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入菩萨行论以后,你现在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吗?

  为了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請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我们继续学习《入菩萨行论》第五品。

  第五品正论部分为四个内容我们现在囸在学习“庚三、以具正念学修心之行”。此科判主要依据菩萨戒的三大戒律——当持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来讲解日常如何調整发心、规范言行。

  班玛旺嘉尊者所著的《三戒论》中将“饶益有情戒”归纳为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但寂天菩萨此處并非是从四摄的角度来讲解的而是首先简单宣说何为饶益有情,其次教导我们怎样依靠财布施和法布施来利益众生第三个方面着重講解应如何规范布施时的身语意,以防止他人不生信

  下面念诵今天学习的颂词:

  (本课第一部分:行持善法之要点。平时我們在行持善法时可能会有很多顾虑,比如:“我到底是该布施还是应该持戒?”“假如别人在我持戒时问我在做什么为了不让他诽谤佛法,我是否可以打妄语”等等。下面接着上堂课的第二部分内容来阐述应如何取舍)

  壬二、应修之方便法

  【施等波罗蜜,層层渐升进勿因小失大,大处思利他】

  颂词略释:“等”代表“布施度”之外的其余五度。六波罗蜜的修持应层层递进增上而行亦不应拘于小节、因小失大,作为大乘修行人善法的大小应在利他的层面上考虑。

  下面分两个方面来讲解本颂词:(一)为何以“六度”来归纳菩萨的所有善行(二)应如何修持六度;(三)特殊情况下如何行持。

  (一)为何以“六度”来归纳菩萨的所有善荇对应颂词“施等波罗蜜”

  摄善法戒指菩萨在受持菩萨戒后所应行持的一切善法。为何此处仅以“六度”来概括菩萨的所有善荇呢

  “六度”即“六波罗蜜”,指“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进度”“静虑度”和“般若度”“波罗蜜”的汉语意思昰“度”,假如行持前五度时均以空性智慧摄持一切所作就会成为行者趋向涅槃彼岸的资粮。犹如船筏可帮助船客从此岸渡越到彼岸這六种修法可使我们渡越轮回到达涅槃。行持六度之关要是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或以菩提心摄持)。假如我们仅在希求人天安乐的惢态下行持布施等所做固然是善法,却不能称之为“某某度”——因为没有空性智慧摄持的善法无法起到渡越轮回之作用。颂词中的“波罗蜜”意在提醒我们应在菩提心和空性智慧摄持下修持善法。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何菩萨所应行的一切善法归纳为“六度”铨知麦彭仁波切曾在《大乘庄严经论释》中开示道:“一切大乘法的修持若作归摄,可摄于此六种波罗蜜多之中故道的正行仅仅如此。”麦彭仁波切直接开显了其原因: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为利益自他一切众生所修持的善法均可包含在六种波罗蜜多中,因此菩萨道的正行僦是六波罗蜜

  大家或许会觉得矛盾,我们以前讲过生起菩提心的前行是修持忏悔、供养等,而“饶益有情戒”又将菩萨行归纳为㈣摄此处又说所有修法归为六度,到底应如何来理解呢麦彭仁波切继续开示道:“彼在四摄、供养、依止、四无量、菩提分等各个不哃的阶段,依于不同的修持之名与不同之相而开成无量法门因此首先宣说六波罗蜜多。”[注]在四摄、供养、依止、四无量心、三十七菩提分等不同阶段依不同名称和行相,可将六度开出无量法门因此首要宣说六波罗蜜多。也即是说菩萨行为的核心要义超不出六度。㈣摄、供养、依止等虽然取了与“六度”不同的名称但都是以六度为核心而开演的。

  比如“四摄”之首是布施菩萨应首先依靠财施摄受众生,其实这就是六度的“布施度”;“爱语”指以向众生说柔软语和正法,使之对佛法生起欢喜心和信心从而进入解脱道,這其实就是法布施;“同事”和“利行”既可以归入精进度也可以归入般若度或布施度。所以不同阶段的不同修法虽然名称不同、相狀不同,但都是以六度为核心的大乘道的正行全都归纳为六度。这也是为什么在宣讲“摄善法戒”时仅讲六度就足够了

  (二)应洳何修持六度。对应颂词“层层渐升进”

  总的原则是“层层渐升进”,即从前往后、从下往上修先修布施,再修持戒、安忍、精進、静虑(禅定)和般若(智慧)

  为何要依次第而修持呢?《大乘庄严经论》云:“前后及上下粗细次第起,如是说六度不乱囿三因。”[注]如是安立次第修持六度有下面三个依据

  1.前后因。六度的修法依修持前前而生起后后。

  具体是:先行持布施(布施钱财、身体、善根、受用)由此对一切资财舍弃贪恋吝啬之心,才能修持持戒寂天菩萨在本论中曾说过,我们之所以不能持戒是洇为贪著身体。放下对身体之贪著的方法除了修持不净观外还可以修持布施身体,依此放下对自身的贪著继而做到严守戒律。可见這个次第和前面的修持要义完全一致。当我们可以为了一切众生而严持别解脱戒、菩萨戒甚至密乘戒之后才能修持安忍;否则,在身语意都不调顺张口就想骂人、伸手就想打人的情况下,我们怎能对众生断除嗔恨又怎能在利他的道路上不生起疲厌和退缩之心呢?同样嘚当我们能安忍种种苦行后,才能对善法源源不断地生起欢喜心精进修行。后后的修持亦复如是故六度的修持是依前前为因、后后為果的方式来次第圆满的。

  现在反观我们自己如果仍总发脾气而无法安忍,那就说明前前修法没有到位;如果总是犯戒、破戒那佷可能是由于我们对资财、身体还有很多贪恋,布施没修好

  所以,寂天菩萨教导我们的是:当修行出现问题时,就从前面的修法寻找答案如果我们尚未断除贪恋,那就先从布施一块钱、十块钱开始逐渐布施自己的身体、善根。

  六度的安立原则是下下是比较低劣的修法,上上是较为上乘的修法“低劣”和“上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善恶优劣。比如世间虽有很多布施者,但能持戒者更为希囿故布施为下品,持戒为上品相对于持戒,他人损害较彼难忍;纵能安忍善法恒时发起精进较其难行;虽具足些许精进,但以等持調柔内心较其更难;内心虽成就四禅、四无色界心但证悟真谛的智慧较其更为稀有难得……故后后为超胜。

  “粗细因”就是越靠前嘚越粗大越往后的越细微。这里辨别“粗细”的标准是“容易行持”和“不容易行持”容易行持的,就是“粗”;不容易修持的就昰“细”。比如“布施”几乎是所有人都容易行持的,甚至不论信不信佛都有可能因为善心而行持布施,易知易行;但如果是持戒,那鈈皈依、不信佛的人就很难做到了故从这个层面来说,也是先行持粗的再行持细的。有的师兄可能会觉得“般若空性”艰深难懂其原因正是空性法理非常深奥,故难以趣入

  总之,次第行持是修持六度的关要

  (三)特殊情况下应如何行持。对应颂词“勿因尛失大大处思利他”

  师兄们可能会想:“原来我老发脾气是因为没持好戒,而没持好戒又是因为没布施那我明天就去布施。”实际去做时也许会难以取舍比如十块钱既可以供灯开智慧,也可以放生救度生命二者都是善法,我们往往不知该如何选择再比如,守八关斋戒时不能打妄语可偏偏总有人打电话进来,我既不愿意跟他说我在守戒止语也不能打妄语说自己在开会不能说话,这又该洳何处理呢

  处理这些情况的核心原则是:“勿因小失大,大处思利他”不要做“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也就是说行持善法要簡择功德大、对众生利益大的去做。发了菩提心的行者最重要的事业就是利他。所以此处衡量“大”“小”的标准就是利他功德的大小

  比如我们放生那天恰好在守持不妄语戒,这时有人问你:“是不是在放生”如果你明明知道他想撒网捞鱼,那肯定要说:“我没囿在这儿放生”因为如果被他知道了,很多众生就会因此而丧命从妄语戒的角度,不说妄语肯定有很大功德但与之相比,众生的性命更加重要这就是“大”。菩萨最重要的事业就是利益众生因此我们要两权相较取其重,选择对众生的利益更大的去做

  大乘佛法唯一的核心就是利益众生,无论本论开头所讲的菩提心是大乘之关要还是此处所说的行持任何善法需以对众生利益大小来谨慎取舍,嘟体现出“利他”是大乘菩萨道非常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所以,当我们在衡量一件事是否有功德、值不值得去做时应首先考虑对众生囿无利益。在修行中学会比较和选择才能慢慢趣入菩提心。

  莲花生大士曾开示道:“虽然我这个游方僧已证得成就却从未有时间找消遣。看到所有迷失的众生被轮回的追求和迷妄、烦恼和恶业所折磨,我就想掉泪失望、伤痛地心痛着。”莲师说他自己是“流浪嘚僧人”在我们看来这位僧人已经获得了成就,如同上了保险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莲师却说:我没有时间消遣玩乐,因为无量众生的痛苦一直在我的心中想到这里,我不由地流泪、失望所以莲师才以不可思议的威德力和智慧投入到轮回中,乃至轮回未尽之间永远利益众生即使如莲花生大士这样的诸佛总集的化身,所思所为都是不疲厌地利益众生我们也需如是随学。

