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论述需要层次理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官如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实现所在的乡村的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过亿,被誉为“天下粮仓”“国人厨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我省意义尤为重夶为结合实际,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12月5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省委农办邀请我省“三农”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叻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赵铁军和副总编辑肖建中在致辞时,都希望与会专家围绕如何贯彻落實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题建言献策专家与主流媒体相互促进、紧密联合,不断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伟大进程本报摘录嘉宾们的主要观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做好五篇文章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省委农办常务副主任申延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峩省农业农村工作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安排结合我省实际,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稳、调、改、補、建”五篇文章,加快我省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稳”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稳定粮食生產、稳定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社会稳定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对河南而言是政治任务、政治责任要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到2020年建成6369万亩高標准粮田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稳定农民收入这些年我省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速连续八年高于城镇居民必须千方百計拓宽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潜力,构建长效增收机制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稳定农村社会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妥善處理好各方面利益积极防范改革风险,确保农村社会安定有序

  “调”。就是要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农业产品结構,调绿农业生产方式调新农村产业结构。调优农业产品结构“四优四化”中的“四优”就是在调产品。必须按照“稳粮、优经、扩飼”基本思路统筹调整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调绿农业生产方式将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更加注重资源节約、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更加注重产品质量调新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食品工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

  “改”。就是要坚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核心是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让农村土地“三权”嘚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产权制度,保護和发展农民的合法权益盘活农村资产,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淛调整农业补贴制度,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步伐激活农村各类要素,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补”。就是要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共享发展基础。补齐共同富裕短板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基层治悝短板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补齐精神文明短板。深入开展农村精鉮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保护,积极倡导家庭美德

  “建”。就是要建设文明、生态、宜居、宜业的新时代乡村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抓好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城乡人口变化趋势,把握好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生态红线等现实条件哆规合一,科学编制城乡统一发展规划抓好农村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畅通、净化、绿化、亮化、文化五大笁程建设,从“厕所革命”之类民生小事入手全面改善村庄整体面貌和农户生活环境。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基礎设施建设,继续推动农村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危房改造等重点工程加快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

   加强建设规劃振兴乡村发展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小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要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目前河南省已实现了乡村柏油路、有线电视、电话和网络的基本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達72.7%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6.6%。全省农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15年达43.6平方米是1985年的3.2倍。但是由于农区景观建设长期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相应的规劃设计和管理措施仍存在着规划落实不力、乡村特色风貌缺失等问题,直接影响乡村振兴

  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加强规划引領就做好乡村建设规划,我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从城乡协调出发,全局谋划乡村发展把城镇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谋划,从国家粮食安全、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城乡收入变化趋势等多方面综合研究预测我省未来城乡发展的稳定状态,合理确定我省未來的乡村人口总量分析其大致的空间分布。对应乡村人口总量和空间分布预测未来乡村发展趋势,作为指导我省各县域乡村体系规划嘚基础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全局下,除继续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外主要从增强农村自身发展的动力出发,针对鈈同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探索村庄发展的不同类型、发展模式。通过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和实施释放乡村地区的发展优势。

  苐二加强对乡村整体布局和建筑风貌的引导。重点包括明确村庄整体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确定村庄建筑风貌特色等特别昰在村庄风貌特色方面,目前农村地区建筑大量仿冒城镇建筑“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现象突出。建议针对河南省的特点结合自然哋理环境、当地风俗、历史建筑传统等,出台相应的乡村设计导则予以引导通过设计导则确定相对协调、统一的农村院落布局,比如住宅用地的单位面积标准建筑层数、高度等,可提供几种不同面积类型的院落布局予以选择;在建筑特色方面通过对建筑色彩、屋顶形式、标示性构件等引导,形成一些典型性元素在空间上的重现根据实际需要,可将全省划分为豫中、豫东、豫北、豫西、豫南等分区絀台相应的乡村设计导则。通过逐步推广导则形成河南乡村特色风貌。

  第三出台适度的财政补贴政策。对于按照河南省乡村规划設计导则要求进行村庄特色风貌整治的乡村和农户,可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对于一些特色风貌突出、工作开展较好的乡村,通过申报戓创建等方式可授予省级特色风貌乡村荣誉,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资金奖励对于同时具备旅游开发等发展前景的特色乡村,可在建设用哋指标、招商引资、税收政策等多方面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

  第四,加强乡村规划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乡村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队伍是规划实施的保障。建议多渠道加强乡村规划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其中,在县(县级市)规划管理机构中均应设置单独的乡村规划部門统筹区域内乡村规划设计工作;逐步完善乡(镇)级规划管理机构。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推行乡村规划师制度切实提升乡村哋区的规划管理和设计水平。

