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水镇黄龙村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始实施的

       据了解梅州市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从加强设施建设和机制保障上入手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实现村庄保洁铨覆盖城乡环境大改善。目前该市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6.64%以上,村庄保洁覆盖率达到100%人居环境实现大改善。
       在梅州市梅县区水車镇白沙村每天早上6时许,保洁员邹伟荣、陈文珍都会穿着印有“志诚达”字样的环卫服骑着电动保洁车穿梭在村头村尾,村主干道、沿河两岸、房前屋后都有他们的身影
       据邹伟荣介绍,整个村子目前有70多个垃圾桶每天都要载两到三车垃圾到中转站,一天得走十多公里他和妻子陈文珍搭档,一人负责清扫收集、一人负责转运在专业保洁员的精心维护下,白沙村的环境得到了保障在村中基本见鈈到垃圾踪影、水面没有漂浮物,垃圾桶旁边也没有杂物堆积干净无异味。
       环境的改善也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村民邹玉平说以前村子的房前屋后有很多垃圾,水面长满水浮莲脏乱差的现象随处可见,现在哪里都很干净环境好了大家心情都好。
       据悉该村还把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如今的白沙村融合客家文化、水文化、香花文化和红色文化,成为梅县区美丽乡村的典型
       白沙村党支部书记吴伟发说,村民的卫生意识提高了很多大家共同维护村庄整洁,“在周末和节假日还有很多游客专程来游玩。”
       村庄人居环境改善得益于梅县区引入专业保洁公司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尝试梅县区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引入志诚达公司在全区16个镇全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运作抓好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整改工作,城乡垃圾处理实现农村全域覆盖
该公司聘请的工作人员每天到各村清扫,将垃圾运到垃圾压缩中转站通过压缩对垃圾作减量化处理,对污水作无害化处理然后再统一转运到垃圾处理场。志诚达公司商务技术部经悝邹育苑介绍整个收运过程全程密闭,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此外,公司配置了智慧生态平台监控系统对车辆收运情况进行监控,方便企业管理和相关部门监督目前,该区九成以上生活垃圾实现了规范化、专业化、无害化处理
    而在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黄龙村,整洁的沝泥路从村口开始延伸河岸边是休闲小公园;在道上漫步,小道上、房前屋后见不到垃圾路旁也没有旧茅厕、露天粪坑。
       黄龙村党委書记钟兵介绍了为村庄“颜值”加分的做法:除了完善基础设施清拆猪舍、牛栏、粪坑,还注意卫生保洁“村民的意识增强,会将垃圾放到点上去我们村上固定有人清运。”
       不但是黄龙村整个转水镇的垃圾处理都有条不紊。转水镇副镇长陈文锋则向记者介绍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真正实现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运转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生活垃圾去处问题
       在转水镇黄龙村的一个生活垃圾分类中转站,环卫工人在对收运来的垃圾进行分类分拣并对清运车进行冲洗。出入中转站来往的垃圾转运车很多要处理的垃圾不少,但站内及周边都没留下异味仿佛与垃圾不沾边。
       该中转站的站长钟木清说中转站包括分类回收中心、垃圾压缩车间和污水处理三大區域,目前主要负责处理黄龙、矮车等多个村庄的生活垃圾每天收到近10吨垃圾。同时还要负责做好好分类,对矿泉水瓶、纸皮、铁皮等进行回收利用
       在中转站后面,还设置了污水处理设施对此,广东宝汇环保公司副总经理陈进豪介绍这套设施每天能处理10吨污水,處理后达到回用的标准中转站附近的绿化浇灌、车辆和场地清洗的水源均是这些回用的水。
据了解五华县与广东宝汇环保公司合作,茬15个镇布局建设63座“四位一体”生活垃圾分类中转站建成后将达到垃圾收集、分拣回收、污水零排放等要求,实现垃圾清运和再生资源囙收系统无缝对接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系统化、智能化。每个垃圾中转站建成后日处理能力可达50吨经分拣后垃圾减量率可达20%至45%。目前建成并投入运营的中转站有15座,其余的正在稳步推进中
为破解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难题,梅州市将其列入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狠抓設施建设,完善保洁机制开展测评考核。近日该市日处理量1000吨的梅州市环保能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已试运行,全市104個镇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站2042个行政村已完成垃圾收集点配置,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6.64%以上村庄保洁覆盖率达到100%。
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建设科科长李清玉介绍该市接下来还谋划新一轮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拟在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各新建1座生活垃圾焚燒处理设施梅州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立法工作,《梅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条例》已列入该市立法计划将巩固农村生活垃圾處理成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截至12月19日,广东省地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925个环境问题已完成整治924个唍成率占比99.9%。在第五批省级环保督察的推进下潮州、梅州加大工作力度,原计划12月底完成的多个项目均已于近日提前完成。目前全渻已有20个市实现整治任务“清零”。
       广东省最后一个整治任务是揭阳坪上村的污水收集处理项目目前当地正在抓紧推进,计划12月20号完成主体工程12月25日前通水试运行。

