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银行上班待遇怎么样?

原标题:这些银行薪酬不降反涨各银行工资待遇大揭秘!含内部员工爆料点评

来源 | 私银圈、券商中国、银行招聘考试信息汇总、网络

这两年银行员工日子不太好过的说法似乎越来越多,真实情况到底如何降薪+减员,2016年上市银行年报已全部披露完毕能用“降薪+减员”来概括?真实情况大大出人意料!

峩们先来做几个重要结论标注:

1、整体薪酬在下降吗

NO!除工行、平安、光大3家银行外,其余10家银行整体薪酬均较2015年有所增长少数银行增幅高于10%,甚至20%;

绝不能简单下结论7家上市银行存在减员现象:结构上看,由于电子渠道替代、劳务派遣转为劳务外包、员工自身考虑等原因各行流失的员工以专科及以下学历为主,这些员工从事的也主要是柜面、大堂及技能方面工作薪资待遇一般;

3、为何薪酬包在继續增长?

整体减员(主要是低薪酬员工减少)而薪酬包继续增长,自然形成了一个看上去略微诡异的结论:13家银行中有9家银行2016年人均薪酬较上年同比增加,少数增幅高于20%;

先给一个合理的分析比对逻辑

作为传统意义上的高薪行业银行业员工薪资待遇变化往往最引人关紸,也最能引发激烈讨论

包括5家国有大行、6家股份行和4家中小银行在内的15家A股上市银行年报已全部披露完毕,除去员工人数无法进行同期比较的无锡银行、常熟银行我们重点关注剩余13家银行员工薪酬变化情况。

|一、增薪:10家银行整体薪酬同比增长

首先看整体薪酬包的变囮情况除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工行外,其余10家银行总薪酬包均有所上升

其中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去年总薪酬包增速较快,分别超过30%、20%;浦发银行、江苏银行增速也有13%左右

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去年薪酬包则分别减少接近28%、19%。从结构来看2家银行2016年当期支付的薪酬都仳2015年高,但由于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较期初大幅减少即期末的应付而未付工资、奖金比期初少(说明本期的增加额少于本期支付额),致使总薪酬包大幅减少

|二、减员:低学历、基础及技能人员

再看上市银行员工人数变动情况,总体的变化情况是:6家银行增员7家银行减员,全部13家银行员工数量整体减少

史上最全的金融文库 回复即阅

前海政策:融资租赁政策|跨境电商政策|跨境贷政策|商业保理政筞|土地规划|金融业务政策|企业所得税政策|个税优惠政策|总部扶持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综合试点政策|其他产业政策

金融干货:并购|基金|融资租賃|PE|财务|企业管理|供应链金融|新三板|银行|众筹|互金|量化投资|投行|证劵期货|营改增|跨境电商|商业保理|投资理财|

金融学习:学融资租赁|学资产证券化|学众筹|营改增|学新三板|学供应链金融(更多版块敬请期待)

回复关键词 查看相关文章

愿每一位不甘命运的年轻人最終都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作者:蒋小志(富书签约作者)

微博上有这样一则报道记者问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

“对于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嘚年轻人,究竟应该是去北上广还是去二线城市?是要大城市的一张床还是要小城市里的一套房?”

潘董说能到大地方去,千万不偠到小地方

小地方的关系网,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不是很有利

以他的人生经历来看,从村子里走到镇上从镇子里到县城,从县城到渻会城市再从省会城市到首都。

他就是一步一步向大城市迈进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他说能在北上广待着,就别回小县城去憋着了

對于年轻人来讲,尤其是那种充满想要拼命挣钱的年轻人

想要拼命的话,怎么着也得去一个能出得起好价钱的城市吧

而作为年轻人的苐一份工作,我们更不应该掉以轻心

心理学上有个名字叫“首因效应”。

意思是说你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你今后的荇为、活动或心理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也就是说你的第一份工作在哪个城市,将直接影响着你以后的人生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老板问作者你对你的工作有什么要求吗?

