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有气场的办公室 冬吴相对论装修结束后,如何靠植物提升有气场的办公室 冬吴相对论气场?

细品国学 /xipinguoxue “机缘”与“普通话” ——《冬吴相对论》出版序 7 《冬吴相对论》—01.iPhone与中国制造(上) 9 《冬吴相对论》—02.iPhone与中国制造(下) 16 《冬吴相对论》—03.专注的幸福(上) 21 《冬吴相对论》—04.专注的幸福(下) 28 《冬吴相对论》—05.博珈梵歌与印度式管理 32 《冬吴相对论》—06.2008中国商业趋势之M型消费结构 40 《冬吴相对论》—07.“轻”公司与“重”公司 48 《冬吴相对论》—08.企业透明时代 56 《冬吴相对论》—09.贪嗔痴慢疑 63 《冬吴相对论》—10.社区化的价值 71 冬吴相对论第 011讲 奥巴马经济大猜想 77 冬吴相对论第 012讲 奥巴马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84 冬吴相对论第 013讲 再造三星奇迹 90 冬吴相对论第 014讲 夹缝中的联想 96 冬吴相对论第 015讲 四万亿内需逻辑 101 冬吳相对论第 016讲 商业思想沙龙之“轻”公司与“重”公司 107 冬吴相对论第 017讲 透明化时代的公司行为-上 112 冬吴相对论第 018讲 透明化时代的公司行为-下 117 冬吴相对论第 019讲 “快”公司与“慢”公司 123 冬吴相对论第 020讲 三十年奇迹背后的故事 128 冬吴相对论第 021讲 中国汽车业海外并购的机遇与挑战 134 冬吴相對论第 022讲 警惕信用卡危机 139 冬吴相对论第 023讲 男女董事会 144 冬吴相对论第 024讲 富豪作家的商业启示 149 冬吴相对论第 025讲 3G时代谁主沉浮(上) 155 冬吴相对论第 026讲 3G時代谁主沉浮之下 162 冬吴相对论第 027讲 企业如何过冬 167 冬吴相对论第 028讲 求职与招聘的两难境地 174 冬吴相对论第029讲 互联网的社区化发展 179 冬吴相对论第 030講 企业管理的另类模式 185 冬吴相对论31.如果苹果没有了乔布斯 210 冬吴相对论--32.明星CEO的双刃剑 221 冬吴相对论第033讲——本期主题:柔道战略 231 冬吴相对论第034講——本期主题:打造低碳经济 239 冬吴相对论第035讲——本期主题:危机下的商机(上) 246 冬吴相对论第036讲——本期主题:危机下的商机 (下) 255 冬吴相对论—37.在冬天播种未来 262 冬吴相对论-38.巴菲特的启示 270 冬吴相对论—39.关键零售 280 冬吴相对论—40.好消息坏消息 288 《冬吴相对论》 第041讲本期主题:怪诞行为学 295 《冬吴相对论》 第042讲本期主题:可预见的非理性行为 308 《冬吴相对论》 第043讲本期主题:汽车旺销的背后 319 《冬吴相对论》 第044讲期主題:社区化汽车消费 331 《冬吴相对论》 第045讲本期主题:婚姻经济学 346 《冬吴相对论》 第046讲本期主题:并购与婚姻 359 《冬吴相对论》 第047讲本期主题:学会主动归零 372 《冬吴相对论》 第048讲本期主题:好运气坏运气 383 《冬吴相对论》 第049讲本期主题:奢侈品陷阱 395 《冬吴相对论》 第050讲本期主题:稻盛何夫的秘密 407 《冬吴相对论》 第051讲本期主题:帕金森法则 421 《冬吴相对论》 第052讲本期主题:成功的诅咒 432 《冬吴相对论》 第053讲本期主题:长尾理论 442 《冬吴相对论》 第054讲本期主题:长尾集合器 455 《冬吴相对论》 第055讲本期主题:创业的逻辑 467 《冬吴相对论》 第056讲本期主题:创业者和领導者 479 《冬吴相对论》 第057讲本期主题:奥巴哈的巴菲特 490 《冬吴相对论》 第058讲本期主题:巴菲特的智慧 501 《冬吴相对论》 第059讲本期主题:变味的煋巴克 514 《冬吴相对论》 第060讲-----本期主题:警惕第二次衰退 526 冬吴相对论第??061讲--本期主题:商人为什么需要哲学 536 《冬吴相对论》第62期----解套未知的洎己 543 《冬吴相对论》第63期-----快乐的日本制造(上) 551 《冬吴相对论》第64期----本期话题:快乐的日本制造(下)。 557 冬吴相对论 第65期-谁能驯服悍马 564 《冬吴楿对论》--66.失控的通用 573 冬吴相对论 第67期 3G的误区 585 冬吴相对论第068讲——本期主题:谦卦之“谦” 594 《冬吴相对论》--69.社会资本的价值 601 冬吴相对论 第70期 鈈抱怨的世界 611 冬吴相对论 第71期 消失的胶片 619 冬吴相对论 第72期 关爱创造价值 627 冬吴相对论 第73期 不丹式幸福 639 冬吴相对论 第74期 有道德的财富 64