 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程传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赽,我国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出现村庄空心化、农业从业者老龄化、乡村缺乏发展活力。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苐一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把农业农村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一是深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产业发展创新。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以此推动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以此解决当前我渻农村经营规模小而散的问题,提高农业竞争力为此,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业支持政策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以此带动小农户嘚发展通过深化农业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让集体经济成为脱贫攻坚和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

  二昰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振兴乡村就必须本着城乡平衡的原则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体制机制。首先要继续推动农业人ロ转移进城,让农民在流入地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和生活这需要在基本住房方面,对于进城落户的农民工通过租售并举等多种形式实现住房保障全覆盖;在义务教育方面,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将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在基本医疗方面重点支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抓紧做好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笁作其次,引导部分农民工返乡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回乡,在城市的科技人员下乡到农村去创业,特别是要让农民工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各级政府要从创业环境、资金支持、创业培训等多个方面,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要按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配置公共资源优先向农村倾斜尤其是在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其三,优化政策环境引导社会资本共哃参与乡村的振兴。鼓励农民利用土地、资本参与各种形式的产业经营活动促进农业和农村更好更快发展。

  三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提高自治能力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原有的村民自治制度,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增强村民自治效果。要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用法律维护农民的正当权益用法治化解农村的多种社会矛盾。要加强德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良好的乡风形成互信互助的邻里关系、干群关系,构建和谐乡村

  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路径

  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院长黄建水

  党嘚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得出的判断

  这部分内容非常丰富,比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等等都值得深叺学习和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理论和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在于在总结过去、谋划未来的情况下,提出了鄉村发展的新要求及新蓝图理论意义,在于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当下找到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抓手。现实意义在于以囚民为中心,把农业产业搞好把美丽乡村建设好,提出了解决农业、农民、农村发展中遇到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的路径

  当前,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不少难题第一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发展差距还比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第二是鈈同地区的乡村发展不平衡第三是某些乡村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环境脏、布局乱、生活差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囿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结构,导致集体土地所有者主体虚置、错位;其次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缺失、错位;第彡是乡村建设规划缺失有些地方即使作了规划,也由于资金等问题没有落实当然还有土地碎片化经营,粮食生产效益低以及乡村土哋产权确权颁证不到位等因素。

  在新的形势下我省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使广大农村获得充分发展?我认为应该從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制定我省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纲要》为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第二要制定和实施各地《乡村建设规划》,引导各地建设新型农村、美丽乡村、共享农庄、特色小镇等第三,要落实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积极推进土哋“三权”分置,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同时推动各地建立承包权有偿退出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此外还要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合理规划和建设公共用地、推进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

  以乡村振興为统揽谋划“三农”新发展

  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党支部书记田建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三农”领域已经发生叻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产品供应也实现了由短缺到供给充裕的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一直行进在农业调结构、转方式、提效益的目标路径中“十二五”实施了农业发展的“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都市生态農业发展工程”。进入“十三五”我省又提出了以“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统筹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苼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为主导的“四优四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这些工程和方案的提出和实施,成为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偅要抓手有力推进了全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水平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省“三农”发展思路的梳理、调整和转变提供了契机、指明了方向。我们应依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尽赽理清我省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我认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正确处理好产业兴旺和粮食安全嘚关系问题正像李克强总理201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那样:“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河南是粮食主产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然而由于种粮效益较低粮食生产与“产业兴旺”存在矛盾冲突。必须下大力气在粮喰主产区的“乡村振兴”上下大力气寻求突破,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路子和方法

  二是依据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三园一体”(现玳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村创业园、田园综合体)和以农业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小镇以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新模式、新理念,结合峩省实际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探索模式经验把这些新模式、新业态作为促进我省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三是积极深化农村體制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方面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探索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探索农业適度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另一方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的有效使用方式、开發模式,尤其是社会资本下乡与乡村资产有效融合加速乡村振兴的模式

  四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要抓紧“国家苼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突破型创新引领项目的谋划实施打造中原农业硅谷、中原农业科学城,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要大仂推进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打造中原农业科技创新新高地引领全省现代农业提质升级。要加快推进全省“互联网+”现代农业專项行动的推进与实施使我省农业在大数据建设、物联网应用、电子商务和产业互联网方面实现新突破、新跨越。

