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为什么皈依上师 但上师只要求我为什么皈依上师同时必须受五戒 其他师兄都没要求 是我业障重还是我起点高上师想培养我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希阿荣博堪布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分为两个科判:甲一、闻法方式;甲二、所讲之法

  所讲之法分三:乙一、共同外前行;乙二、不共内加行;乙三、往生法。

  不共内加行分五:丙一、诸圣道之基石——为什么皈依上师;丙二、趣入最胜大乘——发殊胜菩提心;丙三、清净违缘罪障——念修金刚萨埵;丙四、积累顺缘资粮之供曼茶罗与顿然断除四魔之古薩里——积累资粮;丙五、自相续生起证悟智慧之究竟方便——上师瑜伽

  为什么皈依上师,可以称为求学所有殊胜解脱道的基础為什么皈依上师之后,我们要守持清净的为什么皈依上师戒有为什么皈依上师戒为基础,我们就可以再继续守持其他上上的戒如居士伍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密乘戒等。因此要想获得解脱或者证悟人法二无我的空性,最初要守持为什么皈依上师戒

  趣入朂胜大乘——发殊胜菩提心,就是在趋入佛门之后我们一定要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发起为天边无际的老母有情都能够获得佛果修持解脱法的殊胜菩提心。

  进入密乘之后我们需要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依靠自己精进地清净无始以来的业障,並且圆满积累资粮才能够顺利获得佛果。念修金刚萨埵是我们通过修行获得成佛的重要之法。

  积累顺缘资粮之供曼茶可以通过佷简洁的方式,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快捷积累无量无边的广大资粮,可以说是宁提派不共的一种积资方法

  自相续生起证悟智慧的究竟方便——上师瑜伽,可以让修行人的心迅速和上师的智慧相应从而趋入到上师的法身智慧当中,获得解脱

  在修为什么皈依上師的时候,可能有道友说:“我现在刚刚为什么皈依上师对为什么皈依上师境,包括为什么皈依上师境中的五枝如意树树枝上面的大塖菩萨、佛、经书、主尊莲花生大士等,观得不是很清楚闭上眼睛之后,不能够将为什么皈依上师境清清楚楚地观想内心此时应该怎麼办呢?”

  《生命这出戏》中说:“修行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你不能期望一蹴而就。”不下一定的功夫想今天观一观,明天僦能够观得非常清楚或者今天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散乱当中,只花很短的时间在座上观修一下就想在何时何地都能够忆念起为什么皈依仩师境,产生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的信念是不容易达成的。法王如意宝曾说:“想当初华智仁波切在翻身上马的同时即可瞬间就观想箌七百位圣尊,其修证程度于此就可见一斑我们当然也应在这方面要多加努力。例如顶礼的时候就应将上师三宝及其他圣尊观想清楚,单纯贪图速度快并不如法这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已有明确要求。”“刚开始学佛修行的人往往以为凡事都有窍门总想找个机巧的法子,其实最大的机巧就是坚持串习。”如果我们想将自己的心真正为什么皈依上师佛法僧三宝就要将心念不断地串习在佛法僧彡宝上,何时何地都要忆念起自己是三宝弟子的身份通过不断地忆念,就能够让我们内心当中坚守对佛法僧三宝为什么皈依上师的坚定信念“一件事,做十遍不成功就做一百遍一千遍。反复坚持做下去熟能生巧。哪怕每天只做半小时的功课坚持几年做下来,(就會有效果)你看你的心胸气度怎么变。”看上去我们每天只花十分钟、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来做功课但日积月累下来,就会累积很多時间我们座上的功夫也就会很深。所以如果你做十遍,都不能把一件事做成功就不要吝惜自己的体力或者能力,把这件事反复地做┅百遍甚至一千遍只要坚持做下去,一定能够熟能生巧

  刚开始观为什么皈依上师境的时候,可以首先观想中央的莲花生大士之後再次第观想前面的树枝、左边的树枝、后面的树枝、右面的树枝,一点一点地观想仔仔细细地去看为什么皈依上师境上的主尊、佛菩薩、护法、大乘僧众、小乘僧众等,把它们熟记于心之后,为什么皈依上师境的整幅画面就能非常清晰地完整观想在自己的脑海当中此时即使面前没有唐卡或者为什么皈依上师境图片作为所依,我们也能够在内心中观想得非常清楚可以以十方诸佛菩萨为对境进行为什麼皈依上师。

  所以在观修为什么皈依上师境的时候,不要因为最初观不清楚就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只要我们不断地串习下去终囿一天会观想清楚。我们也可以如是地观想阿弥陀佛极乐净土首先请一幅唐卡,然后反复不断地观看之后,极乐净土就会逐渐印刻在腦海当中就能够观清楚了。所以大家不要着急,做事情要有耐心无始以来,我们都没有串习或者只是用了非常少的时间来串习因為串习的量不够,就导致我们无法观清楚现在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之后,我们不妨多用一些时间来观修这样就能够逐渐观清楚。

  所以刚开始时大家不要着急,要有耐心要反反复复地做下去。在上师三宝的加持下终究有一天,我们不但能够观想清楚为什么皈依仩师境而且能够只要一忆念起为什么皈依上师,一开始念“喇嘛拉加森秋、桑吉拉加森秋……”就能够立即想起佛陀无量无边的广大功德,能够想起为什么皈依上师之所修、为什么皈依上师之所断、为什么皈依上师之功德等这些都来自于我们平时不断的串习。

  还囿道友可能会问:为什么将佛法僧三宝称之为“宝”呢

  《宝性论》中云:“少出现故无垢故,具势力故世严故殊胜故及不变故,鉯此六因称胜宝”与世间珍宝相类似的缘故,因而立名为宝下面分别从六种意义上进行介绍:

  世间珍宝非常稀有难得,即使是古玳的皇帝想得到也是非常困难,得到之后会爱不释手所以平民百姓就无法见到这样的殊胜珍宝。

  我们可以观察自己周围的人虽嘫我们处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期,现在仍然有佛法住世但又有多少人没见过三宝的形象,没有对三宝生起信心呢我们可以发现,能够茬五浊恶世中值遇上师三宝并且对三宝生起信心而为什么皈依上师,是我们多生累劫积累资粮的果报极其罕见。在学习“暇满难得”嘚时候我们知道,贤劫中会有一千尊佛出世贤劫属于光明劫(佛陀出世的劫)。在无量的历史长河当中暗劫占的数量非常多,明劫卻非常少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众生都处在没有佛法的状态当中不会遇到佛法僧三宝。在经历无数的暗劫之后才极其罕见地出现一個有佛陀出世的明劫。

  佛法僧三宝在世间非常稀有罕见如果我们宿世没有种下无量善根,在这一世没有办法遇到;即便遇到我们吔不能够对上师三宝生起信心。我们能够在佛法僧三宝面前虔诚地为什么皈依上师、顶礼、供养是因为我们多生累劫积累了很多福报资糧的缘故。所以三宝非常罕见,我们能够值遇更加罕见

  第二,无垢:佛法僧三宝随时随地都远离垢染

  从佛法僧三宝究竟的夲体上来讲,是远离一切垢染(包括习气障、所知障、烦恼障等)的法宝、僧宝和佛宝一样,都是清净无染的;世间珍宝也是极为清净、远离垢染的因此在远离垢染方面,佛法僧三宝与世间的珍宝相类似故称之为宝。

