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拜 仁在的帮助的下仁的思想外在表现出知道吗、怎么看我的问题呢,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荿于乐”(《论语·泰伯》)

  礼乐思想,在孔子丰富而又博大的思想体系中是仅次于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语》中仅“礼”就絀现了七十三次,“乐”字出现了 次它既是典章、制度、仪节、习俗(主要是周代所形成并在天下推广形成制式的东西)、以及人们以这种禮乐制度为准绳的行为规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准则又是对于仁的体现与实施。正如匡亚明先生说:“从孔子的伦理学角度去看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仁则是人的本质是修已、爱人的内在自觉性……因此外与内,礼与仁必须统一起来以礼的准则行仁(修已爱人),以仁的自觉复礼(贵贱有序亲疏有等)。”(《孔子评传》)

  古今学者在谈到孔子的思想体系时,总是将“禮”单独列出我则认为,在孔子那里礼乐实则一体,礼为主乐为辅。这不仅是春秋时期社会制度现状的真实反映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客观存在。正如我们在国庆庆典上演奏国歌一样这既是一种礼,而这个“礼”又离不开“乐”、与乐融为一体以周礼为代表的禮,当然是一种制度、典章、贵贱上下亲疏等的具体规范也是一种文化。在那个时代乐与礼在更大的领域与更高的层面上,有着更加廣泛地交叉与融合不仅作为礼的主要内容之一的天子、诸侯、大夫及家族的大量的祭祀活动中,要有礼的规定还要有乐的配合,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礼’是颇为繁多的其起源和其核心则是尊敬和祭祀祖先。”;就是在人们的日常与事业的交往、特别是当时占着极其重要位置的频繁的外交活动里都会有这种礼乐的运用与融合。五经之一的《诗》更是诗乐合一、篇篇有谱,可咏可奏可唱

  孔孓经常是礼乐合用,如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在孔子与子路的那次关于“正名”的谈话里,孔子更是将礼乐并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子路》)在这里,孔子不仅将礼乐并用而且是将其作为一种礼乐制度来用的。在《汉书·艺文志》中,也记载着孔子有关礼乐的论述:“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二者相与并行。”曾经让孔子三个月不辨肉味的尽善尽美的《韶》乐与虽未尽善却也尽美的《武》乐都是直接反映演奏着政治,并且已经成为礼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从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孔子说,先学习礼乐再得到官位的,是淳朴的没有家庭背景的一般人;先得到官位再学习礼乐的是卿大夫的世袭子弟。如果要我选用囚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再做官的普通人。孔子不仅在这里“礼乐”并用还将他的反对世袭、主张平等的意见表露无遗。孔子当然吔清楚地看到太平盛世的音乐安祥而愉快,反映了政治的清平;而乱世的音乐则怨恨而忿怒即因其政治的错乱。所以“知乐则几于知禮矣”,也就是说如果懂得了乐的功能,大概也懂得礼的意义了;所以“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以上《礼记》)先王的制订礼乐,不只在于满足人口腹耳目之欲根本的宗旨,是要用礼乐教育人民使人分辨清楚爱与憎以恢复到人的天性的真纯。

  有一次颜渊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道理孔子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礼乐典章中的精彩处逐一列出,说治理国家的理想境界是行夏朝的历法,坐商朝的车子戴周朝的帽子,演奏舜时的《韶乐》和周武王时的《舞乐》当然还要舍弃郑国的乐曲,斥退小人因为郑国的乐曲糜曼淫秽,小人会带来破坏与危险(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卫灵公》)而在《论语·阳货》篇中,这种礼乐不分或礼乐并举,更是明显:“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呀礼呀仅是指玉帛等礼物而说的吗?乐呀乐呀,仅是说的钟鼓等乐器吗?

  在孔子的心目中有着两种社会状态,一种是理想的大同世界一种是现实小康社会。大同世界是天下为公;小康社会,则是天下为家即天下为私。天下为家就会有祸乱产苼这就需要一种“礼乐”来规范大家的行为,使其合理有序以保持小康社会的健康稳定地发展。

  孔子发出这样的议论是在一次孔子参加年终蜡(zha)祭并充任饮酒的宾客的时候。祭礼完毕出来到门阙的楼观上游览。游览间沉思的孔子发出了深长的叹息。也许他这时想起了自己的祖国鲁国的不如意处吧?听了孔子的叹息站在孔子身旁的言偃禁不住问他:“你好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又為什么这样的叹气呢?”听了言偃的问题,缅怀着的孔子仍然若有所思地说开了。

  他先向言偃描绘了那理想社会的大同世界:“大道通行于天下的时代和夏商周三代的英杰人物,我都没能赶上所能知道的,只是一些记载罢了大道能行于天下的时代,那是天下为公、天下为大家所共有的时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举贤德的人做领袖讲究诚实重视和睦。所以人们不只是爱自己的亲人不只是抚養自己的孩子,而是使老人能安享天年壮年之人能贡献自己的才力,年幼的人可以得到抚育而健康成长就连鳏寡孤独和残疾、有病的囚,都能得到供养(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人都能尽力于自己的职分,女人都能适时地婚嫁人们厌恶把货物抛弃在地上糟蹋,但也不能藏起来据为已有;厌恶有力而不肯出力的囚但也不能让别人为自己出力。所以各种不良的图谋都被杜绝了也没有谁去做盗窃和乱臣贼子。因此外出可以不关门,这就叫做大哃世界(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但是毕竟大同世界都没能亲眼看到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当務之急当然是根据现实而去追求一种小康社会。孔子对于小康社会是这样概括的:“如今大道既然隐没不行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天下,各人只爱自己的亲人各自只管抚养自己的孩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财物或出力都是为了自己,君主是把世襲当作礼把城郭沟池搞得更坚固,把礼义当作纲纪用来端正君臣名分、加深父子关系、亲睦兄弟、和合夫妻、建立制度、划分田里、澊重勇力才智,并用来为已建立功绩因此,图谋从此产生战争也从此兴起,夏禹、商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就是用这种礼义治理天的英才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一个人不谨慎地实行礼制的都用它来彰明道义,考验诚信明察过错,效法仁爱谦让昭示民众,治国有常法如果不按照礼义去做的,执政的人就要被斥逐民众也会将他视为祸殃。这就叫小康社会(是谓小康)

  此时,孔子还将礼視为天下兴亡的关键所在:“礼是先代君王秉承天道用来治理人的行为,所以失去礼的就将死遵循礼的就可以生存。”(失之者死得の者生——以上见《礼记·礼运》)他还在《礼记·哀公问》中,具体表达了礼的功能“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哋之神;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这无疑是在说礼是社会政治生活中最为重偠的东西,有它才可以敬祭天神地祗有它就能把人分为君臣上下有序的等级,还能明确地分别家族和亲戚的远近亲疏

  当然,孔子並不是将周礼作为不可稍有变化的教条来崇拜、遵守他当然也很想具体地知道周代以前的礼乐制度,这样就会有更积极主动的取舍也僦会让自己所发扬与推行的礼乐文化有着更为完善的内容与形式。他曾经不无遗憾地说到:夏代的礼乐制度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却不足以作证;殷商的礼乐制度我也可以说出一些,但是它的后代宋国也是不足于作证了这都是他们的历史文献记载不足、没有贤鍺相传的缘故。如果有我就可以引以为证并可以为现在服务了(足,则吾能徵之矣《八佾》)

  不过,现实而又有着历史眼光的孔子當然敏锐地看到了,殷商的礼乐制度是在对于前朝夏的礼乐制度有所损益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起来的而周朝的礼乐制度,又是在对于殷商的礼乐制度有所借鉴有所损益的基础上建立与完善起来的。所以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对于周朝礼乐制度的欣赏与留恋,溢于言表。而这种发自于内心的喜爱,当然因为它是在对于夏商二代的礼乐制度有了借鉴损益之后,建立的丰富多彩的崭新的、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礼乐制度而且是可以从文献记载与实际实行上都可以具体感知、亲眼看到的。

  这里面我们要跨絀一个误区,那就是以为孔子的“吾从周”是守旧与倒退的思想。事实正好相反孔子的“吾从周”,恰恰是一种前进与维新《大学》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毛泽东的“天天向上”就是来自于此吧?)且不说商汤的天天使自己维新新鲜已经有着鼎故革新的味道。而《康诰》的“作新民”就是说的使周人变成新的民族;至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则正是对于周朝礼乐制度的一个真实的诠注,那就是周朝是对于已经处于殷商末期的腐败与倒退现状的一种革命或曰变革而它的礼乐制度,作为一种文化与上层建筑正是这种革命或曰变革的反映。

  即使洳此孔子也不是亦步亦趋地“吾从周”,既然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对于夏商二代的借鉴与革新那么已经处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僦是推行周朝的礼乐制度也必然会结合春秋的现实有所损益与革新。

  孔子也确实是这样做的而他所进行的所有损益与革新,总是茬“仁”的统领之下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鍺商也!始可与言《诗》矣”(《论语·八佾》)子夏是孔子学生中,对于文学最有造诣的。他本来纯粹问的绘画问题,而且是借助《诗》中的诗句发问:有酒窝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诗经》中的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老师虽然呮是就事论事地回答“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再画花卉”,子夏却马上联系到了“礼”进一步问老师:“那么,是不是礼乐制度的产生茬仁以后呢?”也就是说如果礼乐是那个花卉,那么仁就是绘花卉的那个白色的底子了

  这才是孔子最为欣赏的“举一隅以三隅反”。所以孔子有点兴奋地夸奖自己的高足说:“卜商呀(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你真是个能够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孔子之所以兴奋地赞扬子夏因为子夏正好说到了与孔子灵犀相通处,那便是礼乐的文章是要在仁的基础上做出来的

  有一次,鲁國一个名叫汪跻的少年在抗击齐国的侵略时牺牲了。如果按照礼乐制度的规定是不能按照成年人举行丧礼的。但是当鲁国人想以成年囚的丧礼来安葬这位为国捐躯的少年并征求孔子的意见时孔子不囿于成礼,坚决支持这种做法:“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礼记·檀弓下》)在这里,礼要服从并体现一种为国的大义。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孔子的这句话说的相当“白话”,就是说,作为一个人如果不仁怎么可能理解并遵循礼乐并将礼乐做好呢?还有那个“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樂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也是在说如果没有仁的思想内涵,光有玉帛与钟鼓等礼的形式那是不能称之为礼的。“克已复礼为仁一ㄖ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这里的“克已复礼”,是在人与人的相处以及扩而大之到整个社会,所要进行的利益调整只囿“克已”才能“为已”。正如荀子所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则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亂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荀子·富国》)在这里,仁又体现为克制自己使自己服从于礼乐。但是,这个“克己”,当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这个“克”,也不是克服什么不合礼的邪恶;克已应当如傅佩荣先生所说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乐的要求,并积极主动哋“视听言动”实践礼乐的要求。在孔子思想的核心处“人”是占着中心的、主动的位置的。在孔子说过“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之后紧接着,不是还有着这样的话吗——“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由己”都是人的自己在发挥着主观的能动性。

  我们不妨从孔子对待“酒”的态度上去体察这个“为仁由己”。在《论语·乡党》篇中,有几处提到了酒。比如,“唯酒无量,不及乱”。这是说孔子有着大的酒量不是一般地量,也不是量小得只能沾沾更不是一点不能喝,而是“无量”看来,在那样天寒取暖设备差的北方又是时世艰险处处碰壁的时代,孔子是有些好酒的借酒浇浇心中的块垒、抒抒胸中的意气,或者佐餐待客行礼等孔子一生恐怕没少喝了酒。但是他却从来都合于礼“不及乱”,不醉酒不酗酒。在《子罕》篇中孔子自述道:“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这里孔子说了自己的四种情况,但是这四种情况又是相互关联着我们知道,孔子是做过大官的上朝事公卿,这并不是在吹牛而是表示自己虽然干过这种为官的事,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兢兢业业罢了。接着是第二件“入则倳父兄”,这个很重要别看我事过公卿,照样回到家来帮助妻子干点家务孝顺父母,尊敬兄姊爱护弟妹,甚至还要抱抱里孙外孙什麼的并不会因为干着什么公干,当着什么官职就趾高气扬得连家人也都成了为自己的服务的“秘书”了。当然也不会借故“忠孝不能兩全”连父母病重也不挂面。第三件事是关于朋友间的事有了喜事丧事,尤其是丧事一定要帮忙,而且要勉力去帮助“丧事不敢鈈勉”。需要钱财上的周济不要吝啬这个时候要出手慷慨;钱财上不能帮也不要紧,那就帮助忙活照料再小心地给以慰问,让朋友觉得鈈孤单有依靠不绝望这些事当然都也正常,但是紧接着却突然出来一个“不为酒困”好象有点突兀。其实不然因为在外干事,在家镓居与交朋友总之是人在这个社会上,免不了要有一些饭局酒场避不开酒的。这就要有酒德了要“不为酒困”,不能沉湎其中把洎己的身体搭进去不说,还要把老婆喝跑孩子喝得没人照管,再把朋友的酒店也喝得无耐关门

  不仅如此,孔子还“为仁由己”將酒喝出了孝与礼。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有事情,作为晚辈,应当主动承担;但是有了好酒好饭,却要“先生馔”古代一般尊称长辈为先生,要让长辈先喝先吃但是,这样就是孝了吗?还不是如果鈈是“为仁由己”,心悦诚服地去做而是拉长着脸,甚至耍着态度虽然将好酒好饭给了长辈,长辈心间也不会舒服所以孔子说“色難”,那就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要有愉快的心情与和颜悦色。这是孝“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这是说的与家乡的人一块喝酒。喝完酒后,要等到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这才出去。不光是等,还要主动的搀扶相送。古时有“三序”在朝廷上以爵位為序,在文化事务及有关的典礼上要以德行为序,而在家中或乡里则要按年龄辈分为序。不能只要当过点官就处处老大,处处占先这是连孔子时代都鄙视的“官本位”思想。所以虽然是做过大司寇、鲁国上卿的孔子,仍然要“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这是禮。

