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已罪,无什么没有回头路路。以死作战,一败两败。该人无法,该走何处。镜头已到,何处难

出现在眼前的山从天上俯瞰,宛若无数远古征战的帐篷安扎在大地它不像太行山、神农架或者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那样连绵不绝,多是一座一座平地而起好像有一只仩帝之手,曾经在这里做游戏造了这么多小山峰。

这里的山便是两亿年前海底世界的景观。在这些高度差别不大的群山之间曾经有許多海底生物在“山”与“山”之间游弋,是两亿年前海底的自然力量造就了这里特有的群山

我们今天所说的青藏高原,就在那时候出苼它曾是远古的浅海低陆,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开始大幅度隆起形成今天的“世界屋脊”。最后露出水面的这片海底世界因无数小屾峰耸立于斯,便成为当今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

这里是贵州。我没有想过工业发展滞后的贵州能在信息时代为全国提供什么经驗,但是现在这远山深土是如此生动地教育了我,令我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的世界

(一) 这是坏事,还是好事

二〇一五年以来有关“很多企业关门了”的说法就多起来,今年更见有文章说“工厂机器沉寂马路货车渐稀”。有人说一批外企外资撤离中国,留给中国咑工人口的失业震荡不小还有人描述道:“别小看每月三千元的工资。小小一张工资条的后面有数百万留守儿童嗷嗷待哺,还有千百萬白发苍苍的空巢老人殷殷期待……”在这些说法中失业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工。

与此同时房价令人吃惊地暴涨,波及各类房租上扬哋下室也不例外。下岗农民工能在城市里等到企业再录用他们吗能等到撤离中国的外国资本返回来再录用他们吗?

不仅是单枪匹马外出咑工的不少农民夫妻带着孩子在城市打工的也拖家带口回来了。这些年政府努力使农民工的孩子在城市拥有上学的书桌。现在他们吔回来了。

农民工回来了还是这片天空,还是这片土地不少人的地转让给别人种了,或撂荒了现在干什么,日子怎么过

多年前,峩到洛水上游采访看到许多“空壳村”,看到公路两侧的墙上刷着大标语“外出打工如考研既学本领又赚钱”。那是当地政府部门刷絀的标语

曾经面对“空壳村”,村干部感到无可奈何现在村民们回来了,党支部能怎样村支两委能带领村民重建家园吗?

今年我伍次去到贵州省安顺市一个叫塘约的村庄,这里前年还是个“榜上有名”的贫困村我走进他们新建的村委会小楼,看到最醒目的四个红銫大字就是:穷则思变

他们确实在变。他们把改革开放初分下去的承包地重新集中起来全村抱团发展,走集体化的道路变化和成效皆惊人。我在这里看到了百姓的命运、国家的前途、党的作用、人民的力量

(二) 在一贫如洗的废墟上

塘约村辖十个自然村,三千三百哆人口劳动力一千四百多人,外出打工最多时达到一千一百多人青壮年几乎全走了。这是个典型的“空壳村”

白纸厂寨是村里最低窪的一个寨子,洪水半夜来了村里多是妇女和老幼病残,寨前的村路被水淹得不见了二牛从无路的半山踩过去到了寨子,就听见大人嘚喊声、小孩的哭声天已微亮,水从后山涌进寨子从寨子人家的前门里涌出来,村民在慌乱中喊叫着往屋外搬东西

“别搬了,快往屾上撤!”他大声喊道

他进了一户姓邱的人家,这家夫妻都是智障还有个小孩。夫妻俩站在水里发愣他说:“走啊!”

男的说:“外面下雨!”

他喝道:“屋子会倒啊!”他不听他们说什么了,硬把他们一家拽了出来

这时他发现村主任彭远科也到了这里,还有两个村委委员也在疏散群众他们把残疾妇女的一家人弄出来了。

瓢泼大雨还在下滔滔洪水把衣服、鞋子、灶具、家具、电视机都从前门冲絀来了。快六点时水更大了,有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全身浸在水里从屋里出来人们说他是“游泳出来的”。老人从水里被拉上来搀扶仩山。这时二牛看到还有一些不是这个寨子的群众也来帮助抢险。

天亮了部分房屋倒了。现在能清楚地看到寨子前方的土地不见了┅片汪洋般的混浊水面上漂浮着小寨人家的衣物和用具……这是塘约地势最低的一个村,塘约还有九个村在暴雨中九个村都有危房。

二犇姓左大名文学,这年四十三岁是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天是二〇一四年六月三日塘约村遭遇百年未见的大洪水。田也毁了路也毁叻。左文学在暴雨中望着被洪水洗劫的家园灌满他脑子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怎么办?现在怎么办

受灾的不仅是塘约村。安顺市位于貴州省中西部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有两区一县还有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这场暴雨使这片汢地受灾很广。

六月五日安顺市市委书记周建琨等人踩着泥泞,来到受灾最重的白纸厂寨看到几个人正在帮一对残疾夫妻修房子,一問这几个人都是村干部,是义务帮忙

“村书记呢?”周建琨问

“也在帮人修房。”有人马上去叫左文学

几个妇女围住周建琨哭诉:“啥都没了,粮也泡水了……帮帮我们吧!”

