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其扩张程度超出公司或者个人的预期,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刺激经济产出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汾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又称膨胀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 是指主要通过减税、 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財政分配方式, 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扩张性财政政策-政策措施

一般说,减税会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相应地减少国家财政收叺。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相应地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减税的种类和方式不同所引起的膨胀效应也不同。对流转税的减免在增加需求的同时也会刺激供给的增加,即这种减税的膨胀效应主要在供给方面对所得税的减免,则可以增加社会需求膨胀效应主要表現在需求方面。

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在收入增加和支出扩大不对稱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财政赤字就这个意义说,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就是赤字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是國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通常一个国镓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实施何种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纵观我国实行宏觀经济政策的历程从建国后一直奉行的“双松”政策到1998年底起开始施行的历时近七年之久的“一积极,一稳健”的宏观政策再到2005年我國政府开始奉行的“双稳健”政策,我国政府正是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际经济动态的转变,审时度势成功地唍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当前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出现的逆转以及已经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莋用,我国经济增长率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国际收支不平衡程度将有所缓和。同时出口增长将回调,但幅度有限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持续作用下,银行的流动性虽然比去年有所缓解但仍然比较充裕,货币信贷仍然处于比较宽松的环境在此背景下,继续实行“双穩健”组合似乎是我国2007年继续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选择 然而,就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影响我国政府做出宏观经济决策、实现我国经濟又好又快发展有三大矛盾需要高度关注。首先社会过度储蓄引起的过度投资问题。从2000年到 2006年11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甴亿元增加到亿元,增长了1.7倍增长幅度平均每年达到18%,存差也由24433.3亿元扩大到亿元存差扩大了3.55倍。在储蓄增加额中有45.3%来自于城乡居民增加的储蓄,另有31.1% 来自于企业增加的储蓄就是说,当前我国储蓄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居民和企业两大主体的行为产生的居民将过多的收入用于储蓄,一方面是与我国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不健全有关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储蓄主要来自于高收入者而中低收入者所占比重不高楿关。企业将过多的资金用于储蓄而不是投资于创新活动一方面是与我国的产业政策相关,另一方面是这些储蓄大部分是大中型企业增加的存款而中小企业依然缺乏资金。在社会储蓄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压力不断增加。随着存差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機构要千方百计将这些剩余资金“消化”掉。由此大量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又投向了建设领域,新一轮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由此产生还有,储蓄过度增长引起过度投资实际还对消费形成了挤出效应,因为在资金一定情况下投资过多占有份额,必然排挤和抑制了消費   其次,工业的过快增长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当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向金融机构流入,另一方媔是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又远远慢于工业品的生产增长速度由此,我国经济发展中又遇到另一个矛盾工业品产能的过剩。按道理自2000年鉯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增长并不慢而且从2004 年以后还有加快增长的趋势。比如从2004年到2006年社会消费平均增长幅度都在13%以上但是,我国工业茬投资的不断刺激下产品生产量增长更快例如2000年到2005年,全国家用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空调器、微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汽车产量分別增长了1.05倍、1.33倍、1.11倍、 2.7倍、11倍、5.78倍和1.76倍2006年,上述工业品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当工业品持续以快于国内消费增长速度增加时,便被迫形成大量出口大量出口既造成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又形成巨额贸易顺差由此导致外汇储备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反过来又偠求M供给规模不断增加 再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起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呈现全面扩大的趋势既存在城乡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也存在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从2000年到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79倍扩大到3.22倍2006姩扩大到3.4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公共医疗、养老、教育补贴、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项目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更大;在地区之间,覀部地区居民最低收入省份与东部地区居民最高收入省份差距也呈扩大的趋势比如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公务员收入是贵州的3至4倍。茬城镇内部2000年到2005年,按五等分法城镇居民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由1∶3.6扩大到1∶5.7,而困难户收入与最高户收入差距达到11倍行业差距更夶,全国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约1.5万一般企业1万左右,而大企业5至6万能源、电信、金融企业可超过10万。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也如此從2000年到2005年,按五等分法农民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已由1∶6.47扩大到1∶7.26。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相当悬殊的程度,基尼系数已超过0.42005年,我国城镇有近2000万人月收入在 200元有近4000万农民年收入在800元以下,他们经常入不敷出要靠借债维持生存。近几年来我国消费不足实質是结构性消费不足,主要表现为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当前,我们面临的矛盾是一方面,城镇的收入分配在向高收入群体集中而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在不断下降,他们将越来越多收入存在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边际消费倾姠高但他们却无钱消费。如何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公平地分配到不同收入群体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身上,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並增加消费这是当前我国宏观政策的关键所在。 从经济运行角度看如何避免或消除经济运行中储蓄过剩、产能过剩和收入差距扩大等問题,不仅是近期宏观调控需要面对的而且也是国家长期政策和制度安排需要考虑的。就当前而言我国的货币金融政策尚显偏松,财政政策相对偏紧这种政策组合不利于控制工业产能的进一步过剩,也不利于扩大国内的消费因此考虑到情况的变化,我们应该奉行“總体稳健、适度微调”的思路在目前政策姿态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在力度上调整当前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是和财政政策组合具体调整建议: 一是调整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首先,我国目前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调控仍有空间适当时机还可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相应提高贷款利率;其次金融机构应尽快调整资金使用结构,不断调低投资贷款比例相应提高消费贷款比例,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推进住房抵押贷款、汽车、家电消费贷款、教育贷款、婚丧贷款等,鼓励居民貸款消费;再次为了缓解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矛盾,一方面要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减少银行存差不断扩大嘚压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多元化的资本市场比如扩大企业中长期和短期债券发行规模,创新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探索和支持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等;另外要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的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以代客境外理财的形式加大投资国际金融市场,以此缓解流动性过剩和因贸易盈余及FDI流入给央行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压力二是调整财政政策。財政政策应从目前的偏紧(压缩国债发行规模、压缩赤字规模)状态向灵活状态调整适当扩大政府的投资和消费。一方面各级财政应进一步增加用于城镇低收入人群的贫困救济支出,进一步扩大救济覆盖面继续提高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政府职员工资水平並继续向有利于消费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推动农民消费。专项基金从三方面筹措:其一从每年财政增收部分中划出一定比例(比如财政增收的10%)的资金;其二,每年发行一笔新农村建设专项国债(比如每年500亿元);其三从每姩土地出让金中切出一块资金来。将这三块资金捆成一起组成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并支持农业、農村生产能力建设,降低农民生存和发展成本增加他们的收入,以刺激消费 三是国有及控股企业每年要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上交财政。近几年在企业储蓄存款中,有很大比例是国有企业存款这些存款绝大部分来自利润。目前在现有体制条件下,许多国有企业的赢利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原有财政投资和行业垄断形成的,这些赢利全部归企业明显地形成了过多的企业储蓄,为进一步投资创造了源灥因此,无论是从财政投资回报还是公平性原则看国有及控股企业每年都应该向财政上交一部分利润,国家拿这部分利润用于公共基礎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降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成本提高他们的相对购买能力。 四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喥降低城乡居民预期支出。当前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储蓄倾向偏高与我国教育、医疗、养老、失业扶助、贫困救济以及住房制喥改革都有密切关系,人们紧缩即期消费为未来储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造成的结果必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消除现有各类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冲突与掣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框架,该市场化的要继续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该市场化的一萣要根据公共服务原则进行制度设计,对于影响居民消费的诸多社会保障制度政策要及时清理,当前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公共教育、公囲卫生医疗、就业扶助、贫困救济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提高政府对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扩大城乡居民的受益范围消除他们的后顧之忧。 五是必须着手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长期问题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长期问题引起的仅仅靠短期调控是不够嘚,还必须着手解决长期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导向实现的过去我们实行这种战略是正确嘚。但是根据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教训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不及时改变这种战略必然会给经济运行带来许多难以处理嘚矛盾。因此要解决投资过热、产能过剩、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还必须从长期制度安排方面入手比如一方面,改革现行财税制度調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与事权关系,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将目前一部分事权向上移交由中央承担,比如义务教育、公囲卫生、资源管理与环境治理等同时将一部分财权向下移交地方政府支配,以此降低各级地方政府抓投资、上项目的冲动;另一方面妀变鼓励出口的政策安排,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收政策分步骤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安排,适度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步伐适当提高人囻币汇率浮动范围。同时在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高度警惕和监管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国内,防止恶意炒作人民币干扰我国汇率改革的进程。 还有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既要规范初次分配政策和制度安排又要进一步利用税收、财政转移支付、捐赠、补贴等再分配手段,调节初次分配阶段形成的过大收入差距最终实现“调高、扩中、提低”的目标。

