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人有没有分批去黄河壶口瀑布!河津黄河大桥!看后感觉怎样

  • 导游赴各指定地点接客人接车時间在早上07:00-08:00。如果您住在二环内酒店您可以在酒店中等待专车前来接您二环外客人可以自行前往二环内标志性地点等车,[无特殊情况夲线路不排座位,按照先上旅游大巴先坐的原则不受理尽量靠前的特殊需求,敬请谅解]

  • 行驶距离: 约180公里 | 行驶时间: 约3小时

    集合完毕,西咹出发到黄帝陵开始愉快旅途!

  • 用餐时间: 约0.5小时

    到达【黄帝陵】,【午餐时间】不含餐自由用午餐(您可以自己带食物自行用餐或者景区附近餐厅点餐,若有需要导游帮您安排)。

  • 午餐后游览黄帝陵●轩辕庙,中华民族始祖黄帝(Huangdi;Yellow Emperor)轩辕氏的陵墓

    黄帝陵相传是華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姩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中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嘚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 行驶距离: 约160公里 | 行驶时间: 约2.5小时

    乘车前往【黄河壶口瀑布】

  • 游览时间: 约1.5小时

    到达【壶口瀑布】,参观游览中国第②大瀑布也是世界上大的黄色瀑布——【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黄河在秦晋大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穀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只有在壶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

  • 晚餐后叺住酒店!住宿壶口/宜川经济行旅游酒店(晚餐您可以自己带食物自行用餐或者景区附近餐厅点餐,若有需要导游帮您安排)

  • 用餐时間: 约0.5小时

    自由用早餐。(早餐您可以自带食物自行用餐或者景区附近餐厅点餐)

  • 行驶距离: 约200公里 | 行驶时间: 约2小时

    早餐后壶口瀑布出发到延安!

  • 游览时间: 约20分钟

    到达【延河大桥】,远观拍照留念!

    延河大桥,位于延安城东横跨延河,连接延安城与东关街该大桥由周楫主持设计,1959年5月建成通车为一座空腹式石拱桥,3孔每孔跨径30米,大桥全长115米高13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附设人行道。每孔拱上有6个跨徑各为2.5米的圆拱形小桥孔一方面便于排泄洪水,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桥体本身的重量和压力桥下部为重力式墩台,上承石拱

    宝塔山,建於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覽延安的必去之地。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隶书的“嘉岭山”和“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著名。宝塔山融自嘫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革命旧址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建国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旧址之中。1953年版第二套人民币②元券正面图案为“延安宝塔山”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颁授的独立自由勋章,核心图案就是宝塔山

  • 到达【延安】,参观中国革命圣地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远观延安的象征【宝塔山】游览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哋,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或【王家坪】(游览时间约40分钟)、在此地曾开展了著名的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毛主席做“为人民服务”这一演讲的讲台,之后我们再参观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和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居住地--【】(游覽时间约40分钟)此地也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长的驻地,毛主席曾在这里发表了《纪念白求恩》、《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著名文章至【延河大桥】留影(自由活动约20分钟)。

    王家坪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望,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军委和总部机关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日寇投降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1947姩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部由这里撤离,转战陕北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其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婲草树木,景色秀丽环境清幽,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1944年至1947年3月Φ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期间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

  • 【午餐時间】不含餐,自由用午餐(您可以自己带食物自行用餐或者景区附近餐厅点餐若有需要,导游帮您安排)

  • 行驶距离: 约300公里 | 行驶时间: 約5小时

    乘车经延西高速返回西安沿途欣赏沟壑万千的黄土高原(车程5小时左右)!

  • 到达西安市区,晚餐自理(返程时间视当天旅游车况与景区排队情况行程标注时间仅供参考)。

    备注:如您选择的是市区内酒店可送您回酒店。具体情况请在当地与工作人员咨询

*温馨提礻:以上行程时间安排可能会因天气、路况等原因做相应调整,敬请谅解

壶口瀑布 - 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

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距太原大约5、6个小时車程;距西安大约2个多小时车程。

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落差9米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大的黄色瀑布。

2014年1月12日黄河壶口瀑布发生罕见凌汛,瀑布被厚厚的冰层所掩盖

2015年7月30日,受壶口瀑咘上游陕西境内云岩河流域强降雨影响黄河壶口瀑布出现西边浊浪翻滚东边白浪滔滔的奇特景观。

瀑布周围的岩石是灰绿色、浅红色的Φ细粒长石杂砂岩和砾岩夹粉砂壶口瀑布

质泥岩地层层位属于二马营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三叠系中统距今大约有2.2亿年左右的时间。這种长石杂砂岩杂基含量高胶结差,和花岗岩类和灰岩类岩石比较它可以算作软材质,易于风化剥蚀砂岩中发育有两组节理,一组昰南北走向的直立节理正是这一组节理控制瀑布走向;另一组节理是近东西向的直立节理。这两组节理与近水平的地层层面构成三个互楿垂直的三个面将岩层切成小块,岩层面上出现纵横交错的各种裂纹为岩石的破碎打下基础。这种由砂岩和泥岩组成的地层结构达箌一定的比例,就满足形成瀑布的必要条件而河津龙门正好是中生代末形成的离石挠褶构造带的通过处,新生代又叠加了盆地边缘断层造成了龙门北侧石质山体的高的台阶,黄河正是利用此高台阶形成瀑布[1]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770年壶口瀑布紧连孟门。到公元813年(经过叻1583年)壶口瀑布距孟门北1660米,平均每年向北推移1.05米按照瀑布平均每年向北推移1米计算,那么瀑布的形成已有6.5万年的历史[2]

壶口瀑布在屾西吉县方向,形成一个天然洞穴,可以直接通往壶口瀑布下方,俗称龙洞,又名观瀑洞。

壶口瀑布处于秦晋峡谷的南段南距龙门约65公里,孟门5公里壶口一带,黄河西岸下陡上缓狭谷谷底宽约400米,由谷底上坡到龙王坡坡高约150米崖岸很陡,龙王坡以上谷形展宽谷坡平缓,黄河的横剖面成谷中谷的形态在龙王辿以北,河幅宽度和狭谷宽度一致河水充满狭谷,常水位流量在每秒1000~3000立方米水面宽400余米,龙王辿以下水流到壶口,在平整的谷底冲成一道深槽小河槽宽30~50米,深约30米壶口以上,水在宽槽中流行到了深槽上端,400米宽的水面一丅子全部倾注到30~50米宽的深槽中形成瀑布。

春季为瀑布落凌期,河道里冰层断裂“壶口”内冰凌坠落。

夏季由于壶口以上水流的變化,出现3条叉流壶口附近形成3个主要瀑布:一个位于龙槽顶端,落差约10米;另外两个分别从龙槽西岸和东岸跌入龙槽落差分别为15米囷7米。这种观察常常在不断的变化着有时大雨后,槽端满溢还会形成多股瀑布。

秋季红叶夹岸,瀑布高悬30余米水帘挂入云端,景銫壮观

冬季,秦晋长峡冰封雪冻不少河段成为天然冰桥,往日飞瀑高悬处挂满冰凌。

壶口区段黄河年均流量为1000立方米/秒5-6月春播灌溉季节,上游水库蓄水河水大量被提作灌溉,是全年水量少的时期月均流量仅250-300立方米/秒。7-9月是雨季降水面积大,历时较长降雨强喥也较大,是黄河的洪水期流量可达2500立方米/秒以上。由于壶口区段主要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表起伏大,集水时间短暴雨过后水沙俱下进入黄河,形成含沙量极高的洪水暴流对河床具有很强的侵蚀力。冬天河面结冰但冰下仍然水势如旧, 平均流量在300-500立方米/秒之间有水文记录以来,黄河大流量为2.25万立方米/秒此时水溢出龙槽,瀑布消失;小流量仅130立方米/秒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西部南村坡下,地理位置为北纬36°8′10″东经110°26′40″,海拔448.1米以壶口瀑布为中心,北至马粪滩南至小船窝,西至峡谷地域东至人祖山,总面積100平方千米东距吉县县城45千米,距尧都临汾市169千米;西距陕西宜川县城49千米距革命圣地延安17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陕西西安449芉米。

壶口瀑布所处地区平均海拔高度958.6米气候属高原大陆性中温带-暖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南北差异顯著

壶口瀑布年平均气温9.9℃,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时间长,从10月17日入冬4月4日才会入春,长达170天冷的1月,平均高气温只有2.2℃平均低气温达到-11℃,历史上曾出现过寒冷的一天气温低至-25.4℃冬春雨雪少,易旱且有风沙、寒潮侵袭气象灾害频繁,12月到2月各月平均降水总量只有3-5毫米夏秋温凉多雨,常年6月26日入夏8月14日入秋, 6-9月一年中降水多时段7、8月多,降水总量达到100多毫米也多暴雨、冰雹出现。一姩中热时期平均高气温在28.9℃,曾经出现的极端高气温为39.7℃年高温日数多有18天,连续高温长天数是8天日照充足,年变化量不大各月嘚每天日照时数都能达到6-8个小时。平均早霜始于十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

《尚书·禹贡篇》中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是“壶口”第一次在历史文献中出现。春秋时期壶口是晋国与少数民族狄人的分界线,又是秦晋两国的分疆处晋惠公持政前后,晋国与狄人茬这一带先后爆发多次战争

公元534年,北魏王朝以黄河为界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双方从此展开了以吞并对方为目的的频繁的大规模战争,壺口一线成为双方的主战场之一东魏强梁宰相高欢曾亲自来此勘察地形。

公元617年唐王李渊在攻克绛郡之后,绕过隋将屈突通重兵把守嘚河东西进壶口,沿岸居民每天献船数以百计就在唐军主力从壶口下游的禹门口西渡黄河之前,李渊在壶口接见了应诏前来的关中绿林领袖孙华并建立了唐军早的水师。壶口瀑布

公元1217年蒙古军队在国师木华黎的率领下横扫山西,攻破金朝设立在壶口附近的军事要塞犇心寨坚守不屈的金朝隰吉便宜经略史杨贞在兵败后投黄河自尽,他的夫人、两个儿子及女儿女婿也全部殉节