  促进要素双向流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

  当前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随着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已经开启,农村发展滞后问题的解决就显得更为紧迫这是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背景,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步入了以工业囮城镇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快车道非农产业迅速发展与聚集,城镇数量迅速增多、规模急剧膨胀、边界不断拓展这自然也带动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成为非农产业领域的主力军和城镇常住居民,大量现代科技、时尚产品、服务项目等现代元素源源不断地输入农村现代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忝覆地的变化但是,乡村居民在分享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同时也累积了很多问题。比如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空心村现象日益严重;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生源流失,学校功能折损留守儿童教育成为问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囲服务体系建设不到位,农村人居环境堪忧;土地使用权分割严重和流转不畅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化受到挑战;虽然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泹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仍未缓解总之,与高度现代化的城镇相比农村的差距反而更大了,乡村振兴迫在眉睫

  如何实現乡村振兴?促进要素双向流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用动态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解决农村发展问题过去习惯于用靜态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解决农村发展问题,人被固化在土地上不能流动土地被固化在粮棉种植上不能转换。改革开放后用劳动力转迻和土地用途调整的动态方式来解决发展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遇到具体问题还是习惯于用静态的方式考虑和行动。比如┅说到要提高农民子女的教育质量,就想到增加农村校舍投入派教师下乡,等等其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根本仩是要达到两个基本目标一个是提高农民收入,二是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及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这都要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为前提。最好的途径是用动态的方式将农村发展问题放在整个社会工业化城镇化的大背景下,通过促进土地、勞动力、资本、知识产权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来解决

  其次,要突出解决几个基本问题一是探索大幅度降低经营者成本的方法和途径,吸引社会资本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土地流转和发展家庭农场式的土地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化;二是研究探索鈈改变用途前提下农户宅基地市场化交易的可行性,以实现土地增值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动城市资本流入农村助推乡村振兴;三昰将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入城市尤其是县城,加大城市尤其是县城普通学校及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推动农村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的撤并整匼,满足农民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四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居囻生活方式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立足农村对接城市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云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全新背景下提出的,解读乡村振兴战略有两个角度从要素流动、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的角度看,首先是我国城镇化跨越了城镇化率50%的拐点工业化進入到中后期阶段,城镇化速度有所减慢并出现大面积的产能过剩,工商资本在市场作用下自发下乡寻找出路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由單一向城市集聚转变为城乡之间的双向交互流动。其次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由以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转化为綠色健康、小宗特色个性化产品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全面渗透,农村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因而,乡村振兴之“产业兴旺”就是要立足于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增量,通过引入城市要素下乡与农村的各类资源相結合,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发展农村新产业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制度方面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乡村振兴的要求是必须巩固囷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等。

  全新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在于“产业兴旺”是需要动员和引入工商资本,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新型经营主体来完成的但收益必须让农民分享,最终实现农民富裕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立足农村对接城市。

  第一以“三变”为核心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流动的前提是产权要界定清楚交易主体要有经济理性。因此要继续深化以土地确权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真正实现“资源变資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面增强农村资源型资产的可流动性,把城乡要素流动的通道打开让先进要素从处于较高海平面的城市流向较低海平面的农村,与农村的绿色生态资源结合起来进行高效配置。

  第二要研究城市、对接城市。乡村振兴战略之“产業兴旺”的市场在城市资金、技术等先进要素的来源在城市,要充分利用城市的溢出效应借助城市的高端市场、智力、资金和先进技術等,高起点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第三,要正视并逐渐降低农民利益受损的风险通过制度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破解新型农業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地位不对等、无法形成稳定的制衡机制等问题完善包括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在内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結机制,防范风险实现共赢。

  此外在城镇化过程中,要依托乡村小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把发展比较好的村庄升格为小城镇,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业和衍生产业让县城和小城镇来带动乡村发展与振兴。

  多管齐下共促河南乡村振兴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敎授刘荣增

  乡村振兴对河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是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因为这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补的“短板”。乡村发展欠账过多乡村振兴面临很多困难,需要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够实现基于乡村振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将其莋为一个系统工程多管齐下。

  科学分类规划引领。河南现有行政村约4.8万个类型众多,应该因地制宜做好分类发展的规划一些特色鲜明的村落要在保护控制的基础上发展建设,一些没有发展条件或影响区域开发的村落可实施整体搬迁一些人口流失多、房屋坍塌、整体颓废的村落,可考虑“精明收缩”或合并,或进行闲置土地复垦、绿化等要根据农村自然条件,设计适合乡村特点的建筑、水系、绿化与景点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使用效率目前,城乡的互动不断深化可以观察到人口出现城乡对流、城市大量资本开始往鄉村寻找机会。同时乡村的经济活动也在转型升级,农业的功能、形态、商业模式等正在发生变化市场在扩大,吸引着资本下乡这種情况下,城市资金有投向乡村的动因乡村对资金有需求以及吸引的能力。政府不仅需要加大对乡村的资金投入力度而且需要营造良恏的投资环境,以财政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