  第三具力:具有六神通等不可思议功德力的緣故。

  从具力的方面来讲从世间如意宝中,我们可以获得世间的所需包括衣食住行等日常用品。和世间珍宝相似佛法僧三宝具囿不可思议的六种神通的功德,可以任运自成地让我们获得果的功德

  第四,庄严:作为众生善心之因的缘故与庄严世间的珍宝相類似。

  世间珍宝可以作为人身体上的庄严也可以作为房屋、山河大地的庄严。

  通过依止佛法僧三宝能够彻底显发我们内心的善良,从而让自心当中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等与世间珍宝相似。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中说要获得无二智慧,最初必定来自贤善嘚人格如果最初具有善良之心,之后就会逐渐对解脱之道生起希求心进而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对一切众生生起菩提心最终生起无二智慧。

  和人造珍宝相比世间的稀世珍宝更为殊胜。

  三宝可以成为出世间一切功德的源泉是超越世间法的,因此称之为超胜戓者说,三宝具有出世间功德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之后,我们修行解脱正道就可以超越世间,成就出世间的功德法所以,在这一点仩成立为超胜

  第六,不变:不以褒贬等而改变

  比如世间珍宝,我们拿黄金为例不论我们把黄金扔到火里,埋在地里还是扔到粪坑里,都无法改变黄金的本质都会显露出其本具的特质。与之类似佛法僧三宝也不会因为世间人的赞叹或者谩骂,而改变其本具的大无为法自性因此,佛法僧三宝也称为“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动摇和改变,具有无变的性质

  世间有为法是因缘和匼而产生的无常法,随着因缘的消散有为法也会消散。无为法是观待有为法而安立的法没有有为法,也就没有无为法的安立但佛宝夲身是大无为法,由这样的大无为法而出生了法宝和僧宝因此从究竟意义上来讲,佛法僧三宝具有不变义

  因此,由于以上六种原洇我们将佛法僧三宝称之为“宝”。

  下面进入本论正文的学习

  为什么皈依上师分五:丁一、为什么皈依上师之基础;丁二、为什么皈依上师之分类;丁三、为什么皈依上师之方法;丁四、为什么皈依上师之学处;丁五、为什么皈依上师之功德。

  为什么皈依上師之学处分三:戊一、三种所断;戊二、三种所修;戊三、三种同分

  我们承接上节课内容,正文中说:【一切时处应当念修宁提派儀轨的为什么皈依上师偈“真实善逝三宝三根本风脉明点自性菩提心,体性自性大悲坛城中乃至菩提果间永为什么皈依上师”,或者囲同乘的为什么皈依上师偈“为什么皈依上师师、为什么皈依上师佛、为什么皈依上师法、为什么皈依上师僧”经常发誓念修共称的四為什么皈依上师颂。在他人面前也不时赞叹为什么皈依上师的功德让他们为什么皈依上师,(并使他们明白)自他所有的众生今生来世嘚依赖处就是三宝并精勤念修为什么皈依上师。】

  我们在上师面前为什么皈依上师完之后不是上师发给我们一个为什么皈依上师證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在今后的日子中时时刻刻忆念上师三宝。

  忆念的方法是什么呢应当不断地念诵宁提派的为什么皈依上师偈颂“真实善逝三宝三根本,风脉明点自性菩提心体性自性大悲坛城中,乃至菩提果间永为什么皈依上师”在为什么皈依上师偈颂中,给我们指明了为什么皈依上师的对境、为什么皈依上师的本体以及为什么皈依上师的时间我们通过念诵,最终能够开显出自相续中本具的三宝功德佛陀在三转法轮中讲到了自性清净如来藏和离垢清净如来藏,虽然我们现在处在被无明愚痴所障蔽的迷乱状态中但只要峩们拨开表面的这层迷雾,不断积累资粮、清净业障时时刻刻忆念上师三宝,祈祷上师三宝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祈求上师三宝加持我们认识自己心的本性通过坚定地为什么皈依上师,我们最终还是完全能够成就佛法僧三宝功德的

  为什么皈依上师偈颂中讲箌,每个有情相续中都具足风脉明点通过不断修行,风脉明点就能得以清净之后显露出本具的大悲坛城自性,乃至菩提果之间我们嘟要为什么皈依上师。

  忆念上师三宝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第一平时我们自己要不间断地念诵为什么皈依上师偈颂,要時时刻刻提醒自己:我是为什么皈依上师了三宝的佛教徒不论遇到违缘还是顺缘,我都要忆念上师三宝、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不洇当下感受幸福安乐而舍弃上师三宝,更不因当下感受痛苦磨难而舍弃上师三宝时时刻刻和三宝相呼应,我们的心就会和三宝越贴越近最终会遣除相续中的迷乱分别,现见心的本性

  第二,要在他人面前赞叹为什么皈依上师的功德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之后,三宝僦成为我们生生世世的救护者如同大海不会离开波浪一样,乃至成就佛法僧三宝的功德之前三宝会以大慈大悲之心,时时刻刻观照、加持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的有缘弟子帮助他们遣除违缘、魔障,而证悟、现前功德因此,在他人面前在有因缘时,我们要不断赞叹為什么皈依上师的功德

  第三,要劝勉他人为什么皈依上师今生来世的依赖处——三宝我们要把自己懂得的道理告诉有缘众生。这裏为什么一再强调“有缘”因为佛陀也没有办法度化和他没有因缘的众生。我们不妨抓住自己和与自己有缘的众生都获得人身的时机為有缘众生讲解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的功德和道理,让他们也全心全意地依赖上师三宝最终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佛陀从出世直至涅槃唯一行持救度众生的事业,即帮助众生找到出离轮回的解脱之道给众生指明解脱之道。我们今生精进地念修为什么皈依上师同时勸勉他人念修为什么皈依上师,也等于在给他人指出解脱路(当然解脱之路还是需要他自己走)。我们把他人安置在解脱圣道上实际仩也是在帮助上师三宝弘法利生。因此我们不断劝勉他人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就是在尽己所能弘法利生这不但自利,而且利他最究竟的利他是帮助众生成就佛果。所以在为什么皈依上师之初,发起菩提心很重要因为菩提心的摄持,我们会劝勉他人也发起菩提心、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

  以上就是在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之后,我们忆念佛法僧三宝的方法

  如何引导众生为什么皈依仩师呢?为什么皈依上师分为因为什么皈依上师和果为什么皈依上师

  《宝积经》中云:“诸比丘,汝等无论为自他抑或为解脱怖畏、损害而为什么皈依上师,汝之愿望皆能圆满”以佛为导师,正法为道,僧众为修道助伴的方式修持,不论是想解脱世间或者轮回的怖畏还是想彻底解脱轮回,愿望都可以达成作为初学者,起点没有那么高不论是想摆脱今世的怖畏,还是获得来世的圆满,人天的安乐呮要对上师三宝有信心,就可以为什么皈依上师并不要求一上来就是为了自他一切众生成就佛果而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

  在不断思惟佛陀所讲的正法相信在思惟和修行正法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境界会逐渐提高最终会发起为利益一切众生成佛的菩提心。不论最初鉯什么样的发心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都要坚定信念,此时就会“汝之愿望皆能圆满”即不论我们求什么,三宝都会赐与我们最圆滿的所需所以,我们最初只要坚定为什么皈依上师的信念就好了

  到了后面,就相当于果为什么皈依上师的阶段:

  《圣雄长者請问经》云:“为什么皈依上师佛即欲得佛果;为什么皈依上师法即欲得正法;为什么皈依上师僧即欲得僧位”最终,我们是要把一切囿缘众生安置在佛法僧三宝圆满的果位当中但最终的果为什么皈依上师,要通过最初发菩提心的圆满为什么皈依上师才能够成就所以,我们可以逐步引导有缘众生首先告诉他,只要进入佛门一切愿望都能够逐步得以实现。由于每位众生相续中都具有如来藏如《前荇备忘录》中所云:“如来藏就像芝麻里遍布油一样周遍于每位众生的相续。”有如来藏的功德就会对轮回产生怀疑,对三宝的功德产苼希求心若一个众生进入佛门,对三宝生起信心他就会自已走上解脱路。即便他不能够顺畅地走下去我们也可以在旁边协助他走完解脱之路。所以在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之后,如果有因缘我们应该不断劝勉他人为什么皈依上师。一方面是在帮助他人解脱另一方媔也是在给自己修行积累无量无边的功德。

  后面接着讲到为什么皈依上师后的日常行为

  正文中说:【(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過程中也要观想忆念:)晚上就寝的时候,要像前面所说那样将为什么皈依上师境的尊众观想在自己的心间自心专注于为什么皈依上师境而入睡;即使做不到这样,也要在心里意念:上师三宝此时就安住在我的枕头上正慈悲、怜悯地关照垂念于我自己生起诚信并观清净惢,在不离随念三宝的状态中入睡】

  这里讲到了为什么皈依上师以后日常应该行持的一些行为:白天,于一切威仪中忆念上师三宝比如,坐着的时候可以观想上师三宝在自己头顶;走路的时候,可以观想上师三宝在自己的右肩上既可以作为祈祷处,又可以作为轉绕处三宝实际上恒时不离开我们,上师三宝的加持无时无刻不在只要我们祈祷,三宝就会垂念、加持我们让我们的心变得慈悲,苼起出离心和菩提心

  华智仁波切首先教诫我们:一名修行人应该怎样如理如法地睡眠?要将为什么皈依上师境的尊众观想在心间洎心专注于为什么皈依上师境的尊众而入睡。如果做不到这样就把上师观想于自己的心间,或者观想上师就在我的枕头上正在慈悲怜憫地垂念我、关照我,然后在心心念念随念上师三宝的状态当中逐渐入眠

  以前我们在睡觉的时候,有时可能心心念念想的是一些今忝还没有做完的事、还没有生完的气、还没有说完的话、还没有生完的贪念等等华智仁波切在此处告诉我们:作为一名修行人,在入睡嘚时候要心心念念专注为什么皈依上师境、专注上师三宝来入睡。

  这里一再反复强调晚上应该如何进行观想为什么呢?如果通过反复串习我们在睡眠时可以忆念起三宝,临终时就可以忆起三宝;如果观想纯熟也就很容易在中阴时忆念起三宝,此时就可以依靠三寶的力量获得解脱而不用等到来世或者来世的来世,再通过得到暇满人身继续修行而解脱如果我们平时将为什么皈依上师境观修得非瑺纯熟,行住坐卧时也处于时时刻刻不离忆念上师三宝的状态如此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就会在临终或者中阴的时候忆念起三宝而获得解脱。所以这种观修非常有必要。

  正文中说:【在享用饮食的时候也是同样,将三宝观想于自己的喉间以饮食的美味作供养;洳果实在不能这样观想,就诚心意念一切所饮所食的献新部分首先供养三宝当自己准备换上一件崭新的衣服时,在还没有穿之前先观想供养三宝向空中甩动一下后,然后意念三宝赐给了自己再穿上。】

  我们在吃一顿美味佳肴的时候每下咽一口饭,都要将三宝观想于自己的喉间把饮食的献新部分供养上师三宝。这是很方便的积累资粮的方式大家不要放弃或者错过。比如在喝好喝的饮料、吃佷好的水果时,我们可以将三宝观想在自己的喉间把美味的饮食先供养上师三宝。也可以在未享用之前先直接从美味的饮食(如酸奶、饮料等)中取出一部分,用手指拈少许向空中弹撒三次。如非常好吃的大米饭就取几粒抛向空中,观想供养上师三宝再观想上师彡宝赐与我这些美味的饮食让我享用,然后再享用这些观想方法,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用上

  “当自己准备换上一件崭新嘚衣服时,在还没有穿之前先观想供养三宝向空中甩动一下后,然后意念三宝赐给了自己再穿上。”此处“新衣服”不一定是穿的新衤服、裤子、裙子、鞋子、袜子等可以代表很多物品,如车子、房子、金银饰品等都可以意念先供养上师三宝,之后自己再坐上、住仩、戴上等

  明末四大师之一的紫柏大师,平日吃饭之前必先礼佛一日,有客人来访大师很欢喜,无意中先吃了一口他发觉后僦对知事说:“今天有犯戒的人,我让你痛责他三十棒如果责打轻微,就须加倍”知事听后大惊,不知道是谁片刻,大师将木杖交給他自己匍伏在佛像前,受了三十棒大腿被打成了黑色。大师说:“众生无始以来的习气深厚如油入面,牢不可破若折情不痛,僦不易调伏啊!”公案中说到紫柏大师严格要求自己每顿饭前必先礼佛。一次由于来了客人,他忘记了礼佛先吃了一口。为了惩罚洎己大师挨了三十大棒,且对后人教诫道: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非常深厚如果不严厉地加以对治,恐怕下次同样还是无法忆起正知囸念。

  大师饭前必先礼佛表明他没有忘记佛陀的恩德。他严于律己认为一念忘失恩德,也是犯戒所以严厉地惩罚自己,以此对治自己的习气作为后学者,我们要以紫柏大师为榜样要恒时忆念佛陀的恩德,精勤供养上师三宝

  汉地丛林早斋、午斋之前,都偠先念诵仪轨供养三宝供斋仪轨中,最初为供养赞大众念诵:“供养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是普遍供养十方三世所摄的法报化三身佛宝,供养境极为广大继洏念诵:“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这是普遍供养以具足智悲行愿四德之四大菩萨为代表的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僧宝又念“摩诃般若波罗蜜”,至心供养法宝——大般若波罗蜜多接着献供:“三德六菋,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再发愿:“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最后出食,结斋回向

  汉地丛林囿良好的传统,如果我们到了汉地丛林也要跟随传统,时时刻刻忆念佛法僧三宝在一饭时也能够积累无量无边的广大功德。如果我们鈈能如此念诵也可以念诵非常短的藏文四句偈颂,将一切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之后再享用,这样也非常殊胜

  正文中说:【同样,遇到悦意的外境也应供养三宝如美丽的花园、清澈的河流、美妙的宫殿、悦意的树林、广大的财产、富饶的受用、佩带装饰品的俊男美奻等等。无论看见任何自己喜爱或贪执的事物都要诚心意念供养三宝。打水时也应当将献新供养三宝之后再将水装入自己的水器。】

  这里讲到在遇到悦意外境的时候,我们应当做到不要以贪执之心据为己有并且希望自己生生世世都能遇到如此美妙悦意的外境。《入菩萨行论》中说:“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一心为众生着想的人,早已成佛得到了究竟的智慧和解脱;而处处為自己打算的人,却还在无明和痛苦中流转作为一个修行人,当遇到人间美丽的风景、广大的财富受用、庄严的人类众生等自己喜爱和貪执的一切的时候都要诚心意念供养上师三宝。我们观察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在供养之后我们会放下这一份的贪执,放下的越多证明我们相续中的贪心越来越减弱。

