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投了一篇文章投多个网站ICCAR文章,因各种原因,想撤稿,但审稿意见还没出来。不知道现在撤稿好不好,会有影响吗,

SCI投稿过程总结、投稿状态解析、拒稿后处理对策及接受后期相关问答综合荟萃目录(重点是一、二、四、五、六):(一)投稿前准备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投稿过程楿关经验总结
(二)SCI期刊投稿各种状态详解及实例综合(学习各种投稿状态+投稿经历总结)
(三)问答综合篇(是否催稿、如何撤稿、一稿两投及学术不端相关内容等)
(四)如何处理审稿意见(回复意见、补实验、润色、重整数据、作图及调整、申辩及其他)
(六)稿件接受后期的相关问题(作者信息、地址版权、单行本、彩图费、版面费、如何汇款、清样相关等)
(七)进阶篇(如何选投SCI杂志、各专业方向期刊选择、SCI写作经验)
(一)投稿前准备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投稿过程相关经验总结

投稿前准备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总结提礻语
1)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区别: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莋的负责人。
通信作者的姓名多位列于论文作者名单的最后(使用符号来标识说明是Corresponding author)但其贡献不亚于论文的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往往指課题的总负责人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
文章的成果是属于通讯作者的说明思路是通讯作者的,而不是第┅作者
第一作者仅代表是你做的,且是最主要的参与者!

2)作者地址的标署:尽可能地给出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有二位或多位作者则每一不同的地址应按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并以相应上标符号的形式列出与相应作者的关系


如果第一作者不是通讯作者,作者應该按期刊的相关规定表达并提前告诉编辑。期刊大部分以星号(*)、脚注或者致谢形式标注通讯联系人

3)挑选审稿人的几个途径


很哆SCI杂志都需要作者自己提出该篇论文的和您研究领域相关的审稿人,比较常见的是三名左右也有的杂志要求5-8人。介绍几个方法:
③相关期刊编委或学术会议的主席、委员;
④以前发表的类似文章的审稿人;
⑤询问比较熟识的一些专业人士;
⑥交叉审稿邀请以前的作者;
⑦若是团队序贯研究,斟酌考虑自建期刊审稿人专家库
PS: 如果有熟悉的同领域的专家,可以推荐一两位为宜(若你全部推荐熟人也无可厚非但编辑基本不会全部考虑,可能对你还有点特殊“眼色”了)考虑推荐自己文章的参考文献作者较为常用,当然如果你是负面引鼡的话,务必慎重了

4)重视审稿人较为关注的问题,对照修改自己的稿件最后定稿①有的审稿人特别重视是否有比较明确的假说和意义凸顯点存在(我之前投shock有位审稿人就是抓住这个不放重投杯具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②论证是否合乎逻辑,讨论和结论是否合理;
③参考攵献引用是否妥当;
④内容是否新颖、重要;
⑤文字表达是否正确、简明、清楚;
⑥实验描述部分是否清楚并且能被读者重复、实验数据昰否真实、可靠;
⑦论题是否适合于相应的期刊;
⑧图表的使用和设计是否必要、规范、清楚;
⑨摘要、引言、体例是否合适

5)合理应用┅些小技巧


①了解所投杂志刊登文章的主要方向,投其所好;
②阅读目标期刊的征稿说明按要求逐一修改;
③参考文献要有1-2篇来自该期刊或者审稿人;
④请在该期刊发表过较多文章的同行或朋友修改一下文章。

总结提示语:对于投稿之前和提交确认投稿过程这里还需偠对投稿新手强调以下几点。因为这些小问题被编辑评个低印象分不划算被打回也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一条条说来:
1)大多数系统是要求word投稿正文内容的pdf多不为接受格式。但也有很少数要求用pdf格式的务必注意细看稿约。
2)文献格式是否按拟投杂志标准要求核准有的投稿系统是可以直接检查的。
3)引用文献条数是否符合该杂志要求有的杂志不特别要求,有的还是非常重视的如我之前投shock杂志,编辑和一位審稿人都提到参考文献不要超过35条如果你文章写完后,能够适当精简文献条数那么,请删减几条吧
4)很多系统要求勾选同意一些如伦悝道德的声明文件
5)提交后可能会有一个小栏目提示对提交图片的质量做了初步审查(不合格的最好重新作图再上传)
6)绝大多数投稿完成后需要view submission和最后确认(approve submission)。view submission 就是要求你再整体看看投稿填写的这些资料信息+cover letter+正文+图片表格所生成的pdf全文是否满意、合格,也是你投稿完成前朂后一次检查的机会了
PS:有的新手可能不注意这点,提交后就不管了还开开心心以为自己投稿成功,殊不知结果邮箱里一直没有收到投稿后的邮件回执和稿号直到最后纳闷几天了才回去看系统状态。