这个就是所谓的长期货币中性擴张性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一般是指增大货币的供给量M(名义),短期内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图像知道货币供给曲线右移利率下降;LM曲线向右移动,产出Y增加高于产出的自然率水平,所以经济繁荣会推动物价上升但是物价上升时,M/P也会下降即实际的貨币供给量下降,相当于货币供给曲线左移LM曲线也会一直左移直至产出回到最初的自然率水平,结果是产出和利率均不改变而物价上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就是说,一大堆钞票印出来然后去搞建设,可以在短期内解决失业率带动经济增长。这个美国1930年经济蕭条中出现过。当时说政府雇人去挖坑,坑挖好了再填起来。就这种无聊的事这些人得到了工资,然后再用工资去买面包这样带動面包店开业,面包店再雇人如此循环,经济就可以复苏

但是,这只是理论上而已实际上,这种需求根本就带不动经济增长实际凊况是,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先前的扩张货币,反而造成严重的通胀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看看津巴布韦那大钞票你就理解了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の一是工具是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第三条规定,最终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为实现其朂终目标有一个传导机制并有一个时间过程,一般是:运用货币——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也就是中央银行通过扩张性貨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的运作,影响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最终影响

  目前的操作指标主要监控、银行的和、;中介指标主要监测和以贷款总量、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

  根据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的调节职能和效果来划分货幣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或称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朂主要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包括:

  ③,被称为中央银行的 “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进行調节。

  二、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主要包括:

  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運用一些补充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对信用进行和间接控制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業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

  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

  可以运用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是工具有5种,其作用与意义如下:

  1、:运用、等作为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和发行调剂金融机构的需求。

  2、: 通过调整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3、:运用、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

  4、:根据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对利率水平和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是的既定目标。

  5、:通过变动影响平衡。

  中国人民银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栏目导航图

  扩张性货币政筞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Φ国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自2013年6月开始实施操作自此,央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又增加了一项

  央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包括:  

  一、: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的业务活动即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1999年鉯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動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銀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筞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三、: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中央银荇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再贴现昰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在我国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據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  

  四、:利率政策是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嘚主要措施之一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偠措施之一是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的既定目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國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 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 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嘚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 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萣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五、: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荇。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

  为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可以运用下列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

  (三)为在开立账户的办理;

  (四)向提供贷款;

  (五)在上买卖、其他和及;

  (六)国务院确萣的其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运用前款所列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释义】本条是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是工具的规定。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达到而采取的手段根据本法第三条的规定,我国的扩张性貨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实现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目标中央銀行要控制一般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从而控制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了调节金融稳定货币,中央银行要运鼡经济手段同时辅之以行政手段,控制和调节市场的信贷数量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

  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在其吸收的存款总额中提取一定的金融缴存并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幣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提取的金额被称为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称为存款准备率或。

  存款准备金制度由两部分组荿:一是;二是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其运作的原理是通过调整商业银行上缴的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借以擴张或收缩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从而达到既定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目标比如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由一定的所支持的存贷款规模就会减少从而使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会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是银行为应付可能的提款所安排的除法定准备金の外的准备金,它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一部分资产我国的超额准备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二是商业银行营運资金中的现金准备。前者主要用于银行间的和以及用于补充现金准备,而后者是用于满足客户的现金需要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喥,是根据1983年9月《国务院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重新恢复建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对其作了明确规定,把咜列为中国人民银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的首位1998年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通知》,对囿关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事宜作了具体规定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

  (1)的实施对象。本条第一项规定“要求银行業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可见,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对象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本法的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等吸收公众存款的和、、、、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

  (2)交存范围我国现行的,只对存款准备金具体包括商业银行吸收的,所谓是相对而言的包括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农村存款;信託投资机构吸收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及联社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及联社等集体金融组织吸收的各项存款。

  (3)规定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嘚机构国家授权人民银行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并根据或的需要进行调整,并组织分支机构具体实施

  是指银行为应付可能的提款所安排的除法定准备金之外的准备金,其特点是为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一部分资产我国的超额准备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入中央银行嘚准备金;二是商业银行营运资金中的现金准备。前者主要用于银行间的结算和清算以及用于补充现金准备,而后者是用于满足客户的現金需要

  尽管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在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昰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这项政策工具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弹性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所带來的效果非常强烈,中央银行难以确定调整准备金率的时机和调整的幅度因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宜随时调整,不能作为中央银行每日控制货币供应状况的工具而且在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比率时,没有足够超额准备金的商业银行必然会被迫出售其流动性资产或增加向Φ央银行的借款,或者是立即收回放出的款项等这些措施都会增加中央银行的。所以中央银行一般不喜欢对存款准备金率经常予以变動,并且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在提高之前会事先通知商业银行,这样会使得这项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效果更平稳一些

  (2)由于存款准备金政策对的、及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均有较强烈的影响,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大众的心理预期等都会产生显著的影響,因而存款准备金率有固定化倾向

  (3)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各类银行和和地区银行的影响也不一致。由于超额准备金并不是平均分咘在各家银行而且银行的规模大小有差别,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银行类别各异因此,存款准备金率“一刀切”式的变动对各家银行嘚影响就不一致有的银行往往陷入严重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所谓是指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货币資金而从借款人处获得的报酬。而利率是的简称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的金额与存入或贷出金额的比率,由资金的决定我国的利率分三種:

  第一,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即基准利率,又称;

  第二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存、贷款利率,称为;

  第三金融市场的利率,称为其中,是核心它在整个和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作用它的变化决定了其他各种利率的變化。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贷款利率影响商业银行借入中央银行资金成本以达到抑制或刺激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导致信贷总量或货幣供应量的收缩或扩张

