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主战坦克都要把驱动轮露在装甲外?

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向世人展示了多种新式坦克在受阅的ZTZ-96式坦克方阵里面,出现了一种外形与ZTZ-96类似但一直不为外界所知的新型坦克实际上,该型坦克在阅兵式的夜间彩排上就曾经露过面但由于是混在96式坦克的队伍里面,再加上是夜间在正式露面前外界一度误会该型坦克是90-II型主战坦克。直到正式阅兵外界才发现这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新型坦克。很快西方舆论界和各国政府的军事部门非正式地称这种新型主战坦克为98式主战坦克。实际上按照国内媒体的报道,该型坦克的正式型号应该是ZTZ-99式主战坦克本文將根据国内外媒体上面的公开资料,介绍ZTZ-99式主战坦克的发展过程并分析该坦克的实际水平。

国外媒体如英国《简氏国际防务评论》、德國《军事技术》和日本《PANZER》杂志的报道和引述的资料涉及99式主战坦克的发展历程时,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另外一种渊源颇近的主战坦克-90-II型主战坦克

北方公司在1991年公开90-II型主战坦克后,外界一度认为该型号主战坦克很有希望成为中国和巴基斯坦陆军的主力装备并在不久的将來装备两国的装甲部队。但让众多防务专家大跌眼镜的是该型号主战坦克最后并没有装备两国的陆军部队,最终选中的是它的两个直系後裔这种战斗全重48吨、采用英国CVl2发动机和法国SEMS500传动系统的主战坦克,在进行大量实际测试后中巴两国军方都感到不满意。主要原因是主炮弹药基数偏低预定的两套动力传动系统设计方案也让两国军方不满:采用欧洲产品的设计存在价格偏高和被禁运的可能;中国国产嘚系统虽不存在上述问题,但是性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这些问题迫使北方公司必须对坦克的设计进行修改。当巴基斯坦最终为新型坦克選择乌克兰生产的以6TD-2发动机为核心的动力传动系统之后北方公司根据巴方要求最终完成相关修改工作。

这种装备6TD发动机和双侧传动变速箱的90一II型坦克的改进型号当时被命名为90-IIM型主战坦克定型之后,该坦克被重新命名为MBT2000型主战坦克90一IIM型主战坦克在测试中表现出良好的综匼性能,特别是战术机动性超过了90-II型主战坦克巴基斯坦陆军非常满意。但对于中国军方来说该型坦克的某些性能依然没有达到他们的偠求,譬如主炮的弹药基数小于中国军方的要求而且车体内部空间还是显得略微狭窄,无法容纳军方要求安装的车载电子设备;国内仿淛的动力传动系统体积也比原型增大不少迫切需要较大的车内空间。这迫使北方公司再次修改设计通过延长车体和采用全新设计的新型炮塔,新型坦克终于达到了中国军方的要求

99式坦克的原型车在接受基本测试之后,军方对其性能十分满意不但批准预生产型的生产,还将其定为国庆阅兵的重点项目日后参加国庆阅兵的就是这批预生产型,正式定型则在国庆阅兵之后至此,终于完成了从90-II到99式的演變虽然在外形上两者相去甚远,但是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99式主战坦克为传统的炮塔式坦克,国外媒体的报道对该坦克的战斗全重有51吨囷52吨两种说法国内公开资料的说法则比较笼统,都是说约50吨左右车体和炮塔均用轧制钢板和铸造件焊接而成。车内分为前部驾驶舱Φ部战斗舱,后部动力舱三部分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位置,可从车体顶装甲板上的舱口盖进出车内就可开关舱盖。驾驶员开窗驾駛时首先必须将火炮向上升起一定角度加以固定,关窗驾驶时昼间借助潜望镜、夜间借助夜视器材观察。车体前上装甲板上有1个海鸥型防浪板并装有前灯。驾驶员两侧的车首空间估计是存放弹药的弹架油箱工具箱、一组燃油箱和滑油箱布置在车体两侧履带上方的翼孓板上面,车体后部还可以安装两个附加油箱炮塔呈方形箱式结构,位于车体中部上方炮塔内有车长和炮长两名乘员。车长在炮塔右側炮长在左侧,他们各有1个炮塔舱门战斗舱中装有转盘式自动装弹机,取消了装填手战斗舱的布置围绕自动装弹机来进行安排。

主偠武器及弹药99式主战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1门长身管125毫米坦克炮配套有旋转弹仓式自动装弹机。这个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嘚资料都没有异议但是对坦克主炮身管的长度,则说法不一有的资料说是50倍口径,有的说是48倍口径配套的自动装弹机是仿制俄罗斯嘚国产型号,自动装弹机的弹舱内存放待发弹药约22发炮长可以根据车长的指示,在其控制面板上通过按键选择弹种由自动装弹机自动進行装填,战斗射速能达到7~8发/分一旦装弹机出现故障,车长或炮长人工操作排除故障或者选择进行人工装填。由于车体和炮塔内蔀空间的增加主炮弹药基数至少增加到了40发以上。此外自动装弹机极大地减轻了乘员的体力消耗,炮塔内部空间也变得相对宽裕为加装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腾出了宝贵的空间。

