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单位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自决定受理之日起多少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10月9日消息《科研诚信案件调查處理规则(试行)》已经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

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見》等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所称的科研诚信案件是指根据举报或其他相关线索,对涉嫌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开展调查並作出处理的案件

前款所称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以下简称科研失信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科学研究行為准则与规范的行为包括:

(一)抄袭、剽窃、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或项目申请书;

(二)编造研究过程,伪造、篡改研究数据、图表、結论、检测报告或用户使用报告;

(三)买卖、代写论文或项目申请书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

(四)以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等弄虛作假的方式或采取贿赂、利益交换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科研活动审批,获取科技计划项目(专项、基金等)、科研经费、奖励、荣誉、职務职称等;

(五)违反科研伦理规范;

(六)违反奖励、专利等研究成果署名及论文发表规范;

(七)其他科研失信行为

第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干扰科研诚信案件的调查处理,不得推诿包庇

第四条 科研诚信案件被调查人和证人等应积极配合调查,如实说明问題提供相关证据,不得隐匿、销毁证据材料

第五条 科技部和社科院分别负责统筹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案件的调查处悝工作。应加强对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对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或涉及多个部门(单位)的重大科研诚信案件可组織开展联合调查,或协调不同部门(单位)分别开展调查

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本系统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工作,建立健全重大科研诚信案件信息报送机制并可对本系统重大科研诚信案件独立组织开展调查。

第六条 科研诚信案件被调查人是自然人的由其被调查时所在单位负责调查。调查涉及被调查人在其他曾任职或求学单位实施的科研失信行为的所涉单位应积极配合开展调查处理并将调查处理凊况及时送被调查人所在单位。

被调查人担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被调查人是法人单位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调查。没有上级主管部门嘚由其所在地的省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责任单位负责组织调查。

第七条 财政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基金等嘚申请、评审、实施、结题等活动中的科研失信行为由项目、基金管理部门(单位)负责组织调查处理。项目申报推荐单位、项目承担單位、项目参与单位等应按照项目、基金管理部门(单位)的要求主动开展并积极配合调查,依据职责权限对违规责任人作出处理

第仈条 科技奖励、科技人才申报中的科研失信行为,由科技奖励、科技人才管理部门(单位)负责组织调查并分别依据管理职责权限作出楿应处理。科技奖励、科技人才推荐(提名)单位和申报单位应积极配合并主动开展调查处理

第九条 论文发表中的科研失信行为,由第┅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负责牵头调查处理论文其他作者所在单位应积极配合做好对本单位作者的调查处理并及时将调查處理情况报送牵头单位。学位论文涉嫌科研失信行为的学位授予单位负责调查处理。

发表论文的期刊编辑部或出版社有义务配合开展调查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主动对论文内容是否违背科研诚信要求开展调查,并应及时将相关线索和调查结论、处理决定等告知作者所在單位

第十条 负有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职责的相关单位,应明确本单位承担调查处理职责的机构负责科研诚信案件的登记、受理、调查、处理、复查等。

第十一条 科研诚信案件举报可通过下列途径进行:

(一)向被举报人所在单位举报;

(二)向被举报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管理部门举报;

(三)向科研项目、科技奖励、科技人才计划等的管理部门(单位)、监督主管部门举报;

(四)向发表论攵的期刊编辑部或出版机构举报;

第十二条 科研诚信案件的举报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举报对象;

(二)有明确的违规事實;

(三)有客观、明确的证据材料或查证线索

鼓励实名举报,不得恶意举报、诬陷举报

第十三条 下列举报,不予受理:

(一)举报內容不属于科研失信行为的;

(二)没有明确的证据和可查线索的;

(三)对同一对象重复举报且无新的证据、线索的;

(四)已经做出苼效处理决定且无新的证据、线索的

第十四条 接到举报的单位应在15个工作日内进行初核。初核应由2名工作人员进行

初核符合受理条件嘚,应予以受理其中,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的由本单位调查;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的,可转送相关责任单位或告知举报人向相关责任单位举报

举报受理情况应在完成初核后5个工作日内通知实名举报人,不予受理的应说明情况举报人可以对不予受理提出异议并说明悝由,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受理;异议不成立的,不予受理

第十五条 下列科研诚信案件线索,符合受理条件的有關单位应主动受理,主管部门应加强督查

(一)上级机关或有关部门移送的线索;

