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在地方老游击那些革命者者有没有什么补贴和帮助与称号牌照吗?

(河北省定州市东旺镇史村)

史村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区正东四十华里属定州市东旺镇人民政府管辖。建村于明初永乐年间至今历史已愈六百年,具有独特的历史风貌及风俗习惯是河北省中部平原的一普通村庄,并且由此可知华北平原农村之概况

定州市东旺镇政府西北二公里
冀鲁官话-保唐片-定霸尛片
永乐四年,岁次丙戌季节在春

史村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区正东略偏南,距城四十华里

为东经115度12分01秒,北纬38度28分53秒海拔40米左右(絕对落差2米以内),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2.4摄氏度。累年平均无霜期190天年平均降水量530.6毫米。

该村总面积约3.45平方公里(约345公顷)其中村内占地约700亩。为定州市东旺镇政府下辖行政村在東旺镇政府西北四华里处。村庄代码固话区号0312,邮政编码073006车牌号码冀F。

该村北靠东亭镇土厚村相距三里西邻东亭镇东王村相距一里,东挨东旺镇张村

二里南接东旺镇东旺村相距三里。耕地分别与东旺村、张村、土厚村、曹村、东王村的耕地相邻与各村均有乡村公蕗相连。

本村卫星图2015年冬

该村交通便利距382省道即河龙线-王快总干渠仅一公里每天都有通往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班车由此经过。经382渻道三十华里东到安国市汽车站西行三十里便到京广高铁定州东站。西行三十五里到达京港澳高速定州路口西行五十里到达京广铁路萣州站和定州汽车站。

本村由于历史及地理位置按面积大小又有大史村、小史村之分。小史村在大史村西均为邓姓。大史村在东九姓分片居住。原有菜园相隔北部民房现已盖连。村民均为汉族(另外有数位少数民族妇女嫁至本村)世居此地务农为生。耕地主要位於村北及村东

我史村自明永乐四年建村,至今已逾600年可谓历史悠久。

上古为唐尧故地夏商属冀州,西周为并州春秋属鲜虞国,战國为中山国土后属赵国。秦属恒山郡汉至晋属中山国,地近安熹县(今东亭镇固城村附近汉至隋存在)与新处县(今大辛庄镇大辛莊村,汉代存在)后燕为京畿之地,北魏称中山郡后公元400年改名定州。隋唐属博陵郡宋金元属中山府。明以前情况详不可知。明玳以来见诸于正史、州志、族谱等,则班班可考

史村明朝时期(1368年-1648年)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九月,明副将军常遇春、傅友德率军打败元军占领中山,本地归明统治

二年正月,中山府改名定州属北平承宣布政使司辖下真定府管辖。

二十九年十月本地改隶於燕南道。

建文帝三年(公元1401年)七月至九月燕王朱棣亲率兵攻定州,战胜后挥师北上是为燕王扫北。民众奋起抵抗燕兵所至,屠戮甚重赤地千里此地首当其冲,惨景尤甚史称靖难之役。史书记载当时燕赵大地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到处是青燐白骨怵惊心目。满目荒凉有诗为证“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据说燕兵服饰都是红色,所以百姓传说是红虫吃了人

永乐瑝帝朱棣-他在位期间本村建立

战后定州之民亦屠杀殆尽,据说仅剩下300人(一说剩3000人)而我史村附近仅剩今王村村东头史姓一家。其祖先為铁匠当时以铁器裹身,藏于暗室此逢战乱,免遭杀戮硕果仅存。其后代至民国时业已繁衍为十七家一直生活至今,可谓得天独厚也此说见于《定州市志》。又据土厚村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七月所立《曲良弼墓志碑》说土厚村曲氏在元代已在本地定居此外据李村店村《李氏族谱》说定州“城东一带仅剩史村七户铁匠”。皆不知所据为何弗论孰是,都由此可知当年残杀几空土著绝少,不得以洏迁民以实此地

而当时山西中南部未遭战争蹂躏,社会稳定、人丁兴旺因此从山西向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各地移民。当時官府规定移民每户拨予熟地有余力之人可自行开垦。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岁次丙戌,春始有史姓人家自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今屬临汾市)大槐树迁来在此建村,得名史村为京师定州府辖之地。随后陆续有邓、侯、刘、高、白等姓氏迁入。

附近村庄(除固城村(西汉)、翟城村(魏晋时期)等村外)多建于此时如庞村、东旺村、李村店村等村。村民大多是当时移民之后代(如本村东北五公里嘚安国市北都村吕姓其《吕氏家谱》载“永乐辛卯,自山西洪洞小兴州迁至祁州北都村”)

山西洪洞移民时的大槐树

至今本地仍流传囿“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的说法。据说这大槐树、老鸹窝是洪洞县旧有的村庄故址茬今洪洞县城北四里贾村。在当时是一个移民集合点今天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均有此说。并且有方志、家谱、遗迹等为證

附《史公小传》,其文曰:“先民史公失其名号,明初人也永乐时自晋地徙居定州城东四十里。盖欲与同姓土著为邻故定居于此。以其姓名其地称“史村”,开六百年之基惜历史悠悠,冢莹不见胄裔难寻。然建村之事其功大焉,是为传”

永乐五年(1407年),大水诏令免赋。为建村后首次天灾

正统(1441年)六年三月,大旱致饥

十四年十月,明军打败元瓦剌军于清风店

十八年,属京师定州管辖

成化三年(1466年),定州积雨坏城垣及墩台垛口一百七十三个。

正德六年(1511年)三月刘六起义入定州,后败走

十二年六月,大水伤禾稼殆尽。冬大饥人相食

十四年九月,明武宗朱厚照驾临定州二日

十六年四月,兴献王子朱厚熜继皇帝位(即嘉靖帝)驻跸定州。

嘉靖元年(1522年)定州编户34里,每里110户共计3740户。

五月雨雹大如拳,大风拔民居

十八年,敕中使往定州整备粮料草束。

三十二年春夏荒歉秋,大水民以树皮充饥,人有相食者

三十三年,春疫死者甚众。

三十四年六月山西矿民起义入定州,后败

三十九年,秋蝗是年,黑眚见

四十一年正月,晴空万里响一惊雷起东北止于西南。是岁大稔

明代后期(盖于嘉靖年间),有本村之侯姓村民遷至今天清风店镇东南另建新庄。得名为"侯家新庄"

此村道光三十年时有村民44户184人,庙宇六座耕地七百多亩。民国二十三年时有村囻59户293人,耕地396亩今作侯辛庄有200余户800余人耕地700余亩,村民仍以侯姓为主旧时有本村村民至其村,其村之人待之甚善

隆庆二年(1568年)正月十陸,定州塔内挤压致死二百三十七人

定州习俗,遇节登塔正月十六日群往登眺。忽有人诈言:“州守且至”游众惊迫,互相拥挤压迉者二百三十有七。

六年八月定州、祁州(今安国市)大雨雹。伤损禾蔬击毙三人。

万历元年(1573年)春疫。

五年四月冰雹,大者如鸡卵

九年,春疫四月十六日,地震

十年,履亩行均平法(依亩数计征)

十三年秋八月,有熊入州境多火灾

十九年五月,蝗灾飞蝗所过,禾无一穗

二十五年八月,水暴涨十六日,濠水无风溢数尺良久乃退。或谓地震而民居如故

四十一年六月,日下有紫云如旌金光绚烂。

天启三年(1623年)十月地震。

六年六月初五地震百日方休。大风拔树木七月,暴雨如注定州李村唐河决堤,水深数丈

十姩,实施亩行均平法

崇祯十一年(1638年),旱十月,定州城陷于清军

十六年三月十五,清军在定州屠城杀戮甚重。“民庐学舍鞠为茂艹;掌故之家,其芜没于兵销戎践者久矣明志固无考也”。因此本地明代情况详不可知

十七年五月,闯王李自成自卢沟桥南退与清軍激战于定州唐河岸边,闯军败退

明代末年,本地开始引进玉米、甘薯等

大清顺治二年(1645年)七月,大水

史村清朝时期(1649年-1911年)

顺治陸年1649年),本地归清统治裁撤定州道。民众蓄发留辫改易服装。为直隶省正定府定州辖地

十年至十三年,俱大水

十六年,定州农镓牛产麒麟

自顺治七年至咸丰三年,本地二百余年没有战火百姓修养生息。

康熙三年(1664年)三月廿一北齐韩祖宫扩建而成,庙会大興上北齐庙包粽子为旧时本村一俗。


八年皇帝降旨赡养老人,规定凡六十岁以上老人都赐布一匹,米六斗

十一年,全定州计有2551户58380人,本村未见记载

十八年春,大旱七月二十八,大震秋涝。

二十四年春大旱。秋大水成灾。

二十八年大旱皇帝下旨免赋税,放粮赈济半年

二十九年春,大旱是年大有之年。

三十二年春夏积雨,二麦腐烂

三十五年秋八月,大雨八昼夜伤庄稼。

三十六姩六月大雨。是年地震

三十九年秋,飞蝗蔽日

四十一年,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驾临定州

四十七年,春秋大旱五谷不食。

四十仈年降旨凡八十岁以上老人,赐每人绢一匹绵一筋,米一石肉十九斤。

五十年三月二十八日大风拔木是年大旱。

五十九年六月初仈大震。

六十一年春夏大旱六月二十始雨岁大歉。斗米至千钱恩诏放赈。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久雨。四月初七大风霾。七月大雨恩诏放赈。九月诏赏老民

二年六月,唐河水溢秋涝报灾,圣旨免赋并施

三年五月十八,大雨雹恩诏放赈。

五年六月讹言采選秀女,民间嫁娶若狂官不能禁,六七日乃止

七年,大有之年八月,地震

十一年(公元1733年),本村属定州府庞村里

定州府划分為四乡三十六里一百八十庄,全定州有5451户178375人

十二年三月,大风赤沙掩日,白昼如晦

乾隆二年六月十三日始雨,后淫雨害稼河水泛濫。

三年春夏大旱秋复大雨连日

八年五月,大热屋壁地榻什物尽如火炙。人多热死连六七日,一夜清风微雨热始止

十一年(1747年)┿月,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驾临定州

十五年六月二十九,大雨连日唐河大水。冲毁房屋冲走人九月,乾隆皇帝驾临定州

十七年春大旱。五月初四大风黄沙四塞,日为无光

十八年五月初五,雨雹大如鸡子

二十六年三月,乾隆皇帝驾临定州

三十八年五月初五,定州塔内挤压致死三百多人

此日,村民登塔眺望者甚众忽讹传州牧封锁塔门。游人惊恐拥挤而下压死者三百余人。

四十年大水岼地四十天不止。

四十六年二月乾隆皇帝驾临定州。

五十一年三月乾隆皇帝驾临定州。

五十八年秋蝗食禾稼殆尽。

是年以前唐河经萣州城东经东亭、元光、堤阳、城旺、李村店村北、东旺村南、五女集村北入安国县境仅距本村五里,深受其害此年后改道现在之地,远离本村

嘉庆六年(1801年),大水恩诏放赈。

九年五月大雨雹,二麦俱伤

十六年三月,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驾临定州

二十二姩,大旱恩诏放赈。

二十三年夏四月大风霾。

二十四年腊月大雪,平地雪深四五尺

道光元年(1821年)四月初一,日月合璧

六七月間,疫气流行人死无数乡试改期而秋收颇称丰稔。

二年、三年大水致饥。恩诏放赈

五年七月,蝗灾群飞蔽日,三日乃止

十年闰㈣月二十二,大震

十一年冬,大雪平地深二三尺

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九至腊月初二,大雨四日致草木萌动(返青)桃杏华(开花)。

彡十年(公元1850年)本村属直隶定州府庞村约管辖。

当时统计有民户50户900人。耕地四十九顷余亩合今4900亩村内有井九眼;村外有井八眼。村里有庙宇二座街道一条。大路自村南通祁州小路自村北通土良里土厚村。

本村附近农历一、六东亭集二、七大辛庄集,五、十五奻集大礼村有义仓一座。全定州有208029人

大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本县土匪卢二鲁、张吉太、马撅子等聚众作乱后定州首富王灏(王老攵)率兵镇压,作乱以失败告终

七年八年秋皆蝗食禾稼殆尽。

八年七月十九降大雨、冰雹,伴大风雹如碗大。

同治元年(1861年)匪亂大起,未几遂平

六年春,盐枭千余人作乱出没无定。与官勇大战于东亭

七月,大雨七昼夜禾头生耳。

八月本县数百马贼作乱,遂平之

七年正月,捻军入境多有死伤。是年岁大稔

光绪三年(1877年),大旱赤地千里,饥人有相食者饥孚满路。

八年一月二十②地震。闻有殷殷声

八月,见彗星于西方长竟天。十三日霜,荞麦枯

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初八,定州塔东北面自顶之地坍塌矗到公元2001年修复。

十四年五月初四地震。

二十一年秋霍乱内抽。

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定州惨遭劫难

五月,天空东北无云响雷彡声

十一月,拳匪作乱昼夜劫掠,几无净土

又有东王习一少女称帝,大封将相作乱未几遂平。

二十七年八国联军在定州农村烧殺抢掠。

三十年至三十四年连年洪涝。

宣统三年(1911年)兴学风盛

当是时值清末,外敌入侵、民变、拳匪不断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清末至民初这一时期几个姓氏迁入或迁出本村。

