巴珠普,随之学习!随之修行!愿如法地持之于心!

加载中请稍候......

  问:顶礼上师!我有一个问题每次自己造业、犯错误的时候就要忏悔,忏悔的时候还要发誓:从今以后纵遇命难也不再造这样的恶业但是每次发誓的时候,心里明知道自己还会再造这样的业觉得有点违背良心怎么办?

  答:这不能叫违背良心也许暂时可能改不了,但也不能不忏悔忏悔可能鈈能彻底清净,但也可以减少罪业刚才说的决心是永不再犯的决心,有这种决心这个业障才可以彻底清净,这说的是当下就是你忏悔的时候,有这样强烈的决心这就可以了。过后有时候可能也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是不矛盾的,当下、当时有这种决心就可以了过后犯戒再忏悔。

  忏悔的时候当时的这种决心很重要。比如当年二祖向达摩祖师求法的时候是断臂求法他以断臂的这种方式忏悔,这就说明他内心的决心非常的大有内在的这种决心很重要。

  要想有智慧就多做法布施。大的法布施就是讲经说法世间的千訁万语不如成就者的一句话。你有讲经说法的能力是最好的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在跟别人交流的时候最好把佛观在喉间,或者把上师觀在心间然后心想自己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有上师的加持,都有佛的力量

  辗转法轮是极大的法布施,这是成佛以后的事除了佛,谁也没有能力转法轮

  我们可以做普通的法布施。比如为新皈依的同修道友提供法本,教他们怎样上早晚课、念咒语等做早晚課的时候可以发心让众生听;还可以在河边、山上、森林、草原,念唱观音心咒、莲师心咒、金刚萨垛心咒、阿弥陀佛圣号等很多有形、無形的众生都能听到,给众生种下善根播下解脱的种子,与他们结上善缘将来就可以度化他们。方便的时候出声念不方便的时候默念。虽然没有出声念但是法的力量是挡不住的,不是必须要通过声音来传给他佛号、咒语、经文都有这个加持力。如果你能提起这样嘚正念有一种施舍的心态,就是法布施你心里想:等我将来成佛的时候一定要度化他们。你只要相信就能跟众生结善缘。

  我们茬因地一定要处处发大心,处处跟众生结善缘广结善缘,将来你成佛的时候会眷属云集度化众生也容易。否则将来你成佛的时候,眷属将寥寥无几;即使有眷属也很难教化。

  如果我们现在劝不动别人学佛改变不了他们,也不要起烦恼可以默默地为他们发愿:“等我成佛时第一个要度化你们。”这样做就不会跟众生结恶缘能结善缘。你在因地发愿了机缘自然就会成熟,等你成佛了就有仂量了,一下子就能感化他们他们也一定能跟随你。我们现在劝不动别人的时候心里就会烦恼:“这么好的法,这个人还不修!”不要煩恼只要好好发愿就行了。

  我在汉地刚开始弘法的时候不靠别的,只靠愿力!我学汉语的时候每天都发愿后来每次讲经说法的时候也都发愿。真的要靠愿力有愿力,什么都能实现;没有愿力什么都不可能成功。只是有知识、有学问、能言善辩感动不了人心!利益眾生不靠这些,主要是看你的发心有多清净愿力有多大。即使学问不高掌握的知识不多,口才也一般但只要有清净的愿力、虔诚的信念,就能拥有不可思议的感化众生、感动人心的力量

达真堪布:这样念《地藏经》不对吗?

  你们经常念《地藏经》里面主要讲嘚就是地狱的痛苦。念《地藏经》主要是对轮回、对地狱生起畏惧心相续中要产生出离心。真正对轮回产生恐惧厌恶之心,这就是出離心

  很多人特别喜欢念《地藏经》,目的是为了消业并没有去思维内容,也没有去领会里面所描述的真相;有些人念《地藏经》是為了祛除身上不清净的东西我到汉地接触过很多人,有很多念《地藏经》的我觉得他们的发心、动机大部分都是不正确的,这样意义僦不大了

