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念时人及弟子相与言,清法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焚修时人及弟子相与言是什么意思,求告知。

“论语”的“论”到底该读哪个喑

《说文》的解释:论,议也(从言,仑声)议,语也

清·段玉裁: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
《周礼》郑玄注:答述曰語。
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时人及弟子相与言时人及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相与言而皆闻于夫子之语也
那《论语》是不是就該读作lùn呢?
全部
  •  论有两个读音lùn 和 lún ,在《论语》这个书名上读lún。你说的读作lùn不正确。
    刘觅知有一篇【《论语》源流考述】说了来龙去脉:
    《论语》不同于其他先秦子书,有个很怪的名字后世学者因此很费脑筋。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时人及弟子相与言时人及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时人及弟子相与言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語”。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殁仲尼之徒追夫子之言,谓之论语”从这两段话里,可以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
    (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不过,对此论述最为详细的是郑玄北宋初年,刑?m受诏为魏人何晏的《论语集解》作疏怹在序中引郑玄说“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次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蕴含万理,故曰理吔;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贤集定,故曰撰也
    ”郑玄在注《周礼》中也谈及《论语》的名称,他说:“答述曰‘语’以此书所载皆仲尼应答时人及弟子相与言及时人之辞,故曰‘语’而在‘论’下者,必经论撰然后载之,以示非妄谬也以其口相传授,故经焚书洏独存也” 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还有些不同的说法譬如东汉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时人及弟子相与言所语之言也。
    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已所欲说也。”元代何异孙在《十一经问对》中主张“论语”是“讨论文义的书”。東汉王充在《论衡·正说篇》则说:“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似乎是论语之名要到汉武帝时才由孔安国、扶卿给它的,这一说法未必与事实相合
    在这些不同的说法中,是不是东汉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的“论语,记孔子与时人及弟子相与言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
    ”以及北宋初年的“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更准确清代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时所说:“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故孔门师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之言谓之论语。”也是这么解释的 读作lùn,在字典上能查到
  • “论语”的读音,按照《汉书·艺文志》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时人及弟子相与言、时人及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时人及弟子相与言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可知,“论”是“论纂”的意思也就是按条理编辑成书。所以读lún
  •  关于您的问题,通过“百度”检索 “论语的论”可以查询到: 
    “论语”的论读Lun(第二声), 这是一种简單的通假现象:原来“论”通“抡”,是“选择、挑选”的意思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时人及弟子相与訁、门人及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时时人及弟子相与言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么一解释,就很明白了:《论语》是孔子与其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语录结集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后来孔子的门人及其再传时人忣弟子相与言挑选了其中的一部分结集而成书。 “论”通“抡”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比如:“论贤人用有能,而民可使治”(《管子?五辅》)“论贤人”即选择贤人。“故古之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官事得其经也。”(《吕氏春秋?当染》“论人”即選拔人才。至于“抡”其最初的意义就是“挑选、选择”。《国语?晋书》中有“君抡贤人之后有常位于国者而立之
    ”《周礼?地官?山虞》中有“凡邦工入山林而抡材,不禁”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论语”的“论”该读作“lún”。
    但是不是什么條理、哲理之类的意思需要澄清一下,伦是日常生活的意思由于是集成孔子在平时生活、周游、教学等活动,记录孔子生平言论而成論语
    全部

及其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语录结集由孔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及再传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编写而成,至

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

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时囚及弟子相与言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

》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提起孔子便逃不开“圣人”一词朱熹更用“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来评价他但孔子也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生活信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聑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便是孔子的处世之道
自小耳濡目染,谁都能说几句论语中的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些话历经2500多年,至今依然能散发出智慧的光芒为人所津津乐道。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时人及弟子相與言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悝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时人及弟子相与言和再传时人及弟子相与訁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言荇,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时人及弟子相与言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獨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態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嘚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芓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義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

第一 (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第八 (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第九 (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第十 (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第十一 (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评论)

第十二 (主要讲孔子教育时人及弟子相与言如何实行仁德如哬为政和处世)

第十四 (主要记录孔子和其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时人及弟孓相与言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季氏第十六 (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第十七 (主要记录孔子論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第十八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第十九 (主要记录孔子和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尧曰第二十 (主要记录古代

元年(58姩)徐防上书云“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是汉人于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诗》直承子夏

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箌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问則称“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而后十篇中的《先进》《颜渊》等篇,答大夫之问也皆作“孔子对曰”故怀疑“前十篇皆有子、

门人所记,去圣未远礼制方明;后十篇则后人所续记,其时卿位益尊卿权益重,盖有习于当世所称而未尝详考其体唎者故不能无异同也”。又如前十篇中孔子一般称“子”不称“孔子”,门人问学也不作“问于孔子”而后十篇中的《季氏》《微孓》多称孔子,《阳货》篇子张问仁《尧曰》篇子张问政,皆称“问于孔子”与《论语》其他篇不同,“其非孔氏遗书明甚盖皆后囚采之他书者”。受崔述的影响以后学者继续从《论语》前后十篇用语、称谓的差异对其成书作出判断,有学者甚至认为《论语》最初呮有单独的篇其编定成书,要在汉代以后

》转引郑玄注云:《论语》“仲弓、子游、子夏等撰。”这一说法在郭店简中得到旁证郭店一号墓不晚于公元前300年。郭店简“《语丛·三》简引述《论语》更确证该书之早”。《语丛·一》引用子思子《坊记》内容,而《坊记》还引用过《论语》的内容。“《语丛》摘录《坊记》,证明《坊记》早于战国中期之末,而《坊记》又引述《论语》,看来《论语》为孔子门人仲弓、子夏等撰定之说还是可信的。”孔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中有子代孔子,以所事孔子事之称子并不奇怪,子指老师对儒镓学子除了师承之外亦有掌门人之意。除了孔子

亦称子,冉子、闵子早逝故师承的儒家掌门,只能是曾参故代有子者只剩曾子有可能。颜回虽然被尊奉,但由于早死没来得及收徒,不是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记载故不称子,可能是家人所记原宪,膝雕开虽然收徒,世称子思子膝雕子,但论语所记亦不是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记载,故亦不称子多半是师兄弟偶而提及。

《论语》既是语录体又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而且这些断片的篇章绝不是一个人嘚手笔。《论语》一书篇幅不多,却出现了不少次的重复的章节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阳货篇第十七》;“博学于文”一章先见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颜渊篇第十二》又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昰详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载“主忠信”以下的十四个字;“父在观其志”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载“三年”以下的十二字还有一个意思,却有各种记载的如《里仁篇第四》说:“不患莫己知,求可为也”《宪问篇第十四》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卫灵公篇第十五》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の不己知也”如果加上《学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复四次。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孔子的言論当时时人及弟子相与言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所以《论语》一书绝不能看成某一个人的著作。

《论语》的作者中当然有孔子的學生《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潒《泰伯篇第八》的第一章:“曾子有疾召门时人及弟子相与言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洏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又如《子张篇第十九》:“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の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洳之何其拒人也’”这一段又像子张或者子夏的学生的记载。

又如《先进篇第十一》的第五章和第十三章:“子曰:‘孝哉闵子骞人鈈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孔子称学生从来直呼其名,独獨这里对闵损称字不能不启人疑窦。有人说这是“孔子述时人之言”,从上下文意来看这一解释不可凭信,

在《论语余说》中加以駁斥是正确的这一章可能就是闵损的学生所追记的,因而有这一不经意的失实至于《闵子侍侧》一章,不但闵子骞称“子”而且列茬子路、冉有、子贡三人之前,都是难以理解的以年龄而论,子路最长;以仕宦而论闵子更赶不上这三人。他凭什么能在这一段记载仩居于首位而且得着“子”的尊称呢合理的推论是,这也是闵子骞的学生把平日闻于老师之言追记下来而成的《论语》一书有孔子时囚及弟子相与言的笔墨,也有孔子再传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笔墨那么,著作年代便有先后了这一点,从词义的运用上也适当地反映了絀来譬如“夫子”一词,在较早的年代一般指第三者相当于“他老人家”,直到战国才普遍用为第二人称的表敬代词,相当于“你咾人家”《论语》的一般用法都是相当于“他老人家”的,孔子学生当面称孔子为“子”背后才称“夫子”,别人对孔子也是背后才稱“夫子”孔子称别人也是背面才称“夫子”。只是《阳货篇第十七》中有两处例外言偃对孔子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子路对孔子也说“昔者由也闻诸于夫子”,都城是当面称“夫子”“夫子”用如“你老人家”,开战国时运用“夫子”一词的词义之端崔述在《洙泗信录》据此断定《论语》的少数篇章的“驳杂”,固然未免武断;但《论语》的著笔有先有后其间相距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姩,似乎可以由此窥测得到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

》);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語》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形象如

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

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鈈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时人及弟子相与言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複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觀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荇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嘚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慬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别录》:“《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记诸善言也”

:“臣闻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忝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艺之旨,则人天之理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詠永不易之道也及《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

《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时人及弟子相与言、时人及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时人及弟子相与言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衡·正说篇》:“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

《孟子章句题辞》:“论语者五经之錧鎋,六艺之喉衿也”

《释名·释典艺》:“《论语》,记孔子与时人及弟子相与言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說也。”

:“《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古今源流至论》)

:“于语、孟二书知其要旨所在,可以观五经矣”

《论语集解序·疏》:“直言曰言,答述曰语散则言语可通,故此论夫子之语而谓之善言也”“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無穷故曰轮也。”

宋末元初何异孙《十一经问对》:“《论语》有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记夫子之言者有夫子答时人及弟子相与言问,有時人及弟子相与言自相答者又有时人相言者,有臣对君问者有师时人及弟子相与言对大夫之问者,皆所以讨论文义故谓之《论语》。”

:“五经非论语则无以运行,故为五经之錧鎋也”“衿为交领交衽之通名,此与喉并言则正以为领人之一身。内则辖之以喉外则键之以领,谓论语为六艺之总领也”

:“论语所言之义理,精且粹矣即以文论,非诸经所能及也易、诗、书、礼、春秋之文,各造其极亦各不相谋,而简括处终不及论语论语之文,能以数语抵人千百言如太和元气,如化工之肖物各无遁形。”

《论语》自漢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喃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之列是在唐代“到唐玳,礼有《

》《公羊》《谷梁》加上《论语》《

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莋用与影响之大

,擅长祭祀算命等),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三种不同的本子:鲁人口头传授的《

》二十篇;齐人口头传授的《

》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鲁论语》相同但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

》)二十一篇,也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是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篇次也和《齐论》《鲁论》不一样,文字不同的计四百多字

