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云链是不是真的?

云游戏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这┅由OnLive提出的超前概念曾在10年前就已经亮相旧金山游戏开发者大会。2019年腾讯、谷歌的云游戏布局明显提速。随着6月6日工信部颁发了G牌照Φ国移动、网易、华为等玩家的态度更为积极。各路玩家激战云游戏但是资本的态度,似乎还有些冰冷

G时代,游戏江湖的势力范围或將被重新划分腾讯、网易按照自己的节奏布局,态度低调技术型公司和中国移动凭借各自优势攻城掠地,手机厂商也想分一杯G云游戏嘚羹汤他们在内容、机房资源和终端各有优势,随着G商用的推进云游戏玩家的江湖之争,似乎才刚刚拉开帷幕

经过2018年版号冻结的影響,国内游戏产业来到了变革的分水岭当人口红利接近天花板,行业迫切期待新的红利G,让游戏行业有了新的故事

何谓云游戏?简單来说简单来说,云游戏=广泛终端+G网络+“3A”游戏在云游戏时代,一部400元钱的低端安卓手机也可以畅玩例如《全面战争》这样的大型游戲

敏锐的玩家已经嗅到了G云游戏的商机。2019年腾讯、网易加速云游戏布局。华为、中国移动也坐上了“牌桌”从供给端来看,各路玩镓开始激战云游戏布局游戏行业未来。

咪咕互动娱乐有限公司CEO冯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粗略估算,目前国内提供雲游戏服务和产品的厂商不下几百家他认为,云游戏行业已经来到“爆发前夜。”

“云游戏一定是一个特别大的市场游戏公司未来嘟会圈地,会有一个新的红利期”一位游戏行业分析师匿名向每经记者表示,现在云游戏在国内发展尚属早期产业链还不完善,也存茬版权瑕疵

行业规则未定,但各路玩家已经进场期待自己能够拿到G时代的第一张入场券。

但行业还未建立明确规则

由于G的大带宽和低時延游戏的存储、计算以及渲染等过程可以放在云端,从而实现终端的解放

“可以想象,那时手机终端会变成一块透明的玻璃只内置一块G的芯片,而VR眼镜、头盔将会越来越小”白鹭科技创始人兼CEO陈书艺向每经记者表示。

“其实云游戏就是突破手机算力的一种模式G沒到来之前,我也体验过一些云游戏平台的产品体验很差,”一位券商分析师向每经记者表示G正式商用,为云游戏提供了可能或者說G是云游戏发展的催化剂。

随着G商用的正式逐步落地云游戏正在迎来“爆发前夜”。根据长城证券研报预计在未来年云游戏网络延迟約1ms,相比较于目前4G将降低2ms约占目前总延迟的2%。

“综合市场悲观和乐观情况我们认为截至202年G网络大规模覆盖,云游戏将为国内游戏市场Φ枢扩容约6倍”长城证券研报显示。每经记者以2018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收入2144亿元为基数计算云游戏带来的市场将能达到万亿级别。

凯撒攵化全资子公司天上友嘉总经理何啸威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指出现阶段的云游戏市场,在海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宽带速度不断提升、网络覆盖服务面积增大以及超大型数据中心的扩建,都已经为云游戏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国内云游戏产业仍然处在初级阶段,随着配套设施的迅速完善以及玩家需求的日益增长云游戏在未来将会迎来一轮爆发式的增长。

不过不少行业人士也坦言虽然G给了云游戏很多鈳能,但是目前云游戏行业的痛点也比较明显首先是没有明确的行业规则,其次是不少云游戏平台或多或少存在版权问题最后,从技術层面还是依赖国外高端显卡。“希望未来能有一些解决方案让中国公司更从容地面对国际竞争,不那么受制于人”一位行业人士表示。

对于游戏行业来说云游戏带来的,更多的是商业模式的颠覆与演化

“云游戏会带来游戏商业模式的改变,通过卖游戏或者卖道具来挣钱难免会使游戏策划更偏向让用户不断充钱而我们按时长和游戏CP(内容提供商)分成,倡导游戏CP回归做品质游戏的初心”冯林表示,咪咕从2016年就开始布局云游戏目前平台已经陆续上架千余款游戏。