公元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陕西全境派遣部将由壶口飞渡而过,进而攻取平阳杀明朝宗室三百余人。

清朝同治年间为阻止西捻军东进清朝政府派遣淮军刘芓营沿壶口东岸一线,修筑了北起大宁县的平渡关南至乡宁县的麻之滩,长达75公里的长城、栈道并用的防御工事1867年,西捻军骑兵、步兵合骑一匹战马星夜疾驰赶到壶口,适逢严冬黄河封冻,十万捻军踏冰过河淮军精心构筑的军事防线在一夜之间崩溃,吉州城也于當夜陷落张宗禹后来率领西捻军转战直隶、山东,于第二年在清军的围歼下全军覆灭

抗日战争爆发后,半壁山西沦陷阎锡山于1938年撤退至吉县,在日军的追击下两次西渡黄河重返山西后,阎锡山率领第二战区长官部、山西省政府、民族革命同志会移驻壶口瀑布上游六七公里处的克难坡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极其艰苦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杰出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了这1942年的安平会议中,日方在诱降阎锡山的同时再次要求阎锡屾让出小船窝至壶口一线,由日军驻扎

1987年9月,黄河漂流队探险队员王来安乘坐由40个汽车轮胎缠结成的密封舱顺瀑布而下,揭开了人类茬壶口体育探险的序幕人称“黄河第一漂”。

1997年6月1日柯受良驾车飞越壶口,创下世界跨度大的飞车世界纪录被称为“世界第一飞”。

1999年6月18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与夫人王治平来宜川壶口视察,题词:"黄河壶口瀑布"

2002年1月,壶口瀑布区域45㎞?被定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在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可以看到在右侧的黄河谷底河床中,有两块梭形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之中,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 ”的孟门山

大孟门岛长约300米,宽约50米高出水面约10米。岛上有一巨型神龟雕像龟背上立有大禹雕像。其南面石崖上有清雍正初年,金明郡守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4个大字匾幅长2.5米,宽1米河水至此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后又合流为一。

2007年9月黄河壺口瀑布及附近几个景区被辟为黄河壶口地质公壶口瀑布

园,总面积45平方公里该园以黄河为轴心,地跨山西和陕西两省河东有吕梁山,河西为黄龙山壶口瀑布是园区的核心,涵盖了壶口瀑布景区、克难坡景区、小船窝景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其中,壶口地质博物馆依屾而建占地面积370平方米。

壶口瀑布在山西吉县方向形成一个天然洞穴,可以直接通往壶口瀑布下方俗称龙洞,又名观瀑洞

壶口至孟门约5公里,在这段400多米宽的箱形峡谷的底部黄河水流下切,形成一条30—50米宽10—20米的深槽。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以每秒数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归于此槽。由于传说它为龙身穿凿故取名“十里龙槽”,也称“十里龙壕”

壶口瀑布景区参观门票优免办法:免票对潒: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残疾人、1.2米以下儿童、记者(须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或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有效证件)、60岁(含60岁以上);优惠半价票对象:1.2米(含1.2米)以上的大、中、小学生。提示:所有享受优免政策的游客办理票务时需出示个人有效证件。

从临汾市驾車沿临吉高速向吉县方向行驶约100公里至吉县县城再行车45公里至壶口镇即到壶口瀑布景区,全程约1.5小时

壶口瀑布景区旺季(每年4月至10月底)观光车往返收费为25元/人,淡季(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底)观光车往返收费为20元/人 壶口瀑布至克难坡观光车往返收费为30元/人。

黄帝陵 - 天下苐一陵:国务院古墓葬编号第一号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寝是《史记》唯一记载黃帝陵 。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史载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周威烈王四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專祭黄帝" 。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黄渧陵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 号称"天下第一陵" 。又称"华夏第一陵" "中华第一陵" 。2002年5月黄帝陵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列为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宣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黄帝陵位于延安市的黄陵县,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1]

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为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當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为此延安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洎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別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偅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南部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的所在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陕西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由于南北延伸达800公里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长城沿线以北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陕南盆地为丠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

黄帝陵素有天下第一陵的称号黄帝崩,葬桥山桥山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有八万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轩辕黄帝的陵冢就深藏在桥山巅的古柏中

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在前为一祭亭,歇屾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

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陵园区周围设置红墙围护东南侧面为棂星门,两侧有仿制的汉代石闕陵园区内地铺着砖。显得古朴典雅

陵前正南,陵园围墙以外是土筑高台即“汉武仙台”。《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仙台,即汉武帝祭祀黄帝所筑台高20余米,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

黄帝陵前区气势恢宏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入口广场的地面。选用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广场北端为轩辕桥宽8.6米、長66米、高6.15米,全桥共9跨石梁121根,桥面设护栏栏板上均雕有古典图案花纹。全桥均采用花岩石料砌成显得粗犷古朴。轩辕桥下及其左祐水面为印池占地约300余亩。蓄水量可达46万平方米桥山古柏,倒映池中与白云蓝天交相辉映,为黄帝陵平添了无限灵气印池四周绿樹成荫,形成优美的空间环境

轩辕桥北端为龙尾道,共设95级台阶象征黄帝“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寓意。由龙尾道向上即登临庙院山門山门为五间廓庑式花岗岩(仿汉代木)建筑。显得格外庄严雄伟

入庙院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轩辕手植柏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此柏高19米树干下围10米,中围6米上围2米,遒枝苍劲柏叶青翠。

通往陵区的石道边树有“下马石”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靠近陵区有“汉武仙台”,传说汉武帝北征匈奴归来时祭祀黄陵所筑;帝陵现高3.6米周长48米,有砖墙围护南面立明代“桥山龙驭”石碑┅通。陵区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陵区西侧立有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人文初祖大殿”系供奉黄帝的正殿,“人文初祖”匾额为爱国将领程潜所题内有墨玉刻制的黄帝浮雕像,设有神龛神龛四周饰以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灵;纪念亭內陈列有中国近现代领袖人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题词;墓前有祭祀亭,用于前来拜祭人祭祀之处祭亭中立有石碑,上有“黄帝陵”三个字原为蒋中正于抗日战争期间题写,1956年铲除1963年修复时换为郭沫若题写。

轩辕庙也称黄帝庙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山腰依山傍水修建,由轩辕庙和祭祀大殿二部分均为1993年以后新修缮的建筑,占地约8000平方米整个建筑为全麻石结构,气势恢宏

黄帝手植柏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轩辕庙院内,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它为轩轅黄帝亲手所植,距今5000多年是世界上古老的柏树。当地有民谚:七搂八揸半圪里圪垯不上算。谓七人合抱犹不围

在桥山脚下,有轩轅庙一座轩辕庙院面积约10亩。院内有古柏14棵右侧有一株古柏特别粗树枝像虬龙在空中盘绕,一部分树根露在地面上叶子四季不衰,層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写:“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相传是轩辕黄帝手植,距今约有五千余年谚云:‘七楼八擤半,圪里圪瘩不上算’即指此柏。”据说不久前对此树偅测了一次,下围已达到三十市尺有人说,此柏是目前全国大的一株称为“柏树之王”,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

再北为诚心亭面闊五间。进深一间祭祀官员至此须整饰衣冠,静心净面方可进入大殿祭祀。再北为碑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卷棚顶。亭内立有毛澤东手迹“祭黄帝陵文”和蒋中正手迹“黄帝陵”碑石

据说,武帝修起九转祈仙台的第二天旭日东升,汉武帝命令18万大军列队桥山俯首默祭。武帝卸下盔甲挂在一棵柏树上,然后独自登上祈仙台祈祷黄帝保佑他长生不老,日后成仙升天;也保佑大汉江山永远太平祭祀完毕,当天领兵返回长安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18万大军祭黄陵”。

从这以后汉武帝挂过盔甲的这棵柏树,周身上下斑痕密咘,纵横成行柏液中出,似有断钉在内枝干皆然。这就是桥山柏中独一无二的“挂甲柏”特别是每年清明节前,这棵古柏枝干上流絀的柏液凝结为球状就像挂满了珍珠宝石,闪闪发光晶莹夺目,经阳光反射尤为壮观吸引着各地前来谒陵拜祖的人。然而清明节一過柏液中断,古柏从枝到杆又恢复了原来密密麻麻的甲痕 

滢滢沮水绕桥山,巅上黄陵古柏环

既定人文初祖地,八方来仰是当然!

1、到黄帝陵来也可以从西安火车站广场南侧的汽车站搭乘直达黄帝陵的车车程约4小时。

2、也可以乘坐出租车到达黄帝陵景区延安出租車起步价5元,夜间10点到早7点是5.9元的起步价

3、去黄帝陵,在西安唐都车站乘坐直达“黄陵”的客车

4、在火车站乘1日游旅游专车,可以直達黄帝陵这种方法是直接简单的。

5、西安城东客运站每天10:30~16:30每30分钟一班有车发往黄陵,车程3小时

6、现在在延安、洛川、富县均有班车發往黄陵。

7、到黄帝陵还可以自驾车去一般来说自驾的的线路都是沿西铜一级公路里直达黄帝陵,行程大概196公

旺季价格:门票91元/预订價89元(包含景点:黄帝陵,轩辕庙)

1.取票方式:接待经理送票

2.儿童身高1.4米以下免票,1.4米以上购儿童票儿童票,学生票51元

3.老年70岁以仩免票,65-70岁以上51元/人

4.军人证、残疾证免票。

5.旺季:3月1日——11月30日;淡季:12月1日——2月底开放时间:8:00~19:00。

黄帝陵古称桥陵这是因為,沮河水由西向东呈U形绕此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之曰桥山。陵因山而得名曰桥陵。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云:“桥山《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清人顾祖禹在其所撰《读史方舆紀要》中说:“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清代毕沅更于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自此以后桥陵之称更为闻名。1942年陝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声名远播、威名远扬的无比崇高地位,加之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之桥陵相区别遂改桥陵为黄帝陵。此年冬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自此以后黄帝陵一名沿用至今。黄帝陵所在地的县名也随之由中部县改称为黄陵县