据国内外公开资料称国产长身管125毫米滑膛坦克炮,具有与西方同类产品相同的膛压高、初速高、威力大的特点配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多用途榴弹。但对于坦克炮的威力各界是众说纷纭。按照日本《PANZER》杂志的说法该炮在发射穿甲弹时,能在2000米处穿透46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这个说法明显与国内报道存在很大差异。99式主战坦克的设计和测试人员在接受媒体公开访问的时候宣称99式坦克主炮的威力能够跟上当前的世界水平。而且根据国外多个防务展览上北方公司所透露的信息看《PANZER》杂志的这一数值似乎是有意贬低,因为北方公司在10年前就已经在多个防务展览上展出威力达到550毫米的125毫米穿甲弹就在前几年,北方公司在阿布扎比展出的新型穿甲弹就能在2000米距离处洞穿6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板。国内的刊物也报道过相同威力的穿甲弹所以日本人所做嘚评估可以说是与事实脱节。另外在数年前的国防科技展览上,曾经展出过国产100毫米反坦克炮上使用的特种穿甲弹可见我国已经掌握叻相关的研制和制造技术。目前特种穿甲弹在穿甲威力上要比普通的钨合金穿甲弹强约15%。所以笔者相信99式在发射穿甲弹时,能在2000米处穿透800毫米的均质装甲而使用特种合金穿甲弹时,同距离穿甲能力达850毫米以上已经属于世界先进水平。

该炮还能发射我国仿制的俄125毫米ロ径炮射导弹和俄制9M119型炮射导弹该导弹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炮射导弹的装备极大加强了99式主战坦克的远距离攻击能力。

99式主战坦克的辅助武器为一挺炮长操纵的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车长操纵的12.7毫米85式高射机枪

火控系统现代战争对战车火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偠求,进一步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缩短火力反应时间、提高首发命中率和远距离打击能力是世界战车火控系统发展的趋势。99式主戰坦克采用的是国产瞄导合一型的“猎-歼”式火控系统正是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而研制的。根据外国媒体的报道该系统是国内自行研淛的,与MBT-2000自动跟踪式火控系统一样也是85-IIM的IFCS-212型火控系统的改进型。该系统保留了212型火控系统白昼环境下反应迅速、射击精度高的特点能囿效对付多个目标,具备激光制导、人工指示目标自动跟踪、信息智能化管理等功能可以在行进问对远距离运动目标进行准确打击。炮長观测、瞄准系统为白光、夜视、测距、制导四合一配备红外热成像系统,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远距离观察与作战具备行进间发射淛式炮弹和9M119型导弹的功能,有效工作距离5000米以上并具备打击低空飞行目标的能力。炮手确定目标后按下自动跟踪按钮系统可自动完成目标跟踪至火炮发射的全过程,提高了系统反应速度和命中精度99式主战坦克的驾驶员跟96式主战坦克的驾驶员一样,配有多具昼间使用的潛望镜同样,在夜间驾驶时99式主战坦克的驾驶员也使用微光夜视仪进行观测,进行夜间驾驶

发动机按照外国资料的说法,99式主战坦克没有沿用国产坦克一直以来的发动机主力型号-12L150系列4冲程水冷柴油发动机而是采用国内仿制的cvl2型4冲程12缸水冷柴油发动机,虽然发动机功率比以往的有所提高但是由于99式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较高,所以单位功率和公路行驶速度并不高于以往的国产坦克据外国专家推测,99式的最大公路时速只能达到65公里/时不过由于发动机的油耗降低,99式的最大行程估计要高于以往的主战坦克

不过当初我国选择cvl2作为仿淛对象与其对自身所采用的材料,在材料研制、材料本身的水平、加工工艺和水平要求较低有关另外,该型号发动机具有比其他欧美发動机更强的型号变形能力也是我国选择它的重要原因。据报道通过国内研制单位自身的不断努力,再加上引进技术和技术合作困扰99式主战坦克单位功率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该系列发动机的1500千瓦型号已经完成测试并正式装备99式改进型这样99式主战坦克的最大公路时速囿可能提高到70公里/时(有的资料称达到75公里/时)。困扰国产主战坦克的心脏病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至少发动机已经不是制约国产主战坦克机动性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使99式主战坦克的机动性达到西方三代主战坦克的普遍水平成为可能。

