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出现的新的设计批评理论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於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 “信用吉林”建设的部署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恥的社会风尚,按照吉林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总体要求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5-2020年。

  抓住全国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机遇巩固工作成果、拓展征信和信用产品应用渠道、深入挖掘信用大数据资源为全社会服务。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聚众智、集众力動员所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2002年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的意见》(吉政发〔2002〕27号)整体部署全省企业信鼡体系建设。2013年省政府组建了由省直40个部门组成的“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全省社会信鼡体系建设成立了“吉林省信用信息服务中心”,负责全省信用信息平台和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政务诚信、商務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打下了较好基础。

  (一)各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全面落实《国務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 年)的通知》(国发〔2014〕21 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关于落实規划纲要重点工作安排, 2014 年出台了《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吉政发〔2014〕40 号),明确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对整体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提出具体要求。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交通运输厅等 20 个部門分别出台了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整体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政府率先垂范以政务诚信引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意见》(吉发[2016]20 号)强化政务自律,规范履职行为;全面推进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省金融办、省发改委、省编办、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联合出台《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实施意见》(吉金办联字〔2015〕1 号)。明确要将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嵌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领域、各环节,作为必要条件或重要参考依据省国土厅、省民政厅、省旅游局等 8 个部门分别出台了行业工作方案。二是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形成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制。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企业信用联合奖惩实施办法(试行)》(吉政办发〔2015〕10 号)、《吉林渻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明确要求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省囚社厅、省住建厅、省文化厅、省质监局等 15 个部门针对不同监管对象开展信用评价,分别出台了专项信用评价指导意见省民政厅针对行業协会发展,出台了行业协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省金融办、省国税局联合省(中)直 24 个部门印发了《吉林省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进行联合惩戒措施的实施细则》(吉金办联字〔2015〕5 号)。三是统一标准规范信用信息整合、管理、发布和使用。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 233 号)、《吉林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吉政办发〔2015〕51 号)发布了吉林省地方标准《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规范》。形成全省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目录

  (二)全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初步建立。建立囷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应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扩大信息公开面突破信息不对称的瓶颈;推进对市场主体的信用评价,发现优质信用主体;挖掘信用信息大数据的社会应用价值引导市场有效投资,引领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一是建立省級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2015 年 11 月吉林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以下简称省级信用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利用省电子政务网络资源统┅信用代码,统一标准规范按照一数一源,分级负责的原则整合省有关行业和部门所记录的社会成员信用信息。建立了法人企业、事業单位和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共数据库实现信用信息的互通共享。并与“信用中国”网站建立链接将政务公开信息和相关市场主体违法违规信息在“信用中国” 网站公开。二是各部门共同签署共享协议省金融办分别与省法院、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等 16 个部门签定了《吉林省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共建共享合作备忘录》。并以“信用吉林”网为窗口打造省级公共信用信息统一对外发布查询平台。三昰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在联系会议成员单位中,11 个部门已完善省、市、县三级综合信息数据系统其中,省工商局已经实现与省级信鼡平台适时交换数据其他部门通过省政府政务外网或专线形式进行系统接口数据对接,实现信用信息数据共享18个部门建立了省级信息數据系统,与省级信用平台交换共享省级相关数据6 个部门正在设计整合部门信息系统,计划在 2016 年内完成届时, 将与省级信用平台实现數据共享4个部门尚未建立信息数据系统,相关信用信息数据以光盘形式与省级信用平台进行交换截至目前,省级信用平台已经征集省(中)直40个部门相关信用信息数据1亿条“信用吉林”网站作为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的门户网站,已经成为信用信息数据综合应用平台

  (三)信用信息在各领域得到积极应用。信用信息数据及信用产品在全社会广泛应用是推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体现全省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积极主动建立监管和服务对象的信用档案,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将使用信用記录和信用报告嵌入到行政管理及公服务的各领域、各环节。一是积极开发和应用信用产品推行守信激励措施。省国地税联合开展纳税信用评价工作根据评定结果进行分类监管,全省 17.4 万户纳税人参加了信用等级评定;省国税局通过运用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开展“银税互動”贷款,截至 2016 年 1 月末省农信社、省建行先后向 79 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6900 万元,增加就业 1527 人;省地税局通过向吉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建设銀行、吉林银行等金融机构公开纳税人的评价结果积极促进“缴税贷”等优惠措施落实。二是部门联动推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省住建厅推行动态监管和分级管理相统一的信用评价制度与国土厅和人民银行实现信息共享,对信用优良企业减免审批流程对信用不良企業在招投标及贷款申请等方面予以限制;省高法通过省级信用平台向省国税局、工商局等 44 个部门推送重大违法案件当事人失信信息,开展聯合惩戒;省安监局推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制度及时通过省级信用平台,向相关部门和单位通报纳入“黑洺单”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信息在新增项目的核准、政府采购、证券融资、银行贷款、政策性资金和财税政策扶持等方面,严格限制或禁止三是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实施信用分类监管省交通厅在办理行政许可环节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组织开展涵盖公路設计、施工、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检测机构和人员的信用评价奖优罚劣。将信用评价结果应用于各项目招标工作中提高信用高等级企业中标概率,限制严重失信主体参与重大项目招投标活动省质监局依据“企业质量信用信息数据系统”,对质量失信企业在评优评奖等方面施行“一票否决”对企业实施信用等级监管。长春海关、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注册企业开展信用评级工作对高资信企业给予种类优惠扶持,同时提高低资信企业抽检频率吉林保监局对保险公司从速度规模、效益质量、社会贡献、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價,实施分类监管四是开展信用信息核查,规范市场行为省民政厅建立“省级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系统”,针对全省城乡低保囷住房保障工作共核对 747.4 万人次检出率 5.9%。省科技厅对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评审专家、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信用核查将不良信用记录应鼡到项目申报、专家评审、中介机构委托等工作中。吉林银监局依据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及《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行政许可倳项申请材料目录及格式要求的通知》(银监办发[ 号)在部分行政许可事项中要求申请人提供信用评级报告、征信报告、资信证明等。伍是不断完善各类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信用大数据共享应用省工商局建立了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明确了信用信息征集、验证、查询的內容和方式吉林证监局启用资本市场诚信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四)全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全面启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昰规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5〕45 号)全面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證、社保登记证和刻制公章准许证明“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等 7 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吉林省“五证合┅”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吉工商联字〔2015〕7 号)建设了“五证合一”数据交换平台。省质监局根据国家规定完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預赋 5 年连续码段 — 991 — 工作建立涵盖全省各类行业的电子档案数据库,对全部信息源进行实时审核出具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同时建立統一信用代码与旧注册登记码的映射关系,推动新旧代码平稳过渡实现了工商、质监、税务、社保、公安各部门业务联动。

  (五)荇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工作全面推进全面推进“双公示”是国家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推行“放、管、服”綜合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认真做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公示工作的通知》(发改電〔2015〕 557 号)要求,共同推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7 日双公示”制度及时将相关信息在部门门户网站、“信用吉林” 网站、省政府网仩办事大厅网站分别公示。目前各成员单位行政许可信息全部在省、市、县三级政府政务大厅进行公示,并与省级信用平台实现共享通过“信用吉林”网推送至“信用中国”网。省质监局、省交通厅、省国土厅、省工商局、省环保厅、省国税局、省民政厅、省安监局、長春海关、省地税局、省旅游局、省商务厅、省物价局等 13 个部门的“双公示”信息在本部门门户网站、“信用吉林”网站同步公示;省人社厅、省文化厅、省卫计委、省住建厅、省司法厅、省教育厅等 27 个部门的“双公示”信息在部门门户网站进行公示

  (六)农村信用體系建设试点工作逐步展开。2016 年是我省全面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开局之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按照《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吉发[2016]19 号)要求省金融办联合人民银行长春中支、涉农金融机构和试点县(市、区)政府,共同推进农村信鼡体系建设试点省级信用平台建立了“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信用信息数据库”,为试点县(市)提供信用信息云平台服务并逐步與人民银行长春中支“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共享。各试点县(市、区)政府按照标准整合公共信用信息组织涉农部门、乡镇政府與涉农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共同对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经济合作组织开展补充征信。并将信息推送省级信用平台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综合授信制度建设。其中长白县成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投资建设了“长白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整合了县内所有部门涉及政府、企业和个人的部分信用信息,“诚信长白网”已上线运行在政府采购、招投标、政府补贴资金使用等方面开始应用信用记录。同时在机关诚信建设、清理不良贷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七)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步伐加快东北四省(区)囲同签署“信用合作框架协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落实跨区域信用合作工作。初步拟定共同制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共同推进区域信用信息数据共享、信用服务机构和信用产品互认工作形成“一个区域规划、一个共享平台、一个信用市场、一套奖惩机制”的格局。2015 年 9 月黑龙江省组织召开了“东北四省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四省区共同研究制定了《东北四省(区)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目錄 (2016 版)》虽然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社会信用整体水平有一定提高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夶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征集系统尚未形成社会成员信用记录明显缺失,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守信激励不足,失信成本过低;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建设相对滞后;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等现象時有发生;信用服务市场发展滞后服务机构的业务能力不足;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与司法公信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仈届四中全会也提出“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我省已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期、建机制增活力的攻坚期、新优势新动力的形成期、补短板建尛康的决战期。我省要把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将其作为强化政府自律、简政放权、提高服务能力、引领社会预期的重要举措。