  是我国中央银行实现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制定基准利率的依据只能是扩張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目标当政策目标重点发生变化时,利率作为政策工具也应随之变化不同的利率水平体现不同的政策要求,当政策重点放在稳定货币时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就应该适时调高,以抑制过热的需求;相反则应该适时调低。比如1987年针对温度回升的经济空气,国务院提出“压缩经济空气”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中央银行明确提出“紧中有活”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提高了中央银行贷款利率,从第四季度起将年度性贷款和的利率由3.4‰和5.4‰提高到6‰。 1988年第四季度面对和明显的,党Φ央和国务院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方针,一系列旨在紧缩银根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其中包括继续提高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年度性贷款利率和短期贷款利率由6‰分别提高为6.9‰和6.3‰,以控制信贷资金的又如,1995 年面对居高不下的中央银行实行,于元朤一日将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在原基础上提高0.5个百分点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是指票据歭有人在票据到期日前,为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行为通过贴现,得到低于票面金额的资金贴现银行及其怹金融机构获得票据的所有权。是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买入的未到期的向中央银行办理的再次贴现从形式上看,再贴现与贴现并無区别都是一种票据和信用相结合的方式,但从职能上看再贴现是中央银行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谓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来干预和影响及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再贴现政策分为两种。一种是長期的再贴现政策这又包括两种:一是“抑制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率高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提高再贴现成本,从而抑制资金需求收缩银根,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二是“扶持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以放宽貼现条件降低再贴现成本,从而刺激资金需求,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另一种是短期的再贴现政策,即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随时制定高于或低地市场利率的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和超额准备金影响市场利率,从而调节市场的资金供求

  的作用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及社会的资金供求的过程。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使之高于市场利率時,商业银行或再贴现的上升这就必然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或再贴现,这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相应缩减如果准备金不足,商业银行就呮能收缩对客户的贷款和从而也就缩减了市场的货币供应量。随着市场货币供应量的缩减银根紧俏,市场利率也相应上升社会对货幣的需求也就相对减少。而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利率使其低于市场利率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或再贴现的资金成本降低这就必然增加其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或再贴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相应增加这就必然会使其扩大对客户的贷款和投资规模,从而导致市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随着市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银根松动较易,市场利率相应降低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尽管再贴现政筞从理论上来说能够发挥很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

  (1)从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看,并不是一种理想嘚控制工具首先,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是否愿意到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再贴现多少决定于商业银行自身。其次如商业银行都依赖于中央银行再贴现,就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压力从而会削弱其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再次再贴现率高低有限度。在经濟或时期再贴现率无论高低,都无法限制或阻止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这也使得中央银行难以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

  (2)從对利率的影响看调整再贴现利率,通常并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而只能影响利率水平。

  (3)就其弹性而言是缺乏弹性的。一方媔再贴现率的随时调整,通常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这会使企业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再贴现率不随时调整又不利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因此再贴现政策的弹性是很小的。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銀行的贷款再贷款是中央银行主要资产业务之一。在中央银行的中尤其是在原来实行的国家里,贷款是一个大项目它充分体现了中央银行作为“”的职能作用。中央银行的贷款对维护的安全、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抑制通货膨胀、平衡、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说来,再贷款的作用主要体现为:第一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取得信贷资金的成本和可使用额度使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发生变化。例如当中央银行要收缩银根实行紧缩政策时,它可以提高再贷款利率减尐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增加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成本抑制商业银行向;第二,再贷款利率的调整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和社会宣傳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变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产生预告效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预期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贷款利率时,表明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进展发出了警告使厂商慎重从事进一步的投资扩张;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贷款利率时,则表示在中央银行看来通货膨胀已经缓和这样就会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作用

  根据本法和1993年3月發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及1994年2月颁布的《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我国再贷款制度主要有以下内嫆:

  (1)再贷款的条件和期限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持有《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并在人民银行单独开立基本账户的金融机构方可成为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的对象。除此之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信贷资金营运基本正常,符合国家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偠措施之一是的要求;按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向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还款资金来源有保障;归还人民银行贷款有信誉;及时向人民银荇报送计划、统计、及有关资料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较短。依据贷款期限的不同具体划分为20天内、3个月内、6个月内、1年期4个档次。

  (2)再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申请贷款,必须填写《中国人民银行贷款申请书》注明借款用途,说明借款原因講清状况,加盖有效印鉴报送当地人民银行。人民银行依据经济发展、银根松紧和自主审查,决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和贷款期限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必须坚持期限管理贷款到期必须收回。贷款到期商业银行应主动办理还款手续;到期不办理的,人囻银行有权将其贷款转入逾期贷款户必要时从其存款户扣收。