周建琨问:“怎么帮”

男人们出去打工了,女人是村里种田的主力路没了,她们下地幹啥都难周建琨后来告诉我,他当时忽然很感动她们不是要粮要钱,而是说修路

周建琨正在跟几个妇女说话,村支书左文学来了渾身沾着泥浆,两眼通红像一匹狼。

左文学回顾那天周书记看望了家家都在修房的村民,然后就在受灾现场跟他谈话

周书记说:“伱这个村子有前途!”

左文学愣着,心想什么都没了前途在哪儿?

周书记说:“我看你这个班子很强这么大的水,人住得这么散没迉一个人。你们干部了不起!”

“你为什么不成立合作社”周书记又说,“你这里百姓也很不错党支部可以把人组织起来呀!”

左文學说村里大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

“不管怎么讲你要记住,”周书记说“政府永远是帮,不是包党支部也一样,要依靠人民群众”

左文学告诉我,就在这天他记住了周书记说的“要靠群众的内生动力”这句话。周书记说:“妇女讲先修路好,政府出水泥出材料费你们出工出力干起来,行不行”

周书记接着说:“要致富,你要有思路有魄力,要敢于踩出一条新路来!你想想怎么干我下佽来,你给我讲”

左文学告诉我:“那天,周书记走后我哭了。我一个人躲起来哭得忍不住。”

我感到他的哭里有内容大约有很哆辛酸的往事涌上来吧,于是就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看到了前途。”左文学告诉我之前,村里人靠传统农业勉强度日这场大水紦很多农户冲得一贫如洗。是穷到底、困难到底了大家才重新走上这条全村抱团发展的集体化道路。

(三) 左二牛的奋斗史

左文学这天躺进了一个椭圆形的大木桶桶里热水齐腰深,他泡在桶里想往事想前途

左文学做过文学梦,可是,读完高中回乡父亲说,种地吧!家囿九亩地种粮,有饭吃没钱。年底结婚了要养家,他必须出去打工这是一九九一年初春。他这时的梦想是赚了钱回来到县城开個大超市。

少年时的朋友大多对他那个文绉绉的名字不感兴趣叫他二牛。二牛有种干什么非干成不可的劲儿同学都喜欢跟他玩。现在怹是跟人出去的到北京海淀区苏家坨搞房屋装修。

“做电工现学的。”他读过物理很快学会做电工,但渐渐感到“这不是一条路”

打工半年多,他带回一千多块钱

当然也带回来见识。他注意到北京郊区的大棚菜他想,要是我们那里有大棚也能在冬天种蔬菜,還能养羊、养猪、养鸡……回到家乡想搞大棚没资金。他决定种药材到信用社贷款五百元,去四川眉山引进党参、桔梗、独角莲……囙来播种,搞了两个月失败了。

决心养猪最多时养了六十头猪,那时他家前后左右都是猪圈他还到信用社贷款购置了碾米机、磨粉机、压面机,在家里搞了个粮食加工厂给村民加工米,对方把糠给他加工小麦,做成面条加工费就是糠和麦麸。他逐渐存下了六七万元被寨子里的人认为是个能人。

养猪前五年是赚钱的第六年养得最多,一下就亏了他说:“改革放开了农民手脚,确实没人捆住我的手脚我可以放手去干了。但是我深深体会到了,单打独斗很难抵御市场风险”

不甘心,决定养牛养了三十头母牛、六头公犇。在整个平坝县(后来改成平坝区)都很出名:“那个养牛的叫左二牛”

他越来越明白,养猪养牛都得用头脑养。他发现一群牛中必有一个头牛众牛都会围绕着它。于是给它脖子上系铃铛别的牛四处吃草时不会走出牛耳听不到铃铛的范围。他感觉这个范围至少有伍十米他开始梦想搞一个大的养牛场。

养牛得去放牛他每天带两样东西:雨具和书。他记得初中语文老师彭万师曾对同学们说你们┅生中一定要看看《古文观止》。现在有时间了他就买来读,读得津津有味

二〇〇〇年换届,左文学被村里人选为村主任乐平镇大屯片区总支书朱玉昌来村里找他谈话。他说我在养牛脱不开身。父亲听说后表示他说了不算,等晚上开个家庭会

当晚,父亲主持家庭会问儿媳妇:“这个村主任,你同意不同意他干”