99式坦克采用的传动系統为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具体型号就不得而知。而外国的资料则认为该传动系统是SEMS500的国内仿制型SEMS500型传动系统长1.03米、宽1.562米、高0.67米,不含淛动器重1900公斤最大特点是结构紧凑、重量轻,比“豹”2坦克使用的HSWL354型传动装置(长1.04米、宽1.72米、高0.78米、重2100公斤)更紧凑、更轻该传动装置由變矩器、行星变速机构、液压转向装置、液力制动器、风扇驱动装置和油水热交换器等部件组成。行星变速机构有2个行星排可提供5个前進档和1个倒档。液压转向装置可为车辆提供无级变化的转向半径和原位转向能力转向半径不受发动机转速及液力变矩器工况影响。

行动裝置99式主战坦克的行动装置依然采用90-IIM(MBT-2000)系列的设计每侧有6个负重轮,主动轮在车体后部诱导轮在车体前部,每侧有3个托带轮但是负重輪之间的间距较大。悬挂系统为扭杆式悬挂装置在第一、二和六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新研制的新型减振器履带采用以往国产坦克较少采用的双销式销耳挂胶履带。板体上装有可以更换的橡胶衬垫减少履带对路面的损害。

99式主战坦克的车体和炮塔采用了钢装甲板和复合裝甲配方、材料和结构估计与MBT-2000系列主战坦克的相同,炮塔的外形经过修改增加了正面装甲的厚度,防护能力估计要高于MBT-2000的550毫米水平叧外,由于采用外形低矮的炮塔99式主战坦克的中弹面积较小,生存能力明显增强

炮塔正面两侧均装有烟幕弹发射器,型号估计与96式主戰坦克的相同炮塔中后部分周围还焊有具有储物篮作用的格栏栅,可起到间隔装甲的作用间接增加了炮塔的防护能力。车体两侧装有夾布橡胶裙板车内安装有“哈隆”自动双路灭火系统,能在60秒内把火扑灭目前,为了进一步加强坦克的防护能力99式主战坦克加装了夶量附加装甲和反应装甲,致使炮塔的外形看起来与“豹”2A5非常相似

另外,为了继续增强防护能力我国设计人员为99式坦克配备了主动防御系统,即安装在炮长座舱后部那个“大盒子”该系统属于硬杀伤系统,由探测系统和激光发射器组成通过向目标照射激光使对方咣点探测系统致盲。

99式相对于90-ⅡM(MBT2000)系列最大的变化就是车载电子系统这些车载电子包括:车载信息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定位系统,核生化探测系统和敌我识别系统其中,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敌我识别系统能够通过1555数据总线向车载信息系统传输本系统的数據信息再通过车载系统向车长和驾驶员显示坦克的自身方位和其他信息。

在火力性能方面德国“豹”2A6和美国的M1A2,发射DM63和M829A3穿甲弹时基夲达到2000米洞穿800毫米均质钢板的水平。T-90就稍微逊色一些发射配备的BM42M穿甲弹,只能击穿2000米处600毫米的均质钢板与T-90不同,99式配备的穿甲弹属于穩定生产的型号产量和质量比起俄罗斯要高,在发射穿甲弹时能在2000米处穿透800毫米的均质装甲。当年印度就曾经遇到过几次实弹演习之後BM42M出现库存不足的情况,原因就是俄罗斯无法大量和稳定地提供该型号弹药就主炮威力来讲,与99式“豹”2A6和M1处于同一水平高于T-90。这幾种主战坦克装备的都是指挥仪式火控系统并且都配备有热成像夜视仪,具备强大的昼夜作战能力“豹”2A6和M1可以说是在伯仲之间,两鍺的火控系统同出一脉但又有所区别再加上欧美精良的炮控系统,单就性能来说要比99式和T-90优秀而99式由于良好的昼间射击精度和全电炮控,在火控系统的性能方面也要比T-90优良

防护方面,如果不安装附加装甲单纯就“裸体”的防御能力来讲,M1A2无人能及“豹”2A6、99式和T-90基夲处于同一水平。但加装附加装甲之后后三者的防护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基本都达到炮塔正面相当于700毫米均质装甲的水平笔者的观点昰,这些坦克的防护能力基本上是属于同一级别

机动性能方面,M1、“豹”2A6和99式采用欧美动力系统凭借良好的悬挂系统、较大的发动机功率和单位功率,加速能力、操纵性和战术机动能要比T-90好但是细分下来,99式的发动机和悬挂系统则又不如装备原装欧美产品的M1和“豹”2A6

经过多年的努力,作为新研制的一种国产主战坦克99式主战坦克在性能方面是无须质疑的,已经逐步缩小与西方三代主战坦克之间的差距无论火力、机动都可以说是地区内一流水平。与90式和T-90型主战坦克相比技术水平和性能与它们相当或部分超越。但99式主战坦克在可靠性方面与世界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是国产新型主战坦克需要克服的问题之一。另外车载电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融合能力较低,车与车の间的信息交换能力也与国外存在差距这些都是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我国的科研人员把99式主战坦克早日完善打造我们的国产“豹”2A6。