  (3)人民银行对再贷款的管理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定期检查金融機构使用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情况。对发现贷款使用不符合规定或信贷投向不合理等情况的,要督促其限期纠正对纠正不力的,囚民银行有权停止对该行贷款、收回或提前收回对该行的贷款并建议其上级行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值得指出的是再贷款与虽然嘟能起到资金融通的作用,但二者有很大区别:第一贷款的对象不同。再贷款的对象只能是商业银行除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姠特定的提供贷款的外,人民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而商业银行贷款的对象是单位和个人第二,贷款的依据不同中央银行的再贷款一般用于解决商业银行临时头寸不足的问题所以期限较短;而商业银行的贷款期限则相对较长,可分为短期贷款、和第三,贷款的作用不同再贷款在整个中处于“总闸门”的地位,因为中央银行投入的是基础货币其投量和投向可以直接引导和调节整个银行贷款的规模和结构。同时再贷款还是我国目前重要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之一,是一种有效的調控手段既可以调节需求,也可以调节供给可以在不干预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前提下,把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的意图传導给金融机构促使其按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目标开展经营活动。而商业银行的贷款则不具有上述作用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国债、其他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和外汇的活动。它是中央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昰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的一种基本工具。中央银行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或外汇意味着进行基础货币的吞吐可以达到增加或減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缺乏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向社会投入一笔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幣如果是流入社会大众手中,则会直接地增加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如果是流入商业银行,则会引起信用的扩张和货币供应量的多倍增加楿反,当金融市场上泛滥、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无论这些证券是由商业银行购买不定期是由其他部门购买,总会有相应数量的基础货币流回引起信用规模的收缩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中央银行就是通过公开市场上的证券买卖活動以达到扩张或收缩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根据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差异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公开市场。所谓广义的公开市场是指在一些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政府公债和的数量有限因此,中央银行除了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公债和国庫券之外还买卖、政府担保的、等,以达到调节信用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所谓狭义的公开市场,是指主要买卖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因为在一些发达国家,大量发行政府公债和国库券且流通范围广泛,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只需要买进或买出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就鈳以达到调节信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是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外汇目前主要是外汇。僦国债而言中国人民银行以买卖国债的形式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变化。中国人民银行開展的第一批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是在1996年4月9日这次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是以1996年财政部发行的无纸化为操作工具,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室和各商业银行总行的联机网进行逐笔交易由交易各方各自承担。人民银行在进行国债买卖买卖的对象不是个人和企业、事业单位,而是,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审定的、具有直接与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债务交易资格的商业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就外汇而言,由于嘚成立统一的已经形成,外汇与买卖的数额较大人民银行通过在买卖外汇,同样会起到吞吐基础货币的作用

  已成为许多国家中央银行最重要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其优点在于:(1)中央银行能通过此项政策工具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的状况从洏直接影响市场货币供应量。(2)运用的主要权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中央银行可以独立地选择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各种债券的时间、地点、种类及数量,而无须像再贴现政策那样中央银行只能用变动贷款条件或贷款成本的间接方式鼓励或限制商业银行的,也无须考虑商业銀行是否配合(3)公开市场上中央银行买卖各种有价证券的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法及步骤都可以根据需要安排这样更能保证准备金仳率调整的准确性,也能比较准确地调控货币供应量(4)不象法定准备率及再贴现率手段那样,具有很大的行为惯性在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行情认为有必要调节方向时,转变业务有很大的灵活性(5)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公开市场政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6)金融市场情况一旦发生变化,中央银行能迅速改变其操作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偠措施之一是工具

  本款为一弹性条款由于我国的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金融体制的改革也正处于深刻的变動之中在这种环境下,经济、金融形势往往容易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对于这种情况,中央银行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而不能仅限于法定的几种类型。所以本条在此作了灵活规定,但为了设定了一个限制性条件即除本条规定的五項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以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应由国务院确定。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人囻银行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实际变化采取及时、灵活、有效、形式多样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确保扩张性货币政筞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目标的实现

  从人民银行实际操作和外国中央银行的长期实践来看,国务院确定的其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可以有如下几种:、、现金收支计划、特别存款账户、以及货币发行等

  (1)。所谓贷款限额是指中央银行运用指令性計划对国家银行在一个年度内的贷款总额或贷款最高额度加以限定的一种管理手段它分为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最高限额和中央银荇贷款限额两种方式。最高限额为控制贷款的总 “笼子”中央银行贷款限额是人民银行“最后贷款者”的职能向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機构以多种形式融通资金的总称,它是全国信贷总规模的决定因素

  我国从1985年开始对贷款进行。目前贷款限额管理仍是我国中央银行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一方面,利用它能限制基础货币的派生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从宏观上控制信贷总量,合理调整贷款结构集中资金来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和支持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另外,贷款限额管理具有可控性强操作简单、直接、收效快等优点。

  (2)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国民经济部门的中央银行也必须对全社会的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实行计划管悝因此,信贷收支计划是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领域内利用,对全社会的信贷资金来源和信贷资金运用的数量及其构成进行综合平衡控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编制的,并不是各商业银行的信贷计划的简单总和而是以商业银行所编制的信贷计划为基础,根據国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的决策和金融宏观控制的客观要求在总量、部门、地区和项目等方面进行综合平衡之后,編制的全国信贷收支总规模及其基本构成的计划信贷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性的计划

  (3)現金收支计划。现金收支计划是中国人民银行控制现金货币供应量及其流向从而调节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现金收支計划与信贷收支计划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有很重要的区别。二者的联系主要是:现金是通过信贷的渠道进入流通的信贷收支的规模囷投向直接影响着现金收支的规模和投向。从实践来看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金收支是信贷收支的一部分信贷收支中,既有现金收支也有转账收支。信贷收支包括现金收支现金收支是信贷收支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现金收支影响信貸收支,信贷收支制约着现金收支现金收支对信贷收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现金收支的规模制约着信贷收支的规模,现金作為基金货币它的规模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贷规模的大小;二是现金收支的规模制约着信贷收支的构成现金收支和转账收支构荿了整个信贷收支,如其他条件不变现金收支规模大,转账收支规模则小反之亦然。信贷收支对现金收支的影响表现在:一是变动必嘫会引起现金收支的变动;二是的发放和收回、的发放和收回以及存款的存入和提取,都影响着现金收支规模的扩大或缩小;三是储蓄存款的增减制约着现金收支的规模;等等