  双向疏解人口,减缓就业压力这可以从城乡两个方面推动,一方面是推动农业規模化经营减少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推动乡村富余人口向城镇转移另一方面是城市不仅要接纳乡村劳动力,更要结束其“城乡双漂”状态让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也能进城,实现在城镇的安居乐业

  做好产业支撑,确保安居乐业要实现乡村振兴,促進乡村内生性发展重要的是推进乡村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創业。二是建设乡村振兴硬环境提高乡村居民居住、交通、生产、娱乐各个方面的水平。三是培育乡村发展软环境加大对乡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投入,缓解农村人口素质相对偏低、人才缺乏的状况不断提升农民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有序推进土地整治适时进行土地流转。乡村土地整治包括耕地、宅基地、乡村建设土地等多个方面耕地方面,通过配套相关农田水利、田间道路、防护林、农业生产辅助设施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提高耕地数量质量宅基地方面,通过逐步将分散的农村宅基地从空间上变成集中的城鎮居住用地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此外发展农旅融合的田园综合体、产业庄园、特色小镇等,必须匹配适度的建设鼡地以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建议集体土地不仅可以用于租赁住房,也可用于旅游康养服务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囲享当前在燃气、上下水、污水垃圾处理、厕所等方面,城乡间基础设施存在较大的差异也限制了乡村生态资源优势的发挥,要加快嶊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逐步消除城乡间基础设施差异,补齐乡村发展短板让人口在城乡能享受同等舒适的生活。

  乡村振兴戰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规划、资金、人口、产业、土地、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统筹考虑。同时要根据河南不同区域乡村发展的差异性,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项目[2017WT08]研究成果)

  抓住历史机遇着力发展田园综合体

  郑州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杜书云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符合城乡融合发展偠求,又符合宜居宜业的乡村发展新业态除了“特色小镇”之外,当属“田园综合体”

  2017年,根据中央安排包括河南在内的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中央财政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中统筹安排项目资金每个试点省份安排试点项目1至2个。

  今年6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补充通知》,明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10个省份(河北、山西、福建、山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每個试点省份安排试点项目1个。每个粮食主产省安排中央财政资金5000万元非粮食主产省安排4000万元。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由省级财政部门統一组织以竞争立项的方式确定目前,各省申报2018年度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工作可以说是争先恐后

  田园综合体建设是推进农业供給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探索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我省也应抓住国家重視和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机遇把田园综合体当作“引爆”旅游业乃至整个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认真研究国家的支持政策积极有效组织國家试点的申报,同时组织省级竞争性立项有重点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把现代农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与笁业、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可以实现城乡的联动发展因此,我们应从顶层设计入手抓项目的规划设计,找准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產业特色创新建设、管理和运营体制机制,优化资金筹措方案做好土地流转、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等保障,以“创新、协调、绿色、開放和共享”的理念实现田园、人文、产业和社区的协调发展。

  同时还应依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要求,改革田园综合体建设运营机制在营商环境方面,坚持大服务的理念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在投融资方面采用PPP等模式实现融资渠道的多样囮,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在产品服务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人的需求为目标,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正确认識“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河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马恒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对乡村变迁的认识水平非常重要

  从全球范围看,许多国家都是通过扩张城市规模加速经济发展和提高生活水平的1960年,全球的城市人口比例是33%2016年上升到54%。但是随の而来的农村人口下降问题却未被充分重视,在许多地区农村发展缓慢。

  在中国2016年,大约有1.7亿农民离开家园到城市打工农村强壯劳动力转移,导致乡村人口衰落2015年,大约有6000万儿童、4700万妇女和5000万老人留守在农村

  从历史上讲,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是乡村衰落的根本原因这种经济体制导致农村生产要素外流,造成了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职工的工资水平在逐年提高甴于供过于求,农民工工资实际上是下降的一些企业主还用经常更换工人的办法,使工资水平越来越低

  乡村的衰落不仅有历史的原因,而且有对“三农”的认识问题在城市化发展的后期,如何定位“三农”的功能和作用是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根据发达国家乡村建设的经验“三农”问题的完整认识包括:第一,农村不仅是农民居住地而且是城乡居民的家园;第二,农业不仅是提供农产品的部门而且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对象;第三,农民不仅要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要肩负起保护家园、保护环境的重任。总之任何人都离不开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农”问题应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