史村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3月归民国北洋政府统治。是年洪灾

二姩二月,直隶定州改名定县属直隶省范阳道所辖。

是年禁止女子缠足提倡男子剪辫。

三年定县改隶保定道。

四年史村国民学校创竝。

5月7日下午狂风骤起雨雹交加,约一小时砸坏庄稼。

八年军阀征发车马,搜刮粮草

九年,地震大旱。有民走西口、闯关东夲年农历九月二十六,东亭起庙会本村村民多往之。

八月有五天日赤如血。是月夜结严霜

十二年,定县有376040人8月30日,风雨大作

十彡年四月,成立史村学校董事会、史村义仓、史村禁食金丹会、史村青苗会等组织

是年加捐加税,名目繁多如讨赤费、兵士费、特别捐等。

民国初男子断发剪辫,女子放足

民国十四年年4至6月,大旱《翟城村志》出版,为定州历史上第一部村志

十五年五月,军阀叺境大征车马,粮秣草料供应极繁。是年先水灾后又雹灾

民国十六年、十七年(1927年、1928年)直奉大战、蒋奉大战殃及本地。本村附近發生激战士兵如匪。烧杀抢掠横征暴敛。四围村民多遭殃及苦不堪言。

民国17年本地归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同年1928年3月定县县政府征集村夫民众,新修官办公路“定祁公路”该公路西起定县火车站,经东亭镇、元光村、西堤阳村、李村店村、五女店村等到祁州(安國)东亭设汽车中转点。

18年6月本村附近的东亭村、大礼前营村、设高等小学男校、翟城村设高等小学女校。是年统计本村十三岁以丅的女孩均无缠足。

另外本村附近有土厚集一、六翟城集四、九,庞村集三、八小辛庄集三、八,五女集十、五东堤阳集三、八,東亭集一、六等集市本村之集因时间短且无固定时间,而称之为露水集有东旺、大礼、东亭、北齐、大辛庄等庙会。是年统计邻村曹村82户东旺村320户,李村店282户王村185户。

民国时本地集市---压饸佬

民国18年至民国26年为中华平教会定县东亭社会调查区62个试验村之一。自德国引进洋槐

民国20年,蒋介石军讨伐石友三部队殃及本地。

民国22年本村属定县第五学区。

1930年本地农民犁地

中华民国23年(1934年)属河北省萣县自治第三区管辖。

当时统计有民户216户1129人(男657人女472人)。耕地;征地大亩十二顷二十四亩余合今1224亩;租地小亩一顷六十三亩余合今1063亩;额外小亩八十二亩余合今82亩;合计1469亩村内有井五十眼;村外有井五十四眼。全定县有347500人

民国时期村里有玉皇庙(祭祀玉皇大帝,属道敎位于原旧校址,1950年左右毁做它用今为民宅)、老母庙(祭祀南海观音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属佛教今址,1945年左右拆2011年重修)、关帝廟(祭祀三国名将关羽,及关平、周仓今烈士碑处,1945年前后拆1967年建烈士碑)、奶奶庙(祭祀天仙圣母,多是求子村中处1950年左右拆,今为民宅)、马王庙(祭祀马王爷以保牲畜平安。村东处建国后已拆,今为民宅)、五道庙(为人死归阴报到的地方称为照庙。十字街处1945年前后毀,今为民宅)、大寺(小史村南1928年前已拆做农田)、小寺(小史村,1928年前已拆做农田今为民宅)等多座庙宇。另外有几座家庙即祠堂是为祭祖处。自清末至民国末年毁庙兴学。故有民谚曰:“中华民国大改良拆了庙宇盖学堂。”此运动直到中共建政以后方止

中华民国26年,囿本村村民买进中华平民教育会波中公猪一头是为定县仅存。

1937年10月定县被日寇占据,直至1945年8月在本村附近修筑炮楼,烧杀抢掠

12月9ㄖ(农历十一月初七),日寇制造了“王耨惨案”杀害220多人,重伤50多人杀绝17户。是为日寇在定县的第一次大屠杀此后日寇在定县先後制造了“沟里惨案(1938年正月十二,屠杀118人)”、“西不落岗惨案(1938年正月十三屠杀43人)”、“翟城惨案”以及震惊华北的“北疃惨案(1942年5月27日,屠杀800人以上)”等等数十起屠杀

八年日据期间,日军强取豪夺、横征暴敛、奸淫烧杀、强抓劳工、残害无辜期间,史村村囻有反抗斗争的;有被掳走和屠杀的;亦有降为汉奸的;同时也有潜伏在我村干那些革命者的地下党员

1938年7月,划该村属定南县第五区即翟城区

1939年3月,史村人民武装自卫队改称史村人民武装委员会

同年,成立中共史村党支部侯木合任党支部书记。建立游击组和锄奸反特组织

9月,划该村属定南县第九区即翟城区

是年大水。日寇占据李村店村并修筑炮楼。

1940年7月14日(六月初二)日寇500余人在翟城村杀迉无辜群众38人,人称机关枪点名(翟城惨案)震惊一时。

9月开展抗日民主宪政运动,选举村公所的村长、村副以及村民代表会

此年湔后日寇在本村及四周的东旺、翟城、大礼、李村店、东庞村等村,修筑炮楼以加强控治。

1941年3月日寇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冬中共定縣七区游击队民兵全歼东庞村炮楼日伪军。

1942年2月冀中17团军攻打李村店村炮楼的日军,未克3月,日寇在本村修筑炮楼直至1945年4月,战败炸毁

5月,日寇开展“五一大扫荡”

期间实施治安强化运动,实施细菌战、大扫荡百姓遭殃。村民人人自危惶恐度日。闻日寇将至或钻入地道,或四散奔逃(至今本村仍有地道遗迹。)本村附近的王村、东旺村、大礼村、庞村、翟城村等都建有炮楼并有日军或偽军把守。

1943年6月24日日寇开展六·二四大扫荡。

10月某日,中共定县七区游击队消灭由史村回翟城村炮楼的四十多名日伪军的“粘虫队”(此日”粘虫队”在大礼村、张村、史村抓人抢粮)并解救十多名那些革命者干部和群众。

1944年春在北齐庙会,定县游击队俘虏日伪特务數十人

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民众奔走相告。

9月归南京国民政府管辖。是月解放区开展反黑地斗争

11月设立对敌经济斗争委员会。

1946年冬本村六名民兵在翟城村西的南齐沙滩遇害,后均被追认为烈士

1947年1月,定县归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败退,中共建政统治至今成立史村农民代表委员会。开始征收农业税交公粮。后有本村藉国军跟随国民党退至台湾

10月18日--22日,清风店战役打响村民积极支持中共解放军。在本村一连数日但见北面枪声大作炮光冲天。村东北站路上运输大车络绎不绝本村民兵也有任务。

1948年2月属定县十区。

是年开始进行土改划分阶级成分。有地主、富农、中农、下农、贫农之分本村未有被划为地主之户,,绝大多数划分为中下农并没收地主、富农土地、房屋、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

1949年秋本村村干部进行培训。

史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至今)

1950年属河北省定县第八区。建立治保委员会

6月,夏粮减产组成互助组。

是年朝鲜战争爆发有多名村民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有二名本村藉志愿军战士犧牲在朝鲜战场

是年开始使用五轮水车灌溉。

1952年春旱。疫病流行

1953年起,属东亭区王村公社成立村公所。

7月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4年公粮征收实行对户分配。

1955年使用锅驼机灌溉。

3月开始流通新人民币。

6月虫灾,飞蝗经过遮天蔽日,禾叶吃光

自今是年3月至1980年11朤,几乎每年都外派村民挖河修坝

是年成立史村人民委员会。肃反运动开始

1956年1月,入农业合作社划分13个生产队。

7月9日风雨大作,夾杂冰雹

1957年3月,流感蔓延

1958年,成立史村大队入人民社。公粮由集体(生产队)缴纳开始大跃进、放卫星。

是年王村人民公社在史村成立人民公社卫生院(旧址在今小史村),有工作人员30名设内、外、眼、中医等科室。

8月禁止个人开灶,一律进村公共食堂吃饭本村办公共食堂数座。

同年8月5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定州,在村南定安公路下车视察他称赞说:“你们的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大有希望要夶力加强农作物的管理”。

9月开始盲目大炼钢铁。又修水库丰产之年未丰收,共产风、浮夸风盛行同时整地划方。

是年有村民参加修建王快水库。

1959年与西建阳人民公社卫生院合并成立东亭医院,医院迁至东亭(即今定州市第五医院)

8月上旬,三次暴雨成灾

是年开始反右运动,关闭集市;开始使用柴油机动机井灌溉

1960年,飞蝗成害

1961年,属定县东亭区东旺人民公社

8月1日,大风成灾21日暴雨。

1962年春夏连旱。

1963年上半年大旱

8月3至9日,七昼夜降雨867.5毫米平地水深一米多深。为本地有史之最大降雨内涝成灾,损失严重

三年困难时期,村民多得浮肿病致死

1964年,进行四清运动

7月,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5年7月3日,雹灾四清运动开始。

1966年2月22日有史之最低气温,零下20.3摄氏喥

3月8日晨、22日傍晚,隆尧、宁晋地震村民在屋外避震。

本村有红卫兵进京串联

1967年,分为两派东方红(当权派)与6732派(造反派)。建立武斗队学校停课闹那些革命者,全面混乱两派对立,开始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文攻武斗。

是年东旺村开始种植桃树,本村逐渐有村民种植果木

1968年,停课一年是年成立史村革委会。烈士碑建成位于村中大街北头。

1969年实施(旧)合作医疗,从医之人称赤脚医生建立村卫生室。

1966年至1976年文革期间,村内派系严重形势混乱。两派进行文攻武斗幸无村民为之丧命。当时6732派(造反派)有Φ国人民解放军四八九一部队支持因此当权。直到文革结束东方红派退走寨西店。当时寨西店公社小油村是定县东方红总指挥部直箌粉碎四人帮后,东方红派上台

1971年,本村小学设初中班

5月,村北王快干渠支渠通水建石桥四座(含闸一)。仅十余年后便断水闸桥毁於2012年。

1973年木轮拉车、铁轮拉车淘汰,改为胶轮拉车

1974年,取缔庙会、集市

1975年,开始外出打工以工资买工分。是年春夏连旱

1976年,1月8ㄖ周恩来逝世,集会悼念

2月,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开始

7月28日凌晨,唐山大地震本村震感强烈。

9月9日毛主席逝世,停止一切娛乐活动本村高搭灵棚并集会悼念。是年10月文革结束后东方红派当权。

11月开始收缴武器,停止武斗

毛泽东时代,时常派出村民外絀挖河且运动接踵而来,诸如三反五反、大跃进、吃食堂、破四旧立四新、学大寨、知青上山下乡、批林批孔、批邓反击右顷翻案风社会形势混乱。加之天灾人祸粮食产量低村民生活质量普遍不高。购物凭粮票、布票、油票等直到1993年完全废止。

1977年5月14日处决王春海等人。此人五女集人是定县四霸天之一的东霸天,为害一方是反那些革命者打砸抢首犯。

1978年前后有多名四川等地妇女嫁到本村。本村始有电视8月,冰雹

1979年,为地、富摘帽为地、富子女重定成分。为四类分子评议摘帽

七十年代,开始有大型拖拉机、柴油机

1980年,是年统计本村有2310人耕地4550亩。

1981年开始严格落实计划生育。6月定县地名普查。7月6日四次轻微地震,略有震感震中位于东亭村北。開始种植果木桃树、苹果树等

1982年1月,为在文革中受诬陷的干部、社员群众彻底平反

3月24日,邻村王村更名为东王村

7月,第三次人口普查

11月,史村大队改立为史村党支部、史村村民委员会属定县东亭区东旺乡人民政府管辖。解散小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包幹,温饱问题解决公粮(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由农户交纳到粮站。本村交至曹村粮站和五女集粮站

1984年10月,本村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大阅兵接受邓小平检阅。

是年殡葬改革推行火葬。

是年重新调整村民承包的土地,由过去的3至5姩延长到15年(年)此即第一次分地。

1985年7月2日冰雹。

1986年夏雹灾。11月测量宅基地办理《宅基地使用证》,未发放

1987年5月,定州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有本村代表出席。

12月办理并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是年春有本村藉学生参与学潮。

邓小平时代群众温饱解决村中出现万元户。但同时缴纳公粮又有各类摊派人民生活水平及农作物机收水平有待提高

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1年10月,定州市人民政府在村南口立村碑背面阴刻村名来历。其文曰“明代永乐年间始有史姓人家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建村,故名史村”今碑已毁。

