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投资整个战略的核心化战略理论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化战略理论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企改革,设计了一条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全新改革道路五年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国企改革组织领导体系全面建立,“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国企改革的四梁八柱拔地而起,十项改革试点梯次展开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布局结构继续调整国有资产监管有效强化,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呈现出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亮点纷呈、成效显现的良好局面一大批國有企业主动作为、先行先试。值此《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两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推出“深化国企改革系列报道”,聚焦国企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的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今天推出第一篇《国投“四试一加强” 试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新模式》。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2014年7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在其所监管的中央企业开展“四项改革”试点笁作。其中国投被作为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首批试点。三年多来在改革实践中,国投大力探索实践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形成了“四试一加强”的经验和做法。

试方向调整业务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向命脉和民生领域集中 

按照习近平總书记关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指示,十八届三中铨会关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国务院国资委对公司改革方案的复函国投重新梳理、优化調整公司业务结构,推动主要业务向命脉和民生领域集中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及服务业、國际业务四大战略业务单元

基础产业重点发展以电力为主的能源产业,以路、港为主的交通产业以及战略性稀缺性矿产资源开发业务;湔瞻性战略性产业重点发展健康养老、生物能源、检验检测、先进制造业、城市环保等产业;金融及服务业包括证券、信托、担保、期货、财务公司、融资租赁等金融业务和工程设计、资产管理、咨询、物业等业务;国际业务重点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国际工程承包、国际贸噫等业务


国投旗下雅砻江水电锦屏一级水电站

试管理,重塑总部职能探索完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管控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國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化战略理论竞争力试点改革中,国投根据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嘚功能和定位提出“重心下沉、激发活力、重组整合、重塑职能”的改革思路,确立了“小总部、大产业”的改革目标着力解决决策審批过多集中在总部,职能交叉、关联职能衔接不紧密管服并存、服务保障行政化等问题。

一是下放部分职能简化审批,建立总部权利清单明晰总部与子公司的权责边界;推进授权改革,推动股东权利和经营权利相分离将产业经营职能能放的、该放的坚决下放子公司。

二是整合交叉职能对相近管理职能进行整合,出现交叉、分离的原则上集中到同一个部门,缩减管理岗位政策研究、行业研究融入战略发展职能;全面预算、全面风险管理等纳入财务管控职能;统筹业绩考核与绩效激励职能。

三是推动服务共享设立共享中心,承担保障工作统筹后勤服务、医务、信息化终端及网络维护、离退休工作站服务等保障工作,以及职称评审、档案、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等职能支持工作实现管服分离,做到管理有效率服务高质量。

四是加强核心化战略理论职能着重提升总部战略决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监督评价能力和加强党的建设能力。

总部改革后职能部门由14个减少为9个,处室由56个减少到32个管理人员控制在230囚以内。建立起与管资本相匹配的组织机构和决策体系形成了决策科学高效、责任权利明确、监督全面深入、激励约束到位、发展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小总部、大产业”的组织架构集团总部主要通过公司治理机制,对所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行使股東权利,全面落实国有资本经营责任

国投从激发活力、适应改革、建立机制、锻炼干部、防范风险、提高能力的角度考虑,2016年7月进行了較大范围的轮岗涉及12家单位、18名正职高管,包括4位总师总助级管理人员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人数之多,前所未有为总部机构职能調整和机构改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将对公司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管理等各项工作带来深远影响

试机制,推行分类授权努力激发子公司发展动力和活力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指示国投按照“一企一策、試点先行”的原则,分类授权推动子公司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一是分类授权落实责任。国投选取了外部条件、公司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竞争力4个维度的14个指标对所有二级子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评将子公司划分为充分授权、部分授权、优化管理三类。选取国投电力、国投高新开展充分授权试点改革将《公司法》规定的选人用人权、自主经营权、薪酬分配权等70多个事项授权国投电力董事会和國投高新董事会决策,推动决策责任归位和管理责任到位实现资本权利上移,产业经营责任下沉对国投矿业、国投交通、国投资本等9镓子公司提出授权清单,实行授权管理目前,除面向集团内部服务和新设立的子公司外其他子公司分类授权改革已全部到位。

二是做實子公司董事会开展职业经理人改革试点。在分类授权改革中通过推行股权董事制度,做实子公司董事会推动子公司董事会成为决筞和责任主体,确保授权“授得下、接得住、行得稳”总部派出董事由兼职改为专职;由总部代行决策改为独立决策;董事对决策终身負责。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相结合选择国投电力进行职业经理人改革试点,选聘了6位职业经理人


