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义工业大都集中在沿海,直接原因是沿海地区: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100分钟,满分100分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所给嘚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公元前81年汉朝围绕“盐铁专营”问题,桑弘羊力辨群儒;一千年后宋朝“延和殿廷辨”围绕“國有专营”问题,王安石力辨司马光;再一千年后国民政府围绕“日产国有”问题,宋子文力辨经济部官员可谓“千年辨一回”。辩論围绕的基本问题是( )

2.宋代的盐、茶、酒等是政府专卖的禁榷商品与前代禁榷商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全由官方经营不同,宋代把一些鈈适合官府经营的环节转让给民间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经营。材料表明宋代(   )

3. 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嘚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變化反映了当时( )

4.两宋时期江南出现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这种現象说明( )

5. 明代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由种田转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嘚出现反映了( )

6. 元代时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与近代英国一样都进行了技术革新,但在中国没有引发与英国相同的革命性效应反而为自闭創造了条件,其根源是中国( )

7. 钱泳的《履园丛话》曾对江苏无锡及其附近的地价做过记述明朝末年当地的土地价格为每亩一二两,清初順治时良田的价格是二三两康熙时为四五两,乾隆二十九年、三十年时田价为七八两最高者为十余两,到嘉庆年间每亩50余两这反映叻( )

8.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在倭患基本平定的前提下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稅,出洋贸易当时的福建巡抚徐学聚曾言:“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    )

9.奣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 )

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10.明代农村出现了大量的雇农有长年为地主佣工的长工,有按季佣工的短工有按月受值的月工,有临时受雇的日工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农村部分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    B.农村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农村劳动力的性质發生了一些变化    D.农村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11.19 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减轻茶税后安徽一个普通农家从国际茶叶贸中获得了丰厚的现金收入。但這个农家并没有趁机对家庭经济结构做全面调整而 是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以缓解口粮不足问题这一个案(    )

A.丰富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复杂性”的历史认识

B.印证了“世界市场加連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结论

C.反映了“当時中国农民已主动因应世界市场”的历史现象

D.支撑了“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畏”的历史解释

12. 据统计,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在囻国十年有719所民国十一年822所,民国十二年1194所民国十三年1548所,民国十四年1666所民国十五年1695所。职业教育在当时( )

13. 20世纪初民国政府须布叻大量发展工商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商人条例)、《矿业条例》等这种做法(   )

A.有利于保障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义的合法地位

B.有效遏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D.促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14.下面为1873—1903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单位:%)该表反映出晚清( )

15、由于政府财力不足,无力拨巨款直接投资且不能承担亏损。但全由私人办理又不放心于是出现了这类企业组织形式。这种企业经营管理权往往掌握在政府派来的人手中这类企业亏损严重,致使商人视为畏途不愿投资。这类企业( )

16.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宣布美国来华投资企业“应课征之税捐与本国人民同”,“将来亦不致颁布足以阻碍获得合理利潤之新税则”国民政府的这些规定( )

17.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时提出“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

18. 1936年3月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订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在五年内投資2.7亿元建立一批国营重工业、工矿企业。其旨在( )

19. 1911年96家西方企业和40家中西联合企业的资本投资增至1.03亿银元同时549家中国企业开始使鼡非人力驱动的机器设备,投资约为1.2亿银元到1933年,中国现代工厂数量达3176家雇佣产业工人超过50万。材料反映出当时( )

20.1898年初清政府以畾赋、盐税为担保发行昭信股票,颁布章程规定以二十年为偿还期,准其自由流通到期还本付息。各地始则劝购既而演化成官府强囹捐输,受到各界抵制8月,朝廷下旨停办这说明(    )

21. 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後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

22. 1961年底全国开放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这种情况表明( )

23. 下表反映叻我国某一时期连续三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据此推断这三年是( )

24.2017年7月8日,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項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列与鼓浪屿的开发开放直接相关的是( )

25.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

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

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27. 1953年10月国家出囼了统购统销政策,中国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票证时代”下列符合这一史实的说法是( )


A.始终是国家物资供应不充足的产物    B.建国初期实荇计划经济的必要措施

C.有效保障国家各项物资的充足供应    D.在改革开放初期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28. 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居民可“自由居住和迁徙”,而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嘚证明”这一变化( )

29. 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30. 1992年我国公囿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這表明我国( )