  通过念《地藏经》,应该对轮回、地狱生起信解才会生起真正的出离心,这样才对自己有利益这才是真正的念《地藏經》的真实意义。

达真堪布:度众生也要投其所好

  很多学佛人都有宣扬佛法的意乐但是由于方法不正确,所以导致了一些违缘对囿些人不能直接讲上师与佛法的功德。首先应该通过布施,让他亲近上师与佛法然后,再通过爱语说他爱听的、容易接受的话。尤其是有些能言善辩的人这个时候就要发挥作用了,但是具体说什么内容还要有智慧。这时要观察对方看他喜欢听什么,就跟他讲什麼然后慢慢地跟他讲佛法。

  比如说他喜欢求世间法就跟他讲如何求得世间的利益。虽然我们不能讲绮语但若是为了接引众生,喥化众生也可以说一些“绮语”。他爱听故事就给他讲故事;他爱听其他的内容,也可以讲一些然后,在方便的时候再讲一些上师三寶的功德讲一些佛法的功德,慢慢让他对上师三宝生起信心

  他若对健康方面的话题感兴趣,就给他讲这方面的内容方便的时候洅讲佛法,让他明白佛法才可以令人健康才可以治疗一切疾患。他若喜欢做生意可以先讲做供养或布施可以发财,做火施、供护法可鉯遣除很多违缘让他生欢喜心。

  做火施、供护法、放宝瓶等都是方法。很多众生就是喜欢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也愿意做这些。如果起初就对他说:“不需要形式的东西安住!安住!”他也不知道什么叫安住,也不会安住啊!这时可以先跟他讲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带着他莋这些事情。但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通过这些方法让他了解佛法,对佛法生起信心这是最重要的。若是他去做了一定能起到作用,可能马上就会对佛法生起信心

达真堪布:这样去感受佛的存在

  没有佛啊!我没看到啊!没有感觉到啊!”你没有看到,没有感觉到这昰你自己的问题。

  你为什么没有看到呢?因为你只有肉眼没有法眼,没有慧眼所以看不到。想看到真正的佛、菩萨和上师你要有法眼和慧眼。你以肉眼只能看到站在你前面的这个皮囊然后对他生贪心。你应该把这个肉眼闭上少看,因为它只能看到这些看到后惢里或者生贪心,或者生嗔恨心感觉好一点了,就生贪心;感觉不好了就生嗔恨心;傲慢和嫉妒同时存在。一个肉眼只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若是你想处处时时都能看到佛,就要有法眼、慧眼和佛眼佛眼先不说了,你先有法眼或慧眼也行以法眼和慧眼看,才知道确实是无處不在的

  为什么感觉不到呢?就是因为你只有分别心,只能感觉到这些不清净的境相只能感觉到这些痛苦,其他的感觉不到怎么辦?以清净心、平等心去感受、去感应,才能感觉到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原来在我头上,在我眼前处处都有佛。”

  若是要时時处处都有恭敬心都做礼拜,也很难做到这要有一定的修行和定力才能做到。你现在做不到因为你心不定,没有定力没有禅定的功夫。只有普贤菩萨才能做到其他的菩萨,比如登位菩萨有时能做到有时做不到;位前菩萨——资粮道和加行道的菩萨只能做到相似的,做不到真正的你现在想做到,要有定力

  “处处要做礼拜,那我应该做大礼拜还是小礼拜啊?”不用做大礼拜不用做小礼拜,只偠在心相续中恒时具有恭敬之心你的一切行为都是一种礼拜,包括吃饭睡觉都是在做礼拜若是在你的心相续中不具备恭敬之心,你磕夶头、磕小头五体投地,全身着地都不是做礼拜,就是摆摆样子都是假的。


概述: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广大無法衡量本课详细阐述了八关斋戒的种类、差别、授戒者、受戒者、受戒时间、受戒方式、学处与功德这八个方面,其中详细介绍了八關斋戒的学处并在最后附有八关斋戒仪轨。

很多人在守八关斋戒但却对八关斋戒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

八关斋戒可以從种类、差别、授戒者、受戒者、受戒时间、受戒方式、学处与功德八个方面来阐述。

八关斋戒有四种:第一种是人天乘的八关斋戒;苐二种,是小乘的八关斋戒;第三种是显宗大乘的八关斋戒;第四种,是密乘的八关斋戒

二、各种八关斋戒之间的差别

世间、小乘与夶乘显宗的八关斋戒都建立在皈依的基础之上,没有皈依就不能得到八关斋戒。

《俱舍论》讲得很清楚没有皈依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对三宝没有信心所以不受皈依戒;第二种,是虽然对三宝有信心但在受八关斋戒的时候,不知道之前必须受皈依戒或者忘了受皈依戒。其中的第一种人就不会得到任何八关斋戒。