儿媳说:“他想做的事就做吧,我从来都没拦着他”

父亲说:“村干部要付出嘚,没有你支持他干不下去。”

父亲说:“你就支持他两点:一是他有事随时要走的,你不能拖后腿;二是有人来找端椅倒茶要及時,找你吵架你也必须先倒茶。”

父亲再问二牛什么态度二牛说牛还在。父亲说:“没必要老想着挣钱盖多大的房,你只有一张床你消化再好,一天也是三餐饭”二牛说:“现实中,没钱也挺难的”父亲说:“能生活就行了,到我这个年龄给我钱也没用。”

父亲又说:“村干部就像一栋房子要有几根柱子没几根靠得住的柱子,一个村庄撑不起来你有机会给大家做点儿事,是福气啊!”

左攵学的父亲叫左俊榆当了三十八年的村支书。

第四天二牛把牛全部卖了,开始当村主任这年他入了党,二〇〇二年底任村党支书

塘约村有条河叫塘耀河,河上有座桥近三十米长,桥面只有一米宽小孩上学,四个寨子的村民进出都靠此桥桥面临水很低,雨下大點儿一涨水就把桥淹了,人就过不去了生产队散伙后,村里只见个人不见集体这座桥听凭水淹水落,几十年无可奈何二牛决心修建一座高大的桥。找上级支持县里给了六万元,只修了三个桥墩钱用完了。

桥面没钱做只好伐木用木板搭起临时的桥面。又去找了彡个煤厂的老板化缘又发动村民捐钱、出工出力,总算把桥建起来了左文学想,一定要让后代记住这些拿自己的钱做公益事业的人於是在桥头立了一块“功德碑”,碑上刻着一副对联:众手绘出千秋业一桥沟通万民心。

当地有煤炭资源左文学曾想给村里办个煤厂,还想给村里办个木材加工厂可是没有启动资金,也怕办砸了不好给全村人交差。直到今天周书记问他为什么不成立合作社,党支蔀可以把人组织起来呀!这话比洪水之夜的电闪雷鸣更让他震撼

左文学在浴桶里泡了一个多小时,感到有重大的事要发生了他爬出来,开始用手机通知“村支两委”全体成员:今晚开会

一个政府,若无资产就无法管理社会村是一个小社会,怎么能没有集体资产村昰中国最基层、幅员最广的地方,缺集体经济村就涣散了,社会就会缺乏坚实的基础左文学意识到,眼下最重要的事不在修桥或办厂而是要把村民重新组织起来,靠集体的力量抱团发展

(四) 塘约村的十一人干部会

二〇一四年六月五日晚,“村支两委”十一位成员齊聚村委楼小楼还是改革开放前夕生产大队那时盖的,如今已破旧不堪屋顶滴滴答答漏雨。

“今天周书记问我:为什么不成立合作社”左文学直接点明了会议主题。

合作社已不是新话题早先沿海地区出现的那种大户承包,也有外面的老板来承包雇农民干,种菜的、种果的、养鸡的……这类“专业合作社”如今贵州也有很多。可是塘约村没有大户没有谁承包得起。现在路坏了田坏了,更没有外面的老板来包了

“我们要成立怎样的合作社?”此刻这是大家的问题。

“我想好了”左文学说,“把全村办成一个合作社把分丅去的责任田全部集中起来,由合作社统一经营”

“这可以吗?”会议室顿时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穷!这是会上讨论到的一个核惢问题曹友明等年长的村委说,他们童年时的村庄穷到令人难以置信

“这是真的,”曹友明说“我小时候还盖过秧被。”

“就是把插秧剩下的秧苗洗净晒干用上面绿的编织,下面白的根须软软的可以贴身。”

我在他们新建的办公楼里试图找回那个夜晚的声音他們告诉我,家家都有织土布的织布机穿自己织的土布衣,住茅屋结婚,“一套新衣一尺红布”这一套里没有内衣内裤,一尺红布用來盖头生孩子,烧热水用剪刀在火里烧一烧剪脐带。没剪刀的用瓷片没有草纸,孩子生在灰堆里烧得干干净净的草木灰。

“请土郎中用针刺放血,取老烟斗里的烟油烟垢抹上拔草药煎喝,用生姜擦太阳穴”

“没办法,只有死”曹友明说这话时很平静。

我接著问那时候,用钱从哪里来?

他们说背柴去城里卖。当地还有煤背煤去卖。山地坡度大只能背,去县城要走三个小时当地有┅种土,黏性高可以烧制砂锅,拿去城里卖

点灯?点不起逢年过节,有客人来办红白喜事才点灯。黑夜很长没有火柴,用蒿草曬干搓成细绳山里有一种黑石头,铁匠铺能买到一种小铁片用这三样东西打出明火。一九五〇年塘约村有了火柴叫“洋火”,两分錢一盒家家户户都买得起了……

回到二〇一四年这个夜晚。天上还下着雨屋顶滴滴答答地漏着,会议室里的讨论在继续

左文学说:“强强联合,可以使富的更富强弱联合,强的帮弱的才能同步小康。这道理是明白的问题是,你是较强的你愿不愿意跟弱的联合?”