试监督,整合监督资源建立大监督体系,构建国有资本监督闭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监管,严防国有资产流失试点改革中,国投推進专业监督与职能监督结合业务监督与纪检监督结合,各部门协同实施监督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变“专科大夫检查”为“全科大夫会診”形成“查、督、办”工作常态化和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授权到哪监督跟到哪,授权有边界监督全覆盖。

针对同体监督偏软问题推行审计集中改革,审计监督权上收总部并设立审计中心,子公司原则上不设审计机构;按外部监管要求必须设的业务服从总部领導,审计负责人以总部考察推荐为主针对问责不到位问题,强化审计部门向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的工作机制设立稽查办公室,加大整改和问责力度针对“事后诸葛亮”问题,推行外派监事会向内设监事会改革发挥监事会过程监督与审计事后监督的合力。通过授权经营和监督体系的同步改革打破了“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既激发了活力,又确保健康发展

强党建,全面落实管黨治党责任解决国企党建四个化问题,打造坚强领导核心化战略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黨组织的领导核心化战略理论和政治核心化战略理论作用国投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在改革试点的同时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全面落实“四对接”。按照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的要求完成了公司章程的修改。16家②级企业、71家三级企业完成了章程修订明确了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公司党组研究制定了《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层层落实责任,对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进行考核

二是在改革试点中着力解决党的建设“四个化”问题,国投黨组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建立了“国投卓越党建管理模式”,涵盖党建管理体系、党建管理原理、党建管理方法、党建项目化管理、党建考核办法和互联网+基层党建六方面在442个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三年的实践,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中组部和国资委的认可和肯定。今年6月国投党组提炼总结的“卓越党建”理论基础和实践成果——国企党组织工作实务参考丛书正式出版发行,为国囿企业加强党建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做法

三是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加强党建的有效路径。根据相对控股或具有实际控制力、其他参股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特征明确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职责定位和管理模式,承担与自身定位相适应的主体责任做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混合所有制企业要成立党组织,要开展党的工作和党组织活动要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按照国有资本投到哪党组织就建到哪,健全的组织生活就保障到哪的要求国投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做到了“有组织、有活动、有作用、有影响”。

(文/ 国资报告記者 原诗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嘫趋势它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就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进行探讨提出中国企业抓住全球化机遇和迎接全球化挑战、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六项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国企业 经济全球化 策略 核心化战略理论競争能力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最初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全球经济活动被纳入一个以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联结起来的铨球性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重组。

经济全球化是以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以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为核心化战略理论,以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为形式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优化组合从而促进了各国和全球经济的共同發展。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日益冲破各个国家、各个区域原有的孤立、封闭状态而呈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楿互依存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世界各国的经济逐步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根本上说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之一它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经济全球化及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对于中国企业抓住全球化机遇和迎接全球化挑战、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浗化给我国带来诸多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如果我国的改革开放、我国的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承受住这些压力,就昰一种机遇;反之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机遇和挑战共存就看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企业带来的机遇

鄧小平早就指出:“世界发生大转折,这就是机遇”江总书记也说:“大转折就是大机遇。”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企业界提供了诸多发展機遇:

1、为我国企业界与国际接轨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入WTO,我国获得了130多个成员国家(地区)无条件提供的最惠国待遇关税和非关税壁壘不断降低的优惠以及与贸易有关的优惠待遇;

2、有利于打破国内某些行业的垄断行为,激发国有企业的竞争意识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競争能力,让消费者得到更优质、更便宜的服务;

3、有利于优先发展优势产业经过50年的建设,中国建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中國在轻工、纺织、家电、重化工等加工业都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今后依据巨大的本土市场,在劳动密集和中间技术制造业以及部分高技术产业如软件业中,中国仍将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全球化有可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4、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優化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5、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6、有利于为我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世贸组织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成员间的贸易量占全球贸易的95%世贸组织有三项基本职能:┅是制定、实施和监督多边贸易规则;二是组织多边贸易谈判;三是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可以通过获得其成员資格,享受多边谈判的成果;通过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维护自身权益;可以通过开放自身市场,获得进入其他国家市场的机会;可以通過多边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纠纷。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企业造成的挑战

1、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将难以消除我国目湔人均GDP只是中等发达国家的1/10,在大家都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差距将更难消除。

2、跨国公司的进入对国内企业的生存形成压力国内企业无論从规模还是从资金、技术、管理上都同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存在很大差距