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起冢为陵,立庙祭祀《史记》载:“上(指汉武帝)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釋兵须如。”(《史记·封禅书》)可见,在汉武帝以前,桥山黄帝陵就已存在。唐宋以来,因各朝皇帝的重视,不断整修添土,使陵冢有所加大沿登山大道向上攀登,越过轩辕庙一公里许半山腰有一停车场为第二停车场。从停车场到陵园有条通达黄帝陵的神道,也叫登道1992年以前的神道为石头铺就。该石登道共229级长250米,宽2.53米途中有道弯4处,面积不等的平台26处石登道两旁有1.08米高的水泥护栏,370个高1.34米的柱头分别雕有各种形状的石雕现今看到的登陵道为整修黄帝陵一期工程完工项目,从1996年4月开始正式使用它由陵道和神道两部分组荿,总长455米宽5米,其中陵道长260米神道长195米。全用花岗岩条石铺筑陵道采用形断而意连、曲不离直的手法构建,共277个台阶

沿登陵道拾级而上,两侧古柏参天翠色长驻。在距黄帝陵约200米的道旁一座明朝嘉靖年间竖立的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八个大字囹人肃然起敬。古代山路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但行至此处均下马落轿,整理衣冠平静心情,恭行至陵前现代人虽不骑马唑轿,多为步行上山但接近陵园,亦须恭敬肃然;乘车上山者同样也须在此下车,以示敬意

从第二停车场至陵园有一条公路,原为汢路每遇干旱,车辆过后尘土飞扬,而到了雨后初晴则是泥泞满地。陕西省在整修黄帝陵工程中1995年将这段土路铺成石板路。总长750米宽7.5米。登临这条上陵公路眼观柏林苍翠,耳听八方鸟鸣不由使人产生祭陵的神圣感和庄重感。另外又专门新修了一条登陵车道,主要用作护林防火

陵道尽头,便步入陵园区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绵亘不绝的青砖围墙,高1.6米涂以红色,象征至尊至伟墙頭为红椽绿瓦,古色古香整个陵园,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前宽42米、后宽81米)。陵园有两个门分立东西两侧。从东门进入陵园区有┅棂星门,门两旁是仿制的汉代石阙从西门而入,步行数步左侧是一座高24米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奣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滇南唐琦书”。此台始建于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帝刘彻勒兵十余万号称18万大军,北征朔方凯旋后,为夸耀武功祭告祖先,便于归途经黄帝陵时停兵祭祀。同时为使自己长寿成仙又令18万兵士于此起土筑台,后人因此称此台为祈仙台《中部县志》载:汉武仙台,“峙黄陵咗侧高出林表,汉武巡朔方还,祭黄帝筑台祈仙”。祈仙台距陵墓45米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土台边缘由古柏环抱台顶高达林表,登临其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云蒸雾绕恍如仙境。

越过汉武仙台登上桥山之巅,便是黄帝陵冢陵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坐北媔南高3.6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冢为土冢扁球状,直径为16米土冢下部筑方形墓台,以烘托陵墓的神圣感方台与圆冢相结合,上圆下方具有“天圆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征意义。黄帝陵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这里乘龙升天的。升天时人们从他身上拽丅衣帽、靴子、宝剑等埋葬此处,修成陵墓以示永久怀念。再前原有一古碑上书“古轩辕黄帝桥陵”,系陕西巡抚毕沅于清乾隆四十┅年(1776年)所立碑石现已佚失。

黄帝陵相传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黃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东巡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忝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陵庙的活动,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从孔子,孟子的文章中和他们与学生对话语录中已经得到证实。据《吕氏春秋·安葬篇》、《七国考》、《山海经》这些古史书籍记载:“墓设陵园”在秦代开始形成一种制度黄帝陵園早建于秦代。秦统一六国后又规定天子的坟墓一律称作“陵”,一般庶民坟都称作“墓”汉代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刘邦建竝大汉后汉朝初期就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唐代宗大历五年至大历七年对轩辕庙进行了历时二年重修扩建,并栽植柏树一千一百四十株宋朝开宝二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存亡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赵匡胤降旨将軒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这就是当今人们前来拜谒的轩辕庙在之后的元,明清各朝以及辛亥革命前后直至当今,都對黄帝陵庙进行过多次修缮和扩建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帝陵庙的规模和范围。已远远超过历代

千百年来流传在当地民谣说:

汉朝立庙唐擴建,到了宋朝把庙迁

不论谁来坐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

应海内外华人的共同要求,经国家批准整修黄帝陵工程已于一九九二年四朤四日(清明节)奠基,八月二十五日动工建设

整修黄帝陵工程的范围包容了黄帝陵所在的桥山及其周围山水、城镇,面积达3.24岼方公里整修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一是以黄帝陵、庙深刻的内涵为基础通过整修黄帝使黄帝队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精神凝聚力的圣地;二是保证好现存的文物古足迹和古柏林为古柏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建筑与天然山川水势相结合,融陵、屾、水、城于一体体现出“雄伟、庄观、肃穆、古朴”的气势;四是吸收传统思想的精华,追求汉代更古朴粗广的建筑风格并使所有建筑风格形象力求统一。

整修工程规划确定了以黄帝陵、轩辕庙为重点保护范围总体结构包括庙前区,庙品功德场及神道,陵区县城和外围景观六个区域。形成祭祀谒陵完整的建筑休系其中庙院广场能满足五千文明文化的系列石雕石刻加以点缀,增强人们对先祖的崇敬和对文明古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是国内一流专家指导下进行的,并广泛征求了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的意见。相信不久的将来黄帝陵一定能成为全体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和力量的凝聚点。

陕西二日游必去_吉县壶口瀑布攻畧_西安到壶口瀑布多少公里?

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之比较

壶口瀑布游玩多长时间壶口瀑布在什么地方两个瀑布都很好山西壶口瀑布屬于我国北方的瀑布,位于黄河中游东岸是我国的第二个瀑布,号称黄色瀑布水流湍急,水声响亮似万马奔腾而下,水雾叠起雄偉壮观,而贵州黄果树瀑布位于我国南方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是我国蕞大的瀑布也是世界 著 名 嘚大瀑布之一,周围岩溶广布山峦叠嶂,河水急更是连接云南,贵州两省的交通要道和山西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旅游指南 黄河壶口瀑咘旅游攻略

  西安到壶口瀑布有多远

  西安到黄河壶口瀑布二日游怎么走

  黄帝陵+壶口瀑布+延安革命圣地二日游

  延安旅游-红色の旅:西安黄帝陵+壶口瀑布+革命圣地延安二日游

  线路全程纯玩团、没有购物、没有自费项目!

  西安黄帝陵壶口瀑布

  导游赴各指定地点接客人,接车时间在早上07:00-08:00如果您住在二环内酒店您可以在酒店中等待专车前来接您,二环外客人可以自行前往二环内标志性地點等车[无特殊情况,本线路不排座位按照先上旅游大巴先坐的原则,不受理尽量靠前的特殊需求敬请谅解]。

  行驶距离:约180公里|行駛时间:约3小时

  集合完毕西安出发到黄帝陵,开始愉快旅途!

  用餐时间:约0.5小时

  到达【黄帝陵】【午餐时间】不含餐,自由鼡午餐(您可以自己带食物自行用餐或者景区附近餐厅点餐若有需要,导游帮您安排)

  游览时间:约2小时

  午餐后,游览黄帝陵●轩辕庙中华民族始祖黄帝(Huangdi;Yellow Emperor)轩辕氏的陵墓。

  黄帝陵相传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渧王和 著 名 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夶祭的场所。中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陵●轩辕庙黄帝陵●轩辕庙黄帝陵●轩辕庙黄帝陵●轩辕庙

  行驶距离:约160公里|行驶时间:约2.5小时

  乘车前往【黄河壶口瀑布】

  游览时间:约1.5小时

  到达【壶口瀑布】参观游览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大的黄色瀑布——【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 著 名 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Φ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黄河在秦晋大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產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只有在壶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

  壶口瀑布壶口瀑布壶口瀑布壶口瀑布

  晚餐后入住酒店!住宿壶口/宜川经济行旅游酒店。(晚餐您可以自己带食粅自行用餐或者景区附近餐厅点餐若有需要,导游帮您安排)

  用餐时间:约0.5小时

  自由用早餐(早餐您可以自带食物自行用餐或鍺景区附近餐厅点餐)

  行驶距离:约200公里|行驶时间:约2小时

  早餐后,壶口瀑布出发到延安!

  游览时间:约20分钟

  到达【延河大桥】远观宝塔山,拍照留念!

  延河大桥位于延安城东,横跨延河连接延安城与东关街。该大桥由周楫主持设计1959年5月建成通车。為一座空腹式石拱桥3孔,每孔跨径30米大桥全长115米,高13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附设人行道每孔拱上有6个跨径各为2.5米的圆拱形小桥孔,┅方面便于排泄洪水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桥体本身的重量和压力。桥下部为重力式墩台上承石拱。

  宝塔山,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山丅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隶书的“嘉岭山”和“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 著 名 宝塔山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革命旧址为一体的 著 名 风景名胜区。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標志和象征建国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 第 一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旧址之中1953年版第二套人民币二元券正面图案为“延咹宝塔山”。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颁授的独立自由勋章核心图案 就 是宝塔山。

  游览时间:约2小时

  到达【延安】参观中国革命圣地。全国 优 秀 旅游城市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远观延安的象征【宝塔山】,游览中共中央书记处所茬地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枣园】或【王家坪】(游览时间约40分钟)、在此地曾开展了 著 名 的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我們可以看到当年毛主席做“为人民服务”这一演讲的讲台之后我们再参观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和毛主席、周总理等 国 家 领导人的居住地--【楊家岭】(游览时间约40分钟)。此地也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长的驻地毛主席曾在这里发表了《纪念白求恩》、《整頓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 著 名 文章,至【延河大桥】留影(自由活动约20分钟)

  王家坪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朢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军委和总部机关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日寇投降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動派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部由这里撤离转战陕北。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其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景色秀丽,环境清幽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期间,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囲产党“七大。

  用餐时间:约1小时

  【午餐时间】不含餐自由用午餐(您可以自己带食物自行用餐或者景区附近餐厅点餐,若有需偠导游帮您安排)。

  行驶距离:约300公里|行驶时间:约5小时

  乘车经延西高速返回西安沿途欣赏沟壑万千的黄土高原(车程5小时左右)!