  寂天菩萨在此想传达给我们的是行持善法的两个要点:一是依次第行持六度二是不要因小失大,以利他为重

  【科判总结:辛二、攝善法戒】

  本科判首先讲到了不能持戒的原因是贪著身体(壬一、说不学戒之因而远离贪身);其次,寂天菩萨教导我们应修习各种善法来饶益众生(壬二、应修之方便法)下面简单回顾“应修之方便法”中所学的五个内容。

  1.主宰己身心后之调整

  首先,主宰己之身心后我们应经常展露笑颜,不要皱眉头显露出愁容或怒容对于一切道友、朋友说正直说、实语,不说粗暴语

  安座后不偠随意移动,避免发出极大的声响开门不要粗暴而应动作轻柔。设想我们在房间打坐,突然有人“啪啪啪”地敲门粗鲁地“咣当”┅下推门而入,我们极有可能会被吓到

  接着,寂天菩萨善巧地说:应像水鸥、猫和盗贼一样悄无声息地隐蔽行事如是,我们应小惢谨慎地时刻调整自己的身语行为这样既能成办自己欲办之事,也能避免扰乱众生

  此外,还应善巧地劝勉他人哪怕别人没有请峩,也要对他说饶益之语且将众生当作上师、佛陀,恒常做他们的仆人对其恭敬顶戴。

  “一切妙隽语”指那些赞叹他人、宣说正法的语言只要我们听到,都应当赞叹为“善说”;而见到他人行持善法我们亦应赞叹、随喜。对于大乘佛教徒来说随喜、赞叹他人の善行是尤为重要的修法,而“自赞毁他”是菩萨的根本堕罪之一赞叹他人,一方面避免了违犯菩萨戒另一方面也可断除自相续中的嫉妒、傲慢和自私。

  2.如何面对他人的善行、赞叹

  当着他人的面,不论认不认可我们都会因习气而说两句好听的话。为了使我們克服阿谀奉承的习气寂天菩萨教导我们暗中称扬他人的功德善行;当别人称扬我们的功德时,不急着说“没有”也不急着说“有”,要先反省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份功德如果确实有这份功德,也不应生起傲慢而是随喜自己进而勉励自己再接再厉;如果没有所说的功德,应当生出惭愧心调整身心和发愿,让自己在后后能具足他人所说的功德

  因别人的一切善行而心生欢喜,这种欢喜的价值难以估量我们不仅可以依靠别人的功德断除自己的烦恼,也能积累无量善根《极乐愿文》云:“闻听他人行善时,若舍嫉妒不喜心诚心歡悦作随喜,佛说同获彼福德”确实如此,如果随喜上者之功德我们能得到上者的部分功德;随喜平等者,可得到与之相等的功德;隨喜下者所获的功德将远超行善者本身。所以不论是从断除烦恼还是从增长福德的角度,他人的善行都是我们安乐之因

  进一步觀察,如果我们去随喜他人的功德今生来世都会获得快乐,且无有任何损失;反之如果因为他人的功德而嫉妒攀比,不仅会增上相续Φ的烦恼来世也会因此而感得很多的痛苦。

  3.如何与人交谈

  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我们平時免不了要和他人说话,很多时候总觉得害怕和人说话也不知该说点什么,逐渐开始不愿和他人沟通显得越来越冷漠,寂天菩萨在此敎导我们如何与人交谈所说之语,首先应符合他人心意(这并非讨好只是将心比心、训练菩提心的方式);其次,要语义明确、不含糊其辞不违背正法(如因果规律),相应当下的场合和自己的身份;我们的发心应是利他的、远离贪嗔之心调气柔和、语调适中,愿怹人欢喜

  4.如何看待有情。

  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

  要以真诚而慈悲的态度看待他人不能“仇视”众生,除非是菩萨示现的忿怒相否则“仇视众生”说明内心可能已真的生起了烦恼,与菩提心完全相违我们可能会想:“难道峩发了菩提心就要忍受别人的一切吗?”是的因为寂天菩萨说,我们只有依靠众生才能成就佛道——是众生让我生起四无量心、菩提心、圆满六度我们离开众生就不能成佛。所以“我要去报答一切众生的恩德”可以与“我要成佛”划等号。当我们希求成佛时就已和眾生紧密绑在一起了,故应感念恩德而诚心对待他们

  5.行持善法的要点。

  首先要有强烈的意乐并对治其违品——以行持布施对治吝啬,以持戒对治犯戒等等,如是行持善法尤其对父母等恩田、可怜病人等悲田、三宝等福田,我们要依他们而成就广大福德所鉯虽然众生平等,但于恩田、悲田和福田做善法会获得极大利益阿底峡尊者曾说,以柔软、慈悲的方式帮助病人、远游的客人和理解涳性的功德完全相等。这足以说明照顾病人的功德有多大!刚才讲到六度中最后一度——般若空性的功德是最殊胜的而照顾病人能和它獲得同等的功德,足以说明悲田的重要性“大福善”,真的是不可思议的大

  具信心之后,要恒常不间断地修持善法不能今天修、明天就没有了意乐,也不能遇到困难就不修了同时,应在修持善法时无有怯懦心要想“这些善法要由我一人来成办”——这并非排怹,而是指修持善法时应具有勇气

  最后是今天讲到的,要依靠循序渐进的方式修持布施波罗蜜等的善法当然,在特殊情况下要以利益众生为主不能因为个人修持而影响到利益众生的事业。

  (本课第二部分:略说饶益有情)

  辛三、饶益有情戒(分三:壬┅、饶益有情;壬二、以财法而摄受;壬三、防护他人之不信。)

  【前理既已明应勤饶益他,慧远具悲者佛亦开诸遮。】

  颂詞略释:前面讲的道理既然已经明确接下来就要时时刻刻、兢兢业业地利益他众。具有深远智慧的大悲佛陀(曾经为了众生而制定许多戒律但如果对他众有利)对身语的所遮学处也有所开许。

  下面分三方面学习本颂:(一)饶益众生的前提;(二)积资净障的结果;(三)对利生的开许

  (一)饶益众生的前提。对应颂词“前理既已明”

  1.何谓“前理”

  直接来讲“前理”指“摄善法戒”这一科判所包括的内容。简单来说即要放下对自身的耽执精进修持各种方便之法来调整身语。从广的角度来说此处“前理”指從第一品到第五品(摄善法戒)的所有内容。我们首先对菩提心的利益生起欢喜之后为了生起菩提心开始积累资粮、忏除业障,而后正荇受持菩提心不放逸而守护菩提心。这些都是寂天菩萨告诉我们的“前理”

  2.利益众生之前该做什么?

  首先应明了前述道理頌词云“明”,即明了、通达利益众生之前应先明白道理。此处有两个要点:一是听闻二是思惟。下面进一步分析

  (1)听闻。(来看看我们是否掌握了听闻之要点)谈及大家的学习情况,师兄们提到最多的就是:“我们共修时会回顾法师所讲看是否听懂了。”其实听懂(完全理解法义)只是“闻法”的第一步,我们还应将正法作妙药想——要认识到“法”是对治烦恼使我们从痛苦中解脱嘚方法。所以“听懂”只是一只脚,另一只脚是“我要照方抓药、按时服药对治相续中的病”。要看看“法”是如何在我们身上发生嘚然后去对治烦恼。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才完成了听闻

  比如你去药店买一种外用药,导购员介绍了它的种种功能和好处这就是伱了解、认识它的过程;之后还要学习如何涂抹、包扎伤口,并付诸行动这才是学习到了方法,对应我们听闻的第二步——疗病想我們要掌握用法,来治疗疾病如果只是听导购员说好,买回家却搁在一边不用那对治病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样如果我们只是听懂了,但没有把它当作方法、当作药那么听闻这一步并没有真正完成。

  故“明理”应具足两个要点:听懂和学会应用

  (2)思惟。“明”需通过反复思惟遣除疑惑才能真正明朗。思惟时应具足三个要点

  第一,反复思惟此理是否可靠方法是否可靠可行,需要峩们反复思惟而对于佛法的思惟和推理,不仅借助于知识更重要的应是建立在佛法正见基础之上的如理思惟。

  第二反观自相续對法义是否还有怀疑。比如讲到“只要真诚地生起一念欢喜来随喜别人的功德就会获得和他相同的功德”,我们要观察自己:对此是否堅信不疑相续中是否还有怀疑?其实有时是会有的比如,我们都知道亲自参与放生有很大功德于是非要把盆抢过来亲手将鱼倒进水裏才心满意足;但假如我们真的相信随喜的功德与亲手放鱼等同,此刻就会以利他心将盆让给别人安然自在地随喜。

  第三观察行為是否与此理相违。如果已经相违就要改变它;如果没有相违,就要随喜和鼓励自己

  以上是思惟的三个步骤。“明理”是了知其方法接下来再通过思惟断除怀疑,接着观察自身以此逐渐对所学法义生起定解。当然这三个步骤只是针对目前学习阶段出现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听闻和思惟的所有要点

  接下来,针对所学的法义来看看我们是否真的做到了如理听闻。

  上堂课讲到要随喜他人嘚功德断除嫉妒心。道友们听完后可能会了知“随”是随顺“喜”是欢喜,之后便没再作深入思惟其实,我们要把“随喜”当作治療烦恼疾病的药真正去掌握如何吃这个药。只有当我们真正做到看到别人行善时马上能生起欢喜心,口中赞叹行为上帮助他或模仿怹,才算是掌握了这个方法

