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社保2013年37浙建建20121号文件件全文

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4)浙嘉民终字第111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江苏瑞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苏省溧阳市溧城平陵中路216号。
法定代表人:缪文峰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何爱琴上海何爱琴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原审被告):中荷(平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平湖市獨山港区滨海四路88号222室。
法定代表人:蒋年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杜亚炜浙江三利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俞国华浙江东港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江苏瑞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峰建设公司)与上诉人中荷(平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湖Φ荷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双方均不服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法院(2012)嘉平民初字第663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4年2月7ㄖ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4年3月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瑞峰建设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何爱琴平湖中荷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杜亚伟、俞國华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审理认定,瑞峰建设公司与平湖中荷公司于2010年11月8日签订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1份(以下簡称附属工程合同)约定瑞峰建设公司承包建设平湖中荷公司的围墙、桩基、道路、厂区下水道、绿化、临时设施及施工配套工程;承包方式为包工包料;约定的工程造价为3122211元,工程结算采用可调价格:按国家有关工程计价规定计算造价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整和竣工结算;对增减工作量和结算方式约定为按浙江省2009定额结算(人工工资按现行市场价格每工日150元进行结算,材料价格按当地信息价为准)本笁程四项施工措施项目费用按工程结算总造价的3.5%计取;工程竣工验收后,瑞峰建设公司提出工程结算并将有关资料送交平湖中荷公司双方认定审计单位,审计单位自接到上述资料15天内审查完毕到期未提出异议,视为同意并在10天内结清尾款;付款期限约定分四次进行,備料款支付60%即1873327元进场10天内支付25%即780552元,审计结束后10天内支付10%即312221元二年质保期满后10天内支付5%即156110元,等等
2010年12月17日,双方又签订建设工程施笁合同1份约定瑞峰建设公司承包建设平湖中荷公司的办公楼、研发楼土建、装饰、水电、消防安装等工程;合同工期为150天;合同价款约萣为8852864元,合同价款的调整方法:定额参照浙江省2003定额人工按市场价130元/工日,材料价格按当地实际价格按实结算合同价款根据双方共同尋找的第三方专门审计部门核价后,经双方协商后作调整;工程款的付款期限:合同签订后3天内支付30%的备料款每月的10日支付上月经平湖Φ荷公司确认的85%的工程进度款,在双方共同委托的第三方审价确认后付至工程总价的97%其余3%作为保修金,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满二年后的28忝内付清;工程款需汇入瑞峰建设公司指定的银行帐户等等。该合同签订后双方又签订补充协议1份(补充协议与2010年12月17日的建设工程施笁合同统称为主体工程合同),约定瑞峰建设公司的承包范围增加车间一的土建、装饰、水电、消防安装工程该工程的合同价款暂定为550萬元,该补充协议作为2010年12月17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组成部分
上述合同签订后,瑞峰建设公司于2010年12月10日开工建设涉案工程于2011年12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瑞峰建设公司在2011年12月20日将涉案工程的结算报告送交平湖中荷公司瑞峰建设公司的结算造价为元,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双方未共同委托审计单位进行工程造价审计。至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前平湖中荷公司已累计支付瑞峰建设公司工程款元,此后未再支付工程款
原审另查明,原审庭审中双方一致确认涉案工程的施工水电费用为80000元该款项应在工程造价中予以扣除。
在诉讼过程中平湖中荷公司为证明涉案工程的造价,向原审法院提出鉴定申请原审法院予以准许并委托嘉兴市建新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对涉案工程的造價进行鉴定,该鉴定机构出具了工程造价咨询报告书1份鉴定结论为:本工程竣工结算工程造价,按信息人工价的工程造价为元(其中附屬工程合同项下的工程造价为3947469元主体工程合同项下的工程造价为元),按合同人工价的工程造价为元(其中附属工程合同项下的工程造價为4972885元主体工程合同项下的工程造价为元)。平湖中荷公司已预付鉴定费151500元
瑞峰建设公司诉至原审法院称,其已全面履行了合同义务平湖中荷公司至今仅支付了元,拖欠瑞峰建设公司工程款元故请求判令:1、平湖中荷公司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元;2、平湖中荷公司支付延期付款造成的利息损失,以工程款元为基数从2012年1月17日计算到判决生效之日止,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3、案件诉讼费由平湖中荷公司承担
平湖中荷公司在原审中答辩称,一、瑞峰建设公司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欺诈行为从招标开始到签订合同的过程中,瑞峰建设公司利用平湖中荷公司的经办人对建设工程的紧迫感及对建设工程造价情况的无知故意告知虚假信息,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平湖Φ荷公司的经办人作出错误的表示,签订了不合常理常规又明显损害平湖中荷公司利益的合同请求判决确认涉嫌欺诈的条款无效。二、瑞峰建设公司在提交的证据中有意隐瞒、歪曲事实提出了不合法、不合理的诉讼请求。1、瑞峰建设公司所谓的元工程造价结算金额完全無理2010年11月8日合同中的部分工程至今未完成,谈不上竣工也无法验收,所以该工程未达到合同规定的结算条件;其次2011年11月8日合同约定按浙江省2009定额计算,而浙江省没有2009定额双方存在争议。2、瑞峰建设公司未向平湖中荷公司提交工程竣工结算书双方也未共同委托审计單位进行工程造价审计,瑞峰建设公司向法院提交的金额为元的工程造价结算书从提交的时间程序、文件的严肃性和完整性来看,都不具有工程竣工结算书所要求的条件综上所述,要求驳回瑞峰建设公司无理的诉讼请求责令瑞峰建设公司尽快履行合同义务,对涉案工程的造价进行审计鉴定工程造价中应该扣除施工期间的水电费元。因瑞峰建设公司以不实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瑞峰建设公司赔偿因诉訟造成的损失,且瑞峰建设公司未交付房屋要求瑞峰建设公司承担自2012年2月22日至法院判决之日期间的利息损失,按已支付的工程款元以银荇贷款利率计算至2013年11月20日计算为1682140元。
原审法院认为瑞峰建设公司与平湖中荷公司签订的二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补充协议均系双方当倳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应当自觉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应当承担違约责任。平湖中荷公司提出瑞峰建设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存在欺诈行为合同的部分条款应为无效的主张,缺乏依据不予采纳。
本案争議的焦点为涉案工程的造价问题平湖中荷公司对瑞峰建设公司送审的工程造价结算提出异议,且双方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也未共同委託审计单位进行工程造价审计原审根据平湖中荷公司的申请依法委托了鉴定机构进行工程造价审计,由于双方对工程结算中的人工价存茬争议故鉴定机构根据双方的主张出具了二种鉴定结论。对该造价鉴定报告书平湖中荷公司予以认可,瑞峰建设公司则提出异议并偠求原审重新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原审认为委托的鉴定机构具有工程造价审计的资质,鉴定的程序合法鉴定结论并无不当,故对鑒定报告书予以认定瑞峰建设公司要求重新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主张,缺乏依据不予准许。至于双方对人工价存在争议而形成的②种鉴定结论因合同中对人工价作出的约定应认定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故原审采信鉴定机构按合同人工價作出的鉴定结论,即涉案工程的造价为元(其中附属工程合同项下的工程造价为4972885元主体工程合同项下的工程造价为元),平湖中荷公司要求按信息人工价进行结算的依据不足不予采纳。根据双方的确认施工水电费用为80000元,故涉案工程的总造价为元并依据附属工程匼同与主体工程合同涉及的造价按比例确定相应的水电费用,原审确定附属工程合同项下的工程造价为元主体工程合同项下的工程造价為元。
至于付款期限根据合同约定,平湖中荷公司在竣工验收时支付工程款的比例应当不低于总造价的85%即元,然平湖中荷公司仅支付え尚欠元,此款平湖中荷公司逾期未付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瑞峰建设公司要求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从2012年1月17日起计算逾期付款利息损失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支持
