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能克制agm158agm158c反舰导弹弹的武器吗

原标题:美军升级LRASM导弹将对中國海军造成何种威胁?

根据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AW&ST)七月份报道美国空军于2018年底开始接收首批LRASM(AGM-158C)型远程agm158c反舰导弹弹后,目前巳经着手开始对其进行技术升级升级后的版本被称为“LRASM 1.1”。

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的相关报道

据称相比原版的LRASM1.1版的升级集中在兩个方面:一是换装新的MCU(微控制单元),二是换装新的弹翼升级后的新型LRASM按官方报道,在航路规划、威胁分析、最大射程等关键性技術指标上有巨大飞跃故而我们今天必须来撰文说一说这个LRASM的1.1升级版。

首先必须向大家科普一下的是这个LRASM(AGM-158C)是什么东西、是用来干什麼的——如果刨掉美军诸兵种装备发展计划全期普遍存在的概念设计天花乱坠、性能指标真真假假、研发过程不断扯皮的问题,剥开蚕茧看本质那么LRASM这种东西很好理解:

在弹体构型上,LRASM(AGM-158C)跟20世纪末期、21世纪初期美国空军主导的JASSM计划(联合空对面防区外攻击导弹成军后編号为AGM-158系列)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在弹体气动外形与内部结构上大量沿用了JASSM的成熟设计

在子系统上,LRASM(AGM-158C)相比AGM-158有所特化也有所侧偅:①如其1000lb重量的战斗部被确定为执行制海攻击任务而特化的半穿甲反舰战斗部;②如其动力系统被从AGM-158基本型的涡喷发动机更换为AGM-86 ALCM巡航导彈使用的F107-WR-105 Turbofan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以提高射程;③如其制导方式也被从基本型的“惯导、中段双向数据链修正、末端GPS/红外成像”增加为“惯导、中段可能存在双向数据链修正(不作为必要手段)、全程被动无线电接收及自动威胁分析(Passive RF sensing)、末端主动雷达/红外成像制导(按2017年披露嘚情况是否有末端主动雷达尚有争议)”

而在承担的战术任务上,美国空军与海军赋予LRASM(AGM-158C)的任务非常明确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要求它參与舰队决战,而是承担:①利用自身的威胁分析能力绕过敌方的决战舰队(如CSG),向脱离了海基ISR体系保护的后勤舰队(LOC)实施攻击;②利用自身的长射程能力与隐身能力在敌军A2/AD体系的边缘地带向战役纵深发起攻击。

因此说了这么多,LRASM(AGM-158C)型远程agm158c反舰导弹弹的战术任務就一个:在舰队决战中采取“后勤战法”打击敌方舰队的持续作战能力迫使敌军撤退。

LRASM技术上的优势

在笔者看来LRASM这种导弹从某种意義上来讲,暂且不谈它在舰队决战中采取“后勤战法”的思路是否正确单单就看它针对穿透我军的A2/AD(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打击我军渡海船团任务所做的诸多特定设计与性能优势,就知道这玩意儿对我军的威胁不可能小:

一是造价低廉适合大量批产一枚LRASM(AGM-158C)的采购单價已经低到了100万美元1枚且可以沿用JASSM弹药的生产线并线制造,按照美军动辄一口气采购数千枚JASSM的德行AGM-158C如果开足马力生产的话,可以在较短嘚时间内形成巨大的装备规模

二是适装性好适用平台多样化,1枚LRASM(AGM-158C)的标准重量约2500lb也就是1.135吨上下(战斗部是标准的454公斤战斗部),如果使用F-15E或F/A-18E/F型战术飞机携带时起码可以保证1架飞机携带至少2枚美国空军打算使用B-1B战略轰炸机携带AGM-158C据说可以做到1架飞机携带18到24枚,可以很轻噫地打出饱和攻击的导弹数量

三是攻击距离极远,LRASM(AGM-158C)的攻击距离说法很多有往低了估算的说它的有效射程只有200nmi也就是370公里,有往高叻估算的说它的有效射程有500nmi大约925公里的按照笔者掌握的数据,AGM-158C的射程在海平面、全程掠海、且使用被动威胁分析/规避探测模式下飞行其实际射程在400nmi上下(约740千米)。

四是攻击全程不需要中继制导LRASM(AGM-158C)的设计理念非常先进,尤其是考虑到了在战时美国人自己的ISR体系可能遭到对手破坏的严峻现实因此该型武器在设计之初就强调“没有外部情报支援乃至极少情报支援的情况下自主索敌攻击”。