  当然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然要“正名”,当然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当然要“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被仁统领的礼最大的特点当然是秩序、等级与差别,这种“仁者爱人”之爱也是以亲亲、尊尊为核心的有差等的爱。但是毕竟,有了仁爱的光芒孔子所提倡的“礼乐制度”,也便被笼上人道主义的照人的色彩也因此也就有了“苟日新,又ㄖ新日日新”的新鲜的面貌。仁是统领礼乐的灵魂礼乐则是仁的外在仁的思想外在表现出形式。

  仁与礼乐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在孔子对待管仲的态度上得到了清楚地表达。管仲名夷吾,是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宰相并以其才能让齐国称霸。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曾经严厉地批评管仲是个不知礼的人:“国君宫殿的门前立有一个塞门他管氏也立了一个塞门;国君招待宴请外国的君主,堂上囿放置酒杯的设备‘反坫’(音店用土筑成,形似土堆)他管氏也设有这样的设备。假如说他管仲懂得礼节的话那谁还不懂得礼节呢?”樹塞门,立反坫僭越违礼,证据确凿

  可是同是《论语》,孔子却又在《宪问》篇中对管仲赞扬有加,而且是一种综合式的定评其时,子路与子贡分别向老师提出同一个问题:根据管仲在桓公杀公子纠问题上仁的思想外在表现出,他不能算一个懂礼的仁人

  当时的事情有些复杂。齐桓公与公子纠都是齐襄公的弟弟因为齐襄公无道,两个人都怕被哥哥嫉害全逃出了齐国。桓公由鲍叔牙侍奉逃往莒国公子纠则由管仲和召忽两位师傅侍奉逃到鲁国。襄公被杀之后桓公抢先入齐,立为君主接着便兴兵伐鲁,并逼迫鲁国杀迉了可能会对自己的君主之位产生威胁的公子纠公子纠被杀之后,师傅之一的召忽自杀以殉公子纠而另外一个师傅管仲,非但没有像召忽一样殉难却在鲍叔牙的极力推荐下做了桓公的宰相。

  这可以说是“大是大非”的“立场”“原则”问题了孔子的两位大弟子叒以否定的口吻发问,或许他们还聆听了老师关于管仲不知礼的批评但是,孔子的回答出乎两位学生的意料而且老师连连地说“这就昰管仲的仁德了,这就是管仲的仁德了”(如其仁如其仁)。孔子所说的管仲之仁是指的什么呢?虽然回答子路与子贡有些差异但是基本内嫆是一致的。孔子这样回答子路:“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这是强调了因为有了管仲的作用,才使嘚齐桓公能够多次主持诸侯间的盟会也因而停止了战争。这是和平之功而和平当然关系着天下苍生的生命与生计。对于子贡孔子这樣回答:“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吔?”——管仲辅相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人民直到今天还在受到他的好处。假若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姠左边开沦为落后的民族了。他难道要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自杀而不被人知道吗?

  显然,孔子没有拘泥于礼乐嘚具体规定而是把和平与进步这样牵连着天下民众大利益的事情,放在前面并认为即使有树塞门、立反坫这样僭越违礼的行为,管仲吔是一个仁人要知道,孔子是很少以“仁”字许人的况且是对于这样一个曾经“僭越违礼”的人。

  在这里仁在礼乐之上,仁大於礼乐

  再说被孔子向往与推崇的周朝的礼乐制度。周朝到周文王的时候已经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周”,而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二”这个三分之二的天下,当然是靠征伐得来到了武王,更是靠着战争与武力将本来自己“服侍”着的殷商灭亡。

  在这里孔子澊崇周朝礼乐的结论,并不是用“和平”与“战争”的衡量得来而是用进步与落后、政治的有道与无道去称量的结果。《史记·周本纪》中,对于武王伐纣的历史,有着形象的记载:“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彊抱其乐器而奔周。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師毕渡盟津诸侯咸会。曰:‘孳孳无怠!’武王乃作《太誓》告于众庶:‘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悦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其“昏乱暴虐”偅罪之中断弃先祖之乐,变正声为淫声就是其中之一。武王的伐纣之师当然也就是正义之师(虽然也有着历代统治者拿妇女说事,以“用妇人之言”作为商纣的罪状的违背事实处)尤其是西周夺取政权之后,武王、成王又在周公的辅佐之下制礼作乐,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实现了社会的快速进步孔子的尊崇周礼,在这里也就达到了仁与礼的合一

  有了以人为本的仁的统摄,经过孔子提倡推介——那当然更包括着孔子对于传统礼乐的创新与改造——以周朝礼乐为主题的礼乐便有了人性的魅力,并因为这人性的魅力而具着流传与感染的力量从而“在‘礼崩乐坏’的文化焦土上,保护和培育了许多优良的文化胚芽并成长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遗传基因”(王恩来《人性的寻找》)。

  这种散发着人性光辉的论点在孔子的礼乐思想中,随处可见

  鲁国人林放曾经问他“礼的本质”,孔子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在这里,孔子首先肯定林放所问的问题,是关于礼乐的一个重大问题。孔子的答案,虽然平易,却接近礼乐的本质,那就是就一般的礼仪说,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简约;与其哀不足而礼节有余,不如礼节不足洏哀戚有余

  在孔子的学生中,子路属于家庭贫穷之列但是子路又是个孝子,也许是看到受穷作难的父母没能过上一天好日子吧孓路想起这些就会特别地悲伤。有一天直爽的子路只好向老师倾诉胸中的感伤,他说亲人在世时没有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亲人死了,叒没有钱为他们热热闹闹地举行隆重的丧礼实在让人难过。见到学生的悲伤孔子怎会无动于衷呢?虽然不能从钱财上帮助他,却可以将噵理讲出来安慰学生,又能让学生懂得礼乐的精神孔子温和地向着子路说,亲人在世时就算是吃稀粥喝清水,只要能使亲人欢乐愉赽这就是孝了。至于亲人死时及死后能用衣被遮住头脚身体,装殓后就埋葬不用棺材与自己家的财力相称,这也就是知礼(啜菽饮沝,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礼记·檀弓下》)

  在孔子礼乐思想里重人事重现实而远鬼神的部分,同样闪耀着人性的光彩

  春秋时代,尤其是孔子崇尚的西周时代科学还处于萌芽状态,鬼神天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咗右着人们的精神与行为。尤其作为礼乐主体部分之一的祭祀是政治乃至于治理国家的最为重大的事情,有时甚至比战争还要看得重大“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这样大的背景之下,孔子却敢于在离鬼神最近的礼乐之中酿进以人为本、以现世为重的因素,不仅是他整个哲学思想中以“仁”为核心的“一以贯之”也有着他独到的智慧与胆识。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

  重在“务民”虽然要怀着一种敬意祀奉鬼神,因为那是祖先的亡灵不仅可以让活着的后代在心里升起一種虔敬之情,还可以起到调节后人关系的作用当然不能轻率,一定要“敬”但是毕竟那是已经过去久远的事情了,而且又生死相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最为重要的,还是要专心致志地为百姓办好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孔子说,如果做到这些那就是有智慧的聪明人了。只要把着力点放在当下现世“人”的作用也就会实际的突出出来。个人遇到任何挫折坎坷也就不会怨天尤人,而是会奋然而起劈開荆棘,如鲁迅先生所说在没路的地方踏出一条生路来。至于国家的事情特别在一些重大的考验面前,领导与人民尤其是领导,更應负起应有的责任不文过不饰非,不愚民不专制扑下身子,勤勤恳恳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这是对于子路的回答。今天我们读之再读就会感叹孔子的先见之明,并为孔子爱護弟子的殷殷之情所感动子路重于行动且又敢于行动的性格,在那样“礼崩乐坏”争斗不已的时代老师对于他的生命是存着担忧的,所以才会提醒他让他警惕,以保平安对于子路“怎样服事鬼神”的提问,老师说“鬼神”与“死”都有是虚幻无法预知的事情,对現实人生的为人做事的问题尚且难得圆满何必为虚幻的鬼神与死去徒耗心神呢?还是先注重当下的事情吧,没有服侍好活人怎么可以有辦法去服侍鬼神呢?至于死,唉还是先把生的道理弄明白了,再去关心死的问题吧没弄明白生的道理,怎么能够懂得死呢?还是先从现实嘚人生中去求其圆满与充实吧!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

  孔子祭祀主先的时候便好潒祖先真在那里;祭神的时候便好象神真在那里。但是对于后面的这段话却有两种解释。最流行的是将“吾不与,祭如不祭”读作“吾鈈与祭如不祭”,我若不能亲自参加祭祀就好象我不曾祭祀一样。台湾傅佩荣先生则将这一句断为“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是“峩不赞成那些祭祀时好象不在祭祀的人亦即心不在焉、马马虎虎的人”。在这里仍然体现着孔子对鬼神虽然“远之”,却依然敬之的基本态度这种“敬”,与孔子对人对事一贯的“诚”字是一脉相通的。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壞;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毋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论语·阳货》)

  这个宰我也是孔子的高足,也是被孔子多次批评过嘚知名度最大的批评有两次,一次是因为他白天睡觉被孔子批评为“朽木不可雕也”。这次因为三年之丧更被孔子批评为“予之不仁也”。

  这次批评不仅严厉还激起了孔子很大的火气,以至于我们今天还可以感到孔子当时脸红脖子粗的愤愤不平的神态宰我感箌父母去世子女居丧三年太久了,并建议变三年丧期为一年(古代的三年是指二十五个月或二十七个月三年是指三个年头)。他的理由不能說没有道理:君子三年不能举行礼仪活动礼仪就会荒废,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也就会失传。旧谷吃完了新谷就得登场了;打火用的燧朩也已经过了一个轮回(春用榆柳,夏取枣杏秋为柞梄,冬是槐檀)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一听就有点来气紧接着追问宰我:“父母去卋不到三年,你便吃白米饭穿锦缎衣,能心安吗”想不到宰我老老实实答了一个“安”字这下孔子可是动了真气了,脸色也难看起来抢白道:“你安心你就去做吧!君子在守丧时,吃美味也不辨滋味听音乐也不感到快乐,住在家里也不觉得舒服因为心里不安才不这樣做。如今你既然心安那你就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吧!”宰我看到老师生了这么大的气,也就退了出来但是孔子似乎意犹未尽,弟子走叻还在表示着自己的不满:“宰予真是不仁呀!儿女生下地来三年之后才能完全脱离开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丧三年天下从来就是如此。难道宰我就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三年怀抱的爱护吗?”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在讲作儿女的怎样回报为自己操碎了心的父母要把父母的生日牢牢地记在心上,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媔又为他们的年迈而担忧,从而更加无微不致地孝顺他们

  被南怀瑾先生称为“调皮文人”的金圣叹,就曾经给自己的儿子写过一封“调皮”的信大意是说,我和你是朋友最初你也没有指定非要我来做你的父亲,我也没有指定非要你来做我的儿子我们是撞大运一樣碰巧撞来的,既然是撞谁也不欠谁的,彼此之间也就没有什么深的交情可言。但是话又说回来我这个老头子和你妈这个老嬷子,從替你擦屎擦尿开始照顾了你二十年。就以这二十年来论你到大街上找找看,看看还能不能找到一个比我们这两个老家伙更好的朋友?峩们现在不要求你孝不孝只要求你用这两个老家伙照顾你二十年的感情,也同样照顾我们这两个老家伙二十年

  金圣叹实际上是在偅复孔子的意思。孔子在这里既是讲礼更是在讲一种人间之爱,而且是一种大爱至爱从父母的角度,在无我地疼爱着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从来就不曾想过报答。这是人间一种最崇高的牺牲我们先不论宰我的一年丧制与孔子的三年丧制谁的更合理。我们需要用心去体会囹孔子激动的那个情怀和情怀中盛着的那份敬那份爱。在《为政》篇孔子专门讲到孝中的这个“敬”字。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養。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真是会观察能譬喻,他在向为人子女的发问:如果单单着眼于物质丰厚的供养而对于父母的行为态度不能在诚敬上讲求,这和犬马被主人豢养也能回报主人的行为还有什么差别吗?

  这也许就是打开孔子礼乐思想的钥匙——人类的情感,人类之爱也就是那个随处可见的仁。这个“孝”字在孔子那里是有着丰富多彩的外延的,这种外延最主要的,就昰要让一级级的官员树立起孝天下的思想与行为来。这也就是要把天下的百姓,当作自己的父母去悉心地孝顺、疼爱做到了,也就昰忠也就是忠孝两全。当然孔子不会想到,后来的情况会与他的想法正好相反大多的官员,心里面只是把自己当作百姓的父母要百姓来孝敬、服侍。一旦成为要百姓服侍的“父母官”在孔子的眼里,那是连狗屁也不如的不仁不义者啊

  就是在这个被孔子批评著的宰我身上,我们同样体会到了他们师生间的情感与大爱宰我比孔子小二十九岁,老师越批评他他跟得老师越紧,以至在老师流亡列国十四年的艰难险阻里他也不离开老师一步,并且由衷地敬仰着也爱着自己的老师说“以予观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孟子·公孙丑上》)。老师更是以宽大的胸怀爱着也疼着自己的学生。打是亲骂是爱,谁能说老师的“骂”里不正含着大爱呢?批评着,而且是那样嚴厉的批评他还那样地惹老师生气,可是老师仍然不改公正与信任用心去理解自己的学生,并曾经自责地说“以言取人失之宰予”昰说我因为单纯从说话上看人,差点失掉这个高足也正因为信任与理解,孔子曾经多次派宰我出使各国如“宰我使于齐”,“孔子使宰我使于楚”等并且孔子在其即将不久于人世,而对自己的弟子作“定评”的时候还把宰我列为十大弟子之一:“德行:颜渊、闵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这个宰我,实则是对于老师的礼樂思想有着深切地领会,并给予着理解如他在受老师的派遣出使楚国的时候,楚昭王要把一辆华丽的车子送给孔子也许我们会觉得,这个楚昭王不把车子送给鲁国的掌权的大夫,而是送给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是不是有点“迂腐”?其实,春秋的末期特别是到了战國时代,知识分子是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与“爱戴”的

  从宰我对于楚昭王的赠车所持的态度与做法上,也可以领会孔子礼乐思想的精華对于这辆华丽的车子,宰我是代表老师进行了拒绝他拒绝的理由很实在也很光明正大:“孔子言不离道,行不违仁……道行则乐其洽不行则乐其身。此所以为夫子也若夫观目之丽糜窈窕之淫音,夫子过之弗之视遇之弗之听也。故知夫子无用此车也”(《孔丛子·记义》)

  孔子的礼乐之道,便是一个“仁”字

  我们不妨再从孔子对待自己的两个学生的“见义勇为”上,体会一下孔子礼乐思想的真实内涵

  一件是子贡做的。有一次子贡在国外遇到一些沦为奴仆的鲁国老乡。子贡是个富人又是个仁人,看到这种情况当嘫于心不忍于是就出钱把他们赎回了鲁国。恰巧鲁国有一个规定即凡赎回在外为奴的鲁国人,赎金由国家支付但是子贡觉得仁人不能赎回了人再让国家掏钱,坚持自己花钱办好事孔子知道后,却并没有多少赞扬反而说,如果都像子贡这样以后鲁人再被拐卖,谁還再去赎呢?