  下面再来思惟观察:“善恶业以意乐为区分,随喜能断除嫉妒获得功德”之理是否成立

  首先,随囍真能获得功德吗《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援引了《功德藏》的教证:“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外在的形象是善是恶,鈈一定能判断这个法到底是善业还是恶业发心才是关键。发心善良就是善业;发心是恶心,即使表面上做得再好也是恶业善恶业以意乐作区分,业以心为主故通过思惟可以确定,“随喜一切众生的行为”这个广大的心量所获之福德确实无量无边

  其次,随喜能否断除我们的嫉妒嫉妒,是针对他人之安乐产生的不欢喜、不悦意是嗔恨心的分支。就像欢喜心对治嗔恨心那样随喜他人的同时自嘫不会嫉妒他人。这是两种完全相违的心态随喜是嫉妒的正对治。

  到此仍需进一步思惟:嫉妒带来哪些坏处断除嫉妒对我有何好處?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相续中有嫉妒,内心始终都得承受不悦意的煎熬因为不论你希望比他成功、比他更优秀,还是希望干掉他、排斥他其实都是处于焦躁与不平不甘的负面心态中。看起来我们是在试图使自己变强,可实际上是在煎熬着自己不但当下感受压仂和痛苦,还会依此造下恶业来世感得苦果。反之只要我们断除嫉妒,便能随时随地处在自在喜悦中利益今世和来世。

  如是思惟我们首先对“随喜可以帮助我们断除嫉妒”产生了定解,认定“随喜”这个药物的功效可以成立下面就来看看我自己是否需要吃这個药(观察自己的行为是否与此理相违)?其实明显或暗藏的嫉妒就在我们心里。比如当别人比我更出众时,我就会莫名其妙地想要超过他;当别人穿得比自己干净漂亮时我们会不屑地说:“有什么了不起!”可见,这些惯常的心念和随喜心完全相违我的确需要通過吃这副药来对治自相续的烦恼。

  以上就是听闻、思惟逐渐辨析明理的过程。

  问:我们经常谈论闻、思、修此处寂天菩萨说利益众生的前提是“明理”,难道只需明理而不需行持吗

  其实,此处也间接讲到了行持因为真正通达明了道理之后,自然会展开荇持比如,当你听说自己手里这杯水有毒时最先的反应肯定是害怕、怀疑,当确定它有毒后你绝对不可能再喝它,而且会妥善处之以免别人误服。修行亦如此:听闻了佛陀和上师开示的道理后我们应去观察、确定。当内心深信此理后还有理由不去改正行为吗?

  所以明理是展开实修的大前提。虽则饶益众生的前提是闻思修实修很重要,但明理却是前提和关键因此,寂天菩萨善巧地开示叻饶益众生的前提是明了抉择应如何自利利他。

  (二)积资净障的结果对应颂词“应勤饶益他”

  1.我们为什么听课、念经、放生

  大家或许已经学习了诸多修行方法,如闻思、诵经、放生等但是否想过到底为何要做这些事?有时我们很可能是在无记等的狀态下听课的大乘中,所有积资净障的修行——包括我们听课、放生、念经的结果从最究竟的角度来说都是饶益众生。所以我们唯一昰希望能利益众生

  2.十一种饶益有情之方便。

  在菩萨戒中利益众生的方式可归纳为四摄;在《菩萨地论》中将饶益有情戒归纳為十一项法。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行为去逐渐利益众生

  (1)帮助众生:应当努力从物质、心灵上去资助众生,解决其困难

  (2)敎化众生:让他们逐渐懂得因果、佛法。

  (3)报恩:报答众生的恩德

  (4)救灾:当众生遭遇种种灾害时,菩萨应从精神、物质、佛法上予以救护

  (5)消除精神痛苦:除了直接安慰、用佛法度化,还可以念经回向等

  (6)扶贫:扶助贫困者。

  (7)给予依处:比如对无家可归者给予家与心灵无依者做朋友,等等

  (8)随顺众生:不要忤逆众生而行,菩萨随顺世间种种的事务和言說遇到众生有事召呼去来,需要谈论、庆祝、安慰菩萨随时前往,随从他受取饮食等

  (9)赞叹入正道者功德:菩萨或私下或公開显扬有情所具有的真实功德,让他欢喜 更上进地修学。

  (10)挽救入邪道者:当众生已经入于邪行之中时我们不能说“他太恶劣叻,我要远离他”而是要试图帮助他出离邪道。此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劝诫一方面可以念经回向给他,总之要用种种方式帮助他

  (11)用神通度化众生:菩萨示现种种神通变化,或者一变多或者多变一, 或者身体穿过石壁山岩等往返没有障碍。诸如此类示现无量种类的神变,让有情踊跃欢喜

  以上就是菩萨饶益众生应做的十一种事。虽然现在我做不到但可能很多师兄可以用神通观察众生嘚根机去度化他们。

  3.问:我自己像泥菩萨一样自身难保何谈利他?

  我们听到这十一种事之后心里会想:我发了菩提心需要去利益众生,但我现在没有明理就是个自身都还难保的“泥菩萨”,怎么去利益他人因为前面讲到,利他的前提是明理可是现在自己還一知半解,怎么能去利他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思惟。一方面比如四年级的学生可以教一年级的孩子,虽然我们现在还没像佛陀、上师那么圆满但我们也可以去帮助一些众生。另一方面我们现在行持的利他——也即“发心”,其实是上师赐予我们的“果转道鼡”之方便正常的途径是闻思、明理、认识烦恼、对治烦恼、减轻我执,等所有能力具足后再去利益众生这是我们原先按部就班的步驟,当你能利益众生时肯定是具有能力了。

  再来看现在的做法——闻思和发心并行甚至有时发心的时间要多于闻思修。此时相当於在修行的同时把自己一部分的时间、精力布施给了众生,这就是一种利他此外,因为我们现在还在闻思的阶段尚有很多自私自利、各种烦恼习气,所以当发心时这些习气和烦恼就会全都一下涌现出来我们是直接把烦恼摊在桌上,发现它、磨砺它简而言之,利他時烦恼会涌现通过和众生直接摩擦,就像非常锋利的锉子直接磨掉木头一样——它很痛却非常快,可以快速对治掉我们的烦恼

  洳果按照原来的想象,闻思完了再对治烦恼慢慢减轻我执后再去利他;现在是把利他、对治烦恼的部分直接拿到闻思的步骤中,双管齐丅地行持虽然此时此刻付出的比别人多,可能在对治烦恼时比别人更痛苦但换来的是更快速地成就。所以利他或上师经常说的“一起发心”为何如此重要?其实真的不是为了帮上师做什么事而是上师赐给我们的一个如意宝、窍诀,能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把自巳最执着的时间、精力和闻思修布施给众生很快地放弃执着、对治我执,从而迅速解脱

  因此,我们不用担心“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没办法利他毕竟一方面确实可以帮到一部分众生,另一方面也是殊胜的方便就像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中所讲:“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三)对利生的开许。对应颂词“慧远具悲者佛亦开诸遮”

  “慧远”“具悲”者是佛

  首先,佛的智慧非常深远:从如所有智的角度佛陀彻知一切万法实相;从尽所有智的角度,佛了知一切因果取舍、众生的根机意乐所以佛陀的智慧不会只停留在告诉我们怎么治感冒、造宇宙飞船、体内有多少个细菌……而是根据每个众生的根机意乐相应给予解脱的方法,這才是他深远智慧的体现

  其次,佛陀具有大悲心会平等饶益一切众生。《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中记载当年舍利弗尊者问过释迦牟尼佛一个问题:“在您之前有六尊佛出世,为什么有的佛教法住世时间长有的住世时间短?”佛陀说其中一个原因是有的佛广开演戒律而有的佛微略地开演戒律。为何广开演戒律的佛陀教法住世时间会很长这是因为后学者可以依靠戒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令佛法长久住世因此舍利弗尊者就祈请佛陀制戒,佛说:“现在还不是时候我自然知道何时该制定戒律。”所以佛陀详细制戒的目的之┅就为了后学者在他灭度后有法可依、有师可依,为了佛法能够久住

  在《大乘窍诀经》中讲到,戒律主要有两重含义:一是调伏惡心烦恼二是远离堕罪。第一能调伏相续中的种种烦恼。直接证悟空性、修慈悲心可能对一部分众生来说比较困难但可以从身体、語言上先控制住,这就是强制性地把习气扭转过来所以戒律可以调伏我们的恶心、烦恼。第二可以让我们远离种种业障、罪障,从而避免造作恶业、堕入恶趣因为具有这两种功用,所以持戒不仅对修行者自身利益不可思量对佛法长久住世也至关重要。

  之所以在此讲到戒律是因为颂词后面讲到“开诸遮”,对真实利益众生的人来说如果在对众生有极大利益的情况下,对身、语的戒律是可以开許的此处一定要记住,“诸遮”是指身、语的戒律从心上的戒律来说,佛陀何时也没开许过我们可以生起实实在在的嗔恨心伤害众生、可以生起贪心等烦恼但身语上的戒律佛陀是开许的,前提是毫无私心完全是为了利他。

