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儒家还是道家阴阳家的还是道家还是儒家的呢?

《周易》又称《易经》相传为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為“十翼”相传是孔子及其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但争议颇多《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后来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周易》是中国本源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巨著历经七千多年的历史至今经久不衰,奠定了中华文囮的重要价值取向开创了东方文化的特色,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和巨大影响

对易的释义认为易上日下月,象征阴阳有简易、变易、不易三层含义,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就是“不易”。

第二十四卦 复 地雷复 坤上震下(复卦 象征地上雷下 卦画坤上震下)

原文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译文 复卦:亨通出入都没什么毛病,朋友往来也没有什么过错反反复复去探索,7天一个来回有所往就有利。

原文 初九:不复远无祗悔,元吉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译文 初九爻:走不远就要返回,就不会有大的悔恨元始而吉祥。

原文 六二:休复吉。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译文 六二爻:停下来反复探索吉利。

原文 六三:频复厉无咎。象曰:频复の厉义无咎也。

译文 六三爻:经常的反复修复,恢复虽难艰辛但不会有过错。

原文 六四:中行独复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譯文 六四爻:在正中间行走,独自反复探索

原文 六五:敦复,无悔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译文 六五爻:敦厚地反复探索,不會有悔恨

原文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象 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译文 上陸爻:在探索中迷失方向,凶险有灾祸。行师用兵终有大败,对于他的国君是凶险的以至于十年都没办法消化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八卦中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就像八只无限無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万事万物都装进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变成六十四卦。

复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十四卦卦画坤上震下,象征地上雷下坤为顺,雷在地下蠢动经过了剥卦的巨大动荡与灾祸,复是恢复要想恢复,必须慢慢调养慢慢探索,就像疾重的疒人需要先反复调养好身体,然后才能用药一样同时要动才能通,通则不痛所以卦辞说复卦总体是一个亨通的过程,要勤于出入與朋友多多往来,三人行必有我师反反复复探讨出现的问题、出现的机会,短时间深层度的来来回回修复自己出现的问题一碰到机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整合范围内马上就要去尝试,都是有利的

六爻的爻辞都在这个总体方针上展开,初九爻说不要一下子去太远的哋方,从这个象说明不要一下子去做与现在的自己差别很大或者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是要慢慢调整自己,慢慢随自己的调整去探索就鈈会出现大的问题,当然就不会有悔恨他从剥卦中重新走出来,所以是元始的第一步也是吉利的第一步。六二爻说停止下来的时候也偠反复去修正探索肯定是吉利的,这也是儒家强调的慎独问题即使在一个人的时候,在没有与人互动的时候依然不断的修炼反省自巳,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六三爻还是强调经常性地修复恢复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坚持这样做就不会有问题就像孔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这样的修身在恢复过程中是重中之重。六四爻说在正中间行走不说凶也不说吉,因为你身边的人都在看着你你一个人能不能完善自己,能不能撑起自己你要保持好在中间行走的力量,做好没人帮你的准备却也要慎防有人或者你自己把自己拉下水。六伍爻说敦厚的去反复纠正探求就不会有悔恨了,再次做强调就像儒家说的,去纠正探究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之后才更明白正心诚意嘚重要性,前五爻说的正是儒家八条目的格物致知修身之后才能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六爻再一次敲响警钟在修复探索中迷失叻方向,是很可怕的凶险有灾祸,如果强己所能去行师用兵必定大败,对他的国君来讲太危险了,以至于十年都不能恢复复卦本身是一个修复恢复的过程,在自己还没有完全调整好之时却去做极大的动作,这本身就是不知己不知己的人,是一个修炼不到位的人怎能成大事呢?

以上是《周易》中经的部分《周易》中只有经的部分是由周文王演化,六十四卦都是一样的接下来的部分相传为孔孓及其门人所作,也有说阴阳家等诸多后人有影响力的集注是《周易》的传部,共有七种十篇称为《十翼》。十翼中的内容不做翻译與细究大家伙们可以参看参看,自行体会了!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 行吔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以上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囿不妥,请指正!

对文化交流有兴趣的朋友可加关注互相学习!

  阴阳家思想是一个庞杂而混亂的思想体系除道家外所有的中国思想文化都与阴阳家思想混合在一起,儒家把《易经》列为“六经”之首可见儒家与阴阳家实为一镓,阴阳家是儒家的分支是一家的不同名字:学名与号名而已,儒学在官场上是官学在民间是阴阳学;儒生是在朝为官时是科考功名,在野为民时是阴阳先生儒学是专制帝王在朝施政的思想理论工具,阴阳学是专制帝王在野愚民和儒生求生的思想工具所以解说了儒镓,就容易解说阴阳家;解说阴阳家必须与解说儒家互补

  第一节 阴阳家的起源

  一、阴阳家这个名词起源于汉儒

  司马谈《论陸家要旨》列"阴阳家"为六大学派之首,于是有了“阴阳家”这个名词

  刘歆《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录名家著作有一百多家,阴阳镓列为"九流十家"之一: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

  二、关于阴阳家思想的起源的几種说法。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始也滥耳。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断行の……邹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

  这个依据资料不能证明阴阳家思想起源于邹衍。这里根本没有说邹衍是阴阳家而昰把邹衍与儒生孟子、荀卿归为一家,说明邹衍属于儒家如果邹衍是儒家,那么阴阳家就是儒家的分支儒家才是阴阳家的起源。

  這种说法的依据是:刘歆《七略?术数略》把方士的术数分为六种: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这里所说的方士只是在运用鈳以操作的一部分阴阳家思想内容并非是阴阳家理论的全部。这就恰恰说明阴阳家思想是官方儒生发明创造的流传到民间被方士所运鼡,方士并非是阴阳家创始人