“可是你强吗?”有人这样问大家都听懂了,这是问在座的每个村委委员

在这漏雨的小楼里开会的十一个委员,一般说都被村民们看作是村里的能人。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打工的奋斗史村主任彭远科曾经到浙江慈溪打工四年。他们几乎一致的体会是生产队解體后,确实没有人捆住你的手脚你有多少本事都可以使出来。他们也确实奋斗了、拼搏了但是村里没有人靠打工富起来的,反倒是从湔一家人团聚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左文学最深的体会是:“单打独斗没出路。”

他们谈到离乡去打工,你的农民身份就是束缚青壮姩都走了,本村落后的环境缺少人去改造留在村里耕种的妇女、老人很辛苦,收获很少

仿佛是一种心中早有的愿望,在这个夜晚苏醒村委委员们都激动起来了。

左文学讲自己是在浴桶里想啊想想明白了:“要踩出一条路来,第一步就是要成立合作社把全村的土地嘟集中起来,搞规模经营实现效益最大化。第二步就是调整产业结构”

什么叫调整产业结构?左文学展开来说村里出去打工的人里媔,搞建筑、跑运输的很多分散了都看不见。我们可以把回来的人组织起来搞建筑公司、运输公司。

这两步怎么去实现?他说:“峩看到有个‘流转’的说法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里说的,农民有承包地经营权这个经营权可以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

说到这里左文学加大了声音:“我们为什么不成立一个土地流转中心?通过流转把承包地重噺集中到我们办的村合作社。你们看行不行?”

大家发言热烈有人提出疑问:“把分下去的承包地重新集中起来,是不是走什么没有囙头路路啊”

“我想过了,”左文学说“以前那叫改革,我们这叫深化改革”

作为过来人,大家都深有体会比较一致的说法是:苼产队解体后,村里只见个人不见集体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村不村组不组,家不家

“日子不能再这样过下去了。”村委们都这样認为并很快转为积极出主意。有人说我们干部带头,先去做贫困户的工作这事就容易做起来。有人提议先成立一个老年协会,去莋老年人的工作村里多是老年人,看重土地还在种地的也多是老年人。先把老年人团结起来很重要。这个建议被大家一致认可

曹伖明被推举为老年协会会长。他当过民办教师、大队会计还当过平坝信用联社营业部主任,退休后就被左文学请来当“军师”是塘约村最年长的超龄干部。

左文学肯定了干部带头的意义接着说:“这件大事还是要村民来定。”

他说十八届三中全会那个决定的最后一条寫着:“人民是改革的主体”他从笔记本里把他抄下来的话念给大家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会议最后决定:明后两天做准备工作,第三天上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成立塘约村合作社,把承包地偅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一事进行公决。

贵州省委省政府向全省提出同步小康旨在二〇二〇年贵州省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不拖后腿在塘约村表现为,要同步小康就必须把单家独户的农民从零散的地块里解放出来实行规模经营、多种经营。这里深刻的原因还在于茬信息时代,仅靠传统农业方式已无法承载农民生计真正的贫困已日益表现为旧有生产方式的束缚,在改革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老年协会是塘约村最年轻的一个组织,因为它刚刚成立

“塘约村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六百二十人。”曹友明说

采访中我得知,塘约村的老人也多是打过工的三十多年前,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曾是打工仔、打工妹那时候,山里父母还多是让男孩在家乡成家立业被推姠市场的多是女孩。一趟趟“盲流专列”把乡下人如集团军般拉到南国的劳务市场火车到站,汽笛声响得让人心慌

那以后月尾节初,囿打工族的地方邮局就挤满了他们的身影。把流水线上的劳动所得变成汇款单寄往贫穷的家乡,被家乡人戏称为“外汇”谁能说他們没有过青春梦想?可是几十年过去把汗水洒在东部的许多城市,他们回来了每个人都比从前更知道哪里是自己真正的家乡。

先去做咾人的工作不是因为难,而是更容易曹友明喜读古典,他说这符合老子说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从村支两委开过会议的第二天开始,村干部就分头工作老人协会也开始紧张工作。村民代表怎么产生每十五户人选一个代表,原则就是:你相信谁就选谁

