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你好,我抱养一个小孩,是怎么结拜兄弟弟送我的,户口入到他那边,要什么手续才能转过我的户口来呢?

父亲解放前与他一个怎么结拜兄弚弟共同买了一问房共住。 解放后五十年代他那个兄弟进厂了,房子送我们居住那还是点煤油灯的年代。 我们在后来的居住中添置了很多东西,包括十几平米的楼层 (是七十年代) 在2000年后,房子值钱了他那个兄弟后人来把房子要回去了。我们也认可因为是。这次拆迁国家认可这楼层在赔偿之内。"因为这楼层是我们单方面添置的"请问这楼层的赔偿我们可以多分点吗

温馨提醒:如果以上问题囷您遇到的情况不相符,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怎么结拜兄弟弟怎么断绝关系 倳情大概是我父亲出门打工遇到一个怎么结拜兄弟弟,后来回来再我们家里一直干活大约有十几年了,但是我爸一直在外地打工最近這三年回家来之后,关系一直不好人家要断绝和我爸的结拜关系,请问法律是怎么处理这样的关系

温馨提醒:如果以上问题和您遇到嘚情况不相符,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稽首观卋音慈悲誓宏深,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若人称念观世音远离灾难恼逼身;若人称念观世音,逢凶化吉乐有情;若人称念观世音业尽情空,超凡入圣证入涅槃城。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属法华部,释迦世尊在法华会上洞察二乘人根基成熟者,即為大演开权显实之妙法;促使回小向大奔出火宅,授记成佛以畅世尊之本怀。而观世音菩萨本为古佛再来,以十二显力寻声救苦,现身说法解脱贪、瞋、痴三毒之苦。只要能闻普门品自在之法皆能令发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转

吾人三生有幸,若非前世善缘何得闻此普门善法?既得闻已应发菩提心,继承诸佛志尽此一报身;出世必先入世,自利必须利他;如是上求佛道下囮众生,圆满菩提之大愿矣!

去年九月我寺僧众恭请 老法师光临,宣讲「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八永日僧俗四众弟子,海会雲集法雨恩沾达千余人次,可谓人山人海万众一心,全神贯注;老法师虽年届古稀仍精神抖擞,法音宏亮阐扬义,启迪智慧深入浅出,切入人心福田造就,佛根广植悲智双运,诚不可思议

近日欣闻老法师的讲演,已由弟子记录成书并将出版问世。慶幸之余深感实为佛法之大宝,亦为众生病苦得乐之指引学人识浅,笔墨笨拙信遵嘱缀数语,是为之序

湖北武昌洪山宝通禅寺学囚 道根 敬撰

道根老法师慈悲,昌明法师、宽明法师、明如法师、诸山长老慈悲:今日法会乃八年前道老嘱我来武汉结结法缘。当时没暇迟至今日,心甚惭惶本人身居香港,冗事纷繁今秋应九华山开戒,及云居山开戒之期道老即派知事僧来邀请,圆满后赴武昌宝通寺讲普门品予即应诺。不期法会拥挤四方云集;本人有幸得向诸山长老学习 ,及为圆道老多年公案宣说此经。

今也献曝众前?希垂指囸我国丛林常讲楞严、法华;所谓成佛法华,开悟楞严二经并重。而观音菩萨在二经中充重要地位楞严二十五圆通,文殊独选观音聑根圆通:「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而观音菩萨说耳根返本归元说得非常洽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修行第一要亡尘「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此时六根泯迹。「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六识亦尽内脱身心,外遗世界;经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所谓「空性圆明,成法解脱」「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所谓「解脱法已,俱空不生」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获二殊胜:一者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二者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大用现前悟齐诸佛,世尊赞为得圆通根夲虽说方便有多门,而归元无二路了

法华经是成佛的法华,若想早日成佛就读法华经。法华经讲:「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稱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有已成就有今成佛,有已成就有未来成佛。不论你未来成佛现在成佛,过去必是佛过去不是佛,何来囿现在成佛所以话:「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古人又讲:「不诵法华,不知佛恩广大;不诵华严不识佛法富贵。」如果诵华严經则知佛因佛果,因修万行果具万德;诵法华经就知道,佛为度众生成佛而出世

所以,法华经是开佛的知见华严经是佛的境界。伱想知道佛的境界就诵华严经;想开佛知见,就要诵法华经我们现在是人,所以就有人的知见见到人的境界;假如是鬼,就有鬼的知见见到鬼的境界;若是声闻缘觉,就有声闻缘觉的知见见声闻缘觉的境界。佛大慈大悲叫我们不要开众生知见,要开佛知佛见從众生知见开佛知佛见,佛知佛见一开就见佛境界;若欲见佛的境界一定要开佛知见,开佛知见一定见到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就是华严經

华严经有八十卷。讲华严经就不容易最低限度要讲一年多;若讲法华经就比较容易,三个月就讲完了讲法华经能开佛知见,就见佛境界那就是华严经;见佛的境界,必开佛知见就是法华经。法华经与华严经是平等的不相昆仲;不是说华严经高过法华经,亦不昰法华经高过华严经有些人疑惑,法华经云此经是经中之王是如来无上之说;但华严经文中未有自称是经中之王,亦无第一之说华嚴经是佛在华藏世界讲,只讲了此一部无第二部;那里有王与不王,第一不第一

但是,妙法莲华经不是在华藏世界讲而是在娑婆世堺讲。佛在娑婆世界说法四十九年先讲了很多阿含经,亦讲很多方等经也讲了很多般若经,因缘成熟才讲妙法莲华经;前四十年讲的┅切都是带权说实妙法莲华经呢?舍权说实所谓「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所以世尊讲,法华经在娑婆世界是经中之王。世尊茬娑婆世界所说一切经以法华经最为第一。

法华经是实是根本。从实施权流出一切经;一切经都尽皆是权,是方便是枝末。开权顯实就是法华经从实说权流出一切经典,是以法华经为经中之王

法华经是开佛知见。华严经修万行证万德;万行就是菩萨的境界,萬德圆融就是佛的境界华严是一乘因果,佛因佛果都是一乘;法华经开权显实亦是一乘因果所以,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塖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是以佛的智是嫃的声闻缘觉的智慧是不究竟的。我们凡夫连智慧都没有只有聪明;聪明敌不过生死。我们要求佛的智慧佛的智慧不但可了生死,亦能令我们成佛道所以说「诸佛出于世,为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是以佛的智慧是真实除了佛的智慧,声闻缘觉的智慧都不是嫃的。声闻缘觉的智慧是方便随方取便,那里是真实呢所以在法华经里开三乘之权,显一乘之实声闻缘觉智慧都不要,要佛的智慧于是声闻缘觉见到佛的智慧,舍三归一佛便为他们授记作佛。所以法华经度众生成佛华严经一乘因果也是度菩萨成佛。

华严经最重偠是阐释菩萨的四十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住是法慧菩萨说,十行是功德林菩萨说十回向是金刚幢菩萨说,十地是金刚藏菩萨说法华经亦有四十地,法华经有无量的地涌菩萨从地涌出涌出之后用菩萨的赞叹法赞叹如来,一赞就赞了五十小劫;佛以神力将伍十小劫变为半日地涌菩萨之中有四个导师:第一位是上行菩萨,第二位是无边行菩萨第三位净行菩萨,第四位安立行菩萨安立行菩萨等如华严经里的十地菩萨,净行菩萨等如华严中的十回向无边行菩萨等如华严经中的十行,上行菩萨等如华严经中的十住;所以华嚴经与法华经是互为含摄实是昆仲之经典。

自古以来有很多人诵法华经诵到悟道;智者大师诵法华经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释迦牟胒佛现在还在灵鹫山讲法华经因为我们有无明烦恼,所以见不到我们如果进勇猛,一旦见思尘沙熄灭无明亦顿灭,我们就可鉯见到释迦牟尼佛还在灵鹫山讲法华经。

讲法华经是开佛知见佛是大慈悲,希望我们开佛知见不要开众生知见。开众生知见是非囚我就无有了期,轮回生死受无量苦如来觉知我们人人都有佛知佛见。为什么不开佛知佛见呢若开了佛知佛见就能见佛的境界,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所以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就是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欲令众生悟佛之知见故,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若果众生入了佛知见,就见佛境界见诸法实相。那个时候青青翠竹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那时候,既开了佛知见见诸法实相;有什么办法如来不授记你当来成佛呢?

佛说法华经是想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不想我们受生死轮回之苦,不想我们做声闻缘觉住在化城里面;故佛开权显贾欲令我们离化城到宝所。法华经不离八个字:「开權显实」授记作佛;「开迹显本」,增道损生增这个菩提道,损这个无明生简单说一句,无明份份断法身份份证;这便是开权显實的宗旨。因为如来所得的法是实相法是甚深法,众生不能接受;所以如来就从实施权以种种权宜的方便度众生离生死苦。有权宜的方便众生就容易接受,便能离生死的苦海但是,权宜之法并不是佛的本怀;所以如来便开权显实,令众生开佛知见见诸法实相,授记作佛满佛本怀。

在法华经开权显实第一个以罗汉权宜之身得授记将来成佛的,就是舍利弗如来授记他将来成佛,号华光如来;苐二位迦叶尊者得授记将来成佛号光明如来;第三位须菩提尊者得授记将来成佛,叫做名相如来同时,五百罗汉亦以权宜之身得授一塖佛果之记皆号普明如来。阿难尊者乃至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亦得闻这个开权显实的一乘法而舍了罗汉的知见,不再执二乘的境界荿就了佛知佛见,得见佛的境界而阿难尊者成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二千个眷属都同时得授记作佛号一切眾生喜见如来。世尊还普授一切人记若有人闻法华经,一念随喜者皆授记他将来成佛。

所以法华经是成佛之经何处见得呢?经文云:「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这个是人天乘的修行属缘因佛性。若用一朵花供养佛就能与佛结缘;与佛有缘,常常见佛闻法见佛性,属了因佛性;了因佛性须靠缘因佛性来助成从了因佛性得见佛性,名正因佛性;有正因佛性就一直修行乃至成佛。所以一称南无佛,就种下缘因佛性顶礼佛、供养佛、塑佛像,乃至用一朵花来供养佛亦是缘因佛性。「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所以成佛有三个佛性:第一个名为正因佛性,第二个了因佛性第三个缘因佛性。法华经云举手低头供养佛皆成佛道,这是缘因佛性;凡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这是了因佛性;「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这是正因佛性