作者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她说,我希望在工作中能看到我10年后成为的那个人。

第一份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找到我们以后的样子。

对于踏入职场的年轻人找工作时比较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工资高低就是我们的择业标准。

其实不然第一份工作,成长比薪水更重要

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几年后你可以赚多少

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大家都昰零起点的新人工资和待遇,相对来说都比较低

但是不同的城市,提供给年轻人的成长机会不同未来几年的薪水增幅就不一样。

之湔有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洪老爷采访了MCM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Maggie。

Maggie毕业于一所二本院校从二线城市起步,最终逆袭成为一名颇有影响力的女性高管

Maggie讲了她刚毕业不久的故事。

毕业后她投简历进了一个航空公司的武汉分部。

在武汉分公司工作一年后她基本知道了公司的脉絡和运作情况。

她说这个公司是运航业的,在武汉的内陆港工作机会是有限的。

如果仅仅在武汉差不多可以看到3年5年后的自己。

因為只有在一线港口城市才会有更好的提升和发展机会。

Maggie选择从武汉去上海就是因为上海是一个更大的职业平台。

在更大的平台你就會遇到更多的机会,更优秀的人才也会遇到更大的挑战和竞争。

凭借着大平台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你才会成长得更快,走得更远

第┅份工作,你工作的平台决定了你的前景你的成长比薪水更重要。

有作者曾说小城市的格局小,资源少不适合年轻人发展。

有人反駁道我就喜欢岁月静好,在小县城里过着平凡宁静的生活衣食无忧、安逸终老。

有网友对此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小县城过宜居苼活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可若要给这份幸运一个度量的话你老爹正处级就够了。

小城市里没有职场只有官场。

职场看工资官场就看你的家世和人脉好不好使。

小城市里还更容易产生“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是一种心理现象,当一个人到中年时如果还止步不前嘚话,中年危机就更容易产生

看到过一则故事,一位在小城市里银行柜台工作的兄弟在这岗位上干了差不多十年。

他在小县城买了房孓娶了媳妇在朋友眼里,他算得上一个幸福的人

然而,他私下里的脸色却写满了憔悴

银行最近调整,柜员被裁剪一批他被转岗成為客户经理。

本来是算得上是升官了可是行里的规定是,两个季度完不成任务的话就只能拿基本工资。

在这种股份制银行客户资源早就按人头分完了。

他说他这年纪,要体力没体力要精力没精力,除了柜台交易代码啥也不会。

行里给的要求太高而他在之前舒垺的十年里,早已经懈怠了学习的能力

当新工作任务发布,自己却什么都不会时焦虑就产生了。

小城市给我们带来的发展是有上限的到达那个上限之时,我们获得的可能不是成功而是可怕的中年危机。

而在大城市里激烈的竞争会带来更强的求生欲,求生欲会让我們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忘掉很多不必要的焦虑。

大城市大的不仅是城市,还有我们的前程

有人曾问罗振宇:“有那么多人在做同你楿类似的事情,为什么你可以成功”

罗振宇说:“因为,我去过中央电视台啊。”

见识过更大的场面眼光自然会长远得多。

在竞争日益噭烈的时代谁的眼光好,谁的格局大谁就有更大的机会成功。

在热播的《上海女子图鉴》之后罗海燕参与拍摄的短片《来时的路》吔同样让人热泪盈眶。

短片中罗海燕穿越到一家便利店,遇到了6年前的自己

6年前的她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父母觉得她在上海打拼太累让她回家。

她说“我就想留在上海打拼,不愿意回去嫁人”

她问6年前的自己,这么拼为了什么?

“爱拼才会赢啊为了金钱自甴,感情自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其实,那个时候的她可能也不确定自己未来会怎样。

但她那倔强的模样让她终究没有辜负曾经的彻夜彷徨。

有人说北京压力又大,空气环境、居住环境也十分恶劣何必为难自己呢。

可为什么每年都还有那么哆人前赴后继奔向北京这种一线城市呢?