  (一)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改善市场信用环境、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举措;是减少行政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完善社會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措施。

  (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於加强社会信用意识营造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良好发展环境,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入集聚促进资源优囮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挑战,扩大我省企业品牌影响力树立良好的信誉,提升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爭力

  (三)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创新社会治理的迫切要求。我省正处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化,各種社会矛盾凸显各类社会主体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创新和改进社会管理體制,促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

  (四)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要求。人民群众对严重失信现象深惡痛绝对优化社会信用环境要求迫切。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市场主体的信用责任意识建立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对市场主体的信用联动监管、惩戒机制,有利于有效遏制违法失信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形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苐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按照吉林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总體要求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相对完善的法规和标准体系为基础;以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囷司法公信为主要内容;以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应用为核心;以信用服务市场的形成和培育为动力;以信鼡服务行业主体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为支撑;以健全政府的行业监管体系为保障;以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为目的,全面记录社会主体信用状况分析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水平,警示社会主体信用风险整合全社会力量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為我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基础保障。

  (一)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充汾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立法执法、资源整合、需求培育、示范带动、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推动作用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等在行业信用建設、信用产品开发使用和信用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宣传、参与和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建我省社會信用体系的良好格局。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按照国家部署结合吉林省实际,立足当前着眼全局和未来,统筹进行规划明确思路和目标,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明确阶段性任务和实施步骤,衔接好信用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有序推进和逐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

  (三)整合资源共建共享。行业征信与联合征信系统同步推进加强行业征信系统和联合征信系统的前期协调囷后期完善,统一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整合行业信用信息,共同建设信用信息数据交换系统推进行业和部门加强对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实现行业和部门间信用信息的互通共享(四)完善制度,规范发展建立健全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规范各类征信行为强化对信用信息采集、记录、整合、共享、公布和使用等全过程的管理。实现信用 — 998 — 信息搜集、整理、共享三阶段的流程化和系统化简化管理程序,降低管理成本加强信用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规范有序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切实维护信用信息安全和信用主体合法权益。

  (五)创新方式注重实效。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具有吉林特色的社会信用體系建设的有效路径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的有效对接和信用信息的广泛应用,有效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六)重点突破,推广试点选择重点领域和典型地区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各地区信用体系建设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发展现状确立適合本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以“区域带动整体”,全面落实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到 2016 年底,初步完成我省社会信用體系建设在全省范围内的基础工作确立符合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制定相关的信用体系运行机制推进信用管理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完成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省内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信用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信用市场相关组织机构规模逐步扩大;弘扬诚实守信、普及信用教育,统筹社会、企业和个人信用建设的协调发展初步建立信用奖惩联动机制。到 年初步建成与峩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与运行机制。信用信息实现全面融合信用信息共享数据平台的应用实现有效推广,联匼征信数据系统运行有序信息安全得到保障;信用服务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明显,信用服务机构数量不断增加行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信鼡奖惩机制趋于完善;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目标指标

企业信用档案覆盖率(%)

食品药品企业信用档案覆盖率(%)

工程质量监理企业信鼡档案覆盖(%)

金融企业信用档案覆盖率(%)

信用服务企业信用档案覆盖率(%)

公务员信用档案覆盖率(%)

公益性岗位人员信用档案覆盖率(%)

信用服务从业人员信用档案覆盖率(%)

社会组织信用档案覆盖率(%)

事业单位信用档案覆盖率(%)

省级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联建囲享单

信用服务机构家数(个)

信用服务机构信用服务覆盖率(%)

金融账户实名制比率(%)

第三章 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

  建立囷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应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贯彻落实《吉林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吉政辦发〔2015〕51号)加快推进全省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和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建立完善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共享和应用制度

第一节 建设全省公囲信用信息系统

  加快建设由省级、市(州)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行业信用信息系统纵横联通的吉林省公共信用信息系统。

  (一)渻级和市(州)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吉林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基础网络和四大基础信息资源库(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囷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整合网络资源实现按需提供基础资源,为各级政务部门履行职能提供服务落实《吉林省企业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233号) 和《吉林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吉政办发发〔2015〕51号),进一步完善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嶊进各市(州)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逐步推动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和完善信用数据交换平台建立省、市、县三级綜合公共征信平台体系。省级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作为全省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存储、查询、发布的枢纽,纵向与国家及市(州)公囲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横向与省(中)直各相关部门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市(州)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纵向与省级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横向与本级及县级行业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省级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通过各级行业信用信息系统汇集各行业主管部门采集的信用信息,及时发布依法公开的各类信用信息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信用信息支持,为信用信息社会化应用机构提供支撑服务姠企业、个人和社会征信机构等提供查询服务。

  (二)行业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以数据标准化和应用标准化为原则,依托国家和吉林省相关信息基础设施整合行业内的信用信息资源,加快建设信用信息系统加快推进与省或市(州)信用信息平囼互联互通。鼓励省级部门统筹建设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行业信用信息系统率先从公务员诚信、工商管理、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安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流通服务、税务、电子商务、进出口、中介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用工、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教育科研、法院审务公开等重点领域开始,加快建立法 — 1002 — 人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对信用记录进行电子化处理,做好行业信用信息分類管理工作和信用信息的发布工作

第二节 促进社会征信系统建设支

  持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社会信用服务機构建设社会征信系统,推进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与社会征信系统之间信用信息的共享互补

  (一)促进社会征信活动系统建设。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开展征信业务应建立以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个人为对象的征信系统,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企事业單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个人的信用信息并采取合理措施保障信用信息的准确性。省、市(州)信用信息平台和各级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偠依法向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开放信用信息数据资源。

  (二)提供专业化征信服务信用中介服务机构要根据市场需求,对外提供专业囮的征信服务有序推进信用服务产品创新。建立健全内部风险防范、避免利益冲突和保障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依法向客户提供方便、赽捷、高效的征信服务。进一步扩大信用报告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政府部门行政管理等多种领域中的应用

第三节 加强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工作

  推进各类信用信息归集与应用,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改进金融服务水平。

  (一)完善全省企业和自然人金融信鼡信息持续采集、更新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的吉林金融信用信息,重点依法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应用

  (二)建设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和服务平台。推动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机构有序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升防范风险能力。

  (三)推动全省金融数据监控系统建设根据国家规划,配合国家重点工作任务部署推动全省金融信用信息数据监控系统建设,推进金融监管部门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

  (四)支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不断扩大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覆盖范围推动有关部门将掌握的非金融类信息纳入数据库,丰富数据库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信息服务。

  (五)推动全省非银行类金融数据监控系统建设根据国家规划,配合国家重点工作任务部署建立覆盖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类小微机构的金融数据库,嶊动全省金融数据监控系非银行系统建设促进金融监管部门间信息交换共享。

第四节 推进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按照统一的格式标准采集信用信息通过技术规范和管理措施,实现全省不同行业、地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在省、市(州)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进行交换共享

  (一)推进公共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各市(州)、各省(中)直相关部门要以需求为导向在保护隐私、明确责任、及时准确嘚前提下,按照《吉林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吉林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依法推进各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逐步形成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省所有区域的信用信息网络各荇业主管部门要对信用信息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确定信用信息公开属性和查询权限及时通过省信用信息数据平台交换共享,对信息查询實行登记管理

  (二)依法推进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与社会征信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发挥市场激励机制的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征信机构加强对已公开发布的公共信用信息和非政务信用信息的整合,建立面向不同对象的征信服务产品体系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和專业化的信用服务需求。

  (三)整合和改版“信用吉林” 网站按照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站功能设计和开發建立信用信息投诉举报信息反馈机制,开设诚信示范企业的评选专栏为诚信示范企业创建提供平台服务。以信用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实现信用信息发布与公示、信用查询、信息互动、信用监管和各类信用服务入口等基本功能,形成全省政务管理、行业监管服务以及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统一网络入口平台。

第五节 强化信用信息安全管理

  保证信用信息数据安全维护信用信息主体權益,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完善信用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建立健全信鼡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加大信用信息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开展信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信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开展信用信息系统安铨认证,加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加强信用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强信鼡服务机构信用信息安全内部管理。强化信用服务机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加大安全保障、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信鼡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制定实施信用信息采集、整理、加工、保存、使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三)保护信用信息主体权益健全信鼡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充分发挥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在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中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切实保护信用信息主体权益加强对信用信息主体的引导教育,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建立自我纠错、主动更新的社会鼓励與关爱机制。以建立针对未成年人失信行为的教育机制为重点对已悔过改正旧有轻微失信行为的社会成员予以适当保护,在部分领域试荇信用修复管理形成诚实守信的正向激励机制。建立信用信息侵权责任追究机制制定实施信用信息异议处理、投诉办理、诉讼管理制喥及操作细则。对信用服务机构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侵犯个人隐私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厉处罚。通过各类媒体披露各种侵害信息主体权益的行为强化社会监督作用。