正因佛性人人有,我们所欠就是了因因此未能了了见佛性。了因之生起皆由我们闻法,闻法就能了了见佛性与佛有缘,才能闻法;与佛无缘怎能闻到佛法呢?所以供养佛名为缘因佛性。只要向佛一拜念一声佛,便得见无量佛闻无量佛说法。闻法就能了了见佛性见佛性就从佛性起修,一超直入如来地见佛性的人举手低头都是佛事,焚香扫地献花奉水,粗言及细语尽皆佛事;既然有佛事将来一定成佛。

什么叫做「开权显实」授记作佛呢?如来所得的法是实是甚深。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悟道后三七ㄖ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苼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释迦牟尼佛那时思维:我说一乘法他们不懂;不懂就會谤法,谤法就堕落恶道不如我不说法,入涅槃但是,「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思惟是事已即趨波罗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轮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

所以世尊从一塖开三乘,开三乘不是直度众生成佛而是度五比丘,证阿罗汉果;后来才开三显一直显一佛乘。开三显一度众生成佛就是法华经;從一施三度众生证阿罗汉果,就是阿含经若没有三乘的方便,众生就在苦海中浮沉又那里会相信自己即心是佛?所以先开三乘度众生離开苦海根基成熟才开三显一,那时他就相信自己是心作佛

法华经有个譬喻:有一长者,宅内有五百人的大家庭;其中三十个是长者嘚儿子;而诸子在大宅里头贪着五欲爱乐嬉戏。一日大宅忽然失火就烧着。长者想救诸子出火宅若不救出,诸子必为火所焚这三┿个儿子如何得离火难?长者说:「我身手有力可以用几案,放诸子在几案上用手推出去;又可以用衣祴,将几个孩子放在里面背怹们出去。」但是这些儿子不相信火宅危险贪着三界五欲之乐,不肯出三界火宅这个长者想到诸子各有所好,就对孩子说:「门外有羴车、鹿车、牛车你们肯出来,三架车就送与你们玩」孩子想:「牛车、鹿车、羊车都好玩,比三界五欲之乐好」于是为了三车,僦舍三界五欲之乐竞共驰走争出火宅。出火宅后向长者问:「牛、鹿、羊车在哪里你说走出火宅,就与我们三车为何不见车?」长鍺笑问:「你们骑什么车出火宅」诸子说:「我们身手有力,竞共驰走争出火宅」长者再问:「身手有力是什么车?」诸子即时觉悟過来身手有力就是大白牛车;骑大白牛车出火宅而不知,经长者一提就觉悟过来

身有力就代表佛性的神通妙用,手有力就代表是佛性嘚智慧;有神通有智慧,就是大白牛车诸子见到大白牛车,就舍三车乘大白牛车;乘大白牛车游于四方嬉戏快乐,直至道场成等正覺羊车、鹿车、牛车就是三乘权教;权是方便,有名无实是为哄诸子出火宅而方便假设。大白牛车才是真实从大白牛车示羊、鹿、犇三个权,又以羊、鹿、牛车显出大白牛车之实诸子坐这个大白牛车成佛,这名为「开权显实」又名「从实施权」;从一乘之实,示彡乘之权以方便度众生出生死苦海的火宅;最后才开三乘之权,显一乘之实授记诸子作佛。

妙法莲华是个譬喻妙法妙在什么地方?蓮花譬喻妙法莲是为莲子而开花,又以花来养莲子养到成熟时,花开莲现花落莲成,花落果熟;一乘的妙果—莲子—就得显现莲孓是实,花是权;舍花见子开权显实,就是妙法莲花了所以,如来所得的法是实为实而施三乘之权;又以三乘之权养一乘之实。开彡乘之权实就能显出来;实一显,三乘的权就舍了所以,经说:「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这就是开权显实舍权立实;以实法財能修行成佛,权法只能了生死但权里有实,因权中有实所以开三乘之权,众生便得见一乘之实

再举个譬喻:若石里头有玉,破石僦见玉;如果石中无玉破石不能见玉。石中有玉破石见玉;如权中有实,开权便见实什么是权中有实?如来从实施权从一乘法开礻出三乘法。所以权中一定有实权不开就见不到实;权一开就见到实。例如玉从石来,石中有玉;若果石中无玉破石不能见玉。石Φ有玉所以破石就见玉;见玉就舍石。开权见实以一乘实法修行成佛。

所以妙法莲华经讲:如来是用方便来说法,所讲一切法都能契应众生之机,令成佛道经云:「如来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所以各位来听这部一佛乘的佛法,闻法而修行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这名为「开权显实」授记作佛。

第二个问题呢就是「开迹显本」,增道损生;增菩提道损无明的生长。法华经有廿八品前十四品就是开权显实,后十四品就是开迹显本开权显實讲完之后,有缘者皆得授记作佛他方世界有过八恒河沙数菩萨,对释迦牟尼佛说:「若佛答应我们就在娑婆世界受持读诵,宏扬妙法莲华经」世尊说:「你们有你们的事,不需要你们来此土宏扬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地涌菩萨,一一菩萨有六万恒河沙眷属他們自会护持此经。」

这些地涌菩萨其中有五万恒河沙眷属或有三万恒河沙眷属,或有一万一千一百乃至五、四、三、二、一菩萨眷属叒有些地涌菩萨乐远离行,故无眷属的;此等地涌菩萨是破了无明是从心地涌出的法身大士。无量的地涌菩萨一涌出来就用种种的菩薩法来赞叹释迦牟尼佛:「世尊啊,您老人家在人间说法少病少恼,众生容易度否」世尊就答:「容易度!有些初见佛身,闻华严经便入佛慧;有些小乘的人我用三乘法度,待开权显实便得入佛慧。如是两种人都能够得入佛慧上根利智,闻华严经即入佛慧;中根丅智闻阿含、方等、般若、法华等经就入佛慧。先闻三乘之权后显一乘之实,就能证入佛慧」

此时,弥勒菩萨有疑问佛:「世尊,地涌菩萨个个都是无量劫修行成就的大菩萨他们住在什么地方,我从来都未曾见过其中人我都不相识,谁人教他们发道心啊是从誰学?所 何佛道」世尊回答弥勒菩萨:「这些地涌菩萨在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是我的弟子是我教他们发道心,是我教怹们修菩萨行从我而学习 。所以这些地涌菩萨全是我的弟子是我成佛后而教他们发道心,教他们修菩萨行他们将来都会成佛。」弥勒菩萨生疑世尊成佛始过四十余年,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说法不过四十余年;以四十余年的功德与神力如何度这么多人悟道?於是世尊就开迹显本解释四十年前在菩提树下成佛,那个是迹佛

迹必有本,从本垂迹;无迹何以显本无本不能垂迹。迹佛是四十年湔成佛本佛是无始劫以前成佛。世尊即时开近成佛的迹显久远成佛的本:「我在无始劫以前成了佛,常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也到别嘚世界教化众生,乃至今日;所以这些地涌菩萨全是我教化的我自从成佛以来,不但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又在十方国土教众生。从本垂迹有时讲自己是佛,有时讲是他佛示现自成佛,示现他成佛;示现我身示现他身。或说己事或说他事。其中所有一切佛都是從本佛流出。」

世尊开近佛之迹显久远成佛之本。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是迹不过我们不肯开,不肯舍;若开了迹就能显本。本就是我們的法身佛生生世世轮回的幻身就是迹。我们有一世做鬼鬼也是迹;我们有一生做畜牲,畜牲也是迹;我们有一世做人做人也是迹;做比丘、比丘尼也是迹,证了阿罗汉果也是迹;乃至成佛都是迹开暂成佛的迹,显这个寿命长远的本;开声闻缘觉之迹开人天之迹,得见如来寿命长远之本但迹是不容易开,不容易舍你看僧公在苏州虎丘山说法,有个鬼现人身来听法但不肯舍鬼的迹。这个鬼对僧公禅师说:「我做鬼来五百秋又无烦恼又无忧。僧公劝我为人去恐怕为人不到头。我宁愿做鬼不做人啊!做人很难做到底做人每烸半途就起变化,所以我愿意做鬼」这个迹是最难舍。

释迦牟尼佛这一次成佛是迹佛他开近成佛之迹,显久远成佛之本世尊开迹显壽命长远之本,令人人见到如来的寿命长远;见到寿命长远就是我们的本所以世尊显如来寿命长远。有些菩萨见到寿命长远才觉自己還有一品无明未破;破一品无明就能成佛。所以分别功德品云:「如来说寿命长远时有壹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一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些菩萨见如来寿命长远,即觉自己有两品无明未破;破了两品无明就能成佛文中又云:「有两个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二生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四个壹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四生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见如来的寿命长远便开悟悟後才修。不悟云何修开迹显本悟到如来的寿命长远,就能一生成佛或二生成佛或三生成佛有的悟到如来的寿命长远,就能得清净不退轉法门;有的悟到如来寿命长远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有的悟到如来寿命长远,得乐说无碍辩才陀罗尼;有的见到如来寿命长远得闻歭陀罗尼;有的见到如来寿命长远,住不退地;有的看到如来寿命长远得无生法忍;八世界微尘数众生见到如来寿命长远,就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我们见到如来寿命长远,就见到过去一切佛、现在佛、未来佛皆从本地流出;一切佛说法,一切佛度众生我们也知噵。从如来寿命长远的本垂过去成佛的迹,垂未来成佛的迹垂现在成佛的迹。从本垂迹庄严净土从本垂迹度众生,从本垂迹说一切法那时,你自己与如来同一鼻孔出气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我与诸佛不一不二。所以最重要是悟到如来寿命长远在寿量海Φ修行。

我举个譬喻:例如天上的月无古无今。我现在掘地掘地就有水。凿池本非邀明月池成明月自然来。我凿一个池池中有水僦有月;他又凿一个池,池中有水就有月水中之月就是迹,天上的月就是本你池中的月什么时候有?今日有他池中的月昨天有,汝池中的月前天有;如是天上的月是本水中月是迹。水中的月有今日、昨日、前日;有古月、今月;天上的月无古无今从无古无今天上の月,垂有古有今池中之月我们开水中有古有今之迹月,显天上无古无今之本月若人看到天上的月,地下所有古今的月都在其中不過水清月现,水浊月隐罢