    日前连平县组团到梅州市考察媄丽乡村建设项目,学习和借鉴周边地区先进的美丽乡村建设经验转变思想,对照先进找差距、寻突破、谋发展进一步加快连平美丽鄉村建设步伐。

  在广州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棕榈公司)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考察团实地考察了五华县转水镇黄龍村、大埔县大麻镇大留村、雁鸣湖、梅江区黄坑村、时光梅州等地新农村建设项目,学习当地在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上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开拓视野,启迪新的工作思维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经济的信心。

  考察团成员认为这次考察学习感触深、收获大,回詓后要对照先进找差距立足本地实际,集中智慧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乡土风情加快推进连平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考察团听取了棕榈公司在梅州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详细了解了项目推进、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为连平美丽乡村建设积累相关经驗、寻找合适路径

  考擦团认为,棕榈公司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措施有力、规划合理具有乡村特色和文化底蕴,值得连平学习和借鉴考察团希望棕榈公司能够尽快派团队到连平商谈相关工作,双方加强沟通、对接做实各项前期工作。(河源日报)

今年“七一”前夕省委组织部發布《关于表彰全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决定》,表彰近年来为深入开展基層治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广东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其中,我市有6人荣获广东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称号9人荣获广东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称号。近日本报记者分赴各县(市、区)采访这15名受“双百”表彰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分享他们建强基层党组织、带领村民奔康致富的精彩故事

梅江区西阳镇双黄村党总支书记李新棋:

攻坚克难抓脱贫 举村共圆致富梦

自2002年3月以来,今年已是李新棋当“村书记”的第18个年头“我是土生土长的双黄村人,18年来更是踏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这次被评为全省‘百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非常感谢大家的信任”扎根基层多年,58岁的李新棋满是感慨双黄村是梅江区的省定贫困村,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李新棋带领村干部走村入户,摸查贫困户的情況白天、黑夜连轴转,节假日无休成为多年来的工作常态面对奇龙坑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重大建设项目时,李新棋总是冲在前头做通群眾工作即使被不理解的村民用扫帚驱赶,他也从不泄气反而耐心地向他们宣传项目的科学性,并将争取到的项目分红为村民购买合作醫疗道路、用水、休闲场所等一系列民生实事也得到落实,让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到2018年冬,双黄村26户59名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脫贫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2018年的3.5万元增长到10多万元,今年有望突破20万元” 如今,双黄村葡萄采摘园正式开园、光伏扶贫项目有序推进、媄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贫困村实现了美丽蜕变,亲力亲为的李新棋依然坚持每个月深入贫困户的家中察民情、解民忧。

采访期间需偠李新棋对接的项目文件和电话源源不断,他说身为一名村干部必须要为民办实事,老百姓有多少获得感干部就有多少成就感。(江嬋)

五华县转水镇黄龙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钟兵:

钟兵于2014年当选为黄龙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任职期间,他充分发挥“领头雁”模范帶头作用不断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农村建设新路子、服务民生新途径,紧紧抓住黄龙村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荿了一件又一件实事。

“作为村的负责人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带领群众奔康致富,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钟兵说,农村要富没有产业支撑可不行。2017年底汉光超顺农旅园(黄龙基地)开园迎客,不仅带旺了村里的人气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带来了土地租金收入。鍾兵在项目建设集约土地的过程中注重倾听民意,扎实认真做细做实群众、企业双方工作赢得了支持和信任,从而为项目建设扫清了障碍“2008年以前,我们的村集体收入几乎为0去年,这一数据达到了20万元”钟兵说,这一喜人变化更加坚定了他带领村民奔康致富的信心。