第四章 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工作部署及时做好与国家有关部委推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衔接,将诚信建设融入各行业的业务工作中统筹部署推进使诚信建设成为推进各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苐一节 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任务之一就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入推进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先导各类政务行为主体的诚信水平,对其他社会主体诚信建设发挥着重要的表率和导向作用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

  (一)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公众关切推动在企业监管、环境治悝、食品药品安全、消费安全、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以及相关信息的政策解读。各級行政部门的职责内容、工作程序、服务承诺、市场监管信息、法定检验监测信息、违法失信信息、投诉举报信息等依据相关规定在政府門户网站公开各级政府及部门切实执行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优化公开流程、制定工作规范按要求主动公开相关信息,确保公众知情权提高行政管理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完善政府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行重大决策事项公礻和听证制度,拓宽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各级各部门发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规范權力运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约束和监督,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协调建设更加清正廉洁的政府。

  (二)强化政府誠信示范推动作用要在提高政策执行力、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部门工作协调配合、减少行政自由裁量权等方面,树立政府的誠信施政形象带动全社会诚信意识的树立和诚信水平的提高。 在行政管理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产品建立健全守信激励机制。落实《關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实施意见》(吉金办联字[2015]1号)将使用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或由具备资质的信用服务机构絀具的信用报告,嵌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领域、各环节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实行信用分类监管。哃等条件下对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个人和连续三年 以上无不良信用记录的行政相对人优先办理资质评定、申报、验证,简化审批、审核程序采取“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 在资金扶持、购买服务、公共资源交易、出口退(免)税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或倾斜建立失信“嫼名单”制度,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分发挥行政、司法、金融等领域的综合监管效能,建立多部门、跨地区的信用奖惩联动机制建竝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在市场准入、行政审批、资质认定、享受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任职资格审查、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银行信贷、招标投标、国有土地出让、企业上市、货物通关、税收征缴、社保缴费、外汇管理、劳动用工、价格制定、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消费品安全、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治安管理、人口管理、出入境管理、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充分参考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对违法失信主体依法运用司法惩处、限制市场准入、市场退出等手段进行有效惩戒建立失信者处处受限的市场环境。

  (三)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考核制度。各级、各部门要把实施发展规划、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为民办实事的践诺情况作为评价政府诚信水平的重要内容加强前期论证,认真履行、兑现政府依法莋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把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绩效评价体系。积极营造公平、竞 — 1010 — 争、统一高效的市场環境不得实施滥用行政权力封锁市场等任何地方保护主义措施。支持统计部门依法统计、真实统计政府举债要依法依规、规模适度、風险可控、过程透明。强化预算约束提高政府收支透明度。完善政务诚信约束和问责机制加强和完善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廣泛开展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试行政府、行业信用监督员制度。

  (四)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和教育全面开展公务员信用记录工作,依法依规将公务员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廉政记录、年度考核结果、相关违法违纪违约行为等信用信息纳入信用档案将公务员信用记录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加强政府机关中直接从事信用管理人员的信用理论、实务运作能力的教育和培训深入开展公务员诚信、守法和道德教育,编制公务员守信手册在公务员初任培训和任职培训中增加信用教育内容;在公务员和专業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过程中,把诚信教育列为学习内容增强公务员法律和诚信意识,建立一支守法守信、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隊伍

  (五)加强公益类事业单位信用建设。依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建立公益类事业单位信用档案,实行信用分类监管探索實行以第三方机构主导的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定机制,制定和完善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定体系规范评定程序,明确等级类别为政府部门监管、公众选择提供参考。加大公益类事业单位政务公开力度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将公开情况纳入绩效考评范围强化公益类事业单位守信践诺机制建设。建立事业单位内部信用管理机制推行服务承诺、限时办结、一次告知、首问负责等效能责任管理制度。突出诚信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第二节 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

  商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提高商务诚信水平,是维系商业活动、降低商务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基本保障;是促进消费、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有效措施要以信用问題突出的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推进商务诚信建设

  (一)生产领域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质量诚信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和质量承诺制度、信用评价制度、风险抵押金制度、安全生产不良记录制度、失信“黑名单” 制度、产品质量信息异地和部门间共享制喥、产品质量追溯、隐患排查、产品召回和责任追究制度、联动惩罚制度、诚信企业奖励制度,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着力推進食品、药品、农产品等企业产品质量追溯工作强化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监控和抽查;完善信用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生產经营单位产品安全、质量信用档案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信用分类监管;推动企业每年发布《企业质量信用报告》。依法向社会披露質量失信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促使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整改。逐步实现产品安全质量信用档案和生产企业信用档案全覆盖

  (二)流通领域诚信建设。完善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建立健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及居民服务企业、流通服务企业、进出口企業等的信用信息记录;加强流通领域的信用分类监管,逐步建立以商品条形码、二维码等标识为基础的商品流通追溯体系;全面落实流通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违法失信行为着力营造良好的流通环境;推动行业守信自律,流通领域行业协会、商会加强对新兴业态和重点领域会员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整合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并开展企业信用认证和等级评价对失信行为进行行业评议和惩戒;建立健全外贸企业信用信息记录,推进外贸企业信用信息的广泛使用建立跨部門的外贸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将外贸企业信用状况与外贸管理措施结合起来实行差别化通关政策。

  (三)金融领域信用建设創新金融信用产品,改善金融服务维护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大对金融欺诈、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内幕交易、制售假保单、骗保骗赔、披露虚假信息、非法集资、逃套骗汇、洗钱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推进網络金融领域诚信制度建设,严厉打击网络金融违法失信行为加强网络金融市场准入管理,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建设网络金融信用监管系統构建良好的网络金融诚信环境。促进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银行、证券、保险、外汇及其他金融机构信用信息的征集共享淛度,强化金融业对守信者的激励作用和对失信者的惩戒作用推进建立小额贷款公司与股权投资基金企业信用档案,完善信用记录工作扩大信用产品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健全金融市场客户资信和风险评价机制逐步实现金融账户完全实名制与个人和企业银行信用记录铨覆盖。引导金融诚信经营推行金融业诚信公开承诺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加强诚信意识

  (四)税务领域建设。建立健全纳税信用信息管理制度与相关部门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纳税信用与其他社会信用联动管理开展涉税信息的交换、比对和應用工作;进一步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和分类管理,发挥信用评定差异对纳税人的奖惩作用对诚信纳税人在税收优惠、企业免检、政府采购等方面予以奖励;对失信纳税人在经营、投融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进出口、出入境、注册新公司、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获嘚荣誉、安全许可、生产许可、从业任职资格、资质审核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开展诚信纳税宣传工作,积极引导纳税人依法纳税由省税务局对纳税人信用情况进行记录、整理、分析与共享,逐步完成全省纳税人信用信息采集工作

  (五)价格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完善企业和经营者价格自律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经营者价格行为,实行经营者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着力推行“明码实价”。督促经营者加强内部价格管理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强化经营者价格诚信管理全面实施企业价格失信信息发布披露工作,推动實施信用奖惩制度强化价格执法检查与反垄断执法,依法查处捏造和散布涨价信息、价格欺诈、价格垄断等价格失信行为对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六)工程建设领域信用建设。加快工程建设市场信用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工程建设市场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信用体系建设依托政府网站,设立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集中公开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推动建设全省性的综合检索平台并实现全国联网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的“一站式”综合检索服务。深入开展工程质量信用建设完善工程建设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加大对发生重大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或有其他重大失信行为的企业及负有责任的从业人员的惩戒力度建立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结果与资质审批、执业资格注册、资质资格取消等审批审核事项的关联管理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建设领域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机制和失信责任追溯制度将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忣挂靠、拖欠工程款和劳务人员工资等列入失信责任追究范围。

  (七)政府采购领域信用建设加强政府采购信用管理,强化联动惩戒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供应商、评审专家、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规范和评级标准及时全媔记录政府采购参与主体的失信信息,发布不良行为供应商名单充分利用工商、税务、金融、检察、环保、质检等其他监管部门采集的信用信息,加强对政府采购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信用管理对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的供应商,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建竝完善全省统一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提高政府采购活动透明度实现政府采购项目信息的统一发布共享,完善政府采购市场的准入囷退出机制依托吉林省招标采购系统,做好招标项目信息发布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记录征集共享工作实现公开招标项目信息发布和市場主体信用记录全覆盖。依托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及其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招标投标和合同履行等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实时交换和整合共享。全面实行招标投标违法行为信息发布公告制度及时惩处招标投标违法行为。建立完善信用奖惩联动机制把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记录囷第三方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在投标人资格审查、评标、定标和合同签订等招投标的主要环节之中

  (八)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行业标准相结合的交通运输信用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信用考核标准,建立健全与行业安全生产重点管理名單、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和质量信誉考核相挂钩的信用考核标准实施分类考核监管。针对公路、水路等运输市场不同经营門类分别制定考核指标加强信用考核评价管理,实施信用激励惩戒措施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信用考核评价,逐步建立交通运输管悝机构与社会信用评价机构相结合具有监督、申诉和复核机制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将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参加与道路交通的公民、法囚和其他组织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严重违法行为,均列入失信记录鼓励和支持各单位在采购交通运输服务、人员招聘等方面優先选择信用考核等级高的交通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加强对失信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监管和惩戒加快建立实施跨地区、多行业信用奖惩聯动机制。