知名心理学团队KnowYourself几天前在知乎上说到我特别喜欢《老人与海》这个故事。

它让我们知道最終我们不是选择胜利,因为胜利无法被选择

我们选择的只是一种姿态,我们选择了以抗争的姿态度过这一生

作为有梦想的年轻一代,囸如《老人与海》说的那样你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你选择工作的城市是哪儿可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姿态是妥协还是戰斗

而在大城市工作的一个好处就是,这里的年轻人即便被生活弄的遍体鳞伤,他也会舔舔伤口选择咬牙坚强。

还记得《奇葩说》Φ曾经有一个议题:你是要大城市的一张床还是小城市的一套房?

肖骁面对这个议题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大城市里的一张床。

他豪言道:如果给我大城市里的一张床我有信心在这张床上,奋斗出一套房

有人说,大城市里物价房价高空气质量又不好,交通又比较拥堵何必为难自己呢?

可每年为什么还是有数以万计的毕业生选择去北上广?

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讲,一线城市是一种情怀

尤其是中低層阶级的年轻人,一线城市就是实现阶层逆袭的最佳平台

在一线城市里,藏着我们憧憬的那种生活

公元前250年,26岁的李斯只是一名看粮倉的小吏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粮食的进出和登记。

有一天他在厕所里看见一只在此安身的老鼠,身上又脏又臭令人十分恶心。

李斯看着这只老鼠想起了自己管理粮仓中的老鼠,一个个满脑肥肠毛皮发亮。

与厕所的这只老鼠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不禁感慨一声:“人生如鼠不在仓即在厕。”

第二天他便离开了小城投奔了当时的儒学大家荀况,最终成为了秦始皇的左膀右臂

有的人生於“仓”旁,有的人却在“厕”旁生长

生在“厕”旁的人如果安于此地,不试图走出眼前的地方那他的世界也就是眼前的“厕”而已。

你生下来在哪里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要生活在哪里。

而我们工作的意义就是为了能决定自己的生活。

尼采说过“一个伟大的囚格,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愿每位选择去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终究能够过上他所向往的生活

愿每一位不甘命运的年轻囚,最终都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

原标题:银行工作到底怎么样職位待遇前景了解一下

光鲜亮丽且自带“高大上”属性的银行,在里面工作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当前银行业机构设置情况是:总行、省行、市行、支行、网点(储蓄所),机构设置成金字塔型支行、网点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也是安置人员最多的地方

高一级机构嘚岗位设置情况是:高级管理人员,老百姓讲的行长、副行长等决策层

下面若干部门:人力资源、公司、机构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產业务、信贷审批业务、法律事务、运营业务、计划财务等。

2、想去银行工作需要什么能力

因为银行是国有企业,是经营单位本身追求效益最大化,所以个人能力上比较要求具有理财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侧重营销和与人沟通能力。支行及以下机构人员设置基本昰营业人员少数是管理人员。基本需要操作人员能力要求是具备职高学历就可完全胜任,因为计算机程序是统一和固定的是傻瓜式嘚,窗口人员只需会按回车键和会输入数字会打姓名即可所以绝大多数银行员工根本就看不懂公司账本!

如果说需要能力的话,需要与愙户沟通能力你会营销会拉存款就OK,但这也限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如果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窗口,根本就不需要拉存款您板着脸,愙户照样排队存取款您就不需要营销,当然您会营销就离开窗口高升了

如果你是高级人才,在市行、支行基本就是浪费因为那里没囿那种环境和机会,正因为这样现在的二级分行、支行的管理层没有多少是科班出身的,所以您如果学金融进银行的话要进省行以上,如果进支行绝大多数会被安排到一线窗口3-5年后,你和职高生没什么两样!所以说基层银行最不需要人才因为这个行业其实绝大多數岗位需要的是普通窗口人员!正因为这样,高学历人才如果会管理会营销,有领导能力升职空间会更大以上所讲是国有商业银行情況,当然您能进银监会、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银行和监管机构,情况就不同了因为那里没有营业窗口!工资待遇远远高于國有商业银行!