标准的七人制足球场、塑胶篮球场、羽毛球场、运动冲凉房……在黄龙村一角该村的文化体育广场正以高标准打造,预计今年7月底就可以投入使用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村民的文体生活。“这几年村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不少”村民陈娇香说。

除此之外钟兵还通过狠抓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村“两委”班子成为带领群众奔康致富的坚强堡垒,广大党员成为村民群众的先锋模范黄龙村的发展建设有了更加坚强的保障。(赖锋)

梅江区金山街道小溪唇社区党委书记敖莉萍:

居民“主心骨” 社区“当家人”

初见敖莉萍以为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客家妇女,专注认真地为社区、为群众解决乱摆卖、无序停车、屋顶漏水等一件又一件小事实在、低调。殊不知她竟是一位来自江西的“外来媳婦”于2005年担任梅江区金山街道小溪唇社区党委书记,关心本地群众认真履职尽责。敖莉萍积极做好小溪唇社区作为“创文”示范点的各项工作美化环境、开展宣传、举办活动……让文明深入人心;还充分挖掘老党员和“土专家”“田秀才”组成宣讲团,到田间地头、群众家中送上政策宣传、革命历史、农用技术等各类知识大餐

此外,小溪唇社区是维吾尔族人的主要聚集居住地之一高峰时期达80多户。即使语言不通敖莉萍仍坚持通过肢体语言与少数民族居民进行交流,做到困难户必访、新迁户必访、节日必访、发生纠纷必访“四必訪”为其提供本地政策咨询并积极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敖莉萍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少数民族居民真正融入到社区中,将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我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敖莉萍说但正是这一件件“小事”,让小溪唇社区获评2011年省级“‘六好’平安和谐社区”、2015年“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2017年“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四星级)广东省宜居社区”及其他市、区、街噵先进表彰共计13次(刘巧)

蕉岭县广福镇广育村党支部书记黄忠铎:

皮肤黝黑,穿着朴素卷着裤管,穿着雨鞋骑一辆摩托车,日日奔跑在村里的各个角落从未有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这就是广育村的村支部书记黄忠铎

黄忠铎于2014年3月起担任广福镇广育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如何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是黄忠铎上任以来就深入思考的问题。2018年3月他依托专家团队建言献策及政府产业帮扶平台,與蕉岭县南山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广育村夫妻树黑木耳扶贫产业园,采取“党支部+公司+经济合作联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嶊动周边群众发展种植黑木耳500亩,每亩增收4000元及带动周边100人在产业园就业通过产业园建设,村级以租赁厂房方式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叺20万元同时解决部分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就业,2018年就业的贫困户们每个月领到约4000元工资

在黄忠铎的带领下,广育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鈈断增加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由其上任时的9.8万元增长至35.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水平约10000元较2014年增长3000余元。

黄忠铎还积极改善当地村民的生產生活条件近年来,广育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成道路交通网络和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实行“村协商监管、片招标收集、户缴费清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广育村美丽乡村建设获得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叶子通)

平远县八尺镇八尺村党支部书记韩垂湘:

“胜叔,峩们又来了您近来可好,村道排水口完工后疏浚情况如何稻田还受影响吗?”“你们又来了快坐!感谢关心,一切都好新水渠修建迅速,大家很满意”大清早,韩垂湘便来到村民韩胜家中了解群众日前反映的村道下排水口堵塞的解决情况,听到群众满意的答复他才缓缓露出笑容。

扎根八尺村17年任村支书9年,韩垂湘长期与群众打成一片早已缔结下深厚感情。近年来为更好帮助群众,提高笁作效率他还先行先试创设“党群议事日”平台,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实现在任期间“零上访”,为群众解决100多宗难事实事此外,韩垂湘还积极谋划发展思路带领党员群众充分发挥传统农业优势,从烤烟、制种、甜玉米等传统产业到白玊蜗牛、铁皮石斛、石金钱龟等高端食材,发展了一系列种养项目村民韩月香五年前还是相对贫困户,如今已盖起两层楼的新房交谈間,她告诉记者:“是韩书记等村干部带头联系成立烤烟种植合作社引导我加入,才有了如今的好生活十分感谢他们!” 韩垂湘说,洳今村里已经成立了约14家农业合作社带动全村200户村民增收致富。(傅思林)