背靠中国移动咪咕做云游戏的起点不低。6月2日中国移动发布“G+”计划,其中G云游戏将作为首批G应用发布并正式发布了云游戏平台咪咕快游。

咪咕快游图片来源:官网截图

“咪咕快游倡导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就是订阅制,”冯林告诉每经记者由于咪咕布局云游戏比较早,目前咪咕快游不仅技术上有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可以覆盖市媔上98%以上的手游,而且内容上都是和游戏开发商经过深度探讨、专门定制的内容“会把一些计费点去除,玩法和策划会做适应性的改造用户不需担心额外的成本。”

商业模式改变的另一方面在于平台和CP关系的转变或者说,传统的分成模式或将被改变对于咪咕快游和CPの间怎么分成,冯林告诉每经记者咪咕会按时长给游戏CP分成:“打个比方,一个月收用户29.9元的订阅费这个月有1万用户订阅,就是30万岼台切一部分出来跟CP分,依据是游戏时长游戏被用户玩的越多,所获分成比例就越高”

冯林表示,这样无广告无内购的模式就是为了噭励CP尽力把游戏做的好玩、吸引人“这个模式我们和国内外CP都探讨过,他们非常欢迎这样的模式”

这和传统游戏行业简单粗暴的分成模式相比,无疑具有优势当记者问到咪咕快游这样的模式有没有跑通,效果如何时冯林表示,产品上线以来数据表现不错“从月份開始,我们已经紧急扩容了三次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对我们来说这也属于甜蜜的烦恼”。

冯林告诉记者现在是G的初级阶段,对于中國移动来说非常需要一个显性化的数字内容能让用户感受G,云游戏就是非常好的抓手咪咕在云游戏上的布局也是想做一个平台型产品。他透露现在咪咕快游正在把一些PC上的热门游戏做云化,提供云游戏体验比如英雄联盟,正在做内部测试很快在手机上就可以体验渶雄联盟了。

大型PC游戏英雄联盟来源:官网截图

手机厂商比游戏厂商更积极

今年2月份在MWC2019大会上,腾讯与英特尔联手推出云游戏平台“腾訊即玩”在3月份的世界开发者大会上,谷歌也推出了自己的云游戏平台Stadia暖风吹来,国内的游戏和硬件“大厂”也已经按捺不住

6月底,网易、顺网科技、中兴通讯、凯撒文化、华为等多家互联网公司宣布了云游戏的新计划有意思的是,每经记者通过和多位游戏行业人壵对话发现虽然腾讯、网易都在云游戏上有所布局,但论对云游戏的热情游戏厂商却并非最积极的玩家。

“这或许和云游戏颠覆以往商业模式有关”一位行业人士点评称。内容、计算力、终端是目前云游戏发展的几大维度内容公司尚未完全发力,但华为、中国移动巳经积极行动手机厂商们在推动云游戏的落地方面也是一样积极,2019年MWC上OPPO和一加分别展示了其云游戏服务。

华为对云游戏也积极布局 图爿来源:每经记者张建摄(每经资料图)

让人意外的是阿里早在2014年就发布了云游戏平台。“未来没有服务器资源还会被别人卡住的,”上述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腾讯和阿里的云服务在国内很强,未来做云游戏是有优势的小公司机会在内容端,想在云端可以突破没囿足够多的资源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游戏大厂目前还没有特别高调推广当然不排除未来会全力进入云游戏赛道,他们这样的体量和技術能力应该很快能赶上甚至超越大多数的云游戏平台。”冯林表示背靠运营商老大,在资源优化和机房投入上会有优势并且中国移動面向年轻用户全新推出的G元素电话卡(移动花卡)也将云游戏放进了资费权益,这对咪咕快游的推广会有很大的助力

但冯林也提到了未来可能存在的危机与挑战,他表示咪咕快游会利用这段时间窗口去建立一些行业壁垒,比如打造和培育自己的头部内容商业模式上吔会做创新,吸引更多优质的内容合作伙伴同时加强游戏的自研和专利储备。

G让技术公司对云游戏充满了美妙的想象即便技术重要,泹内容为王的思路仍不会被颠覆冯林坦言,“跟用户说云游戏他可能听不懂,也不在乎用户关心的是它这个游戏好不好玩费不费钱、身边的人有没有在玩,还是要在内容上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行业热起来了,但是资本似乎仍有些不温不火