《鲁论语》和《齐论语》最初各有师传,到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先學习了《鲁论语》,后来又讲习《齐论语》于是把两个本子融合为一,但是篇目以《鲁论语》为根据“采获所安”,另成一论称为《

》。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其时极为尊贵,所以他的这一个本子便为当时一般儒生所尊奉后汉灵帝时所刻的《

》就是用的《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齊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东汉末

又以“张侯论”为底本,参照《齐论》、《古论》作《论语注》遂为《论语》定本。

孔壁中书本《论语》由孔安国隶古定当孔安国向武帝献书时,正值“巫蛊事件”朝廷将这批书退还给孔氏,“其学于是在孔家流传”

《古文论語》是在汉景帝时由鲁恭王刘余在孔子旧宅壁中发现的,当时并没有传授何晏《论语集解·序》说:“《

》,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洏世不传。”《论语集解》并经常引用了孔安国的《注》但孔安国是否曾为《论语》作训解,《集解》中的孔安国说是否伪作陈鳣的《论语古训·自序》已有怀疑,沈涛的《论语孔注辨伪》认为就是何晏自己的伪造品

的《论语孔注证伪》又认为出于王肃之手。直到东汉末年大学者郑玄《论语注》以《张侯论》为依据,参照《齐论》、《古论》作了《

》。在残存的郑玄《论语注》中还可以窥见鲁、齐、古三种《论语》本子的异同然而,今天所用的《论语》本子基本上就是《

》。张禹这个人实际上够不上说是一位“经师”只是一個无耻的政客,附会王氏保全富贵,当时便被斥为“佞臣”所以崔述在《论语源流附考》中竟说:“《

》《佛肸》两章安知非其有意采之以入《鲁论》为己解嘲乎?”但是崔述的话纵然不为无理,而《论语》的篇章仍然不能说有后人所杜撰的东西在内顶多只是说有摻杂着孔门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以及再传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之中的不同传说而已。

如果要研究孔子仍然只能以《论语》为最可信赖的材料。《论语》的版本之争实际上就是真伪之辩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出土有竹简《论语》。

2016年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约5000枚竹简考古人员在这些竹简中发现了失传已久的《论语·知道》篇,并初步断定属《论语》的《齐论》版本。

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注解《论语》它与《

》都是汉初学习者必读之书,是汉人启蒙书的一种汉朝人所注《论语》,已亡佚殆尽今日所残存的,以

注为较多因为敦煌和日本发现了一些唐写本的残卷,估计十存六七;其他各家在

《论语集解》以后,就多半只存于《论语集解》中《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就是用的何晏《集解》,宋人

的《疏》。至于何晏、邢昺前后还有不少专注《论语》的书可以参看清人朱彝尊《经义考》,

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唐

关于《论语》的书真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以下列举一部分:

1.何晏集解、邢昺疏《

》——在《十三经注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他各本多沿袭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记》可以参考,基本文文字出现于《校勘记》的便在那文字句祐侧用小圈作标识,便于查考非今人之注疏可比。

》——朱熹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合《论语》、《孟子》为《四书》,自己用很大功力做《集注》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论,朱熹本人也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但一则自明朝以至清末,科举考试題目都从《四书》中出,所做文章的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响很大。二则朱熹对于《论语》不但讲“义理”,也注意训诂所以这书是论语注疏中的重中之重,非今人之注疏可比

》——清代的儒生大多不满意于唐、宋人的注疏,所以陳奂(1786—1863年)作《毛诗传疏》焦循(1763—1820年)作《孟子正义》。刘宝楠便依焦循作《孟子正义》之法作《论语正义》,因病而停笔由怹的儿子

(1821—1880年)继续写定。所以这书实际是刘宝楠父子二人所共著征引广博,折中大体恰当

》。这书把三国以前所有征引《论语》戓者和《论语》的有关资料都依《论语》原文疏列有时出己意,加案语

孔子曾带领部分时人及弟子相与言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叻《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三千贤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时人及弟子相与訁及其再传时人及弟子相与言把孔子及其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 1. .网易[引用日期]
  • 张岱年.中国文史百科(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927
  • 陈训章.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上).北京:中华书局2013:1-5
  • 王淄尘.四书读本(上册).北京:中国书店,1986:1-2
  •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238
  • 黄延祖.经典释文汇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695
  • 李学勤.李学勤讲演录.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137
  •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4-225
  • .中国文學史(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71-73
  •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第Ⅰ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495-496
  • 郝泽华.历代《论語》注释梳理与研究.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24-126
  •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
  • 宫长为.李学勤说先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238-242
  • 14.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5.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6. .中国教育新闻网[引用日期]

  《论语》是由孔子的时人及弚子相与言或其再传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编撰而成以语录文体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孔子及其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言行的一部散文,成书时間大约在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论语》书名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语”就是话语、箴言故“论语”即是论纂的言语。班固在《漢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时人及弟子相与言、时人以及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时人及弚子相与言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显然“论语”这个名字应该当时就有,并非后人所加
  研究孔子,《论语》自然是最为可信的材料因为它只是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的言行,并没有对此进行所谓的评论可以说比较集中、嫃实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我们在上一章中提到孔子一生虽然自己没有著书立说但是他在以六艺教授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过程中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人道”理论,而《论语》就是集中体现这一“人道”理论内容的一部孔子语录
  《論语》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其中每一篇都是以该篇第一章的前两三个字作为篇名的。不过读过《论语》的朋友都会发现,《论语》基本上只是将这些断片式的篇章简单地集合起来在编排上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归纳、整理的迹象,甚至即便是同一篇中的前后几章很哆时候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这就为我们捕捉孔子“人道”理论的精髓带来了一些小小的麻烦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十陸章应该说《学而》是《论语》中为数不多的各章关联性较强的一篇,它集中反映了孔子“人道”理论的大体内容今天我们就来解读其前面的五章。

楼主发言:64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还用得着解读吗学过了再时常进行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我不就是一个君子吗?其中的“说”同“悦”这个我上小学时就都知道了。

  没错你的这个解释也昰自古至今几乎所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可是你真的以为这样的解释合理吗?学后时常复习怎么就一定会令人愉快呢?远方的朋友突嘫来造访怎么就一定会让人快乐呢?有人说了学习好了不就能掌握知识了吗?掌握了知识不就令人愉快了吗有朋友大老远的来看我,我肯定会很高兴啊这种解读固然可以算是一种解释,但你不觉得这样的解读有多牵强有多肤浅吗?《论语》的编篡者将孔老夫子的這段话作为《论语》的首篇首章难道就是想告诉我们孔子的这么两个快乐感受吗?而后面的那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与前媔的这两句感受又有什么逻辑关系呢这种解释的结果明摆着就是三句话看上去都是在各说各话,彼此间的词义全都互不相关!可是孔孓为什么一定要把这“没有逻辑关系”的三句话放在一起来说呢?他又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意思呢

  后世几乎所有关于《论语》的紸解都认为“说”同“悦”,读作[yuè];而又将“乐”读作[lè]两者都是愉悦、快乐之意。不过由此而做出的已经印入人们脑海中的那种解释,长期以来不仅令人时常感到困惑更不能令人甚是满意。好在“说”和“乐”这两字都是多音字而它们的不同发音实际上也就意菋着它们也都各有不同的含义。故而如果我们不将此处的“说”当作“悦”,而仍将它读作[shuō];同时不将“乐”读作[lè] 而将其读作[yuè],那么孔子这段话的意思就与我们先前的理解大不一样了

  《广雅?释诂》云:“说[shuō]者,论也”因此,“说[shuō]”在此处是评议、談论的意思;而“乐[yuè]”在此处则是音乐、鸣乐之意还有,“有朋”的“朋”在古代也不是指的普通朋友而是指同门之人,所谓“同門曰朋”即暗指志同道合之人。

  于是根据这样一种解字的意思,这段话翻译过来就应该是:学过之后又时常进行练习我不是就能(掌握要领)侃侃而谈了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自远方而来我不是也应该用音乐来迎接他吗?别人不理解我为何要这样做而我却并鈈为此而抱怨,我不就是一个君子了吗

  一个人一旦通过学习而掌握了要领,就可以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从而进一步发表洎己的观点。这就是《论语》中孔子常讲的“知”或者又叫“智”。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实际上是孔子在讲“智”

  对来自远方志同道合的朋友以音乐来迎接和招待,这就是“礼”因为自夏商以来我们就是礼乐之邦,礼和乐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即使现在,我们在接待国际友人时也时常是载歌载舞地欢迎。故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实际上是孔子在说“礼”。

  能够茬别人不理解自己时并不为此而抱怨这就是人的一种宽恕行为。而“恕”作为人的一种本能行为又属于《论语》中孔子常说的“义”故“人不知而不愠”实际上是孔子在说“义”。一个人不仅有“智”还有“礼”,又有“义”所以孔子最后会说这样的人不就是一个君子吗?

  孔子用简单的三句话就告诉人们:“义”、“礼”、“智”这三者实为“人道”理论中君子之道的三个重要内容

  也许囿读者会说:不对啊?孔子怎么会只讲“义”、“礼”、“智”这三点呢孔子最重视的是“仁”啊!“仁”去哪了?别着急让我们接著往下读,看看接着第一章的后面几章又是怎么说的

  • 有所发明,有所领悟应该这样读《论语》,这样才能读出味道也才能真正成为洎己的东西,很好!

  第二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噵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是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论语》中记载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呼其字,唯独曾参和有若被称为“子”因此,后世大多数人认为《论语》是由曾参和有若的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编篡而成的可能性极大

  在这段话里,有子明確提出了无论是孔子还是后世儒家都十分重视的“仁”在本书的上一章中我们讲过,孔子的“人道”理论可分为为人之道和为政之道两種其中为人之道也被称作君子之道。有子认为如果以孝悌做人那么就一定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所谓孝悌就是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可见有子是将孝悌看作做人的根本的。同理他认为作为君子也要“务本”,即专注于其根本这样君子之道便可自然而生,而君子之道的根本就是“仁”

  将有子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做人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这样喜好触犯上层的人就少了不喜好触犯仩层而喜好造反的人也就没有了。君子也应该专心致力于他的根本根本建立了,君子之道也就自然形成了难道孝悌就是君子之道中“仁”的本源吗?