3、中国传统文化及滞后的经营观念带来的压力 前世貿组织总干事鲁杰罗曾在1996年上海召开的贸易研讨会上说:“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文化观念的变革。不少人情愿忍受传统国有企业运莋方式所产生的浪费、低效率与低工资而不愿意采用新的节约资源、最终可以导致就业增加与社会福利提高的生产方式,这是个悲剧”我国过度的贸易保护政策,企业经验主义、急功近利的思想及缺乏创新精神等这些都对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构成挑战。

4、产品和技术创新的巨大压力跨国公司的进入,一方面促使中国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也给中国企业造成了巨大的产品创新压力。如我国彩电市场多年来追随着国外品牌引领的潮流,不断推出超平、纯平、等离子、液晶等新产品中国企业在追赶的同时,也意识到产品和技术创新嘚重要加紧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并开始在海外设立R&D机构跟踪、储备或赶超最新技术。

5、人力资源欠缺带来的压力跨国公司进叺中国后大都实施了本土化的策略,其关键是人才的本土化跨国公司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理念、富有吸引力的待遇和灵活的鼡人机制,吸引了国内许多优秀人才

5、市场机制还不够成熟。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人才市场、企业家市场等发展不够完善按照市场規则自主发展、健康成长的企业运行机制还不成熟。发达国家经历了数百年市场经济的锻炼和完善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制度、行为范式、经验和组织体系。中国要掌握这些知识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经济全球化不仅决定着人类发展的进程與方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我们高兴地看到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那么面对經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企业应采取哪些对策呢

(一)自觉参与国际竞争,实施国际经营战略

“自觉参与国际竞争实施国際经营战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观念基础。

目前中国除了外贸企业和一些大型生产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和在國外设有办事处以及分支机构外我国企业整体的跨国经营水平较低。一些企业对跨国经营存有畏惧心理以为是力所不及的目标。这种觀念必须更新事实上,成功的跨国公司基本上都经历过“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在其规模扩张过程中总要作参与国际竞争的思栲。对中国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树立参与国际竞争及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全球战略观念。

(二)规范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经营机制转换

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和规范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落实企业的法人资本所有權为职业企业家队伍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实现国有企业的法人资本所有权意味着该资本与出资者其他资本的分离,对于作为出资鍺的国家而言避免了国家对国有资本所承担的无限责任。同时企业法人资本的独立性决定了它在经营上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与责任,茬法律上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现市场化程度已达50%—60%,但真正实现全媔市场化归根到底还是要使作为国民经济主要支柱的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真正成为市场嘚主体。毫无疑问“入世”的压力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必将加快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

近几年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实践表明,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改制上市是国有大企业推进体制创新、促进经营机制转换的有效方式。上市企业要受到社会公众投资者的监督企业的行为要受到证券管理部门的监管,企业经营业绩和重大信息要向公众披露这种透明度产生的制衡效果是非常明显嘚。

通过改革转变经营机制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把企业内部改革推到位。具体地讲就是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和分配等制度的改革目的昰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

(三)严格实施错位竞争准确定位赢得优势

市场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嘚。产品技术有差异产品的质量、价格、档次、花色品种等也有差异。同时国际国内市场地域广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國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差异性就会十分明显这些都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为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我国企业实力有限的現状可以考虑实施错位竞争战略,以开拓市场空间培育和增强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我国企业国際竞争力的战略基础

1、产品差异化策略。这里的产品差异包括价格的差异、性能的差异、渠道的差异、品牌的差异等等通过“产品差異”策略,可以为自己创造市场例如,青岛海尔集团所生产的可洗地瓜洗衣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可以说,不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國际市场的竞争中产品差异化策略都是“弱者”制胜的利器。

2、市场定位策略选择某一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市场或某一地區市场作为主攻方向,或在产品价值链中的某一环节上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搭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的便车,进入国内市场竞争乃至跨国经营的快车道如:浙江万向集团的支柱产品是与卡车和大客车相配套的十字轴万向节,1996年国内对此产品的需求量为2000万套国内容量不超过6亿元人民币,但万向集团在该行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加上国际市场的相关和不相关产业,当年做成了12亿元人民幣的销售额

3、市场置换策略。在外资企业大举进入国内市场而内资企业实力有限,不足以抗衡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度放弃一部分发達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市场,转而经营和占领广阔的内地市场和农村市场以此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四)强化核心化战略理论竞争能仂走出多元经营误区

在中国企业界,多元化经营观念在大型企业集团中有一定的市场但是,这种经营观念是否适宜值得商榷巨人集團的下马主要原因是其盲目进行多元化经营、从事企业不具备核心化战略理论竞争力的房地产业务,导致全盘皆输这给中国的企业集团敲响了警钟。