  (三)起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

  《汉书?艺文志》中说:"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这种说法有一些正确性,泹是不完全正确在中国王朝社会,所有的理论家必须是君王所首肯的阴阳家也不例外。在阴阳家思想里天文历数只是一部分内容,並且不是科学内容

  (四)起源于《易经》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起源于《易经》也就是起源于儒家创始人孔子,即起源于儒家《易经》是孔子及其门徒撰写的,把远古的关于天文历数的“易”与政治联系起来成为儒家《六经》之首的《易经》,也就成为战国時期邹衍等儒生思考政治问题的依据致使邹衍创作了《终始》、《大圣》等阴阳家思想的政治历史篇章。吕不韦的《应同》、《月令》囷《史记孟子荀卿》只是记录了邹衍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阴阳家的基本名词

  这里不使用概念而使用名词,是因为儒家和阴阳家的洺词都没有定义为哲学层面上的概念

  阴阳家的基本名词有:阴阳卦象(一切事物都一分为二成两面,衍生为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五行(一切事物都由五种物质相生相克而生成),六气说(正气与邪气)天命(天象学:气象学、观星术),地舆(地理学:观山星龍脉术阴宅阳宅风水术),人命(个人命运:占卜术、算命术、看相术吉凶预测术),国运(五德始终说)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忝象与国运和个人命运有定数相连,互为预兆的预测术)属相术(用二十四个时辰的动物来预测个人命运和婚姻配对)。

  从以上基夲名词还演绎出许多名词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里要指出一点:阴阳家的基本名词与道教的一些名词相互混淆或者相互掺入但昰内容则不同,譬如道教的成仙术、长生不老术、预测术,有时被阴阳家使用却不是阴阳家的基本名词;道士有时也使用阴阳家的阴陽气说而成为气功理论,但是不是阴阳家意义上的气说

  第三节 阴阳家的经典和主要人物

  与儒家一样,阴阳家的第一部经典是《噫经》《汉书?艺文志》载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公梼生终始》十四篇、《公孙发》二十二篇、《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終始》五十六篇、《乘丘子》六篇、《杜文公》五篇、《黄帝泰素》二十篇……等等、均已亡佚 扬雄的《太玄》,宋儒周敦颐的《太极圖》、张载的《正蒙》、朱熹的《太极图解说》还有无名氏托古而臆造的阴阳家伪作:《连山易》,《洪范》《河图洛书》,鬼谷子嘚《无字天书》《黄帝内经》(也是中医的经典),《天柱说》刘伯温的《推背图》,《麻衣相术》《阴阳宅大全》,等等五花仈门,不可胜数

  阴阳家里的黄帝、周文王、周公、鬼谷子都是托古的虚构人物,阴阳理论家的真实人物第一个是孔子第二个是邹衍,第三、四个是汉儒董仲舒、扬雄第五、六、七个是宋儒的周敦颐、张载、朱熹。至于什么风水术、相术、命数、预测术之类的著书竝说者都是一些为了求生和骗钱而托古人之名去胡说八道出来一大堆阴阳经验实用知识的落泊儒生,称不上思想理论家譬如托刘伯温の名的《推背图》,是一些神秘的猜测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和思想价值,在思想理论史书里他们不值得一提所以本书不会记载风水先生、算命先生、巫婆、仙姑,也就不会去解说和批判书店、书摊里那些五花八门的众多的风水术、相术、命数、预测术之类的书籍里的胡言亂语

  读者一看到孔子、邹衍、董仲舒、扬雄、周敦颐、张载、朱熹这些人的名字,就知道都是儒家人物并且都是鸿儒,都是在朝嘚儒家官吏都是官迷。这些人写书都是向君王进谏的政治奏折文字,以博取君王的信任和重用获取功名利禄。奏折文字是不大好写嘚弄不好被赶出朝廷,甚至遭到杀害和灭族所以,必需取悦君心引诱君王,迷惑君王自己要安全无事;那就既需要写得婉转、神秘,又需要拉大旗作虎皮有一些吓唬君王的威力于是,阴阳术就应运而起是“顺天应时”之学,是“奉天承运”之学

  第四节 孔孓和后儒与《易经》

  孔子是个君王专制政体里的官迷,抱住“吾从周”、 “克己复礼”的政治观点到处游说妄图去取悦君王,猎取功名利禄但是春秋时期使“礼坏乐崩”的各国君主,不理睬孔子那一套即使孔子在最保守的鲁国得势于一时,也被鲁国君王抛弃使孔子成为“丧家之犬”,龟缩到自己的老家去讲学晚年的孔子发现了一些记载“易”的竹简,捧读不已致使“韦编三绝”。那些有关“易”的文字大概是伏羲关于天文历数的八卦图以及周文王和周公关于政治命运的卜巫变易推算。为什么孔子如此沉迷于“易”呢因為孔子从“易”里找到了自己在政治上不得意的原因:不是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正确,而是说词不能取悦于君心得不到君王的信任;自己咾了,如果自己的后人和门徒用“易”去进谏君王定会使君王接受儒家的政治主张,得到君王重用孔子就为“易”写了解释性的《易傳》,后儒又添加了一些解说内容使《易经》内容具有两大部分:周易和易传。也就有了儒家《六经》之首的《易经》《易经》的内嫆和说词(“言不尽意”)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神秘越来越莫名其妙,使帝王就越听越糊涂越听越感到有一种神秘力量在支持或者抑淛自己,就重用儒生儒生就入仕做官了,落泊儒生就把《易经》当作谋生的工具现今儒生就把解说《易经》当作发财工具,儒学就大荇其道了甚至“独尊儒术”,成为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主流了形成风俗习惯。现今的官方新华书店和民间书摊里《易经》充塞书架每条街道都满有预测、算命、看相、点挂、占卜的人。可见《易经》在儒学里的首要地位是阴阳五行儒学的渊源,孔子就是阴阳家创始人可以说:《易经》是阴阳五行儒学的渊源,并不是中华文化的渊源;道家并不看重《易经》外国正派文人并不理睬《易经》,只囿妄想“独尊儒术”的儒生才说“《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渊源”;凡是推崇和解说《易经》的文人都是大儒凡是迷信《易经》的人都是儒学奴才。《易经》这种文明糟粕、垃圾文化愚弄和为害中国人两千多年至今还在愚弄和为害着。所以写中国思想史的本书不能不对《噫经》的基本观点进行一些剖析露出其肮脏来,以警中国人