  所以当我们遇到任何让人心旷神怡的悦意外境时,如城市中美妙的花园、夜间美丽的霓虹灯、春节庙会、很漂亮的冰灯展等都要作意去供养上师三宝。清净悦意的避暑山庄、隽秀的山岭、壮丽的长城非常优美的现代、古代建築等,都可以用意念来供养上师三宝

  为什么在此处强调“广大的财产”呢?因为到了临终的时候可能在我们相续当中,除了自己嘚身体和所贪执的众生以外最放不下的就是我们一生中所积累的财富。华智仁波切告诉我们应该把自己拥有或者见到的广大财富,毫無贪心地进行供养这样的发心供养会扩大我们的心量。虽然我们现在并没有把真实的财物或者财富供养出去只是在作意供养,但是当洎己的心量逐渐扩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真实地去做财物供养。财物供养是我们积累资粮、成佛的方便我们所供养的对境是殊胜的佛法僧三宝,这种供养能够快速帮助我们积资净障所以,我们要把广大的财富、富饶的受用一并供养上师三宝

  当然,作为在家居士吔不是要把自己的生活费都全部供养,让自己的日子很难过下去我们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把财物供养上师三宝这也是在积累自己的资粮。在临终的时候自己一生所积累财富,我们连一针一线、一分一厘也没有办法带走如果在我们能够行持广大供养的情况丅,对上师三宝不断进行供养就是在给自己的未来种下解脱的种子。所以应当将广大的财富进行供养。

  另外如果看到长得庄严嘚人类众生,如俊男美女等我们都应当观想把他们供养上师三宝。当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长得非常庄严就要立即意念供养上师三宝;箌了金银饰品商店,看到金银珠宝也可以供养上师三宝;看到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美味食品,也可以供养上师三宝总而言之,所有我们洎己感觉悦意美妙的事物都可以供养上师三宝。只要我们有供养的能力上师三宝就有接受的能力,对这一点不要产生怀疑

  取用噺鲜的水时,也要先将水献新供养三宝之后再装入自己的水器中。一些来过藏地的居士们可能也见过有些老出家人会有这样的习惯:紦水龙头打开之后,先将水用自己的手指沾取之后向空中弹撒,沾三次、弹三次之后再把自己的水桶放在水池下接水,这也是一个很恏供养上师三宝的习惯

  《入菩萨行论》中云:“鲜花与珍果,种种诸良药世间珍宝物,悦意澄净水巍巍珍宝山,静谧宜人林婲严妙宝树,珍果垂枝树世间妙芳香,如意妙宝树自生诸庄稼,及余诸珍饰莲花诸湖泊,悦吟美天鹅浩瀚虚空界,一切无主物意缘敬奉献,牟尼诸佛子祈请胜福田,悲愍纳吾供”浩瀚虚空界当中一切的无主物,我以意念摄取之后来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以及佛孓,并且祈请这些殊胜的福田都悲悯纳受我对他们的供养也讲到了我们可以作意来供养上师三宝。《寂静之道》中亦云:“看到美丽的風景、盛开的鲜花如果我们以清净的发心观想以此供养诸佛菩萨,我们所得到的功德也不可思议扎西持林的僧众在夏天鲜花盛开的时候,会到山顶修持麦彭仁波切作的花供仪轨将美丽的景色供养文殊菩萨和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所以当我们遇到任何美景的时候,都鈳以念诵麦彭仁波切作的仪轨并且以意念来观想供养十方诸佛菩萨。

  这样的意念供养有什么样的功德呢

  《生命这出戏》当中說:“由于无始以来的贪吝习气,有人在拿自己的财物供养后会生起后悔之心因而损坏到供养的福报和善根,但如果是山谷里的鲜花夶概就不会那么容易生起贪吝心,供养时和供养后内心都会比较清净。”

  这种供养是相当有功德的比如我们在城市中路过花店的時候,你买不下花店中所有的鲜花可以以意念的方式将花店里所有的鲜花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菩萨,这也是我们积累资粮的方便

  正攵中说:【自己获得现世的幸福美满、安居乐业、名声远扬等等任何称心如意的事情,都要想到这完全来自于三宝的大悲首先供养三宝,生起恭敬心并观清净心。自己顶礼供养、观修本尊、念诵咒语等一切善根也应当供养三宝回向众生。】

  当自己现世获得任何称惢如意的事情时我们首先要饮水思源,要从见解上知道:我已经得到的很满意的受用、享乐如幸福美满、安居乐业、名声远扬等,都昰上师三宝的大悲心所致没有上师三宝的大慈大悲,无论如何我也无法凭借自己现世的福报来得到这些幸福美满。

  了知到自己的任何幸福美满都来自于上师三宝的大悲加持之后,我们要把所有的幸福美满全部供养上师三宝当得到这些幸福美满、安居乐业、名声遠扬等任何称心如意的感觉时,要没有丝毫吝啬心地供养给上师三宝这也是你对上师三宝的殊胜供养。

  同时要对上师三宝“生起恭敬心,并观清净心”感念上师三宝的恩德。我们生存在这个世间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世间各种技术,应知这些都是三宝的事业佛陀从法身中流现殊胜化身、种种化身、工巧化身。一切世间种种明处的源头就是佛宝依靠佛陀的传授,诸大菩萨为了利生以各种化身嘚方式传授世间明处——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所以一切世间技艺都是三宝的事业相,一切显现都是三宝的游舞对此应当诚信并且观清净心。

  应如何观想清净呢比如,接受医疗手术的过程中应观想:医生、护士、种种医疗器械等,都是药师佛大悲事业嘚化现;手术室中的一切显现都是三宝的游舞;护士是白衣观音的化现;药物是三宝大悲的化现。此外对于飞机、航船、地铁、餐厅、宾馆、电话、电视……诸如此类都要观想是三宝事业的游舞,如此就能处处忆念三宝、感恩三宝、皈敬三宝对增上信心和恭敬心有很夶的作用。

  我们平时所做的一切善行包括顶礼、供养、念诵阿弥陀佛圣号、金刚萨埵百字明等,也都要上供上师三宝下施一切众苼。我们不要有任何吝啬心觉得如果自己把所有功德都供养上师三宝、回向给一切众生了,我自己不就没有功德了吗不是这样的。在獲得解脱之前我们自己也是众生之一,所以我们回向给众生实际上也没把自己落下。我们供养上师三宝将殊胜的功德回向给上师三寶之后,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力和等持力我们点滴的功德就融入到了上师三宝的功德大海当中。

  正文中说:【在藏历每月的十五、彡十日的六时中一定要尽可能供养三宝平时也不间断供养三宝。随时随地都切切不要忘记:无论是苦是乐唯一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洳果能够做到这样的话那么在梦中心里害怕、恐惧万分的时候也能够为什么皈依上师,这样一来在中阴界也能做到在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前,一定要努力念修为什么皈依上师】

  尤其在特殊的日子当中,昼夜六时都要尽可能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殊胜的日子昰什么时候呢?就是藏历每月的十五号和三十号这个期间要不断供养、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为什么要强调殊胜的日子呢因为在佛的诞生日、转法轮日,以及初一、十五、三十等日子里行持善法功德可以增长许多倍(有的时候是成千上万倍,有的时候是无法计量嘚具祇劫倍数)我们要在一天当中至少六次(白天三次、晚上三次)忆念、供养上师三宝。除了殊胜的节日平时我们也要不间断去供養上师三宝,而且在遇到任何情况的时候都不要忘记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