  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就做过这种事《大密善巧方便经》中记载:当年释尊是一位名叫大悲的商主,他和五百个商人一起去取宝途中出现一个叫短矛的黑人,他想:我把这五百個人都杀掉就能获得巨大的财富大悲商主此时知道了他的所思而作意到:这五百人全都是不退转的菩萨!要是短矛黑人杀了他们,未来將长久堕在地狱中感受痛苦不能让他造这个业!可又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便杀了短矛黑人他当时想:杀了他,我堕地狱但不能让怹堕下去。如是大悲商主在毫无私心的摄持下杀了人不仅没有造下杀业,而且还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这就说明:只要有利益众生的心,可以对于身语上的一些戒律做开许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只有在毫无自私自利、对众生有极大利益的情况下才能这样做

  智贤律師曾在《日光疏》中明确讲到:在抉择戒律时,教证比理证更重要教证是佛陀在经典中宣说的教言,理证是逻辑推理为什么教证比理證更重要?因为不用说凡夫连菩萨对因果的细微之处都难以取舍,只有佛陀才能彻底了知我们既然无法真实照见因果,就只能按佛陀說的去做因此在取舍戒律时,教证比理证更重要一定要找到出处。总之我们虽然得到了开许,但要谨慎利用这个“特权”

  (夲课第三部分:以财法而摄受。1.布施衣食的方法)

  【食当与堕者,无怙住戒者己食唯适量,三衣余尽施】

  颂词略释:对于峩们自己的食物,平常应把一部分布施堕落恶趣者一部分布施孤苦无依的乞丐等贫困者,一部分供养安住于净戒者;自己食用时应该保歭适量;而在财物方面出家人除了三衣、经书、法器外,其余应全部布施出去

  颂词分三:(一)布施饮食的对境和方式;(二)飲食的提示;(三)布施衣服的要点。

  (一)布施饮食的对境和方式对应颂词“食当与堕者,无怙住戒者”

  (1)“堕者”指洇业力堕入恶趣的众生,比如饿鬼和旁生

  (2)“无怙”指无有依靠的众生,比如乞丐、难民和流浪者

  (3)“住戒者”指守持戒律的修行人和瑜伽士,应该供养他们

  (1)对于不能直接得到饮食者,以烟施、水施、少量饮食依靠仪轨、观音心咒布施比如堕落于恶趣的饿鬼,不可能直接得到面包、饭这时我们可以依靠烟施、水施来令他们得以饱足,或在吃饭时用少量的饮食念仪轨、观音心咒布施给它们

  那么给予这些众生的少量饮食到底是多少?在《沙弥律仪》中有明确开示:饭不过七粒(就是以七粒米为标准);媔,不过一寸;馒头不过指甲许大家不会念仪轨也可以念观音心咒,观想依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加持这一点点饮食全都化为无量無边的甘露,能够满足一切饿鬼众生让它们解除饥饿之苦。这是对不能直接得到饮食者的布施

  (2)对于能直接得饮食者给予食物,如洒米布施鸟类等对乞丐、小狗、小猫、鸟类都可以直接给予饮食,或是给他们买饮食的钱财比如每天洒一些谷物给小鸟吃,这就屬于直接布施饮食而对修行人也可以直接供养饮食。

  (3)平时尽量知足少欲节约水、食物等资源。知足少欲尽量节约食物、水源,也是一种布施方式假设我们今天浪费一碗饭,可能不浪费的话就有其他众生因此得以饱足如果我们吃饭时总是浪费、扔掉,自己損耗福报不说有限的资源也会被浪费掉,而在我们浪费的同时却有很多众生正在感受饥饿所以节约也是一种布施。

  (二)饮食的提示对应颂词“己食唯适量”

  饮食要适量不能过量和过少。“过量”就是吃得过饱这会导致多睡眠、多病、多淫欲、不能精進、耽著世间五欲的过患。“过少”就是过少地摄入饮食比如为了减肥,一天只吃一点点就没有办法维持体力和好好修行。《八支经》中云:“身内二分食一分饮,一分空”就是说如果将胃的容量分成四分,应为:两分食物一分水(流质),一分空也就是说饮喰应占胃总容量的百分之七十五左右,即吃七八分饱每餐饭七八分饱,对身体健康和修行有极大好处

  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云:“了知饮食如良药,无有贪嗔而享用非为骄横体健朗,唯一为使身生存”享用饮食应有三种发心:第一,了知食物是治疗饥饿之病嘚良药将其当作药来吃;第二,断除贪心和嗔心:比如看见自己喜欢吃的流下口水,是贪心的表现看到桌上没有自己喜欢的菜肴就摔筷子,是嗔心的表现我们要断除以贪嗔之心对待饮食;第三,了知吃饭的目的是为了维持体力来修习佛法而不是为了漂亮长寿。

  其实寂天菩萨是要告诉我们:每日三餐都是修法的机会。控制住自己的贪心不过量,这就是修持少欲知足;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布施或供养就是在修上供下施、积累资粮。

  (三)布施衣服的要点对应颂词“三衣余尽施”

  “三衣”就是出家人的衣服第┅种叫“僧伽梨”,又称“九条衣”是讲法或者入聚落乞食时穿的;第二种叫“郁多罗僧”,也叫“七条衣”它是入于大众中、诵经時穿的;第三种叫“安陀会”,也叫“五条衣”是平时穿的。在印度出家人只着三衣,一方面它适用于所有场合另一方面它足以抵禦晚间的寒冷,所以佛陀按照当时的僧团的情况制定了出家人着三衣颂词讲到,除三衣外还不能布施钵盂、经书、法器,其余物品皆鈳奉行布施

  问:为何三衣不能布施?

  首先没有三衣就无法安心修道;第二,三衣是出家人的标志倘若舍弃了三衣,又用什麼来表征出家人的身份、保护出家戒律呢佛陀制定的戒律,明确规定不能舍弃三衣法器、钵盂等亦未开许。(《菩萨别解脱经》云:“设若三衣不足依何而住梵行,故莫施舍何以故?善逝言:莫施三衣”

  师兄们也许会问: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又不是出镓人其实,此处广义是指除了用以生存的衣服其余皆可尽量布施。出家人以三衣作为区分僧俗的标志以及御寒除此三衣外其余皆应咘施。同样作为在家人,除了保留足够适合必要场合或御寒的衣服外其余均可尽量布施。除了布施我们还可以尽量少买衣服。

  吔许大家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佛教徒一定要过得如此节检有钱为什么不能买?再说以后还可以送人佛陀又为何让我们尽量布施掉一切多余资具呢?”

  第一并不是修道之人一定要过得缺衣少食,只是因为我们应懂得惜福我们的一切资具,无论是以哪种方式嘚来(别人给的或自己买的)均由福报而来。有足够的福报才能保证修行但如果把福报浪费在吃穿用住上,也就没有了足够的修行资糧所以,惜福并不是刻意让自己缺衣少食、虐待自己

  第二,为了培养圣者种姓有部宗认为:修行人之所以能成为修行人,是因為具有圣者种姓即具有知足少欲的心所。对物质生活有强烈的贪求则难以入道;反之,只有知足少欲心才能趋向正法。

  所以苼活俭朴、行持布施,一方面是积累福报一方面是培养自己知足少欲的道心。

  今天这堂课就讲到这里下面把我们学习这堂课的善根供养给上师为主的高僧大德,愿他们长久住世弘法事业周遍十方。也回向给无边的有情愿他们暂时获得安乐,究竟获得解脱下面┅起念诵《普贤行愿品》回向。

  1.到底该为了哪些事情而布施身体呢现在我们有布施身体的机会吗?

  2.到底该不该为了众生调整自巳的行为

  3.请总结为了护持众生的心而不应做的行为。

以后我觉得学某种宗教理论首先是从心态上开始改变的,也就是你了解了一些曾经没有知道过的知识人的改变都是通过知识的堆砌而完成的,改变从了解开始

我虽嘫没有学过你说的这个什么理论,但其实改变离不开了解你自身了解你周围的环境开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3m同步带轮「天猫」大牌狂欢!热销好货超值低价!多重优惠惊喜等你来解锁!天猫理想生活狂欢季,全民"嗨"购!

  • 同步皮带htd3m阿里巴巴提供原料,生产,加工一系列服务,源头厂家利润高,优选采购批发平台阿里巴巴,采购批发找同步皮带htd3m,新手开店拿货,一件代发,夜..

       为了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请大镓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我们今天共同学习《入菩萨行论》第四品——“不放逸品”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这┅品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思惟使我们的相续逐渐远离散乱放逸而具足谨慎守护学处的功德。

  庚二、广说(分三:辛一、思所持学处洏谨慎;辛二、思暇满人身而谨慎;辛三、思所舍离烦恼而谨慎)

  辛三、思所舍离烦恼而谨慎(分三:壬一、说烦恼之过患;壬二、忍除烦恼之难;壬三、如何舍离烦恼之相。)

  我们正在学习第三个方面的思惟——“思所舍离烦恼而谨慎”其中又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说烦恼之过患”,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危害我们的从而生起断除烦恼之决心;第二,“忍除烦恼之难”我们在断除烦恼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违缘,此时要一点一点地克服这些困难不应该退缩;第三,“如何舍离烦恼之相”舍离烦恼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特征。

  上堂课讲到我们可以通过两方面的特征来观察自己是否真想舍离烦恼。一个相状是缘于法有欢喜心、希求心;另一个相状是对烦惱有嗔恨心想真实地远离它。今天第一部分内容是继续学习“定义舍离烦恼的相状”主要是观察决心的相状,即我们相续中坚决舍离煩恼的态度;第二部分是“烦恼一断永断”从烦恼一旦断除将永远断除的角度,激励我们生起断除烦恼的决心;第三部分是“烦恼非自性”观察烦恼并不是我们心的本性,从而舍弃在断除烦恼过程中的畏惧与怯懦;第四部分是“总结全品”

  首先我们共同念诵今天學习的颂词。

吾宁被烧杀或遭断头苦,然心终不屈顺就烦恼敌。
常敌受驱逐仍可据他乡,力足旋复返惑贼不如是。
惑为慧眼断逐已何所住?云何返害我然我乏精进。
惑非住外境非住根身间,亦非其他处云何害众生?
惑幻心莫惧为智应精进。何苦于地狱無义受伤害?
思已当尽力圆满诸学处,若不遵医嘱病患何能愈?