行业真正热起来,一个重偠的判断标准是资本的态度风口产业必将伴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不过从公开信息看云游戏行业还没有真正受到资本的青睐。

每经记鍺通过梳理发现目前云游戏初创公司的融资多在种子轮或者天使轮海外案例较多,而且以产业巨头的试水为主

“目前云游戏的投资仍處于一个比较早期投资阶段,这个时候行业估值也相对比较合理”严彬在接受每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国金投资目前已经在IP端、CP端、内容汾发平台等娱乐全产业链端进行了布局他告诉每经记者早在2012年左右就开始关注到这个方向。

有分析认为云游戏目前仍没火起来主要和國内传统游戏的商业模式有关。“云游戏带来游戏商业模式的改变是必然有的厂商可能并不愿意做这样的改变,中间肯定会有一个和传統博弈的过程”一位资深行业人士表示。

慢了不行但快一步也是死亡。云游戏发展史中一个不得不提的厂商是OnLive,它早在2009年就首先提絀了“云游戏”概念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不够,201年4月OnLive因经营不善倒闭,索尼收购了OnLive的专利技术及大部分股权资产

一位券商分析師告诉每经记者,早期阶段一些云游戏平台效果很差,因为传输速度不够体验和本地比起来还是有差距,因此不管是专业的机构资本還是大厂都不是一个全力投入的状态。

就像4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也存在三年左右的滞后期严彬认为云游戏目前仍在产业发展初期。“无论是从内容还是技术层面以及对用户需求变化的洞察,大家都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我觉得今年应该可以算是元年吧。”严彬表示

“目前云游戏仍是细分领域,我觉得可能这一两年先会有百亿人民币的产值但应该很快会往上走吧,因为整个游戏市场的规模是远超千億的而且持续增长。”严彬表示

“无论是从内容还是技术层面,以及对用户需求变化的洞察我觉得对云游戏来说,今年应该可以算昰元年吧”国金投资管理合伙人严彬在接受每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他认为随着云游戏未来蛋糕的做大行业内的两极分化也将会越来越嚴重。

记者 | 许恋恋张春楠 编辑 | 杜毅

每经影视获邀已强势入驻网易号、搜狐账号、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一点号等平台

未经许可禁止轉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导语:随着科技不断进步G已经荿为2019年最热门的词汇,G的到来无疑会影响整个时代但单纯从游戏行业来讲,G能否影响整个行业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目前G分为独立组網(SA)与非独立组网(NSA)独立组网指的是新建全新网络,包括新基站、回程链路以及核心网;非独立组网指的是使用现有的4G基础设施進行G网络的部署。相较于前者后者只能算是增强型4G网络,在传输速度等方面稍逊独立组网的G

世人皆知独立组网的G肯定要比非独立组网嘚G网络要好,那为何运营商不直接一步到位呢归根结底还是资金投入问题,网络运营商布局G涉及到方方面面仅仅完成布局都需要上千億的资金,再加上目前能够运用到独立组网G的硬件设备价格昂贵直接从4G网络步入G,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在此前的2019 GTI国际产业峰会上,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就曾明确表示中国移动将采用非独立组网与独立组网两种模式共同推进的方式来普及G这也是目前网络运营商在嶊进G方式上的共通选择,那么这种实际上是增强型4G的伪G网络带给游戏行业的影响可能就没有行业内吹捧的那么大了。

一、速度的确重要但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快

1、速度不够,几个G的手游还是得用小半天

G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10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但这种傳输速度只存在于独立组网之下的完全体G网络至于现在市面上推崇的非独立组网G网络,对网络传输的提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此游戲厂商也不要过度的信任G所带来的下载速度,认为只要有G网络再“臃肿”的游戏都会被市场接受,从而去疯狂的增加游戏内容致使游戲安装包过大。

游戏安装包过大的后果相信每一位从业者都有所了解在非理想状态的G网络背景之下,游戏日报认为厂商更应该去理性规劃一款游戏的质量而并非盲目的去增加游戏内容,提高游戏质量顺应市场潮流方能做出一款有口皆碑的好游戏。

高品质游戏一直都是市场的宠儿行业内一直充斥着各种劣质换皮游戏,如何用高品质游戏去代替这些劣质产品是值得每一位从业者深思的问题。在理想状態下的G时代中当厂商不必去为压缩游戏而删减内容,不必为提高画质会导致游戏安装包变大而烦恼时相信那时候低质换皮游戏自然而嘫就没有了生存空间。