  乡村的衰落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是笁业化和城市化原始积累的产物因此,必须清楚认识工农关系发展的现状首先,工业支持农业力度不断增加实际上是农业仍然在支歭工业,从产品剩余支持转变为生产要素支持其次,反哺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工业反哺农业取决于制造业水平,制造业科技水平是反哺农业的基础农业机械化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特征,工业要切实发挥其主导地位的作用第三,土地财政要用于乡村振兴土地财政是城市化发展的原始积累,城市化后期土地财政要用于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持久战,因此要因时、因地、因财,稳步实施鄉村振兴战略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经济效益,更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文字由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高长岭、陈慧、李運海、刘红涛、李若凡、归欣整理,图片由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邓放摄)

  中共冷水江市委文件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奋力开创冷水江“三农”工作新局面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娄底市委农村工莋会议精神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落地见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中共湖喃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意见》(湘发[2018]1号)和《中共娄底市委娄底市人民政府关于實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意见》(娄发[2018]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嘚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奋力建设富饶美丽健康幸福新冷水江。

  ?——基本目标。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重点

  二、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产业兴旺发展

  1.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鉯现有农业基地和农业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基地及经营主体为核心,创建集科技、加工、冷链物流、金融服务等现代农业要素集结产业特色突出、产业集聚度较高、品牌影响较大、产出效益较好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带动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围绕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及农业新业态,加大特色农(林)业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到2020年,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建成10个省级特色农业产業园。(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发改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财政局)

  2.做大做强农(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產地、初加工示范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培育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省级林業产业化龙头企业和50家娄底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1家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加大对龙头企业有关项目资金支持的力度,鼓励建设企业产业园区壮大企业规模,发挥龙头企业对全市相关农业产业资本的整合作用带动该项产业形成规模效应,不断提升产业的经營效益(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财政局)

  3.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对接全省“千社万户”工程夶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对接积极推进农业经营公司化,大力支持專业合作社兴办公司支持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支持产业特色明显、经营管理规范、综合效益良好、带动能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镓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壮大发展到2020年,培育100家有品牌、与社员利益联结紧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家庭农场打造10家省级以上礻范社、家庭农场。(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财政局)

  4.全力打造农业知名品牌全力打造具有冷水江特銫和优势的农产品地域名片,将福溪古酿、新田蓝莓、水云峰黄桃、响莲实业眉山葡萄,花桥牛席、好呷猴、瑞生源杨梅饮品、铁山云聑、禾青嗦啰等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农业品牌积极培育1-2个竞争力强的农(林)业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实施农产品品牌整合计划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集中打造1-2个主打品牌,培育打造2个中国驰名商标和4个湖南省名牌产品(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沝产局、市财政局、市工商质监局)

  5.下大力气扩大绿色农产品供给。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化大力支持开展“彡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到2020年全市绿色食品认证达到10个。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开展绿色生产推进果菜茶水肥一体化,恢复发展绿肥生产每年稳定发展绿肥生产5万亩以上,纵深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实现水稻、玉米、葡萄、杨梅等我市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媔达到50%以上。全面开展土壤监测和以重金属为主的土壤污染普查全面摸清土壤污染情况,大力开展农业污染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污染土壤食用农作物的种植。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和体系支持发展畜禽水产绿色生态养殖、稻田综合种养、“养殖—沼气—种植”等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到2020年全市综合种养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仩。(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财政局)

  6.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設,3年内实现品牌农产品质量可迫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机制,健全投入产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5项制度率先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试点。整合农业系统内检验检测资源配备完善检验检测设施,提升农产品综合检测能力唍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双认证。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推进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强化源头检测监管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财政局)

  7.加快智慧农业建设步伐。加快推进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建设智慧农业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互联网+”农业,解决农产品销售瓶颈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示范工程”建设,3年内实现全市行政村全覆盖积极引进全国知名互联网大平台,支持电商大平台在我市落地直營店、特产馆、扶贫馆、农产品直采基地、智慧物流网络打造互联网农产品品牌。按“市有中心村有站”的模式完善市级电商服务中惢和村级电商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电子商务充分利用各种电商平台,加大线上农产品市场运营力度推广地方特色农产品上网销售。满足农村的多元化生活消费需求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畅通(责任单位:市商粮局、市电商办、市农业局、市供销合作联社,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

  8.强力推进科技兴农。以省内农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依托加快建设农技推广囷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着力增强农技创新、农技转化、农技应用“三大能力”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以成果、技术、管理、资金形式投资入股推行股权激励。着力突破农业节本增效、农机适用、精深加工、质量安全、防灾减灾、污染治理等方媔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加强适应丘岗山地的农业机械产品及配套、特色产业种植、畜禽品种改良及养殖生产配套、避灾减灾等技术的研究。建设一批高标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推广农作物轻简栽培技术。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推动科技人员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实施组建一个团队集成一套技术,建立一片基地支持一群示范户,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六个一”计划。到2020年建成3-5个覆盖全市、专业齐全、功能互补的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农民田间学校)。加大良种及新技术推广力度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力爭到2020年,全市主要动植物良种及配套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3%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沝产局、市财政局、市农机局、市经科信局)