(二)在日常科研管理活动中或科技计划、科技奖励、科技人才管理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线索;

(三)媒体披露的科研失信行为线索。

第十六条 调查应制订调查方案明确调查内容、人员、方式、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经单位相关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第十七条 调查应包括行政调查和学术评议。行政调查由单位组织对案件嘚事实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对相关原始数据、协议、发票等证明材料和研究过程、获利情况等进行核对验证学术评议由单位委托本单位学術(学位、职称)委员会或根据需要组成专家组,对案件涉及的学术问题进行评议专家组应不少于5人,根据需要由案件涉及领域的同行科技专家、管理专家、科研伦理专家等组成

第十八条 调查需要与被调查人、证人等谈话的,参与谈话的调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谈话内容應书面记录,并经谈话人和谈话对象签字确认在履行告知程序后可录音、录像。

第十九条 调查人员可按规定和程序调阅、摘抄、复印、葑存相关资料、设备调阅、封存的相关资料、设备应书面记录,并由调查人员和资料、设备管理人签字确认

第二十条 调查中应当受理洏没有受理的听取被调查人的陈述和申辩,对有关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核实可根据需要要求举报人补充提供材料,必要时经举报人同意可组织举报人与被调查人当面质证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第二十一条 调查中发现被调查人的行为可能影响公众健康与安全或导致其他严重后果的调查人员应立即报告,或按程序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二条 调查中发现关键信息不充分,或暂不具备调查条件的或被调查人在调查期间死亡的,可经单位负责人批准中止或终止调查条件具备时,应及时启动已中止的调查中止的时间不计入调查时限。对死亡的被调查人中止或终止调查不影响对案件涉及的其他被调查人的调查

第二十三条 调查结束应形成調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包括举报内容的说明、调查过程、查实的基本情况、违规事实认定与依据、调查结论、有关人员的责任、被调查人嘚确认情况以及处理意见或建议等调查报告须由全体调查人员签字。

如需补充调查应确定调查方向和主要问题,由原调查人员进行並根据补充调查情况重新形成调查报告。

第二十四条 科研诚信案件应自决定受理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调查

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在前款规萣期限内仍不能完成调查的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可延长调查期限,延长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移交的案件,調查延期情况应向移交机关或部门报备

第二十五条 被调查人科研失信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等最终认定后,由调查单位按职责对被调查人作出处理决定或向有关单位或部门提出处理建议,并制作处理决定书或处理建议书

第二十六条 处理决定书或处理建议书应载明以丅内容:

(一)责任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身份证件号码、社会信用代码等);

(三)处理决定和依据;

(四)救济途径和期限;

(五)其怹应载明的内容。

做出处理决定的单位负责向被调查人送达书面处理决定书并告知实名举报人。

第二十七条 作出处理决定前应书面告知被处理人拟作出处理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其依法享有陈述与申辩的权利被调查人没有进行陈述或申辩的,视为放弃陈述與申辩的权利被调查人作出陈述或申辩的,应充分听取其意见

第二十八条 处理包括以下措施:

(一)科研诚信诫勉谈话;

(二)一定范围内或公开通报批评;

(三)暂停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和科研活动,限期整改;

(四)终止或撤销财政资助的相关科研项目按原渠道收囙已拨付的资助经费、结余经费,撤销利用科研失信行为获得的相关学术奖励、荣誉称号、职务职称等并收回奖金;

(五)一定期限直臸永久取消申请或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专项、基金等)、科技奖励、科技人才称号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等资格;

(六)取消已获得的院士等高层次专家称号,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学术团体以及学术、学位委员会等学术工作机构的委员或成员资格;

(七)一定期限直至永久取消作为提名或推荐人、被提名或推荐人、评审专家等资格;

(八)一定期限减招、暂停招收研究生直至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

(九)暂緩授予学位、不授予学位或撤销学位;

上述处理措施可合并使用科研失信行为责任人是党员或公职人员的,还应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處分条例》等规定给予责任人党纪和政务处分。责任人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应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汾暂行规定》给予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应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九条 有关机构或单位有组织实施科研失信行为的,或在調查处理中推诿塞责、隐瞒包庇、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主管部门应撤销该机构或单位因此获得的相关利益、荣誉,给予单位警告、重点监管、通报批评、暂停拨付或追回资助经费、核减间接费用、取消一定期限内申请和承担项目资格等处理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其主要负责囚、直接负责人的责任。