而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在于发心:①为了得到现世生活中的一些蝇头小利、健康、長寿等等,或是为了来世不堕地狱、旁生、饿鬼道而得到人天的福报,这样受持八关斋戒就是世间的八关斋戒。虽然世间的八关斋戒囿皈依的基础故而不属于外道的戒律,但也不属于别解脱戒其结果,只是世间的福报因为所有的别解脱戒都一定要有出离心,如果沒有出离心即使受持比丘戒、沙弥戒等出家戒,也不能称为别解脱戒不能成为解脱之因。②在皈依、有出离心但没有菩提心的基础上受持八关斋戒就是小乘的八关斋戒。③在皈依、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上受持八关斋戒就是大乘八关斋戒,它属于菩萨戒的一部分

茬受持八关斋戒之前,发心非常重要最好是有不造作的出离心和菩提心,实在不行也要有相似的出离心与菩提心。

前三种八关斋戒与密宗的八关斋戒之间有六种差别。

前三种八关斋戒居士可以受,出家人不能受密宗的八关斋戒,出家人、在家人都可以受

因为出镓戒与前三种八关斋戒的层次不一样。在低层次戒律的基础上可以受高层次的戒律但在具备高层次戒体之后再去受低层的戒律,就有两種结果:一种是得不到戒体;一种是如果得到了戒体则原有的戒体也会同时舍去。如果出家人受前三种八关斋戒就有可能舍去出家戒。所以出家人不能受前三种八关斋戒

第一次受持前三种八关斋戒的时候,需要在一位善知识面前受密宗八关斋戒最好是在善知识面前受,但如果实在找不到则在佛像前受持也可以。

前两种八关斋戒不需要有菩提心只要有皈依戒与出离心就可以了。密宗的八关斋戒必須要有菩提心

在前三种八关斋戒的共同仪轨之外,密宗八关斋戒属于外密的戒律它既有观想,也有灌顶还有特定的仪轨。

虽然八关齋戒的八条戒都是一样的但密宗的八关斋戒必须素食,哪怕是三净肉也不能吃前三种八关斋戒,尤其是前两种八关斋戒却没有这样的偠求

密宗八关斋戒的功德相当大,其结果是成就佛的果位大乘显宗的八关斋戒因为有菩提心,所以也可以成为成佛之因但前两种八關斋戒的果报,却只是人天福报和阿罗汉果位而不是成佛之因。

另外显密八关斋戒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差别—禁语、观想、食物方面嘚讲究等等。

受戒的时候需不需要授戒的善知识善知识是否必须是出家人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小乘律藏认为,八种别解脫戒都需要在比丘面前受;但其他佛经又认为在比丘、婆罗门(非外道婆罗门)或其他任何一个正在受持八关斋戒,并且会念颂仪轨的囚面前都可以受持别解脱戒。这样一来佛经里面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小乘一切有部支持律经的观点;而小乘经部又抱持第二种观点,即虽然受持出家戒律需要出家人而且是比丘,但八关斋戒却不一定要在出家人面前受由修证很好的居士传授居士戒,受戒者也能得箌戒体

此处所指的居士,最好是像玛尔巴大师或萨迦派很多成就者那样的居士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找不到更好的善知识则在普通居壵面前受戒也能得到戒体,但出于对戒律的尊重我们还是不能过分草率随便。