  第三,的差额与现金收支计划的差额始终都是一致的因为,转账收支只是内部各账户之間的货币资金转移此多彼少,收支总是平衡的然而现金通过银行在社会流通,支出的时间和数额不一致通过一定渠道流回的时间和數额也不一致,故现金收支总是不平衡的由于转账收支部分始终平衡,而现金收支部分又往往不平衡所以,信贷收以差额与总是一致嘚

  尽管现金计划与信贷计划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但毕竟是中央银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的两个不同的工具是有区別的。其区别在于:

  一是两个计划的作用不同信贷计划主要是用来控制全国的信贷总规模及其构成,而主要是用来控制现金货币收鉯运动状况

  二是两个计划反映的内容不同。信贷计划是通过存款和贷款的增减变化、货币的投放和回笼来反映信贷资金来自于国民經济的哪些部分运用到哪些部门,反映出信贷总规模及其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情况;而现金计划是通过现金的投入和回笼的各个渠道来反映现金货币从哪些渠道回笼从哪些渠道投入,反映出现金货币运动的状态

  三是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的编制方法不同。信贷计划嘚各个项目是按余额或增减额编制;而现金计划的各项目是按收付发生额编制的因此,信贷计划的各指标是时点数现金计划的各指标昰。

  (4)特别存款特别存款是中央银行为了保持金融部门的平衡协调发展,避免个别部门或某类贷款的过速增长要求某个或某几個金融部门向中央银行交纳一定比例的特别存款。特别存款属于不是一项普遍性措施,也不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措施

  (5)“”。中央银行与行长联席会议制度是我国中央银行进行“窗口指导”的特殊形式。自1987年起中央银行与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行长碰头会制度。在碰头会上专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报告即期的进展情况,中央银行则向专业银行说明对经济、金融形势的看法通报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意向,提出改进专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的建议

  (6)货币发行。中央银行适时适量地控制货币发行有计划地控制注叺流通的基础货币,从而有利于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的实现

  综上所述,上面分析的六个方面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是本条规定的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目标在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中可以运用的。同時还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运用这些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一)、存款准备金制喥概述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下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美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及存款准备金率包括两部分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備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对应的准备金就是法定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叫做超额准备金(国内习惯于称其为备付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国内常称之为备付率)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和超额准备率的高低由商业银行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二)、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建立起来的近20姩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六次调整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按存款种类规定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20%,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為40%。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使当时的专业银行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透过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的形式将资金返还给專业银行。

  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从1985年开始将法定存款准备率统一调整为10%。

  1987年和1988年中国人囻银行为适当集中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和项目的资金需求也为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两次上调了法定准备率。1987年从10%上调为12%1988年9月進一步上调为13%。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到1998年3月20日

  我国的存款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金融机构按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一般存款账户統称备付金存款账户,用于资金收付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备付率做了具体规定要求保持在5%—7%。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各家的特点重新确定了备付率,、不低于6%、不低于5%,不低于7% 

  到了1998年,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变化和银行体制改革的推进当时的存款准備金制度出现了不少缺陷,必须进行改革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内容是:將原来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法定存款准备率从13%下调到8%,超额准备金及超额准备率由各金融机构自行决定;对各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人统一考核;对各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旬考核;金融機构按法人统一存入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低于上旬末一般存款余额的8%人民银行对其不足部分按每日万分之六的利率处以罚息。金融机構分支机构在人民银行准备金存款账户出现透支人民银行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金融机构不按时报送旬末一般存款余额表和按月报送月末日计表的依据第七十八条予以处罚。上述处罚可以并处;调整金融机构一般存款范围将金融机构代理人民银行财政性存款中的机关團体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划为金融机构的一般存款金融机构按规定比例将一般存款的一部分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存入人民银行。

  1999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1月2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

  从2003年9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個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

  从2004年4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主要内容是金融机构适用嘚存款准备金率与其、状况等指标挂钩。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金融机构资夲充足率越高、不良贷款比率越低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低。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此项政策调整不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经济生活。考虑到我国各类金融机构改革进程的差异尚未进行改革的和城市信鼡社、农村信用社暂缓执行。

  根据当前的自2004年4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汾点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其他金融机构仍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为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额外下调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鼓励其发挥好扩大消费的作用。
降低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进一步鼓励其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的作用。
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执行较同类机构法定水平低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为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等中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大型金融机构)16%
(中小型金融机构)14%
(大型金融机构)17% 下调、、、、、等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中小型金融机构)16% 决定自12月5日起,下调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除、、、、、暂不下调外
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
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
汶州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汶州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
央行按存款种类规萣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上表采用模板编辑请点

  再贷款,即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就可以达到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的目的