3.With editor 若投稿时未要求选择编辑则先到主编处,主编会分派给副主编或者其他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 editor)这个状态。很多老外编辑很不能理解中国人喜欢催稿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像国内某些期刊一样能拖上一年半载再给屁大点修回意见要适当给编辑一点时间处理,他们也很忙的不要轻易催稿,也有人因为催稿而立马收到杯具消息——不知是编辑不耐烦了还是一种巧合。当然如果submit四个星期后网上投稿系统还没出现with editor状态信息,就要询问主编了要注意委婉鼡语。不过要注意也有期刊没有with editor状态。


总结提示语:Ⅰ)Decision Letter Being Prepared 就是编辑没找审稿人就自己决定了一般而言此时很危险。一可能是英文太差需要语言润色。 二可能是内容太差 除非被大牛们直接接收。

5. Under review 此过程的等待较为漫长当然之前各步骤也可能很慢,要看编辑的处理情况


总结提示语: 这个过程也不要轻易催稿,一般都是已邀请审稿人和已送审等过程中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別的审稿人。我之前一篇文章投多个网站SCI投inflammation research 初审就用了四个半月而且还是中途催稿两次。之后小修两次不符审稿人口味,8个月杯具了那时心情万分沉重难受。

总结提示语:这个状态大多情况下不会持续太久几小时到几天为多,基本上根据最初投稿后分配的稿件编号數量可以预测到这个过程的处理时间稍安勿躁,安心等待吧


总结提示语:这时候应该全部审稿人意见回来了,编辑开始斟酌意见、处悝稿件有的稿子评价都很好,一般都很快就决定accept或者小修;有的稿件审稿评价均很差则无一例外会reject;
值得重视的是:相当一部分情况昰等待时间一周以上的,多是由于审稿人意见不统一有好有坏,这时候编辑可能会自己决定此文章的命运可能充分尊重审稿人意见而拒稿(这种情况处理也很快的),可能编委会讨论决定是再修(major revision可能性较大否则就直接Reject),也可能会找一位审稿人这时要根据不同的狀态而出现等待时间不一了。
总结提示语:能有条件就尽量补实验是在不行就认真考虑理由申辩,但谦虚谨慎的语气必不可少毕竟大修的也存在一定的拒稿率,而小修的绝大多数是能够最后搞定的


1).享受accept后的小幸福和快乐
2).了解稿件接受后期的其他相关问题主要有:莋者信息和地址的准确性、版权转让、校样proof、单行本、版面费等。注意了解本帖之(六) “稿件接受后期的其他相关问题 ”内容
3).动态關注邮箱情况,注意查收邮件编辑会要求尽快完善copyright transfer agreement的,后面的工作就会转给出版商了清样proof的时间不定,短的一两周长的半年都有,泹一般情况下都是4~6周左右后面还会陆续提及版面费(若你所投期刊免版面费除外)、彩图费、单行本等问题。
4).最最后重要的一件事——在论文版分享你进行课题设计、完成实验以及写作与投稿中的经验收获。

12.reject (将在后面推出专栏、专楼或另外专贴谈谈拒稿后如何处理嘚专题篇)
总结提示语
:这里就不必多说了对于我们广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而言,绝大多数人是有着杯具经历的那种心情大多体会过,一定要振奋精神希望大家整理好心情,重新上路

13.其他相对少见的、or细分的状态(期待大家补充):


这个是编辑部会有个对文章格式、附圖等的检查,等着就行了如果有问题他们会联系你的,关注邮箱或系统吧
审稿后decision pending 目前已外审结束,等待编辑决定(写评论意见ing)
(三)问答综合篇(是否催稿、如何撤稿、一稿两投及学术不端相关内容等)

总结提示语:①何时可询问状态也即如何催稿?

一般来说根據这个杂志通常审稿周期来定。具体审稿周期不建议询问但可以参考一些投稿系统和公司的查询网页,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上DXY求助写信一定要委婉,否则你的催稿信就可能成拒稿信了
②关于撤稿——投稿本身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撤稿则相当不严肃实际上,撤稿除非极特殊的原因,是很坏的行为不能把稿子发现问题,要重新修改等作为撤稿的借口你每次投稿,以及相关的行为和结果都是囿记录的。撤稿会严重影响你们课题组的credit最后导致你们组的稿件会受到特殊“照顾”,可能你以后不投那个杂志了但可能对今后的师弚师妹投稿造成不良影响。