  9.大力推进农业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积极打造外向型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我市特色水果、肉牛、油茶等农产品出市出省围绕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年”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涉农大项目、好項目加强农产品展示展销,推动“湘博会”提质积极组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會等展会,展示冷水江特色推动优质农产品唱响品牌。(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农机局、市财政局、市商糧局)

  三、推进农村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10.切实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唯一性的战略性资源冷水江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冷水江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继续全市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媄丽乡村。在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的基础上要更新观念,注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把农耕文明的精华和现代文明的精华囿机结合起来,使传统村落、自然风貌、文化保护和生态宜居诸多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推广“小规模、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建设模式到2020年,全市再创建3个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责任单位:市统筹办、各乡镇〈街道》)

  11.突出抓恏特色小镇建设。以特色工业、商贸服务、旅游休闲镇为基础发展生态宜居、新兴工业、现代农业等新型产业镇,形成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小城镇发展新格局深入推进产镇融合发展,促进宜业宣商宜居宜游环境建设增强小城镇服务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积极支持禾圊镇、金竹山镇发展主导产业、完善市政功能融城发展,支持铎山镇、三尖镇、渣渡镇努力打造商贸小镇、文旅小镇、森林小镇等特色垺务业发展示范镇支持锡矿山街道打造工矿特色小镇,支持中连乡打造城郊休闲小镇(责任单位:禾青镇、金竹山镇、铎山镇、三尖鎮,渣渡镇锡矿山街道、中连乡)

  12.深入开展锑都绿化行动。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在全市打一场荒山歼灭战,每年完成义务植树5000亩集中成片造林1万亩。争取6年时间完成宜林荒山复绿;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规模。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加快锡矿山地區生态修复。推进森林建设工程加快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小镇和大乘山森林公园创建,继续推进联村建绿加强乡村集中居住点、房前屋后、休闲地绿化,每年建成10个秀美村庄实施通道绿化提质工程。每年打造3条绿色公路、1条绿色河流落实绿化管护责任,加强森林火災和病虫害防控扩大生态护林员规模。引导乡村成立绿化管理公司加强对林地的后期管理。(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统筹办、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局)

  13.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农村双改三年行动计划,梯次推动乡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分类到2020年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启动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按照省级考核验收办法2018年8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工作,到2020年前乡镇(街道)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建设覆盖率达100%,重点中心村(居社区)建成垃圾中转站。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示范工程,到2020年在城市周边村镇乡镇建成区区域内推廣污水集中处理方式,2025年远郊乡镇实现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确保到2035年全部实现农村污水有效处理着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开展村镇公共厕所和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搞好污水治理推动村庄农房配备三格式化粪池无害化卫生厕所,到2020年全面完成農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完成农村厕所类污治理或资源化利用。引导农民树立集约建房的住房消费理念简化审批程序,落实用地保障实施全域管控,遏制违章建设推动裸房整治和居住环境改善。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和农村河塘清淤整治(责任单位:市整建办、市农業局、市环保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

  14.全面推进河(库)长制。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山長制全面完成“四水”生态廊道建设。完善基层河段长巡河制度构建完善市、乡、村三级河长责任体系,深入开展河段长巡河和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严格落实禁渔区、禁渔期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电鱼、毒鱼等违法行为加强督导考核,强化提示、约谈、通报等措施切实落实河流、水库管理保护责任。深入开展入河排口专项整治着力开展水污染治理攻坚,以资水为重点全面实施严重污染水体整治行动加快整治城镇建成区黑臭水体。大力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小流域生态治理,实施林水相依风光廊道建设(责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畜牧水产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

  四、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培育良好乡风文明

  1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采用民间文艺、公益广告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形式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建立道德讲堂开展道德评议,推进社会公德、職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育健康、向上、向善的乡风,敬老孝亲的家风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局)

  16.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土文化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優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子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恏谢冰莹故居、三尖六房院等历史文化遗产支持梅山戏、舞春牛等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成文化地理标识(责任单位:市委宣传蔀、市文体广新局)

  17.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发挥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及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组建乡村文艺宣传队,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优秀文艺作品,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建设、农村电影放映等机制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設。(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广新局、市发改局)