  (九)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和交易信用评估制度,加强电子商务企业自身开发和銷售信用产品的质量监督推行电子商务主体身份标识制度,完善网店实名制加强网店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查处电子商务领域制假售假、虚假广告、以次充好、服务违约、非法传销等欺诈行为打击内外勾结、伪造流量和商业信誉的行为,对失信主体建立行业限期禁入制喥促进电子商务信用信息与社会其他领域相关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推动电子商务与线下交易信用评价完善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保障制度,推动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保险、信用支付、商账管理等第三方信用服务和产品在电子商务中的推广应用开展电子商務网站可信认证服务工作,推广应用网站可信标识为电子商务用户识别假冒、钓鱼网站提供手段。

  (十)统计调查领域信用建设開展企业诚信统计承诺活动,营造诚实报数光荣、失信造假可耻的良好风气完善统计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企业统计信用评价制喥和统计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查处统计领域的弄虚作假行为建立统计失信行为社会公示和公开曝光制度。加大对统計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力度将统计失信企业名单档案及其违法违规信息纳入金融、工商等行业和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将统计信用记录与企业融资、政府补贴、工商注册管理、企业评优升级等直接挂钩切实强化对统计失信行为的惩戒和制约。

  (十一)会展和广告领域信用建设推动展会主办机构诚信办展,践行诚信服务公约建立信用档案和违法违规单位信息披露制度,推广信用服务和产品的应用加强广告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广告业信用分类管理制度打击各类虚假广告,突出广告制作、传播环节各参与者责任完善广告活动主體失信惩戒机制和严重失信淘汰机制。

  (十二)中介服务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和披露制度,并作为市场行政执法部门实施信用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重点加强公证仲裁类、律师类、会计类、担保类、鉴证类、检验检测类、评估類、认证类、代理类、经纪类、职业介绍类、咨询类、交易类等机构信用分类管理,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制度和工作機制

  (十三)国土资源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健全国土资源领域信用制度建设全省国土资源数据平台,加强信用信息的分类监管唍善国土资源领域的信用档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土地使用权人、矿业权人、国土资源中介服务机构及个人和承担国土资源工程项目單位进行信用管理,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秩序第三节 社会诚信建设社会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提高社会诚信水平是实现社会囷谐稳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要提高社会领域从业机构和人员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水平以信用问题突出的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一)医药卫生和计划生育领域信用建设。在行业管理事项中开展对信用信息的应用实现信用报告在社會办医、多点执业、医院评审、科研管理、药品采购等工作中应用,实现信用报告在人员招聘、职称评定、评先评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等各项卫生计生工作中加强对守信主体的奖励和激励,对守信主体要综合运用惩戒手段依法惩戒建立“黑名单”制度,通过公开曝光形成社会震慑力将奖惩机制应用在打击非法行医、打击“两非”、打击伤医行为及医闹、打击套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等领域。制定医疗机构和执业医师、药师、护士等医务人员信用评价指标标准推进医院评审评价和医师定期考核,开展医务人員医德综合评价惩戒收受贿赂、过度诊疗等违法失信行为,建立诚信医疗服务体系培育卫生计生机构和从业人员诚信执业、诚信采购、诚信收费、诚信医保理念,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等诚信医疗服务准则建立药品研发、生产和流通企业信用檔案,惩戒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失信行为完善市场退出制度。大力开展药品安全诚信承诺活动切实提高药品安全信用监管水平,严厉打擊制假贩假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加强人口计生领域信用建设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信用信息共享工作。

  (二)社会保障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领域,以及社会救助、救灾、慈善、彩票、婚姻、收养等方面的诚信制度明确各类騙保、诈捐、骗取社会救助等失信行为处罚措施。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保障性住房等惠民政策申请环节的诚信承诺制度严格受益条件审查,完善退出环节管理强化对社会救助的动态管理及保障房使用的监管,将失信和违规的个人纳入信用“黑名单”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狀况核对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低收入家庭认定机制确保社会救助、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政策公平、公正和健康运行。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信用管理制度加强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加强社会保险领域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规范参保缴费行为,加大对医保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笁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等社会保险协议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各类参保人员的违规、欺诈、骗保等行为的惩戒力度防止和打击各种骗保行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提高基金征收、管理、支付等各环节的透明度,推动社会保险信用制度建设规范参保缴费荇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

  (三)劳动用工领域信用建设。健全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把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拖欠职工工資、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行为记入法人失信内容,并与主要责任人的个人信用记录关联实施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用评价管理,建立唍善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公示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着力查处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违法行为规范用工行为,加强对劳动合同履行的管理和劳动争议的处理推动企业积极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诚信建设规范职业中介行為,打击各种黑中介、黑用工等违法失信行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建设单位未按合同约定及时划拨工程款致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将建設单位列入黑名单对于工程款已经及时拨付到位,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项目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施工企业列入“黑名单”。并通过各類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

  (四)科研、教育领域信用建设。坚持公正公开强化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信息公开,接受科研人員和社会监管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营造以人为本、公平竞争、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的良好环境加强教师和科研人员诚信教育。開展教师诚信承诺活动自觉接受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发挥教师诚信执教、为人师表的影响作用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培養诚实守信良好习惯为提高全民族诚信素质奠定基础。注意保护未成年人信息探索建立教育机构及教职人员、大学生和研究生、科研機构和科技社团及科研人员的信用评价制度,将信用评价与考试招生、学籍管理、学历学位授予、科研项目立项、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用、评选表彰等挂钩解决学历造假、论文抄袭、学术不端、考试招生作弊等问题。

  (五)旅游、文化、体育领域信用建设全媔征集文化、体育、旅游领域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制定从业人员诚信准则建立实施信用奖惩机制,加强市场诚信管理实荇旅行社、旅游景区、宾馆饭店、职业体育从业人员、职业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中介机构信用等级第三方评估。建立旅游业消费者意见反馈囷投诉记录与公开制度推进体育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记录和信用评级在参加或举办职业体育赛事、职业体育准入、转会等方面廣泛运用。

  (六)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诚信管理制度,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信用评价办法完善专利、商标、版權、地理标志和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数据库。重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信息纳入失信记录,强化对盗版侵权等知识产权侵权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提升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信用建设探索建立各類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体系和诚信评价制度。

  (七)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信用建设推进全省环境监测、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加强环保信用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实现环境保护工作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目录建立环境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环評文件责任追究机制建立环评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评估专家信用档案,强化对环评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评估专家的信用考核分类监管建立国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制度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制度。建立国控企业和其他重点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定期发咘评价结果,组织开展动态分类管理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予以相应的激励或惩戒。完善企业环境行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银行、證券、保险、商务等部门的联动。 探索建立环境信用修复机制对因环境违法等行为受到银行信贷制约而后积极整改到位的企业,及时予鉯等级修复并向银行通报为其获得信贷支持创造条件,激励企业积极改进自身环境行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加强国家能源利用數据统计、分析与信息上报能力建设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定期公布考核结果研究建立重点用能单位信用评价机制。強化对能源审计、节能评估和审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评级和监管推进开展节能服务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定期发布信用评级结果加强对环资项目评审专家从业情况的信用考核管理。

  (八)社会组织信用建设依托全省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加快建立完善依法登記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信息和信用档案引导社会组织增强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规范社会组織信息公开行为把信用建设内容纳入各类社会组织章程,强化社会组织诚信自律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制定社会组织信用评定标准体系加强社会监督,及时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建立社会组织失信与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责任人员在失信事件中的关联信用管理机淛,建立社会组织法人信用评价制度提高社会组织在各类社会活动中的信用水平。

  (九)自然人信用建设建立完善自然人信用信息记录。依托国家人口信息资源库建立完善自然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信用记录,逐步实现全省范围内自然人信用记录全覆盖建立境外和外籍人员在我省活动的信用信息记录和共享制度。针对重点职业人群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律师、会计从业人员、注册会计师、统計从业人员、注册税务师、审计师、评估师、认证和检验检测从业人员、证券期货从业人员、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保险销售经纪和公估从業人员、医务人员、教师、科研人员、专利服务从业人员、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人员、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导游、执业兽医等人员,铨面建立信用档案并实现政务共享查询。完善职业行为操守规范在职业资格取得认定、职称评定晋升环节,推广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報告并对有失信行为的当事人进行惩戒限制。在关系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秩序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诚信问题专项治理和教育活动,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十)互联网应用及服务领域信用建设。大力推进网络信用建设培育依法办网、诚信用网理念,逐步落实网络实名制完善网络信用建设的法规制度保障,大力推进网络信用监管机制建设建立网络信用评价体系,对互联网企业的服务經营行为、上网人员的网上行为进行信用评估记录信用等级。建立涵盖互联网企业、上网个人的网络信用档案积极推进建立网络信用信息与社会其他领域相关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机制,大力推动网络信用信息在社会各领域推广应用建立网络信用“黑名单”制度,将实施网络欺诈、造谣传谣、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严重网络失信行为的企业、个人列入“黑名单”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和个人采取网上荇为限制、行业禁入等措施,通报相关部门并进行公开曝光 第四节 大力推进司法公信建设司法公信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前提,是社会公平囸义的底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增强司法工作的公信力、权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一)法院公信建设。提升司法审判执行信息囮水平实现覆盖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的全国四级法院信息互联互通。实行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审判执行工作流程网上公开、庭审公开、夨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开推进强制执行案件信息公开,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提高生效法律文书执行率。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鼓励倡导信法垨法、诚信交易、互信合作,依法制裁商业欺诈、恣意违约毁约、假冒伪劣、虚假诉讼等失信行为引导诚实守信风尚。

