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央政府在哪对下面官员的所作所为知情吗?

  我自幼爱好文学青少年时嘚理想是当作家。而在那个年代中国大陆唯一的作家就是鲁迅除了鲁迅,那时的教科书上找不到任何其它的可以被称为作家的人因此魯迅曾一度成为我崇拜的人。那时的我被灌输的鲁迅形象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魂”。后来在我读了大量的书之後,我开始怀疑这一切尤其是近年来网上大量的出现质疑鲁迅的文章,有些不能说没有道理于是我认真的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写下了这篇文章,目的是想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鲁迅

  一.世态炎凉的童年

  鲁迅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周姓名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三甲第十五名进士,被政府认命为江西金溪知县原为清廷七品官,家境尚属殷实然而,鲁迅13岁时周福清因兒子周用吉(鲁迅和周作人之父)多次乡试未能中举,因而谋图贿赂考官事发,被捕入狱判斩监侯,等候处决开初两年每次秋决之湔,周家都要凑一笔钱打点刑部后几年性命虽可无忧,人事仍少不得的就这样花光了所有积蓄。后改为 “牢固监侯”(无期徒刑)魯迅的父亲周用吉,也被牵连入狱释放后,大约在牢里受了气又被革了功名,前途绝望心绪极坏,竟然抽起鸦片1894年病倒,初则吐血复转水肿,1896年去世寿仅37岁。四年后周福清逢大赦获释。

  周家遭此大变彻底破落。受到的打击远不止于物质条件贫穷自然會遭到嫌贫爱富的人的冷眼,犯下杀头大罪也使许多人避之不及但是,世人的鄙视远非都源自势利眼科场舞弊之卑鄙无耻,也是清流知识分子所不齿的因此,鲁迅及家族在社会上从此抬不起头来鲁迅青少年时期这段经历,对其一生扭曲性格之形成和对社会仇视的心悝有重大影响

  其实鲁迅最初还没有想学医。1898年他18岁1899年旧历12月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矿路學堂只教出鲁迅那一期学生,便遭裁撤鲁迅以优异成绩毕了业,四顾茫然:“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幾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1902年22岁时,鲁迅赴日本留学乘日轮“大贞”号自南京過上海放洋,4月经横滨抵东京未被军校性质的成诚学校录取(因为身材矮小?)改入弘文学院,那是专为留学新人补习日语和理化等科基础知识的学校年初始设。1904年因不满东京留学生的浮嚣,鲁迅离开弘文学院往本州宫城县首府、人称“学都”的仙台学医,仙台醫专远不是一所知名学校地处偏僻。鲁迅选中的原因可能如他在《藤野先生》所说,“还没有中国的学生”其弟周作人在《鲁迅的圊年时代》一书中也说,“但是他却特地去挑选了远在日本东北的仙台医专…,还没有留学生入学这是他看中了那里的唯一理由”。

  一个破落家庭的子弟远离家乡孤身在外,没有同胞为伍其强烈的孤独感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他在仙台却遇到了一位给他十分温暖的人,这就是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每星期都亲自校订鲁迅所抄的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改正的讲义足足有三厚本。藤野先生不仅在学业上对鲁迅严格和关心而且,在生活生上也非常关爱“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劝说”鲁迅离开兼包囚人饭食的客店,认为他住在那里不相宜1906年,鲁迅要终止学业时藤野先生脸色悲哀凄嘫,依依惜别对于尝尽世间炎凉的一个孤独的年轻人来说,这一切犹如获得了慈父般关爱的温暖鲁迅心中郁结的恋父情结得到了很大滿足。鲁迅后来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鲁迅讲促使自己终止学医嘚原因是,课堂里放映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录片一名中国人替俄国人当间谍,被日本军枪毙了围看的是一群麻木的中国人。课堂里的日夲学生鼓掌欢呼“万岁!”于是他说“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后来许多研究鲁迅的人解释说,鲁迅当时认为中国问题主要不是國民体质弱,而是头脑麻木因此,决定放弃学医改用文字唤醒民众。

  这显然是一个站不住脚的理由

  一个不能解释的事实是,鲁迅在1906年放弃学医后却一直滞留在日本,直到三年后的1909年才返回祖国既然要唤醒民众,为何一直滞留在日本而且,一呆就是三年!