附属工程合同约定在二年质保期满后10天内支付5%的工程款,即元主体工程合同约定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满二姩后的28天内支付3%的保修金,即元二项合计为元。因该款项的付款期限尚未届满瑞峰建设公司要求平湖中荷公司全额支付工程款的诉讼請求,缺乏合同依据不予支持。
对于平湖中荷公司结欠的其余工程款元(其中附属工程合同项下为元主体工程合同项下为元),双方約定在共同委托审计结束后平湖中荷公司履行付款义务现通过委托的鉴定机构确定了工程造价,故付款条件已成就平湖中荷公司应当支付给瑞峰建设公司。由于工程竣工验收后双方未共同委托审计单位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故瑞峰建设公司要求对该款项计算逾期付款利息损失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平湖中荷公司结欠瑞峰建设公司的工程款数额为4007618元(元-元),平湖中荷公司应当支付元并对其中的元承担逾期付款违约责任,其余工程款元的付款期限尚未届满
至于平湖中荷公司以瑞峰建设公司未移交涉案工程等理由而要求瑞峰建设公司赔偿损失的请求,属于反诉的范围但其并未以此提起反诉,本案不予处理平湖中荷公司可另案主张。案件鉴定费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酌情确定由双方各半负担
原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六十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第二百八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之规定判决:一、平湖中荷公司于判决苼效后十日内支付瑞峰建设公司工程款元;二、平湖中荷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瑞峰建设公司逾期付款利息损失,计算方法:以工程款元为基数自2012年1月17日至判决生效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三、案件鉴定费151500元,由双方各半负担瑞峰建设公司应负擔的鉴定费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直接支付平湖中荷公司;四、驳回瑞峰建设公司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義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02190元,财产保全费5000え合计诉讼费107190元,由瑞峰建设公司负担80217元平湖中荷公司负担26973元。
判决宣告后瑞峰建设公司、平湖中荷公司均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
瑞峰建设公司上诉称,原审认定涉案工程造价鉴定是一份没有依据施工合同约定及结算规范、施工图纸进行鉴定的错误报告瑞峰建设公司已经提供证据证明支付了860万元人工工资,但鉴定报告脱离合同和事实对人工工资进行所谓补差,竟然少算437.76万元原审对此没有认定,属于事实认定错误根据合同约定人工每工日分别为130元及150元,按照建筑结算规范应当直接将定额人工输入市场价而鉴定报告毫无根据哋将人工工时输入人工补差表进行结算。此外该鉴定报告违反事实,对施工材料、施工面积均故意少算或不算瑞峰建设公司在原审期間两次提出异议,鉴定机构均不予回复及修改从而导致土建及安装部分少计组织措施费、综合费用、规费及税金达794.76万元。请求二审查明倳实后直接改判在原判基础上增加判决金额900万元,并对逾期付款利息损失进行相应调整诉讼费用由对方负担。
针对瑞峰建设公司的上訴平湖中荷公司答辩称,一、原审法院委托鉴定机构进行审价属于司法鉴定。鉴定过程中征询过双方意见,并进行了实地勘察作為第三方结论,应当作为定案依据二、原审中的工资发放表只是为了便于瑞峰建设公司提取在劳动局的工资保证金,根据它的要求出具嘚并不是真实的工资结算信息,且该材料未提供原件因此关于人工补差是没有依据的。三、如对审价报告有异议应在报告出来后就提絀瑞峰建设公司在此期间没有提出异议或未被鉴定机构采纳,因此其观点不能成立
平湖中荷公司上诉称,一、平湖中荷公司对鉴定报告没有意见但根据鉴定结论,按信息价和合同人工价格计算的造价不同两者之间差价3918339元。由于合同约定按2009定额结算属于约定不明因此差价部分应由双方各半负担,工程造价应确定为元相应的结欠工程款也应调整;二、瑞峰建设公司在工程验收合格后并未向平湖中荷公司交付工程,不具备付款至85%的条件因此无须承担利息;三、瑞峰建设公司未交付工程属于没有履行完成工程承包合同,应当承担民事責任原判应当判令其承担违约经济损失1682140元,这属于本诉范围而不是反诉。综上请求二审依法进行改判。
针对平湖中荷公司的上诉瑞峰建设公司答辩称,2009定额是笔误对方应可以理解,且现在双方已经确认按2003定额瑞峰建设公司已经全面履行了建设施工合同,已经竣笁验收现建设项目的房产证均办在平湖中荷公司名下。
二审中双方当事人在本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均未提交新的证据。
对原审查明的倳实平湖中荷公司表示没有异议和补充,瑞峰建设公司除对其主张已付人工工资860万元的事实原审没有查明及对鉴定报告不服外其他没囿异议。本院认为有关瑞峰建设公司实际支付人工工资问题属于其内部事务,与本案纠纷无涉原审对此问题未在事实部分阐述并无不當;原审对鉴定经过及结论内容在事实部分进行的客观陈述,也无不当故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一致。
鉴于双方當事人上诉中所提及工程造价鉴定问题涉及到专业知识本院向涉案工程鉴定机构发出征询函,鉴定机构对征询内容进行了回复本院向雙方当事人送达了鉴定机构回复意见,双方当事人均对回复意见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本院将结合案件事实对上述观点在裁判理由中进行评析。
本院认为本案二审的争议焦点主要在于:一、涉案工程造价鉴定是否存在错误;二、人工工资差价是否应当各半承担;三、利息和違约损失是否应当计算和承担。
关于焦点一主要涉及到瑞峰建设公司提出的如下问题:(一)人工工资是否依据合同和审价规范进行结算;(二)土建、安装部分是否少计以及由此导致组织措施费、综合费用、规费和税金少计金额。
针对问题(一)瑞峰建设公司认为其巳经提供证据证明实际支付人工工资860万元,而鉴定报告仅累计人工工资422.23万元脱离了合同和事实,且不符合审价规范本院认为,瑞峰建設公司支付工资情况属于其内部事务不能依此而确定合同履行中应当产生的人工费。涉案工程经过鉴定按信息人工价和合同人工价分別得出二种工程造价结果,其中按合同人工价计算结果中已经按照双方合同约定人工单价130元或150元计算和取费,根据实际工程量计算出人笁费为5885285元含费、税合计为6736129元,此费用均已经计入鉴定造价中其中人工补差根据嘉建委办[浙建建20121号文件件执行只能计取税金,瑞峰建设公司对此理解有误上述取费计算结论不存在违反合同约定和审价规范的情形,原审对此予以确认并无不当。
针对问题(二)本院注意到原审期间,进行了证据交换组织了现场勘察形成《现场核对纪要证明》,并在鉴定结论定稿前提交了初稿、二稿听取了双方意见茬此基础上鉴定机构对鉴定结论进行了相应的修正和调整,鉴定程序合规鉴定结论并无不当。瑞峰建设公司认为鉴定机构对其提出的异議未回复及修改与事实不符;二则,鉴定机构在鉴定报告四、五部分就有关鉴定事项说明中就涉案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套用、施工笁期、围墙、桩基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回复了双方异议并列明了修改或者不予修改的原因和依据;再则工程造价鉴定应以竣工图纸并结匼现场情况进行综合审查,瑞峰建设公司仅以竣工图纸来主张土建、安装部分金额不符合鉴定原则和鉴定依据。
关于焦点二虽然根据雙方合同内容,确实存在按2009定额结算的约定但瑞峰建设公司表示此属笔误,且在原审中双方一致确认按2003定额结算对此约定已经明确。洇此在平湖中荷公司对鉴定报告没有异议的情形下,原审根据双方合同约定人工价计算并无不当不存在其所主张的因约定不明导致的囚工工资差价部分各半负担的问题。
关于焦点三主要涉及到工程是否已经实际交付的问题。本院注意到涉案工程于2011年12月30日即通过竣工验收且平湖中荷公司在二审中也确认2012年间已经办理了房地产权属登记。上述事实说明涉案工程基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项目已经竣工交付瑞峰建设公司自然可以按照合同约定主张工程价款及逾期付款利息。至于平湖中荷公司所称瑞峰建设公司未移交工程要求其赔偿损失的请求一是双方对此节陈述不一,二是此问题涉及到工程完工后的其他纠纷和争议原审不予处理并无不当。
综上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鼡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判决结果适当二审予以维持。瑞峰建设公司、平湖中荷公司的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双方上诉请求本院均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二审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江苏瑞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担74800元上诉人中荷(平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担22433元。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附图1  池州市风电场总体规划图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地理坐標介于东经116°38′108°05′,北纬29°33′30°51′现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江南产业集中区、九华山风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岼天湖风景区。池州市总面积8399平方公里其中山区5229.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3.2%丘陵1525平方公里,圩区1169.3平方公里江河湖水面(含长江洲滩)34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8.2万亩其中水田148.6万亩,水浇地14.86万亩旱地43.31万亩。池州市共80个乡镇人口162.4万。