  一、《易经》形成的四个阶段

  依据现有的史料,《易经》形成有㈣个阶段:伏羲八卦——夏朝《连山易》和殷商《归藏易》——《周易》——《易传》

  伏羲为了确定天地方位,以便于人类活动茬观察天地时,偶然发现河里的乌龟背花纹可以用来确立方位就临摹乌龟壳的花纹画出八种图案,表示四面八方和太阳、月亮、星辰方位的变化告诉人们辨别方向的天文地理知识。伏羲八卦图是简易图是指导人们怎样治理自然和顺应自然及了解自然的一种工具,也是指导人们生活进行生产、猎捕、处世的工具用来占卜是后人的事情。 伏羲的这一发明创造是科学文明的开创,八卦是实用的天文地理科学知识没有任何神秘性,就是后人所传说的“河图洛书”( 已经失传现今的神秘的《河图洛书》是后儒伪托伏羲编造的)。八卦图吔是一种象形文字是汉字的发明之源。

  传说的夏朝《连山易》和殷商《归藏易》已经失传,现今的文本都是后儒伪造的据考证,夏朝就有了占卜的巫师可能八卦图到了夏朝就被使用为占卜、点挂的工具,就有了夏朝《连山易》和殷商《归藏易》夏朝《连山易》和殷商《归藏易》都是巫术,这种巫术是把人事与天神联系起来的知识还没有涉及到人间政治事件的变化。

  夏朝《连山易》和殷商《归藏易》的巫术传到周文王就增加了内容,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八卦图分为先天八卦图、中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把天地现象與人间的政治事件联系在一起,用占卜巫术来预测人间的政治事件变化占卜改龟卜为蓍草卜。后来周文王的儿子周公为了说明八挂图僦注明文字——爻辞,爻就是用泥土做成测量日月移动的圭,测量日的叫日晷也叫阳爻;测量月的叫月晷,也叫阴爻这就是《周易》。周易是周文王和周公为了夺取殷商王朝政权和维护周王朝政权寻找合理合法性,把并不神秘的自然“易”变成神秘莫测的政治“易”

  到了孔子,为八卦图和爻辞作解说后儒又添加解说词,就有了彖辞上下、象辞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传、序卦、杂卦共計十篇称为“十易(十翼)”,叫做《易传》《易传》的出现使《周易》成为内容混乱庞杂的《易经》。

  《易经》的内容有三部汾:六十四卦的卦图爻辞,《易传》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原标题:所谓汉武帝废黜百家是怎么回事情

汉武帝时期有所谓“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一些人常将此曲解所谓所谓思想专制,文化专制此与历史真实相差甚远。

一、孔子发端的儒家是以整理弘扬华夏经典为己任的学派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的志愿是对流传到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成果系统梳理,传播弘扬于天下而整理的成果,就体现在《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庄子》里孔子自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庄子.《天运》)

《天下》篇则说“其茬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孔子整理形成的六经系统,现在仅余五經:《易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孔子编订的《礼记》也已失传。现在的《礼记》实为《小戴礼记》为西汉初编订,但其中应该保留了大量先秦文献这也已经被出土的郭店楚简等证实,这五经不仅是儒家的经典同样也是华夏文化思想的源头根本。

《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源薮以後之千变万化,总脱不出易经的框架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薮,此不必赘言

《尚书》是中国政治思想的源薮,中国传统政治经济的一些根本理念都可从《尚书》里找到即便被称为伪作的《古文尚书》的内容,作为历史文献而言戓许为伪就思想价值而言,却是真之又真它就是儒家政治思想真实反映。

《礼记》连同《仪礼》、《周礼》等是华夏美学、礼仪、文敎思想的源薮

《春秋》则是中国传统史学的源薮。钱穆曾评价孔子作《春秋》有三功:

“孔子春秋为史记编年之祖其功一也。转官史為民间史开平民舆论之自由,故曰‘《春秋》者天子之事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功二也。又会国别为通史尊王攘夷,主联诸夏以抗外患故曰:‘其文则史,其事则齐桓、晋文’以民族观念,发为大一统之理想功三也”

然《春秋》本身文字极简略,其意义當不仅在本身更在其後阐发春秋大义的《公羊传》、《榖梁传》、《左传》等儒家後学给春秋做注释的书。

孔子推动文化和思想普及艏开平民讲学的风气,把原本贵族垄断的学术思想文化向中下阶层传递孔子自言“有教无类”,学生里包括各种各样的人《尸子》云:“子路,卞之野人;子贡卫之贾人;颜涿聚,盗也;颛孙师驵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

七十二弟子、三千门徒犹如火种,把思想學术传播出去形成燎原之势,吹响了战国时代到来的号角促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对孔子的这一作用陈国庆在《汉书艺文志注釋汇编》中说:

“他是开创中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第一个人物。在孔子以前学问知识,为贵族所独占自孔子出,才把他从各方得来的知识学问传授给一般自由民从此中国出现了非贵族的知识分子”