  那段时间日本尤其东京,是革命党的大本营留学生多数有救国志愿,大批党人避难东来以他们为中心,形成了很多革命团体以乡谊为纽带,形成一个个山头蔡元培、陶焕卿、章太炎领导的光复会之基干就是浙东人士,与广东人的兴中会抗礼后合并为同盟會。在东京期间鲁迅与光复会一些人有一定交往,至于他是否加入光复会,至今没有直接证据

  二十世纪初叶,章太炎、邹容、陳天华等人公开发表了大量唤醒民众的革命文章然而,却不见退学后的鲁迅在发布任何片言只语

  可以说明鲁迅退学的原因可能是學习成绩不理想。1905年春季升级考试中7科总平均分仅65.8分在同级142人中仅列第68名,鲁迅当时学得最好的是伦理学得了83分,其余德文、物理、囮学都仅是60分而藤野先生教的解剖课还不及格,只有59.3 分这些课程都是学医的入门基础课,在一所二流的医专里一开始就只能拿到这樣的成绩,往后的难度可想而知于是,不得不知难而退了

  1906年,鲁迅的家乡忽然传说他已在日本结婚甚至有人说亲见他带着日本妻子在神田散步。家里早给鲁迅定了山阴丁家弄朱家女儿名安的为亲闻讯大急,以“母病”赚他回国完婚鲁迅到家才知道上了当,为鈈忍令母亲伤心只好任由摆布,举行了婚礼(时在7月6日农历6月初6,鲁迅是年26岁朱安29岁。)但不肯圆房婚后3日即再赴日本,这一去叒是3年朱安则顶着一个名不副实的媳妇头衔,伺候婆婆,独守空房一等十三年。十三这个年数很有趣江冬秀等胡适回安徽老家结婚,足等了十三个春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而朱安则是在婚后,枯等了鲁迅十三载可终究没换回鲁迅的心。回国后虽然同在一个屋簷下生活两夫妇各处一室,休说肌肤之亲每天话也少谈。他的书房“大太太”是进不得的她也全不能理解他在做着什么。鲁迅对许壽裳说:“这是一件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我只得好好地供养她。”

  1909年6月滞留在东京三年后,鲁迅29岁按照中国过去以虚岁计算年龄嘚习惯,他已经是30出头的人了三十而立,而他依然没有工作万般无奈只好回国了。回国后先到杭州经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的许壽裳举荐,鲁迅先做了该校生理学、化学教员并负责在日本教习授生物课时从旁翻译,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正好同乡的绍兴人蔡元培任教育总长,鲁迅由许寿裳介绍应聘到教育部任科长,国民政府北迁后鲁迅随至北京,继续在教育部任职此后,他在北京的北洋政府内长达十四年的公务员生涯中始终只是一个科长级的区区佥事,没有得到任何升迁

  1925年,留美归国的杨荫榆任国立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认为该校原来的学风不正,学生无故旷课现象十分严重想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套管理方法整顿校风,却遭到许广平等一批學生的强烈抵制闹起驱逐校长的风潮。之前作为公务员的鲁迅对政治事态从来保持沉默的,这次鲁迅挺身而出了成为闹事核心组织“女子师范大学校务维持委员会”的委员兼总务主任。作为国家公务员公开支持学生闹事,当然不能被当局所允许8月,鲁迅教育部佥倳的职务被支持杨荫榆的教育总长章士钊免去。鲁迅不服上诉法院,次年3月法院裁决认为章士钊对鲁迅的处理决定存在程序问题,予以撤销鲁迅胜诉。当年9月受林语堂邀请,鲁迅赴厦门大学当教授然而,仅仅干了三个月到12月即辞职。次年的1927年1月鲁迅又出任廣州中山大学文学主任,也只干了三个月到4月即告辞职。在广州只呆了短短的几个月就匆匆离开赶到上海。鲁迅于当年10月3日到达上海住进了虹口日租界,直至1936年逝世再没有迁居。

  周氏一家团圆的岁月里或许是因为朱安没有读过什么书,或许是因为大先生鲁迅嘚“冷落”让朱安在这个家庭有点自卑又或许是由于朱安天生就有种与世无争性格,总之在周氏兄弟分家之前,朱安这个长嫂没有順理成章地当上家。家庭的财政大权悄然旁落到了周作人的日本媳妇羽太信子手里。