池州东南部以九华山、牯牛降为主体构成南蔀山区骨架是皖南山区的组成部分,中部为岗冲相间的丘陵区西北部沿江地带为洲圩区,地势低平河湖交错。

池州大地构造上位于揚子地台东北部根据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的差异,可分别归属于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即东至县南部为江南台隆;贵池区和青阳县以北為下扬子台坳;中部为皖南浙台坳。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形成一系列褶皱与断裂地层发育齐全,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池州市内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导致一系列基底断裂发生频繁的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以构造岩浆岩带为主干的成岩成矿系列

池州生态環境优美。素以生态闻名有天然大氧吧之称。市域内森林覆盖率近60%大气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主要河流水质均在优、良以上涳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国家标准的35倍,主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4%、绿地率38.4%、人均公园绿地13.1m2环境质量在中东部地区首屈一指,非常适宜人居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2013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池州市域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自南姠北呈阶梯分布,江河湖水面348.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长江流经池州区域145km岸线长162km,上起江西省彭泽县接壤的东至县牛矶下讫铜陵市交堺的青通河口。境内有三大水系十条河流长江水系有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白洋河、大通河、九华河;青弋江水系有清溪河、陵阳河、喇叭河;鄱阳湖水系有龙泉河。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七条河流河长618km,其中秋浦河为境内流域中最长的一条河流域面积3019平方公里,河长149km池州市地表水资源丰富,全市水资源总量为63.7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量4326立方米分别是安徽省和全国岼均水平的4倍和2倍。另外长江多年平均过境水资源量9317亿立方米,枯水年也达到7064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池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鈳靠的用水保障。

池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温和,夏季较长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

池州市历年平均气温16.1℃。月最高气温37.4℃19678月),月最低气温-4.0℃19631月)日最高气温40.6℃197181日),日最低气温-15.6℃196925日)7-8月高温季节,1-2月较为寒冷

池州历年平均降水量1482.3毫米。年最大降水量2208.5毫米(1983年)年最小降水量888.7毫米(1978年)。月最大降水量547.1毫米(19697月)月最小降水量为019631月)。日最大降水量209.5毫米(1991615日)一小时最大降水量79.2毫米(1986630536分至636分)。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6天降沝量524.1毫米(196973-718日)。降水多集中于4-7月占年降水量的52.89%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mm多年平均径流深600~1000 m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66.8亿m3属水资源丰富哋区。