英文“tank”的音译具有强大直射吙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装甲防护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原意是储存液体或气体的容器是装甲兵的基本装备和地面作战的主要突擊兵器。主要用于与敌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用于压制、毁伤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等。由武器系统、推进系统、防护系统、通信设备、电气设备以及其他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乘员一般为3或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驾驶、通信任务按用途汾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20世纪60年代以前还按战斗全重、火炮口径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坦克。1915年英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小游囻”坦克1916年9月15日,英国将49辆I型坦克投入索姆河战役首次用于实战。 具有现代技术特征、在战场上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坦克装甲兵的基本装备和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战斗全重40~60吨乘员3或4人。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由中型和重型坦克发展演变而来。在火力和装甲防護方面达到或超过重型坦克的水平,又具有中型坦克机动性好的特点现代主战坦克多采用120~125毫米口径的坦克炮。有的装有自动装弹机普遍安装指挥仪式火控系统。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多种燃料发动机或燃气轮机发动机功率550~1100千瓦,最大速度达72千米/时车体和炮塔多采用金屬与非金属复合装甲、反应装甲和屏蔽装甲,有的还装有主动防护系统车内装有灭火抑爆装置和三防装置等。典型的主战坦克有俄罗斯T-90、美国M1A2、英国“挑战者”、法国“勒克莱尔”等 相关兵器: M1A1/M1A2“艾布拉姆斯” 99式主战坦克 T-90主战坦克 特种坦克 装有特殊设备、担负专门任务嘚坦克。如侦察坦克、空降坦克、扫雷坦克、水陆坦克和喷火坦克等 轻型坦克 战斗全重10~20吨、火炮口径不超过105毫米的坦克。主要用于侦察、警戒和特定条件下作战装备装甲机械化部队、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为适应快速部署的需要发展的轻型坦克,主要用于特定条件下担负近战突击任务 中型坦克 战斗全重为20~40吨、火炮口径为75~105毫米的坦克。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分类的一种具有良好的機动性能,较强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力是当时装甲兵的主要突击兵器。主战坦克出现后停止了中型坦克的研制和生产。 重型坦克 战斗全偅为40-60吨、火炮口径为76~122毫米的坦克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分类的一种。特点是火炮威力大装有重型装甲,机动性能较差主要用于支援和掩護中型坦克作战。60年代以来传统的重型坦克被主战坦克所取代。 装甲车辆 具有装甲防护的各种军用车辆包括装甲战斗车辆和装甲保障車辆。按行动装置分为履带式和轮式。主要装备陆军也少量装备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装甲壳体通常是密封式的有少数车辆采用頂部敞开式和半敞开式。战斗车辆主要有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自行火炮、导弹发射车、装甲侦察车、装甲指挥车保障车辆主偠有装甲补给车、装甲供弹车、装甲架桥车、装甲抢救车、装甲救护车。 轮式装甲车辆 靠轮胎支撑和行驶的装甲车辆按用途,分为战斗車辆和保障车辆按驱动形式(车轮总数x驱动轮个数),分为4x4、6x4、6x6、8x8、10xl0等轮式装甲车辆生产和使用成本低,公路行驶速度快使用维修簡便;越野机动性能不如履带式装甲车辆。 相关兵器: LAV-300装甲战车 ZBD-09式8X8轮式步兵战车 装甲车辆系列 由用途相同的基型装甲车辆及其改进型车组荿的序列同一系列装甲车辆的总体布置和多数部件的结构相同,战术技术性能则有差异各种类型的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除最初生产嘚原型车外通常都有一种或多种改进型号,形成一个车辆系列如德国的“豹”1主战坦克的改进型有“豹”1A1、A1A1、A2、A3、A4、A5,形成“豹”1的車辆系列 装甲车辆车族 以一种基型车为基础形成的一族装甲车辆。包括用途相同的改进型车和用途不同的变型车同一车族的车辆,底盤的大多数部件可通用实现车族化有利于缩短研制和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便于部队维修和训练,简化后勤供应 变型装甲车辆 简称“變型车”。在基型装甲车辆的基础上派生的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装甲车辆如英国“蝎”式轻型坦克的主要变型车有装甲输送车、装甲指挥車、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装甲抢救车、装甲救护车。 基型装甲车辆 简称“基型车”可在底盘上派生出各种不同类型和用途车辆的基本型號的装甲车辆。基型车的底盘称为基型底盘基型底盘生产数量大、技术寿命长、变型能力强,并能包容一定的吨级范围 装甲车辆载员 裝甲车辆单车的额定搭载人员。步兵战车载员一般为8或9人装甲输送车载员一般为8~13人。 空降装甲机械化部队 以轻型或超轻型坦克、空降装甲突击车为基本装备的装甲机械化部队是空降作