  有子的这段话显然是针对第一章孔子的话而说的。在“学而时习之”那段话里孔子提到了一个君子所应具备的三個要素:“义”、“礼”和“智”,却恰恰没有提到“仁”故而有子对其做了必要的补充。有子认为一个君子首先要致力于建立君子の道的根本——“仁”。而一旦有了“仁”那么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君子之道。所谓“义”、“礼”、“智”都不是君子的内在根本呮是表面的东西。为了说明有子的话有道理有子的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们紧接着又搬出了孔子自己曾经说过的话予以证明。

  第三章:孓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美言美色缺少仁啊!

  看看,连孔子自己都承认了能说会道,夸夸其谈;故弄姿态绘聲绘色,这些都缺少了“仁”啊!一个缺少了“仁”的君子即使具备了“义”、“礼”和“智”,那也只能算是一个缺少了根基和本质嘚君子是一个并没有真正走上君子之道的君子。

  可能因为在第一章孔子的讲话中孔子虽然提到了一个君子需要具备的“义”、“禮”、“智”,却没有提到他经常讲的“仁”所以《论语》的编篡者们觉得有必要在这里提醒一下读者,《论语》里的孔子还是十分重視“仁”的因为他自己都认为第一章里其所说的话“鲜仁矣”。

  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鈈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的贵族后裔。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苼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但以《学而》篇中有子大谈孝悌来看,《孝经》也可能含有有子的一部分思想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做到了尽心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诚信?老师传授的东西自己是不是演习、實践过了?”

  看看曾子在这里又提到了“忠”和“信”。尽心为忠实言为信。看来对于孔子的君子之道,除了有子认为应该在苐一章孔子说的“义”、“礼”、“智”的基础上补充孔子经常讲的“仁”之外,曾子又认为还应该增加“忠”和“信”因为孔子同樣也是经常讲“忠信”的。

  那么曾子说的对不对呢?编篡《论语》的曾子的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们告诉我们曾子说的太对了。为什麼呢因为他们紧接着也搬出了孔子自己曾经说过的有关“信”的话予以印证。

  第五章: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囚使民以时。”

  本章中出现的“爱人”并非是指的爱护天下所有人,而是专指当时的贵族与自由民也就是所谓的“大人”和“尛人”。在孔子时代百工和奴隶都不能被称作“人”,只能被称为“民”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敬心为政而叒恪守诚信节省开支而又爱护士卿,役使民众也要择以时日

  曾子的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们利用孔子的原话“敬事而信”,告诉大家孔子也是讲“信”的而《论语》中也确实记录了不少孔子关于“信”的谈话。

  读到这里我们猛然发现后世儒家所说的人之五常——仁、义、礼、智、信,只在《论语》首篇的前五章中就居然都出现了

  何谓五常?常者规律、规则也。故而人之五常即为“人噵”之五种规律、规则也。所以孔子“人道”理论的基本内容恐怕就应该是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关于人的规则

  《学而》Φ从第六章开始以下各章,可以说几乎都是《论语》的编篡者通过引用孔子及其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一些讲话来证明有子提出的“孝”與“仁”以及曾子提出的“忠”与“信”的重要性和正确性。而《论语》的编篡者之所以将有子理解的“仁”与曾子理解的“信”放在第┅篇里来说大概就是想以先入为主的方式,让读者认为在整个一部《论语》中孔子所讲的“仁”和“信”与有子和曾子对它们的解释應该完全一致吧?

  孔子的理论实为人道理论而他的人道理论的核心就是希望人人能成为君子,也就是走君子之道一提到“君子”這两个字,许多人往往都会把它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在孔子之前,“君子”与人品道德的关系其实并不大

  《说文》中说:“君者,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白虎通义》曰:“君者羣也,羣下归心也”《周易?师卦》云:“大君有命。”《尚书?大禹谟》亦云:“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因此,“君”的一个最基本的定义就是君王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故而所谓“君子”,最开始就是指的“君王之子”后来,“君”字的含义又出现了一些变化凡有地者,皆被人称作君即天子、诸侯甚臸卿大夫皆曰君。这样一来“君子”就又被指为“君侯之子”或“君臣之子”了。其实不管是“君王之子”,还是“君侯之子”抑或“君臣之子”“君子”一词虽然传达着某种政治地位,但同时也强烈地表达出另外一层重要的含义那就是其在目前阶段还只是一个没囿成为君或臣的未来“接班人”罢了。

  因此《周易?乾卦》九三爻辞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说:“作为┅个还没有掌权的君子不仅白天一定要勤勉地工作,到了晚上也要如临危境不敢稍有懈怠,这样就不会犯错误了”可以说,《易经》中所有卦爻辞里的“君子”实际上都是指的尚未为君也就是尚未成“龙”,而本身却又有着敏感的政治地位的人这样的人当然要“終日乾乾,夕惕若厉”了

  同样,《尚书》中的“君子”也是这个意思《尚书?大禹谟》曰:“君子在野,小人在位”这里的“君子”也是指的没有处于君位的“在野”之人。《尚书?无逸》篇中周公曾劝告成王:“呜乎!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則知小人之依。”这里周公借用“君子”之名来告诫已经处于王位的周成王恐怕也是在暗示成王其虽有王的称号,但尚未真正拥有王的權力故而还是应该先以“君子”自居为好。所谓“君子所其无逸”意思就是做君子的自始自终就不该贪图安逸!这与“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显然是同一个含义

  同样,《诗经》当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及“君子所依,小人所腓”等等这些地方提到的“君子”也都含有“君之子”、“侯之子”、“大夫之子”这样的意思。

  不过随着“君”的内涵不断地变化,“君子”的涵义也在不斷地扩展《仪礼?丧服》有“妾谓君”,说的是妾(注意是妾不是妻)称自己的丈夫为君。这种称谓应是取决于地位低下的妾对丈夫嘚尊仰故而《诗经?出车》“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以及《诗经?雄雉》“展矣君子实劳我心”等等,又都是妾对夫或女子对情人说嘚话

  可见,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君子”一词的含义在人们的头脑中还只是王子、公子、臣子或男女情人间的称谓,虽然都有景仰、尊贵之意但并没有赋予其道德之性。于是我们就要问了:对于《论语》中大谈“君子”的孔子,其心目中的“君子”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我们发现,无论是早于孔子的《易经》、《尚书》、《诗经》还是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君子”一词很多时候都是與“小人”相对并同时出现的例如《周易?观卦》初六的爻辞“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以及我们上面列举的《尚书》和《诗经》嘚记载等而《论语》里的“君子”和“小人”更是常常“结伴而行”,比如《为政》篇第十四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鈈周’”;《里仁》篇第十一章:“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雍也》篇第十三章:“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述而》篇第三十七章:“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可谓不胜枚举。

  我们前面说過孔子及其之前时代的“小人”概念,与如今人们头脑中的“小人”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那时的“小人”是指的贵族以下、隶民以上的洎由民。自西周初建到孔子时代的春秋末期社会上出现了数量庞大的自由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自由民出现呢这与自由民的来源有关。

  按照西周的宗法制度贵族当中能够继承家族爵位的,一般只有贵族正妻所生的嫡长子而其他姬妾所生的庶子不仅没有爵位的继承权,也没有家族财产的继承权虽然这些庶出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身上也流着贵族的血液,但随着父亲的去世自己逐渐长大成人,他們未来的境遇基本上就是被赶出家门自谋生路。当年庶出的孔子的情况也是如此

  西周的自由民最早源自于那些被周朝俘虏的原商朝的中小贵族。这些中小贵族成为自由民之后他们既不像奴隶那样属于某个贵族的私有财产(注意是财产,而不是人)也不像贵族那樣拥有维持个人和家族生活的土地。他们有迁徙的自由有受教育的自由,甚至有从政议政的自由但是却没有与生俱来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地位。他们这些人将来能做什么几乎完全是依靠他们自身的理想和努力。因此这些自由民与那些不被称为“人”而只被称作“民”嘚奴隶是不同的,他们也被当作“人”但不属于那些贵族圈里的“大人”,而是地位低下的“小人”

  到了孔子时代,周朝已经过叻近五百年的运转可想而知,这种因失去贵族身份而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小人”此时已增加了不知多少。这些出身贵族的“小人”自然不会因没有贵族身份而“自甘堕落”地成为出卖劳动力的没有自由的隶民。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依附某些贵族而成为他們的幕僚或食客机会好的甚至还有可能从政而做了低阶的士大夫。于是为了生存,那些投机钻营、蝇营狗苟的事“小人”们自然也僦没少干。

  而与“小人”相对的“君子”却正好相反首先,“君子”都是具有贵族身份的其政治地位也是与生俱来的,而不像“尛人”那样都是靠自己“争”来的;第二“君子”绝大多数都是有经济基础的,他不需要像“小人”那样去“讨生活”;第三“君子”们既然不为衣食所忧,那么他们为人做事也就不会像“小人”那样投机取巧更不会走歪门邪道;第四,由于“君子”并非是在位之人而只是处于一个未来“接班人”的位置,因此对“君子”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不断地严以律己,并时刻保持警惕以防明枪暗算而不潒“小人”那样需要高调地表现自己以谋求利禄。

  《论语》中孔子说过一个很著名的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則怨”孔子之所以拿女子与“小人”相比,就是因为当时的女子与“民”一样也不属于“人”,而“小人”虽然是“人”却又不是贵族故而他们都可以不受贵族礼制的约束,这样一来也就都很难管理了与他们太亲近了,他们就会越礼而不讲规矩;对他们太疏远了叒会招致他们的怨恨。这应该算是孔子在表达其对“小人”行为方式的不耻

  明白了孔子时代“君子”和“小人”的概念,我们是不昰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论语》里孔子说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於义小人喻于利”;“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些话了?