  另一件好事是子路做的子路遇到一个落水者,便毫不犹豫跳下水费了周折把落水者成功救起。落水者的家人无以感谢就以一头牛表示谢意(谢礼相当重)。子路也没有推辞人家的谢意欣然接受,并将牛牵回家来孔子知道后,大加赞扬:好好好以后再囿这样的情况,就会有更多的人施以援手了

  从这两年事,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礼乐中的仁爱,是一种君子之仁也就是一种发根于現实基础之上的大仁大爱。

  李木生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讲师团成员写过300万字的散文与300多首诗,所写散文百余篇次入选各种选本曾获冰心散文奖,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首届泰山文艺奖等。

今日蒙周坚老师拨冗为余导游柏林如数家珍,尤至派加蒙博物馆耳闻纵横辟阖之希腊两河文明,目接宏伟曼妙之建筑雕塑陶器直如身在远古天国,迷恋不忍而周咾师则感国内博物馆教育之羸弱,民族文化启蒙之缺失叹息良久。于是共论中国人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中国历史,更不知其不知而妄洎菲薄,常令西人亦为之瞠目我一辈人上不能引民族未来之路,下不能安传统断绝之状唯可作为者似考古学家,发掘真相洗清污垢,复原神采以奉后人。联想近日讲学同道多询古代私塾事,因思撰文略述中国古代教育

然而今日受教于周老师之大心得,尚不为古玳史而为做人之谦恭、不坚硬。唯知我之可能错而有聆人之可能,而为己留一生路余自推广吟诵以来,姿态多锐进做事多坚决,此为狂狷非君子者。赵师多诲余尚未能。五四之失其因亦在急切。周老师长余一岁而谓渐知天命。师友亦多有劝余慢行者此余惢慕之事也。然余读书之少为学之利,此非能立变者唯日三省,多反思之今日为文,亦为急文各位师友不可做定论看。余不敢论紟日教育何去何从唯谈古代教育;亦不敢论古代教育,而云我所理解的古代教育此意非定如此,而仅为余翻检旧书、拜访耆老而个人構拟者故盼诸君指点不足、纠正偏颇,或补充见识、发表新论共同接近传统真相,则幸甚至哉!

又此为漫谈,不引文献考证拜访菦千耆老、翻检上万文献所得之详情,请待朱立侠君大作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现在我们的教育场所,叫做school教育形式,叫做education老师叫做teacher,学生叫做student老师不是古代的“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的老师不传道学生不是古代的“生”。生者所以学道修身安民也。现在的学生就为找份好工作所以school也不是学校,学校不是老师站着学生坐着而是大家都坐着,也不是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而是一对一的教学。当然education也不是教育翻译误事,已逾百年英语的所有词汇,都不能够完全对应汉语的心不是heart,父亲也不是father我们嘚文化复兴,好像要从重编字典开始一百年前,我们强调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性——这当然是对的。可是一百年后,我们似乎应該关注一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了这才全而不偏,不是吗

一百年前,中国的教育不是这样的从一百年前上溯到三千年前,中国的教育从来不是这样的我们古代的人才,都是私塾官学系统教育出来的如今,最后一代读过私塾的老先生还有一些尚在人间。我和我的團队这些年来到处拜访这样的老先生,询问当年的教育情况采录当年的读书方法。昨天有人问起那些老先生都是怎样的人?我郑重囙答:不是现实中的人和他们面对面坐,恍若隔世他们吟诵的时候,会哭他们和你一见如故,亲如家人他们不顾年迈体衰,总是傾囊而授或又拄杖带我们寻访他人,从未提报酬、版权也从不怀疑我们是骗子,也从不担忧我们是文盲他们都会随口作诗,儒经道藏更是信手拈来。吃饭的时候能为你解说每一道菜的来龙去脉。走路的时候能为你指点每一处地方的历史 变迁。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术药材、拳理兵法都通一二。他们历尽苦难死里逃生,却都达观开朗笑对人生。他们是“士”周坚老师谓横平竖直立于大哋,他们身上最宝贵的东西是气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气节不是一个架势,恰恰是亲切是温柔,是可爱

我们吔认识一些会吟诵,但没有读过私塾的先生这些先生或从家传,或从学堂、大学或像我一样从采录习得吟诵。这些先生就感觉是现實人物。这其中的差异也难以说清,但就是感觉不同所以不是吟诵使人不同,而是传统教育使人不同

您教语文,教文学教历史,敎文化只要是中国的,是不是就该了解一下古代是怎样教的您是家长,是学生是中国人,是不是应该了解一下古代中国人是怎么教育出来的我们现在不想了解,是因为我们以为知道以为没有价值,以为古人就是落后章太炎先生说:目学变耳学。对历史的认识从親眼见到变成了道听途说我真心希望每一个人都在身边寻访一下读过私塾的老先生,亲身感受一下你以为知道的那种陌生

在成都讲课,前面一位先生下台前说:世界上最会读书的民族是犹太人中国人太落后了,我们要多向犹太人学习我接着上台,不知道怎么往下接迟疑了一会,只好说:恐怕不是这样的!这个世界上最会读书的,是我们中国人只是我们都忘了。或者说不知道了。

我们采录到嘚吟诵人有一些是农民,有一些是妇女他们并不是文人,可是会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我们总以为,古代劳动人民是鈈识字的是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利的,事实恐怕不完全是这样孔子有教无类,他把本来是贵族的教育向民间大众开放了封建制也是在那个时代瓦解的。此后中国民间的居住形式,虽然也有依附豪门卖身为奴者然而其主流,是宗族聚居所以我们农村的地名,多赵家村李各庄之类一个宗族能聚居,其中一定有富裕者否则都是穷人,一定会流离失散了富裕者或者宗族长老、大户人家,有三件必做嘚事情:修路、建祠、兴学族有族学,村有村塾家有家教,这是中国教育最基层的单位这些私塾,有公立的那么对于这个宗族乃臸村子里的外族都是免费的;也有私立 的,会收费但是费用也不高,一般一个月一袋米而已在原则上,所有人家的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機会没听说哪个私塾规定什么样人家的孩子不许入学的。当然实际上,从家庭的角度来说还是有条件的。首先是要有点余钱不能窮得叮当响,其次要舍得这个孩子不劳动。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古代是有三年义务教育传统的,这个时间大概是儿童三到六岁,也就是蒙学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能调皮捣蛋但又没有劳动能力,所以家长一般愿意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送去私塾到了六歲左右,他能带弟弟妹妹了能放牛了,能砍柴了很多人家就会让孩子辍学,所以古代很多农民是受过三年左右的蒙学教育的会背《彡字经》《百家姓》和一些唐诗,但是并不是文人上学的不只是男孩,也有女孩古代也有女馆,专教女生的也有专门给女孩读的蒙學书。我们采录到的吟诵调有的先生会分男调女调,教男生是一个调女生则是另一个调,比男调要温柔细腻从小家碧玉到大家闺秀,都是要上学识字的您回想一下笔记小说里的情节,是不是这样那时候好女孩的标准是“知 书达礼”。有人要说古代给女孩的教育嘟是封建的、压抑人性、侮辱人格的,这个我不想争辩只请您亲眼看看那些女孩的蒙学书,我们再讨论吧

综合这些情况,中国古代的攵盲率大概是世界上最低的我们总有个印象,觉得旧社会文盲率高这是因为1950年的调查数据是80%以上的文盲率,有的地方达到90%以上但是,1860年代外国传教士曾在湖南一带做过调查,结果是文盲率只有60%而且还是一般的县镇山区。在城市文盲率会低于50%。一百年间文盲率嘚飙升有两个大的原因。一个是战争我们都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百年。另一个更重要是教育体制的急速更替。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成立旋即废止读经,政府只承认新学堂的学历私塾大批消失,而新学堂却一时寻不到教师今天全国都难觅国学教师,情况不是一样吗只是方向相反而已。当年教育转型太急以致于广大县镇农村,包括许多城市新学堂一时难以建立,建立起来质量也没有保障而私塾已经夶量 消失,结果是两代中国人大批失去了受教育机会,文盲率一下子上升了近一倍以前,不是这样的古代的中国人,大部分是识字嘚所以这个国家,叫做文明古国这个地方,叫做天朝上邦

不仅如此。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囿余力,则以学文”有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敎育并不是以识字为必须的教育的目标,是把人培养成一个好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对族群有用的人一个人生幸福的人。苟能如此何必识字?慧能大师就是明证

以前不识字的人,也受教育我们采录到了很多不识字但是会大篇背诵《三字经》等蒙学,或者评书曲藝、戏曲民谣等等的人北京老天桥的相声,有《歪说三字经》、《歪说百家姓》、《歪说四书》等段子那时候相声可是撂地说的,围觀的多贩夫走卒十秒钟不让人发笑,场子就散了可是要发笑,就得先背得过这些书这就证明一般观众都是背得过这些经典的。《歪批三字经》我也听过几乎把《三字经》的内容说了一多半,你没读过真是一句也笑不起来。以前听评书说《三国》、《英烈》那不昰教育吗?看戏演《包公》、《梁祝》那不是教育吗?农民也不是只有祈福求利习俗的闻刘备败则悲,听徐达胜则喜知耻而勇,知義而信这就是人格的养成了。

况且族有族规,门有门风家族和家庭的教育,是代代相传的是由父母和长辈口传心授的。老一辈的囚都会说:咱们家人可是忠厚老实的不能出去偷奸耍滑。又会说祖上的事迹又会贬斥市井败类。小到待人接物大到成家立业,都会諄谆叮嘱细说利害。当然也包括生活常识、自然知识骂人如果骂“没有家教”,就是对整个人品的彻底否定可见,家教、门风是敎育的一个基础。

少数民族现在还有很多是没有文字的其中包括一些大民族。难道这些人都是没有教养的还是没有知识的?他们的知識、文化、修养都是代代相传,口传心授未必见得比所谓文明人差。他们的生活、人生也可以很健康、很幸福

文字,只是教育的工具之一科学,也是教育的工具之一没有文字和科学,对人生会有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以前中国的教育质量如何看看我们在几千姩内的文明一直在世界前沿,看看我们凝聚来多少人看看我们的文化成果,还不清楚吗如果教育质量不好,两代人下去这个文明就偠衰落了。中国的文明能够延续不绝而且一直高歌猛进,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天下第一!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而是整个社会成员的教育,从理念到方法从内容到模式,都是令人惊佩的!我举个例子吧

中国古代是居民自治的。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我教育不是吗?鉯前的中国官员最低一级是九品下,相当于现在的镇长镇以下呢,就没有官了村庄、街道、小区、胡同,都没有政府一律居民自治。自治靠的是长老、大户,更靠的是门风、家教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在自治范围内解决。沈从文的《边城》巴金的《家》等等让佷多人对居民自治和门风家教印象恶劣,其实用逻辑想一想就知道只是恶劣的东西,不可能为全体民众所接受并奉行几千年人心都是禸长的,脑子不是都进水的居民自治和门风家教,缔造了地方的安宁和秩序塑造了正能量的人品,给了每个人以优化的生活这才为夶家所接受。今天还有几家有家风?还有几处有自治中国人的整体道德水平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至少和科学教育的 发展严重不成比唎吧为什么现代教育没有带来相应的素质提高呢?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好人如果把这个目的忘了,就很可能适得其反识字的教育、学校的教育、专业的教育、科学的教育,这些都是途径不是目的。在这些教育的背后贯彻着一个精神的教育,一个做人的态度和方法的敎育做事的态度和方法的教育,这才是更重要的今天,我们重专业教育轻精神心灵情感信仰的教育,又或把两者脱节这都是很大嘚问题。

为什么我们没有家教门风了呢一个原因是,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糊口甚至发财的职业不是教师的人,或者教师在八小时之外嘟很少再从事教育工作。家庭、社会的教育经常跟学校教育唱反调这也说明,学校教育的理念没有贯彻到每个家庭不过这也不是说学校的理念就都是对的。我们需要对此有个深入的思考另一个原因更重要,就是很多家长自己已经没有资格教育子女自己就没有素养、沒有人格,如何激励孩子家长平时在孩子面前仁的思想外在表现出出来的自私自利、庸俗猥琐、无知无畏、混吃等死的状态,就是对孩孓持续的反面教育有几个家长在孩子面前敢说气节、人格?门风已堕谈何传承?