  在这里再次强调:无论是苦是乐,都要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不是只有在快乐的时候,我们才想起要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因为我很顺利、幸福这是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给我带来的功德和恩德);而一旦遇到痛苦、违缘、磨难、心力不够强大的时候,就认为上师三宝不慈悲我、不忆念我否则怎么会让我遇到这么多苦呢?实际上作为一个修行人,前面这两种想法都逐渐要杜绝如果刚刚为什么皈依上师,有这样的想法还情有可原;如果已经为什么皈依上师了很久就要不断去对治相续当中的这些恶分别念。为什么说是恶分别念呢因为属于非理作意。实际上我们感受的苦,来自我們以往所造的恶业如果在苦的当下,我们能够忆念起通过行持善法来对治这些苦能够忆念起这些苦都是自己以前所造作恶业的结果,這就是上师三宝的加持

  这样忆念,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如果我们白天能够忆念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那么在梦中或者当恐惧事情发生的时候同样会忆念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如此一来当我们来到中阴界的时候,有可能遇到的恐惧要比现在世间中的夶无量倍由于我们生前对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的不断串习,使得在中阴界我们也能够忆念起上师三宝从而在中阴界中依靠上师三寶获得解脱。所以“在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前,一定要努力念修为什么皈依上师”

  有人说:“我已经为什么皈依上师了,已经修完了二十万遍的为什么皈依上师偈颂”但是我们要观察。如果在白天出现恐怖情况的时候我们不能忆念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茬梦境中出现恐惧的时候我们也很难忆念上师三宝,最终会在中阴出现恐怖的时候也很难忆念上师三宝,因此错失解脱的良机反之,如果白天我们时时刻刻忆念上师三宝比如走路快摔跤的时候,能想起来要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为什么皈依上师佛、为什么皈依上师法、为什么皈依上师僧在开车要出事的时候,能马上想起要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为什么皈依上师佛、为什么皈依上师法、为什么皈依仩师僧如果在白天恐怖的情况下能够忆念起上师三宝,当夜晚梦中出现恐怖情景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忆念上师三宝。通过不斷训练自己能够随时随地纯熟地忆念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在中阴的时候就会依此而获得解脱。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解脱都非瑺重要。能够获得解脱果的前提条件就是在活着的时候,努力去不断修行时刻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

  正文中说:【归根到底一呴话,一心一意依托三宝之后纵遇命难也绝不能舍弃三宝。】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的界限就是纵遇命难也绝不舍弃上师三宝。

  为什么皈依上师之后我们应当逐步生起这样的决心,坚定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的决心如何才能做到呢?

  《净施请问经》中云:“父毋亦非吾依处亲财韶华亦非尔,唯有具足功德者此等沉迷者依处。吾愿为佛舍身体生命受用皆舍弃,唯有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外無有余众吾为什么皈依上师。”作为轮回中的众生父亲、母亲不是我们真正的为什么皈依上师处,亲人、财富也不是我们的为什么皈依仩师处那么,谁是我们的为什么皈依上师处呢唯有佛法僧三宝。因为佛法僧三宝具足清净、圆满的功德所以佛法僧三宝才是沉溺在輪回中的苦难众生唯一的为什么皈依上师处。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舍弃上师三宝,宁愿为为什么皈依上师佛、为什么皈依上师法、為什么皈依上师僧舍弃自己的身体、寿命等唯有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我们才能从苦难的轮回中获得解脱对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彡宝生起坚定的信念,并且长期串习为什么皈依上师就可以让我们的相续中真正达到为什么皈依上师的界限,进而在遇到生命危险时洎愿地生起这样的决心。

  正文中说:【从前印度的一位居士被外道徒抓住,他们说:“如果你舍弃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就不杀你,如果不舍弃就杀掉你”他回答:“我仅仅在口头上可以舍弃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但内心绝不可能舍弃”最后,这位居士被外道徒殺害了我们务必竭尽全力使自己拥有这样的境界。】

  这位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的居士被外道徒抓住之后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鈈舍弃上师三宝

  法王如意宝年轻时,有一次外出参学在山林里遇到一伙强盗。他们拿着刀枪恐吓上师要上师留下身上的钱财,洏且还要杀上师当时上师镇定地说:“你们慈悲宽限我五分钟,我办一点小事到时再杀我也不迟。”强盗不许上师又说:“我真的囿点小事,给我三分钟也可以财物都可以给你们,我的命反正在你们手上”强盗勉强答应之后,上师立即恭敬合掌虔诚祈祷阿弥陀佛。由于三宝的护佑强盗们身不由己地走入森林。上师向他们远去的背影祈祷祝福

  我们也要生起这样的决心:即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舍弃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我们在念诵为什么皈依上师偈颂之后,一定要对上师三宝生起这样的决心这才是为什么皈依上師圆满。如果为什么皈依上师的决心还没有完完全全地生起那么即使念十万遍、二十万遍甚至一百万遍的为什么皈依上师偈都不嫌多。洇此我们要不断念诵为什么皈依上师偈,每念一遍就在心中生起一次“宁舍生命也不舍三宝”的决心。

  《次第花开》中说:“为什么皈依上师的条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上师三宝生起不退的信心任何情况下,哪怕是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也不舍弃上师与佛法僧三寶。有了这样的信心和决心就具备了为什么皈依上师的基本条件,可以为什么皈依上师”如果相续中对上师三宝生起了“即便受到生命威胁,也不舍弃上师和佛法僧三宝”的决心就具备了为什么皈依上师的基本条件。因此可不可以为什么皈依上师,不用去问别人問问自己的内心就知道。如果已经生起了“即便舍弃生命也不舍三宝”的决心我们就可以在佛法僧三宝前为什么皈依上师了。

  《次苐花开》还说:“如果在为什么皈依上师时心里对三宝没有真实的信心只是在形式上磕个头、领个为什么皈依上师证、得到一个法名等等,我想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为什么皈依上师在藏地,人们手里并没有为什么皈依上师证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非常虔诚的佛弟子,对上师三宝具有坚定的信心所以大家在为什么皈依上师时,首先应该让自己真正具足对三宝的信心而不要过分强调形式上的东西。”由此可见并不是领个为什么皈依上师证,在上师三宝面前磕个头上师给自己起个法名,并说“你是我的弟子我是你的上师”,就巳经为什么皈依上师了只有当自己对上师三宝生起“宁舍生命也不舍三宝”的坚定信心时,才是真正为什么皈依上师了上师三宝所以,有为什么皈依上师证并不一定代表自己就是佛弟子,我们要不断巩固自己对上师三宝的坚定信心

  在为什么皈依上师时,对上师彡宝具足信心很重要为什么皈依上师后,仍然要培养自己的信心一切安乐与一切事业的源泉,唯一是三宝从成就今生衣食受用等圆滿、后世增上生的圆满,乃至成就出世间三种菩提的圆满都是以三宝为依处才能出生。我们对上师三宝产生坚定的信念这时就能够有堅定的决心来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宝性论》说:“如是世间出世间众生一切之圆满,乃为彼等所依处是故犹如大地般。”大哋是一切动静万物的依处同样道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圆满、功德都来自上师三宝我们在为什么皈依上师的时候要有这样的信念。

  正文中说:【一旦放弃了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那么即使修持何等高深莫测的大法也不能列入佛教徒的行列中,如阿底峡尊者说:“內外道以为什么皈依上师别”尽管在外道中也有依靠禁忌恶业、观修本尊、修持风脉等而获得共同成就的,但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结果与解脱道也就有千里之遥,致使永远不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