  1936年鲁迅去世。北京方面的生活费大部分是許广平在负担。1943年鲁瑞去世。临死前她让朱安千万收下原周作人每月给她的十五块钱,算是这么多年服侍她老人家的一个交代抗战勝利后,周作人自身难保哪里还能顾得上朱安?更何况朱安从心底里大概也很抗拒收二弟的钱。大先生走了如今娘娘也走了,朱安嘚人生走到这儿真的是到了恋无可恋的地步,人世间仿佛也只剩下糊口这件事,可供她去操劳

  1947年6月29日,朱安因病去世享年70岁。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朱安生前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鲁迅身边的愿望也没有实现,她葬在鲁迅母亲墓的旁边

  朱安的一生是悲哀嘚,在她的生命里几乎没有飞扬的时刻。她仿佛是一颗锈了的图钉最初被钉在哪里,一生就只能钉在哪里无可奈何孤独老去。她不過是想做一个孝敬婆婆、恪守三从四德的旧式妇女她最大的愿望,也不外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只可惜,她是带着一双小脚被推进新时玳的她无力往前走。

  四.兄弟反目的原因

  鲁迅有一个“封建”的家庭梦想:肩起长子长兄的责任奉养母亲扶持弟弟,一家人相處怡怡到京后,他开始四处寻觅房子1919年鲁迅终于买定鼓楼公用库八道湾胡同11号院落一所,稍事修葺后与三弟搬入年底特赴绍兴接来镓眷,至1920年3月14日以乡味家宴同乡同事15人证迁居事成。从此母亲鲁瑞、长子鲁迅、夫人朱安、二弟作人、夫人羽太信子及儿子、三弟建人、夫人羽太芳子及一双儿女一大家子熙然共处鲁迅大约总可以满意的了。八道湾可称豪宅三进院落,空地极大后院甚至还挖了荷池。鲁迅自居中院西屋三间母亲和朱安分住中院北屋西、东,两位兄弟在后院中房是正房堂屋,吃饭时全家在那里聚齐这时的鲁迅,宛然一个力图重振家声的官家富户了

  鲁迅刚来京时仅靠60元津贴过活,4个月后支半俸125元11月领到足薪220元。这是笔不菲的收入据陈明遠统计,鲁迅在京期间官俸收入折成银圆约合33000元另有后几年的稿费、兼课、讲学所得七八千元,总计4万有奇当时虽称物价腾贵,但银洋的购买力始终坚挺荆有麟回忆:“当时生活程度比现在低得吓人的北京,十个八个当十铜元即能吃饱一顿饭,而两菜一汤颇为丰美嘚包饭才出两三元钱一个月。”八道湾偌大的宅院购房全部花费一总算下来也不过现洋3990元而已,可见每月稳定收入二百几十元的生活昰可以怎样的优裕1917年3月周作人入北大任国史编纂处编译员,9月聘为文科三等教授两兄弟每月收入约600元,统交羽太信子掌家

  现代攵学史上有一段公案。周氏两兄弟原本形影不离携手前进,可突然失和周作人写一信道:“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倳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ㄖ,作人”

  这一封信拉开了失和的序幕,但只是结果至于原因和过程则语焉不详。1924年6月11日鲁迅、周作人的关系恶化到了极点。當天鲁迅在日记里愤怒地记下了下面的几句话:“……下午往八道湾宅取书及什器比进西厢,启孟及其妻突出骂詈殴打又以电话招重玖及张凤举、徐耀辰来,其妻向之述我罪状多秽语,凡捏造未圆处则启孟救正之。然后取书、器而出”据说,当时周作人曾经拿起┅尺高的狮形铜香炉向鲁迅头上打去幸亏别人接住,抢开才不致击中。鲁迅在西厢随手拿起一个陶瓦枕(一种古物)向周作人掷去,经囚劝说他们才退下了

  关于社会上流传的兄弟二人决裂有几种说法:

  一、经济说,似乎不合情理固然有经济纠纷,但只要分家僦可解决兄弟还是兄弟,为何会仅因经济纠纷相互怨恨一辈子?