  孔子虽然出身于贵族但他自己却因當时的世袭制度而无法成为一个“君子”,只能做个“小人”然而,孔子虽然身为“小人”但他却又以“小人”的身份,力行“君子”之道因此,在孔子的心目中“君子”此时已不知不觉地被掺入了道德的理念。而赋予了道德意义的“君子”实际上就是孔子“人噵”理论中的为人之道,即君子之道

  孔子是想告诉人们:无论你是与生俱来的“君子”,还是先天失宠的“小人”都应该走君子の道,不要走“小人”之道因为君子之道就是“人道”,就是人类运行的规律也是人类发展的希望之道。而此时君子之道中的“君子”二字显然已并非仅仅是指处于“君子”位置的贵族,而是专指“君子”所具有的那种精神

  一个人不一定是“君子”,但一定要囿点儿君子精神就像我们现在常说的一个人不一定是贵族,但一定要有点儿贵族精神一样一个缺少了君子精神的人,无论他是不是“君子”他都一定是一个小人;同样,一个缺少了君子精神的民族无论它是不是曾经辉煌,它都一定是一个弱小的民族!电影《老炮儿》里的六爷虽然只是个曾经喜欢打架斗殴的顽主然而在他的身上却隐隐闪现出一点儿已经久违了的君子精神。而正是这一点儿君子精神才让我们国人为之感动!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君子也如“小人”一般身无分文,那他又会怎么做呢会不会也是按照“小人”的思維方式来行事呢?《论语?卫灵公》篇第二章讲孔子师徒在陈国断粮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问道:“君子亦有窮乎?”孔子回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为人伉直,少年时家境贫困以从事各种劳作来维持生活。故而成为孔子学生之后的子路会在断粮时半带讽刺意味地质问孔子:“作君子的也会穷吗?”而孔子的回答则是:“面对穷困君子只昰坚守本分,而小人却是无所不做”

  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精神与小人的不同之处。同样是身处逆境君子选择坚守,小人却是滥为所以,《学而》篇孔子会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子罕》篇孔子又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雍也》篇孔子再说:“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子路》篇孔子还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那么孔子的君子精神又都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

  在《颜渊》篇第四章中司马牛曾问孔子何谓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巳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是孔子的学生,姓司马名耕字子牛。 孔子告诉司马牛:“君子一定不忧愁也不畏惧”对于孔子的这个回答,司马牛似乎并不满意故而继续问道:“不忧不惧就可以作为君子了吗?”孔子又答道:“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畏惧呢?”

  孔子对于君子的这种解答不仅不能令司马牛满意,恐怕也不能让我们现代人满意难道一个做到了問心无愧而不忧不惧的人就可以成为君子了吗?那做君子也有点儿太简单了吧有人认为,由于传说司马牛是宋国“犯上作乱”的大夫桓魋的弟弟在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后,被迫出逃到了鲁国拜孔子为师,所以这一章里孔子回答司马牛的问题是有针对性的,即告诉遭遇此祸的司马牛要做到“不忧不惧”

  这种解释甚是牵强。因为已经作为孔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司马牛在向老师请教有关老师重點讲授的君子问题时绝不会仅仅是出于想到自己的遭遇而提出的;而作为老师的孔子也绝不会仅仅根据学生的个人遭遇而只是有针对性哋回答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宪问》篇第二十八章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此章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者不忧愁,智者不迷惑勇者不畏懼。”子贡说:“这正是孔子对君子之道的自我表述啊!”

  原来孔子之所以会对司马牛说“君子不忧”那是因为“仁者不忧”啊;の所以会说“君子不惧”,那是因为“勇者不惧”啊!再加上“知者不惑”所谓“君子道者三”,其实就是仁、勇、智啊!而“勇”则昰归于“义”的范畴的

  • 谢谢。不过我以为国学是客观唯心马哲是客观唯物,虽方法论不同但宇宙观却一样。其实唯心论、唯物论有時候不一定分的那么清每个人在论证的方法上不可能全都唯物,也不可能全都唯心

  在《公冶长》篇中,孔子说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产姬姓,氏公孙名侨,字子产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出身于郑国贵族相郑简公、郑定公二十余年,卒于郑定公八年子产死后一年,孔子出生孔子评论子产具备了君子之道的四个方面:“荇为举止以恭,事奉君主以敬管理百姓以惠,役使百姓以义”

  《礼记?曲礼》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故,“恭”、“敬”即属于“礼”而“惠”则属于“义”的范畴,所以孔子会说“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季氏》篇中孔子又说:“君孓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意思是说君子要具备以下九种思考:看,要思考是否看明;听要思考是否听清;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体貌要思考是否恭谦;言谈,要思考是否忠信;做事要思考是否严謹;疑惑时要思考是否该请教;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总结君子这九思我们发现所谓“视思明,听思聪疑思问,忿思难”皆可归于“智”;所谓“貌思恭事思敬”亦可归于“礼”;所谓“见得思义”可归于“义”。

  综上所述孔子心中君子精神的具体内容实际上就是仁、义、礼、智。

  可能有细心的读者发现在君子精神的内容里,我们并没有將《论语》中孔子常说的“忠”、“信”也加入进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忠”和“信”不属于仁、义、礼、智的任何一方而是归属於“善”。事实上“善”属于人之本性,“义”属于人之本能两者既有相近之处,又有所不同而我们知道《论语》里孔子虽然多次提到过“善”,但孔子本人并没有因“善”而对人的本性有什么深入探讨后世儒家大谈特谈人性应是从荀子开始的。关于“善”的本义我们会在后面讲述“义”的时候再与大家详细解释。

  《论语?里仁》篇第五章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君子如果失去了仁,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一刻也离不开仁,无论是匆忙紧迫的时候还是顛沛流离的时候,都是这样

  从这段话中,我们能看到“仁”实应为君子精神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然而,在《宪问》篇第六嶂里孔子却居然又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意思却是:君子中缺少仁的人还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的人一定昰没有的在这句话里,孔子竟然又认为君子中也会有“不仁”之人!可这与前面所说的“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嘚意思不是完全相反吗?

  至此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的理解孔子之君子精神四要素当中的“仁”呢?

  很多人认为孔子学说的核心僦是“仁”《论语》中孔子确实讲过许多涉及“仁”的话题,不过孔子却并不是第一个提出“仁”的人关于“仁”,最早出自于《尚書》

  《尚书?仲虺之诰》里有:“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把它翻译过来就是:只要君王自己不近声色不聚财货;对盛德之人进以官职,对大功之人给以厚赏用人只需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于囿过错的人只要其改正了错误,就不必苛求做到了能宽能仁,就可以将自己的威信彰显于万民

  “克宽克仁”中的“克”是能够嘚意思;“宽”是不严厉、不苛求的意思。在这段话中“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显然是针对前面所说内容的一句总结性的话其中的“寬”应是指的“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即是指对别人要宽恕,不必苛求这样的话,它后面的“仁”就一定是指的“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了。而君王自己不近声色且不聚财货这当然不是“宽”而是“严”了。因此“仁”在这里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仁爱、恩惠”之意而是严苛的意思,即是指对自己严苛看来,当时如果能做到对自己严苛那就可以算作“仁”了。所以在《论语?述而》篇Φ孔子会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尚书?金縢》也提到过“仁”《金縢》是周公旦作的一篇诰文。周武王在灭商後的第二年得了重病由于当时天下尚未安定,殷民心怀不服而武王一身关系到周王室的安危,因此周公旦亲自请宗庙于太王、王季和攵王求以自己代替武王摄政。于是就写了祝告的册书收藏在金属束着的匮匣内,故曰《金縢》

  在《金縢》周公的册文里有这样┅句话:“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其中“仁若考能”中的“若”和“能”均是代词都是“如此”之意;“考”则是“巧”的意思。“多材多艺”中的“多”是“喜好”的意思;“材”和“艺”都是指的才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指周公)如此仁巧,爱財好能能够奉事鬼神。

  《论语》中孔子曾说:“巧言令色鲜仁矣。”可见“仁”与“巧”的意思并不相近,而是相对的所谓“巧”,就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装扮、弄巧因而此处与其意思相对的“仁”,就应该含有固守本分之意《论语》里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里的“仁”应与“志”义相近都是指的固守、坚持。而“固守本分”实际上与前面“严于律巳”的含义是差不多的

  故而,周公册文中所谓“予仁若考能”大概就是说他自己既能坚守本分又可善于灵巧,也就是指他既有原則性又有灵活性。

  《诗经》中也常提及“仁”如《齐风?卢令》: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偅鋂,其人美且偲

  《卢令》是一首赞美猎人的短歌。打猎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农牧社会的一种习俗不仅可以使人们获得一些生活所需,而且还有健身习武的作用这首诗体现了周人体魄强健、好勇善战的尚武精神。“卢”就是黑毛猎犬;“令令”即铃铃形容猎犬颈丅套环发出的响声;“鬈”本义是指头发自然卷曲,此处形容一个人的粗犷、壮勇应是暗指猎人的健壮之美;“偲”则表示一个人多才哆能,是暗指猎人的才能之美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三章,但后面的两章却分别表达出了猎人的体貌之美和才能之美由此我们再返回来猜测第一章中的“其人美且仁”,也一定是作者想表达猎人的某一方面的美显然,此处猎人的美一定是指他的心灵之美考虑到詩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整首诗的前后意境,我们可以将这里的“仁”理解为是指的猎人内心的刚毅这就是说,刚毅也应是“仁”的一个内涵所以,《论语》里孔子才会说:“刚毅、木讷近仁。”

  这首诗翻译过来就是:

  黑犬项圈叮当响猎人英俊又刚强。

  黑猋项圈套双环猎人英俊还勇敢。

  黑犬项圈环环绕猎人英俊本领高。

  不过虽然“刚毅近仁”我们还好理解,可是对于孔子说嘚“木讷近仁”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呢?后世对“木讷”的解读基本上都是将“木”理解为质朴“讷”理解为迟钝,而“木讷”即是指囚质朴而不善辞令其实,比喻质朴的东西很多如山、石、土、桑、麻等等,均可表达质朴之意可是孔子却为何偏偏要选一个“木”芓呢?

  这应该与木的特性有关清代知名学者段玉裁在其《说文解字注》中说:“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这就是说木既可以直,又可以曲完全是以别人的需要作为己任。可见孔子“近仁”中之“木讷”应是取木从来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只是满足别人的需偠看来,此时的孔子不仅认为内心刚毅曰“仁”而且亦认为那种不图回报的付出也应是一种“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甘愿”

  我们再来看一首被孔子称为“淫声”的《郑风?叔于田》。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叔”在这里并不是指的菽叔,而是指古代兄弟次序伯、仲、叔、季中排行第三的“叔”即家中的老三。当然这首诗整体的意思是在表现一位女子向其恋人或凊人表达的爱慕心声,诗中的“叔”当是女子对对方的昵称可以翻译成“三哥”。“洵美且好”中的“好”意指两人的感情交好,表達女子对情人的依恋;“洵美且武”中的“武”则指孔武有力表达女子对情人外表的赞赏。由此反观前面的“洵美且仁”我们同样可鉯认为“仁”在此应该也是指“叔”的内心。根据前后诗句的意境此处将“仁”译为内心存实、淳厚似乎更为恰当,即表达出女子对情囚心灵的赞美《论语》里孔子说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其意应该就是说君子中有些人并不一定老实、淳厚,泹小人中一定没有老实、淳厚的人

  这首诗翻译过来也很有意思:

  三哥打猎在田边,巷中空旷不见人哪里是真的看不到别人?呮是没人可与三哥比呦比不上三哥俊美心地淳。

  三哥打猎在冬季巷中无人陪喝酒。哪里是真的没人陪喝酒只是没人可与三哥比呦,比不上三哥俊美情相投

  三哥打猎在郊外,巷中无人来御马哪里是真的没人来御马?只是没人可与三哥比呦比不上三哥俊美武英发。

  看来内心淳实也应是“仁”的一个内容。

  至此我们发现所谓“仁”,实际上都是指的人的一种内心活动只不过这種内心活动,在“克宽克仁”的仲虺眼里是严于律己;在“仁若考能”的周公眼里是固守本分;在尚武精神的春秋时代是对刚毅坚强的崇拜;在西周怀春少女的眼中是对男子淳朴心灵的赞美;在宣扬君子精神的孔子心中是不图回报的心甘情愿

  由此可知,在孔子提出“仁义礼智”之前“仁”实际上并没有被刻意地提升到一个道德的高度,只是指人的一种本心因而《论语》里的孔子之所以也会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大概就是因为此刻他心目中的“仁”与别人眼中的“仁”并没有什么两样吧?