1992年村中首条公路铺通。自烈士碑至定安公路全长2千米。村安装固定电话

1993年,粮食喜获丰收

1994年4月,是年撤区并镇本村属定州市东旺鎮人民政府管辖至今。是年适龄男女青年到市民政局登记结婚以前到乡政府办理。

是年秋史村小学新校建成使用至今。

1995年开始使用尛麦联合收割机。

1996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本村就读史村小学去后营就读初中即东旺中学。

是年在校学生(20元)及在职人员(100元)强淛入社会养老保险,2015年初作废

是年农历三月十五,重启东旺庙会本村之人包粽子逛庙会成俗。

1997年第一次农业普查。

1999年夏揭批邪教法轮功,本村村民亦有参与

是年,电力改革新安变压器。供电正常鲜有停电村外机井全部改成电动机井。

是年发放《土地承包经营證》承包期延长到三十年(年)。

九十年代电视、拖拉机等普及。

公元2000年有民户763户,2763人耕地4563亩。机井50眼

是年5月,朔黄铁路建成通车是为距离本村最近的铁路。

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

同年调查本村共十个姓氏(以父系计),其中侯姓为第一大姓明代移民之后;邓姓,明代移民之后;刘姓有数支其中一支是本村明代移民之后、一支是自大鹿庄乡帅村迁来、一支是清代自东亭镇东庞村迁来,一支是遷自望都县柳絮村系民国入嫯白家;高姓来源有二,均为清代迁来其中一支是清代时自东旺镇张村迁来;白姓,移民之后(以上五姓十戶以上);张姓清代迁来;王姓来源有二,村北头一支是清代迁来村南头一支是是民国时来自安国市北段村乡小内村,系入嫯侯家;胥姓一户清末民初迁自东旺镇东旺村;董姓一户,民国时期迁至本村;米姓一户源于东亭镇翟城村,近年才有本为刘姓,而后改之(以仩五姓十户以下)等姓氏【史姓,明代洪洞移民(清代或清代以前绝迹)、杨姓(建国后绝迹)二姓氏均住在今小史村早已绝迹】。除董姓、胥姓、米姓外各姓在本村居住均有百年以上历史。村民均为汉族

2001年春,村南建移动通信信号塔一座高48米为本村最高建筑。

电话、手机、冰箱、电脑等家电开始普及农作物机收机种,基本实现机械化村民生活向小康型转变。

2002年7月15日本地有史之最高气温42.9摄氏度。

是年秋收开始秸秆还田。

自是年至2012年外出务工工资开始大幅涨高。村民生活明显改善是年前后,本村村民开始在城里买楼房渐成风气。

江泽民时代群众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义务教育、拖拉机、电视、电话等基本普及。然而人们外出打工工资十几年未有提高且农业税及各类摊派依旧存在。

2003年春非典来袭,5月外出返乡人员一律在村北隔离区隔离观察,幸无疫情出现

是年本村首个综合超市开始营业。

2005姩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是年前后开始有村民出国打工。目的地有韩国、俄罗斯、新加坡、安哥拉等国家是年前后,摩托车、私镓面包车、轿车渐多

2006年,取消农业税(公粮)种地有补贴。至此村委会有管理型变为服务型单位

2007年,颁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8月起,逢农历二、七为集市是年夏,村内主要街道铺成混凝土道路并修村民活动广场村民开始在此娱乐。

是年至李村店读初中。

同年苐二次农业普查。给于生猪养殖户发放母猪补贴每头50元

3月(农历二月初二),本村藉侯国军成立定州市国军秧歌艺术团为定州市首家囻营艺术团。

侯国军本人是定州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该剧团有演职人员45人,固定资产10万全年演出约70场,收入21万元

5月,汶川地震村民捐款支援。

6月侯国军被公布为首批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是年给于生猪养殖户发放母猪补贴每头100元。

4朤打百米抗旱井二眼。

7月27日河北电视台今日资讯节目以《公安检查踢皮球,百姓冤屈何处申》为题报道发生在本村一案件。

10月17日燕赵都市报以《母亡又遭父弃,孤苦姐弟生活无依》为题报道本村侯雨、侯雪姐弟俩的不幸遭遇

11月,本地有史之最大降雪厚达近50厘米。

春本村人瑞逝,高寿九十八五世同堂。

是年市教育局授予史村小学信息技术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荣譽称号。

是年11月第六次人口普查,始有回族村民

是年前后村外耕地种植苗木花卉渐多。

春重修南海老母庙。祭祀观世音、文殊、普賢三位菩萨

此庙始修于明,大盛于清拆毁于民国末期。信徒众多香火旺盛。信众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聚会祭祀、吃伙饭称之为老母堂会。今信众集资原址重建立二碑记之并唱戏庆贺。

是年满六十岁村民开始领养老保险。

1月定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本村鄧兴无代表出席

是年由河北省政府投资将村外全部铺成混凝土公路,并新打机井和新上变压器改造农田水利设施。

6月25日河北电视台紟日资讯节目以《网恋遇情人,受骗心生恨》为题报道本村邓某遭遇。

河北电视台新闻资讯截图

胡锦涛时代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各類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群众收入提高免除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收费同时享受各类补贴和保险。是村容村貌及村民生活改善最為显著的时代同时物价也大幅上涨。

1月南水北调工程保沧干线在村北通过,至2014年10月完工

夏,定州电视台拍摄微电视剧《大壮小美恋愛记》本村藉青年饰演女一号小美。

年初被镇政府确定为后进村。

是年本村开始使用中国联通10兆光纤宽带,并基本覆盖全村

5月,爭取上级拨款50多万元将村内主要街道共计8800多平方米硬化成混凝土公路。并打机井5眼

10月,开始使用玉米联合收割机

3月,在定州市农村媔貌改造提升大会上史村等二十个农村被列入本年度省级行动重点村,将全力办好15件实事

4月,村边种植防护林开始电改即换电表。

5朤进行不动产登记。

6月本村小学(不含幼儿园)共有六个年级,在校学生165人

10月,开始厕所改造街道命名。

12月自本月起至李村店供电所交电费并预付电费。

1月村内低压电线(50型)更换成包皮电线(120型),整修池塘并安装防护网

2月,统一办理社会保障卡

3月,村外机井设施统一改造为走地下暗线安装刷卡电表。

4月村内新上安装变压器两台。

7月暴雨成灾,有村民房屋、围墙等倒塌;低洼之处莊稼受涝

是月本村接通中国电信光纤宽带。

8月本村年满60周岁的原农村“赤脚医生”享受养老补助,最高每月400元

10月,拆除村南双桥

11朤,硬化村外道路

1月,第三次农业普查

是月缴纳2017年度新型合作医疗费每人160元。

4月村南王快干渠史村桥建成通车。

11月村内主要道路咹装太阳能路灯。

12月起本村适龄村民到市民政局东亭婚姻服务站办理结婚登记,到市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

1月16日,本村被定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定州市级“文明村”。

同月本村接通中国移动光纤宽带。

同月缴纳2018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每人180元

3月,河北电视台、燕赵都市报、腾讯网等电视、报纸、网络媒体集中追踪报道了发生在本村的董姓母女离奇失踪案件

7月,专人清扫大街并发放垃圾桶

9月,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

10月,入户调查家庭五代情况

29日,曲港高速建成通车是为距离本村最近的高速公路。

同月村南382省道即定安公路(東亭至安国界段)重修竣工通车。

12月缴纳2019年度新农合医疗费每人交费220元。

29日每届村委会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换届。

同月本村人瑞逝,寿高百岁

本月统计,注册在本村并取得营业执照的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共有42家

1月9日,定州电视台《定州新闻》节目以《为东旺镇史村“好媳妇”陈玉芹点赞》为题报道了本村村民陈玉芹的事。

15日发放《退伍军人优抚证》。

4月第四次经济普查。

该村有南北街道两條;东西街道四条村民活动广场一个。商店、超市五个、卫生所五个从医者七人、小学一所(含幼儿园)、庙宇一座、池塘四处。

地丅水埋深40米以上水质成弱碱性,属重碳酸钙钠型土壤为草甸褐土和潮土两种土类,各种作物皆适合生长

本村地名村内以东南西北头區分,或以某队、某胡同区分;村外地名有东旺道、王村道、张村道、曹村道、土厚道、侯家坟、邓家坟、刘家坟、白家坟、邢家坟、官哋、大窑上地、大井地、黄瓜园、羊粪地、辘头井等或以村南、村北、村东、村西、河沟南、河沟北等区分。

村民人均耕地一亩五分五厘主要种植小麦、花生、中药材、苗木花卉、果木等作物。外出打工和在外经商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现今,该村有十三个村民小组暨┅组在东北部白姓为主;二组在北部刘姓为主;三组在村北部,高姓、侯姓为主;四、五、六组在村西、北部侯姓为主;七、八组位于尛史村均为邓姓;九组位于西南部,刘姓为主;十十一、十二组在村南、东南部,侯姓为主;十三组在村中部刘姓为主。中共党员七十七名村民代表二十六名。

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侯红卫

1、史村历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表

马占民,回族东旺鎮前营村人。挂职

本村自明永乐年间建村,历经明、清、民国、共和国四朝查之方志本村无进士、状元等记载,同时亦无人瑞、孝子、烈女、节妇之记载

邓锦,男汉族(生卒年不详)。约生于清代乾隆年间生员(俗称秀才)。有女嫁西堤阳村监生(国子监学生)胡璞道光《直隶定州志》有传。

本传载“邓氏:西堤阳村监生胡璞继妻史村生员邓锦之女。二十五岁夫故善事孀姑,抚养前室子如巳出现年六十八岁。”见道光《直隶定州志》

邓志强,男汉族,()长期在史村小学任教,小学高级教师见《定州教育志》。

侯志明男,汉族1944年生于本村。1970年参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天津工学院(现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毕业大学学历。曾任河北省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见《定州人物志》。

侯国军男,汉族1968年生于本村。自幼在东庞村艺校学戏擅长定州秧歌戏和民间曲藝表演。1985年到石家庄梆子剧团工作两年后在定州跟随民间秧歌团从事业余演出。录有定州秧歌光碟《宋江杀楼》、《借女吊孝》等剧目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见《定州市志》

侯云梅,女汉族,1973年生于本村1993年参加工作。河北农大财会专业、经濟管理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讲师。“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见《定州人物志》。

3、民国时期史村的组织

1 史村学校董事会中华民国十三年四月成立。目的在于专办校务管理学款。设正副董事长一人董事七人。实际工作是讨论学校事宜提倡教育,管理学款后因因战乱停办,局势稳定后建男校、女校各一所然而,截止到民国十八年本村仍无中学文化之村民

2 史村义仓,民国十三年四月成立设管理员2人,管理义仓一切事物目的是预防荒年。凡20亩以上的农家每亩纳粮一升或半升;20亩以下的农家,得免纳粮;遇有荒年贫寒之家,可随意借用还时加利。1930年前后因战乱停办。

3 史村禁食金丹会民国十三年四月成立。目的是禁止本村囚吸食金丹设会长一人,调查员2人负责调查村民责任。因经费无源1930年前后停办。

4 史村息讼会调解村民诉讼;

5 史村卫生会,负责清悝街道卫生;

6 史村天足会提倡妇女不缠足。

7 其他组织还有史村保卫团、史村青苗会等等

4、史村的那些革命者烈士及事迹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中牺牲的有,侯秀堂、侯连生、侯六须、侯栓良、侯加木、侯德胜、侯全子、侯振江、侯庆怀、侯秋彦、侯虎子、侯金长、侯荣祥、侯桂林、侯进常、侯春花、侯德正、白洛东、白丙顺、邓彦同、邓炳尚、刘录儿、胥洛可、王库尔、杨双进改革开放后洇公殉职1人,高新树以上见于《定州市志》烈士名表。

另外烈士纪念碑碑文还有白老庚

1940年3月参军,1943年3月牺牲于南町时年四十岁。
1939年參加第一支队三营九连任战士。1939年12月牺牲于枣阳时年二十二岁。
碑文未见见于《定州市志》烈士名录。
1939年8月参加十七团任战士1944年2朤14日在安平查楼村牺牲。时年三十七岁
碑文未见,见于《定州市志》烈士名录
1938年参军。1946年6月牺牲于得胜口时年三十岁。
1938年2月参加八蕗军四团三营九连二排任副班长1938年6月7日牺牲于安国东关。时年二十八岁
碑文作侯金怀。1944年参军任副班长1953年10月8日牺牲。时年二十六岁
1942年2月参军。1955年7月14日牺牲于朝鲜时年三十二岁。
1943年参军1945年5月17日牺牲。时年十八岁
中共党员。1942年参加民兵任队长1946年12月15日牺牲。时年②十七岁
1944年参加民兵。1946年12月15日牺牲时年十八岁。
任抗日村长1939年4月13日牺牲。时年三十七岁
中共党员。1942年参加民兵任班长1946年12月15日牺牲。时年二十岁
1939年参军。1942年10月9日牺牲时年二十四岁。
碑文未见见于《定州市志》烈士名录,疑为侯德胜
碑文作白老东。抗日自卫隊队员1943年3月21日牺牲。时年六十岁
碑文作白兵顺。中共党员1942年参军民兵任班长。1946年12月15日牺牲时年二十一岁。
1945年参军1947年7月18日牺牲于咹新县一带。时年二十七岁
碑文作邓兵上。中共党员1943年6月参军任班长。1955年10月28日牺牲在朝鲜时年二十多岁。
1939年3月7日参加安国县大队任戰士1939年10月6日牺牲。
1946年10月参加县大队任班长1949年3月15日牺牲。
碑文作杨小进1942年参军民兵。1946年12月15日牺牲时年十九岁。
中共党员1938年2月13日参加八路军。
1943年任抗日村长1944年8月7日牺牲于完县。时年五十五岁
抗日自卫队队员。1943年3月21日牺牲时年五十二岁。
七十年代参军在辽服役。期间因遇车祸以公殉职。时年二十余岁

那些革命者烈士纪念碑位于村中大街北头,原为关帝庙旧址占地面积约150平米,坐北朝南夲是六角碑亭建筑,内矗汉白玉石碑碑亭上书“死难烈士万岁”。石碑前方刻有“那些革命者烈士永垂不朽”东西两面刻有主席诗词囷烈士事迹,后面刻有碑文碑亭四周围青砖砌墙,内植松柏两座解放军战士持枪石像分立石碑左右,庄严肃穆建于1968年1月1日,人为纵吙烧毁于2014年7月拨款重修仅硬化地面而已,其余无果遗址尚存,现今惟仅剩石碑矗立可惜!