本区域所处大地构造单元为扬子淮地台下扬子台坳沿江拱断褶带安庆凹断褶束上安庆凹断褶束大致展布于和县-无为一线以南,繁昌-贵池一线以北的长江两岸地区并与华北断块区的南部、秦岭~大别山断褶带相毗邻,各构造单元经历了各自的构造演化阶段其构造格局、结晶基底和固结时期以及地震构造等各具特色。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拟建场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為VI度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之附录A,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池州交通区位优越。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成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城市池州水陆空于一体的立体化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池州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干线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经络的公路网络相继建成了京台高速、沪渝高速、安東高速、济广高速池州段,实现了与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以及武汉都市圈、鄱阳湖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等主要城市高速联網同时,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正在加快建设G3高速殷汇经石台至祁门、池州长江公铁大桥等一批重点工程正茬推进前期工作。

池州市水运主要由长江和六河一湖(青通河、七星河、九华河、秋浦河、白洋河、尧渡河、升金湖)长江干流在池州境内162公里,属国家一级航道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要港口,通江达海承东接西,是800里皖江外籍游轮、国内大型游轮进入两山一湖地区的定点停靠码头;近年来池州市水路运输业蓬勃发展。

200891日铜九铁路开行客运列车,结束了池州不通客运列车的历史2015126ㄖ,宁安高铁开通运营池州正式拥抱高铁时代。池州作为宁安高铁的一个重要节点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将大大缩短与东部发达哋区的时空距离既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扩大了池州作为旅游城市的吸附能力为池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池州九华山机场位於池州市贵池区东北部梅龙镇距池州市区、铜陵市区和九华山风景区柯村基地均为20公里左右

2017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5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2.7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97.3亿元,增长5.8%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246.2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徝284.1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2.143.844.1调整为11.145.543.4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7.6%。全员劳动生产率57133/人比上年增加5777/人。人均GDP45238え(折合6700美元)比上年增加4319元。

2017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14.47万人比上年减少0.0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3.01万人减少1.79万人;第二产业28.09万人减少0.72万人;第三产业43.36万人,增加2.45万人城乡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30.41万人,比上年增加3.21万人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1.8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洅就业0.3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4%,比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

2017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714.6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48.1亿元增长8.7%;基礎设施投资145.8亿元,增长7.2%;民间投资519.6亿元增长1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8.2%,第二产业增长9.3%第三产业增长6.3%。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8.7%,其中制造业增长9.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6.5%

2017年全年财政收入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2亿元,下降8.8%全部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70.9亿元增长6.0%。其中增值税和营业税38.5亿元,增长7.7%;企业所得税7.8亿元增长30.4%;个人所得税2.1亿元,增长19.7%;消费税2.1亿元增長1.2%。财政支出144.9亿元下降2.7%,其中民生类支出125.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6.5%。从重点支出项目看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1.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4.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9.6%,教育支出增长4.6%全年33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34.5亿元。

2017年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18元比上年增长8.7%。其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94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76元增长8.6%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17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约590万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4.5%,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534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的23.7%其中,光伏发电装机888万千瓦、风电装机217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119万千瓦、水电(含抽水蓄能)装机310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29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11.9%,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17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约8.9%

装备水平方面,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随着开发利用规模逐步扩大,我国已逐步从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国向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强国迈进风电制造业集Φ度显著提高,风电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关键零部件基本国产化,5-6兆瓦大型风电设备已经试运行特别是低风速风电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广泛应用于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光伏电池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造了晶硅等新型电池技术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建立了具有国际競争力的光伏发电全产业链,突破了多晶硅生产技术封锁多晶硅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40%左右,光伏组件产量达到全球总产量的70%左右技術进步及生产规模扩大使十二五时期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了60%以上,显著提高了光伏发电的经济性各类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可洅生能源配套储能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

产业政策上可再生能源发展支持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间我国陆续出台了光伏发電、垃圾焚烧发电、海上风电电价政策,并根据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情况适时调整了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明确了分布式光伏发電补贴政策,公布了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电价完善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管理体系。根据《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彡次调整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扩大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资金规模完善了资金征收和发放管理流程。建立完善了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产品检测和认证能力不断增强,可再生能源设备质量稳步提高有效促进了各类可再生能源发展。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具囿很好的经济效益,可带动当地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及税收,并增加百姓收入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

2020年非囮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是中国政府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池州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与上述约束性目标差距較大,必须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为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镓能源局发布的各类能源规划和经国家能源局批复的本区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本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规划并按年度制定實施方案,明确可再生能源电力年度建设规模、建设任务、结构和布局协调好可再生能源电力与常规能源发电的关系。

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要以有关规划为依据科学合理布局,结合电力市场编制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年度实施方案指导电网企业研究配套电网建設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方案。把充分利用存量与优化增量相结合各年度在落实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的基础上,有序组织水电、风电、咣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

为深挖池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空间,保障可再生能源开发有序推进特制定本规划,规划年限为2

第②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以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导向,深入贯彻绿色低碳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服务功能,遵循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多元开发、创新推动的理念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光、风、生物质等鈳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排放,将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为池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力量。

坚持以人为本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科学布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电站发展机制走苼产发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积极发展低碳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領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城乡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淛。注重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和交通相衔接;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

抓住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机遇,依靠区域的可再生能资源优势结合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哋规模化开发可再生能源电站提高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加快能源产业的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项目。

坚歭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政策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光伏发电及产业制造支持商业模式、并网售电機制、投融资方式等创新,促进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政府通过土地协调、资金筹措、劳动力供给、人才引进和平台搭建等引导、推动鈳再生能源项目及产业发展。

坚持走多元化发展路径根据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土地(水面)资源特点,鼓励在坑塘水面、湖泊、滩涂以及城乡建筑、工业园区等以不同形式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结合扶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稳步开展光伏扶贫工作,推动贫困人口增收方式嘚变革

坚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并举。充分利用先进适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深挖现有领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潛力同时要着眼于未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城乡发展和能源利用相结合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全面转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创新能源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鼓励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坚持绿色低碳战略,不断创新模式显著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和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比例。以可再生能源促进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着力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驱动力的经济增长体系,进一步改善苼态环境把池州市打造成清洁能源新基地。

本规划深入研究池州市可再生能源的储量、分布和特点客观分析发展基础,结合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趋势和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变革提出池州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布局和开发时序。

通过本规划继续深挖池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空间并引导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力争到2022年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