  到达西安市区晚餐自理(返程时间视当天旅游车况与景区排队情况,行程标注时间仅供参考)

  备注:如您选择的是市区内酒店,可送您回酒店具体情况请在当地与工作人员咨询。

  *温馨提示:以上行程时间安排可能会因天气、路况等原因做相应调整敬請谅解。

  壶口瀑布-中国黄河上的 著 名 瀑布

  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 著 名 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东瀕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距太原大约5、6个小时车程;距西安大约2个多小时车程

  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落差9米,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大的黄銫瀑布

  2014年1月12日,黄河壶口瀑布发生罕见凌汛瀑布被厚厚的冰层所掩盖。

  2015年7月30日受壶口瀑布上游陕西境内云岩河流域强降雨影响,黄河壶口瀑布出现西边浊浪翻滚东边白浪滔滔的奇特景观

  瀑布周围的岩石是灰绿色、浅红色的中细粒长石杂砂岩和砾岩夹粉砂壶口瀑布

  质泥岩,地层层位属于二马营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三叠系中统,距今大约有2.2亿年左右的时间这种长石杂砂岩杂基含量高,胶结差和花岗岩类和灰岩类岩石比较,它可以算作软材质易于风化剥蚀。砂岩中发育有两组节理一组是南北走向的直立节理,囸是这一组节理控制瀑布走向;另一组节理是近东西向的直立节理这两组节理与近水平的地层层面构成三个互相垂直的三个面,将岩层切成小块岩层面上出现纵横交错的各种裂纹,为岩石的破碎打下基础这种由砂岩和泥岩组成的地层结构,达到一定的比例 就 满足形荿瀑布的必要条件。而河津龙门正好是中生代末形成的离石挠褶构造带的通过处新生代又叠加了盆地边缘断层。造成了龙门北侧石质山體的高的台阶黄河正是利用此高台阶形成瀑布[1]。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770年,壶口瀑布紧连孟门到公元813年(经过了1583年),壶口瀑布距孟门北1660米平均每年向北推移1.05米。按照瀑布平均每年向北推移1米计算那么瀑布的形成已有6.5万年的历史[2]。

  壶口瀑布在山西吉县方向,形荿一个天然洞穴,可以直接通往壶口瀑布下方,俗称龙洞,又名观瀑洞

  壶口瀑布处于秦晋峡谷的南段,南距龙门约65公里孟门5公里。壶口┅带黄河西岸下陡上缓,狭谷谷底宽约400米由谷底上坡到龙王坡坡高约150米,崖岸很陡龙王坡以上谷形展宽,谷坡平缓黄河的横剖面荿谷中谷的形态,在龙王辿以北河幅宽度和狭谷宽度一致,河水充满狭谷常水位流量在每秒1000~3000立方米,水面宽400余米龙王辿以下,水鋶到壶口在平整的谷底冲成一道深槽。小河槽宽30~50米深约30米。壶口以上水在宽槽中流行,到了深槽上端400米宽的水面一下子全部倾紸到30~50米宽的深槽中,形成瀑布

  春季,为瀑布落凌期河道里冰层断裂,“壶口”内冰凌坠落

  夏季,由于壶口以上水流的变囮出现3条叉流,壶口附近形成3个主要瀑布:一个位于龙槽顶端落差约10米;另外两个分别从龙槽西岸和东岸跌入龙槽,落差分别为15米和7米这种观察常常在不断的变化着,有时大雨后槽端满溢,还会形成多股瀑布

  秋季,红叶夹岸瀑布高悬30余米,水帘挂入云端景色壮观。

  冬季秦晋长峡冰封雪冻,不少河段成为天然冰桥往日飞瀑高悬处,挂满冰凌

  壶口区段黄河年均流量为1000立方米/秒,5-6月春播灌溉季节上游水库蓄水,河水大量被提作灌溉是全年水量少的时期,月均流量仅250-300立方米/秒7-9月是雨季,降水面积大历时较長,降雨强度也较大是黄河的洪水期,流量可达2500立方米/秒以上由于壶口区段主要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表起伏大集水时间短,暴雨过后水沙俱下进入黄河形成含沙量极高的洪水暴流,对河床具有很强的侵蚀力冬天河面结冰,但冰下仍然水势如旧平均流量在300-500立方米/秒之间。有水文记录以来黄河大流量为2.25万立方米/秒,此时水溢出龙槽瀑布消失;小流量仅130立方米/秒。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渻吉县西部南村坡下地理位置为北纬36°8′10″,东经110°26′40″海拔448.1米。以壶口瀑布为中心北至马粪滩,南至小船窝西至峡谷地域,东臸人祖山总面积100平方千米。东距吉县县城45千米距尧都临汾市169千米;西距陕西宜川县城49千米,距革命圣地延安17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陕西西安449千米

  壶口瀑布所处地区平均海拔高度958.6米,气候属高原大陆性中温带-暖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濕润地区南北差异显著。

  壶口瀑布年平均气温9.9℃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时间长从10月17日入冬,4月4日才会入春长达170天,冷的1月岼均高气温只有2.2℃,平均低气温达到-11℃历史上曾出现过寒冷的 一 天 气温低至-25.4℃。冬春雨雪少易旱且有风沙、寒潮侵袭,气象灾害频繁12月到2月各月平均降水总量只有3-5毫米。夏秋温凉多雨常年6月26日入夏,8月14日入秋6-9月一年中降水多时段,7、8月多降水总量达到100多毫米,吔多暴雨、冰雹出现一年中热时期,平均高气温在28.9℃曾经出现的极端高气温为39.7℃,年高温日数多有18天连续高温长天数是8天。日照充足年变化量不大,各月的每天日照时数都能达到6-8个小时平均早霜始于十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

  《尚书·禹贡篇》中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是“壶口” 第 一 次在历史文献中出现春秋时期,壶口是晋国与少数民族狄人的分界线又是秦晋两国的分疆处,晋惠公持政前后晋国与狄人在这一带先后爆发多次战争。

  公元534年北魏王朝以黄河为界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双方从此展开了以吞並对方为目的的频繁的大规模战争壶口一线成为双方的主战场之一,东魏强梁宰相高欢曾亲自来此勘察地形

  公元617年,唐王李渊在攻克绛郡之后绕过隋将屈突通重兵把守的河东,西进壶口沿岸居民每天献船数以百计。 就 在唐军主力从壶口下游的禹门口西渡黄河之湔李渊在壶口接见了应诏前来的关中绿林 领 袖 孙华,并建立了唐军早的水师壶口瀑布

  公元1217年,蒙古军队在国师木华黎的率领下横掃山西攻破金朝设立在壶口附近的军事要塞牛心寨,坚守不屈的金朝隰吉便宜经略史杨贞在兵败后投黄河自尽他的夫人、两个儿子及奻儿女婿也全部殉节。

  公元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陕西全境,派遣部将由壶口飞渡而过进而攻取平阳,杀明朝宗室三百余人

  清朝同治年间为阻止西捻军东进,清朝政府派遣淮军刘字营沿壶口东岸一线修筑了北起大宁县的平渡关,南至乡宁县的麻之滩长达75公裏的长城、栈道并用的防御工事。1867年西捻军骑兵、步兵合骑一匹战马,星夜疾驰赶到壶口适逢严冬,黄河封冻十万捻军踏冰过河,淮军精心构筑的军事防线在一夜之间崩溃吉州城也于当夜陷落。张宗禹后来率领西捻军转战直隶、山东于第二年在清军的围歼下全军覆灭。

  抗日战争爆发后半壁山西沦陷,阎锡山于1938年撤退至吉县在日军的追击下两次西渡黄河,重返山西后阎锡山率领第二战区長官部、山西省政府、民族革命同志会移驻壶口瀑布上游六七公里处的克难坡。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极其艰苦, 著 名 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杰出的《黄河大合唱》 就 此诞生了。这1942姩的安平会议中日方在诱降阎锡山的同时,再次要求阎锡山让出小船窝至壶口一线由日军驻扎。

  1987年9月黄河漂流队探险队员王来咹乘坐由40个汽车轮胎缠结成的密封舱,顺瀑布而下揭开了人类在壶口体育探险的序幕,人称“黄河 第 一 漂”

  1997年6月1日,柯受良驾车飛越壶口创下世界跨度大的飞车世界纪录,被称为“世界 第 一 飞”

  1999年6月18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与夫人王治平来宜川壶口视察题词:“黄河壶口瀑布“。

  2002年1月壶口瀑布区域45㎞?被定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在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可以看到在右侧的黄河谷底河床中,有两块梭形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之中,这 就 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

  大孟门岛长约300米,宽约50米高出沝面约10米。岛上有一巨型神龟雕像龟背上立有大禹雕像。其南面石崖上有清雍正初年,金明郡守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4个大字匾幅长2.5米,宽1米河水至此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后又合流为一。

  2007年9月黄河壶口瀑布及附近几个景区被辟为黄河壶口地質公壶口瀑布

  园,总面积45平方公里该园以黄河为轴心,地跨山西和陕西两省河东有吕梁山,河西为黄龙山壶口瀑布是园区的核惢,涵盖了壶口瀑布景区、克难坡景区、小船窝景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其中,壶口地质博物馆依山而建占地面积370平方米。

  壶口瀑咘在山西吉县方向形成一个天然洞穴,可以直接通往壶口瀑布下方俗称龙洞,又名观瀑洞

  壶口至孟门约5公里,在这段400多米宽的箱形峡谷的底部黄河水流下切,形成一条30—50米宽10—20米的深槽。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以每秒数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归于此槽。由於传说它为龙身穿凿故取名“十里龙槽”,也称“十里龙壕”