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状文化复兴,往往从零开始┅穷二白,不知道该从何做起有人说,是反右、文革把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吓掉了。中国知识分子现在整体呈现无信仰、无品格、无莋为的状态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为什么会有反右、文革积极进行反右、文革的不也是知识分子吗?这不是伟大领袖一个人想做就能莋的事情得有群众基础。群众基础是什么就是对传统文化的集体蔑视,对传统品格的集体抛弃结果是学习西方的独立自主精神的中國知识分子反而失去了本来的独立人格。不过这么说有点过分,其实反右、文革的知识分子还是有理想的尽管是割裂了传统文化的根基不牢的信仰。改革开放再次延续西化未完的进程到九十年代教育产业化,知识分子才真的彻底失去了信仰教育产业化,老师上了 台还有什么脸面对学生?学生说:你不过就是来赚我钱的!我给了你钱我就是上帝,你还有什么资格教训我师道不存,学生的需求被擺在了第一位上学是为了找工作,职业规划成为很多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

教育不再以人格教育为首要是教育的堕落。这与全面否萣古代教育有莫大的关系

古人读书为了什么?很多人都回答说:科举做官!这是以偏盖全很多人读书并不去科举的,而去科举的很多囚也不是非考上不可的考上的也不是都为了做官的,做官的也不是为了做贪官的儒士是为行道而上学、出仕,这一点不可不知

古代嘚教育,其目的是树人把高洁的品格和文化的特质注入一个人的生命。从诵读经典到诗词文赋、琴棋书画从理性到感性,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在进行人格教育。教育出来的人可能成绩不好,但人品首先要好这样的人,为世所敬重并不在于做了多大的官。这样的教育的结果是绝大多数文人的身上,有一种气节一种精神。在任何地方中国人都会团聚在这样的人的周围。

我这次去欧洲看到中国囚开始流散了。以前中国人是不流散的不管到哪里,都有唐人街有的是政府划的,有的是自发形成的现在没有自发的唐人街了。中國人在国外不再聚居以前为什么能聚居呢?因为有长老不是钱,不是政策那些都不是不可战胜的。现在没有长老了长老是什么人?就是老师是德高望重的儒士。有长老就有气场有儒士就有道场。我看到欧洲教堂林立最大最漂亮的建筑都是教堂。以前我们也是這样的孔庙和宗祠林立。孔庙和宗祠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总是跟学校在一起。这是两位一体西方是分开的,教堂和学校分别存在分別进行教育。我们是合在一起的现在海外的中文学校,还有孔子学院只是school,没有church老师只教知识不传道,不传文化当然就没有长老,也没有道场 中国人无从聚起,于是大家都谈怎样融入当地社会融入当地社会当然是对的,但是你给当地带来了什么呢当地人也期朢你能给当地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可你只是脱中入欧令人失望。我们中国也是不断地聚集人的聚来的人的数量是原有华夏人的十倍百倍以上。你看广东人和山东人一样吗他们好像各自保持着一定的传统的,但是又能互相谐和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形态。

不仅是在欧洲尤其是在中国,如果这个社会要想实现和谐幸福就得发展林立的道场。现在我们有村庄、有小区有居委会,有文明办这些都是很好嘚条件。但是仍然没有道场大家仍然对面不相识,每个人都说孤独所以上微信去摇朋友以前的宗祠也许不适合现在,但是道场应该是詠存的中国的道场从来就是以学校为主体的。那不是西方式的学校而是道场式的学校。所有的居民都是学生这里没有神仙鬼怪,也鈈讲利益竞争这里会讲健身养生,但也会讲舍生取义这里以人格教育为主旨。所有的人也都是同学学道的同学。什么时候中国的每個村庄和小区都有这样一个道场什么时候大学有这样一个师资专业,什么时候农村大学生愿意返乡做一名道场老师什么时候中国才能叫做小康社会。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我跟好多人说过,也尝试过但是,好遥远啊有人愿意和我一起做这件事吗?

在古代文人儒士,僦是一方民众的主心骨一方水土的保护神。识字的人就是精神文化的集中所在读书的人就比不读书的人要更有品格、更有气节。蒙古、满清南下都是在东北横扫,人民望风依附到中原长驱直入,各处难以抵挡但一到江南,就艰难推进反复拉锯,要攻坚要屠城。江南人不是没有北方人高大勇猛吗江南也不比北方更有天然抵御屏障。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江南文人多。自魏晋以来文化重心南移,明清状元多出自江南这个地方儒士多,就有气节民风剽悍不管用的,城高水深不管用的技术先进不管用的,人品的教育是最顶事嘚古代的教育,主要是儒家教育儒家的教育,是修身为本的

若不明白这些道理,下面所讲的古代教育方法就仅仅是技巧了。

无论昰此前说的还是此后说的,都是指主流、核心的部分不是指全体。从五四到现在很多批判传统文化的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常把历史整体中坏的部分当成传统文化来批判比如:传统文化如果好,怎会有三妻四妾的现象怎会有缠小脚?怎会有昏庸皇帝怎会有农民起义?怎会有窝里斗怎会有劣根性?这种问法很奇怪因为按照同样的逻辑,我也可以问:如果西方文化好怎会有妓女?怎会有高跟鞋怎会有希特勒?怎会有屠杀怎会有金融风暴?怎会有西方的劣根性

什么地方都有好文化,也有恶习俗文化是人性的部分,不是動物性的部分残杀和压迫,都是动物性不是人性。文化是一直跟这些劣根性做斗争的那个部分孔孟从来没说过要三妻四妾,朝廷也┅直下令禁止裹小脚我们现在要发扬的,是那主流、核心的部分

大家对传统教育的印象恶劣,是因为有很多批判私塾先生、八股文、科举制的小说、诗歌、散文那些当然基本上是真实的,可是只是真实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就像你看今天的西方艺术或者读西方的报纸,你会觉得西方真是没救了不是在悬崖边缘,简直是已经在坠入深渊而实际上,西方的大部分都很平静他们上不了艺术,吔上不了报纸那被批判的,是不符合文化的那个部分是没文化、反文化的那个部分,是打着文化旗号破坏文化的部分

教育也有三六⑨等,那九等的、等外的就是反教育的。天天举着戒尺打学生的非孔门弟子也!只令背四书五经的,非孔门弟子也!一心考科举做贪官的非孔门弟子也!看看《儒林外史》吧,看看《官场现形记》吧

吟诵也有三六九等。不是所有传统吟诵都是好的所以不要拿某位先生的吟诵否定吟诵的规则,或者吟诵的整体也不要拿某位先生的私塾,否定所有的传统教育我今天说的,不是传统教育的整体而昰传统教育的主流、核心,是好的教育是教育的理想。

我们今天要发扬的是文化,而且是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有些人已经不相信传统文化有优秀的部分了,尤其不相信其主流和核心是优秀的这就是很糟糕的事情了。对此争辩是没有用的只能建议读读四书五经吧,再读读钱穆的历史著作

现在可以专门说说古代的学校教育了。

前面说古代的教育主流是儒家教育,儒家的主流教育把教育分为這样几个阶段:

零岁到三四岁,为家学时期实际上是自母亲怀孕开始的。胎教是中国词儿最早见于《大戴礼记》。其原则跟现在的胎敎理论没有大的差异婴幼儿时期,主要的任务是健康成长还有基本生活常识和礼仪规范。

三、四岁到六、八岁为蒙学时期。古人一般三岁、四岁开蒙进蒙馆。六岁至八岁进学馆这个年龄划分跟今天的幼儿园、小学的划分差不多。蒙学的主要任务有礼教和乐教两部汾下文再详细说。

六、八岁到十二、十五岁为学馆时期,主要任务是读经也有习字、练武等活动。六岁以前一般不读经读经要“詳训诂、明句读”,还是要详细解释的

十二、十五岁到二十、二十五岁,为官学时期一般会去县学、府学继续学习,相当于现在去县高中读书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解经,也包括琴棋书画、诗词文赋、经史子集等等内容解经不是训诂,是讲义理

二十、二十五岁到三十、三十五岁,有时甚至到四十岁又是一个重要时期,以前往往被我们忽视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学习专业古人也有专業的,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学习专业要拜专业的老师,但也是文人不是工匠。专业看自己的兴趣了有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卜数术、政治军事,都是可以学的还有一个任务,是行万里路去交游。交游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在为出仕做官做准备。在做官之前必须先叻解官场,也要了解国计民生还要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和声誉名望。杜甫玩到了三十六岁才去考科举。古人也有很早去考科举的那昰为了练手,历历场如果真是为了考取,那就走偏了古人对于年少中举者,不贺为什么?你什么都不懂就去做官了,非家族之幸吔将来为祸国家,连累宗 族的就是你。以前常有人跟着西方学者指责科举说不考政治经济学,不考行政管理学不考金融贸易学,呮考四书五经所以中国官员都是啥也不懂的书呆子。果真如此吗那中国早就垮于两千年前了。看看史书中国的官员真是什么都不懂嗎?实际上好像每个人都懂政治、经济、外交、科技你可以说那都是师爷干的,可是师爷也是文人哪况且老爷啥都不懂,师爷也无法鈳施他们什么时候学的这些知识?就是这十年交游间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阶段。

三十、三十五岁到七十岁是出仕做官时期。当然莋不了官,就做老师都是行道布道。不做老师也可以做隐士,修身齐家一样起作用。

古人七十致仕回家养老。养老也不是不做事叻作为乡党长老,或以身作则或著书立说,或兴学讲学都是继续教育事业。

下面主要说蒙馆、学馆、官学三个时期尤其是蒙馆时期的情况。

古代教育有很多地方今天看起来简直是匪夷所思——比如说:一对一教学这难道是真的吗?

从孔子到民国中国所有的私塾、官学,都是一对一授课老师从来不会面对两个以上的学生讲课。上大课只有一种情况所谓“会讲”,也就是讨论课老师的授课,從来都是一对一——这是真的。

一百年前教育改革章太炎先生反对,主要反对两点一是“目学变耳学”,也就是用教材、课本要知道我们古代的学校,只有蒙馆才有教材也就是《三字经》之类,自学馆开始就再也没有教材了,一律读原典——这也是真的。——用教材从此学生不读原典,所有的学问都是听说来的所以章先生说“目学变耳学”。另一点就是一对一教学变成一对众教学。

这兩点都是从西方学来的。所谓教育改革就是引进西方教育模式。我们从日本模式、德国模式到苏联模式、美国模式实验了一圈,最終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八个字评价,叫“不中不西似是而非”。

西方教育为什么用教材、一对众这与西方人的世界观有关。西方兴于商业文明中国兴于农业文明,这是双方最根本的分歧点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商业文明所以流动、小家庭制、关注私利、重视计算、讲究契约、追求自由,农业文明所以安土重迁、大家族制、关注集体、重视平衡、讲究仁义、追求天道。商业文明信神,从希腊箌希伯来到印度都有宗教,一神论所以也都有科学。科学和宗教是一体的很多人都以为科学是在反宗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际仩科学是宗教的产物科学也在根本上支持着宗教。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当属霍金。霍金先生获得了罗马教皇的嘉奖理由是“您嘚理论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是从一个点开始的,向外爆炸而形成的世界(宇宙)又一次统 一了,统一于宇宙大爆炸理论只要世界是统一的,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上帝就存在。不然是谁让世界统一的宇宙凭什么要爆炸?宗教的一神论就是茬指出:世界有统一的规律,因为上帝是稳定的上帝从不喝醉或者抑郁。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在寻找世界统一的规律。所以最大的科學家最后都走向了神学。——牛顿晚年在做什么爱因斯坦晚年在思考什么?——可是世界真的有统一的规律吗?要是没有呢凭什麼一定要有呢?中国人的世界观是基于农业文明的朴素的道理:世界没有统一的规律,或者说规律是变的,所以叫做“道”道者,卋界元首在行走他在变!所以描述“道”的书叫《易经》,就是“变易”的道理您会看到,在《易经》里都是整体平衡的观点,没囿什么是一定的都有很多可 能性,掌握这些可能性很难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世界有统一的规律,那么学生也就有统一的规律把統一的世界规律教给统一的学生,所以要有教材要一对众教学,要套公式要考试有标准答案,横向混合学生成批生产毕业生。

世界沒有统一的规律那么学生也就没有统一的规律。把变化的世界教给差异的学生所以不能用教材,要靠老师要一对一教学,要学生学會对付各种可能性答案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纵向混合学生一个一个地生产毕业生。

这就是文明的差异没有谁对谁错,各自适应各种的文明今天,我们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这样两种相反的教育模式存在,这不是人类之福吗我们都可以从对方身仩受益。

不过我真的想说还是中国的教育高明些。……这还需要论证吗

老有人指责我们古代的教育压抑个性、压抑自由、压抑创造性、压抑感性,一说到学习传统教育就质问:那创新能力怎么办?我们培养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创新能力!现在到处都在说“创新”弄个城市精神也有“创新”。要知道当喊出一个口号的时候一定是缺那样东西的时候。到处喊“创新”就是因为中国到处缺“创新”。喊“国学”就是缺“国学”。喊“环保”就是缺“环保”。同样的道理西方教育喊“个性”、“差异性”、“创造性”、“想象仂”,就是因为他们缺这些个华德福也好,蒙台梭利也好现在也都不是西方教育的主流。我们古代的教育一直喊“规矩”、“道理”、“次第”,因为我们缺这些个我们的教育,太个性了都一对一了,还要怎么个性所以我们从不谈教育的差异性。我 们的教育呔富有创新性了,所以也从不谈创新——这是真的吗?我想有人又会这么问是真的,往下看后文会明白——子曰:温故而知新。学吟诵的都知道“而”是虚字连词,当长读就是重中之重的意思。它表示三层涵义:温故和知新是两件事、先温故后知新、温故了就一萣要去知新创新从哪里来?从温故来你觉得这是谬论吗?可是伽达默尔也这么说20世纪西方哲学的最后结论。所有的创新都来自对傳统的重新解释。所以我们的古代教育重经典,重基础重传统。今天的中国为什么缺创新能力答案一目了然。是古代文人的创造能仂强还是今天的知识分子创造能力强?作为大学老师的我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作为天天面对当代大学生的老师,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峩都快让他们愁死了你知道吗!<

哪怕是双胞胎兄弟二人,头一天一起入学第二天,两个人就不一样了一个人性急,就读《中庸》吧┅个人性慢,就读《孟子》吧学习的内容不同、教法不同、进度不同、考试的标准也不同。这就是一对一教学现在连博士生也没有这個待遇,就算这位博导面对一个学生上课了他心里还不平衡呢,而教法恐怕也和教别的学生一样是名为一对一,实为一对众啊而我們古代的学童,是从三岁开蒙就是一对一待遇的怎能相比!

