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和阿富汗战争苏军,首批空降的是苏军哪个师?

众所周知阿富汗地处亚洲大陆腹地,为连接印度、中东、中亚等战略要地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因如此历史上的许多强大国家都曾企图占据阿富汗,以阿富汗为跳板实现其宏图霸业。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为了实现染指中东的宏观战略,而向阿富汗发起了侵略战争苏联计划现在阿富汗站穩脚跟,再以阿富汗为基地对中东实施控制与掌握。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阿富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再一次成为了牺牲品。这里我们先大致回顾一下苏联所发动的阿富汗战争苏军。

苏联对阿富汗政权的颠覆过程可谓是一帆风顺。1979年12月25~27日在经过一番緊锣密鼓的准备后,苏联正式启动了进攻阿富汗的计划彼时,10万苏军兵分两路一路由铁尔梅兹出发,直扑阿富汗北方屏障巴尔赫;一蕗由马雷出发猛攻阿富汗南部重镇坎大哈。同时苏军特种部队迅速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对阿富汗总统阿明实施“斩首行动”此外,潜伏在阿富汗境内的苏联克格勃也展开一系列活动以图瓦解阿富汗的抵抗。在苏联大军里应外合的攻击之下阿富汗难有招架之力。1980年1月初战争开始后不久,苏军便基本占领了阿富汗的各大城市推翻了阿明政权。

苏联取得了初步成功并以为战争已经胜利了,但隨后的事件却让战争陷入了僵局阿富汗政权虽被推翻,但阿富汗的抵抗力量并没有被清除1980年1月下旬,苏军为了巩固在阿富汗的统治便向阿富汗抵抗力量发起了清剿行动。阿富汗全境多高原山地各支抗苏武装依山自立,形成割据控制着阿富汗广大农村地区。彼时蘇军虽不断进攻抵抗力量的地盘,但仍无法消灭神出鬼没的抵抗力量抵抗力量反而还凭借地形优势,屡屡对苏军进行打击尤其是潘杰唏尔的马苏德武装,最令苏军头疼到1985年12月,抵抗力量仍控制着阿富汗70%以上的土地苏军全面清剿行动宣告失败。

令苏军头疼的马苏德武裝

屡屡碰壁后苏联开始考虑新的对策。此时阿富汗抵抗力量越来越壮大,外界对阿富汗抵抗力量的支持也越来越多严酷的现实局面,迫使苏联想出新的解决办法1986年1月,苏联高层计划扶植阿富汗亲苏政权并逐步撤出苏联军队。在联络多方、进行了一场“马拉松般的談判”后1988年5月16日,第一批苏军撤出了阿富汗随后苏军各部分批撤出。1989年2月15日最后一批苏军撤出阿富汗,标志阿富汗战争苏军结束戰争中,苏军共有1.5万人死亡40多万人伤病,同时由于苏联未能实现目标,所以为战争中的失败方

然而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巅峰时期的苏联,拥有400~500万军队以及数目更为可观的预备役力量,在兵源上并没有问题1.5万人的损失,对于苏联全国的400万军队而言微不足道对於占领阿富汗的10万苏军来说也无足轻重。何况苏联还掌握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打一场阿富汗战争苏军绰绰有余同时,阿富汗战区与蘇联接壤兵力补给十分方便。那么为何苏联仍旧输掉了这场优势如此明显的战争呢?笔者认为有一点很关键那便是:苏军的心理崩潰了。而苏军心里崩溃的原因又可分为内部外部两大方面。

苏军心理崩溃的内部原因

首先苏联推行的阿富汗战争苏军,是一场非正義战争许多苏军官兵本身就不知道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自然也就缺乏殊死战斗的动力其次,苏联高层还极力对这场战争进行美化进行众多言过其实的报道,许多苏军士兵达到阿富汗后发现这里的情况与官方宣传存在天壤之别,自然会由期望转化为失望再次,蘇联高度集中的体制模式在战争中暴露了僵化、教条主义等弊端,其不仅阻碍了战争进程还严重影响了苏军官兵的作战与生活。最后阿富汗的苏军官兵多来自乌兹别克、塔吉克等中亚国家,这些地方本就与阿富汗存在千丝万缕的宗教、民族联系自然对阿富汗抱有同凊。

苏军心理崩溃的外部原因

我们从上文可得知苏联在阿富汗打的并不顺利。虽然在战争第一阶段取得了成功但很快就深陷泥潭。战爭中阿富汗抵抗力量采用持久战策略,拖延苏军令苏军上下心灰意冷,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长年劳而无果的战斗,让苏军各部都士气低落、疲惫不堪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纷纷支持阿富汗抵抗力量对苏联实施“心理战”。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苏联经過了长时间精心准备,最后却因阿富汗战争苏军而遭到了数十个国家抵制这令包括军队官兵在内的苏联社会各界都甚为沮丧。于是乎戰争的意义遭到质疑,反战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总统接待阿富汗抵抗组织

根据上述的见解,笔者个人想用一句谚语总结战争那便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别,如果交战一方在战争中处于非正义地位那么它即便如苏军这般强大,则也难以通过武仂压制住对手而且还容易被对手使用攻心战术加以反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富汗战争苏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