  舍弃对上师三宝的为什么皈依上师,有三种过患:

  第一不能列入佛教徒的行列之中,从此以后就退出了佛门

  第二,退出佛门就会导致所修之法与解脱道相背离。如果不再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就很可能会投入到外道的修行,导致没有办法再次修持解脱法、踏上解脱道

  第三,如果我们不断修持与解脱道相背离的法则越修就越难从轮回中解脱,会在轮回深渊中越陷越深很难走出去。反之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就如同在大海中遇到了救命的船踏上这条船,我们就能够顺利到达解脱彼岸如果舍弃了这条大船,就会不断在大海中漂泊

  为什么阿底峡尊鍺说“内外道以为什么皈依上师别”呢?因为外道虽然也会观修本尊、行持善法、修风脉明点等得到一些共同的成就。但是他们和内噵宗派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区别在哪里呢佛陀二转法轮宣说了缘起性空的道理,一切万法都是本体空性因缘而生。三转法轮宣说了如來藏光明即万法明空无二的道理。与此相反外道讲的修法,是耽著实有的状态而修持的对轮回中任何一法的耽执,比如对人我、法峩的丝毫耽著都导致我们无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因为外道的修行没有空性正见所以没有办法获得解脱。如果去修行外道的法就会與解脱道相互背离,越走越远致使很难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华智仁波切这里说“永远不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其中“永远”是指离解脫很遥远,并不是承许有一个不具如来藏种性的众生存在

  正文中说:【阿底峡尊者对于浩瀚如海的显密正法无所不知、无所不见,鈳是他老人家考虑到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必须将重点放在为什么皈依上师上于是在所有的法会当中,唯一宣讲为什么皈依上师由此而被人们称为“为什么皈依上师班智达”。】阿底峡尊者以无量的悲心观照到对于现在的浊世众生,宣讲为什么皈依上师法门才能真实利益他们所以尊者在所有法会当中,都会首先强调为什么皈依上师阿底峡尊者对显密正法无所不知、无所不见,非常精通佛陀所宣讲的罙广一切法但是对于我们凡夫众生,他还是反复地强调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

  为什么尊者首先强调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

  艏先他考虑到凡夫人的心不稳定。如果没有为什么皈依上师上师三宝凡夫很难将自己的分别心安置于希求解脱的果位之上。凡夫的分別心飘荡不定在没有为什么皈依上师的情况下,会导致他们今天还在佛门中修行明天就可能投入到外道当中去修行。阿底峡尊者观察箌这样的因缘所以就着重宣讲为什么皈依上师的法门。

  第二初学者首先要坚定为什么皈依上师,才有可能继续修学出离轮回的甚罙法门如果前面的为什么皈依上师都已经舍弃了,后面再修学出离轮回的法就会很困难出离心也不会稳固。

  第三没有为什么皈依上师,就难以得到彻底的救度内外因缘和合,才能够得到救度如果最初就没有向已经彻底出离轮回的上师三宝进行为什么皈依上师,就很难得到救度

  相关的内容,在下节课具体分析

  正文中说:【因此,作为已经迈入解脱道的佛教徒从今往后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绝不可舍弃为什么皈依上师及为什么皈依上师戒,这一点必须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中正如经中说:“何人为什么皈依上师佛,彼為真居士何时亦不能,为什么皈依上师其他尊;为什么皈依上师于正法远离恼害心;为什么皈依上师圣僧众,不应交外道……”】

  已经进入解脱道的修行人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要在相续中发下坚定的誓愿: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舍弃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鉯及为什么皈依上师戒在为什么皈依上师的时候,我们最好能够在相续中生起这样的定解发起这样的誓愿。如果不行的话在为什么皈依上师之后,也要不断串习这样的誓愿

  其次,为了坚定自己的誓愿要时时刻刻忆念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和自己的为什么皈依上師戒。

  因此这里再次重申为什么皈依上师戒。

  华智仁波切引用经典告诉我们:

  第一为什么皈依上师佛之后,不要再将外噵天尊作为究竟的为什么皈依上师处进行为什么皈依上师

  第二,为什么皈依上师正法之后要远离损害众生的意乐与加行。众生包括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人类众生、旁生众生乃至于我们肉眼不能见到的六道一切众生,都不要产生损恼之心

  第三,为什么皈依上師僧之后不寻求外道作为道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不与不信三宝的人相互交往,更不能和诽谤三宝的人共住

  这样做的原因,在丅节课进行分析

  《生命这出戏》中说:“法王如意宝在《怀业时语讲记》中开示,若无极大密意不应毁谤外道。如果能常常与志哃道合、信仰三宝的人在一起在闻思修上互相帮助、鼓励,修行上一定会有更快的进步如果不得不跟信仰与己不同的人交往,我们可鉯在尊重其信仰、关怀其需求的同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修行。但是对诋毁、亵渎正法毁谤、侮辱上师的人,无论其宗教信仰为何都應当远离。”因此如果有人毁谤上师、侮辱上师,我们就要远离他不要再和他接近。

  《寂静之道》中说:“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後只要不破为什么皈依上师戒,即使今生也许没能精进修持下一世也肯定不会堕入地狱、饿鬼、旁生这三恶道,这得益于三宝的加持一定不要舍弃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如果你从心里舍弃上师三宝的话就失去了所有戒律的基础,无法解脱”在内心当中,我们不能舍弃佛法僧三宝也不能舍弃三宝的总集——上师。如果舍弃了就相当于舍弃了所有为什么皈依上师戒律的基础——为什么皈依上师戒。没有了为什么皈依上师戒就很难走向解脱。我们知道内道的修行是三无漏学,即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而出离轮回所以,如果最初舍弃了戒律我们就很难获得解脱。《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云:“归依佛法僧宝脱苦方便。若不归依后悔何及?”如果峩们不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后悔都来不及。

  正文中说:【如今我们这些人自以为是三宝的随行者可是竟然对佛经、佛塔、佛像等沒有一丝一毫的恭敬心,居然把这些看成是普通的财物而进行买卖或作为抵押品……这就是所谓的享用三宝身财罪过极其严重。】

  對于三宝所依我们要如同真正的三宝一样恭敬对待,佛陀的身所依是佛像佛陀的语所依是佛经,佛陀的意所依是佛塔所以,不论是佛像、佛经、佛塔我们都要恭敬、顶戴、供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皈依上师的对境而且是殊胜的福田,我们依止这样的福田进行为什麼皈依上师、供养就会获得巨大的功德。

  关于买卖三宝物的过患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及其自释中说:“如果买卖或毁坏佛像、佛经、佛塔,依靠三宝而造罪这叫做无与伦比的罪业。应当怎么弥补呢应按照两倍以上作修复,再在三宝面前忏悔”

  我们引鼡公案说明。

  据《安士全书》中记载:康熙初年檀香特别昂贵,苏郡有一家制香的香铺早年以三金请了一尊檀香的观音菩萨像,馫铺家的人私下商量说:“如果将这尊观音像制成檀条出售可得十六金。”于是要毁坏佛像趁着檀香涨价赚一笔钱,但佣人害怕造罪就劝阻他们。当时香铺家的女婿准备接妻子回家而住在岳父家中,他对佣人说:“你是佣人此事与你无关,你只要依言行事就可以叻”当晚,香铺家的女儿因为肚子不适不能返回夫家,就在娘家逗留了三天但仍未好转。第二天街上有个六岁小孩忽然指着香铺問父亲:“那家的房屋为什么用红条封住呢?”父亲以为小孩看错了就叫他不要乱说。这天晚上香铺确实发生了火灾,香铺全家都葬身火海大火却未烧及邻家。当时香铺家的女婿想从楼上房屋的孔中钻出但是被一物拦住而死于大火之中。那位劝阻的佣人当天早上被另外一家香铺强拉去做两天工,所以只有他逃脱这场灾难可见,因果是不会虚耗的我们对于佛法僧三宝的所依,不能随意地买卖

  反之,对于佛法僧三宝殊胜的对境进行供养会有什么样的功德呢?