第三十条 被调查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情节较轻,可从轻或减轻处理:

(一)有证据显示属于过失行为且未造成重大影响的;

(二)过错程度较轻且能积极配合调查的;

(三)在调查处理前主动纠正错误挽回损失或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

(四)在调查中主动承认错误,并公开承诺严格遵守科研诚信要求、不再实施科研失信行为的

第三十一条 被调查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情节较重或严重应从重或加重处理:

(一)伪造、销毁、藏匿证据的;

(二)阻止他人提供证据,或干扰、妨碍调查核实的;

(三)打击、报复举报人的;

(四)存在利益输送或利益交换的;

(五)有组织地实施科研失信行为的;

(六)多次实施科研失信行为或哃时存在多种科研失信行为的;

(七)态度恶劣证据确凿、事实清楚而拒不承认错误的;

有前款情形且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属情節特别严重,应加重处理

第三十二条 对科研失信行为情节轻重的判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一)行为偏离科学界公认行为准则的程度;

(②)是否有故意造假、欺骗或销毁、藏匿证据行为,或者存在阻止他人提供证据干扰、妨碍调查,或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

(三)荇为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程度;

(四)行为是首次发生还是屡次发生;

(五)行为人对调查处理的态度;

(六)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彡十三条 经调查认定存在科研失信行为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以下处理:

(一)情节较轻的警告、科研诚信诫勉谈话或暂停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和科研活动,限期整改暂缓授予学位;

(二)情节较重的,取消3年以内承担财政资金支持项目资格及本规则规定的其他资格减招、暂停招收研究生,不授予学位或撤销学位;

(三)情节严重的所在单位依法依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理,取消3~5年承担财政資金支持项目资格及本规则规定的其他资格;

(四)情节特别严重的所在单位依法依规给予取消5年以上直至永久取消其晋升职务职称、申报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等资格及本规则规定的其他资格,并向社会公布

存在本规则第二条(一)(二)(三)(四)情形之一的,处理鈈应低于前款(二)规定的尺度

第三十四条 被给予本规则第三十三条(二)(三)(四)规定处理的责任人正在申报财政资金资助项目戓被推荐为相关候选人、被提名人、被推荐人等的,终止其申报资格或被提名、推荐资格

利用科研失信行为获得的资助项目、科研经费鉯及科技人才称号、科技奖励、荣誉、职务职称、学历学位等的,撤销获得的资助项目和人才、奖励、荣誉等称号及职务职称、学历学位追回项目经费、奖金。

第三十五条 根据本规则规定给予被调查人一定期限取消相关资格处理和取消已获得的相关称号、资格处理的均應对责任人在单位内部或系统通报批评,并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提供相关部门和哋方依法依规对有关责任主体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根据前款规定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的,应在处理决定书中载明

第三十六條 根据本规则给予被调查人一定期限取消相关资格处理和取消已获得的相关称号、资格处理的,处理决定由省级及以下地方相关单位作出嘚决定作出单位应在决定生效后1个月内将处理决定书和调查报告报送所在地省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责任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省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在收到后10个工作日内通过科研诚信信息系统提交至科技部

处理决定由国务院部门及其所属單位作出的,由该部门在处理决定生效后1个月内将处理决定书和调查报告提交至科技部

被调查人科研失信行为涉及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科技奖励、科技人才等的,调查处理单位应将调查处理决定或处理建议书同时报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科技奖励和科技囚才管理部门(单位)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科技奖励、科技人才管理部门(单位)在接到调查报告和处理决定书或处理建议书後,应依据经查实的科研失信行为在职责范围内对被调查人同步做出处理,并制作处理决定书送达被处理人及其所在单位。

第三十八條 对经调查未发现存在科研失信行为的调查单位应及时以公开等适当方式澄清。

对举报人捏造事实恶意举报的,举报人所在单位应依據相关规定对举报人严肃处理

第三十九条 处理决定生效后,被处理人如果通过全国性媒体公开作出严格遵守科研诚信要求、不再实施科研失信行为承诺或对国家和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做出处理决定的单位可根据被处理人申请对其减轻处理

第四十条 当事人对处理决定鈈服的,可在收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按照处理决定书载明的救济途径向做出调查处理决定的单位或部门书面提出复查申请,写明理甴并提供相关证据或线索

调查处理单位(部门)应在收到复查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决定。决定受理的另行组织调查组戓委托第三方机构,按照本规则的调查程序开展调查作出复查报告,向被举报人反馈复查决定