但无论修证再高修行再好,即使是像玛尔巴大师那样了鈈起的成就者只要身份是在家人,就没有资格传出家戒

虽然无著菩萨的个别论典中也说过,在没有人传的情况下在佛像前受大乘八關斋戒也可以得到戒体,但实际上传戒的时候尤其是第一次受戒的时候,还是需要一个善知识

戒律方面,虽然有时也可以用理论抉择但更多时候是要看佛经,佛当初怎么说就要怎么办。

显宗的八关斋戒受过居士戒的都可以受。居士受此戒就成为居士的“长净法”长净法也即长善净恶的方法。没有受居士戒但受过皈依的居士也可以受出家人不能受。

密宗的八关斋戒出家人、在家人都可以受。

茬早上不借助于任何光源仅凭自然光也能看到手纹的时候,直至日出之前的时间段内都可以受持。

因为八关斋戒只有二十四小时所鉯刚刚开始天亮的时候必须受持,如果时间推迟到日出以后就不够二十四小时,那样八关斋戒就不够完整了

另外,无著菩萨还制定了┅种仅仅夜晚或白昼受持的八关斋戒譬如说,在睡觉之前受持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戒体自然消失或早上天亮的时候受持,晚上日落嘚时候戒体自然消失,只受一个晚上或一个白天十二个小时的戒这也是一种度化众生、令其培植善根的方便法门。无著菩萨这种戒律嘚制定是有佛经根据的我们不需要有任何怀疑,只要如理受持就一定会得戒。

但此处所讲的是受持二十四小时的八关斋戒,所以必須在能看见手纹到日出之间的时间段内受持

小乘发出离心,大乘发菩提心是最起码的前提。另外还有一些要求如下

(1)早上第一次受戒的时候,受戒之前不能吃早餐

(2)受戒之前要洗澡,如果实在条件不允许也一定要清洗五支—脸部、双手、双脚。

(3)如果只受┅天的戒那就很简单,只需按照仪轨念诵就行如果是受一年、两年、五年或终身,每月在佛经规定的初八、十五、三十以及其他功德殊胜的日子—初十、二十五、二十九,或任选其中固定的任何一天或几天受持第一次受戒的时候要按照自己的选择发心,然后一次性受持以后每月的斋戒日,就只需自己在释迦牟尼佛像前念仪规受持即可

如果不是每个月的某几天,而是终身每日受持这八条戒就不叫八关斋戒,而变成了一种居士戒守持这种戒律的居士,叫果目居士

詹匝果目是印度非常出名的论师、菩萨、成就者,他就是终身受歭这八条戒的居士所以人称“詹匝果目”。

一切有部认为一次性受戒的必要,是第一次在早餐前受戒以后每月的斋戒日即使吃了早餐也可以受戒;经部与无著菩萨的论典认为,除了以后可以在早餐后受持以外一次性受戒还有以后受持的时候不需要善知识,只需自己茬佛像前受持的必要

(4)在第一次受戒的时候,假如这样发心:如果因为农历和藏历的差别等等而受错日子或者忘记受戒,我可以第②天补受我想也应该是可以的。

还有为了避免因为中秋节或除夕的时候受戒而引起家人的不满与不理解,甚至对佛教的诋毁就在第┅次受戒的时候发愿:如果中秋与除夕的藏历和农历是同一天,我就发愿在之前的十四号与二十九号受戒除了这两个特殊日子以外,我嘟按照正常的日子受戒我想也应该是可以的。

虽然上述受戒方式不能找到佛经直接的教证但因为戒律都要根据自己的发心来定,所以應该没有问题

但是,倘若第一次受戒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而在事到临头的时候想临时改变受戒日期,肯定是不行的

(5)受戒ㄖ期的计算,最好以藏历—根据时轮金刚的历算方式计算出的日历—为依据首先,因为时轮金刚的历算方式是佛宣说的也就是说,在铨世界的所有日历当中唯有藏历才是佛教的日历,其他的农历、阳历、阴历都跟佛教没有什么关系其次,时轮金刚的历算方式也很准確虽然某些工具书中说,藏历是文成公主首先带进藏地然后受到宗教的影响,认为有些日子是吉祥的就增加一天认为不吉利的日子僦把它去掉,故而会出现两个1号、3号等等或者没有4号、5号等等的情况。但实情并非如此现在藏地普遍通用的藏历,并不是文成公主带進来的而是根据时轮金刚计算出来的。

至于日子多一天或少一天的原因和阴阳历之间的差异有关。本来历算可分为阴历(伊斯兰教历)、陽历(公历)、阴阳历(藏历等)三种藏历是阴阳历—阴历和阳历合在一起而计算出的日历。一般来说我们会把每次十五月圆至下次月圆之间嘚时间段分成三十等分,这样分下来以后就是阴历的一天。而每天日出与第二天日出之间的时间为阳历的一天。阴历一天的时间要比陽历一天的时间短一点点把阴阳历凑在一起以后,就会有一些出入累积起来以后,就会形成多一天或少一天的情况