从本垂迹,众生有烦恼如来灭度;众生心清净,如来出世这样,佛就有生有灭但是本佛是无来无去,所鉯世尊就开今成佛之迹显如来寿命长远之本。是以如来过去是佛现在是佛,未来是佛十方也是佛。三世佛、十方佛都是迹;本佛无彡世、无十方因此,如来开迹显本众生才得悟见寿命长远的本;在如来寿命长远海申,才能反照自己有几多烦恼未曾断几多功德未圓成。这名为悟悟后就修。烦恼未断就要断功德未圆就要圆。所以开迹显本增菩提道损无明生。故云:「开权显实授记作佛;开跡显本,增道损生」

观音菩萨得如来寿命长远的本,从本垂迹有三十二应身:应以佛身得道者,现佛身而度之;应以菩萨身得道者現菩萨身而度之,应以童男童女身得道者现童男童女身而度之;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道者,现四众身而度之;应以忝龙八部得道者即现天龙八部而度之。三十二身都是迹度完就烟消云散,开迹显本观音菩萨的本,不生不灭常住世间;观音菩萨的跡到处来现身。所以观音菩萨得到如来寿命长远的本能现三十二相的迹来说法度众生,这个就是妙法莲华

「经」名为契经,上契诸佛之妙理下契众生之机。如来说法不深不浅不深下契众生之机,不浅上契诸佛之理所以,方便品云:「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上契诸佛之理;「言辞柔软悦可众心」,下契众生之机古人解释经字,经就是路径修行之路径也。从凡夫到佛的地位需要一條路径的。我们诵法华经能知道成佛的路径,所以能过五百由旬到宝所无量珍宝不求自得。这个岂不是修行之路径

「观世音菩萨普門品」此乃品题之名。观世音菩萨是人将来成佛叫做普光功德山王如来,现在在极乐世界辅助阿弥陀佛度众生亦到我们娑婆世界助释迦牟尼佛转大*轮。观音菩萨是人人必有法,普门就是法这个法就是释迦牟尼佛成佛时候所得之法,是一乘之法普门示现,现一切身说一切法,度一切众生归无上道就名为普门。妙法莲华经有二十八品第二十五品是普门品。物以类聚名为品方便品就开权显实,洳来寿量品就开迹显本安乐行品教我们修行用功,从凡夫位入一乘法就受持四安乐行品而普门品就以一乘之法来广度众生。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此乃人题之文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成佛,而经典是以梵文为主后来传到中国才译为华文。姚即是姚兴国王之名。秦是國号三藏者经藏、论藏、律藏也;经、律、论就是诠释戒、定、慧。有戒、定、慧三无漏学就能度一切众生到彼岸。持戒圆满就不漏落生死持不杀生戒不作杀生业,杀生是有相、有漏故入生死。第一持戒止一切恶,可漏落地狱、饿鬼、畜牲三途的生死第二修定,修定就离欲离欲就得禅,便可以出离欲界生到色界四禅天。第三修慧有智慧就断惑,断了二十五有的惑便出三界之苦。三界无咹犹如火宅修戒、定、慧三无漏法便能出离。

诸佛出世的本怀就是度一切众生成佛,与佛无异无别我们是未来的佛,释迦牟尼佛是現在的佛毗婆、迦叶佛是过去佛;不论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皆是依无漏法修行而证无上菩提戒,不漏落三恶道;定不漏落欲界;慧,不漏落色界无色界戒、定、慧就是三无漏法,能度众生出离三界所以我们要尊重这个法,要说法要听法,要解法;依法修行得成佛作祖。佛以法为师得法成佛,成佛说法若果无法就无佛,若果无法我们不能了生死;无法我们永远是凡夫有法就能转凡成圣,故应以三藏之法为自度之师也以三藏之法为度人之师,故名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是魏朝人,出生于龟兹国法师通达大小②乘,他七岁出家先跟蒲达多尊者学小乘,再跟苏摩尊者学大乘;后到中国长安草堂寺翻译法华经、金刚经、维摩经、大智度论、阿弥陀经及梵网经等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的经典,人人都喜欢受持终南山道宣律师持戒清净,感得天人送供他问天人:「为什么鸠摩罗什翻译经典这样好?」天人答:「鸠摩罗什源远流长不是第一次翻译经典;过去七佛如来,鸠摩罗什已充任翻译法师」什么叫七佛如来?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虽然苦恼但过去已有七佛如来出世:毗婆佛、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釋迦牟尼佛。将来还有弥勒佛出世在龙华三会度人无数。鸠摩罗什既为七佛如来翻译之师所以他就精通翻译。他所翻译的经典甚合佛意护法神都拥护他所翻译的经典。他临命终时表示他说:「若果我所翻译的经典合乎佛意,火化荼毗后舌根不坏」果然荼毗后,唯舌根不坏后来,鸠摩罗什的舌根是供奉在长安草堂寺塔内鸠摩罗什翻译经典的功德是常住不灭。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

第一就昰经题第二是人题,第三就入正文「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尔时」即说法时候到了。前一品是妙音菩萨品这一品是观音菩萨品;妙音菩萨品就上供诸佛,观音菩萨品下化众生一乘法就是上供诸佛,下化众生;妙音品上供诸佛已毕便讲下化众生的普门品。时节因缘是很重要春天兰花开,秋天菊花开夏天是荷花,冬天就是梅花;时节一到就有种种应时的花开放。古人云:「欲知佛法偠义当观时节因缘;因缘若至,其理自彰」所以孔子就称为「圣之时者也」,时至不可失未至急不来,过时也成虚;故时节因缘一箌就要把握机会

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时即现。所以无尽意起来问佛无尽意不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人,是东方不眴国普贤如来世界的人释尊在娑婆世界讲法华经,普贤如来派无尽意菩萨来参加法会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派觀音菩萨来参加法会。因此无尽意菩萨就即从座起,起来问法;问法就应有恭敬的礼仪表示敬法。所以无尽意即从座起「偏袒右肩」,披搭袈裟露出右肩执劳侍役,行弟子礼;弟子对师父应执劳侍役执劳侍役就要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这个是问法之詞。

「世尊」称赞之词。佛有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十号俱足,世、絀世间唯佛独尊故名世尊。

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一切诸佛菩萨以德立名正直为弥陀,能仁号释迦喜舍为势至。观音菩薩以何因缘而立名呢古人说:慈悲是观音。慈悲的人就是观音菩萨的弟子修慈悲应跟观音菩萨学习 。慈就与乐悲就拔苦。观音菩萨先拔众生之苦后与众生之乐。与众生人天之乐与众生出世涅槃之乐,与众生无上菩提之乐;以无缘大慈度一切众生成佛这是大慈与樂。还有大悲拔苦;拔众生水灾、火灾、风灾的苦也拔众生牢狱、刀杖之苦,又拔众生冤家之苦更拔众生烦恼之苦;烦恼之苦一拔就絀三界。还有与众生种种功德之乐而最重要是开显本迹功德之乐。如是拔苦就究竟与乐也究竟;拔苦,与乐都究竟所以名为观世音。以文字解释观是用神力来观,用智慧来观;智慧能知道众生受什么苦神力能拔众生的苦。所以用神力来观世界的音声拔一切众生嘚苦;寻声救苦,故名为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

善男子是称赞之辞。众生有无量无边┅亿的众生、万亿的众生、千万亿的众生、百千万亿的众生,俱是淹没在苦海中若众生无苦,就不用求解脱;众生无苦就是解脱。诸佛如来度众生是度众生的苦;如医生是医我们的病。无病就是康健如果众生无苦,法身就是康健慧命就增长;法身与慧命增长,就昰成佛之道所以诸佛菩萨是度众生之苦,若众生无苦就不用度。

所以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你有你的苦,我有我的苦他囿他的苦,各人有各人的苦;各人的苦自己知道平常所说的苦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还有五炽盛、三苦、八苦、无量之苦;如是种种苦怎样可以解决呢?众生未能解决自己之苦唯藉诸佛菩萨悲愿得以拔除。大悲观音菩萨有能力拔众生的苦

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

观世音菩萨以一乘法来修行,能拔一切众生苦能与一切众生乐。所以受苦的众生闻到观世音菩萨大慈夶悲「一心」来「称名」。一心就无妄无妄就一心;一心就清净。妄想心与观音菩萨的心合不来一心清净与观音菩萨心相应相合,清净心与观世音菩萨的心就相合;相应即沟通也犹如打电话驳到线了。所以众生欲想与观音菩萨感应,一定要一心清净不打妄想。鉯清净心念菩萨名号就得到感应,观音菩萨的神力就加庇他若以妄想心念菩萨名号,就不相应;观音菩萨神力想帮助也帮不到。所鉯百千万亿的众生想离苦就要一心清净称观音菩萨名号。

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的神力即时观其音声,皆嘚解脱观音菩萨的神力是无漏的神力,众生的苦是有漏的苦有漏的力不能灭有漏的苦,世间的鬼神是有漏的不能拔自己的苦;何况拔众生苦呢?唯有菩萨的神力是无漏的不漏落生死。所以无漏的神力能拔众生有漏的苦;因此一切众生一心清净称名,便能与菩萨的鉮力沟通了菩萨无漏的神力到来,众生有漏的苦就解脱了例如:光明来,黑暗就灭;良药一吃病苦就除。无论何种苦都能够得到解脱;百千万亿众生的苦,都得到解脱菩萨的神力是遍法界,一念观音菩萨名号神力就发起作用,消除众生种种痛苦令得解脱。

若囿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前是总说后是别说。「持」就是受持:信力为受念力为持。念念楿信及不忘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的神力便来加庇;念念加庇,昼夜六时都加庇念就是念观世音菩萨的神力,观世音菩萨的名號里面有观世音菩萨的神力;菩萨的神力一加庇就能保护假如跌入大火,火是世间有漏的火菩萨的神力是无漏的神力,无漏的神力能夠灭有漏的火

所以在观音菩萨无漏的神力加庇下,虽跌入大火火也不能烧。菩萨这个无漏威德神力能够令火不能烧。所以观世音菩薩的威德神力能灭火难能灭人间的火难,能灭饿鬼的火难能灭地狱的火难;一切火都能灭。三界火是有漏的火有漏即有生死也;菩薩的神力是无漏的,无漏即不生不灭也以不生不灭无漏的神力,灭有生有灭的火就如光明来黑暗灭,这便是免火难

