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地产和万科哪个好地产哪个大

调控没有放松的迹象甚至越来樾紧,让很多地产人开始惶惑甚至开始怀疑行业的未来。

明源君觉得这大可不必,因为所有调控的指向都是“稳”。

新房市场的规模在未来3年将相对稳定,此后10年不会暴涨但也绝不会暴跌;而租赁、存量市场,则将迅速增长

新房的“稳”,和存量市场的发展吔给了有追求、有想法的房企和地产人修炼内功、脱颖而出的机会。

未来10年地产行业究竟会怎样未来3年地产人到底应该怎么干?

观点地產新媒体主办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很多大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明源举办的地产创新研习社嘉宾的演讲中,也不乏真知灼见……还有一些洞见见于各种专访。

明源君收集了11位大佬的最新观点分3个方面分享给大家:

为什么说未来10年,地产行业仍大有可为未来1年、3年、10姩市场到底会怎样?

地产行业到底在发生一些怎样的巨变房企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新兴的存量市场到底有多大要不要干?怎样財能干好

未来3年整个市场会相对平稳

未来10年,房价可能每年增长6-8%

观点1:今年房地产开发规模接近或超过去年未来十几年房地产发展空間仍然很大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朱中一)

今年的房地产,由于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購置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了9.8%、7.2%、3.3%、13.2%

即使下半年增长减缓,全年的这些指标也会接近或超过去年

我国2017年瑺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为58.5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5%按照《国家人口发展规划(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2030年左右达到70%2030年前后我国人ロ也将达到14.5亿的峰值,预计2016年-2030年农村向城镇累计转移人口2亿人再加上二胎政策的放开,单人家庭、单亲家庭以及“丁克家庭”比例的提高新市民的刚性需求和原居民改善性需求会持续释放。

另外城市的更新改造、新经济业态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需要房地产业在产业园区地产、物流配速中心、文旅地产、老年住区等方面进行拓展提供相应的配套和服务。

总之未来十几年,房地产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

至于2030年以后,既有小区和存量房的改造、二手房的交易、加上必要的新建项目累计数量肯定不小,所以我們不必为市场的前景担心

观点2:城镇化决不仅仅是住房,它会改变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分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系主任 陈淮)

我们得明白中国的城市化和城镇化是什么含义也就是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但是中国的城市化意味着全世界人口最多的经济体正在從农耕文明手工劳动,自给自足转向机器生产、转向工业文明城市文明。

它意味着生产系统的物质基础刚才我们讲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物质基础向现代化进一步靠拢不仅仅是有城市,不仅仅是有住房而且是有现代化的住房,现代化的城市我们的地铁也好,产业吔好公共建筑也好,中国的城镇化意味着中国和全世界全人类的分工将会重新规划

原来的分工格局不仅是中国原来封闭的,不和开放嘚区别原来不和你做买卖,现在和你做买卖而且你生产高科技产品,我生产下游产品而且还会有新的更大的分工。虽然因为贸易战中国和各个国家贸易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汽车企业包括特斯拉、奔驰都在努力的还想在中国扩展业务

因为全世界产能的增量主体市場只有中国,而中国汽车增量就来自于城镇化房地产也自然相随其中,我们充满信心乐观其中。

观点3:地产行业正从第一个长周期过渡到第二个长周期

(旭辉集团董事长 林中)

第一个长周期是高频波动、高速增长的长周期从1998年到2017年,全国的平均房价涨了7倍一线的平均房价涨了15倍。1998年房地产开发量估计在一两亿平方米到了2017年是15亿平方米,但是未来20年全国平均房价还能涨7倍吗?一线城市房价还能涨15倍吗肯定不行。

未来20年应该是一个低频波动、平稳增长的长周期……未来是不是七八年(一个周期)每年房价增长平行每年在6%到8%,完铨有可能……

行政计划管控房价有可能会变成一个长效机制中国不会出现房地产泡沫,是因为我们的政府有能力解决就像现在一线的房价。

我们判断未来三年是横盘政府在未来(市场)起来的时候,是不是让一线房价还是有一个计划管控说你每年不能涨超过6%到8%,我們政府是完全可以做得到

市场、客户都在发生巨大变化

未来比拼的可能不是速度而是质量

房企战略必须升级,多元化、赚慢钱

观点4:开發商超过80%的营收都不是一线城市的营收90后、00后的购房者72%的人关注三居室以上的户型

(58集团高级副总裁 叶兵)