细品国学/xipinguoxue “机缘”与“普通话”——《冬吴相对论》出版序 7 《冬吴相对论》—01.iPhone与中国制造(上) 9 《冬吴相对论》—02.iPhone与中国制造(下) 15 《冬吴相对论》—03.专注的幸福(上) 20 《冬吴相对论》—04.专注的幸福(下) 27 《冬吴相对论》—05.博珈梵歌与印度式管理 31 《冬吴相对论》—06.2008中国商业趋势之M型消费结构 39 《冬吴相对论》—07.“轻”公司与“重”公司 47 《冬吴相对论》—08.企业透明时代 55 《冬吴相对论》—09.贪嗔痴慢疑 62 《冬吴相对论》—10.社区化的价值 70 冬吴相对论第011讲奥巴马经济大猜想 76 冬吴相对论第012讲奥巴马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83 冬吴相对论第013讲再造三星奇迹 89 冬吴相对论第014讲夹缝中的联想 95 冬吴相对论第015讲四万亿内需逻辑 100 冬吳相对论第016讲商业思想沙龙之“轻”公司与“重”公司 106 冬吴相对论第017讲透明化时代的公司行为-上 111 冬吴相对论第018讲透明化时代的公司行为-下 116 冬吴相对论第019讲“快”公司与“慢”公司 121 冬吴相对论第020讲三十年奇迹背后的故事 127 冬吴相对论第021讲中国汽车业海外并购的机遇与挑战 133 冬吴相對论第022讲警惕信用卡危机 138 冬吴相对论第023讲男女董事会 143 冬吴相对论第024讲富豪作家的商业启示 148 冬吴相对论第025讲3G时代谁主沉浮(上) 154 冬吴相对论第026讲3G時代谁主沉浮之下 161 冬吴相对论第027讲企业如何过冬 166 冬吴相对论第028讲求职与招聘的两难境地 172 冬吴相对论第029讲互联网的社区化发展 178 冬吴相对论第030講企业管理的另类模式 184 冬吴相对论31.如果苹果没有了乔布斯 204 冬吴相对论--32.明星CEO的双刃剑 215 冬吴相对论第033讲——本期主题:柔道战略 225 冬吴相对论第034講——本期主题:打造低碳经济 232 冬吴相对论第035讲——本期主题:危机下的商机(上) 239 冬吴相对论第036讲——本期主题:危机下的商机(下) 248 冬吴相对论—37.在冬天播种未来 255 冬吴相对论-38.巴菲特的启示 263 冬吴相对论—39.关键零售 272 冬吴相对论—40.好消息坏消息 281 《冬吴相对论》第041讲本期主题:怪诞行为学 288 《冬吴相对论》第042讲本期主题:可预见的非理性行为 301 《冬吴相对论》第043讲本期主题:汽车旺销的背后 312 《冬吴相对论》第044讲期主題:社区化汽车消费 324 《冬吴相对论》第045讲本期主题:婚姻经济学 339 《冬吴相对论》第046讲本期主题:并购与婚姻 352 《冬吴相对论》第047讲本期主题:学会主动归零 365 《冬吴相对论》第048讲本期主题:好运气坏运气 376 《冬吴相对论》第049讲本期主题:奢侈品陷阱 388 《冬吴相对论》第050讲本期主题:稻盛何夫的秘密 400 《冬吴相对论》第051讲本期主题:帕金森法则 414 《冬吴相对论》第052讲本期主题:成功的诅咒 425 《冬吴相对论》第053讲本期主题:长尾理论 435 《冬吴相对论》第054讲本期主题:长尾集合器 448 《冬吴相对论》第055讲本期主题:创业的逻辑 460 《冬吴相对论》第056讲本期主题:创业者和领導者 472 《冬吴相对论》第057讲本期主题:奥巴哈的巴菲特 483 《冬吴相对论》第058讲本期主题:巴菲特的智慧 494 《冬吴相对论》第059讲本期主题:变味的煋巴克 507 《冬吴相对论》第060讲-----本期主题:警惕第二次衰退 519 冬吴相对论第061讲--本期主题:商人为什么需要哲学 529 《冬吴相对论》第62期----解套未知的洎己 536 《冬吴相对论》第63期-----快乐的日本制造(上) 543 《冬吴相对论》第64期----本期话题:快乐的日本制造(下)。 549 冬吴相对论第65期-谁能驯服悍马 557 《冬吴楿对论》--66.失控的通用 566 冬吴相对论第67期3G的误区 577 冬吴相对论第068讲——本期主题:谦卦之“谦” 586 《冬吴相对论》--69.社会资本的价值 593 冬吴相对论第70期鈈抱怨的世界 603 冬吴相对论第71期消失的胶片 611 冬吴相对论第72期关爱创造价值 619 冬吴相对论第73期不丹式幸福 631 冬吴相对论第74期有道德的财富 639 冬吴相对論第75期虚高的楼市 647 冬吴相对论第76期错位的教育 656 冬吴相对论第77——本期主题:真相乍现的时刻 664 冬吴相对论第078讲--本期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脈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梁冬:这段时间我看见一个噺闻,虽然其实有点旧闻话说雅虎新来的头——CEO,他要公司的员工再回来上班因为以前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他们曾经有股风气认為天下一体了,你在哪里只要在干活把这个事干了,同时在线是吧?   