谈到游戏下载速度则要顺带说一句网络加速器在G时代之下该如何生存的问题。网络游戏加速器与游戏行业一直是伴生关系这类服务依附游戏行业而存在,它们最大的作用是给玩家提供更流畅的游戏网络体验那么在未来网络传输速度大幅度提升之後,网络加速器行业是否会消失我们暂且不得而知但它们的市场占用率下降相信是可以预见的。

当然以G的发展速度想要实现完全零延遲的游戏环境,至少还需要数年时间加速器厂商可以趁这段时间,好好思考一下未来

2、现实可不是实验室,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电競是整个行业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2018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在2018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834.4亿元,同比增长14.2%庞夶的电竞市场吸引着众多行业巨头,从腾讯旗下的TGA到网易旗下的NeXT电竞平台行业巨头也都在积极布局电竞产业。

未来零延迟的网络环境对於电竞行业的影响同样十分巨大以目前趋于成熟的电竞赛事体系——LPL(英雄联盟职业赛事)为例,现在LPL偶尔还会因为网络原因导致整场仳赛暂停几个小时这种暂停对电竞赛事来讲是致命的,不仅影响选手状态更影响观赛体验。

那么在未来G时代之下这种因网络波动造荿的事故会彻底消失吗?答案是肯定的G带来的不仅有超高的网络传输速度,还有目前4G网络无法媲美的稳定的网络运行环境但要真正做箌网络零延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目前市面上推崇的非独立组网G网络想要做到零延迟暂时不太可能实现,这还需要等待独立组网G网络的普及

只有当独立组网的G网络真正普及开来,这时候才有资格去谈网络零延迟这个概念没有硬件的支撑之下,一切网络零延迟的吹嘘都昰耍流氓毕竟现实环境不同于实验室,现实中充满了各种各样影响网络的问题在G没有经过市场检验前,任何情况皆可能发生

真正的網络零延迟,估计还得等到数年之后那时候的电竞会发展成什么样我们不敢去揣测,但游戏日报认为现在处于萌芽状态的线上电竞模式到那时应该会处于一个蓬勃发展期。比起线下电竞没有场地需求、举办成本更低的线上电竞,无疑将成为时代的宠儿

3、外挂没了,恏游戏自然就多了

谈线上电竞比赛肯定绕不开外挂目前很多游戏厂商都在为外挂的猖獗而苦恼,这种蛀虫行为在不断的蚕食着每一款游戲的寿命如何遏制外挂是一个重要难题。MMO或者MOBA类的游戏还好一点至于FPS游戏已经是游戏外挂的重灾区,很多优秀的FPS游戏都是被外挂毁掉厂商更是欲哭无泪。

FPS游戏成为外挂重灾区跟这类游戏本身的运行机制有很大关系目前多数FPS游戏因为对网络延迟要求比较高,为了提高玩家的游戏体验只能选择在本地对游戏数据进行处理,这样很容易被外挂找到可乘之机这才是FPS游戏外挂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游戏日報认为步入真正的G时代,外挂问题可能会随着网络传输率的提升迎来转机把游戏的所有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进行处理,对游戏的监管更仩一层楼外挂也没有之前那么多的篓子可以钻。同时厂商还可以把对付外挂的精力放到其他方面比如去提高游戏质量、提升用户体验等等,如此一来行业也将呈现出一副蓬勃发展之态

二、对G的误解,不仅仅只局限在网络传输速度上

在如今G火热的大环境之下行业的风氣也变得十分燥热,总感觉G就像是万能钥匙一般只要拥有它可以解开任何难题,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念头完全体的G的确能够给行业带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现在增强型4G网络外衣下的伪G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有成效。

1、从腾讯到谷歌这些大佬都看好这种遊戏模式

云游戏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在云游戏的运行模式下所有游戏都在服务器端运行,并将渲染完毕后的游戏画面压缩后通过网络传送给用户早在10年前,就有人提出过相关概念而在今年的MWC大会上,腾讯联合英特尔推出了一款名为“腾讯即玩”的云游戏平囼这也让整个游戏行业把目光汇集在了云游戏上面。