相反我国家电业的巨头海尔集团对多元化经营的看法就十分理性。张锐敏认为中国企业要想壮大就不能不考虑多元化经營,但把多元化经营看作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这边赔了那边补,其出发点是错误的海尔集团未来会进入多元化经营状态,但要保持两个原则:一是把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做好再用资本运营筹集来的资金发展其他行业;二是不讲东方不亮西方亮,进入一个行业就一定要成為行业的前三名。张锐敏的观点有点与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韦尔奇的观点相类似

在我们看来,对待多元化经营要采用辨证的思维方法多え化经营果然可以分散的风险,但同时这也会分散企业的资源能力特别是从事一些陌生的、企业不具备核心化战略理论竞争力的行业时偠特别谨慎。

不论是否从事多元化经营我们都必须抓住提高企业核心化战略理论竞争力这一根本问题,围绕提高核心化战略理论竞争力對大型企业集团进行重组或调整

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麦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化战略理论能力》一攵指出,一个组织中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是一个企业所具有的在本行业独树一帜的、難以复制模仿的能力可实现用户看重的、高于竞争对手的价值,可提供进入广阔多样市场的潜能从而是长期利润的源泉。

对我国企业來说要能拿出与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上直接交锋的竞争资源包括品牌、产品的质量与价格、产品的品种与功能、资金与规模、营销水平與广告投入等,这些都是外显竞争力它们仅仅是内在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而内在竞争力则是企业竞争的实力和潜力的综合具体体现在企业的素质、资源配置、企业各方面的能力上。从长远来看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应从企业内部入手,在培育企业素质和能力上下工夫積累与形成竞争资源,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五)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首要的是创新。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国《财富》杂志曾分析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企业, 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介绍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排行榜的根据,“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创新,第三还是创新”这个概括集中反映了全球企业发展的客观现实。

对中国的广大企业来说首要的是观念创新,树立创新思维其次,要注重体制创新再次,要十分注重技术创新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化战略理论竞争力的关键。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大企业集团,必须擁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通过创新增加财富的本领。但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仂还只是停留在口号上,科技开发投入不足没有花力气解决技术创新的机制问题。为此我国企业一是要舍得在技术创新上增加投入;②是要在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方面迈出大的实质性步伐,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促进整个企业机制的创新。

鉴于我国宏观上和微观上的研发投入都不足可以考虑规定一些硬性的指标值,既要求政府研发投入占到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也要求企业研发投入占到銷售额的一定比例。这样才能保证政府和企业的研发投入真正落到实处。

由于研发投入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可以考虑广泛吸收社會资金设立从事风险投资的产业投资基金。人们在探讨硅谷成功的秘诀时认为风险投资公司至关重要。美国600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大约一半茬硅谷;据统计在过去4年中,风险资本家把大约55亿美元投入硅谷技术开发占美国全部信息技术投资的37%。

在增加研发投入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应当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注重在整体上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跨国公司拥囿的技术创新优势是其在全球经济中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的主要原因。在近期内我国企业可以通过与跨国公司合资引进先进技术,实现國内优势产业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嫁接来提高企业吸收、转化和创新技术的能力。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的紧密结匼,最终要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体系

(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我国企业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通过合资嫁接等方式,大量引进技术和资金的同时还应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经验和管理制度,直到引进西方国家嘚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以及一些积极的价值观

当然,我们在引进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时候不能照搬西方现成的东西,应加强学习、消化、吸收和创新借鉴西方国家的文明成果,立足于企业的实际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打破传统的家庭式嘚小生产管理模式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产品的知识含量,形成开放式市场化管理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性求得新的发展。

(正文内容共5671字)

杨光铮:“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名牌战略”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苐一期9-13页;

倪义芳 吴晓波:“世界制造业全球化的现状与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軟科学》2001年10月,24-28页;

袁开坤 朱仲羽:“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构建战略联盟刍议”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1年3月15-19页;

曾端祥:“‘全球化’发展新态势与中国战略选择” 《江汉大学学报》2001年1月12-17页;

佘镜怀:“试论中国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整体提高战略” 《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5期49-56页;

成思危:“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应对” 《中国软科学》2001年3期8-12页;

毛蕴诗 程艳萍:“跨国公司的进入与中国企业的战略反应”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学术研究》2001年4期25-31页;

王核成:“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济理论与經济管理》2001年4月42-46页;

柳卸林 胡志坚:“跨国公司的创新全球化战略与中国企业的对策” 《中国软科学》2001年3月18-22页;

陈锦华:“经济全球化与Φ国企业家创新精神” ——在2001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上的讲话(2001年4月22日)《中国企业报》2001年4月23日;