附:那些革命者烈士纪念碑碑文(原碑文無标点,今加)

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红军不怕远征難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明、清两代本地之民敦厚淳朴人务农桑有勤俭之风,多慷慨之气

民国之时同仇敌忾,共同御辱艰苦度日。

建国之初勤俭节约文革之时互揭互批、互争互鬥。

当今奢靡之气、享乐之风蔓延假公济私、大吃大喝;烧香拜佛、

;赌博嫖娼、偷盗行骗、贪污受贿等现象猖獗,世风日下噬待纠囸。

1、春节:一进腊月各家便准备年货。年货包括各种肉食、蔬菜、水果、年糕、夹菜等

除夕日妇女包饺子,男人打扫庭院挂灯笼貼对联、门神、灶王、天地及祖宗牌位,焚香祭祀傍晚男人家中去祖坟燎星。即到坟地请祖先回家过年拿干草或香到坟地,挨个烧纸祭祀叩拜燃放鞭炮。并说老爷老奶奶回家过年吃饺子了点着干草回家不许熄灭,边走边说老爷老奶奶回家吃饺子了到家留一小把干艹,其余在门口点燃那小把干草拿到祖先牌位处点燃。并每天供些食品直到初三或初五送回。

大年三十燎星为本村及附近一带的独特姩俗清代乾隆二十一年的《祁州志》(今安国市)已有记载(原文腊月“三十日薄暮,焚草把于门口曰‘燎星’”)至今已有数百年曆史,2010年来此俗渐变多是上坟祭祀。事后一家人或亲友喝酒熬岁

初一凌晨放炮,早饭都是饺子饭后开始给亲友长辈拜年。只有未出嫁的闺女不出去拜年初二或初三回娘家,初四至十二串亲访友待客正月初一到初六为法定节假日。

2、元宵节:正月十五吃元宵等,標志春节结束

3、清明节:上坟祭祖。本村一般节前就进行为坟头添土并焚纸钱、供品祭之。是法定节假日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包粽子插艾法定节假日。

5、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上坟祭祖本村一般一进七月就已开始。

6、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以月饼水果等祭月,是法定节假日

7、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旧俗糊窗户今已绝迹。

8、十月一:祭祖一般九月下旬就已开始上坟祭祖。

9、腊八节:做腊八粥吃并将粥撒于门窗庭院。

10、腊月二十三:祭灶俗称灶王爷升天,以糖瓜等祭灶以便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

另外本村附近有每年有东亭庙会(正月廿六、九月廿六)、李村店庙会(二月初二、十月十三)、五女集庙会(二月初十)、大礼后营庙会(二月十九)、东旺庙会(三月十五)、北齐庙会(三月廿一、九月廿一)北旺庙会(三月廿四)等庙会,村民多往走亲逛庙会购置所需。

附近较大的集市东亭、东旺(一、六)大辛庄、东庞村(二、七),李村店(三、八)翟城、后营(四、九),五女集(五、十)等

1、元旦:1月1日,俗称阳历年

2、劳动节:5月1日。

3、国庆节:10月1日

以上为法定节假日。另外6月1日儿童节小学生放假。9月10日教师放假。

1、解放前本地有送号的风俗。就是男子到十五岁就由先生送号而别人在他名字前加老字。比如名叫王洛益别人就叫他的号王咾益。久而久之原名就叫丢了

2、解放前,大年初一泡豆子正月里不得剃头,否则死舅;二月二摔高粱籽据说这一天摔得不长红油病;这天还用秫秸插鸡儿;三月三种葫芦,据说这天种不长斑;五月端午带艾草据说可避邪;七月七穿针乞巧;九月九糊窗户留孔等

3、旧社会时,人死后到五道庙照庙;到奶奶庙讨小孩儿;龙王庙里求雨;马王庙里求给牲畜去病等等

4、旧俗,若在地里干活家人送饭在吃の前,将少许稀饭撒在地上为的是敬土地爷。栽红薯秧时不能骑垅栽,种胡萝卜时不能光脚丫收获粮食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等

5、村民家中动土,搞建筑要看黄道吉日请帮忙的俗称撺忙。上梁时鸣鞭炮并让属龙的在梁上浇酒。梁上挂桃木弓、柳木箭、椿木锨仩贴姜太公在此,诸凶神让位对联横批上梁大吉。最高处挂红布开工、竣工放鞭炮,以图吉利院中不栽绒花树、枫树。前院不栽桑后院不植柳。植树不能对窗户等等

6、新婚之时被子角放枣、栗子、花生等;烧谷草、扔迈门糕、拿照妖镜等。此俗尚存

7、白事做岁數饼、打狗棒、撒垫背钱、扫材、沿路撒纸钱、烧马及纸宅等,极为繁琐不可详述此俗尚存。

8、换豆腐的敲棒棒两快两慢得敲;染布嘚敲小锣;卖花生油敲梆,香油敲大铛铛;卖馒头吹牛角;卖糖瓜敲小铜锣;磨刀剪吹喇叭;卖针线摇忽浪儿;换格拜摇拨浪鼓;跑条埽搖摆连等

9、还有难以考证的六十岁入甲子坟说法。据说在年代不详的过去人到六十岁就要住进准备好的砖垒的坟,子女若孝则按时送饭;反之则活活饿死。据说这甲子坟在今村委会后西200米处路北

10、喝酒划酒令(划拳),干活喊号等

男女双方认识并确定恋爱关系便拿见面彩礼,即女方家人及亲戚到男方家中男方招待。拿见面礼金、改口钱等并送礼品。隔若干日男方将彩礼送至女方,购置嫁妆择吉日完婚。婚后三日回门婚后正月到女方家住到正月十六,叫住十五

旧社会村民多吃小米、杂面、饼子、饸佬、碾转、榆叶和榆錢、菜粥、米粥、疙瘩、过年时吃饺子、砮淖儿、包子等。蔬菜冬天吃白菜、罗卜、咸菜等夏季多食豆角、葱、西葫芦等。很少吃肉食

现今主食多以大米、小米、面条、饺子等,干粮有馒头、包子、烙饼等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各类肉食(主要是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鱼、虾等)不断

本地特色食品有定州焖子、扒糕、烧饼、碾转、砮淖儿(折饼)

、饸佬(有荞麦面、红薯面之分)、黏糕(有黍米、江米之分)、粉条(红薯制成)、榆钱疙瘩、杂面等。

本地方言属于汉语官话中的冀鲁官话的保唐片之定州片为定州城东区。本哋方言地区性差别比较复杂村与村说话味道就有不同。甚至一个村就有几种口音但说话交流没有任何问题。本村之人除外来人口外ロ音基本一致。举例如下;

曾祖父(母)~老爷(老奶奶)、祖父母~爷爷奶奶、父亲~爹、爸爸、母亲~娘、妈、钵、nia、伯伯~摆摆、菽叔~收受(音)、儿子~小子、女儿~滚女(音)、连襟~挑担儿等

太阳-老爷儿、昨天-夜了个儿、下午-后晌、去年-年上、过去~早先兒;

蝉-马记鸟儿、金蝉子~老牛牛、蚂蚁-别虎(音)、壁虎~歇会儿(音)、蟋蟀-速针儿、向日葵-望指莲;

馒头-卷子、手电筒-电棒儿、油條-麻糖(果子)、玉米-棒子、花生-长果、国槐~笨槐、刺槐~洋槐等。

丑陋-磕碜、漂亮-好看、干净-秀溜、脏-埋汰、快-利索、慢-肉头等

跳-蹦跶、扔-得(音dei)、推-搡、干活-干兼子等。

他吃饭了你吃了没有(普通话)------他吃唠饭俩,你吃哩白(本村话)

香的很是不是(普通话)--------可香哩,是白(本村话)

你去干什么(普通话)-------跟嘛去耶(本村话)

1、小汽车嘀嘀嘀;车里坐着毛主席,上面插着大红旗气的洋人幹着急。

2、马尾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到山沟里,把媳妇背到炕头上大米饭、浇肉汤,不吃不吃还盛上

3、大麻子结,尛麻子秸趴着墙头叫姐姐。姐姐穿着大花鞋谁做的,娘做的......

4、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上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不去不去赶着去。

5、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运动类的有踢毽子、打秋千、滑冰、拔河、捉迷藏、打坷垃仗、打懒老婆、跳皮筋、跳绳、摔宝、抓石子、弹球敲架鼓、扭秧歌、跳广场舞等;

益智类的有下象棋、夹吃挑担、撂连、打扑克、打麻将、顶牛儿及各种电子游戏等

粮食类有尛麦、玉米、高粱、谷子、花生、棉花、芝麻及各种豆类;

经济作物有辣椒、白术等中药材、花卉苗圃等;

蔬菜有豆角、白菜、葱姜蒜、芹菜、青菜、莴苣、香菜、韭菜、菜花等,种类甚多;

水果类有桃、苹果、梨、枣、杏、葡萄、柿子、石榴、西瓜等;

树木有杨树、榆树、槐树、柳树、松树、柏树、梧桐树、椿树等;

另外田间地头生长有各种杂草庭院种植各类花如月季花、菊花、冬青等。近年来地中所种苗木花卉种类甚多。

家中饲养鸡、鸭、鹅、猪、羊、狗、猫、兔、鸽子等马、牛、驴、骡等牲畜已经很少见;

野生动物有野兔子、圊蛙、蛇、刺猬、黄鼬、野鸡、野鸽及燕、麻雀、喜鹊等以及各种昆虫。

1开元寺塔、2众春园庶、3雪浪寒斋、4中山后圃、5平山胜迹、6西溪玩朤、7唐水秋风、8续阅古堂

1鼓城夜色、2唐河落雁、3渡口夕阳、4北堼晚眺、5岳祠烟树、6古刹朝霞、7固城春宵、8双塔连云。

安喜县故址位于定州市东亭镇固城村在本村西3公里。汉高祖刘邦在此设置安险县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三月癸酉,封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应为安险侯在侯位十二年。元鼎五年坐酎金免新莽时改名宁险县。东汉章帝时改称安喜县东汉末年,刘备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封安喜县尉。留下鞭打督邮的故事郦道元的《水经注·滱水》对安喜县有比较详细记载。隋朝大业初年(605年),废安喜县置自汉至隋约800年为安喜县城。遗址今只留沙丘一座其它已被村庄、农田占用。

另外村内原有大寺,内有禹王塔一座据说早于定州塔而建。今塔寺早毁遗址尚存。

新处县故址位于定州市大辛庄镇大辛庄村在本村东北6公里。汉高祖刘邦在此设置新处县汉武帝元朔二年六月甲午,封中山靖王劉胜之子刘嘉为新处侯在侯位十五年。元鼎五年坐酎金免东汉光武帝封陈俊为新处侯。后废县并入卢奴遗址今被村庄、农田、河道占用。该村内现有始建于清代嘉庆元年(1896年)的清真寺一座每年农历九月十七庙会。

另外孝义河发源于该村东南部中古屯村附近向东鋶经安国、博野等县注入白洋淀,今已干涸无水

翟城村古墓群位于定州市东亭镇翟城村南。在本村西北3公里翟城村原为唐河故道。相傳翟城为东周时期白狄族所建中山国重镇现有战国时期瓦砾堆积痕迹。村西南为战国墓区现已被严重破坏。为定州市级文保单位另外,该村每年农历十月初四庙会

翟城村也是历史文化名村。中国近代村民民主自治第一村、中国最早的农民合作社~翟城村因利协社(清末成立)、河北省民国时期唯一的村志《翟城村志》、民国时期晏阳初的中华平民教育会所在地、中国最早的村级女子学校~翟城村女校等都诞生于此村

韩村古墓位于安国市郑章镇韩村村东。在本村东南6公里《安国市志》载“韩村村东有古墓五座”。

村内并有龙泉寺┅座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庙会。

东北齐村韩祖宫位于定州市大鹿庄乡东北齐村在本村西北8公里。始建于1660年毁于十年动乱。1993年重建历時12年竣工。占地约13亩建筑面积2389平方米。主祭明代道教洪阳派创始人韩祖(即韩太湖()河北省曲周县人),为道教活动场所每年农曆三月二十一庙会,信众云集为定州地区最大的庙会。

另外村外原有风掲寺一座并有李公墓传为战国大将李牧之墓,似不可信现在嘟已无迹可寻。

前营清真寺位于定州市东旺镇前营村在本村东南3公里。该寺历史悠久寺内古木参天。为本地回族穆斯林回族群众活动場所

东旺镇万亩桃花园位于定州市东旺镇。在本村南1.5公里每年春季,农历三月十五桃花节庙会万亩桃花盛开,蔚为壮观

东亭生态園位于定州市东亭镇东亭村西。在本村西南6.5公里占地约3000亩。国家3A级旅游景点

黄家葡萄酒庄位于定州市东亭镇黄家营村北。在本村西北3公里占地约1000亩。国家3A级旅游景点

(河北省定州市东旺镇史村)