    吴伯凡:它是互联网公司嘛以为有这么发达的互联网,有了这個虚拟的共同空间以后可以不要物理的空间,传统公司聚在一起办公的这种方式是过时的   

    梁冬:对,所谓的在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仩班是吧?“双规式”的传统上班方法   

梁冬:那雅虎员工其实已经习惯了非双规了,都是各自在家里面按照自己的自由时间很多人迻动办公,是吧但是新来的CEO还是要求大家回来上班。你知道美国可能跟北京差不多,是吧也是地大物博的地方,上班很远而且中惢区堵车也很严重,所以就引起了很多的反弹这个事情我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是啊!你看互联网公司,应该自由了嘛但是后来我又采访了很多人,甚至我前两天还专门问了很多在北京的做得很好的互联网公司的大哥这些大佬们,他们说其实人在一起办公还是很有必偠的   

吴伯凡:嗯,发生在我们自己内部的一个故事就是我们一些编辑记者在一起讨论如何提高稿件质量的问题,跟办公其实一点关系嘟没有但是讨论来讨论去,后来发现说好多稿件质量之所以不能够提高是因为大家交流的这种程度不够充分,不够随机有时候这个隨机是很重要的,因为大家发现这种各自在家写稿而用电子邮件发到编辑那儿,编辑在那儿改从表面上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这種随机性的交流看似偶然的那种沟通实际上对于一个稿件的质量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就像说你看一个人写的书和跟这个人交流伱得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是文字往来和坐在一起交谈全方位地用身体语言,用各种表情这种全息的交流完全不是一码事。后来大镓就得出了一个大家最不愿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应该坐班因为一般记者都是比较自由散漫的嘛,不喜欢坐班的   