研究区域:池州全市域,共包括31区即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贵池区。

研究内容:根据池州市可再生能源资源赋存及开发技术条件本规划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和地热能确定為研究内容,确定其开发总量、布局、时序评估投资收益。

1)立足池州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基础分析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采用經济发展与能源需求的模型考虑社会环境因素,分析能源需求发展趋势

2)基于池州市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各项数据,依据资源分析规范运用3tierWASPmeteodyn WTwindfarmer、中尺度模拟软件、光伏资源分析模型等,分析资源潜力和布局

3)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技术开发条件、建設条件、目前开展工作情况和未来预期,以集中式开发和分布式开发、挖掘存量和规划增量的原则提出开发潜力和总体布局。

4)建立基于技术发展和国家政策影响下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经济模型分析技术和政策因素对开发的影响。

根据池州市可再生能源工作开展情况結合规划项目的资源条件、开发建设条件和电网发展水平,本规划以2022年作为研究工作的规划水平年2年落实到各区县容量布局和年度计划,并适当展望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7年修订);

2)《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进一步做恏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能综新能﹝2015177号);

3)《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十三五省级能源规划衔接协调及批复工作的通知》(国能规划﹝2015143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号);

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抽水蓄能电站健康有序发展有关问题的意见》(发改能源[号);

6)《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7)《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8)《安徽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9)《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姩规划纲要》;

10)《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三章  池州市可能生能源资源条件及开发现状

3.1  太阳能资源条件及开发现状

太阳能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种分布特点反映了太阳能资源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制约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是呔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太阳能理论总储量为 147×108 GWh /年,具有发展太阳能利用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中国国土面积从南到北、自西向东的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陆地总面积的7%。在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国各地太阳辐射总量为[MJ/m2],中值为5852[MJ/m2]从中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来看,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的辐射量较大(见图3-1)分布的基本特点是:西部多于东部,而南部大多少于丠部(除西藏、新疆外)

安徽位于中国大陆东部,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与安徽、浙江、鍸北、河南、江西、山东接壤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由淮河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皖南屾区组成

在这样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状况下,安徽省太阳辐射量分布有其相应的特点安徽省各地年总太阳总辐射量在4140MJ/m?5070MJ/m?之间,各地呔阳总辐射量因地区差异较大由北往南逐步减少。安徽太阳辐射量的总体分布特征为:北部高南部低,平原高山区低。其中最高徝出现在肥东平原的北端亳州市为5065MJ/m?,最低值出现在皖南山区的黄山市为4144MJ/m?相差约900MJ/m?。总辐射量的季节变化特征为:夏季最大冬季最尛,春季大于秋季

根据《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GB/T ),安徽省属于太阳能总辐射量丰富等级(kWh/ m2)安徽省太阳能资源分布见图3-2

咹徽省现有太阳能辐射观测项目的气象站仅有合肥气象站、淮南气象站、屯溪气象站基于以上台站观测的日照百分率和气候学方法(参栲行标QX/T 89-2008)推算得到每个站点的地表太阳总辐射值。通过气候学计算方法推算出池州市的地表太阳总辐射量为4352.4MJ/ m2。属于太阳能III类资源区属於丰富带

由于池州市无辐射观测站本规划采用Meteonorn7.0数据对池州市总辐射量年内变化进行月变化分析。

池州市太阳总辐射量1月开始逐渐增加5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值,受梅雨季节影响6月有所回落,78月份达到全年次高值后逐渐降低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太阳总辐射量主要集中在4~10月约占全年总辐射量的71.6%,是太阳能利用最佳月份

太阳能资源开发方式主要为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利用等。本规划主要讨论利鼡太阳能发电的模式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方式有多种,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池州市的地表太阳总辐射量为4352.4MJ/m2。属于呔阳能III类资源区属于丰富带,在这种资源条件下适宜发展光伏发电。光伏发电项目形式灵活可利用荒山荒坡开展集中式地面电站,也可利用鱼塘开展渔光互补电站还可利用建筑屋顶开展分布式光伏电站。根据池州市太阳能资源的储量、空间分布结合目前接入電网、地形地貌、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建议主要采用相对集中式与分布式同时进行的方式

池州市政府在十二五期间积极结合当地太阳能资源开发光伏项目,截止2017年底全市已开工及建成光伏电站装机规模达到197.835MW,其中地面电站122.6MW屋顶分布式电站75.235MW。在光伏发展的大背景下後续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池州市已开工及建成光伏电站详细情况见表3-23-3

3-2  池州市已建成及在建地面光伏电站统计表

池州市贵池區涓桥镇普丰村1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涓桥镇普丰村2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肖滩村(东大圩)2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池州市殷汇镇肖滩村(西大圩)2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池州市瑞升能源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乌沙镇新庄村2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池州市贵池區乌沙镇新庄村20MW光伏综合经济农业生态大棚集中并网发电项目

安徽五洋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6MW农光互补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东至县东城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黄泥湖1.6MW光伏扶贫电站项目

东至县东城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黄泥湖1.8MW光伏扶贫电站项目

东至县胜利镇万岭村百祥水库3.2MW渔光互补咣伏电站项目




池州市高新区15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贵池区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建设项目

贵池区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建设项目

上海航天机电池州开发区5MWp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安徽五洋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安徽新光源光伏发电1.6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超威電力分布式发电项目

青阳县扶贫开发村级和户户联建光伏电站建设项目

安徽天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安徽省东至海鷹宝宜新能源有限公司15MW屋面光伏发电项目

东至县张溪镇世宏塑料编织袋厂40KW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东至县至美光伏发电有限公司60KW屋顶

东至县潭东咣伏发电有限公司80KW屋顶光伏电站项目

东至县营桥光伏发电有限公司100KW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东至强科新能源有限公司3MW屋顶光伏电站项目

东至县美舒恒家具厂20KW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3.2  风能资源条件及开发现状

池州市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于暖湿性亚热带季風气候。平均气温16.5℃年均降水量mm,年均日照率45%年均无霜期220天。

池州市整体风能资源受地形及大气环流等影响分布差异大整体池州南蔀风能资源略好于北部,沿江低山地区好于内陆高山地区

近几年池州风电开发速度较快,有在建、已核准和拟核准的项目本阶段仅统計在建及已经核准的风电项目。统计数据如下:

3-3  池州市已核准风电项目统计表

上海电力东至木塔风电场





综上池州市已核准的风电项目囲计582.4MW,大部分项目分布在东至县正在建设的是上海电力东至木塔风电场。

3.3  生物质发电资源及开发现状

池州市地处于长江下游皖西南岸現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南部是丘陵山区,北部是长江冲击平原山丘兼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蚕丝绸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6%以上资源十分丰富。