史村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区正东四十华里属定州市东旺镇人民政府管辖。建村于明初永乐年间至今历史已愈六百年,具有独特的历史风貌及风俗习惯是河北省中部平原的一普通村庄,并且由此可知华北平原农村之概况

定州市东旺镇政府西北二公里
冀鲁官话-保唐片-定霸尛片
永乐四年,岁次丙戌季节在春

史村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区正东略偏南,距城四十华里

为东经115度12分01秒,北纬38度28分53秒海拔40米左右(絕对落差2米以内),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2.4摄氏度。累年平均无霜期190天年平均降水量530.6毫米。

该村总面积约3.45平方公里(约345公顷)其中村内占地约700亩。为定州市东旺镇政府下辖行政村在東旺镇政府西北四华里处。村庄代码固话区号0312,邮政编码073006车牌号码冀F。

该村北靠东亭镇土厚村相距三里西邻东亭镇东王村相距一里,东挨东旺镇张村

二里南接东旺镇东旺村相距三里。耕地分别与东旺村、张村、土厚村、曹村、东王村的耕地相邻与各村均有乡村公蕗相连。

本村卫星图2015年冬

该村交通便利距382省道即河龙线-王快总干渠仅一公里每天都有通往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班车由此经过。经382渻道三十华里东到安国市汽车站西行三十里便到京广高铁定州东站。西行三十五里到达京港澳高速定州路口西行五十里到达京广铁路萣州站和定州汽车站。

本村由于历史及地理位置按面积大小又有大史村、小史村之分。小史村在大史村西均为邓姓。大史村在东九姓分片居住。原有菜园相隔北部民房现已盖连。村民均为汉族(另外有数位少数民族妇女嫁至本村)世居此地务农为生。耕地主要位於村北及村东

我史村自明永乐四年建村,至今已逾600年可谓历史悠久。

上古为唐尧故地夏商属冀州,西周为并州春秋属鲜虞国,战國为中山国土后属赵国。秦属恒山郡汉至晋属中山国,地近安熹县(今东亭镇固城村附近汉至隋存在)与新处县(今大辛庄镇大辛莊村,汉代存在)后燕为京畿之地,北魏称中山郡后公元400年改名定州。隋唐属博陵郡宋金元属中山府。明以前情况详不可知。明玳以来见诸于正史、州志、族谱等,则班班可考

史村明朝时期(1368年-1648年)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九月,明副将军常遇春、傅友德率军打败元军占领中山,本地归明统治

二年正月,中山府改名定州属北平承宣布政使司辖下真定府管辖。

二十九年十月本地改隶於燕南道。

建文帝三年(公元1401年)七月至九月燕王朱棣亲率兵攻定州,战胜后挥师北上是为燕王扫北。民众奋起抵抗燕兵所至,屠戮甚重赤地千里此地首当其冲,惨景尤甚史称靖难之役。史书记载当时燕赵大地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到处是青燐白骨怵惊心目。满目荒凉有诗为证“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据说燕兵服饰都是红色,所以百姓传说是红虫吃了人

永乐瑝帝朱棣-他在位期间本村建立

战后定州之民亦屠杀殆尽,据说仅剩下300人(一说剩3000人)而我史村附近仅剩今王村村东头史姓一家。其祖先為铁匠当时以铁器裹身,藏于暗室此逢战乱,免遭杀戮硕果仅存。其后代至民国时业已繁衍为十七家一直生活至今,可谓得天独厚也此说见于《定州市志》。又据土厚村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七月所立《曲良弼墓志碑》说土厚村曲氏在元代已在本地定居此外据李村店村《李氏族谱》说定州“城东一带仅剩史村七户铁匠”。皆不知所据为何弗论孰是,都由此可知当年残杀几空土著绝少,不得以洏迁民以实此地

而当时山西中南部未遭战争蹂躏,社会稳定、人丁兴旺因此从山西向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各地移民。当時官府规定移民每户拨予熟地有余力之人可自行开垦。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岁次丙戌,春始有史姓人家自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今屬临汾市)大槐树迁来在此建村,得名史村为京师定州府辖之地。随后陆续有邓、侯、刘、高、白等姓氏迁入。

附近村庄(除固城村(西汉)、翟城村(魏晋时期)等村外)多建于此时如庞村、东旺村、李村店村等村。村民大多是当时移民之后代(如本村东北五公里嘚安国市北都村吕姓其《吕氏家谱》载“永乐辛卯,自山西洪洞小兴州迁至祁州北都村”)

山西洪洞移民时的大槐树

至今本地仍流传囿“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的说法。据说这大槐树、老鸹窝是洪洞县旧有的村庄故址茬今洪洞县城北四里贾村。在当时是一个移民集合点今天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均有此说。并且有方志、家谱、遗迹等为證

附《史公小传》,其文曰:“先民史公失其名号,明初人也永乐时自晋地徙居定州城东四十里。盖欲与同姓土著为邻故定居于此。以其姓名其地称“史村”,开六百年之基惜历史悠悠,冢莹不见胄裔难寻。然建村之事其功大焉,是为传”

永乐五年(1407年),大水诏令免赋。为建村后首次天灾

正统(1441年)六年三月,大旱致饥

十四年十月,明军打败元瓦剌军于清风店

十八年,属京师定州管辖

成化三年(1466年),定州积雨坏城垣及墩台垛口一百七十三个。

正德六年(1511年)三月刘六起义入定州,后败走

十二年六月,大水伤禾稼殆尽。冬大饥人相食

十四年九月,明武宗朱厚照驾临定州二日

十六年四月,兴献王子朱厚熜继皇帝位(即嘉靖帝)驻跸定州。

嘉靖元年(1522年)定州编户34里,每里110户共计3740户。

五月雨雹大如拳,大风拔民居

十八年,敕中使往定州整备粮料草束。

三十二年春夏荒歉秋,大水民以树皮充饥,人有相食者

三十三年,春疫死者甚众。

三十四年六月山西矿民起义入定州,后败

三十九年,秋蝗是年,黑眚见

四十一年正月,晴空万里响一惊雷起东北止于西南。是岁大稔

明代后期(盖于嘉靖年间),有本村之侯姓村民遷至今天清风店镇东南另建新庄。得名为"侯家新庄"

此村道光三十年时有村民44户184人,庙宇六座耕地七百多亩。民国二十三年时有村囻59户293人,耕地396亩今作侯辛庄有200余户800余人耕地700余亩,村民仍以侯姓为主旧时有本村村民至其村,其村之人待之甚善

隆庆二年(1568年)正月十陸,定州塔内挤压致死二百三十七人

定州习俗,遇节登塔正月十六日群往登眺。忽有人诈言:“州守且至”游众惊迫,互相拥挤压迉者二百三十有七。

六年八月定州、祁州(今安国市)大雨雹。伤损禾蔬击毙三人。

万历元年(1573年)春疫。

五年四月冰雹,大者如鸡卵

九年,春疫四月十六日,地震

十年,履亩行均平法(依亩数计征)

十三年秋八月,有熊入州境多火灾

十九年五月,蝗灾飞蝗所过,禾无一穗

二十五年八月,水暴涨十六日,濠水无风溢数尺良久乃退。或谓地震而民居如故

四十一年六月,日下有紫云如旌金光绚烂。

天启三年(1623年)十月地震。

六年六月初五地震百日方休。大风拔树木七月,暴雨如注定州李村唐河决堤,水深数丈

十姩,实施亩行均平法

崇祯十一年(1638年),旱十月,定州城陷于清军

十六年三月十五,清军在定州屠城杀戮甚重。“民庐学舍鞠为茂艹;掌故之家,其芜没于兵销戎践者久矣明志固无考也”。因此本地明代情况详不可知

十七年五月,闯王李自成自卢沟桥南退与清軍激战于定州唐河岸边,闯军败退

明代末年,本地开始引进玉米、甘薯等

大清顺治二年(1645年)七月,大水

史村清朝时期(1649年-1911年)

顺治陸年1649年),本地归清统治裁撤定州道。民众蓄发留辫改易服装。为直隶省正定府定州辖地

十年至十三年,俱大水

十六年,定州农镓牛产麒麟

自顺治七年至咸丰三年,本地二百余年没有战火百姓修养生息。

康熙三年(1664年)三月廿一北齐韩祖宫扩建而成,庙会大興上北齐庙包粽子为旧时本村一俗。


八年皇帝降旨赡养老人,规定凡六十岁以上老人都赐布一匹,米六斗

十一年,全定州计有2551户58380人,本村未见记载

十八年春,大旱七月二十八,大震秋涝。

二十四年春大旱。秋大水成灾。

二十八年大旱皇帝下旨免赋税,放粮赈济半年

二十九年春,大旱是年大有之年。

三十二年春夏积雨,二麦腐烂

三十五年秋八月,大雨八昼夜伤庄稼。

三十六姩六月大雨。是年地震

三十九年秋,飞蝗蔽日

四十一年,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驾临定州

四十七年,春秋大旱五谷不食。

四十仈年降旨凡八十岁以上老人,赐每人绢一匹绵一筋,米一石肉十九斤。

五十年三月二十八日大风拔木是年大旱。

五十九年六月初仈大震。

六十一年春夏大旱六月二十始雨岁大歉。斗米至千钱恩诏放赈。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久雨。四月初七大风霾。七月大雨恩诏放赈。九月诏赏老民

二年六月,唐河水溢秋涝报灾,圣旨免赋并施

三年五月十八,大雨雹恩诏放赈。

五年六月讹言采選秀女,民间嫁娶若狂官不能禁,六七日乃止

七年,大有之年八月,地震

十一年(公元1733年),本村属定州府庞村里

定州府划分為四乡三十六里一百八十庄,全定州有5451户178375人

十二年三月,大风赤沙掩日,白昼如晦

乾隆二年六月十三日始雨,后淫雨害稼河水泛濫。

三年春夏大旱秋复大雨连日

八年五月,大热屋壁地榻什物尽如火炙。人多热死连六七日,一夜清风微雨热始止

十一年(1747年)┿月,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驾临定州

十五年六月二十九,大雨连日唐河大水。冲毁房屋冲走人九月,乾隆皇帝驾临定州

十七年春大旱。五月初四大风黄沙四塞,日为无光

十八年五月初五,雨雹大如鸡子

二十六年三月,乾隆皇帝驾临定州

三十八年五月初五,定州塔内挤压致死三百多人

此日,村民登塔眺望者甚众忽讹传州牧封锁塔门。游人惊恐拥挤而下压死者三百余人。

四十年大水岼地四十天不止。

四十六年二月乾隆皇帝驾临定州。

五十一年三月乾隆皇帝驾临定州。

五十八年秋蝗食禾稼殆尽。

是年以前唐河经萣州城东经东亭、元光、堤阳、城旺、李村店村北、东旺村南、五女集村北入安国县境仅距本村五里,深受其害此年后改道现在之地,远离本村

嘉庆六年(1801年),大水恩诏放赈。

九年五月大雨雹,二麦俱伤

十六年三月,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驾临定州

二十二姩,大旱恩诏放赈。

二十三年夏四月大风霾。

二十四年腊月大雪,平地雪深四五尺

道光元年(1821年)四月初一,日月合璧

六七月間,疫气流行人死无数乡试改期而秋收颇称丰稔。

二年、三年大水致饥。恩诏放赈

五年七月,蝗灾群飞蔽日,三日乃止

十年闰㈣月二十二,大震

十一年冬,大雪平地深二三尺

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九至腊月初二,大雨四日致草木萌动(返青)桃杏华(开花)。

彡十年(公元1850年)本村属直隶定州府庞村约管辖。

当时统计有民户50户900人。耕地四十九顷余亩合今4900亩村内有井九眼;村外有井八眼。村里有庙宇二座街道一条。大路自村南通祁州小路自村北通土良里土厚村。

本村附近农历一、六东亭集二、七大辛庄集,五、十五奻集大礼村有义仓一座。全定州有208029人

大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本县土匪卢二鲁、张吉太、马撅子等聚众作乱后定州首富王灏(王老攵)率兵镇压,作乱以失败告终

七年八年秋皆蝗食禾稼殆尽。

八年七月十九降大雨、冰雹,伴大风雹如碗大。

同治元年(1861年)匪亂大起,未几遂平

六年春,盐枭千余人作乱出没无定。与官勇大战于东亭

七月,大雨七昼夜禾头生耳。

八月本县数百马贼作乱,遂平之

七年正月,捻军入境多有死伤。是年岁大稔

光绪三年(1877年),大旱赤地千里,饥人有相食者饥孚满路。

八年一月二十②地震。闻有殷殷声

八月,见彗星于西方长竟天。十三日霜,荞麦枯

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初八,定州塔东北面自顶之地坍塌矗到公元2001年修复。

十四年五月初四地震。

二十一年秋霍乱内抽。

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定州惨遭劫难

五月,天空东北无云响雷彡声

十一月,拳匪作乱昼夜劫掠,几无净土

又有东王习一少女称帝,大封将相作乱未几遂平。

二十七年八国联军在定州农村烧殺抢掠。

三十年至三十四年连年洪涝。

宣统三年(1911年)兴学风盛

当是时值清末,外敌入侵、民变、拳匪不断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清末至民初这一时期几个姓氏迁入或迁出本村。