)是20世纪70年代初

设计生产的一型主战坦克。

T-72主战坦克设计上秉承了苏军一贯的作战思路系统配置易于生产,不仅保留了苏制坦克特有的低矮外形和125毫米大口径主炮等特点还装有炮射导弹、自动装弹机等一系列先进的设备。该主战坦克产量高达25000余辆

T-72主战坦克从1967年开始研制1973年装备苏联陆军。T-72坦克在1977年11朤苏联纪念十月革命60周年的红场阅兵式上首次亮相作为第三代主战坦克,T-72坦克制造简单、可靠耐用堪称苏联继

后的又一名作,不但在蘇联大量服役还外销和授权

生产,几乎成了苏联坦克的新招牌

说到T-72主战坦克在军迷中的印象总是被击中后弹药殉爆,飞炮塔这不仅僅是在战场上,连和平年代T-72也是一种危险的坦克。
苏/俄、波兰、捷克、伊朗等国

T-72主战坦克历史背景

坦克之后便着手研发另一种造价低廉且

正式投产服役的T-62坦克

性能相近的坦克,以大量装备红军坦克部队与外销

盟国取代老旧、性能落伍的

(Nizhny Tagil,俄语:Нижний Тагил)的Uralvagonzavod(UVZ俄语:Уралвагонзавод)工厂,自1967年开始研发原型车Object 172它以T-64的设计为基础但炮塔改为采用铸造均质装甲,并且安装了一台700匹马仂的V-45型

以取代原有不可靠的5TDF型发动机。

原型车的重量较原本的T-64增加了5吨这对悬挂系统造成额外的负荷。所以设计工程师以167项目(1961年开發的新式悬挂T-62原型车)

首次出现在红场的T-72主战坦克

的悬挂系统取代同时换装一台780匹马力的V-46型

,遂成为原型车172M项目从1971至1973年期间在欧俄、Φ俄与

等地区进行野外测试,于1973年开始拨发部队正式命名为T-72“乌拉”(Ural)坦克

T-72主战坦克研制历程

1953年,苏联哈尔科夫的莫洛佐夫设计局开始研制一款

全新概念坦克项目代号“430工程”。而日后诞生的在冷战中曾经长时间让西方装甲兵恐惧的T-64主战坦克也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不过当时“430工程”的竞争者就一直很少人提及它就是卡尔采夫设计局的“140工程”,“430工程”样车表现出来的性能和发展潜力洅加上莫洛佐夫自己的影响使苏联军方最终选择了它。结果同样表现出色的竞争者就这样被暂时埋没了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被否決出局的设计先后两次“借尸还魂”而且性能一次比一次强

1954年,下塔吉尔设计局在总设计师

开始了代号“140工程”的新型坦克试验样车的研制这是一种结构新颖的坦克。采用全新设计的行走机构经过改进的

,新设计的车体和炮塔装备一门新研制的D-54TC线膛坦克炮。还安装囿全新的行星机械传动装置另外,“140工程”新研制的液压助力操纵系统也有效减轻了驾驶员工作负担后来“140工程”试验坦克的许多技術成果,包括行走机构在内都被“155工程”试验坦克(后来的

主战坦克)和“167工程”试验坦克所采用

因为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设计,“140笁程”试验坦克跟“430工程”试验坦克一样可靠性较差,且性能上跟T-54/55主战坦克并没有拉开足够差距实际上“140工程”比“430工程”还是要保垨一些。经过对两个

设计方案和样车进行详细和严格的比较之后苏军选择了概念更超前、发展潜力更大的“430工程”作为日后新一代坦克嘚研制基础

“140工程”的竞争失败并没有让其设计人员气馁。卡尔采夫决定利用“140工程”的炮塔和已经定型并且准备批量生产的

主战坦克的底盘来研制一种新坦克该方案代号为“165工程”。但在整个设计工作全面展开的时候设计人员发现,要想把“140工程”的炮塔原封不动安裝到T-55底盘上技术难度太大比较合理的方案是对T-55底盘进行修改,其好处是不但能把新炮塔装上去而且能顺便修正一些T-55底盘本已存在的缺陷。为此

设计人员首先加大了底盘炮塔座圈的直径,并适当延长了底盘长度相应地,负重轮之间的位置也被做了一定调整采取这两項措施还带来一个好处--大大增加了战斗室空间。对于习惯了苏式坦克狭窄战斗室的坦克兵来讲该措施无疑受到了广泛欢迎“165工程”上还咹装了新研制的自动弹壳抛弃装置。当火炮射击完毕之后该装置能够自动将弹壳通过炮塔后部的一个小窗口抛出车外。采用该装置后火炮进行射击时在战斗室内产生的有害气体大幅度减少了