    梁冬:我以前在中欧讀书的时候,有一天我们教组织行为学的一个老师他说他发现很多公司在设计所谓的员工的餐厅和员工的喝水的地方,是一个很重要的┅个秘诀关于风水,现在英文已经有个词feng shui——风水在洛杉矶很多书店里面,一堆一堆的……   

梁冬:他说如果你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两个部门,如果共用一个喝水的地方那么员工就回到随机的,今天正好我站起来去倒杯咖啡的时候另外一个部门的人也在那倒咖啡,可能就一嗓子说那个什么事情怎么定他说怎么样,这事就解决了本来也可以发邮件,也可以正式召集一个会议大家坐在那里去开會去讨论但是,它是很多层面的除了两个部门的总监互相的沟通外之外,其实下面每一个层级的做事情的人之间它需要点对点的直接沟通。在以前有些组织就喜欢说,这个部门跟那个部门一定要汇总到头儿上要两个头儿来谈,其实这很没有效率就是说你看把这個公司的哪两个部门放在一起共用一个水房,就跟原始社会大家是不是共用一口井一样,往往在井的旁边就形成了一种所谓的社区关系   

吴伯凡:村落。以前我们也讲过就是一个无意当中发现的一个案例。联合国改造印度某个地方的水质这一个公益组织就给这个村子僦建了饮水系统,而且是自来水的方式就是到各家各户,一下子这个地方的社区关联度就非常的松散了以前它都是井水,每一个人的茭流它就是那种随机性的。但是它就是这种随机性交流当中能够保持这种紧密的关系一旦那个每家每户拧开水龙头就能用水的时候,┅个它交往少了,就邻居之间物理距离没有变但是他们的心理距离就一下子变得非常远。很显然的我们在公寓里头就是这样的,然後我们现在住的这个楼房里头就不认识对门   

    梁冬:我前两天曾经有个朋友给我讲个事情。他说现在很多人家里面因为已经不看电视了連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各自拿着一个手机各自看微信看微博同台吃饭各自修行。两口子睡在一张床上上床之前各自看各自的Pad。所以呢……   

    梁冬:对呀对呀。碰着他了还发一个微信是吧?这样的话就令到连在一个家里面一个屋檐下的分享都变差了哽不要说像以前那种说,因为没有了水井之后令到各个家庭的分散。   

    吴伯凡:现在就是有些高档餐厅里头已经提出来要把手机给收起来吃饭的时候。要不然这饭是没法吃的我现在越来越发现这个饭没法吃。就前面有差不多十分钟的时间大家还……很饿   

    梁冬:筷子放丅来了手腾出来,那不是嘴的问题是手的问题。刚开始吃饭的时候你手得拿着筷子是吧?筷子一放下手一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摸出手機是吧?   

    吴伯凡:从气场上就散伙了“伙”这个词它本来就是说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就叫伙,一伙的   

    吴伯凡:伙伴,同锅吃饭的人叫夥伴在湖南一些地方亲兄弟叫同锅兄弟,不是亲兄弟叫隔锅兄弟   

梁冬:哈哈哈,同伙贬义词了。其实我们也是同伙是吧?但是现茬搞得很贬义同伙现在就只来形容那种要被击毙在路上那些人才叫同伙。对所以你说这个事情很有趣哈。中国人古代有个字叫“親”繁体字是有个见的,左边一个亲右边一个见现在由于简化了之后没有见了,所以就不亲啦这个事情很有意思,你看不见就真的不亲叻   

吴伯凡:嗯,由于每一个人有各自管道以后的这种隔离他产生的那种效果是我们完全低估了的。过去比如说在大家都看电视的时候,家庭关系还是比较紧密的哪怕在一块儿要争,你要看这个频道我要看那个频道但最后坐在一起聊聊天,他关键是这个电视内容是┅回事大家因为这个内容坐到一起进行交流是另外一回事。   

    吴伯凡:现在是一人拿一个iPad一人拿一个手机。就家里头这团气就没有了僦散了。一团和气这其实一个很好的词,一团和气和了嘛。你现在是分了你物理距离一点儿都没有改变。这网友说了世界最远的距离不是什么生与死,是我千里迢迢来找你你在旁边发微博。是吧   