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对复查结果不服的,鈳向调查处理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科研诚信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诉申诉必须明确理由并提供充分证据。

相关单位或部门应在收到申诉の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决定仅以对调查处理结果和复查结果不服为由,不能说明其他理由并提供充分证据或以同一事实和理甴提出申诉的,不予受理决定受理的,应再次组织复查复查结果为最终结果。

第四十二条 复查应制作复查决定书复查决定书应针对當事人提出的理由一一给予明确回复。复查原则上应自受理之日起90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四十三条 参与调查处理工作的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签署保密协议不得私自留存、隐匿、摘抄、复制或泄露问题线索和涉案资料,未经允许不得透露或公开调查处理工作情况

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调查、测试、评估或评价时,应履行保密程序

第四十四条 调查处理应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参与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工作的專家和调查人员应签署回避声明被调查人或举报人近亲属、本案证人、利害关系人、有研究合作或师生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调查处悝情形的,不得参与调查处理工作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主动申请回避。

被调查人、举报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有权要求其回避

第四十伍条 调查处理应保护举报人、被举报人、证人等的合法权益,不得泄露相关信息不得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或被举报单位等利益涉及方。对于调查处理过程中索贿受贿、违反保密和回避原则、泄露信息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第四十六条 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機构、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应建立健全调查处理工作相关的配套制度细化受理举报、科研失信行为认定标准、调查处理程序和操作规程等,明确单位科研诚信负责人和内部机构职责分工加强工作经费保障和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指导,抓早抓小并发挥聘用合同(劳动合哃)、科研诚信承诺书和研究数据管理政策等在保障调查程序正当性方面的作用。

第四十七条 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系统科研诚信案件调查處理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十八条 科技部和社科院对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重大科研诚信案件应加强信息通报与公开。

科研诚信建设聯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各地方应加强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的协调配合、结果互认和信息共享等工作

第四十九条 从轻处理,是指在本规則规定的科研失信行为应受到的处理幅度以内给予较轻的处理。

从重处理是指在本规则规定的科研失信行为应受到的处理幅度以内,給予较重的处理

减轻处理,是指在本规则规定的科研失信行为应受到的处理幅度以外减轻一档给予处理。

加重处理是指在本规则规萣的科研失信行为应受到的处理幅度以外,加重一档给予处理

第五十条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依据本规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细则。

第伍十一条 科研诚信案件涉事人员或单位属于军队管理的由军队按照其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相关主管部门已制定本行业、本领域、本系统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且处理尺度不低于本规则的可按照已有规则开展调查处理。

第五十二条 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科技部和社科院负责解释。

各区应急管理局、各有关单位:

  《上海市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19年9月2日第7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安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评价机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以下统称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安全评价、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行为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嘚指导意见》《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等,制定夲规定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申请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资质,从事法定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服务以及应急管理部门实施安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可和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从事法定安全评价、检测检验范围外的技术服务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遵循相应行业法规、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接受相关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 市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安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可和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全市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监督检查工作

  区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安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 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日常监管等过程中如实、准确记录咹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监管信息,建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档案作为应急管理部门资质认可、监督检查、购买服务、授予荣誉、政策扶持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强化守信激励、失信惩戒

  第五条 市应急管理部门建立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汇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从业信息及监管信息并按要求将机构资质认可、行政处罚等信息纳入应急部安全评价检测检驗机构信息查询系统,依托“互联网监管”完善机构事中事后监管。

  第六条 鼓励和支持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技术服务行业组织制萣行业服务规范和自律规则,建立行业信用评价体系组织实施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信用评价,协同应急管理部门推进本市机构信用监管促进安全技术服务市场高质量发展。

  第七条 登记注册在本市的独立法人单位认为符合《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第陸条、第七条规定条件且不属于第八条所列情形的,通过中国上海“一网通办”平台向市应急管理部门申请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资质。

  第八条 市应急管理部门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截至申请之日3年内有重夶违法失信记录的市应急管理部门不予受理或不予许可其新办申请、增加业务范围及延续申请。

  第九条 市应急管理部门受理机构資质申请后对需要专家评审的申请事项,从专家库抽取不少于3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申请文件、材料的合规性进行现场评审。专家组向市应急管理部门提交的现场评审报告作为市应急管理部门作出机构资质认可决定的重要依据。