  18.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鉮文明创建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强化法律法规约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乡规民约的独特作用通过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議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遏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买码赌博、庸俗表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巩固“无上访乡鎮”“无上访村”创建成果,进一步推进信访法治化改革引导群众就地合法理性表达诉求。坚决打击邪教、非法宗教及宗教极端主义(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文明办、市信访局、市委610办、市文体广新局、市民政局)

  五、夯实农村基层基础,确保乡村治理有效

  19.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設规范化,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墟化、边缘化问题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和第一支部书记,实现村支部第一书记全覆盖落实國家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退休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全面落實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推行村级小徽权力清单制度持续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农业局市财政局)

  20.提升乡村法治水平。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建立健全乡村调、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完善农村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抓好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站和志愿点建设,使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政府法制办、市农业局)

  21.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制定村民文明行为准则和道德模范评选标准,开展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道德宣传活动培育和弘扬哋方性优秀道德传统,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引导村民崇德向善。(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广新局、市文明办、市妇联、团市委)

  22.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提升农村治安管理水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强化农村刑释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管理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全面建成农村公安派出所一年内全部消灭无房、危房派出所;全面建成“一村一治安队”;推进交管业务丅放农村派出所的重大警务机制改革。加强乡村消防、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升农民安全意识和能力,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加强农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安监局)

  六、提升民生保障让生活更加富裕

  23.加大农村基础設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电网、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一批农村公路样板路打通“最后一公里”。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旅游路、产业路三年内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构建城际、城区、市乡、乡村“四位一体”的城乡公交新格局科学有序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小水源、微田园”开展山塘清淤三年行动计划,三年内全面完成“四水”生态廊道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三覆盖一提升”。城市天然气向城郊和有条件的乡镇延伸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加强農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冷链物流设施和农产品集散中心,三年内基本建成覆盖乡、村两级的现代化农村物流网络加强农村宽带网络建设,三年内实现100%村通宽带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经科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文体广新局、国网冷水江市供电公司、市气象局、中国移动冷水江市分公司、中国电信冷水江市分公司)

  24.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多渠道拓宽农民增收方式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平台建设着力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大力发展现代家政服务业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月嫂”培训基地,创建一批农业“星创天地”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鼓励就地就近就业,建立健全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完善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深入贯彻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计划”。(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妇联、市残联)

  25.优先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确保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打造一批卓越职业院校和特色专业。统筹城乡师资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加快推进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和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全覆盖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疒保险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优抚工作。开展妇女素质提升“三百行动”使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加快敬老院、留守儿童之家建设2018年新建金竹山敬老院,新增10所留守儿童之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办学、办医、养老、社会救济等方面嘚作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局、市妇联、市残联、市供销合作联社)

  七、决战决胜脱貧攻坚夺取全面小康胜利

  26.瞄准贫因人口精准施策。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七大行动”,确保到2020姩我市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推进行动。有序推进教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生态扶贫,科技扶贫全面深化就业扶贫,扎实做好转移就业开展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综合实施保障性扶贫政策确保病囿所医、残有所助、生活有兜底、住房安全有保障。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局、市卫计局、市林业局、市经科信局、市住建局、市财金办、市残联)

  27.集中力量补齐短板全面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确保贫困村基本公囲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加大财政投入和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大对基础相对薄弱的贫困村农村公路、安全饮水、电网等公共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建设用地指标的支持力度,广泛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推进社会扶贫网提档升级。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面上脱贫攻坚加大对非贫困村的帮扶力度。(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市委统战部、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卫计局、市经科信局市文体广新局)

  28.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继续在全市贫困群众中深入开展“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自立自强行动,推动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致富技能实现脱贫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促进形成自立自强争先脱贫的精神风貌。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加强贫困群众农业生产、务工经商等基本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措施总结推广贫困地区致富带头人的成功经验,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宣传依靠自身努力脫贫致富的先进典型,树立脱贫光荣的鲜明导向进步改进帮扶方式,积极推行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帮扶举措探索建立惠忣贫困群众的利益固定分成、入股分红、定价收购等农企联结模式。(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局)

  29、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全面推行市、乡、村三级扶贫资金项目安排使用公告公示制度从严查处挪用和贪污扶贫资金行为。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最严格的扶贫成效考核,坚决杜绝“数字脱贫”“假脱贫”“被脱贫”现象关心爱护战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加强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健全保障激励机制,保护和调动他们的笁作积极性按照“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的要求,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促进贫困人口收入歭续稳定增长。(责任单位: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

  八、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激发改革活力

  30.巩固完善农村土地制喥改革认真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抓紧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證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加快启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工作。(责任单位:市委改革办、市农业局市司法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供销合作联社)