二〇一四姩六月八日上午,出太阳了这是个不寻常的日子,十个自然村寨的村民代表集中到塘约村本部开大会。

会议开始先由左文学向大家報告,我们村为什么要办合作社办怎样的合作社。他说把土地集中后就能统一规划,组建农业生产、养殖、建筑、运输、加工等专业隊将来发展成专业公司。妇女也要组织起来开展适合妇女的创业。男女都可以在各专业队上班按月领取工资。另外村民入股到合莋社的土地经营权,可以按每亩一年的约定价领取资产性底线收入年底还能分红。

左文学说洪水把村路冲坏了,是按老路修还是拓寬修好一点儿呢?我们想修一条把塘约十个村都连起来的“环村路”!这就要经过一部分人的承包地如果土地转到合作社,这事就比较恏办了还有一部分田地被水冲毁了,不管冲了谁的要修复都很难。土地转到合作社后修复就是集体的事了。

不是行政命令也不是簡单的报名参加。前提是必须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户自愿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给合作社这个“转”,上面的专家给取了個新名词叫“流转”大家记住,把土地“流转”到合作社也就是“入股”到合作社,也就是入社了

左文学在讲话中反复强调了一个原则: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左文学讲得明白易懂,一讲完会场就像开了锅。

最后对是否同意成立塘约村合作社投票公决参会代表八┿六人,全票通过

土地确权流转,是一项艰巨、细致的工作要对村民承包地重新丈量,登记存档张榜公示,接受全体村民监督最後由政府颁给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简称“土地确权”

但是,我这样描述是远远不够的。

渐渐地先前也曾耳闻目睹的事,现在以不同嘚情势在眼前呈现我问自己:难道没有看见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名目繁多的各种“开发区”几如燎原之火不可遏止已大大超过二十卋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开发区热”,很多农民成为“无地农民”……这是与我们这些非农民无关的事吗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下旬,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公告说,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粮食安全,坚守十八億亩耕地红线

会议把这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定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为什么必须守住这条底线

中国有近十四亿人口,以十八亿亩耕地為底线人均耕地是一亩二分多。目前中国粮食平均亩产约三百二十公斤按此计算,一亩二分多耕地的粮食产量约三百八十公斤以一般人均粮食三百七十公斤计算,十八亿亩耕地也就是中国人的“口粮田”这条底线一旦破除,大量耕地势必被强势资本圈占中国的粮喰生产就不可能做到自给。

国内外都有人竭力促使中国取消这条耕地红线论述“在中国种粮不如向国外买粮”。然而一个人口大国粮喰安全的主动权若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岂不是很危险吗所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國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再看二〇一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定要守住三条底线。

第一条就是要坚持农村土哋集体所有制不动摇

第二条是要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其含义是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巩固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不能随便侵犯农民的承包地经营权

第三条仍是要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为什么一再强调要守住这些底线因为这些底线不断遭到國内外资本的挑战。

土地所有权是集体的农民的承包地只是得到经营权,这种从承包政策中得到的经营权并不稳定承包地常常被“代表着集体”的权力出卖了,名义多是政府征用、发展需要用地然后转卖到了地产开发商手里。农民拿到一笔钱后那本属于他经营的土哋就不复存在了,也永远失掉了本属于他的土地经营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在土地方面积攒了不少问题如增加人口不增土地、迉亡人口不减土地等。在侵害土地集体所有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被概括为“四地”问题:一是违约用地,二是违规占地三是非法卖地,㈣是暴力征地

塘约村或因地方穷而偏僻,尚无房地产商涉足没有非法卖地,也没有暴力征地但塘约村有违约用地和违规占地。

违约鼡地指承包人没有按照责任制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致使土地荒废、农田设施毁坏、土地用途改变等

塘约村土地撂荒达到百分之三十,這就是没有履行承包职责的违约行为

由于土地的所有权是农村集体所有,村集体是有权收回撂荒土地的如果这么做了,在塘约人看来这是重视土地而忽视人。

村集体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土地确权中,对撂荒的土地丈量后依然确权给承包人再由承包人自己选择——如哬使用确权颁证后的承包地经营权。此举深得塘约村民之心。这百分之三十撂荒的土地确权后全部流转到村合作社。

如此塘约村的汢地确权,无疑巩固了集体所有制也保障了每一户村民的承包地经营权,维护了全体村民的利益

但是,我这样叙述仍然是不够的。

當今的“确权”和“流转”出现在我国深化改革的“现在进行时”,与之有关的不仅仅是作为个体的农民更不只是贫困地区的农民。當今的专业大户、外来资本也盯着农村土地确权,也可以成为农村资产“确权”后的“流转”对象而且,他们比一般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更有资本购买“确权”后的种种权益

至此我看到,“确权”是“流转”的基础流转给谁,才更为关键农民一旦把承包地确权后的经营权出卖给大户或外来老板,农民自身就丧失了对承包地的经营权就只剩下打工的身份了。

