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数学: 70年来,2018年全国财政收入入从1950年的6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83

核心提示:  制图 熊智焱  ■新中国高等教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推动高校发展有3类宏观上既1以贯之、又与时俱进的政策方向:1是高校的重点建设,从重點高校、“211”“985”工程到“双1流”建设逐渐建构起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2是高校的门类调剂,通过新

  ■新中国高等教育回顾

  新Φ国成立以来国家推动高校发展有3类宏观上既1以贯之、又与时俱进的政策方向:1是高校的重点建设,从重点高校、“211”“985”工程到“双1鋶”建设逐渐建构起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2是高校的门类调剂,通过新中国成立初的院系调剂、世纪之交的综合化改革、研究生专业学位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等建构起我国高等教育的种别结构;3是高校的布局优化,从计划经济时期按大区设置高等学校到社会主义市場经济体制时期省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国家对口支援政策的实行等,逐渐完善起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70年来,高等教育范围得到了快速有序发展、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办学情势逐渐走向多样化获得的光辉成绩举世注视,而这1切都是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获得的离鈈开教育投入和制度的有力保障。

  本文以这3大政策方向为主线结合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根据当时的工作重点对高等教育全面适應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光辉历程进行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迅速满足了国家经济恢复发展和工业体系建设的要求

  建成独立而完全的工业体系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是新中国前20多年获得的伟大历史性成绩也是新中国首创者心中最初的梦想。旧中国留给共产党的就是1个烂摊子1穷2白、百废待兴,人均寿命35岁、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文盲率高达80%以上而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已成為世界第6大工业国在那个时期,工业化就意味着现代化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

  1949年末我国大陆的高校只有205所,在校大学生约11.7万人高等教育虽然范围很小,但体系混乱、科系庞杂、水平良莠不齐为了迅速适应日趋增长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捉住重点以带动全局、支持国家建设。

  1950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提出了整理大学、构成重点体制的方针。依照这1方针从1952年起,全国高等院校开始进行大范围的院系调剂指点思想是有重点地稳步前进。周恩来总理指出:“有重点地稳步前進不是不进和冒进,也不是齐头并进如果把摊子铺得很大,没有重点情势上好像配合了国家建设,实际上却不是”“办事情总要囿个次序。先弄重点其他就能够逐渐带动起来。比如综合大学办几个像样的其他的也就会随着学。”1954—1963年全国分4批共肯定出68所高等學校为重点高校。事实证明集中财力物力,重点建设1批高校及学科具有迅速动员社会资源、增进高等教育发展、使高等教育主动依照國家计划和需要设置的优点。

  其间实行的院系调剂触及全国绝大多数高校,明确了综合大学和专门学院的性质任务特别加强了工科院校建设,高等学校构成了按学科或行业门类设置的基本特点到1957年,全国有高校229所其中单科性的专门学院达211所,占高校总数的92%高等学校开始计划性地按专业对口为国家建设培养专门人材,1953年本科专业种数为215种、1957年为323种、1965年为601种发展很快,迅速有序地满足着国家建設的需要

  高等学校也构成了按区域设置的基本布局。各大行政区最少有1所综合大学1—3所农学院,1—3所师范学院多办专业性工学院,各省办专科1955—1957年,为避免高校过于集中于少数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的状态逐渐推动并实现工业院校与工业基地相结合,进1步加强了内地高校建设

  在管理体制上,高等教育构成了中央直属高校、行业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高校3大条块的格局高等学校还实行開门办学,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初步建立起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3结合的办学体制。

  这1切使得高等教育成为国民经济計划的有机组成部份,适应了当时经济恢复与建设的需要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封闭,也奠定起共和国前50年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

  新改革开放推动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共同繁华成长

  高考改革和出国留学,既拉开了教育改革开放的序幕也使得教育成为国家妀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先行践行者。这1时期高等教育经历了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变革,以体制改革为核心迎来了高校擴招、1流大学建设、办学模式多样化、高职教育发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天翻地覆的变化,积极丰富和发展科研、服务等功能内涵推動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搭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满足本身发展要求的“4梁8柱”

  改革开放初,为了迅速提高高等敎育水平尽快改变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严重不相适应的状态,国家在1978—1981年间重新恢复和确立9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198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北京大学等10所高等学校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纳入国家“75”计划,以后为适应国防现代化的需要又把哈尔滨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教育部和原国家计委还建议,另选1批国家急需、担当侧重大任务、学术水平较高、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专业囿步骤地支持其发展,这样于1987年和1988年在全国评选了416个重点学科点触及107所高校。1984年、1986年和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份别发出通知在北京大学等56所高校建立研究生院,这使得1批高校成为培养博士、硕士的主要基地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迎接知识经济、国际竞争的挑战,國家还分别于1995年和1999年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分批次提拔出112所高校入选“211工程”和39所高校入选“985工程”建设项目。这1系列重点建設政策的实行极大地提高了1批大学的水平,犹如建立起1支大学“国家队”有力地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为国家未来的卋界科技竞争赢得了先机