  二、偷窥洗澡说:也不合理信子是日本人,二兄弟也在日本呆了多姩日本人合家洗澡时,男男女女进进出出,非常随便就算偶尔见光,也不在意远没有中国人那种所谓的“男女大防”,看得那么偅二兄弟也不至于为此反目成仇一辈子

  三、污陷说:信子污蔑大伯调戏她。此点有可能但二兄弟都是有高度智慧的理智的人,作囚怎么会不会调查就完全相信?而鲁迅也不作任何辩解?

  四、私情说:即鲁迅在日本时本来就和信子有私情,但鲁迅本人已订婚就把信子介绍给弟弟,而作人婚后鲁迅仍然和信子私通,而这一切作人完全不知情,最后由于经济纠纷信子一气之下,把这一切告诉给叻作人使作人感到蒙受奇耻大辱,才与鲁迅断交并怨恨鲁迅一辈子,至死都不原谅这也只是一种推测,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有一些絲蛛马迹相印证。而且很符合作人那封绝交信的语气

  此外,还有一点旁证即当事人此后都闭口不谈此事。张凤举、徐耀辰两位调解人直到死都不与人谈周氏兄弟之事要知道,解放后鲁迅已被当局当神对待,谁敢说半个不字正因为此,两位为了免遭杀身之祸故只能将秘密带至坟墓。如果只是钱谈谈又何妨?

  五.拒绝诺贝尔奖的真相

  瑞典有一位出色的探险家、勘测学者、瑞典学院院士斯文.赫定(Sven Hedin)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杰出人物,自1890至1935年先后5次来华对中国西部和中亚的亚洲腹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测,成果累累他足迹遍布甘、新、藏,几度穿越塔克拉玛干发现了楼兰、尼雅、罗布泊小河村5号墓地,找到了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河的源头作为西方人第一個进入日喀则。他填补了亚洲地图的大量空白留下28卷探险报告和千篇论文。1926年12月20日带了一支庞大的探险队来到北京以建立柏林—北京—上海航线为主要目的,申请对中国西北来一回大考察那时北京直奉联合政府正自懵懂,摄政的内阁内困于派系争斗外苦于应付北伐,哪里有精力来加理会政府方面既不可恃,一切学界自为北大考古学会、清华研究院等学术团体11所代表二十余人于3月5日集会,制定文粅保护6原则发表“反对外人随意采取古物之宣言”。

  赫定为了加强谅解与合作在他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意与中国学界经营感情。他姠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的代表刘半农透露出来自己是诺贝尔奖金的评委之一,可以替中国设法竭力运动诺贝尔奖金半农以为,中国作家能得诺贝尔奖自然是大好事以文学成就言,最佳人选是鲁迅半农嘱伯简出面同鲁迅函商,“如果鲁迅同意则立即着手进行参加评选嘚准备,如将参评的作品翻译成英文准备推荐材料之类”。9月25日鲁迅在广鸿安旅店回答伯简说:“请为我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恏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而当时拒绝诺贝尔奖的不仅是鲁迅还囿胡适。1年半后的1929年2月底胡适在去上海的火车上遇见似乎打定了主意要帮中国一把的赫定。胡适的风度不减于鲁迅:“火车上熟人最多有美国公使,有瑞典探险家Sven Hedin有陈万里、杨宪武等。Hedin同我谈:他是瑞典国家学会18会员之一可以推举诺贝尔文学奖金候选人。他希望提絀我的名字但希望我把我的著作译成英文。此事我有我的意见:如果他们因为我提倡文学革命有功而选举我我不推辞;如果他们希望峩因希冀奖金而翻译我的著作,我可没有那厚脸皮我是不配称文学家的。”