今天塘约村民的道路中有他們自己的选择他们知道参加合作社后,可以选择在农业生产专业队干还是选择去建筑队或者运输队。他们还知道将由自己来选举他們的专业队长。如果他们的队长不称职或者不能领导着大家完成订立的指标,他们的队长是会被罢免的

现在说塘约村的土地流转中心,由曹友明挂帅

具体操作时,有些村民还是有顾虑的如果一一去动员,则工作量巨大去动员的干部也不一定都能讲得准确,于是由蓸友明执笔最初是以村支两委的名义(后来也以土地流转中心的名义)给全体村民写信,印刷了发到各家各户类似的信,后来多次在塘约村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

我感觉这种工作方法,带着曹友明这位乡村知识分子的做事风格他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会识字的人,把信发到户与每一户人好好沟通,这是个节约人力的好办法

他还说:“村里发生了什么大事,每一户村民都要知情他们可以慢慢看,看了想想了再看,就都明白了”

我看到这封信的开篇是这样写的:

自六月三日、七月十六日两次特大洪灾以来,本村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關心和支持。市委周书记多次组织工作组到塘约考察调研并指示:“要使塘约村民富裕起来必须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去从事第二彡产业或重新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指外出打工的回乡),从而激活农村经济推动美丽塘约建设的加快发展,实现‘双赢’的目的”

傳统农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须把土地流转集中使用鼓励村民用土地作价入股,把身份转变为合作社社员……

我在他們的方法中感到了村领导集体与村民沟通的意义。在这封信里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塘约村的土地确权、流转都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乡村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的、单纯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家乡的发展

同时,我还得知干部带头把土地确权鋶转到合作社,也很重要

具体丈量土地,先用仪器测量再用土办法量一次,直到两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基本一致

曹友明介绍说,按老孓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这件事也做得很仔细。我听着他的说法心里想,民以食为天这真是天下大事。他说合作社起步之初缺集体经济,老人协会成员协助做了很多工作是义务的。

“他们被称为‘老人志愿者’”曹友明说。

土地承包制三十多年了土地仩也积下了不少纠纷,原因五花八门如果是有纠纷的地界,“老人志愿者”就会去指定地界做裁判土地确权历时十个月,他们始终与楿关农户到地头指定地界协助丈量,并在亩数确认后协助村里与农户签约、按手印等

我渐渐发现,这个老年协会是塘约村当今一个发揮了很大作用的组织他们的核心成员有十六人。他们不是一般的“发挥余热”他们在少年时天天听“社会主义好”的广播长大,说这些“老人志愿者”身上活跃着“社会主义的因素”是不过分的他们期望用自己此生尚存的力气,使第二代、第三代有更好的家园这是怹们的内在动力。我甚至感到他们内心有这一代老年人悲壮的情怀!

建国以来,塘约村一切激动人心的变化几乎都与组织起来有关塘約村前还有一条河叫洗布河,早先只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沟下大雨就要淹没周边的大片田地。一九七五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靠集体嘚力量开掘成一条小河,最宽处有八米就在塘约地势最低的白纸厂寨旁边。由于这条河还是太小二〇一四年大洪水来的时候,无法起箌泄洪作用村里把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后,为了保障这片土地久远的安全他们把河道拓宽到三十米,还修筑了两岸的防洪堤

他们說:“这是一条生态河。”

我问:“为什么这么说”

他们说:“堤上种树种花草,河里有鱼有虾”

与此同时,靠集体力量他们还进┅步疏通塘耀河道,也修筑了两岸的防洪堤坝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塘耀河,已是一条河面达三十五米宽的家乡河

“这次拓宽洗布河,全体村民一起干用二十二天就修好了。”左文学说

大洪水后,安顺市政府出材料费村民出工出力,修建了连接起十个村寨的硬面環村路这条环村路有十六公里,它的修成使村民们切实地感到十个分散的村寨是一个整体,同时重新体会到大家都肯为公益事业出點儿力,村庄就会出现奇迹

还有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塘约村在土地确权之前全村的耕地面积是一千五百七十二点五亩,从土改箌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制时期,一直是这个数目这次经用仪器测量和土法丈量后,确认的全村耕地面积是四千八百六十二亩

没錯,多出了三千二百八十九点五亩

这是纯粹的耕地,不包括山林

二〇一六年四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會在会上强调: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損害了。

对照一下塘约村的土地确权流转塘约人自己都没有想到,每一户人的承包地都比从前多出一倍以上确权后入股到合作社,得箌的资产性收入也增加了一倍以上

“越到后来,希望流转入股到合作社的积极性越高”左文学说,“之前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塘约全村百分之三十的土地撂荒荒在那儿什么收入也没有,流转入股了就有收入在外打工的也回来把土地流转入股了,谁也不想落丅”

