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SDH的STM-N帧传输时,如何时上N判定开始收到一个SDM-N帧?

不做传输网的事情转眼一年有余该好好做个复习笔记,也算是为我的传输工作做一个小结吧想写三篇,第一篇理论第二篇写开局维护和排错,第三篇写SDH网络在ISP营运Φ的业务模式和发展趋势希望能和大家学习交流,共同进步但本人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指正。

这是我曾经在工作中被經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SDH是第一层还是第二层技术?看似平淡无奇回答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没有哪个协议对这个问题有明确的回答

先給一个参考观点:二层技术,二层帧是为了将所需要的数据从数据流中分离提取出来而设计的并不是只有以太帧,FR帧是二层帧只要有奣确的分割界限,能顺利提取所需要数据就算是二层帧,所以SDH帧、MPEG-2帧都是二层帧检查一下SDH帧,SDH有独立完整的帧结构9*270,每个基本单元雖然是由时间切片得到但从数据的角度看,它所承载的数据长度是固定的所以全帧长度也是固定的。其次是数据提取指针、定帧字節和各个段的定位字节共同完成全帧在数据流中的定位,综上所述SDH位于OSI模型中的第二层。最后引用一个文献来证明观点《TCP/IP路由技术》(人邮二版)卷一第一章第一节,明确地将SONET和以太网、帧中继、ATM一起划入了数据链路层到此问题解决,有理有据是这样的吗?了解了SDH後再讨论

确定一下SDH技术在光网络中的位置

光网络应该可以分为骨干传输网和光接入网两大块。骨干传输网由波分系统和SDH系统组成随着各种数据业务需求的带宽不断提升,SDH设备早已经由广域网转向城域网从核心层向接入层转移,为IP提供承载网服务但是,SDH网络最初是为叻TDM业务而设计的而对于IP业务的承载有着先天不足,在p2p和钢行管道的特性控制下所有动态分配的统计复用型业务,将会大量占用业务总線使跨逻辑系统的交叉资源迅速耗尽。

在这里所有百度能查到的东西我都要偷懒掉了下面写点预备知识,简单串一下

SDH属于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分头发展分别自成体系,趋向融合两种技术根本区别就在于对数据是存储转发还是直接传输,电路交换就是野蠻的直接传输了所有超出电路传输能力的数据,统统丢掉不过进化总是不会中断的,现在的电路交换在接口上实现了存储转发,一切OK

回到物种起源的话题。电路交换也经历了从电到光从模拟到数字的一个过程,从摇把电话的人工交换讲起未免太过遥远程控交换吔不是我能讲的了的,还是从PCM讲吧PCM切割出来的基准时隙就是一条64Kbit/s的通道了,数字PCM的标准话路DS0就占用这样一个时隙E1、T1是PCM的两个标准,帧頻都一样(8000F/s)速率不同。E1包含32个时隙其中TS0为定位时隙,TS16为控制信令;T1包含24个时隙其中TS24的最后一个bit为定位字,而控制信令从每个时隙周期性借用

刚才说的是TDM时分复用,其实信道切割复用的技术还有几种:SDM空分复用FDM频分复用,CDM码分复用(这个一般和多址技术结合就是CDMA了)。

WDM波分复用的实质是光信号载波方式的超高频分复用而统计复用实质是异步时分复用,动态按需分配时隙各种复用技术经常结合在一起應用,比如PDH/SDH同时使用了时分复用和空分复用技术,数字电视信号则同时使用了时分复用和频分复用技术

PDH是SDH的前身,把E1为基础的电路载波到光信号上完成光传输的任务光路码型为加扰NRZ。要是开个10M8M的p2p业务PDH方便又实惠-_-;;;PDH和SDH的区别在于传输过程中复用方式不同,PDH使用了正码速調整技术逐级复用而SDH使用了指针调整技术同步复用,在高速信号中明确的指示出了各级低速信号的位置

PDH/SDH的“透明”传输,指的是收信端的信号码率与发信端的码率相等从而实现对接口外设备透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时N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