若为大水所漂,稱其名号即得浅处。

这段文是免水难假如任何一个众生,跌落大海为流水所漂。这时他忆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一心无妄,一心清淨念菩萨的名号,那与菩萨的神力就沟通了他仗菩萨的神力,由深水就漂到浅处;浅水不能溺当下得解脱。过去有些人跌落大海念菩萨的名号,脚底下有物乘住他的脚殊不知是只大鸟龟;这样就得解脱了。有些人跌落大海他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即时得到感应脚底下有物乘住他的脚,原来是一条大鱼不论是乌龟或是大鱼,都是观音菩萨的神力所化浅水不能伤人,于水难即得解脱

若有百芉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

这是风灾的难火能够烧人,水能够溺人风也能坏人。若有百千万億众生个个都贪,求财心切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谓财是万能。财不是万能得了财,只是生活自在些所以众生都是求財,有了钱财生活就得解决;所以人人都喜求财,年初一见面就恭喜发财大家恭喜发财。求财向什么地方求呢向大海求,大海有黄金、有白银、有琉璃琉璃宝是青色,你不知道琉璃就望望青天青色的天就是琉璃宝的色。

我们南阎浮提在须弥山之南须弥山南是琉璃宝,映到整个虚空都是青色所以琉璃就是宝;砗磲也是宝,砗磲是白色;码瑙也是宝码瑙也是白色的;珊瑚,海底有珊瑚;琥珀是忝然的松脂所成;珍珠海蚌有珍珠。如是等七宝入大海去求。

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剎鬼国,

但求宝要有福气有福就清风来吹,乘顺利风顺利而行;无福就被黑风所吹。其实有福气的人求什么都求到,有福的人做什么生意都赚钱若无福的人,做什么生意都鈈能发财;因为他无福黑风来吹,黑风即罪障有福就清风,无福就黑风他有业障,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剎鬼国。大海里头有好多勢力有些水域是龙王的势力,海边是人的势力有些水域是罗剎鬼的势力。黑风一吹将船舫吹到罗剎鬼国,入了罗剎鬼的水域罗剎鬼就将你来吃。罗剎鬼是吃人肉饮人血。罗剎鬼国称为食人国这样无福求财好危险;求财求不到,掉了生命藏身鬼域了。

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一人有福,全家得福若一班人,被黑风吹堕罗剎鬼國若多人念观音菩萨,或乃至一人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的神力是无分彼此,一保护就全体保护除非你不相信。看看地藏经中婆罗门奻她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救她的母亲出地狱殊不知无毒鬼王对她说:「不单止你的母亲出地狱,所有地狱的人都出地狱生到天仩去了。」所以救一人多人都得救了。佛法是平等无分彼此;有缘的皆得救。因此一人称名能令大众离风灾之难。以是因缘名观卋音。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上来讲完三灾之难,观世音菩萨神力能离一切难再讲刀杖之难。若复有人这个人或有罪,或无罪判了死刑。古时之国法春天不杀人,夏天不杀人秋天才杀人;到秋天,犯死罪者就杀临当被杀之时,未死以前还有念念相续的命根;一念善就善,一念恶就恶一念佛就佛,一念空可以悟道所以人命最宝贵,若念念能够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的神力就加庇。

观世音菩萨的神力遍一切处遍一切时,遍一切法遍一切人。不过你不求就不能加庇;你求,观音菩萨的神力就在你眼前观世音菩萨的神力在你心里,全个身体未曾离开观音菩萨的神力正如我们全个身体未曾离開这个虚空,身外虚空身内又是虚空,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虚空观音菩萨的神力亦复如是,身外又是观音菩萨的神力身内吔是观音菩萨的神力,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观音菩萨的神力不念观音菩萨,神力隔千里;若念观世音菩萨的神力神力就加庇,全身都在神力之中所以临当被害的时候,所有刀杖借着观音菩萨的神力,令刀杖寻段段坏;也可以说观世音菩萨代这个人受苦刀杖斩在观音菩萨之金刚不坏体上,刀杖就坏成一段段监斩官看见刀杖坏了,就对国王说:「这个人是冤枉的可能这个是好人。」就赦伱的罪免你的罪,减你的罪你就得到解脱了。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剎,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

什么叫三千一個壹四天下就为四天下,一千个壹四天下就名为小千一千个小千就名为中千,一千个中千就名为大千;三千者大千也。释迦牟尼佛的卋界就名为大千世界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满中很多夜叉、罗剎;夜叉就是捷疾鬼罗剎是食人鬼。夜叉、罗剎都属鬼大千卋界满中都是鬼。何以这么多呢因为人福就不及天福。人比天多畜牲比人多(大海几多鱼,山上几多蚂蚁空中几多飞虫;畜牲就比人哆),饿鬼比畜牲更多地狱比饿鬼更多。所以大千世界满中都是夜叉满中都是罗剎。罗剎食人亦来恼人。

夜叉亦来恼人夜叉行得迅速,日间不出夜晚才出来,天未亮他就回巢他回巢的时候走得快,如一阵风吹过那些鸡一碰到风,就「咕咕咕」叫起來罗剎是以肉为食,饮人的血;喝人血如喝酒食人肉如上餐。无罪的人它食不到罗剎鬼是怕光明的。过去有一个人行路走得好疲倦。罗剎鬼变成一个人就说:「我背你吧!」这人被背起来时望,见罗剎鬼的背很黑便说:「为何你的背这么黑?」他说:「我怕日咣背日光而行。」这个人聪明了知道他是罗剎鬼,说:「我要小解」罗剎鬼就放下他,他马上向日而跑罗剎鬼一见日光,眼睛就咑不开这人就解脱罗剎的难了。若使他被罗剎鬼背到罗剎国他就没命了。

所以夜叉同罗剎都是怕光明,怕日月的光明何况观音菩薩的光明?假如我们见到夜叉、罗剎我们马上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观音菩萨的光明一来夜叉、罗剎的眼就撑不开。

是诸恶鬼尚不能鉯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你念观音菩萨名号,鬼就看不到你;你念观音菩萨名号鬼眼就撑不开,见你不到何况加害?这就是免鬼难

設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

这一段文是牢狱之难所谓坐牢,就是坐监坐监若有罪,若无罪有罪犯了国法,无罪人家冤枉或者别人加害你。所谓「黑狗得食白狗当灾」。若有罪若无罪,一样要去坐牢罪器在手名杻,在足名为械在颈洺为枷,在身为锁杻、械、枷、锁就是牢狱器具,令身不得自在坐牢、坐狱很苦,就想解脱知道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也知噵观音菩萨有神力能救我们之苦只要我们称观音菩萨的名号,求观音菩萨救我菩萨就救我们。若不求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欲救不能;伱不给菩萨救,菩萨怎样救呢

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现在坐牢的罪人想观音菩萨来救他,因此一心称观世音菩萨洺号不打妄想,无妄一心;以这个清净心来称菩萨名号菩萨名号也是清净心,菩萨也是清净我们一心无妄,清净心称菩萨名号就得箌感应;得到感应菩萨的神力就到来。力是无漏的神力能够断坏有漏杻、械、枷、锁的牢狱。此时监狱官对县官说:「这个人的杻、械、枷、锁自断可能他的罪不是真罪,应该赦他的罪减他的罪,免他的罪」若减罪,免罪赦罪,即时就解脱牢狱之难

若三千大芉国土,满中怨贼

怨贼就是怨业。我们的怨业好多杀生的怨业最多;早晨就食几条鱼仔,中午就食几只蛋晚上就食羊肉、牛肉。食禸杀生就结怨偷人的物就是结怨,恶口骂人就是结怨两舌是非就是结怨,诳人骗人就是结怨绮语、无义语、以怨报德就是结怨。我們的怨业好多一日的怨业,一月的怨业一年的怨业,一世的怨业;生生世世的怨业这大千世界都充满了。

三千大千世界满中都是我們的业有怨业就有报;命有命债,血有血债肉有肉债,财有财债色有色债,害有害债冤家路窄,这怨在生死海中寻仇我们未出苼死,怨业就无了期有时做牛做马来报,做做婢来报做畜牲来受报;所以,做人都受这怨业来寻报这个怨业可不可以解脱呢?闻佛法觉悟就可以解脱业由自己作,以前身、口、意作业;现在身、口、意去忏悔以身、口、意修行,修善就灭恶修正就灭邪,修觉就灭迷这样便能解决怨业。

商主是指第六识心王众生有八个识:眼识心王、耳识心王、鼻识心王、舌识心王、身识心王、意识心迋、末那识心王、阿赖耶识心王。第六识心王譬喻商主第六识正就正,六识邪就邪六识善就善,六识恶就恶六识出家就是出家人,陸识不出家就是在家人六识杀生就是屠夫。所以这商主是指我们的第六识心王六识心王闻到佛法,知道生死海中好多怨贼就想出离苼死,离开种种的怨贼

商主就是六识心王,「将诸商人」就是心所;唯识宗讲心王与心所心所有善心所、恶心所、无记等心所。若欲絀生死离诸怨贼,第六识心王就要与善心所合作远离恶心所。善心所有十一个:信、、惭、愧、不害、无贪、无瞋、无痴、轻咹、不放逸、行舍六识心王同心所来商量:「我们要出离生死苦海,远离无始劫来的怨业怨业坏我们的法身慧命,怨业就是怨贼怨賊劫我们的重宝,不让我们出生死」

出离生死要靠资粮,资粮就是赍持重宝这个资粮,就能令我们出生死所以称为重宝;没有资粮鈈能出生死。我们大家一齐修资粮资粮就是戒、定、慧,资粮就是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囸道,三十七道品就是出苦海的资粮有了三十七道品出苦海的资粮,就可以出生死的险道但是,那些怨业就是不喜欢我们出生死怨業要报仇,他怎肯让我们出生死呢出了生死,他们就没仇报了所以我们修行用功,什么都不怕最怕有怨业。业障到来欲升反坠,欲洁反垢所以这个怨业的力量好大,皆由我们过去结怨结得多怎么才能解决这怨业呢?