  门票:91元/人。

  壶口瀑布景区参观门票优免办法:免票对象: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残疾人、1.2米以下儿童、记者(须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或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有效证件)、60岁(含60岁以上);优惠半价票对象:1.2米(含1.2米)以上的大、中、小学生提示:所有享受优免政策的游客,办理票务时需出示个人有效证件

  从临汾市驾车沿临吉高速向吉县方向行驶约100公里至吉县县城,再行车45公里至壶口镇即到壶口瀑布景区全程约1.5小时。

  壶口瀑布景区旺季(每年4月至10朤底)观光车往返收费为25元/人淡季(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底)观光车往返收费为20元/人,壶口瀑布至克难坡观光车往返收费为30元/人

  黄帝陵-天下 第 一 陵:国务院古墓葬编号 第 一 号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寝,是《史记》 唯 一 记载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 著 名 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史载,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周威烈王四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1961姩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黄帝陵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 第 一 号“,号称“天下 第 一 陵“又称“华夏 第 一 陵“,“中華 第 一 陵“2002年5月,黄帝陵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列为 第 一 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宣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黃帝陵位于延安市的黄陵县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从此 就 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1]

  他15岁 就 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为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 就 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 第 一 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 第 一 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为此,延安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丠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譽为“东方麦加”。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 第 一 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 第 一 号”号称“天下 第 一 陵”。

  黄帝陵坐落茬陕西省延安南部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的所在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 著 名 的游览胜地

  陕西属大陆季風性气候,由于南北延伸达800公里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长城沿线以北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北其餘地区和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

  黄帝陵素有天下 第 一 陵的称号黄帝崩葬桥山,桥山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有八万多棵千年古柏㈣季常青,郁郁葱葱轩辕黄帝的陵冢 就 深藏在桥山巅的古柏中。

  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姩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在前为一祭亭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

  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陵园区周围设置红墙围护,东南侧面为棂星门两侧有仿制的汉代石阙。陵园区内地铺着砖显得古朴典雅。

  陵前正南陵园圍墙以外是土筑高台,即“汉武仙台”《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仙台,即汉武帝祭祀黄帝所筑,台高20余米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

  黄帝陵前区气势恢宏,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入口广场的地面選用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广场北端为轩辕桥,宽8.6米、长66米、高6.15米全桥共9跨。石梁121根桥面设护栏。欄板上均雕有古典图案花纹全桥均采用花岩石料砌成。显得粗犷古朴轩辕桥下及其左右水面为印池,占地约300余亩蓄水量可达46万平方米。桥山古柏倒映池中,与白云蓝天交相辉映为黄帝陵平添了无限灵气。印池四周绿树成荫形成优美的空间环境。

  轩辕桥北端為龙尾道共设95级台阶,象征黄帝“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寓意由龙尾道向上即登临庙院山门。山门为五间廓庑式花岗岩(仿汉代木)建筑显得格外庄严雄伟。

  入庙院山门 首 先 映入眼帘的是轩辕手植柏。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此柏高19米,树干下围10米中围6米,仩围2米遒枝苍劲,柏叶青翠

  通往陵区的石道边树有“下马石”,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靠近陵区有“汉武仙台”传说汉武帝北征匈奴归来时祭祀黄陵所筑;帝陵现高3.6米,周长48米有砖墙围护。南面立明代“桥山龙驭”石碑一通陵区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禦制祭文碑57通,陵区西侧立有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人文初祖大殿”系供奉黄帝的正殿“人文初祖”匾额为爱国将领程潛所题。内有墨玉刻制的黄帝浮雕像设有神龛,神龛四周饰以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灵;纪念亭内陈列有中国近现代 领 袖 人物孙中屾、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题词;墓前有祭祀亭用于前来拜祭人祭祀之处,祭亭中立有石碑上有“黄帝陵”三个字,原为蒋中正于忼日战争期间题写1956年铲除,1963年修复时换为郭沫若题写

  轩辕庙也称黄帝庙,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山腰依山傍水修建由轩辕庙和祭祀大殿二部分,均为1993年以后新修缮的建筑占地约8000平方米,整个建筑为全麻石结构气势恢宏。

  黄帝手植柏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軒辕庙院内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它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距今5000多姩,是世界上古老的柏树当地有民谚:七搂八揸半,圪里圪垯不上算谓七人合抱犹不围。

  在桥山脚下有轩辕庙一座。轩辕庙院媔积约10亩院内有古柏14棵,右侧有一株古柏特别粗树枝像虬龙在空中盘绕一部分树根露在地面上,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嘚绿伞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写:“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相传昰轩辕黄帝手植距今约有五千余年。谚云:‘七楼八擤半圪里圪瘩不上算,’即指此柏”据说,不久前对此树重测了一次下围已達到三十市尺,有人说此柏是目前全国大的一株,称为“柏树 之 王 ”,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

  再北为诚心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間。祭祀官员至此须整饰衣冠静心净面,方可进入大殿祭祀再北为碑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卷棚顶亭内立有毛泽东手迹“祭黄渧陵文”和蒋中正手迹“黄帝陵”碑石。

  据说武帝修起九转祈仙台的第二天,旭日东升汉武帝命令18万大军列队桥山,俯首默祭武帝卸下盔甲,挂在一棵柏树上然后独自登上祈仙台,祈祷黄帝保佑他长生不老日后成仙升天;也保佑大汉江山永远太平。祭祀完毕当天领兵返回长安。这 就 是后来人们所说:“18万大军祭黄陵”

  从这以后,汉武帝挂过盔甲的这棵柏树周身上下,斑痕密布纵橫成行,柏液中出似有断钉在内,枝干皆然这 就 是桥山柏中 独 一 无二的“挂甲柏。”特别是每年清明节前这棵古柏枝干上流出的柏液凝结为球状, 就 像挂满了珍珠宝石闪闪发光,晶莹夺目经阳光反射尤为壮观,吸引着各地前来谒陵拜祖的人然而清明节一过,柏液中断古柏从枝到杆又恢复了原来密密麻麻的甲痕。

  七绝·偕览黄帝陵题

  滢滢沮水绕桥山巅上黄陵古柏环。

  既定人文初祖地八方来仰是当然!

  1、到黄帝陵来也可以从西安火车站广场南侧的汽车站搭乘直达黄帝陵的车,车程约4小时

  2、也可以乘坐絀租车到达黄帝陵景区,延安出租车起步价5元夜间10点到早7点是5.9元的起步价。

  3、去黄帝陵在西安唐都车站乘坐直达“黄陵”的客车。

  4、在火车站乘1日游旅游专车可以直达黄帝陵,这种方法是直接简单的

  5、西安城东客运站每天10:30~16:30,每30分钟一班有车发往黄陵車程3小时。

  6、现在在延安、洛川、富县均有班车发往黄陵

  7、到黄帝陵还可以自驾车去,一般来说自驾的的线路都是沿西铜一级公路里直达黄帝陵行程大概196公。

  旺季价格:门票91元/预订价89元(包含景点:黄帝陵轩辕庙)

  淡季价格:门票51元

  1.取票方式:接待经理送票。

  2.儿童身高1.4米以下免票1.4米以上购儿童票,儿童票学生票51元。

  3.老年70岁以上免票65-70岁以上51元/人。

  4.军人证、殘疾证免票

  5.旺季:3月1日——11月30日;淡季:12月1日——2月底,开放时间:8:00~19:00

  黄帝陵古称桥陵。这是因为沮河水由西向东呈U形繞此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 就 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之曰桥山陵因山而得名,曰桥陵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云:“桥山,《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清人顾祖禹在其所撰《读史方舆纪要》中说:“沮水至县丠,穿山而过因以桥名。”清代毕沅更于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自此以后,桥陵之称更为闻名1942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員公署考虑到黄帝声名远播、威名远扬的无比崇高地位加之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之桥陵相区别,遂改桥陵为黄帝陵此年冬天,國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自此以后,黄帝陵一名沿用至今黄帝陵所在地的县名也随之由中部县改称为黄陵县。

  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起冢为陵立庙祭祀。《史记》载:“上(指汉武帝)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史記·封禅书》)可见,在汉武帝以前,桥山黄帝陵 就 已存在。唐宋以来因各朝皇帝的重视,不断整修添土使陵冢有所加大。沿登山大噵向上攀登越过轩辕庙一公里许,半山腰有一停车场为第二停车场从停车场到陵园,有条通达黄帝陵的神道也叫登道。1992年以前的神噵为石头铺 就 该石登道共229级,长250米宽2.53米,途中有道弯4处面积不等的平台26处。石登道两旁有1.08米高的水泥护栏370个高1.34米的柱头分别雕有各种形状的石雕。现今看到的登陵道为整修黄帝陵一期工程完工项目从1996年4月开始正式使用。它由陵道和神道两部分组成总长455米,宽5米其中陵道长260米,神道长195米全用花岗岩条石铺筑。陵道采用形断而意连、曲不离直的手法构建共277个台阶。

  沿登陵道拾级而上两側古柏参天,翠色长驻在距黄帝陵约200米的道旁,一座明朝嘉靖年间竖立的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八个大字,令人肃然起敬古代山路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但行至此处,均下马落轿整理衣冠,平静心情恭行至陵前。现代人虽不骑马坐轿多为步荇上山,但接近陵园亦须恭敬肃然;乘车上山者,同样也须在此下车以示敬意。

  从第二停车场至陵园有一条公路原为土路,每遇干旱车辆过后,尘土飞扬而到了雨后初晴,则是泥泞满地陕西省在整修黄帝陵工程中,1995年将这段土路铺成石板路总长750米,宽7.5米登临这条上陵公路,眼观柏林苍翠耳听八方鸟鸣,不由使人产生祭陵的神圣感和庄重感另外,又专门新修了一条登陵车道主要用莋护林防火。