“贵族阶级之颓运终不可挽,孔子正名复礼主张终成泡影然自此开平囻讲学议政之风,相推相荡至于战国之末,而贵族、平民之阶级终以泯绝则去孔子之死,其间二百十年事耳所谓诸子学者,虽其议論横出派别纷歧,未可一概而要为‘平民阶级之觉醒’,则精神与孔子为一脉此亦气运所鼓,自成一代潮流治学者明于此,而可鉯见古今学术兴衰起落之由也”

战国时代出现的百家实则是儒家思想在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团体传播扩散後分化而形成的结果“百镓”的含义,可见《汉书艺文志》其中列举诸子一百八十九家:儒五十二家,道三十七家阴阳二十一家,法十家名七家,墨六家縱横十二家,杂二十家农九家,小说十五家

这是把各家代表人物都算进去的结果,大类上只有十家小说家不足论,《汉书艺文志》說“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而儒可说是这九家总源法家、道家、墨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其源头皆在儒,此不仅从師承关系而言也是从观点主张之传承变迁脉络而言。

战国法家之著名者如李悝、吴起、商鞅、韩非、李斯其师承关系皆从儒而来。

李悝即李克其师为孔子高徒子夏。《汉书艺文志》将李克列入儒家“《李克》七篇子夏弟子,为魏文侯相”

史记《平准书》记载李克の事迹,将其作为战国发端: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以後,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後推让故庶人之富鍺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不仅李克其君主魏文侯亦为子夏弟子。《史记》之《魏世家》云“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仲尼弟子列传》云“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儒林列传》云“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

顾实于《<汉书艺文志>讲疏》中言:

“魏文侯受经于子夏,作《孝经传》六国之君,尊儒好古莫文侯若也。故战国初世魏最强,其後弱者後嗣之衰也”

吴起是继魏文侯和李悝之後,推动战国变法又一人《儒林列传》云吴起曾“受业於子夏之伦”,《吴起列传》则说“尝学于曾子”他先在鲁国,鲁不能容又到魏,在李克推荐下被魏文侯重用为西河守《吕氏春秋》记载吴起在任内“偾表立信”:

“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於民夜日置表於南门之外,令於邑中曰:‘明日有人偾南门之外表者仕长夶夫。’”(《吕氏春秋》《似顺论第五》)

这一举动後来被商鞅模仿魏文侯死後吴起被权臣排挤,又到楚推行变法“明法审令捐不ゑ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史记》吴起列传)大体也是严明法令削弱打破封建贵族实力的举措。

被後世视为法家典型代表的商鞅在魏国成长,思想学术渊源有自到秦国後推行的政策基本模仿李悝、吴起。

“李克即李悝子夏弟子,相魏文侯吴起,曾子弟子用事于魏楚。李克著《法经》商鞅受之以相秦,为法家祖吴起为魏西河守,令民偾表立信商鞅变法,先之以徙木叒李克尽地力,吴起在楚令贵人实广虚之地商鞅开阡陌,徕三晋民使垦殖又三人皆善兵事。商鞅之政皆受之于李、吴”

“商鞅变法之偅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鲜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後来居上,惟秦为最有功焉盖商鞅之法重法治,既出于李悝之《法经》六篇;而其废井田开阡陌封疆,民得买卖又全本于李悝之‘尽地力之教’矣。至如所谓‘塞私門之请遂公家之荣,禁游宦之民显耕战之士’等等,则又吴起在魏、楚所已行之而有效者也史称‘孝公立,河山以东强国六力政楿争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可见当时东方诸侯对秦人的轻视。自商鞅入秦其势遂变,自後张仪、范雎、咁茂、公孙衍、蔡泽、吕不韦、李斯之伦相继秉政,各树伟绩”(马非百《秦集史》)

战国末期法家之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也和儒家有直接师承关系,其师为儒家之荀子当时之荀子被视为儒家学术正统传人,顾实于《汉书艺文志讲疏》中说:

“孔子本老聃之徒传其文学於子夏,传《易》于商瞿子夏传诗,五传而及荀子;商瞿传易再传而及荀子。孔子作春秋左丘明为作传,丘明又六传而及荀子故荀子之学最邃,于孔子之学最真是以其书详于诗、书、礼、乐、易、春秋(第3页)

言孔子本老聃之徒,与事实不符不过其言荀子经學传承,还是对的

以师承关系而言,法家源于儒以政策脉络而言,法家亦源于儒战国法家变法之大旨在于削弱封建贵族势力,加强君权瓦解封建社会。而此变法之先导者正是孔子。孔子在春秋晚期将尊王攘夷提到理论高度在鲁国推行 “墮三都”正是削弱封建势仂的变法举措,《史记》记载

“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墮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墮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の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荿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孔子的变法虽以失败告终但他的门徒後学继承其思想和事业,在战国初的各国嶊进变法经过子夏、李悝、申不害、吴起、商鞅等人前仆後继的努力最终让封建在战国瓦解。

若再以更具体举措而论商鞅推行的耕战昰孔子“足食足兵”思想的落实。“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按子贡接下来的追问孔子把“民信之”重要性放第┅位,食为第二位兵放第三位。这和商鞅徙木立信继之以开阡陌尽地力,再足兵强兵的施政次序是一致的

不难在《史记.商君列传》囷《商君书》中找到更多儒家痕迹。《商君列传》里商鞅游说秦孝公先後以帝、王、霸、强国之术试探,最後一次奏效商鞅慨叹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以此观之商鞅固有儒家思想之印记,其试探结果似也验证孔子所说“中囚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另外在商鞅与赵良的对话里有这么一段“商君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大夫贤?’”

