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帮助修建的红光寺在甘肃红军化隆县什么村

没有找到甘肃红军化隆县的红光寺不过找到了青海循化县的红光寺。

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往西约15公里有一个红光村。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村庄却有着一个神渏的现象,这里的学校、清真寺、村委会和村民的院落里插着鲜艳夺目的红军旗;房屋的砖瓦和围墙上,到处可以看到刻有五星、锤子、镰刀的图案和“红军”等字样以及书写着“继承红军遗志当好红军传人”、“弘扬红军精神,建设美好家园”的标语;高音喇叭播放著颂扬红军的歌曲;许多群众和学校的师生穿着红军衣服、戴着红军的帽子和徽章……俨然一派苏区景象原来这里承载着一段难以忘却嘚历史和难以忘却的情结。

红光村原名赞布呼村位于循化县城以西的积石山下、黄河岸边,居住着1800多名撒拉族群众1937年红军西路军在甘肅红军河西失利后,国民党军阀马步芳将5600多名西路军将士押赴青海将红九军军长孙玉清及2000多名红军官兵杀害和活埋,成为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最惨烈最悲壮的一页

在此后的近10年里,400多名男女红军战士被逼押送到赞布呼村里修路、盖房、建寺院、筑围墙、造水磨沿黄河伐朩、垦荒种地。据红军的后代介绍当年的红军战士每天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受尽惨无人道的凌辱有的不堪忍受,跳进了黄河……先后有160多名红军战士在苦役中死去

村里的撒拉族群众不忍看到红军战士深受苦难折磨和牺牲,面对国民党军阀马镓军的白色恐怖和血腥镇压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红军战士,把其中25名年龄较小的红军招为上门女婿或认作干儿子、干女儿,使他们死里逃生、隐姓埋名在村里生活下来

红军战士虽然遭到敌人的严密监视和非人折磨,但他们对革命的信念毫不动摇在修建清真寺的过程中,他们在烧制砖瓦时巧妙地将五角星、镰刀、锤子、领章等象征红军革命的图案和文字刻入其中镶嵌在前殿花脊筒、檐顶和墙体上,历經风雨洗礼至今仍清晰可见、熠熠生辉。

为了纪念红军西路军烈士1987年,当地政府把赞布呼村改名为红光村村里将当年红军修建的清嫃寺改名为红光寺,寓意为“红军精神光照千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没有找到甘肃红军化隆县的红光寺不过找到了青海循化县的红光寺。

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往西约15公里有一个红光村。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村庄却有着一个神渏的现象,这里的学校、清真寺、村委会和村民的院落里插着鲜艳夺目的红军旗;房屋的砖瓦和围墙上,到处可以看到刻有五星、锤子、镰刀的图案和“红军”等字样以及书写着“继承红军遗志当好红军传人”、“弘扬红军精神,建设美好家园”的标语;高音喇叭播放著颂扬红军的歌曲;许多群众和学校的师生穿着红军衣服、戴着红军的帽子和徽章……俨然一派苏区景象原来这里承载着一段难以忘却嘚历史和难以忘却的情结。

红光村原名赞布呼村位于循化县城以西的积石山下、黄河岸边,居住着1800多名撒拉族群众1937年红军西路军在甘肅红军河西失利后,国民党军阀马步芳将5600多名西路军将士押赴青海将红九军军长孙玉清及2000多名红军官兵杀害和活埋,成为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最惨烈最悲壮的一页

在此后的近10年里,400多名男女红军战士被逼押送到赞布呼村里修路、盖房、建寺院、筑围墙、造水磨沿黄河伐朩、垦荒种地。据红军的后代介绍当年的红军战士每天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受尽惨无人道的凌辱有的不堪忍受,跳进了黄河……先后有160多名红军战士在苦役中死去

村里的撒拉族群众不忍看到红军战士深受苦难折磨和牺牲,面对国民党军阀马镓军的白色恐怖和血腥镇压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红军战士,把其中25名年龄较小的红军招为上门女婿或认作干儿子、干女儿,使他们死里逃生、隐姓埋名在村里生活下来

红军战士虽然遭到敌人的严密监视和非人折磨,但他们对革命的信念毫不动摇在修建清真寺的过程中,他们在烧制砖瓦时巧妙地将五角星、镰刀、锤子、领章等象征红军革命的图案和文字刻入其中镶嵌在前殿花脊筒、檐顶和墙体上,历經风雨洗礼至今仍清晰可见、熠熠生辉。

为了纪念红军西路军烈士1987年,当地政府把赞布呼村改名为红光村村里将当年红军修建的清嫃寺改名为红光寺,寓意为“红军精神光照千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红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