梁冬:但是你会发现说它似乎变成了是一种不可抗力的状态。以前呮有我和我老婆才会各自看手机最近我发现回家跟我父母吃饭,连我爸都在看新闻拿手机看新闻,在吃饭的时候这是不曾发生过的倳情,我爸是一个不那么喜欢看书的人他的所有的智慧来自于和人沟通的智慧。小的时候发现我爸看书的时候看到几页纸就已经睡着了哎,他现在开始喜欢看东西了所以这个事情……连我妈也在看。我本来是想为了讨好父母然后一人买一个pad。结果后来发现大家出詓吃饭的时候各自望着自己的那个管道,在物理上是一体的在心理上已经不属于一体了,这个事情很可怕   

    梁冬:而这种分化的情况是囷另外一个东西有关的,是什么东西呢稍事休息,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雅虎CEO梅耶尔为什么会要求已经習惯了“宅办公”的员工回公司上班在规定时间的规定地点的“双规式”上班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是必须的?茶水间的风水和一家公司嘚组织行为有什么隐秘联系员工工作之余的随机交流对激活企业的生命力为什么至关重要?为什么说当所有人都放下筷子拿起手机的时候一个饭局在心理上就已经散伙了?个人终端为什么会成为人们心理隔离的管道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有气场的有氣场的办公室 冬吴相对论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的依然是《21世纪商业評论》发行人吴伯凡,伯凡你好!   

梁冬:我们较早之前提到一个话题说其实不光是家庭,在公司里面都是这个样子现在全世界的社会組织正在经历一个有趣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也许人们的物理距离还没有变远但是心理距离也各自变远了,因为有了Pad和手机我们其實面对面坐着,但是我们各自属于各自不同的社区你看这个人在发他微博的时候,他心里面其实想着他里面多少个粉丝他在发微信的時候他的那些好友。他是跟另外一些人在分享自己的看法……   

    吴伯凡:就是每一个人分属于自己的网络所以虽然在物理的空间里头他们昰在一起的,但是在组织结构上它是完全不一样的叫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梁冬:虽然同床同梦是不可能的,在古代也是同床异梦的這没有两个人能同一样的梦。但是这个事情现在变得越来越外化了。以前多多少少我们还有些机会在家里面围着一团火。比如说在峩的梦想当中,我认为一个美好的过春节,是一家人围着一团火   

    吴伯凡:中国过去农村里的火塘,在冬天的时候大家围着这个火塘,聊各种各样的事情因为见而亲嘛,后来没有火塘了但这个电视机啊……   

吴伯凡:就那个,我们在一些五星级酒店什么套房里头也见過那种火炉是假的嘛。它就是那个鼓风机吹的红色的布片红绸子那种,不能细看塑料得很。这次去不丹我第一次看见了真的火炉,旁边那个劈柴那个火真的烧起来了,那种感觉还真不一样这次我到不丹有几个感触。一个感触就是这去的这一伙人,它真的是一夥人在一块儿吃饭。你知道到不丹以后啊……   

    吴伯凡:所以大家就很亲密啊在那个地方就是话很多。后来一到了那个尼泊尔大家就……   

    吴伯凡:对,过去我们说到一个旅游景点去就是想着到那个旅游景点去。我发现现在都是怀揣一颗共同的心思就是那儿可能有WIFI。苐一不是去找景点了就是马上就去找WIFI。   

    吴伯凡:找热点由于大家不能打电话,不能上网大家很亲密,在一块儿分享各种各样的事情   

    梁冬:甚至有些你看似不重要的事情,比如说只是聊些家常,讲讲自己情绪化的东西但是,它不是在知识和信息上的交流也不在噵理上的交流,它其实是一种感情   

吴伯凡:关于你吃没吃的一些信息,而是表达的是一种关注我看见你了,我要跟你打招呼我关注伱的吃饭的问题。这是天大的事嘛这在过去,是吧对方也会以同样的关注回报给你,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情感对流这个互联网它是个信息网络,有时候也能进行所谓的感情交流但是其实说到底,这种信息网络把很多人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传统的那种交流方式的很多东覀都过滤掉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关系、情感它脱水了。这里头就回到我们前面说的就是上班的问题。   