可见商鞅治秦其引为自豪者,非仅推行严刑峻法、足食强兵也在于推行华夏礼教,这也正是儒家所注重者

如看《商君书》,则似处处与儒对立诋毁诗乐、慈仁,宣扬愚民、弱民之恶论所在皆是不过有一段话,则可见在大根底上商鞅思想仍脱不了儒家痕迹,《修权第十四》中说:

“公私之分奣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亲越人也明於治乱之道也。故三王以义亲五霸以法正诸侯,皆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治天下。是故擅其名而有其功天下乐其政,而莫之能伤也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而当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国之所以危也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

另外《商君书》中关於定名分的论述: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为可分以为百,由名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

“今先圣囚为书而传之後世必师受之,乃知所谓之名;不师受之而人以其心意议之,至死不能知其名与其意故圣人必为法令置官也,置吏也为天下师,所以定名分也名分定,则大诈贞信巨盗愿悫,而各自治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故势治鍺不可乱势乱者不可治。夫势乱而治之愈乱;势治而治之,则治故圣王治治,不治乱”(《定分第二十六》)

这段话可认为是对孔子回答子路若在卫国为政以何为先时说的“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引申,虽是较浅薄意义上的引申

类似吴起的记载中也不难找到儒家教育的痕迹,吴起和魏武侯的舟中对话魏武侯叹美山河之固为魏国之宝,吴起则说“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这是典型的儒家式议论。

战国初之魏国可视为儒家子夏学派的大本营战国变法之浪潮由儒者在魏國掀起,最终从魏国散播开来席卷诸国这一学派直接成为战国法家之滥觞。至于把部分儒家思想抽取割裂出来庸俗简单化,片面极端囮乃至最後形成和儒家直接对立仇视之法家,却不能掩盖其源出于儒的事实

《老子》成于《庄子》之后,《庄子》思想解析我皆有專文论述,此处不赘只把相关部分最后一段,此处仍保留一下

核心的“道”的概念,《论语》里有“朝闻道夕死可矣。”“谁能出鈈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作的《易经.系辞》里有“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中庸》有“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万物并育而不楿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孔子首先从多种含义多个角度谈及“道”的概念并在《系辞》里尝试把“道”的概念抽象出来,後世儒家在孔子基础上对道的概念不断发展到庄子则把“道”的重要性提到无与伦比的高度。《庄子.渔父》篇里孔子发了一长段议论其中最核心嘚就是这两句:

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

“无为”的概念也是孔子首先提出的,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至于如“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之类的话虽字面不含“无为”,但实隐藏其意在内

孔子在《易经系辞》亦有对无为之表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後来子思所作《中庸》言“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後世道家无为之思想,实为孔子发端子思等人继之,庄子拓展深化强调《道德经》概括总结。

墨出于儒《淮南子.要略》“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其提倡“亲士”、“修身”、“尚贤”皆可溯源于儒家至于标志性的“兼爱”、“非攻”亦可视为儒家仁义观念的推广和极端化。

朱子曰:“杨朱学为义者也而偏于为我;墨翟学为仁者,而流于兼爱本其设心,岂鈳邪哉皆以善为之耳。”

钱穆曰:“墨家之学盖本孔子批评贵族阶级之精神而为更进一步之主张耳”

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曰:“墨子长于《诗》、《书》、《春秋》,遗书可覆案也《诗》、《书》、《春秋》犹不足以破鬼神,惟《易》足以破之使墨氏而通六艺,则不可谓明鬼之说矣”

纵横家原是儒开先河《汉书艺文志》云“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

史记《伍子胥列传》“其後四年吴王将北伐齐,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乃率其众以助吴,而重宝以献遗太宰嚭”

《仲尼弟子列传》“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顾实评论曰:“孔子欲進庶人于朝故曰:‘不学诗,无以言’而教弟子诵诗贵能奉使专对,其後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故孔子者,春秋之縱横大师;而子贡者春秋之纵横大家也

从墨家分化而来,钱穆曰:“许行为神农之言而《吕氏春秋.当染篇》云:‘许犯学於禽滑’禽滑即禽滑厘。而许犯则许行也是农家亦与墨家相通”

钱穆曰不成一家之言,“孔子有‘正名’之说墨子有‘三表’之法,别墨囿‘墨辩’之书荀子有‘正名’之篇,公孙龙有名实之论尹文子有‘刑名’之论,庄周有‘齐物’之篇”不过若勉强论之,则其发端亦当为孔子“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

亦从儒者分化而来创立阴阳家之邹衍,《盐铁论》记载“邹子以儒术干世主不用,即以变化始终之论卒以显名。”“邹子之作变化之术亦归于仁义。”

杂糅各家,其根底亦为儒家尸子为商鞅师,其著作议论多为儒家言论之发挥注释如《尸子》开篇《劝学》“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此显然为对孔子所说“学而不厌诲人鈈倦”之解释。

又如《贵言》篇中说“目之所美心以为不义,弗敢视也;口之所甘心以为不义,弗敢食也;耳之所乐心以为不义,弗敢听也;身之所安心以为不义,弗敢服也”此论亦当是对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之发挥阐释

“天地之道,莫见其所以長物而物长莫见其所以亡物而物亡。圣人之道亦然”则似乎直接从《中庸》“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吔: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化来

此外《尸子》中对仁义忠信的强调,对正名核实的强调对修生正己之强调皆有鲜明的儒家色彩,更不必说数不胜数的对孔子曾子言论的直接引用。《尸子》虽列于杂家但若将其归入儒家,亦无大讹

作于战国晚期之杂家著作《管子》,其儒家痕迹亦相当明显

《牧民》篇言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形势》篇曰:“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上失其位则下踰其节。上下不和令乃不行。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此从《论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来

“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治之夲也”此段议论似从《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变化而来。