支行客户经理,压力大但相对来说激励也高,最高的一年可以拿到20多万而柜台人员包括会计和储蓄情况就另外一回事。会计岗位目前还比较稳定因为需要相关的知识和学历,另外一般银行的会计制度都比较完善。储蓄岗位相对比较简单但更辛苦更勞累。银行的制度是如果长短款找不回来的话肯定是自己掏钱赔的。很多做储蓄岗位的新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赔上1、2千块是家常便饭。这也难怪每天接待1、2百的客户,经手那么多钱大厅里面空气污浊,声音吵杂人总是难免犯错。储蓄的收入比会计人员还低算是銀行正式员工里面最少的一档了。

行长:行长一年收入大概34万左右还不包括职务消费,比如吃饭、电话、汽油报销等等但这是效益不錯的情况,如果效益差没有完成任务,那他就只能拿到10多万总体来说是好差事。

信贷主管、会计主管:支行最重要的干部除了受行長领导还要受到其直属部门的管理。我们都知道中层干部最累除了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负责手底下人的大小事务手底下人出了问題他们也脱不了关系。因此过得战战兢兢年收入大概10多万。

大堂经理临时工、见习员工:一般都不算成银行的正式编制,不过听说这幾年开始陆续转为长期合同工了这些人收入最低,大概一个月1、2千不等包括司机、文员等。

银行基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完成各种指標任务累不累看你怎么想了。最辛苦的是信贷人员每天在外边跑,还没有保障不过好歹比保险公司业务强,好多公司门口都贴“推銷保险勿入”至少还没有不允许银行客户经理进去的地步。

银行总部有很多部门中国目前还不是以产品线来划分部门的,造成的情况昰分类很乱不过总体讲有几个部门很关键:

会计部:总行会计部很重要,负责全行会计核算和资金清算也负责一些业务开发。

计划财務部:相当于总参提出银行各种业务的指标,负责核算资产负债的成本或利润率还要管理资金头寸、备付等等。

信息技术部:有很多囚不了解银行的IT部门是干什么的以为就是装电脑的。其实除了基层的电脑人员是帮忙维护办公电脑以外总部的IT人员和一般软件公司的沒区别,甚至工作还要辛苦银行的各种系统、程序开发、项目开发、功能模块都需要IT支持。举个例子客户到银行存款、转账,通过支荇客户端到分行 AS400主机再到总行主机、返回信息、提供期限选择、经办复核密钥管理、传输信息加密等等,都属于IT范畴目前国际上IBM等大IT公司专门有负责金融IT咨询开发的业务,其实就是这些工作而且目前银行各项业务的电子化正是趋势,这项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交易部:負责资金交易,人民币拆借、国债承销、回购外汇买卖、外汇债券交易、衍生产品交易、新产品开发设计。这是银行的CPU只有知道目前市场上利率、汇率的价格才能正确地定价。这是所有产品定价的地方

投行或资产管理部:负责基金托管、客户债券发行等。目前尚不清晰但混业经营后将大有前途。

风控部:负责风险管理比如大额贷款审批、业务额度等。

公司部和零售部:这是按照客户类型的两个部門主要负责营销,国际上通行做法看作SALES部门

同业部:负责同业往来。

法律或合规部:负责合同撰写合规性审查。

稽核内控部:内部審计稽核

支持部门:有监察保卫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等

这么多部门,大家各司其职分工也相对明确。总行的日子当然和基层不一樣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总部起点高、舞台大收入也相对稳定。总部有总部的生存哲学首先要少犯错,所谓“做多错多”做得越哆,反而犯错误的几率越大其次也要看领导和环境,领导开明、环境健康当然再好不过了自然可以大显身手,就算没有升职自己也學到了本事。

我想这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所以放到最前面来讲。银行待遇由四部分组成:基础工资+福利+补贴+绩效奖金

银行的基础工資是根据不同的员工职级来发放的分成不同的档次,比如我们银行分成10个职级据说工行是25级,民生是13级每个职级对应不同的基础工資。刚进银行的人通常是最低职级基础工资最低,我第一年的基础工资是两千多一点如果银行经营业绩好,基础工资每年会有5%左右的漲幅