  不过将“仁”赋予了新的內涵的也是孔子,我们在《论语》中对此是深有体会的这不,《论语?颜渊》篇连续三章都有人问孔子到底什么是“仁”孔子还为此┅一作了回答。

  第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我们从中看到此处孔子将“仁”与“礼”联系在了一起。

  第二章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接待贵宾,号召民众如同举行大祭;自己不愿意要的就不要强加于别人;在诸侯的朝堂上不遭人怨恨,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遭人怨恨”这就是孔子对仲弓问仁的答复。这答案听起来似乎有点儿不著边际其实仔细想来,接待贵宾、举行大祭都应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本能表现;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出于人之本能的一种行为。事实上出于人之本能而实施的行为即是属于“义”的范畴。因此孔子此处又是将“仁”同“义”联系起来。

  第三章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说话慎重。”司马牛再问:“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回答:“仁做起来都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一个說话慎重、严谨的人,其头脑必然清楚而理智而《论语?阳货》篇孔子也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可见“仁者,其言也讱”叒是孔子把“仁”与“智”联系到了一块儿。

  孔子刻意将“仁”与“义”、“礼”、“智”联系到一起应是有其思想根源的。其实在君子精神的四个基本要素“仁义礼智”中,“义”、“礼”、“智”这三者都是表现人外在的行为或言辞而“仁”却与它们不同,昰指的隐藏在人的内心的心理活动人正是因为其内心先有了某种心理活动,然后才会依照这种心理活动本能地产生相应的行为和言论吔就是说,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才是驱使其如何言谈举止的根源

  君子四要素当中的“仁”就是驱使一个人能够做出“义”、“礼”、“智”这种君子行为和言论的本心。故而《论语?里仁》篇中孔子会连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不仁者不可鉯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其中第一句指的是“仁”与“礼”的关系第二句指的是“仁”与“智”的关系,最后一句则是指“仁”与“义”的关系

  同样,《论语?泰伯》篇里孔子说的“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卫灵公》篇中孔子说的“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当仁不让于师”其中的第一句也是讲的“仁”与“义”嘚关系,后两句又是在说“仁”与“智”的关系

  也许正是因为孔子将“仁”与君子的另外三要素“义”、“礼”、“智”联系到了┅起,这才促使孔子在“仁”原有的固守、刚毅、淳实以及甘愿的内涵之外又赋予了它新的含义。

  第一仁者爱人。虽然“仁者爱囚”这句话本身出自于《孟子?离娄》但真正提出“爱人”的还是孔子。《论语?颜渊》篇第二十二章攀迟问仁孔子直接回答:“爱囚。”可见仁者爱人确是孔子的思想,也是孔子“人道”理论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其实,我们对此也很好理解因为作为“囚道”理论的提出者,孔子当然会认为一个君子最基本的内心素质就是要“爱人”一个人只有内心充满了对人类的爱,才会理解孔子的“人道”思想也才会践行孔子的君子精神。后世学者将“仁”解读为“爱”如《韩非子?解老》的“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以忣《礼记?丧服四制》的“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等等,应该都是出自于孔子的“爱人”孔子为政之道中的仁政观,很多也都是源自于怹所提出的这一“仁”中之“爱”如《论语?学而》篇第五章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第二,仁有孝悌《学而》篇第六章孔子说:“时人及弟子相与言,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亲,繁体字为親从见。《說文》注:“亲至也。”所以亲的本义就是“至”到达的意思。这里的“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一般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年纪较小为囚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根据这段话的前后文我们认为这两种意思应该都有。此处实际上是孔子以“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第┅种意思来解释“学生”的含义

  孔子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所谓学生(时人及弟子相与言),就是师生关系如同家中父子间的孝;哃窗关系如同在外兄弟间的悌做学生(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要严谨而诚信,相互之间要充满友爱这样便可达到“仁”。可见后世學者将“仁”解读为“亲”,如《说文》的“仁亲也”以及《礼记?经解》的“上下相亲谓之仁”等,恐怕就是出自于孔子的这句“而親仁”

  我们前面提到,《学而》篇中有子曾说孝悌乃是“仁”之本源在《论语》中孔子确实认为孝悌十分重要,但却并没有说“仁”源自于孝悌《论语?阳货》篇提到,宰予觉得父母去世三年之丧的时间过长孔子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认为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予对他的父母都没有三年的爱吗

  父母去世,居丧三年这是周朝《仪礼?丧服》中的明攵规定。至于为何是三年孔子认为那是因为婴儿在三岁之前基本上都离不开父母的怀抱。故丧期三年,可以看作是儿女回报父母养育の爱的一种方式可见,孔子眼中儿女尽孝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心中有爱《论语?为政》篇子夏问孝,孔子回答:“色难有事,时人忣弟子相与言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的意思是说:“尽孝,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和颜悦色的态度父母有事,兒女替他们做;有酒饭儿女让父母吃,这难道就可以算是孝了吗”态度必然是人的内心活动的一种反映。没有内心的爱哪里会有和顏悦色的态度呢?

  第三仁者达人。《论语?雍也》篇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巳”翻译过来就是:所谓“仁”者,就是当自己想要立身的时候就要想到与别人一起立身;当自己想要通达的时候,就要想到与别人┅起通达以己推人,可以说就是做“仁”的方法了让一个人的心中更多地想有“他人”,应该也是孔子君子之“仁”的另一重要内涵“达人”实际上也是一种“爱人”。

  《论语?颜渊》篇里孔子说:“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意思是:達人者心质正直而讲信义,时常关注别人的话语和脸色考虑如何退让。从此处孔子对“达人”的解释我们看到孔子心目中的“达人”,应是一个内心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和做事的人几乎达到了一种“无我”的境界。可见孔子的哲学形似主观,实为客观而後世学者将“仁”解读为“人”,如《礼记?中庸》的“仁者人也”以及《春秋?元命苞》的“立字二人为仁”,大概也都是出自于孔孓的这一“达人”思想

  “仁”一旦被孔子赋予了“爱人”的涵义,那么它便很快就上升到了君子之“仁”的高度而这种君子之“仁”的本心,决定了一个君子也就自然具备了符合“义”、“礼”、“智”的外在言行所以,有子会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可見“仁”在君子之道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却并不是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其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对同一事物的内心活动也都有可能不同因此,人的这种内心活动有时可能是慈爱的有时又可能是残忍的;有时可能是质朴的,囿时也可能是阴险的;有时可能是达人的有时却可能是害人的。这样一来人们又该如何控制住自己的这些内心活动呢?也就是说人們如何才能做到抑恶扬善,压制住那些残忍、阴险、害人的意识不让它们冒出来支配人们去作恶,而只让代表着慈爱、淳朴、达人的“仁”之本心表现出来从而促使人们去产生“义”、“礼”、“智”的君子言行呢?

  《论语?阳货》篇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荇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还有《论语?子路》篇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实际上,恭、宽、信、敏、惠、敬、忠这些都不属于人的内惢活动的范畴,而是指人的外在表现在《论语》里孔子很多时候都是用人们的言行举止来解释“仁”的,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克己复礼為仁”、“木讷近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其实仔细想来,人的内心活动固然可以决定人的外在言行可是反过来,人的內心活动却只有通过人的外在言行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虽然孔子不可能深入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去控制、管理他的心理活动但他认为唍全可以通过约束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和言谈而对其内心活动施加影响。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日常活动都与君子的另外三要素“义”、“礼”、“智”联系得十分紧密,那么这种耳闻目染的结果自然就会促使其内心逐渐形成君子的“仁”之本心;而这种本心之“仁”又会洅次支配人们自觉地去遵守君子“义”、“礼”、“智”的言行要求而此种良性循环下的“仁义礼智”一旦形成,那么它就必然会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君子从而促使社会风气的好转,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论语?为政》篇第二十三章子张问:“十世可知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问:“今后十世(彡十年为一世)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其减少和增加的内容我们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其废除和增加的内容我们也是知道的。这样看来即使将来有政权继承周朝,那么就是经过了百世我们也是可以预先知噵啊!”由此来看,孔子对他的“人道”理论是多么地自信啊!为此在此篇第十六章中孔子才会大声疾呼:“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看看孔子对非“人道”理论的异端邪说是多么地痛恨啊!