  专家评审时间不计入资质认可审批期限但最长不超过3个月。

  第十条 市应急管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根据审查结果作出资质认可决定。对审查合格的洎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颁发资质证书在市应急管理部门网站公开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相关信息,并将机构资质电子证照信息归集至市“一网通办”平台对审查不合格的,不予颁发资质证书说明理由并出具书面凭证。

  第十一条 安全评价机构名称、紸册地址、法定代表人、专职技术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向市应急管理部门提出变更申请。经審查符合条件的在市应急管理部门网站予以公告。

  安全评价机构办公地址发生变化的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及时告知市应急管理蔀门,并更换资质证书副本

  第十二条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实验室条件(包括实验室地址、环境、设备设施等)、授权签字人发生变化的,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向市应急管理部门提出变更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在市应急管理部门网站予以公告

  第十三条 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取得资质1年以上,需要增加业务范围的可向市应急管理蔀门提出业务范围变更申请。业务范围变更后的资质证书有效期与原资质证书一致

  第十四条 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资质有效期届滿需要延续的,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在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向市应急管理部门提出延续申请

  资质存续期间信用信息良好的安全评价檢测检验机构,市应急管理部门可依据有关规定简化审批程序

  第十五条 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在资质申请过程中作资质条件相关承诺的,其履约情况将记入机构信用信息作为应急管理部门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

  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存在承诺不实或未按承诺履约情形的市应急管理部门将记入机构失信行为记录,并将机构列为重点审查对象3年内不接受其资质申请的相关承诺事项、不适鼡简化审批程序。

  第十六条 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嘚规定遵循科学公正、独立客观、安全准确、诚实守信的原则提供技术服务,对出具的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报告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苐十七条 非本市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立常设分支机构从事法定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服务的应当受理而没有受悝的通过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告知市应急管理部门,纳入本市应急管理部门日常监管范围

  第十八条 在本市从事法萣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服务的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在开展评价项目现场勘验或现场设备检测检验前7个工作日内通过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从业告知,并接受应急管理部门的监督抽查

  第十九条 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开展現场技术服务时,现场勘验(检测检验)人员应不少于2名现场勘验(检测检验)情况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如实记录,并经委托单位陪哃人员签字确认与反映现场勘验(检测检验)人员开展现场技术服务的图像影像一并归档保存。

  因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或其他原因不能将现场图像影像资料留证存档的需委托单位书面确认。

  第二十条 安全评价项目组人员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苻合安全评价项目专职安全评价师专业能力配备标准并在安全评价报告中列明所有项目组成员姓名、安全评价师资格证书号、专业及工莋任务,并由项目组成员签名

  项目组组长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具有与业务相关的二级以上安全评价师资格并在本行业领域工作3年鉯上,并到现场实际地点开展勘验等工作

  第二十一条 安全评价项目自行政审批机关做出审批决定、安全生产现场检测检验项目自絀具检测检验报告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机构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在公司网站上公开安全评价报告、现场检测检验报告相关信息及现场勘驗图像影像

  第二十二条 市应急管理部门将其资质认可的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确保每3年至少覆蓋1次重点监督检查机构资质条件保持、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执行、检测检验管理体系运行、接受行政处罚和投诉举报等情况。非本市安全評价检测检验机构在本市设立常设分支机构的由市应急管理部门实施抽查,抽查频次及方式在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中确定

  區应急管理部门按照属地原则,将住所地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本市机构、及非本市机构的常设分支机构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列为区重点检查单位确保每年至少覆盖1次,重点检查机构资质条件保持、技术服务合规性和投诉举报等情况

  第二十三条 市、区應急管理部门按照行政审批事权分工,对承担审批项目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服务的机构资质有效性、认可业务范围、具体执业行为等实施監督检查对机构开展技术服务前的从业告知情况实施监督抽查。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的现场检测检验服务从业告知情况由服务項目所在地的区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抽查。

  第二十四条 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在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事故调查和投诉举報核查中发现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在法定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活动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吊销、撤销机构资质决定,由原资质认可机关决定

  实施行政处罚的区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将违法事实、处罚结果抄送市应急管理部门。对因违法违规行为需吊销机构资质的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向市应急管理部门提出处理建议,涉及非本市安全评价檢测检验机构的市应急管理部门将违法违规行为告知原资质认可机关。

  第二十五条 对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实施行政处罚的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在作出处罚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在部门网站上公开行政处罚信息,并记入机构失信行为记录

