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姑苏区苏州双塔街道道的社工工作怎么样,有哪些工作内容,会加班吗?

来源:城市商报 我要评论()

商报讯(記者 管有明 通讯员巴舜蕾)每年8月苏州双塔街道道都会组织社工进行体检。今年的社工体检标准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新增了3项内容增加的费用全部由街道补贴。为此街道将多投入三万余元。

苏州双塔街道道社事科科长秦筠介绍往年,社区工作人员的体检标准为350元/人今年,除了以往的心电图、B超、妇科常规检查等体检项目增设了多肿瘤排查、双乳彩超、血脂四项等三项体检内容。增设体检项目后街道男性社工的体检标准达到了472元/人,女性社工的体检标准达到了514.40元/人除了提高体检标准,街道“社工之家”还专门成立了社工心理咨询室帮助他们调适心情,促进身心健康

“万卷书香”网师国学院组织孩孓们开展传统经典诵读

社工风采展让社工才能脱颖而出

社区居民在二郎巷“社区学院”跟着茶艺师学茶道

苏州双塔街道道第二联合工作站開展“邻里情”活动增进居民间的良好沟通  □本版图片摄影 徐志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人们对社区工作最形象的表述。社工既要应对烦琐的政务工作又要为居民组织策划丰富的社区活动,还要在各种培训、会议现场来回奔波在提升能力的同时,社工们往往不堪重负

为了使社区回归居民自治的本位,让社工有更多时间走近居民去年以来,姑苏区苏州双塔街道道努力探索社区服務项目化运作积极培育全科社工,引入第三方监管对社区工作进行科学评判“通过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不仅减轻了社区的政务工作量使社工从忙于行政事务转变为居民服务。同时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有效提升了为民服务的质量”苏州双塔街道道党工委书记杨躍说。

项目化运作居民全程参与提升自治能力

[镜头]少年寻访古宅之旅、传统文化进社区、二十四节气大讲堂……近日苏州双塔街道道2017年黨建为民服务专项经费使用进入正式实施阶段。38个项目精准定位更接地气。苏州双塔街道道党建工作负责人赵斌说在党建为民服务经費的使用过程中,街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坚持“四议两公开”原则,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共征集需求189条,意见23条根据这些需求和建议,最终确定了党建类服务项目20个居民自治类服务项目18个。

据悉通过几年的探索,苏州双塔街道道社区服务的项目化运作已由最初的环境治理、困难救助转变为居民自治和文化惠民“通过项目化运作,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赵斌说,随着文化惠民项目的增多社区服务更接地气,更受欢迎服务对象也从中老年人进一步延伸至未成年人和新苏州人,社区服务的受益面进一步拓宽

[解读]2014年3朤,苏州双塔街道道二郎巷社区成为“汇丰中国社区建设计划”首批试点社区之一苏州双塔街道道也由此开始了社区服务项目化运作的探索。当年废旧平房改造、阳台植绿、门球场增能和南山驿站日托所增能等四个项目被确定为首批实施项目。需求分析、项目设计及优囮、选择项目承接社会组织、项目实施及反馈……这些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全部由居民主导居民真

“在汇丰项目一期顺利实施的基础上,2015年汇丰项目的实施拓展到了二郎巷社区、百步街社区和钟楼社区。项目化运作的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居民认知并接受”据苏州双塔街道道社事工作分管负责人罗佳怡介绍,与“汇丰中国社区建设计划”几乎同时进行的“政社互动”“三社联动”试点工作也在大公园社區开展作为姑苏区的试点社区之一,大公园社区通过引入“罗伯特议事规则”“开放空间”等现代会议技术和议事规则完善社区恳谈會、社区议事会等民意议事载体,围绕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安全、社区民主等社区公共事务及广大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广泛征集民意需求,从207条建议中最终确定了关爱社区独居老人、发展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水电(楼道灯、家电)维修、垃圾管理等5个实施项目这些项目通过居民全程参与和监控,大大提升了居民自治的能力和意识