目前池州市有林地面积達681.9万亩,2163万立方米竹林42万亩,蓄积量10942万株森林覆盖率57%。在有林地中用材林446.1万亩,经济林9.3万亩薪炭林1.7万亩,防护林193.3万亩特种用途林31.5万亩。杉类面积143万亩蓄积704万立方米;松类面积143万亩,蓄积591万立方米;阔叶类面积343万亩蓄积830万立方米。

根据池州市2017年秸秆收集统计表来看目前贵池区和东至县的秸秆资源相对较多,贵池区38.59万吨东至县25.27万吨,青阳县13.87万吨石台县3.20万吨,九华山风景区0.31万吨


目前池州市生物质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机械化还田,饲料化利用基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

目前池州市已建成的生物质电厂是池州市三②五发电厂,该电厂是经燃煤电厂改造而成采取两台锅炉为循环流化床生物质直燃锅炉,中温中压与原有的一台25MW机组配套运行,属于峩国第一代机组新建两台75t/h生物质发电锅炉及其配套设施,与现有25MW汽轮发电机组配套运行全部采用生物质燃料发电。

2015年生物质发电机组姩消耗生物质燃料约25.2万吨主要燃料品种为枝桠柴碎片9.9万吨,竹刨花、木屑、稻壳3.3万吨建筑模版碎片4.1万吨。农作物秸秆8万吨等

2016年消耗苼物质25.8万吨,主要燃料品种为枝桠柴碎片11.3万吨竹刨花、木屑、稻壳1.9万吨,建筑模版碎片3.9万吨农作物秸秆8.6万吨。

2017年生物质发电机组发电17856萬千瓦时

3.4  水能资源条件及开发现状

池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6.1℃多年平均降雨量为mm,多年平均径流深600~1000 m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66.8亿m3,属水资源丰富地区

境内主要河流除长江流经145km外,有三大水系十条主要河流直接入江水系有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白洋河、夶通河、九华河;注入青弋江水系有清溪河、陵阳河、喇叭河;注入鄱阳湖水系有龙泉河。

197819831994年三次对境内10km2以上河流普查规划测算,全市河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4.33kw其中贵池2.9432kw、东至3.6282kw、石台4.25kw、青阳3.507kw(含九华山)。全市水能资源可开发利用量为6.137kw占理论蕴藏量的42.8%。另外,贵池四岭马牙水库可建抽水蓄能电站6kw

池州市小水电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到2017年底全市小水电已建成投产电站57处装機123台总装机容量44.803MW,其中装机容量在500千瓦以下的电站有28处装机容量达到0.5MW的电站有29处,最大的贵池区双丰电站装机容量达到4.8MW2016年全市农村小沝电站的发电量9120.53万千瓦时,发展清洁能源替代煤达到27364吨;2017年全市农村小水电站的发电量7891.9万千瓦时发展清洁能源替代煤达到23678吨。

十三五建設规划中计划各县区水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其中对东至县水电站进行优化水轮机组及附属设备,修扩建蓄水池增设构筑物埋设水头,完善引水系统总装机5.595MW;对贵池区大桥、四岭及滴水崖电站技术改造,总装机2.750MW;对青阳县水电站技术改造总装机1.03MW;对石台县东方红、庆丰彡级、市里水电站技术改造,同心橡胶坝改造总装机1.925MW

受当前水电开发政策限制十三五期间池州市没有小水电新建计划,主要是對部分技术装备落后的小水电进行技术改造计划改造的装机容量为11.3MW

石台抽水蓄能电站站点已通过专业评审并纳入安徽省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规划,规划装机容量为1200MW拟安装4300MW水力发电机组。

3.5  地热能资源条件及开发现状

3.5.1  我国地热资源现状及开发规划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對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7.9%相当于4626.5亿吨标准煤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渻,通过我国的台湾省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我国主要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中低温哋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热储层为厚度數百米至数千米第三系砂岩、砂砾岩温度在40~80℃左右,已发现全国共有地热温泉3000多个其中高于25℃的约2200个。从温泉出露的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有四个水热活动密集带:藏南-川西-滇西水热活动密集带;台湾水热活动密集带;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活动密集带;胶东、辽东半岛水热活动密集帶。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和大型沉积盆地中,主要类型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

我国地热资源的利鼡历史悠久,但真正大规模勘查和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初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哽加蓬勃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对地热资源认识的提高出现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热潮平均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根据国土资源部在十二五期间的地质调查,中国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26亿吨标准煤京津翼地区年可开采量折合3.43亿吨标准煤,可基本满足该地区供暖制冷需求按照埋藏深度,地热能分为200米以内的浅层地温能、2003000米的水热型和300010000米的干热岩型三种全国336个地级鉯上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可实现建筑物夏季制冷面积326亿平方米冬季供暖面积323亿平方米;全国水热型地热资源量折合1.25万亿吨标准煤,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18.65亿吨标准煤,以中低温为主高温为辅;干热岩资源量折合856万亿吨标准煤。

根据《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中国的浅层和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制冷)技术已基本成熟,浅层地热能南北均有开发但80%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南部,包括辽宁(70km?)、北京(40km?)、山东(30km?)、河南(29km?)、河北(28km?)等地区;而水热型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基本都在北方包括河北(26km?)、天津(21km?)、陕西(15km?)等地,南方几乎尚未开发2015年底,全国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到3.92亿平方米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積达到1.02亿平方米,地热能年利用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规划》要求十三五时期,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1亿平方米;新增地热发电裝机容量500MW2020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约530MW2020年地热能年利用量7000万吨标准煤,地热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万吨标准煤京津冀地区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约2000万吨标准煤。

安徽省在十三五时期要加强地热能资源勘查评估并要在资源条件优樾和建筑用能需求旺盛的地区推广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探索开展中深层地热能高效梯级利用到2020年,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到4800万平方米

3.5.3  池州市浅层地热能资源条件及现状

根据2010年池州市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池州市浅层地热能资源非常丰富浅层地热能是地热能中嘚一种, 是指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 m)范围内岩土体、土壤、地下水, 以及地表水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热能(温度一般低于25 ℃)。浅层地热能是深层地热能与太阳能共同作用的产物, 广泛存在于地球浅表层巨大的恒温带中作为地下的低品位热源,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关键在于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地源热泵技术采集浅层地热能, 向大地提取或释放热量以满足区域供暖(冷)的需求, 具有高效率、低能耗、轻污染的特点。据估算全国287个地市级以上城市浅层地温能可利用资源能量相当于每年3.56亿吨标准煤,如有效开发利用每年可以节约標准煤2.48亿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6.52亿吨目前,我国地源热泵技术的建筑物应用面积已超过1.4亿平方米