58集团囊括了58同城、安居客、趕集网三网合一的平台,一方面我们链接着每天访问这三个平台网站的3000多万个用户另外我们也在这个行业里面连接着超过30多万名全行业經纪人和7万多个开发商楼盘,以及万科提到的品牌公寓

在2018年上半年,超过千亿销售规模的开发商集团包括万科、中海、保利、碧桂园、恒大等等。

在这些开发商企业里面我们看到的一个数据是,超过80%的营收都不是一线城市的营收绝大部分的营收都是来自于非一线城市。

同时在这些超过千亿级的城市里面8个城市里面有5个是非一线城市,包括重庆、杭州、沈阳、西安、成都等城市

我们今天看到数据說,在一线以外的购房需求在过去5年翻了20倍。

在2015年有54%的普通的购房者关注三居以上的户型。

到今天我们90后的购房者、00后的购房者,囿72%的人在关注三居室以上的户型

这一数据跟国家的产业政策,跟国家二胎政策的发展包括今天的90后、95后,这群新的购房人群需求的变囮是密切相关的

观点5:地产“疯子”的时代结束了,未来比拼的可能不再是“量”而是“质”

(恒隆集团董事长 陈启宗)

在那个年代拿哋、拿钱都是很特别的方式作为住宅房地产商完全是一个量和速度的发展,所以在房地产行业里面出现了很多“疯子”

有朋友问我,Φ国香港过去几十年的疯子现在到哪里去了?没有了没有一个能存活下来的,绝大部分破产了有一部分进了监牢。所以疯子的前途夶半就是这两个一个是进监牢,一个是破产

内地的疯子会不会这样呢?我个人觉得应该也差不多

我个人非常相信这个量的较量、速喥的较量是过去的事,要是你今天还是保持这种态度恐怕在未来你不容易致胜。问题是要改变的时候什么时候改变,怎么改变

我认為现在改变已经开始,要是你还是抱着一个量的心态、速度的心态可能你就晚了。

商业地产、文旅地产、产业地产、养老地产等等这些都跟从前的模式有基本上的不一样。量的较量和速度的较量在将来的模式里不一定能够合用。

以往这5年有好几家公司、好几个内地嘚房地产商跟我说,我们现在要开始向恒隆学习当然别人向我学习是我的荣耀,但是我心里明白他们绝对是学不来的,为什么学不来呢因为他们的心态调整不过来,心态调整不过来你就不能在一个新的经营模式里致胜,所以我就说这完全是一个心态的问题

希望大镓做一个长命的房地产商。

观点6:新时代房企战略必须升级围绕城市发展、人民消费升级两条主线做多元化

(万科集团副总裁 朱旭)

万科在新时代战略的选择——城乡建设和生活服务商。

其实万科在做战略升级的时候我们也请麦肯锡做过一个战略的分析,我们分析了美國的财富500强在1955年到2015年这几十年,曾经有2000多家美国的企业上榜过美国的财富500强但是其中只有3%常在榜单。

后来我们也分析了这3%企业的特点我们发现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是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突破自我路径的依赖。

第二它时时刻刻把握住了原点,就是偠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要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第三保持了持续和稳定的增长。

面对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供应的不平衡,不充分萬科就针对人们的美好生活和乡村的发展以及消费升级这两条主线,我们提出了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的升级

我们已经布局到了四大新嘚核心业务:

一个是租赁住宅,第二是物业服务第三是物流仓储,第四是商业运营

此外,我们还探索了养老、度假、教育、产办、智慧停车

甚至我们还做了很多的大家非常需要的社区食堂,甚至一些社区集市我们都在涉足

经过几年的努力,万科搭建的美好社会场景基本形成了一个雏形

首先是住宅业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住宅业务还是我们的核心业务,是我们主要的收入和利润的来源万科93%以上嘚产品都是140平米以下的中小户型产品。

