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是一个联盟为啥要叫它苏联是超级大国吗

军事在二十世纪的国际政治术语Φ苏联是超级大国吗是一个使用频繁的词汇。这个词汇来源于二十世纪初年当时的国际政治学者开始意识到大国中有极少数的国家,甴于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特别大而具备了大幅超出其他大国的左右世界事务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很清楚的展现了这个形势:同盟国和轴心

今天我们回顾苏联解体刨除对蘇联解体原因的连篇累牍的分析,简单去看苏联解体进行时中苏联社会各个人群的反应我们惊讶的发现,从对苏联解体具有决定性意义嘚“8·19事件”开始作为苏联国家武力后盾的苏军,就处于碌碌无为的状态之中:

苏军为何没能涌上莫斯科街头就好像当年他们在匈牙利、波兰所做的一样,去镇压街头的人群是什么造成了这支曾经称霸世界的军队威风不再?是因为当时席卷整个苏联的贫困、饥饿么还昰苏军的政治思想工作出现失误?抑或其他更深层原因


二战初希特勒开始进攻后,前线有几十万军队都不知道怎么打,最后被俘虏了这些俘虏回来以后又继续打仗,当时斯大林都进行了审查但很少有因为冤屈而起来反抗,军队在苏联时期基本上是一种镇压工具尤其在勃列日涅夫时期,镇压很严重然而每次镇压都有不同反应,军队认为可以让我去镇压但是必须要命令我,没有命令纸条我不去

普通民众是不向着这个政权的,知识分子也不喜欢到最后官员们也有问题了,晚期看出来有一部分社会特权阶层的人,他有一种权利但又不愿意改革,想维持这种特权不想让这种权力消失。八一九事件是紧急状态委员会挽救苏联的最后一步但这些人理想是挽救苏聯,实际上是挽救他们的特权地位

从民众角度讲,首先不需要打砸抢老百姓并没有想到要对苏联解体表示抗议,表示不满我经常到那边去,游行都没有民众对这一块不大关心。因为在这之前戈尔巴乔夫也好,叶利钦也好领导人已经改变好几次了,但苏共领导人當时已经不把民众生活改善放在首位而是把它自己集团的改善放在首位。

随着开放封闭的局势不复存在,很多人随着战争到欧洲去俄罗斯知识分子、知识军官到了巴黎,回来以后也变得开放思维方式、文化方面与西方都有了比较,文化上很多新的思潮涌进来从只能说斯大林社会主义是光明正大的道开始批评,之后就是记录一些阴暗面的东西

1991年8月19日政变,将苏联国家的命运推到岔路口在转折的關头,身为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果断活动一方面前往俄罗斯政府所在地:白宫,另一方授权俄罗斯共和国外长组建流亡政府就在这紧張关头,让人称奇的是叶利钦竟然可以联络上部分效忠于他的军队。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一支开往白宫的苏军在遭遇俄罗斯百姓包圍后,军官跳上车公开宣布自己“不是来镇压人民”枪膛里没有子弹!无法想象,这样的军队能够承担起包围白宫乃至抓捕叶利钦的作鼡

进入白宫后的48小时,恐怕是叶利钦一生中最受煎熬的两天两夜虽然他和他的助手做了相当的准备,但与军队相比仍然不堪一击更哬况,他的对手根本不需大规模动用军队只需派出精悍“阿尔法”特种部队,就足以将其置于死地可在这两天两夜中,无论是预想的蘇军进攻还是“阿尔法”的斩首行动都未出现。甚至部分进入莫斯科的苏军部队在遭遇民众的围堵后竟后撤。苏军又一次以不作为囙应了那些试图挽救苏联命运的苏共领导人,将苏联国家进一步推向深渊

政变发生后,新华社记者在白宫周围看到包围白宫的坦克,竟然将炮管指向外面这架势根本不像是抓叶利钦,倒像是叶利钦的近卫队实际情况相差不远,包围白宫的一个装甲师投向叶利钦连蘇联的镰刀斧头红旗也被从车上拔下,换上了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在苏联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苏共领导人们站絀来,试图挽救这个苏联是超级大国吗谁能想到,曾被他们倚重的军队竟然阵前倒戈。是什么原因令苏军做出这种选择是因经济困難军官生活困顿?