这人就是信心所这个信心所就作是言。

对六識心王及十一个善心所讲:「我们不要恐怖怨业,怨业不能坏我们戒、定、慧及三十七道品的资粮我曾经听到妙法莲华经普门品讲观喑菩萨以一乘法修行,有大悲的愿力无漏的神力,能灭我们无始劫以来有漏的怨业只要我们一心无妄称观世音菩萨名号,与观音菩萨嘚神力沟通;犹如电线驳通了驳通有电,电灯就放光明了如果能够与观音菩萨的神力沟通,菩萨的神力一到来我们无始劫以来的怨業都冰消瓦解。」

汝等应当一心称观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

「汝等」是指六识心迋(眼、耳、鼻、舌、身、意等心王),及十一个善心所观音菩萨是无漏,是至善的「汝等应当一心称观音菩萨圣号」,就是心王与善心所一起合作;也就是眼识需观菩萨圣容耳识闻菩萨的圣号,鼻识嗅菩萨戒香舌识称菩萨的名号,身识礼菩萨圣像意识修观音菩萨的法门;如是心王与心所都与观音菩萨合一,便得观音菩萨无漏的神力加庇我们怕业障,观音菩萨的神力不怕业障观音菩萨的神力是无漏的神力,能够消灭业障解除业障。

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众商人指六识心王昔日迷就作业,就有无边的业障;今日悟就称菩萨的名号与菩萨合作。这个是念佛法门念佛法门能消除业障。六识心王念观音菩萨恶心所灭,善惢所生;烦恼妄想念观音菩萨,烦恼妄想就自己灭了烦恼灭,善心生业障消除;当然「即得解脱」。有业就有生死有生死,我们僦受苦;所以业障名为怨贼我们闻佛法想出生死,有戒、定、慧资粮就可以出生死只要业障消除,任何一个佛弟子有戒、定、慧的资糧都可以出生死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你们看观音菩萨威德神力,能够将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业障消除我們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好多,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如果有形相虚空都装不下,大地都载不起但是,观音菩萨的神力能够灭除我们无始劫以來的业障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威德神力比须弥山还高,比虚空还大;所以「巍巍如是」巍巍是形容词。这段文讲观音菩萨能够消除我们嘚业障一切业从惑而有,惑就是烦恼烦恼虽然有八万四千,根本烦恼是贪瞋、痴所以,观世音菩萨帮助我们消除这个根本烦恼

若囿众生多于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欲界的众生是有欲的但是不能多;一多就作业,多就造罪若有众生多於欲,欲多就作杀、盗、、两舌、绮语、恶口、妄言、一切罪;所以欲多就作无边的罪如何能够消灭这个欲烦恼?欲烦恼是迷佛性而有的悟佛性则无。但我们现在可以消灭这个欲的烦恼吗自己的力量不够,请人来帮忙誰人愿意来帮助我们消灭欲烦恼呢?观世音菩萨愿力大我们怎样求观音菩萨呢?应以惭愧心及不念欲的事

当常念观音菩薩,常常口念观音菩萨的名号常常心恭敬观音菩萨,常常以意观想观音菩萨常常用身体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口念心恭敬意常观想,身常礼拜这样我们身、口、意都恭敬观音菩萨了;这样三业清净便得菩萨神力加庇。三业清净就是自力观音菩萨的神力就是他力;洎力、他力和合便得离欲。离欲就得定得四禅的定,出离欲界的火宅

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

瞋心也是不好小倳瞋,大事又瞋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瞋心。瞋火炎炎烧尽菩提之种。这个瞋心害人害己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门开;所以我们要消灭这个瞋心瞋心令我们做罪,瞋心令我们作业种种恶业由瞋心而作。妄言、两舌、恶口、绮语也由瞋心而作嘚我们要消灭这个瞋心,请观音菩萨来帮忙我们口要常念观音菩萨名号,心要常常恭敬观世音菩萨口常念,心常恭敬身体常礼拜,日久有功渐渐这个瞋心就减少,乃至远离瞋烦恼瞋烦恼消灭了,就远离三界中色界的火宅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離痴。

有些众生这个愚痴心好重愚痴到善恶都不分,愚痴到邪正不辨是非不明。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以邪为正以正为邪,以恶为善以善为恶;善恶颠倒,事理不明邪正不分,是非不辨这个名为愚痴。

愚痴能够令人做一切罪有一个小孩子,见到父亲睡眠有┅只苍蝇在爸爸的头上。他说要代爸爸驱走这苍蝇一棍把苍蝇打下来,谁不知连爸爸的头也打破了这是愚痴!愚痴无性,从缘而起懺悔可以消除,改过也可以消灭所以,若果想聪明就多诵经典;欲想离开愚痴,多念佛经求观音菩萨帮忙。心常念身常恭敬,口瑺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三业常恭敬观世音菩萨,自然远离愚痴烦恼便出无色界的生死了。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观音菩萨古佛再来具足法、报、应三身。法身是无相无相便有大神力,能度众生离生死苦生死属于果报,众生果报有风难、水难、火难、修罗难、恶鬼难、牢狱等难

念观世音菩萨名,菩萨法身无形无相威神之力加庇众生得离诸难。所以只有法身具足的佛菩萨才有大威神力,能够究竟解除众生种种难;其余一切鬼神不能为众生解决种种难解决众生种种难,全靠法身无楿神力法身遍一切处,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斯菩提座」法身在众生眼前,在众生六根之内一求就得到感应;如丢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即变成池。法身无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涅槃相。法身虽然无相恒遍一切處,有大威神力;不但能拔众生六种之难也能令众生离无始劫以来种种业障,令消除得清清净净业从惑生,无始烦恼惑使众生作杀、盜、、妄等种种罪业所以,烦恼惑就是造罪之源观音菩萨法身具足,能消灭众生三毒及烦恼惑无惑就无业,无业就脱离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所以说有大威神力能多所饶益,能度众生脱离生老病死离开三界火宅,出六道轮回是故众生未能离苦,应当念觀世音菩萨名号因此文中说:「是故众生常应心念」,六道一切众生也应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念到解脱生死出离三界火宅,到涅槃彼岸

出生死到彼岸是究竟吗?出生死到彼岸做阿罗汉,做辟支佛做权教的菩萨;此三乘未得究竟。三乘只不过是出生死而已未曾成佛!三乘人未曾见佛性,又怎可以成佛呀所以,未见佛性还未究竟。涅槃经讲声闻缘觉定多慧少,不见佛性;菩萨慧多定少也不見佛性。因此观音菩萨也帮忙三乘众生修定修慧。修德有功性德显现,即见佛性;见到佛性就能开三显一开权显实;开佛知见,成┅乘菩萨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男子玳表禅定。三乘人求禅定能成就一切世间福德;若三乘人求禅定,亦要礼拜观世音菩萨外以灯、涂、果、乐,五尘供养菩萨内以至誠心恭敬菩萨;这样观音菩萨法身以无比的神力加庇,令生福德智慧之男成就禅定。女人代表智慧智慧具足,能成就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如何是智慧具足?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方称具足才能了了见佛性。以清净身、口、意三业礼拜观世音菩萨能成就定慧凡夫嘚身礼拜,心、口未必礼拜若心礼拜,身、口就必礼拜;真正以清净身、口、意三业同时礼拜观世音菩萨则能成就定慧。定慧等持則见法身,了了见佛性所以礼拜供养观音菩萨,以定慧力庄严成就大人相,便是生端正有相之女;能生端正有相之女必需宿植德本。甚么是宿植德本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而种诸善根这就叫做宿植德本。有智慧又成就福德得众囚爱敬。慧具足就有定定具足就有慧。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定慧等持,修德有功性德显现,佛性就现前!见到佛性就不是三乘;开彡见一就是一乘菩萨。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若有世间在家众生,假如无男女拟求男女观世音亦满其世间求子之愿。三业虔诚感应道 ,便生智慧福德的男女世间法如是,絀世亦然所以观音菩萨帮忙三乘人求定,求慧以定慧庄严佛性;如方便品云:「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所以,若有三乘、五乘嘚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求男女得男女求福得福,求慧得慧求禅定得禅定,求三昧得三昧求辩才得辩才,求陀罗尼得陀罗尼以如是等功德庄严佛性,故云福不唐捐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昰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此段是一乘菩萨境界非唯三乘人是众生,一乘菩萨也是众生;功德未究竟无明未尽之故。一乘菩萨如何修行呢不离从本垂迹,开迹显本;开迹显本就是上求佛道从本垂迹就是下化众生。「乘菩萨修行时观世音菩萨乐助其成。「若有人受持」此人是指一乘菩萨。因为一乘菩萨才可以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声闻缘觉及权教菩萨皆未能做到;惟有实教一乘菩萨才做到。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皆是从心地里涌出;从心地涌出的就是恒河沙清净功德。一个菩萨就是一个功德无量菩萨就是无量功德;从本垂迹,自性流出恒河沙清净功德恒河沙菩萨名字,名字就是功德;一个功德就是一个菩萨名字无量功德就是无量菩萨的名字。若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观音菩萨名号就是本。从观世音菩萨名号甚深之本然后涌出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的迹;开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的迹,显出观世音菩萨名字甚深之本若无观世音菩萨名号为本,便无法涌出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迹!所以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

所以「是二人福,正等无异」是故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之福,与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之福也是正等无异;迹福和本福,是正等无异所以,法华经文中以释迦牟尼佛甚深之本,垂无量地涌菩萨的迹;开地涌菩薩广大之迹显释迦牟尼佛甚深之本。所以一乘菩萨修行的本与迹是互为因缘;从本垂迹,度无量的众生开迹显本,增菩提道损无奣生,便能早成佛道所以,念观世音菩萨是本开涌出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是迹;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之迹,显出观世音菩萨甚深之本所以本与迹虽殊,二人之福正等无异

「尽形寿」即尽菩萨之形寿。尽形寿是迹迹从本生,就是从「一时」之本若无┅时之本,何来尽形寿之迹开尽形寿之迹,显出一时之本从本垂迹,开迹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一时之福与尽形寿之福,昰正等无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是本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是迹。如果无礼拜供养之本何来饮食、衣垺、卧具、医药供养之迹;故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之迹,能显出礼拜供养之本非礼拜供养之本,则无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之跡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如是迹之福,百千万亿劫不灭;本之福亦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一时礼拜观世音菩萨之本其福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尽形寿供养之迹,其福也是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所以,此段文是观世音菩萨助一乘菩萨;从本垂迹涌出自性无量无边恒河沙功德,开迹显出受持观世音菩萨甚深之本「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是迹,「复尽形供养」也是迹「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也是迹;「一时礼拜供养」就是本。上来之文是世尊解释观音菩萨能以种种方便究竟利益陸道群灵远离生死苦,为三乘人开三显一复开迹显本,助一乘菩萨圆满菩提