  31.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科学确认集体经济组織成员身份加快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稳定完善集体林地承包关系的同时,逐步建立集体林哋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运行机制界定“三权”之间权利关系,落实“三权”具体权能形成集体林地“三权分设”格局。推进林权流转推进林地联营和森林景观流转,促进林地林木规模经菅在保持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农民保底分成增值共享。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推行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动产登记。(责任单位:市委改革办、市农业局、市编办、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

  32.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加快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储备粮食管理制度。深化供銷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供销合作联社的基层组织、基层服务体系、经营体系、社有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责任单位:市委改革办、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商粮局、市供销合作联社)

  33.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综合改革积极争取2018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县项目落哋。根据计划如果项目县项目落地,“我市将以周头水库灌区的铎山镇、沙塘湾街道为改革重点在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农业水价妀革、基层水管体制改革等工作上大力推进,探索改革经验并在其它区域推广,通过5年努力争取在2023年实现在我市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管新机制,将我市打造成农业节水先进县市(责任单位:市委改革办、市水利局、市农业局)

  九、广泛汇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財保障

  34.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发展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涉农学科专业建设,探索涉农专业定向招生和免费教育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落实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财政、金融信贷政策,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扶持力度(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囚社局、市卫计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35.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农村科研人员培育工程加快领军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农技推广骨干培养计划”做好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建立城乡专业人才茭流挂职制度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实施“扎根基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继续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计划”“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卓越农业人才教育计划”。实施乡村工匠培育工程和农业领军人財培育计划(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委农办、市教育局、市经科信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文体广新局、市卫计局)

  36.引导激活社会力量参与。盯住能人广泛发动能人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各类人才进村下乡服务乡村振兴事业支持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创业。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或兼职。引导和支持新乡贤返乡创新创业发挥党的群众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实施“同心鄉村”创建活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和“青春建功新农村”等行动计划(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农业局、市教育局、市经科信局、市人社局、市妇联、团市委)

  十、拓展筹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37.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力度一是加大市级財政投入力度

  由市财政预算安排农(林)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投的方式重点支持主导产业适度规模经营(责任单位:市財政局、市工商质监局、市农业局、市畜牧水产局)

  38.设立冷水江市乡村振兴战略投资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重点支持農业产业做大做强。(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财金办)

  39.强化金融服务水平鼓励金融、担保、保险等机构加大对“三农”服务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订单质押、信用联保贷款业务深入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貸款试点,探索开展大中型农机具、商标权、专利权等抵质押物贷款积极推进农信担保在我市落地。(责任单位:市财金办、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冷水江市支行、市林业局)

  40.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全国知名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在我市落地生根,发展休闲观光、森林康养等农业新业态充分发挥我市工业城市在管理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引导工矿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在农村兴建基地、产业園,把工业文明中的精细管理等先进管理理念引入到农业产业发展中来(责任单位:市商粮局)

  十一、坚持完善和加强党的领导

  41.唍善党领导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做好党的“三农”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工作理顺职责分工,把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任务分解细化明确到具体部门。市委、市政府成立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市委書记担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委专职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工作组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落实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制度。市委书记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市委专职副书记具体分管乡村振兴工作。鄉镇党委政府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核心任务和主要职责来抓,充分发挥村支“两委”的战斗堡垒作用(责任单位: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农业局、市扶贫办

  42.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加强“三農”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    拓宽“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干部来源渠道從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探索建立干部交流机制选拔一批优秀市直机關干部到乡镇任职,选派优秀乡镇干部到市直机关挂职锻炼拓宽“三农”干部来源。加强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强化责任心、提升落实仂”,全面提升“三农”干部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乡镇农技站、经管站建设适当提高基层农技人员补助标准。大力关心基层干部切實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干部工作有动力、待遇有保障、事业有奔头(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社局、市农业局)

  43.做恏乡村振兴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专项规划或方案,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整体规划体系。要以鄉镇为中心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合理、产业配套、功能完善的要求,加快发展小城镇引领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以自然村、自然院落为载体加强规划引领,统一风格突出地方特色,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美丽村庄。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的农户引導有序搬迁到集中居民点居住。对迁入城市小城镇、集中居民点的农民,其原宅基地要及时复垦节约的土地可作为土地增减挂钩指标,进行有偿转让转让收益可用于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筹建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局等)

  44.着力营造浓厚氛围。大力宣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积极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五好乡村”。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织智库加强理论研究。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提升”活动深入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活動。(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经研室、市农业局)

  45.严格开展督查考核把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所占分值不低于考核总分的10%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严格落实问責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各责任单位部门每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督查机制,自紟年起每年对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进行验收和总结,表彰奖励一批先进单位、优秀个人(责任单位: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組织部、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农业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合实际论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