苏联“八·一九事件”的透视与剖析

对“8·19事件”的评价分歧更大有人认为它是历史的进步,有人提出它是历史的倒退;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新俄罗斯人”战胜“旧俄罗斯人”的战斗有人指出它是一场“新生资产阶级”战胜“苏维埃人”的斗争。

事件嘚泡制者们目标不明确手段不合法,斗争不得力从头到尾都给人以受人操纵的感觉。有人说八人帮是“祖国的救星”有人说他们是“被出卖的受害者”。有人说他们是些“没有犯罪的罪人”

他既想站在八人帮一边,又想站到叶利钦一边他的悲剧根源就在于他左右搖摆,看风使舵政治上不坚定、处事没主见。而不坚定没主见又是政治家的大忌。

最早倒戈的军官就是苏空降兵司令员、后来的国防蔀长格拉乔夫上将他在8月19日上午接到叶利钦的电话后决定服从叶利钦指挥。图拉步兵师的师长就是叶利钦的私人朋友8月20日上午,远东軍区司令诺沃日诺夫对记者说他的部下已有一半人拒不执行紧委会的命令。

苏联解体前后的军队似乎印证上面的判断:解体前,虽然仩层腐化严重但中下层军官生活愈加艰难,以住房为例大批下级军官无法按时分到住房,低级军官住在办公室、小旅馆的情况非常普遍解体后,这种情况不仅未减轻反愈演愈烈,加之已习以为常的拖欠工资、供应困难等问题令俄罗斯军人极为艰难。正因为如此軍队中各种不法行为有增无减,连上级也不得不视而不见否则,那就是“你挡了我财路我要你的活路”,真个到了敢刺刀见红的地步

自从1999年9月份卢布开始新一轮恶性贬值后,苦难已大面积引向军队俄罗斯军队的许多地面部队实际上已被莫斯科当局放弃,至少有3个月沒有发薪水食品供应也微乎其微。100多艘核潜艇停泊在年久失修的基地码头上艇上使用过的核燃料棒都塞进本已塞得满满的分割间内。

洎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官倒卖军火的事件时常发生。据俄罗斯检察机关的资料显示在苏联解体后近10年的时间里,俄军被盗装备总价徝约为3500亿卢布至于这10年陷入到倒卖军事装备丑闻之中的军人,更是不计其数仅“将军”级的军官就高达100人之多。正是由于这种现象太過平常且将军级军官所涉案件的人员也过多,这近百名的将军级嫌犯最终仅有5名被法办。

1999年8月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2000年1月4日,在俄军攻打格罗兹尼时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车臣非法武装的一个谈判代表来到内卫部队守卫的阵地要求指挥员向他们提供弹药和食品。遭拒絕后这个代表说道:“请你们给我们点弹药行吗?要不就卖一点。陆军都卖给我们了难道你们就不能卖一点吗?”

以上种种似乎可鉯解释:当戈尔巴乔夫发动他的改革后很快砍在苏联军队身上,大规模的撤军、裁军本身已经令苏军伤痕累累,加之经济改革失败政治改革造成了思想体系的混乱,苏军当然不具战斗力更对苏共中央没有丝毫忠诚心,开始向叶利钦频送秋波待到苏联解体,大部分哋面部队被新的俄罗斯国家放弃这些军队便很快蜕变成一支向钱看的团体,可以为了金钱变得无比疯狂可事实真的如此么?苏军真的昰因此而在苏联面临分裂的关头毫无作为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上百万枪支非法流落民间受利益驱动,俄军中部分军官竟置国法于鈈顾疯狂参与地下军火交易。

退役的前苏联军官维克多·布特的经历堪称现实版的《战争之王》。他是一位靠推销战火和鲜血发财的军火商恐怖大亨拉丹10年来购买的绝大多数军火都是布特出售的,直到“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前的最后几天布特向“基地”组织提供军火的飛机还飞进了阿富汗。

一些武装人员设法得到了不少武器其中大量被隐藏在一个东邻乌克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它名为“特兰斯德尼斯特”虽然世界没有任何国家承认它,但它却拥有大量旧的、新的、改装过的待售武器(苏军撤退时在该地遗留下5万吨军火,起码够塞滿2500辆集装箱运输车)成了一个危险的军火走私集散地,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大量黑市军火商

前远东军区军官尼古拉耶夫的盗窃则更为囂张。他将苏-27战机的零件卖到国外致使某航空兵一个团失去战斗力。中校斯托罗茹克和上尉托尔卡契夫长期以来一直偷窃飞机零部件囷弹药。他们在以25万美元出售苏-27战机无线雷达设备和“敌我”识别器时被抓获在马利诺卫戍区飞行部队,一批军官参与倒卖飞机发动机、设备和空对空导弹

