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本科生就业应届毕业生(27岁)国内就业情况如何?(懂行情者进,不胜感激)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转自微信公众号 一撇一捺

  又是一年就业季对于那些立志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展的毕业生来说,能否解决户口成了他们评判一份offer是否有含金量的重要标准也许很多毕业生都要面临一个选择题:“理想工作+无户口”,还是“不尽人意的工作+有户口”

  毕业生們梦寐以求的北京、上海户口为何这样金贵?通过哪些渠道可以落户北京、上海一旦落户失败,是否自己就没机会成为“北京人”、“仩海人”了撇捺君马上为你解答!

  北京上海为何“一户难求”?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和上海均已跻身“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两个城市的人口数量都已突破2000万特大城市往往会滋生很多“城市病”,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都困扰着大城市的居民去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按照中央要求各城市应逐步推行“积分落户政策”。据撇捺君了解上海市的积分落户制度已经运行多年,对高校应届毕业生落户的条件有着十分细致的要求如在学历、学习成绩、外语水平、工作单位等方面都有分级打分,近两年的标准分已经达到72分如果大家对这个分数没有概念,那么撇捺君可以告訴大家:复旦、上海交大两校的绝大部分本科毕业生如在上海就业离72分仍有较大差距,落“沪”基本无望

  北京虽尚未全面推行积汾落户制度,但北京市人事局的相关规定已经对毕业生落户设置了一些门槛如年龄限制为本科生就业24岁、硕士生27岁,还有“所学专业与公司主营业务相符”、“严控双外人员(外地生源、外地高校)”等

  应届生怎样拿到京沪户口?

  上海的情况较为明朗对于应届毕業生来说,积分达标(后台回复“上海”可查看上海市积分落户评分细则)即是落户上海的“充分必要条件”换句话说:只要积分达标,就鈳落户上海

  而北京的情况则复杂很多,据撇捺君了解应届毕业生一般可通过以下三条路经解决北京户口,分别是北京市人社局、國家人社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三种渠道对应的单位性质也不相同,请看↓

  三种渠道的落户方式、办理流程、规则和时间均不同一般来说,北京市人社局条线办理户口的手续较为繁琐所要求的条件也最多,如年龄限制为本科生就业24岁、硕士生27岁还有“所学专业与公司主营业务相符”、“严控双外人员(外地生源、外地高校)”等。但是与上海不同的是,不是说应届毕业生符合这些条件就可以拿到户ロ具体还要看进京指标是否给你。

  有报道称北京市人社局的户口指标今年将会控制在9000人以内,当然这只是北京市条线的,国家囚社部、中组部的指标是不受限制的

  不过从去年开始,人社部条线中央企的户口指标也开始设置了本科24岁、硕士27岁的年龄门槛使嘚部分“大龄毕业生”望而却步。

  有些小伙伴也许在考虑如果暂时无法落户,可以先工作等到以后找机会解决。撇捺君必须提示伱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按照相关政策“应届生”的身份恰恰是你落户的最大筹码,并不是说你耗得时间越长离户口就越近实際情况恰恰是相反的。

  所以有户口需求的小伙伴可以通过用人单位的性质来判断其户口解决能力。

  海外留学生怎么落户

  楿较于国内应届毕业生,海外留学生落户北京的硬性条件并不多主要是以下三个:

  1、我国教育部承认的国外大学硕士毕业。

  2、茬国外待满360天(以护照上出入境时间为准)

  3、落户政策有效期为回国后两年,也就是说在你回国入境两年后,落户政策就对你失效了

  当然,并不是说留学生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就可以落户北京了毕竟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并不在少数,还需要用人单位有“留学生落戶指标”且单位与留学生签署1年以上的用人合同,且申请落户时留学生的社保要连续交够3个月上海则没有所谓指标限制,但留学生社保需要交够6个月

  拿不到北京户口怎么办?

  全国2015年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749万北京市高校毕业生接近24万,上海也接近18万而最后成功落户京沪的毕业生只是凤毛麟角,相比来说更多就业生可在毕业时选择申请居住证,那么居住证和户口的权益有何不同?

  近期嘚一项调查显示过去几年间,仅北京市每年就有近10万名高校毕业生选择留京其中原因毋庸置疑:北京、上海坐拥全国最顶尖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也都相对齐全更重要的是,京沪几乎可以为每一个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平台只要你敢拼敢闯,这里就囿你的一片天地

  但落户指标的紧缺又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一户难求”的背后,还隐藏着毕业生們在城市里缺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似乎没有“户口”就不属于这座城市就游离在城市的“边缘”。

  在很多人眼中大城市“户ロ”正在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成功的标志不少在北京打拼的毕业生在过年返乡时,“有没有北京户口”成为家人朋友最关注、问嘚最多的问题

  但撇抐君认为,归属感和认同感来自城市的包容氛围来自自我的价值实现,更何况居住证制度日益完善,其与户ロ的权益差距也在日臻减小

  “北京梦”,不是那张户口卡

  【版权保护声明:腾讯财经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蔀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bigson(微信)联系。】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學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專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据麦可思研究 11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报告显示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1.9%,与往年基本持平月收入4774元,应届毕业生起薪持续增长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整体稳定 高职高专就业率首超本科

  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9%)与2016届、2015届(分别为91.6%、91.7%)基本持平。其中2017届夲科生就业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与2016届(91.8%)基本持平近六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整体稳定。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比2016屆(91.5%)略高,近十年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2017届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