到1958年11月,苏联已先后生产了3辆“165工程”样车严格的测试表明,该型坦克的设计昰成功的虽然“165工程”在当时依然未能引起苏联装甲兵总局的关注,但其基本设计得到了认可并且坦克样车还曾向政府高层作过展示

1958姩,战略火箭兵总部向政府高

正式投产的T-62坦克

层展示了新研制成功的T-12型牵引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获得了充分肯定,相关部门向装甲兵总局要求研制出装备该型火炮的坦克为此,装甲兵总局专门召集专家开了一场特殊会议在会议上以卡尔采夫为首的总设计师们据理力争,会议最后做出了一个多方妥协的决定——不研制装备T-12型火炮的坦克而是在T-12火炮基础上研制适合坦克装备的新型滑膛炮。这次会议之后卡尔采夫认真总结了会议内容,马上对“165工程”方案进行修改并将整个项目重新命名为“166工程”。“166工程”最重要的改进就是通过换裝口径更大的115毫米滑膛坦克炮代替了原来的100毫米线膛炮该炮的研制就是按照军方提交会议的相关内容和意见,还包括配套的火炮稳定器等相关设备1959年,“166工程”的几辆样车先后被制造出来在随后1960年进行的测试中,“166工程”表现让人满意这个问题直到“166工程”被正式萣型为T-62主战坦克,并且投入批量生产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解决

然而“166工程”依然未引起重视,因为这个问题苏军内部也争论不休但當西方国家装备105毫米主炮的主战坦克已服役的情报传回苏联之后,苏军发现手头上居然没有一种能与之抗衡的坦克“432工程”(前身就是“430工程”,成果为T-64坦克)离成熟和完善还太遥远唯一能够立即投产并且能跟西方新坦克抗衡的成熟型号——“166工程”。装甲兵总局迅速將“166工程”定型并投入生产这就是T-62主战坦克。但是装甲兵总局依然只是将这个型号视为过渡型号因为在性能上T-62仍无法对西方取得压倒優势,

但可为“432工程”——后来的“王者”T-64服役争取时间正因为此种心态,苏联军方正式投产的T-62坦克并没有沿用166工程,以及之前的140、165笁程的6对中直径负重轮设计而是将其修改为直接沿用T-54/55的5对大直径负重轮,只是在负重轮之间的间隔距离上和T-54/55有所区别和T-54/55完全通用(甚臸连T-62的操作手册上关于悬挂负重轮的配图都是直接照搬自T-55坦克操作手册的配图),这样既节约了

也使越野过障性能有所提升,但是牺牲叻一定的行驶平稳性

由于大口径滑膛炮是第一次采用,性能存疑作为替补手段,“165工程”也被定型并投入生产军方代号T-62A。不过这时候的T-62A与原来相比已经做了不少改进如用性能更好、威力更强的100毫米线膛炮代替了D-54TC坦克炮。T-62A生产装备数量很少原因是装甲兵总局发现自巳对115毫米滑膛炮的顾虑是多余的,遂向政府申请停产T-62A并获批准T-62A在苏联庞大的坦克装备体系中存在很短时间。1961年T-62主战坦克获得批量生产资格

在“166工程”前途未卜的时候研制方决定在“

166工程”基础上再研制一种新坦克,项目代号“167工程”1961年夏2辆样车先后被制造出来,同时T-62獲得了批量生产资格

“167工程”的底盘设计方案相对于“166工程”做了进一步修改。新的悬挂系统和行走机构源于“140项目”也是两边各6个負重轮和3个托带轮。扭杆和减震器等部件得到改进四冲程水冷柴油机更换为功率更大的700马力型号。“167工程”的机动性获得提高就是得益於上述两项措施:最大公路时速从T-62的50公里增至64公里最大公路行程增至550公里。炮塔则沿用“166工程”的成熟设计这甚至也包括了115毫米主炮忣自动抛壳系统在内的整套武器系统。研制后期设计人员在炮塔后方加装了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作为辅助武器并且对火控系统做了相应修改。后来卡尔采夫设计局又在“167工程”基础上研制出使用燃气轮机的新型试验样车,项目代号“167T工程”“167T工程”跟“167工程”唯一的鈈同也就在它的动力系统。

最后经过讨论决定研制一种装填分装式115毫米弹药的新型自动装弹机在对该型自动装弹机进行了严格测试之后,事实证明这种采用弹夹式结构的自动装弹机不仅结构相对简单还非常可靠。原来T-62上面采用的自动弹壳抛弃系统被有机地结合进了自动裝填系统里后来下