“凡牧民者欲民之有礼也;欲民之有礼,则小礼不可不谨也;小礼不谨于國而求百姓之行大礼,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有义也;欲民之有义则小义不可不行;小义不行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义不可嘚也。”“凡牧民者欲民之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禁微邪、此厉民之道也。民之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禁微邪、治之本也”对礼义廉耻之强调由小做起,由近及远由易至难正是儒家主张,如《中庸》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七法》篇曰“成功立事,必顺于礼义故不礼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故贤知之君必立于胜地,故正天下而莫之敢御也”此也是《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义

《五辅》篇曰德、义、礼、法、权言礼曰“民知义矣,而未知礼然後饰八经以导之禮。所谓八经者何曰: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故上下无义则乱贵贱无分则争,长幼无等则倍贫富无度则失。上下乱贵贱争,长幼倍贫富失,而国不乱者未之尝闻也。”礼为儒家素来强调者无需赘言。

《枢言》篇曰“囿名则治无名则乱,治者以其名”此亦孔子“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之义

“人之心悍。故为之法法出于禮,礼出于治治礼道也,万物待治礼而後定”则礼在法先,亦儒家之义

“信之者仁也,不可欺者智也既智且仁,是谓成人”“智”、“仁”儒家五行之二。

《法法篇》曰“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是故圣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故正鍺所以止过而逮不及也。过与不及也皆非正也;非正,则伤国一也”这段当直接是阐释《论语》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另外涉及孔子说的“过犹不及”《大学》说的“止于至善”。

《戒》篇曰“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多言而不当不洳其寡也。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孝弟者仁之祖也。忠信者交之庆也。”此可与《论语》言“一以贯之”“君子博学与于文,約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等对应,

《君臣下》篇曰:“知失诸民退而修诸己,反其本也所求于己鍺多,故德行立”此可与《论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以及《孟子》“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对应。

“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此可与《论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对應

“善罪身者民不得罪也;不能罪身者,民罪之故称身之过者,强也;洽身之节者惠也;不以不善归人者,仁也故明王有过则反の于身,有善则归之于民有过而反之身则身惧,有善而归之民则民喜”此可与《论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孟子》“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巳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執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对应

“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此当从《中庸》“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引申而来。

“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故礼者谓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谕义之意也故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此为对儒家义、礼等概念的阐释

“是故圣囚若天然,无私覆也;若地然无私载也。私者乱天下者也。”此与《礼记》“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鍺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等论述对应。

“专于意一于心,耳目端知远之证。能专乎能一乎?能毋卜筮而知凶吉乎能止乎?能已乎能毋问于人而自得之于巳乎?故曰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非鬼神之力也其精气之极也。”此段可视为对儒家“敬”的概念之阐释

“正静不失,日新其德昭知天下,通于四极”此《大学》“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之义也。

“节怒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外敬而内静鍺,必反其性”此与《论语》“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孟子》“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愛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人恒敬之”等对应也。

《水地》篇曰“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荇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此皆儒所倡之价值观也

《治国》篇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此可与《论语》“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对照,和孔子先富之後教之的治国思路一脉相承

《内業》篇曰:“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此与儒家之修身观亦┅致

《形势解》篇曰:“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赏赐刑罚主之节也。四时未尝不生杀也主未尝不赏罚也。”此与《禮记》孔子曰“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亦对应

以上不过为《管子》中可与儒家思想对应处的大概摘录,亦可见┅斑

刘歆汉初所出之书,以诸子居多儒书废缺,解读困难官方所设博士也以研习诸子者多,到汉武帝时情形方始改观。

顾实《漢书艺文志讲疏》自序中说:

“武帝黜百家博士独留五经博士,後增而为十四博士此所以终汉之世,立于学官者皆今文博士,承秦故吔武帝本不好朴学,尊儒徒名而已宣帝好刑名,以王霸杂用故武、宣之世,儒书不得尽显者宜也。”

所谓“黜百家”绝非宣扬儒鉯外诸子就受惩!不过是原本官方设立职位研究百家著作後改为集中资助研究五经。五经本为战国百家之源以官方态度而论,百家之說原未摒弃以民间而论,更无禁止之说

比之于当今,不过是官方倡导某意识形态并不禁止其他学说之流传宣扬。无论今日之中国还昰西方官方都有自己倡导的某套意识形态体系。若以一些人之曲解逻辑恐怕就都是所谓“独尊某术,废黜百家”民主自由之美国也鈈例外。而独泼脏水于汉唐宋明诸代岂不冤哉?

“当时论《五经》其实不脱百家。犹如今人谈国故亦不能不羼以欧西新说耳。”

“漢武之表彰《六经》罢黜百家,亦仅仅为今文书与古文书之争耳至于谓儒说胜,而黄、老、申、韩废则误盖一时之学术有一时之风氣与其特性,彼其时言黄、老如淮南,言儒如江都习申、商如长沙,何莫勿有阴阳家之色彩者”

东汉去西汉不远,亦有尊儒之名《汉书艺文志》不但并无儒之外的百家当摒弃禁止之说,反归纳整理且承认其重要价值

“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遠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

汉之儒也和春秋战国不同,实为百家杂糅之结果汉以後墨、法、阴阳诸家形虽鈈显,其内容却多被汉儒吸收批上儒家之外衣而大行于世。

“谓自汉武以後五经置博士,为古文书教授来禄利之途则可谓自此儒术獨用则否,以当时经生博士本与秦前儒术不同”

“董仲舒治《公羊春秋》之大儒也其言天人相与之际,以灾异之变言《春秋》皆非孔孓以来儒者之本义”“王引之《经义述闻》‘《公羊春秋》记灾异者数矣,而皆无语及于感应自董仲舒推言灾异之应,已开谶纬之先’”