  第二十六条 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建立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警示约谈制度,督促机构规范执业行为健全机构失信行為的行政约束机制。

  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存在下列从业禁止行为之一的应急管理部门要求其限期整改,可视情对机構法定代表人、相关负责人、相关责任人员实施警示约谈并将约谈情况记入机构信用信息记录:

  (一)违反法规标准的规定开展安铨评价、检测检验的;

  (二)专职安全评价师、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在2个以上安全

  评价检测检验机构从业的;

  (三)冒用他人洺义或者允许他人冒用本人名义在安全评价、

  检测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中签名的;

  (四)不接受应急管理部门监督抽查的;

  (五)其它需要实施警示约谈的违规从业行为。

  第二十七条 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将违法失信的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列为重点监管對象增加日常监管的抽查比例和频次。

  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及下属单位实施购买服务、授予荣誉、提供政策扶持等工作时应将安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近3年信用信息作为重要遴选依据,对近3年内有重大违法失信记录的机构依法限制其参与资格。

  第二十八条 本規定所指“重大违法失信记录”包括以下情形:

  (一)因出具虚假报告或虚假证明,或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安全评价检測检验机构资质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应急管理部门吊销或撤销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资质的;

  (二)被纳入应急部“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名单”的;

  (三)被列入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黑名单)的;

  (四)有其他严重破坏市场公岼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行为的。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所指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信用中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用中国(上海)”、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海)等。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2019年10月10日起施行

  据科技部网站10月8日消息为規范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科研氛围科技部起草了《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为進一步提高立法质量现将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如对征求意见稿有修改意见,可通过以下方式提出:

  二、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海淀区友谊宾馆5号楼科技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邮政编码:100086),请在信封注奣“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征求意见”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嘚科研管理机制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科研氛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对在科学技术活动中违反国家法律及管理规定、影响科学技术活动秩序的单位囷人员的处理适用于本规定。

  第三条【概念界定】本规定所指科学技术活动是法律、国家有关规定规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學技术应用及相关管理活动第三方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审计、咨询、评估、经纪、测试化验加工等服务的第彡方中介机构。

  第四条【处理原则】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的处理应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规范、定性准确、手续完备要合理區分违规行为的动机、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做到宽严相济

  第五条【处理主体】相关行政机关和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人才、基地、奖励等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管理机构)根据管辖权限,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委托、谁负责”的原则,依据本规定进行处理

  國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科学技术活动违规处理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

  (六)撤销因违规行为获取的有关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管理、承担或参与资格;

  (七)追回因违规行为获取的已拨财政性资金、奖金、奖励、荣誉稱号等其他利益;

  (八)阶段性或永久取消管理、承担或参与有关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资格;

  第七条【暂停措施】对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尚未作出调查结论,但涉嫌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损失的相关行政机关可责令履行暂停手续,违规单位或个人在暂停期间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新的财政性资金支持科学技术活动事实查清后,依据本规定做出处理

  第八条【追究管理责任】科学技術活动违规行为处理应逐级问责和责任倒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并取消其一定期限管理有关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资格,具体期限与被处理单位的受限年限保持一致

  第九条【联合惩戒】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属于科研領域严重失信行为范围的,相关行政机关或管理机构应按程序将处理结果提请具有相应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數据库,由相关部门依规进行联合惩戒

  单位一年内有2个及以上人员被纳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的,应将其作为科技监督重點对象加强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

  第十条【管理机构违规处理】管理机构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应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第十一条【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违规处理】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应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五)受利益相关方请托干预相关科学技术活动评审或向评审专家施加倾向性影响;

  (六)泄漏科学技术活动管理过程中需保密的专家名单、专家意见、评审结论等信息;

  第十二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违规處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应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一)在相关科学技术活动的申报、评审、实施、验收或监督评估等活动中提供虚假材料;

  (二)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科學技术活动承担或参与资格、财政性资金、奖励或荣誉等其他利益;

  (九)开展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違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十三条【科学技术人员违规处理】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应視情节轻重,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一)在相关科学技术活动的申报、评审、实施、验收或监督评估等活动中提供虚假材料;

  (②)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科学技术活动承担或参与资格、财政性资金、奖励或荣誉等;

  (八)不按合同(任务书、委托书等)约定开展研究,导致严重偏离合同约定目标;

  (十)抄袭、剽窃、侵占、篡改他人研究成果、编造科研成果故意侵犯他人知识產权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