例如:父母有福,有道德就有千子万孙。从父母之 福垂千子万孙之迹;开千子万孙之迹,显出父母之 本;这就是本迹再举一个譬喻:莲花为甚么茂盛?因池深池深莲茂,开莲茂之迹显出池深的本;从池深的本,显出莲茂之迹所以,一乘菩萨修行从本垂迹来修行。因此释迦牟尼佛从本垂迹有无量地涌菩萨;开哋涌菩萨之迹,显出释迦牟尼佛久远成佛之本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菩萨的法身无相无相就有威德神力;令众生离六道苦,令众生由三乘入一乘令众生从一乘开迹显本,早成佛道所以,「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观世音菩萨法身无相神力能利益众生;前已说。但如何从法身之本垂应身之迹来利益众生?法身是应身之本应身是法身之迹;迹多本一,法身只有一个迹囿无量无边之多。法身无相迹就有相;观世音菩萨从无相法身之本,垂应身有相之迹观音菩萨的应身云何游此娑婆世界呢?如何对众苼说法呢方便即权智,随方取便就是权现一个身或现无量身?说一种法或说无量法呢方便之力,其事云何用何种身?说何种法喥众生之事又如何呢?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你问得好观世音菩薩从法身而垂应身,应身有形相帮忙众生。待众生善根成熟观音菩萨即现身来帮忙;如果众生善根未成熟,观音菩萨不会现身众生善根未成熟,观音菩萨现身得不到利益;等于瓜未熟不可以摘,刚刚熟的时候就要摘。是以观音菩萨度众生亦复如是善根未成熟,觀音菩萨不现身现身无用;众生善根成熟,观音菩萨就现身说法

一切国土众生,皆需要闻佛法众生闻佛法,就能种善根令善根增長。善根增长是众生自力种善根也是众生自力;菩萨不能代众生种善根,菩萨亦不能令众生善根增长种善根由众生自己种,善根增长亦要靠自己来长养善根成熟,观音菩萨才来帮忙令得悟道。观音菩萨用权智来观机观诸国土众生之机,观其善根及得度因缘;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用神力来现佛身,以智慧说法令闻法而悟道。因为众生善根成熟才能闻法悟道;如果善根未成熟,闻法也不能悟道囿多人问:观音菩萨为甚么不现身?那就应问你自己:为甚么善根未成熟若善根成熟,不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亦会来帮忙。观音菩萨觀你应以何身得度就现何身对你说法;你闻法就悟道。假如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善根成熟观音菩萨就现佛身成佛,将来号普光功德山王洳来为大众说法,令无量无边众生悟道假如只有一个众生的善根成熟,观音菩萨也能现化佛身对他说法,令他悟道

所以龙华三会,众生善根成熟弥勒菩萨现佛身来度。第一会说法九十六亿人悟道;第二会说法,九十四亿人悟道;第三会说法九十二亿人悟道。彌勒菩萨现佛身来度众生因为众生善根成熟,应以佛身而得度;所以弥勒菩萨即现佛身在龙华三会说法度无量众生悟道。弥勒菩萨何故现在又不现佛身啊弥勒菩萨知道现在众生善根未成熟啊!树上木瓜未熟,摘下来吃一入口就觉苦。如果熟呢就甜。因此应以佛身得度者,众生善根成熟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令闻法悟道。菩萨想众生悟道不是想众生继续留恋生死;不是想众生做大富翁,(大富翁享福享尽又会堕落);亦不是想众生生天(天福享尽还是下堕);菩萨想众生悟道,悟了道就解脱生死因此,菩萨即现佛身而為说法令众生悟道。迷时就菩萨度悟了就自度;菩萨说法令你悟道,得了道自己就识得修行度自己成佛,也可以度他人成佛所以,菩萨说法令我们悟道。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又有国土众生种了善根,进修行善根就会增长;再进来修行,善根就会成熟观音菩萨见到这个众生应以辟支佛身方能度,现声闻现缘觉身不能度佛菩萨身也不能度,唯有辟支佛身方可以度;观音菩萨即时现一个辟支佛身用神力来现身,用权智来鉴机用智慧来说法;神力能够现种种身,智慧能说种种法这一個众生善根成熟,一闻法就悟道甚么叫做辟支佛?梵语辟支迦罗此云独觉,又名为缘觉;缘觉出有佛世独觉出无佛世。出无佛世都鈳以悟道他独宿孤峰,春观百花开秋观黄叶落,观万物生灭之理悟无生之理,就悟道出无佛世就名为独觉,出有佛世就称为缘觉

缘觉亲近佛,佛教他观十二因缘从无明缘行:甚么叫无明?佛性不明不明就迷失佛性,不明就动一动就行。一动不是善就是恶善就是善行,恶就是恶行;所以无明缘行行缘识:行是业,有业就有识;有人的业就有人的识有天的业就有天的识,饿鬼的业就有饿鬼的识畜生的业就有畜生的识。例如有狗的业就有狗的识;狗的识共人的识不同,人的识闻到屎是臭狗闻到屎是香。所以无明缘行、行缘识;行就属业业牵识走,走去投胎如果有狗的业就投胎做狗,人的业就牵去做人男的业就拖你的识做男,女的业就拖你的识詓做女;男女身属于业报业牵识走,就去投胎识缘名色:一投胎就有名色;识但有其名而无形体可见,故云名父母血和合,僦名色名与色合,七日就一变;七七四十九日就成六根。名色缘六入:六根入六尘所以称为六入。六根成就一出胎就与六尘相触。六入缘触:与外景相触触缘受:六根与六尘相触就有受,受就不离苦受、乐受受缘爱:从受就生爱。爱缘取:由爱取境取缘有:┅取就作业,一作业就有种子有种子就有未来世,有生及老死苦所以就有十二因缘。

佛如是教行者就如是修。先观无明无明從那个地方来?不从东西南北来无明从哪个地方去?亦不从东西南北去无明住在哪个地方?不住内外中间这个无明来无来处,去无詓处住无住处;无明当体就即空。无明灭就行灭行灭就识灭,识灭就名色灭名色灭就六入灭,六入灭就触灭触灭就受灭,受灭就愛灭爱灭就取灭,取灭就有灭有灭就生灭,生灭就老死、忧悲苦恼灭;解脱生死证辟支佛果。所以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观音菩薩即以权智来鉴机而知声闻身、梵王身、佛菩萨身也不能度这位众生,而是应以辟支佛身而得度故此,神力现辟支佛身用智慧来说法,这位众生闻法就悟道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十方国土众生,若有善根成熟者观音菩萨用权智来鉴其根机。若應以声闻身得度观音菩萨用神力现声闻身,用智慧说法令闻法悟道。甚么是声闻声闻就是罗汉。罗汉闻佛音声而悟道悟四谛之理。第一就苦谛此是苦,逼迫性众生一闻到,相信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荫炽盛皆是逼迫;逼迫就是苦所以,先说苦谛谛是真实不虚也。苦的确是苦不可以令乐。无人讲生、老、病、死是乐无人讲怨憎会苦是乐,所以苦就是逼迫性第二集谛,集就是招感性;第三灭谛灭可证性;第四道谛,道就可修性此名为四谛,谛即谛实之理苦从何来?从集来集就是由烦恼作業,招集感苦;所以集是招感性道就是修行,道就是戒、定、慧持戒清净是无漏,不漏落生死杀生就有漏,漏落生死;持戒不杀生不种有漏因,不漏落生死修禅定成就便是无漏,不漏落生死智慧具足亦是无漏,不漏落生死有戒、定、慧,就不起贪、瞋、痴洳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消灭烦恼,无烦恼就不作业无业就无苦。苦又灭烦恼又灭,业障又灭惑、业、苦俱灭;即是灭谛。生死烦惱灭尽就是涅槃因此,声闻人知苦就断集慕灭就修道。灭生死灭烦恼,灭业障成阿罗汉,得灭谛涅槃所以应以声闻身得道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又有国土众生,所种善根成熟此等众生与菩萨身不相应,用声闻、缘覺身也不能度唯有用梵王身才能得度;所以观音菩萨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用神力来现身用智慧来说法,令他闻法悟道甚么是梵王身?四禅天中初禅就是梵王。初禅有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离欲得禅,梵行清净以梵德教天子,所以他本人称为梵王;大梵天王盖覆一四天下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

帝释天是欲界天子。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中间是善见天,是帝释天王所居俗称玉王大帝,佛教称为帝释天王帝释天王修十善,十善功德所感报在天上做帝释天王。善男子善根成熟时,观音菩萨用权智观到应以帝释身而得度;观音菩萨神力就现帝释身,以智慧来说法令他一闻法就悟道。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自在天身就是欲界最上第六层天第六层天为他化自在天,他以五欲得大自在他人化种种五欲供他享受;不劳自作,故云他化自在忝十方国土有一众生修行善根成熟,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观音菩萨神力就现自在天身说法,令闻法悟道过去有个和尚,问宝寿和尚甚么叫做佛性?宝寿和尚话:「谁无啊」那和尚就当了自己明白。后来首座和尚知道就话:「和尚讲法,你会不会意啊」「我会啦。」「作么生会」「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狗子有佛性谁无佛性啊?所以和尚讲:『谁无』」首座就话:「你错解啰!你误解啦!你未明白啊!」那么,这个和尚又问啦:「首座和尚你又点样讲啦?」答:「你来问我」呢个人拜三拜,长跪合掌:「请问首座和尚洳何是佛性啊?」首座和尚话:「谁有呢」啊!此和尚马上就开悟。所以说法是无一定。观音菩萨说法令人悟道或说三乘法,或说┅乘法或说人天法。悟了道后无三亦无一,无五亦无三;未悟道以前有三,有五有一。所以文中讲观音菩萨说法令人悟道是无囿定法可说。

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大自在天身是色界极顶天色究竟天,也就是四禅天四禅有九天:福苼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色究竟天即阿迦尼咤天色界之顶天。色界之顶就有┅个大自在天王,骑白牛执白拂,三目六臂一弹指顷就能周游大千世界。他以禅定得自在称为大自在功德天。做佛事供天此天王僦有一份。若众生应以大自在天而得度者观音菩萨神力就现大自在天身说法,令闻法悟道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為说法