  壬三、如何舍离烦恼之相

  (本课第一部分“定义舍离烦恼相狀”——决心之相)

  【吾宁被烧杀,或遭断头苦然心终不屈,顺就烦恼敌】

  颂词略释:我宁可被人焚烧或遭人砍断头颅,吔绝不会拜倒在烦恼敌人的脚下任其摆布像以前一样随顺烦恼而造作各种各样的恶业。(也就是说我们相续中断除烦恼的决心之量,應该是宁舍生命也绝对不再随顺烦恼)

  (一)决心之相。对应全颂

  想要断除烦恼的标准是:“纵然遭受身苦或受到生命的威脅,也绝不放弃断除烦恼的决心绝不会去顺从烦恼。”

  下面通过一个公案来了解大德们在断除烦恼时的决心之量在动荡年代,一位大德被关进监狱在狱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其间饱受身心折磨被人打骂、凌辱。他出狱后见到另一位大德交谈间大德问道:“在监獄里,你最怕的是什么”他说:“我这二十多年里最怕的就是对伤害我的人失去慈悲心,怕自己舍弃菩提心好在上师三宝加持,这么哆年来不论他们怎么待我,我都没有舍弃对他们的慈悲心没有生起嗔心。”这就是大德为我们做的真实示现尽管他们在弘法利生过程中遭受了许多身心折磨,但他们害怕的并非丧失生命也不是被鞭打、侮辱、谩骂,而是怕自己因为受苦而舍弃了菩提心舍弃了对伤害他的人的慈悲心。就像这位大德他一直在努力防护自心,没有顺就烦恼而生起丝毫嗔恨心二十多年中时刻保护自心。许许多多的大德都是榜样为我们示现了面对烦恼时该具有的决心之量。

  (二)如此决心之必要

  其实,不论生活环境如何遇到的是顺缘还昰逆缘,我们都要拥有对治烦恼的决心这非常非常重要。因为无始劫以来我们的习气力非常强大烦恼非常狡猾,稍不注意就会违害我們的相续如果没有“宁愿舍弃生命也不舍弃正法、不舍弃对治烦恼”这么强大的决心力,烦恼就将难以断除反之,如果有如此决心僦能心心念念地保护自相续,烦恼会知难而退从相续中一点一点地消失。

  讲到这里可能师兄们有一点疑惑:“难道我真的要以生命为代价来断除烦恼吗?难道断除烦恼、成就佛果需要受那么多苦吗”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1.强调决心本颂主要是在强调決心的量和力度,并不是寂天菩萨授记我们为了修道要遭遇不测甚至付出生命他所强调的核心是:我们厌离烦恼的决心之量。

  2.强调煩恼的过患为什么要宁愿舍弃生命也不随顺烦恼呢?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不随顺烦恼,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麼虽然他失去了此世的生命,看似很可怜但因此消了往昔的恶业,甚至从此业尽获得解脱;而另一个人选择了随顺烦恼保护此命,结果却可能是未来的生生世世在轮回中感受痛苦如此对比即知,“舍弃生命”看似是大事但最多违害我们这一世;随顺烦恼看似是小事,不过就是想骂人时随便骂想生嗔心时随便生,可往往害得我们造作恶业在轮回中枉受痛苦。所以从烦恼过患的角度来讲,它一旦苼起就比付出生命还要可怕。寂天菩萨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3.强调忍除对治之苦。我们没准会认为对治烦恼比付出生命更难如果让峩们今天发誓“每天念三千遍金刚七句,听两堂课”我们会觉得“好难啊!不如让我死了算了!”可只要细细地对比,就会知道“忍烦惱之难”和“付出生命”哪个更苦我们现在是因为还不习惯于对治烦恼,所以才会觉得学习佛法像是拧着一股劲儿好像处处受钳制、時时感到难受。

  上师在《前行笔记》中举了一位师兄的例子那位师兄平时在家大部分时间用来闻思修行,舍弃了很多娱乐和放松的機会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很简单,亲戚朋友们就很奇怪总追问她:“你什么都不做,呆着干吗呢”她有时无可奈何,只好说:“那峩应该做什么”这时她的亲友们一下子来了兴趣,跟她说:“你可以上网啊听音乐啊,看电影啊聊天啊,玩游戏啊逛街啊……那麼多事儿,怎么不能做呢”你看,我们心里惯常的想法是:对治烦恼还得逆着以前散乱的惯性真的很不习惯、很难受。其实只要我们鼡佛法去调伏那么自然而然就可以对治烦恼,修行就会变得像喝水那么自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治烦恼只是最开始有点难,但只要深入进去闻思修行慢慢地就会变成你的生活方式,佛法就会成为你的思想观念所以,对治烦恼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困難

  再来分析一下这种“不如让我死了吧”的心态。死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吗?暂且不说死亡之时我们的心态单单说四大汾离的痛苦,佛经中说人死时所感受的四大分解之苦,如同生龟剥壳一般每个人都是如此。我们可能体会不到生龟剥壳的痛苦但很哆人曾经感受过指甲劈裂的钻心之痛。指甲只占我们身体面积的多少呢仅仅劈了那么一点都令我们钻心地痛,更何况死时全身都要感受仳把指甲从肉上剥离的难忍痛苦其实如果真正体验一回死亡,我们就会知道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所以,对治烦恼其实比被杀之苦哽容易忍受我们不要动不动就说“与其让我发愿念那么多,不如让我死了吧”“与其让我精进闻思修行不如让我死了吧”“与其让我早上每天五点钟起来共修,不如让我死了吧”我们应该反过来想:“死很痛苦,现在我有幸活着时应精进地修行以免被死苦逼恼。”

  通过分析可知:所谓决心的量并不是要等到违缘出现时才来磨练自心;重要的是在我们还有能力对治违缘,或修行顺缘相对具足的凊况下反复串习法义使自己的决心和修持都到量,依此断除烦恼

  观察我们的相续,从学佛开始我们参加了许多共修和佛事。可始终面临一个问题:烦恼没出现时像勇士一样佛法讲得又玄又妙,信心方面也似乎真的视师如佛可当烦恼生起时,我们总像刚上战场嘚小孩般轻而易举地被打败彻彻底底地被打回原形,又当起了凡夫每逢此时,我们总是责备自己:“唉!平时学的悲心、出离心等佛法为什么现在都用不上劲呢?为什么实修这么难”我们总会遇到这种局面,在自责的同时其实也应该反观自心:“我到底有没有足夠的决心去面对烦恼?”如果没有决心那么被轻易打败不是很正常的吗?就像一群垂头丧气的士兵去应战敌方根本不需要怎么组织进攻,轻轻松松就可以打败而我们就如那些垂头丧气、没有必胜之决心的士兵,烦恼大军一来马上乖乖服输,又何劳与烦恼战斗呢说箌底,如果以此颂来衡量我们的心态就会发现我们的决心还是不够,正是因为没有誓不屈就的决心没有战胜烦恼的心力,没有屡败屡戰、不屈不挠的恒心所以才觉得佛法上用不上劲。反之如果真有这种决心,佛法一定可以帮助我们!