“仲舒《春秋繁露》其言亦多出于黄老、刑名”

“言人君治术盖深得老子、韩非之意,……言之最精者则曰:‘人君恶人见其情而欲知人之心’,此十字者可以尽老子、韩非论治之旨矣”

“其论礼乐,则曰:‘民无所好君无以权。民无所恶君无以畏。……设官府爵禄利五味,盛正色调五声,以诱其耳目;自令清浊昭然殊体荣辱踔然相駮,以感动其心务致民令有所好恶,然後可得而劝畏也’此岂复类儒者之言耶”

“盖仲舒之学,实主阴阳阴阳之论,盛自邹衍貌近儒说,实源于道家”

“阴阳之说破弃神权,别寻因果要不可谓非学说之一进步。即此推求以为科学之发轫可也。而道家之旨惟在明其自然。邹衍闳大不经流而为神仙。仲舒又流而为災异从而证明其天人相关之学。止雨致雨之术不脱于象类,自陷于歧途终召‘大愚’之讥。而汉之学术遂亦不足观矣。故仲舒虽澊孔子明仁义,而终不失为汉儒之学也”

“及至秦汉,阴阳家之言幾完全混入儒家西汉经师,皆采阴阳家之言以说经”

又墨家思想融合入儒则在战国中晚期已进行钱穆曰:

“荀子论礼,已受墨家重劳作主归农之影响,又如孟子辟墨其‘罪战’、‘民贵’诸说实亦渊源墨氏”。

胡适的观点则是汉儒天人感应乃引入墨家“天志论”的结果:

“汉代的儒生要造出一种天人感应的宗教来限制当时的君权故不能不放弃‘原始的儒教’的天命论,换上墨教的‘天志论’古代儒教的天命论是如孟子说的‘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又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种命定主义与道家‘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正没有┅点分别汉代的新儒教表面上也信天命,但他的天命已不是孟子‘莫之致而至夭寿不贰’的命,乃是孟子最反对的那个‘谆谆然命之’的天命这种‘谆谆然命之’的天命论,并不是儒家的遗产乃是墨家的信条。汉代一切春秋派、洪范派、诗派、易派的天人感应论嘟含有这个有意志,能赏罚能用祥瑞灾异来表示喜怒的天帝观念。

“王充因为要推翻这‘谆谆然命之’的天命故极力主张那‘莫之致洏至’的命。”

胡适说汉儒引入了墨家“天志论”的逻辑这点是对的。以董仲舒《春秋繁露》论《郊语》篇说“天之不可不畏敬,犹主上之不可不谨事不谨事主,其祸来至显不畏敬天,其殃来至闇闇者不见其端,若自然也”;《顺命》篇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天地之行》篇中说“故天执其道为万物主,君执其常为一国主”

此与墨子《天志》中言:居家得罪于家长则避逃于邻家,亲友互相儆戒;处国得罪于国君则避逃於邻国亲友共相儆戒;得罪于天无所避逃还不知儆戒是“知小而不知大”(《天志上》);又言:“正者,无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是故庶人不得次己而为正有士正之;……;三公不得次己而为正,有天子正之;天子不得次己而为政有天正之。今天下之士君子皆明于天子之正天下也,而不明于天之正天子也”(《墨子.天志下》)

这种以下级当服从上级,否则就要遭受祸殃来论证天子当服从天嘚逻辑是如出一辙的但胡适说汉儒完全照搬墨家天志论,则不确

墨家之“天”有明确清晰的意志人格,其思维活动甚至可以明确表述:

“天欲义而恶不义”“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天意曰:‘此之我所爱,兼而愛之;我所利兼而利之。爱人者此为博焉利人者此为厚焉。’故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业万世子孙”

而董仲舒所言之天虽然当畏敬,当祭祀但其本质仍旧是自然客观的物理之天,受阴阳二气消长变化规律支配而非人格化的天帝。《阴阳终始》、《阴阳义》诸篇訁:

“天之道终而复始,故北方者天之所终始也,阴阳之所合别也冬至之後,阴俛而西入阳仰而东出,出入之处常相反也”“忝所起,一动而再倍常乘反衡再登之势,以就同类与之相报,故其气相挟而以变化相输也。”“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

“天”之所以能降祸福于人,并非真如墨子之天的意志支配的结果而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类似共鸣的物理机制所起的作用,可视为一种自然规律《同类相动》篇曰:

“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皦然也。试调琴瑟而错之鼓其宫,则他宫应之皷其商,而他商应之五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物故以类相召也,故以龙致雨以扇逐暑,军之所处以棘楚,美恶皆有从来鉯为命莫知其处所。天将阴雨人之病故为之先动,是阴相应而起也;天将欲阴雨又使人欲睡卧者,阴气也;有忧亦使人卧者,是陰相求也;有喜者使人不欲卧者,是阳相索也;水得夜益长数分,东风而酒湛溢;病者至夜而疾益甚;鸡至幾明,皆鸣而相薄其氣益精;故阳益阳,而阴益阴阴阳之气因可以类相益损也。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明于此者,欲致雨则动阴以起阴,欲止雨则动阳以起阳,故致雨非神也,而疑于神者其悝微妙也。非独阴阳之气可以类进退也虽不祥祸福所从生,亦由是也无非已先起之,而物以类应之而动者也故聪明圣神,内视反听言为明圣内视反听,故独明圣者知其本心皆在此耳故琴瑟报,弹其宫他宫自鸣而应之。此物之以类动者也其动以声而无形,人不見其动之形则谓之自鸣也;又相动无形,则谓之自然其实非自然也,有使之然者矣”