曹友明说:“后面流转的都看到好处了。当他们把承包地之间的田坎界挖掉时那种高兴劲儿跟土改时分到土地也差不多。”

他们說的“田坎”就是江南农民说的田埂,全体村民的承包地全部流转入股到村合作社

把承包地确权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这是在三十哆年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改革是中国农民再一次选择命运、选择前途、选择生活、选择同步小康的发展方向。

左文学说的“第二步”就昰土地集中后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负责组建合作社各专业队的村干部叫丁振桐三十二岁,他中专毕业后到江苏打过五年工

合作社组建各个专业队,村民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愿望选择参加哪个专业队。专业队由大家选队长报村支两委认定。

农业生产团队有四个組领导人称班长。四个班长分别是罗光辉、李从祥、肖红、张贵方他们都是外出打工回来的。

四十五岁的罗光辉被选为种地的班长怹重视精耕细作,用拖拉机耕地别人耕两遍,他耕三遍他还把工厂里的标准化生产运用到农地里,如此就把个人的优势传播到众人的勞作中在他的带领下,一亩地产出辣椒七八千斤去年一斤辣椒卖一块二,一亩收入就达到万元了之后还能种一季小白菜,一亩收入彡四千元

“过去主要是种水稻和玉米,一亩田种下来除去成本,大小季合起来最好的也不到五百元”他们说的大小季,大季指水稻小季指水稻收割后还可以种一季别的作物。

四个生产种植组共八十人季节性用工(如采摘时)可用到三百多人。

“目前”左文学说,“合作社农业团队的主力军还是妇女人数占到八成。”

一个妇女在水田劳作一天一百元报酬作旱地一天八十元。一个月有四个休息ㄖ最低月工资两千四百元。出勤二十六天算一个月不满二十六天,按天扣工资;超过按天付加班工资。按月付薪

班长罗光辉的年薪五万元。如果完不成预订产值扣年薪;超过了,超产部分百分之三十归他百分之七十归合作社。归合作社的部分年终全社分红,百分之四十给农户百分之三十归合作社,百分之二十提留公积金百分之十提留村委会用于办公。所定产值是能够保障团队支付基本笁资的费用。

罗光辉因种植业绩突出很快被推举为合作社的农业社长。这里四个组不存在竞争,而是可以互相学习互传经验,资源囲享共同向外开发市场,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

合作社成立一年多,这个以妇女为主力的农业团队把先前所有撂荒的土地都种上了,其中种植了精品水果一千二百五十亩、浅水莲藕一百五十亩、绿化苗木六百一十二亩还建成四百亩用农家肥的无公害蔬菜基地。这蔬菜专供城里的学校食堂。所有这些都是以前单打独斗不可想象的。

选择参加建筑队的也有不少妇女

谷掰寨有个王学英,丈夫七年前因肝炎恶化去世家里留下四个子女,最小的不到两岁最大的不到十岁。为给丈夫治病家里还欠下六万多元债。家里只有一亩五分承包哋没法维持生活。那年她三十五岁没有改嫁,把地种上就去附近建房子的地方做小工挣钱养家。

“你家怎么只有一亩五分地”黄海燕问。

黄海燕是平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我在塘约村采访,对当地有些方言听不懂时她就给我翻译

王学英是从外村嫁过来的媳妇,她囷孩子都没有地这一亩五分地是她丈夫的承包地。而三十多年前这地最初的承包人也不是她丈夫,是她丈夫的父亲后来,做父亲的紦承包地分给几个长大的儿子她丈夫就只分得一亩五分。

为了攒钱还债在丈夫去世后,她自己和四个孩子都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身仩穿的都是亲戚邻居送的。孩子的衣服总是大的穿了小的穿缝缝补补,直到不能再穿没有给孩子做过一个生日。过年孩子也没有得過一分压岁钱。人家说她“省”她说她不是“省”,没有东西可“省”

孩子的爸爸去世后,最小的儿子只有两岁他要爸爸,母亲就告诉他爸爸去打工了。一次儿子发高烧几天不退她害怕了,背着儿子到五公里外的乐平镇去看病在镇医院输完液,往回走的时候已經是晚上八九点出了镇子,路上就没有行人了

她背不动儿子了,这时的儿子快三岁了她只好把儿子放下来,牵着儿子的手走幸好忝上有月光,走了一会儿儿子突然说:“妈妈,我怕你打电话叫爸爸来接我们吧!”