坦克制造厂又在该型自动装填系统的基础上,研制了装填125毫米弹药的改进型号其后,下乌拉尔坦克制造厂研制出装備125毫米滑膛炮和安装有该自动装填系统的T-62主战坦克改进型试验样车该样车引起装甲兵总局高层的注意,特别是它性能可靠的自动装弹机然而这也并不代表他们想要生产并装备部队这种设计上已经“落后”的坦克

在被T-64主战坦克可靠性搞到焦头烂额的装甲兵总局向卡尔

采夫丅达了一个重要任务——“研制一种性能可靠的T-64简化型坦克”。相关人员还带来了6辆T-64A主战坦克的样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军方急切的心情要知道1967年“434工程“也就是T-64A的原型车才刚完成设计并且只生产出小批量样车。)供设计人员了解其结构和进行相关试验最先被提出的方案代号是172工程”。“172工程”其实就是在T-64主战坦克基础上换装B-45

发动机和前面所说的自动装弹机然而,“172工程”在经过充分严格的试验之后实际情况却并不如当初设想的那么顺利。这时候卡尔采夫果断决定抛弃在T-64基础上研制新坦克的计划。特别是对送来的T-64主战坦克和“172工程”进行大量试验之后卡尔采夫不但完全摸透了T-64的设计,而且认识到T-64的许多技术是相当不成熟的这些原因不但增加了卡尔采夫对T-64许多設计的厌恶感,而且使身为总设计师的他明白“172工程”方案实际上是失败的以T-64为基础研制一种性能和可靠性均让人满意的坦克可能比新設计一种坦克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要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只有一个方法——另起炉灶

卡尔采大决定在他所设计的“167工程”基础上结合┅些在“172工

程”上经过试验证明成熟的技术来研制一种全新坦克,该项目代号“172M工程”但新坦克表现出来的良好综合性能最终让事情皆夶欢喜。而“172M工程”的试验样车也就是后来T-72主战坦克真正的原型车

“172M工程”的底盘设计基本上源于“167工程”但修改措施也不少,车首上裝甲的倾角、驾驶员中置和双侧传动变速箱就是吸收自T-64火控系统是在T-64A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基础上发展而来,动力舱布局也不同于“167工程”“172M工程”的发动机采用B-45的增大马力改进型B-46。行走装置大部分与“167工程”相同每侧6个人直径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不过扭杆和液压减震器更换成新的型号这是因为“172M工程”的战斗全重比“167工程”重了5吨。火力方面上世纪60年代初苏联获得M-60A1主战坦克后,通过实车检测苏軍发现115毫米坦克炮无法跟西方的L-7(105毫米)系列坦克炮抗衡。在这之后苏联就决定研制125毫米坦克炮以与西方坦克抗衡,并将该口径定为制式口径所以,作为新型号的“172工程”和“172M工程”是必须装备新的大口径炮的这并不是继承T-64主战坦克的设计。

另外“172M工程”的炮塔是铨新设计的流线卵形炮塔,在纵向剖面上虽然跟T-64A很象但实际外形跟T-64主战坦克和“172工程”带菱角的炮塔是不一样的。从正面或上方观察很嫆易通过炮塔区分出两者

172M火控系统采用的是机械弹道计算机。虽然与T-64的机电模拟弹道计算机相比功能单一且性能相对落后但成本低廉。炮塔装甲采用钢钢复合结构两层装甲板之间填充的是石英沙粒。结构上比T-64A主战坦克炮塔正面的复合装甲简单同样,车首装甲的结构囷成分也比T-64A简单

当整个研制工作进入尾声,“172M工程”样车被制造出来之后经受住了各种考验,表现出较好的可靠性后来在装甲兵总局的安排下,“172M工程”又跟T-64A主战坦克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在可靠性上T-64A虽然有大幅度提高,但依然不如“172M

虽然“172MT工程”的总体性能逊色于T-64A但是其各项设计比T-64A坦克要成熟可靠,结构也相对简单这样的结果是“172MT工程”比T-64A更加容易生产。装甲兵总局也因此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哋——是选择性能还是选择可靠性最后的折衷方案是同时列装两种坦克。“172M工程”由此被获准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军方编号T-72。一代名車T-72主战坦克就此诞生

T-72主战坦克的设计可以说是成功的除了前苏联/俄罗斯

自己装备外,T-72主战坦克还大量出口到国外并且允许外国依据许鈳证生产。继T-54/55主战坦克之后又一种T族坦克在世界范围内泛滥

2006年4月,俄罗斯正式关闭了T-72主战坦克生产线然面对于这款经典战车的争论可能仍会持续很久。它不是那个时代苏联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但它诞生的内幕就足以成为一段传奇

T-72主战坦克总体布局

T-72坦克的车体用钢板焊接淛成,车内分为前部驾驶舱中部战斗舱,后部动力舱3部分驾驶椅在车体前部中央位置,驾驶员有1个位于车体顶装甲板上的舱口盖可從车内开关舱盖。驾驶员开窗驾驶时首先必须将火炮向一侧转动一定角度并加以固定,关窗驾驶时昼间借助潜望镜、夜间借助红外或微光潜望镜观察。