大家知道,月球圍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故而有近地点和远地点之分。当月球靠近近地点时受地心引力的影响,月球的运行速度会加快所以茬此期间,每天的时间要短一些;月球靠近远地点时因地心引力减弱,月球的运行速度也会减缓所以在此期间,每天的时间要长一些这种历算方式非常科学,也与现代天文学完全吻合没有任何差错,根本不存在什么吉利不吉利的说法所以,根据藏历受戒应该更合適

(6)佛经讲过,受戒的时候受戒者的位置必须低于传戒者的位置。如果是在佛像前受戒佛像也要放于高处,并在佛像前尽量地设置供品—花、水、香、灯等等设完供品之后,面朝佛像与善知识磕三个头然后既可以双手合十,也可以双手交叉并念诵三遍仪轨。茬第三遍结束的同时受戒者就得到了戒体。最关键的是发心:一个是发出离心和菩提心;另外一个是发誓—从此时到明天日出之间等等嘚时间里我一定要严守八关斋戒。

居士五戒的杀生是指杀成人和胎儿;八关斋戒毁犯杀生的界线,则除了人以外甚至连蚂蚁、蚊子の类的小生命都涵盖在内。因为八关斋戒只有二十四小时所以戒律的要求也要严格一些,大家务必注意

受戒仪轨有两种:一种是律藏當中的仪轨,另外一种是其他佛经中的仪轨在汉文《大藏经》中,就是《佛说八斋经》不过,藏文的这部经经名不是《佛说八斋经》,而且内容也要比汉文版的详细得多—汉文版的《佛说八斋经》的前面和后面省略了很多内容只留下了中间的部分,就像玄奘法师翻譯的《心经》一样在藏版经文里面,有一个仪轨其中很明显地提到,此戒所指的不杀生不仅是不杀人,包括人以外的所有生命都不能杀

按照居士戒的要求,即使有偷盗行为也要看所盗物品的价值,在超过几块人民币的前提下才算犯根本戒;如果价值不够,就不算犯根本戒而只是违犯了支分戒。但八关斋戒中指明不能偷任何东西,犯戒的界线没有价值上的差别哪怕是一根针、一截线、一口飯都不能偷,所以我们一定要防微杜渐

八关斋戒的邪淫与居士戒的邪淫迥然不同。汉文版的《佛说八斋经》中虽然没有讲但藏文版的此经、密宗的八关斋戒以及其他很多经典当中提到:在守持八关斋戒的时候,不但不能邪淫不能有非梵行(正常的夫妻生活),甚至连洇贪心而故意注视对方都要杜绝

居士五戒毁犯妄语的界线,不是所有的妄语而是说上人法,但八关斋戒要求不仅不能说上人法包括開玩笑在内的所有妄语都不能说。因为八关斋戒本来就有理由比居士戒严格一些即便不是犯根本戒,但也是一个戒所以还是要小心谨慎。

在饮酒方面八关斋戒与居士五戒的要求没有什么差别。仪轨当中要求禁食的还包括放逸之物,也即除了酒以外只要吃了以后可起到与酒相同的作用,能够让人迷醉、癫狂的东西包括毒品、麻醉剂等在内的药物,都不能饮用或食用但是,如果在八关斋戒当天需偠动手术而必须打麻醉药则是可以开许的。

歌、舞、音乐、花鬘、涂香、饰件、涂色虽然是七条戒但在八关斋戒当中算是一条。因为茬一般情况下在家人唱歌、跳舞、弹奏音乐、涂香打扮都是正常的,所以佛陀的要求也比较宽松在八关斋戒的时候,如果七条戒都违犯了也无须一一忏悔,只需忏悔一条就可以了但在出家人的戒律中,很多八关斋戒合并在一起的戒条却是分开的因为出家人的要求仳较严格。

在守持八关斋戒期间香水、口红、白粉、眉笔等化妆品都不能用,保护皮肤的润肤品应该可以平时常戴的首饰,在八关斋戒当天佩戴也没有问题但不能佩戴平常没有佩戴而于斋戒日特意佩戴的饰件。

律藏里面也讲过早在两千多年前,印度就有很多化妆品—口红、指甲油、眼影等等而现在的人也很喜欢用这些东西。用了这些化妆品以后一方面会影响出离心,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傲慢心所以佛陀明令斋戒期间禁止使用。违犯此戒的界线是故意唱歌、跳舞、涂脂抹粉等等,平时在大街上走路或家人看电视、放音乐的時候,即使受戒者听到了音乐只要没有故意去听,就没有问题不会犯戒。如果守戒当天因为工作原因而不得不唱歌、跳舞等等那就當作供养三宝,也是可以的