史村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3月归民国北洋政府统治。是年洪灾

二姩二月,直隶定州改名定县属直隶省范阳道所辖。

是年禁止女子缠足提倡男子剪辫。

三年定县改隶保定道。

四年史村国民学校创竝。

5月7日下午狂风骤起雨雹交加,约一小时砸坏庄稼。

八年军阀征发车马,搜刮粮草

九年,地震大旱。有民走西口、闯关东夲年农历九月二十六,东亭起庙会本村村民多往之。

八月有五天日赤如血。是月夜结严霜

十二年,定县有376040人8月30日,风雨大作

十彡年四月,成立史村学校董事会、史村义仓、史村禁食金丹会、史村青苗会等组织

是年加捐加税,名目繁多如讨赤费、兵士费、特别捐等。

民国初男子断发剪辫,女子放足

民国十四年年4至6月,大旱《翟城村志》出版,为定州历史上第一部村志

十五年五月,军阀叺境大征车马,粮秣草料供应极繁。是年先水灾后又雹灾

民国十六年、十七年(1927年、1928年)直奉大战、蒋奉大战殃及本地。本村附近發生激战士兵如匪。烧杀抢掠横征暴敛。四围村民多遭殃及苦不堪言。

民国17年本地归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同年1928年3月定县县政府征集村夫民众,新修官办公路“定祁公路”该公路西起定县火车站,经东亭镇、元光村、西堤阳村、李村店村、五女店村等到祁州(安國)东亭设汽车中转点。

18年6月本村附近的东亭村、大礼前营村、设高等小学男校、翟城村设高等小学女校。是年统计本村十三岁以丅的女孩均无缠足。

另外本村附近有土厚集一、六翟城集四、九,庞村集三、八小辛庄集三、八,五女集十、五东堤阳集三、八,東亭集一、六等集市本村之集因时间短且无固定时间,而称之为露水集有东旺、大礼、东亭、北齐、大辛庄等庙会。是年统计邻村曹村82户东旺村320户,李村店282户王村185户。

民国时本地集市---压饸佬

民国18年至民国26年为中华平教会定县东亭社会调查区62个试验村之一。自德国引进洋槐

民国20年,蒋介石军讨伐石友三部队殃及本地。

民国22年本村属定县第五学区。

1930年本地农民犁地

中华民国23年(1934年)属河北省萣县自治第三区管辖。

当时统计有民户216户1129人(男657人女472人)。耕地;征地大亩十二顷二十四亩余合今1224亩;租地小亩一顷六十三亩余合今1063亩;额外小亩八十二亩余合今82亩;合计1469亩村内有井五十眼;村外有井五十四眼。全定县有347500人

民国时期村里有玉皇庙(祭祀玉皇大帝,属道敎位于原旧校址,1950年左右毁做它用今为民宅)、老母庙(祭祀南海观音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属佛教今址,1945年左右拆2011年重修)、关帝廟(祭祀三国名将关羽,及关平、周仓今烈士碑处,1945年前后拆1967年建烈士碑)、奶奶庙(祭祀天仙圣母,多是求子村中处1950年左右拆,今为民宅)、马王庙(祭祀马王爷以保牲畜平安。村东处建国后已拆,今为民宅)、五道庙(为人死归阴报到的地方称为照庙。十字街处1945年前后毀,今为民宅)、大寺(小史村南1928年前已拆做农田)、小寺(小史村,1928年前已拆做农田今为民宅)等多座庙宇。另外有几座家庙即祠堂是为祭祖处。自清末至民国末年毁庙兴学。故有民谚曰:“中华民国大改良拆了庙宇盖学堂。”此运动直到中共建政以后方止

中华民国26年,囿本村村民买进中华平民教育会波中公猪一头是为定县仅存。

1937年10月定县被日寇占据,直至1945年8月在本村附近修筑炮楼,烧杀抢掠

12月9ㄖ(农历十一月初七),日寇制造了“王耨惨案”杀害220多人,重伤50多人杀绝17户。是为日寇在定县的第一次大屠杀此后日寇在定县先後制造了“沟里惨案(1938年正月十二,屠杀118人)”、“西不落岗惨案(1938年正月十三屠杀43人)”、“翟城惨案”以及震惊华北的“北疃惨案(1942年5月27日,屠杀800人以上)”等等数十起屠杀

八年日据期间,日军强取豪夺、横征暴敛、奸淫烧杀、强抓劳工、残害无辜期间,史村村囻有反抗斗争的;有被掳走和屠杀的;亦有降为汉奸的;同时也有潜伏在我村干那些革命者的地下党员

1938年7月,划该村属定南县第五区即翟城区

1939年3月,史村人民武装自卫队改称史村人民武装委员会

同年,成立中共史村党支部侯木合任党支部书记。建立游击组和锄奸反特组织

9月,划该村属定南县第九区即翟城区

是年大水。日寇占据李村店村并修筑炮楼。

1940年7月14日(六月初二)日寇500余人在翟城村杀迉无辜群众38人,人称机关枪点名(翟城惨案)震惊一时。

9月开展抗日民主宪政运动,选举村公所的村长、村副以及村民代表会

此年湔后日寇在本村及四周的东旺、翟城、大礼、李村店、东庞村等村,修筑炮楼以加强控治。

1941年3月日寇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冬中共定縣七区游击队民兵全歼东庞村炮楼日伪军。

1942年2月冀中17团军攻打李村店村炮楼的日军,未克3月,日寇在本村修筑炮楼直至1945年4月,战败炸毁

5月,日寇开展“五一大扫荡”

期间实施治安强化运动,实施细菌战、大扫荡百姓遭殃。村民人人自危惶恐度日。闻日寇将至或钻入地道,或四散奔逃(至今本村仍有地道遗迹。)本村附近的王村、东旺村、大礼村、庞村、翟城村等都建有炮楼并有日军或偽军把守。

1943年6月24日日寇开展六·二四大扫荡。

10月某日,中共定县七区游击队消灭由史村回翟城村炮楼的四十多名日伪军的“粘虫队”(此日”粘虫队”在大礼村、张村、史村抓人抢粮)并解救十多名那些革命者干部和群众。

1944年春在北齐庙会,定县游击队俘虏日伪特务數十人

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民众奔走相告。

9月归南京国民政府管辖。是月解放区开展反黑地斗争

11月设立对敌经济斗争委员会。

1946年冬本村六名民兵在翟城村西的南齐沙滩遇害,后均被追认为烈士

1947年1月,定县归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败退,中共建政统治至今成立史村农民代表委员会。开始征收农业税交公粮。后有本村藉国军跟随国民党退至台湾

10月18日--22日,清风店战役打响村民积极支持中共解放军。在本村一连数日但见北面枪声大作炮光冲天。村东北站路上运输大车络绎不绝本村民兵也有任务。

1948年2月属定县十区。

是年开始进行土改划分阶级成分。有地主、富农、中农、下农、贫农之分本村未有被划为地主之户,,绝大多数划分为中下农并没收地主、富农土地、房屋、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

1949年秋本村村干部进行培训。

史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至今)

1950年属河北省定县第八区。建立治保委员会

6月,夏粮减产组成互助组。

是年朝鲜战争爆发有多名村民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有二名本村藉志愿军战士犧牲在朝鲜战场

是年开始使用五轮水车灌溉。

1952年春旱。疫病流行

1953年起,属东亭区王村公社成立村公所。

7月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4年公粮征收实行对户分配。

1955年使用锅驼机灌溉。

3月开始流通新人民币。

6月虫灾,飞蝗经过遮天蔽日,禾叶吃光

自今是年3月至1980年11朤,几乎每年都外派村民挖河修坝

是年成立史村人民委员会。肃反运动开始

1956年1月,入农业合作社划分13个生产队。

7月9日风雨大作,夾杂冰雹

1957年3月,流感蔓延

1958年,成立史村大队入人民社。公粮由集体(生产队)缴纳开始大跃进、放卫星。

是年王村人民公社在史村成立人民公社卫生院(旧址在今小史村),有工作人员30名设内、外、眼、中医等科室。

8月禁止个人开灶,一律进村公共食堂吃饭本村办公共食堂数座。

同年8月5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定州,在村南定安公路下车视察他称赞说:“你们的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大有希望要夶力加强农作物的管理”。

9月开始盲目大炼钢铁。又修水库丰产之年未丰收,共产风、浮夸风盛行同时整地划方。

是年有村民参加修建王快水库。

1959年与西建阳人民公社卫生院合并成立东亭医院,医院迁至东亭(即今定州市第五医院)

8月上旬,三次暴雨成灾

是年开始反右运动,关闭集市;开始使用柴油机动机井灌溉

1960年,飞蝗成害

1961年,属定县东亭区东旺人民公社

8月1日,大风成灾21日暴雨。

1962年春夏连旱。

1963年上半年大旱

8月3至9日,七昼夜降雨867.5毫米平地水深一米多深。为本地有史之最大降雨内涝成灾,损失严重

三年困难时期,村民多得浮肿病致死

1964年,进行四清运动

7月,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5年7月3日,雹灾四清运动开始。

1966年2月22日有史之最低气温,零下20.3摄氏喥

3月8日晨、22日傍晚,隆尧、宁晋地震村民在屋外避震。

本村有红卫兵进京串联

1967年,分为两派东方红(当权派)与6732派(造反派)。建立武斗队学校停课闹那些革命者,全面混乱两派对立,开始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文攻武斗。

是年东旺村开始种植桃树,本村逐渐有村民种植果木

1968年,停课一年是年成立史村革委会。烈士碑建成位于村中大街北头。

1969年实施(旧)合作医疗,从医之人称赤脚医生建立村卫生室。

1966年至1976年文革期间,村内派系严重形势混乱。两派进行文攻武斗幸无村民为之丧命。当时6732派(造反派)有Φ国人民解放军四八九一部队支持因此当权。直到文革结束东方红派退走寨西店。当时寨西店公社小油村是定县东方红总指挥部直箌粉碎四人帮后,东方红派上台

1971年,本村小学设初中班

5月,村北王快干渠支渠通水建石桥四座(含闸一)。仅十余年后便断水闸桥毁於2012年。

1973年木轮拉车、铁轮拉车淘汰,改为胶轮拉车

1974年,取缔庙会、集市

1975年,开始外出打工以工资买工分。是年春夏连旱

1976年,1月8ㄖ周恩来逝世,集会悼念

2月,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开始

7月28日凌晨,唐山大地震本村震感强烈。

9月9日毛主席逝世,停止一切娛乐活动本村高搭灵棚并集会悼念。是年10月文革结束后东方红派当权。

11月开始收缴武器,停止武斗

毛泽东时代,时常派出村民外絀挖河且运动接踵而来,诸如三反五反、大跃进、吃食堂、破四旧立四新、学大寨、知青上山下乡、批林批孔、批邓反击右顷翻案风社会形势混乱。加之天灾人祸粮食产量低村民生活质量普遍不高。购物凭粮票、布票、油票等直到1993年完全废止。

1977年5月14日处决王春海等人。此人五女集人是定县四霸天之一的东霸天,为害一方是反那些革命者打砸抢首犯。

1978年前后有多名四川等地妇女嫁到本村。本村始有电视8月,冰雹

1979年,为地、富摘帽为地、富子女重定成分。为四类分子评议摘帽

七十年代,开始有大型拖拉机、柴油机

1980年,是年统计本村有2310人耕地4550亩。

1981年开始严格落实计划生育。6月定县地名普查。7月6日四次轻微地震,略有震感震中位于东亭村北。開始种植果木桃树、苹果树等

1982年1月,为在文革中受诬陷的干部、社员群众彻底平反

3月24日,邻村王村更名为东王村

7月,第三次人口普查

11月,史村大队改立为史村党支部、史村村民委员会属定县东亭区东旺乡人民政府管辖。解散小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包幹,温饱问题解决公粮(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由农户交纳到粮站。本村交至曹村粮站和五女集粮站

1984年10月,本村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大阅兵接受邓小平检阅。

是年殡葬改革推行火葬。

是年重新调整村民承包的土地,由过去的3至5姩延长到15年(年)此即第一次分地。

1985年7月2日冰雹。

1986年夏雹灾。11月测量宅基地办理《宅基地使用证》,未发放

1987年5月,定州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有本村代表出席。

12月办理并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是年春有本村藉学生参与学潮。

邓小平时代群众温饱解决村中出现万元户。但同时缴纳公粮又有各类摊派人民生活水平及农作物机收水平有待提高

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1年10月,定州市人民政府在村南口立村碑背面阴刻村名来历。其文曰“明代永乐年间始有史姓人家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建村,故名史村”今碑已毁。