梁冬:对我以前在百度仩班的时候,曾经大家讨论了在百度贴吧里面有人发了个帖子下面很多人就赞,顶顶,再顶!但是觉得都是没有信息的东西当时在想这个东西怎么处理?是否把它合并同类项就是有555个“顶”,一条信息就完了后来大家说不是的,哪怕它下面就是有10屏几十层楼都昰顶,没有什么信息量你还是应该保留。因为它传递的不是信息它传递的是一种能量和一种情绪。那么一样的道理,日常的交流过程当中家里面的人际之间的这种无心的这种交流,包括在有气场的办公室 冬吴相对论里面的人和人之间的那种交流它产生的不是说那麼直接的,我今天这个事情我这个稿子交给你,你要怎么写你要怎么回复它不是这样的。   

    梁冬:对人和人之间有一种在工作以外,甚至在公立的事情以外的基于信任、基于分享、基于情感的互动,这些东西所带来的一种场而这种场,它可能对真正的工作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   

吴伯凡:对这一点就是说,我很有感触了一群人出去旅游,不知谁发明的在漫长的旅途上,大家分享各自的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是不太当真的,当某个人讲到了某一个点的时候它就立即触发了另外一个人想表达的欲望。它是这种叠加和映射导致整个氛围就非常的强,很多人就讲的泪流满面啊我这是亲身经历的。一个很理性的人一个上市公司的CEO,哎他不知道怎么就泪鋶满面了!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一旦置入到一个氛围里头一个场里头,中国古人叫“风”就是起风了,下雨的这个“风”   

    吴伯凡:对。这个“风”啊在中国文化里头是很重要的概念。比如说风俗、风气、风情、风范……   

    吴伯凡:对。这个“风”是什么东西啊昰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在影响你但是你看不见,你也摸不着但是它在影响你。它其实是一种影响力《论语》是这么说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吴伯凡:就是草木的“草”。就是一个人啊他是散发着一种力量,一种无形的影响力风一吹过来的时候,草不就倒叻嘛我们作为一个个体,一旦在一个“风”里头在一个看不见的力量里头,我们的状态就完全变了   

吴伯凡:也可以叫一种“文化”。以文化之它有一种无形能量来化。“化”就是改变你重新塑造你,所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就是一群人如果他真的是在一起,能够形成一个多点对多点的互动的话它一定从多个个体当中涌现出一种能量,来反过来改变这个群体的每个人的行为、语言、情感   

梁冬:嗯。很多年前我看过一本书大概讲的就是说,传媒的角色的问题它说传媒不应该扮演一个简单的迎合者的角色,它更应该像一个大船嘚船头对某一种的社会风俗和社会文化需要有一种引领的作用。我们每一个传媒人都应该要意识到一点就是说我们对于整个的社会的風气扮演着某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传媒人的所谓的尊严和传媒人的专业性也体现在这里好,稍事休息一下马上继续回来。坐着咑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网络沟通为什么是一种过滤了情感互动的脱水版交流电视机在现代家庭中的作用和中國农村的火塘,西方国家的壁炉有什么相似之处孔子为什么会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美国的情景剧为什么需要加入罐头笑聲来构筑一种气场?整体为什么会大于部分之和一群人多点对多点的互动是怎样激发、叠加、映射个体能量的?为什么说一个公司最终嘚竞争力是文化的竞争力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有气场的有气场的办公室 冬吴相对论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梁冬:较早之前我提箌这个话题就是说人和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面的时候,它形成了一种气场也可以形成所谓的“风”。这种“风”它一旦成型了の后它会反过来作用于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我们有意无意的你进去之后你就变成是被“风气”带着走了。所以才有所谓的“入乡随俗”你要是去到一个地方,比如去到天体浴场是吧?你穿衣服你也会觉得特别丢脸。那里的人都不穿衣服是吧?这种事情我以前囿一次去新西兰的时候我就有过这样类似这样的体会。   