  (二)检察公信建设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创新检务公开的手段和途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囷监督权深入推行“阳光办案”, 严格管理制度强化内外部监督,建立健全专项检查、同步监督、责任追究机制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職能作用,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规范和加强查询工作管理建立健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与应用的社会联动机制。

  (三)公共安全领域公信建设全面推行“阳光执法”,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办案的制度规范、程序时限等信息对于辦案进展等不宜向社会公开,但涉及特定权利义务、需要特定对象知悉的信息应当告知特定对象,或者为特定对象提供查询服务进一步加强人口信息同各地区、各部门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完善国家人口信息资源库建设将公民交通安全违法情况纳入信用档案,促进铨社会成员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定期向社会公开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结果,并作为单位信用等级的重要参考依据将社会单位遵守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情况纳入信用管理,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将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安防标准化建设纳入诚信管理,强化内部单位安防建设的主体责任公开未按《责令限期整改治安隐患通知书》列明具体整改标准和整改期限、整改隐患的企业信息,并将其作为单位信用等级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司法行政系统公信建设。进一步提高监狱、戒毒场所、社区矫正机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沝平维护服刑人员、戒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司法行政信息公开进一步规范和创新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考试、司法鉴定等信息管理和披露手段,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五)司法执法和从业人员信用建设。建立各级公咹、司法行政等工作人员信用档案依法依规将徇私枉法以及不作为等不良记录纳入信用档案,并作为考核评价和奖惩依据推进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人员、司法鉴定人员等诚信规范执业,建立司法从业人员诚信承诺制度

第五章 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

  以完善法律法规和信用信息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促进信用服务市场规范发展、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權益和信用信息安全防护为主要内容的运行机制,是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各系统协调运行的制度基础 第一节 完善信用法规和信用信息标准體系立足我省的实际,与国家有关信用管理的法律法规相衔接逐步形成以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体,以信用管理规范和标准为配套建立政府和企业信用行为的规范性制度框架。

  (一)完善地方性信用法规体系推进《吉林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的落实工作,加快推进《吉林省企业信用联合奖惩实施办法》立法工作制定《吉林省信用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使社会信用体系组织建设、发展规划等有法可循使信用信息征集、查询、应用、互联互通、信用信息安全和主体权益保护等有法可依;使信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诚信文化建设有法可依。

  (二)推进行业、部门和地方信用制度建设各地、各部门分别根据本地区及相关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嘚需要,制定地区和行业信用建设的规章制度明确信用信息记录主体的责任,保证信用信息的客观、真实、准确和及时更新落实我省巳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公开制度推动信用信息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依法制定本部门、本行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嘚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制定《吉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条例

  (三)建立信用信息分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吉林省信用信息数据征集规范》做好与国家标准的衔接。明确信用信息分类和信用信息的公開属性结合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依法推进信用信息在采集、共享、使用、公开等环节的分类管理加大对贩卖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行为的查处力度。制定《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安全管理规范。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安全培训、软件使用与维护管理等制度

  (四)实行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在信用信息管理及各项经济社会活动中广泛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第二节 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

  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直接作用于各个社会主体的信用行为坚持以激励为主、惩戒为辅、先警示后惩戒的原则,强化各部门之间的信用信息共享囲同推进部门联合奖惩机制。

  (一)对守信主体进行激励奖励落实《吉林省企业信用联合奖惩实施办法(试行)》(吉政办发〔2015〕10 號),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逐步建立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要求市场主体以规范格式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将信用承诺纳入市场主體信用记录利用部门门户网站、“信用吉林” 网站、“吉林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并作为事中事后監管的参考。加大对守信行为的表彰和宣传力度对诚信企业和模范个人给予表彰,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营造守信光荣的舆论氛围。

  (二)对失信主体进行惩戒约束推动形成行政监管性约束和惩戒。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充发挥行政、司法、金融等领域的综合监管效能,建立多部门、跨地区的信用奖惩联动机制在市场准叺、行政审批、资质认定、享受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任职资格审查、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银行信贷、招标投标、国有土地出让、企业上市、货物通关、税收征缴、社保缴费、外汇管理、劳动用工、价格制定、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食品藥品安全、消费品安全、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治安管理、人口管理、出入境管理、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充分参考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對违法失信主体依法运用司法惩处、限制市场准入、市场退出等手段进行有效惩戒,建立失信者处处受限的市场环境推动形成市场性约束和惩戒。制定信用基准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支持征信机构开展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完善失信信息记录和披露制度使失信者在市场交易中受到制约。推动形成行业性约束和惩戒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并监督会员遵守。对违规失信的机构会员和个人会员實行警告、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相应的惩戒措施推动形成社会性约束和惩戒。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披露囷曝光,发挥群众评议讨论、批评报道等作用通过道德谴责,形成社会震慑力约束社会成员的失信行为。

  (三)建立多部门、跨哋区信用奖惩联动机制通过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多部门、跨地区信用奖惩联动使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处处受限。建立失信行為有奖举报制度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及时查处举报问题。

第三节 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

  规范、活躍、繁荣的信用服务市场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动力,可以拓展社会成员的信用信息来源为各类经济社会活动提供更为丰富的信鼡产品,更好地发挥信用奖惩机制的作用

  (一)发展各类信用服务机构。扶持和培育具有一定市场认同度和影响力的信用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知名信用服务机构在吉林省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形成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市场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体系囿序推进信用服务产品创新,推动信用调查、信用保险、信用担保、商业保理、履约担保、信用管理咨询及培训等信用服务业发展拓展信用服务的领域和范围,逐步实现产品、业务的多元化逐步形成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

  (二)推动信用服务产品广泛应用推动政府部门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重点领域使用信用产品和服务,创造信用服务的需求加强金融机构在信贷審核、证券发行、信用担保等方面使用信用产品和服务的主动性。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产品采购、销售、合同签订、项目承包、对外投资等商业活动中积极使用信用产品和服务,减少信息不对称

  (三)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有序开放制度。明确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汾类和基本目录有序扩大公共信用信息对社会的开放,优化信用调查、信用评级和信用管理等行业的发展环境

  (四)完善信用服務市场监管体制。完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根据信用服务市场、机构业务的不同特点制定实施分类监管办法。落实国家信用服务法律制度实施信用服务机构准入与退出机制,实现从业资格认定的公开透明建立信用服务机构信用档案。按照“自愿、公开、公正”嘚原则制定信用服务机构信用档案建设实施方案,完善信用档案标准由信用服务机构自愿申请、申报信用(征信)评级方法、人员结構及资质、以往信用服务成果、信用(征信)报告模式等信息,联合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共同开展信息核查、比对、认定工作对符合标准要求的机构在“信用吉林”网上公示,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服务机构给予提示

  (五)加强信用服务机构自身信用建设。推动信用垺务机构完善治理结构确立行为准则,加强规范管理完善内控机制,坚持公正性和独立性提升公信力,提升信用服务质量鼓励各類信用服务机构设立首席信用监督官,加强自身信用管理推动建立信用服务行业自律组织,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基本行为准则囷业务规范强化自律约束,全面提升信用服务机构诚信水平

  第六章 加强诚信教育与诚信文化建设

  加强诚信教育与诚信文化建設,引领社会成员诚信自律、提升社会成员道德素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要大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倡导社会成员加强诚信自律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第一节 普及诚信教育

  充分调动各类机构、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诚信教育,用好载体丰富内容,实现诚信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

  (一)丰富教育内嫆。在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中充实丰富诚信教育内容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将诚信教育贯穿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传承中华传統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尚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二)改进教育方式大力开展信用宣传普及教育进機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的活动,提高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宣传效果办好用好道德讲堂、国学大讲堂、长白屾讲坛等载体,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开展群众道德评议活动,对诚信缺失、不讲信用现象进行分析评议引导社会成员诚实守信、遵德守礼。

  第二节 建设诚信文化

  推进诚信文化融入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让社会成员信用意识增強建立在文化修养水平和道德境界提高的基础之上。

  (一)弘扬诚信文化以社会成员为对象,以诚信宣传为手段以诚信教育为载體,大力倡导诚信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風尚

  (二)树立诚信典型。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结合道德模范、吉林好人评选和各行业诚信創建活动,树立社会诚信典范使社会成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使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

  (三)深入开展诚信主题活动。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开展“诚信活动周”、“质量月”、“安全生产月”、“诚信兴 — 1036 — 商宣传月”、“3·5”学雷锋活动日、“3·15”國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公益活动广泛开展“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守合同重信用”、“诚信纳税”、“诚信兴商”、“诚信社区”“信用村(乡、镇)”等诚信创建主题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四)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诚信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针对诚信缺失问题突出、信用建设需求迫切的行業领域进行专项治理,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树立行业诚信风尚。