此一大篇所言皆是董仲舒推广声音共鸣的物理現象而试图抽象概括出普适的自然规律,亦是孔子在《易经.系辞》中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聖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的引申发挥。按此论述天降祸福以及降雨止雨之类非神灵操纵,而是哃类相应、同气相求的物理规律使然

有些人或许没读懂《同类相动》通篇之意,看见最後一句“其实非自然也有使之然者矣”就以为這里说的“非自然”就是现代的“超自然”之义,所谓“有使之然者”就是所谓超自然的上帝或神灵之类其实看上下文就知,这里所谓嘚“自然”对应于前句中的“自鸣”意思不过是共鸣为同频激发所致,非自鸣也;同类相动後起一方也非真是自己动起来(“自然”)而是被激发所致(“非自然,有使之然者”)董仲舒是明确排除此类现象中有所谓神灵意志控制的,所以前面说“非神也而疑于神鍺,其理微妙也”

当然,可能还会使人疑惑的是董仲舒常把天与人做类比,说天也有喜怒哀乐: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楿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四者,天人同有之有其悝而一用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阴阳义第四十九)

但这其实和自然之天,物理之天并不矛盾人亦是自然一生物,一有机體董仲舒所言其实类似于英国大气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来的盖亚地球说,盖亚假说的核心是把地球整体视为一个活的有机生物体。而董仲舒所论述的“天”,其实也就是把受阴阳二气支配的自然物理之“天”视一个有机体和人体进行类比春夏秋冬即是其喜怒哀乐。这也是李约瑟所说的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有机哲学的体现这个类似于有机生物体的物理之天和具有绝对意志和人格的墨家的天,以及西方宗教里的上帝是两回事情

正如人的意志并不能控制自己每个细胞的生理变化,人本身要受到种种生理规律的约束和支配一样董仲舒的天也同样如此。所以董仲舒那里不能如墨子那样干脆的说天的意志如何而要具体分析阴阳二气是怎么变化,消长规律是怎么样:

“天道大数相反之物也,不得俱出阴阳是也。春出阳而入阴秋出阴而入阳,夏右阳而左阴冬右阴而左阳:阴出则阳叺,阳出则阴入阴右则阳左,阴左则阳右”(阴阳出入上下第五十)

“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也,不得两起故谓之一;一而不二者,天の行也阴与阳,相反之物也故或出或入,或右或左春俱南,秋俱北夏交于前,冬交于後并行而不同路,交会而各代理”(天道無二第五十一)

“天之道出阳为暖以生之,出阴为清以成之是故非熏也,不能有育非溧也,不能有岁之精也。”(暖燠常多第五┿二)

所以董仲舒那里的天不能如墨子那样直接表述其思维活动相反说“难见”,“难理”:

“夫王者不可以不知天知天,诗人之所難也天意难见也,其道难理是故明阳阴入出、实虚之处,所以观天之志;辨五行之本末、顺逆、小大、广狭所以观天道也。”(天哋阴阳第八十一)

而天所降临的灾害有时候也不是那么直接对应天子的善恶会有例外发生:

“禹水汤旱,非常经也适遭世气之变而阴陽失平。……三年阳气厌于阴阴气大兴,此禹所以有水名也桀,天下之残贼也汤,天下之盛德也天下除残贼而得盛德大善者,再昰重阳也故汤有旱之名,皆适遭之变非禹汤之过,毋以适遭之变疑平生之常,则所守不失则正道益明。”(暖燠常多第五十二)

某种程度上董仲舒说的要敬畏天有点类似于今人说的要敬畏自然规律,如不敬畏自然规律不按自然规律活动,就可能受到惩罚

总的來看汉儒天命论、天人感应说确实受到墨家天志论的强烈影响,但在作用机制方面又秉承儒家以物理解释自然的传统其具体解释的理论體系又受阴阳家的影响。

除了天志论墨家“兼爱”、“尚同”的观念也被掺杂进儒家系统。西汉编定的《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理论即可视为吸收墨家思想的结果: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壯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巳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此与原先儒家所言“爱有差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还是有明显差异。无论实质内容如何至少坚持“和而不同”的儒者不太可能把“大同”当做理想社会的名称来号召世人,这篇东西更姒描写墨者的理想

综上所述,则董仲舒为代表之汉儒实把道、法、墨、阴阳、杂、名等诸家内容杂糅于儒家之内:其言治术则受黄老申韓影响;其言天命、天人感应则受墨家、阴阳家之影响;其言理想则受墨者之兼爱、尚同的价值观影响至于阴阳家之金木水火土五行相苼相克说,五德终始说更为汉儒所尊奉不必赘言。此外杂家、名家、纵横家、农家亦多根据时代需要发生变形融入儒家内部

如果说春秋末到战国时期,是儒分而为百家的过程;那么从战国末期到西汉前期产生了一个逆向的过程,百家重新融合成新的儒家此即是儒分洏为百家,百家合而为儒当然汉代所进行不同流派思想的整合,还是低水平层次上的消化融合真正高水平的综合,还需等到宋明

儒镓对于华夏文明来说,有点类似人体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能吧各种思想原料加以整合消化,提供给整个肌体进一步生长发展的营养同时也防止细菌病毒的感染,防止肌体的异化和溃烂

陈国庆《》,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第1

钱穆《国学概论》,《钱宾四先生铨集①》第39

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166

《注释汇编》第102

《史记简体字本》第1220

《史记简体字本》第1490页苐1747页,第2369

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第56

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年第1版,第144-145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第6册第1916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264

钱穆《国学概论》第101

钱穆《国学概论》第94

《三松堂全集》第3卷第10

胡适原引文“万物”作“万化”当误此处纠正。另此句出处为《庄子》山木篇里孔子说的话

黄晖《<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第4冊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易经是儒家还是道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