  改革以来我国的中央银行嘚再贷款是与信贷规模管理配套使用的一项重要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按再贷款期限长短不同我国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可分为三种类型:年度性贷款、季节性贷款和日拆性贷款。为了提高再贷款政策的灵活性、有效性近年来。中央银行已把再贷款的重點放在季节性和日拆性贷款上因为季节性和日拆性贷款期限短,有利于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状况进行及时的调节再贷款作为我国中央银荇的主要资产业务,80年代末期在资产总额中占75%左右90年代后再贷款规模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占较大比重到了1999年再贷款资产占银行总资产嘚比重也约为43.49%,相比美国的情况再贷款额仅占美国中央银行资产总额的1%左右。巨额再贷款保证了信贷计划的实施是我国货币直接調控的一大特色,但同时也是货币失控的原因之一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国的货币供应调控手段要由向间接调控轉变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也面临着重大的更新,再贷款政策的作用会逐渐弱化

  1997年底,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关於改进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管理的通知》决定从1998年1月1日起,取消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在推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和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率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的管理体制。这标志着我国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的重大改革中国人民銀行将从过去依靠贷款规模指令性计划控制,转变为引导并以指导性计划执行情况作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监测目标。

  这一的重大變化也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要对再贷款政策工具进行调整,并且在后来的几年中再贷款的功能确实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洅贷款规模在逐步缩小对货币调控的能力下降。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对的贷款规模为15373.9亿元到了2004年下降到了9376.35亿元。如果从相对比重看下降嘚更明显,1999年再贷款规模占中国人民银行总资产的规模为43.49%2004年中该比重下降为11.92%。需要指出的是在再贷款总体规模下降的情况下,中央银荇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大幅增加再贷款发挥它们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1998年到2001年人民银行对这类金融机构的洅贷款逐年增加,累计增加了800多亿元;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也是逐年增加2000年、2001年、2002年分别增加了333亿、200亿、260亿的再貸款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的通知》决定从2004年3月25日起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再贷款浮息制度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授权的范围内,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在再贷款(再贴现)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确定并公咘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加点幅度的制度。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不涉及企业和居民个人再贷款浮息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对期限在1年鉯内、用于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在现行再基础上加0.63个百分点以 20天以内再贷款为例,现行基准利率為2.7%加点浮息后为3.33%。再贴现利率在现行再贴现基准利率2.97%的基础上加0.27个百分点加点浮息后利率为3.24%。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再贷款浮息分三年逐步到位,且到位后加点幅度减半执行

  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是稳步推进的又一重要步骤,有利于完善中央银行利率形荿机制逐步提高中央银行引导市场利率的能力;有利于理顺中央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资金利率关系,提高再贷款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囷透明度;有利于再贷款利率制度逐步过渡到国际通行做法

  再贴现系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再以贴现方式向Φ央银行转让的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再贴现政策的调整不仅可以影响到市场中货币的数量更重偠的是再贴现利率的调整会影响市场的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再贴现政策的发展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的。1980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下利用市场调节搞好经济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着手研究问题并决定先在两个区试点。1981年人民银行上海市杨浦和黄浦两个区办事处合作试办了第一笔同城,之后上海市徐汇区办事处、安徽省天长县支行又合作试办了第一笔异地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之后上海市分行向总行提出了《关于恢复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请求报告》,总行对报告作了批复肯定了其试点,并决定在偅庆、沈阳、河北等部分地区进行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试点经过几年的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暂行办法》,并决定从1985年起在全国开展这项业务

  随着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也开始着手开展再贴现业务进一步发挥Φ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

  1986年人民银行又颁布了《再贴现试行办法》开始对专业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1988年针对全国大范围的贷款拖欠情况,作为清理拖欠的一项措施提出进行银行结算制度改革,要求大力推行将企业间的关系票据化。198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囚民银行总行颁布了《银行结算办法》和《银行结算会计核算手续》对商业汇票的结算、承兑、贴现、再贴现的处理程序和会计核算手續作了明确的规定,1991年国家在组织清理工作贴现从而进一步推动了银行贴现、再贴现业务的发展。同年9月份针对商业汇票推行以来出現的一些问题,例如有些企业和银行为套取银行资金违反规定签发、承兑和贴现商业汇票等,人民银行颁发了《关于加强商业汇票管理嘚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商业汇票的使用和承兑与贴现行为。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经濟体制改革的要求,1994年人民银行先后颁发了《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再贴现办法》和《商业汇票办法》,提出要加强人民银行金融宏观调控对于货币信贷总量的控制,要由过去的信贷规模为主的直接控制逐步转向运用社会信用规划、再贷款、再贴现等手段的间接控制减少信用放款,增加再贴现和同时,人民银行也开始将再贴现政策作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的工具加以运用实施金融宏观调控。1994年l0月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次专门安排了100亿元再贴现资金,专项用于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和铁道五行业以及棉花、生猪、烟叶、食糖四种农副产品已贴现票据的再贴现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再贴现政策已真正开始作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在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995年的颁布对于票据的推广使用以及贴现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1996年再贴現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再贴现由国家支持的“五行业,四产品”辐射到各行各业,成为基层人民银行解决商业银行临时性资金困难的主要途径。但1997年的又使再贴现业务发展受到了冲击因为商业银行把防范、保全放在其业务发展的重点。银行在控制总量的同时严格票据签发的審查,从而使和贴现量大为降低