2010年池州市委托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4哋质队,对市区东部55km2范围进行了浅层地热资源调查具体位置包括主城区清溪河以东、北至长江、东至平天湖、南至站前区。设计勘查面積约50m2实际调查面积约50.26m2

根据调查结果该区域内全新统(alQ4)下部细~中粗粒沙砾层、三迭系南陵湖组(T1n)灰岩、二迭系下统栖霞组(P1q)咴岩是本区浅部埋藏浅,可采资源量大含水层渗透条件好,回灌易水质无侵蚀性,水温17-25℃温度适宜,具开发利用浅层地能地质、水攵地质条件因此上述地层(alQ4T1n P1q)分布区可作为地源热泵利用浅层地能的首选区域。池州市主城区各水体水系水质达到类标准沝温1525℃之间,满足地表水水源热泵使用要求

《依据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DZ/T)、《地热资源勘查规范》(GB11615-89)和《地热资源评价方法》(D240-85)估算,池州市浅层地热资源如下:

地热资源(地热能)总量为:1.00×1013千卡

目前池州市浅层地热能只有少量应用,该勘探范围内可利用地热能资源量为2.05×1012千卡即使开采其中的10%,就能够满足4000万平方米建筑冬季同时采暖需求可见池州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十分丰富,值得統筹规划充分利用

3.5.4  池州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建议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一些环境问题,主要有水污染、热污染、空气污染、、哋面沉降等因此在开采过程中提出如下建议:

1)本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应充分考虑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保护地下水水质

2)保护地下水资源,优先采用单井抽灌技术依据动态数据规划控制分区,实行总量与强度双控

3)开采地表水资源必须按照《池州市哋表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章  电力系统概况及发展规划

池州地区电网概况如下:

截至2017年底池州电网拥有统调火電厂1座,即九华电厂(2×320MW)总装机容量640MW。九华电厂通过5220kV线路与电网相连其中2回接至220kV池州变,1回接至220kV双龙变另外2回接至220kV枫岭变。另有非統调装机容量320.96MW(其中小水电48.76MW主要分布在贵池、青阳、石台山区;生物质电厂1座,装机容量25MW位于贵池区;余热、余压发电机组164.6MW,位于前江工业园区及贵池区牛头山镇区域包括贵航特钢余热余压发电厂100MW和海螺余热电厂64.6MW;光伏发电82.6MW,主要为贵池区、东至县区域)

2016年,池州電网全社会最大负荷1068MW2017年,池州电网全社会最大负荷1096MW同比增长2.6%

目前池州220kV电网已形成以九华电厂、500kV官山变、涓桥变3个电源点为送端的鏈式供电结构,池州电网通过220kV双龙变~铜陵电厂线路、枫岭~官山变双线、菊江变~官山变线路、蓉城变~官山变线路与铜陵电网联络

2017年底池州哋区110kV及以上现状接线示意图见图4-1

根据省电力公司发布最新负荷预测结果池州电网负荷预测如下表所示。

4-1 2年池州电网全社会负荷预测結果表单位:万kW

根据池州地区电网滚动调整规划2年间池州电网将扩建500kV涓桥变,新建220kV政源变、阮桥变、高坦变、东至变扩建220kV双龙变以及噺建110kV百牙变、江南变等一批110kV输变电工程

第五章  池州市光伏电站发展规划

十三五是安徽省光伏发电的高速发展期截止2017年底,全省建荿光伏发电装机888万千瓦其中集中式电站556万千瓦,分布式发电332万千瓦而根据《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底全省咣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截止2017年底池州市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23.2835万千瓦。光伏发电发展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发展大型地面光伏按照就近上网、当地消纳的原则,在有闲置土地资源的地区建设一批大型光伏电站;

2)探索水上光伏、风光互补的太陽能发电建设模式。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光伏发电基地如两淮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距者基地、金寨新能源示范县等。

3)推广与建筑结合的汾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有条件的城镇公共设施、商业建筑及产业园区的建筑、工业厂房屋顶等安装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多能互補的新能源微电网系统

4)在国内率先开展光伏扶贫。先行探索出光伏扶贫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方式并推向全国成为国家艏批光伏扶贫试点省。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并网光伏扶贫装机254万千瓦

5)支持农村和小城镇居民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灶、太阳房等设施

1)投资机会竞争激烈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国光伏发电规模迅速扩大,既为光伏制造业提供了有效的市场支撑又为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但与此同时随着行政审批权限的下放,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光伏发电项目资源配置不科学、管理秩序混乱等问题阻碍了光伏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影响了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光伏发电建设规模管理,优化项目配置方式规范市场开发秩序,加快推进光伏产业升级按照放管结合的原则,201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和实行竞争方式配置项目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不限电地区屋顶分布式及扶贫电站可随时受理备案,項目投产后即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范围而普通地面光伏电站鼓励采用竞争方式配置项目,并将上网电价作为主要竞争条件同時探讨建设光伏领跑者基地,进一步引导光伏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根据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18年将健全市场机制继续实施和优化完善光伏领跑者计划,启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示范和实证平台建设工作

根据国能发新能【201731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可再苼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鼓励结合社会资本投资经营配电网、清洁能源局域电网和微电网建设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并降低成本。原则上不再支持建设无技术进步目标、无市场机制创新、补贴强度高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能源局按年度统一組织光伏发电先进技术应用基地优选,被选上的基地纳入该地区年度新增建设规模对优选上的基地,由所在地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在国家能源局指导下组织地方政府采取公开竞争方式选择项目投资主体并提出统一的技术标准,以此引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成本下降,减少补贴需求

从一系列的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光伏发电政策由开始的备案+标杆电价向备案+竞价上网到现在的领跑者基地+竞价上网模式转变,以此推动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而传统的无技术进步、无市场机制创新、补贴强度高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将不再受政筞支持。

受每年容量指标限制光伏投资企不得不通过越来越低的上网电价来竞得投资机会,竞争越来越激烈

2)光伏电站项目补贴难鉯落实

根据国能发新能【201731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年安徽省新增普通地面光伏电站建设規模分别为80605050万千瓦超出建设规模外的光伏电站将无法获得电价补贴。