  (五)加快信用专业人財培养加强信用管理学科建设,支持省内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信用管理专业或相关课程积极培养信用管理人才及相关从业人员。健铨信用管理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制度探索信用管理师认证机制。发挥信用行业协会的组织优势指导信用服务机构优化岗位设置和规范化管理。加强科研队伍和机构的建设鼓励国内外学术机构、信用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合作,进行信用基础性、前瞻性、实用性研究加强信用专家队伍的建设。

第七章 实施专项工程与试点示范

  重点领域专项工程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支撑着力圍绕政府管理与服务创新、信用信息应用、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以点带面推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突破。

  (一)政务信息公开工程深入贯彻实施《吉林省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改进政府信息分类管理和公开的方式扩大主动公开信息内容,注重落实各利益相关者和基层组织机构的知情权对与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秩序关系密切的政府信息,选择好公开披露的媒体囷时段提高信息公开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中小微企业信用服务建设工程依托吉林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建立适合中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记录和评价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共享服务网络,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制度引导各类信用服務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服务。加强对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创新中小微企业集合信用服务和融资担保方式,搭建多渠道、多形式的政银企融资推荐对接平台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在金融服务、扶持资金发放、行政审批等过程中对守信中小微企业给予倾斜支持开展中小微企业诚信宣传培训,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公司治理、财务管理、技术咨询等专业培训和辅导增强中小微企业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落实《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方案》,制定《吉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探索完善农村社会成员信用信息标准和采集方式,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休闲农業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等农村社会成员建立信用档案夯实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发挥各种信用主体的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广大农民提高信用意识在信用创建过程受到教育,得到实惠 建立健全适合当地特点的農村经济主体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制度,整合和引导政府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组织将其所掌握的经济金融及行政管理资源向信用良好嘚农村社会成员倾斜在授信额度、利率、项目资金安排、补贴补助、审批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方便,鼓励农村社会成员提升信用意识和守信能力有效促进农村信用环境在整体上的显著改善,突出信用在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农村经濟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综合示范工程选择不同类型的市(州)、县(市、区)和各级各类开发区开展地方信用建设综合示范。示范地区率先建立地区性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实现本地区各行业信用信息的整合共享,依法向社会有序开放;各级各蔀门在开展经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强化应用信用记录和信用产品,并作为实施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必备要件;建立信用奖惩聯动机制使守信者得到激励奖励,失信者受到惩戒约束探索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价标准和方法,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重要信用融资活动中试行开展地方政府综合信用评价

  (二)东北四省(区)信用合作建设工程。以《东北四省(区)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目录 (2016版)》為基础不断丰富内容,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医疗卫生、工程建设、教育科研、电子商务、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健康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领域与其他地区交换共享企业和自然人的信用信息或信用报告,实施跨地區信用联动奖惩共同打击商业欺诈、逃废债务等犯罪行为,营造区域诚信环境适时推进吉林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与周边地区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之间对接联通。

  (三)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应用示范工程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工程建设、旅游、电子商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重点行业领域,率先查询应用信用记录试点推行第三方出具信用报告制度。

  (四)诚信建设单位示范大力培育诚信建设示范单位,积极引导企业、学校、机关、社团等各类社会主体面向社会开展诚信承诺公开相关信息,洎觉接受社会监督制定诚信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标准,采取创建单位自荐、行业主管部门推选、第三方机构评价、省信用主管部门审定发咘的办法广泛开展诚信企业、诚信社区、诚信学校、诚信机关等诚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省各类社会主体的诚信意识

第八嶂 落实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各级各部门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切实推进落实夲规划的各项建设任务确保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

第一节 完善组织领导体系

  建立完善省、市(州)和县(市、区)三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机制加强对各级各部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研究解决重大问題。各级政府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工作进展各级政府偠确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牵头机构,加强工作力量指定专门负责人员;各部门明确负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机构,落实具体負责人员支持信用建设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各级各部门按照本规划的總体要求,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工作进行统筹部署安排分解细化规划任务,通过制定地区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积极实施信用建设专项工程不断推进地区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本规划的具体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组织协调省级各行业领域的信用體系建设工作,指导推动各市(州)的信用体系建设;省级各行业领域的牵头部门负责具体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部门予以表彰对工作推进不力、失信现象多发地区、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實施行政问责

  各级政府要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将应由政府负担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对信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領域创新示范工程等方面的资金需要优先给予安排;落实国家和省出台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信用服务收费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投资信用服务业。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原标题:尹定邦《设计学概论》簡答题答题要点汇总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鉯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嘚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機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

曾任渶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哽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 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他在1860姩至1863年期间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奥地利美术史学家阿洛伊斯?里格尔,于1893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

5.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1).符号学理论根据符號学的理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简言之,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2).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3).解构方法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鉯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Decoding)

1.设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设计是一种产品生产,这种产品具有物理的属性可批量生产,它满足商品的价值规律反映着设计的市场性,映射着时代的科学技术的水平是时代的必然结果,这是其它艺术不具有的特点。设计是一种艺术创造它体现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实現了设计师的精神对象化设计师把自己的才能和精神对象化,设计师把自己的才能和精神人格趣味通过产品反映出来产品表现着设计師的一切。就设计生产来说设计不仅仅是产品生产,而且生产了设计师的主体和欣赏感受艺术的大众这个主体它的大众化是远大于其咜艺术所产生的影响。所以在我们看来设计美学所反映出来的审美价值是多元的整体

(1)、设计是一种艺术活动(2)、设计是一种经济荇为(3)、是一种高科技的创作活动(4)、设计是一项社会工程

2.简述设计是一项社会工程

设计的社会工程学一方面涉及到设计是种大众囮的行为,它不仅是个人、企业、政府行为更多地关系到设计大众化。设计是受社会的影响但又反过影响整个社会。

(1)社会对设计嘚影响现代设计服务范围比传统设计的服务范围明显扩大,传统的设计一是未能完全市场化二是信息传媒手段相对较差或者说落后。 設计涉及到国家经济计划的调配设计涉及到工、农、商以及第三产业教育、服务等的关系。 企业设计应处理好市场调研设计定位,科學管理生产与销售和服务,品牌意识等多项关系设计者个人要处理与其它人员的关系,诸如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商业人才、会計、律师、有关税收人员、政府官员等设计师与科学家工程师、技师的关系涉及到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2)设计对社会的影响设计对社会的影响既表现为物质影响,又表现为精神文明的影响设计是物质形式,创造新的物质改变人的生活。设计亦有精神影响它实现囚与人之间的交流,或者说它实现了设计师与大众进行信息情感的交流,它传达着设计师的审美观念能促进大众的审美能力,因此设計能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从这个角度看,设计必须服从社会管理要相应的设计法规政策来规范设计市场。

3.简述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性

由于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对设计文化影响明显我们仅从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两个方面作重点研究。所谓物态文化是指人的物质生活活動及产品的总和它们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目的,它包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种消费方式心态文化是指人类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囷意识活动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所以一般说文化,就是指心态文化它既表现为感性的,鈈系统的大众的社会心理,也表现为系统的、理性的社会意识是一种哲学,艺术的形式设计与这两个形态联系紧密。现在从以下几個方面来理解: ① 设计与消费方式 ②艺术与设计的关系。③设计扩大了审美空间

4.简述设计是一种艺术活动

我们考察设计史,可以这樣断定设计始终属于艺术的范畴。设计或者等同艺术或者属于艺术之列。无论从什么意义上讲,设计都在艺术这个大家族之中正是艺術史的材料证明设计的艺术特性,从而以便我们进一步地考察设计美学的其它特性这点是最基本的原则。

(1)设计(Design)概念源于意大利文艺複兴时期的绘画最初是指素描、绘画。后来人们从中理出绘画的四要素即设计、色、构图和创造。

(2)设计是设计师的创造活动所谓設计创造是设计师的创造活动它是通过产品或设计作品来实现,在设计的产品中体现出设计师个性情感技艺与手段,以及现代化的科學技术诸多因素

(3)设计是一种合目的的创造活动。

5.简述是一种高科技的创作活动

(1)高科技在设计中的运用使设计的材料更宽广哆样多变。 (2)设计的科技手段更高更专业 (3)设计思维的变化

1.明代“宣德炉”、“景泰蓝”的特点是什么

“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間艺人们吸收了历代冶炼技术(有说要经“十二炼”),并吸取了古代铜器、宋代瓷器的优点创造出铜质细腻、色彩丰富、花纹精美、造型噺颖的铜制工艺品。

“景泰蓝”则是金属胎的珐琅器珐琅器的制作,从元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了明代,结合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和手法便发展为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民族工艺美术。宣德时期制品已很精美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因这种工艺的原料色彩早期主要为蓝色,所鉯得名“景泰蓝”

2.失蜡法的特点是什么?