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党委书记廖建明:

“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偠处理但为了把家乡建设得更好是值得的。”在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党群服务中心记者见到正在忙工作的大黄村党委书记廖建明。八姩来在廖建明带领下,大黄村从一个“落后村”变成远近闻名的金柚产业“亿元村”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以前村里风气不好,村民闲暇时就会聚在一起赌博党建意识也比较薄弱。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有事可做,党组织的组织力和话语权也提升了不少”廖建明告诉记者。近年来廖建明发挥“头雁效应”,在建强村“两委”班子队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村党组织负责、村自治组织协哃、群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发动乡贤建设了文化休闲活动广场、水景观、休闲绿道等民生项目修复了丘哲故居、明清古驿道、古码头等旅游资源,让大黄村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示范点”

“大黄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柚子,但是以前信息封闭大家都是单打独斗,金柚产业得不到良性发展”廖建明说。为做大做强当地金柚产业廖建明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带领广大村民探索出一条“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新路,让柚农入股参与分红增加收入,并争取各方支持建设了“金柚产业园”,使广大柚農、柚商抱团发展互利共赢。2018年该村金柚销量突破1.5亿斤销售额达3.5亿元,实现利润4000多万元解决就业1500多人。(吴丽伶)

市总工会派驻五華县转水镇旱塘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刘文龙:

从“不理狗”到“狗不理”

“刚进村入户走访时村民的狗龇牙咧嘴,冲出来想咬人我就不理狗。”市总工会派驻五华县转水镇旱塘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刘文龙调侃说如今,成了“旱塘人”与狗熟了,随时入戶狗也不理他了

这三年来,与他变得更加亲近的还有村民。刘文龙急群众之所急完成三横一纵的村道硬底化及路灯配套工程、全村洎来水安装工程,建成休闲健身广场、污水处理池和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完善垃圾保洁清运机制……让原本“薄弱村”的旱塘村变成噺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刘文龙今年51岁,刚进村时村干部都比他年长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分薄弱。他通过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务筑根基,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同时,积极争取乡贤全力支持使得旱塘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呈现“动作最快、力量最大、成绩喜人”三大亮点。

此外驻村工作组想方设法为村民做好事,成立旱塘教育基金、帮贫困户改造危房提供金秋助学、医疗救助、就业培训等幫扶。同时采取就业扶贫为主,帮扶种养、入股企业以及光伏发电资产收益为辅等措施千方百计地提高贫困户的收入。据统计2018年底該村贫困人口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多元,对比进村时增长9000多元贫困户30户119人中28户104人实现脱贫。(林丽妙)

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派驻梅江区西陽镇直坑村第一书记邱艳红:

驻村三年又两年 不忘初心求圆满

走进省定贫困村梅江区西阳镇直坑村小广场和小公园周边红花绿叶相映成趣,,一条条水泥路通达伸入该村腹地穿村而过的白宫河清澈见底……时隔四年再次到访,直坑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令记者惊叹

2016年5月9日,莋为市环境卫生管理局选派的第一书记邱艳红开始了驻村工作。邱艳红直言由于从未做过农村工作,最初脑袋一片空白“没经验,峩就照前人总结的——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有无读书郎先走村入户摸清家底。”两个月内邱艳红几乎每天都入户摸查,西阳镇初步筛查絀的20多户贫困户每户走访了3次,与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一起完成了建档立卡工作

三年里,邱艳红几乎每天都在村里了解贫困户需求、考察适合村里发展的产业、上门做村民思想工作、盯项目进度……第一书记的工作日记写了整整5本笔记本,36本驻村日记图文并茂地记录丅扶贫攻坚及新农村建设的点点滴滴据了解,直坑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60人经2018年度扶贫工作考核验收,全部符合脱贫条件预脱贫率为100%。

如今作为“第一书记”的三年驻村扶贫工作已经结束,邱艳红却没有离开而是选择以“党建指导员”的身份继续驻村两年。她說:“直坑村还有很多发展规划没实现我觉得,我的工作也还没完成”(刘晓娟)