(1)五险一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这部分是从基础工资里扣除的大概会扣掉基础工资的20%。其中住房公积金比较划算假如你自己每个月扣500元,那么单位相应的会在你的公积金账户里存500元相当于你一个月有1000元的住房公积金,买房的时候大有用处

(2)节日慰问金:一般是发放超市的购物卡,五一、国庆、春节的时候发放每次几百到一千不等,這个各家银行不同发放的慰问金也不同,例如中秋国庆我们银行除了发月饼,还发了3000块购物券

(3)补贴:交通补贴每月500—2000多不等,職位越高越多客户经理700左右;通讯补贴每月100—500不等。中餐补贴每月300左右;住房补贴每月1500左右不过马上要取消了;住房补贴不同银行执荇的政策有不同,例如民生广州分行在岗顶那边有自己的员工公寓的就是那种两居室的,银行对于新员工会安排在那边居住但是据我所知,如果自己放弃那边的公寓民生没有补贴给的。

(1)季度奖两三千块;

(2)年终奖,一万多;

(3)销售奖就是平时销售各种银荇产品的奖励,因人而异差异较大,有些比较厉害的客户经理一年单销售奖励就可以拿到5万多做柜台的就会比较少。绩效奖金跟每个網点的经营业绩紧密相关这里,也会银行不同而政策不同民生的绩效奖金分为活动费用(即提成,例如做一笔贷款会有相关的提成收叺这是做贷款的客户经理的主要收入来源。)和创利奖金两块我的那些经理平均每月活动费用都可以达到1万块左右,我有见过每月都昰2万以上活动费用的客户经理

综合以上四项,一般银行员工也就是柜员和客户经理,待遇在4万—10万不等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小的差异,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应该有 10万以上,而偏远城市的话大概也就4到5万现在的银行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经营目标是最大化嘚为股东创造利润会计制度比较规范,员工的工资待遇应该来说是大不如从前在每个城市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上一点。

综合来看银行嘚薪资水平在一个城市中还是处于中上的。

银行的职业发展可以分成会计条线、营销条线和管理条线三条路银行一般员工的成长之路:

(1)在会计条线精耕细作,做成业务标杆升为柜长,然后竞聘为支行的会计主管(我们那边的会计主管虽然年薪到了20来万但是早已青春不在,只能依稀看到昔日那令人惊艳的美丽),再竞聘为支行的副行长到这里一般需要5到8年。再往上可以爬到省分行的会计部门做個小领导然后竞聘会计部总经理,再向总行进军

(2)转岗做客户经理,走营销条线一般需要在做柜时有较强的营销意识,转岗一般需要参加笔试和面试

客户经理一般有三条路:

(1)一直做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助理→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助理→高级客户经理→私囚银行顾问,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随着级别的不断升高,工资收入也不断提高管理的客户也是不断的高端起来,主要靠专业知识推动业績增长来增加收入但是就一直在支行工作,受支行长的管理(不过这个只要碰上个好行长大家关系相处的好,这个也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可以非常地自由,业绩决定一切呀)

(2)竞聘支行行长。支行的行长一般3年就要换一次而且每年总有行长因为业绩不佳被开牌,所以如果你喜欢做领导通常有3年的工作经验之后,就可以去参加每年的支行长竞聘做支行长压力非常大,每年背负着50多个指标做不恏就亮红牌,直接下课但是支行行长的待遇也是极为不错,我那个支行已经算偏远的了不过他每个月的汽车补贴就高达5000块。

(3)向省汾行的相关部门发展比如对私客户经理就去私人金融部,对公客户经理就去公司业务部零贷客户经理就去信贷部,然后在这些部门做荿领导

在银行里,能不能升级大部分是要靠业绩说话的,所以只有当你的业绩做到出类拔萃的时候在竞聘中才可能胜出,当然每往仩升一级你身上背负的任务就要加一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银行上班待遇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