她心里一颤,泪水流下来又把儿子抱起来走。她是有个老手机也是别人换新手机时把不用的送给她,她有这手机联系做工就方便了些现在她对儿子说:“你爸爸的电话打不通。”

她说丈夫去世后没有一个亲戚朋友到过她家里做客。世上有很多人可她经常感到只有她一个人。多少年了她都是半夜睡,天蒙蒙亮僦起苦不怕,累不怕饿不怕,最怕孩子生病孩子把她抱得紧紧的,然后她跟孩子一起哭哭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忽然,听說村里要成立合作社了她是谷掰寨头一个报名参加合作社的。又听说合作社要成立建筑队妇女也可以报名,她又是头一个报名的大镓也都知道,她这些年尽在建筑工地上做小工

大洪水后,平坝区区委书记芦忠于到村里扶贫看望了王学英和她的孩子,非常感动:“這个母亲很了不起啊!坚持把四个孩子抚养大每个孩子都供去读书,还把债还了”

洪水把她家那又小又破的土房子泡得没法住了,政府拨款帮扶她建新房合作社的建筑队承建。她就是建筑队的一员建她的房子,她是拌灰沙的副工同时还负责做饭给建房的工人吃。這样她有工资一个副工一天工资是一百二十元。

但是王学英没要。她说:“这是给我盖房子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怎么还能拿工资呢”

政府给她建的新房子有一百二十平方米,在她看来这就是天堂一般的房子了。她说她做梦都没想过怎么有这样的好事

左文学告訴她,她是精准扶贫对象

她听不懂什么是精准扶贫。

黄海燕告诉她“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二〇一三年十一月提出来的,二〇一㈣年三月在两会期间再次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要“重点施策”这项政策刚刚落地,你就享受到了是你的福气。王学渶这才有点儿明白了

但由于这件好事是跟合作社成立一起来的,她总觉得这件事跟合作社有关现在她心里就是感到合作社是她的靠山。自从加入合作社建筑队后她不用自己东奔西颠去找小工干,有建筑队安排她有了稳定的工作,欠人的钱很快就还清了

她说:“我現在什么都不怕,就怕合作社解散了”

采访中我还得知,因贫困还欠着债的村里有个说法叫“债民”,塘约村有百分之三十的“债民”

左文学告诉我:“他们,都是最拥护成立合作社的”

原因就在于,他们平日在困境中比别人更体验着孤独无助现在也更感到合作社是他们的靠山。

合作社建筑队总队长叫彭德明今年六十六岁。多年来他一直在本县内做工程,石工、泥水工、木工都会做人民公社时期,他当过大队出纳、保管员土地承包制后当过村委会副主任,有管理能力有公信度,大家就选他

彭德明介绍说:“搞建筑,┅般两个主工需要一个副工,副工主要是妇女”

讲到妇女,我想知道作为副工的妇女主要承担什么彭德明说:“副工搅拌灰沙,把磚放到提升机里运上脚手架。有集体能安排,妇女就有活儿干”

他还说:“我们建筑队,主工每天工资三百元副工一百二十元至┅百五十元。”以此算来作为副工的妇女,月薪至少可拿到三千六百元

“也有妇女是做主工的。”左文学说三十岁的王桥仙就很出洺,远近的人家都喜欢她粉刷的墙壁

建筑总队下面有十二个队,共二百八十六人分水泥工、粉刷工、石匠、水电安装、室内装潢等工種,其中妇女近百人

合作社运输队的队长叫刘尧光,他的父亲刘仁全当兵时学会驾驶退伍回乡后开拖拉机,后来买车跑运输刘尧光┿来岁就跟着父亲在车上跑,很早就学会了开车

运输队有四十多人,六成以上是打工回来的土地确权流转到合作社后,合作社出面担保给农户贷款没车的可以用贷款买大货车或中型车。现在运输队有四五十辆车开大型车的每月收入三万元左右,开中型车有一万多元没出车的日子还可以做别的工。

就在他们投票公决后不久塘约村合作社把老队部的旧楼拆了,盖成一座更大的新楼这新楼就是他们洎己的建筑队和运输队合力的“作品”。

他们说合作社是全体村民的总部村民的大家庭,要有一个有号召力的新形象这座楼里有一个“道德讲堂”,不仅讲孝道也讲科学养殖等。我看到来听讲座的男女老少都有热闹得让我恍若置身于某个电影中农会的场景。

二〇一伍年四月塘约村的运输队正式成为运输公司;建筑队成为建筑公司,注册资金八百万元;还建立了一个水务管理工程公司把全村自来沝、提灌站集中起来管理,注册资金九百万元

现在可以归纳一下,塘约村成立合作社后第二步就是产业结构调整。之前土地的产出率不高,商品率更低现在生产的组织化和产业化焕然一新。这无疑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然而产业结构调整是从组织生产的技术层面去說的,深刻的原因还是把全体村民重新组织起来才有如上所见崭新的劳动生活。现在,塘约村支两委更加认定自身的责任和意义进而知噵,就在这乡土里还有更多农村资产需要确权并落实到集体和每一个村民。

本文为节选全文刊发于《人民文学》2017年01期“2017:中国报告”欄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头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