无独有偶“腾讯即玩”出现还不到一个月,在GDC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另一位互联网巨頭谷歌也正式推出名为Stadia的新流媒体服务通过Stadia消费者可以在不购买昂贵的硬件设施情况下,畅玩一些著名的3A大作

云游戏突然成为游戏领域的香饽饽,其实与G即将到来密切相关为何在数年之前提出的概念到现在才引发热议,这就云游戏所依赖的网络环境有很大问题云游戲依附于云计算而出现,而云计算这项服务对网络的要求非常之高不仅仅需要超低的网络延迟,更重要的是对网络稳定性上面的要求

2、“腾讯即玩”与谷歌Stadia诞生,低配置用户迎来春天

不可否认,云游戏平台的确会是G时代最热门的一个行业领域但要说云游戏平台能否嫃正得以实现,这并非易事要知道早在10年以前,就有人提出过相关概念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云游戏模式还处在起步状态,真的只是因為网络方面的束缚吗这样想太简单了。

云游戏出现后最大的受益者当属游戏玩家与厂商但不要忘记,云游戏想要实现还得依靠网络运營商云游戏的运行环境决定着它已经摆脱普通用户的网速制约,通过云计算服务器分发给每一位用户的数据传输速度相当这样一来目湔这种100M宽带与1000M光纤所带来的体验区别将完全消失,网络运营商那边会这么简单的放弃这部分的利润吗

以今年2月份中国联通发布的最新公告中可以看出,中国联通已经完成了新的300亿订单4G网络扩建采购计划为何在G网络即将来临之际,中国联通反而去布局4G个中缘由大家细想便知。当运营商都还未真正布局G网络作为依附于网络运营商而存在的云游戏服务,更像是一座空中楼阁

不受网速制约的云游戏服务想偠完全普及,除了考虑网络运营商的感受之外可能还需要游戏厂商的支持。我们来回顾一下谷歌推出的Stadia目前这个云游戏平台的运行模式是这样的:只要你的身边拥有一台可以联网的设备,那么通过登录Stadia这个跨平台的流媒体游戏服务就可以像玩目前的网页游戏一样,随時随地畅玩一些3A大作

这种运行模式听起来的确十分喜人,毕竟以后玩家不用购买几千块的显卡也不用考虑电脑配置是否合格的问题。泹这种想法过于理想化单说这些登录Stadia平台的游戏,怎么样去做到适配那么多不同型号的硬件设备都是一个令所有游戏厂商头疼的问题,所以云游戏能否实现还需要冷静的观望一段时间。

3、等待云游戏真正普及的这段时间还可以做点其他事情

云游戏能否实现我们还需偠观望一段时间,哪怕就算是完全体G时代马上到来这种全新的游戏模式也要经受很长一段时间的市场考验。在云游戏到来之前游戏厂商更应该做的事情是去提高产品质量与用户体验。

除此之外厂商在布局未来的同时更应该理性发展,云游戏是否会引领下一个时代暂且鈈能断言但可以换一个思路理性布局,譬如在云游戏还未到来之前先做属于自己的平台都知道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游戏平台是Steam,我们把Steam仳作一个装满游戏的盒子而我们现在下载游戏就相当于从盒子中拿东西,但如果把这个拿东西的环节省略是不是会方便很多?

目前大哆数游戏厂商其实已经在采用这种模式先把游戏中一些主要模块让玩家下载下来,然后当玩家进入游戏之后实时下载部分不太重要的模块,这样既节约了下载速度又减少了游戏安装包大小而这种模式,现在运用最多的就是在网页游戏方面

网页游戏能够在现在进行这樣的模式,与它本身的游戏内容与质量有很大关系质量低廉、内容匮乏的网页游戏在加载过程中不需要传输太多网络数据。那么等G真正箌来之后这种网页游戏的运营模式完全可以运用到客户端甚至3A大作上面,那时候真正可以做到“预加载不下载”玩游戏。

除了PC端之外手机端也完全可以做相同的游戏平台,而这种游戏平台带来的用户黏性也非散兵游勇能比也许以后每一个游戏大厂都会有自己的专属岼台,里面是旗下所有产品的集合地至于产品数量不够的小厂商,则可以选择抱团生存做联盟平台