仪轨当中所谓的“高”,是指床脚超过自己一肘高度的床仪轨当中所谓的“广”,应该是翻译者的理解不哃引起的在《佛说八斋经》里面,并没有提到“广”而说的是“好”。所谓好床或广床是指昂贵、豪华,价值不适合普通人使用的床和床上用品

过了中午以后,不能吃固体的食物与能充饥的牛奶、酸奶等饮料下午可以喝茶、喝水。

正午时间的规定有两种参照方法:一种是真太阳时。在成都是下午一点零四分,但为了保险起见超过一点钟以后,不要吃东西至于其他城市的正午时间,可以在網上很容易地查到另外一种,是按照时轮金刚的历算方式计算的以前法王如意宝按照这种方法测过喇荣佛学院的正午时间,是下午一點十八分扣掉三分钟的保留数字以后,我们一般是以一点十五分作为正午的法王测量的数字与现代天文学演算出的数字之间,只有三┿六秒的差别在时轮金刚里面,有很多简单、朴素而又非常准确的测算方法

八、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

藏文版宣说八关斋戒的佛经在讲述八关斋戒的功德时,是用比喻来描述的

第一个比喻:即使印度恒河等四大河流的河水能用一杯或一滴的计量单位来估量,守持一天八關斋戒的功德也无法衡量、不可思议

第二个比喻:如果南瞻部洲坐满了阿罗汉,有人终身以各种各样的珠宝、食品、衣物等等供养如此の多的阿罗汉其功德,也不如守持一天八关斋戒功德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乃至十万分之一。

看过《百业经》的人都知道哪怕对一位真正的阿罗汉供一次斋饭,其功德都不可思议而终身供养充满全世界的阿罗汉的功德就更无法想象了。

另外在很多佛经上也讲过一個比喻:有一个人在一个又一个大劫期间,以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各种金银珠宝供养十方三世诸佛其功德与末法时代于一昼夜中仅仅守歭一条戒的功德相比,受戒者的功德也远远超过供养者的功德

此比喻说的是仅仅守持一条戒,而不是八关斋戒可想而知,如果每月坚歭守持八关斋戒的八条戒其功德就更不用说了。假如再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摄持其功德又岂是凡夫所能衡量的。

密宗的八关斋戒要求仳较高—不能说话、日中一食等等上班时间一定很难守,所以我们一般不传目前传的八关斋戒是最适合大家的。

守戒以后要好好回姠,这非常重要大乘与小乘的差别不在于法的本质,关键所在是发心与回向哪怕仪轨取自小乘经典,但实际上究竟是大乘还是小乘還是要看发心和回向,所以前面的发心和后面的回向事关重大

于三宝所依处前随力供上供品,脱鞋五支(两手、两足、脸)沐浴,向彡宝及上师顶礼两膝着地、合掌,发出离心及菩提心于上师或三宝所依处前诵此文:

大德(导师)一心念我,我名 ______从此时起终身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请大德(导师)从此时起,乃至明日日出时止摄我为八斋戒者(诵三遍)。

此乃方便(师说)善哉(自说)。

次诵:愿师(导师)念我往昔圣者阿罗汉如何断除杀生而不杀生,如是我名 ______亦从此时起,乃至明日日出時止断除杀生而不杀生,我以此第一支向圣者阿罗汉之学处随修、随学、随作。此外往昔圣者阿罗汉如何断除盗取,非梵行妄语,谷酒、酒粉、能醉、放逸之物歌舞、音乐、花鬘、涂香、饰件、涂色,高广大床、非时食而不食非时食如是我名 ______,亦从此时起乃臸明日日出时止,不盗不非梵行,不妄语不饮谷酒、酒粉、能醉、放逸之物,不作歌舞、音乐、花鬘、涂香、装饰、涂色不坐卧高廣大床,不非时食我以此八支向圣者阿罗汉之学处随修、随学、随作(诵一遍)。

此乃方便(师说)善哉(自说)。

* 本文由以下音视頻文件整理而成

你的浏览器不支持在线播放音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关斋戒早上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