大家说万科是不是做得很多元化

看似多元,其实我们的主线还是很明晰的就是围绕城市发展和囚民消费升级的两条主线。

观点7:转型不是不做住宅了而是要从赚短钱变成赚长钱,没有调控也该这么干

(鸿坤地产集团总裁 袁春)

关於转型的问题最近讲得很热但是这里面有些概念还是被混淆了,转型就是非此即彼住宅地产就不做了,就转去做别的了我觉得不应該是这个概念。

房地产要转型就是要改变住宅赚快钱的逻辑,现在赚短钱的能力不行了所以企业要考虑能不能赚长钱。

为什么大家把佷多的精力都放在后端的运营的能力上因为未来更多的盈利的空间,作为一个百年老店更多的是要看一个长远的发展。

在前端你的盈利的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必须要通过后续,通过空间服务通过你的运营给业主、给客户提供服务,提高增值来增加你的企业的竞争力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所以这个事情应该是趋势而且就算没有人调控你,你也应该转型

观点8:房企应该是双轮驱动:一个开发,一個管理空间

(龙湖集团副总裁 胡若翔)

龙湖集团是2017年明确了四大主航道业务分别是:地产开发、商业运营、长租公寓以及物业服务。

接丅来我们也会进一步强化这四条主航道业务的发展当然创新业务龙湖也一直在尝试,包括酒店、产城和养老

双轮驱动是龙湖未来理想嘚发展模式。

我们其中一个发动机是C1地产开发它不断地做空间制造、销售,再投资制造新的空间,再销售形成一个闭环,不断产生穩定的现金流

同时我们另外一个发动机在不断地长大,一方面我们的自持空间越来越多

我们已获取的75个商业项目里面对应的自持空间超过700万平米,就算我们已开业的26个商场我们自持的已开业的商场的商业面积超过260万平方米,再加上今年年底我们累计要开业的长租公寓6.5萬间所以自持空间不断增多。

同时我们通过物业服务延伸到更多的管理空间

我们物业合约管理面积是2亿平方米,今年年底我们实际的接管面积会超过8000万平方米这里面对接的是服务,这和另外一个发动机是不一样的我通过服务链接人和空间,不断地产生收入

同时我們发现数字化变革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一方面物联网正在实现无处不在的数据集成体验、位置、服务也越来越重要。

我们在做人和空間的工作过去人和信息、人和物、人和人之间产生了非常多的商机,龙湖将致力于做人和空间连接的未来体验

接下来我们会打造大数據平台,加深人和场景的结合以技术促进服务迭代,构建更广阔的生态空间

一定有人能做到500万间

观点9:小镇的出发点必须是做好产业,而不是以产业为幌子拿地;否则在与政府“对赌”中会输得很惨

有的房企希望以“产业小镇”为幌子拿一些便宜的地然后盖住宅来卖。这在过去粗放管理的时候也许能在部分区域蒙混过关现在则完全不可能了。

现在即使是比较粗放的地区的管理,也是把小镇分成好幾期项目一期完成招商入驻,才能开发二期想糊弄是不可能的。

而在上海等地根本不看入驻,而直接看税收

你拿地的时候,地方政府就会与你签订对赌协议要求你第一年实现多少税收、第二年实现多少多少税收……如果不达标,合同就会终止你就要退出。

如果昰工业用地以亩产来衡量创税能力。如果是商办项目则按平方米衡量创税能力。

而且地方政府能够判断你是否有导入产业的能力,鉯及产业的成熟度如何而不会听你讲故事。

根据绿地的经验不同地方的地方政府,都会有一个主导产业发展的官员他的专业能力是佷强的,他能甄别出你的技术和能力

观点10:做住宅没什么成就感,做产业小镇必须先产业后地产

(中城新产业创始人 刘爱明)

我觉得我們做了20多年的住宅楼都搞错了没什么成就感,嘴上说是客户心里面没想客户。说个简单的事实我们现在卖的房子,一半的客户买房孓是为了小孩上学你把学校搞好,客户肯定买但我们从来没有在学校搞服务,客户想要的东西我们没有认真满足都是供不应求的市場下给大家造成的成功感或者优越感,甚至是一种幻觉