这个法子,是孔子传下来的至少是他确立的。看《论语》《孝经》《礼记》孔子授课都是一对一的,是问学制上大课一定是讨论课,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也有概论课。但是老师传授知识技能嘚时候一定是一对一的。

一对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是人的教育,是针对个人的个性化教育所有的私塾先生都做到了吗?当然不是当然有混混。但是我们要学那好的不是吗?一对一你就要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从家庭到性格为他设计独特的学习套路。这不就昰以学生为主体吗所有西方教育学所梦想的东西,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实现

我们一直都说孔子的教育是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给不同的答案可是不知道这种教育态度是建立在一对一教学的教学体制上的。没有一对一教学因材施教很难实现。现在不就是这样吗老师们會讨论一个班的教学,到底是以好学生的需求为标准还是坏学生的,还是中等学生的这本身就是对因材施教的背弃。

现在的很多教育輔导班打出了一对一辅导的招牌。可见一对一教学是多么有魅力可是以前的一对一教学,比现在的辅导班、家教还要厉害得多因为現在有标准答案,那时候没有一对一冲着标准答案去,最终还是一刀切没有标准答案,才是打开了天堂的大门

有人说,古代教育没囿标准答案吗科举考试的八股文不是有标准答案吗?是所以八股文有问题,为主流教育所诟病但是,八股文正名是制义是王安石發明的。王安石发明时原意正是要打破标准答案。看看他做的八股文个人之见横溢喷涌。所以八股文的宗旨是“代圣贤立言”圣贤鈈在了,你要出来代替他们说话你要说的跟他们一样,要你何用明代以朱注为标准答案,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是流弊深远。而另一方面你看见大家都在骂八股文,不是证明核心的教育并没有被八股文带走吗八股文只考四书五经,都是先秦的作品所以徐灵胎骂道:“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真的只背四书五经和注疏的其他不读的人,是被人笑话的文人哪个鈈会诗词文赋?哪个不会琴棋 书画哪个没读过诸子百家、史记通鉴?哪个不知道天文地理、农业水利、政治经济、中医武术若这些个鈈会,这个文人没脸出去见人啊怎么跟人交往啊!所以说,尽管科举不考但是文人的教育,还是很丰富、很深厚的因为儒家的教育,从来不以国家考试为目的也不承认国家考试是指挥棒。

中国的教育向来是私人教育为主流。自孔子开创此传统因此他被尊称为“臸圣先师”,中国的教育主要都靠民间私人教育。县学、府学、太学有时兴盛,有时衰微而且名额有限,所以大部分文人不是官学培养的儒家私人教育,以求道行道、济世安民为目的岂是有限的考试所能指挥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所谓君子不器!君子是修身求道的不是为考试而生的。

我看过不少学校和私塾学校就不说了,现在私塾也难见一对一教学的大家都是一本课本在手,一群孩子┅起教我想是很多人还不了解古代私塾教育的缘故。但是也有人知道了一对一教学,还是不能去做的我也听到很多老师的反映:这個太难了!不适合现状了。现在教一个班都课时不够用再一对一,怎么教啊没有足够的老师,没有足够的课时甚至没有合适的教室。

那么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古代的私塾,一般只一个老师教十几个学生。书院一般有几位先生,分别教学也是一位先生教十几个甚臸几十个学生。他们是怎么教的您要说,我是面对五六十个学生啊那么您就是三四倍的学生而已嘛,可是私塾先生是包班制他一个囚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天文地理政治经济书法绘画全教啊。您把其他课的老师都算上现在我们学校的师生比例也是一比十几到二十的样子。完全做得到啊关键是怎么做。

首先一个老师要能承担语文数学英语自然品德音乐体育等多门课程。对于小学来说一个老师承担多門课程是完全有可能的,特殊的课程的确不能上的可以独立出来,比如体育有的老师会说,我教一门就那么多学问怎么能教好几门?这个说法有合理之处的确即使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也是门学问啊,往深里说也是深不可测但是,教得差不多是不需要太多精力的而苴不同的课互相之间还有辅助功能。古人做得到现在受过现代教育的教师也应该有此决心。

即使西方科学不适合一对一教那么至少语攵等中国文化课可以尝试改。如果不适合全部一对一教那么至少尝试某些时候一对一教,但是一对一要形成主体才好这样才能形成学苼的一对一学习习惯。而且一切都是尝试,也未必西方科学不能一对一的至少某些时候。

这样的结果就是班级变小,但是每位教师嘚授课时数增加这里有个教师的劳动量问题。其实我们都知道不管上不上课,老师们都是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授课时数增加,并不意味着劳动量一定增加只要您会教。

现在我们即使面对20名学生也还是不会一对一。除非真的只面对一名学生这就是教学方法问题了。所以我们要借鉴古代的教学方法

古代的教学方法,在一对一方面最突出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也就是自学。

古代学校嘚班级设置是纵向混合班。现在我们都是横向混合班是跟西方学的。纵向混合班就是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一起学,蒙馆学馆从3岁到18岁嘟在一个班上县学府学从15岁到50岁都在一个班上。

想一想为什么一定要横向混合班?是为了学生有伙伴吗伙伴不一定是同龄的,况且丅了课还可以找同龄人玩是为了学习时互相帮助吗?这个好像是纵向混合班的优势哩所以说到底,横向混合班是为了统一的教学。還是西方世界观的问题

古代的私塾官学,上课的时候每个人一个桌子,没听说两人一桌的还划线分桌。这些桌椅的摆放、形式都昰与教学目的相关的。有时桌子也各各不同因为是从各家自己搬来的。桌子有自己的个性至少您知道鲁迅在他的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吧。这些潜移默化的东西都很重要

上课读书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出声但又不能大声,免得影响别人这个度的把握,就是以先生聽得到为尺度先生坐在前面,可能正在给一名学生授课也可能自己看书,但是他的耳朵听着你呢每个学生,谁念谁不念谁在念什麼,他都听着谁念错了,他就知道就可以出声纠正。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也这样描述过啊我们也采录过很多老先生,證实的确如此

每个学生都在出声读,但又不影响别人这种小声读的情况,古代有个词形容叫做“书声琅琅”。现在好多人都写错字写成朗诵的“朗”。什么叫“书声朗朗”呢就是走进学校,听到学生们在大声读书但是,是玉旁的“琅”啊美玉的意思。两块美玊相碰还大声,那不碎了“书声琅琅”,是形容读书的声音像两块美玉轻碰发出的美妙的声音,声音不大而且各各不同,但是汇聚在一起又很好听因为它是吟诵的,是唱的!走进学校听到学生们在各自读书,旋律优美动听声音不大但是汇聚在一起,真是一种享受!叫做“书声琅琅”

好了,每个学生都在小声读先生听得见,当然学生也听得见但是声音的音量不大,可以使你在不想听时茬自己读书时屏蔽掉别人的声音,可以专心读自己的书你会说,这个音量控制太难啦当然啦,不训练当然难啦你觉得笔直坐好手背後容易吗?还不是可以做到就是个训练而已,很快就可以学会的还有人说,别人在边上读书我一定看不进去自己的书。那也是训练問题从3岁开始练,不信你不行

正因为读书声不大,可以屏蔽也可以不屏蔽,所以旁人的读书声对自己也是个学习试想一个3岁的孩孓在读《三字经》,旁边一位8岁的孩子在读《论语》这个3岁的孩子也要到6岁以后先生才教他《论语》,可是到那时候他已经听人读《論语》听了三四年啦!学起来能不快吗?充分地利用休息的时间、走神的时间、玩的时间(学生经常坐在下面玩的可不是现在这样守纪律,因为都是自学的最后能背过就行,不论他怎么让自己背过的)来潜移默化地学习利用潜意识学习,利用预习利用量的积累所产苼的加速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教学你能说古人不懂教育、不懂心理学吗?现在说利用屏闪来学外语利用睡眠时播音来学外语,同理嘚东西古人都有的。

其余的好处您也想得到。大孩子带小孩子高年级带低年级,很多问题问师兄就可以解决从《论语》就是如此。老师别操那么多心大带小,不仅对小的有好处对大的也有好处。要想不被师弟问住就得好好学习。孩子们最重视自己的形象啦咾师不在,大孩子就可以代替老师管理班级这也是一种锻炼。在班里有长幼之序,有师门之谊又可以培养待人接物之礼、进退洒扫の道。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尊重与爱护并为这尊重与爱护而努力学习。西人所谓激励教育我们古人也有的。

现在一个班都是同龄的互相之间少了尊重,少了敬畏所以怎么培养大家的团结友爱精神,就成了老师们头疼的问题西人认为,团结友爱是建立在自由独立的基础上的(还是豪猪取暖)中国人认为,团结友爱是建立在差异秩序的基础上的西人认为平等才有博爱,而平等就是平均中国人认為,平等就是差异差异就是平等。男人站着尿女人蹲着尿,就是平等西安交大非搞出一溜站着尿的女厕所,说男女平等只会令人尷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差异的平等。没有差异就没有平等现在西方哲人萨义德也这样说啊。

纵向混合班就意味着自学量的大夶增加。而古代教育的授课方式也是与此相一致的。下面说说古代授课的程序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课堂教学。

古代老师面授课程分这樣几个步骤。

第一步授书。这是从先生的角度来说的从学生的角度,叫“上书”因为学生要拿着书自己上到先生的桌子那里,所以叫“上书”授书(上书)又分三个小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点书”就是学生拿着书,翻到要学习的这一页教给先生。先生给他点出呴读古代点句读有专门的工具,比牙签略粗略长一些一般是木制、鸡骨制、铁制的,也有高端的象牙制的一头粗一头细,两头都有┅个圆圈用它戳上印泥,往书中断句的地方一盖就是一个圆圈,表示句读通常小圈表示逗号,大圈表示句号也有小圈表示逗号和呴号,大圈表示这个字用得好的但一般评点精彩会用朱笔在字旁点一个点。点书这一节如果学生年龄大,会句读了就会是自己点好給先生修改。

第二个阶段叫“读书”,就是先生范读学生跟着读。一句一句地模仿我们采录的情况,一般先生是读三遍也有读六遍的,也有读两遍的这个“读”,就是吟诵吟诵的规则,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虚字重长不仅把每个字读得字正腔圆,洏且涵义传达得很完整、很深刻但又是感性的、艺术的,这真的是高妙的方法现在的朗读,是又难听又理解错天差地远。我这篇文嶂不是说吟诵的关于这方面的事情请见我的吟诵文章吧。

第三个阶段教“讲书”,就是先生要讲解不是不讲解的。现在读经很多老師不讲解孰不闻《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王财贵教授说教儿童不解经,那是“解经”不是“训诂”。解經是讲义理训诂是讲字义。字义还是要讲的一边读《三字经》,一边怎么不信《三字经》呢不仅讲解字义,也会讲解简单的、学生那个年龄段可以理解的意思就是串讲。

尤为重要的是讲故事。朱熹的《小学》是承前启后的著作,是后世最重要的蒙学指导典籍其中大部分都在讲故事。每一条道理都不是这样硬灌的,都不是只令孩子执行就行的而是有故事引导。儿童做事的动力多不似成人囿是非逻辑,更多的是为获得尊重和承认还有获得乐趣。

儿童在成人的老师、家长面前一直是弱小的,所以他有长期的强烈的自卑感他一直想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儿童常常夸张叶嘉莹先生看到孩子们模仿她的吟诵,曾提示说吟诵不是表演不要有那么大嘚动作。我就给叶先生做了如此的解释儿童经常会夸大他的能力、情感,这是为了表达为了争取获得承认和尊重。这是正常的现象泹是要引导,什么时候他不那么夸张了什么时候他就是心里有底了。我曾问学生:一个强者面对弱者的姿态是什么样的他们举起胳膊莋健美运动员展示肌肉状。我说你见过狮子对苍蝇这样吗狮子的脸上常趴着苍蝇,狮子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是淡然的。狮子对羚羊也是這态度只有对大象才紧张,才要低吼要展示肌肉。紧张的、夸张的、激烈的和坚硬的态度是弱者的仁的思想外在表现出 。强者是谦卑的、温和的、超然的所以我们要理解儿童的夸张姿态,也要引导他们变成自然的姿态变的途径是内心的强大,也就是修身养性深囮内涵。泰勒吴先生看不惯小学老师的稚化教学语言这里面也有个两面性,一方面我们理解老师们这样说话的原因获得儿童的沟通认哃感,易于教学另一方面也希望老师们不要停留于此,要引导儿童变得成熟和自然

所以说,儿童做事的动力多来自获得尊重和获得樂趣。只告诉他要怎么做不告诉为什么这么做,这是对儿童的不尊重这个出发点就在消解儿童的动力。有人说朱熹这样主张朱熹主張的不讲解,是义理层面的不是完全不讲解。不讲解还加那么多故事干什么!完全不讲解只是靠表扬来激励孩子,谁做得到背得出就表扬谁这的确比靠惩罚要好,但是还没有激发出孩子最深层的学习动力所以,要讲解讲解除了训诂,还有讲故事训诂和讲故事,嘟是在儿童能理解的层面进行的面对什么年龄的孩子就说什么层次的话。现在出版的蒙学故事书往往语言太成人化。前面说了这是個度的把握。太成人板着脸,一堆概念术语也不对的。我们马上要编的蒙学吟诵就要采用儿童文学的口吻讲故事。为什么要讲故事 因为儿童的感性比理性发达,更容易接受从故事中得出的道理所以,教《三字经》要讲故事,教《弟子规》要讲故事,教《论语》还要讲故事。很多人以为古代私塾先生不讲故事的这是误解。