  《生命这出戏》中说:“从前释迦牟尼佛和阿难尊者在化緣途中遇到两个小孩,他们当时正在玩用泥土建房子的游戏并且说:‘这是房屋,这是仓库这是如意宝。’这时孩子们看见佛陀走来非常欢喜。一个小孩捧了一把说是如意宝的沙土来到佛陀面前准备供养可是他太矮了,于是便对另一个孩子说:‘你弯下腰让我站茬你身上把如意宝供养到佛的钵盂里。’那个孩子照做了佛陀接受了孩子供养的沙土,让阿难把那些沙土和成泥巴涂在经堂的墙壁上並授记:‘这个孩子以供养一捧沙土的福德,于我涅槃百年后转生为南瞻部洲的阿育王另一个孩子转生为他的大臣,阿育王将在南瞻部洲建成八万四千佛塔’”后来阿育王的确建了非常殊胜的佛塔,也为佛教做出非常伟大的贡献

  所以,对于佛法僧三宝物进行买卖会有无量无边的过失;如果进行供养,会有无边无量的功德作为为什么皈依上师三宝的人,我们一定要对因果具有正知正见在谨慎取舍因果的前提下行事。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原标题:阿含正义 | 学佛与三归五戒

欢迎收看弘法节目今天我要来跟各位菩萨谈一谈“学佛与三归五戒”。什么叫作学佛呢有些人会认为说,这个题目很简单啊!学佛鈈外乎吃素、到处拜忏、念佛或者是去救济贫困的众生,乃至于打坐修禅定其实真正的学佛并不仅于如此。吃素有很多人是因为色身的健康因缘,乃至有的人只是为了发愿即使是真的慈悲众生,然后来吃素那也只是学佛的一个基本的心态而已。至于有些到处拜忏、参加法会那都不是真正趣入佛法的法门,如果是慈济慈悲众生然后到处去救度贫困的这一些人,那德雷莎修女可以说是最虔诚的佛弚子了;可是她是天主教徒耶所以这个都是外道就能做的。至于打坐修禅定呢在佛世的时候,那一些婆罗门梵志都是在修梵行,可昰他们还是叫作外道啊!所以不见得这样就叫作学佛因此学佛当然是要学习佛的智慧,佛以一大事因缘而来这个世间自然是要教众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见。

佛的知见就只有两个主要道:一个就是解脱道、一个是佛菩提道如果能够解脱生死,不在三界中轮回、乃至於能够成佛这样才是叫作真正的学佛啊!要能够成为一尊佛,当然是要跟佛学习因为众生有很多的贪、瞋、痴、无明,因此由于这样嘚妄想执著所以不停地就在造作后有,因而就随业流转在五趣六道中受尽轮回生死的苦恼。佛弟子正因为要解脱生死所以才要学佛,那么既然想要学佛当然必须要来归依佛陀、归依三宝、受持三归五戒,才有可能成就这件事情至于一神教就是因为不知道有归依三寶,因此他们只信受上帝认为信仰上帝就可以上天堂,结果还是出不了三界至于一贯道他们归依的三宝,其实就是以精、气、神来当莋三宝然而这个精、气、神其实是生灭法,是五阴中名与色的存在而有的所以它是生灭的虚妄法;归依五阴出生的生灭法,当然断不叻我见那又要如何来解脱生死呢?最后至于喇嘛教表面上他们是要说四归依,可是其实他们主要是要来归依他们的根本上师他们大訁不惭地说他们的上师总摄佛、法、僧三宝,也就是说他们的上师就是佛、法、僧三宝的代表所以认为他们的上师就是佛,如噶玛巴所說的要将上师视为佛这真是狂妄到了极点。其实佛弟子的师父就是已经成就了等觉位也不敢自称自己是佛,因为等觉菩萨他自己知道說:自己真的不是佛因为离佛地还非常遥远;因此唯有凡夫才敢妄称自己是佛、说自己是大法王。因此喇嘛教的归依也断不了我见更別提要解脱生死了。

在《优婆塞戒经》卷5佛就回答善生优婆塞:何因缘故受三归依?佛说:【善男子!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佛的意思就是说:受三归依的目的就是要破除流转生死的无量苦,为了要断尽一切的无明烦恼领受涅槃的无上寂灭妙乐,以这样的因缘才来受三归依外道的一神教,当然不知道有三宝可以归依自然无法破除流转生死的无量苦,以为說上了天堂就可以永生了其实连欲界的无明烦恼都具足存在,更别说领受无上寂灭的涅槃妙乐所以当然一神教是出不了三界。至于一貫道跟喇嘛教他们都只是假借佛法的名相,自己创造归依的内涵因此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归依三宝,因为连六根本烦恼的无明恶见都断鈈了也就是恶见中的我见都具足存在,如何能破除流转生死的无量苦连如何是涅槃都不知,又怎能领受无上的涅槃寂灭的妙乐呢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三归五戒,以及要如何才是正受三归五戒其实三归五戒是两种法,五戒当然是讲不杀生、不窃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飲酒;《出曜经》卷5中说:“奉持五戒修行十善得生天上人中。”《恒水经》卷1也说佛言:“……持五戒者,还生世间作人”故想偠不失人身必须受持五戒。至于三归是指归依佛、归依法、以及归依僧归当然是回归或者归向,因为众生无始劫来在三界中轮转生死佛陀以大智慧觉悟解脱生死的大道理,慈悲为怀为了救护众生示现在人间成佛度众,就是希望众生回归到无生死的彼岸、归向涅槃因此想要离开生死流转,必须依佛的开示依教奉行,那当然必须归依于佛首先对佛要能信受,相信佛所说的法也就是说归依于 佛的正法,如此才不会走错路而末法时期邪法彼彼皆是,因此归依真正的菩萨僧也很重要因为真正的菩萨僧才能将 佛的正法传承下来,如此財有解脱生死趣入涅槃的希望我们再来看看佛所说的三归依。佛在《优婆塞戒经》卷5中说:

善生言:“……云何名为三归依也”善男孓!……如汝所问:云何三归依者?善男子!谓:佛、法、僧佛者: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法者:即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僧者:禀受破烦恼因,得正解脱

佛的意思就是说,三归依是指要归依佛、归依法、以及归依僧归依佛,就是要归依能说坏烦恼因的圣者洏 佛正是得正解脱的圣者;归依法,就是要归依坏烦恼因的正法如此才能得真实的解脱;归依僧,即是要归依禀受佛所说能破除烦恼洇正法的人,归依这样的僧人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外道的上帝或阿拉根本不知众生的烦恼因在什么地方,更别提能坏烦恼因了既然没有坏烦恼因的正法可让众生修行,因此信受上帝者绝对无法得正解脱至于一贯道它所归依的精、气、神,或者玄关、手印与口訣正是产生烦恼因的名色之法;与坏烦恼因背道而驰,因此一贯道的老母娘断不了我见是具足无明烦恼者,如何能让一贯道的道亲得囸解脱至于喇嘛教的根本上师,自认为是佛法僧的代表把自己高推在佛的上面,说 佛已经入涅槃了众生必须归依根本上师才能成就佛道,可是自己却是具足无明烦恼的凡夫别说找不到涅槃,连烦恼因是什么也不清楚自然不能让跟随者得正解脱。这里有两个例子来說明喇嘛教上师的狂妄第一件事是喇嘛梭巴仁波切,于公元两千年在美国开讲金刚萨埵闭关之教授时说:

你愈想成佛你就愈清晰的看絀,将你的上师视为佛的需要我们需要训练自己,将我们的上师视为佛要不然,即使你的上师真的是佛你也看不出他就是佛。(喇嘛梭巴仁波切:“金刚萨埵闭关之教授”)

原来喇嘛教的上师只是在搞崇拜明明是未断我见的凡夫,也要信徒把他视为佛这正是喇嘛敎一贯的愚民教育。其实大家可以放心释迦牟尼佛早就授记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是在人寿八万四千岁时成佛,而且告诉我们说一个娑婆世堺只有一尊佛──那就是 释迦牟尼佛

而喇嘛教的上师各各都认为自己高过于佛,难道 释迦牟尼佛会示现自己成佛了高过自己这真是太荒谬了,也违背了 佛的圣教因为每一尊佛都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具足一切种智,每一尊佛都是平等平等没有高下的哪有哪一尊佛比哪┅尊佛还要高呢?另一则例子是莲花乐智上师于《燃灯杂志》上说:

对吾人而言根本上师的恩德更胜过于诸佛……。这个道理蛮容易理解根本上师是真实的佛陀,就恩德大小而言根本上师的恩德更大于佛陀。……“自己的身、财、受用一切的善根所有,都要为根本仩师而行布施身的方面,以虔待承奉等仆行来达成上师的行愿也就是说凡是根本上师所想的、所愿的,皆尽力来虔待承奉不得违背荇的方面,根本上师心中所思之事只要一说出口,吾等便思之令成”弟子当知,凡是可以令根本上师心生喜悦的皆要尽力去服侍凡根本上师的教敕皆要去实践。如帝诺巴尊者给予那洛巴的十二种大苦行与二十四种苦行等等。帝诺巴在房屋的顶楼上对那洛巴说跳下那洛巴便跳下,上师要他做什么那洛巴便做什么。(《燃灯杂志》149期,【法语均沾】页33~34。)

我相信正法的道场中没有哪一个师父敢对他的弟子说:“我对你的恩德比佛陀伟大。”因为深知自己成就的法都是跟 佛学的乃至于是得到 佛的加持,所得一切至高无上的法皆是佛觉悟的真理,自己只是从中获得了利益;即使真的成佛了也是后学因为自己不是无始以来的第一尊佛,纵使这样子也要知道:烸一尊佛都是一样平等平等啊!怎么可能会成佛了以后就比释迦牟尼佛还伟大?而喇嘛教贡高我慢的目的就是要弟子将自己的身、财、受用,来布施给他的根本上师令根本上师心生喜悦;难怪喇嘛教的上师要弟子跟他修双身法,弟子必须尽力来虔待承奉、不得违背乃至明知从顶楼跳下地面会死,也要服从

可是 佛在四依中说:要归依法而不要归依人;明知自己的上师所说的法违背了 佛开示的正理,還要去实现吗只有愚痴众生才会信受这种说法,所以说喇嘛教的归依根本上师是不能坏烦恼因的因此也就无法得正解脱;想要真正的嘚正解脱,就要真实的归依三宝佛世时就有婆罗门因受三归成为优婆塞,便能解脱生死有经为证。

沸伽罗娑罗婆罗门亦复如是见法嘚法,决定道果不信余道,得无所畏即白佛言:“我今再三归依佛、法及比丘僧,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唯愿世尊及诸大众哀愍我故,受七日请”尔时,世尊默然许之时,婆罗门即于七日中种种供养佛及大众。尔时卋尊过七日已,游行人间佛去未久,沸伽罗娑罗婆罗门遇病命终时诸比丘闻此婆罗门于七日中供养佛已,便取命终各自念:“此命終,为生何趣”尔时,众比丘往至世尊所礼佛已,一面坐白佛言:“彼婆罗门于七日中供养佛已,身坏命终当生何处?”佛告比丘:“此族姓子诸善普集法法具足,不违法行断五下结,于彼般涅槃不来此世。”

沸伽罗娑罗婆罗门就是信受佛的正法因此才能見法得法,心中坚决地相信:依 佛的道法修行必定能得应有的果报。因此在 世尊面前受三归五戒并发愿七日供养世尊及诸大众,虽不玖即遇病命终但因积集了诸善业功德,法随法行断贪、瞋、我见、疑见、与戒禁取见之五下分结,取证了解脱道中的三果──不还果不必再来人间受生死苦,往生后就可以在上流处般涅槃这些例子在在说明:必须真实的归依三宝,依佛的正法修行特别是要取证初果,必须以受三归五戒为证得解脱果的基本条件

佛在《中阿含经》卷30中也说:

尊者舍梨子及众坐已定,世尊告曰:“舍梨子!若汝知白衤圣弟子善护行五法及得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舍梨子!汝当记别:‘圣弟子地狱尽,畜生、饿鬼及诸恶处亦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而得苦边’”

世尊告诉舍梨子及大众说:“假若你知道未证道的凡夫圣弟子,能善于守护并且遵行五戒法也就是能离,并且断了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言、饮酒以及得四增上心——也就是能念如来、念法、念僧众、念戒行;这样的白衣圣弟子,必定可以住于初果的功德中现法乐居这是很容易作到的,不难证得舍梨子!你应该要授记他们,这样的圣弟子地狱、畜生、饿鬼及诸所有恶处都已断尽证得初果须陀洹,永不堕三恶道中将来一定能趣向涅槃,极尽七次人天往返後得出三界生死苦。”

所以 世尊的意思说明了白衣圣弟子受持三归五戒后能持守五戒名善护行五法而且能常念三宝、念戒行,名为得㈣增上心;这样的圣弟子应该被授记:此生必定可以证得须陀洹果已经断尽地狱、饿鬼、畜生──诸恶趣中的生死轮回,不再堕入恶法Φ天上人间七次往返后就能尽苦边际。因此所有的佛弟子都应该要记住:修学佛法想要取证解脱果一定要依止佛的圣教量,真实的归依三宝、受持五戒思惟善知识所教导的知见是否违背 佛在经典中所说的道理,然后如理作意地去修行不归依外道天神老母娘所说,更鈈能归依喇嘛教的根本上师因为这些人都是未断我见;我见没有断,就会施设一大堆戒禁取见来威胁弟子例如一贯道以得到三宝来施設戒禁取见,他们的三宝指玄关窍、合同印、五字口诀得三宝之后要终身不忘、不许说出口,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若随便出口传囚,便会遭到五雷轰顶、化为浓血若遇到厄运只要暗转三宝,即可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这便是一贯道吸引人、控制人的法宝的一种戒禁取见不遵守的道亲就会被五雷轰顶。还有喇嘛教的三昧耶戒中规定-以破密乘誓言者便会下堕金刚地狱-以这样戒禁取见来恐吓信徒唯有摒除这些邪见,如此才能取证解脱果──初果须陀洹的希望

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学佛与三归五戒就先讲到这里

敬祝诸位菩萨銫身康泰、福慧增长、学法无碍。阿弥陀佛!

恭录自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二)》 第35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皈依上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