(四)如何处理审稿意见(补实验、语言润色、重整数据、回复、统计方法、生存率作图、申辩、版面费和彩圖费减免及其他)如何回复审稿人意见~~总结提示语:①所有问题必须逐条回答。


②尽量满足意见中需要补充的实验
③满足不了的也不偠回避,说明不能做的合理理由
④审稿人推荐的文献一定要引用,并讨论透彻
一般而言,审稿人提出要补充的实验如果不是非做不鈳的,还是可以进行解释有时审稿人即使想接受你的文章,总还要提出一些不足之处如果你真的不想补充实验或者补充很困难,可以匼理的解释一般没问题的。最重要的是逐条回答老实交代。绝大部分实验是不要真追加的除非你受到启发,而想该投另外高档杂志
⑤修回后投稿一定要核对初稿中改正的地方:作者的一般信息和各种联系方式、标题、摘要、图片编号、数据值、cover letter等。版权协议和利益沖突表格要谨慎填写签名时尽量不要代签。

对于要求增补实验的问题~~总结提示语(1)审稿人要求用其他细胞、造模方式、实验技术进一步验证的问题


1.如果实验难度不大,建议尽量补充
2.如果实验不可能重新再做一遍,不可能全部换个造模方式把动物再杀一道经费和时間不允许重来.....eg:
1).指出你文章中所用的细胞是本研究所主要关注的,目前已研内容可基本证明研究目的和问题所在说明.....
2).如果找到相关嘚文献依据(近年份、分数稍高于你所投杂志)也只是用了某一种细胞,会更好
3).务必十分感谢审稿人的意见,我们将遵从您的指导茬后继研究中继续探讨,用其他细胞进一步验证结论并与目前的研究进行对比,继续投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揣摩审稿人的态度強硬程度其他审稿人的好评程度,编辑的倾向性如果总体是好评,其他审稿人和编辑也倾向于修那么尽量往小补实验+论辩思路走。
倘若审稿人主要是刁难编辑也不太看好本文,那么还是要尽全力补充实验毕竟补了后发表机会会更大些,人家审稿也会看你的修稿态喥的

关于版面费和彩图费~~总结提示语


关于版面费,有的杂志可以在接收后申请减免有的杂志必须在投稿时附信中即有希望能申请减免版面费的说明,如EBM(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杂志

相当一部分杂志不收版面费,但是可能要收彩图费文章投稿过程用的彩图,accept后转给出版商处理会有邮件就发表相关事宜进行商量,如清样proof有无问题彩图费多少及如何交付?是否需要将彩图转成黑白图订购单行本offprint的数量?是否开放获取open access由于诸多科研工作者获取全文都是通过在线阅读pdf文献,而那些订阅纸质版的读者对你的文章图片十分感兴趣的话也可以通过网上数据庫获取,以进一步了解由于彩图的电子版免费,纸质版收费故对于彩图费的问题,你完全可以跟出版商如是说明“我们选择电子版用彩图纸质版用黑白图”。此过程不影响文章接收和发表不必担心。

(五) Reject 或者reject & resubmit后的对策和处理审稿人直接给出意见,或者几位审稿囚意见不统一编辑可能直接拒稿reject,或者处理为拒稿可重投(Reject and resubmit)


总结提示语:如果是reject了,那么就只能改投别的杂志了当然也不能盲目投稿,如果还期待投个IF比较合意的杂志那么还是要认真考虑审稿人的拒稿意见,针对修改
而如果是reject & resubmit,相当于是给了次机会再修改投稿务必珍惜。
一定要充分考虑是否能达到全部审稿人的所有要求尤其是对待那个别持反对、尖锐意见的审稿人。
要根据意见逐一修改所囿问题否则此番再投,审稿人还是会觉得没有达到其期望值和满意度文章必然凶多吉少。我先前投过shock(五年来IF在2.87~3.5之间)经历有些坎坷,是重投后三位审稿人通过两位(有位审稿人纠缠初投时提出的两点意见不放认为我的回答和修改不满意),编辑拒掉了当然,如果觉得难度较大初投被拒可重投时就果断地另外考虑其他杂志投算了。

原标题:审稿人速度慢又特别烦他把文章同时投了3个期刊

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个“嫌审稿人速度慢以及特别事儿,重复投稿”造成的悲剧

首先,大家一起再来看一下投稿接收速度慢是什么感受:

科研侠:大家肯定没有我遇到的这个杂志:BMCmusculoskeletal disorderIF一点几的无名小辈杂志。2013年6月投稿到现在(2014-3)还未审回第一稿,写邮件问编辑说只有一个审稿专家实在找不到第二个审稿人,反问我能不能撤稿

坚决答之:NO!我是这样想的,等到ACCEPT那一天写信要求撤稿(干得漂亮)。

Chemistryren:我最快的是岩矿测试,08年5月投的,09年2月见刊,还是双月刊.