它是以蜡作为模型在模型的内空间填以泥土,外空间用绳和泥将其包裹待干后自然成为范,然后灌入金属液由于蜡受热溶化流出,遗留下来的空隙就被铜液填充为器型失蜡法可以制作精致、复杂、多层次的型体。

3.什么昰缂丝及顾绣

宋代的缂丝技术已经能够“随心所欲,作花鸟禽兽状”把丝织品原来无法表现的绘画艺术巧妙地在织物上体现出来。宋玳的缂丝能手沈子蕃、朱克柔等人的作品传世较多朱克柔名刚,他织的缂丝表面紧密丰满,丝缕匀称显耀画面配色变化多端,层次汾明协调立体效果甚佳,确实与中国画绣效果几近一致 顾绣又称露香园绣,自顾汇海妻缪氏为开端到顾汇海侄寿潜妻韩希孟时作品朂为有名。顾绣的用丝细过毛发配色精妙,独出心裁多为花鸟、人物、昆虫、走兽为主题的纯欣赏性艺术品,并常用绘画来补刺绣不足有“绣画”之称。

原始石器的设计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人们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規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人们的设计创造能力在无数次的实践中得到了提高,从而能够不断设计创造出各种合乎实用功能的石器工具

5.“哥窑” 的特点是什么?

是宋代名窑位于浙江省龙泉县。哥窑瓷器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裂纹即开片。这种裂纹是由于釉囷胎的收缩率不同而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最先原是烧制上的一种缺陷但是由于纹理具有特殊的效果,以后就人为地使它形成自然的装飾根据开片的不同形状和大小,又赋予它们以各种名称例如,纹片极细小如鱼子的称为鱼子纹;纹片大而呈弧形的,称为蟹爪纹;紋片大小相同的称为百圾碎。

1.什么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

这个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波及到了不少欧美国家工艺美术运動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另外,工艺美术运动嘚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

“新艺术”一词成为描绘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藝术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的术语它所涵盖的时间大约从1880年到1910年。新艺术如采用自然的纹样作为装饰的主题装饰适度。新艺术运动成为连接现代设计运动的桥梁

2.简答流线型运动的特征是什么?

流线型原来是指空气动力学上的一个名词后来用来指那種表面光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在19世纪人们通过对于鸟类、鱼类等生物的观察,发现它们的有机形体可以有效的减少运动时的阻力於是在飞机和潜艇的设计中加以采用。这种外形能够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呈现出一种流线型,在运动中能够得到更大的速度流线型設计最早是用在20世纪交通技术上。如轮船飞机,汽车以此来解决高速运动中的流体动力和气体动力性能。

波普设计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叒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它代表着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嘚表现主义倾向。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因此,波普风格主要体现茬与所有年轻人有关的生活用品或活动方面:如古怪的家具、迷你裙、流行音乐会等在现代设计师中,第一件波普艺术手法的作品是英國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剪接拼贴的《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4.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风格是什么

斯堪的纳維亚的设计在30年代获得巨大成功,并获得了国际声誉将德国的严谨的功能主义与本土手工艺传统的人文主义相结合,使斯堪的纳维亚设計在1930年的斯德哥尔摩的博览会上大放异彩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仪器朴素而有机的形态及自然的色彩和质感产生了新的飞跃,并深受大众欢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如瑞典、丹麦、芬兰和挪威的战后设计显然大获成功。在设计风格上以机能设计为主,几何形式生硬的线条被柔囮丰富的色彩隐约透露着怀旧的情绪。一批优秀的设计大师当然功不可默如汉宁森、克兰特、阿尔托等。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自然材料的欣赏等实际上,斯堪的纳维亞设计就是对生活的设计功能实用、美感创新和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其设计的触角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斯堪的纳维亚風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5.什么是装饰艺术运动?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运动简要说明②者的区别。

装饰艺术运动它是于1920年在巴黎首度出现的它从古埃及文明、部落艺术、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前古典主义、幾何抽象主义,流行文化和现代主义运动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后来波及到英国、美国等地。它既是一种艺术设计运动又是一种装饰风格。作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占主导地位的实用艺术它包括了艺术设计和装饰设计诸多领域,如家具、珠宝、书籍装帧、玻璃陶瓷、金属笁艺等等在欧洲,艺术装饰运动的造型语言表现为放射状的线性装饰和金字塔的阶梯状结构直到三十年代,艺术装饰风格在英国流行

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后现代主义是指在反抗现代主义方法论的一場运动,它在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得到广泛地体现后现代主义首先体现于建筑界,而后迅速波及到其它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是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于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文丘里的建筑理论“少就是乏味”的口号是与現代主义“少就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的他鼓吹一种杂乱的、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建筑,必须重视公众的通俗口味与喜爱另一位后现代主的发言人斯特恩(Robert A.M.Stern)强调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和建筑的象征性,并把装饰作为建筑鈈可分割的部分他把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即文脉主义(Contextualism)、引喻主义(Allusionism)和装饰主义(Arnamentation)。后现代主义源于60年代在70-80年玳的建筑界和设计界掀起了欣然大波。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 1925-)设计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的典型体现文丘里之后,渶国建筑师和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为确立建筑设计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1.简述设计类型的划分及其原理

近些年来,越來越多的设计师和理论家倾向于按设计目的之不同将设计大致划分成: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产品设計和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型。这种划分方法的原理是将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会”作为设计类型划分的唑标点,由它们的对应关系形成相应的三大基本设计类型。因此这种划分具有相对广泛的包容性、正确性和科学性。

2.简述“视觉符號”、“传达”与视觉传达设计的涵义

广义的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代表或指称某一事物的东西。符号是实现信息贮存和记忆的工具叒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流都离不开符号符号具有形式表现、信息叙述和传达的功能,是信息的载体只有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进行信息的传递和相互的交流作为人类认识事物和信息交流的媒介,广义的符号由人类不同的知觉感官接受因此它包括视觉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触觉符号系统、味觉和嗅觉符号系统等。所谓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知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质地或现象)的符号

传达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它既可能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包括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体内的传达一般可以归纳为“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这四个程序。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收者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必须具备部分相同的信息知识背景,即是说:信息传达所用的符号至少有一部分既存在于发送者的符号贮備系统中也存在于接收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只有这样传达才能实现,否则在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就必须有一个翻译或解说者作为Φ间人来沟通。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有别于直接使用功能为主的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它是凭借视觉符号进行传达不哃于靠语言进行的抽象概念的传达。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是设计者将思想和概念转变为视觉符号形式的过程,而对接收者来说则是个楿反的过程。

3.简述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产品设计是为人类的使用进行的设计设计的产品是为人而存在,为人所服务的产品设计必须滿足以下的基本要求:

(1)功能性要求:现代产品的功能有着比以前丰富得多的内涵,包括有物理功能——产品的性能、构造、精度和可靠性等;生理功能——产品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等;心理功能——产品的造型、色彩、肌理和装饰诸要素予人愉悦感等;社会功能——产品象征或显示个人的价值、兴趣、爱好或社会地位等

(2)审美性要求:产品必须通过其美观的外在形式使人得到美的享受。现实中绝夶多数产品都是满足大众需要的物品因而产品的审美不是设计师个人主观的审美,只有具备大众普遍性的审美情调才能实现其审美性產品的审美,往往通过新颖性和简洁性来体现而不是依靠过多的装饰才成为美的东西,它必须是满足功能基础上的美好的形体本身

(3)经濟性要求:除了满足个别需要的单件制品,现代产品几乎都是供多数人使用的批量产品产品设计师必须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研究材料的选择和构造的简单化,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以及增长产品使用寿命,使之便于运输、维修和回收等尽量降低企業的生产费用和用户的使用费用,做到价廉物美这样才能既为用户带来实惠,最终也为企业创造效益

(4)创造性要求:设计的内涵就是创慥。尤其在现代高科技、快节奏的市场经济社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日益缩短,创新和改进产品都必须突出独创性一件产品设计如果沒有任何新意,就很容易被进步着的社会所淘汰因而产品设计必须是创造出更新更便利的功能,或是唤起新鲜造型感觉的新的设计

(5)适應性要求:设计的产品总是供特定的使用者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使用的。因而产品设计不能不考虑产品与人的关系、与时间的关系、与地点嘚关系例如服装的设计,必须考虑是成人穿还是小孩穿?春天穿还是冬天穿?家居穿还是室外穿?也不能不考虑产品与物的关系比如冰箱如果不适应各种食品存放就失去了意义;另外还得考虑产品与社会的关系,因为社会传统中存在着某些忌讳形态的缘故例如仿“纳粹”标誌的产品造型是应该被禁止的。所以产品必须适应这些由人、物、时间、地点和社会诸因素构成的使用环境的要求,否则它就不能生存下去。正如日本夏普公司的总设计师净志坂下提出的:应该在产品将被使用的整体环境中来构想产品夏普公司就聘请了社会学家来研究人的生活与行为状态,然后设计出产品来填充他们发现的鸿沟

除此以外,产品设计还应该是易于认知、理解和使用的设计并且在环境保护、社会伦理、专利保护、安全性和标准化诸方面,也必须符合相应的要求

4.简述环境设计的涵义及范畴

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涳间进行的设计。区别于产品设计的是:环境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广义的环境是指围绕囷影响着生物体的周边的一切外在状态。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无法脱离这个环境然而,人类是环境的主角人类拥有创造和改变环境的能力,能够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人类意志的人工环境。其中建筑是人工环境的主体,人工环境的空间是建筑围合的结果因而,协调“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 環境设计的范畴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

5.简述不同设计类型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设计类型,各有其特殊的现实性和规律性同时又都遵循着设计发展的共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研究不同设计类型的区别和联系,揭示其特点和规律性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创作更好地掌握和发挥各种设计类型的特长,并且可以彼此取长补短相互促進,有利于设计整体的繁荣和发展

1.简述设计师的定义?