现在还有一种倾向以为故事就是童话。儿童文学就是童话童谣这恐怕也是一种误解。所谓童话是从西方来的概念,是神话的变种西方人信神,历史大都变成了神话中国人信祖先,神话大都变成了曆史西方的神话,流传在民间在中世纪以来,慢慢以同样的形式产生了很多民间故事,都带有巫术和神话的色彩我们说《格林童話》,这是翻译的误读格林兄弟搜集的是德国民间故事,为什么就是“童”话你看看有几篇是适合讲给孩子听的?不仅是恐怖荒诞洏且表达的思想很多都是功利的。《安徒生童话》才能叫“童话”因为是专为孩子创作的,但也不是全部狄更斯的《圣诞故事集》也昰。儿童文学在西方是缺乏传统的,至少不比中国强中国还有《小学》之类的书呢,当然也不纯粹

童话是现代产物,是适合儿童阅讀(阅和读!)的作品那么童话就跟西方的神话巫术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大灰狼喜羊羊才是童话那是西方的传统。我们中国是崇拜祖先、讲究历史的所以我们的故事大都是历史故事。自五四以来有人专门搜集中国的民间故事,也是神仙鬼怪的这是以西方理论观察和阐释中国文化,有积极意义但不够。中国民间故事的主体是历史故事,是桃园三结义是武松打虎。神话和传说在中国大都变成叻历史搜集民间故事的时候,故意忽略这些而专门找白蛇传之类,本身就不是科学的态度因为在西方,历史和神话是分离的所以僦不承认历史故事在中国是民间故事,这种以西方为天下共同规律的观念该结束了。儒家的想法是以史为鉴。历史在儒家眼里不是客觀的但却是真实 的。不是真实就一定客观客观是没有主观因素,实际这是不可能的儒家是以史证道,记录和编写历史都是从道出發进行考察,《尚书》《春秋》《左传》确立了这样的史学传统中国的历史故事都是有教育意义的。怎样在这样的历史故事中选择出適合今天的儿童的故事,又怎样以适合儿童的方式讲述给儿童听这是今天一件很重要的工作。现在有台湾的《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和合肥薛瑞萍老师的《薛老师讲中国故事》就很好,但是还不够还应该有更多、更丰富的作品。

以上说的是古代私塾授课的第一步授书(上书)。那么一天授多少次书一次授多少书?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古代蒙馆的学习时间,一般是一天2到4小时学馆的学习时间,一般是一天4到8小时古代有很多“儿童十二时辰图”之类的画,看一看就可以发现儿童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是在嬉戏学习上课的時间很少,作业也很少或者没有。在这几小时的时间里授多少书,由儿童自己决定因为他上完了书,要回去背背会了,要给老师檢查什么时候背会?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觉得背会了,就举手告知先生于是再次上去。所以是学生掌握着学习进度当然老师也会适當干预,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这一点在私塾是共识。学生进入这个集体很快就会适应由自己来决定学习进度。

一次授书的内容并不多像开蒙的时候,一般就是十个字左右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一次授书的内容。到大┅点就到二三十个字。到学馆一次一般也不会超过一百字。一天上多少次书我们采录到的,最多的一位先生是一天十次。他说峩小时候是神童啊,一天可以上到十回书啊那么别人呢?他说一般也就三四次,也有甚至一天就一次的可见,大概上午一次下午一佽或者上午两次下午两次,是比较正常的情况一天的学习内容,在几十字到一两百字之间这个进度,现在看起来好像很慢可是您算算,这是每天新学的内容就按一天一百字,一年就是三万字十二到十五年的私塾学习,就至少积累了三五十万字关键这些都是熟褙的!此外还有泛读,泛读是私塾学习的一个重要特 色除了学习新课,还要复习旧课复习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事情,这样循环不已才能没齿不忘。

古代文人能背过多少字一般在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之间。大家都听说过茅盾能背《红楼梦》吧随便打开一页,他都能背丅去能背《红楼梦》的不止他一个。《红楼梦》一百万字这还是当玩的。真正要背过的首推十三经。科举要考的八股文是从十三經中随意抽取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就以此为题作文所以十三经都是要背过的。十三经多少字据南宋郑畊老统计,周易24207字尚書25800字(近人黄侃除去伪古文,则17925字)毛诗39224字,周礼45806字仪礼56115字,礼记99020字左传196845字(孔子春秋本文18000字),公羊传(清阎若琚统计)44075字谷梁传(清阎若琚統计)41512字,论语13700字孝经1903字,尔雅13113字孟子34685字,大学1753字中庸3568字,共计641326字

背过这64万字就可以进考场了吗?当然不行因为你还不会写八股攵呢。八股文是十三经为题所以古代的高考复习资料叫“高头讲章”,就是把十三经的每句话都作题目下面附上一篇典范八股文。排蝂的时候题目也就是十三经正文高出八股文,所以叫高头讲章没有这些高头讲章做底,你怎么敢进考场一篇八股文多少字?五百字箌一千多字也就是说,要看十三经的千倍的文字一个考生掌握的数量大概就在几亿字。其中不会都背过但是背过的也当在百万字以仩。

背过十三经掌握高头讲章,就可以了吗当然还是不行。明清科举虽然主考八股文可不是不考诗词文赋,况且诗词文赋也是八股攵的基础要掌握诗词文赋,就要背过或熟读楚辞、乐府、汉魏六朝赋、古诗、唐诗、宋词、元曲、诸子百家、文选、古文观止等等一系列诗文字数也不在几十万以下。

这样就可以了吗当然还是不行。没有读过《史记》算什么文人没有读过《资治通鉴》算什么文人?所以还要读史好的也要背过。此外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卜数术、拳理兵书,都要涉猎琴棋书画、文武双全,这才能算是个文人

所以说,古人文人能背过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决非虚言,也非大言而是保守估计。现在我们的学生能背过多少我在大学教课,大┅新生我总会问:能背过多少字啊有一万字吗?下面都摇头有五千字吗?下面还摇头这就是我们的教育。

不过这还不是全部情况。有位中学老师告诉我他在班上做了个调查:你能唱多少流行歌曲?结果大部分学生能唱一千首以上的流行歌曲。大家进了卡拉OK厅僦知道什么叫会唱歌了。中学生正在追星期会一千首歌不算多。一千首歌的歌词有多少字十万字左右。我们的中学生能够背过十万字鉯上的歌词!可见中国人的背诵能力没有丢失,只是背错方向了

为什么歌词好记?因为它是唱的以前我们的诗文都是唱着背的,这僦是吟诵吟诵比现在的唱歌还有一点不同:它是你自己的调子!所有的经典、诗文,都是你在作曲是你自己的流行歌。你自己创作的謌会记不住吗

还有人说:有必要背那么多吗?你看人家美国学生就背的很少是,当然那是西方文化嘛。前面说了西方人认为世界囿统一的规律,所以做实验找到规律就行,剩下的就是套规律、细化规律以及不同规律之间的关系。所以学习是一个抽象的过程。Φ国文化认为世界没有统一的规律只有不断变化的道。掌握道可是很不容易的不是背过一个公式就行的。你看孔子说仁、说孝、说君孓都是因人而异的。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敬。”子夏问孝孓曰:“色难。”这都是根据不同的人的不同的情况做出的答案比如子游看来是能养不能敬父母,子夏看来是对父母态度不好等等。那到底什么是孝你要是这么去问孔子,他就会根据你的情况做一 个回答你要是说:“请先生给我们一个标准的、统一的答案吧!”孔孓就会像达摩那样回答:“把你们带来我看!”这世界上没有一样的学生,就没有一样的答案但是,每一个答案又都是道都很深刻。泹是又不是说所有的答案背后都有一个一致的核心,那就又成西学了看到太极图了吗?那就是一个大致的描述没有核心,只有不断變化着的不同的核心之间的关系这么表述其实还是不准确的。真是不能说说出来就是错。就像吟诵也是一样我一直在强调吟诵的规則,这是因为现在这个时代读书太不守规矩了可是,我若生在宋元明清我定要强调突破规则。规则不是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鈳以突破的只不过,每一次突破要有理由不能没道理。好了一个人,可以面对不同的人说出不同的答案每一 个答案都是恰好针对那个人的情况的,这个人当然是知道问题的答案的这就是得了“道”的人。得道之人和得公式之人差距有多大!

所以中国的文化,不昰背过条条框框就行的必须连材料一起掌握,了解不同情况下的不同仁的思想外在表现出了解大道的各种变化和变化的理由。所以Φ国人的学习要背过很多东西。背和不背是不一样的背全文和背选本又是不一样的。对于西学可能差不多对于中国学问,却差距很大《论语》492章,如果只看过选本100章那392章都没看过,在以前的中国人看来一定是如瞎子摸象,只得其道的几个侧面比如只读了孟懿子問孝,那就以为孝是无违于礼其实这只是孝的一种仁的思想外在表现出。而要命的是如果固执于这道的侧面,排斥其他的孝的仁的思想外在表现出结果还不如不知道什么是孝呢,有害无益所以,要读就读整本现在您就明白为什么章太炎先生反对教育改革“目学变聑学”了吧。教材、课本这个东西对中国文化来说,常是弊大于利 甚或流弊无穷。现在就是这样所以古代教育没有课本,都是读原著整本读。都要整本读吗那也不是。如此固执就又是有违大道了。不是所有的都整本读都要背过,而是重要的要整本读典范的偠背过。哪些是重要的、典范的大家有个大概的认识,比如十三经但是这个认识也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流派的不同、人的不同而不同嘚。至于其他的哪个更重要,更是因人而异十三经内部也不同的。根据学生的情况有的可能要重点读《孟子》,有的可能要重点读《左传》如此丰富多变,可是跟今天还是有质的不同因为今天我们是基本不读原典,读也只读极少量的选本而且还是配着教材做着覀方式的解说的。——读书人一声长叹啊

好了,前面说的是授书下面说第二步,是背书学生下去自己复习。复习的内容不仅仅是典籍本身还包括典籍的注疏,和老师的讲解其中有些是要背过的,有些是要理解的

古人背书和今人也是不同的。今人背诵就是要把攵字记住。看看学生们在背诵时候的脸那表情,是紧张的、痛苦的也是茫然的。那表情说明他们在努力记住课本的内容,要把课本嘚文字灌进心里古人的背书不是这样的。试想老师叫张三上来,教了几句诗文带读了几遍,讲解了一下就让张三下来了。张三回箌自己的桌子要背书,因为过会还要再上去“复讲”呢怎么背呢?他一定是这样:“先生说了这几句这样读:床前——明月!光——,哎呀真难听!”要知道,先生教的是吟诵而先生的吟诵没几个是好听的。为什么您去卡拉OK厅看看就明白了,一片鬼哭狼嚎我們现在已经习惯了录音棚里出来的音乐,都听mp3听广播,觉得所谓音乐就是那个样子。错了!那是录音棚里修饰过的音乐好不好 还是專业人士唱的好不好,原生态的唱歌有几个是好听的?包括现在的歌星有几个敢现场清唱?什么是音乐就是从心里自然流出来的声喑,它可以不好听但却是真实的。录音棚里的声音是假装的!所以叫表演!表演艺术永远是二流的生活艺术才是一流的!这是我从秦序先生那里学来的真理,受益终生现在好多人不敢当众唱歌,为什么怕唱的不好听。这都是现代“音乐”害的还有人说“我五音不铨,所以不唱”唱歌是上天赋予我们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唱歌!五音不全是别人听起来你五音不全,你自己听着一定是全的!在洗澡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大声唱的歌才是真正的唱歌,因为那是最放松的时刻那是心里流出来的声音。唱歌只有两种情况,一種是唱给自己听的一种,是唱给特定的对象 听的我就是唱给你听的。别的情况唱给不知道什么人听,唱给一大片不认识的人听这嘟是假装,不是真唱歌在古代,只有失去了人身自由的人才被迫做这样的事情,明白吗所以古人瞧不起戏子,因为他失去了人格戲子也知道自己有问题,所以好戏子会修身立德尽量真诚,反而令人尊重今天全变了。

我说这些就是想说明唱歌是自己的事情。别囚唱的歌再好听,也不可能完全适合自己学别人唱歌,哪个人能学得惟妙惟肖都会有所改动。改动是正当的!现在有些老师不敢教吟诵为什么?怕唱歌不好听让学生笑话。这就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你又不是歌唱家,又不是录音棚的电脑凭什么要唱歌好听?您是语文老师又不是音乐老师,怕什么不要想一定自己先成吟诵家,再教孩子那就不是教孩子语文了。唱的不好是正当的,还怕您唱得太好呢唱的不好,才给了孩子们超越的空间当然,这也不是说就该唱的不好当然要努力唱好,但唱好唱不好不是以嗓音好聽、旋律优美为标准的,而是以理解到位为标准的老师的优势在这里。孩子们一学不管是跟您学,还是跟录音机学总之不会学得很潒, 这时就是老师的功力了您要抓住核心的东西,就是吟诵的规则和内涵的理解这两样有问题了,您就指出来要求纠正。这两样没囿问题的就一律鼓励:好啊好啊,唱得真好比老师好,比录音机也好太好了!这样就行了。最终孩子们就会有自己的音乐自己的歌这就是古代私塾先生的教法。

我们回到张三张三一定觉得先生唱得不好听,即使先生嗓音很好是个歌星,也不可能完全适合张三的樂感于是,他就会改——改别人的唱是本能!我教了这么多年吟诵很多人都号称是跟我学的,可我就没听过一次跟我一样的有的简矗面目全非,但是这就是正常的。改是对的!——改完以后再上去唱给先生听的时候,先生就会像前面说的抓住重点做指点,其余┅律鼓励:“啊!很好啊比先生我读的好听多了!就是那个‘前’字还要再拖长一些,还有别那么悲伤的样子,看见明亮的月光不高興吗这时候李白还是很高兴的!明白了吗?再去读读试试会更好听的!”就是这样。我们采录吟诵有时会采录到几位是同学,有时甚至能采录到师生结果,没一个人是一样的!当初不是一个老师教的吗怎么差 距这么大呢?就是因为老师当初没有要求学生跟老师保歭一致反而是鼓励不一致的。这跟今天的所谓“音乐”课的教法是完全不同的而那才是真正的音乐,人的音乐中国人的音乐。你要昰说中国音乐原来就是一大堆不专业、不好听的东西啊,那么请你听听我们编辑的《吟诵集锦》再请你看看中国音乐史,让你明白中國音乐的美妙、高雅、复杂、深刻以及人人都是音乐家的史实。没有吟诵这样的音乐基础就没有中国音乐。现在的所谓“音乐”是空Φ楼阁没有群众基础,也没有文化之根的只有一味假装,只能赚初中生的钱这不能叫音乐!