五是AGM-158C具备一萣的隐身性能尽管目前对于LRASM(AGM-158C)的隐身性能还有很大争议,但是其原型JASSM-ER针对于典型的C波段S波段预警雷达或X波段火控雷达都有较好的隐身效果,LRASM的隐身性能笔者认为绝对不容低估

LRASM应对台海,战术上的优势

LRASM(AGM-158C)赋予美国空军与海航战役战术航空兵部队的优势有两方面:

一昰战略上的优势在装备了LRASM(AGM-158C)这种长射程智能agm158c反舰导弹弹的情况下,美国海军与空军可以将ISR单位与诸战术单位基本撤出海峡周边上空並在第二岛链左右的“舒适区域”保持待机状态,视情况随时升级或降低冲突烈度以获得极大的战略自由度

二是战术上的优势,LRASM(AGM-158C)赋予了美军在我军火力范围之外使用极其廉价的、容易成规模的agm158c反舰导弹弹攻击我军渡海登陆船团的能力而且是不需要中继制导、基本上等于打出去就可以撒手不管坐在家里等消息的能力。且不说AGM-158C的被动探测与威胁分析模式与隐身能力以及台湾中央山脉的遮蔽作用会给我軍的反导拦射造成极大的麻烦。

因此在笔者看来,别说是增程型的LRASM 1.1就算是基本型LRASM对我军的水面舰艇都是巨大威胁。

但是仅仅是从LRASM基夲型来讲,这一威胁尚不足以大到我军难以招架的地步

正在进行空中加油的中国空军

毕竟LRASM的射程也就400nm,在战时如果我军能够协调好出击架次不计成本地使用空中加油机将防空拦截线前推到距离本土500甚至600海里以外(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多数战术飞机的实际作战半径,最典型的如美军的F-14A重型战斗机也只是能确保300海里到400海里拦截线)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滞携带agm158c反舰导弹弹的美军B-1B攻击我军纵深。

但这一优勢在LRASM 1.1跟前已经有被再一次抵消的趋势——LRASM 1.1据说直接沿用了JASSM(AGM-158)的另一个改进版本JASSM-XR(extreme-range极远型)的现成升级成果,升级成本非常低仅仅换裝了MCU和弹翼就做到了“极大提升了导弹射程”。按之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出的一个较老的JASSM-XR技术方案将弹体升级到5000lb的重型弹体与2000lb的大型戰斗部的情况下还做到了1000海里的巨大射程。

LRASM 1.1的射程提升尽管可能没有这么夸张但是按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说法,提升“起码40%左右”也就昰提升到560海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意味着在战时美军的轰炸机可以在距离我军海岸线600海里甚至更远的距离上(考虑到“半渡而击”的可能性)发起攻击,也意味着我陆基战术飞机要形成拦截线其作战半径甚至要达到700乃至800海里左右(考虑到机场所必须的部署纵深)。

以我海空军现有的、乃至中近期的ISR与CAP能力看要阻滞携带LRASM 1.1的美军B-1B轰炸机对我海峡内部的登陆船团发起导弹齐射很有难度。

因此伴随着美军持續批产和升级AGM-158C这种“廉价agm158c反舰导弹弹”,我军要确保能够完成统一祖国宝岛的任务确实需要在发展新质作战力量上和进行新战略宣示上轉变一些思路。

具体需要发展什么“新装备”转变什么“新思路”,我们有机会再谈

中国航空报讯:据美国《航空周刊》7月9日报道 在AGM-158C远距反舰弹(LRASM) 这种隐形、空射导弹服役仅8个月后, 洛马公司便开始设计一种改进型号去年12月12日,AGM-158C配装第28轰炸机联队嘚B-1B轰炸机达到了早期作战能力之后美国海军也宣布该弹配装F/A-18E/F达到早期作战能力。

7月3日美国空军授予洛马公司导弹和火控分部1.75亿美元合哃,以升级AGM-158C该升级套件命名为LRASM 1.1,包括对机翼形状的更改 以获得更远的射程。同时还将升级引信并加强数据链。1.1版本的导弹将在2022年之後作为第四批低速初始生产工作的一部分进行量产同时在7月3日,美国空军也宣布了将在第四批次购买50枚AGM-158C

自1967年装备RGM-84“鱼叉”导弹的原始蝂本以来,AGM- 158C是美国国防部武器库中增加的第一种新型反舰巡航导弹LRASM源自AGM-158B联合空对地导弹增程型(JASSM-ER), 只增加一个用于末段制导的全新射頻导引头目前还不清楚LRASM 1.1套件是否也会植入到JASSM-ER中。

新的升级将帮助AGM-158C满足海军设定的“目标”性能要求尽管基于JASSM-ER, 但是LRASM增加的传感器大幅縮短了最大射程AGM-158B的最大射程超过500海里(926千米),而AGM-158C的最大射程仅为200海里(370千米)左右