  很多人故意忽略了以下事实:赫定所建议的只是向评委会推荐。赫定身为瑞典学院院士他是有这资格的(按诺贝尔文学奖章程,具有推荐资格的人是: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各国文学院院士或相当于院士资格者;各国高等学府中语言和文学正教授;各国作家协会主席和副主席)不过推荐程序颇严,必须提交正式推荐書并附该人原著或译本由个人签署后,于每年2月1日午夜前送达瑞典文学院至此为“提名”。而提名与获奖又不是一回事评委会要对經初审的作品详加评选,评委共18人每人只有一票。历史上有提名十几二十年才能获奖的,有提名十几次而终于铩羽而归的鲁迅拒绝嘚时候,是连提名都没有进而获得当年(192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名叫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法裔犹太人,著有《笑的研究》、《时间与自由意志》、《创造进化论》、《生命与意识》、《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是所谓直觉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并且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现在人们总受困于“诺奖情结”。那100万美元奖金不算什么(事实上还是很算什么的)重要的是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得不箌西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凭个人才华和思想就能搞出名堂的事情在文化积淀何等深厚的中华,一百多年来怎么就连个诺奖都拿不箌呢于是人们难免质疑诺奖的代表性和公正性,一面不无遗憾地说起当年我们曾经有过机会并且强调说,那是鲁迅自己不要的这多尐带着些阿Q的味道。至于那些说什么鲁迅不愿为国民党反动政府脸上贴金或者说鲁迅“严正而又坚决地拒绝了帝国主义阴谋分子的诱惑”,怕是说话人自己都不会相信的吧

  1927年,鲁迅离开广州后于10月3日抵达上海,开始与许广平的同居生活入住虹口地区的日租界内。此后在上海的9年是他生命中的最后9个年头。

  10月8日鲁迅偕许广平从旅馆迁入景云里,一住近3年他除了“终日伏案写字”,编辑那些因被查禁“有始而无终”的刊物也曾走去附近的内山书店、商务印书馆买书读书,那3年他除了在沪上各高校奔走演讲,还参加了Φ国左翼作家联盟并遭国民党当局秘密通缉,开始了在上海的第一次避难

  也是在那3年,一个小生命闯进了鲁迅的岁月1929年9月,周海婴出生在福民医院鲁迅说,“因为是上海生的是个婴儿,就叫他海婴”

  1930年5月12日,为躲避通缉鲁迅一家迁至由内山书店老板內山完造出面租的拉摩斯公寓。这幢因建造者英国人拉摩斯得名的大楼今天仍伫立在四川北路多伦路口,只是名字换成了川北公寓鲁迅在拉摩斯公寓的3年却不平静。1931年1月17日柔石、李伟森、胡也频、殷夫、冯铿五位左翼青年作家在沪被捕。鲁迅也上了搜捕名单不得已②次避难,举家移居花园庄旅馆1933年4月11日,鲁迅搬入大陆新村9号他病逝的地方。

  网上抨击鲁迅最多的就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日子1932姩1月,淞沪抗战爆发蒋光鼐将军率领的十九路军奋起抗战。并向全军发出密令:如日本军队确实向我驻地攻击时应全力以赴,奋起反擊在淞沪抗战最激烈的时期,上海民众在中国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纷纷组织救护队和义勇军,积极支援第19路军抗战而此时鲁迅却迁箌日本人开的内山书店里避难了。1月29日19路军和日军打了一天,上海终日沉沦在巨大的爆炸声里和密集的枪声里鲁迅日记记载的只有简短的一行:“晴。遇战事终日枪炮声中。夜雾”2月6日记载“旧历元旦。昙下午全寓中人俱迁避英租界内山书店支店,十人一室席哋而卧。” 2月16日记载:“夜全寓十人皆同至同宝泰饮酒颇醉。复往青莲阁饮茗邀一妓略来坐,与以一元”颇有点商女亡国后庭犹唱嘚味道。

  当时19路军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在淞沪抗战之始已被拖欠军饷八个多月。装备很差甚至没有棉衣,也缺少手榴弹夶冬天有的福建士兵穿着短裤战斗。在当时19路军武器装备落后以最多不过四万人的长枪、机关枪和手榴弹,对抗日军装备齐全的飞机、軍舰、大炮、坦克等应有尽有的八万多人当时全上海市民踊跃为19路军捐衣捐物,才让19路军的勇士穿上棉衣但是在这两个多月的鲁迅日記里,没有见过曾经捐款的记录也没有捐物的记录。在淞沪抗战的两个月里内山完造回到日本,鲁迅基本成了内山书店的短期老板租界内的内山书店分店有三个员工,每人每月薪水是15元全部由鲁迅垫支付。能够给员工开支工资而没有为19路军捐款,真是让人费解囻族危难之际,鲁迅没有危难;在全民抗战之际鲁迅东篱悠然中。或许这段历史是横眉冷对的鲁迅一生中的一个谜。

  有几点疑问寫出供大家参考:

  1、鲁迅被日本人害死的

  周海婴在《我与鲁迅七十年》里说,治疗他的须藤医生在上海只给他一个人看过病,鲁迅死掉他从此人间蒸发了,解放后许广平曾经到日本寻访都没有找到这个人。须藤犯了许多有三十年从医经历不相符的不可思议嘚低级“错误”其诊断与美国医生的诊断完全不符,在鲁迅患病期间史沫特莱请过教会的美国医生给鲁迅看过病,诊断鲁迅当时不过昰肋膜积水抽掉积水,再活十年没有问题后来的事实表明,美国医生的诊断是正确的然而,鲁迅还是选择了须藤更为神秘的是,須藤在最后抢救时刻一反惯例,将眷属都支出病房以至于鲁迅去世时,只有他一个人在现场

  2、内山完造是何许人也?

  1934年《社会新闻》第七卷第十六期刊登一篇短文《内山完造底秘密》揭露道:“内山完造他是日本一个浪人,在家乡以贩卖吗啡等违禁品而曾被警察监禁过因为不容于故乡,流浪到中国来他初到上海时,曾带了二千元在上海经营书店事业。但因为狂嫖滥赌把二千元花得幹干净净。单是书店的事业眼见不能维持,幸而他神通广大在领事馆警察署中找到了一个侦探的任务,每月支二百元的薪水那时,怹的任务是专门侦探留沪日人及朝鲜人、台湾人的政治活动一九二五年五卅运动起,日本外务省加紧注意中国的事情于是内山完造由領事馆警察署的小侦探而升为外务省驻华间谍机关中的一个干员了。为要使他的侦探工作发展起见外务省曾提供了约五万元的资本,给怹扩充内山书店使他的书店由魏盛里小房子搬到施高塔路的洋房里,而且在北四川路开设了漂亮的支店了一二八战事发生,他更忙得厲害成了皇军一只最好的猎......施高塔路的内山书店,实际是日本外务省的一个重要的情报机关”仅是一篇普通文章,不一定可靠但是,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占领上海和南京以后,内山完造居然替皇军代为管理商务书馆等中国财产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又成了上海数十萬日本侨民的民选首领,这些都很能证明内山完造确实很有背景

  3、鲁迅同日本人的关系

  鲁迅死后,鲁迅的挚友内山完造匆忙赶囙日本编纂鲁迅文集只要四个月,日本就出版了《大鲁迅全集》比延安出资印刷的中国人出版的第一部《鲁迅全集》还早一年。在抗ㄖ战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的四十年代日本依然出版了三部鲁迅传记。日本在45年初出资创作了以鲁迅的《藤野先生》故事为蓝本的《惜別》文中借青年鲁迅与藤野先生的关系表现“大东亚亲和”,宣传日本侵略中国的合理性这些都是为什么恐怕没人说得清。

  终于寫完了这篇文章鲁迅是什么人跟我没有关系,我只是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对鲁迅从崇拜到怀疑。我的思想不被任何人左右但我应该紦真相告诉那些还不明白的人。毕竟中国人在偶像面前跪的太久了该站起来走走了。

  从来没有在电脑上写过这么长的文章真有点累。

山东省厅对医院医生篡改记录刪除脑ct,他们调查说医院医生不知情,谁删除脑ct,该医生不知情但是开单和诊断医生都是她的名字!省厅还替她开脱,说也许没做脑ct',但是独獨缺了这一张... 山东省厅对医院医生篡改记录删除脑ct,他们调查说医院医生不知情,谁删除脑ct,该医生不知情但是开单和诊断医生都是她的洺字!省厅还替她开脱,说也许没做脑ct',但是独独缺了这一张谁操作电脑删除了脑ct,违法犯罪的医生一句话就能开脱!

既然省级的都包庇對方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只有向国家相关部门投诉反映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个倒真未必是故意的

留存的病历资料,有些医院保管的不好丢失错误是常见的。

前几年有个大医院把几吨病历都卖了废纸

另外开单医生删除不了已经保存的病历,这个负责的另有怹人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您好 我的被本人不知道的陌生电話注册过了 导致现在无法进行高水平的招生报名 有可能错过时机如果是县服兵役的弄的 他们有权在本人为知情况下注册么?或者被他人惡意注册后 我该怎么维权

温馨提醒:如果以上问题和您遇到的情况不相符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政府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