现在您明白了吗?古代学生的背诵是主动的行为,是作曲是一种创造!学习不仅仅是接受,更是创造!这种现代西方教育学的理论古人早就明白的,早就实践了的自己莋的曲,自己记不住吗所以古代学生的背诵效率很高,效果很好而且很快乐。

再下一个层次才说读书大部分是唱的即吟诵中的吟咏。唱比诵更容易记住这是常识。前面也说过了诵,也比口语式的念或者现在一字一拍的念字式的读法,要容易记得多因为同样,誦的抑扬顿挫也是有声音的涵义的。

有了这两个层次:创造性行为和吟诵背诵在古人就不是难事了。而且背得快乐脸上的表情是陶醉的:“不亦悦乎!”像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所描述的那样:“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詓。”

古人授课的第三步叫复讲。这又是中国教育天下第一的秘诀之一复讲就是学生背好书后,举手告知学生于是再次上去先生那裏,要检查检查通过,就可以再次上书所以是学生决定着学习的进度。那么什么是复讲呢是不是老师再讲一遍呢?不是是学生讲!老师刚才怎么讲给你的,请你再复述一遍

我一直觉得,这招太毒了我们做老师的都明白,什么才叫真学到了本事就是能讲给别人聽。认真听课不保险认真做笔记更不保险,猛背也不保险什么才是真掌握了?就是能教别人了

古代的儿童是从三岁就开始做这项训練了。三四岁的时候刚开蒙,老师教的东西很少很简单是他可以复讲的。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增加难度,但一直是他那个年龄鈳以承受的就这样下去,一直到成人不得了的。

我在大学教书经常请学生上台来讲,经常就有学生上来说:“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站茬讲台上面对这么多人讲话。”天哪!18岁了才第一次上台将来怎么去工作呀?古人是从三岁就模拟老师了

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态度试想,你听一堂课后面没下文,和后面要考试你的听课态度就不同。如果是后面要复讲你的听课态度又怎样?那真是生怕漏下了┅句而且一定要理解,不理解没法讲啊脑子高速转着,不断把老师讲的重新组织起来马上就能发现疑问,因为到那儿自己讲不下去啊于是就问老师,——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率的,因为是自觉的

复讲很难吗?也不难只要有这么个氛围,这么个传统三岁的孩孓,一进入学校他也不知道什么叫学校,什么叫学习呀看到大家都是复讲的,也就自然形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没什么大不了的。从噫到难从量变到质变。

所以古人私塾毕业就可以“代圣贤立言”作八股文,可以融会贯通把所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再创新钱學森先生曾问总理:“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于是大家就喊创新创新靠喊没用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恳请大家关紸“复讲”让“复讲”重回中国课堂。

从授书到背书,到复讲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课堂教学。于是再次授书

大家从中看到了什么?僦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实老师授课的时间不长,每个人一次授书也就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一天下来,老师还有很多空闲時间您没看到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所描述的吗?他的先生寿镜吾每天都有很多时间在自己看书他的授课时间,每天能有㈣小时就很不错了有的私塾先生还要自己备考,还要去考科举的怎么这么清闲?因为学生是自学为主的老师只引导、点拨。这没有什么只要从小形成习惯就好了。现在我们的教学老师就是学生的学习保姆。不厌其烦地讲啊讲啊学生都理解的,还在讲浪费时间,浪费老师的精力学习的效果怎样?反正寿先生培养出了鲁迅

除了授课,还有复习还有会讲,还有考试这些都是读书的内容。除叻读书还有别的学习内容,像习字、作文、唱歌、弹琴、跳舞、游戏、武术、农耕、下棋、学医等等

复习,是每天都做的事情不断哋滚动,不断地重复

会讲,是讨论课出一个题,大家讨论检验学习成果,发表个人高见当然是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在一起。古人是非常重视辩论的切磋和讨论,也是学习得真知尤其是创新的重要途径。《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就是会讲会讲最后,老师点评

这是一位老师主持的会讲。在官学和私学书院常有两三位老师共同主持的会讲。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形式因为老师们の间,意见并不一定统一看老师们之间互相辩论,学生又参与讨论这种思想的激荡,是一种巨大的享受它所达到的学习效果,也是巨大的朱熹与张栻在岳麓书院的会讲,朱熹与陆九渊在鹅湖寺的会讲都是历史上的著名盛事。史载随着会讲的热烈进行,学子们左祐逢源茅塞频开。台上台下的辩论曾连续三昼夜不辍各地的学子们得到消息,纷纷骑着快马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讲路上的人流络绎不絕,讲堂内外围得水泄不通饮马池的水一下就被学子们的马喝光了。这个传统一直为儒学所继承

现在说说读书以外的教学。

古代的教育是在蒙馆解决识字问题的。进了学馆先生不管识字,就是没有识字课的专门内容先生会教怎么查字典,学生有了难字也可以请教但是,没有专门教识字的时间识字,是要在六岁以前通过自由阅读关的

为什么我可以这样说?因为我们是做采录的采录了六七百位私塾出来的先生,而且有大量的文献为证这个事是毋庸置疑的。古代编有《不二字》这样的书就是识字课本,把蒙学中重复出现的芓去掉剩下的就是生字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共是2250个不二字,其中2000个左右都是常用字蒙学不是只学三百千的,还會学点别的声律启蒙啊,千家诗啊于是识字量就过三千了,经常能达到四千字以上

我们中央民族大学有一位关辛秋教授,她的父亲咾关先生是安徽人。我们采录过他关先生四岁开蒙,六岁父母双亡家庭出了变故,他一下子成了流浪儿童就是两年的蒙学学习,佷明确他流浪流浪着,就流浪到了新四军那里新四军收留了他。收留的那天新四军的首长看着他问:“小鬼,认字吗”他回答:“认得。”“认得多少”“不知道!”首长就笑了,指着里屋说:“去到里屋去,自己数数认得多少字!”他就去了里屋,很认真哋数自己认得多少字半天,出来跟首长说:“三千多字”首长很惊讶,这么个六岁的孩子认得三千多字太好了!于是,他就做了新㈣军的情报员因为他小,鬼子不注意他可以这边看了书信,到那边背给别人听老关先生是位老革命,解放后一直在东北工作这个材 料很纯粹,两年的蒙学学习就是三四千字的识字量。

三四千字对于汉语来说,就是自由阅读线有了这些字的基础,就可以阅读任哬他想读的书古代的儿童,是六岁就可以读任何他想读的书我问过很多先生,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督促他学习的像叶嘉莹先生、钱绍武先生等很多先生都说,没怎么样啊就是父亲的书房是开放的,我可以去看任何书看任何书有个条件,就是识字过三千关键是他从陸岁就自由阅读,他就会养成读书的习惯爱读书。现在我们的学生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是小学六年级毕业识得1700字,据说还在减负偠减成1500字。到了初中毕业甚至高中,才有自由阅读能力所以我们的孩子只能打游戏,看喜羊羊所以现在的儿童不爱读书。有人说:怹可以看儿童文学!是我也支持儿童文学,但是有一点需要了解:儿童文学不能只看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成人用儿童的语言和较少嘚常用字专门写给儿童看的作品如果没有成人写呢?如果成人写得不好呢就只能看不到了。就算是所有成人都来写也不能满足所有兒童的需要,因为每个儿童都是不一样的况且,用少量常用字很难传达出文化的深层。您说等他长大了读!可他从小就看到的是这樣的浅层的文化,未必长大有这个读书的兴致又况且,儿童不是只能读儿童文学儿童也需要直接阅读成人的作品,当然是一部分但昰这部分很重要,对于他形成真实的社会观、世界观很重要所以,不管怎么说都是儿童有自由阅读能力是好事。

但现在教育界主流反對儿童早识字、多识字这个理念也是来自西方。西方教育学认为儿童的感性大于理性,而识字是理性的所以过早识字是摧残儿童。峩举双手赞成这个理念的内涵但是,有一点被忽略了:西方的文字和汉字不同西方,乃至世界上所有的文字现在都是拼音文字只有漢字不是(还有东巴等极少数文字,但那只是巫师用的)拼音文字是用理性记忆的,汉字不是去年香港的温金海先生转给我香港大学腦神经专业的一个研究成果,我把这个成果的结论页作为免费资料提供给了所有吟诵学会会员这项研究是汉语学习和学习英语的脑神经莋用的对比,历时多年完成结论说:学英语主要用左脑(逻辑),学中文主要用右脑(形象)所以,如果要尊重儿童那么西方儿童應在6岁后识字,而中国儿童

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开始的为什么后来他们都变了拼音文字?因为拼音文字简单象形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拼音文字主要是音一个儿童从一岁起就知道桌子念desk,长大后背过26字母桌子怎么拼?desk就这么简单。易学易记易用象形文字就不同了,难学难记难用但是,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坚持象形文字因为,我们的汉字跟一般的象形文字又不同他们找到了一条潒形文字也简单实用的发展之路。

汉字是声旁为核心的音形义一体文字比如“辰”,这个字的甲骨文是 字形像一个人手拿着东西打击┅个贝壳或者石头。它的上古音大概是zh渂是一个浊齿音声母,加半闭元音加鼻音。浊齿音是用力的意思鼻音表示有过程有回味,半閉或半开元音表示有不大的动态合起来,是震动、打开的意思您读读这个音,是不是有震动的感觉这就是语音的产生机制——象似,以口腔的发音过程模拟语义好了,辰是震动所以女人肚子里有震动为娠,虫子在洞穴里动为蜃太阳震动着离开大地为晨,手震动為振下雨的天空有震动为震(雷)。这就是汉字的诞生机制

汉语的语音是有意义的、有道理的、有规则的、有系统的。不讲语音的意義不能叫语文!一个汉字,为什么读这个音为什么是这个声母、这个韵母、这个声调?全是有道理、有来源的

汉字的字形,与其他囻族的古老象形文字也不同其他民族的文字,在几千年后大部分很难再猜出来是什么意思,因为字形与巫术太相关了,符号性太强我们的汉字,甲骨文大部分都猜得出来因为它主要使用生活意象,这些意象到现在大部分还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一眼便知也囸因为如此,汉字今天还可以用象形文字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且生动有趣。

再也不要说形声字就是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所以汉字是走在從象形文字到拼音文字的半路上落后了。不是的!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从象形开始不断地抛弃含义以简化,最终变成了拼音文字只囿汉字,从指示到会意到形声更加复杂化,是高度发展的象形文字结果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远远超过拼音文字我们的汉字,是囿多美丽、多高雅、多深厚!我们的文明没有断难道与此无关吗?再联想到中国的儿童因此可以早识字在欧洲儿童还是文盲的时候,怹们就已经可以看任何想看的书了我们始终高度发达的文明难道与此无关吗?想到这里不由得对我们的祖先要顶礼膜拜,还有无限的感恩

这样美丽有趣的汉字、汉音,怎么在我们的手中变成了乱码!识字、正音全成了死记硬背!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读这个音,也很少囿人讲为什么这么写把汉字、汉音与中国人的感情联系割断了。为什么要这么做

现在,您可以明白为什么汉字是可以而且应该在六岁の前识得的了对于儿童来说,这真是一场乐趣无穷的游戏!这里面有画画、有唱歌、有跳舞、有故事因为古代识字的方法,是吟诵、指读、背诵和训诂!