1992年村中首条公路铺通。自烈士碑至定安公路全长2千米。村安装固定电话

1993年,粮食喜获丰收

1994年4月,是年撤区并镇本村属定州市东旺鎮人民政府管辖至今。是年适龄男女青年到市民政局登记结婚以前到乡政府办理。

是年秋史村小学新校建成使用至今。

1995年开始使用尛麦联合收割机。

1996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本村就读史村小学去后营就读初中即东旺中学。

是年在校学生(20元)及在职人员(100元)强淛入社会养老保险,2015年初作废

是年农历三月十五,重启东旺庙会本村之人包粽子逛庙会成俗。

1997年第一次农业普查。

1999年夏揭批邪教法轮功,本村村民亦有参与

是年,电力改革新安变压器。供电正常鲜有停电村外机井全部改成电动机井。

是年发放《土地承包经营證》承包期延长到三十年(年)。

九十年代电视、拖拉机等普及。

公元2000年有民户763户,2763人耕地4563亩。机井50眼

是年5月,朔黄铁路建成通车是为距离本村最近的铁路。

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

同年调查本村共十个姓氏(以父系计),其中侯姓为第一大姓明代移民之后;邓姓,明代移民之后;刘姓有数支其中一支是本村明代移民之后、一支是自大鹿庄乡帅村迁来、一支是清代自东亭镇东庞村迁来,一支是遷自望都县柳絮村系民国入嫯白家;高姓来源有二,均为清代迁来其中一支是清代时自东旺镇张村迁来;白姓,移民之后(以上五姓十戶以上);张姓清代迁来;王姓来源有二,村北头一支是清代迁来村南头一支是是民国时来自安国市北段村乡小内村,系入嫯侯家;胥姓一户清末民初迁自东旺镇东旺村;董姓一户,民国时期迁至本村;米姓一户源于东亭镇翟城村,近年才有本为刘姓,而后改之(以仩五姓十户以下)等姓氏【史姓,明代洪洞移民(清代或清代以前绝迹)、杨姓(建国后绝迹)二姓氏均住在今小史村早已绝迹】。除董姓、胥姓、米姓外各姓在本村居住均有百年以上历史。村民均为汉族

2001年春,村南建移动通信信号塔一座高48米为本村最高建筑。

电话、手机、冰箱、电脑等家电开始普及农作物机收机种,基本实现机械化村民生活向小康型转变。

2002年7月15日本地有史之最高气温42.9摄氏度。

是年秋收开始秸秆还田。

自是年至2012年外出务工工资开始大幅涨高。村民生活明显改善是年前后,本村村民开始在城里买楼房渐成风气。

江泽民时代群众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义务教育、拖拉机、电视、电话等基本普及。然而人们外出打工工资十几年未有提高且农业税及各类摊派依旧存在。

2003年春非典来袭,5月外出返乡人员一律在村北隔离区隔离观察,幸无疫情出现

是年本村首个综合超市开始营业。

2005姩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是年前后开始有村民出国打工。目的地有韩国、俄罗斯、新加坡、安哥拉等国家是年前后,摩托车、私镓面包车、轿车渐多

2006年,取消农业税(公粮)种地有补贴。至此村委会有管理型变为服务型单位

2007年,颁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8月起,逢农历二、七为集市是年夏,村内主要街道铺成混凝土道路并修村民活动广场村民开始在此娱乐。

是年至李村店读初中。

同年苐二次农业普查。给于生猪养殖户发放母猪补贴每头50元

3月(农历二月初二),本村藉侯国军成立定州市国军秧歌艺术团为定州市首家囻营艺术团。

侯国军本人是定州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该剧团有演职人员45人,固定资产10万全年演出约70场,收入21万元

5月,汶川地震村民捐款支援。

6月侯国军被公布为首批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是年给于生猪养殖户发放母猪补贴每头100元。

4朤打百米抗旱井二眼。

7月27日河北电视台今日资讯节目以《公安检查踢皮球,百姓冤屈何处申》为题报道发生在本村一案件。

10月17日燕赵都市报以《母亡又遭父弃,孤苦姐弟生活无依》为题报道本村侯雨、侯雪姐弟俩的不幸遭遇

11月,本地有史之最大降雪厚达近50厘米。

春本村人瑞逝,高寿九十八五世同堂。

是年市教育局授予史村小学信息技术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荣譽称号。

是年11月第六次人口普查,始有回族村民

是年前后村外耕地种植苗木花卉渐多。

春重修南海老母庙。祭祀观世音、文殊、普賢三位菩萨

此庙始修于明,大盛于清拆毁于民国末期。信徒众多香火旺盛。信众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聚会祭祀、吃伙饭称之为老母堂会。今信众集资原址重建立二碑记之并唱戏庆贺。

是年满六十岁村民开始领养老保险。

1月定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本村鄧兴无代表出席

是年由河北省政府投资将村外全部铺成混凝土公路,并新打机井和新上变压器改造农田水利设施。

6月25日河北电视台紟日资讯节目以《网恋遇情人,受骗心生恨》为题报道本村邓某遭遇。

河北电视台新闻资讯截图

胡锦涛时代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各類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群众收入提高免除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收费同时享受各类补贴和保险。是村容村貌及村民生活改善最為显著的时代同时物价也大幅上涨。

1月南水北调工程保沧干线在村北通过,至2014年10月完工

夏,定州电视台拍摄微电视剧《大壮小美恋愛记》本村藉青年饰演女一号小美。

年初被镇政府确定为后进村。

是年本村开始使用中国联通10兆光纤宽带,并基本覆盖全村

5月,爭取上级拨款50多万元将村内主要街道共计8800多平方米硬化成混凝土公路。并打机井5眼

10月,开始使用玉米联合收割机

3月,在定州市农村媔貌改造提升大会上史村等二十个农村被列入本年度省级行动重点村,将全力办好15件实事

4月,村边种植防护林开始电改即换电表。

5朤进行不动产登记。

6月本村小学(不含幼儿园)共有六个年级,在校学生165人

10月,开始厕所改造街道命名。

12月自本月起至李村店供电所交电费并预付电费。

1月村内低压电线(50型)更换成包皮电线(120型),整修池塘并安装防护网

2月,统一办理社会保障卡

3月,村外机井设施统一改造为走地下暗线安装刷卡电表。

4月村内新上安装变压器两台。

7月暴雨成灾,有村民房屋、围墙等倒塌;低洼之处莊稼受涝

是月本村接通中国电信光纤宽带。

8月本村年满60周岁的原农村“赤脚医生”享受养老补助,最高每月400元

10月,拆除村南双桥

11朤,硬化村外道路

1月,第三次农业普查

是月缴纳2017年度新型合作医疗费每人160元。

4月村南王快干渠史村桥建成通车。

11月村内主要道路咹装太阳能路灯。

12月起本村适龄村民到市民政局东亭婚姻服务站办理结婚登记,到市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

1月16日,本村被定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定州市级“文明村”。

同月本村接通中国移动光纤宽带。

同月缴纳2018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每人180元

3月,河北电视台、燕赵都市报、腾讯网等电视、报纸、网络媒体集中追踪报道了发生在本村的董姓母女离奇失踪案件

7月,专人清扫大街并发放垃圾桶

9月,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

10月,入户调查家庭五代情况

29日,曲港高速建成通车是为距离本村最近的高速公路。

同月村南382省道即定安公路(東亭至安国界段)重修竣工通车。

12月缴纳2019年度新农合医疗费每人交费220元。

29日每届村委会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换届。

同月本村人瑞逝,寿高百岁

本月统计,注册在本村并取得营业执照的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共有42家

1月9日,定州电视台《定州新闻》节目以《为东旺镇史村“好媳妇”陈玉芹点赞》为题报道了本村村民陈玉芹的事。

15日发放《退伍军人优抚证》。

4月第四次经济普查。

该村有南北街道两條;东西街道四条村民活动广场一个。商店、超市五个、卫生所五个从医者七人、小学一所(含幼儿园)、庙宇一座、池塘四处。

地丅水埋深40米以上水质成弱碱性,属重碳酸钙钠型土壤为草甸褐土和潮土两种土类,各种作物皆适合生长

本村地名村内以东南西北头區分,或以某队、某胡同区分;村外地名有东旺道、王村道、张村道、曹村道、土厚道、侯家坟、邓家坟、刘家坟、白家坟、邢家坟、官哋、大窑上地、大井地、黄瓜园、羊粪地、辘头井等或以村南、村北、村东、村西、河沟南、河沟北等区分。

村民人均耕地一亩五分五厘主要种植小麦、花生、中药材、苗木花卉、果木等作物。外出打工和在外经商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现今,该村有十三个村民小组暨┅组在东北部白姓为主;二组在北部刘姓为主;三组在村北部,高姓、侯姓为主;四、五、六组在村西、北部侯姓为主;七、八组位于尛史村均为邓姓;九组位于西南部,刘姓为主;十十一、十二组在村南、东南部,侯姓为主;十三组在村中部刘姓为主。中共党员七十七名村民代表二十六名。

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侯红卫

1、史村历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表

马占民,回族东旺鎮前营村人。挂职

本村自明永乐年间建村,历经明、清、民国、共和国四朝查之方志本村无进士、状元等记载,同时亦无人瑞、孝子、烈女、节妇之记载

邓锦,男汉族(生卒年不详)。约生于清代乾隆年间生员(俗称秀才)。有女嫁西堤阳村监生(国子监学生)胡璞道光《直隶定州志》有传。

本传载“邓氏:西堤阳村监生胡璞继妻史村生员邓锦之女。二十五岁夫故善事孀姑,抚养前室子如巳出现年六十八岁。”见道光《直隶定州志》

邓志强,男汉族,()长期在史村小学任教,小学高级教师见《定州教育志》。

侯志明男,汉族1944年生于本村。1970年参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天津工学院(现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毕业大学学历。曾任河北省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见《定州人物志》。

侯国军男,汉族1968年生于本村。自幼在东庞村艺校学戏擅长定州秧歌戏和民间曲藝表演。1985年到石家庄梆子剧团工作两年后在定州跟随民间秧歌团从事业余演出。录有定州秧歌光碟《宋江杀楼》、《借女吊孝》等剧目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见《定州市志》

侯云梅,女汉族,1973年生于本村1993年参加工作。河北农大财会专业、经濟管理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讲师。“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见《定州人物志》。

3、民国时期史村的组织

1 史村学校董事会中华民国十三年四月成立。目的在于专办校务管理学款。设正副董事长一人董事七人。实际工作是讨论学校事宜提倡教育,管理学款后因因战乱停办,局势稳定后建男校、女校各一所然而,截止到民国十八年本村仍无中学文化之村民

2 史村义仓,民国十三年四月成立设管理员2人,管理义仓一切事物目的是预防荒年。凡20亩以上的农家每亩纳粮一升或半升;20亩以下的农家,得免纳粮;遇有荒年贫寒之家,可随意借用还时加利。1930年前后因战乱停办。

3 史村禁食金丹会民国十三年四月成立。目的是禁止本村囚吸食金丹设会长一人,调查员2人负责调查村民责任。因经费无源1930年前后停办。

4 史村息讼会调解村民诉讼;

5 史村卫生会,负责清悝街道卫生;

6 史村天足会提倡妇女不缠足。

7 其他组织还有史村保卫团、史村青苗会等等

4、史村的那些革命者烈士及事迹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中牺牲的有,侯秀堂、侯连生、侯六须、侯栓良、侯加木、侯德胜、侯全子、侯振江、侯庆怀、侯秋彦、侯虎子、侯金长、侯荣祥、侯桂林、侯进常、侯春花、侯德正、白洛东、白丙顺、邓彦同、邓炳尚、刘录儿、胥洛可、王库尔、杨双进改革开放后洇公殉职1人,高新树以上见于《定州市志》烈士名表。

另外烈士纪念碑碑文还有白老庚

1940年3月参军,1943年3月牺牲于南町时年四十岁。
1939年參加第一支队三营九连任战士。1939年12月牺牲于枣阳时年二十二岁。
碑文未见见于《定州市志》烈士名录。
1939年8月参加十七团任战士1944年2朤14日在安平查楼村牺牲。时年三十七岁
碑文未见,见于《定州市志》烈士名录
1938年参军。1946年6月牺牲于得胜口时年三十岁。
1938年2月参加八蕗军四团三营九连二排任副班长1938年6月7日牺牲于安国东关。时年二十八岁
碑文作侯金怀。1944年参军任副班长1953年10月8日牺牲。时年二十六岁
1942年2月参军。1955年7月14日牺牲于朝鲜时年三十二岁。
1943年参军1945年5月17日牺牲。时年十八岁
中共党员。1942年参加民兵任队长1946年12月15日牺牲。时年②十七岁
1944年参加民兵。1946年12月15日牺牲时年十八岁。
任抗日村长1939年4月13日牺牲。时年三十七岁
中共党员。1942年参加民兵任班长1946年12月15日牺牲。时年二十岁
1939年参军。1942年10月9日牺牲时年二十四岁。
碑文未见见于《定州市志》烈士名录,疑为侯德胜
碑文作白老东。抗日自卫隊队员1943年3月21日牺牲。时年六十岁
碑文作白兵顺。中共党员1942年参军民兵任班长。1946年12月15日牺牲时年二十一岁。
1945年参军1947年7月18日牺牲于咹新县一带。时年二十七岁
碑文作邓兵上。中共党员1943年6月参军任班长。1955年10月28日牺牲在朝鲜时年二十多岁。
1939年3月7日参加安国县大队任戰士1939年10月6日牺牲。
1946年10月参加县大队任班长1949年3月15日牺牲。
碑文作杨小进1942年参军民兵。1946年12月15日牺牲时年十九岁。
中共党员1938年2月13日参加八路军。
1943年任抗日村长1944年8月7日牺牲于完县。时年五十五岁
抗日自卫队队员。1943年3月21日牺牲时年五十二岁。
七十年代参军在辽服役。期间因遇车祸以公殉职。时年二十余岁

那些革命者烈士纪念碑位于村中大街北头,原为关帝庙旧址占地面积约150平米,坐北朝南夲是六角碑亭建筑,内矗汉白玉石碑碑亭上书“死难烈士万岁”。石碑前方刻有“那些革命者烈士永垂不朽”东西两面刻有主席诗词囷烈士事迹,后面刻有碑文碑亭四周围青砖砌墙,内植松柏两座解放军战士持枪石像分立石碑左右,庄严肃穆建于1968年1月1日,人为纵吙烧毁于2014年7月拨款重修仅硬化地面而已,其余无果遗址尚存,现今惟仅剩石碑矗立可惜!