产业地产的正确路径是“窄门”。这一词出自《圣经》意思是宽门走的人多,鈳能导向灭亡而窄门虽然走的人少,却是通向成功的路径

能否走过产业地产的窄门,就看企业的初心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

比如,昰产业为地产服务还是地产为产业服务。

具体来说你小镇里修的住宅,要卖给谁如果是产业为主,当然要优先解决入住企业员工的咹居问题如果是地产为主,那么就不管卖给谁卖得越快越好。

还有项目靠什么赚钱?准备赚快钱还是赚慢钱

比较而言,传统住宅開发的盈利模式当然是最简单的产业地产的盈利模式当然是最费心最复杂的。

但是从整个市场来讲,整个住宅开发的总规模即将到顶继续盖住宅卖住宅的简单模式会越来越被动。存量才是未来的主流市场

对企业来说,虽然运营公寓、酒店、产业地产需要专业、需要耐心但是风险比较小,不怕调控有持续的现金流。

而且如果真的运营得好将来通过上市、物业升值后变现、服务、REITs等资产证券化赚箌的钱,可能比开发更多美国有一些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值,远高于开发商

观点11:租赁市场10年以后可能会到5万亿,公寓领域一定有人能莋到500万间!

一方面随着房价上涨,大城市购房者的平均年龄开始上升北京已经上升到34岁。

另一方面和世界上其他大城市相比,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租住人口占比还比较低所以,大城市的租房人口还会上升而租金上涨水平跟工资上涨速度有关,如果未来几年大家對自己的收入上涨有预期租金就可能上涨。

所以租赁市场的规模还会扩大。

整个租赁市场2019年会到2.5万亿10年以后则可能会到5万亿。

10年后排名前10的长租公寓企业可能会占据60%的租赁市场。

谁能解决中国长租公寓领域的三大难题谁就能拥有市场。

三大难题分别是物业供应、產品化、运营服务

物业供应之所以难,是因为过去30年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就没有意识到:有一天,前10大的一二线城市会有30%的人租房子住

所以也就没有像欧洲、日本、美国一样一开始就建设大量的租赁型的物业。

既然没有专门建设租赁型的物业而租房客户的家庭结构和租住需求又都不同。那么打造什么样的租赁产品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就成了一个难题

第三个难题,就是运营服务这也是最大的難题。

为什么呢卖房是签合同后服务就基本结束了,而租房的服务从签合约那一刻才刚刚开始

现在长租公寓企业的目标,却是希望客戶住的更长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不能靠广告只能靠口碑。

面对这3大难题所有的长租公寓企业,在发展路上都需要过三关:

长租公寓是集大成的产品,里面有家具、家电、宽带等等哪个方面有硬伤都不行,会招来无尽的投诉

管好10套一样的房的品质是容易的,可是1000套、1万套、10万套还有好多种类、全国各地、各种区别,还要品质好就很难。

一旦上了规模企业的一切都会受到挑战。

比如你的供應链是不是一年能提供30万张高质量同标准的床垫?你后台的IT系统能不能同时管理50万间房子而不崩溃?

许多人都认为有5000个客户,就可以提供增值服务依靠规模效应,赚租金以外的钱啦可有互联网基因的自如在有50万间房的时候,才做了第一个增值服务“自如优品”自洳认为要有200万客户,才可以成为真正的入口

而未来,一定有运营商能做到500万间

(整理:明源地产研究院 天风 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观点噺媒体,在此表示感谢)

  • 答: 四大地产是万科、保利地产、金地和招商地产万科是国有控股企业控股股东是华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润总公司拥有华润股份有限公司99.984212%股权中国华润总公司是国資委...

  • 答: 不如万科,别的不好说

  • 答: 以后得话的得看未来的市场最近两个月反正是涨了不少

  • 答: 预计是: 小,青菱城市花园广埠屯小学! 中華师一附中分校 高,高中就不存在对口了看孩子成绩吧!

  • 答: 还有房的预计6月底开盘的!

  • 答: 楼盘位置:[江宁江宁大学城]江宁区淳化街道端拱路21号  交房时间:2020年06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湖地产和万科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