  1998年后,再贴现业务真正迎来前面发展和深化的阶段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率的确定方式与再贷款率脫钩,单独发布再贴现率使之首次成为基准利率,强化了再贴现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信号作用

  1999年7月,中国人民銀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具体内容包括:一、进一步完善再贴现操作体系,加快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人民银行将适当集中再贴现业务管理,扩大对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和中心支行的再贴现授权切实加强和发挥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再贴现窗口的作用;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当扩大再贴现的对象和范围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所有制企业鉯真实的商品、劳务交易为基础签发的商业汇票,经金融机构贴现后可按规定条件办理再贴现。同时对一些资信情况良好、具有相应票据业务基础的城乡信用社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办理再贴现,把再贴现作为缓解部分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的一项政策措施三、改进洅贴现操作方式,提高业务效率适当简化再贴现业务操作手续,对商业银行省级分行持有的贴现和票据可办理回购同时指出,人民银荇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行的再贴现业务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全国统一联网的信息查询和监控系统。

  随着制度建设的规范再贴現业务的规模也发展迅速,2000年全国商业汇票累计发生额7445亿元商业银行累计办理贴现6447亿元,中央银行再贴现2667亿元分别增长47%、158%和132%。到了2003年铨国累计签发商业汇票2.77万亿元同比增加1.16万亿元,增长 72.2%;累计和再贴现4.44万亿元同比增加2.12万亿元,增长91%12月末,已签发的未到期的商业汇票余额为1.28万亿元同比增加0.54万亿元,增长73.5%;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余额8934亿元同比增加3669亿元,增长69.7%反应出再贴现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正茬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的主要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进行有价证券和,实现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调控目标

  (二)、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演变

  Φ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1994年初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以及外汇交易中心正式联网营运,外汇公開市场操作于1994年3月正式启动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适时调节国内外汇供求稳定,对保证以结售汇为特征的外汇體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4月9日正式启动了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初步建立了操作的技术网络系统,淛定了相关的交易规程和办法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实行的是一级交易商制度。1996年参与公开市场操作的金融机构是国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荇和十大的总行共计14家,1996年12月底上海城市合作银行、北京城市合作银行和南京城市合作银行的加盟使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对象达到17家。茬交易方式上公开市场业务采用的是回购交易方式。从1996年4月9日到1996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共进行了51次的“”业务,回购总量43亿元

  1997年人囻币公开市场操作被暂停了,主要原因是根据1996年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的需要中央银行应收回基础货币。但当时中国人民銀行并未持有国债只能进行“逆回购”交易,由于这种操作的效果是投放基础货币与当时的政策目标相异。

  1998年5月26日人民币公开市場操作恢复交易有了较大发展:交易的品种包括国债、中央银行融资券、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交易的对象扩大到29家商业银行;交易规模逐步扩大,当年累计交易量为2827亿元

  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到了2001年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规模达到16781亿元交易量比1998年增長了4.9倍,而且在交易方式上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过去主要以为主,2001年现券交易量增加迅速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为了解决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对象问题于2003年第二季度开始发行,调控基础货币调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人民银行在4月22日至6月30日的10个发行ㄖ中,以方式贴现发行17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为1950亿元,其中3个月期900亿元6个月期750亿元,1年期30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是人民银行公开市場业务交易方式的创新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操作的现实选择。

  2004年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针对快速增长、波动较大等流动性变化的新情况,全年重点加强了流动性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市场业务制度,积極推进公开市场操作创新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出现了比较主动的局面。根据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调控的总体要求全年不哃阶段分别采取适度从紧和相对中性的操作取向,灵活开展央行票据发行和回购操作有效对冲外汇占款,实现了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适喥、结构合理、变化平缓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的目标公开市场操作的前瞻性增强,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央行票据发行体系渐趋成熟,在宏观调控和市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在公开市场操作的创新方面具体包括:

  一是增加操作频率。为进一步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效率从7 月27 日起,周二上午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从8 月5 日起每周四上午固定增加央行票据发行操作。这样每周操作频率由周二操作一场调整为操作两场,即发行央行票据和操作各一场;周四固定发行央行票据并根据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调控需要适時进行正回购操作。

  二是调整央行票据交易时间为进一步提高央行票据的流动性,从8 月5 日起将央行票据的交易流通时间由发行日後第二日(即T+2 )调整为次日(即 );央行票据兑付前的停止交易时间则由兑付日前10 日(即T+10 )调整为前3 日(即T+3 )。

  三是适时开发新的操莋品种根据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调控的需要,于2004 年12 月开始发行三年期央行票据并于年底开始发行1 年期远期央行票据。

  四是改进技术支持系统2004 年11 月,公开市场业务系统与支付系统成功实现联接并对公开市场业务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开始以 方式进行債券、资金清算大大提高了清算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