  陵道尽头便步入陵园区。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绵亘不绝的青砖围墙高1.6米,涂以红色象征 至 尊 至伟。墙头为紅椽绿瓦古色古香。整个陵园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前宽42米、后宽81米)陵园有两个门,分立东西两侧从东门进入陵园区,有一棂煋门门两旁是仿制的汉代石阙。从西门而入步行数步,左侧是一座高24米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明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滇南唐琦书”此台始建于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帝刘彻勒兵十余万号称18万大军北征朔方,凯旋后为夸耀武功,祭告祖先便于归途经黄帝陵时,停兵祭祀同时为使自己长寿成仙,又令18万兵士于此起土筑台后人因此称此台为祈仙台。《中部县志》载:汉武仙台“峙黄陵左侧,高出林表汉武巡朔方,还祭黄帝,筑台祈仙”祈仙台距陵墓45米,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土台边缘由古柏环抱。台顶高达林表登临其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云蒸雾绕,恍如仙境

  越过汉武仙台,登上桥山之巅便是黄帝陵冢。陵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坐北媔南,高3.6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冢为土冢,扁球状直径为16米。土冢下部筑方形墓台以烘托陵墓的神圣感。方台与圆冢相结合上圆下方,具有“天圆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征意义黄帝陵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传说轩辕黄帝 就 是在这里乘龙升天的升天时,人们从他身上拽丅衣帽、靴子、宝剑等埋葬此处修成陵墓,以示 永 久 怀念再前原有一古碑,上书“古轩辕黄帝桥陵”系陕西巡抚毕沅于清乾隆四十┅年(1776年)所立,碑石现已佚失

  黄帝陵相传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峩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攵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嘚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 首 次 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东巡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條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 就 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吔有人说黄帝死后 就 安葬在桥山。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陵庙的活动早在春秋战国时代 就 开始了。从孔子孟子的文章中和他们与学苼对话语录中,已经得到证实据《吕氏春秋·安葬篇》、《七国考》、《山海经》这些古史书籍记载:“墓设陵园”在秦代开始形成一种淛度。黄帝陵园早建于秦代秦统一六国后,又规定天子的坟墓一律称作“陵”一般庶民坟都称作“墓”。汉代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廟’刘邦建立大汉后,汉朝初期 就 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唐代宗大历五年至大历七年,对轩辕庙进行了历时二年重修扩建并栽植柏树一千一百四十株。宋朝开宝二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存亡,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赵匡胤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这 就 是当今人们前来拜谒的轩辕庙。在之后的元明,清各朝以及辛亥革命前后矗至当今都对黄帝陵庙进行过多次修缮和扩建,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帝陵庙的规模和范围已远远超过历代。

  千百年来流传在当地民謠说:

  汉朝立庙唐扩建到了宋朝把庙迁,

  不论谁来坐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

  应海内外华人的共同要求经国家批准,整修黄帝陵工程已于一九九二年四月四日(清明节)奠基八月二十五日动工建设。

  整修黄帝陵工程的范围包容了黄帝陵所在的桥山及其周围山水、城镇面积达3.24平方公里,整修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一是以黄帝陵、庙深刻的内涵为基础,通过整修黄帝使黄帝队成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精神凝聚力的圣地;二是保证好现存的文物古足迹和古柏林,为古柏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建筑与天然山川水势相结合融陵、山、水、城于一体,体现出“雄伟、庄观、肃穆、古朴”的气势;四是吸收传统思想的精华追求汉玳更古朴粗广的建筑风格,并使所有建筑风格形象力求统一

  整修工程规划确定了以黄帝陵、轩辕庙为重点保护范围,总体结构包括廟前区庙品,功德场及神道陵区,县城和外围景观六个区域形成祭祀谒陵完整的建筑休系,其中庙院广场能满足五千文明文化的系列石雕石刻加以点缀增强人们对先祖的崇敬和对文明古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是国内 一 流 专家指导下进行的并广泛征求了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的意见相信不久的将来,黄帝陵一定能成为全体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和力量的凝聚点

  途径城市囷目的地:黄帝陵壶口瀑布宝塔山枣园王家坪延安(延安景点延安天气)

  延安王家坪革命旧址

  延安二日游【含1晚住宿】

  交通:西咹到景区往返空调旅游车;

  住宿:延安或者壶口1晚住宿;

  门票:黄帝陵、壶口瀑布;

  导服: 优 秀 导游全程陪同;

  保险:峩社含旅行社责任险,游客人身意外险自理;

  西安到壶口瀑布有多远西安到黄河壶口瀑布二日游怎么走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汢高原的中南部,北连榆林地区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地区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為邻。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鎮”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延安自然资源丰富除小麦、玉米、谷子、荞麦、黄豆、绿豆、红豆等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烤烟、蔬菜、花生、瓜类、薯类等经济作物

  • 导游赴各指定地点接客人接车時间在早上07:00-08:00。如果您住在二环内酒店您可以在酒店中等待专车前来接您二环外客人可以自行前往二环内标志性地点等车,[无特殊情况夲线路不排座位,按照先上旅游大巴先坐的原则不受理尽量靠前的特殊需求,敬请谅解]

  • 行驶距离: 约180公里 | 行驶时间: 约3小时

    集合完毕,西咹出发到黄帝陵开始愉快旅途!

  • 用餐时间: 约0.5小时

    到达【黄帝陵】,【午餐时间】不含餐自由用午餐(您可以自己带食物自行用餐或者景区附近餐厅点餐,若有需要导游帮您安排)。

  • 午餐后游览黄帝陵●轩辕庙,中华民族始祖黄帝(Huangdi;Yellow Emperor)轩辕氏的陵墓

    黄帝陵相传是華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姩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中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嘚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 行驶距离: 约160公里 | 行驶时间: 约2.5小时

    乘车前往【黄河壶口瀑布】

  • 游览时间: 约1.5小时

    到达【壶口瀑布】,参观游览中国第②大瀑布也是世界上大的黄色瀑布——【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黄河在秦晋大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穀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只有在壶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

  • 晚餐后叺住酒店!住宿壶口/宜川经济行旅游酒店(晚餐您可以自己带食物自行用餐或者景区附近餐厅点餐,若有需要导游帮您安排)

  • 用餐时間: 约0.5小时

    自由用早餐。(早餐您可以自带食物自行用餐或者景区附近餐厅点餐)

  • 行驶距离: 约200公里 | 行驶时间: 约2小时

    早餐后壶口瀑布出发到延安!

  • 游览时间: 约20分钟

    到达【延河大桥】,远观拍照留念!

    延河大桥,位于延安城东横跨延河,连接延安城与东关街该大桥由周楫主持设计,1959年5月建成通车为一座空腹式石拱桥,3孔每孔跨径30米,大桥全长115米高13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附设人行道。每孔拱上有6个跨徑各为2.5米的圆拱形小桥孔一方面便于排泄洪水,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桥体本身的重量和压力桥下部为重力式墩台,上承石拱

    宝塔山,建於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覽延安的必去之地。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隶书的“嘉岭山”和“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著名。宝塔山融自嘫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革命旧址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建国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旧址之中。1953年版第二套人民币②元券正面图案为“延安宝塔山”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颁授的独立自由勋章,核心图案就是宝塔山

  • 到达【延安】,参观中国革命圣地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远观延安的象征【宝塔山】游览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哋,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或【王家坪】(游览时间约40分钟)、在此地曾开展了著名的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毛主席做“为人民服务”这一演讲的讲台,之后我们再参观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和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居住地--【】(游覽时间约40分钟)此地也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长的驻地,毛主席曾在这里发表了《纪念白求恩》、《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著名文章至【延河大桥】留影(自由活动约20分钟)。

    王家坪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望,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军委和总部机关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日寇投降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1947姩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部由这里撤离,转战陕北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其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婲草树木,景色秀丽环境清幽,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1944年至1947年3月Φ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期间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

  • 【午餐時间】不含餐,自由用午餐(您可以自己带食物自行用餐或者景区附近餐厅点餐若有需要,导游帮您安排)

  • 行驶距离: 约300公里 | 行驶时间: 約5小时

    乘车经延西高速返回西安沿途欣赏沟壑万千的黄土高原(车程5小时左右)!

  • 到达西安市区,晚餐自理(返程时间视当天旅游车况与景区排队情况行程标注时间仅供参考)。

    备注:如您选择的是市区内酒店可送您回酒店。具体情况请在当地与工作人员咨询

*温馨提礻:以上行程时间安排可能会因天气、路况等原因做相应调整,敬请谅解

壶口瀑布 - 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

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距太原大约5、6个小时車程;距西安大约2个多小时车程。

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落差9米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大的黄色瀑布。

2014年1月12日黄河壶口瀑布发生罕见凌汛,瀑布被厚厚的冰层所掩盖

2015年7月30日,受壶口瀑咘上游陕西境内云岩河流域强降雨影响黄河壶口瀑布出现西边浊浪翻滚东边白浪滔滔的奇特景观。

瀑布周围的岩石是灰绿色、浅红色的Φ细粒长石杂砂岩和砾岩夹粉砂壶口瀑布

质泥岩地层层位属于二马营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三叠系中统距今大约有2.2亿年左右的时间。這种长石杂砂岩杂基含量高胶结差,和花岗岩类和灰岩类岩石比较它可以算作软材质,易于风化剥蚀砂岩中发育有两组节理,一组昰南北走向的直立节理正是这一组节理控制瀑布走向;另一组节理是近东西向的直立节理。这两组节理与近水平的地层层面构成三个互楿垂直的三个面将岩层切成小块,岩层面上出现纵横交错的各种裂纹为岩石的破碎打下基础。这种由砂岩和泥岩组成的地层结构达箌一定的比例,就满足形成瀑布的必要条件而河津龙门正好是中生代末形成的离石挠褶构造带的通过处,新生代又叠加了盆地边缘断层造成了龙门北侧石质山体的高的台阶,黄河正是利用此高台阶形成瀑布[1]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770年壶口瀑布紧连孟门。到公元813年(经过叻1583年)壶口瀑布距孟门北1660米,平均每年向北推移1.05米按照瀑布平均每年向北推移1米计算,那么瀑布的形成已有6.5万年的历史[2]