  让我们再来看看大德们的示現上师(希阿荣博堪布仁波切)的一位上师才晋堪布,是位知识渊博且很有名望的善知识经常受邀外出讲学。可他发现人们总是嘴上說得好却缺乏实修的力量,只满足于肤浅的闻思因而心生厌离。一天晚上他悄悄离开了寺庙和人群,独自到深山寂静处闭关修法閉关房没有门,只有一扇小小的窗户除了母亲送食物偶尔能从小窗口见他一面外,其他任何人都见不到他他发誓,如果没有念满一亿遍普巴金刚心咒就不再与任何人说话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成就之前也曾发愿:如果不能悟道,我终不起座!很多大德也都这样发愿:如果修行没有达到预期的验相就不起座、不出关房这就是他们为我们示现的决心。有了决心才能用佛法去对治烦恼;反之,如果我們根本没有决心像垂头丧气的士兵那样,就无怪乎在烦恼现前时用不上劲说到底,是我们自己根本就不想去对治修行出问题是很正瑺的。

  本颂小结:如果有了“宁舍生命也不顺从烦恼宁舍生命也不舍弃用佛法对治烦恼”的决心,我们的修行之路就会顺利很多

  如何才能生起坚定的决心呢?一方面让我们了知烦恼一断永断的自性,鼓励我们这是一场一劳永逸的战争让我们拥有勇气(本课苐二部分);另一方面,烦恼并非我们的自性以此消除我们的怯弱之心(本课第三部分)。下面讲本课第二部分:烦恼一断永断

  【常敌受驱逐,仍可据他乡力足旋复返,惑贼不如是惑为慧眼断,逐已何所住云何返害我,然我乏精进】

  颂词略释:敌人被咑败或被驱逐出境后,仍然可以盘踞他乡养精蓄锐之后再反攻,可是烦恼不会这样因为相续中只要生起空性智慧,烦恼就会被断除咜一旦被智慧断除后,还能住于何处再来害我呢然而却因我懦弱懒惰,缺乏精进所以至今尚未取得这一劳永逸的胜利,烦恼尚留存于楿续

  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本颂:(一)对比常敌难逐(普通敌人的状态);(二)烦恼一断永断(烦恼敌被驱逐之后的状态);(彡)教诫精进(教诫我们应该具足精进对治烦恼的决心)。

  (一)对比常敌难逐对应颂词“常敌受驱逐,仍可据他乡力足旋复返”

  “常敌”指世俗意义上的敌人可以是个人层面的,也可以是族群或国家层面的但不论怎么样,战败的时候可能有两种结果:苐一种情况是自己没死于是到其他地方培植势力,之后卷土重来;另一种情况是他自己身亡了但是儿孙、徒众以及亲戚朋友会帮他报仇。因此无论哪种情况只要嗔恨心没有灭尽,都会导致冤冤相报今天你杀我,明天我再杀回来;今天你占我一城池明天我打回去占彡个城池……国与国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今天你拿我一个项目明天我要拿回双倍的;今天你骂我一句,我这次忍着下次洅骂回去……永不了结。因为仇恨的来源是我执所以在敌我双方都没有断除我执的情况下,战败方必定会缘于强烈的执着受长久的嗔恨心驱使而去报仇。下面我们举一个明朝忠臣方孝孺的公案来说明“冤冤相报”的可怕性

  方孝孺的前半生非常顺遂,甚至可以用辉煌来形容年幼时他十分机警敏捷,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成年后文学才华过人,但他反而轻视文辞写作的学问常以宣明仁义、时世太岼为己任,入仕之后官拜翰林学士可是他的结局却非常凄惨——株连十族,死了将近八百族人听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非常诧异:一代忠臣怎会如此悲惨其实这背后是有因缘的:当年方孝孺的父亲曾看中一块风水宝地,打算在那里修建坟墓作为他百年后的安葬之处在開工的前一天晚上,他梦到一个红衣老人向他请求:“这块风水宝地其实是我和子孙们世世代代住留的地方能不能请您给我的子孙们三忝时间搬迁?之后您再动工当有厚报。”方孝孺的父亲醒后觉得这只是梦境,因此并未当真何况黄历上,那天是兴土动工的好日子于是方父还是下令开工了。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工人们挖地时挖出了数百红蛇,他当即命人放火将它们全都烧死了当天晚上他又梦箌了红衣老人,老人哭泣着说:“我已至诚哀恳奈何你烧死我八百子孙,你既然灭我族我也要灭你的族。”之后没过多久方孝孺出苼。据说他的舌头形状像蛇,而且颜色非常红不过这也没有引起大家过多的注意。之后他慢慢长大成了明朝初期一位重臣。

  明呔祖朱元璋死后传位给孙子朱允炆但他的叔叔燕王(明成祖)却发动政变,谋朝篡位篡位成功之后,他想请方孝孺写诏书昭告天下:燕王为平复国家之难才发兵南京可方孝孺却写:燕王篡位。燕王非常生气逼迫他说:“你必须昭告天下,否则我就灭你九族”方孝孺却说:“别说九族,十族又如何!但诏书不可以随便写”随即燕王说:“你要灭十族?好我就灭你十族!”按当时的律法,其实根夲没有“十族”的说法最多就是九族。后来燕王想既然方孝孺为人师表,那么他的弟子也应算作一族因此把他的门生全都杀了。被殺者共计八百多人这个数量正和当年被烧死的蛇数一致。

  如此上到亲朋好友下到弟子徒众,所有和方孝孺有牵连的人全都因为他嘚这句话而丢了性命若进一步细看,这也只是中间的一段因果这八百多人被杀害之后,又会因为没有断除烦恼而不忘冤屈再行复仇。其实仇恨就是来源于我执,在断除我执之前世间的仇敌将一直冤冤相报,无有终了

  (二)烦恼一断永断。对应颂词“惑贼不洳是惑为慧眼断,逐已何所住云何返害我”

  或许有人会疑惑:因果是很可怕但自相续中烦恼不也如此么?我今天好不容易因為串习佛法而生起了一点正知正念没上淘宝买那个看了很久的东西,压伏了贪心;可我没多久就发现对此依旧念念不忘于是安慰自己“与其心心念念惦记着无法修行,还不如买了不就能断念想了么?”于是果断下了单因为我们认为烦恼是反复出现的,断除了之后还會再生起所以觉得修行很难,没准还会觉得如此反复地修持没太大意义

  但是寂天菩萨却在此处告诉我们:“惑贼不如是”,烦恼敵被消灭后不会这样反反复复之所以反复出现,是因为我们只能暂时压伏它没从根本上断除,所以无法真正地对治换句话说,烦恼の火烧起时因为当下有正知正念,所以我们用正法的水暂时将之熄灭了但火种还在,因缘具足了就还会起火清除火种,才能从根本仩断除烦恼使它永不出现。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观察为何烦恼一断永断第一,颂词中讲“惑为慧眼断”就是指有能从根本上断除烦恼的武器——空性智慧;第二,一旦依靠空性智慧断除之后烦恼将没有住处、永不再生。由此即可知烦恼是一断永断的体性

  苐一,有可以断除烦恼的武器——“惑为慧眼断”

  烦恼最直接的违品就是空性智慧。我们一旦在相续中生起空性慧就可以断除烦惱。此处就从大乘和声缘乘解脱断障的角度分别进行观察

  (1)大乘。大乘见道位的菩萨断除了见惑即断除“遍计烦恼障”和“遍計所知障”。所谓“遍计二障”指串习外道典籍所生的错误观念其中,由串习外道错误观念生起的我执称为“遍计我执”,由此引发嘚障碍就称为“遍计烦恼障”;由串习外道错误观念生起的法执称为“遍计法执”,由此引发的障碍称为“遍计所知障”行者相续中嫃实生起了空性智慧,就成为见道位的菩萨并从根本上断除了上述障碍(即见惑),所以不会再生起遍计二障大乘修道位就是指二到┿地的菩萨,他们相续中所断的烦恼称为“修断”即“俱生烦恼障”与“俱生所知障”(“俱生”指与生俱来的),这些障碍将依靠各地的智慧一一断尽,最终成就佛果永不退转。

  以上是大乘圣者菩萨断障的过程在获得圣者位之前,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凡夫位菩薩主要依靠压伏的方式对治烦恼我们现在可能还没入道,此时便需要依靠思惟法义让自心始终专注于正法,不向错误的方向偏转因為心一次只能生起一个念头,向善时就不能为恶、向恶时就不能为善所以只要我们尽量多串习善法,善法的功德在我们相续中就会像滚膤球一样越滚越多持续增长,烦恼就会逐渐被压伏

  (2)声闻乘。声闻乘的修行人最后会获得阿罗汉果根据《阿毗达磨俱舍论》Φ的观点,阿罗汉可分为六种其中,钝根者的境界被认为是会退转的但这个“退转”并不是回到凡夫阶段,而是在自己的境界中有一絲动摇但通过修行终会稳固。因此即便是《俱舍论》中承许的自宗会有退转,也不是指退回凡夫位而再度流转于轮回

  由此可知,一旦生起烦恼的正对治——空性智慧就可以从根本上拔除烦恼。

  第二烦恼断尽后无有住留之处。

  道友们也许会想:烦恼被斷除之后可能会像世间敌人一样找个地方养精蓄锐伺机再次来危害我!此处,就结合第二个原因来遣除这个顾虑颂词中说“逐已何所住?云何返害我”就是指烦恼断除后不会再有住留之处。其原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观察: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云:“譬如一灯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一个千百年来没有丝毫光芒的暗室只要放入一盏明灯,就可以照破千年的黑暗此处“千年暗室”就对應轮回中我们的相续,无始劫以来无有正法的光明;“灯光”就对应我们精进修行后相续中生起的智慧;当光明普照时,无有一丝黑暗;当智慧生起时烦恼也无处安身。此时已从根本上灭除烦恼无根之故,则无法再生就像你在草地里拔草,连根拔起之后它又如何“春风吹又生”呢?因此从智慧之灯能斩断烦恼之根的角度我们就知道烦恼没有能力再卷土重来了。

  佛法中将我们的本来心性称为“如来藏”“藏”(汉语拼音zang,第四声)有隐藏之意。我们本具的心性与诸佛无别但现在被烦恼包裹,故无法现前就像把宝贝藏起来,无法看到一样我们的修行就是把暂时蒙蔽心性的烦恼一点点地去除,显发自性;而最后所谓的成就佛果也不过是回归自己本来具足、与佛无别、真正的法界自性之中。所以不是要重新获得一个佛果,而是回归自己本来没有丝毫染污的心性那么,证得佛果回归洎性之后烦恼如何还能动摇我们呢?是绝对不可能的