在苏联面临民族主义分离势力威胁时苏军绝非毫无作为,1986年12月16日哈萨克青年学生聚集在阿拉木图的中心广场上抗議,苏联调动了包括克格勃在内的强力部门进行了镇压武装到牙齿的警察和安全部队对手无寸铁的示威学生和群众大打出手,其中最令囚发指的是对女青年进行猥亵甚至强暴整个事件中有2人被打死,200多人受伤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阿拉木图事件”,这是戈尔巴乔夫执政後发生的首起严重的民族抗议活动

1989年4月8日大批人聚集在第比利斯中央广场上助威。午夜过后军队挥舞着挖战壕的铁锹和气枪袭击集会群众。倒在地上的人被打死毒气直接喷向手无寸铁趴在地上的人们脸上。几十人被送进了医院许多人中毒。令人不解的是负责这项荇动的军方当局拒绝承认曾用毒气来对付示威群众。

阿塞拜疆“人民阵线”夺取了加盟共和国的领导权阿塞拜疆共产党的领导人维吉罗夫逃亡到莫斯科,“人民阵线”控制了首府的所有要害部门1月15日,莫斯科派遣军队进入该地区但是直到1月19日军队才大规模进入巴库。軍事行动后巴库恢复平静一名将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局势“紧张到了极限”官方统计的死亡人数不到100人,但是人人都觉得远不止如此

1990年俄罗斯民主派希望在莫斯科举行游行示威,虽然活动获得了批准但最高苏维埃通过一个声明强调,只允许在被认可的地点进行被批准的示威游行总理雷日科夫发表电视讲话,要求老百姓呆在家里不要离开最后,允许示威游行者在高尔基公园举行集会但是,军队被调入莫斯科城以加强警戒防止示威游行者进入市中心冲向克里姆林宫。

1991年初“阿尔法”特种部队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行动造成14洺平民以及1名阿尔法成员的死亡。这场流血并未挡住立陶宛人的分裂决心随后大批苏军将维尔纽斯包围,与立陶宛分离势力对峙以上種种,苏军在镇压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势力时异常卖力和骁勇为何半年过后的“8?19事件”里苏军竟彻底放弃了他们为之效忠的苏共最高领导层?

戈尔巴乔夫、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等人对立陶宛局势作了评估亚佐夫担心立陶宛的卫戍部队已被包围,强调波罗的海地区不能放弃最后,戈尔巴乔夫挥了挥手:“你们试试吧!”

11日苏军出现在维尔纽斯的大街上,伞兵部队占领了立陶宛国土保卫局大楼新聞大楼也被占领。12日坦克部队进城。13日凌晨10辆坦克围住了立陶宛电视大楼克格勃特种部队强行占领了这座建筑。在晚上的冲突中14名竝陶宛人和一名克格勃特种部队队员死亡。

苏共中央和最高苏维埃决定自1988年7月26日起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组织轴实行中央直接治理,并任命阿尔卡季.沃尔斯基为自己派驻斯捷潘纳科特的“全权代表”1989年11月,沃尔斯基结束毫无成效的使命返回莫斯科意味着戈尔巴乔夫政策嘚失败。

政府和军界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受到了损害军界领导人认为国家领导人不公正地将政治家挑起的危机的责任转嫁到军队身上。在苐一届苏联人代会上代表们指责军队,戈尔巴乔夫没有勇气出来承担责任博尔金曾向戈尔巴乔夫提出建议:“您可以把全部责任承担丅来。您的下属受践踏这也不是好事。”但是戈尔巴乔夫没有承担责任,军人自然对他不满


虽然苏联军队在对其他加盟共和国的镇壓中如此卖力,但并不意味着苏军内部就与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中央是一条心事实上,1990年红场阅兵后不久在一次有千余名苏军军官参加的会议上,这些军官毫不隐瞒改革以来对苏共领导人愤怒认定戈尔巴乔夫应该为当时的状况负责,甚至公开表达了对戈尔巴乔夫嘚领导已不抱幻想在这种情况下,戈尔巴乔夫乃至苏共领导层对苏军的掌握无疑开始失控这种情况下,军队的精英比如“阿尔法”昰否可以信赖?

苏军中的精英没是否可靠呢事实证明,在“8?19事件”连阿尔法部队都表达出对苏共领导人的反感而这种情况正是苏共領导人自己造成的:就在当年1月的维尔纽斯事件中,竟无人出来承担下达命令的责任苏共领导人的推诿最终造成了阿尔法部队是自行出動的“事实”,以至于那名牺牲的阿尔法成员家中竟没得到抚恤金试问,谁会为这种没有丝毫担当的领导人卖命即使这样,苏共还是能找出一些忠于它的部队可为何这些部队在“8?19事件”中纷纷退缩?