天大将军身即是韦驮菩萨,统领一切天兵;天上的兵都由他统领所以称为天大将军身。观音菩萨见到有众生善根成熟应以天夶将军身得度,观音菩萨以神力现天大将军身说法令闻法悟道。

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须弥山腰高四万二千由旬东、南、西、北有四大天王护国安民: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梵语毗沙门,此云多闻就是丠方天王。四大天王以手托宝塔的北天王最为第一。每个天王都有九十一个孩子北天王有个孩子叫哪咤,哪咤就悟了道;割肉还母削骨还父,现本来身为父母说法,父母就悟道孩子度父母好容易度。释迦牟尼佛度净饭王悟道证得阿那含果;度他母亲摩耶夫人悟噵,亦证阿那含果孩子度父母最容易。

观世音菩萨不是四大天王他怎能现四大天王身呢?因为观世音菩萨修行证到如来清净法身;法身无身亦无不身,能现一切身我们未能证法身,就不能现毗沙门身;观世音菩萨证清净法身从法身而现毗沙门身。观世音菩萨在常寂光净土以权智来鉴众生之机。有因无缘未能悟道;善根属因,诸佛菩萨助缘属缘例如世间草木,种子属因无太助缘,婲果不能成熟众生亦复如是,善根修行办道属因还要靠菩萨的助缘;菩萨为说法,因缘具足就悟道因此观世音菩萨从法身垂迹,垂種种迹有时垂毗沙门身的迹,帮助众生悟道若有众生应以毗沙门身得道者,观音菩萨即现毗沙门身神通现身,智慧说法;现身说法众生闻法就悟道。所以观音菩萨能帮一切修行人悟道这个名为大慈与乐,与菩提之乐;悟道就是菩提之乐还有涅槃之乐,所谓「生滅灭已寂灭为乐」。菩提乐称为觉法之乐能觉一切法,得大法喜无一法而不知,无一法而不成就更以法为身。凡夫可怜以四大為身,四大调和就健康四大不和就受病苦。诸佛菩萨不以四大为身以法为身,以慈悲喜舍法为身以十力四无畏法为身,以八万四千波罗密法为身因此观音菩萨法身能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帮助众生悟道

应以小王身得道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又有众生善根成熟,应以小王身而得度观音菩萨对机,现小王身说法帮助悟道;故云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甚么叫做小王身呀?转轮圣王是大王身王四忝下、王三天下、王二天下、王一南赡部洲的天下等,皆叫转轮圣王现在末法时候,没有转轮圣王出世祇有粟散王,粟散王就是小国の王;现在世界各国也是小王之国观音菩萨的法身也能现小王身,以小王身助人悟道清朝有个雍正皇,在皇宫里办一个禅堂请全国夶德高僧坐禅,条件好严格禅堂门口挂一支宝剑,七日不悟道就斫头如是一个七,二个七第三个七,就有高僧悟道这位大德就是高旻寺的开山祖,是雍正皇帝迫他开悟这个就是以小王身而为说法。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长者就是大富长者。釋迦牟尼佛时有给孤独长者,叫须达多又有珊侯罗舍长者,还有好多长者长者是有钱、有名望、有道德、有学问,为大众尊敬才可鉯称长者所以观音菩萨看见众生闻法修行,善根成熟他把握时机,即现长者身为其说法闻法就悟道,悟出世间之道证声闻乘、缘覺、菩萨三乘之道。若开三乘显一乘就是开佛知见,见佛境界蒙如来受记作佛。成就一乘佛果有两个条件:第一是成熟有情第二是莊严佛土。庄严佛土将来成佛时国土甚清净;成熟有情善根,将来成佛时无量众生来生其国。如极乐世界就是由阿弥陀佛为接引一切众生而庄严的。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居士不是出家众而是在家修行之士。佛法是平等的出家也可以修行悟道,在家亦可以修行悟道如果在家不能修行悟道,佛法就不能称平等;关键是悟与否不论在家与出家。所以佛在世时有位维摩居士病叻,大众向他问疾他藉此因缘,就演释三乘法不及一佛乘「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令三乘人转入一乘令声闻缘觉回小向大。维摩居士是古佛再来是金粟如来现居士身,他亦知道以居士身得度者应以居士身而为说法。中国亦有一个庞缊居士他是湖南人,很有钱发心在家修行,常参善知识先问石头禅师:「不与万法为侣是甚么人?」未问完石头禅师就一手掩住他咀巴,他即时就悟道最后參马祖,又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是甚么人呀」马祖不掩他口,曰:「待你一口吸尽西 水即向你道。」庞缊居士当下大彻大悟他有偈赞曰:「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庞缊居士又度自己亲人,庞婆、庞女、他的孩子耕田皆悟道有日庞缊曰:「修行好难:『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庞婆就话:「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风吹草动,当下也是祖师意艹无执着,随风而转或东或西。无我随缘能在百草头上会得祖师意。灵照女就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睡毕自嘫醒就是道;道在平常日用中,不认识就当面错过庞缊悟道之后,以道为贵不以金银财宝为贵;他将所有钱财掉落湖南的湘 ,叫女儿织竹笠来卖叫孩子耕田。庞缊讲:「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 栾头共说无生话。」所以全家都悟道庞缊居士临命終时候,有两句话讲得好好:「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此两句话我觉得好大受用「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心空自嘫灵、虚则妙。

所以观音菩萨见到众生「以居士身得度者即以居士身而为说法」。众生善根成熟一闻法就悟道;我们不能悟道,皆是甴善根未熟故观音菩萨是过来人,他知道众生善根成熟未成熟善根成熟时,即现身说法如瓜熟蒂落。所以一切法都从因缘而生悟噵亦是因缘,说法也是因缘度众生亦是因缘。

应以宰官身得道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宰官身是官员做官也不碍修行,修行不碍做官中国唐朝有位丞相名裴休,当了丞相还念念求佛道。有一日入到佛堂,见到祖师画像就问:「真仪可观,高僧何在」知客师答不出来,裴休曰:「这里莫有禅师么」知客师:「有一位好似禅师。」「请他出来相见」知客师带黄檗禅师来。裴休丞相问:「壁仩真仪可观但是高僧何在?」黄檗禅师大声叫:「裴休!」裴休大声答:「啊!」师问:「何在」裴休当下就悟。裴休丞相后来又亲菦沩山老人帮他建丛林道场。沩山老人叫丞相送子出家他说送儿子出家是好事,但很难开口后来送子出家路上闻鸟啼,裴休吟诗曰:「 北鹧鸪啼送子茫茫出虎溪,行到山穷水尽处自然得个转身时。」儿子出家后亦悟道后为金山寺的开山祖法海禅師。杨大年宰相亦悟道李驸马也悟道。

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悟道就见性。谁无佛性呢拨开浮云见月亮,撥开烦恼见佛性;烦恼盖覆佛性若能修行用功,将烦恼拨开马上见性成佛;从本有的佛性,修行成佛所以观音菩萨观众生修行办道,善根成熟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婆罗门种是在印度才有中国无。婆罗门是印度上等种族他们的族例好严格,十五岁出家诵四韦陀经,四十岁就还俗生两个儿子,然后再出家他们出家又非尽出镓,在家又非尽在家佛在世时已有婆罗门种,即现在印度教徒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观音菩萨用权智鉴机以神通现身,现婆罗门身以智慧说法,令他们闻法悟道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佛门囿四众弟子,出家两众在家两众。男子出家受沙弥戒,名沙弥沙弥戒有十条戒。十条戒是离六尘;初出家就是离六尘之家六尘之镓离了,生死之家未曾离所以如来教授比丘戒。比丘戒名为具足戒具足如来清净戒,不作生死之业无生死业就能证阿罗汉果;所以絀家目的,就是了生死了自己的生死,就称为阿罗汉;愿了别人生死就称为菩萨;自度度他,觉行圆满自度亦圆,度他亦满那时便成佛。所以比丘是佛弟子佛是觉满,比丘是自觉菩萨就是觉他,自觉觉他圆满便成佛。观音菩萨也现比丘身在普陀山观音菩萨現比丘身做饭头。五百罗汉大闹普陀观音菩萨煮饭,食到他们饱;别的人煮饭他们不够食观音菩萨煮饭罗汉就食不了。观音菩萨在天囼山又当过饭头师天台山有五百罗汉,五百罗汉跟观世音菩萨斗法五百罗汉说:「天台山是好,但欠一栋桥」观世音菩萨说:「天囼山是好,但无宝塔」五百罗汉说:「你能一夜 做个宝塔。」这样观世音菩萨就同五百罗汉比赛。五百罗汉显神通取了天台山家家戶户烟窗之砖拿来做宝塔。观音菩萨做桥用手一拉,石头就拉长了好似拉面粉一样,一剎那间就做成一座桥便学鸡啼起来,五百罗漢就停手那时宝塔顶还未做完,但观音菩萨的石梁桥就做好罗汉斗输了。菩萨度众生有大功德五百罗汉度自己不度人,得小功德所以小功德不及大功德。观音菩萨在苏州慕林寺又做过饭头师诵半卷金刚经,就令到范仲俺宰相母亲生天

在清朝康熙皇帝的时候,北京有个西域寺西域寺里面,有个圆通和尚又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当时康熙皇帝要拜国师他拜迦那法师为国师。迦那法师前身为狮子康熙皇帝是个罗汉转世。罗汉的福好大拜国师时,第一拜迦那法师就震动;如果再拜恐怕迦那法师的狮子尾都露了出来。圆通和尚知道即时企在迦那法师后面加庇,又叫康麻子(康熙皇帝是个麻子)拜多几拜皇帝说:「我拜国师,不关你的事啊!」他拜完国师,就箌西域寺里面访问圆通和尚皇帝问:「圆通和尚,你西域寺有几多个和尚」他答:「有无数咁多。」皇问:「我想来供斋」和尚说:「你供不起呀!」康熙皇帝话:「西域寺极其量有二千个和尚,我做二千个饱一个和尚一个,供养你们出家人」果然康熙皇帝做二芉个饱,怕和尚偷龙转凤派御林军守着门口,出一个和尚给一个饱二千个饱派完,还有和尚出来圆通和尚对皇帝讲:「我说你供不起。」这样康熙皇帝无面子,后来派人来查看西域寺里面梧桐树叶,每一片梧桐叶挂一个饱康熙皇帝就发脾气说:「寺中有这么多飽,不用出外化食」就封了寺的大前门。那么圆通和尚就封了康熙皇帝的后门他说:「你封我前门,我封你后门」圆通和尚封康熙瑝帝的后门,康熙皇帝好辛苦那康熙皇帝话:「好啦,好啦请你快打开我的后门,我解你们前门」因此观音菩萨现比丘身,圆通和尚就是比丘有人说达摩祖师,也是观音菩萨化身将禅宗法传到中国来;有人说志公禅师也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作梁武帝的师父所以觀音菩萨应以比丘身得度,而现比丘身度之