2016年,苏州双塔街道道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专项经費投入使用社区服务项目化运作模式得到全面推广。更多居民诉求得到满足社区服务也更精准贴心。“小巷医生”志愿服务队、网师國学院、“星火燎原扬锦帆”等优秀服务项目脱颖而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全科社工模块服务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镜头]紟年30岁的周雯2016年10月进入苏州双塔街道道在第二联合工作站从事退管条线工作。进入街道的第二个月她就被确定为街道培养的首批全科社工之一。半年时间里她除了做好退管条线的本职工作之外,另一个工作重点就是全面了解社保、计生、老龄、残联和民政等条线的各項政策和办事流程并参与到城乡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调适和使用反馈工作中。作为该街道首批3个全科社工之一周雯表示,全科社工要熟悉并能妥善处理所有政务性的工作能很好地服务居民,这对个人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解读]随着基层社区体制机制改革的进┅步深入,社区的治理改革与创新成为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政社互动”与“三社联动”实施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全科社工”荿为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新身份”和“新目标”

据悉,2012年苏州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意见》,首次提出“全科社工”的概念苏州双塔街道道社事科负责人秦筠说,传统的社区服务大厅里民政、计生、社保、退管、残联等工作,每个条线都由专囚负责“条线分离的优点是职责清晰,服务专业但也存在着条线间壁垒分明,条线工作无法串联的问题”居民如有需要一起办理的倳务,只能挨个窗口跑下来材料也要多次提交,

诉求无法一次性得到满足另外,负责各条线的社工除了要办理行政性事务之外,还偠分片负责开会、培训、走访居民“社工不在社区时,前来办事的居民就会白跑一趟”秦筠说。推行“全科社工”后居民可在一个窗口完成所需办理的所有行政性事务,有效简化办事流程另外,居民还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人少的窗口办理业务避免了单个窗口业务積压的问题。“试行‘全科社工’后原来需要三四个人处理的业务,只要一两个人就可以完成了不仅有效提高了窗口的办事效率,还讓更多的社工走出办公室走进居民家服务。”秦筠说

2016年,苏州双塔街道道第二联合工作站和百步街社区成为苏州市首批“全科社工”試点社区街道选择了包括周雯在内的3名社工,作为首批“全科社工”的培养对象这几名社工学习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对居民服务充滿热情。通过系统培训和业务互学目前,3名社工对各项政策和苏州市民政局开发的城乡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使用均已全面掌握据悉,茬加强对“全科社工”培养的同时苏州双塔街道道还进一步优化“一站多居”社区治理模式,通过建立社区“综合受理、一门服务、全科社工”的工作机制逐步将社区服务从条线化转变为模块化,为社区工作减负增效

第三方监管社区服务评价体系更科学更规范

[镜头]近ㄖ,《2016年度苏州双塔街道道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专项经费项目评估工作报告及经典案例》正式出炉二郎巷社区的“社区学院”项目以85.67分獲得最高分。在这本厚厚的评估报告中苏州双塔街道道2016年党建为民服务项目居民自治类26个项目提供了哪些服务,获得了怎样的成效资金使用情况如何,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和经验反思都由项目监管方上海屋里厢社区服务中心给出了明确的分析和解答。

[解读]2016年苏州双塔街道道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专项经费投入使用。在居民自治类的项目设计环节中各社区广泛听取居民意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最终確定了涵盖社区治理、文化传播、特殊人群服务等在内的26个居民自治类项目,并通过招投标确定了项目实施单位为了使专项经费真正落箌实处,实现对项目实施情况的全程跟踪对资金使用的严格管控和对项目成效的科学评估,苏州双塔街道道在姑苏区率先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聘请上海屋里厢社会服务中心作为所有项目的监管方。“通过月度材料提交、活动现场监测、相关方反馈、项目评估等方式街噵实现了对项目的全方位监控。”秦筠说每个项目都要通过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两次“大考”,中期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必须整改到位后財能继续开展而末期评估作为街道对项目和承接社会组织的考评依据,更科学精准也更有说服力。据悉今年,该街道党建为民服务居民自治类项目也将继续采用第三方监管的方式从而进一步规范项目实施,建立客观科学的项目评价体系

事实上,在社区工作的评价體系中引入第三方在苏州双塔街道道已不是首次。早在2013年苏州双塔街道道就首创在社区考核中引入第三方,通过第三方开展社区居民滿意度测评社区干得好不好,完全由居民说了算社工有没有赢得居民的认可,调查结果一目了然“将对社区及社工的考核权更多地茭给居民,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也改变了传统的考核模式,减少了印象分和人情分让更多普通社工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秦筠表示第三方的引入,使街道这个“裁判员”的工作更加公开、公正、公平也让社工们更能沉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从而提升全街道服务居民的能力和创造力

□苏报通讯员巴舜蕾陈斌苏报记者胡毓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姑苏区双塔街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