俄罗斯民族逐渐形成民族优越感和自豪感帝国时代深信“帝国”嘚扩张就是俄罗斯救世使命的体现;苏维埃时代,俄罗斯民族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用成就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特殊使命。俄羅斯民族对于自己的特殊使命一直深信不疑其意识中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优越感始终没有改变过。这种优越感的现实体现就是对本国其他民族的蔑视,以及在镇压分离势力时毫不留情

当俄罗斯这种自豪感和优越感指向本国,即俄罗斯国家而非苏联时,以俄罗斯民族為主体的苏联军队表现出不可靠性:任何一名俄罗斯将军都不愿承担挑起内战的责任普通士兵更不愿背上屠杀妇女儿童的罪名,尤其是葉利钦以俄罗斯共和国总统身份下令时苏军中俄罗斯族官兵的效忠主体也就悄然发生改变。

“8?19事件”过去后不久的1991年10月乌克兰立法機关通过法律,授权政府在苏联驻扎乌克兰军队的基础上组建独立的乌克兰军队在此前后,其他各个加盟共和国也在操作这个行动到這时,曾经强大的苏联国家军队终于走到了终点当联盟倚仗的武力消失后,这个国家联盟又有何种手段维持自己的存在呢

原则上来说,世界上有两种帝国跨海帝国和领土毗邻帝国。俄罗斯无疑属于领土毗邻帝国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类似的领土毗邻帝国,比如奥匈帝國就俄罗斯的扩张来看,他以一个相对纯粹的俄罗斯公国为基础四处征服扩张,对所征服民族进行直接、间接管理在模式上更像是┅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只不过各个殖民地被彼此相邻的领土所掩盖但是,当苏联成立若干民族加盟共和国后这种殖民地性质就凸显出來。正由于中央宗主国对各个附属地的经济掠夺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性,更由于核心民族对其他附属民族的天然优越感也加罙了殖民地核心区域,与其他被殖民地区的矛盾终于,这个矛盾在1991年彻底爆发所有的殖民地纷纷独立,最终只剩下一个以俄罗斯民族為绝对核心相对单纯的民族国家:俄罗斯共和国。到这时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唯一殖民帝国,也终于瓦解

苏军崩溃苏联解体早有征兆

蘇联解体之后,人们回顾历史发现有许多事件预示了这一天的到来。1975年苏联海军军官萨布林劫持“无畏号”战舰呼吁改变国家路线的倳件,被视为苏联解体的一大征兆

1975年11月8日晚上7点,时任苏联北方舰队“无畏号”战舰副舰长的萨布林秘密来到自己服役的这艘战舰上登上“无畏号”之后,萨布林直接来到了舰长阿纳多里·波杜尔内的指挥室。他向波杜尔内讲述了自己的一个行动计划并征求舰长的意见。听了萨布林的计划波杜尔内睁大了眼睛,并毫不犹豫地予以拒绝而且他还严令萨布林不得执行这一计划。

身为美国军人却一直憧憬社会主义制度。冷战时期他将众多绝密情报输送给苏联,从而避免了两个苏联是超级大国吗间核战争的爆发在九死一生被营救到莫斯科后,他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但苏联解体前夕的社会动荡,让他深深为这个国家感到惋惜最终,他选择了用一种奇特的方式结束自己嘚生命

在里加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件,起初它似乎反映出已决定要在那里使用武力。特种防暴部队的小分队袭击了拉脱维亚内务部大樓在整个过程中杀害了五个或者六个人。他们在午夜后两小时又撤走了当战斗打响的时候,拉脱维亚总理伊瓦尔斯·戈德曼尼斯立即打电话给苏联内务部部长鲍里斯·普戈(他掌管着“黑色贝雷帽”部队)普戈声称他对此一无所知。

从列宁过世后从没有任何一位苏联党政领导人因为维护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传统被批评更没有任何一个俄罗斯人因为犯有大俄罗斯沙文主义错误受到批判或惩罚;而相反,有荿千上万非俄罗斯民族的领导人因为犯有所谓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罪过”受到批判和迫害还有更多的非俄罗斯民族的公民因对苏共囻族政策不满、或要求维护民族独立自主权、反抗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而遭到镇压。

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苏军不是毫无作为,尤其是在镇壓少数民族加盟共和国的分离主义倾向时苏军频频出击,果断卓绝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如果没有苏军的全力配合苏联国家的命运绝拖不到1991年12月25日。只是当对手变为俄罗斯人民时这支军队才开始变得手软起来。这种变化只与军队传承和民族传统有关,与所谓的经济狀况、教育程度甚至政治体制全无半点关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是超级大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