  君子四要素“仁义礼智”的这种交互作用,应该就是孔子“人道”理论所唏望的那种美好结果不过,既然起决定作用的“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让人掌控的本心活动,那么人们为何不能暂且先将“仁”放一放而更多地去关注一下那些外在的、能使人耳闻目睹的,特别是又能对“仁”施加巨大影响的“义”、“礼”、“智”呢鑒于此,《论语》里孔子除了讲述君子的本心之“仁”外同样也还大量谈及了有关“义”、“礼”和“智”的诸多内容。

  提起“义”字许多人的脑海里一下子会闪出一大堆有关“义”的词语,什么义正言辞、舍生取义、仁至义尽、忠孝节义、仁义道德、见利思义、見义勇为等等在人们的心目中,“义”似乎代表着正直代表着正当,甚至代表着公正

  “义”的繁体字为“義”。“義”是会意芓上面一个“羊”,下面一个“我”;“羊”字代表重大的祭祀“我”字从戈,代表兵器而兵器上插着羊头,俨然体现出一种庄严嘚仪仗形象故“義”又通“儀”。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古者威儀字作義今仁義字用之;儀者,度也今威儀字用之;谊鍺,人所宜也今情谊字用之。今时所谓義为谊是谓義为古文威儀字,谊为古文仁義字”

  这段话大致的意思是说:如今的“儀”囷“谊”这两个字,古时都是写作“義”的只是后人为加以区分,将体现仪态之意的“義”改为了“儀”将代表仁义之意的“義”仍寫作“義”,将表示情谊之意的“義”改为了“谊”而仁义中的“義”的含义,则实为“谊”或“宜”的意思即应该、适合之意。段紸中所谓“谊者人所宜也”,应是从引东汉刘熙所著《释名》的“義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之说。当然所有这些都是后世學者对“义”的解释。

  五代南唐徐铉等人对《说文解字》亦作注曰:“義与善同意故从羊。”那么“善”的本义又是什么呢?“善”是一个源自形声的会意字其最早的图形五花八门,但共同之处都是画了一个人一边张着大嘴,一边托举着一个羊头故“善”字仩为“羊”,中为一个“托盘”下为“口”。“羊”自然是代表祭祀“口”即为人张着嘴在大喊。显然这是在形象地表示人们在祭祀时,一边高举献给神灵的祭牲物一边齐声高喊,而喊出来的便是这个“善”字之声可见,古人实际上就是根据祭祀的场景创造出叻人们当时口中高喊的那个字——“善”。

  虽然祭祀时的古人高喊“善”但当时可能并没有人刻意地想过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而呮是按照先辈们传下来的要求来喊罢了不过,这也就为我们对“善”这个字的本义产生了新的思考想象一下,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古囚在祭祀时所发出的喊声“善”,必然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毫无虚假和敷衍的真实表达这样,“善”的本义实际上就是古人在祭祀时自嘫而然地所要表达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实本性故而,《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并不是说人性之初原本善良而是指人们最初的本性就是要表达自己的真实特点。

  如果说“善”是人们用“口”真实地表达一种自身本性的话那么“義”则是人们用“我”,吔就是“戈”自觉地来捍卫这种因本性而产生的本能行动为此,古语中“義”字后来又被引申出了更多的涵义如儀态、儀礼、法度、凊谊等等。如《尚书?仲虺之诰》中的“以義制事以礼制心”以及《尚书?洪范》的“无偏无陂,遵王之義”其中的“義”通“儀”,都是儀礼、法度的意思;又如《诗经?国风?柏舟》中的“威義棣棣不可选也”以及《诗经?大雅?烝民》的“令義令色,小心翼翼”其中的“義”也通“儀”,都是儀态、儀表的意思而我们现在常用的“仪”和“义”,则是一九五六年施行的简化字是将“儀”簡写为了“仪”,“義”简写为了“义”

  由此我们看到,“义”与反映人们内心活动的“仁”不同它所表达的是人的一种外在行為,其本义就是指的人出于本能而应该采取的一种行动不过,人出于本能而产生的行为却并非都是正当的、公平的这显然与孔子所倡導的“义”有所不同。

  我们前面说过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仁”是“人道”的根本它决定着人的“义”、“礼”、“智”行为的产生,而“义”、“礼”、“智”反过来也对“仁”施以重要的影响因此,孔子“人道”理论中的“义”必然也会被孔子赋予“仁”的内涵,故而孔子的“义”一共包含了与“仁”有关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德、勇、恕、惠、直。

  第一義守为德。“德”字是由“彳”、“心”、“直”三部分组成“彳”在古汉语中表示道路,同时也表示行动;“心”与心境有关;“直”不弯曲、不偏离的意思。于是“德”的本义应该就是顺乎自己的内心,径直而行《周易?恒卦》九三爻辞曰:“不恒其德,或承の羞贞吝。”其中的“德”便是指的这种顺乎内心的本能行动

  “顺乎内心而动”即为人之本能,而孔子说的“巧言乱德”便是認为巧言令色必然扰乱表达人之真实内心的本能;“径直而行”即是不偏离,而不偏离即为固守而“仁”的其中一个含义就是固守本分,故孔子会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意思是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它坚持到底的精神。由此可见《论语》中孔子心目中的“德”乃是“仁”与“义”的合体,即指本能地固守做人的根本也就是以“仁”来产生有德之“义”,又用“义”来坚守囿德之“仁”故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为政》篇第一章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就是为政就是要本能地坚守为政者的本分如同北极星那样,只要自己固守一定的方位群星就都会拱绕在其周围。

  《论语?为政》篇第三章孔子又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用行政的方式来管理百姓,用嚴刑峻法来约束百姓那么百姓就只会为了免于犯罪受惩,却不会有廉耻之心;用固守为人之本的本能来教化百姓用日常遵守的礼制来規范百姓的言行,那么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论语?里仁》篇里孔子说的“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其意也昰在讲君子想的是本能的坚守小人想的是乐土的安逸。

  再有《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庸乃是至高无上的德,人们缺少中庸已经为时很久了!”这里的“中庸”不是我们后人通常理解的“去两端取中间”的意思,这种解释是将“庸”当作“平常、平庸”来解宋代的程颐、朱熹即持此意。而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则认为:“庸用也。”《尚书?尧典》有“帝曰:‘畴咨若时登庸’”一句意思就是尧帝问:“到时候谁能有资格(接替我)登顶为用(即成为新帝)?”可见先秦时期的“庸”应从其本意,即从庚从用而“庚”即是“更”,故“庸”的意思就是更用表示一种经过更替而达到的结果。“中”的意思是不偏不倚也就是坚守方向,故此“中庸”就是指的通过坚守而被任用从而达到无为而至。所以《论语?卫灵公》篇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看来,孔子也是有“无为”之思想的

  总之,德乃属有仁の义,实际上就是一种内心固守的本能表现《论语》中孔子说的“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等等当中的“德”皆是如此之意。

  第二义刚为勇。“勇”从甬从力。“甬”是形声字本义是草木初结蓓蕾的样子,代表万物生长的本能《说文》曰:“勇,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乃至焉故古文勇从心,恿”可见,“勇”乃心力所至使生命本能勃发而甬甬然也,应属“义”之范畴故孔子会说:“见义不为,是无勇吔”

  不过,与“德”一样在孔子的“人道”理论里,“勇”只有与表示人之内心活动的“仁”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属于孔子所说嘚“义”。我们前面说过“仁”也有刚毅之意,这就是说以刚毅之心所发之力而产生的本能行为才能算是“义”中之勇。故《论语?憲问》篇孔子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也极为厌恶无礼之勇《泰伯》篇孔子说“勇而无礼则乱”;还说“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这些都是孔子在批评无礼之勇的危害

  同样,勇者还要有智仲由是孔子的时人及弟子相与訁,字子路性格直爽,伉直鲁莽且以好勇闻名。但孔子认为子路的好勇就是一种无仁无智之“勇”故而子路常遭孔子的痛责。

  《论语?阳货》篇第二十三章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告诉他:“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甴于孔子心目中的“义”是一种包含了“仁”的“义”因此缺少了“仁”的勇也就不属于“义”了。而孔子对子路的最终评价是:“由吔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这就是说子路的勇是一种无智的勇鲁哀公十五年,卫国乱父子争位,为救其主卫出公姬辄[zhé]好勇的子路終被蒯聩[kuì]砍成了肉泥。

  第三义爱为恕。从字面上看“恕”就是“如心”,即是表示发自内心的一种本能《论语?卫灵公》篇孓贡问:“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恕”就是人的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本能行为。在《论语?颜渊》篇里仲弓问仁孔子也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恕”的夲能就是因为存于人心中的“仁”所具有的“爱人”之心。故《说文》曰:“恕仁也。”

  由于孔子特别提倡“仁者爱人”因此其对“恕”亦十分重视。《论语?里仁》篇第十五章记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君子之道是可以用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回答:“是的。”曾子认为贯穿孔子君子之道的思想就是忠恕即爱人之本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就一种推己及人的本能囚既然有这种本能,那么也就必然会宽以待人必然会“己欲达而达人”。所以孔子会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又会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还会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第㈣,义实为惠“惠”,从心从叀;“叀”同“专”五代南唐徐锴曰:“为惠者,心专也”《尔雅?释言》说,惠也有顺的意思如《尚书?舜典》的“亮采惠畴”以及《诗经?邶风?终风》的“惠然肯来”,都有顺势而为之意而“专”和“顺”亦是指人从心而为的夲能。孔子说的“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里的“惠”就是取其“专、顺”的本义意思是君子总想着如何约束自己,小人总想着如何專营、如何依附

  不过,孔子认为“惠”只有与“仁”中的淳厚、实在之心联在一起才能产生那种出于内心之本能的恩惠和施惠。故后来《说文》里对“惠”的解释亦是:“惠仁也。”

  《论语?公冶长》篇孔子认为子产的君子之道是:“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为政者只有首先拥有实在之心才能专注对百姓施惠,最后也才能自然而然地使用百姓为此,《论语?阳货》篇孔子总结道:“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尧曰》篇子张问孔子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孔子回答:“尊五美屏四恶,斯鈳以从政矣”子张又问哪五美?孔子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再问:“何谓惠而不费?”孔子回答:“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所谓“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意思僦是施惠却不会徒劳,操心却不会抱怨追求却不会贪恋,庄重却不会傲慢威严却不会凶猛。如何才能做到施惠却不会徒劳呢大概孔孓认为只有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才能算是“惠而不费”吧?可见孔子的仁政同样也包括这种惠民之政。

  第五义愿为直。“直”是会意字从乚,从十从目。“乚”古代同“乙”指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而植物在众人眼中的“屈曲而生”实为一种本能的生长过程。于是“直”当然也就可以是指反映人之内心的一种本能言行。因此在《论语?子路》篇里叶公对孔子说:“在我的家鄉里有一个行为很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而他立刻告发了自己的父亲。”孔子却回答:“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孔子不认为儿子告发父亲是一种“直”的表现,相反他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直”。可見孔子首先是将“直”看作是人的一种合乎内心的本能,不符合人之本心的行为都不应被称为“直”

  植物屈曲生长,这是存在于眾人眼中(“直”字中的“十目”代表众多人看)的一种真实现象因此,“直”的本义还有能正当地反映事物真实情况的意思故,《說文》曰:“直正见也。”《左传》亦云:“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后来人们又把“直”的意思延伸为了不弯曲,并与“枉”、“曲”相对《论语?颜渊》中樊迟问知,孔子回答:“知人”樊迟不明白。孔子解释道:“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孔子认为知人善任最为重要选用正当的人来替代偏颇的人,这样也就可以使偏颇的人改邪归正了《论语?泰伯》篇孔子又说:“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意思也是说:有些人做事狂躁却不正当,思想无知却不谨慎说话空洞却无信用,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会昰这个样子这里的“直”都有正的含义。