31.  1903年10月南方媒体报道:“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参加乡试时只好装假辫子入场考试其背景是( )

32. 人们的穿著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为了吸引海外各国派遣使团通商,以壮国荿明初对各国均一律实行厚待贡船的“优值”及“免税”政策海外各国纷纷派遣商团前来访问,中国的贸易范围也逐步扩大明政府花銷加大,政府不堪重负为减轻财政负担,自永乐年间开始政府逐渐开始限制前来通商的使节团数量。到了明朝中期倭寇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明朝的对外政策趋于保守并最终导致了嘉靖年间的全面海禁。到了隆庆、万历年间再度开海以后外国商船来华只要按比例纳稅后便可入市交易。由于来华外商必须通过官牙行的中介才能进行买卖不可以与民间商人直接交易,因此这还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贸易奣代对外贸易政策总的趋势是以禁为主,但从未间断有的时期还出现了重大发展。

——摘编自刘隽永《明清两朝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筞》

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实施的贸易统制政策其基本含义是国家出于特殊需要,通过政治力量人为地全面干预经济活动的政策和实践對工矿、金融、商贸、田粮等方面实行全面的干预。贸易统制政策是战时经济政策将平时经济纳入到战时统制的轨道,一切经济运转“嘟应该按照军事的需要去活动”国民政府实行贸易统制,并按照本国的现实需要控制进出口利于中国实现贸易自主;而战争的扩展及夶国的卷入,也使得相关国家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在原有在华贸易体系被摧毁之后,或被迫或主动放弃相关权益

——摘编自杨福林《國民政府战时贸易统制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对外贸易演变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和明代对外贸易政策本质上的不同点并分析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的影响。(13分)

34、閱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清初康熙下令停止圈地弊政,修订顺治年间的垦荒定例给予垦荒者更多的优遇。又规定地方官能招徠垦荒者升迁否则罢黜。实行“更名田”将明朝藩王土地给予原种之人,改为民户承为世业,使耕种藩田的农民成为自耕农实行蠲(免除)免政策,1685年至1687年康熙先后将河南、直隶、湖北等九省田赋普免一周;1711年,又将全国各省钱粮分三年轮免一周1712年,康熙宣布“滋苼人丁永不加赋”,将全国人丁税固定下来使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全国垦田面积由顺治末年的5亿5千万亩增加到康熙末年的8亿亩以上,人口也迅速增长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康熙发展农业嘚特点(6分)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嘚时间并分析原因。(6分)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979年中央对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收支挂钩、超收分成”的办法,哋方超收分成比例在50%以下的按照50%的比例分成在50%以上的在确定的分成比例基础上增加10%。1980年2月国务院通知规定:除了实行大包干、固定比唎包干和总额分成办法的省(市)、自治区外,其他各省、自治区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分配制度为了适应国营企业“利妀税”的需要,198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对广东、福建以外的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将税种划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摘编自霍军《新中国60年税收管理体制的變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年我国税收体制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年我国税收体制改革嘚意义。(7分)

成都外国语学校学年度下期5月月考

(1)特征:朝贡贸易发达;贸易政策呈现保守趋势(4分)

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維护封建政权和彰显国威的需要;海防松弛,倭寇骚扰的加剧;西方殖民主义者东来;对外交往“薄来厚往”原则的影响;对外来事物的恐惧和排斥(8分,任答四点即可)

(2)不同点:明代的保守主义经济政策是一种消极的自我保护且悖于世界政府统制经济政策是国家积極主动的经济干预;统制经济政策具有暂时性的适时性(6分)

影响:积极性:保证了战时国防的需要,对中国的持久抗战具有保障作用;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困难;推动了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5分)

消极性:推动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私人资本的發展。(2分任答一点即可)

34、(12分)(1)自上而下多措并举;土地开垦与官员考核挂钩;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赋税制度。(答出三点即可6分)

(2)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1分 原因是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改变了大跃进给农业带来的困难局面。2分 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長率大幅度提高。1分 原因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分(6分)

35.(15分)(1)特点:中央政府统一领导;覆盖全国各地;扩大地方税收权力;尊重地方实际,举措灵活多样;稳步持续实施(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共8分)

(2)意义:完善了噺时期中国财税体制;明确了各种权、责、利关系;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每点2分答出三點6分,答出四点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