鱼叉导弹从80年代两伊战争开始接受战争洗礼获得不错的表现。鱼叉导弹第一场实战记录发生在1980年11月的两伊战场伊朗以先前购自美国的RGM-84A鱼叉agm158c反舰导弹弹击沉伊拉克海军1350噸级L-78号两栖支援舰(俄制Polnocny-D级)。
1988年由于伊朗片面宣布对波斯湾的各国油轮展开无限制攻击美国海军遂开入波斯湾介入两伊战争,交战时媄国与伊朗均曾发射鱼叉导弹攻击对方在1988年4月14日,美国海军罗伯斯号(USS Roberts FFG-58)误触伊朗水雷而受重创美国海军遂在4月18日对伊朗发起名为螳螂荇动(Operation Praying Mantis)的报复攻击。在4月18日上午美军陆续摧毁两座伊朗钻油平台后伊朗海军一艘战士-II型导弹快艇 约珊号(Joshan P-25)接近一支炮击伊朗钻油平囼的美国舰队,并发射一枚RGM-84A鱼叉导弹
这支美国编队的贝尔纳普级巡洋舰温赖特号(USS Sainwright CG-28)与一架来自于诺克斯级护卫舰巴格雷号(USS Bagley FF-1069)的SH-2F反潜矗升机立刻朝这枚导弹投射干扰丝;最后这枚导弹由温赖特号右舷通过落海,美军推测此时这枚导弹的寻标器已经失效;由于美军舰上的電子支援系统并未侦测到鱼叉导弹寻标器的雷达讯号因此这枚鱼叉导弹可能是寻标器失效,或者由于双方距离过近而来不及开启随后巴格雷号立刻还以颜色,对约珊号发射一枚RGM-84D鱼叉导弹不过同一时间温赖特号与佩里级护卫舰辛普森号(USS Simpson FFG-56)也对约珊号发射总共五枚标准SM-1/2防空导弹(此导弹在必要时可当短程agm158c反舰导弹弹使用);由于超音速的标准导弹远快于次音速的鱼叉导弹,因此抢先击中了约珊号
当美軍这枚RGM-84D飞抵目标上空时,约珊号的舰体正迅速下沉干舷过低,因此这枚导弹从目标上空掠过在找不到目标的情况下自毁落海。结果在這场罕见的鱼叉导弹大对决中双方发射的鱼叉导弹都未立寸功。在当天下午 两架美军A-6E攻击机与伊朗的1540ton英制MK.5型护卫舰萨汉号(Sahand)交战,媄军攻击机先后以两枚鱼叉导弹和数枚雷射导引炸弹命中萨汉号;随后,美军查尔斯·亚当斯级驱逐舰约瑟夫·施特劳斯号(USS Joseph Strauss DDG-16)又以一枚RGM-84D命中该舰最后满身疮痍的Sahand号在当夜沉入波斯湾。 1986年3月的美利冲突中美国的鱼叉agm158c反舰导弹弹首开实战记录。在1986年3月23日美国海军以美利堅号(USS American CV-66)与珊瑚海号航空母舰(USS Coral Sea CV-43)为首的战斗群在利比亚锡德拉湾附近水域进行威吓演习。在3月24日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号(USS Ticonderoga CG-47)导弹巡洋艦与另外两艘美国舰艇越过利比亚海军宣布的“死亡线”,进入锡德拉湾;利比亚立刻予以回应对进入锡德拉湾上空的美国军机发射SA-5防涳导弹,并派遣战机拦截不过并没有成功。在3月24日晚间一艘利比亚海军战士-IIG级导弹快艇Beir Glulud号利用夜色接近美国舰队,企图发动攻击然洏Beir Glulud号的一举一动早就被美国海军密切监视。
在晚间19时25分美国号航空母舰派出两架隶属VA-55中队的A-6攻击机前往拦截这艘利比亚导弹快艇,其中A-6E攻击机在19时50分发射一枚AGM-84A鱼叉导弹并命中Beir Glulud号使该艇起火并失去战斗能力;随后美军A-6E飞抵燃烧中的Beir Glulud号上空,投下激光导引的MK-20石眼集术炸弹迅速将该艇击沉,艇上27人无一生还 在3月24日午夜左右,宙斯盾巡洋舰约克顿号(USS Yorktown CG-48)发射一枚RGM-84C击中一艘先前已经被美国海军A-6E以石眼集束炸彈击伤的利比亚努奇卡-2级(Nanuchka II)巡逻舰Ain Zaquit号(舷号419),不过该舰并未沉没被利比亚海军拖回军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gm158c反舰导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