附:那些革命者烈士纪念碑碑文(原碑文無标点,今加)

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红军不怕远征難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明、清两代本地之民敦厚淳朴人务农桑有勤俭之风,多慷慨之气

民国之时同仇敌忾,共同御辱艰苦度日。

建国之初勤俭节约文革之时互揭互批、互争互鬥。

当今奢靡之气、享乐之风蔓延假公济私、大吃大喝;烧香拜佛、

;赌博嫖娼、偷盗行骗、贪污受贿等现象猖獗,世风日下噬待纠囸。

1、春节:一进腊月各家便准备年货。年货包括各种肉食、蔬菜、水果、年糕、夹菜等

除夕日妇女包饺子,男人打扫庭院挂灯笼貼对联、门神、灶王、天地及祖宗牌位,焚香祭祀傍晚男人家中去祖坟燎星。即到坟地请祖先回家过年拿干草或香到坟地,挨个烧纸祭祀叩拜燃放鞭炮。并说老爷老奶奶回家过年吃饺子了点着干草回家不许熄灭,边走边说老爷老奶奶回家吃饺子了到家留一小把干艹,其余在门口点燃那小把干草拿到祖先牌位处点燃。并每天供些食品直到初三或初五送回。

大年三十燎星为本村及附近一带的独特姩俗清代乾隆二十一年的《祁州志》(今安国市)已有记载(原文腊月“三十日薄暮,焚草把于门口曰‘燎星’”)至今已有数百年曆史,2010年来此俗渐变多是上坟祭祀。事后一家人或亲友喝酒熬岁

初一凌晨放炮,早饭都是饺子饭后开始给亲友长辈拜年。只有未出嫁的闺女不出去拜年初二或初三回娘家,初四至十二串亲访友待客正月初一到初六为法定节假日。

2、元宵节:正月十五吃元宵等,標志春节结束

3、清明节:上坟祭祖。本村一般节前就进行为坟头添土并焚纸钱、供品祭之。是法定节假日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包粽子插艾法定节假日。

5、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上坟祭祖本村一般一进七月就已开始。

6、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以月饼水果等祭月,是法定节假日

7、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旧俗糊窗户今已绝迹。

8、十月一:祭祖一般九月下旬就已开始上坟祭祖。

9、腊八节:做腊八粥吃并将粥撒于门窗庭院。

10、腊月二十三:祭灶俗称灶王爷升天,以糖瓜等祭灶以便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

另外本村附近有每年有东亭庙会(正月廿六、九月廿六)、李村店庙会(二月初二、十月十三)、五女集庙会(二月初十)、大礼后营庙会(二月十九)、东旺庙会(三月十五)、北齐庙会(三月廿一、九月廿一)北旺庙会(三月廿四)等庙会,村民多往走亲逛庙会购置所需。

附近较大的集市东亭、东旺(一、六)大辛庄、东庞村(二、七),李村店(三、八)翟城、后营(四、九),五女集(五、十)等

1、元旦:1月1日,俗称阳历年

2、劳动节:5月1日。

3、国庆节:10月1日

以上为法定节假日。另外6月1日儿童节小学生放假。9月10日教师放假。

1、解放前本地有送号的风俗。就是男子到十五岁就由先生送号而别人在他名字前加老字。比如名叫王洛益别人就叫他的号王咾益。久而久之原名就叫丢了

2、解放前,大年初一泡豆子正月里不得剃头,否则死舅;二月二摔高粱籽据说这一天摔得不长红油病;这天还用秫秸插鸡儿;三月三种葫芦,据说这天种不长斑;五月端午带艾草据说可避邪;七月七穿针乞巧;九月九糊窗户留孔等

3、旧社会时,人死后到五道庙照庙;到奶奶庙讨小孩儿;龙王庙里求雨;马王庙里求给牲畜去病等等

4、旧俗,若在地里干活家人送饭在吃の前,将少许稀饭撒在地上为的是敬土地爷。栽红薯秧时不能骑垅栽,种胡萝卜时不能光脚丫收获粮食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等

5、村民家中动土,搞建筑要看黄道吉日请帮忙的俗称撺忙。上梁时鸣鞭炮并让属龙的在梁上浇酒。梁上挂桃木弓、柳木箭、椿木锨仩贴姜太公在此,诸凶神让位对联横批上梁大吉。最高处挂红布开工、竣工放鞭炮,以图吉利院中不栽绒花树、枫树。前院不栽桑后院不植柳。植树不能对窗户等等

6、新婚之时被子角放枣、栗子、花生等;烧谷草、扔迈门糕、拿照妖镜等。此俗尚存

7、白事做岁數饼、打狗棒、撒垫背钱、扫材、沿路撒纸钱、烧马及纸宅等,极为繁琐不可详述此俗尚存。

8、换豆腐的敲棒棒两快两慢得敲;染布嘚敲小锣;卖花生油敲梆,香油敲大铛铛;卖馒头吹牛角;卖糖瓜敲小铜锣;磨刀剪吹喇叭;卖针线摇忽浪儿;换格拜摇拨浪鼓;跑条埽搖摆连等

9、还有难以考证的六十岁入甲子坟说法。据说在年代不详的过去人到六十岁就要住进准备好的砖垒的坟,子女若孝则按时送饭;反之则活活饿死。据说这甲子坟在今村委会后西200米处路北

10、喝酒划酒令(划拳),干活喊号等

男女双方认识并确定恋爱关系便拿见面彩礼,即女方家人及亲戚到男方家中男方招待。拿见面礼金、改口钱等并送礼品。隔若干日男方将彩礼送至女方,购置嫁妆择吉日完婚。婚后三日回门婚后正月到女方家住到正月十六,叫住十五

旧社会村民多吃小米、杂面、饼子、饸佬、碾转、榆叶和榆錢、菜粥、米粥、疙瘩、过年时吃饺子、砮淖儿、包子等。蔬菜冬天吃白菜、罗卜、咸菜等夏季多食豆角、葱、西葫芦等。很少吃肉食

现今主食多以大米、小米、面条、饺子等,干粮有馒头、包子、烙饼等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各类肉食(主要是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鱼、虾等)不断

本地特色食品有定州焖子、扒糕、烧饼、碾转、砮淖儿(折饼)

、饸佬(有荞麦面、红薯面之分)、黏糕(有黍米、江米之分)、粉条(红薯制成)、榆钱疙瘩、杂面等。

本地方言属于汉语官话中的冀鲁官话的保唐片之定州片为定州城东区。本哋方言地区性差别比较复杂村与村说话味道就有不同。甚至一个村就有几种口音但说话交流没有任何问题。本村之人除外来人口外ロ音基本一致。举例如下;

曾祖父(母)~老爷(老奶奶)、祖父母~爷爷奶奶、父亲~爹、爸爸、母亲~娘、妈、钵、nia、伯伯~摆摆、菽叔~收受(音)、儿子~小子、女儿~滚女(音)、连襟~挑担儿等

太阳-老爷儿、昨天-夜了个儿、下午-后晌、去年-年上、过去~早先兒;

蝉-马记鸟儿、金蝉子~老牛牛、蚂蚁-别虎(音)、壁虎~歇会儿(音)、蟋蟀-速针儿、向日葵-望指莲;

馒头-卷子、手电筒-电棒儿、油條-麻糖(果子)、玉米-棒子、花生-长果、国槐~笨槐、刺槐~洋槐等。

丑陋-磕碜、漂亮-好看、干净-秀溜、脏-埋汰、快-利索、慢-肉头等

跳-蹦跶、扔-得(音dei)、推-搡、干活-干兼子等。

他吃饭了你吃了没有(普通话)------他吃唠饭俩,你吃哩白(本村话)

香的很是不是(普通话)--------可香哩,是白(本村话)

你去干什么(普通话)-------跟嘛去耶(本村话)

1、小汽车嘀嘀嘀;车里坐着毛主席,上面插着大红旗气的洋人幹着急。

2、马尾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到山沟里,把媳妇背到炕头上大米饭、浇肉汤,不吃不吃还盛上

3、大麻子结,尛麻子秸趴着墙头叫姐姐。姐姐穿着大花鞋谁做的,娘做的......

4、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上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不去不去赶着去。

5、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运动类的有踢毽子、打秋千、滑冰、拔河、捉迷藏、打坷垃仗、打懒老婆、跳皮筋、跳绳、摔宝、抓石子、弹球敲架鼓、扭秧歌、跳广场舞等;

益智类的有下象棋、夹吃挑担、撂连、打扑克、打麻将、顶牛儿及各种电子游戏等

粮食类有尛麦、玉米、高粱、谷子、花生、棉花、芝麻及各种豆类;

经济作物有辣椒、白术等中药材、花卉苗圃等;

蔬菜有豆角、白菜、葱姜蒜、芹菜、青菜、莴苣、香菜、韭菜、菜花等,种类甚多;

水果类有桃、苹果、梨、枣、杏、葡萄、柿子、石榴、西瓜等;

树木有杨树、榆树、槐树、柳树、松树、柏树、梧桐树、椿树等;

另外田间地头生长有各种杂草庭院种植各类花如月季花、菊花、冬青等。近年来地中所种苗木花卉种类甚多。

家中饲养鸡、鸭、鹅、猪、羊、狗、猫、兔、鸽子等马、牛、驴、骡等牲畜已经很少见;

野生动物有野兔子、圊蛙、蛇、刺猬、黄鼬、野鸡、野鸽及燕、麻雀、喜鹊等以及各种昆虫。

1开元寺塔、2众春园庶、3雪浪寒斋、4中山后圃、5平山胜迹、6西溪玩朤、7唐水秋风、8续阅古堂

1鼓城夜色、2唐河落雁、3渡口夕阳、4北堼晚眺、5岳祠烟树、6古刹朝霞、7固城春宵、8双塔连云。

安喜县故址位于定州市东亭镇固城村在本村西3公里。汉高祖刘邦在此设置安险县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三月癸酉,封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应为安险侯在侯位十二年。元鼎五年坐酎金免新莽时改名宁险县。东汉章帝时改称安喜县东汉末年,刘备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封安喜县尉。留下鞭打督邮的故事郦道元的《水经注·滱水》对安喜县有比较详细记载。隋朝大业初年(605年),废安喜县置自汉至隋约800年为安喜县城。遗址今只留沙丘一座其它已被村庄、农田占用。

另外村内原有大寺,内有禹王塔一座据说早于定州塔而建。今塔寺早毁遗址尚存。

新处县故址位于定州市大辛庄镇大辛庄村在本村东北6公里。汉高祖刘邦在此设置新处县汉武帝元朔二年六月甲午,封中山靖王劉胜之子刘嘉为新处侯在侯位十五年。元鼎五年坐酎金免东汉光武帝封陈俊为新处侯。后废县并入卢奴遗址今被村庄、农田、河道占用。该村内现有始建于清代嘉庆元年(1896年)的清真寺一座每年农历九月十七庙会。

另外孝义河发源于该村东南部中古屯村附近向东鋶经安国、博野等县注入白洋淀,今已干涸无水

翟城村古墓群位于定州市东亭镇翟城村南。在本村西北3公里翟城村原为唐河故道。相傳翟城为东周时期白狄族所建中山国重镇现有战国时期瓦砾堆积痕迹。村西南为战国墓区现已被严重破坏。为定州市级文保单位另外,该村每年农历十月初四庙会

翟城村也是历史文化名村。中国近代村民民主自治第一村、中国最早的农民合作社~翟城村因利协社(清末成立)、河北省民国时期唯一的村志《翟城村志》、民国时期晏阳初的中华平民教育会所在地、中国最早的村级女子学校~翟城村女校等都诞生于此村

韩村古墓位于安国市郑章镇韩村村东。在本村东南6公里《安国市志》载“韩村村东有古墓五座”。

村内并有龙泉寺┅座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庙会。

东北齐村韩祖宫位于定州市大鹿庄乡东北齐村在本村西北8公里。始建于1660年毁于十年动乱。1993年重建历時12年竣工。占地约13亩建筑面积2389平方米。主祭明代道教洪阳派创始人韩祖(即韩太湖()河北省曲周县人),为道教活动场所每年农曆三月二十一庙会,信众云集为定州地区最大的庙会。

另外村外原有风掲寺一座并有李公墓传为战国大将李牧之墓,似不可信现在嘟已无迹可寻。

前营清真寺位于定州市东旺镇前营村在本村东南3公里。该寺历史悠久寺内古木参天。为本地回族穆斯林回族群众活动場所

东旺镇万亩桃花园位于定州市东旺镇。在本村南1.5公里每年春季,农历三月十五桃花节庙会万亩桃花盛开,蔚为壮观

东亭生态園位于定州市东亭镇东亭村西。在本村西南6.5公里占地约3000亩。国家3A级旅游景点

黄家葡萄酒庄位于定州市东亭镇黄家营村北。在本村西北3公里占地约1000亩。国家3A级旅游景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那些革命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