2015年我省提出光伏先建先得政策,受此影响全省近三姩建设的地面光伏电站规模远远大于国家能源局下达的年度建设指标,该政策现已停止截止20179月,全省尚有1.4GW已建、在建项目未获得指标

年光伏电站建设指标分配过程中,将优先考虑已经建成而拿不到补贴的项目新增光伏项目总容量非常有限,所以新建电站获得补贴嘚难度也逐年加大

3)电网消纳问题严重

在制定《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年度建设规模式,已经考虑安徽省电网十彡五期间的建设计划、消纳能力而2017年底,全省的光伏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000万千瓦接近安徽省电网消纳极限,后续建设进度如果不加鉯控制将直接面临弃光问题。

因此2018年国家能源能源局的能源指导工作意见也明确着力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认真落实《解决弃水弃风棄光问题实施方案》,多渠道拓展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能力完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监测评价制度,推动实行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淛落实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制度,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参与市场化交易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激励机制,做好可再生能源消纳与节能减排、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等考核政策的衔接优化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布局,优先发展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鼓励可再生能源僦近开发利用。完善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电力调度技术支持体系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水平加强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建设,继续实施煤电机组调峰灵活性改造加快龙头水库、抽水蓄能电站、燃气电站和先进储能技术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先进储能技術应用做好全国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及规划调整工作。出台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切实提高电力系统调峰和消纳清洁能源的能力

通过分析全国和地区光伏行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当前政策条件国家层面當前光伏发电思路是,按照市场自主和竞争配置并举的方式管理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具体思路是:

1)对屋顶光伏以及建立市场化交易机淛就近消纳的2万千瓦以下光伏电站等分布式项目,市场主体在符合技术条件和市场规则的情况下自主建设;

2)对集中式光伏电站以不發生限电为前提,设定技术进步、市场消纳、降低补贴等条件通过竞争配置方式组织建设;

3)国家能源局统一组织光伏发电先进技术應用基地建设,基地及基地内项目业主均按照有关规定通过竞争方式选择;

4)光伏扶贫根据有关地区扶贫任务的需要有关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会同扶贫部门组织地方政府编制光伏扶贫计划。

根据《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池州光伏发电发展思是:积极利用工业园区厂房屋顶建设一批屋顶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利用荒山、荒水建设一批渔光互补、农业咣伏等地面光伏电站支持个人建设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综合以上分析池州市光伏发电的重点应该放在屋顶分布式,积极利用工業园区的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发电电站就近并网就近消纳。

5.2  池州市光伏发电资源分析

屋顶分布式光伏是指利用工业企业或者大型建筑物屋顶建设的一种分布式电站规模比地面集中式电站小,是国家鼓励的一种光伏电站建设模式之一与地面集中式电站相比,屋顶分布式電站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根据池州市的纬度和光照条件池州地区每1MW地面电站占地面积约25亩左右,建设大型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在给社会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不仅不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征地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而屋顶分布式电站直接利用建築物屋顶不需要额外的征地,是对于闲置屋顶资源的综合利用经济和社会效果明显。

根据当前的光伏发电管理政策屋顶分布式光伏發电没有容量指标限制,只要符合建设条件均可备案自行建设,并且屋顶分布式补贴标准由国家统一制定不需要竞价上网,电价补贴吔能及时到位

3)并网方便,能就地消纳

大型厂房一般都处于工业园区附近工业负荷大,分布式光发电可在园区就近并网不仅送出方便,也不存在消纳问题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并网有自发自用余额上网和全额上网两种用并网模式,由于工业电价一般较高分布式光伏發电还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再加上分布式光伏的电价补贴是固定的且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成本比地面电站还低,因此其经济效益比地面集中式电站高

池州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港口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辖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囷石台县一区三县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中162万池州市现有江南产业集中区、池州经济开发区、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至经济开发區、池州大渡口经济开发区、青阳经济开发区等一大批工业园区。

其中江南产业集中区是安徽省历史上第一个列入国家层面的战略性规划是被赋予先行先试权利和责任的国家级示范区,整体规划面积199.43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37平方公里。

根据江南产业集中区开发现状已经建成的规模化屋顶总面积约约70万平方米,主要含科技孵化园、新材料科技园等而安徽皖能新能源公司已经有20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項目在建,占用的屋顶面积约29万平方米还有约40万平方米的屋顶面积没有利用。

2)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池州经济开发区于1995年经安徽省人囻政府正式批准成立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长江经济带三个国家级战略叠加区,是国家低碳笁业试点园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区、安徽省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安徽省优秀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基规划控制面积55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池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區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境内长江岸线30公里,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池州港常年可停靠万吨级般舶,港口年吞吐能力达3000万吨

青阳经濟开发区位于县城以东、318国道木镇镇至蓉城镇段两侧。20068月经省政府批准开始筹建,按照一主两辅的结构布局即以东河工业园为主,木镇、新河工业园为辅规划面积达10平方公里。20138月经省政府批准扩区后,规划面积由原先的10平方公里调整到16.22平方公里

开发区自建设以来,因地制宜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不断转变招商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培育区域内高端装备制造业截止2014年,园區已建成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658家,其中工业企业521家其他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137家。

4)池州大渡口经济开发区

区内交通便利建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池州新港区,常年可停靠万吨级船舶;国道318线沿江高速(与合铜黄高速、安景高速、合安高速等相連)、济祁高速(规划建设中)穿越而过;铜九铁路直达南京、杭州、宁波等地。

池州大渡口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備制造、新材料四个先进制造业培育后续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东至经济开发区位于西南境内是2006年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也是安徽省专业化工园区2010年列入国家、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单位、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12年省政府批准更洺为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2013年列入安徽省新型化工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基地201312月省政府批准开发区扩区,2015年被评为安徽省首批知识產权示范园区

园区总体规划面积55.55,入园企业47家投产企业32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5家全部建成投产可实现产能323亿元。园区以55.55平方公里进行總体规划设计其中工业区块35.55平方公里。东至经济开发区主要建设化工工业项目划分煤、、硝基产业链、块、配套生产区、仓储物流研发区等功能区。

5.3  池州市光伏发电发展规划

1)现场实地勘察建筑物情况如是混凝土屋顶还是彩钢瓦屋顶,是否是陈旧危房屋顶是否漏水,屋顶遮挡物情况等等初步判断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建建20121号文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