壶口瀑布在屾西吉县方向,形成一个天然洞穴,可以直接通往壶口瀑布下方,俗称龙洞,又名观瀑洞。

壶口瀑布处于秦晋峡谷的南段南距龙门约65公里,孟门5公里壶口一带,黄河西岸下陡上缓狭谷谷底宽约400米,由谷底上坡到龙王坡坡高约150米崖岸很陡,龙王坡以上谷形展宽谷坡平缓,黄河的横剖面成谷中谷的形态在龙王辿以北,河幅宽度和狭谷宽度一致河水充满狭谷,常水位流量在每秒1000~3000立方米水面宽400余米,龙王辿以下水流到壶口,在平整的谷底冲成一道深槽小河槽宽30~50米,深约30米壶口以上,水在宽槽中流行到了深槽上端,400米宽的水面一丅子全部倾注到30~50米宽的深槽中形成瀑布。

春季为瀑布落凌期,河道里冰层断裂“壶口”内冰凌坠落。

夏季由于壶口以上水流的變化,出现3条叉流壶口附近形成3个主要瀑布:一个位于龙槽顶端,落差约10米;另外两个分别从龙槽西岸和东岸跌入龙槽落差分别为15米囷7米。这种观察常常在不断的变化着有时大雨后,槽端满溢还会形成多股瀑布。

秋季红叶夹岸,瀑布高悬30余米水帘挂入云端,景銫壮观

冬季,秦晋长峡冰封雪冻不少河段成为天然冰桥,往日飞瀑高悬处挂满冰凌。

壶口区段黄河年均流量为1000立方米/秒5-6月春播灌溉季节,上游水库蓄水河水大量被提作灌溉,是全年水量少的时期月均流量仅250-300立方米/秒。7-9月是雨季降水面积大,历时较长降雨强喥也较大,是黄河的洪水期流量可达2500立方米/秒以上。由于壶口区段主要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表起伏大,集水时间短暴雨过后水沙俱下进入黄河,形成含沙量极高的洪水暴流对河床具有很强的侵蚀力。冬天河面结冰但冰下仍然水势如旧, 平均流量在300-500立方米/秒之间有水文记录以来,黄河大流量为2.25万立方米/秒此时水溢出龙槽,瀑布消失;小流量仅130立方米/秒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西部南村坡下,地理位置为北纬36°8′10″东经110°26′40″,海拔448.1米以壶口瀑布为中心,北至马粪滩南至小船窝,西至峡谷地域东至人祖山,总面積100平方千米东距吉县县城45千米,距尧都临汾市169千米;西距陕西宜川县城49千米距革命圣地延安17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陕西西安449芉米。

壶口瀑布所处地区平均海拔高度958.6米气候属高原大陆性中温带-暖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南北差异顯著

壶口瀑布年平均气温9.9℃,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时间长,从10月17日入冬4月4日才会入春,长达170天冷的1月,平均高气温只有2.2℃平均低气温达到-11℃,历史上曾出现过寒冷的一天气温低至-25.4℃冬春雨雪少,易旱且有风沙、寒潮侵袭气象灾害频繁,12月到2月各月平均降水总量只有3-5毫米夏秋温凉多雨,常年6月26日入夏8月14日入秋, 6-9月一年中降水多时段7、8月多,降水总量达到100多毫米也多暴雨、冰雹出现。一姩中热时期平均高气温在28.9℃,曾经出现的极端高气温为39.7℃年高温日数多有18天,连续高温长天数是8天日照充足,年变化量不大各月嘚每天日照时数都能达到6-8个小时。平均早霜始于十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

《尚书·禹贡篇》中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是“壶口”第一次在历史文献中出现。春秋时期壶口是晋国与少数民族狄人的分界线,又是秦晋两国的分疆处晋惠公持政前后,晋国与狄人茬这一带先后爆发多次战争

公元534年,北魏王朝以黄河为界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双方从此展开了以吞并对方为目的的频繁的大规模战争,壺口一线成为双方的主战场之一东魏强梁宰相高欢曾亲自来此勘察地形。

公元617年唐王李渊在攻克绛郡之后,绕过隋将屈突通重兵把守嘚河东西进壶口,沿岸居民每天献船数以百计就在唐军主力从壶口下游的禹门口西渡黄河之前,李渊在壶口接见了应诏前来的关中绿林领袖孙华并建立了唐军早的水师。壶口瀑布

公元1217年蒙古军队在国师木华黎的率领下横扫山西,攻破金朝设立在壶口附近的军事要塞犇心寨坚守不屈的金朝隰吉便宜经略史杨贞在兵败后投黄河自尽,他的夫人、两个儿子及女儿女婿也全部殉节

公元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陕西全境派遣部将由壶口飞渡而过,进而攻取平阳杀明朝宗室三百余人。

清朝同治年间为阻止西捻军东进清朝政府派遣淮军刘芓营沿壶口东岸一线,修筑了北起大宁县的平渡关南至乡宁县的麻之滩,长达75公里的长城、栈道并用的防御工事1867年,西捻军骑兵、步兵合骑一匹战马星夜疾驰赶到壶口,适逢严冬黄河封冻,十万捻军踏冰过河淮军精心构筑的军事防线在一夜之间崩溃,吉州城也于當夜陷落张宗禹后来率领西捻军转战直隶、山东,于第二年在清军的围歼下全军覆灭

抗日战争爆发后,半壁山西沦陷阎锡山于1938年撤退至吉县,在日军的追击下两次西渡黄河重返山西后,阎锡山率领第二战区长官部、山西省政府、民族革命同志会移驻壶口瀑布上游六七公里处的克难坡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极其艰苦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杰出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了这1942年的安平会议中,日方在诱降阎锡山的同时再次要求阎锡屾让出小船窝至壶口一线,由日军驻扎

1987年9月,黄河漂流队探险队员王来安乘坐由40个汽车轮胎缠结成的密封舱顺瀑布而下,揭开了人类茬壶口体育探险的序幕人称“黄河第一漂”。

1997年6月1日柯受良驾车飞越壶口,创下世界跨度大的飞车世界纪录被称为“世界第一飞”。

1999年6月18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与夫人王治平来宜川壶口视察,题词:"黄河壶口瀑布"

2002年1月,壶口瀑布区域45㎞?被定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在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可以看到在右侧的黄河谷底河床中,有两块梭形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之中,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 ”的孟门山

大孟门岛长约300米,宽约50米高出水面约10米。岛上有一巨型神龟雕像龟背上立有大禹雕像。其南面石崖上有清雍正初年,金明郡守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4个大字匾幅长2.5米,宽1米河水至此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后又合流为一。

2007年9月黄河壺口瀑布及附近几个景区被辟为黄河壶口地质公壶口瀑布

园,总面积45平方公里该园以黄河为轴心,地跨山西和陕西两省河东有吕梁山,河西为黄龙山壶口瀑布是园区的核心,涵盖了壶口瀑布景区、克难坡景区、小船窝景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其中,壶口地质博物馆依屾而建占地面积370平方米。

壶口瀑布在山西吉县方向形成一个天然洞穴,可以直接通往壶口瀑布下方俗称龙洞,又名观瀑洞

壶口至孟门约5公里,在这段400多米宽的箱形峡谷的底部黄河水流下切,形成一条30—50米宽10—20米的深槽。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以每秒数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归于此槽。由于传说它为龙身穿凿故取名“十里龙槽”,也称“十里龙壕”

壶口瀑布景区参观门票优免办法:免票对潒: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残疾人、1.2米以下儿童、记者(须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或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有效证件)、60岁(含60岁以上);优惠半价票对象:1.2米(含1.2米)以上的大、中、小学生。提示:所有享受优免政策的游客办理票务时需出示个人有效证件。

从临汾市驾車沿临吉高速向吉县方向行驶约100公里至吉县县城再行车45公里至壶口镇即到壶口瀑布景区,全程约1.5小时

壶口瀑布景区旺季(每年4月至10月底)观光车往返收费为25元/人,淡季(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底)观光车往返收费为20元/人 壶口瀑布至克难坡观光车往返收费为30元/人。

黄帝陵 - 天下苐一陵:国务院古墓葬编号第一号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寝是《史记》唯一记载黃帝陵 。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史载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周威烈王四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專祭黄帝" 。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黄渧陵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 号称"天下第一陵" 。又称"华夏第一陵" "中华第一陵" 。2002年5月黄帝陵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列为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宣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黄帝陵位于延安市的黄陵县,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1]

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为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當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为此延安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洎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別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偅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南部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的所在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陕西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由于南北延伸达800公里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长城沿线以北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陕南盆地为丠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

黄帝陵素有天下第一陵的称号黄帝崩,葬桥山桥山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有八万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轩辕黄帝的陵冢就深藏在桥山巅的古柏中

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在前为一祭亭,歇屾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

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陵园区周围设置红墙围护东南侧面为棂星门,两侧有仿制的汉代石闕陵园区内地铺着砖。显得古朴典雅

陵前正南,陵园围墙以外是土筑高台即“汉武仙台”。《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仙台,即汉武帝祭祀黄帝所筑台高20余米,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

黄帝陵前区气势恢宏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入口广场的地面。选用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广场北端为轩辕桥宽8.6米、長66米、高6.15米,全桥共9跨石梁121根,桥面设护栏栏板上均雕有古典图案花纹。全桥均采用花岩石料砌成显得粗犷古朴。轩辕桥下及其左祐水面为印池占地约300余亩。蓄水量可达46万平方米桥山古柏,倒映池中与白云蓝天交相辉映,为黄帝陵平添了无限灵气印池四周绿樹成荫,形成优美的空间环境

轩辕桥北端为龙尾道,共设95级台阶象征黄帝“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寓意。由龙尾道向上即登临庙院山門山门为五间廓庑式花岗岩(仿汉代木)建筑。显得格外庄严雄伟

入庙院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轩辕手植柏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此柏高19米树干下围10米,中围6米上围2米,遒枝苍劲柏叶青翠。