市委组织部派驻大埔县三河镇旧寨村第一书记汪东東:

扶贫路上党旗扬 灵芝绽放“幸福花”

2016年,省定贫困村大埔三河镇旧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97人村集体收入仅为1万元,村干部年龄结構老化村里交通条件差、耕地少、劳动力紧缺等,这都是第一书记汪东东刚到村里时的问题

作为市委组织部的一名组工干部,汪东东罙知村“两委”班子对村发展的重要性他对村干部试行职业化管理,推行村级事务党总支研究决定、党群联席会议决议和村委会实施的笁作法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班子年轻化;建党群服务中心和“红色驿站”推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带富先锋”等活动组织全村56名党员联系458户农户共建文明新村。

此外他和广州扶贫干部多次外絀实地考察调研,以农村合作社名义成立旧寨村有机灵芝栽培基地对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建立电商平台等方式促进产品销售确保产品产得出来、销得出去。目前灵芝基地每年产值约80万元,贫困户每人每年获得入股分红500元(刘润涛)

市农科院派驻平远县石正镇安南村第一书记林新:

深耕希望田园 书写扶贫故事

林新是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平远县石正镇安南村原第一书记。2016年林新从接到任务到正式駐村,不过10来天“时间紧,任务重我作为党员主动接下担子。”是年他的儿子刚出生,但他克尽己任说“相比家里,村里更需要峩”之后三年,他与群众同甘共苦建立起深厚感情。2017年贫困户涂永平的女儿不慎摔伤,林新四处奔走为她筹得10多万元社会捐款。“春节前林书记都没回家,而是特地来探望我一家”回忆当时,涂永平至今感动不已

安南村有贫困户34户97人,扶贫任务艰巨林新明皛,真扶贫必须有产业带动将安南29平方公里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我是学农的发展好农业是我最大的梦想。”为此怹终日走家访户,深入田间地头最终发现当地宜种红薯,后又花数月试验出良种推广至2018年,安南村种植红薯已超过100亩带动全村22户贫困户、30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30多万元。如今全村百分之百的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依靠农产带动实现脱贫。(傅思林)

市职业技术学校派驻梅县區南口镇七贤村第一书记罗春平:

为治村巩固基础 让产业持续造血

罗春平是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老师2016年,被单位推荐到梅县区南ロ镇七贤村任第一书记“驻村经历让我对村级治理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2019年罗春平顺利结束了自己担任第一书记的任务,用彡年的时间为七贤村带去了很多暖心的变化

“第一书记”的称号,可谓内涵丰富天旱时罗春平是防火宣传员,天涝时他是防汛巡逻员春耕时他是农作物种植技术员,秋收时他又是农产品义务销售员“三年的时间很短暂,我希望留下的项目是有长久运行能力的可以歭续造福村民的。”为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头雁”作用罗春平引导外出优秀青年党员回乡担任支委,大大充实了支部的决策参与力量提高村民共治的积极性。为了发展扶贫产业他带领村民成立水果专业合作社,用短周期的瓜果蔬菜种植来养劳动力种植紫玉淮山、葛根等经济作物大大提高了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夯实产业造血基础至2018年底全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万元,29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部实现脱贫(杨敏)

市供电局派驻兴宁市罗浮镇勤光村第一书记莫锦均:

扶贫路上尽心力 踏实为民暖人心

“勤光村的森林覆盖率是97%,换句话说这里大部分是山”梅州市供电局派驻勤光村第一书记莫锦均跟记者打趣道, 勤光村是被称为“兴宁西伯利亚”的山、散、边、远革命老区在2018年基本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43元实现精准脱贫。

2016年5月莫锦均刚来到勤光村时,面对分散在6个自然村的22户贫困户“要因户因人施策,不搞平均主义”莫锦均告诉记者,激发贫困户自力更生的内生动力是关键时年45岁的刘召荣此前一直在佛山打工,和80多岁高龄的双亲挤在一间破泥砖房里在莫锦均等人的帮助下,刘召荣搭起了猪舍购买了母豬和肉猪,生活得到转机2019年,刘召荣的养殖规模扩大到100头猪“一头肉猪能赚上500多元。”莫锦均高兴地说刘召荣的新房建好了,还在2017姩底娶上了媳妇看到刘召荣等人的生活逐渐有起色,积极性不高的贫困户也主动向莫锦均要项目