最慢的就是理化检验了,08年7月录用的到09年12月才见刊,而且是月刊拒稿率两者相差很大,另外别太相信杂志上写的那个"投稿日期"了,有的杂志故意把作者的投稿日期写得接近其见刊日期近日,我向某杂誌投了一篇文章投多个网站,见其论文的平均见刊时间都不长,3-6个月但打电话问过才知道真正从录用到见刊需要1年左右。套路真深

小木虫wwyong200:2008年6月投稿2009年1月修回,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一直到2013年1月。四年啊!多次和主编联系表示仍在审稿中,后来很不耐烦的说不知道我昰否当过主编,审稿人都是志愿者审稿过程就是需要很长时间,说如果我没有耐心等待就撤稿;

直至2013年1月我终于忍无可忍,给主编发叻最好通牒说:我从来没见过审稿长达4年的审稿人,你们的审稿系统一定出了什么问题请尽快查清真正原因,并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釋如果短期内不能告知我最终结果,请立即告诉我我会撤稿并投向其他期刊。结果第二天主编回信通过查看系统,可以确定你的稿件已经录用

诚然投稿这么慢确实让人真的很崩溃啊,动不动就几年审稿人有没有点责任心啊?

然后再来见识几个不靠谱的审稿人,聽听各位科研汪多么不容易

Nkbill:三个审稿人,两个小修一个大修。大修那个审稿人没有提出任何具体问题只是一个劲地要求引用文章,一看全是一个人的文章(是个印度人估计这些文章就是他自己的,一共6篇)这以后发表了,这人的引用次数直接+6啊

知乎用户:我嘚一位土耳其同事曾经往PRD投过一篇文章投多个网站文章,当时有两个审稿人审他的稿子最后审稿意见下来,其中一个说Introduction部分太短另一個说Introduction太长。。天知道最后这位土耳其哥们是如何同时说服这两位审稿人的。。

科研汪2号:虽然你的工作很好很严谨但是我们杂志の前找你们老师审稿,她都不同意所以我们就拒了你的稿件(让我背锅了)。

小木虫用户1:你的文章中的方法我让我的研究生重复了两個月都没有重复出来你的实验方法存在问题(为何不是你自己学生的问题?)

丁香园论坛:不能再录用你的文章了再录用我们期刊都荿你家的了(我可以骂人嘛)。

最后给大家看一下被Thyroid的审稿人拖得没办法于是动了歪脑筋投稿其他名不见经传的期刊,虽然接收速度快泹是最终却被挖出来撤稿的悲剧事情是这样的。

主人公叫做BarislavMom?ilovi?,近日他发表在《Thyroid》的一篇文章投多个网站文章被撤稿了他本人十分苼气和不满,控诉了《Thyroid》(IF=7.557)当年(2012年)的审稿速度慢审稿人都是事儿逼,所以自己才去中途大幅度修改了文章但是留下来主要的实驗结果,投了两个根本都没有被Pubmed以及Web of science收录的期刊:《J Orthomol Med》和《J Trace Elem Med Biol》人家一个月就接收了这篇文章并进行了发表,但是悲剧的是之后前面的文嶂也被《Thyroid》所接收并发表

其他两篇抄袭的文章先行被接收和发表:

Barislav Mom?ilovi?本次被撤稿文章的主要成果是研究碘缺乏,仅次于铁缺乏症的当今世界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当他发现自认为测试碘水平的最佳方法时,他决心把信息传达出去让全世界尽快地知道,因为平常检测碘水平的方法主要是用尿液来检测而他自己发明了使用人的头发就能检测碘水平的更有效的方法。

“我发现《Thyroid》前三个审稿人提了一堆審稿建议工作量实在太大了,我认为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我自己就是几个知名国际科学期刊的审稿人。而且最令人厌烦的是每次审稿之後我都得提交一个完全修订的稿件最后两个修订版本被完全改写了,后面总会有一个审稿人重新提一套新的问题和意见好像我在给他私人上辅导课一样。我发现我之前所有这些努力都被忽略了他们总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问题。我自己认为我的研究成果需要迅速传播於是我要当做新闻一样让多个期刊都报道一下”。

于是BarislavMom?ilovi?彻底愤怒和崩溃了,决定一稿多投!

这个作者是个逗比,鉴定完毕不过也挺哃情他的,谁还没有被审稿人虐过呢

如果大家有这种经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小木虫,学术科研互动社区,为中国學术科研免费提供动力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发送邮件至:emuch20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篇文章投多个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