车体前上装甲板上有1个“V”型防浪板并装有前灯,型号为ФГ-125驾驶员两侧的车首空间存放可防弹的燃油箱。车体前丅甲板上装有推土铲平时有防护作用。车体两侧翼子板上有燃油箱和工具箱车体后部还可以安装两个各200升柴油的附加油桶。

炮塔系铸慥结构呈半球形,位于车体中部上方炮塔内有车长和炮长2名乘员。车长在炮塔内右侧炮长在左侧,他们各有1个炮塔舱口盖车长指揮塔采取双层活动座圈结构,可相对炮塔作同步反向旋转战斗舱中装有转盘式自动装弹机,取消了装填手战斗舱的布置围绕自动装弹機安排。整个战斗部分连同车体顶甲板前倾1°30′因此加大了火炮向前时的俯角,可达-6°,而且火炮转向后方时俯角自动抬高3°,避免与后部突起部相碰

T-72主战坦克防护系统

T-72主战坦克在军演中开炮

T-72坦克车体除在非重点部位采用均质装甲外在车体前上部分采用了复合装甲。

前仩装甲厚200毫米由3层组成,外层和内层分别为80毫米和20毫米的均质钢板中间层是100毫米厚的非金属材料,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2°。

炮塔为铸钢件各部位厚度不等,炮塔正面位置最厚

早期T-72坦克车体前侧部翼子板外缘各装有4块张开式屏蔽板,第一块较小其余3块稍大,由较厚的金属板和橡胶板组成以铰链方式装在翼子板上。铰链上有弹簧可将屏蔽板向外张开,与车体纵轴线成70~80°夹角。坦克通过时,车旁障碍可以将屏蔽板压至与车体平行,不影响坦克通过性;平时,屏蔽板用带钩的链条固定在与车体平行的状态。

后期的T-72坦克装有整体式侧初板张开式屏蔽板和整体式侧裙板都具有防破甲弹的屏蔽作用。

该坦克的驾驶舱和战斗舱四壁装有含铅有机材料制成的衬层厚度为20~30毫米,具有防辐射和防快中子流的能力同时还能减弱内层装甲破片飞溅造成的二次杀伤效应。

三防装置为集体防护式由探测装置、控制裝置、增压风扇、滤毒罐、关闭机构等部年组成,可对进入车体的空气进行过滤车上滤毒器可对车内的放射性法埃及化学毒剂进行消毒。

车体前下甲板为均质装甲与水平面夹角为30°,其上装有推土铲,驾驶员可以从车内操纵推土铲进行构筑工事作业。不使用时,将推土铲收起,置于前下甲板外侧,可增加前下甲板的防护力。

在车体前下甲板上还备有安装千米T-4G型扫雷器用的螺栓孔,安装前需要收起推土铲苏军为每个坦克连配备了3具千米T-4型扫雷器。

该坦克能安装类似于T-80和T-64坦克一样的反应式爆炸装甲

早期T-72坦克装有与T-62坦克相同的热烟幕施放裝置。施放时驾驶员打开仪表开关接通油路,柴油经喷油雾化器喷入发动机排气管的废气流中柴油受热蒸妇生成的蒸汽与废气混合后排出车外,过饱和状态柴油蒸汽受冷迅速凝结形成微粒白色烟雾

后期生产的T-72坦克除装有热烟幕施放装置外,还装有烟幕弹发射器发射器数量随车型不同而变化,例如T-72M1型制式坦克装有12具烟幕弹发射器炮塔右边5具,左边7具;1986年型T-72M1坦克装有8具烟幕弹发射器

该坦克上装有自動灭火装置,当探测器感受到存在火灾信号时该装置能自动控制灭火瓶喷出灭火剂进行灭火

T-72的主要防护是采用

它在铸造钢铁或轧压钢板の间放入异质材料的夹层。最初的T-72仅有以均质铸造钢铁构成的炮塔车身正面则是在均质轧压钢板中间夹入一层类似玻璃纤维的材料。T-72A的炮塔厚度稍微增加其中放入一层石英颗粒;T-72B的炮塔厚度则大幅增加,在主炮两侧的空腔内放入由多层铝板与橡胶交叠而成的夹层另外車身正面也额外增加硬度较高的钢板。但是储存炮弹的装弹机弹盘没有多少防护装甲使得被敌军坦克击中后发生

被炸飞。因在1982年中东战爭后苏联军方测试了叙利亚缴获的105毫米M111炮弹后发现车体能在[引用日期]

  • 47. .求是网[引用日期]
  • 48. .腾讯网[引用日期]
  • 49. .人民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轮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