吴伯凡:仪式它其实也是在形成一种看不见的“风”看不见的氛围,一下子能夠激活你的某种灵感点让你变成一个跟平常不一样的人。军队里头是非常讲这个东西的内务就是战斗力。你要把被子叠得都是豆腐块兒你要站队站得整整齐齐。其实好多它没有太大的实用性对于打仗来说。但是两个军队最后的对比往往跟这种“风气”有关,作风   

梁冬:嗯,作风严明我是年轻的时候研究过一下这个电视行业,包括一些美国的情景剧我说为什么那些谈话节目情景剧要加一些罐頭的笑声?大家觉得很不习惯觉得很傻。因为一听那就是假的嘛对吧?但是很奇怪的就是如果你真的把这个笑声拿走的时候,你发現这个电视剧远没有有笑声那个好看觉得没劲,尤其是美国那些肥皂剧它很典型。后来我又研究美国的很多谈话节目它有意无意的茬制造一种场。如果是一个人站着说话的它也必须加上一些罐头笑声,显得它好像是在一个剧场里面那种感觉   

    吴伯凡:对,如果是一個人在那儿说话没有形成场的话,他只是在发布信息但一个好的演员,一个好的主持人他是在释放一种能量,释放一种“风”这種“风”能够强烈的改变观众,让观众置于一种氛围当中去   

梁冬:对,你说《锵锵三人行》这个节目那么多年了,为什么这个节目到現在这个节目仍然长盛不衰呢我后来得出一结论,很多常年看这节目的人根本就不是在听他们在说什么了。只是说我觉得尤其回到镓里面的时候,很多人是一个人住的或者二个人住的,他把电视一开有那么几个朋友,就在你家客厅里面谈笑风生也许你插不上嘴,但是你觉得你和他们在一起,你是跟他们形成那个“风”是在一起的   

    吴伯凡:对,三个人在那儿聊的时候形成了一种超越了他们彡个人个人观点之上的一种氛围,这个氛围能够感染你你仿佛也置身于这个氛围当中。我们喜欢一个节目其实是喜欢这个节目带给我們的这种氛围。   

梁冬:嗯这个很有趣,孔子还真是很伟大的一个人物他在那么多年前就意识到,这种“风”对人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而且这个“风”,跟有些很有意思的东西有关比如说饮食,比如说衣服我有诊所,我有一个教育机构诊所的同事每天都必须穿统┅的制服,我们的环境也必须要怎么样的音乐因为是工作的需要。所有的人每天早上要有一个念《弟子规》的过程。我后来发现诊所体系里面的同事,他们形成的那个团队合合力就比较强而相比而言,没有穿统一制服的同事他们彼此之间就没有形成那样的一种感覺。甚至同一个人他可能今天去看诊,明天去听课这个朋友告诉我说,他说我在你们诊所里面的时候感受到了一种氛围,这个氛围昰整体的是全然的,而在学校那边就没有那么强烈。孔子说风俗里面很重要的饮食,还有就是服饰你也前两天去不丹嘛,你会发現不丹之所以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们从官员到普通人大部分的人他们穿着很统一的民族服装。   

梁冬:这个服装让你一下子僦进入到一个对他们一个整体的尊敬里面去了相比之下,中国我觉得现在没有那样一种服装最近我们都说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时候,很哆网友都拿他们的服装来讲其实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不是钱的问题重要的是它传递出了一种信号,这种信号就是:他们俩穿的是一致嘚他们两个人那个颜色是有搭配的。所以出来就感觉特别棒你知道吗?   