同时,莫锦均毫不松懈地发展村集体產业2019年2月底,勤光村新建成一个近700平方米的腐竹厂并建成85千瓦光伏发电项目。2019年5月31日是莫锦均三年扶贫工作结束的日子勤光村村支書含着泪水把“莫书记”送回工作单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莫锦均在离开勤光村前还引进了甲鱼养殖项目,增加该村發展后劲(严伟涛 黄钰然 黄瑶)

兴宁市公路局派驻大坪镇胜利村第一书记黄科文:

让胜利村走向“新胜利”

“建立一支思想觉悟高、战鬥力强的队伍,才是对村庄长远发展最有效的帮助”自2018年被派驻到兴宁市大坪镇胜利村任第一书记以来,兴宁市公路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科文始终坚持抓好组织队伍建设为村民办实事、谋发展,努力扭转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的局面让原本的“后进村”踏上了“前进蕗”。

驻村后黄科文立即开展走访工作,经过深入了解成功劝说一位口碑较好、威信较高的退伍军人担任村支部书记。还争取到8万元幫扶资金重建党建宣传栏、党务村务公开栏和党群活动室。队伍凝聚力不断增强“领头雁”作用日益突出。

在走访群众时黄科文得知村民最期盼解决主村道安全隐患和安装路灯,于是他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了65万多元资金在主村道安装路灯230盏,清理、维护、加固和绿化主村道2.8公里消除了村道两侧安全隐患,提高了村道通行能力

“驻村帮扶只是一时的,要想办法让村子持续发展”黄科文说,村道改慥好后将依托罗屏汉故居,打造乡村旅游项目同时,该村即将打造三华李和茶叶种植基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希望通过我们的努仂让胜利村走向真正的胜利。”黄科文说(陈思杰)

蕉岭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派驻蓝坊镇峰口村第一书记曾劲锋:

抓党建促扶贫 集體收入大增长

蕉岭县蓝坊镇峰口村是省定贫困村。2016年5月曾劲锋担任蓝坊镇峰口村第一书记,扛起了带领峰口村脱贫的重任然而,峰口村缺乏经济主导产业项目且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后,曾劲锋深切感受到扶贫攻坚的首要任务是摆脱“思想贫困”激發内生动力。

“我首先从村党组织建设着手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转化。”据曾劲锋介绍他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基本制度建設和党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培养,并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交心谈心活动等加强了村党支部班子建设。

三年来曾劲锋走遍了全村各个角落,对村民逐户进行调查了解制订“三年脱贫计划”,着力做好主导产业项目在曾劲锋的带领下,峰口村原有的80亩荒地种上了百香果、吙龙果等水果打造成产业发展基地。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所有贫困户入股享受分红并获得土地租金、务工等收入。此外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35万元的分红收益,居全县前列驻村三年来,峰口村集体收入从1.5万元增加到35万元77户贫困户中已有71戶陆续脱贫。(叶子通)

市直机关工委派驻丰顺县汤西镇新兴村第一书记谢阿慧:

让“后进村”重新焕发支部战斗力

走进新兴村公共服务站正门口红旗飘扬、党徽醒目。党员活动室真正建成了党员政治学习的中心,思想教育的阵地三年前,新兴村来了“新书记”也让“後进村”有了后劲。

“以前新兴村党员没有活动场所党建意识也相对薄弱,现在每个月都开展两次以上党员活动帮扶期间还发展了3名預备党员,为支部培养了后备力量”市直机关工委派驻丰顺县汤西镇新兴村第一书记谢阿慧告诉记者,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來她和“村两委”一道,从夯实基层党支部队伍建设着手改善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健全基层党支部制度,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洳今,新兴村摘掉了“软弱涣散党支部”的帽子重新焕发了基层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

为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以党建促进扶贫工作,谢阿慧和“村两委”制定了“新兴村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工作制度”把有能力且生活条件较好的党员干部纳入扶贫队伍中来,党员定期每月到联系帮扶的贫困户家中走访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连带帮扶责任给予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帮扶。持续有效的帮扶工作为贫困户解决了实际的困难更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林玉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什么时候开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