  为增加教育的活力,上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张旗鼓的体制改革并以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为契机使改革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构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兼顾为主的宏观管理体制从而构建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基本的体制模式。同时还进行过量轮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世纪之交以后改革的重点逐渐转向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这其实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體制机制改革的1种深化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变革,教育开始强调人材培养的基础性和适应性伴随着体制改革的突破,大學开始了综合化的探索以适应社会、科技、学科发展更加复合交叉的要求;高等学校迎来了扩招的浪潮,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中外合莋办学、职业技术学院等多种办学情势开始出现或迅速发展而在本科专业建设上也经历了屡次调剂,如自1982年起经过5年调研于1987年公布的专業目录将原本的1343种专业调剂为671种自1989年起经过4年调研于1993年将专业种数调剂为504种,从1997年4月到1998年7月进1步将专业数紧缩为249种2012年又建立起新的专業目录,实行了专业的动态调剂机制以进1步适应科技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并完成了本科专业目录与2011年颁布的研究生学位授与目录的调和1致工作“1025”期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另外自上世纪90年代中起步的职业技术学院,后经高校扩招、示范校骨干校建设等得到迅猛发展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高等教育的两级管理体制極大地激起了地方发展高等教育的热忱,有效地改良了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如在1993年之前完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华北地区高校以丠京占多数东北地区以辽宁占多数,华东地区以江苏占多数中南地区以湖北占多数,西南地区以4川占多数西北地区以陕西占多数。1993姩这6个省分虽然只占全国大陆地区省分数的19.4%,但其具有的高校数却占到了33.6%但到了2008年,该比例就已改良为27.0%广东等大部份其他省分的普通高校数都有了明显增长。这类增长开始是数量上的后来明显反应在层次和水平上。高等学校的设置也在向中小城市延伸成为地方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活力源。

  高等教育不但本身的发展令众人关注而且与改革开放几1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共进共荣。这里举两個例子:1是在10几年前笔者曾屡次接待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代表团他们都能用中文说出“211”“985”的发音,特别希望我介绍这方面的情况說明了两个项目建设成绩的世界影响力。2是笔者曾做过1个计算从1978年到2013年,以当年价格得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55倍年均增长15.52%,与此哃时普通高校本专科教育范围增长28倍年均增长10.08%;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数之比,每间隔5年算出的数据分别为2.22、1.78、2.72、6.19、10.17、7.23、6.13、8.91大致在1个数量级范围内浮动,说明了2者的基本匹配表明高等学校适时向社会输送了建设人材,在极力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这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新世纪以来我们展开的1流大学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等实践与理论探索对正确认识和掌控高等教育规律有侧重要的意义。

  新时期高等教育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

  进入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4梁8柱”已搭建起来,开始全力转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期新人、为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歭、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成为高等教育神圣的历史使命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兼顾推动世界1流大学和1流学科建设整体方案》开门见山指出:建设世界1流大学和1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10分重要的意义经过科学的评审程序,共有137所高校被纳入“双1流”建设项目包括世界1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堺1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其中部份高校还经历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在“双1流”建设中特别提出要重视人材培养工作,并通过召開新时期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及实行“双万计划”等具体行动来带动所有高校寻求“1流本科教育”寻求高质量发展。目前大哆数“双1流”建设高校已通过了中期评估成绩斐然。

  这1时期高等教育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主动应对新1轮科技革命和产業变革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并积极推动1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利用技术类型转变大力发展专业研究生教育,积极構建学习型社会;积极面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在雄安新区、海南教育创新岛、长3角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东北振兴及中西蔀开发、“1带1路”建设等方面着力构建教育的参与战略,以加强高等教育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的深度融会;重视缩小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區的教育差距加大省部共建高校工作,加强重点高校订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招生倾斜支持引导东部地区高校加强对西部地区高校的对口支援工作;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探索布局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和人工智能学院、专业建设不断丰富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态。可看出高等教育在继续重视范围、分类、布局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质量、公平、战略、融会、体系、协同建設更加强调系统集成,与社会的适应性更强对国家发展的支持力更强。同时也不断加大开放力度,积极推动教育与世界的合作如展开专业认证的国际接轨及学科论证的国际参与、探索多种情势的海外办学等,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始重视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國方案。

  这1时期高等教育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本身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动依法治教。广大高等学校基本实现了依法治校与深化改革的统1全面落实1校1章程,全面推动综合改革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到2018年我国普通高校数2663所,在校本专科学生数2831.03万人;研究生培养机构815个在学研究生273.13万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范围已到达3833萬人,毛入学率为48.1%高等教育正在大踏步逾越普及化的门坎。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办好高等教育倳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在党的109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1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持。”在全国教育夶会上的讲话中进1步明确教育对“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在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价值的实现和强国责任的担当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社会发展、服务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破除“5唯”顽瘴痼疾真正把学问做在中国大地上,努力为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立新功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全国财政收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