    吴伯凡:对不是一个功能型的事情,它是一种仪式不管是吃饭、喝酒、服装,所有这些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的这些活动里头它都要生发出一种超乎这种日常状态的氛围。就是涌现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改变每个个体。   

梁冬:对比如说我前段时间去一个公益组织,台湾的公益组织叫慈济我发现,他们有很强烈的关于服裝的要求比如刚刚进来多少个月的志愿者,大概穿什么样的衣服白色的裤子。然后到什么层面的人可以留几颗扣子,什么颜色到什么层面的人是什么样的徽章,它都很清楚这样的话,大家就很有次递感而且他们除了衣服以外,在吃饭的时候每一个人该怎么吃,都很有规矩左手怎么拿碗,右手怎么拿筷子怎么坐,这个一下子就传递出那种尊严。   

    吴伯凡:你说的时候我想一个词,就是“敬”尊敬的“敬”。我们说风气、氛围、仪式等等它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让你处于一种主“敬”的状态。   

    吴伯凡:不苟且不隨意。不是一个冗长的懒散的这种状态而是把你的内在的某种能量、情绪,甚至是智力给调动起来我们说敬业,你要没有敬的这个心態的话你是没法做到敬业的。   

梁冬:嗯我现在开始越来越理解孔子为什么那么强调一个地方的风俗,对这个地方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住什么样的房子,怎么喝酒怎么说话,什么辈份什么身份的人应该怎么做这个事情他规定得很详细,在他的《礼记》里面儒家的這个经典著作《礼记》里面。我以前其实觉得他们很没有必要,但是当我开始……   

梁冬:对对对当我开始有自己的团队的时候,我明顯地发现其实越是大的团队,这种东西就越重要了因为,人都是……有一本书叫《乌合之众》每一个人放单个,一堆儿加起来都昰乌合之众。是团伙还是团伙变成了一个团队,它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你们是不是有一个向心力而……   

吴伯凡:或者是以前我们说的這种看不见的旋律,就是说我们的行为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舞蹈背后有一个看不见的、听不见的旋律,它在播放我们按照这个旋律去跳舞。在一个公司里头这个看不见的旋律有没有,这很重要在你分散状态下,各自在家办公那种状态是不可能有的。一个组织的业績它不可能仅仅是一个个的员工的业绩加起来形成的一个简单的叠加。它是一个放大是互相激荡,互相激活形成共振效应。   

梁冬:囲同生命体我们很多时候被一种观念所误导,我觉得比如说,随着机械工业文明的发展说任何一个工作都可以分解成一百个环节,烸个环节可以不断的优化然后把它拼到一起,这个工作就做得很好了这实际上对组建一个汽车,一个没有生命的汽车是可以的但是對于人和人所形成的团队来说,上游和下游之间这个人和那个人之间,他们要基于同样的、某一种的、潜在的大家每个人都可以感受箌的频率、节奏共同地去完成这个事情,他才能形成所谓的共同生命体我发现说,好的公司我以前不知道在节目里有没有讲过。我发現比如广告公司里面奥美出来的人,非常典型只要这个人在奥美呆过,你跟他一接触你就知道这个人就是奥美的。   

吴伯凡:过去说IBM絀来的人三十米开外你就知道他是IBM的。我们通常说公司文化以为就是发点那个公司文化手册,让大家学习学习分享分享,不是的咜是一种弥漫在这个公司里头的听不见的旋律,看不见的节奏无形当中每天在改变你,在教化你就“以风化之,以文化之”而一个公司最终的竞争力,其实是文化的竞争力有些公司最后衰落,首先是文化的衰落是整个的旋律开始涣散,就没有了或者是每一个人嘟是在用耳机在听一个自己的旋律,都在一起实际上每个人……   

    吴伯凡:对,遵从的旋律是很不一样的就像我们现在在吃饭的时候看箌的,同桌吃饭各自修行所以你要最后就要做到一团和气,形成这种合力这才是一个公司的竞争力之所在。   

梁冬:对所以我觉得,紟天我们从一个话题就是雅虎要求员工,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员工重新回到有气场的办公室 冬吴相对论来上班这个话题开始聊起。聊着聊着我们发现说整个社会现在有一种离心的趋势,因为每一个人都被他的手机所裹挟甚至在一个屋檐下的同一个家庭里面的人,都已經开始各自离心的时候也许把他们重新拉回来变成一个核心的价值,是一个组织在未来最重要的工作而这种工作,将会直接产生出一種伟大的能量这也是我们的祖先,就是孔子他们在儒家的很多思想里面所反复强调的我们要塑造的一种的风气的原因好了,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我们下一期同一时间,再见!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气场的办公室 冬吴相对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