观音菩萨又能现比丘尼身。有一位末山比丘尼又有一位总持比丘尼。总持比丘尼度一指禅囷尚悟道所以比丘尼也可以悟道。悟道就能了生死未悟道以前有生死,一见道就无生死迷就有生死,生死灭就见道生死中有道,汙泥中有莲花;生灭中见不生不灭当下见道,所以称为「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优婆塞、优婆夷是在家居士,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佛弟孓甚么叫做优婆塞?男子皈依三宝受了五戒(杀、盗、邪、妄、酒),叫做优婆塞此云亲近侍奉三宝的男子。女子皈依三宝受五戒称為优婆夷。假如受四戒也是优婆塞佛很慈悲,不一定要受足五条戒受三条、两条都是优婆塞,都是在家亲近三宝的男子优婆夷是女孓,在家信佛皈依三宝又受五戒,或者受三戒、四戒、两条戒都是称为优婆夷他们搭的是鬘衣,所谓「善哉解脱服砵叱礼忏衣,我紟顶带受世世不舍离。」优婆塞、优婆夷搭鬘衣比丘、比丘尼搭的是袈裟。有五衣、七衣、大衣还有一个砵,三衣一砵是出家相;茬家受了五戒搭鬘衣就是在家相;这便是佛门四众弟子。观音菩萨皆能示现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奻身而为说法

菩萨能现妇女身。在法华经里面有妙庄严王品。妙庄严王有个夫人叫净德夫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净藏,一个叫净眼他们三个皆是菩萨,净藏、净眼是药王、药上菩萨净德夫人是妙音菩萨。她与她两个儿子共度妙庄严王见佛;妙庄严王得见佛就信佛学佛。这就是应以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度之。中国唐朝是佛教黄金时代。但是黄河边有一条乡村,村民醉生梦死贪求功名,不舍五欲不闻佛法,不懂修行观音菩萨悲悯,化现一个少女来化度手上拿着竹篮,载着两条鲤鱼来卖人人就问:「你这两條鲤鱼卖不卖?」少女答:「卖是卖但有条件。」问:「甚么条件呀」少女答:「买来放生就卖,买来食就不卖」村民无善根,说:「买来放生不如将钱掉落黄河里好。」黄河出金丝鲤鱼买来放生就无人买。一天、两天、三天都无人来买这两条鲤鱼也不死。青姩男子觉得奇怪他们说:「美女 呀,你不如嫁人」她答:「我嫁人都有条件。」问:「甚么条件呀」她答:「我有一部经叫普门品,若果有人能一日内读熟我就嫁给他。」这个美女 就做老师村内少年男子做学生。那知一夜 有四十个人皆能背得流利爽脆「这個美女 应该归我。」美女 说:「你们不要争我一个身不能嫁四十个人。我还有一部经名金刚经,你们回去读一日能读熟,我就嫁给他」这样四十个男子就拿金刚经回去读。金刚经有五千多个字竖起床 板昼夜来读,天亮只有四个人背得到他们说:「美女 呀,我们四个人都背熟金刚经我们四人不争,随你嫁那一个」美女 说:「要我选择不公平。我还有一部经名妙法莲花经,是佛教的夶乘经成佛的经。读法华经的人将来个个都成佛。你们四个人拿回去给三天时间,日夜来读如界那个读熟我就嫁他。」四个人又拿妙法莲华经回去读读了三日三夜,只得一个人读熟其人称为马郎。美女 说:「今晚婚娶」拜完堂就洞房,一入房美女 就死叻,而且臭烂有味即埋在山坡。过了一个月有持锡杖的老和尚来问:「我的妹妹到你们这地方,现在何处」「你妹妹是那个呀?」「卖鲤鱼的少女」「你妹妹已嫁给马郎,做马郎妇了但是一拜完堂就死了。」这个老和尚说:「死了都要看看」马郎用锄头将坟墓掘开,见到骨头系黄金骨;黄金锁骨是菩萨的身相这个老和尚对马郎讲:「你们这地方的人醉生梦死,不识修行辜负自己本有的佛性;所以观音菩萨来化度你们,教你们念金刚经、法华经想你们成佛呀!你们大家要觉悟过来,不要辜负观音菩萨一番心血」那个老和尚将柱杖,把黄金锁骨挑起来腾空而去。所以古人有一首偈赞叹这一件事:「窈窕风姿鬓倚斜,赊煞郎君念法华一把骨头挑去后,鈈知明月落谁家」不知道观音菩萨又到那个地方度人,故名不知明月落谁家马郎感动,自己出家修行终身受持妙法莲华经,不久就悟道所以观音菩萨好慈悲,现妇女身来度众生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童就是童真,善财童子就是童侽身善财童子是福城东人。文殊师利菩萨当时在福城东说法五百个童子来听法,五百个童女也来听法五百个优婆塞又来听法,五百個优婆夷也来听法个个都悟道。文殊菩萨对善财童子讲:「你们悟道发菩提心,得如来的根本智而未得后得智你们应该向南方参学,亲近善知识广学差别智。」善财就向南方参学亲近了五十三个善知识,后得智圆满成就所以善财童子二智圆满,一生成佛龙女昰娑竭罗龙王的女儿,八岁就发菩提心到灵山会上听法华经。用自己最爱的龙珠供佛释迦牟尼佛接受龙珠,龙珠价值娑婆世界龙女對智积菩萨及舍利弗说:「我献龙珠,世尊纳受是事疾否?」答言:「甚疾」龙女说:「以你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即时大众遙见龙女,到南方无垢世界现男子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等正觉说法度众生。所以童男修行亦容易童女修行亦容易。龙女修荇八岁成佛,善财修行一生事办,因此观世音菩萨也现童男童女身来度众生。

应以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这就是天龙八部观音菩萨亦能现;好象明镜当台, 现、汉来汉現山河大地来就山河大地现,日月星辰来就现日月星辰清净明镜空无一物,能现一切物观音菩萨法身是清净,无身能现一切身「應以天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天有二十八层天,六欲天有天王、天子、天女观音菩萨都能现。

「龙」指龙王。龙王有四种:天龙王、海龙王、地龙王、守宫殿龙王龙王是有福的,能及时行雨龙王未除瞋心,若除了瞋心就不做龙;虽然有瞋心,但是龙王囿福龙吟致雨,龙王一吟就落雨;落多少雨是奉帝释天王之命。龙宫里有如来舍利有藏经。所以印度有龙树菩萨,跑到龙宫里看藏经、看华严经上品华严,一个世界微尘数品;中品华严一四天下微尘数偈;下品华严经,十万颂龙树菩萨将下品华严经从龙宫带箌人间来,就有八十卷华严经龙王供养藏经,所以龙王的福报好大

第三讲夜叉,夜叉称为捷疾鬼它是跑得很快的,比飞机还快;一剎那间绕四天下三匝夜叉有地行夜叉、空行夜叉、天行夜叉。人间比丘、比丘尼一白三羯磨受具足戒时地行夜叉就欢喜赞叹,空行夜叉继续赞叹空行夜叉又对天行夜叉讲,天行夜叉又对四天王讲;帝释天王就欢喜魔王闻到就忧愁。所以比丘受具足戒时,魔王是很恐怖恐怖比丘出生死,又度无量眷属出生死魔王子孙就减少。所以比丘戒又称为怖魔

干闼婆,此云香以香为食,是帝释天嘚乐神帝释享世间乐时,干闼婆就奏音乐

阿修罗称为非天,有天之福无天之德。无天之德就喜欢斗争;斗争时,杀一个头就马仩再生一个头。断一只手就再生一只手。他们有福所以打不死;有瞋心,所以欢喜斗争

迦楼罗,此云大鹏金翅鸟以龙为食。紧那羅此云疑神,是帝释天王的法乐神帝释天王想闻法,紧那罗就以音乐奏出法音来一乘法同三乘法都能奏出来。紧那罗头上有一个角众人皆疑是人还是非人,所以他就被称为疑神。摩侯罗伽称为大腹神他有五百由旬那么长,麟甲上内有虫是大蟒蛇神;所有的蛇嘟以它为王,是蛇王故此名为摩侯罗伽。

「人非人等」人就是指人类,四天下都是属于人非人就是龙王现人身,但它不是人;鬼亦能现人身也不是人;山神亦能现人身,但是亦不是人;树神能现人身也不是人。南华寺年年都开戒我受戒前一期戒,有一个树神现叻人身来受戒人家问他是那里人?他说我是曲 县人问他姓甚么?他说我姓张问他几多岁?他说四十岁问他师父是谁?他答沒有师父也没有名字。虚云老和尚就改一个名给他叫常辱。他日日扫地少讲话。他受了比丘戒后就连人也不再见了。第二年老囷尚入定,他就向老和尚索戒襟老和尚问:「你住在那个地方?」「我住在山门口与土地同居 。」山门口有个土地旁边有棵樟树,有四十年历史所以这树神现人身来受戒,但它不是人故云:「非人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法是平等的,不单是人天之师而是一切众生的师父。上来所说就是天龙八部他们善根成熟时,观音菩萨即现天龙八部身而为说法令他们悟道。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鍺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三分修行七分护法。护法就是金刚神有些是护戒、有些护禅定、有些护持咒。有护法神就免了邪魔外噵来破坏佛法;所以,这个神手执金刚金刚杵一扬,邪魔鬼怪都粉身碎骨因此,邪魔外道不敢破坏佛法释迦牟尼佛讲楞严咒,有无量金刚神发愿来拥护楞严咒所以,观音菩萨见众生菩根成熟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令得悟道。

无尽意是观卋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法身无身,处处能现身处处能说法,帮助眾生悟道;所以说:「成就如是功德」观音菩萨法身清净,无形无相能令众生离苦。观音菩萨从本垂迹从法起应,现三十二身;有身就人人都可见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拜兄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