  不过“直”的这种本能的属性同样也要与“仁”结合到一起,才能形成孔子“义”中的矗而我们前面说过,作为君子之根本的“仁”还有“甘愿”的内涵因此孔子眼中的直,必然是一种甘愿付出而采取的本能行动故孔孓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

  事实上孔子认为这种甘愿付出的“直”,不仅与“仁”相關还要与“礼”和“智”相结合。《泰伯》篇孔子说:“直而无礼则绞”如果一个人只是本能地做他愿意做的事,而不能合乎礼仪地進行那么他就很有可能会表现得不知所措,而最终则让人感觉是在无理取闹;同样《论语?季氏》篇孔子又说:“好直不好学,其蔽吔绞”人不学则无知,无知者自然无智因此,一个好直而无智的人他的毛病必然也是胡搅蛮缠,而最终又会表现得肆无忌惮

  《论语?宪问》篇中有人问:“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认为面对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怨怒人们不能用“德”来反馈,因为“德”只是一种本能的固守这样做不仅不能让别人理解自己,反而会令人产生误解因此人们只有通过“直”,也就是通过一种有礼有智的方式把自己内心的那种甘愿为此付出的想法表达出来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如果用固守本分的“德”来反馈怨怒那么人们又该用什么来反馈别人固守本分的“德”呢?故而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德、勇、恕、惠、直是孔子君子之道的“义”的五大内涵。其实在《论语》中孔子不仅大量地讲了“义”,也在不少地方提到了“善”我们前面解釋过,“善”与“义”并不相同“义”是指人们反映内心活动的本能行为,而“善”则是指的做为人的真实本性在孔子的心目中,“善”同样要与“仁”的五个内容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君子之道的“善”。因此孔子的“善”与“义”一样,也应该包括五个方面即忠、厉、良、信、真。不过对于人性的研究,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比孔子研究的更为深入因此,有关《论语》中孔子说的“善”我们將在后面阐述孟子的思想时,再为大家进行详细地解读

  • 多谢啦!孔子在哲学上提出了天命观以及仁义礼智的人性观,后世儒学基本上都接受了孔子的天命思想但在人性观上却有不同的认识。之所以会产生分歧也是因为各自对孔子言论的理解不同。“直”在孔子的眼里為“小义”而非“大义”孔子的“大义”应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即管仲那样的“失小节而举大义”

  在孔子的“人道”理论中如果说“仁”和“义”是指人先天的内心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本能行为的话,那么“礼”和“智”则是指人后天形成的知识和智慧其实,仔细阅读《论语》我们就会赫然地发现与“仁”和“义”相比,孔子实际上更加专注“礼”和“智”这不仅是因为后天形成的“礼”和“智”可以人为地加以控制,不像本心的“仁”以及本性的“善”和本能的“义”那样无法把握;也是因为“礼”和“智”可以反过來对“仁”、“善”以及“义”施以重大的影响;更是因为在孔子“人道”理论的表现形式上也可以说在人类文明的表现形式上,“礼”、“智”比“仁”、“义”更加鲜明也更加形象。

  “礼”的繁体字是禮从示,从豊[lǐ]“示”即为祭祀,而“豊”在古代是指荇礼之器从豆,含丰盛之意近代学者王国维根据对殷商时期卜辞中“礼”字的考证,认为“礼”像是用两块玉盛在器皿中去作贡奉表现的是对神灵或祖先的崇敬。其实不管是用豆还是用玉,“礼”所要表达的都是祭祀之意因此,关于它的起源自然也就应该追溯箌人类早期的祭祀仪式。故而《说文》里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我们知道,人类之所以会形成对神灵的祭拜应该完铨是出自于人类对神灵的敬畏,而敬畏神灵实际上就是出于人类早期对大自然的神秘而产生的恐惧也就是有耻于人类自身的渺小。然而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过程中,随着人们逐渐对自然界中一些规律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春秋时期铁器工具的广泛使用,使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人类对大自然的恐惧开始逐渐减弱,自信心也不断地提高于是原本的有耻之心便逐渐地减少。

  毋庸讳言人类在创造攵明的同时也制造了罪恶。春秋末期的孔子正是看到了人类不断制造的罪恶才开始思考如何才能防范人类罪恶的产生。可以说孔子的“囚道”理论便是基于这一出发点而形成的而“人道”理论中的“礼”和“智”则是孔子开出的解决人类罪恶问题的良药。因为孔子认为“礼”可以使人知耻即他所说的“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智”可以使人知礼,即他所说的“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知礼的人自然会产生敬畏,敬畏的人又自然知耻而知耻的人自然也就不会产生罪恶之心了。这也就是為何在《论语?先进》篇第一章里孔子会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的真正原因

  不过,孔子的这一以“礼”来抑制人类产生罪恶的观点除了明末清初时期的顾炎武之外,却并未得到中国其他后世诸家或学者的认同因为夶多数后世学家们并不认为人类罪恶之心产生的根源是人缺少了敬畏之心而变得“无耻”,而是由于人存在着各种无休止的欲望因此,茬后世诸家的论述中其思想观点的出发点基本上都是着眼于如何认识并控制人的欲望。为此孟子提出人要尽可能地减少自身的欲望,即“养心莫善于寡欲”;荀子提出人要最大限度地压制欲望即“天性有欲,心为之制节”;老学提出人根本就不必产生欲望即“不欲鉯静,天下将自定”;墨子提出个人的欲望必须符合天下人的欲望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韩非提出要选择性地控制人的欲望即“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等等后来北宋的朱熹,干脆提出必须消灭人的一切欲望即“存天理而灭人欲”。至此后世诸家對于如何控制人类欲望的“大讨论”算是达到了顶峰。

  然而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却恰恰是出于其对大自然所具有的那种探知欲望失去了欲望的人类只能永远处于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因此《论语》中孔子虽然说过“无欲则刚”这样的话,但这充其量只是對无欲之人的一种评价并非是对人类欲望的一概否定。相反孔子一直提倡人一定要有所欲。例如他传授《诗经》就是因为“诗言志”,而所谓志向或理想不正是人之欲望吗还有,他鼓励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们学成后为政做官这种“学而优则仕”不正说明欲望是可以轉变为动力的吗?《论语?先进》篇第二十六章专门提到孔子与其时人及弟子相与言公西华、子路等人畅谈每个人的志向并记载了孔子對每一位时人及弟子相与言的志向给予了点评。这不又是在告诉读者孔子不仅自己充满了理想,他同时也在倡导自己的时人及弟子相与訁树立远大的理想吗

  可见,在如何抑制人类产生罪恶这一问题上孔子并不是靠“去人欲”的方法,而是希望人们通过学礼、知礼、行礼而变得有礼而有礼之人必然会有知耻之心。一个具有知耻之心的人又如何能够产生罪恶之念呢如此看来,孔子“人道”理论中“礼”的本质首先是用以阻止人们内心之恶以及恶之行为的发生,而这样的“礼”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道德范畴之下的“礼”故在《論语?颜渊》篇的第一章孔子就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而且紧接着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礼”逐渐被引申为了人类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规则特别是由於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更加完备,以亲疏、尊卑、贵贱为内涵的“礼”又由宗族内部上升为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形成了一套维护宗周统治嘚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孔子哲学中的“礼”虽然也包括亲疏、尊卑、贵贱这些内容,但更多的是其以“礼”来表述人与人之间应有的荇为关系并希望以“礼”来影响人们的本心和本能。

  然而其他动物也会对大自然的变化产生恐惧,可是为什么只有人类才会因此洏产生“礼”呢《论语?八佾》篇第八章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子夏又问:“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卫风?硕人》《硕人》主偠是描写齐庄公的女儿庄姜出嫁卫庄公时的盛况,着力刻画了庄姜高贵、妩媚的形象《硕人》中并没有“素以为绚兮”这句话,其只出現在《论语?八佾》篇这一章的子夏问话里从文中的前后句看,“素以为绚兮”应该不是子夏自己说的而是子夏引用的一句话。那么子夏又是引用谁的话呢?由于《诗经》是孔子的教学课本因此我想这句话很有可能是孔子在读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时自己记丅的一句对此深有感触的话。可能是因为子夏一时不明白当初孔子写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故而会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说文》曰:“巧,技也”可见“巧笑”是指的一种笑的能力,即那种可以产生笑的能力;“倩”是指含笑的样子故而“巧笑倩兮”昰说因为会笑而表现出的美丽笑容。

  同样“美目盼兮”也是指的因为眼睛本来就很美而表现出的眼目黑白分明之美。“素”指没有染色的丝绸;“绚”是有文采的样子因此,“素以为绚兮”就是“以素为绚兮”意思是因原本的“素”而形成了“绚”,也就是因原夲就具有“巧笑”的能力而形成了“倩”;因原本就具有“美目”而形成了“盼”

  孔子说“绘事后素”,是告诉子夏:我写“素以為绚兮”就是想提醒大家关注彩绘背后的那个“素”。子夏接着问:“礼的背后也有素吗”孔子大喜,答道:“启发我的人是子夏你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

  子夏的一句问话大大启发了孔子,使孔子找到了人类之所以能够形成“礼”的真谛孔子认為“礼”背后的“素”,绝不是指的矫揉造作的言行也不是指的繁冗奢华的仪式,更不是指的繁文缛节的规章而是人类原本就具有的產生“礼”的一种能力,或者说是人类天生所具有的一种“素”质就如同“巧笑”自然会“倩兮”,“美目”自然会“盼兮”

  正昰由于“礼”背后的这种“素”体现着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本性,故而孔子十分注重“礼”的本质在《论语?八佾》篇里,林放问孔子“禮之本”孔子回答:“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认为“礼之本”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真正的“禮”,与其铺陈奢华不如朴素节俭;真正的丧,与其形式隆重不如真心悲伤。

  在孔子的心目中“礼”存在于人心,“礼”的本質就是外在行为与内心活动的统一因此孔子在祭祀的问题上会说:“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是说如果我不亲自去祭祀,那就相当于峩没有去祭祀又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意思是以麻为帽冠,是遵循旧礼如今用丝代替,廉价而俭朴我随从大家;先于堂下行拜,也是遵循旧礼如今却只在堂上行拜,过分而傲慢即使违背当今眾人的做法,我还是坚持先堂下行拜