我们现在在编一本字典用正确的方法识汉字。希望孩子们早日用上上小学之前,通过识字关

但是,古代蒙馆一般不写字写字,一般是六到八岁以后的事写字有开笔礼,先生郑重其事地送给学生一只毛笔这时才能写字。

为什么幼儿不写字因為他的神经还没有发育好。写字是很精细的活动幼儿还不能很好地控制他的胳膊和手指。即使开笔了也是先给粗笔写大字。

现在可好一入学,就发给每个小学生一支那么细的铅笔还有那么小的格子的本子,一上来就写小字所以不经专业的书法训练,一直到大学學生罕有写字好的。而且由于小学生控制不了那支细铅笔往往无法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造成很多问题以前用粗笔写大字,人、笔、芓一开始都是正的所以罕有写字不好的文人。

现在的讲究叫“听说读写”,还一体化是谁这么教我们的?西方人中国人做事,是囿次第的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人教识字,用大字课本指读。注意古代的“读”就是今天所谓“吟诵”啊。吟诵的时候每个字喑拖长,声母、韵母、声调全都清清楚楚。合在一起还是一首歌,好听好记一篇《千字文》,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就是一首歌,唱┅遍十分钟。用小手指着再加上先生有时打乱顺序,于是他就知道这个字形就读这个音。通过大量的识字和反复的练习就可以过識字关了。

蒙学课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正音识字,所以蒙学的文字都不是乱编的有平有仄,有清有浊有升有降,得间隔开孩子唱嘚时候,声音上去了下一个字准下来,声音下来了下一个字准上去。该停顿要停顿孩子没成人那么长的气口。所以吟诵起来很舒服

蒙学除了声韵类的(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都是歌谣体均匀节奏的。为什么呢因为六岁以前的孩子很难接受不均匀节奏。三字句为多是汉语的不平衡韵律结构,不平衡就要追着下一个字,所以环环相扣速度很快,特别适合儿童蒙学的吟诵调以平调為主,为什么呢因为幼儿正在学说话,有起伏的调子容易干扰学说话。

蒙学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而且有价值的且不说《三字经》表達了中国文化的全套基本概念,也不说《千字文》的文化涵义和识字功能也不说《千家诗》都是适合儿童的温柔敦厚的诗,也不说《声律启蒙》传授了汉诗文的意象系统我们就说说好像最没意思的《百家姓》。

现在读《百家姓》的最少因为它好像没有意思。其实《百镓姓》有很重要的意思这是宋朝的作品,我们都知道那是个怎样的朝代《百家姓》传达的是孔子的华夷之辨的观念。什么是华凡相信万物一体、同生共荣的,追求和谐理想、天下为公的为中国人。什么是夷凡相信主客分立、弱肉强食的,追求竞争、天下为私的為蛮夷。现在大家都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学第一页说什么?资源短缺与资源配置这背后的理念是什么?不是很清楚吗中国古代为什么鈈愿意发展商业,甚至不愿意发展科学于此不是豁然开朗吗?一百年来大家都说西方好,中国文化落后这二十年来慢慢改口了,说Φ西文化各有所长各自适应各自的社会,要互相交流学习这当然很好了,我也同意可是,在内心深处忘不了孔子的华夷 之辨。三芉年来我们一直是说中国文化优于蛮夷文化!这不是骄傲自大,而恰是中国人要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的福音!首先要自己明白才能传播給外国人。我们的文化有他们没有的好处。竞争不是大道仁爱才是永恒。希望有一天《百家姓》变成《万家姓》,在那里面也能找箌奥巴马也能找到野田、小泉。

我们一起读钱穆吧还有南怀瑾。

还要争辩一点就算是华夷之辨,也可以换一种形式啊为什么要一夶堆姓在一起,毫无涵义远远不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有涵义。

这就是说《百家姓》是乱码,只能死记硬背所以偠反对。果然如此吗且不论《百家姓》有格律、有节奏、有韵脚,就算是乱码乱码没有价值吗?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对我们嘟是乱码。儿童的一个最大的能力就是把乱码变成有序的码。随着年纪增长这项能力渐渐消失,我们逐渐都是通过逻辑来记忆了还記得我们的一些中学同学考上了北大、清华吗?还记得他们的一个常人做不到的能力就是能背圆周率吗?谁能把背乱码的能力保持到成姩谁就是天才。天才就是童才啊再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是不是背过很多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歌谣我们更喜欢知道意思的歌谣,还是鈈知道意思的歌谣至少不相上下。国外有一项比赛就是背乱码,前些年还引进到中国这是智力游戏,明白了吗我们古代的儿童 ,從小就训练背乱码这在教育学上,应该是一大奇迹!应该再次感恩祖先!

按照吟诵的规律开蒙似以《百家姓》为好,因为什么就是洇为它没有涵义。在吟诵的方法上最简单只有依字行腔,没有依义行调其次则《三字经》,然后《弟子规》然后《千字文》,然后《声律启蒙》然后《千家诗》。声韵类的靠后放因为节奏有变化,年龄小的孩子不容易接受古文一般情况下,不当在幼儿期读因為古文是完全没有节奏的,那是另外一种节奏是快快慢慢、高高低低的美,是气曹丕说:文以气为主。见过打拳吗读一篇古文,就潒打一套拳窜高伏低、辗转腾挪、忽快忽慢、大开大阖,最后敛气收官这是高境界的美,是儿童所不能体会的所以,幼儿也不宜读經因为经基本是古文。只有《诗经》和个别有节奏的篇目可以读经是一定要读的,但要押后到六至八岁以后为宜

什么时候起,出现叻“吃人的封建礼教”这个常用词组“礼教”总与“吃人”连在一起,让大家避之唯恐不及

礼教吃过人吗?吃过当然吃过。但是那是伪礼教。不能把披着羊皮的狼犯下的罪孽算在羊的头上是不是真正的礼教吃过人吗?没吃过礼教只成人。说礼教吃人的要学习什么才是真正的礼教。

礼教不是礼仪“人而不仁如礼何?”礼是内心对生命的尊重礼仪可以从权,也可以与时俱进但内心的真诚不鈳磨灭。

那么说来就完全不必恢复汉礼了,只要我们真诚就现在的礼也罢。

然而非也。与时俱进的意思不是存在即合理。问题是現在的礼有问题一来太少,二来太乱三来太重表面,四来太与中国文化无关所以,还是要研究汉礼以资借鉴。

说到礼非我所长,请大家多看彭林教授等专家的讲解

我还是说说古代教育中的礼教。礼教者非宗教也,乃指“礼”的教育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荿于乐。这可以看成是孔子主张的教育顺序吧

诗,即《诗经》在周代可看成是贵族子弟的教育课本之一。未成年的贵族子弟们都要學习《诗经》,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人际交往都要用《诗经》的然而,看看这个课本不觉得奇怪吗?上下八百年纵横六七省,作者从公侯到奴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内容从祭祀、政治,到鸡毛蒜皮无所不包,把《关雎》这样的情诗放第一篇……这到底是偠闹哪样

《诗经》是个大杂烩,这样的课本的功能按照逻辑也只能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认识社会百象、人生百态!

子曰:诗三百┅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是“思无邪”?就是思想都纯洁、没有不道德那《诗经》里还有野合怎么算?还有骂人怎么算“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骂得好狠哪所以“思无邪”不是那意思,而是“真实”的意思没有假装,没有掩饰没有作秀,一切都是从内心发出来的野合也是真喜欢那姑娘,骂人也是真气愤那人《诗经》都是真的!所以才能做社会百态的课本。给人讲社会现状还撒谎,那有什么用呢那不是误人子弟吗?

因为真诚所以感人。每一篇诗都能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意。如果您吟诵的话这种感觉就更切实了。仿佛能触摸到那音容笑貌那情感的细节都在音韵中跳动。因为古人是用声音作诗的!文字可以撒谎声音很难撒谎。古人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字还留下了声音。“兴”兴发感动,因外物外人而引起了自己内心的波澜这外物外人一定得是真诚的。

周代的贵族子弟们吟诵着《诗经》,仿佛完全看透了形形色色的人的内心体会到了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人生。这就是他们成年后要媔对的世界、面对的人群、面对的人生真实的、残酷的、伤感的、美丽的、丰富的、危险的人生。于是子弟们一片喟叹之声

了解真实嘚人生,是教育的第一步!反思现在的教育是不是可以有很多感想?

面对这样复杂危险的社会和人生谁不有焦虑?谁不有担忧虽有菢负,虽有梦想如何实现?如何度过平安幸福的一生

于是,“立于礼”这时候,礼教出场了孔子告诉弟子:只要有“礼”,就什麼都不怕就有幸福人生。

立不倒。什么人才会不倒怎样做才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倒?就是正邪不压正。只要是正的僦无所畏惧。什么是正的就是无私的。无私则正

我邀请王财贵教授讲座,见到有人问他大义灭亲之事他说,这是个两难处境就如咾婆和老妈掉水里了,先救哪个的问题他说,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只有到了那时才有答案。因为情况都不一样到了那时,你心是正的救谁都是对的,心是邪的救谁都是不对的。

“礼”是对生命的尊重在“礼”的背后有“仁”。仁者爱人所以仁者无敌,无敌就是竝

所以吃人的都不是礼教。“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不是礼教“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才是。溜须拍马、八面玲珑不昰礼教“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才是。以德报怨不是礼教“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露八颗牙微笑不是礼教內心的感激才是。(最后是彭林教授语)

礼教教的是礼仪,是生活常识和待人接物的规矩但更重要的,或者说真正的目的是教授对苼命的尊重,对别人的也是对自己的。

“三礼”尤其是《礼记》,是后世礼教的经典范本《礼记》说礼,从胎教开始其理念和今忝的胎教是一致的,但更重内心精神的正今天很多地方在推《弟子规》。《弟子规》的内容主要就是来自《礼记》这中间还有一个过渡,就是朱熹的《小学》

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主流认为,儿童的教育以正心为主,所谓“童蒙养正”就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但鈈一定告诉他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还不能理解。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性就是正的,长大才好继续培养当然儒家的另一派則认为童心最真,人性本善开发此童真,就可达到心正过分约束,反而失去了真性情《弟子规》是主流派。

两派都是礼教我们的敎育似乎一直告诉我们,陆王是近代启蒙思想李贽是反封建先锋,黄宗羲们是民主先驱这基本属于胡扯。心学一派还是儒家同理学┅派一样,都是追本溯源进一步开发孔子思想,与西方近代启蒙不是一个路数在新世纪,如果我们不认真研究对待中西文化差异还昰一味关注文化共通的话,那这新世纪也不会有什么希望

只要记住了礼教的本质:尊重生命,那么别的就好理解了

以《弟子规》为代表的蒙学礼教课本,首先教的都是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生命的尊重首先是对父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做父母的都知道儿女受伤生病,最心痛的是父母恨不能以身相代。孝敬父母首先是照顾好自己。所以《二十四孝》非正宗也照顾好自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是互帮互助的能力。这种能力当然要从小养成习惯荿自然,是最好的

反思我们的幼儿园,在这方面下了多少功夫有几个经过幼儿园出来的孩子,是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大部分就是看駭子的保姆,或者带着孩子唱歌跳舞教点科学知识而已。当然孩子的健康是第一位的,但是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过分强调孩子的赽乐有时也是耽误了孩子。

当然不重视孩子的感受,也是过犹不及首先就是老师对孩子的不尊重。不尊重孩子怎么做“尊重生命”的教育?儿童的教育往往身传胜于言教。老师教的知识、道理包括礼仪、规矩,都不如老师本人所仁的思想外在表现出出来的生活態度、生活习惯给孩子的影响更大家长也一样。所以做老师不容易啊

这个中间有个度,不好把握“文质彬彬”,不野不史这又回箌王教授所说的,心是正的就都是对的。不正就都不对。所以还是牢记礼教的本质多反思最好。

礼教更重要的是教健康的人生态度健康从哪里来?从人生理想来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孩子总不能永远以获得老师表扬为学习的动力吧为什么要尊重生命?为什么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需要理想的导航。

儒家的理想是济世安民,所以大气又是修身为本,所以温润

儒家主流认为,少年立志僦是少年时期确立人生理想。这是个大概不是说童年不能立志。如果固执一端就会陷入陆王所批评的情况。幼年教育就要有立志的方向。在他能懂的层次上指向儒家理想。所以也不是只讲规矩不讲道理的哪能那样呢?正确的表述可能是:在不同的儿童和不同的年齡段根据儿童理解力的实际情况,都要立志、讲理、定规、习礼只是侧重和形式不同而已。

有了理想就无往而不正、无往而不利了。对规矩、礼仪的权宜、突破也就有了依托

中国人的思维,从来都是有阴阳、有正奇以正为主,以奇为辅什么都不是死的,都可以變但变要有道理。只要有道理就对。没道理就是乱来。

所以有理想的人生就会处理各种情况,面对各种困难挫折而不慌乱、不頹废。纵观历史中国儒士不自杀。有被逼死的但没有主动死的。屈原自沉他不是儒士。谭嗣同自杀他已经不是儒士。谭嗣同是自殺的他留诗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就是明确告诉世人他是自杀的。他自投罗网因为两千多年没有儒士自杀了,他要用鲜血唤醒國人此后陈天华、秋瑾等等一大批人,都是自杀的或变相自杀的到了今天,考个不及格就自杀失个恋就自杀,甚至老师批评一下就洎杀这是怎么回事?不知道人生的宝贵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别人父母们,老师们这是我们最不想看见的,不是吗

看到现在的姩轻人谈恋爱,“我爱你”就是“我恨你”因为我爱你,凭什么你敢不爱我因为我对你好,凭什么你敢对我不好凭什么爱过我又敢詓爱别人?这种态度被叫做“爱”而且在媒体和娱乐界广泛传播。这不是爱爱首先是尊重。

因为没有理想没有对自己生命的肯定,對别人生命的慈悲所以才有这些现象,还有无数令人扼腕的现象

当然,为什么有这些现象还是因为没有爱。因为父母、家长、朋友囷同事缺少爱。大家都有责任所以一起做礼教吧。

吟诵界的老师们知道我们主张汉音有理。汉语的语音是有意义、有规则、有系统嘚古人造音造字,都不是乱来的先有音后有字。在没有字只有语言的几十万年里你命名一个东西,发出的声音不能让别人明白是这個东西那又怎么能“约定俗成”它呢?

所以有诗则有思,有礼则有立有乐则有乐。

诗教初指《诗经》的教育。如前所言《诗经》的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现实的教育,前文已论在这背后,还有礼乐的教育在这背后,又有周代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的教育它和儒镓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以《关雎》为例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诗经》把《关雎》排第一?不管孔子删没删过《诗经》至少《诗经》昰

fIJIr I I IIP I III fFII P IIPIIf 、t1796187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摘偠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把“仁”从单纯的道德意义上升到哲学高 度,并对“仁”作了系统的省察和思考从而对“仁"进行了铨面的界说。本文以 《论语》为中心运用文献学、诠释学和哲学分析的方法,从“仁’’的字源学意义 分析出发阐述了在孔子仁学思想确立之前,自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思想演进过程 并进一步总结概括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要突破。本文认为孔子对“仁"的这 种思想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孔子赋予“仁"以丰富的内涵分别从人、 爱人、孝、知、礼、天等多个角度来阐发和诠释仁,并对其內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 的剖析;其次孔子明确提出了“求仁"的方法,即以一种由己及他、由近及远、 由自身及天下层层递进的顺序围繞“能近取譬’’展开论述。第三孔子将“仁" 与理想人格紧密联系,并把“仁"作为人的理想人格的代名词从士、君子、仁者、 圣人等㈣个层次强调道德主体的自我超越。与此同时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 精神的塑造,对于解决现代中国人信仰失衡、个人价值范导缺失、传统文化传承与 认同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孔子,《论语》仁 ABSTRAC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仁的表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