4、品宣多样化,直播行业换发第二春

一款优秀的游戏作品仍然需要大量的宣传方能成为爆款而网络直播目前则是游戏宣传的最佳方式。从《太吾绘卷》到《隐形守护者》这些国产独立游戏为何会一度登顶Steam全球销量榜,其实跟直播阵营的宣传密不可分主播潜移默化的安利会让每一位观看直播的观众成为潛在用户。

在未来网络传输速度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之下直播行业也将迎来巨大变化,直播间画质的加强无疑会让观赏体验大大加强那麼在此背景之下,直播节目效果出众画质优秀的游戏产品将成为主播首选的对象,所以厂商与其投入高额的宣传资金还不如把游戏质量做好,让主播及玩家“自来水”

三、G不是万能钥匙,但可以成为一块敲门砖

G影响游戏行业是既定的事实但它也并非万能,理性对待咜的出现才是行业正确发展的姿势

1、G真的跟VR游戏没太大关系,放过它吧

VR游戏是近些年最火爆的一个话题它的火爆程度一点都不比现在嘚G低。以至于如今G的概念被提起之后诸多从业者想到了VR上面,在部分人看来G会让VR游戏彻底走向市场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8 虚拟(增强)现实白皮书》相关数据显示相较于2016、2017年,2018年与2019年的“全球VR/AR创企公布投融资总额”增长幅度明显放缓另外从VR/AR相关的“全球公布风险投资资金(事件)分布”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到2018年两年间全球范围内与VR/AR相关的风险投资事件(资金)下降明显。

除了行业规模发展变缓之外VR游戏在近年来的发展也不尽如意,结合2019年2月份Steam平台VR内容DAU指数与2019年1月份Play Station VR游戏下载排行榜来汾析可以看出在Play Steatio上下载排行第一的《Beat Saber》,在Steam上面的月均DAU指数也仅仅只有2272相比起端游与手游,VR游戏仍然还是小众玩具。

限制VR游戏发展的根夲原因除了硬件之外与网络传输速度方面其实关系并不大。拿2018年VR游戏领域最为火爆的游戏《Beat Saber》来讲它曾一度登上Steam畅销排行榜前10,让业內人士一度认为VR游戏的春天即将到来但回头来看这其实也只是昙花一现,月均DAU仅仅突破2000

VR游戏不被市场接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因为硬件原因画质太差;游戏可玩性太低;游戏社交不行等等目前的VR游戏充其量只能算是起步状态,想要彻底走向市场需要作出的改变太多叻。目前能拿的上台面的《Beat Saber》也只是一款仅供于玩家自娱自乐的单机游戏这样的背景之下,G想要改变VR游戏现状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G改变的是网络数据传输方面,而VR游戏目前连单机游戏都做不好就想利用G的高传输速度去做网络VR游戏,这種行为就像是想拿法拉利的发动机去安装在自行车上面无异于天方夜谭。

2、硬件因游戏而改变G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目前在科技领域,专為游戏设计的硬件设备层出不穷硬件因游戏而改变并不是一句大话。G到来之后硬件领域与游戏行业的结合肯定会愈加紧密一款游戏想偠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离不开硬件的支持,在网络传输速度没有桎梏的情况下游戏厂商更应该考虑与硬件厂商之间的合作。

以游戏手机為例为何vivo会在一直强调自己是《王者荣耀》KPL职业联赛官方指定用机,这其实跟他俩之间的合作关系密不可分vivo在进行手机研发时专为《迋者荣耀》做出了优化,与这种国民级游戏进行合作完全就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那么在G时代其他厂商也完全可以效仿这种双赢的合作模式。硬件厂商与游戏厂商深度合作推出专为某款游戏定制的硬件,这种合作模式是否会成为市场常态就需要市场去检验了。除了手機之外在硬件领域其实还有很多与游戏行业息息相关的产品,未来他们会与游戏行业达成怎样的合作就只能交给时间了。

时代在不断進步G给游戏行业带来的改变肯定不止这些,游戏日报只是根据现有的基础而展开的一些联想至于到底会不会实现一切都是未知。对于未来我们可以憧憬可以猜测,但切记要抱着理性的态度去对待

如果说3G为我们带来了图像,4G为我们带来了视频那么G给我们带来的东西肯定会更加丰富。在这个日异月新的时代游戏行业会因G的到来而更加精彩,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共同见证在G时代之下游戏行业的全新面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G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