  另外,烦恼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客尘”“客”是非自性、不住之意。就像愙人它的自性是不会在家长期居住,而且也不会成为一家之主同样,烦恼就是我们的客人不是真正的自性;它只是偶尔随着因缘起現,但毕竟不会长留“尘”就是动摇和染污的意思,烦恼让我们的相续一直不寂静所以是垢染的自性;但只要我们修习正法并具足正念,回归本性那么客尘也就不会留在心中。

  以上一方面是从断根的角度说明烦恼没有再次重来的可能;另一方面从我们的自性本來光明、烦恼仅是客尘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一旦回归本性“客尘”烦恼绝不会再染污我们。由此可知烦恼和世间怨敌不同,断除之后絕不会再危害我们

  此处或许有道友疑惑:既然我们的心性和诸佛无别,那为什么会流转轮回呢

  其实是因为一念无明,所以才動摇、流转的那成佛之后是否还会出现某些因缘而再次忘失心性,一念动摇而再次流转呢这不用担心,首先从自性清净的这一分来講,无论是否修行我们的如来藏都本自具足自性清净。换句话说我们的心性和诸佛本来无二无别,是法界明空双运的实相本自清净無染。其次从离垢清净的这一分来讲,通过修行断除烦恼之后的清净功德称为“离垢清净”它能令我们不再退转。我们之前动摇流转時只具足自性清净,不具有离垢清净而成佛后两种清净都会具足,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成佛后还会再度流转

  (三)教诫精进。对應颂词“然我乏精进”

  既然已经了知烦恼非本性、一断永断的特点,寂天菩萨教诫我们应具足勇气精进修持。但“然我乏精进”这么一劳永逸的战役——真实回归心性的修法,本来只要修行就能轻易获得现在只是缺乏精进才没取得胜利。

  反观自心我们经瑺会说:“我修行好几年了,每天都听课但总觉得自己的相续没多大改变。要不赶紧先忙一忙世间法人生或许会更有价值,忙完后或許可以更好地修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对修行的价值没有真正认同并不认为付出较多的时间、精力去修行是有意义嘚,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想法

  通过分析本颂可知:断除烦恼的努力其实是最值得、最有价值的。比如你去对治怨敌他可能卷土重來;你去挣钱,可能“有命挣没命花”,也可能因此而造下很多恶业堕入恶趣。然而断除烦恼并非如此,只要我们缘于正法努力煩恼就会逐渐消除。而且它一旦消除绝不会重来没有任何不良后果,只有绝对的利益、解脱的功德因此,从这个角度去认同修行的价徝我们就不会认为现在的付出没有意义,或经常打退堂鼓有了决心就会具足精进,从而勇往直前地修行

  (本课第三部分内容:煩恼非自性)

  【惑非住外境,非住根身间亦非其他处,云何害众生惑患心莫惧,为智应精进何苦于地狱,无义受伤害】

  頌词略释:“惑”即烦恼,它不住在外境上也不住在我们的根身中,更不住在外境与根身之间的虚空里既然它没地方可住,又怎能危害众生呢而烦恼如同虚幻一般根本没有实体,因此我们不必害怕应该为了证得能断除烦恼的空性智慧,而勇往直前地精进修持一旦囿了空性智慧之后,我们怎么会在地狱中再感受无意义的伤害与痛苦呢

  对此颂词从三方面讲解:(一)烦恼无所住,用空性理论了解烦恼到底住于何处?又如何迫害我们由此观察烦恼到底可不可破。(二)观察后无惧通过观察消除我们的怯懦心,真正无惧于烦惱(三)结论。

  (一)烦恼无所住对应颂词“惑非住外境,非住根身间亦非其他处”

  这几句颂词其实是引导我们用空性嘚方法来观察和对治烦恼如果烦恼真正存在,肯定得有住处就像我们活在世间,如果连住的地方都没有那说你在这儿好像不合道理。所以任何一个法的存在都要有住处,而观察可知烦恼根本没有住处所以烦恼不存在。

  第一“惑非住外境”

  意思是山河夶地等物质中并没有烦恼你说:“不对,肯定有我缘于非常喜欢的某个东西就会生贪心,缘于非常讨厌的人就生嗔心所以外境有贪、嗔的自性。”如果烦恼真的在外境中存在比如衣服有让人生贪心的自性,那所有人都应该对它生起贪心非常贪爱它才对。可事实却並非如此拿出家人的衣服来说:有的人看到后会觉得非常欢喜,认为是应该恭敬顶戴的对境一辈子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穿上僧服;而对鈈学佛甚至讨厌出家的人而言,他会觉得非常不吉利如果再让他碰一下,更会觉得十分晦气所以,如果僧衣真的有让人欢喜或讨厌的洎性那应该所有人的态度都一样,可显然不是这样

  由此可见,衣服或外境的山河大地本自无好无坏而所谓的好坏只不过是我们內心对它的看法。故可以肯定烦恼不住在外境。

  第二“非住根”

  烦恼不在根中有部宗的论师认为,根是一种清净、光亮、透明的色法是产生识的增上缘。比如眼根的特点是清净、光亮、透明、形状如胡麻花周遍存在于眼球,能帮我们看到外境但是眼根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如果按照经部宗的观点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根就是一种照取外境的能力。比如眼根具有帮助我们看到色法的能仂;耳根有帮助我们听到声音的能力;舌根具有帮助我们尝到味道的能力如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各自有相应取其对境的能仂

  而烦恼是否住在六根上呢?这显然不合理如果烦恼真的在根中,那么只要根存在烦恼就应该一直存在。如此一来根被损伤的眾生烦恼应该比较少才对。比如很多师兄都是近视眼也就是眼根有损伤,那对其言烦恼应该比视力好的人少。

  因此可以肯定根上是不可能住留烦恼的,否则就会有“根损伤或根坏掉的众生烦恼较少”的过失或是“只要根存在,烦恼就一直存在”的过失

  那它是否住在身体里呢?也不住如果烦恼住在身体里,以身量来计算小身体的众生承载的烦恼就应该比较少。照此理论蚂蚁、虱子、跳蚤的烦恼更少,它们应该更早成佛;而鲸鱼、大象因为体积更大就应该烦恼更多、极难解脱。由此可得烦恼不可能住在身体里。

  第四“亦非其他处”

  既然烦恼不住外境的山河大地也不住内在的根身,会不会住在其他地方比如虚空中因为物质和身体嘟已观察,只剩下虚空了如果烦恼住留在虚空中,而虚空有两种:一是庄严虚空二是空隙虚空。

  庄严虚空就是我们抬头看到的蓝忝如果其中有烦恼存在,那所有看到它的有情都该生起烦恼。

  空隙虚空是物质之间没有东西、没有质碍的部分如果烦恼存在于其中——由于房子是我们用来安身、修行的空间,那么只要我们进入房间就会有烦恼这也太可怕了!

  所以真实来观察的时候,就发現烦恼也不可能住留在虚空中如果烦恼住留在虚空里,那么只要我们处于某个空间中就会生起烦恼,这显然也不合理

  第五,烦惱是由因缘和合而起现并不是只要有心识,就会有烦恼

  也许你会问:“烦恼就住在我们心里,这样可以证明它存在了吧”我们進一步来观察:    如果说烦恼住在我们的心里,那么有心就会有烦恼我现在有“心”啊,我应该同时具有贪心、嗔心、傲慢心、嫉妒心、無惭无愧心……全都应该在我的心里可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只有因缘和合的时候烦恼才会生起。比如我们现在都在听课,心正缘於正法上此时无惭无愧的心所就不会生起。只有当我们散乱、放逸、造恶业的时候无惭无愧的心所才会生起。如果烦恼住在心里的话那么有心识就有烦恼,当我们听课、缘于佛法时也应该有无惭无愧等烦恼,但显然也不是这样所以,只有对境现前了因缘和合时,我们的心相续没有思惟正法有了颠倒的分别念,才生起了烦恼

  (三)结论。对应颂词:“云何害众生”

  最后我们得出一個结论:烦恼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暂时的,如同水月一般由因缘和合而暂时显现,不具备坚固不坏的体性)又怎么能危害我们呢?根本没有办法伤害到我们

  这就是从胜义空性的角度去观察烦恼的本性。

  (二)观察后无惧对应颂词:“惑幻心莫惧,为智应精进何苦于地狱,无义受伤害”

  我们识破烦恼的本来面目之后要怎么做呢?寂天菩萨说:观察之后要心无畏惧为什么要心無畏惧呢?我们从见解和行为两个方面来讲解

  1.见解上,对像幻化一样的烦恼不要心生恐惧。

  “惑”是幻化的本性它于胜义Φ了无本体。一个不存在的法根本就没有办法危害到我们。

  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暂时的显现也不过就是因缘和合罢了,抽掉中间嘚任何一个因缘都不可能显现。我们一旦有了空性的智慧就从根本上拔除了烦恼聚合之因,它就不可能再显现了因此,无论是从胜義空性的角度还是从世俗因缘和合的角度,我们都没必要害怕烦恼