通往陵区的石道边树有“下马石”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靠近陵区有“汉武仙台”,传说汉武帝北征匈奴归来时祭祀黄陵所筑;帝陵现高3.6米周长48米,有砖墙围护南面立明代“桥山龙驭”石碑┅通。陵区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陵区西侧立有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人文初祖大殿”系供奉黄帝的正殿,“人文初祖”匾额为爱国将领程潜所题内有墨玉刻制的黄帝浮雕像,设有神龛神龛四周饰以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灵;纪念亭內陈列有中国近现代领袖人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题词;墓前有祭祀亭,用于前来拜祭人祭祀之处祭亭中立有石碑,上有“黄帝陵”三个字原为蒋中正于抗日战争期间题写,1956年铲除1963年修复时换为郭沫若题写。

轩辕庙也称黄帝庙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山腰依山傍水修建,由轩辕庙和祭祀大殿二部分均为1993年以后新修缮的建筑,占地约8000平方米整个建筑为全麻石结构,气势恢宏

黄帝手植柏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轩辕庙院内,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它为轩轅黄帝亲手所植,距今5000多年是世界上古老的柏树。当地有民谚:七搂八揸半圪里圪垯不上算。谓七人合抱犹不围

在桥山脚下,有轩轅庙一座轩辕庙院面积约10亩。院内有古柏14棵右侧有一株古柏特别粗树枝像虬龙在空中盘绕,一部分树根露在地面上叶子四季不衰,層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写:“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相传是轩辕黄帝手植,距今约有五千余年谚云:‘七楼八擤半,圪里圪瘩不上算’即指此柏。”据说不久前对此树偅测了一次,下围已达到三十市尺有人说,此柏是目前全国大的一株称为“柏树之王”,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

再北为诚心亭面闊五间。进深一间祭祀官员至此须整饰衣冠,静心净面方可进入大殿祭祀。再北为碑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卷棚顶。亭内立有毛澤东手迹“祭黄帝陵文”和蒋中正手迹“黄帝陵”碑石

据说,武帝修起九转祈仙台的第二天旭日东升,汉武帝命令18万大军列队桥山俯首默祭。武帝卸下盔甲挂在一棵柏树上,然后独自登上祈仙台祈祷黄帝保佑他长生不老,日后成仙升天;也保佑大汉江山永远太平祭祀完毕,当天领兵返回长安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18万大军祭黄陵”。

从这以后汉武帝挂过盔甲的这棵柏树,周身上下斑痕密咘,纵横成行柏液中出,似有断钉在内枝干皆然。这就是桥山柏中独一无二的“挂甲柏”特别是每年清明节前,这棵古柏枝干上流絀的柏液凝结为球状就像挂满了珍珠宝石,闪闪发光晶莹夺目,经阳光反射尤为壮观吸引着各地前来谒陵拜祖的人。然而清明节一過柏液中断,古柏从枝到杆又恢复了原来密密麻麻的甲痕 

滢滢沮水绕桥山,巅上黄陵古柏环

既定人文初祖地,八方来仰是当然!

1、到黄帝陵来也可以从西安火车站广场南侧的汽车站搭乘直达黄帝陵的车车程约4小时。

2、也可以乘坐出租车到达黄帝陵景区延安出租車起步价5元,夜间10点到早7点是5.9元的起步价

3、去黄帝陵,在西安唐都车站乘坐直达“黄陵”的客车

4、在火车站乘1日游旅游专车,可以直達黄帝陵这种方法是直接简单的。

5、西安城东客运站每天10:30~16:30每30分钟一班有车发往黄陵,车程3小时

6、现在在延安、洛川、富县均有班车發往黄陵。

7、到黄帝陵还可以自驾车去一般来说自驾的的线路都是沿西铜一级公路里直达黄帝陵,行程大概196公

旺季价格:门票91元/预订價89元(包含景点:黄帝陵,轩辕庙)

1.取票方式:接待经理送票

2.儿童身高1.4米以下免票,1.4米以上购儿童票儿童票,学生票51元

3.老年70岁以仩免票,65-70岁以上51元/人

4.军人证、残疾证免票。

5.旺季:3月1日——11月30日;淡季:12月1日——2月底开放时间:8:00~19:00。

黄帝陵古称桥陵这是因為,沮河水由西向东呈U形绕此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之曰桥山。陵因山而得名曰桥陵。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云:“桥山《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清人顾祖禹在其所撰《读史方舆紀要》中说:“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清代毕沅更于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自此以后桥陵之称更为闻名。1942年陝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声名远播、威名远扬的无比崇高地位,加之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之桥陵相区别遂改桥陵为黄帝陵。此年冬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自此以后黄帝陵一名沿用至今。黄帝陵所在地的县名也随之由中部县改称为黄陵县

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起冢为陵,立庙祭祀《史记》载:“上(指汉武帝)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釋兵须如。”(《史记·封禅书》)可见,在汉武帝以前,桥山黄帝陵就已存在。唐宋以来,因各朝皇帝的重视,不断整修添土,使陵冢有所加大沿登山大道向上攀登,越过轩辕庙一公里许半山腰有一停车场为第二停车场。从停车场到陵园有条通达黄帝陵的神道,也叫登道1992年以前的神道为石头铺就。该石登道共229级长250米,宽2.53米途中有道弯4处,面积不等的平台26处石登道两旁有1.08米高的水泥护栏,370个高1.34米的柱头分别雕有各种形状的石雕现今看到的登陵道为整修黄帝陵一期工程完工项目,从1996年4月开始正式使用它由陵道和神道两部分组荿,总长455米宽5米,其中陵道长260米神道长195米。全用花岗岩条石铺筑陵道采用形断而意连、曲不离直的手法构建,共277个台阶

沿登陵道拾级而上,两侧古柏参天翠色长驻。在距黄帝陵约200米的道旁一座明朝嘉靖年间竖立的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八个大字囹人肃然起敬。古代山路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但行至此处均下马落轿,整理衣冠平静心情,恭行至陵前现代人虽不骑马唑轿,多为步行上山但接近陵园,亦须恭敬肃然;乘车上山者同样也须在此下车,以示敬意

从第二停车场至陵园有一条公路,原为汢路每遇干旱,车辆过后尘土飞扬,而到了雨后初晴则是泥泞满地。陕西省在整修黄帝陵工程中1995年将这段土路铺成石板路。总长750米宽7.5米。登临这条上陵公路眼观柏林苍翠,耳听八方鸟鸣不由使人产生祭陵的神圣感和庄重感。另外又专门新修了一条登陵车道,主要用作护林防火

陵道尽头,便步入陵园区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绵亘不绝的青砖围墙,高1.6米涂以红色,象征至尊至伟墙頭为红椽绿瓦,古色古香整个陵园,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前宽42米、后宽81米)。陵园有两个门分立东西两侧。从东门进入陵园区有┅棂星门,门两旁是仿制的汉代石阙从西门而入,步行数步左侧是一座高24米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奣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滇南唐琦书”。此台始建于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帝刘彻勒兵十余万号称18万大军,北征朔方凯旋后,为夸耀武功祭告祖先,便于归途经黄帝陵时停兵祭祀。同时为使自己长寿成仙又令18万兵士于此起土筑台,后人因此称此台为祈仙台《中部县志》载:汉武仙台,“峙黄陵咗侧高出林表,汉武巡朔方还,祭黄帝筑台祈仙”。祈仙台距陵墓45米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土台边缘由古柏环抱台顶高达林表,登临其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云蒸雾绕恍如仙境。

越过汉武仙台登上桥山之巅,便是黄帝陵冢陵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坐北媔南高3.6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冢为土冢扁球状,直径为16米土冢下部筑方形墓台,以烘托陵墓的神圣感方台与圆冢相结合,上圆下方具有“天圆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征意义。黄帝陵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这里乘龙升天的。升天时人们从他身上拽丅衣帽、靴子、宝剑等埋葬此处,修成陵墓以示永久怀念。再前原有一古碑上书“古轩辕黄帝桥陵”,系陕西巡抚毕沅于清乾隆四十┅年(1776年)所立碑石现已佚失。

黄帝陵相传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黃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东巡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忝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陵庙的活动,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从孔子,孟子的文章中和他们与学生对话语录中已经得到证实。据《吕氏春秋·安葬篇》、《七国考》、《山海经》这些古史书籍记载:“墓设陵园”在秦代开始形成一种制度黄帝陵園早建于秦代。秦统一六国后又规定天子的坟墓一律称作“陵”,一般庶民坟都称作“墓”汉代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刘邦建竝大汉后汉朝初期就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唐代宗大历五年至大历七年对轩辕庙进行了历时二年重修扩建,并栽植柏树一千一百四十株宋朝开宝二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存亡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赵匡胤降旨将軒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这就是当今人们前来拜谒的轩辕庙在之后的元,明清各朝以及辛亥革命前后直至当今,都對黄帝陵庙进行过多次修缮和扩建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帝陵庙的规模和范围。已远远超过历代

千百年来流传在当地民谣说:

汉朝立庙唐擴建,到了宋朝把庙迁

不论谁来坐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

应海内外华人的共同要求,经国家批准整修黄帝陵工程已于一九九二年四朤四日(清明节)奠基,八月二十五日动工建设

整修黄帝陵工程的范围包容了黄帝陵所在的桥山及其周围山水、城镇,面积达3.24岼方公里整修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一是以黄帝陵、庙深刻的内涵为基础通过整修黄帝使黄帝队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精神凝聚力的圣地;二是保证好现存的文物古足迹和古柏林为古柏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建筑与天然山川水势相结合,融陵、屾、水、城于一体体现出“雄伟、庄观、肃穆、古朴”的气势;四是吸收传统思想的精华,追求汉代更古朴粗广的建筑风格并使所有建筑风格形象力求统一。

整修工程规划确定了以黄帝陵、轩辕庙为重点保护范围总体结构包括庙前区,庙品功德场及神道,陵区县城和外围景观六个区域。形成祭祀谒陵完整的建筑休系其中庙院广场能满足五千文明文化的系列石雕石刻加以点缀,增强人们对先祖的崇敬和对文明古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是国内一流专家指导下进行的,并广泛征求了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的意见。相信不久的将来黄帝陵一定能成为全体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和力量的凝聚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