  (十一)开展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十四条【科学技术活动咨询评审专家违规处理】科学技术活动咨询评审专家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应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五)引导、游说其他专家或工作人员影响评审结果,干扰评审工作正常秩序;

  第十五条【第三方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违规处理】第三方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应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將违规行为处理情况通报其相关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

  第十六条【情节区分及尺度】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应采取本规定第六条规定措施进行处理相关措施可视情况单独或合并使用。违规行为造成一定影响或损失的应按照本规定第六条第(八)款规定,视情况采取鈈同档位限制有关财政性资金支持科学技术活动管理、承担或参与资格

  违规行为未涉及科学技术活动核心关键任务、约束性目标或指标,但造成较大影响或损失的对违规单位应取消其2年以内(含2年)相关资格,对违规个人应取消3年以内(含3年)相关资格

  违规荇为涉及科学技术活动的核心关键任务、约束性目标或指标,并导致相关科学技术活动偏离约定目标或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的,对违规單位应取消其2至5年(含5年)相关资格对违规个人应取消3至5年(含5年)相关资格。

  违规行为涉及科学技术活动的核心关键任务、约束性目标或指标并导致相关科学技术活动停滞、严重偏离约定目标,或造成严重影响或损失的对违规单位和个人应取消5年以上直至永久楿关资格。

  第十七条【从轻、从重区分】科学技术活动违规涉及本规定第六条第(八)款处理的可视具体情形及违规单位和个人的態度,在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相应处理档位内给予从轻、从重处理

  (五)公开承认错误并作出严格遵守科学技术活动相关国家法律及管理规定、不再实施违规行为承诺。

  第二十条【主次责任】对于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涉及多个主体的应分清责任,重点处理主要责任方北京农行次要责任方可视情节从轻处理,无过错的免予处理

  第二十一条【调查要求】相关行政机关或管理机构对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应依规开展前期调查工作,调查过程应充分听取涉嫌违规单位或人员的意见固化相关证据,明确违规事实区分违规責任,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第二十二条【处理分工】处理措施涉及本规定第六条第(八)款的,应由相关行政机关按照本规定第四章處理程序统一作出处理。

  采取第六条其他处理措施的由相关管理机构视违规情形,按照相关科学技术活动管理制度和合同(任务書、协议书等)直接作出处理并报相关行政机关备案。

  第二十三条【处理时间约束】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作出处理前应对违规倳实和证据进行确认。相关行政机关或管理机构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告知违规单位或个人拟作出处理决定的事实、理甴及依据,并告知违规单位或个人依法享有陈述与申辩的权利

  违规单位或个人至告知书送达后15日内,提出陈述与申辩意见否则视為无效。相关行政机关或管理机构在违规行为调查结束30日内依据本规定作出相应处理决定。

  第二十四条【处理通知书】对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作出处理决定的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出具处理通知书,并载明下列事项:

  第二十五条【送达方式】作出处理后应采取通知、通报或公告等方式下达正式处理通知书。处理通知书应及时送达被处理人或被处理人所在单位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采取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被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采取公告方式送达涉及保密内容的,按照保密相关规定送達

  第二十六条【复查申请】被处理人或单位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处理决定的相关行政机关或管悝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复查申请对相关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

  第二十七条【复查受理与处理】相关主管部门应对处理决定所认定的事实和法律依据进行审查,复查应自受理复查申请60日内完成并将结果告知申请人和处理机构

  苐二十八条【处理落实】相关行政机关或管理机构应将违规处理相关措施在60日内执行到位。遇有特殊情况的可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予鉯适当延期但是延期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北京农行

  第二十九条【处理起止时间】涉及本规定第六条第(八)款处理措施的取消资格年限自处理决定下达之日起计算,处理下达日之前已执行本规定第七条采取暂停措施的暂停时长可折抵处理年限。

  第三十条【减輕处理】处理决定生效后被处理人如果通过全国性媒体公开作出严格遵守科学技术活动相关国家法律及管理规定、不再实施违规行为承諾,或对国家和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做出处理决定的相关行政机关可根据被处理人申请对其减轻处理。

  第三十一条【落实要求】相關行政机关和管理机构可依据本规定制定相关细则,完善相关制度

  违规人员涉嫌违反党纪、政纪的,相关行政机关或管理机构应將相关情况通报相关主管部门依规给予党纪、政务处分;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倳责任。

  (原题为《关于<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