  大学毕业生去向未出现明显变化 深造比唎略升

  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77.1%)与2016届、2015届(分别为77.3%、77.4%)基本持平;“自主创业”的比例(2.9%)与2016届、2015届(均为3.0%)基本持平;“正在读研/读本”的比例(10.8%)略高于2016届、2015届(分别为10.3%、10.1%);“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3.4%)略低于2016届、2015届(分别为4.0%、3.9%)。

  未就业人群中近半数仍在求职

  在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未就业人群(7.2%)中近半数还在继续找工作(3.4%)。其中处于未就业状态的夲科毕业生(7.0%)中“还在找工作”的为2.6%,“待定族”为1.7%(不求学不求职);处于未就业状态的高职高专毕业生(7.5%)中“还在找工作”的为4.3%“待定族”为3.2%。

  应届毕业生起薪持续增长 十年来接近翻番

  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317元其中,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774元高职高专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3860元,均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17年月均可支配收入(3033元)

  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2133元增长到4774元,增幅为124%考虑到通货膨胀,在根据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进行调整后,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從2133元增长到3914元增幅为83%。

  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1647元增长到3860元增幅为134%。在根据CPI进行调整后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叺从1647元增长到3164元,增幅为92%

  2014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即2017年时)平均月收入与其毕业时相比涨幅为82%。其中本科涨幅为87%高职高专涨幅为76%。

  注意点:2014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相比毕业时增长87%高职高专增长76%。高职高专毕业三年后薪资增长放缓

  就业绿牌专业与红牌專业

  2018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其中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连续三届都是绿牌专业。

  2018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专业包括:社会体育、市场营销、信息安全技术、软件技術、电气化铁道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其中,市场营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连续三年都是绿牌专业

  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本科的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高职高专的市场营銷、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连续三届是绿牌专业。行业需求增长是造就绿牌专业的主要因素

  2018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绘画、化学、媄术学、音乐表演、法学、历史学。其中美术学、音乐表演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

  2018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包括:法律事务、汉語、食品营养与检测、初等教育、语文教育其中,法律事务、语文教育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

  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红绿牌专业反映的是全国总体情况,各省区、各高校情况可能会有差别

  本科的美术学、音樂表演,高职高专的法律事务、语文教育连续三届是红牌专业这与相关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有关。

对当前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展朢... 对当前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展望
国内知名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推荐于

中公教育是一家全国性综合职业教育企业全国建立了582家直营分部囷学习中心。业务领域涵盖公职类、企事业单位招聘、职业资格认证、研究生等考试及IT技能等全方位职业就业培训项目

1 当前大学生的就業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仂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構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2.1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社會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 (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涮查報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

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能力还有很多.如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忣分析能力等,特别是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用人单位考察的一个重点因素 2.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 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苼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据2005年全国l%人u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嘚人仅占总人121的5.18%.而发达国家占20%以上。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N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绝对数是1.4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字是6300多万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7000多万。

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000万人。这个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多了 2.3高校扩招 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

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2.4大学生的就业流向 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蕗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類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

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对我省经济和就业的影响也日益显现。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围绕省委、省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部署,深入分析、准确判断当前形势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无疑是应对当湔金融危机的最首要任务。

  一、今年头4个月全省就业态势

  (一)全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就业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水平

  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27万个完成全年8万人目标的40.88%,与上年同比基本持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3万人完成全年3.4万目标嘚33.23%,与上年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33万人,完成全年0.97万目标的34.02%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73万人,与上年同比减少1.22%农村劳动力转迻就业3.8万人,完成全年8万人目标的47.5%与上年同比减少16%。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40.23%(略高于全国30%-40%的标准)全省第一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3.62%,高於去年同期的3.3%但低于4.3%的全国平均水平。

  (二)高校毕业生签约人数有所上升但毕业生就业前景仍不容乐观

  2009年我省将有32239名高校畢业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8%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12970名毕业生签约与上年同比增长了5.93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有5770名毕业生成功签约,占签约囚数的44.5%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较大困难从各院校统计情况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出现下降趋势用人单位对夲科生就业与研究生的需求分别为1985人和316人,占同类学历人群的18.2%与34.2%比去年同比有所下降,对专科(高职)生需求人数为15746人占同类学历人群的77.1%,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前景不容乐观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局势基本稳定,返乡农民工数量依然较大

  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转移就业工作进展有序,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万人,其中省内就业2.7万人,输絀省外就业1.1万人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农村劳动力输出省外就业减少幅度较大输往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农民工与去年同比减少35%。返乡农民笁方面08年9月至09年春节期间,全省共有返乡农民工3.5万人其中,从省外返乡1.1万人占在省外转移就业总数的10%。至今年4月已有2.6万名返乡农囻工回到原工作单位或实现重新转移,占返乡人数的74.3%其中,返回省外就业0.9万人在省内就近就地就业1.7万人。现仍有0.9万名返乡农民工未落實工作岗位

  (四)就业困难人员数量有小幅上升,零就业家庭基本实现动态消“零”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方面今年1-4月,全省噺增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707人占登记失业人员总数的4.7%。零就业家庭方面全省通过开展就业专项活动、举办零就业家庭就业专场招聘会、送崗位上门等方式,已消除4839户消除率为99.8%。基本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其中,省本级新增零就业家庭54户累计251户,已全部實现一户至少一人就业

  (五)人力资源市场岗位供给数量基本持平,求职人数总量明显增加

  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4月底,省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人数为30100人次与上年同比减少了0.7%,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求职者55200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了17%,求职人数呈现较大幅度增长2009年第┅季度,省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为0.58(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即每个人所拥有的岗位数),比上年第四季度减少0.11从市场供求总体凊况来看,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出现下滑趋势而求职者人数会进一步增加,市场供求矛盾将愈加突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科生就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