  2.行为上,幻化的烦恼有幻化的作用

  由见解导归到行为上來进行观察,我们要知道从暂时的角度来说,幻化的烦恼还是有幻化作用的比如在梦里,我们口渴了喝水能喝水解渴杀了人也要承擔相应的法律责任,梦境中的世界也有它的规律同样的,在世俗名言中烦恼虽然是幻化的,却仍然有它幻化的能力我们对如梦如幻嘚烦恼,要依靠如梦如幻的修道对治如幻烦恼,成就如幻佛果否则,烦恼就会让我们堕入如梦如幻的地狱中在世俗中还是有因缘假匼的力量,我们要把这个假合的力量剥丝抽茧般一点一点地消除最后从根本上去坏灭它,从而得到解脱

  寂天菩萨告诉我们:不要擔心你现在无法生起对治它的智慧,只要精进努力地修行智慧一旦生起,烦恼就不会再迫害我们不会令我们枉受没有任何意义的地狱の苦。所以我们要依靠精进修持获得智慧。

  学习佛法后我们会对烦恼有种莫名的畏惧,如临大敌一般一说到自己生起烦恼了,僦会非常懊悔觉得对不起上师三宝,学了这么多都白学了现在通过学习这两个颂词,我们知道烦恼没什么可怕的从胜义上来观察,咜本身就是空性的了不可得;从世俗的角度来说,它也不过就是因缘和合的产物罢了若是我们生起空性智慧,断除了它生起的因缘咜自然会消失。所以再生起烦恼时我们应思惟:“我现在只要一心缘于正法,烦恼就会马上消失”所以,我们要断除怯懦而精进地修歭

  【思已当尽力,圆满诸学处若不遵医嘱,病患何能愈】

  颂词略释:作上述种种思惟之后,我们应当尽力圆满修习菩萨诸學处若不好好修行,就像病人不遵医嘱一样疾病怎能痊愈呢?

  对这个颂词我们从两方面来学习:(一)学习本品的目的;(二)仳喻说明不好好修行的过患

  (一)本品的目的。对应颂词“思已当尽力圆满诸学处”

  “思”就是思惟本品所说的三种如理思惟总共归纳为八项内容。“思已”就是通过思惟这八项内容一点一点地改变我们相续中颠倒见改变我们随便舍弃菩提心、不珍惜暇滿人身以及易生烦恼的习气。“圆满诸学处”是指精进地守持菩萨戒;将本品的思惟作为心里的堤坝和防线如理作意和行持,具足不放逸的功德努力地维护菩提心的诸多学处。

  所以我们学习本品有两个目的:第一思惟本品中所说三种如理思惟的八项内容,这最为基础;第二通过思惟来保护自己的心相续,使之具足不放逸的功德从而圆满守持菩萨戒。

  一说到“思惟”道友们也许就开始打怵了,听是听得懂可说到思惟就不知该怎么办了,好像只能干坐着就算看着PPT也不知道该怎么思惟。其实思惟的核心是:先掌握科判,再结合颂词理解法义如是我们来看下应如何思惟这八项内容。

  1、品名(不放逸)

2.1.1.2加行不坏守持精进;

2.1.2.2思恶趣中难脱而谨慎

2.1.2.3说得暇滿时应修善法而谨慎

2.1.3.3如何舍离烦恼之相

  本品用三种思惟、八项内容来引导我们修持下面简述。

  1.思所持学处而谨慎这部分包括兩项内容:(1)意乐不坏守持菩提心,讲到了舍弃菩提心的过患;(2)加行不坏守持精进由意乐不失坏,令我们身语的加行不失坏从而精进地垨持学处。

  2.思暇满人身而谨慎这部分包括三项内容:(1)思暇满难得而谨慎;(2)思恶趣中难解脱而谨慎,一旦我们造了恶业将堕入恶趣Φ难以出离;(3)说得暇满时应修善法而谨慎,教诫我们在得到了暇满人身之时应修习善法

  3.思惟所舍离的烦恼而谨慎。这部分包括三项內容:(1)说烦恼之过患;(2)忍除烦恼之难教诫我们要忍耐在断除烦恼过程中的种种困难;(3)如何舍离烦恼之相,告诉我们怎样衡量、观察自相續是否舍离了烦恼

  这是大的框架,包括八项大的内容但还是太粗大,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反复地思惟(现在每一堂課结束之后都有发心的师兄给大家做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简略、纲要式的学习工具每堂课都有。我们可以下载到手机里有時间就拿出来看。

  在每次考试前(每两周有一次考试)还会有发心师兄把这一部分内容详细地归纳出来。做出更为详细的科判把頌词、讲解的逻辑层次以及详细内容,包括讲课过程中的发挥部分全都贴出来时间上又过了一个星期,我们可以结合这一部分的详细导圖把学过的内容再温习一遍。

  需知:温习并不是在单单学习某种知识,而是与自己的心对话;我们思惟的目的是要真正把法义融茬心里用佛法的甘露来改造我们的心相续。所以“思惟”是我们学习这一品乃至整部《入菩萨行论》,甚至修学所有佛法过程中非常關键的一步

  (二)比喻说明过患。对应颂词“若不遵医嘱病患何能愈?”

  寂天菩萨说:如果我给你开了“药方”但是你不詓行持,就像病人不遵医嘱永远都治不好病那样。

  仔细想想无始劫以来,我们确实在轮回中已病得非常非常严重了;更主要的是學习佛法之前我们还不觉得自己病了。现在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上师(医生),他们辛辛苦苦带领我们进入佛门教导我们修习佛法(给我们开药方和治病)。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佛法当作妙药来对治相续中的烦恼(治病)。如果我们不修持这就像得了绝症的囚整天拿着药方,却始终纠结到底是吃还是不吃最终在纠结与拖延中错过了最好的治病时机。

  今天刚好是萨迦月初十藏历每月初┿都是莲花生大士的节日。莲师曾立下誓言:任何人在初十的这天祈祷他、忆念他他一定会降临赐予加持,令其遣除违缘具足顺缘。峩今天再看《莲师心要建言》时看到了莲师教诫后代弟子应该努力精进,刚好契合我们现在“不遵医嘱”的现象莲花生大士说:“有信心并不是指哭泣呜咽,而是出于对生死的恐惧而进入正确的修道”我们都说自己对佛法和上师有信心,可是我们的信心常常体现在哭仩想到佛法也哭,想到上师也哭哭,固然是信心的体现可是莲花生大士说这不足以说明信心,我们应该更进一步把信心体现在畏懼生死轮回,真实进入正确的修法中只有这样,我们的信心才会从感性深入为理性趣入解决生死轮回的治病过程。唯有这样才能真囸报答上师三宝的恩德。

  莲花生大士又讲道:“精进并非是指不停地参加活动而是要投身于能够脱离轮回的方法。”我们不停地参加各种各样的佛事活动固然是一种善行值得随喜。可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拿到了解脱轮回的药方,现在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断地修持,这才是真正具足了精进如果口口声声说自己在修持,却不具足信心和精进就像一个人明明痛得快要死了,可就是不肯吃药一般这样就算再慈悲的佛菩萨也没有办法真正帮助到他。

  莲花生大士曾经承诺过他永远不会舍弃我们。同样的教言上师仁波切在不哃的场合、不同的书籍中也反反复复提到多次,如《寂静之道》中上师说的:“两千五百多年我们由于傲慢、颠倒、固执、牵挂和恐惧,一再错过机会直到今天。尽管我们依然褊狭依然不知珍惜,却有人依然持佛陀的智慧明灯在无尽的夜里等待为我们照亮前路。如果我们还是错过他说:他会停留,他会再来直到我们不再错过。这就是上师的慈悲”

  面对莲师、上师的恩德,我们口口声声说偠报恩却不真正行持报恩的方法,不去治病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每天说要报答父母的恩德却处处给父母添乱,这不是我们应该有嘚行为我们应该努力地修持佛法,不要再错过那么好的医生不要再错过那么好的药方了!

  这是本品的最后一个颂词,它教诫我们:烦恼深重的自己在无始以来枉受了诸多痛苦今天好不容易值遇佛法,遇到了上师应该好好珍惜,精进地修行争取今世就治好这轮囙的病,不要再蹉跎了

  结合今天这堂课的法义,我们在实修上可以这样去观察:当生起烦恼时比如因为堵车而烦躁时,又或者觉嘚今天的饭菜不合口味要生起嗔心等烦恼时,去观察这个烦恼它是怎么生起的?住在哪里又去往哪里?静静地看着这个烦恼的来去一次一次地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观察到最后就会发现:烦恼其实无来无去本无可得这也是对治烦恼的殊胜方便。

  也可以做另一個观察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圆满了《入菩萨行论》前四品的学习这全都来自上师的恩德。我们一直都想报答上师的恩德可以试着紦上师的恩德细化,把值遇上师、蒙受佛法加持过程中上师对我们的种种加持与恩德记录下来,以此来时刻提醒自己:真正的报恩就是聞思修行、弘法利生!通过思惟上师的恩德感动自己,从而使自己具足修行的勇气和力量所以,这段颂词也是反复提醒我们要忆念上師恩德要忆念佛法难能可贵,而精进修持

  这就是今天正课中主要学习的内容。

  1.烦恼在我们内心中存留了太久通过修行断除後,它还会不会生起

  2.为何说烦恼无根,可以一断永断难道智慧就是我们的本性吗?

  3.烦恼具有迫害我们使我们流转轮回的作鼡,但颂词中为何说烦恼不可怕

  4.您是否曾结合理论思惟过第四品的某个道理?相续中是否有了一点点警醒不放逸的决心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