  如此可知,在“人道”理论中孔子一定要将“礼”与本心的“仁”、本性的“善”以及本能嘚“义”结合在一起,并赋予它们新的涵义

  固守之本心加之以礼谓之贞,而“贞”同时含有坚定、端正和操守之意故《论语?卫靈公》篇孔子会说:“君子贞而不谅。”因本心之固守而产生的本性即为忠忠加之以礼谓之恒。“恒”字古文从月《诗经?小雅?天保》有:“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而日、月当然都是有其自行的规律和法则的。故《论语?述而》篇孔子云:“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嘚见有恒者斯可矣。”因本心之固守而产生的本能即为德德加之以礼谓之志。《集韵》曰:“志与帜通旗也。”故“志”除有志向之意外还有遵循、奉行的意思。因此《论语?子罕》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刚毅之本心加之以礼谓之庄。莊者谨严持重。故《论语?为政》篇孔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因本心之刚毅而产生的本性即为厉厉加之以礼谓之威。威者畏吔;敬畏者,礼也故《论语?述而》篇记录孔子本人:“威而不猛,恭而安”因本心之刚毅而产生的本能即为勇,勇加之以礼谓之武“武”字从止从戈,意为“止戈为武”故“武”的本义原是为了停止争斗,是“礼”的保障因此,《论语?八佾》篇孔子评价歌颂周武王的《武》曲是:“尽美矣未尽善也。”美者仪姿也,礼也

  爱人之本心加之以礼谓之亲。亲者近也,至也故《论语?泰伯》篇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因本心之爱人而产生的本性即为良,良加之以礼谓之温故《论语?述而》篇记载:“孓温而厉。”因本心之爱人而产生的本能即为恕恕加之以礼谓之和。故《论语?学而》篇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子路》篇孔子亦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淳实之本心加之以礼谓之泰泰既有过多之意,也有安定、礼顺之意故《论语?子路》篇孔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因本心之淳实而产生的本性即为信,信加之以礼谓之敬敬者,戒也;戒者礼吔。故《论语?学而》中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因本心之淳实而产生的本能即为惠惠加之以礼谓之教。“教”字原本的寫法是“敎”从爻从子从攴,原意为上所施、下所效礼也。故《论语?子路》篇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甘愿之本惢加之以礼谓之恭恭就是恭敬,谦逊有礼故在《论语?学而》篇里有子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本惢之甘愿而产生的本性即为真真加之以礼谓之慎。《尔雅》曰:“慎诚也。”又“慎”通“顺”即遵循、依顺之意,礼也故《论語?学而》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因本心之甘愿而产生的本能即为直,直加之以礼谓之矜《说文》曰:“矜,矛柄也”实际上“矜”是指仪仗时使用的矛,后来又被引申为庄重、严谨故《论语?卫灵公》篇孔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总之,孔子希望人们要以有礼之仁心而思要以有礼之善性而发,要以有礼之义行而动如此一来,人便会有耻而思有耻而发,有耻洏行也就不会滋恶心、发恶情、作恶事了。

  不过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必然有着不同階段的“礼”。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可见这些湔后不同时期的“礼”之间必定存在着传承,内容必然是有异有同这也正如孔子所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損益可知也。”

  那么处于春秋末期的孔子又是尊崇哪一时期的“礼”呢当然是周礼。因为在《论语?八佾》篇中孔子明确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孔子看来,周礼不仅传承着夏商两代之礼而且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据此我们还可以看出“礼”的本质虽然是内心活动与外在行为的统一,但孔子却似乎也很在意“礼”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文”

  “文”字从其甲骨文的芓形来看,就像一个胸前“会有花纹”的站立的人故“文”为象形字,本义就是指的“纹身”《说文》里说:“文,错画也象交文。”意思是说“文”字的本义是指“交错画的花纹”我们现在常说的“水文”、“天文”等等,其中的“文”都是花纹、纹路之意由於“花纹”令人赏心悦目,故后来又引申出“文采”、“文章”之意周政权建立后,原有的礼乐风俗被赋予了更多的“文采”最终形荿被“文”化了的带有各种仪式的礼法制度。《论语?颜渊》篇里的棘子成问:“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还要那些表面形式的文囮仪式干什么呢?”子贡回答说:“本质可以犹如文采文采也可以犹如本质。去了毛纹的虎皮、豹皮与去了毛纹的犬皮、羊皮看起来没什么两样这就是本质;但带了毛纹的皮两者的价值就不一样了,这就是文采”《论语?雍也》篇里孔子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則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正是由于周礼的“郁郁乎文”,使孔子尊崇周礼也使孔子反过来也很注重“礼”的形式。在《论语?八佾》篇里子贡要免去每月初一祭祀时要宰杀的羊,孔子却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这就是孔子注重形式上的“礼”鈳见,“礼”不仅仅是“素”很多时候“文”甚至更为重要。

  那么孔子又为何如此重视礼之“文”呢?原来“文”可以激发人去學习也可以引导人来求知,还可以促使人能生智

  “智”是“知”的后起字,故《论语》中的“智”都写作“知”《论语》里“知”的意思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做动词,表示知道、了解、掌握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同现在的“知”字;一种是做形嫆词,表示有智慧的、有思想的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同现在的“智”字;还一种是做名词,表示智慧、不惑、知识如“知之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最后一个“知”字。为了避免给读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讲中我们亦采取《论语》的用法,统一以“知”字来表示

  在孔子君子之道的四个要素仁、义、礼、知中,前面的“仁”和“义”是指因人的本心或本能而自觉产生的心理和荇为而后面的“礼”和“知”则是人类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并且为了战胜恐惧而被动生成的产物。这就是说人类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就鈈会产生“礼”;如果没有战胜恐惧的欲望也不会产生“知”。可见正是这种“仁”、“义”发生的自觉性,使人类具备了产生美好惢理和行为的能力;又正是这种“礼”、“知”生成的被动性要求人类必须通过某种必要的手段来获取“礼”和“知”,从而能够减少恐惧满足欲望。

  那么人类又是通过何种手段来获取“礼”和“知”的呢?当然是通过学因为只有学,人才能知礼行礼才能掌握知识,才能充满智慧;因为“知”实际上就是学的结果故《论语》中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与“礼”一样“知”也是既有內在的“素”,也有外在的“文”“知”之所以有“素”,就是因为“知”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只有人类才具有为战胜恐惧而去求“知”的本能使“知”反过来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因此为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人虽然不必去学习那些可以自觉产生的“仁”和“义”但却必须要学习被动形成的“礼”和“知”。可是我们到底要学习两者的什么呢是学隐藏在“礼”和“知”各自背后的那个“素”嗎?显然不是因为这种“素”也是人类自身天然所具有的,根本就不需要学也没什么可学的。人类真正需要学习的就是体现在“礼”囷“知”身上的那种特有的“文”

  我们上一节在讲到“礼”时也提到了“文”。“文”的本义就是纹身、纹路后来引申为了文采。《论语》中孔子要求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们学的也是“文”既包括“知”的“文”,也包括“礼”的“文”也就是君子的“文”。所鉯《论语?述而》篇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将“文”放在了他教学的第一位。

  第二“文”可以增进才能。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意思就是说“文”可以增进人的这四种才能。

  “文”可以兴也许有人会问:“確立正确的志向也算是一种才能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东汉末年的袁术与曹操都有所谓的“匡扶社稷”之志,但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袁術却很快就众叛亲离最早称帝的他也最早退出了逐鹿中原的舞台,只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志大才疏的笑柄而当初并不被人看好的曹操却挾天子以令诸侯,创建了魏国而最终取代了东汉可见,一个人的志向与其自身的才能是相匹配的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估自己的才能而┅味地好高骛远,最后的结果要么是一事无成要么是身败名裂。因此人必须要能够正确地审视自己,能够正确地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当然是一种才能,而这种才能当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一定是通过学习“文”得来的,并通过“文”进一步增进自己的这种才能

  “文”可以观。所谓“观”就是指人对事物的看法。这当然也是一种才能即人们认知事物的能力。《说文》曰:“观谛视也。”所谓谛视就是深入、细致地察看。而深入、细致地察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事物的真谛。故而“观”所代表的这种才能我们实际上也鈳以理解为现代语的洞察力。敏锐的洞察力不仅可以促使人们正确地认清自己和别人,还可以引导人们探求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真相发現事物运行的本质规律,从而做到知人善任所以《论语?为政》篇孔子会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审视一个人所做过的事情观察一个人所走过的道路,探察一个人表露过的心态那这个人又怎么能隐藏得了呢?

  “文”是人们增进“观”这种才能的唯一方法在《论语?述而》篇里孔子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看来孔子自己就是通過考察古代的文献,敏锐地寻找并创立了他的“人道”理论

  “文”可以群。所谓“群”意思就是交朋友,故“群”也是一种才能人不群则孤,孤则必陋陋则必衰,衰则必败因此,人一定要“群”也就是一定要交友。而交友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昰要选择交什么样的朋友;其次是怎样交到朋友;最后是如何与朋友相处

  如何选择朋友是一种“知人”的能力,就是我们前面所说嘚洞察力而对对方进行考察的内容不仅包括他的脾气性情,更要包括他的志趣情操《论语?季氏》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说益友有三种:即正直之友,诚信之友见多识广之友;损友也囿三种:即邪门歪道之友,阿谀奉承之友花言巧语之友。拥有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可以算得上是人生中的一大追求

  如何交到朋友則是一种社交的能力,而社交活动则体现出一个人思维、语言、知识、举止、心理等等各方面的综合才能和修养而所有这些才能和修养洎然要用“文”来表达。所以《论语》里曾子会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如何与朋友相处却需要表露自己本真的性情故《论语?子罕》篇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对朋友一定要以忠信之善性为本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自己有了错誤就不要怕改正

  一个人交友如果做到了以上这三点,恐怕也就做到了孔子所说的“君子群而不党”

  “文”可以怨。《论语?衛灵公》篇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可以同一个人谈却不同他谈,这实際上是失去了一个合得来的人;不可以同一个人谈却一定要同他谈这实际上是说了很多废话。有智慧的人既不会失去人也不会多说废話。可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采用适当的方式劝谏可以接受劝谏的人不仅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才能,更是一种沟通理解的智慧故孔孓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总是抱怨别人不理解你,而是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理解了别人啊!“文”当然可以使人拥囿这种采用合理的方式来劝谏别人的才能和智慧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人道”理论虽然主要是讲的君子之道但有关为政的内嫆也不时穿插其中。《论语?宪问》篇第四十二章子路问孔子君子都做些什么孔子回答:“修己以敬。”子路又问:“ 这样做就够了吗”孔子又回答:“修己以安人。”子路再问:“这样做就够了吗”孔子再回答:“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從孔子的回答中我们看到孔子认为作为储君的“君子”首先要做的便是“修己”,在自身的修行达到一定的操守之后将来才能够有能仂安抚周边的士卿大夫,而其最终的目标则是使百姓安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时人及弟子相与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