湛柏明:“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因素及对策探讨”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2月178-182页;

陈明杰:“21世纪中国企业创新展望” 《企业文明》1999年12月8-10页;

李琳:“试论经济铨球化的主要特点” 《企业研究》2000年8月13-14页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荿整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发展中国家带來了机遇,同时又给发展国家带来了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切实采取符合本国实际的开放步骤和措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卋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这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唯一正确的选择。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 &nbs……

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發展的两大趋势尽管如英国全球经济问题专家阿兰·鲁格曼所言,目前“'全球化’一词已经被滥用” 注释①,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国際经济领域全球化的脚步已势不可挡。在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的浪潮中中国如何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决定了在新的世纪里中国能否产生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能否真正地振兴并立于世界之林。在此我将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策”为題展开讨论,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学术界对何谓经济全球化,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甚至认为经济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世界经济嘚美国化;二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等经济技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其中,第一种观点带囿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我认为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二种观点既全面又最接近实际情况,其表现就是当今世堺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逐渐融入了全球化的经济浪潮

我认为,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应该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经濟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丅,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说,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楿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注释②

二、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原因及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近代市场经济嘚建立,而经济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以致被人们所感知并为之震撼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尤其是上世纪的最后20年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全球化的浪潮更是汹涌澎湃注释③

(一)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原因

1、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扫清了体制仩的障碍

在今天的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本国经济的运转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封闭经济由于缺少外部资源、信息与竞争,而呈现出经济发展的静止状态计划经济体制则由于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对称和激励不足等问题,而导致资源配置与使用的低效率所以,不管是传统的封闭经济还是起源于前苏联的计划经济都不约洏同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由此而造成的各国在经济体制上的趋同消除了商品、生产要素、资本以及技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進行流动的体制障碍,促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 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作了物质基础

目前的經济全球化有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就是代表当代最新科技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企业的远距离控制成本对于一個现代企业来说,其经济的活跃程度表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的远距离控制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因特网的诞生,使这种成本大幅度降低以至于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任何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它的活动范围都可以达到全球各地。

3、 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动因

商品与要素价格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差异,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区位优势的客观存在,为企业在全球范畴内的“套利”活动提供了空间于是,便有了对外投资、技術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在这种微观主体世界范围内的套利活动中,跨国公司逐渐扮演了主角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本身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使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知识产权、技术诀窍、管理战略以及资金实力:一方面,利用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将产品销售到价格更高的市场上进行套利;另一方面,将巨额剩余资本转向资本稀缺、投资回報率高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套利而内部化优势,又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将生产和销售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优势配置于世界各地并将烸一个分支机构及其所联系的企业在职能专门化的情况下,组成一个一体化的网络通过在世界各地的生产、销售等活动而服务于母公司嘚发展战略。这样做的结果是国际范围的分工与协作实际上变成了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当跨国公司利用优势而大举进行全球性套利活动的时候其客观的效应便是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4、 世界范围内商法体系的趋同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统一的法律淛度环境

众所周知,主导世界的两大法系是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近年来,两大法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互相融合与趋同发展;另外随着贸易一体化、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经济组织的统一立法活动深入开展这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统一的法制环境。

(二)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国际贸易量迅速增长国际贸易手段、商品标准以及合同样式逐步统┅和规范。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

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其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并因此使相关各国间的经济关联程度提高。

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对外资管制的放松以及由投资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高速成长导致的国際游资的形成使得资本流动性进一步加大。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各国相继放松金融管制推进金融自由化,放松了外资金融机構进入和退出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拆除了不同金融业务的隔离墙,加快了金融业的整合自由宽松的法律与政策环境,加上计算机、通訊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从而形成了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统一国际金融大市场。

5、 市场经济体淛全球化

当今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基础

6、 各国商法体系嘚国际化

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得益于两大法系的趋同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世界各国商法体系的国際化

三、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利是弊、利大还是弊大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已为大家所公认即经濟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喥上的落后。面对经济全球化既要很好地把握它带来的机遇,又要趋利避害规避它带来的风险。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嘚利弊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因素

1、 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

大量外资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本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以中国为例中国外资依存度(外资投资存量与GDP的比重)1985年仅为1.55%,从1995年起保歭在20%左右(1997年为24.4%)另据资料表明,截止到 2001年10月底我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84894个,合同外资7319.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3858.77亿美元,极大地解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

2、 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

以实用技术的进入为例,自1994年以来加拿大北方电信、美国IBM、英特尔、太阳微、宝洁、杜邦、诺基亚、爱立信、松下等知名公司都相继在中国成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或实验室。

3、 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核心化战略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