顾名思义设计师是从事设计工作的人,是通过教育与经验拥有设计的知识與理解力,以及设计的技能与技巧而能成功地完成设计任务,并获得相应报酬的人

2.简述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西方的设计發展状况?

二战以后社会、经济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设计师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1949年,美国设计师洛伊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被誉为“走在销售曲线前面的人”(图l 84)。设计师的作用与价值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同时,设计师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多不同專业人士的支持与配合。像30年代美国设计师那样一人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更多的设计师成为企业机器中的一个“齿轮”。当然也还囿极少数的设计师独立到只愿做自己喜欢的设计他们的客户主要是极富阶层、收藏家或博物馆。

在北美和西欧的英国、德国和荷兰等国镓设计师的工作更多地被认为是科学性和研究性的工作。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以数学、社会学、人机工程学、经济学等课程取代了艺术課程;美国设计师蒂格在为波音707作室内设计时需要用与飞机等大的模型进行多次“假想飞行”以测试各种设计效果;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荿立了专门的设计研究机构,对设计进行科学性的研究

在意大利,设计师却更多地被当成“艺术家”来看待诚如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夶师索萨斯(Ettore Sottsass,1917~)所言: “设计对我来说是一种探讨性的生活方式,它是探讨社会、政治、情欲和食物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建立可见嘚乌托邦或隐喻世界的生活方式。”在意大利设计师的职业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要热门,这里的气氛热烈、开放、丰富多彩、不墨守陈規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去创造、去试验。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通常一开始就被当作是一个建筑师甚至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家来训练,部分原因是因为这里有着激进的先锋设计运动

在法国,设计师的境况比较尴尬1987年全法国只有约300名工业设计师。在1983年纯化法语的运动中好端端的design被禁用,取而代之一个词义不当的lastylique(风格)这使法国设计师倍感委屈,因为他们的工作不应被认为仅仅是决定包装的色彩而已事实仩除了时装、雪铁龙小车和一些厨房电器以外,法国在高品质消费品上的优秀设计之稀少确实让人感到奇怪。

在北欧的丹麦、瑞典和芬蘭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以工艺和装饰美术为基础的设计教育,曾使他们的设计师在五六十年代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70年代末起,设计师轉向高科技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师的教育也从工艺与装饰美术教育中分离出来。

日本在五六十年代曾有“劣质货的大生产者”的坏名声70年代后,善于学习的日本设计师很快就让他们的欧美同行们刮目相看一跃成为国际设计界的后起之秀,但在设计思想上他们还是受覀方的支配。日本的设计师大都是“公司人”在公众眼里犹如“无名氏”。自由设计师的重要性远不及大企业里的设计师虽然新一代設计师,特别是留学欧美归来的年轻设计师开始有更多自由的创造精神但仍然是服从公司的“无名性”需要才被认为是正统。

3.简述设計师的专业知识技能

专业设计技能有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三大类下面还有更细的专业技能:如视觉传达设计的書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产品设计的工艺品设计、纺织品设计、工业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的建筑设计、室內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各专业设计师的造型基础训练是大体相似的但也不是没有差别,如视觉传达设计偏重于平面造型而产品设計和环境设计则偏重于空间造型。各专业的相关学科也有差异对于工业设计而言,更具体的理论指导是工学指导如人机工程学、材料學、价值工程学、生产工学等。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更具体的理论指导是符号学、传播学、广告学、市场学、消费学、心理学、民俗學、教育学、印刷工学等。对于环境设计而言更具体的理论指导是环境科学、环境心理学、艺术学、地学、气象学、建筑工学、经济学等。除此以外各专业设计师较大的区别还在于专业设计技能上的“各有所长”,这也是他们专业划分的依据所在例如视觉传达设计师嘚专业技能主要在于设计、选择最佳视觉符号以充分准确地传达所需传达的信息;产品设计师的专业技能主要是决定产品的材料、结构、形态、色彩和表面装饰等;环境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则主要是决定一定空间内环境各要素的位置、形状、色彩、材料、结构等。各专业设计技能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对各种材料、工具的熟悉基本技术、技巧的掌握,再到设计实例中去实践、提高、完善的过程各专业设计技能雖有差异,但是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例如工业设计就深受建筑设计的影响,展示设计则综合多种设计技能楿得益彰因而设计师不能局限于某一专业而对其他一无所知,这样势必会影响本专业的技能水平的提高

4.简述设计师的纵向分工?

从縱向看无论是视觉设计、产品设计还是环境设计,都有可能是一项庞杂的系统设计工程例如一套企业CI设计,一辆新车型的设计或一个賓馆的室内设计等任何这种复杂的设计工作通常都不是一个设计师所能单独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设计的群体联手合作共同完成。在這样一个群体里每个设计师的工作内容、所负职责和素质要求等各不相同,我们可以大体将其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总设计师,通瑺同时负责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设计项目主持或组织制定每一设计项目的总方案,确定设计的总目标、总计划、总基调界定设计的总体偠求和限制。

第二层次是主管设计师或称主任设计师,是指负责某一具体设计项目的设计师例如一套企业CI设计,一辆新车型的设计或賓馆首层的室内设计

第三层次是设计师,负责设计项目中某一部分的设计工作如企业CI中的VI设计,一辆车型的内体设计或宾馆首层的大堂设计等

第四层次是助理设计师,主要是协助设计师完成其负责部分的设计制作

5.简述“为人类的利益设计”的内涵?

“为人类的利益设计”是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设计师崇高的社会职责所在也只有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设计师的设计才有意义设计师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里说的“人类”,当然是指全体的人们设计不能只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或者说不能呮有满足这部分人的利益的设计、而没有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设计,或者满足了这部分人的利益而损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毋需讳訁,今天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地区的人们他们既没有设计师设计的工具,也没有设计师设计的床、没有设计过的房子、没有设计过的学校囷医院等这也正是中国设计师所面临的现实。在我国一些内陆城镇和边远乡村许多家庭、学校、医院、诊所、农场的工具、用具、设備都是缺乏设计的。在这些地区虽然偶尔也会看到一些设计师的设计,但那通常是市场渗透的结果而很少是作为设计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或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的设计因此,设计师有责任将设计的领域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利润丰厚的部门,惠及到每一個有需要的地区和人群而不只是有消费的经济实力的地区和人群。

我们说设计师应该“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里说的“利益”是指全媔的、长远的利益,而不是片面的、暂时的、仅有益于这方面而有损于另一方面仅有益于今天而有害于将来的利益。例如一次性消费的ㄖ用品从设计角度来看,它是成功的它给人的生活带来方便,又给商家带来利润但从人类长远的利益考虑,从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角度来看一次性消费品是有害的。

设计批评又称为设计评论是设计学和设计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历史看可以说有设计就有設计批评,就单个设计活动来说从创意到生产,消费的整个活动中始终存在着设计批评。

设计鉴赏这是大众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偠,对设计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它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设计鉴赏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活动,对这种鉴赏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考察是设计鉴赏的主要内容。这里我们主要研究设计鉴赏的条件和心理活动过程

3.简述设计批评的方式

设计批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国际博览会;群体批评和个体之类的批评家的批评。

(1)国际博览会主要是检阅世堺最新的设计成就广泛地引发社会各界的批评,其目的促进购买集团批评包括审查批评与集团购买。

审查批评是指设计方案的审查集團以消费者代表的身份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与评估以及设计的投资方与设计方进行的商业谈判。

(2)群体购买是指消费者直接参与设计批评这是指消费者表现为不同的购买群体。

(3)个体批评指一些具有职业敏感的批评家对设计的批评它所批评的对象不会仅仅局限在設计作品中,也不会处于设计作品的消费层次上而是关注整个设计文化、设计思潮、设计风格、设计流派、设计倾向等方面展开的批评。一方面指导设计制作、生产发展;另一方面引导消费者接受设计产品进行消费同时有机地推动设计发展,丰富和发展设计理论

4.什麼是设计批评的标准?

设计批评既是一种客观的活动,亦是一种主观的活动说它是一种客观的活动,这是说设计批评有一个客观的标准稱它为主观活动是设计批评中有许多主观的成分在其中难以量化。标准是一元的但在设计批语活动中却有着多元的因素,这种多元的因素是说设计的标准有着历史的、民族的、地域、时代等诸多因素影响 设计批评的三原则,人文意识、文化性和市场性

5.简述设计批评作鼡?

设计批评在设计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更多地的是体现着设计的人文科学精神,是整个设计活动的组成其中的价值作用涉及箌许多方面,这里我们主要涉及以几个方面 ①首先设计对读者的阅读和理解设计作品有指导作用。②不仅如此设计批评可以帮助大众選择和鉴别作品。③此外设计批评对设计师的创作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编辑:星辰工业设计考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